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心理教育范文
时间:2024-02-06 17:34: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一年级心理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教程;困难;解决对策
识字教程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内容,对于小学语文成绩的好坏有很大影响。低年级语文教程作为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应受到重视,小学班主任作为孩子的授课者,应该在课堂上更多地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而绝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课本上出现的字,这要求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多加沟通,了解孩子所需,积极应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关于小学语文识字教程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希望对于解决当前问题有一定的作用。
一、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手段单一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效率而忽视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班主任作为孩子接触最多的教师,对孩子的教育还像以前一样机械化,让孩子熟背、抄写当天所教的字,而对于学生在课后的引导少之又少,学生在课后遇到不会不熟的字也只能将错就错,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学生的教学进程,让学生感到乏味,从而产生厌倦心理。对于学习识字的兴趣也就慢慢减少,到最后对于识字教学感到可有可无。
(二)许多家长对识字存在误区
一些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早地接触识字教学,将自己的孩子在不适当的年龄送入学校学习,对于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研究表明,语言的发展时期并非孩子的适合学习识字教学的阶段。因为,孩子在语言培养方面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识字能力的培养需要班主任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需要采取适合孩子的办法,不能超出孩子所处年龄段范围的适应能力,不然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对于孩子的识字时间以及孩子以后在识字课上的表现,家长与班主任应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只看当前,不能只看孩子学习汉字的效率,更应该注重于孩子以后的发展。
二、新课标要求下解决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不足的办法
(一)创新教学模式
对于汉字而言,每个汉字都有其自身组成的规律,班主任以及其他相关老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汉字自身存在的规律进行教学,这有利于低年级学生对汉字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汉字的记忆也更加清晰。汉字具有庞大的体系,在教学上,班主任不应只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该注重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现代技术的发展也为小学生识字教学带来了便利,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更加了解汉字,并且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有趣教学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在遇到较难的字时,班主任以及相关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将复杂的字简单化,或者通过一些小故事、猜谜语等方法进行教学,便于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对校园的管理中,学校应该做到有计划地利用教学场地,校园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创设丰富校园的号召,在教育教学中,班主任应该起到引导作用,尤其是在汉字教学中,班主任应该注重学生感情,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主动询问,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小学低年级识字教育的发展。
(三)家长正确看待学生成绩
由于孩子的年龄、心理承受压力等方面的原因,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现今低年级班主任以及学生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孩子的家庭对孩子学习也会产生影响,要求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关注孩子作业的对与错,而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学习的过程,教会孩子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对于该学科的兴趣,而不是以往的对了给予奖励,错了便惩罚孩子,这对该阶段孩子的发展有不良作用,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创伤,不利于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还有可能会降低学生学习识字的兴趣,甚至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综上所述,识字教学作为低年级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识字对于学生以后的阅读与写作都有现实意义。我国在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对于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影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问题作出了相应的调整,进一步拓宽了学生学习的视野,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也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不过,目前我国对于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国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面应该加大重视力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这是新形势下教师教学的重点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海龙.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J].才智,2013(1).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优化建议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看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提升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是非常有益的。如何使我们的教师形成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该文通过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审视和研究,提出了优化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以期让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能够焕发出真正的活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问题较为突出,长期未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案,制约着小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提升,这些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基础不牢,阅读教学出现盲目性。
在传统语文教学理念中,阅读教学是长期受到忽视的项目。近年来,随着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逐渐重视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但效果并不理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缺乏理论基础,盲目跟随教学改革浪潮,为了改革而改革,致使语文阅读教学未能形成理论体系,阅读教学出现盲目性,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迷信教师的教学权威,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目标模糊,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是教学任务的指引者,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只有制定出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才有可能顺利完成。然而,我国诸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缺乏有效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随意教学,想到哪就讲到哪,随意性太强,不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最终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低下。
3.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缺失,学习兴趣不高涨。
纵观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以老师为中心开展教学现象较为普遍,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致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缺失,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阅读教学效果不佳。
4.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呈现生硬化,缺少灵活度。
课前,不少教师都是非常认真地备课,用心设计教案,但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会遇到很多教案以外的问题,无法按照业已设计好的教案来上课。这个时候教师则显得手足无措,于是不管课堂的实际情况,只会赶进度,把教案在课堂一读就完事了。这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就有点照本宣科的意味,不以小学生为本,不以实际情况为依归,脱离实际,自然不受小学生欢迎,小学生的活跃度自然不够,教学效率必然低下。
二、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建议
