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改革方案及建议范文

时间:2024-02-06 17:3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堂改革方案及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堂改革方案及建议

篇1

【关键词】工会工作;凝聚作用;湖南机场

湖南机场集团是省属国有大型民航运输企业,目前拥有员工4734人,资产总值91.41亿元,会员已发展到近4000人。过去五年来,湖南机场集团全面贯彻“一个中心、两个伙伴、三大板块”战略发展思路,充分激发出机场集团员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工会工作有效发挥了他凝聚员工,引导员工,激发员工的作用,在笔者看来工会在完成基本工作之外还有充分的亮点,即新的举措让广大员工看到工会为员工服务的决心和行动。

一、通过公开承诺,提升工会存在感

不仅深化“党工共建、党建带工建”的意识,还要及时行动,在各种大的活动中充分凸显出工会的存在感。近年来,湖南集团公司党委,工会深刻意识到这这一点,长期跟踪员工的所需所求,进行提炼总结,然后抓住创先争优活动契机,通过“为民服务”公开承诺,以承诺的形式,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正式严肃公布党委工会为员工解决问题的目标、计划、让员工充分感受到工会工作的力度和高度。在2010年湖南机场集团公开承诺的11项内容中,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就有7项;2011年确定了“为一线员工发放防暑降温用品、不断改进员工办公、生产和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确保员工食堂膳食安全卫生,逐步改善单身员工和值班员工住宿条件及逐步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等13项承诺内容。

二、活动前先调查、提升工会亲切度

工会开展活动是项常规工作,但如何把活动开好,让员工充分投入进来则需要工会不断出新招。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全面的调查了解。近年来机场工会分会就合唱队、舞蹈队、排球队、足球队、篮球队、羽毛球队、乒乓球队、主持演讲、器乐、摄影、钓鱼、游泳等文体队开展问卷调查,而后才根据职工意愿成立了相关队伍,在人力、场地以及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受到了广大员工的好评,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让员工参与活动中来,一方面更让员工参与到活动策划中,让员工觉得工会一个充分体现他们意愿,为他们服务的组织。

三、帮助规划学习,提升员工信任度

如何持续提升自己在企业中的存在价值是绝大多数员工最关心的事情之一。工会工作如果帮助解决了这个问题,势必会极大提升员工对工会的信任,因为工会切切实实在为他们谋划将来。当今社会,唯有持续学习能实现自己价值的持续提升。湖南机场工会致力于打造学习型组织成立了湖南机场培训学院、女职工培训学院、人口与计划生育培训学院,构建了在线学习系统,重点加强员工岗位培训,继续加强管理人员培训。以新员工入职培训及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创新活动为重点,鼓励员工接受多学历、多证书、多技能继续教育。同时,通过工会干部知识考试、专题讲座、“芙蓉杯”女职工素质达标活动等,不断加强工会干部及员工教育培训。

四、完善机制,规范运作,大力推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维护员工的具体利益和现实利益

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集中员工智慧、汇聚员工力量、推动公司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如何坚持“以职工为本”的理念,始终抓住工资集体协商、职代会、司务公开和困难帮扶四个关键环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个核心,有声有色地开展各项工作,切实维护员工的利益,营造了内和外顺的发展环境,需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为劳动关系的协调搭建互动平台

紧紧抓住工资这个协调劳动关系的“牛鼻子”,把劳动关系中最关键,职工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重点, 保证双方权利和义务对等。每年由工会代表职工与公司行政就劳动报酬、劳保福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并签订集体合同。职代会专门工作小组每年都对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了集体合同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实效。在湖南省属企业中,我们率先推行了工资集体协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施很好地推动了湖南机场健康和谐发展。

二是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为职工表达利益诉求提供畅通渠道

要始终把职代会制度作为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平台,作为职工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的畅通渠道。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职代会工代会,坚持凡涉及公司改革发展重大事项和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文件,在制定前都通过职工民主恳谈会广泛听取职工意见。近几年通过职代会先后审议通过了公务用车改革方案、企业年金制度、劳动合同管理规定等人事制度,审议了公司一宗土地挂牌转让事宜,配合公司党委及相关职能部门做好了薪酬改革方面的引导和解释工作。同时,根据职代会提案及员工的合理化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重要决策。

三是健全完善司务公开制度,为职工积极参政议政开辟有效途径

篇2

关键词:高校后勤改革;利益主体;职责

改革的实质是一种利益的重新分配,只有使改革中的各利益主体实现了共赢,改革才能继续 深化。自1999年11月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以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 革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过近七年的 改革实践,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如何跨越这个阶段,需要我们进一步 理清思路,明确各利益主体的职责,以使改革稳步推进。

一、当前改革所处的阶段与面临的问题

有学者将中国高校后勤改革分为四个阶段,其中2004~2008年为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的显 著特征是:改革速度减缓,市场化运作受阻,改革风险增大。政府缺位,政策不到位。社会 企业全面撤离。学生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

