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金融机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2-06 17:3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策性金融机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发展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和意义
政策性银行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在国务院的领导下,按照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及区域发展政策,逐步完善了筹融资机制,加大了对国家基本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资本性货物出口的贷款支持,合理调整了信贷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范和化解了金融风险,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它不以盈利或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经营风险大、资产流动性差的特点使其具有不同于商业银行的多种功能。
1.政策。主要表现在政策性银行是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为基本出发点,通常以优惠的利率水平、贷款期限和融资条件对国家政策支持发展的产业和地区提供资金支持。这特别表现在基础产业和农业方面,农业是任何国家的基础性产业,更是弱质性产业,因而需要采取政府直接的财政补贴和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但由于发展中国家财力所限,强度难以很大,只有发达国家的政策性金融可以给农业以直接的、强有力的扶植与推进。而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则通过开发性的政策性金融对其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给予巨额的、持续性的、强大的直接信贷扶植。在这些领域,政策性金融就发挥主体或主导,而不仅是补充商业性金融的不足或纠正某些偏差。
2.诱导。指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导致间接地吸引商业金融机构从事符合政策意图或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高风险新兴产业或重点产业的放款,充分发挥其首倡性、引导,从而对政策扶植项目的投资形成一种乘数效应,达到以较少的资金推动更多的资金投入需要扶持的领域和项目的目的。一般说来,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处于成长前期、发展前途不明的重点产业先行投资,表明了政府对这些部门的扶持意向,从而增强了商业金融机构的投资信心。当商业金融机构对某一产业的投资热情高涨起来后,政策性金融机构就逐渐减少其投资份额,把该投资领域让给商业金融机构,转而扶持别的行业,形成一种政策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投资取向的倡导和诱导机制。
3.区域经济梯度整合的功能。政策性金融以政府赋予的区域调控职能为“天职,根据生产力的梯度分布,把区域信贷政策和产业倾斜政策结合起来,配台政府进行梯度整合,从而有效调动经济资源,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这主要是在商业性金融完全按照市场机制将金融资源从低利产业、地区配置到高利产业、地区的情形下,从微观和效率的角度看,这种逐利是合理或有效的;但从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合理性角度看,则会带来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而政策性金融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贯彻政府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等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必要工具。政策性金融的主要活动领域,例如农业、中小企业、住房、某些基础性产业以及边远落后的地区正是商业性金融不愿或不予选择的领域,政策性融资活动对这些领域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对产业结构调整、地区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积极作用,这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政策性银行的主要功能之一。
二、我国政策性金融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在配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支持、推进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以及加强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政策性金融在发展中经历着许多艰难与困苦,面临着诸多的矛盾与问题。这些矛盾与问题正困扰着我国政策性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1.政策性金融主体性质的定位发生偏差
关于政府性金融主体的性质已由国务院的有关文件作了明确的规定,它是“独立法人”,“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然而在实践中却过于强调“三自一保”(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和保本微利)的经营机制。既然强调政策性金融机构是独立法人并实行独立核算,为什么在强调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同时只追求保本微利而非经济利益最大化?这显然是一种权利与义务不对称的表现。政策性金融机构性质过分偏向“独立法人”――企业而远离这种企业的“政策性”,其结果是淡化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政策性特征,从而又模糊了其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应有区别,阻碍了原国有专业银行真正实现向商业性银行的转型,同时也损害了政策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健康发展,陷自身于迷茫困惑的窘境。
2.政策性金融主体的资产与负债失衡
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主体性质定位偏差的必然结果之一,是其资产与负债难以达到均衡与稳定。这种失衡突出表现在:
(1)总量失衡。政策性金融机构过分趋近企业而偏离政府财政,导致财政性拨款和贷款渠道的梗阻甚至断流。而其一般不被允许直接吸收社会闲置资金的限制,更使其筹资渠道变得单一,最终不得不主要依靠向商业性金融机构发行债券和向中央银行借款来融资。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等政策性项目的建设需要政策性金融的强有力支持。政策性金融资金供给的有限性与不稳定性,使其难以及时有效地满足政策性产业、项目快速发展所形成的对政策性金融资源的刚性需求。
(2)期限结构失衡。国家政策性产业和项目的投资建设,往往不仅数量巨大且期限较长,而政策性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和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借款等负债却一般表现为资金使用权的短期性。政策性金融资源投放的长期性与来源的短期性矛盾及其尖锐化,导致资产与负债在期限结构上的失衡。
(3)收益与成本的失衡。已如前述,政策性金融资源流入的产业和项目一般是具有明显外部间接净正效应但其内部直接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准公共产品,因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产收益往往较低,有时甚至出现负收益,这是由政策性特点所决定的。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实践中政策性金融机构负债渠道单一,不得不主要依靠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向商业性金融机构融资,从而形成其负债的高成本。资产低收益与负债高成本的严重失衡,正威胁着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
3.政策性金融主体的外部环境不够宽松与理想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成长有赖于良好的外部环境,然而目前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外部环境还远不够宽松和理想。主要表现在:
(1)受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制约。商业性金融机构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政策性金融机构初建之时,原国有专业银行借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分立之机,将大量不良资产的沉重包袱推给了初生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导致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先天不足。其二,因目前我国政策性金融分支机构不足的限制,相当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不
得不委托一些商业性的金融机构来付诸实施,某些商业性金融机构挤占挪用政策性金融资源,从而形成对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制约。
(2)受国有企业发展的制约。我国政策性金融服务的基本对象群体是国有企业。遗憾的是国有企业改革尚未最终成功,而且亏损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和严重。由此导致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产被长期占压、收益低下、质量下降,极大地制约着资产与负债均衡的实现,影响了政策性金融业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和经营机制有效运行。
三、我国政策性金融的改革建议
1.正确认识政策性金融主体性质,进一步理顺其与政府财政和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关系。
政策性金融机构是一种政策性企业。作为企业当然应该拥有一定的自主经营权,应该进行经济核算,允许追求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这也是保证政策性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否则,企业将难以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另一个方面作为政策性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必然是一种政府银行或者说政府财政性金融机构。这就是说,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政府用于控制调节社会经济的重要杠杆。政府是这一杠杆的运用主体,杠杆运用的范围、杠杆作用的力度等均受政府的直接控制与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政策性金融与政府财政具有共性和密切联系,两者都是政府直接用于调控社会经济的重要手段。要根据我国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界定政府性金融的业务范围和大致的业务规模,也就是为政策性金融之“鸟”构造一个尽可能精致的“笼子”。
2.规范和稳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促进政策性金融机构资产与负债的均衡。
(1)政府财政无偿拨款、有偿贷款应成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基本资金来源。财政无偿拨款具体分两个部分:一部分形成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另一部分用于政策性金融资产低收益而负债高成本的缺口补偿。原来由财政直接安排的企业政策性亏损补贴也应通过无偿拨款的方式纳入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由政策性金融最终实现对各类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偿。财政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无偿性拨款应成为财政预算经常而稳定的支出项目,绝不能时断时续、时多时少。财政信用支出中用于基础产业、基础没施、重点项目建设的政策性财政投资,应归口纳入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以有偿贷款的方式由财政借给政策性金融具体配置,贷款条件相对优惠。需强调的是,政府财政不应事先指定贷款的具体投放项目,政策性金融机构也不能为自身经济利益而以此优惠性财政贷款与商业性金融资源竞争项目,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在政府预先划定的政策性项目范围内,具体选择有一定优势的政策性投资项目。在这层关系上,政策性金融机构实际上担当政府财政信用资金贷放的受托人、人。
(2)注意借鉴日本等外国政策性金融融资的成功经验,采取切实可行的作法,将我国的邮政储蓄、社会保险和保障基金列入政策性金融机构可融资的范围。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和资金来源的稳定充裕,是政策性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邮政储蓄、社会保险和保障基金可让渡使用权的时间跨度较长,并且其数量将随社会保险与保障制度的完善而稳步,这些无疑表明了它们有可能而且也适合成为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稳定的、可持续的资金来源,关键在于作好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规范。
3.建立健全政策性金融机构内部结构体系和风险防范、管理与控制机制。
篇2
[关键词]政策性银行 转型 政策
政策性银行如何发展,完全依靠一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看是否存在市场失灵领域和弱势群体,而不能武断地认为“完全商业化”就是最好的选择和最终的发展方向。政策性金融的发展路径从原理上应该是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在市场不足或失灵以及存在弱势群体的领域,不断地动态调整其业务范围,发挥政策性金融的特有功能,为商业性金融的进入创造基础和条件。本文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努力和实践:
一、对政策性银行进行准确定位
