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残联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4-02-06 17:3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县残联半年工作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工作回顾
(一)基层残疾人组织网络健全完善
按照“城市抓社区,农村抓乡镇”的要求,切实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努力形成机构健全规范,队伍稳定实干,服务功能完善的残疾人组织网络,不断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提高镇残联工作者的业务素质,5月举办了乡镇残联理事长理论业务知识培训班,重点对残疾人工作者素质要求、“十一五”残疾人工作内容、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进行培训。上半年我们确定了7个村开展了村级残疾人组织建设和康复社区建设工作,残疾人专职委员配备到位并切实发挥作用,完善了相关工作和职责,各村建立残疾人工作联络站,实现了残疾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络健全的工作管理体系,为推动基层残疾人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上半年在巩固、完善、提高社区残疾人工作水平的基础上,新建达标社区10个。社区工作者不断完善工作手段,将落实残疾人生活保障,有效开展社区康复服务、促进社区残疾人就业、广泛开展助残活动和维护社区残疾人合法权益作为社区残协和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工作重点,进一步提升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开展第十九次“全国助残日”活动
(三)其它各项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年初工作计划和市残联下达的任务,我会认真开展好各项业务工作。
1、康复:完成白内障登记85名,其中4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完全免费的复明手术,直接支付医疗费4万余元;为全县15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每人补助药费500元,共计7500元;为一名重度聋儿装配了价值近万元的助听器。
2、教育:开展了残疾儿童少年就学情况调查,为17名初、高中应届毕业生每人发放了300元助学款,共计5100元。
3、危房改造:实施二期残疾人危房改造50户,现已入住40户,10户正在建设中,已发放补助金10万元。
篇2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康复工作:一是对18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了调查登记,协助县侨联争取实施一期免费白内障复明工程。二是调查落实7名重度精神残疾人,准备帮助他们实施住院治疗。三是为7名贫困残疾人免费提供轮椅3辆,拐杖4副。
(二)教育工作:一是对在特殊学校就读的20名残疾学生给予了每人200元的资助。二是对挂钩村的10名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进行了慰问。
(三)就业和扶贫工作:一是深入基层广泛调查适合残疾人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为开展培训打好基础。二是为鼓励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出台了对残疾人自主创业的个体户进行一次性补助的政策。三是对2012年实施的46户残疾人危房改造户进行了检查验收。四是认真组织第十九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发动各级各部门到挂钩点开展主题为“关爱残疾孩子,发展特殊教育”的扶残助残活动,帮助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五)召开了县残联五届二次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12年工作,对2012年工作做了安排,与各乡镇残联签定了工作目标责任制,对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
召开了换发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工作会议,对换发“二代证”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制定了换发“二代证”实施方案、成立了各类残疾评定委员会,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七)其它工作:一是按县科发办要求,完成了学习活动第二阶段分析检查阶段任务,对存在问题进行了自检自查、征求意见、分析检查,结合残联实际,对广泛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建议和要求进行了认真总结梳理、深入分析、认真查摆存在问题,达到了找准存在问题、统一班子思想认识、理清发展思路的目的。为更好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打下坚实基础,做到学习有特色,活动有实效。二是认真抓实“阳光政府四项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学习和贯彻落实,按照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要求,制定出了公示公告清单,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了残疾人事业方面的7项公告。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残联依法行政工作的阻力大。少数单位和部门在落实残疾人法律法规和优免政策中随意性大,还存在着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的现象,如政府基金一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部分单位既不安置也不缴纳,给《残疾人就业条例》的贯彻落实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残疾人扶贫解困任务艰巨。绝大多数残疾人家庭因残因病导致贫穷,这部分人口家庭基础差、底子薄,有的家庭主要劳力带残、一户多残,我县还有700余户住在危房中,靠残联系统每年解决几户成了杯水车薪,要使残疾人与健全人一造同步奔小康,解决残疾人的住房难、就医难、上学难任务还相当艰巨。