1体制上的困惑。目前,比较多的高校是由后勤保障(管理)处代表学校和 后勤集团形成学 校后勤服务工作的甲乙方关系,后勤集团还往往具有部分事业型的性质。由于后勤实体还未 取得法人资格,无法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市场化运作受阻,从学校分 离出来的后勤实体的生存能力不强。

2政策上的困惑。改革的实施离不开国家政策上的扶持。高校的后勤服务 企业必须坚持 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方向,提供“公益服务”,企业在有偿服务中必须充分考虑教育 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和学生的承受能力。为此,国家在政策上的扶持应更加明显与明确。为了 配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国家曾出台了税收优惠政策,但该政策截止到2005年底,只是一 种 过渡性质的优惠政策。目前高校后勤法人化改革进展缓慢,大部分高校后勤企业在2005年 之前可能享受不到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另外,政府为了稳定大局,对后勤服务企业在学生住 宿费收取及食堂的物价调控上都作出了一些规定,而有些地方的政府和学校又没有给予一定 的补贴,从而使社会力量投入高校后勤的企业负担加重,许多企业纷纷退出,给改革蒙上 了阴影。

3人员上的困惑。在传统管理体制下高校后勤队伍的特点是人员较多,年 龄偏大,文化素 质低。后勤社会化改革意味着必须按市场运作方式进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后勤员工的分 流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改革之初,为稳定起见,提出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人事 管理办法。随着改革的深入,人员结构及素质与改革的矛盾也愈来愈明显。一方面老人由于 系上了保险带工作积极性并没有最大程度地发挥,而且还影响了一批新人,同工同酬在新人 和老人中不能一视同仁。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科研岗位待遇提高, 后勤实体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再加上有些实体没有成为独立法人,缺乏用人上的自主权,制 约了优秀人才在后勤实体的集聚,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4认识上的困惑。在师生群体中,把高校后勤误认为是为自己提供一项新 的社会福利,对 高校后勤社会化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心理预期:既希望借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得到全方位高 标准的服务,又不愿意为此支付对等的代价。许多后勤服务的焦点问题向学校集中。这些都 给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阻力。

以上这些困惑造成了三难,即政府的改革难以维继,企业的利益难以保证,学校的负担难以 减轻。

二、明确各利益主体的职责是深化改革的关键

(一)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

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持有不同的目的。

1政府的需求。政府希望通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突破高校后勤的瓶颈 制约,满足高等教育发展对后勤的需求,注重得到社会效益。

2企业的需求。企业希望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获得更广的赢利空间,注 重得到经济效益。

3学校的需求。学校希望通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利用市场机制,减小 对后勤资产的投入,并使广大师生享受到优质低价服务。

可见,不同的利益主体其价值取向是不同的。

(二)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

由于都从自身利益考虑问题,所以往往会出现对自身有利的事情就做,对自身不利的事就不 做的情况。当职能与利益相冲突时,有时会将利益放在第—位。因此,工作中错位、越位和 不到位的情况就不可避免,主要表现在:

1政府没有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对企业的行为行政干预过多。主要表现在 , 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要求企业服从社会效益,但又不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2企业在市场中没有扮演主要者角色。企业的主体行为不强,竞争不力, 有些后勤实体作为准行政性机构还在按事业管理方式进行运作,市场生存能力弱。

3学校没有扮演好消费者的角色。在后勤保障系统中,学校中的师生是被 服务者,即是消 费者。消费者有对商品和服务的选择权和投诉权。而目前的现状是,学校的角色有两重性, 即是消费者又是服务者,如代替企业来行使职能,束缚了企业的发展。

如果以上这些情况不改变,将影响后勤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三)政府、企业和学校的职责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国家宏观调控、行业自律 管理、职能部门监督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系统。因此,作为改革中各利益主体的政府、企业 和学校必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只有做到了各司其职,才能取得共赢,才能得到共同发展 ,才能使高校后勤改革顺利推进。

1政府的主导职能。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他著名的《自由选择》一书 中写道,政府的 职能主要有四方面:保证国家安全、维护司法公正、弥补市场缺陷、保护那些“不能对自己 负责”的社会成员。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而公共产品不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 这种产品应由政府来提供,政府要弥补市场的缺陷。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也必须由政府来进 行一定的投入与政策上的支持。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指,它作为公共机构能够真正从社会公共 利益出发,顺应制度变迁的大趋势和成员对新的更优制度安排的需求或要求,及时提出可供 选择的改革方案及政策措施,能够将改革的力度与社会的可接受程度恰当地契合起来,从而 使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以恰当的方式顺利推进。因此,目前政府在高校后勤改革中的主导 工作应为:一是加快实现教育行政部门的高校后勤管理职能的转变,建立并完善对高校后勤 的行 业管理。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后勤的管理最多能做到一般的要求和非专业性的检查、指 导,属于粗放型的管理。在这种模式下,只能满足一般的需要。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 教育的发展,国家、社会和高校对高校后勤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学校摆脱办后勤 的负担,而且还要求后勤保障高质量、低成本、多方位、体现公益性,保持学校稳定,并不 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为此,应成立教育后勤协会,转变以往的粗放型管理,实行精细化 、 专业化的管理。二是要完善必要的配套政策。我们有些后勤保障项目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体 现公益性的责任在于政府。例如,目前国家依然要求控制学生食堂和宿舍的价格。控制价格 是应该的,但用行政手段控制价格不符合市场规律,在机制上理不顺,必然会制约改革的深 入,甚至引起不稳定因素。因此,必须通过免税、零租赁、补贴、投入等办法体现公益性。 在这个基础上,使学生承受的价格要低于市场价格波动线下,随着市场价格波动,这样才是 合理的。三是应制定有利于后勤实体长远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将现行后勤税收优惠政策延 续至2008年(完成后勤改革的攻坚阶段),待高校后勤实体切实成长为成熟的市场主体后,再 适时考虑优惠政策的范围与比例。