政策性银行作为借助国家信用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金融工具,是进行市场化运作但又不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的非营利性金融机构国家信用支持、市场化运作、非盈利性应是新时期政策性银行的三个显著特征。其一,政策性银行需要国家信用支持。这是因为政策性银行是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利用国家信用可在国际市场以相当低的成本赢得资金,有利于其政策性业务发展;其二,实行市场化运作,可以避免政策性银行过度依赖财政而导致经营效率低下,并运用市场化方式弥补体制性缺损和政策业务的市场风险,从而增强其应对集中、大额、长期风险的能力,这也是新型政策性银行与传统政策性银行的最大区别;其三,政策性银行经营目标不是盈利最大化,而是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我国的三大政策性银行虽同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但实际的作用和承担的任务、面对的对象各不相同,不能搞一刀切的转型,要按照“一行一策”的原则因“行”制宜地改革。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战略,调整现有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对于国家开发银行,可以考虑建立综合型金融服务体系,在现有业务基础上,开拓新的开发性金融领域,如中小企业贷款、住房贷款、助学贷款、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并在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经济发展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中国进出口银行,应继续保持和强化政策性。拓展其在进口和海外工程承包、对外投资等方面的服务领域。对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当加强其政策性,而不是加强其商业性。现阶段我国农村和农业资金极其短缺,中央提出,从“十一五”规划期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所以应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其对“三农”的扶持、开发力度,扩展其业务范围,使其成为“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服务银行”。
二、尽快出台政策性银行法规
因为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在经营目标、业务范围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区别,大部分国家均为政策性银行单独立法。我国目前只有国务院(1994)22号文作为政策性银行的依据,具体内容己不适应发展要求,应尽快颁布专门法规,规范政策性银行经营行为。鉴于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种类繁杂、机构特点不一致,不宜由同一部法律来规范,立法应针对各行不同特点分别进行,单独制订。通过立法,可以进一步明确各类政策性银行作为国家信用机构的性质、地位、业务范围、经营宗旨、资金来源和使用,以及会计制度、融资方式、利润处理办法、监管体制等,促进政策性银行自我约束、自主决策和健康发展。调整业务范围、通过制度来分离政策性金融业务和商业性金融业务,加强机构自身建设。如果现在出台法律暂时有一定困难,可先由国务院出台一个条例,待条件成熟后再正式立法。立法不仅要体现当前的基本国策,而且要反映未来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和体制政策的演变趋势,处理好法律的稳定性和客观实际发展不断变化的关系,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规范、充实和完善。
三、健全公司治理机制
金融机构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是与其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分不开的。政策性金融因其所介入领域具有风险高、期限长、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特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更为重要,故在国家所有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法人治理机制是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重要特点之。目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健全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机制:
一是深化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在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框架下,加快建立政策性金融资本的国有出资人制度。目前,我国国有金融资产的所有者是虚置的,且所有者职能割裂,管资产与管人、管事不统一,多个部门都在行使所有者的职责,不利于健全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形成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长效机制,可考虑由一个专门机构代表国家作为政策性金融资本的现实所有者,统一行使出资人职责,从所有者出发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机制的不断完善。
二是逐步实现政策性金融机构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可考虑以中央财政为主,吸收省级地方政府参股,同时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的要求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框架,努力形成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相互制衡的机制。同时,在这框架下加快完善政策性金融的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努力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四、完善对政策性银行转型的政策支持
政策性银行所支持领的域通常是社会效益较高而经济效益相对较差的领域,一般盈利能力较弱,故国家的政策支持是政策性银行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国际经验表明,政策性银行不仅享有国家的信用,而且还享有政府系列政策的支持。目前,我国除国家开发银行具有良好的业绩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的盈利还较弱,在实现国家政策意图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不良资产。因此,进一步完善国家对政策性银行持续的政策支持,是加快我国政策性银行发展转型的一项重要内容。
1.建立稳定的资本金补充机制。资本是金融机构开展稳健经营的基础,同时在某种程度也决定了其抗风险能力的高低。就国外的实践来看,为国家所有的政策性银行通常比商业银行具有更高的资本充足率。在过去的十余年时间里,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没有得到足够的资本注入,资本充足率逐年下降。对于这种情况,国家可跟2004年向中行、建行、交行、2005年向工行陆续注资一样,也应对政策性银行注入资本金,给予与商业银行同等的待遇。经国务院批准,资本补充渠道包括:中央财政增资、汇金公司外汇注资、税收返还、地力政府或其他机构参股、社会发债等,中央控股51%以上。出资方式包括:一是由财政部和中央汇金公司出资,可采用直拨和外汇储备注资。二是地方政府或其他机构参股开发银行的资本,可参照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模式,分为实缴资本和待缴资本。三是开发银行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经财政部批准可以转增实收资本。四是准许发行混合资本债券或高级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这样可以形成政策性金融补充资本金的长效机制,并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进一步拓宽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来源渠道。
2.在将政策性银行的国家业务和银行业务分账管理、分账核算的基础上,建立对国家业务的亏损弥补机制。政府对开展国家业务产生的亏损进行适当的补偿,而不再对商业性业务进行兜底,在促进政策性银行持续开展国家业务的同时,防止政策性银行运用国家信用与商业银行进行不公平竞争。
3.完善政策性银行的风险补偿机制,实现政策性银行风险和收益的平衡。针对政策性业务风险较大的特点,进一步完善财政贴息制度,对各种形式的优惠贷款与其融资成本之间的利差进行必要的补偿,并将贴息收入作为政策性银行正常的业务收入,改变风险和收益的对比,促进政策性银行的持续经营。或是制订必要的税收减免或返还政策,对政策性银行贯彻国家政策目标进行必要补偿。
4.确定适当的呆账准备率。针对政策性金融盈利能力较弱的特点,在综合考虑亏损弥补和风险补偿的基础上,确定政策性银行适当的呆账准备率,有效防范政策性银行的风险,促进政策性银行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五、确立财政部对政策性银行监督管理责任
在我国政策性金融的监督管理体制中,必须明确财政部的主导作用。调整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监管体制,以财政部监管为主,由财政部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年度经济计划,统一匡算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来源和融资规模,并制定适合政策性银行经营管理的专门监管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同时,可以考虑由国务院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政策性银行业务指导委员会,负责审查批准各政策性银行的年度业务计划(但不干预政策性银行的具体经营管理),这样既可以保证政策性银行的经营性质,又不妨碍其自主经营。建立以财政部监管为主的政策性银行监管体制,不仅有利于对政策性银行开展和完成特定政策性业务活动的考核,而且有利于政策银行保持低成本和合理的负债结构,同时,在财政的实质担保和有力监管前提下,可以避免政策性银行风险的累积和减轻对金融安全的冲击。
参考文献
[1]海伦:《央行力促政策性银行转型》.《财富时报》,
[2]张涛:《政策性银行要向综合性开发金融机构转型》.《金融时报》
[3]刘永刚:《政策性银行转型方向已定:综合性开发金融机构》.《中国经济周刊》
[4]朱妮 高丽丽:《聚焦政策性银行转型》.《金融科技》
篇3
一、前言
政策性金融是指为了满足政府特殊的政策性取向,在一国政府支持下,为贯彻和配合国家特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严格按照国家法规限定的业务范围和经营对象,运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以优惠性利率进行的一种特殊性资金融通行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显然属于政策性金融的范畴,基于此,农业政策性金融,就是在国家和政府支持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运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和优惠的存贷利率,严格按照国家政策的界定,以支持农业发展为主要职责,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国家对农业支持和扶持政策的一种特殊的资金融通行为。
从上述界定内容看,农业政策性金融有三个特征:政策性,主要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而实施的手段,金融性,是一种在一定期限内以让渡资金的使用权为特征的资金融通行为,优惠性,即其在利率、贷款期限、担保条件等方面比商业银行贷款更加优惠。这三个本质特征充分显示了政策性金融同财政和商业金融的区别。
农业是高风险、收益率较低的弱势产业。由于资本的逐利性,不仅城市的、发达地区的资金不往农村流,农村的资金还会往外流,这样关系人类生存的农业问题却得不到资金的支持,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就需要政府的手来弥补这个作用。因此政策性金融的产生、存在与发展是有深刻的经济金融与社会根源,它是市场缺陷与政府干预、资源配置主体和资源配置目标错位与失衡的必然结果。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这三个特点恰恰体现了政府的作用所在,尤其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的发展来说,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二、国外政策性金融支农经验分析
不同国家的政策性金融各具形式,而且一些国家的政策性金融经过了长期的实践,并日益普遍发展壮大,在实现政府的特定政策目标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借鉴他们成功的政策性金融制度和活动经验,对于构建中国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性金融体系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美国、日本、印度、巴西、法国等各个国家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有效地支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尽管各具形式,但总的看来有以下一些特点:
1 形式多样,目的明确
各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形式多样,如:美国有对农产品进行价格支持和对农业生产给予补贴的农民家计局,有对农村非盈利的电业合作组织和农场等发放贷款点农村电气化管理局,有对农产品进行价格支持或对农业生产给予补贴点商品信贷公司,还有为融资困难的小企业提供信贷援助的小企业管理局等等。日本农业中的政府金融机构是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向森林渔业的公共事业提供低息长期贷款和各种农业贷款。印度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有三类: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地区农业银行、农业中间信贷和开发公司,每一类机构的目的和任务非常明确,法国的农业非常发达,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系统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贡献最大,它是由总行、地区和基层三级机构组成的。尽管各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名称不同,但是,他们的服务范围非常明确,在执行政府的政策上富有效率。
2 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多样化
