诺贝尔物理奖范文

时间:2023-04-04 09:36: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诺贝尔物理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诺贝尔物理奖

篇1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粒子物理,然后解释希格斯机制及其预言的希格斯粒子,以及它们在粒子物理中的重要性,最后讲述希格斯粒子是如何在实验上被发现的。

1.粒子物理和标准模型

粒子物理是一门研究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换句话说,就是研究亚原子层次微观世界中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其产生、湮灭和相互转化的规律。我们在粒子物理学中的所有知识可以基本总结为一个称之为标准模型的理论,它代表了我们目前对微观世界的最深层次的认识水平。标准模型是上世纪下半叶在众多实验和理论粒子物理学家合作努力下发展起来的一个基于规范量子场论的理论,在实验上确认了夸克的存在后,其理论结构于上世纪70年代被最终确立。标准模型自建立以来经受住了大量实验的精确检验,其各种预言也均被实验所证实,成为了当今粒子物理学的理论核心。

标准模型对微观世界中的基本粒子进行了归纳和分类,这些粒子不可再分,并且每种粒子都具有包括质量、电荷和自旋等在内的各种固有属性。图1展示了标准模型中的所有基本粒子以及它们的多种属性。我们周围的所有物质由自旋为1/2的费米子构成。这些费米子呈现出两种基本类型:夸克(Quark)和轻子(Lepton),每种类型又有六种粒子,并且成对地分为三组,每一组称之为一代,所以一共有三代夸克和三代轻子。第一代夸克由上夸克(u)和下夸克(d)组成,第二代由粲夸克(c)和奇异夸克(s)组成,第三代则包含顶夸克(t)和底夸克(b)。三代轻子分别为:第一代的电子(e)和电子中微子(νe),第二代的缪子(μ)和缪子中微子(νμ),以及第三代的τ粒子(τ)和τ中微子(ντ) 。以上的这种代属关系在图1中得到了形象体现,其中,在每代夸克或轻子中,居于图中相对靠上位置的粒子称之为上分量,靠下的称之为下分量。不同代的夸克或轻子的质量差别比较大,例如第三代上分量夸克-顶夸克的质量约是第一代上分量夸克-上夸克的近8万倍,第三代轻子中的τ粒子比第一代中的电子重约3500倍,而轻子中的中微子则被普遍认为只具有极小的质量。夸克带有分数电荷,每代夸克中上分量带+2/3的电子电荷,下分量带-1/3的电子电荷;每代轻子中的上分量带一个电子电荷,而下分量的中微子为电中性。

在标准模型中,以上这些费米子通过交换被称之为规范玻色子的基本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按强度由强到弱,共有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等三种基本相互作用,对应的规范玻色子分别为右图上所示的胶子(g)、光子(γ)和Z及W粒子,自旋均为1。当两个费米子交换规范玻色子时,每个费米子都受到影响,其效果即为作用在双方的“力”,规范玻色子就如同传递这种力的媒介,因此,规范玻色子也被称之为媒介子。当然,这种图象只是对粒子相互作用的一种形象解读。按照作为标准模型理论基础-规范量子场论的语言,每种基本粒子都对应了弥散在整个宇宙中的某种“场”,粒子实质上是这种场处在激发状态的表现,费米子场通过规范玻色子场相互耦合,从而发生相互作用。不同费米子参与的相互作用种类不尽相同,夸克参与以上所有三种基本相互作用,上分量轻子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中微子则只参与弱相互作用。宇宙当中的所有稳定物质仅由第一代夸克和轻子,即上、下夸克和电子,组成,其他不稳定的物质经过上述三种相互作用中的一种或多种最终都会变成稳定物质。此外,自然界中还存在引力相互作用,但在粒子物理的微观层面上,由于相比其他相互作用其强度很弱,因此通常被忽略。

除以上费米子和规范玻色子外,标准模型还预言了一个自旋为0的基本粒子,称之为希格斯粒子(H)。它在标准模型中具有非常独特和重要的地位,第2节对此将进行专门介绍。

综上所述,在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中,我们对客观世界在最基本层面上的图景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1、物质是由包括夸克和轻子在内的自旋为1/2的费米子构成;2、费米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自旋为1的规范玻色子传递,共有强弱不等的三种。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粒子物理研究的是最微观世界的规律,但随着物理学的发展,我们发现微观领域中的粒子物理与宏观领域中的天体物理和宇宙学密切相关,很多天体物理和宇宙学中的根本问题,如暗物质的本质、正反物质不对称等,需要从粒子物理中寻找答案,由此衍生出了天体物理和宇宙学与粒子物理的交叉学科。

2.希格斯机制和希格斯粒子

物理学中的对称性是指物理规律经过某些变换保持不变的特性,分为时空对称性和内部对称两类。时空对称性是指物理规律不会随地点和时间不同而变化,不会在空间或时间平移,反演或空间转动下发生改变。内部对称性是指物理规律对某些不同的粒子是一样的,将一个过程中的某种粒子换成另一种粒子,相互作用的规律不变。对称性是物理学发展的主线,很多理论就是从对称性的要求导出的,例如基于光速不变原理和物理规律在所有惯性系中都一样的相对性原理导出狭义相对论。粒子物理中的标准模型理论也不例外。它建立在局域规范对称性的基础上,本质上是一个量子化的规范场理论,在某些局域规范变换下保持不变。

标准模型中的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由基于规范不变的电弱理论统一描述。局域规范对称性要求所有传递相互作用的规范玻色子质量为零。这与实验上观测到传递弱相互作用的W和Z规范玻色子的质量分别为80.3和91.2 GeV/c2(c为光速,eV为能量单位,1 eV即一个电子经过1伏特电压获得的能量,1 GeV = 106 eV)这一事实明显抵触。因此,支配电弱相互作用的局域规范对称性一定是破缺的。对称性破缺的机制可以分作两类:明显破缺和自发破缺。明显破缺就是在决定系统运动规律的拉氏量中直接引入不满足对称性的成分,使得运动规律本身不满足对称性。自发破缺是指物理系统所遵循的运动规律具有某种对称性,而物理系统本身不具有这种对称性。换言之,系统的拉氏量具有对称性,而系统的物理态不具有相应的对称性。