2企业的主体职能。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对于没有从学校剥离的后勤机构 来说,实现后勤 企业法人化改革是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关键。只有具有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 我发展的后勤法人实体,才能增强市场中的竞争力。这样的实体,在运行中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是 要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后勤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按照市场规律,依照供求矛盾, 使学生宿舍和食堂资源得到新的配置,通过竞争形成合理的价格.同时,必须加强核算,克 服在原体制下的“供给制”、“福利型”带来的不计成本、不计消耗、不讲效益的做法,降 低成本,减少损失和浪费,使各项服务价格一般都比同类社会价格优惠。二是努力实行资本 经营和股权多元化。以股权为纽带的合作和联合,将增强实体自身的实力,获取更多的融资 渠道,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的优势。三是实施后勤实体的股权改革,通过教职工的入股把 后勤职工形成“连股连心”的“命运共同体”,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增强企业的凝聚 力。

3学校的选择与监督职能。第一,学校有代表师生选择服务企业的权利, 在享受权利的同 时也有它的义务。一是做好宣传工作,使后勤改革与师生的愿望相一致,使改革的深入与广 大师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一致。二是要为企业创设好的服务氛围,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对 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要予以制止,要设立学生与后勤实体的沟通渠道,有问题及时消化与解决 ,防止学生与后勤实体间的矛盾激化。第二,学校要做好督查工作。要构建有效的后勤监督 机制,加强后勤监控职能。后勤监督制约机制要能够监督服务实体的经营活动,确保其做到 遵 纪守法,合法经营。在高校的后勤保障体系中,学校后勤部门作为学校归口管理的“小机关 ”,要真正负 起学校后勤方面的规划、协调、监控和管理工作。要建立由学校、企业共同组成的考核监督 小组,定期组织评估和考核,奖优罚懒,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难题与财税政策破解[J].中国高等教育,2006( 13~14)

[2] 肖竟章,郭朝东,张正才.用科学的发展观审视高校后勤实体法人化改革[J].中国高教 研究,2005(10).

[3] 朱宝铜.理清思路,齐心协力,加快建设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6( 3),24.

[4]黄士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偏差及修正[J].中国院校后勤信息,200 6(3)

篇3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3-0018-02

现代食品安全问题突出,是各个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民以食为天,保障公民生存的基本权益,是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其中,机构的设置与现代食品安全的特点及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相适应,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这是全世界形成的共识,在我国也不例外。

1、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2004年7月,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食品安全工作;9月,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明确要求继续坚持“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按照《决定》的精神,中编办公布了食品安全监管各部门的新职能: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卫生的日常监管,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质量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和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卫生许可和卫生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农业、发展改革和商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种植养殖、食品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的行业管理工作。至此,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职能按环节分工,综合监督与具体监管并存的监管体制全面形成。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1.1 具体监管部门的职能交叉

整理目前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分析其中有关于设置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条款,可以列出以下这张表格,从表格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具体监管部门的职能交叉十分严重,这样的情况容易使监管工作出现疏漏,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同时降低了执法力度,造成越权,有损执法威严;另外,交叉重复执法增加行政相对人的负担。

1.2 综合监督部门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对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事故的查处,充当政府“抓手”的作用。但是由于法律法规尚未明确规定联合执法机制和不配合协调机构的法律责任,对综合监督部门的职能描述仅限于“一句话”,尚未建立有关法律规范,有效的工作方法、手段尚不断探索,以致协调工作难度较高,工作权威难以建立,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多部门执法带来的消极问题。

2、典型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设置模式的利弊分析

2.1 分割型

在分割型的管理体制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将由若干个政府部门例如卫生部、农业部、商业部、环境部、贸易及产业部、旅游部等共同负责,虽然对每一个部门的作用和责任作了明确规定,但通常导致管理活动的重复,对整体的效率产生负面影响。此外,还可能导致在国家层面缺乏总体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法规缺乏一致性,如卫生规定的水平与风险水平无直接关系,导致超出法律规定或者在法定行动上出现时间空白;在管辖权方面往往造成混乱与重叠,并导致实施效果低下;缺乏前后衔接,导致本可避免的过度管制;具有的专业水平和资源参差不齐,因而导致执法不公现象:公众健康目标和促进贸易及产业发展之间产生冲突;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妥善运用科学的手段的能力有限。因此,分割型是不利于实现食品安全这一监管的首要目标的。