(三)残疾人的优惠特惠政策滞后。残疾人社会保障还不够广泛,保障水平还比较低,缺乏特殊保障政策。
建议:争取上级政府支持,出台残疾人的优惠特惠政策,使残疾人作为特殊对象予以重点保障,提高扶助标准,实现普惠加特惠。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县委十届四次全会、州残联年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县委、政府、州残联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认真履职,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县委、政府和州残联下达的各项任务,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落实《大理州残疾人 “十一五”计划纲要》和《2012年大理州残疾人工作目标责任制》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协调各部门整合资源,让残疾人得到更多的救助和扶助,使贫困残疾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学上,有病能就医,逐步缩小贫困差距。
(二)开拓康复领域,搞好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积极向上争取,为迫切需要的贫困残疾人配发用品用具;继续抓好精神病的防治工作;抓好下肢截肢者的假肢安装工作,力争为下肢截肢者免费安装普通型假肢。提高残疾人功能补偿和改善的康复水平。
(三)抓好残疾人教育培训工作。一是力争开展8期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培训残疾人500人;二是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术培训;三是主动协调做好大中专学校残疾学生的招生录取和毕业分配的各项工作,继续对考取大专院校的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给予学习生活困难救助共2页,当前第1页12
(五)继续抓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力争帮助40户残疾人住房困难户实施危房改造;协调好县扶贫办在地震安居工程等项目中,优先照顾残疾人,力争更多的残疾人得到扶持和援助,让残疾人家庭早日实现“八个有”。
(六)加强文体宣传工作。积极开展残疾人文体活动,及时发现培养输送一批新的残疾人文艺、体育人才,积极推荐残疾人运动员。
(七)加强各专门协会和社区残协工作。每个专门协会和社区残协要组织残疾人开展两次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使残协组织真正发挥作用。
篇3
2016年上半年,全县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99件,办结28件,其中受理刑事案件7件,办结3件;受理民事案件92件,办结25件。涉及农民工27件,妇女35件,未成年人3件,残疾人0件,老年人5件。2016年上半年解答来信来电咨询1079人/次,宣传13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900份,为受援人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约50余万元。
(一)业务培训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案件质量还有待提高,案件管理还有待加强;
(三)农民工讨薪案件,尤其是多次上访未能得到妥善解决的农民工讨薪案件,这类案件办理难度大,取证难。
(一)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做好案件回访工作,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工作,做好法律援助规范化建设,提高案件质量。
(二)加强做好法律援助信息统计上报,按要求对法律援助信息系统的运用,对办结的案件及时录入信息系统,确保法律援助信息系统运行率达100%。
(三)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做好信息上报工作,加强运用报刊、杂志和网络宣传法律援助力度,年内在市级以上报刊、网络、电视、电台等媒体宣传总数不少于2篇(次)。进一步提升公众对法律援助知晓率和社会影响力。
(四)降低门槛,开辟绿色通道,做好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工作,做到“能援则援”、“应援尽援”。
(五)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加强与公安、民政、建设、劳动保障局、妇联、残联、总工会等有关部门协作、开展妇女维权、职工维权、农民工维权、未成年人维权、老年人维权等法律援助联动,维护妇女、儿童、老年人和农民工等的合法权益。
篇4
元至六月份,我大队以“科学发展观”为工作指导,严格按照省厅、局工作会议精神及总段职代会和路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规范交通行政执法年活动和“路政岗位百日练兵”活动,不断加强路政管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各项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大队现有路政人员11名,其中党员4名,女职工2名,路政执法车辆1辆,管辖着国道109线k2370+000m~k2610+000m计240公里的二级公路,并受县交通和建设局委托管理县级公路10公里,共计250公里。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做好支部工作
上半年,我们按照总段党委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当星级路政员”主题活动,紧密结合大队实际,制定支部学习实践活动方案和学习计划,明确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在学习过程中采取形式多样的学习方法,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学习兴趣,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意识,从思想上、行动上贴近群众;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发展工作,积极培养优秀青年入党,经考察推荐,5月13日,2名入党积极分子在支部会议上通过拟吸收为预备党员,正在等待总段党委批复;继续推行民主管理,推行事务公开,坚持每周召开队务会,上半年,召开队务会议18次,公开事务8期;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接受合理化建议5条。