LHC在2010年3月首次实现了质心系能量为7 TeV的质子质子对撞,远高于以往任何高能对撞实验,标志着希格斯粒子寻找新时代的开启。LHC的初始运行计划是持续在7 TeV运行直到2010年底,然后进行近2年的机器维修,为14 TeV的全能量运行做好准备。但在2011年初,CERN修改了初始计划,决定只在2011年底安排一个短暂的技术停机,然后运行LHC至2012年底。在2011年底,ATLAS和CMS利用在LHC上所采集到7 TeV对撞能量下约5 fb-1(fb-1是表征数据采集量的单位,1 fb-1近似对应1012次质子-质子对撞)的数据,分别在希格斯粒子到γγ和ZZ两个衰变通道中,发现了质量约为125 GeV/c2左右的粒子存在的迹象,显著度超过2倍标准偏差,如果将多个衰变通道合并,显著度将分别达到3.6和2.6倍标准偏差(显著度表示假定没有希格斯粒子的情况下,由本底事例涨落产生出观测结果的概率,当一个满足正态高斯分布的随机变量偏离平均值的概率等于这个概率时,其偏移量折算为这个正态分布的标准偏差的倍数即为这里的显著度数值,显然,显著度越大,这种概率越小,因而所观测到结果为假信号的可能性也就越小,从而为真实信号的可信性就越高)。通常我们将达到3倍标准偏差显著度的观测结果称之为存在新现象的迹象,而只有在达到或超过5倍标准偏差的情况下,才能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现象。这个具有约3倍标准偏差显著度的观测结果导致CERN作出了一项影响希格斯发现历程的重要决定:在2012年将LHC对撞能量由7 TeV提高到8 TeV。对撞能量的提高将增大希格斯粒子的产生概率,从而提高在LHC上发现希格斯粒子的灵敏度。事实证明以上各项对LHC运行计划修改的决定大大提早了希格斯粒子的最终发现。

在LHC 8-TeV运行仅约半年后,我们迎来了一个在希格斯粒子寻找征程中划时代的特殊日子――2012年7月4日。这一天值得纪念并将永载科学史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天CERN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学术报告会,在报告会上ATLAS和CMS两大实验宣布在希格斯粒子寻找的实验中各自独立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125 GeV/c2的新粒子,显著度水平接近或达到5倍标准偏差,由于其具体属性还需进一步确认,因而被称为类希格斯玻色子。两个实验独立地观测到了具有相似质量的粒子的显著的信号,这大大增强了所观测到的信号的真实性。这一重大发现标志了人类在寻找希格斯粒子近30年的艰辛历程中终于取得了突破,也正因为此,7月4日被很多人称之为希格斯独立日。这一天的报告会在当时正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国际高能物理大会(ICHEP)上进行了现场直播,并吸引了世界众多媒体的跟踪报道,掀起了一股“希格斯”风。完成这一类希格斯粒子发现所使用的数据量为2011年全年采集的约5 fb-1的7-TeV数据和2012年上半年采集的约5 fb-1的8-TeV数据。ATLAS和CMS基于这些数据的最终结果分别发表在了同一期的Physics Letter B期刊上[5],这两篇文章也成为了LHC上乃至粒子物理实验史上的代表作。ATLAS和CMS发表的在这一发现中观测到一个类希格斯粒子的显著度与希格斯粒子假定质量的关系。在质量为125 GeV/c2附近,ATLAS在近6倍标准偏差的显示度下观测到了一个新粒子,而CMS也在5倍标准偏差的高显著度下观测到了同样一个粒子。

至2012年底,ATLAS和CMS又分别采集到了约15 fb-1的8-TeV数据。基于所有7-TeV和8-TeV的数据,并通过进行更深入的分析,ATLAS和CMS所观察到的类希格斯粒子的显著度水平达到了7倍标准偏差,进一步确认了新发现的粒子。于此同时,两大实验还分析了这一粒子的多种属性,包括信号强度、耦合及自旋和宇称等,结果表明,所观测的各种属性在测量误差范围内均于标准模型预言一致。因此,在2013年3月举行的Moriond高能物理会议上,在LHC上发现的新粒子由类希格斯粒子被改称为希格斯粒子。

在ATLAS和CMS两个实验上,对希格斯粒子观测灵敏度最高的两个衰变通道为Hγγ和HZZ4l(l表示电子或缪子),他们也是在希格斯粒子发现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两个通道。此外,HWWlvlv(v表示与l在同一代的中微子)通道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两大实验在此通道均已在超过3倍标准偏差显示度下观测到了希格斯粒子的迹象。但是以上衰变通道均为玻色子末态,而标准模型预言的希格斯粒子与费米子也有耦合,因此,在费米子衰变末态中观测希格斯粒子对于验证所发现的粒子是否是标准模型预言的希格斯粒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ATLAS利用约20 fb-1的8-TeV数据,对Hτ+τ-衰变进行了寻找,结果在4倍标准偏差的显著度水平下观测到了质量约为125 GeV/c2的希格斯粒子的信号。CMS在这一衰变通道中也观测到了一定相对本底事例的超出。这些观测表明了希格斯粒子与费米子耦合的迹象,是向深入研究希格斯粒子迈进的重要一步。此外,ATLAS和CMS两大实验还在包括Hbb,Hμ+μ-等费米子衰变通道中对粒子进行了寻找,以及在其他稀有衰变通道中进行了寻找。虽然由于受目前所采集的有限数据量的限制,在这些通道中均没有看到希格斯粒子存在的明显迹象,但这些寻找为未来在LHC上更全面深入研究希格斯粒子打下了重要基础。