2.2 单一部门型

该模式的优点是:能够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总体计划,制定统一政策,并保证基层执行时依据的法规的一致性;有效避免了部门间职能交叉带来的管理资源浪费,并有利于充分整合各种专业知识,对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作出准确的科学判断,提高管理成本效益;保证食品标准的一体化,有利于国内标准与国际通用标准的衔接;整个事件中的信息流通、处理决策、组织执行、结果反馈都在同一个系统中进行,可保证应对突发性食品相关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但是单一部门型增加了整体的行政管理层次,降低整个管理链的适应性,导致管理僵化,使得信息损失增加;扩大了最高决策层的管理跨度,决策者除了要优先处理食品安全问题外,还必须同时应对食品卫生、产业、贸易等多方面的问题。由此看来,较推行“单一部门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模式适宜于在地域小、行政管理层次少、政府管理高度集中的国家推行。

2.3 综合型

“综合型”控制模式的优点主要包括:通过专门设立部门的协调,在各相关部门的参与下制定出统一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政策,从而能够保证有关部门依据统一的政策进行日常检验和执法,确保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政策的一致性;有利于对全国所有的食品链实施统一的监管措施;将风险评估和具体的执法管理进行分离,从而对具体的执法监管和检验形成有效的监督;由专门设立部门统一代表国家解决国际范围内的食品问题,保证对外应对措施的一致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专门设立部门负责加强与社会的交流,促进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具体执法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冲突仍然会存在,具体监管的资源分散在各个具体执法部门之间,在这种模式下,解决此问题依赖于专门设立部门协调作用的发挥,专门设立部门的权威性将接受考验。

3、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机构设置构想

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笔者认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组织模式宜采用综合型监管模式,原因有三:第一,2003年改革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是典型的分割型监管模式,多头管理带来的问题前文已经进行了详细分析,因此分割型组织模式是不能实现保障食品安全目标的;第二,我国地域广阔,行政管理层次较多,东西部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因此不适合于建立单一型模式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第三,采用综合型监管模式,有利于国家从全国范围、整体层面把握食品安全监管的目标,较好的解决多头管理带来的问题,此模式将决策权和执行权相分离,具体监管机构与综合监督机构之间形成一个闭环,相互监督,有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保证相关措施的执行。

3.1 综合监督部门的构建思路

在综合型组织模式中,树立综合监督部门的权威性是需要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综合监督部门扮演的是领导、协调的角色,结合中国国情,综合监督部门级别的确定显得尤为重要。若将综合监督部门的级别定位于具体监管部门同级或者更低级别,那么其要发挥的领导和协调作用将遭质疑。因此,笔者建议设立高于具体监管部门级别的综合监督部门,或者提高综合监督部门组成人员的权威性,借鉴美国“总统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的组成方式,由国务院总理任命,直接对总理负责,以此来保证综合监管部门的权威性。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若干个分委员会,包括专家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委员会、中国食品法典委员会、食品安全监督督察委员会等。

3.2 具体监管部门的构建思路

具体监管部门改革趋势是精简部门、相对集中监管职能,解决多头监管、职能交叉等一系列问题。强化对食用初级农产品生产(此处生产指的是种植和养殖)源头的管理,由农业部负责对初级农产品(包括蔬菜、农作物、水果、畜牧和水产品等)种养源头监管,特别是对食用农产品种养环境的监测,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监管,农药、兽药和渔药使用监管和规范,农产品药物残留的监控和行政处罚职能等。

由于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各环节之间联系紧密,介于各个环节之间的临界状态出现频繁,如超市内的食品加工行为、“前店后厂”模式等,容易产生职权冲突和监管空白的情况。同时,行政主体要在区分行政相对人行为归属性方面花费比较大的精力,造成监管资源的浪费和监管效率的下降。因此,笔者建议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监管部门的职能进行集中整合,精简食品安全具体监管部门,由一个部门承担具体监管工作。

3.3 地方各级监管部门的构建思路

中国地域辽阔,地区间差异明显。应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作的食品安全监督网,在县、市、省(区)和全国全面监督食品的生产与流通。由于中国尚缺乏完整的由上到下独立的垂直监管系统,各级监管机构的组织和任命由本级政府决定,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由各级政府负责所辖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行主管领导问责制,对本行政区域内由于监管不力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并造成严重后果等情形,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总的来说,构建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就是要分设政策、标准等规则的制定部门、监管的执行部门、监管效率的评估部门,建立“综合协调、统领各方”的监管机构,制定食品安全的政策和标准,监督各监管执行部门;理清各具体执行部门的职责分工,具体监管部门相对集中;强化地方政府的作用,将“横向综合监管、具体监管”与“纵向从中央、到地方的分级监管”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Camevale cw:Regulatingfood safoty(aworking paperfor the strategic plan-ning meeting on food bafely).WHO.Geneva,2001