1.明确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目标不明就会眉毛胡子一把抓,阅读教学出现盲目性,这样不利于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开展。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文本以及学生的实际,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引路人,制定好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自主学习,首先教师应该区分哪些知识适合以直接学习方式,哪些适合自主探究的形式;其次教师要处理好全班讲解、小组活动和学生个体体验的平衡关系;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上营造鲜活的、富有挑战性的、主动参与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主动探究的心态进行学习。
2.运用多媒体激趣,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多媒体的出现对于学生的阅读来说,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粒石子,激起了阵阵的波澜,给阅读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它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吸引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吸引学生们慢慢地走进书本,钻研课文,从而提高阅读的能力。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一课时,学生难以从白纸黑字中感受到莫高窟的神奇与伟大,他们此刻需要实地游览,形成画面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就让学生欣赏敦煌莫高窟的图片和视频,在优美的配乐声中,学生感受到了莫高窟的神奇与伟大。学生们再读文本的时候,阅读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阅读效果很好,类似的课文还有《黄果树瀑布》《黄山奇松》等。
3.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促进积极阅读。
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积极阅读的情境。比如教师可以收集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材料,如报纸、报刊、儿童文学等,然后进行集体阅读,营造阅读氛围。在阅读完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进行集体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值得注意的是,仅仅是依靠阅读环境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努力构造阅读情境,结合文本内容,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文本内容,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以小学语文四年级《长城》这一课为例,教师首先张贴事先准备好的有关长城的图片,增强学生对长城的直观感,然后引出中国的俗语“不到长城非好汉”,接着教师说“让我们一起通过阅读来领略长城的伟大吧。”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文本内容。同学们个个神采飞扬地阅读着《长城》这篇课文,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在阅读中体会长城的伟大,体会到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4.自主阅读教学,让小学生在阅读中自主选择沟通方式。
小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形式的阅读体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特别急切地希望和他人进行交流,来分享他们自身的阅读感悟。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小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就应该尽量不要仅仅进行单一的师生之间的沟通,而应该让小学生自己自主决定沟通的对象以及方式,让他们既能够自由地和教师进行沟通,又能够自由地和同学进行沟通,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画图等各种方式进行沟通。例如,在进行《詹天佑》一课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选择他们最喜爱的一段来细细地品读,同时,采用一种他们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来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给老师及全班同学。一些学生对“克服自然困难”这一段非常感兴趣,可以通过有感情朗读的方式来表现他对课文的领悟;一些学生喜爱“中部凿井和两端同时凿进”这一段,可以选择画示意图的方法来表现他对课文的领悟;还有一些学生则非常欣赏“詹天佑勇于接受任务”这段内容,可以通过介绍资料的方式来表现他对课文的领悟。这样就避免了单一缺少灵活度的现象,学生们阅读起来也非常投入。
结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为一线小学Z文教师提供了重要的教学依据,同时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改变了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基于课程标准理念如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优化组合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变革和良性运用,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研究和创新。
参考文献:
篇3
每一次教材的改编,都是对教师教学理念的一次洗礼,也是教师教学经验的一次挑战。2012新版教材是我小学英语教学生涯中经历的第三版教材。新版教材对“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有了更明确的要求。下面,我就“读写板块”的解读和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研读《教师教学用书》,理解编者意图
我仔细阅读了《教师教学用书》中关于“读写板块”的描述:读写板块通过配有图片的组句或文段提供了一个有一定意义的语篇综合性训练活动,包括阅读理解活动,在有意义的语境中选词抄写完成句子,以及个性化的书写活动,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单元学习的核心句型和词汇。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看图谈图,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初步建构文本的意义;然后进入个体的阅读,进行文字的解码和意义匹配,并完成读后活动。小学阶段阅读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因此建议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利用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例如,在阅读句子“It is near the window”时,要求学生把“near the window”作为一个意群一起阅读、一起记忆。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的能力。
写的活动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看图并读懂教材提供的文字材料,然后再按照组句或文段中的句型选词抄写、填充句子。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句子的书写规范,如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词与词之间空一格,句末加标点等。
二、解读“读写板块”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书写板块的教学内容从三年级上册的以单个字母(大小形式)的书写,到三年级下册单词(含5个元音字母的闭音节)的书写,再到四年级上册,在三年级下册基础上(含5个元音字母的开音节)单词的书写再加上含有单元核心词汇的句子的书写。简单地说,三年级上册重点是大小字母的书写,三年级下册重点是单词描摹,四年级上册的重点是单词的独立书写以及句子独立书写前的各项准备。
句子独立书写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
第一单元——结合语境选择单词进行规范书写,且句尾要标句号。
第二单元——结合语境选择单词进行规范书写,且在句尾要标句号的基础上,明白如何写词组a bag,清楚词间是有空格的。
第三单元——结合语境选择单词进行规范书写,且句尾要标句号,在明白如何写词组,清楚词间是有空格的基础上,知道句子的开头是要大写的。
至此,学生已了解句子书写的几个基本要领。四至六单元是对已学要领的巩固,当然也加入了逗号以及省略形式如I’d等常见的写法。
Recycle 1和Recycle 2中出现了听音写单词,而且四线格变为单线。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四年级下册的重点会定位在听音写单词、句子和单线写单词、句子上。当然,还没能与四年级下册的教材见面,只是猜想而已。
三、观摩“读写板块”的教学,落实读写细节
十一月下旬,我市举行了新教材研讨活动,其中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为Book3 Unit5 Read and write,整堂课对读写板块的教学起着示范性的作用,对读写板块的目标落实得很到位。教学内容具体为Book3 Unit5 Read and write-Read and tick & Look,choose and write.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教学目标能在Our dinner time的主语境中,完成读“图”、读“词”;能在Our dinner time的主语境中,读懂“Read and tick”部分的内容,完成相应练习;能在Our dinner time的主语境中,完成“Choose and write”,并能在语境中自主表达个人就餐愿望,完成整句语境中的选词书写。
首先,能考虑到在主语境中达成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愿望:在“境”中读。其次,教师根据学生观察特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图”。在这两步的基础上,再请学生读词、读简短的语篇就顺理成章了。所以这样目标定位就是读写板块教学的目标定位的“三步曲”。
(二)教学过程设计合理
Ready for dinner.
Mike’s dinner time:
1.What’s for dinner?(阅图阅词)
Guess:What’s for dinner in the fridge?
2.Chant:(复习食物词汇)
Beef and noodles and chicken and soup.Fish and vegetables and cakes and bread.
Mike:Wow!So much food.My fork and knife are ready!
3.Mum: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Guess:Now you are Mike,you are from Canada,you are hungry and happy,so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Mike:I’d like chicken,bread and soup.(PPT呈现四线格书写)
Time for dinner.
Wu Yifan’s dinner time:
(Look and match.Let’s sing.P54)
1.Wu:Look!Mum.I’m very happy!
