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政策报告范文

时间:2024-02-06 17:3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政策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政策报告

篇1

至今,我行尚未收到2013年和2014年的财政部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申领是按年向县级财政部门申请补贴资金。在县及县以下地区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以金融机构法人为单位申请;其他金融机构在县及县以下地区的分支机构,以县级分支机构为单位汇总申请。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补贴资金申请材料应当反映当年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情况、申请补贴资金金额、村镇银行年末存贷比等数据,并对自身是否达到银监会监管要求进行说明。

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金融机构的补贴资金申请材料应当反映本机构各乡镇网点的当年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情况、申请补贴资金金额等数据,并附当地银行业监管部门对本机构在当地设立营业网点的批复。

每季度终了后10个工作日内,金融机构应当向县级财政部门报送本机构该季度贷款发放额和余额等数据,作为财政部门审核拨付补贴资金的依据。

目前,农业银行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申领仍然存在较大问题。

(一)农业银行在村镇设立的网点较少

《农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农业银行既可在县(市)设立,也可在乡(镇)设立,并且“可根据农村金融服务和业务发展需要,在县域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这些弹性较大的规定,很难推动农业银行在村镇开设机构和网点。经调查,目前经银行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地方性农业银行,大多是由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主要出资人发起设立的,这些农业银行的法人机构又大多设立在市(县)政府所在地,并且只有少部分农业银行在村镇设立分支机构和网点。目前我县存在空白金融网点的乡镇有两个(普塘乡、浪塘乡),而金融报务较为薄弱的乡镇为阿江乡,这些问题都需要急切解决的。

(二)信贷投放与县域其他金融机构呈现同质化趋势

由于农业银行机构主要设置在市(县)城关镇,监管部门对其信贷投放主要有两项特殊但又可以变通落实的要求:一是“其可用资金应全部用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但也同时明确“确已满足当地农村资金需求的,其富余资金可投放当地其他产业……”二是强调发放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并明确对同一借款人和单一集团企业客户的授信比例控制。因此,大部分农业银行信贷业务仍主要投向市(县)城关镇的工业企业和居民个人。据调查,部分地区农业银行2014年贷款余额中,按贷款用途划分,用于农林牧渔业、农产品加工、农业生产资料制造、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农田基本建设等纯农业贷款仅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4左右。这就表明,农业银行的信贷投放结构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区别不够明显,特色不够突出。

(三)投向农户、农业和和小微企业的贷款较少,政策功效不够明显

我国设立农业银行,目的是要“在农村地区设立”并且“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但从信贷投放对象分析,这种政策导向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经对部分地区农业银行进行调查分析,并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划分,其贷款客户中属于小企业范畴的贷款金额仅占全部贷款余额的5%左右,其余贷款发放对象大多为大中型企业。

为了进一步解决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申领问题并提升其工作效率,我们下一步申报布局工作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为稳步扩大政策覆盖面,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更好地支持城乡统筹发展,从2013年至2015年,将费用补贴范围扩大到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

篇2

一、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

(一)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按照《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单位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将法治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今年以来已组织召开两次党组会议学习研究相关文件,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二)全面实行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按照《县实现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行“八个一”工作模式:一是制定学法清单,将《民法典》《宪法》纳入共性学习清单,领导干部根据工作实际将《破产法》《证券法》《省地方金融条例》等纳入个性学习清单。二是记好学习笔记,统一制发领导干部学法笔记本,根据学法清单和个人年度学法计划,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并按计划认真做好学法记录。三是撰写述法报告。按照年度学法用法工作情况组织领导干部撰写述法报告3篇。四是开展法治调研,结合工作实际组织领导干部针对典当行、非法集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法治调研活动,形成法治调研报告3篇。五是举办法治辅导,根据分管领域涉及的法律法规,组织领导干部开展防范非法集资、金融政策等法治辅导3次。六是参加学法考试,组织单位中层以上干部本年度参加两次学法用法考核,考试成绩均为合格。七是建立学法档案,明确1名同志具体负责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工作,汇总整理领导干部参加日常学法、考核考试、法治讲座、法治调研等学法活动情况。

(三)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按照《关于在全县国家机关中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方案》通知中明确的我单位普法责任清单,扎实组织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常态化组织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5月份组织开展了以防范非法集资、“套路贷”和“校园贷”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制作了公益宣传片连续在电视台滚动播放,发放宣传折页3万余份、宣传品2000余份。5月15日组织9家银行机构及相关部门在文化广场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和“赶金融大集”集中宣传活动,设立宣传咨询站16处,接受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6月份组织开展了以“守好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防范非法集资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宣传品1100余份。同时,结合案件新形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组建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志愿服务队,制定了年度宣传教育计划,依托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联户村进行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群众防范金融风险意识。二是加强金融政策宣传力度。成立金融政策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着力提升金融政策研究、金融政策宣传、调查研究工作水平。组建金融政策宣讲工作组,做好金融政策宣导落实,提供精准金融服务。今年以来已进行集中宣讲5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三是强化业务培训。今年在住建局报告厅向社区网格员进行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相关知识宣讲,通过剖析解读典型案例,进一步提高全县干部职工和群众防范能力。