三、路政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绩
(一)规范交通行政执法行为
上半年,我们以“规范交通行政执法年”活动为契机,严格执行交通运输部《交通行政执法风纪等5个规范》,将《规范》的各项要求量化为具体的执法标准,进一步完善落实执法责任制,明确执法岗位和执法责任,严格规范路政执法行为,按照要求依法行政,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正确行使职权。把工作实际与《规范》相结合,针对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自查自纠,有效地强化了执法意识,提高了执法水平。加强学习和培训,使路政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执法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大力推行《交通行政执法忌语》和《交通行政执法禁令》,路政执法人员的仪容风纪、工作作风进一步规范,规范化建设的成效通过执法人员日常的一言一行得充分体现。
(二)加强教育,注重执法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路政队伍执法水平,组织路政人员继续学习《公路法》、《行政许可法》以及路政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在支队组织下安排路政人员到海东地区交流学习。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学习活动,全体执法人员树立了法律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依法行政观念,进一步端正了执法队伍的行业风气,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上半年,根据公路局和总段的要求,我们积极开展了以“打基础,苦练基础,苦练基本功”为主题的路政执法岗位百日练兵活动,按照活动要求制定了“路政执法岗位百日练兵”时间表,坚持每天上午进行90分钟的队列风纪训练。路政人员将“路政岗位百日练兵应知应会知识”制作成小册子,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学习;5月份,按照“路政执法百日岗位练兵”的要求,大队对路政执法人员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6月初,聘请县武警中队战士担任教官,与茶卡路政大队路政人员一起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队列风纪集中训练;6月9 日,大队全体路政人员参加了总段路政队列风纪考核和百日练兵应知应会考试。
(三)严格依法行政,维护公路路产
4月初,针对辖区内沿线个体工商户违法设立非公路标牌,洗车点利用边沟排放污水等情况,大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专项治理,活动期间,路政人员对乱停车辆占道的司机和违法设立的非公路标志、占用公路的“钉子户”、“难缠户”,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安全警示教育,得到了司机和群众的认可。此次活动,共清理非公路标志牌4块,暂扣洗车设备3台,与公路沿线个体工商户签订了《公路沿线环境卫生管理合同书》19份;7月初,对所辖路段140㎡墙体宣传 标语进行了刷新,通过治理,进一步增强了沿线群众爱路护路意识,沿线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观。
严格控制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维护路产路权不受侵犯。 5月份,西旺矿业公司因维修管道,未经许可在建筑控制区内进行开挖,路政人员依法责令该企业将建筑控制区恢复原状。严格审批许可事项,加强许可后的监管力度,使许可项目的实施规范有序进行,及时查处各类路政案件,对违法路政案件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上半年,大队人均上路巡查天数116天,共查处毁路损路案件6起,超限运输165起,案件查处率、结案率、索赔率均达到100%,执法过错率保持为零。截止6月30日,我大队共收取赔补偿费及占利用费128180元。
(四)突出重点,确保治超工作取得实效
治理公路超限运输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大队根据“依法严管、标本兼治、立足源头、长效治理”的总体要求,积极到厂矿企业进行宣传,并与运输业主签订《规范装载合同书》33份,对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超限运输车辆禁止其上路,并进行劝返卸货后才准予上路行驶。对恶意超限运输车辆一经发现,立即责令停驶并实施卸载,实行严管重罚,确保桥涵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止出现压垮桥涵等重大安全事故。4月1日、4月23日,接公路局路政法规处通知,对超宽超高的大型设备运输车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进行护送,途中路政人员不断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避让,安全将大型设备护送到目的地。
(五)强化管理,热情服务
深入开展“有困难找路政”服务承诺活动,拓展服务项目和内容,将便民服务活动落到实处。1月份,车号为宁c88652的重型半挂车辆,在g109线k2411+500m处因天气寒冷,油箱结冻而无法行驶,车上人员又冻又饿,大队人员巡查时得知情况,积极联系施救车辆,并给司乘人员送去食物。5月份,大队接到报案,车牌号为藏ja2266的东风半挂车在国道109线k2507+110米处由于下雨路滑,驾驶不当,发生车辆肇事,车辆横在公路中间,阻碍了交通,路政人员与交警配合,联系吊车,及时清除障碍,保障了过往车辆的安全通行和道路的畅通。
完善内部考核和开展“星级路政员活动”,从路政人员的德、能、勤、绩、廉五方面,每月对路政人员进行考核,形成争当星级路政员的良好氛围;完善监督办法,接受社会监督,聘请了县交通和建设局副局长等四名同志作为行风监督员,将廉政建设同行业文明紧密联系起来,以监督路政人员的执法行为。
四、继续加强内业管理,做好基础管理工作