篇4

 

 

人事工作计划1    公司将跨入多元化、多领域发展阶段,组织管理、人员结构复杂程度增加,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好比建设一座大厦,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状况是根基,人力资源六大模块是主体结构,而人力资源管理者是大厦的规划设计者,如何让这座大厦建设得独具企业特色,则需要更多的人配合去添砖、装饰,我们将结合集团实际状况,按计划脚踏实地落实每一项工作,最终完成度总体工作目标,即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完成;新的绩效考核模式经一年的调整,逐步适应公司发展需要;培训工作全面推进,员工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透过举办各种技能活动,加强公司与公司间、同事与同事间的交流,增强企业凝聚力。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健全、完善各项制度,逐步实现人力资源规范化管理

   目前集团处于筹备阶段,各项制度尚未健全,我们将根据公司的实际状况,明确组织架构,编制出一套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操作流程体系,同时指导各子公司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参照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本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公司人力资源规范化管理。各项制度建立计划于6月30日前完成。

   1、建立新员工入职管理制度。目前各公司对新员工方面的关注度偏低,容易造成新入职员工的流失。为此将建立新员工入职管理制度,对新员工指定两名入职导师帮带,一是企业文化导师,主要职责是从新员工入职的第一天开始就引导员工熟悉公司的企业文化,让其尽快融入公司;二是业务导师,主要职责是帮忙新员工熟悉岗位工作流程,指导新员工逐步熟悉工作资料,适应公司工作要求。同时还要求两位导师每周跟新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其对公司适应状况、对工作适应状况,并解答新员工提出的疑惑。对于新员工的导师我们要进行统一的培训,让其掌握引导新员工的方法与沟通方式,并给与鼓励性的补贴,年终评选优秀导师,并给予颁发证书及奖励。

   2、建立新的培训管理制度。培训是一个公司提升员工素质的有效方法,但需要系统化的去实施,才更有效。新的培训制度将实行学分值,并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学习资料分新员工类、职业素养类、管理技能类,各板块业务类,职业素养类全员需参与学习,业务类各业务板块员工参与学习,新员工类属新入职员工参加学习;学习方式将实行多样化,公司、部门统一组织,个人自学,外出考察、培训等。年度将评出学习用心分子,并颁发证书。

   3、完善员工手册。员工手册是指引员工熟悉公司企业文化、了解公司行为规范、熟悉日常工作流程的学习指导书,是指引员工方向的指南针。首先对原有条款中不适合企业发展的条款资料进行修改,再者对出现争议的条款进行细化,再者补充新的资料,如基本礼仪规范等。

   4、完善薪酬福利制度。新的一年将对原先的薪酬结构进行调整,以便配合绩效管理的实施,同时对福利制度进行完善。

   5、建立集团职级管理体系及评价体系。为更好的进行集团化的管控,将对集团的职级进行梳理,按行政系列、专业系列进行划分,对职级的评定拟定可衡量的标准。如普通员工与资深员工的区分,将以入司时间、同岗位社会工作时间为评定标准。普通员工:入司两年内、社会同等岗位2年内;资深员工入司两年以上、社会同等岗位工作两年以上。

   6、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物业、地产、超市将逐步实施绩效考核,对每个月的考核状况进行总结,对需完善的资料将汇总、修正,以便更适合各公司的绩效管理需求。

   二、加强员工培训管理,进一步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目前集团下属子公司,员工整体基本思想意识、服务意识、日常基本礼仪常识、业务知识,还有待提高。在将做一次全面的培训需求调查,做出年度培训计划,培训将按入职培训、业务技能培训、强化培训、基本素质培训分类,并实行年度培训积分制。

   1、新入职培训,主要是让新入职的员工熟悉集团的基本状况、学习日常基本礼仪常识等,由集团人力资源部根据入职人数按季度或月统一安排。对于新入职员工的培训资料,我部将收集相关资料编写成小手册、制作成PPT(3月30日前完成),培训结束后进行书面的考核,检查员工掌握状况,并作为试用期考核的依据。

   2、业务知识的培训,主要是提升员工业务潜力学习,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业务知识培训按公司业务部门板块进行,由部门主管或经理担任讲师或组织学习视频,根据需要也可外派到外面培训。主要以理论知识、实操、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后进行实际操作或理论知识书面考核。

   3、强化培训,主要是对日常业务知识技能的硬性要求,透过反复培训的方式,强化员工提升工作技能。此培训可透过举办一些专题技能比赛的方式实施,如管家员日常基本操作规范技能竞赛、收银员操作技能竞赛等。

   4、基本素质培训,主要是提高员工日常行为规范的培训,透过此类培训从而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此类培训根据管理岗位、基础岗位实际需求安排,可透过外派培训、视频培训、拓展培训、内部授课等方式进行。