中国科学家在探测器的建造之初便参与了ATLAS和CMS实验。来自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了ATLAS和CMS探测器的建造工作,同时在数据分析方面对在Hγγ、HZZ4l和HWWlvlv衰变通道中寻找希格斯粒子都做出了直接贡献。

在经历了令人激动的希格斯粒子的发现后,LHC在2013年初停机,进入了一个近2年的维修升级期,预期将在2015年恢复运行并最终达到14-TeV的设计对撞能量,此外对撞亮度也将有好几倍的提高达到1034/cm2/s的设计值。LHC在重新运行后性能的巨大提升将产生更多更好的质子-质子对撞事例,为我们深入全面地研究新发现的希格斯粒子提供绝佳条件。我们随之也将由希格斯寻找转入希格斯研究的时代,对希格斯粒子包括质量、耦合、自旋和宇称等在内的各种属性进行细致测量,以确认希格斯粒子的准确身份,同时使用希格斯粒子作为桥梁探索可能的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现象,寻求粒子物理新的突破。

4.结语

标准模型所预言的希格斯粒子的发现证实了赋予基本粒子质量的希格斯场的存在。至此,标准模型所预言的基本粒子都被观测到,这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物质世界的历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绝对不是粒子物理的终结,相反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无法用标准模型解释。例如,天文和宇宙学观测中发现的暗物质,标准模型就没有合适的粒子作为它的组成单元;宇宙中正反物质的比例显著超出了标准模型的预期;由于宇宙加速膨胀人们推测宇宙中弥漫着暗能量,标准模型对此也无法描述;作为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的引力作用还未能纳入到标准模型中等等。而这个新发现的希格斯粒子为我们探索更深层次的物理规律,解决以上诸多疑难打开了一扇难得的窗户。粒子物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利用升级后的LHC和未来可能建造的更先进的加速器深入全面地研究希格斯粒子的性质及其与其他粒子的相互作用,以获得更本质和更深刻的物理规律的线索。

参考资料

[1]http:///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2013/.

[2]L.Evans and P. Bryant (Eds.), LHC Machine, JINST 3 (2008) S08001.

[3]ATLAS Collaboration,The ATLAS Experiment at the CERN Large Hadron Collider, JINST 3 (2008) S08003.

篇2

高锟被誉为“光纤之父”. 高锟193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早在1966年,高锟首次提出用玻璃纤维作为光波导用于通讯的理论,以玻璃制造比头发丝更细的光纤,取代铜导线作为长距离的通讯线路,这个理论引起了世界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 高锟还开发了实现光纤通讯所需的辅子系统,他在单模纤维的构造、纤维的强度和耐久性、纤维连接器和耦合器以及扩散均衡特性等多个领域都做了大量的研究,使信号在无放大的情况下,以每秒亿兆比特传送至距离以万米为单位的远方.

博伊尔和史密斯在1969年第一次成功地发明了数字成像技术. 他们设计了一种影像传感器,可以将光在短时间内转化为像素,为摄影技术带来了革命性变革. 没有CCD,数码相机的发展将更为缓慢;没有CCD,我们就看不到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令人诧异的图片,看不到火星上的红色沙漠图像.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的核心内容――光纤通信和CCD图像传感器――涉及高中物理众多知识考点,很可能成为今年高考物理的一个命题热点.

考点一:光在光导纤维中的全反射

随着第一个光纤系统于1981年成功问世,华人科学家高锟“光纤之父”的美誉传遍世界. 他的发明为人类连通了信息时代,在互联网上欣赏高清晰电视节目,与千里之外的友人通话,这些都要归功于高锟发明的“光纤”.

例1 光纤可以用极少能量、极高速度远距离传输信号,当今信息社会以通信技术为基础,光纤传输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如右图所示,AB为一长L=30 km的光导纤维,一束光线从端面A射入,在侧面发生全反射,最后从B端面射出. 已知光导纤维的折射率n=1.35,光线从纤维内侧面向外射出时,临界角的正弦值为0.9,光线在光导纤维内从A端传播到B端所需时间为t,求t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解析 光线在光导纤维中传播的时间取决于光沿AB方向的分速度大小,这与入射角θ有关.

设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速度为v,则当入射角θ=0时,光在光导纤维中沿AB方向直线传播,此时所需时间最短:tmin=■. 又v=■,可得tmin=■=■=1.35×10-4 s.

当入射角恰能使光线在光导纤维侧面发生全反射时,光在沿AB方向分速度最小,对应时间最长:tmax=■. 又v=■,sinα=0.9,可得tmax=1.5×10-4 s.

点评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成果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能读懂一般性的科普类文章,理解有关文字、图表的主要内容及特征,并能与已学的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在新课程大背景下,近年高考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和高新科技中的实际问题,已成为新高考的亮点. 本题以“光纤传输”为背景,考查了折射率、临界角、全反射规律、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等知识,综合程度较高,考查考生将物理知识进行融合和迁移的能力.

考点二:CCD图像传感器的原理

在数码相机、摄像机和拍照手机等电子设备风靡全球的今天,带领人们进入数码影像时代的,正是美国科学家博伊尔和史密斯发明的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 CCD图像传感器就好像是数码照相机的电子眼,通过用电子捕获光线来替代以往的胶片成像,从而使摄影技术得到彻底革新. 这一发明还推动了医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在疾病诊断、人体透视、显微外科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用途.

例2 两位美国科学家以“发明成像半导体电路――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获得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发明的数码成像装置有着广泛用途.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CD图像传感器中的半导体是热敏电阻

B. CCD图像传感器中的半导体是光敏电阻

C. CCD图像传感器中的光敏电阻是一种光电传感器

D. 数码成像本质上是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再由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判断,CCD图像传感器中的半导体是光敏电阻,起着光电传感器作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再由电信号复原为光信号,由光信号还原成像. 故选项A错误,选项B、C、D正确.

点评 本题以“CCD图像传感器”为背景命题,综合考查了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光电传感器等知识. 本题是一条新信息题,考生必须通过阅读分析,筛选相关信息,然后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中信息解题. 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多关注科技热点,进行相关训练,提升运用新信息解题的能力.