(四)依法完善行政制度体系建设。一是严格执行规范性合法性审核标准体系,本年度我单位提报的县委常委会议题及政府常务会议题,在上会前均按照议题性质报送司法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二是规范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清理,我单位自成立以来制定规范性文件1份,已于今年5月份到期。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一是持续加强政务公开,严格按照政务公开相关规定,及时将重大决策事项、可公开的政策文件、领导干部分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信息等内容在政府网站公开,推动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自觉接受群众、社会、舆论监督,今年县政协对全县金融工作进行视察,并全县金融工作提出了有关要求。三是高质量办好建议提案,今年我单位承担政协提案6件,其中本年度能够及时解决的A类2件,三年之内能够解决的B类2件,已全部完成答复工作,办复率为100%,不需要答复解决的事项2件。四是自觉接受省委巡视反馈问题专项检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监督检查,针对反馈的问题即知即改,明确整改事项和责任人,确保整改到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没有相应行政执法权限。机构改革后,我单位性质为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按照三定方案规定没有对地方金融组织的监管权限,工作人员均为事业人员没有相应的执法权。二是法律知识学习还需增强。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有待提高,还存在注重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忽视了其他法律法规的学习的情况。

篇3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金融支持;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17日

一、西部民族地区金融支持不足现状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的统计结果,中国目前还有近9,000个乡镇只有一个金融服务网点,有近3,000个乡镇市没有金融服务网点,即“零金融服务网点”,而在这些“零金融服务网点”中,西部民族地区占到了80%以上。

王曙光在“加大西部民族地区金融反贫困扶持,消除金融服务空白区”中这样写道:其多年来在宁夏、广西、新疆、内蒙古、贵州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做过很多农村金融相关的调研,这些地区农村经济的飞速增长以及农民对金融服务的强烈需求跟当地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严重短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农村信用社共有12个网点,其中城里有7个,乡下只有5个,1个农村信用社服务3个乡镇,而这些乡镇的地理跨度非常大。金融服务的缺失,造成了老百姓贷款困难。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至今仍有21个乡镇属于“零金融服务乡镇”,农民贷款困难突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类金融机构逐渐萎缩,现存金融机构在服务能力和覆盖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再加上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运营方面的问题,使得新疆农村金融服务形势更加显得严峻。2009年9月,作者调查了距乌鲁木齐仅有30公里的五家渠市的农村金融情况,在五家渠国民村镇银行成立之前,这里的农户基本得不到农村信用社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农户信贷可及性很低。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状况总体来说是很滞后的,西部农村出现了大面积的“零金融服务区”,既有客观的原因,例如边远民族地区尤其是山区的信贷成本高,自然风险和信用风险比较大;也有制度性的主观因素,例如政府不注重在边远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大型商业银行大面积撤并网点,等等。但从金融的角度来看,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二、西部民族地区金融支持不足原因分析

(一)金融政策全国统一,缺乏倾斜性金融政策。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自身资金积累能力有限,所需资金除财政投入外,主要靠吸引外部资金。然而,西部地区投资环境不佳,投资成本高,对外部资金缺乏吸引力。在这种境况下,增强对区域外资金的吸引力,就只能靠政府政策,特别是金融政策和金融制度安排。但是,目前中国在金融政策上并没有做出有利于增强西部资金吸引力的安排,货币金融政策没有体现出对西部地区的倾斜。主要体现于:第一,全国统一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不利于西部地区货币资金供给的增加;第二,全国统一的存贷款利率造成西部地区资金流向东部。

全国统一的货币金融政策,使本来就资金严重短缺的西部地区资金供给不足,融资余地有限,而且还要承受资金外流的现实,最终使东部地区金融市场上出现“马太效应”,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东部地区拥有的金融资源远远多于急需大量开发资金的西部地区。

(二)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不健全,金融服务不完善。西部金融机构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民间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服务职能不能充分发挥。主要表现为:第一,西部民族地区政策性金融机构有限,其对西部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足,在东西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以及其他金融政策没有差别、东部资金盈利率普遍高于西部地区的情况下,商业性金融机构必然把资金及业务重心转向东部,这样西部地区的金融支持除了需要国家金融政策提供外,很大程度上还得依靠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业务来体现,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为西部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第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非国有金融机构发展不足,导致西部金融服务主体不足,市场主体融资渠道狭窄,对中小企业、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乏力,从而影响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第三,外资金融机构少,外资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有限;第四,商业银行布局网点较少,金融服务能力不强;第五,农村金融机构萎缩,农村金融服务严重不足。

(三)西部民族地区金融机构实力不强,服务水平较低。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相比,其金融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实力较弱,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金融服务功能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第一,金融机构运行机制不规范,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第二,金融创新发展滞后,金融服务功能不完善;第三,金融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专业金融人才匮乏。西部地区在人才上的劣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金融资源向西部的转移,影响西部金融机构资金实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影响了西部金融机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增强西部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四)金融市场发育滞后,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在西部地区,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发育不充分,二级市场、三级市场发育更是严重滞后,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发行数量极为有限,债券的流通规模更是微乎其微,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很大,由此极大地限制了西部地区直接融资的发展。而融资方式的单一,又会使资本形成能力不足,从而制约了西部融资能力的增强。

(五)西部民族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欠佳,融资能力有限。西部民族地区金融生态环境问题较多,金融生态环境较差是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第一,金融法制不健全,金融法制环境不佳;第二,金融监管不力,金融机制稳健运行缺乏监管保证;第三,信用观念淡薄,社会信用水平低下;第四,金融领域仍然存在行政干预,金融运行独立性不够;第五,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商业银行优质客户较少。相对东部来说,西部地区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盈利水平不高,大中型企业较少,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高的三资企业、外资企业较少,而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一般都是当地银行的优质客户,这类企业少意味着银行优质客户少,经营风险较大,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制约,因此,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能力也就较低。