主要有政府资金,政府担保债券、向央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吸收存款等方式。如:美国的农业合作信贷机构均在很长一段时期都由联邦政府出资,是一种政府出资的形式,然而,美国的农业合作信贷机构的筹资方式是发行统一政府担保债券。由于有政府信用作为支撑,所以很受欢迎,筹资能力较强,这种做法可以适应中长期的资金需求。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则是以吸收活期、定期、储蓄存款的形式补充资金。日本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开始是国家通过一般会计和特别会计投入财政资金组建的,后来的主要资金来源是邮政储蓄资金和邮政简易保险。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一般都由中央银行直接发放或充当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向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资金。如泰国就采用了这一做法。
3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法律制度健全
各个国家大都通过立法对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给予支持和保障,目前,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法律体系,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监管严密规范,如美国的《农业信贷法》、《农产品信贷公司特许法》,日本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等,都是关于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专门法律,除此之外,还有农业信贷法,农业信用保证、保险法等关于农业信贷、信用保险的专门法律。同时,在政策上提供许多优惠,如减免税收、注入资金、利息补贴、损失补贴、债务补贴以及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制度,鼓励和保护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来促进农业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的发挥。
4 政策性金融机构层次明晰,支农范围宽泛
各个国家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各自有具体的支农范围,而且,支农的领域很广,和农业有关的融资都可以找到对应政策性金融机构。这些支农领域涉及到生产领域贷款,如美国农业电气化管理局的农用电力改造贷款,日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的农业综合设施贷款等,流通领域贷款,如美国商品信贷公司,不仅发放粮食收购贷款,国家储备贷款、农场主自主储备贷款,还提供出口信贷,加工领域贷款,如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印度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等都有农产品加工贷款,扶贫贷款,如印度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对小农、无地农民和边际农民等贫困人口的扶持贷款;农业担保和保险业务,如美国农民家计局对其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进行担保。 5 各国注重建立支农政策性金融中的农业保险制度
农业保险制度是化解转移农业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如美国的农业保险非常发达,美国在1938年就颁布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其农作物保险经历了试办、加速发展、政府出政策并与私营保险公司混合经营、政府出政策并完全由私营公司经营和的四个阶段。法国是的农业保险体系基本上由私有保险公司组成,政府只是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三、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定位
1 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的立法工作
可以借鉴国外立法的经验,规范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使其行为有法可依,摆脱外部干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障资产的安全。同时,要加强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监管,发挥和完善中国银监会的监管作用。
2 拓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来源
农发行的资金来源除了财政拨款的资本金以外主要就是人民银行的金融债券,目前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面临着资金来源和使用规模不一致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资金需求的规模在逐渐扩大,然而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来源已经不能够满足这种需要。欠发达地区支农的金融支持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源,因此,扩大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融资渠道是关键,日本做法值得借鉴, 日本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不直接吸收存款,而是间接的利用率邮政储蓄的资金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重要资金来源。我们可以参照这一方法,中国的邮政储蓄在农村吸收了大量存款,其中的大部分都存入了央行,造成央行负担很重。在2006年底挂牌成立邮政银行后才开始有了贷款业务,因此,借鉴日本的经验,把邮政储蓄在农村中吸收的大量存款当作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解决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问题。还可以,利用政府担保从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获得低息低资金成本的优惠贷款等等。
3 拓展农发行的业务范围
2004年农发行转型以来,形成了以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以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贷款为一翼,以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的一体两翼的支农新格局,有选择性的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农发行的支农格局与欠发达地区的支农需求的不相匹配的,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很少有农产品的加工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的经营项目,而往往是单个农户分散,小额和急需的资金的需求。这种资金的需求是商业银行所不愿支持的,必须要有政策性的金融来承担。
4 发挥农信社的作用
农信社在农村覆盖面广,与三农接触最多,这些都具备了服务三农的基础,因此,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将农村信用社建成产权关系明晰、可持续发展的支农型社区金融机构是可行的。农村社业务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走商业银行的道路,另外一部分是支农服务,规定支农的比例和最低的底线,针对社区农民的需求来确定金融产品,以微利为前提,办理扶贫、开发贷款业务、农副产品的种植、收购、加工贷款等各项业务。关键是要贴近农民,了解需求,提供快捷的金融服务。
5 建立有效的合作金融和合作信用担保体系
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分散而且经济实力弱小的农民来说,通过合作金融的形式融资是一种必然选择,正是由于农民、农户没有自己的合作金融组织为其服务,就造成了大量县城金融市场的真空,也就产生了大量的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等灰、黑色金融。实践证明互助合作性质的农业信贷机构是一种具有效率的组织,如法国的农业信贷银行是一种“上官下民”的所有制模式,它的中央机构国家农业信贷银行是公有性质的,由政府所有,而省级农业互助信贷银行和地方农业互助信贷合作社均为合作性质,由个人及成员入股组成,按合作制原则经营,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普通和优惠贷款。这种将政策性金融机构与互助合作性质金融机构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支农形式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在政府的主导下,积极支持农民自主参与的各种形式的资金互助,自担风险、自己出资、自我管理的合作金融组织,以改善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同时,主导的政府部门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监督。
6 完善与支农金融相配套的农业保险和农业担保机制
篇4
绿色小额信贷一般意义上是指将扶贫、绿色生态与经济活动相结合,通过引导小额信贷领域的经济活动,促使扶贫、绿色生态与信贷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中主要包括清洁能源的开发,生产及合理利用,将低碳减排理念和技术应用到小额信贷领域。绿色小额信贷概念的正式确立要追溯到小额信贷,鉴于国外研究人员从减少贫困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做出的研究,因此绿色小额信贷在改善低收入者生活水平的同时,促进对生态的维护,激励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绿色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有效的扶贫和环保手段,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尚未成熟,但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的促进作用已十分明显。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但却不能因此而否认绿色小额信贷的时展趋势。这就需要从地区具体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新的绿色小额信贷发展模式,促进扶贫、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地区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将绿色小额信贷作为处理环境问题的工具之一,已经存在很多可借鉴的方面,包括向小微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推广绿色产品和技术。绿色小额贷款以可持续环保的贷款行为,兼顾金融与环保,构建绿色经济。通过绿色小额信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小型企业革命,通过市场化解决方案创造一个更舒适、公正的生态经济环境,实现生态农业与绿色金融的双赢发展。
根据党的十报告确立“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而我国已经将环境保护问题提升到战略高度,这更为绿色小额信贷的可行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河北省绿色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力度小,农民对其认识不高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只有2.44%的农户对绿色小额信贷十分了解,22.31%的农户比较了解,不清楚绿色小额信贷的占比75.66%,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不健全、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局限、金融产品创新有限、宣传力度不大等问题都影响农民对绿色小额信贷的认识程度。
(二)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难
正规性金融机构都是以营利性为目的的企业,绿色小额信贷要求低息无息的援和扶贫性不能吸引正规金融机构参与放款,在客观条件下,农村处于欠发达地区,正规金融机构进入绿色小额信贷领域只会使其陷入亏损境地,因此其在在小额资金借贷方面的支持力度严重不足,仍旧需要进一步发展。
(三)小额信贷公司利率偏高
数据表明,大部分农民获得小额信贷资金的利率集中在6%-10%,这个利率水平对于贫困农民来说是比较高的。而0%-3%的真正意义上的低息只占到11.11%。小额信贷公司满足绿色小额信贷的“小额”要求,但其仍是追逐利润的企业,不提供无偿性与援的贷款,无法实现扶贫与绿色的结合,其较高的利率使得大部分农民因无法按时还款而不敢申请贷款,绿色小额信贷需求在小额信贷公司难以得到满足。
(四)政策性金融机构缺位
旨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主要面向大型公司和企业或者农村联合性组织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对农民个人的信贷资金力度较小,在扶贫和保障金融弱势群体平等的信贷资金支持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使得农户绿色小额信贷需求的解决存在很大困难。
(五)融资体系尚未建立
金融机构中对于绿色小额信贷的发展需求没有提起足够的重视,面对众多农户的绿色小额信贷需求,缺少相关专门的贷款业务及专业的工作人员来满足。
针对融资体系,我们对信贷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了解到,我国目前的融资种类相对单一,并不能满足当前绿色农业发展的需要。现阶段,我国只有绿色小额信贷同时促进扶贫与环保发展,小微企业与有资金需求的农户可以通过向银行申请环保项目的贷款,利用贷款资金发展低碳经济项目,操作简单便捷,适合小微企业与农户。
三、促进政策性金融支持绿色小额信贷的建议
(一)政策性金融机构角度
1.创新信贷产品,促进投资多元化,拓宽融资渠道
政策性金融机构要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农村信贷情况调研,切实了解农户的绿色信贷需求,针对不同农户需求开发基于实际情况特色的绿色小额信贷产品。
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该地区农业及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状况情况调研,密切关注农村经济及农业发展动态,为创新绿色小额信贷产品做好宏观基础铺垫。
政策性金融机构应积极借鉴国外优秀合理的发展经验,培养、利用优秀人才,研发适合我国农户的绿色小额信贷产品,创新业务发展方式,进而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可能性,指导农户投资,鼓励农户进行绿色信贷,促进农民经济健康发展。
2.加强绿色小额信贷产品的宣传及介绍,增加民众认知度
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绿色小额信贷知识宣讲会、绿色小额信贷知识下乡等多形式的宣传活动,深入农村宣传绿色小额信贷知识及政策,全面介绍国家绿色小额信贷政策的优惠措施和对农村绿色经济发展的扶助举措。