进一步加强内业管理,统一交通行政执法文书的格式,并由专人负责文书归档工作,每一案卷都做到归档及时、准确、有效,无错漏现象发生。6月份,对各类路政管理档案进行了归类、整理,路政档案从制作到归档程序更加规范;在硬件投入的同时也抓紧软件资料的整理工作,资料整理严格按照省公路局“创建规范化路政大队”的要求逐条对照,建立健全图、卡、簿,路政档案全部输入计算机,实现档案电子化,便于日后查阅,路政内业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规范路政收费票据的使用和管理,进一步明确票据管理使用人员的岗位职责,把票据的申领、保管、发放、填制、报表、建帐立卡、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有机衔接起来,做到职责分明,有章可循,票据和办公设备实行专人保管,严防丢失,继续推行路政专户储蓄,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杜绝出现截留、挤占、挪用等违法事件的发生。
加强宣传信息报道工作。上半年,书写各类简讯26篇,共刊出《工作信息简报》16期,黑板报4期,投稿被《青海公路信息》、《格尔木公路》、青海省交通厅网站及格尔木网站采用14篇。
五、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上半年,我们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深入开展“学先进、树新风、创一流”活动,响应交通厅《关于建立高原千里文明通道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认真抓好落实,做到文明执法、文明管理,提升了社会的满意度,切实巩固和拓展高原千里文明通道的建设成果;继续密切与公路段相互协作,3月中旬,由于地区气温回升,积雪融化,路政人员在巡查中发现g109线k2404+175m处所修便道涵管堵塞,洪水大量漫过砂石路面,便道随时都有被冲毁的危险,立即联系厂矿企业,拉运矿料96m3,与公路段职工一起装运石块,编织石笼,对冲刷严重地段进行修补,并设立警示标志牌,确保了道路畅通;三月中旬和段职工一起为县义务植树800余株,树立了单位良好“窗口”形象;加强军民共建活动,共树社会文明新风的良好氛围,使军民共建高原千里文明线活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军民、民族团结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工会组织关心职工生活: 3月份,为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99周年,为女职工发放了节日纪念品; 农历端午节为职工发放“亲情粽子”;建立职工生日档案,为职工发放生日礼物。五一前夕与公路段共同举办“庆五一”职工文体活动,活跃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公路管理事业的信心;5月11日下午,组织职工观看影片《5.12汶川不相信眼泪》,缅怀汶川地震一周年。6月份,认真做好省公路局关于促使待业青年掌握技能,举办机械驾驶专业技能培训班和电焊专业培训班的有关事宜,对前来问询的老职工和待业青年做了认真详细的解答,稳定了待业青年的思想情绪,维护了单位内部稳定,上半年共接待来访人员18人/10次。
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上半年,为“博爱一日捐”捐款130元;为县残联捐款360元;为患病职工马兰芳捐款1100元;为患病职工赵继录捐款1400元,体现了大队 人员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一如既往地关心一线养护职工、退休职工和遗属的生活,经常性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情况,及时向总段汇报,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4月底,大队积极主动为患严重白内障的退休老职工杨岳成开具困难职工证明,使其得到免费手术治疗,使老人倍感组织温暖。
六、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继续保持安全生产平稳态势。
根据上级《关于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年”和“安全生产年”活动》文件的要求,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开展以“强化管理抓落实,提高意识重教育”为主题的“安康杯”竞赛活动,把安全生产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时刻提醒职工加强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月份,根据总段“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将安全生产落到实处。加强机驾人员责任意识,提高驾驶人员综合素质,严格科学管理车辆、确保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加大路政巡查与治理力度,在所辖路段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查和隐患治理安全工作大检查,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台帐、记录及档案,制定了《路政大队确保公路畅通应急预案》,公布了值班电话和值班人员名单。活动期间,与公路段一起悬挂安全生产横幅3条,书写安全生产宣传标语50张,散发以《安全生产法》和《公路法》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材料200余份,确保了道路的安全畅通,为创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穿
元至六月份,在全体路政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路政管理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促进各项工作的发展。
七、下半年的工作目标和打算
1、继续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
2、继续抓好队伍建设,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3、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严格管理,严防各类超限车辆的严重超限行为。
4、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常抓不懈,以各种媒体、刊物、信息网为平台,抓好对外宣传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5、加强上路巡查,积极做好雨季防汛工作,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篇5
关键词:法律援助现状人权保障