Mum:OK!A big dinner for you.
2.Look and match.P54.
3.Mum:Dear!What would you like?Wu:I’d like some…
4.Sing and match:
Wu:I’d like some fish and beef.
(PPT呈现四线格书写)
John’s dinner time:
(Read and tick.P53)
1.呈现图1:
T:How is John today?He’s tired.Now he’s in the study.Now you are John.I’m mum.
Hi,John,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Would you like some…?Try…for…
2.Read and tick the pictures.
(读图1与图2)
3.John is sad.Why?
4.听音仿读。
5.自由读,完成Read and tick.
6.Pair work.
Sarah’s dinner time:
1.Ss(Sarah):I’m sad.
尝试表达父母对Sarah说的话。
Ss(dad / mum):Would you like some…?
2.Ss(Sarah):I’d like some…
3.(Sarah):In my soup,I’d like…
看后仿写
4.Ss:Sarah is…
在整个过程中,运用“阅图阅词”、“示范书写”、“看图说话”、“听音仿读”、“自由读”、“看后仿写”等策略,使学生的读图能力、读词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规范书写能力和仿写能力进行了全方位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配套《课堂作业本》习题的落实到位
在四年级上册的《课堂作业本》上,听力题中有:Listen,tick and read或是Read,listen and choose。教师千万不要省略了这里的“Read”,而要对它们加倍关注:这几个词学生是不是特别容易混淆?这几个句子对学生来说是不是难度特别大?编者有意图在里面,所以我们要认真落实。在《课堂作业本》上也有仿写的题目,有时候为了减轻教师改作业的负担,我们会引导学生用统一的答案,这样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对学生书写兴趣的培养。
篇4
老师们、同学们:
渡过了一个非常炎热却又十分充实的暑假,我们又回到了清静的校园,回到了朝夕相处的同事同学身边。首先,让我代表学校支部、行政对老师们、同学们的返校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新调入的老师和新进的一年级小朋友、新转入的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
在过去的一期里,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开拓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自3月份以来,一声场前所未有的灾难突然降临到我们面前,那就是非典型肺炎病毒的肆虐。大家不会忘记,面对sars的疯狂,有多少生命一夜间被夺去;面对sars的疯狂,有多少人勇往直前,抗战在最危险的地方;大家不会忘记,面对突然来临的灾难,我们全体教师同甘共苦,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为同学们消毒、体检;面对sars狰狞的面目,我们的同学积极了解、学习卫生知识,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病毒拒之于校园之外,拒之于身体之外。我们保证了校园的干净,更保证了全体师生的健康。
在打好预防非典的这一胜仗的同时,我们以顽强刻苦的精神抓好了教育教学,搞好了学习。一期来,我们扎扎实实的抓了教学管理,坚持了教学常规检查与讲评,督促每位教师认真的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我们在全校少先队员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英语口语比赛、有征文竞赛、有清明的扫墓,有大队干部的竞聘、还有毕业班的心理讲座和法制知识讲座等等。这些活动,锻炼了同学们的能力,开阔了大家的视野。特别是我们绝大多数同学自觉自愿参加了少儿活动中心的学习,收益很大。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和发展。我们的同学都能遵守学校纪律,团结同学,关心学校,学校校风良好。我们狠抓安全教育,全期没有发生一例过错性安全事故。
同学们、老师们,春天的播种已经实现,夏季的孕育已然经历,秋天的收获即将来临。正值这秋高气爽的时季,我们又迎来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们岳阳楼区从今年秋季起,将成为课程改革实验区,我们学校也将担任实验任务,本期起,小学一年级将启用新教材,所有年级将按新课程标准中有关的全新理念进行教学。我们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的学习方式也将改变为探究式、合作交流式的自主学习。课本不再是唯一的、神圣的,老师不再只是传道授业,更多的是互动的探讨交流。我们不仅仅只是学习aoe、人口手、加减乘除等书本上的东西,更多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高尚的人格、坚韧的毅力,树立崇高的理想,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我,这,就是新的教育观对我们师生提出的新的要求。
老师们、同学们,新的学期,我们将乘着课程改革的顺风,开拓创新,以深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新课程实验为契机,以创特色学校为目标,搞好教育教学管理。具体说,将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扎实抓好一年级新课程的实验工作,做到高标准,显成效。
2、开展以创建“文化校园”、“数字校园”为主要内容的新教育实验,创办以浓郁的文化氛围为底蕴的“书香之校”。
3、以行为习惯培养为突破口,切实抓好道德建设。
4、继续推进字理识字实验课题研究,迎接第二届全国字理教育年会的召开,接待好外国教育考察团。
5、以中央组织部开展的“农村基层党员远程教育学习”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学校资源,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水平。
篇5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268-01
一、背景
2009年,课题组对临泽县小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调查: 13.4%的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40.3%的家长与学生沟通不好,46%的学生依赖性强,心理脆弱。许多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潜在的,作为家长、教育者就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教育、疏导,以免问题严重化。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提出了“双亲心育”的新型教育模式:即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指引,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提出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为目标,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进行心理指导和行为训练。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主要表现
1、入学适应问题
不同年级的学生均存在着厌学、困惑等学习心理障碍。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适应不良现象,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尔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
2、学习方面的问题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加之教师和家长过分看重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而且许多家长还给子女开“小灶”,在如此重压下,学生身心受到了极大损害。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其视力下降,食欲不振,大脑供血不足,瞌睡,失眠等,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郁,烦躁,信心不足,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现象。
3、厌学与逃学问题
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情绪上的失调状态。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 5%―10% ,这些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有苦闷感,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学习比较吃力,或是教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或者在下面玩玩具;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就容易产生厌学行为。