   5、与外部培训机构合作,拓宽培训渠道。将与聚成公司合作,办理在线会员学习。根据在线学习视频资料,安排各公司、部门按月组织员工进行必须数量的学习,并一齐进行分享、讨论、写学习心得、考核等。

   6、组织外出拓展培训,加强团队沟通及增强团队凝聚力。平常各公司、各部门沟通较少,透过组织外出拓展进一步加强大家的沟通交流,增进感情与团队合作意识。计划进行三次外出拓展培训。

   培训实行年度积分制,建立培训学习档案,对不同职级规定年度参加培训学习课时,总体人均年度不少于20小时,对用心参加培训学习的同事,在年终透过考核评出学习先进员工给予表彰奖励。

   三、不断完善绩效考核,促进员工绩效稳步提升

   各公司将实行新的绩效考核模式,将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在试行的过程中要进行不断的总结,找出更适合部门、个人的绩效考核标准,强化部门负责人与员工的绩效面谈,领导对属下自身不足方面应给予更多指导,不断改善绩效,使员工在执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工作潜力、业务技能等方面得到不断的提升。

   地产公司、物业公司新的绩效考核方案计划在1月试行;超市新的绩效考核方案计划在4月试行。

   四、做好人才储备,及时补充所缺、所需人才

   随着公司的多元化发展与业务不断的拓展,集团所需求的人才要求也逐步提高,为了在急需时能及时补充,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我部将从多渠道进行人才的储备。

   1、注重内部培养,对于基层管理人员实行内部人才培养计划,透过绩效考核选出业务潜力出色、具有管理潜能的优秀员工,作为后备管理人员培养,为员工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带给发展平台,留住骨干员工,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

   2、透过人才网站、参加现场招聘会等方式,储备公司一般岗位人才。在人员缺岗时,内部无法调配弥补时,及时从储备人才库中筛选,尽快补充,保证工作正常进行。

   3、对于新开发的项目提前做好招聘计划,找寻到企业需要的人才。

   五、完善薪酬福利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

   为了配合新的绩效考核模式,拟对原有薪酬结构进行一些调整,以便更好的推动绩效考核的.实施,到达激励的作用。对于绩效工资奖金额度,将提出新的方案报公司领导审批后执行。薪酬优势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每个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做出定位,同时推出一些个性化的福利政策,对吸引、留住人才也有很大帮忙。

   六、建设和谐的劳动关系

   增强企业团队合作精神及凝聚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团队合作意识强,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日常的工作关系中,我们应倡导诚信、合作、分享的思想理念,部门与部门间、同事与同事间应加强沟通、合作,致力于共同完成部门、公司工作目标任务。在日常公司活动中,我们计划组织开展一些有利于团队建设的活动。

   1、4月份举办一次基本礼仪礼节知识竞赛。加强全体员工礼仪礼节基本常识的学习,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修养。我们将先收集日常基本礼仪知识,汇编成册,发给每个员工学习,同时进行视频培训,之后进行考试。对考核优秀的给予奖励,对不合格的要进行补考。

   2、5月超市举办一次收银员技能大赛。

   3、6月份物业、超市各举办一次应知应会知识竞赛。加强日常业务知识的学习,提升全体员工的服务水平和业务水平。先由人力行政部收集应知应会的资料,汇编成册,发给各部门学习,由各部门选派代表参加竞赛,竞赛分决定题、选取题、问答题等,按总分排行,并对前三名给予奖励。

   4、8月份在超市举办一次大华集团员工“展现厨艺,分享佳肴”比赛。一是展示员工厨艺,二是带动超市人气。

   5、6月超市组织一次管理人员外出考察学习活动。

   6、8月物业公司组织一次外出考察学习活动。

   7、3、6、9月份每月组织一次户外拓展活动。

   8、11月份举办一次学习心得征文比赛。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是夯实基础的一年,各模块操作流程将相继完善,并按计划去逐步实施,相信在集团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在同事的用心配合下,经过一年的实践与总结,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将会更加规范化,员工整体业务水平、职业素养将获得更大的提高。

人事工作计划2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管理:

   会所坚持从基础管理抓起,加强对会所的规范管理,一是建章立制,逐步规范人事管理,为进一步完善会所人事管理,理顺管理关系,使会所人事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先后制定了:《翠溪会所工作守则》;《翠溪会所安全制度》;《翠溪会所房务部工作制度》;《翠溪会所餐饮部工作制度》;《翠溪会所中厨房工作管理制度》;《翠溪会所人事部工作制度》;《翠溪会所财务部工作制度》;《翠溪会所工程部工作制度》;《翠溪会所安全部工作制度》并上墙悬挂。开业后,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出台了《员工宿舍、更衣室、浴室的管理规定》、《员工餐厅用餐标准、用餐时间等管理规定》等;二是,在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由人事部牵头,草拟了《翠溪会所各部门的工作运营手册》;三是,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执行力,通过完善翠溪会所员工请销假、考勤管理规定、员工职务晋升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四是,建立建全了会议纪要制度。