法律援助是指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组织、指导和统一协调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以保障实现其合法权益,完善国家司法公正机制,健全人权及社会保障机制的一项法律制度。①
法律援助有以下特征:
1、法律援助是国家行为或者是政府行为,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它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公民应尽的义务;
2、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为,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受援对象为经济困难者、残疾者、弱者,或者经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对象;
4、法律援助机构对受援对象减免法律服务费,法院对受援对象减、免案件受理费及其他诉讼费用;5、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诉讼法律服务,也包括非诉讼法律服务。
我国第一部全国性的法律援助法规《法律援助条例》,已于2003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标志着我国保障贫、弱、残等弱势群体平等实现其合法权益的司法救济机制度的确立。成都市法律援助工作在为贫困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的同时,突出了为见义勇为行为提供法律援助的工作重点,率先制定了《成都市见义勇为法律援助暂行办法》,特别是三月份经终审的张德军见义勇为法律援助案件,引起了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南方周末》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通过我们卓有成效的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正气,倡导了社会公平与正义。
一、成都市法律援助的基本概况
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于1996年。其下设有20个区县法律援助机构,设立100个法律援助机构乡镇社区站点。成立法律援助中心是国家从司法制度上保障人权的具体体现,对经济特别困难的群众实施司法救济,以体等这一司法原则的最终实现。
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10人,隶属于成都市司法局,现有工作人员8名,其中多人工电话咨询等法律服务;指导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援助工作。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还在市妇联、市残联、市总工会、成都大学成立了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市妇人具有律师资格,下设综合科、业务科。其主要职责是:免费受理公民的法律咨询,并经常向社会公众宣传法律知识;为各种法律援助对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开设法律咨询热线,免费为公众提供联、市残联、市总工会、成都大学工作站。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经费由成都市政府预算拨款,并设立法律援助基金,接受社会捐赠。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以来已接受了15万余人次的法律咨询,了3000余件民事法律援助案件;办理了4200余件刑事法律援助案件。
二、成都市法律援助取得的成效
㈠成都市法律援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成都市司法局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的精神和市委十届四次全委会健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落实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服务“产业年”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在实践中创新工作和解决问题,切实加强法律援助组织机构建设,积极为农民工、贫困残疾人、下岗职工、妇女儿童等社会贫苦群体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成都市援助案件办案数量每年增长近20%,办案质量也不断提高,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成都作出了积极贡献。
㈡设立社会法律援助组织。都市司法局与成都市工会、妇联、残联组织相互加强沟通和协调下,法律援助中心市总工会、妇联、残联、成都大学四个工作站建立,这些社会团体逐步承担起一定的受理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职能。
㈢“12348”法律服务专线电话的开通,它是以法律咨询作为法律援助的重要形式之一,由成都市执业律师每天义务轮流值班解答咨询,方便了市民咨询法律问题,及时为咨询者提供法律方面的帮助,极大的满足了全市广大群众对法律的需求,受到了市民的良好评价。
㈣发展全市法律援助援助律师队伍,每个区、县法律援助中心不少于3名法律援助律师,使之成为直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主要力量,还不同程度地吸收红市了一批专业突出、素质较高的人员,增强了法律援助力量,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效率明显上升。
㈤提供法律援助的农民工援助率达到100%,积极开辟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成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应急服务队和区(市)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会工作站,对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实行24小时内受理制等,并对农民工经济困难状况一律免于审查,以实现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法律援助便捷措施。
㈥分解法律援助案件总量
成都市近年各类法律援助人员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数,如下表所示
成都市各类法律援助人员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数(件)