4、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小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泛化,加重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综合起来,造成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四个方面考虑。当然了,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智力、神经、生理方面的问题,还有情绪、行为、兴趣、学习动机与策略等诸多因素。作为班主任,我们时常能感受到来自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我们都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我想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能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中。
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常用措施
1、心理健康辅导课与“知心屋”相结合
我们开设了团体辅导课,以校本课程《儿童心理健康导读》为教材,向小学生普及各种健康知识,引导他们自测自控、自我调节、正确认识自己。例如在心理健康课中我们就做了一个两人三足的游戏,通过此项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学们说:“上完课后感到特别轻松愉快。小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共性,还有个性,我们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团体辅导上,还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差异进行个别咨询。为此,我们还开设了“知心屋”心理辅导室,邀请心理辅导老师,每周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弥补了团体辅导课的不足,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深化。
2、“双亲心育”引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
“双亲心育”就是力求让学生和家长、学生和老师、老师和家长的关系能够达到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程度,所以,让小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应该让小学生认识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平等对待对方,要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其次,要乐于与他人交往,能够与同伴合作,能够与教师和家长沟通、交换意见。再次,要让小学生有正确的沟通技巧和有效的交往态度,能够宽以待人,也能够接受善意的批评。
3、把心理教育引入家庭,形成教育合力
篇6
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对深化全市基础教育改革,加快实施素质教育步伐,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意义十分重大。我区作为中心城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切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显得更加重要。我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深入研究区情,优化配置教育资源,认真落实“十一五”基础教育规划,确保我区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强化科教兴区观念,切实把基础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谋划,狠抓落实。科学制定全区基础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全力抓好中小学校建设和管理。优先安排财力,用好教育附加费和各项教育经费。进一步完善教育执法责任制,依法治理农村中小学生辍学,规范中小学校收费,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增加教育投入,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
按照“财政多投、社会多筹、收费专用”的原则,实行预算内外统筹安排资金,确保教育财政拨款、教师工资和生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拓宽融资渠道,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教,多方筹措教育经费。加强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把教师工资作为最重要的保障对象之一,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及时足额拨付学校办公经费,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运转。加强教育基建投资管理,支持学校建设。积极推进十四中迁建工程。加强教育设备投资管理,实现教育设备投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三、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大力推进“普九”巩固提高工作
在高标准通过省政府“普九”达标验收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教育教学设施建设。改革义务教育学制,实行“五四”学制向“六三”学制的过渡,保留九年一贯制学校。以2005年秋季小学一年级为重点,搞好新课程大纲教材的培训实验和教研。在学前教育领域,积极实行公退私进,鼓励社会力量办园,重点加强农村幼儿园的建设,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特殊教育方面,进一步规范****小学辅读班的建设和管理,建一所独立的特殊教育学校,实现特殊教育专门化,2007年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通过城乡中小学对口支援等形式促进城乡教育教学交流,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做到教师、教材、专用教室、课程计划四统一,2006年全区中小学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小学英语课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实现小学全部开设英语课,并做好小学与初中英语课程的衔接。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探索建立新型学生评价体系,小学实行等级制和激励性评语,尝试无人监考和满意考试,中学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以信息教育、心理教育、英语教育等课题研究为载体,深入开展教学科学研究。积极构建教育信息网,到2007年,建成一个各校相互联通的区域教育信息网,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以心理教育实验为手段,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广科学的教学方法,大力开展英语教学实验。把现有的社会实践基地建成集学生训练、科技教育于一体的活动中心,深入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
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强化学习培训,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化师德建设。全面开展教师职务培训、校级干部提高培训、教师基本功和学历培训,系统学习新教学大纲、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理论、学校管理、素质教育等有关内容。到2006年,全区小学教师专科学历达到98%以上,中学教师本科学历达到98%以上。从今年起用3年时间,对区内国家、省、市、区级骨干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使他们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骨干力量。强化对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改革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和管理体制,实行校长任期制,推行校长职级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编制标准,规范学校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推行教师双聘制,实现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任的统一。