   二、加大员工的招聘力度,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稳定员工队伍的建设:

   1、在会所开业前期,为了确保会所如期开业,人员招聘是头等大事,在总经理的指导下,加大招聘力度,采取了多种形式,圆满的完成了开业人员的供给。先后到人流量比较集中的小寨、韦曲、西翻学院、蓝田等地;其次利用网络招聘,先后在58同城、赶集网上会所招聘信息;三是发动内部员工采取推荐等形式。但前两种招聘途径收效甚佳,后期主要以内部员工推荐为主要招聘途径。累计招聘217人,录用85人,在职41人;流失率52%。

   2、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不定期召开员工大会,认真学习会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传达总经理的重要指示及会议精神;全面了解员工思想动态的工作,展望会所的发展前景,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稳定了员工队伍;后期通过各部门定期上交培训计划进行跟踪与监督;协助各部门对新员工进行转正考核。特别是某某年11月客房开展了铺床技能比赛,通过比赛及时总结员工业务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同进发现了比较优秀的员工。也激发了员工的参与性,锻炼了一批业务上争当先进的员工,使员工的业务技能水平不同程度的有了较大提高。

   三、提高员工消防意识,积极组织培训及演练:

   为增强会所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按照总经理的指示,在工程部的大力支持下,某某年9月23日会所对全体员工进行了消防安全大演练。通过演习,切实加强了员工对消防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提高了大家的消防意识,及处理火警事件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

   四、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增强会所的凝聚力,齐心协力开展全员销售活动:

   为进一步丰富员工文化生活,会所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的员工业余生活及娱乐活动。于某某年9月、10月份为当月过生日员工举办了别开生面的生日会。12月份举办了趣味运动会,通过组织各项活动,提高了员工对会所的归属感和认同度,凝聚力,使广大员工真正地融入到会所的大家庭中,更好地为会所创造效益,并加深会所企业内涵。

   为了加大促销力度,会所开业后,大小节日能及时推出的各类优惠促销活动,并组织各部门员工,进行外出宣传,对周边的村镇、蓝田、韦曲、环山附近各大专院校等地先后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活动,共发出促销彩页达上千份,特别是对人流量比较集中的小寨、韦曲、野生动物园、南五台等地方也相继进行了彩页的发放。

   短短的几个月,的确做了点工作,但离会所领导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一、员工招聘方式单一,补给不及时,造成各部门人员短缺。

   本年度,虽然通过了内部、传单等形式的招聘,但效果不理想,在特殊时期,使一些较好的员工流失。同时,给各部门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员工培训力度不够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再有潜质的员工,若不受到良好的培训,也发挥不出来多大的作用,在本年度,虽然我部开展了几次培训工作,但因业务能力欠缺、缺乏超前的管理意识,由于知识面窄,导致管理视角不广,使培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员工事务管理不到位

   员工事务涉及面比较广,包含了员工食堂、宿舍、洗澡间、更衣柜等方面,在条件较艰苦的情况下,基本上解决了员工的衣食住行,但仍存在较大差距,比如:员工宿舍夏热冬冷,且夏天漏雨严重,至今未能彻底解决,食堂饭菜花样不多等。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某某年人事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一、完善制度,向实现管理规范化进军。

   成功的企业源于卓越的管理,卓越的管理源于优异、完善的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搞好管理制度无疑是其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在原有的规章制度上完善,合理而科学的会所管理制度的运用便迫在眉节,为了进一步完善会所制度,实现管理规范化,12年将制订《员工手册》使员工“有法可依”,当然,我们在强调一致性的同时,还注重了让员工有发展自身才能的自由,更大限度鼓励员工动脑动手,大胆干、放手干,从而限度激发了员工的潜能。

   二、加强培训力度,完善培训机制。

   企业的竞争,最终归于人才的竞争。目前会所各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有待提高,尤其是部门负责人及领班,他们身肩重责。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从真正意义上为他们带来帮助。另外新员工入店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在某某年中,每个季度对会所全体员工进行相关规章制度的学习,另各部门的相关技能实操培训也必须每半年进行一次。并对各培训进行考核,以技能实操考核及平时待客礼节礼仪、态度来确定工资的等级。以此加强员工的对客服务,使我们的软件在上一个台阶。

   三、协助各部门工作,积极主动听取各员工建议及意见。

   继续配合各部门工作,协助处理事件处理。12年是会所拓展并壮大的一年,拥有一支团结、勇于创新的团队是为其发展的保障。所以积极主动听取各员工建议及意见是人事部工作的重心。只有员工能高高兴兴的服务于我们的顾客,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壮大。

   四、关心广大员工生活,努力建立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

   关心员工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是调动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切实改善员工生活,进一步改善员工用餐,充分保证员工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

   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相信在总经理的正确领导下,人事部将克服过去的一年里工作的不足,再接再厉,迎接新的挑战!