三、改善西部民族地区金融支持不足的对策建议

(一)实施有差别的货币信贷政策。根据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实行有区别的货币信贷政策,如降低民族地区支农再贷款利率、扩大实施利差补贴的农贸企业范围等等,改变目前信贷资源过度向“大城市、大项目、大企业”集中的局面。制定适合民族地区经济特点的评级标准和贷款条件,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同时,加紧制定向民族地区倾斜的货币金融政策法规,为了加大商业银行对民族地区开发的信贷支持力度,可以适当降低民族地区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备付金率。此外,为了吸引区域内外资金,可以考虑赋予自治地方所在地中央银行分支机构适当调整利率的权限。

(二)完善西部民族地区金融组织体系。首先,要降低民族地区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门槛,向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市场准入、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发展新型地方性金融机构,引进股份制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其次,规范民间融资行为,积极推动民族地区证券、典当、租赁业和担保机构的发展;第三,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鼓励民族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事混业经营,尝试农业保险等业务,拓展服务范围;第四,设立政策性保险公司,开办低费率的农牧产品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强化对农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第五,引导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债券,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形成民族地区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

(三)建立西部民族地区资金回流机制,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首先,调整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适当放宽民族地区授权授信额度,解决民族地区贷款难的问题;其次,规定存贷比例,控制民族地区商业银行上存资金,改变基层经营方式;第三,推进邮政储蓄改革,拓展业务范围,开办中小型企业贷款和农牧民小额信用贷款,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第四,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应增加民族地区开办助学贷款和中小企业再贷款;农业发展银行开办农牧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贷款等等;保险公司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帮助民族地区增加金融资源,加快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四)加强对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培养。政府应该帮助民族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加强培训力度,以改进其服务水平,提高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管理者的素质和经营能力。民族地区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既取决于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素质,政府应该承担对民族地区金融机构进行人力培训的责任,同时也应加大对农民进行金融知识教育,提升他们的金融知识水平和信用意识。

(五)强化西部民族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首先,要规范金融机构行为,减少审批环节,坚决杜绝乱收费,营造良好的环境;其次,发挥政府对市场和企业的引导作用,政府通过转换和健全职能,促进市场和企业健全机制,建立和谐共存的金融生态环境;第三,优化执法环境,进一步提高金融司法案件审理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第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和信用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个人征信系统的作用,实现信息共享。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曙光.加大西部民族地区金融反贫困扶持,消除金融服务空白区[J].理论探索,2010.

[2]丁英.西部地区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的原因分析[J].经济研究,2009.62.

[3]王一流.民族地区金融发展的法制对策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0.11.

[4]乔永,李大期.优化民族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建议[J].甘肃金融,2009.1.

篇4

【关键词】通货膨胀;金融危机;外汇储备;投资;金融制度

一、日本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

1、非独立的金融制度是导致危机的根本原因

日本的主银行体制不同于英美等国的模式,银行运作缺乏自身的独立性,严格按照官方的命令行事。政府对于金融市场的控制一旦脱离现实基础,只是为了政府经济目标而设定金融政策,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没有立法为依据的金融监管,最终使银行等金融机构丧失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

2、银行经营错位是加剧泡沫的重要诱因

银行作为信贷双方的中间人,正是为了弥补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的。银行减少了交易费用,降低了风险和资金的成本。但是银行作为资金保管与运营的人,在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监管的时候,银行可以出于自身利益进行信贷,为了获取高收益而投向高利润、高风险的行业,甚至会营造适合投资环境来保证自己的投资收益。

3、日本政府在经济扩张阶段不恰当的货币政策

从日本政府的货币政策来看,应该说在此周期中存在比较明显的失误。主要表现为在经济扩张时期实行降低利率放松银根的扩张政策。由于日元自1985年12月的“广场协议”后大幅升值,为了消除日元升值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日本政府随后采取了金融缓和政策。1986年1月30日起,日本银行分数次将官方贴现率从1983年以来的5%降至2.5%的历史低点。并持续容忍接近或超过10%的货币增长速度。这项政策一自持续到1989年5月方做出调整。这一宽松的金融政策带来了大量的富裕资金,促进了金融机构扩大贷款和整个社会的信用膨胀。

4、忽视了对土地、股票等资产价格的控制

在此周期的扩张阶段,由于批发物价和消费物价水平比较稳定,而传统的日本金融政策是以一般物价水平作为参照的,这种判断成为实行扩张性政策的根据之一。而却忽视了对土地、股票等资产价格的控制。对此日本政府自身也己经认识到,并且在大藏省的专门报告“资产价格变动的机制及其经济效果”中表示,今后在经济运营方面除物价走势外,与前相比要更加重视资产价格的走势。

5、不动产贷款控制不力

在对不动产贷款的控制方面,虽然大藏省较早就对银行的不动产贷款采取了行政上的干预措施。但是总体上看并没有什么成效,原因就在于金融机构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了大量的绕开行政管理的迂回贷款,银行回避管制的动机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本身开拓新业务的企图相结合,最终导致大量迂回贷款流向不动产市场。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因此成为继城市银行和地方银行之后的不动产贷款主力。经济转入收缩后,这些贷款大量成为不良债权,许多金融机构更因此而破产。同时,暴露出金融机构具有忽视对借款人进行审查的倾向。