篇7
关键词:竞争意识 团队精神 素质教育
【分类号】G807.04
在学校教育中,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团队精神,而学校体育则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法。
1.竞争意识与团队精神的深刻内涵
竞争是人或群体为某种利益或目标,克服各种内外障碍,去战胜对手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竞争意识是学生认识过程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竞争中有成功的喜悦、兴奋,也有挫折、失败的痛苦、失落,而学生只有慢慢学会承受痛苦失落,学会享受成功胜利的喜悦兴奋,才可以说学会了竞争。
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成员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齐心协力,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实现团体目标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团队精神是竞争的特殊表现形态。
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是在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会反过来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并逐渐形成特殊的人格品质。
2.竞争意识与团队精神对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竞争与团队精神是学校教育的结果,也是学校教育的条件,只有具备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学生才能很好地完成学业,并充分地发展自己。竞争与团队精神也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立世之本。
3.学校体育活动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与团队精神的最佳课堂
3.1学校体育活动中包含了大量的竞争因素。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投得更远……学生们在体育课上自然而然地就会去比较,而竞争的意识则在潜移默化中产生。
3.2学校体育活动中包含了大量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成份,特别是在许多集体项目中,学生们只有具备了强烈的团队意识才可能取胜。
3.3学校体育活动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为多数学生所喜爱,而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则容易接受积极的心理暗示。
3.4学校体育活动中有较严格的竞赛规则,学生们在公平的条件下去竞争,更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队精神。
3.5学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能够有较强烈的情感体验、意志体验,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效能感。这些体验有助于促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日趋成熟。
3.6学校体育从小学一年级一直持续到大学二年级(共14年),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门学科。这有利于开展持续的心理教育。
4.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与团队精神的途径及方法
4.1在学校体育课上引导学生学会竞争
首先,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具有一定竞争性的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其次,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或体育动作掌握情况,适当地安排一些小型分组比赛或个人间比赛,从而激发学生竞争的欲望。第三,可以通过组织学校运动会,让学生直接参与体育竞赛,利用体育竞赛本身特有的竞争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第四,使学生学会竞争的策略。“知彼知己,百战百胜”,要使学生学会根据对手的情况和自身情况,灵活机智地制订并实施竞争策略,才有可能战胜对手。第五,要使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第六,要使学生学会战胜自我。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使学生战胜自我的懦弱、恐惧,培养自信心,使学生明白只有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才能够承受各种竞争。
4.2在学校体育课上引导学生学会合作
首先,学校体育中许多团体项目可以充分培养团队精神。如@球、足球、排球,田径中的接力跑等。这些项目均能锻炼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能力,磨练学生把个人目标融合于团体目标,从而创造出最佳合力的能力与意识。其次,体育教师应在体育课上多安排一些小团队之间的竞赛,在比赛过程中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鼓励、相互协作,共创最佳团队成绩。第三,可以通过学校运动会培养团队精神。
4.3学校体育课上的认知引导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不断地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学生逐渐明白竞争的目的与意义,逐渐理解团队精神对于其自身发展的价值;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并实践一些竞争的策略和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技巧方法;体育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使学生时刻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不断进取的自信心。
4.4学校体育课上的情感引导
体育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成功时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要冷静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不断进取;体育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遭受挫折失败时,不要丧失信心,要善于看清自己的差距,找到克服不足的办法,通过不懈的努力提高自我的实力,去迎接新的竞争。
4.5学校体育课上的意志引导
在体育课上,可以通过竞争与合作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逐渐明白人生中最重要的是战胜自我。体育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制定体育活动竞争的策略和自我锻炼的计划,并能以顽强的毅力去执行计划,实现预定目标。
4.6学校体育课上的动机引导
体育教师要善于用一定的方法(如鼓励、表扬、奖励等)激发引导学生的外部动机,也应善于通过体育理论课和课上课下的语言沟通引导启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使学生明白参与体育活动,并从中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对他们自身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4.7学校体育课上的人格引导
体育课上使学生学会竞争并培养团队精神会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小学生的人格处于萌芽期,而中学生则处于人格的迅速形成期。在这两个时期,体育教师应使在体育课上培养出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逐步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品质,这才是体育“育心”之根本。当学生人格结构中具备了这两个优秀品质后,将使其享用一生。
5.学校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教育部已于今年将“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并颁布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大纲”,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健康是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因此,在学校体育课上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体育课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当今全面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体育课面临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转化;爱心;诚心;耐心