【相关训练】

1. 高锟在1966年着手研究以光纤作为通信媒介这一新技术,光纤可以大幅提高信息传输速度,使人们可以在刹那间把文本、音乐、图像和视频传输到世界各地.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高质量的宽带光纤通信网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纤通信利用光作为载体来传递信息

B. 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是利用光的衍射原理

C. 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是利用光的色散原理

D. 目前广泛应用的光导纤维是一种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

2. 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使数码相机得以普及,下图所示为图像传感器中的部分电路,R3是光敏电阻,当开关S闭合后,在没有光照射时,a、b两点等电势,当用光照射电阻R3时,则()

A. R3的电阻变小,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B. R3的电阻变小,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C. R3的电阻变大,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D. R3的电阻变大,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3. 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把光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引发摄影变革,令小巧便捷的数码相机走入千家万户. 电荷耦合器件技术还可应用于医学诊断和显微外科,例如人体内成像. 下列器件中应用了光电传感原理的是()

A. CCD图像传感器 B. 医学诊断使用的人体成像仪

C. 电脑上使用的光电鼠标 D. 大型称重使用的电子秤

4. 数码成像对光亮度有一定的要求,如下图所示,D为数码相机的闪光灯,RG为光敏电阻. B是具有特殊功能的“非门”,当加在它的输入端A的电压逐渐上升到某个值时,输出端Y会突然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而当输入端A的电压下降到另一个值时,Y会从低电平跳到高电平. 使用数码相机时,在光亮度较小时,闪光灯会点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亮度较小时,Y处于低电平

B. 光亮度较小时,Y处于高电平

C. 当R1调大时,A端的电势降低,闪光灯点亮

D. 当R1调大时,A端的电势降低,闪光灯熄灭

【相关训练解析】

1. 解析: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传递信息,选项A正确,B、C错误.

光导纤维是一种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选项D正确.

故选A、D.

2. 解析:R3是光敏电阻,有光照射时,光敏电阻中的载流子增多,R3的电阻变小,则选项C、D错误.

由于R3的电阻变小,R4电阻不变,据串联分压原理,R3的电压变小,R4的电压变大,a点电势增高,b点电势不变,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则选项A正确,B错误.

故选A.

3. 解析:CCD图像传感器、医学诊断的人体成像仪、电脑上的光电鼠标都是把光信号的强弱通过光电传感器转变为电信号的大小,然后通过光电传感器把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都应用了光电传感原理.

大型称重使用的电子秤是把力的大小通过压电传感器转变为电信号(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应用的是力光传感原理.

故选A、B、C.

篇3

1896年1月20日,在法国科学院周会上,彭加勒把奥丁和巴赛勒米两位物理学家带给法国科学院的X射线照片给大家看.站在一旁的贝克勒尔问彭加勒:“X射线是从管子的哪一部分发出的?”彭加勒答道::“看来是从阴极对面的玻璃管壁发荧光的地方发出的.”贝克勒尔立即作出推断:可见光与非可见光产生的机理应该是一样的,X射线可能总是伴随着所有的荧光现象.贝克勒尔一贯只信赖观测,尽可能小心地回避推理.但这一次他却非常相信X射线与荧光之间很可能有一种关系,于是决定立即动手实验来证实这一推理.

他的实验的构思是这样的:用黑色厚纸严密包好照相底片,使其不受阳光的作用,但可受X射线作用.在纸封附近放两块铀盐晶体,其中有一块铀盐晶体用一枚银币与纸封隔离,然后,用阳光照射这两块晶体,使它们发出荧光.如果发荧光的物体可以产生X射线,那么底片上将留下明显不同的痕迹.当贝克勒尔把底片冲洗出来以后,一切和预料中的完全一样,用银币隔着铀盐晶体的那张底片上,留下银币轮廓分明的斑点.贝克勒尔对这一结果比较满意,但他决定再重做一次实验.

1896年2月26日,他想重复做一次上面的实验,可是天不作美.无奈他只得把铀盐和密封的底片一起锁到抽屉里,等待天气转晴.贝克勒尔万万没有想到,2月底的这几天阴沉天气,竟给物理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3月1日,天气晴朗.不知什么原因,他没有重复做上次的实验,而是把抽屉里的底片直接冲洗出来了.他原以为由于光线极弱,铀盐晶体只有微弱的荧光,底片可能不会感光,即使感光也一定十分微弱.但冲洗出来的照片却使他大为吃惊,底片上感光的程度居然与上次一样!贝克勒尔立即意识到他发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铀盐晶体即使不受太阳光照射,亦即不发荧光,也可能发出X射线.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贝克勒尔发现所有的铀盐晶体,不论它是否发光,都使底片感光;而其他矿物,即使是发出极强的荧光,也不能使底片感光.这时,贝克勒尔终于明白,这是一种新的射线,后来就被取名为“贝克勒尔射线”.

篇4

1、诺贝尔奖(瑞典语:Nobel priset,英语:Nobel Prize)是指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奖项,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文学奖,旨在表彰在物理学、化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以及文学上“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以及瑞典中央银行1968年设立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用于表彰在经济学领域杰出贡献的人。

2、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发,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增设“瑞典中央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该奖于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奖的甄选委员会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颁奖典礼于每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由国王举行授奖仪式 。2020年9月24日诺贝尔基金会主席拉尔斯·海肯斯滕表示2020年诺贝尔奖奖金将增加至1000万瑞典克朗(约110万美元)。

3、根据诺贝尔奖官网显示,诺贝尔奖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诺贝尔奖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证书以及一笔奖金。截止至2019年,共授予919位个人和24个团体,其中4位个人以及1个团体两次获奖、1个团体三次获。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2016年化学奖的回归

纵观诺贝尔化学奖的历史,罗伯茨的话有其合理性。在诺贝尔化学奖116年的历史长河中,共有174位获奖者,其中研究成果涉及生物、生命与化学(统称生物化学)的几近一半。在20世纪,英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分别在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奖,成果均为生物化学的内容。