积极宣传政策性金融机构对绿色小额信贷的优惠措施,加大机构信贷产品的宣传力度,结合农户实际介绍相适应的绿色小额信贷产品,加强民众对相关产品及政策的认知度,提高绿色小额信贷的普及程度。
3.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由于农户贷款额度低,群体大,管理相对困难,管理成本高,以往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金额较大,致力于服务整个农村经济,主要针对大型机构企业提供信贷服务,而不面向农户个人及小微企业提供小额信贷。
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对绿色小额信贷的支持就要适度调整和放宽对贫困人群提供绿色小额信贷的准入政策,降低进入门槛,强化监管约束,构建多元化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和严格的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能够增强绿色小额信贷对小微企业和农户的帮扶作用,同时要注意严格制约的适度性,避免过于严格的限制导致绿色小额信贷主体发展受阻。
4.制定绿色小额信贷标准化体系,提高信贷操作流程可行性
标准化体系的缺失直接影响我国绿色小额信贷的实际操作,推动绿色小额信贷体系建设可以借鉴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绿色信贷准则――“赤道原则”。第一,政策性金融机构内部成立专业的绿色小额信贷业务团队,建立具有独立处理资格的小额信贷审批通道监督绿色小额信贷的执行。第二,对绿色小额信贷的服务对象按不同标准进行归类,制定更适合地区实际的绿色小额信贷操作细则。第三,对借款人环境信息进行强制披露,对相关信息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
具体操作体系参考如下:政策性金融机构依据专业人才和技术成立专业绿色小额信贷部门,结合地区实际经济状况建立相关信贷机制和操作方法,深入农村地区开展信贷操作。
由于绿色小额信贷发展多以农户或小微企业为资金需求对象,因此小额信贷中心可以以农村村委会为依托,开展建立农户信贷档案工作,并将与贷款相关的资料宣传页发放到有信贷需求的农户手中,使群众了解绿色小额信贷的办理步骤和方式。在授信过程中,充分征求村委会或村民代表意见,确保信贷公开、公正。根据具体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布局,确立该地区农业发展核心方向,以该方向为重点支持对象,建立特色信贷机制。期间信贷业务负责人主动深入辖区重点农户、村委会调查了解农户信用状况;深入工商部门了解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注册信息。实地调查,真实了解客户自有资金情况、信用程度及贷款资金用途等,为小额信贷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条件。
5.加强建立专门的绿色小额信贷业务,完善机构设施及人员配置
依据绿色小额信贷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政策性金融机构应该规范绿色小额信贷操作程序和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绿色小额信贷业务,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吸引优秀人才,改善机构硬件及软件设施,从而提高服务效率,形成高效便民的借贷机构。
6.积极开展部门间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开展绿色小额信贷模式建设,其中关键的部分就是要处理好绿色产业和污染产业的矛盾关系。要大力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努力解决污染产业,这就需要绿色小额信贷部门与环保部门的共同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矛盾关系。各部门之间可以相互利用彼此的优势,相互监督、共同合作,推动绿色小额信贷的开展和实施,同时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这种合作关系主要是在开展绿色小额信贷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致力于环境保护的环保部门及部分政府扶贫相关部门之间,加强机构部门之间的联系,建立部门间的特殊运营通道,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度,提高绿色小额信贷的实施效率,在维护环境绿色发展的同时推动绿色小额信贷的建设完善。
(二)政府部门角度
绿色小额信贷的开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配合,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其特殊职能和作用加强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为其推进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农户双方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推动信息共享及时、有效发展,降低信息交流成本,提高信贷服务效率
基于农户对政府部门的了解程度高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点,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自身机构优势,充当信息传播中介平台,综合利用电信、电子邮箱、网站公告等多种方式,建立农户绿色小额信贷需求收集反应机制,有效收集农户绿色小额信贷需求信息,另一方面将政策性金融机构创新、优质的信贷产品向农户宣传介绍,即以政府机构为中心平台,促进信息交流共享。
2.创新绿色小额信贷激励机制
绿色小额信贷的激励机制是指提高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积极性的激励措施,进而推动绿色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各个途径的调研,综合各种因素设计出适合本地区农户和小微企业发展特点的绿色小额信贷产品,并建立专门机构开展此业务。当地政府部门应采取实质性的奖励措施,对绿色小额信贷业务开展良好并且为本地带来较大生态经济效益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实施奖励,就此形成长期机制,带动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开展绿色小额信贷层面的积极性。
篇5
关键词: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投资
一、政策性金融产生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基础
政策性金融,是在一国政府支持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运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严格按照国家法规限定的业务范围、经营对象,以优惠性存贷利率,直接或间接为贯彻、配合国家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性资金融通行为。它是一切规范意义上的政策性贷款,一切带有特定政策性意向的存款、投资、担保、贴现、信用保险、存款保险、利息补贴等一系列特殊性资金融通行为的总称。
政策性金融在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存在有其深刻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结构中,市场机制和原则虽然构成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协调的基础,但却不能解决经济社会中的所有问题。这不仅因为市场机制本身有其作用的边界,而且若干非经济因素也使市场机制产生许多失效的现象,即所谓的“市场失灵”。作为现代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主要途径之一的金融市场在调节金融资源的配置中,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充分竞争和金融机构本身的特性,导致不能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即亦存在着“金融市场失灵”。对于金融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失灵的问题,就需要政府通过创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校正,以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合理性的有机统一。因此,政策性金融机制并不是完全同市场机制相反的行政机制,它具有财政“无偿拨付”和金融“有偿借贷”的双重性,是两者的巧妙结合而不是简单加总。尽管随着各国经济与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政策性金融的种类、业务方式和运行范围与领域可能有种种变化,但它的基本机制与功能将长久存在并发挥作用。市场经济金融最发达的美国,将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法定为永久性机构,正是从长期实践中深思熟虑的结果。
二、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功能评价
我国政策性银行几年来的实践表在国务院的领导下,按照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及区域发展政策,逐步完善了筹融资机制,加大了对国家基本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资本性货物出口的贷款支持,合理调整了信贷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范和化解了金融风险,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例如国家开发银行自1994年4月开始运行到现在已经7年多了,成立时间不长,而贷款的余额已达数千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政策性金融机构不以国家权力代表的身份出现,在法律地位上没有任何操纵、干预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特权,而是作为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一样的平等主体参与产业融资活动。它不以盈利或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经营风险大、资产流动性差的特点使其具有不同于商业银行的多种功能:
(一)政策
主要表现在政策性银行是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为基本出发点,通常以优惠的利率水平、贷款期限和融资条件对国家政策支持发展的产业和地区提供资金支持。这特别表现在基础产业和农业方面,农业是任何国家的基础性产业,更是弱质性产业,因而需要政府直接的财政补贴和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但由于发展中国家财力所限,支持力度有限,只有发达国家的政策性金融可以给农业以直接的强有力的扶植与推进。而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则通过开发性的政策性金融对其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给予巨额的、持续性的、强大的直接信贷扶植。在这些领域,政策性金融就发挥主体或主导,而不仅是补充商业性金融的不足或纠正某些偏差。
(二)诱导
指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导致间接地吸引商业性金融机构从事符合政策意图或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高风险新兴产业或重点产业的放款,充分发挥其首倡性、引导,从而对政策扶植项目的投资形成一种乘数效应,达到以较少的资金推动更多的资金投入需要扶持的领域和项目的目的。一般说来,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处于成长前期、发展前途不明的重点产业先行投资,表明了政府对这些部门的扶持意向,从而增强了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投资信心。当商业性金融机构对某一产业的投资热情高涨后,政策性金融机构就逐渐减少其投资份额,把该投资领域让给商业性金融机构,转而扶持别的行业,形成一种政策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投资取向的倡导和诱导机制。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发挥这种“领头羊”的作用,促进了国家产业政策的顺利实施,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投资效益。在一般情况下,某一项目政策性投资只占20%-30%,并且大部分行业对政策性资金的依存度会随时间的推移而由高向低逐渐下降,这就形成一种政策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资金运用方向和规模的诱导机制。
(三)区域经济梯度整合的功能
政策性金融以政府赋予的区域调控职能为“天职”,根据生产力的梯度分布,把区域信贷政策和产业倾斜政策结合起来,配合政府进行梯度整合,从而有效调动经济资源,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这主要是在商业性金融完全按照市场机制将金融资源从低利产业、地区配置到高利产业、地区的情形下,从微观和效率的角度看,这种逐利是合理或有效的。但从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合理性角度看则会带来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而政策性金融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贯彻政府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等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必要工具。政策性金融的主要活动领域,例如农业、中小企业、某些基础性产业以及边远落后的地区和行业,正是商业性金融不愿或不予选择的领域,政策性融资活动对这些领域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对产业结构调整、地区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政策性银行的主要功能之一。
(四)补充
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承担商业性金融机构无力或不愿承担的长期资金信贷业务,主要是补充完善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功能。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对技术、市场风险较高的领域进行引导补充性投资,对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项目及低收益的基础设施补充投资;另一方面,直接对风险企业、低收益企业、低资信企业融资,间接地对企业信用形成担保,以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其融资。
三、我国政策性金融的现状、问题与完善思路