当今社会变革急剧,学生的生活环境日益复杂。发达的现代文明改变着人们的一切,传统的观念一次次地受到冲撞。生活于其中的学生们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无限美丽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许多的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已日益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作为教育者,如还一如既往地把目光定格在孩子的分数上,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忽视其潜能的开发,忽视全面素质的培养,那么我们给予学生的将不是理智的爱。曾明确地指出:“我们的民族新一代,若没有强健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没有力量,就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可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培养合格人才所必需的一环,是当今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现代教育模式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是为塑造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健全人格。 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标准,其基本出发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小学生面临着太多的压力和太少的理解,特别是学困生,他们更可能被同学歧视,被教师责罚,被家长训斥,过早地烙上了社会的印迹,纯朴、天真的心灵被抹上了一层阴影。一方面,他们冷漠、孤僻、自怜、缺乏自信心,另一方面他们又自卑、害怕挫折、经不起挫折、缺少毅力和恒心。对于这些学生,如果教育合理,引导妥当,是完全可以避免发生心理障碍,从而发挥出其巨大的发展潜能。
一个班级肯定既有优生,也有学困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千万不能歧视他们甚至放弃对他们的教育。或许班主任的冷眼相看,是把他们推向更为错误方向的助力。曾记的老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他“四颗糖”的故事,一直以来我始终用它当来不断激励自己。克服困难,倾注自己的一片爱心。如果老师们肯把对好学生的耐心分一点给所谓的“学困生”,把对好学生的爱心分一点给所谓的“学困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何况只是一群活泼、调皮、天真、有些叛逆的学生。有了老师的关心与爱护,我想他们就不一定是“学困生”了。因为牢记陶老的教育思想,倾情教育因而对学生充满爱。俗话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教师的爱像甘泉,是暖流,它能渗透、滋润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爱是无边的大海,是宽阔的大地;它任学生徜徉,为学生无私地奉献。从教几十年来,我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我爱学生所具有的极大的可塑性;我爱学生孕育出来的累累硕果。在我的眼里:每一根“朽木”都是栋梁之才,每一块“顽石”都是未凿的美玉,每一棵幼苗都是一片森林,每一颗头脑都是一片希望的田野,每一个心灵都是神秘的世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我以学生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学生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当学生情绪有波动时,当学生生活有困难时,当学生学习有畏难思想时,我总是伸出援助之手,用满腔的热情、真诚的爱、无限的关怀,去打动他们,带领他们成功地穿越一个个障碍。我用自己满腔的的爱心、诚心、耐心去呵护学生,教育学生,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在人生的航程里不断地调正方向,让他们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成长。
1. 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 我去年开始下来带小学一年级学生,也是我将要带的又一届学生。20多年的教学生涯,我很明白学生最讨厌的就是不公平的老师。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将自己公平的爱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学困生。我更知道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更需要和风细雨般的教育。在班集体,我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学困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是原来在学校读学前班的,老师们对他们都比较熟悉,我们班上有一个叫韦森的学生,一看到分班的新生名单,就有老师悄悄地告诉我:他是个的问题学生,小小年纪就爱捉弄老师和老师对着干、每天打同学是他的“爱好”。根据学前班的班主任的这些反映,看着他看人时半眯着但却满是凶光的眼神,我很难置信这是一个6、7岁天真烂漫的孩童应该有的眼神,这种眼神充满怨恨和仇视。他长得壮壮粗粗的个子,一看还真像日本武士。我仔细分析了他的心态,一个恨老师同学如此的学生,一定是缺少老师的关爱和帮助。一个受到过老师歧视的学生,如果又碰到冷若冰霜的老师,不知他会变成什么样。因为越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越是需要老师的关爱,我尝试着走近他,关心他,注意他。开学初,我有意让他帮助我拿些东西,他乐意,没有那么多的敌意了。正当我对他有了信心的时候,他也熟悉了班上的情况,坏毛病就都暴露出来了,排队做操,他乱踢别人,上课时他掐同桌,问他为什么,他说同学说他坏话,其实是他撒谎,他乱欺负同学。发现问题,我都是拿他到办公室,苦口婆心地和他讲一番道理,他答应好好的,可没过一会,他又惹事了。有一天下午第二节上英语课,他因为打同桌被上课老师批评了他,他就生气和老师对着干,躺在地上捣乱,让全班没法上课。更可怕的是,有一天中午,上课之前,他趁大家不注意,在教室外的走廊外和楼梯上小便。当学生们告诉我时,我的肺都要气炸了,我好不容易才把火气压了下去,我问他为什么在教室外小便,他说好玩,明显就是恶作剧,以此引起别人的注意。我通过了解,我知道他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小小年纪虚荣心很强。我当时及时与他的父母取得联系,通知他们到学校进行交谈,谈话中了解到,他的父母很为自己的孩子的小聪明而溺爱孩子,父母都是《右江日报》的职工,家庭条件较好,凡事都以孩子为中心,顺着孩子,对孩子不够严格,没有配合老师严格教育孩子,针对他们这种情况,我指出韦森对老师对同学有一种仇视心理,而且有错不认识错,家长没有配合教育引导有一定得联系,并严重指出这种心理行为发展对小孩的危害,让他们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配合老师工作。同时我也知道韦森茈幼儿园时,曾经在学校组织的六一晚会上主持过节目,他的口才好,聪明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在取得他父母的配合的情况下,我注意做到不歧视他,课堂上多让他回答问题,树立他的好形象,让他找回自信,满足他要别人注意的虚荣心,而且对他充满耐心和信心,每天尽量发现他的优点,亲近他,温暖他。有一天,他没有遵守纪律而被留下来了。到吃午饭的时间了,看着别的同学跑向饭堂,他很着急,我并没有劈头盖脸的骂他,也不像原来老师那样罚他,先不让他吃饭,而是告诉他先把肚子填饱,再解决其他的问题。可能一直以来习惯了老师的惩罚——不让吃午饭,他还有点不习惯了。我和他打了饭,边吃边和他聊了起来。我问他为什么上课的时候喜欢搞小动作,喜欢惹同学,逗老师生气。他告诉我说他上幼儿园的时候习惯了,因为老师拿他没办法,他觉得那样很威风,很有本事。我明白了这是常规没养成好,思想不端正。我边吃边边向他提要求,告诉他以后要学会克制自己,并告诉他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因为他毕竟还很小,我先要求他每天做到尊敬老师,不欺负同学,并告诉他具体怎么做。还告诉他,如果发现他自己控制不好自己的时候,随时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和监督,我很乐意帮助他。饭刚吃完,韦森就很认真地给我保证:愿意改掉自己身上的缺点,眼神变得清澈天真多了,我想,这才是幼儿应有的眼神啊!以后的事实证明,尽管他还是常犯错误,不过和以前的他相比,已经进步了很多。其实学困生的身上常常伴随着行为习惯不好这样的缺点,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因为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他们得到的关爱比优生要少的多。如果做老师的多给他们的一点关爱,我相信学困生也能成为优生。