到了21世纪,除2016年的化学奖外,已颁发的15次化学奖中,与生物相关(生物化学)内容更是高达10次,占2/3,以致化学专业的研究人员感到了不安和愤愤不平,声称干脆把化学合并到生物学里算了,因为纯粹的传统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研究内容获奖加起来还不如生物化学一个学科的内容获奖的多。

不过,2016年的化学奖似乎照顾到了化学领域研究人员的不安情绪,化学奖回归到纯化学的内容。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的让-皮埃尔・索瓦日、英国的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和荷兰的伯纳德・费林加,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方面的成就。

这三位科学家的成果实际上就是设计和合成了分子机器。按时间顺序,1983年,索瓦日成功地将两个环形分子连接起来,形成一根链,命名为索烃,这是两个相互扣合的环形分子,从而启动了分子机器研发的第一步。

1991年,斯托达特研究出轮烷,并将这个环形分子套在一个线性分子上,该环形分子能够以线性分子为轴移动,从而完成分子机器研发的第二步。此后,他以轮烷为研究基础,研发出分子起重机、分子肌肉和分子计算芯片。

1999年,费林加研究出分子旋转叶片,能同向持续旋转,成为研制出分子马达的第一人。利用分子马达,费林加让一个28微米长的玻璃杯(比马达大1万倍)成功旋转。此外,他还设计出一辆纳米汽车。至此,分子机器研发初步成功。

尽管在化学专业的研究人员看来,分子机器这一科学成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化学姓“化”――回归纯化学的标志,但是,仔细看来,这个萌态十足的分子机器并非完全姓“化”,而是也可以姓“物”,或姓“化”与“物”的双姓,因为它并非是纯化学的血统,而是化学与物理学杂交的“后代”。

追根溯源,生物化学也是从传统的纯化学演化而来,因为早期的生物化学主要作为有机化学的衍生学科,诺贝尔化学奖奖励的内容基本都是生物大分子或生物小分子的鉴定及功能研究,如生物碱、维生素等。

201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其实也涉及了多学科的内容,并非纯化学血统,尤其是涉及物体的运动,因为无论是分子肌肉还是分子电梯,或分子马达,都需要它们能够运动做功,以达到帮人干活的目的。分子的运动也像物体的运动一样,既涉及运动物理,也涉及生物物理和材料物理。

同时,分子机器的发明也起源于物理学的设想。196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早在1959年就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提出,可以制造原子机器和分子汽车,后来他也对一个微型分子齿轮装置进行了讨论。这些概念成为后来研究人员研发分子机器的灵感源泉。

即便以纯化学而言,分子机器也涉及并形成一个很大的领域,包括有机合成(化学)、(有机)超分子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因此,分子机器还算不上纯化学血统,而是有多学科杂交血缘关系。

医学与物理学和化学的结合

生物医学与化学结合的研究成果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生物医学与物理学结合的研究成果同样也可以获得诺贝尔奖,而且物理学与化学结合的研究成果也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因此,交叉学科成果获得诺贝尔奖的概率最高。

197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计算机X射线断层照相术(CT)的首创者科尔麦克和洪斯费尔德二人。这显然是物理学的成果应用于医学的结果。

不过,另一项物理学成果应用于医学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更能体现物理与医学的结合,这就是200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该奖项授予美国的保罗・C.劳特伯和英国的皮特・曼斯菲尔德,因为他们发明了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而这已经是很早以前的发明了。这项技术的发明使得人类再也不必在黑暗中摸索,能够看清自己和生物体内的器官,从而有利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磁共振成像技术既是物理学与医学的结合,也是交叉学科能产生丰富成果的有力证明。能精确观察人体内部器官而又不造成伤害的影像对于医疗诊断、治疗和治疗后的随访至关重要。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创新,这一发现能让医生看清体内不同组织结构,而且这样的发现发展了当代磁共振成像技术,因此MRI代表着医疗诊断和研究的革命性突破。

在磁共振成像发明之前,对于磁场的研究早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磁场和无线电波频率之间的简单关系控制着共振现象,对于带有不配对的质子和(或)中子的每种原子核,存在一种数学上的常数。这就有可能确定磁场的波长,以作为磁场强度的函数。早在1946年,美国的费利克斯・布洛克和爱德华・米尔斯・珀塞尔对质子(所有原子的最小物质)研究时就证明了上述现象。为此他们共同获得195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原理在于,一个强磁场中的原子核会以一定的频率转动,而这个频率则取决于该磁场的强度。如果该磁场吸收了相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它们的能量就会大大增强。当原子核返回到以前的能量水平时,无线电波就会发射出来。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磁共振主要使用于研究物质的化学结构,再后来导致磁共振成像在医学上的应用。水构成人体体重的约三分之二,在人体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水分是不一样的。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的变化,这种变化恰好能在磁共振图像中反映出来。

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创建一个反映组织化学结构,包括不同水含量和水分子运动的三维图像。如此一来就可能在被观察的身体部位产生非常清晰的组织和器官的图像。用这种方法可以弄清疾病的病理变化。

对磁共振现象进行研究所产生的成果还远不止于此,与这个内容相关的研究还获得了另两次诺贝尔化学奖。1991年,瑞士的理查德・欧内斯特由于研发高分辨核磁共振分光术的贡献而获得该年度诺贝尔化学奖。2002年,同样是瑞士的库尔特・伍思里克因发明核磁共振分光镜检查以确定溶液中的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这两次化学奖当然是物理学与化学结合的结晶。

交叉学科的魅力

为什么生物、生命科学、医学、化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成果最容易受到诺贝尔奖的青睐?