我国的政策性银行运行以来,较好地完成了原定目标,政策性银行的贷款余额占全国金融机构贷款额的比例稳定在10%以上,达万亿元。这对我国国有专业银行转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调节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乃至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入WTO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其成立时间短、经验不足,在自身经营管理和外部经营环境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其功能的有效发挥。
(一)我国政策性银行目前存在的问题
1.内部经营机制不健全,资产质量差,潜在风险严重。
政策性银行一方面强调资金的来源与运用都是有偿的,需要实现自我循环;另一方面,还要体现政策,其贷款投向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扶持那些商业性金融不愿贷款、经济效益差而社会效益好、贷款回收期长的项目。这种天然的矛盾性导致政策性银行不得不倾向于政策性贷款一边,忽视了盈利性。加之与政府及其部门的关系不规范,缺乏经营经验,对放出的款项监管力度不够,而且因为有财政的支持,责权利不明确,贷款随意性较大,对款项回收的力度不强。这些都不可避免地造成政策性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低下、潜在的金融风险日趋严重的现实。如农发行在1997年净亏损25亿元,1998年在财政补贴156亿元的情况下仅盈利1亿元。
2.资产负债关系失衡,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期限结构、利率结构不合理,成本较高。
在中央财政财力有限,资本金迟迟不能到位的情况下,政策性银行主要是通过向中央银行融资和发行金融债券来满足其资金需求。有关数字表明,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的单一融资渠道筹资占其全部资金来源的80%以上,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这加大了对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倒逼机制,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效性;金融债券的大规模发行不但增加了筹资成本,而且严重制约了资金的长期使用,最终不得不陷入发新债还旧债的境地。
3.委托制度弊端颇多。
从我国政策性银行业务运营的现状看,由于没有分支机构或分支机构尚未建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其业务将委托商业性金融机构代办。但这种委托制度由于双方在经营目标、经营宗旨、核算体系、财务管理制度上都存在根本的区别,而双方间的具体职责、权限、违约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又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结果无法形成直接的信贷经济约束,致使信贷资产质量难以保证,形成较大的体制性风险。主要表现在:委托关系缺乏竞争性和选择性,客观上存在行“漫不经心”,轻率放贷等现象,使政策性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大受影响;政策性银行的资金严重漏损,时常被行和其他相关单位挤占挪用;由于结算传递渠道梗阻,各政策性银行总行对系统内各地区之间资金的调度能力较低,资金闲置和资金匮乏并存、拆入资金与拆出资金并存,使政策性银行资金流动性较差,利用效率较低。
4.从外部经营环境来看,政策性银行的经营缺乏法律保障。
由于政策性银行业务活动的特殊性,许多国家都通过立法的形式对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资金运用方式和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做出明确规定,而我国至今连一般性的政策性银行法规都没有,使得政策性银行的经营活动缺乏法律依据。无论是内部经营管理,还是外部关系的协调,都处于一种进退失据的状态。随意干预、变更政策性银行经营活动的事情时有发生,政策性银行自身的“寻租”、逐利等异化行为也屡见不鲜。
(二)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和完善思路
1.明确定位政策性金融,完善其内部经营机制。
政策性金融既具有财政的特性,又具有金融的特征。其财政性表现为,财政必须为其提供资金或是为其寻求资金创造条件,政府必须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政策性银行必须按国家的产业政策从事业务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其金融性表现为,资金来源中负债较多,资金运用是有偿的,须还本付息,并有一定收益。因此,既不能把政策性银行当作第二财政,随意扩大业务范围,不计成本,不求效益,又不能允许其经营商业性业务,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争市场、争业务。只有从理论上明确政策性金融的实质,才能在实践中把握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和财政投资的界限,避免相互串位,为政策性金融的运行造就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2.拓宽筹资渠道,优化负债结构。
财政部门要量力而行,根据每年实际拨付给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或补贴退税额来确定政府对政策性银行的核定任务数,给政策性银行一定的自,增加其筹资渠道。如借鉴日本经验,开发邮政储蓄存款、基金融资等渠道,加大向国外筹集政府优惠贷款的力度,研究面向社会公众发债的可行性。提高政策性银行内部或行际之间调拨资金的流动性,挖掘内部资金潜力,减小利息负担。由于财政拨付资本金数额巨大、稳定、且无偿付红利或股息的后顾之忧,因此要建立财政拨付资本金的固定化、合法化机制,这是最主要的低成本资金来源。
3.完善既有政策性银行的组织机构体系,改革委托制度。
政策性银行要能有效运转,需要具备完善的组织机构体系。一是改变过去那种认为政策性银行无需设立分支机构的想法,要明确是否设立分支机构,应视业务发展的情况和需要而定,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立或撤并。二是改变由政府指定行的做法,引入竞争、择优机制,通过竞标决定行,同时制定相应的规则,严格规定行的资格和条件以及授受双方的权利、责任等事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委托质量,降低委托费用,消除“寻租”现象。
4.尽快组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新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目前我国一些急需政策性金融介入的领域和部门尚没有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如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环境银行,政策性保险公司,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科技开发银行等等。对于这些极具开发价值、风险较大、期限较长、经济发展必需的项目,政策性金融应积极承担起政策性的义务,在这些领域内建立政策性银行,完善政策性金融体系。
篇6
关键词:农村;金融风险;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F83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1
一、当前农村金融面临的风险
(一)信用风险
农业大多数时间内都离不开“靠天吃饭”这一定律,同时也正是由于天气的复杂多变性极大地增强了信用风险的出现。天气条件是一个极大的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虽然新型农村机构相较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有着很多优点,但它主要的服务对象依旧来源于农村,所以天气因素的影响就无法避免。经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农民在进行贷款后,大多数农民都将资金投入到了养殖业、种植业以及土畜业中。在这些行业中都极大地依赖自然条件。所以自然条件一旦发生剧烈变化,就会导致农户血本无归。所以这些原因就极大地增加了信用风险的出现概率。
农民缺少抵押品。根据实际情况而言,农民相较于城市居民来讲,符合信用合作社抵押资质的物品较少。据有关数据统计得知,我国农民的核心资产就是宅基地和土地。而依据担保法的有规定,农村的土地和宅基地都不能成为有效的抵押品,这在客观上给农户贷款造成了障碍。我国农村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投资少、信用资质差等原因,所以很难有符合银行抵押资质的抵押品。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很难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从而使得我国农村中小企业普遍出现了贷款难这一现象。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来讲,存在着农民的信用意识差、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等问题,所以为了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就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信用环境体系。
(二)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PolicyRisk)的含义就是政府的金融政策以及相关的行政行为对金融机构所造成的风险。政府政策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经营和经济运行的方向。而在农村金融方面,政策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政府政策具有不连续的特点,所以农村金融机构很难得到持续的、健康的发展与支持;第二,我国很多当地政府会对当地的农村金融机构采取过多的干涉行为,这些行为都很有可能导致当地的农村金融机构不能正常运营。农村合作基金会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的过度不合理干预。
(三)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Liqtlidity Rislt)的意义则是商业银行没办法为相应的企业或这个人进行融资而造成的个人或者企业破产以及损失的风险。就有关数据统计得知,农村金融机构之所以会出现流动性风险主要是因为信贷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期限不匹配以及乡村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满足储户的提款需求这两个因素。
农村金融机构相较与其他金融机构而言就像一个新生儿一样,所以大众对其认识并不如其他金融机构一样深刻、透彻,所以农村金融机构在市场上流传出负面信息就会引起相当大的波动。并且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具有规模小、投资小等特点,更是大大加深了流动性风险出现的概率。
二、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合作制、股份制、政策性金融机构混合发展
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的发展史来讲,政策性金融机构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引导农村金融体系正确、快速的进行发展。最初各国仅仅把政策性银行当作政府机关的一个部门,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单纯的政府运作难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职能就是将资本市场中的资金向农村进行引导,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建议改变运作方式,同时在治理框架设置上建立了董事会与管理层、执行者与监督者等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框架,使政府干预成本最小化,服务效率最大化;合作制金融机构应继续深化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加快业务转型,增强服务功能,提高盈利能力,增强内部积累,积极与地方政府配合,共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股份制的商业银行通常有良好的市场化激励与约束,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就能实现持续发展,但要求以资本市场体系发达,法律机制健全为背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因地制宜。
总的来说,要逐步建立起合作制、股份制、政策性、多种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混合发展的金融体系。合作制、股份制、政策性银行同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子系统,在公司结构、发展导向上略有不同,但其功能和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三农”,三者之间是不是竞争替代关系,而是协同合作的关系,各司其职,共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二)农村金融机构规模以中小机构为主
虽然从大局上来讲我国金融机构大都坐落于发达城市,不过据有关数据统计得知,在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农村区域,中小金融机构比大型金融机构分布比例高,大型垄断性金融机构往往在农村缺少竞争优势,这也是2003年以来商业银行整体缩小在农村经营网点的深层次原因。中小型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独有的结构特点,不仅能够节约很多成本费用,而且中小型金融由于灵活性高的特点还能够较快的适应农村环境。同时,较低的市场集中度更有利于农户和小企业获得较为优惠利率的贷款。
三、结束语
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取得不错成绩,但是,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农民贷款难等问题依然顽固,而且农村金融市场化、商业化发展趋势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首先就是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领域的最薄弱环节。其次是现代农业及农村新金融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再就是管理体制还未完全理顺,监管与政策扶持需加强协调。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希望农村在发展过程中加以引荐,以此来更好的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洋萍,杨杰钦.金融增量改革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成长路径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6(07).