2. 以诚心赢回他们的自信 与好生相比,学困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有一种恐惧感,对老师是战战兢兢的,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对待,切忌动不动当众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有一个学生叫陈荣金,他父母是进城务工的农民,是外地人,语言不通,靠在街道卖些酸东西维生,生活很困难,父母为了维持生计,很少有时间顾及他,该生的行为习惯很差,记忆力不太好,所学的生字很少记得住,上课时候连老师都不敢看,作业是教一题做一题,一做就忘。因而他不爱学习,见了我就躲躲闪闪的,教了了他很久还不敢和我说话,问什么就是点头或者是摇头。每次考试,他的成绩都是倒数的,所教的课文都读不顺,父母又没文化,没办法辅导。为了给他找回信心,我想一定要他把学习赶上去,利用课余时间和中午午睡之前,我尽量教他读读书,上课时多让他发言,有时还让他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书,慢慢的,他脸上有了笑容,写字工整多了,也敢和我说话了,还会告诉我说:“老师,我爸爸是买酸萝卜的,我家住在一个铁门后面……”虽然话说得不连贯,表达得还不是很清楚,但他终于敢于说了,有了勇气,找回了自信,虽然他的成绩还是落后,但他勤学习了,对学习没那么害怕了,我相信他一定会成长起来。还有一个性格很怪异的黄绶成,经常会坐定定的,你怎么说他都不理睬,不看你一眼,不写字也不读书,啥都不做,如中邪一般。有一天,我叫了他好久,他还是不理不睬的,我说要请他家长来学校,当时,他就像一头狂怒的小狮子,恼怒地拿起笔,在课本上乱刺乱画,还哇哇大哭,我感到他如此狂怒一定有什么情况,我走到他身边,问他为什么不写作业,是不是不舒服,他告诉我是心口很痛,写不了,我了解到他经常有这种感觉,而且不敢告诉父母,见我说通知家长来,他就感到委屈害怕继而发怒了。知道其概况后,我不批评他了,告诉他有什么不舒服要及时告诉老师,并通知他家长接他去医院检查,结果是以前摔伤有些后遗症,他父母也没注意,经过这件事,黄绶成明白老师是诚心帮助他的,有什么事都爱和老师说了,人也变得乐观,脾气也没那么怪异了,还经常能看到他的笑容呢。还有一个叫韦康的大个子学生,在放学后不等父母来接就偷跑了。让我和他妈妈找了很久才在附近的小买部找到他,我很生气,以为他为了买零食偷跑呢,当着他妈妈的面我狠狠地批评了他,他妈妈也气得在他屁股拍了一巴。本来一向不和老师对嘴的他,哪天态度很不好,坚决不和我认错。后来我才从同学哪知道,原来他是陪一个肚子疼的女同学过去找她妈妈,我们错怪他了,我知道我批评错了,我放下了老师的面子,诚恳地给他道了歉。他的行为习惯不好,上课还不会专心听课,不太爱学习,我让他每天负责关灯和检查门窗是否关好,他都很负责,做得很好。为此,我经常表扬他,用一种很激动的眼光看着我。后来他学习也很努力,从他身上却看到了一个自信的他。他开始更尊敬老师,开始爱做作业,开始听课……其实让学困生参与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让他们承担某一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在管理中和完成某项活动过程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不失为转化学困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好就好在使学困生感受到自己不是一文不值,产生班主任相信我,我也一定要做好的想法。
3. 以耐心期待他们转化 学困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所以做学困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学困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班主任一定要耐心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当然,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为后进心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学困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体育方面很好,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千万不要吝惜“好话”,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学困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曾听年老的教师说过,毕业后的学生往往是当时成绩差的,表现不好的更有礼貌,毕业后仍会回母校探望老师。我也有这样的体会,而优生在路上遇见老师,但视而不见。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前者在学生时代属于“与众不同者”,在对他们的教育问题上,教师以爱心、耐心、诚心相等,以浓浓的师爱激励他们成长,老师的这份爱心永远藏于他们心中,他们感谢教师对他们的关心、教育。 因此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们,对学困生多一份爱,少一份斥责,一定会取得好的收效。而且班主任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3.1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是教师转变“学困生”的必备条件之一,教师在学生眼里是“神圣”,是什么都懂的“博士”,班主任更是如此。因此,首先班主任要把自己的课上好,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让学生敬服的声誉和威望,它是班主任做好“学困生”工作的无形资本。在课堂教学中,能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并能在教学中与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相结合,触类旁通,深入浅出,风趣有味。
3.2班主任的身教胜于言教,道德修养,言行举止,行事处事等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得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长此以往对“学困生”起到耳闻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篇9
关键词:情境教学;阅读;语文素养
说起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的意思浅显易懂,妇孺皆知,就是:只有博览群书,反复琢磨,领悟书中的精髓,这样在写文章的时候,才会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有如神助一般。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经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要追问阅读的程度。”由此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的根。然而,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文学爱好者、作家、学者,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读书呢?其实,这个困扰着很多人的问题说起来也很简单,正如冰心在《忆读书》中说的那样“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只有博览群书,阅读经典著作,领悟书中的精髓,得意又得言,写作才能有大的突破。
恩格斯在其著作《至裴・拉萨尔的一封信》以及其他美学著作中曾经引用过这样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不会变成李尔王。”这句话非常形象、生动地揭示了在文艺欣赏中人们的审美规律,即客观差异性和主观一致性的统一。因此,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阅读能力存在的差异,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品析词,嚼咀句……
请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在教学实践中,小学一年级下册的《小松树和大松树》中的第二自然段,一开始,我们是这样教学的:
1.示范读这一段,小朋友想一想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松树?
2.学生反复练习读,传递出小松树的骄傲。
3.比赛读,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地进入文本,品味语言。
然而,我们发现,学生对文本描绘的意境不够清晰,对文字的理解不够深刻,根本无法进入小松树的内心世界。于是,我们就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改进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描绘的意境领会其精髓呢?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反复推敲后,我们这样尝试教学:
1.想扮演小松树吗?那就得读好小松树的话。
2.你们读得很出色,那么,请观察山上小松树的样子,结合它刚才说的话,想一想,小松树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说的?