答案应当是比较清晰的,交叉学科是比较容易出成果的富矿。粗略回顾一下从1901年以来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就可以知道,上述这些学科的内容是难以分割的,而且只有学科交叉才容易获得突破性的发现和发明。

199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F.弗奇戈特、路易斯・J.伊格纳罗和弗里德・穆拉德,因为他们发现硝酸甘油及其他有机硝酸酯可释放一氧化氮气体,而后者能扩张血管平滑肌从而使血管舒张,这是生物化学和生物医学的内容。

20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的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尔什科和美国的欧文・罗斯,因为他们发现了泛素对蛋白质降解(死亡)的调节,这也是生物医学和化学的内容。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内容也涉及生物化学和生物医学。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科恩伯格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存的信息生产蛋白质,也就是真核生物必须先将储存在基因里的信息备份并传送至细胞外层,细胞再利用这些信息生产蛋白质,这个过程也称为转录。

上述获奖和2016年的化学奖所表彰的内容实际上既是生物、医学的,也是化学的,而且很难严格区分它们到底是生物学、医学还是化学,因为三者已经有机结合在一起了。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英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1958年他的第一次获奖是化学奖,因为他完整测定了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证明蛋白质具有明确构造;他的第二次获奖是在1980年,同样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发明的快速DNA测序方法(双去氧终止法)“打开了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大门”。这两次获奖均为生物、医学和化学的内容。

如果说生物、医学和化学是一些有比较天然联系的学科,因而容易结合在一起并拓宽视野和获得成果的话,那么,在跨度较大的学科之间驰骋纵横难度就更大一些。但越是在这些难度大的地方,越容易发现真理,关键是不要让真理从鼻尖溜走。200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是如此,即把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到医学领域,采用物理的技术和方法来研究医学,极大地方便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取得创造性成果。

交叉学科容易获得成果的原因有三。一是旧有的学科领地已经深耕细作得比较充分了,要挖掘出新成果相对困难;二是随着社会的需求和科学的发展,旧有学科的划分需要突破,新的学科则会应运而生,而新学科大多会建立在多学科的结合部位上;三是交叉学科本身就是一个新领域,在他人尚未耕种的土地上耕耘,获得新发现新成果的概率会更大一些,因此,交叉学科就成为创新的基地之一。

篇6

诺贝尔经济学奖旨在奖励在经济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尽管此奖项并不属于1895年诺贝尔遗嘱中所提到的5个奖项,但一般认为此奖项与5个奖项地位相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0月11日,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晓,3位美国经济学家David Card、Joshua D.Angrist、GuidoW.Imbens共同获得获得这一奖项。

2021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得奖原因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实证经济学贡献者,分别是大卫·卡德(David Card)、约书亚·安格里斯特(Joshua D.Angrist)、吉多·伊本斯(GuidoW.Imbens)。相对于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医学奖这些具体的学科,经济学更加抽象和不确定,使人们低估了经济学奖带给人类的价值,但是基于人类是群居社会生物,绝大部分人类的日常是在应对人为的资源分配,而非独自应对大自然的挑战,反倒是经济学更加与个人的生活和生存息息相关。

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一改过去几届对经济理论创新的重视,本届将奖项授予了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从颁奖词和各个经济学家的背景来看,获奖者主要贡献来源于实证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

现实社会中,国家的教育政策应该如何制定?最低工资水平又要如何调整?这些政策的设计和评估关系着国计民生,需要很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作为支撑。

但是,与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科学往往不易在实验室进行随机控制实验,而现实社会中复杂的多重因素又使得这些问题中的因果关系难以识别。这使得对这些政策的研究和设计存在难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经济学家们开始尝试使用自然实验的方法来研究这些社会政策问题。

他们首先努力找到一些不由人们本身控制的外部事件,如自然变化或政策改革等。

面对这些外部事件,人们只能被动接受,避免了很多复杂因素的干扰,实际上创造出一个近似于理想的实验环境。

今年三位诺奖得主,卡德、安格里斯特和因本斯在该领域的重要贡献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和政策价值。

诺贝尔奖奖项综述诺贝尔奖包括由诺贝尔基金会官方颁发的6个奖项,分别是: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奖项,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以及瑞典中央银行1968年设立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基金会章程规定:“奖金数额可以在两份工作成果之间平均分配,每份工作成果都应被视为可获奖。如果一份工作成果是由两个或三个人完成的,则应共同奖励。在任何情况下,奖金数额均不得超过三人。”

篇7

在观众们发出的阵阵尖叫声中,一位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系主任迅速拔剑而出,高呼道:“欢迎来到第18届‘IG诺贝尔奖’的颁奖现场!”

2008年“IG诺贝尔奖”获奖名单

和平奖:“植物也是人”。在瑞士“非人类伦理学协会”的呼吁下,瑞士公民通过了“植物也有尊严”的法案。

物理学奖:“头发必然会打结”。一个物理学家证明了无论是琴弦还是头发,或者其他任何类似的长细物体必然会自动打结。

生物学奖:“狗身上跳蚤的弹跳能力强于猫身上的跳蚤”。就同一种跳蚤而言,狗身上的跳蚤更具弹跳能力,看来生活的地点和运动能力还是很有关系的。

文学奖:“你这个混蛋”。奖给西姆斯对“组织内的义愤”的研究成果《你这个混蛋:一部关于组织内义愤的叙事性调查报告》。

营养学奖:“食物听上去好吃起来也好”。该奖颁给一组英国研究者,他们证明了如果食物的声音更好听,味道就会更好。

医药学奖:“安慰剂越贵,它的‘疗效’也就越好”。虽然安慰剂的效果仍然是一个富于争议的问题,但是科学家证实了患者在安慰剂上花越多的钱,他所感觉到的“疗效”也就越好。