篇7
关键词:金融发展;金融功能;政策性金融;改革和定位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初,基于功能观点(functionalperspective)的视角分析金融体系和金融中介,是相对于传统的机构观点(institutionalperspective)的金融分析范式的重大转换。传统的机构观点将现存的机构和组织结构作为既定的前提,金融体系的调整与改革一般是在这个既定的前提下进行;功能观点则认为,在长期内,金融中介机构所履行的功能,远比它们在某个具体的经济中采取的形式和开展的业务要稳定得多,而且机构形式的变迁将最终由它们所履行的功能决定。因此应该把金融中介研究的视角定位在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上,然后根据不同的经济金融功能,建立能最好地实现这些功能效应的机构与组织。作为总体金融功能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政策性金融功能,不仅是政策性金融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的一个基础性课题,而且在当前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从功能观视角研究政策性金融,能够科学而正确地认识政策性金融,从根本上澄清对政策性金融的误解、错解乃至曲解,也有助于决策层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
在政策性金融功能的研究方面,白钦先、曲昭光(1993)早期对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的分析,实际上是对政策性金融功能的初步研究。白钦先(1998)将政策性金融功能概括为直接扶植与强力推进功能、逆向性选择功能、倡导与诱导、虹吸与扩张、补充与辅助、服务与协调功能。谭庆华(2005)认为,政策性金融具有中介功能、服务功能(基础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核心功能),在扩展功能上侧重于经济调节功能,在衍生功能上侧重于宏观调节功能。国外对政策性金融功能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日本,小椋·吉野等(1984)认为政策性金融的主要功能是结构调整功能;日向野(1986)在国内最早提出政策性金融的诱导(功能)效应。此外,W.G.谢波德(W.G.Shephard,1975)从产业组织论的角度分析了在金融业寡占的情况下,设立与民间金融机构相竞争的政策性银行可以提高金融业的整体效率。井手和林(1992)则通过建立同为金融中介组织的政府金融机构与民间银行之间的竞争模型证明,在存在斯塔克尔伯格(Stackelberg)竞争均衡的情况下,经营方针与商业性银行不同的政府金融机构,作为领导方,引导民间金融机构行动,能促进社会福利的增加。
二、基于市场原则的政策性金融特有功能观内容及效用
基于市场原则或市场经济金融体制下的政策性金融功能观,是在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功能和金融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以政策性金融的首倡诱导与虹吸扩张为主导,包括基本功能、核心功能和衍生功能不同分类在内的政策性金融特有功能观。
(一)基本功能。是指各种专业性政策性金融组织形式所共有的、且不同于商业性金融功能的特有的基础性或一般,包括:
1.政策性导向与扶持功能。这是政策性金融首要的、最基本的因而也最能体现其本性的功能,即政策性金融执行政府不同时期的经济产业政策、宏观调控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社会稳定政策,对强位弱势特殊群体和地区、领域等所义不容辞地承担的信用引导和扶助支持的责任和义务。例如,欠发达地区以及农业和中小企业等强位弱势产业和群体,由于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收益不确定性,商业性金融至少不愿先期主动涉足其中,而政策性金融的政策性导向与扶持功能,则要求利用专门的政策性金融组织来承担这一特殊的历史使命。
2.补充与辅助。即政策性金融的存在和发展,只是对商业性金融的诱导补充和对融资对象在不易从商业银行融资时的扶持辅助,而非完全替代、包揽一切金融活动和业务,并从信贷额度、期限、风险、信用、收益等方面,起到补充与完善以商业性金融为主体的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
3.有限金融。政策性金融也是一种金融制度安排,具有信用性、有偿性和一定盈利性的基本要求,以提高稀缺而有限的政策性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否则,既有悖于其金融的一般属性、进而无异于财政融资职能,也难以保证这种制度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同时,政策性金融的金融属性又完全不同于商业性金融的金融属性,而是一种对金融业务行为有所限制与约束的金融属性,如不能只追逐利润最大化,不能主动竞争抢客户而有损于商业性金融的利益,因而是一种非主动竞争性的自然盈利,否则就无异于商业性金融,也没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二)核心功能。核心体现了维护市场机制的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既是政策性金融总体功能的基础和主体,也是处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之间业务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而,核心也可以说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开展所有具体业务的导向。核心主要包括倡导和诱导基础上的虹吸扩张,逆向选择与择机而退。
1.逆向选择与择机而退。只有在商业性金融依市场机制不予选择或滞后选择或无力选择的融资领域、行业或部门,方能真正显现政策性金融的价值所在和逆向性选择的客观必要性。在这里,政策性金融的市场逆向性选择是结果,商业性金融依市场机制的正向性选择是前提,并且是一个不断变化和调整的动态性过程。在市场逆向性选择的项目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后,政策性金融就要在适当时机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如资产转让、减少或停止继续投入等,尽快退出这一融资领域并转而扶持其他行业,以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和市场性融资的主导作用,否则,就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规则和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初衷及其本质要求。
2.首倡诱导与虹吸扩张,或者说是首倡诱导基础上的虹吸与扩张,简称诱导。即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其特别拥有的信息优势、政策优势等有利条件,不断率先开创性发掘和引领新的投资机会和项目,并以较少的政策性资金直接作倡导性投资,然后在此基础上以小搏大,引致更多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免费乘车地跟随投资,从而间接地虹吸和引发更多的民间商业性资金的功能。一旦商业性金融对某一产业和项目的投资热情高涨起来,政策性金融机构再转移投资方向,并开始新的另一轮循环。这就形成一种政策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投资取向的首倡诱导与虹吸扩张机制。由此也可看出,政策性金融作为商业性金融项目资源、风险收益的“勘探”先锋,对于有效开发利用所有的(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金融资源,补充完善金融整体功能机制具有很大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作用。
(三)衍生功能。即针对不同政策性金融组织形式并由政策性金融基本功能派生而出的具体功能,主要包括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功能、农业政策性金融功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功能等。
1.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功能。即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等投资量大、融资期限长、风险性高、收益不确定的产业项目,所从事的开创与发掘性投资和直接的强力推进功能,以及对贫穷落后地区的区域经济梯度整合的功能。
2.农业政策性金融功能。即对农业生产的直接扶植、对农产品价格支持的功能。前者是通过发放大量的低息贷款和财政扶持的农业生产保险及其相应的专业性辅助和服务,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分散和化解农业巨灾风险,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后者是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发放大量的低息贷款,支持农产品收购和储备,以平衡农产品市场供求,稳定市场价格,防止“谷贱伤农”,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功能。即为了促进本国的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和实现对外经济金融战略和政治与外交战略目标,维护国家资源安全、经济金融安全和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所从事的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和对外援助的功能。
此外,在政策性金融衍生功能中,还包括社会保障保险功能、民族金融功能、就业金融功能、住房金融功能、军事金融功能(如战时融资、随军银行、军人保险)等等。
据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有商业性金融,就会相伴而生政策性金融,尽管有些政策性金融业务也可以由商业性金融机构兼营和,但基于政策性金融功能观并已由实践所证明,成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专营政策性业务,并由其组织和委托商业性金融机构其部分政策性业务,效果会更直接、更明显、更有效。在这方面,国际领域最大的政策性银行即世界银行曾一度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应当更多利用私人资本,私人部门投资将在基础设施领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从自身战略上逐渐忽视公共部门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然而,超乎世行意料的是,由于市场风险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周期较长的特点等因素,私人部门在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积极性大大低于预期,投资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在减少。目前,国内外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所出现的业务摩擦和竞争,只是在于二者的关系没有协调理顺,但不能由此而否定政策性金融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及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所以,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共生共存,不仅是一个经济金融规律,也是一个自然历史规律;不仅有其一般的经济理论基础,而且金融功能观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佐证视角。
根据政策性金融的特有功能,在建立健全市场经济金融体制和大力发展市场经济金融的历史进程中,自始至终都不能否定乃至取消政策性金融;在与商业性金融共生并存的相互协调发展中,政策性金融可以针对商业性金融功能实现的状况和程度,围绕自身特有的功能要求来建立相应的政策性金融组织制度结构(包括机构类型、法律法规等),开展具体的金融业务。因此,政策性金融的业务行为不能有悖于市场经济基本原则的要求,即使在开发不发达地区和某些特殊产业政策领域和项目,在商业性金融不予选择或滞后选择而需要政策性金融开始唱主角时,也要尽可能地注重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的首倡诱导与虹吸扩张。
三、诱导是政策性金融的主导性核心功能
政策性金融的首倡诱导与虹吸扩张即诱导,更能体现政策性金融制度的精髓所在,也更为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基本要求,因而是政策性金融诸多特殊功能中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主导,也是协调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互关系的基石和主导。这是因为,一方面,受政府财力资源的限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本和资金规模相对于商业性金融机构而言极为有限,而超过其现有实力的对政策性金融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如超贷和资产超量扩张,不仅会影响或限制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资金配置总量,而且会造成政策性金融发展的不可持续性,而利用其自身优势先期优选政府支持的产业项目并投入少量资金以小搏大,可以虹吸更多的商业性或民间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政策性投融资领域;另一方面,现代经济金融是以商业性金融为主要载体的市场经济金融体制,强调诱导,可以充分调动和激励商业性金融的融资积极性,扩大其融资规模,增加其盈利机会,降低政策性金融对金融市场的过度介入和不必要的、过多的政府干预,因而诱导更为符合和顺应现代经济金融制度的趋势要求,也深受商业性金融的拥护和支持,便于协调二者的关系。同时,由于政策性金融机构一般在信息生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政策信息往往处于垄断地位,能够利用信息生产优势,筛选优良企业,审查企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经营管理是否稳健,并实施贷后管理,因而其信息溢出效应和信贷决策活动提高了企业在融资市场上的声誉,对于商业性金融机构也具有诱导效应,使商业性金融机构能够利用政策性金融机构审查能力(即信息生产能力)强的信息,免费乘车,参与融资,从而有利于降低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平均水平。
在政策性金融诱导方面,国内外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也都有一些成功的实践。据日本《经济白皮书》披露的情况,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开发银行向基干产业贷款时,已普遍实行先导性协调融资方式,出现了城市银行追随政府开发银行向特定企业贷款的情况,两者所提供的融资大体保持1:1的比例。进入60年代后,日本开发银行进一步改变了其量的直接补充方式,将重点放在质的提高方面,其贷款在整个金融机构融资中比重有所降低,主要是发挥着以小搏大的倡导与诱导,其诱导功能的作用更显突出。有些日本企业之所以自豪地在本公司文件袋上印上“日本开发银行客户”字样,无非是借以宣示本身的实力和信赖性,期待获得更多民间贷款的广告效果。在日本2000年中小企业得到的307万亿日元贷款中,政策性金融机构只占9.5%,商业性金融机构占90.5%。主要是以政策性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的融资和提供信用保证,来带动商业银行贷款,使其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目前,约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利用这一制度从金融机构取得了’信贷资金。
在我国,国家开发银行对三峡工程的金融支持,也是一个发挥政策性金融诱导的典型案例:三峡工程在1994年建设的初期急需资金,却得不到商业银行贷款。当时,刚刚成立的开发银行履行政策性银行的职责,通过合理的测算和安排,决定向三峡工程提供每年30亿元、总额为300亿元的贷款,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启动和建设。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开行与各方面共同积极推进治理结构、法人、现金流和信用建设,以自身业绩和信用,提供包括承销三峡债券在内的多种金融服务,促进工程建设和企业发展。1997年,大江截流,三峡工程进入二期建设,三峡总公司也具备条件到债券市场直接融资,此后商业银行纷纷介入,三峡工程多渠道融资方案得以实现。三峡总公司负责人在回顾这段历程时还不禁感慨:当初如果没有开行提供巨额资金鼎力支持,三峡工程多渠道融资就不可能打开局面。
为了进一步量化政策性金融的诱导,我国的学者白钦先教授等(2002)还借鉴宏观经济学中财政投资乘数原理,提出了诱导乘数计算公式,即根据政策性资金额倡导商业性金融投资额的数量比计算出倡导与诱导的倍数。这个诱导乘数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政策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诱导能力的大小。假设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了Q数量的先行投资(或其他形式的资金安排),然后带动了数量为M的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资金,诱导乘数为R,则诱导乘数的计算公式为:R=M/Q。
例如,非洲进出口银行就曾计算过其资金的诱导乘数。在2000年非洲银行进出易金额19.67亿美元中,非洲进出口银行仅仅提供了1.81亿美元的资金,占8%左右。该银行的测算结果显示,非洲进出口银行每提供1美元的资金就可以吸引10.9美元的国际性资金,所以其诱导乘数为10.9,而在1999年.其诱导乘数为8.7,这说明其诱导国际性资金的功能在增强,也说明其杠杆作用增强。
四、功能、职能与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发展和定位
对政策性银行的定位,实际上应该是指基于政策性金融功能基础上的机构性质定位和职能定位的有机统一,而非功能定位,主要体现为对不同类型政策性银行的性质、业务职责及其作用范围的界定。其中,性质定位即“定性”表明了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属性,职能定位是对不同类型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职责及其作用范围所进行的具体划分和界定。机构定性是职能定位的前提,职能定位是机构性质的具体体现。前者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后者具有动态调整性,即随着不同时期和阶段经济金融运行环境的变化和政府政策的调整,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定位也需要作相应的局部调整和改变。