法律援助机构工作承办社会律师承办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承办社会组织人员承办
2004年785706380
2005年394161736117
2006年上半年25981425235
(七)扩大宣传,发动全社会力量倾注对法律援助的奉献与爱心,通过开展法律援助爱心活动、成立农民工应急服务队、组织送法下乡律师宣讲团、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大型咨询活动等,广泛宣传,扩大影响。
三、成都市法律援助存在的问题
㈠宣传力度不足
随着成都市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且有大批“外来工”他们的文化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使他们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缺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意识,也不知道如何求助于法律援助部门或者法律服务者,于是采取其他非法手段,从而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且,需要援助的弱势群体大多集中在基层,所以法律援助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基层。然而一些县、区法律援助机构对法律援助的宣传力度不够,怕宣传多了,老百姓找上门来,应接不暇,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因为越不宣传,老百姓就越不了解法律援助,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也就越困难。
㈡相关部门协作配合机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
目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相关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直接影响了法律援助制度作用的发挥。在法律援助案件所涉费用中,由于诉讼费用以及相关部门收取的调查取证、坚定等所收取的费用相对困难群众的收入来说较高,而法律援助机构又无力承担这些费用,虽免除了法律服务费用,受援人最终因交不起相关费用,或者无法进入司法和仲裁程序,或者得不到相关的证据材料,法律援助的效果大受影响。
㈢有限的法律援助资源及其需求的矛盾突出
据了解,成都市每年需要法律援助的案件在4000件以上,而按成都市现有的1300多名律师每人每年免费办理2件计算,每年最多也只能办2600件,而这当中缺口很大。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量,却不能予以满足。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加大对法律援助工作人力、物力上的投入。
四、完善成都市法律援助制度的对策
成都市法律援助制度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其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故有必要在实践中逐步加以规范和完善。针对是法律援助的现状,联系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发展的实际,笔者拟对完善成都市法律援助制度的对策作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法律援助的认识
法律援助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更是一项群众工作。它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和通过法律下乡(如可以尝试制发法律援助服务卡,便于群众掌握法律援助知识)、法律咨询(尤其要加强“12348”专线律师值班,拓展法律援助咨询电话服务的领域)等途径,进一步加大对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力度,使法律援助家喻户晓,让需要法律援助的人知道怎么寻求法律保护,让社会弱势群体及时得到法律帮助,以使他们“请不起律师,打不起官司”的难题得到解决,进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要让关心社会进步,有能力支持法律援助的社会力量来关心和支持法律援助事业;更要使成都市各级领导干部深刻意识到法律援助工作不是可搞不可搞的事情,而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从而真正把法律援助工作纳入党委、人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使为困难群众谋利益具体落到实处。
㈡提高弱势群体的法制观念
法律援助的重要对象是在农村生活比较贫困的群众和一些特殊社会群体。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弱者原本不是弱者,但由于他们经济上的贫困、知识和信息的匮乏、权利和义务意识的淡薄、缺少社会人际关系、心理中的劣势、生理发育上的某种残疾以及区域间法律服务资源存在不平衡等主客观因素,才使他们成为弱势群体。特别是由于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他们不知什么可为什么可不为,不知国家鼓励什么限制什么,一切都是凭感情用事,无法用理性的眼光来判断,于是出现了大批“文盲”、“法盲”和“流氓”,更谈不上如何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只有提高弱势群体自身的法制观念,才能使弱者成为强者,这是治本之策。