二、日本金融危机对我国目前潜在的通货膨胀的警示

根据分析日本的金融危机和我国处于经济繁荣期的实际,在控制货币供给和扩大货币需求的原则下,提出如下建议:

1、加快金融制度建设

稳步发展金融自由化,提高金融系统的独立性稳步发展金融自由化,提高金融系统的独立性,保证金融政策对整体环境的稳定作用,是保证经济稳定高速发展、防范金融泡沫的重要环节。通过金融自由化,保证金融信息的公开性,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促使资本更有效地配置,避免过高的泡沫风险;加强金融系统的独立性,减少外界的干预,可以使得金融系统减少不良资产累积,更好地处理泡沫风险,从而实现经济整体安全。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

2、加强银行监管

由于银行信贷存在投机行为,所以要加大对银行发放贷款的监管,谨慎控制银行盈利性的经营和投机。银行可以从事股票和房地产等虚拟资本的投资,这是出于资本配置的需要;人为的炒作虚拟资本,而将炒作的成本由社会承担就是错误的。同时,加大对借款人偿债能力的审查,减少资本的过度投入,防止经济过热和坏账的出现。

3、积极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加强外汇管理

我国房地产价格和股价的飙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投机性资本大规模流入我国,这也证明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人民币升值预期对境外投机资金的巨大吸引力。因此,继续推进已经有成效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实现人民币的缓慢升值,防止其过快升值。同时,由于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很大压力。因此要加大外汇储备的管理,加强对海外的资本投入,扶持更多的大企业走出国门。

4、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

在目前的股市繁荣情况下,要密切关注股市的变化,并加以政策引导,特别是要注意适用货币政策进行调整。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提高利率。同时,扩大投资面,引导货币的需求,努力创造有效需求。

5、对土地、商品房等资产价格的控制

实行严格的土地审批制度,实现土地的有序有效供给。防止开发商的圈地、屯地等行为。另外,还要努力控制房价的上涨,防止泡沫的扩大。

6、拓展投资渠道,鼓励全民创业

由于国内人们投资渠道的单一,多数资金流入了股市和房地产。因此,要拓展投资渠道,引导过剩资金的合理流向,比如发放国债等,减少资金对股市、房地产的压力。

另外,放宽投资领域,使得更多的被国家控制的行业如铁路、航空等部门向民间资本开放,使资本都能获得平等机会和高额回报。同时,鼓励全民创业,让更多人参与到实业中去,那样,可以扩大对资金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减少资产泡沫,为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曹龙骐.金融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篇5

关键词:贫困地区;金融供给;金融需求;普惠金融

为准确了解“十二五”期间天水市普惠金融发展供需状况,有效发挥普惠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积极作用,本文从供给主体、需求主体两方面进行了专项调查,阐述了供给方和需求方存在的问题,提出天水市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普惠金融供给主体分析

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善。目前,天水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51家,证券机构6家,保险机构137家,融资性担保机构19家,小额贷款公司19家,银行业从业人员4766人,保险业机构从业人员8500人。由于县域经济总量不足,金融机构相对市区明显偏少,特别是张家川县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与其他县有较大的差距,有待进一步完善(见表1)。

普惠金融产品、服务和创新单一。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涉及到的金融服务产品主要有农业生产经营性贷款、畜牧养殖业贷款、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贷款等,其他创新贷款品种并未开展。2015年末,累计发放各项贷款642.58亿元,贷款主要投向为:投放农村企业贷款100.83亿元,占比15.69%;投放农户贷款203.01亿元,占比31.59%。截至2015年12月末,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余额1.6亿元,双联惠农贷款余额6.88亿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余额0.6亿元,助学贷款余额只有61万元。

支付结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11年到2015年便民服务点数量增加到2841个,在全市548个乡镇实现全覆盖,已覆盖到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农村快捷、便利支付。2015年末,天水辖内各网点共发起业务6316笔,成功6251笔,作废65笔,笔数、金额较2010年分别增长7.8倍和2.3倍。辖内金融机构网点402个,较2010年增加54个,接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的银行机构网点305个,接入率为80.68%。截至2015年末,全市1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卡775.15万张,较2010年增长486.04万张,同比增长15.31%。非现金支付工具布放速度加快,银行卡受理环境持续改善,全市各类收单机构共布放POS机具14243台,布放ATM机952台,较2010年分别增加10941台和617台,增长3.3倍和1.84倍,分别占到全省农村地区的18.3%和13.26%。

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难。近年来,辖区人民银行联合当地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征集农户信息,完善农户、个体户等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记录,建立信用档案,加快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2010年农户信用档案和评定信用农户分别为40.23万和30.51万户,2015年增加到58.17万和45.89万户,分别增长44.59%和50.41%。但部分村干部对精准扶贫政策把握不准,在确定精准扶贫贷款户时有走过场、部分农户不如实填报收入情况,造成少数较富裕户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系统,部分真正的贫困户没有被纳入进来,存在因病、因学、因灾返贫的现象。