经济学奖:“脱衣舞娘在其最容易受孕的时候能赚最多的钱”。一个新墨西哥大学的三人研究小组发现,脱衣舞娘在排卵期挣的钱要比其他时间的平均水平高出60%。

考古学奖:“犰狳能引发考古学灾难”。一个巴西两人小组观察到,美洲的动物六带犰狳会破坏考古发掘现场。

化学奖:“可口可乐是有效的杀精剂”。一个英国产科医疗小组证明了可口可乐真的是“杀手”。

认知学奖:“黏菌能走迷宫”。一个日本研究小组发现低等生物黏菌能成功走出迷宫。

科学家其实相当幽默

“IG诺贝尔奖”改变了公众对科学的成见,人们总想象科学家的生活紧张而且无趣,其实他们很幽默,有时玩乐起来像个孩子。“IG诺贝尔奖”的一大贡献是刺激更多的人对科学产生兴趣,并看到科学家顽皮搞笑的一面。

那些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们不仅无偿加入“IG诺贝尔奖”管理委员会来参与评选,还会在颁奖典礼上用各种方式逗乐。哈佛大学教授罗伊・格劳伯的任务是打扫卫生。颁奖晚会上观众们不停地往领奖台上扔纸飞机,而领奖台上的人,则要把纸飞机再回敬给观众。十多年来,罗伊总会头戴草帽,身背扫把在颁奖典礼的最后出场,打扫那些纸飞机。

他唯一一次缺席是在2005年,那一年,他因“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颁奖礼上,获奖者的演讲时间被严格限制在30秒之内,如果超时,一个名叫“甜蜜小粪”(Miss Sweetie Poo)的可爱小女孩就会跑上台,对着话筒说:“请停下,我烦了!”

今年经济学奖被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杰佛里・米勒等人获得。这位副教授一出场就高喊:“在座的年轻男性科学家们,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吧!”他们的研究表明,脱衣舞娘在排卵期,小费收入会特别丰硕。而米勒和同事们最初的科学调查是,女性是否在排卵期更吸引男性。在调查了18名脱衣舞娘后,发现她们排卵期的收入是每小时70到80美元,而平时这一数字仅有50美元。

据说后,不少脱衣舞娘调整了工作安排。

“IG诺贝尔奖”颁给令人困惑的一切

“IG诺贝尔奖”也被翻译成“搞笑诺贝尔”,但它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搞笑奖,多数获奖者进行的都是严肃的科学研究,只是研究的对象有点儿匪夷所思。

有些奖项颁给一些奇怪的发明,1998年,加拿大人赫图拜斯获得了“IG诺贝尔”的“安全工程奖”,因为他发明了一套盔甲,专门用来防止被黑熊咬伤。

今年的营养奖颁发给了英国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教授查理・斯彭斯。他和另一位意大利学者提出:食物除了讲究色香味,还要有“声”。嚼薯片时发出的声音越响,人们越感觉食物可口。

篇8

1、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国籍:瑞典。

2、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

3、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4、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为了纪念诺贝尔做出的贡献,人造元素锘(Nobelium)以诺贝尔命名。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迄今为止,诺贝尔奖已评选了115届。诺贝尔奖对世界的科学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曾说,“诺贝尔奖把人类文明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推动和促进世界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是获得诺贝尔奖的一大原因,也是科学家和研究者们投身科研、潜心研究的目标之一。那么,教育经历、成长环境、老师启蒙、兴趣爱好、后天努力等,到底哪些因素对这些世界级的科学家产生了影响?他们的科学精神是如何形成的,又有哪些特质?

兴趣和热情,点燃科学梦想的火种

在很多人眼中,科学家这个称呼略显神秘,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长大成为科学家”的梦想。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人奥利弗・史密斯教授也一样,“7岁那年我看了一本关于超人的漫画,从那时候起我就立志要当一名科学家,虽然那时候的我连科学家的确切定义是什么都不知道”。

在史密斯眼中,科学家就是超人,可以变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所以准确地说,我那时应该是想成为一个发明家”。奥利弗・史密斯的很多科学研究其实并不只是单纯枯燥的理论,而是一些令人愉快的“发明”。“比如我获奖的研究所用的仪器设备,由于没有现成的设备可以买,于是我自己做了一个。”他说。

做科研重要的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奥利弗・史密斯一直强调兴趣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他建议学生一定要研究自己有兴趣的课题,“如果你不喜欢这个课题,你就去找你的导师给你换一个;如果他不答应给你换,那么,就换掉这个导师。”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共同点都在于“乐在其中,充满信念”。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戴维・格罗斯告诫青年科学工作者说,“年轻人要树立远大目标,但千万不要把得诺贝尔奖作为自己的目标。如果要我给你们提出什么建议,那就是不要仅仅以能挣多少钱或者爬上什么位置作为你科学研究的动因或追寻的目标。”

对于兴趣,学校的启蒙和培养不可少。“学校在保证学生好好学习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习他们感兴趣的。”韦尔特曼说,“我不是个好学生,因为学的东西太多,在初中的时候我竟然要学4门语言,我都没有兴趣。”然而,他却热衷于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并在1999年获得诺贝尔奖。

戴维・格罗斯认为,大学真正的精髓在于真和美。遵照真实、追寻美好,“这两点是学习、研究的精髓,拥有这两点,我们才能认为这是所真正的大学。”格罗斯建议青年学子要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

“我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你们,在中学的成绩考得好,并不等于将来你的职业发展会很成功。重要的是你们要找到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并充分发挥它。”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在讲述了自己求学路、成才的经历时也提出忠告,“对于青少年来说,保持一颗探索、好奇的心,对成才很有好处。”

坚持与钻研,对科学精神的敬畏与崇拜

几天前,《界面》在北卡罗来纳州大学(UNC)医学院采访到了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齐兹・桑贾尔。他表示生化研究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他的这项研究已经做了35年,其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失败率高达80%至90%。他觉得,生化研究成功的关键要挑选重要、有意义的研究领域,努力工作,并持之以恒。

著名生物化学专家、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蒂姆・亨特博士鼓励青年学者应该在最初的研究中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并培养在微小的线索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在遇到困难和瓶颈时更要充满信心地去寻找证据,支持和论证看起来有异于前人的结果和发现。

“当我还是一个10岁孩子的时候,我曾读过韦尼阿明・卡维林的《船长和大尉》,之后,我便终生不渝地奉行着书中那位主人公萨尼亚・格里戈里耶夫的准则:奋斗、探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若列斯・阿尔费罗夫在《科学与社会》这本自传式著作中写道。