目前,对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首先进行定位非常重要和迫切,是保证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作为商业银行的对称和补充,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职能定位协调问题,首先是在一般意义上,前者在“政策性”(定性)的定义域内从事其金融业务活动,后者是在“商业性”(定性)的定义域内从事金融业务,但是也不排斥而且欢迎后者也兼营一些政策性金融业务,因而二者的职能定位协调,主要是依据专门的立法对政策性银行进行职能定位并在不同时期予以重新调整的问题,以尽量避免其业务行为的越位或缺位或既越位又缺位,达到既能实现政府政策目标、又能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目的。由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种类较多,专业性较强,而且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政府的政策目标不同,经济金融运行环境不同,加之商业性金融机构业务的随机渗透性和不断的扩展性,使得对不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不仅有所区别和复杂多样,而且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动态调整性的特征。所以,对政策性银行进行职能定位的总体的、一般的原则,应该是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外贸外交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项目领域和欠发达地区提供贷款、保险和担保等政策性金融(保险)业务,而且这些支持的对象必须符合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无力或不愿先期介入和支持的根本条件和先决条件。
国内在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问题的研究上,一般可归纳为三种理论观点及政策倾向:第一种是在陈元(2004)提出的开发性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张涛(2005)等人主张三家政策性银行都应当转型为主动竞争性盈利的综合性开发金融机构,并采取“分账管理”模式进行运作。第二种是李扬(2005)等人把开发性金融作为政策性金融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认为政策性金融在短期内不仅不应弱化,还应从国家目标、政府信用、市场运作方面进一步加以发展和寻求创新,并以此作为政策性银行的改革方向。第三种是白钦先、王伟(2004),曾康霖(2004),秦池江(2005)等人基于政策性金融理论,认为政策性银行要坚持政策性为主的方向,在实现政策性金融“六大协调均衡”基础上,建立健全政策性银行运作机制,实现政策性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在2006年初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提出了政策性银行“分类指导、‘一行一策”’的改革原则,但目前学术界对于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总体思路仍未达成共识。
篇8
(一)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
进行新农村建设,资金是关键因素。纵观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经验,加大资金投入是推进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都是依赖运用金融和财政政策,推动了农村面貌的彻底改变。如:1960年至1975年,日本用于农业机械化的投入由841亿日元增加到9685亿日元,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其农业生产已基本实现了从耕作、插秧到收获的全面机械化。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而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切实改善农村的经济条件为基本出发点,这就需要资金的强力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的信贷资金投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必备条件。
(二)农村金融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农村金融服务的完善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明确经济走向的基础上,运用金融工具形成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氛围。现代农业越来越表现为机械化和社会化生产,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据国家发改委有关专家调查,当前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按照一定标准满足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用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大约需要投入4万亿元的资金。这就需要很好地发挥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功能,提高实物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需要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
我国农业的发展必然要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农业产业化的模式是公司加农产,这一农业生产新形式的出现,为金融机构确定了新的服务主体。农村金融机构应该积极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据测算,到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至20万亿元人民币。
这一巨额资金我国财政无力承担,也不能完全由财政承担,农村商业化、市场化的这部分资金需求,应主要由金融机构提供,农村金融服务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
二、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党和政府一向非常重视农业发展,面对发展农业需要的大量资金投入的现状,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却不能与之相匹配,严重影响了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业贷款投入多,效率低,资源浪费。
金融机构提供农业贷款的情况是衡量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指标。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第三位,但农业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农业贷款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和农业贷款占GDP的比重三项指标在样本国家中名列第一。仅农业贷款一项,投入的数额己高于农业产值。这说明,我国的金融投入多效率却不高,农业领域对金融资源的消耗较大是一个现实问题。
(二)银行机构改革弱化了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服务出现真空状态。
一方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导致了各国有银行在县域机构的收缩。同时,风险管理的强化大大减少了基层银行机构的权限并提高了贷款发放的门槛。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受人员、机构、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制约,难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的需要。在市场化改革中,四大商业银行的网点陆续从县域撤并,从业人员逐渐精简,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信贷业务转向城市,致使农村地区出现金融空白。
2008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数为12.4万个,比2004年减少9811个。县域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机构的网点数为2.6万个,比2004年减少6743个;金融从业人员43.8万人,比2004年减少3.8万人。
在四大商业银行缩减县域营业网点的同时,其他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也在减少。截至2009年6月末,我国仍有2945个乡镇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这些乡镇分布在27个省(区、市),其中70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服务,占金融机构空白乡镇总数的24%。其中,西部地区占了金融空白乡镇的绝大多数,共有2367个金融空白乡镇地处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仅有291个。目前,我国只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4个省市已经实现金融机构网点全覆盖,而金融服务严重不足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l/3。
(三)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仍然较高。
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不良贷款比例仍然较高,2007年末,全部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平均13.4%,远高于同期四大商业银行8.4%的不良贷款率。同期东北、中部和西北地区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更高(分别为29.9%、20.4%和16.4%)。
(五)农村地区金融环境欠佳。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绩效的高低。当前,农村诚信教育和宣传工作滞后,信用文化缺失,农产和农村企业的诚信意识淡薄,导致逃废金融债务现象屡有发生,再加上适用于农村信贷的可抵押物缺乏,贷款安全难以保证,从而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对新农村建设投入的积极性。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的法律环境、信用环境不佳。以及担保体系不完善,使得金融机构自我维权能力不足,对恶意逃债人缺乏强有力制裁手段,导致金融债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严重影响了农村正常金融秩序,也就无法满足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所要求的外部环境。
三、新农村建设下深化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农村金融服务的强力支持,而当前商业银行大量撤离农村,形成了农村金融的“真空状态”,农业发展银行只提供粮食收购贷款,信用社背离了合作制的宗旨,邮政储蓄从农村抽取大量资金,根本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鉴于此,我们下一步的农村金融改革应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从商业性和政策性不同渠道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要从商业性和政策性等不同渠道构建职责分明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政策性金融服务方面,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和政策性银行来提供,包括政策性财政资金的安排和运用,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政策性贷款服务等。在商业性金融服务方面,主要由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合作金融组织、邮政储蓄机构等各种形式的金融组织来提供。农村金融发展比较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金融服务设施(网络、网点、支付清算体系等)比较差,要特别加强农村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支付清算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从基础方面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一个好的条件。根据目前农村商业性金融服务体系的状况,特别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种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以及准金融组织。
(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商业性金融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只有商业上可持续,才能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实践证明,利率市场化并使之能覆盖风险和成本,益于商业性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也益于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在推进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必须培育金融产品创新和自主定价能力,以不断提高其盈利水平。此外,政策性金融也要做到财政补贴后可持续。要先确定财政补贴规则,对市场透明。补贴之外的风险由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机构承担。凡具备条件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都可以通过竟标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
(三)加大农村金融的政策扶持、完善金融机构涉农信贷机制。
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金融是金融行业的弱势部分,要多种政策配合使用,在财政、税收和存款准备金政策上给予农村金融机构一定优惠,建立扶持农村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
另外,适应农村金融组织特点,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继续发挥货币政策在扶持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运用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引导资金流向农村。
在完善金融机构涉农信贷机制方面,一是建议金融机构成立专门的涉农信贷部门,建立农业信贷绿色通道,简化信贷审批流程和时间。二是适当放宽涉农贷款的信贷审批条件,创新农业信贷的抵押担保方式,探索扩大农业抵押担保贷款范围。三是深化金融机构的涉农服务意识和水平,进一步创新涉农金融服务品种和手段。
(四)坚持融资渠道多元化,拓展农村经济的融资渠道。
一是由地方政府主导成立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帮助企业解决担保难问题。二是制定税收减免和贴息等鼓励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向农村经济转移,制定农业产业化风险投资鼓励政策,缓解农业产业化资金不足。三是发挥民间借贷的作用,通过引导和发展民间借贷中介机构,搭建民间借贷服务平台,活跃民间借贷市场,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四是鼓励典当行业服务农业产业化,将方便快捷、融资期限短的典当融资与农业产业化企业流动资金需求衔接起来,丰富农村金融市场,多途径地解决农村融资问题。
篇9
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农发行的支农职能,有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努力探索。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经验,对于完善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际经验
为弥补金融市场在农业领域的不足,并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农村,许多国家设立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且政策性机构和商业性机构分设,使政策性金融能够及时根据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服务范围和领域,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是美国、日本、法国、韩国、泰国和印度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中发挥骨干作用。美国农产品信贷公司主要根据政府的要求,实施价格和收入支持计划,对农产品进行价格支持,其资金运用主要是提供贷款和支付补贴,包括农产品贷款、灾害补贴、差价补贴、仓储及加工设备贷款等。日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贷款范围包括农产品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建设、生态环境改善、植树、养殖等。法国的农业信贷银行对与农业活动有关的领域发放贷款,其中优惠贷款包括个人房屋购置、农村组织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农业经营、农村教育等。韩国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主要是向会员提供低于商业性贷款利率的农业生产所需资金。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银行配合国家农业发展计划的实施,主要集中在农业及与农业直接相关的生产建设方面,并为农民协会和农业合作机构向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提供担保。印度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作为农村地区的中央银行,一是对地方政府的直接贷款,用于较大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基本建设项目,二是对地区农村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等提供信贷资金,通过这些小金融机构覆盖分散的农户。印度和泰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还承担及引导着农村资金回流的重要责任,两国对各银行机构的信贷资金支持农村和农业都有严格的规定,商业性金融机构支农资金如果达不到一定比例,就必须将差额部分转存到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由其用于农业和农村地区。