二、普惠金融需求主体分析

(一)农户需求主体分析

1.农户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增加。问卷调查发现,接近一半的农户需要增加农业保险方面的金融服务。据调查,在“除了存贷款业务之外,您认为最需要对农村增加的金融服务”选项中,有高达45%的农户选择了增加农业保险。与此同时,农户对银行卡的需求较为迫切,9.3%的农户认为应加大对银行卡的投放力度。近两年国家的金融下乡活动对农户有一定的帮助,但农户对金融知识的了解程度仍然较低,仅仅知道存款、贷款、转账和汇款等基本知识,对于投资理财、政策性扶贫贷款等方面的知识欠缺。调查中,16%的农户认为应加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政策和知识的宣传。

2.农户在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问题多样化。农户金融需求依旧旺盛,但农户承受力有限,金融服务相对单一,贷款门槛高、利率高、额度小等因素制约了农村金融服务,农户的金融需求满足不充分。据调查,目前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期限主要以短期为主,存在贷款期限太短和J款利率过高问题。22%的农户认为贷款缺少担保,40%的农户认为贷款额度太小,贷款期限短、手续复杂的农户合计占56%。

(3)农户贷款用途主要用于农业投入。据调查,57.33%的农户不需要借款,42.67%的农户有借款需求,大多数农户资金需求规模在5万-10万元之间。用途占比较高的三项依次是农业支出、婚丧嫁娶以及商业投资

(二)小微企业需求主体分析

对75户小微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85%的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严重不足,资金需求较大。

1.小微企业资金短缺情况仍然比较严重。调查显示,小微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较大,33%的企业所需资金用于扩大生产,65%的企业所需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中有70%的企业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且仅有35%的企业融资渠道通畅,65%的企业融资渠道通畅程度一般和不畅。

2.企业融资各项收费较高,增加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调查的企业融资,其他收费项目主要由担保费、贷款评估费、风险保证金、抵押物评估费(土地、房产等评估费)以及其他费用(包括保险费、工本费、公证费、财务报告审计费、融资顾问费、土地登记费、房产登记费、工商查询费)构成。除了金融机构的利息和其他费用支出以外,小微企业融资还需要支付一定的中介费用,由于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较低,偿债风险较大,中介费用的支出是不可避免的,较高的综合融资成本挤压企业盈利空间,企业经营压力增大。2013年至2014年末,担保费、贷款评估费、抵押物评估费以及其他费用都有所增加,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69%、73%、125%以及72%。2015年,除抵押物评估费之外,担保费、贷款评估费、风险保证金以及其他费用较去年同期都有所下降,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额外成本。

3.小微企业贷款满足率逐年下降。调查发现,多数样本企业在2011-2015年期间发生过外部借款,并表示农村企业发展面临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资金缺乏”。通过对样本企业近5年的实际贷款额和实际所需贷款额之比进行分析,发现从2011年开始,样本企业的贷款需求满足率呈现一个锐减的特征,2015年样本企业的贷款需求满足率^2011年下降4个百分点。

三、主要问题

(一)政策落实不够到位

普惠金融政策落实中,受扶持对象流动性强、经营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低等因素影响,业务往往伴随着风险高、监管难、工作量大、审批程序繁琐等问题,无形中增加了银行的管理成本。然而,作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税收倾斜、基金激励等重要政策又不能惠及,在压力与激励措施失衡状态下,银行信心不足,办理积极性不高。

(二)小微企业融资仍面临诸多挑战

小微企业融资仍面临着信息不透明、财务不规范、市场风险不确定、抵押担保难落实等问题制约,同时由于起步晚、底子薄,目前通过上市、发行集合票据、集中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还处于空白,融资渠道主要还是依赖银行信贷。

(三)金融知识和政策匮乏,信息不对称

一是农户、小微企业负责人对国家帮扶优惠政策信息不清楚、不了解或理解不到位。二是农户居住分散,小微企业规模小,缺少相关评审信息,很难评估农户、小微企业的还款能力、信贷风险。

(四)农村金融服务依然薄弱

一是农村金融保障机制依然滞后,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有限,担保机构业务不能覆盖“三农”领域。二是农村金融市场竞争还不充分,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依然存在。三是农村支付环境还需优化,网上银行、电话银行、POS刷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仅在中心城镇和中心村得到了普及应用,边远村镇的使用普及率依然较低。

四、对策建议

(一)畅通普惠金融政策落实渠道

发挥好“政府牵头、人民银行推动、相关部门落实、金融机构跟进”的普惠金融政策落实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沟通相关信息,协调解决普惠金融政策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凝聚合力,畅通普惠金融政策落实渠道。同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体,加大对普惠金融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扶持对象及时了解普惠金融相关政策。加强信用宣传,增强个人信用意识,帮助扶持对象逐步树立信用意识,完善信用记录,减少贷款违约风险。

(二)减轻小微企业融资压力

引导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履行更多社会责任,平衡好在支持重点领域和兼顾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关系,把满足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作为新的信贷增长级抓好抓实。让更多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对接帮扶,发挥其在管理、市场方面的创新优势,积极满足小微企业的多样化、差异化金融需求。鼓励设立村镇银行、小贷公司、资金互助社、农业社区基金、小型金融担保公司等新型小微金融组织,发挥其在从事微型金融服务中贴近基层、链条短、信息对称的优势,降低对抵押、担保的要求,从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等问题。