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马丁努思・韦尔特曼认为,“我们需要有一种品格,就是知难而上。”可见,成功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别人放弃的时候,他没有放弃”。

科学研究需要耐心。尽管你在进行一项伟大的研究,也许你处于一流的科研环境中,你仍然不能强求,因为科学研究本身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坚持下来并最终突破了瓶颈,那么对所在领域的影响力将是空前的。沃尔夫冈・克特勒教授强调,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成就都绝非偶然。美国很多大学也是在长期的科研积累过程中才获得了重大突破。这个过程,麻省理工学院积淀了超过一百年,而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甚至更久。在他看来,对于一件非凡的工作,很多科研工作者都希望尽快提前完成;但科学研究这些事情,有时候还就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积累。

科学研究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在经历了一整天的工作后或当您感到渐渐失去耐心时,应学会释放压力。沃尔夫冈・克特勒教授告诫后来者,“对于真正的科学家来说,进行科学研究并指导学生……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但我们不能因此给自己带来过多压力,我们需要保证自己有办法协调好这些压力”。

严谨和认真,通向成功的科研态度

据媒体近日报道,屠呦呦和她的研究团队研究青蒿素的时候,为了准确把握疗效“以身试药”,每天回到家都满身酒精味,后来甚至患了中毒性肝炎。“当时动物试验过了,药走不出去,发病季节就过了,那就耽误一年。”屠呦呦说,“那时候也不考虑荣誉不荣誉,我觉得荣誉本身就是一个责任。荣誉越多,你的责任就更多一点。”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孜孜不倦的科学精神、勤劳勇敢的科学实验,要想取得划时代的科学成就无异于天方夜谭。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在科研中不仅治学严谨、专心致志,而且非常喜爱物理学实验,需要全身心地投入研究。有时为了科学实验,他四处奔波,走遍波士顿及佛罗里达州,以便找个强力磁场进行他的“量子液体实验”,他在工作时很少理会身旁其他事情,以致他的研究工作非常出色、非常高效。

另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在科学研究中就非常重视实验,他在诺贝尔奖获奖发言时特别强调实验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性。他讲道:“中国有一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落后的思想,对在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有很大的害处,由于这种思想,很多在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都倾向于理论的研究,而避免实验工作。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是从实验产生的。我希望由于我这次得奖,能够唤起发展中国家学生们的兴趣,注意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篇10

二战以后,在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化学奖、物理学奖和经济学奖这四个科学领域里,美国一直独占鳌头。2016年也是如此,这四个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共9人,其中有6人来自美国,但这6人中竟没有一个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他们全都是移民。

教育环境独一无二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这在高等教育上表现得尤其明显。比如美国波士顿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院长,原籍巴基斯坦,当初他到美国留学,先读本科,再读研究生,然后做老师,直到现在成长为一名管理人员。这一路历程充分表明美国高等教育对移民是完全接纳的。

美国高等教育独有的开放、包容、宽松氛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优秀学者,也激发了美国科研工作的创新火花,使美国在诺贝尔奖上“独领”。

强大的科研力量,引来别国艳羡,许多国家纷纷模仿美国。新加坡、韩国、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它们都投入巨资打造自己的顶尖大学,给科研人员提供一流的科研设施和丰厚的薪水,试图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科研人才。这些举措确实赢得了好的反响,但与美国相比依然有差距,并不很成功。

美国的教育、科研环境是独一无二的。1999年,哈迈德・泽维尔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获的经历就是别国不可模仿的。泽维尔在埃及出生、长大,并完成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学业,然后他到美国留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完博士,毕业后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博士后研究,后来又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的科研人员。在美国一路走来,不论在哪种环境里,泽维尔都被完全接纳、认可。1999年以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的名义,他折桂诺贝尔化学奖,而且他还是第一个在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埃及人。

美国模式无法模仿,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那样,不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并且完全地接纳、认可他们,而美国就在这种氛围中不断受益。

科研的辉煌离不开移民

美国在诺贝尔奖上的成功,某种程度上就折射了美国的移民史。

在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是阿尔伯特・迈克尔逊。因在测量光速上的突出成就,他获得了19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迈克尔逊的父母就是移民,他们从当时欧洲普鲁士的史翠诺(今波兰境内)来到美国,移民美国的时候迈克尔逊年仅两岁。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类似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自1900年设立以来,诺贝尔奖(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1969年第一次颁发)已经授予过579次,颁发给911位获奖者,包括个人和科研组织。其中,仅美国的获奖者就超过了350位,而其中又有100位以上的获奖者,要么自己移民到美国,要么出生在美国以外,年幼时随父母移民而来。

这种情况在全世界是独有的,没有其他国家像这样子。除美国外,英国和德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也超过了100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英、德两国获奖者中,许多人获奖的时候,正是他们在美国进修、工作的那个阶段。

事实上,如果把美国获奖者中的移民单独列出来,他们就会自成一类,人数众多,并且数量仅次于美国裔获奖者。而且如果按国籍划分,他们这一类的人数还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获奖者。这说明人才、智力正在从全球不断地向美国流动,并且向美国集中的趋势越来越强,再加上完善的高等教育、配套体系等各项优惠,美国的科研也会藉此更加蓬勃兴盛。

全球化浪潮正加剧席卷全球,这种趋势根本不会减缓,而且还会加快,并持续进行下去。最近两年来,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经历就是证明(见附表)。总的来说,最近两年在美国生活、教学、科研的诺贝尔奖得主中,平均每10位就有9位在美国以外出生,但有6位在美国的大学里完成学业。

人才流动的自由

美国的移民政策,实际上就是最大限度地鼓励高级人才向美国流动,而美国自由的研究环境和丰沛的研究资金又助推了这样的流动,这使得全球的高级人才都在向美国聚集,美国的科学创新由此傲视全球,没有一个国家能望其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