根据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领域。各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随着不同时期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变化,能够灵活地进行调整,解决农业特定时期的矛盾。美国农民家计局在1935年成立之初主要是办理农户经营、农村建设、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村工商业贷款,随着农户基本生活问题的解决,支持重点逐步转向了农村综合开发和稳定农业生产者收入等方面。日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在20世纪50年代成立之初处于战后恢复阶段,主要是支持增加粮食生产和供给;在70年代经济起飞阶段,其增加了农业机械、设施园艺等项目的贷款;进入90年代农业国际化阶段以后,又强化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贷款,目前其主要是在促进新农民的培养,稳定提高农户经营收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互相结合。印度农村金融体系包括印度储备银行(主要负责监管和协调)、印度商业银行、农业信贷协会、地区农村银行、土地发展银行、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存款保险和信贷保险公司等。从结构和功能上看,印度农村金融体系具有鲜明的多层次性,表现出既合作又竞争的特征。印度政府通过该体系提供了较强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为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以商业性金融为突出特点的美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农业政策性金融仍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农村金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商业银行,完全按照市场原则来组织贷款;二是政府农业信贷机构,完全贯彻政府的农业政策和致力于改善农村福利;三是互助合作性质的农业信贷机构体系,一般是由政府出资设立,然后逐渐转为债权人完全所有的合作性机构,在市场原则的基础上继续发挥政府政策实施的替代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三个结论:一是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发展中均起到主导作用;二是需要有一个功能健全、分工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三是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只有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农发行业务发展战略选择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对农村金融提出了新的需求。借鉴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经验,农发行改革的基本思路,应是在继续做好中央和地方储备及收购贷款业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和销售、开办扶贫开发业务等,同时开办农业保险和贷款担保等保障性业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支持国家粮食体系安全建设。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有效供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之一。农发行要始终把支持粮棉油收购作为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国家粮棉油调控政策和收购政策。要保证粮棉油储备和调控的贷款供应,保证国家指定企业按最低收购价收购粮食的贷款需求。进一步优化粮棉油贷款客户群体,支持多渠道收购。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发展,引导和鼓励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加工企业,通过深加工和产业化经营,实现粮棉油产、供、加(工)、销一体化,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增加农业综合效益。要根据市场的供求变化,利用政策性金融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持粮棉种子工程建设贷款、优势农业和特色产品开发贷款、区域农业开发等。
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要条件。乡村道路建设、农村通信、农村电网、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等领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领域,但由于这些项目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风险高,各级政府财力有限,商业银行不愿介入,从而形成了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农业政策性金融予以支持。
支持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和销售。农产品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是完善市场机制的内在需求,也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条件。农发行要充分发挥政策性的特点,积极支持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的发展,支持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和销售等,促进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的发展。开办与“三农”相关的进出口信贷业务和国际结算业务,加快农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积极支持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引导生产、稳定市场、规避风险的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和人员优势,提供优质便捷的结算服务,促进市场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转化。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我国人均农业资源有限,粮食和棉花等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农业结构不合理,生态安全问题突出,这些基本国情及面临的严峻挑战,决定了必须把科技进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才能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步伐。农发行对农业科技支持范围应主要包括:能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包括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与优质高效种植、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与健康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能够带动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提高的成果转化,包括农产品加工、现代储运、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等领域;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作用明显的成果转化,包括农业自然和生物灾害综合防控、沙漠化治理和农林生态保育恢复与治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节水农业等领域。
开办扶贫开发业务。缓解和消除贫困是中国今后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尽快解决极少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任重道远。扶贫开发是典型的政策性业务,农发行要积极支持能够带动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种植业、养殖业和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市场流通企业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贫困地区改善基本生活条件,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和贫困农户增加收入。
篇10
关键词:进出口政策性金融;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各种形式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它是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属于政策性金融的一部分,是专门服务于一国对外经济与贸易活动的一种金融形式。具体来说,它是在政府的支持下,贯彻国家对外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对进出口贸易、国际市场开拓、国际经济合作、海外资源开发、政府间经济合作等特定领域进行的资金融通行为的实现形式和载体。
一、我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有两家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于1994年,是我国外经贸支持体系的重要力量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我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和对外承包工程及各类境外投资提供政策性融资,为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我国唯一承办政策性信用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成立至今在配合国家外交、外贸、产业、财政和金融等政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手段,支持了货物、技术和服务等出口,特别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机电产品等资本性货物出口;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和商账追收等服务。
近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经营业绩,如表1、表2所示。(表1、表2)可以看出,虽然近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贷款总额及承保金额一直呈上升趋势,但贷款及承保总额占我国出口额的比重仍然偏低,同时两家机构的盈利能力也较弱。这不仅与我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发展时间短有关,同时也说明我国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
二、我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立法与监管缺失。从国际上来看,对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单独立法是世界多数国家的普遍做法。如,英国的《出口担保和海外投资法案》、美国的《美国进出口银行法》、日本的《出口保险法案》及《日本国际协力银行法》等。
我国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产生至今,尚未进行有关立法工作。随着国内外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品种、经营范围乃至组织机构均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既不利于对其进行有效监管,也不利于其自身的健康发展。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就任时也曾表示希望能够尽快推进中国进出口银行的相关立法,以便为其发展奠定一个比较好的理论基础,应适时专门为进出口银行设立一个法律规定,或者先制定一个条例。
(二)缺乏有效的资金补充机制。首先,中国进出口银行大部分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发行金融债券,由于债券是市场化发行,只有在收益大于成本时投资机构才会购买,因此从理论上讲,进出口银行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其次,不享受任何税收优惠,需要缴纳营业税和所得税;最后,据中国进出口银行2008年年报显示,2008年年底进出口银行所有者权益与资产和贷款余额之比只有1.67%和2.1%,远低于国际同业机构的一般水平。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资本金为40亿元人民币,其最高承保水平也仅为我国年出口额的3.4%,这与中国出口贸易总量是极不相称的。可见,中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要扩大业务范围,加大对社会瓶颈领域的支持力度,就必需增加资本金并且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三)业务发展滞后、规模不足。首先,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业务主要以出口信贷为主,这其中又偏重于卖方信贷;出口信用保险偏重于短期险,项目融资、海外投资保险、担保等业务发展缓慢;其次,缺乏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我国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几乎都把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核心客户,而对在经济活动中占很大比重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却非常之少,中小企业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其普遍规模小,资金量不足,与大型企业相比,在风险承担能力、国际市场开拓、国际化经营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导致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支持不足;再次,地域和业务领域的国际合作尚需加强。近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积极与非洲合作,取得了与其合作的领先和优势地位。一揽子合作模式稳步推进,已经成为中国与非洲国家政府间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融资渠道。但为了更好地贯彻2007年中国进出口银行确立的向国际经济合作银行转型的发展目标,仍要努力加强其在地域和业务领域的国际合作。
(四)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存在竞争。由于我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没有专门的法律依据对其业务经营进行明确的规范,在强调政策性金融企业化运作以及政策性金融高负债、高成本经营的现实压力下,难免会存在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不合理竞争。
三、完善我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对策
(一)加快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立法与监管。为了促进我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规范运营,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其立法工作势在必行。针对进出口政策性银行的特点,应单独制定《中国进出口银行法》。在立法步骤上,可以先由国务院制定《中国进出口银行暂行条例》、《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暂行条例》等,然后再酝酿、准备、起草相关法律规范。在制定法律时,注意使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法与其他相关法律相互协调。
(二)扩大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拓宽融资渠道。对于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来源及融资渠道有如下建议:第一,建立稳定的资本金补充制度。如通过中央财政注资、外汇投资公司注资以及税收返还等方式。第二,完善金融债券的运行机制。除面向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外,还可通过国内债券市场和银行柜台,直接面向社会投资者发行本外币金融债券及财政担保建设债券等。第三,利用杠杆融资。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资金,带动或诱导其资金流向贸易融资方面,逐步发展成为以官方出口信用机构为主导,商业性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出口信用体系。
(三)拓宽业务领域,推进业务创新。积极发展项目融资、海外投资保险、担保等弱势业务;同时,根据国内外金融及贸易形势的需求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创新开展针对中小企业的业务领域;扩大自营业务规模,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为了确保在政策性业务和自营业务之间建立严格的防火墙,可以效仿发达国家的做法,实行国家账户和银行账户分账户经营的模式,在完成国家政策性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盈利性目标。
(四)正确处理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关系。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是作为对商业性金融的补充而存在的,因此要完成它弥补市场失灵的初衷,切实保证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划清界限,弥补商业性金融的业务空缺,而不是与其竞争,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
(作者单位:1.包头职业技术学院;2.中央财经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白钦先,徐爱田,欧建雄.各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