(三)普及金融知识

从农户、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需求分析来看,还有很大部分农户、小微企业缺乏对金融服务必要的认知,如小额信贷政策、农业保险政策、国家帮扶政策等,因此必须从农户、小微企业这个需求主体着手,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农户、小微企业能力,并有效地降低借贷交易的成本。

(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一是积极创新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结合现代农业中农业产业化企业、现代农业科技、农田水利建设等对金融的需求,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满足不同主体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需求。二是加快法律法规及政策顶层设计,在制度上允许农民的财产用于抵押担保。大力推广林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订单农业与供应链融资、涉农直补资金担保贷款等。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试点及推广。三是发挥市场作用,优化直接融资环境,规范发展民间金融,有效拓展小微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做好小微企业发行股票及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的宣传使用。

参考文献

[1]白钦先,高霞.普惠金融发展的思考[J].中国金融,2016,(1):45-47。

[2]齐曼,宋淑芳.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6,(20):115-116。

[3]卫文月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浅析[J],宁夏农林科技,2016,(3):47-49。

[4]姚世新.开展普惠金融发展新路径[J].中国农村金融,2016,(1):7-9。

[5]朱慧敏.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全文版:经济管理,2016,(4):69-70。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Inclusive

Finance Development in Tianshui City

――A Case of Tianshui in Gansu Province

Research Group

篇6

一是进一步健全并贯彻货币政策的监测机制,建立起涵盖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监测体系,制定辖区经济发展指标和金融运行状态指标的收集管理办法,为实施和分析货币政策提供充足的信息支撑,实现宏观与区域信息相结合的经济金融运行监测体系,及时监测反馈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是进一步健全贯彻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切实做好与地方政府及相关经济综合管理部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货币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是进一步健全贯彻货币政策的反馈机制,加强对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分析研究,及时反映、预测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分阶段制定实施调研课题,深入开展调研活动,为上级行及当地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提升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

一是强化窗口指导。通过对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及运行态势和地方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的准确分析把握,及时制定出符合当地经济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在贯彻执行货币政策中积极配合协调地方产业政策,积极主动地做好信贷营销,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扩展金融业务。

二是用好用活支农再贷款。通过灵活有效地运用支农再贷款,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不断加大对“三农”经济的信贷投入,不断总结和拓展“信用村”建设的示范效应,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政策中的主渠道作用。

三是充分发挥利率杠杆作用。根据利率市场化要求,指导辖区金融机构贯彻执行利率调整政策和计、结息办法,引导农信社制定实施利率浮动管理办法,做好金融机构资金定价调查,积极创造条件发挥利率杠杆在金融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建立金融稳定工作机制,切实维护辖区金融运行安全

一是进一步完善辖区金融风险监测机制。同辖区金融机构充分协商、订立协议,加快开发辖区金融业稳定评价体系和预警体系进度,做好金融风险监测、分析、预警和评估工作,建立涵盖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手段,监测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变化和金融业整体风险,建立支付风险报告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扩散。

二是推进反洗钱工作机制建设。建立辖区反洗钱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反洗钱内控制度和岗位设置、人员配备,严格执行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登记、报备、审查制度。完善转账支付交易监测报告和建立异常交易报告制度,加强对电子同城大额可疑资金走向的监测。

加强征信建设,营造良好的货币信用实施环境

在切实抓好金融法律法规和金融基础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上,一是进一步完善和充分发挥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作用,建立完善的信用记录,逐年提高贷款卡年审率和增加规模企业信用等级,为金融机构提供及时、权威的信用信息咨询服务。积极探索建立个人信贷征信系统,从消费信贷和银行卡入手,逐步建立辖区个人信息信用体系。

篇7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经济因素 政府政策

在后危机时代,我国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来实现经济的复苏和发展。然而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非常突出,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并将“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作为中国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紧迫的战略任务。因此,在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有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综述

理论界有关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偏向对其影响,程开明(2008)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城市偏向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认为其与二元经济结构相关,胡晶晶和黄浩(2013)通过对我国各省市的研究认为,二元经济结构的弱化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三是FDI对其影响,因国内外样本选择的差异,有关的结论并不统一,赵莹采用了多个解释变量对基尼系数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FDI与基尼系数正相关的结论。四是金融发展对其作用,陆铭和陈钊(2004)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没有显著影响。五是城镇化对其影响,但其说法不一,林毅夫和刘明兴(2003)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导致了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陆铭、陈钊(2004)等学者的研究结论则相反。

综合以上研究,笔者觉得还有以下不足:第一,“加快城镇化进程”措施被国家进一步强调,因此其在体现统筹区域及城乡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可能会对城乡居民收入产生一定影响,而现有文献中并没有明确体现。第二,因江苏三大地区间的差异,造成各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可能不一,而现有文献较少说明。因此本文将主要围绕这两方面展开研究。

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笔者认为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因素,另一类是政府政策。

(一)经济因素

1.城乡劳动生产率。城乡二元格局中,城镇居民受体制内的保护享受着较高的社会福利等其它优越条件,在生产过程中有着较高的生产热情和效率,最终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2.城镇化率。随着现代化农村的发展,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伴随着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水平会逐渐提高,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二)政府政策

1.政府财政支出政策。城市作为工业以及服务业的主要生产基地,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政府部门为寻求收入的提高会相应地增加对城市建设的投资力度,而忽视农村建设,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2.工业化政策。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导致农村生产率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工业化进程中,为剩余农村劳动力提供工作岗位,增加农民们的收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会逐渐减小。