㈢积极开辟法律援助的人力资源,使众多的社会团体,法学院校参与进来,为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完善的法援体系,包括一个高效的人力资源体系,法援案件的不断增多和复杂对从业者提出考验同时也增加了援助成本,自身制度设定的壁垒也限制部分热忱于法律援助的团体和个人。《条例》颁布以明显的规定吸引有能力从事法律援助团体和个人从事法援工作,面对于制度设计不完善的中国法制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缺乏法律实务经验及社会经验成为被评击的重点,法学教育可否与法援工作相融合,答案是肯定的。“福特基金”在资助中国高校的法律诊所课程中将法学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具体的法律援助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美国在其具体实践中获得极大的成功,以导师为业务指导,学生共同解决,并在《美国律师协会关于法学院的批准标准》302条e款中明确规定,法学院就鼓励学生参加提供减免收费的公益性法律服务活动,并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以制度的形势保证了学学院的实践融入法援体系,其主要的目的(一)向学生教授有效的辩护的技法,职业道德及法律对于穷人的作用(二)在为那些无法得到公正人辩护的同时,批判性的检验的应用法学理论。(三)改革法学教育弊端,并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生的融入无非是教学与法援的两赢之选,除学生外,有能力的社团组织和个人也是扩宽法援人力资源选择的范围,部分省市下发的法援指导性文件中均提出引入法学院学生和社团意见,却鲜见实施的具体细则。此制度何参照美国英国等成熟的制度,推行导师制和公益性团体有限参加,即法学院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援助活动,对于社会团体设定团体设定准入机制,依其水平,章程和法援的需要有限的介入援助工作。
㈣充分发挥个人法律援助的作用
1.凡是有能力以自己的工作为他人提供法律服务者(如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具有较高法律理论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志愿者),都可以参与到法律援助工作中来,为法律援助事业贡献力量。
2.允许政法机关离退休人员到法律援助机构发挥余热,从事义务性质的法律援助工作。
3.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法律援助工作,多向他们汇报工作,请他们提出意见、建议。
4.有效发挥基层摄取法律援助联络员、信息员的作用。
㈤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多渠道筹集资金,扩大“节流”的实体程序的设定和利用网络快捷的工作渠道。
人民不断增强的法律援助服务的需要同目前稀缺的法援资源产生矛盾政府的投入不足,大部分法援资金没有列入政府的预算,软、硬件建设相对于滞后。将法律援助纳入财政预算,建立起政府对法律援助的是低经费保障机制,充分的保障法援工作的正常开展,相对于增长快但经济基数较小政府收入有限,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的压力较重,通过利用常规的筹款方式满足不了法援需要,必须充分开展社会化运作,积极拓展法律援助经费的社会捐渠道,建立公益性的基金会。90年3月北京就已经成立了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内设办公室,财务部,集资部、外交部、开展大型法援公益活动筹集资金。
在开源的同时,采取一定保障节流的措施,降低法援的成本1、引导律师鼓励确已构犯罪的被告在法庭上做有罪答辩。法援的目的性决定了追求程序和实体公正的目的性,保障援助对象的合法权益,对业以犯罪的对象鼓励做有罪答辩,减少诉讼环节和调查费用。2、普及网上办公,加强援助网络的营造和以网络为基础的网上法援救助,利用网络的覆盖面和快捷方便援助人员和受援助者的交流和公开法援案件的援助流程。通过程序上的公正高效有序的措施保障弱势群体权利的伸张,实体上的改革同样保证了法援工作的效益及提高资金的利用,盘活法律资源,保证社会运行的稳定及司法公正。
㈥提高法律援助服务水平
法律援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群众利益,法律援助的服务水平关系到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笔者认为,提高成都市法律援助服务水平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培养律师良好的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成都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律师管理工作中,应把重点放在律师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和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教育上,使法律队伍真正成为维护社会正义的力量。
2.规范社会团体、法学院校及其其他民间组织的法律援助行为。这些部门提供法律援助必须经过司法行政部门审批,不使用政府资金,不利用法律援助从事有偿服务,同时接受司法行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保证法律援助的水平和质量。
3.拓宽法律援助的受援面。笔者建议成都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在受理法律援助案件时,适当拓宽援助范围,如给予老年人或高龄老人强制刑事辩护的援助,将法院诉讼费的缓、减、免真正纳入统一的法律援助中来,从而使法律规定与法律援助的宗旨真正一致起来。
4.推行法律援助寻访制度。成都市地广人杂,这就需要政府支持和鼓励法律援助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指定的服务区寻访,主动调查,主动发掘案件,从而保证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获得最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
5.建立法律援助质量监控体系。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建立法律援助质量监控体系,作为西南地区的发达城市,应当发挥西南核心地区的先导作用,尽早建立符合成都市实际的法律援助人员综合质量监控体系,其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持续教育、业绩考察、顾客反馈、质量评估。
法律援助作为一项神圣而伟大的“民心工程”,作为法律界的“希望工程”,作为泽惠人民的“光彩事业”,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成都市法律援助在市党委、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必将日臻完善,其工作也将跨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2004年—2006上半年法律援助统计表、工作总结报告
2、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法援简报》第一、二、三期
3、房保国编著《遇事找法—法律援助》中国法制出版社
4、法律援助条例
- 上一篇:电力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下一篇:现行的土地管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