人事工作计划3

   根据二十多天对公司整体管理制度的了解,结合公司目前情况,初步制定了行政部的工作计划,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按照此计划来开展工作。

   一、人事工作

   1.招聘、入职、建档

   招聘在 精 :现在每个公司都在招聘,选择合适的员工可以为公司减少成本、在了解员工的工作经验后,如适合公司工作岗位,那就要想办法让他来公司面试。员工招聘过程在同等条件下重点考虑员工的态度和能力,学历、经验其次(专业、技术性岗位除外),尽量招到稳定性的人才。

   入职在 细 :员工入职要求必须填写全面、完整的人事资料,提供必备的证明,如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技能证、相片,同时注重细节、效率和行政后勤工作的配合,让员工从入职的那一刻感觉到家的温暖,培养新进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规定员工何时到岗必须进行核实,避免人事和工作部门的脱节,杜绝员工到厂不到岗的现象发生。

   建档在全 :建立员工档案时要全面,应该登记的人事资料必须全部登记,定期进行核实,保证员工档案的真实性。

   2.培训

   入职培训:工作要及时、注重细节、灌输企业文化和企业优越性,同时要培养员工的积极态度,在岗培训需要记录在档(新进普工)

   在职培训:注重技能和实用性,培训员工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安全培训:注重实用性、效率性,记录培训档案和进行培训跟踪

   管理培训:部门主管,组长、管理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3.考勤

   (1)不定期进行考勤抽查,促进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了解各部门到岗情况,对人事资料进行及时更新。

   (2)进一步规范考勤和打卡制度,相关制度进行修改,提高考勤制度的可执行性和满意度,力争做到 无人为原因漏打卡 ,考勤执行的过程中对事不对人,严格按照考勤制度照章行事。

   (3)通过培训、开会等形式强化考勤制度的推行,要求各部门从自身做好考勤打卡规定,如外出、请假、呆料、转班、按程序向人事部备档。

   4.薪酬

   (1)规范加班申报制度,严格按照考勤制度加班,做到考勤数据和加班申请记录一致,出现差误由相关负责人自行承担责任,并按员工守则考勤制度处理。

   (2)定期通知要求各部门将本部门人员名单、调薪、奖罚、绩效奖金等资料及时跟人事行政部进行沟通,确保财务部核算薪资准确度。

   (3)及时收集、迟到、早退、旷工,请假等资料,确保工资核算准确。

   5.社保、工伤

   社会保险的购买和退保保证及时、有效。健全工伤保险制度和流程,做到工伤事故处理及时,保证公司和员工利益。

   6.人事资料

   (1)完善人事资料,做到人在资料在,资料完整、准确,出现人事异动、离职及时进行资料更改。

   (2)电子档案和文本档案配套规范,将员工的有效证件、晋升、奖惩、异动情况及时准确的记录在文本档案上,定期进行检查和归类。

   7.积极推动文化建设,拉近公司同员工之间的距离

   (1)开展各种活动,如拔河比赛、象棋比赛,举行部门间的拔河比赛,由部门领导带头,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举行象棋大赛成本低(可设少量奖金奖励)、可执行性强,发挥员工的特长,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和优越感;

   (2)让员工积极参与公司各项制度的建设中来,提高制度的可执行性和员工的参与度,拉近公司同员工之间的距离。

   二、行政工作

   1.宿舍

   (1)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定期检查卫生,推行卫生奖罚结合,促进员工提高卫生意识;

   (2)多进行员工生活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居住条件和心态;

   (3)定期检查寝室生活设施,预防火灾到等事故发生;

   (4)后勤水电工作做到及时、高效,保证员工生活;

   2.食堂

   (1)定期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督促食堂提高伙食质量;

   (2)制定切实有效的食堂改革方案,改善员工伙食;

   3.保安

   (1)保安工作对全厂财产、安全起重要作用,须完善奖罚制度,对于立功保安进行奖励,工作不积极、玩忽职守的保安予以处罚或辞退。

   (2)规范出入厂制度,公司员工休息时间出入厂须带厂牌、带物品出厂须写放行条和检查,非公司员工进厂必须登记。

   4.晨会制度

   晨会可以很好的传达公司的制度和信息,必须充分利用晨会及时传达公司各项制度、信息、奖罚、人员异动情况,宣传企业文化。

   (1)每月开一次全厂员工大会,参加部门可根据公司情况而定。

   近期工作重点:

   一、人员招聘

   根据各部门人员需求人数和要求,制定招聘方案,尽快补充人员。

   二、安全方面

   1.防火

   排除火灾隐患,对公司进行消防大检查,发现存在的隐患必须及时处理,特殊区域的管理如吸香烟区、化工区等,不定时的检查。

   2.防盗

   为保证公司财产安全,保安组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防盗措施。晚上保安不定时巡逻,及时了解公司异异常情况。

   三、纪律:制定相关纪律规定,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对事不对人

   上班必须佩戴工作证、穿工作服,出入须出示厂牌。严格按公司员工守则执行厂纪厂规,办公室人员要起好带头重用。

   四、定期5s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