3.对外开放政策。我国是世界出口大国之一,出口的产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其生产大多都是由农村居民从事,从而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4.金融政策。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金融,农村居民的贷款以及金融服务效率较低,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择

笔者在借鉴以往学者研究基础上选择了相关指标,具体见表1。

根据以上变量的设定,采用如下模型来验证各因素对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CXSRit=μ0+∑μmEconomyit,m+∑μn

Policyit,n+eit

CXSRit、Economyit和Policyit分别表示第i地区t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二元结构程度和政府政策。μ0表示常数项,μm

和μn表示回归系数,eit是残差项。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1996-2011年江苏省13市数据为初始样本,近些年江苏省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在各地区间的差异也相对较大。本文数据均来自于《江苏省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此外,笔者采用移动平均法填补了其中部分缺漏值。

实证分析

(一)模型检验

1.单位根检验。本文同时进行LLC、Breitung以及Hadri方法检验。从检验结果看出,对于各变量原始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各变量显示结果不一,故对所有变量的滞后一阶进行检验,除了Hadri检验结果不一致外,LLC检验和Breitung检验的结果相同,由此可以判断出原序列是一阶单整而非平稳序列。

2.协整检验。本文主要应用Pedroni方法。从表2看出,除了Panel v-stat、Panel rho-stat和Group p-stat检验接受原假设外,其余检验均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综合考虑,认为面板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可以进行回归。

3.估计方法。本文主要考察自变量系数所反映出来的样本效应,考虑了混合最小二乘回归、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三种形式,并通过表3中的检验来确定。根据检验结果,笔者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同时为了减少由于横截面数据造成的异方差影响,对三大地区数据采用不相关回归方法(SUR)来估计方程。

(二)回归结果及解释

根据上述的检验结果,对模型进行回归,结果见表4。江苏⑵的模型是在江苏⑴的基础上加入了城镇化率这一变量。从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虽然调整的R2值有所下降,但各变量之间的显著性效果加强了,并且其检验效果较显著,说明在江苏整体范围内城镇化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着一定的影响。

1.经济因素。第一,城乡劳动生产率。就江苏整体范围来讲,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区域层面上,各地区城乡劳动生产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表现出了明显的正向影响。

第二,城镇化率。在江苏范围内,城镇化率与城乡居民收入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各地区的表现不一。在苏南,其对城乡收入差距其到了一定的正向作用。农民户籍由农村转变为城市,原本属于农民的财富现在却化为城市居民所有,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苏中和苏北地区则相反,城镇化进程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增大。

2.政府政策。第一,政府财政支出政策。从江苏(2)的模型中可看出其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关系,但是该变量仅在10%的水平下显著,属于微弱显著。苏南和苏中地区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明显。相比之下,苏北地区则呈现出了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但其系数较小,说明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较弱。

第二,对外开放政策。就江苏省整体而言,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正影响比较显著,这表明了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城镇居民的受益大于农村居民。在苏南地区,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起到了明显的缩小作用,苏中和苏北地区则截然相反。

第三,工业化政策。在江苏整体范围内,工业化政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为负。苏南地区的工业化政策加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苏中和苏北地区的情况和江苏整体情况一样。

第四,金融政策。在江苏省总体范围内,金融政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苏中和苏北地区也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滞后导致金融服务农民的过程中受到较多阻碍和不便,不能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而在苏南地区,这种情况相对好的多。

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江苏省整体范围内,政府财政支出结构、FDI和工业化政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起到了缩小的作用,城乡劳动生产率、外贸依存度、城镇化率和金融政策扩大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基于以上结论,笔者就缩小江苏省和三大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拓宽农村居民成为城市居民的渠道,尤其注重苏中和苏北地区的态势,这对缩小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政府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要因地制宜,尤其注重优化财政对“三农”的支出结构,努力做好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在工业化进程中,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苏中和苏北地区)的作用,合理有效地安排岗位,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有着较大的意义。

第四,循序渐进地推进金融体制地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尤其注重开发农村金融市场,逐步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的运营。

参考文献:

1.程开明.从城市偏向到城乡统筹发展[J].经济学家,2008(3)

2.胡晶晶,黄浩.二元经济结构、政府政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J].财贸经济,2013(4)

3.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6)

4.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03(8)

5.郑江淮,高彦彦.从劳动力流动到区域产业转移[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4)

6.张继良,徐荣华,关冰,张奇.城乡收入差距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J].中国农村经济,2009(12)

7.赵莹.中国的对外开放和收入差距[J].世界经济文汇,2003(4)

篇8

关键词:国际原油 价格 金融

受全球原油供需关系、地缘政治和市场投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2013年国际原油价格呈震荡走势,ICE布伦特原油2月8日触及年内最高119.17美元/桶,4月18日触及年内低点96.75美元/桶,年内波动区间22.42美元/桶。

2014年国际市场供需关系总体仍维持宽松局面,美国的金融政策和国际地缘政治仍是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主要因素,本文重点从金融及经济的角度分析2014年影响国际原油价格,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量化宽松政策

量化宽松(QE:Quantitative Easing)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第一次量化宽松(QE1)主要包括1.25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3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1750亿美元的机构证券,实施时间为2009年3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