学生甲:“小松树很高兴。”
学生乙:“小松树很骄傲。”
学生丙:“小松树很得意。”
是呀,小松树是那么的骄傲,那么的瞧不起大松树。
3.现在,就让我们来演演小松树吧,看看谁能进入小松树的内心世界。
这样一堂课下来,我们发现,首先,谁想扮演小松树?在这样的比赛中,学生读得劲头十足,对小松树的形象也有了初步把握。然后,请学生观察插图中小松树的样子,想一想,小松树可能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话?最后,让学生在表演中比较、品味和体会小松树的内心世界,领会到文章的主旨。我们从学生的读书兴趣、学习效果来看,改进后的教学果然能打动学生的心。
其实,在这个片段中,教师主要运用了情境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语境中朗读、看图、表演,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领悟到文章的核心思想。这就是情境教学法的成功之处。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的基础,是教师的基本语文素养,包括解读文本能不能抓准主题思想;处理教材能不能找准切入口,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能不能深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把握学生理解教材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等等。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入文章描绘的意境,去揣摩语言、领悟思想、感受情感、领会写法,从而掌握语文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10
某日上午第四节课,某小学一年级一班学生在没有教师主持的情况下自己做作业。班主任在上课前曾到教室给该班学生布置作业,并让各小组组长维持纪律。陈某在做作业时多次与同桌说话。陈某所在小组组长郭某便拿起课本击打陈某的头部数下,致使陈某当场昏倒在地。
上述案例中班主任让班干部维持纪律的做法是否正确呢?这实际上涉及到教师惩戒权能否放弃或者转移的问题。
我国现行法律赋予了教师必要的惩戒权。我国《教师法》第7条规定,教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该指导评价权利的基本内容之一,就包括教师有权对学生采取表扬、奖励,或批评、惩戒等措施,并依照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学生的品行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16条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我国《教师法》第8条规定,教师有“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这些条款可以视为教师惩戒权的法律渊源。
教师惩戒权能否放弃或者转移,关键取决于其性质。一般的权力总是从权力主体的个人角度出发,着眼于权力主体自身利益,而不顾他人意志如何,强制性地压制权力对象服从。而规范性权力则必须抑制自我意志,考虑权力对象的态度,接受权力对象的评价,并按一定的条件和价值标准行使,从而换取他人的认可和服从。权利对权力有引导作用,可以引导权力关系向权利关系转化。这种规范性的权力符合权利的本质特征,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权利。[1]教师惩戒权行使的目的不是为了压制学生,而是为了教育和保护学生,它要受我国《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范的调整,必须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必须在惩戒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正如卢梭所说:“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2]从惩戒权的行使特点可看出,教师惩戒权不同于一般权力,应属于规范性权力,因而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权利。由此可见,教师惩戒权具有权力和权利的双重属性。既然教师惩戒权具有权力的属性,并且这种权力是基于专门职业而获得的一种职权,就必须依法行使而不能放弃或转移,否则就意味着失职。
当前教师随意处理惩戒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随意放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也就是说,我可以确定教师可以用惩罚或不用惩罚。但是,如果教师的良心、教师的熟练技术、教师的信念说明他应当惩罚时,他就没有权利拒绝使用惩罚。”[3]可见,“不惩戒”本身就意味着教师对自己职责的放弃和责任的回避,是不允许的。随意放弃惩戒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排斥惩戒。在大力倡导“赏识教育”、“民主教育”的背景下,部分教师一味地提倡“爱心”、“赏识”,甚至提出“无批评教育”,片面排斥惩戒。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教育和惩戒的关系,不能借口“正面教育”、“赏识教育”而放弃惩戒职责。第二,不敢惩戒。部分教师只关心自己的教学成绩,只教书不育人,担心一旦管不好会“祸及自身”, “谈惩色变”,放弃了惩戒职责。这就要求教师坚决摒弃因害怕给自己带来麻烦而放弃惩戒的做法,正确区分体罚和惩戒的界限,既要避免体罚,又要勇于负责、敢于管理,以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
二是随意转移。作为教师惩戒权,只有合法的主体才能行使。教师将惩戒权转移给任何非惩戒主体行使,都是不允许的。随意转移惩戒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转移给家长。不少研究表明:科任老师在课堂上能够耐心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管教行为逐渐减少,课后教育学生的更少。他们更多地是将学生的表现直接转告班主任,班主任再原封不动地转告家长并等候家长的指示。调查结果显示,51.2%的教师面对违纪学生,他们首选的办法是告知家长,在家长作出反应之前冷处理。为了共同教育好学生,根据学生违纪的性质、严重程度等情节,教师采取家访、找家长到学校谈话或者电话找家长谈话等教育性措施,是合理的、必要的。但是,如果联系家长的目的不是为了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而是将教育学生的责任全部推给家长,用直接“找家长”的形式,包括让家长直接将学生带回家,作为直接管教,代替教师应尽的教育职责,就属于非法转移惩戒权。对此,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作了精辟的论述:“找家长是需要的,同家长座谈也是需要的,但绝不能使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教师正在把他最亲近的人变成一种吓人的东西,使孩子把一个人看成骇人的怪物,这在教育工作中是根本不允许的”。[4]
第二,转移给学生。在非授课时间或者教师因故不能上课时,教师经常把管理学生的任务交给班干部,并让班干部对违纪学生进行惩戒。本文开头案例中班主任让小组长维持纪律的做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学生管理学生,即监督生制度,实际上就是将惩戒权转移给学生,是不符合法律要求和教育目的的。在非授课时间或者因故不能授课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班级以往的纪律状况等因素,决定是否直接在教室维持纪律。如果确需直接到教室去维持纪律,教师就不能以培养学生自治能力和节省时间备课等为由不去教室。即使因故不能上课,也应告知学校安排其他教师代管学生。如果可以不直接到教室维持纪律,教师也不能授权班干部对违纪学生进行惩戒,但可让班干部将违纪行为及时报告老师,由教师进行惩戒。由于受年龄、知识水平等限制,教师将惩戒权转移给学生,很容易出现问题,由此引发的纠纷也不在少数,以致惩戒没有发挥应有的效能。因此,教师不能以让学生自理、自治为借口放弃应尽的教育管理职责,让学生成为“小老师”,代替教师直接进行管理。让学生自理、自治的目的在于育人,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育他们关心集体,帮助、爱护同学,树立为同学服务以及做公仆的观念,而不能使得一些班干部总觉得自己有特权,高高在上,可任意发号施令,随意惩罚其他同学。
参考文献
[1] 王莉君.权利与权力的思辩[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2] 卢梭.爱弥儿(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 上一篇:环保公司年终工作总结
- 下一篇:大企业财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