第二次量化宽松(QE2)主要是6千亿美元包括美联储斥资购买财政部发行的长期债券,每个月购买额为750亿,实施时间为2010年8月底至2012年6月。

2012年9月14日,美联储麾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将从15日开始推出进一步量化宽松政策(QE3),每月采购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现有扭曲操作(OT)等维持不变,维持0-0.25%的超低利率的维持期限将延长到2015年中。与前两轮行动不同,美联储的第三轮定量宽松举措(QE3)没有明确限制,将一直持续至就业市场复苏。加上在现有的“扭转操作”(Operation Twist)计划下购买的长期美国国债,美联储将在今年剩余时间以每月850亿美元的力度购买资产。

2013年12月18日,美联储宣布从2014年1月起,将每月85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缩减100亿美元至每月750亿美元。美国缩减量化宽松政策必将逐步缩紧全球市场的流动性,对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形成打压态势。

二、巴赛尔协议

《巴塞尔协议》是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督委员会的常设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7月在瑞士的巴塞尔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的简称。该协议第一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国际通用的、以加权方式衡量表内与表外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有效地扼制了与债务危机有关的国际风险。

《巴塞尔协议Ⅲ》的草案于2010年提出,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2013年1月6日公布《巴塞尔协议Ⅲ》。该协议规定,截至2015年1月,全球各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6%,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占银行风险资产的下限将从现行的2%提高至4.5%。另外,各家银行应设立“资本防护缓冲资金”,总额不得低于银行风险资产的2.5%,这样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可达到8.5%-11%。

2013年7月2日,美联储宣布全球20个主要国家从2014年开始1月开始执行巴塞尔3,这个协议原本是国际清算银行为了应对重大金融危机才予以制定,巴塞尔3的执行,将会导致全球收缩资金,极大影响全球的流动性,这个行为导致的后果将会远远超过2008年。

三、沃尔克规则

“沃尔克规则”是奥巴马在2010年1月时公布的,内容以禁止银行业自营交易为主,将自营交易与商业银行业务分离,即禁止银行利用参加联邦存款保险的存款,进行自营交易、投资对冲基金或者私募基金。奥巴马批准了沃尔克提出的这个建议,并把这项政策称为“沃尔克规则”(Volcker Rule)。

2013年12月10日,美国通过了“沃尔克规则”最终版本。这项新规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禁止银行机构从事大多数自营交易;2、限制银行机构投资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3、要求银行机构设立内部合规计划,并向监管机构提交相关计划和报告重大交易活动情况。这项新规定将于2014年4月1日生效。

届时大宗商品金融炒作因素将下降,金属、能源等价格更多地回归产业属性和供需基本面影响。

四、美元互换利率(SWAP)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2011年11月30日发表声明,美联储决定与加拿大银行、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欧洲中央银行以及瑞士国民银行采取协调行动,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以支持全球金融体系。声明指出,将把几大央行之间现有的临时性美元流动性互换利率下调50个基点,该举措从2011年12月5日开始生效,以此作为对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回应。美联储发表声明,该行将把美元互换利率(swap)下调至美元隔夜指数掉期利率(OIS)加50个基点,此前为美元隔夜指数掉期利率加100个基点,同时还将把互换协议的到期时间延长到2013年2月1日。

2012年12月月13日,美联储发表声明,与加拿大、英国、瑞士和欧洲央行联合决定,把本于2013年2月到期的临时美元流动性互换协议延长至2014年2月,同时,五大央行间的临时性双边流动性互换协议也将延期至2014年2月。如果不再延期,将意味着就是美联储和全球五大央行联手进行的汇率掉期的交易开始结算,很可能导致美元实际对除这五大央行外的所有新经济体国家实行加息50个基点,这样必然导致美元走强,直接刺破所有新经济体国家的泡沫。

五、中国经济影响

2013年10月14日,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秋季座谈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会上《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3年秋季报告》,报告指出,伴随着外贸红利、人口红利的逐步减弱,中国经济已告别超高速增长期,进入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的中高速增长新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扬李扬认为,当前国际经济仍在不断下滑,原因在于导致本轮经济危机的一些因素仍然存在:全球经济发展方式存在问题,各国财政纷纷出现一些困局且愈演愈烈,金融系统存在去功能化倾向,各国之间贸易战及非贸易摩擦加剧。

报告预测,2013年中国GDP增长7.7%,增速与上年持平,继续保持增长稳健、结构优化的发展态势。2014年,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预计2014年中国GDP增长7.5%左右,将继续保持在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中央政府将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12月23日,中国社科院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显示,2012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加总债务27.7万亿元,占当年GDP的53%,其中地方政府债务19.94万亿元。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还透露,据测算,2012年,中国全社会的债务规模达到111.6万亿元,占当年GDP的215%。这意味着全社会的杠杆率已经很高,去杠杆势在必行。

篇9

一、我国货币政策的现状

货币政策是指央行实施的,用以影响货币和其他金融条件,达到持久的真实产出增长、高就业和物价稳定等广泛目标的经济政策。对于政府而言,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指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这三大法宝。

1、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发展

法定存款准备金,规定了商业银行或某些国家中的储蓄机构在其存款负债中必须上缴央行一定比例的存款或者是预留库存现金。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过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来调节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限制了银行的一定的现金流,保障了存款用户的相对风险。从2006年第一季度到今年的第一季度,这四个季度,央行已经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13次,每次的调整基本都是提高0.5个百分点。搭配使用央行票据等对冲工具,有利于增强中央银行回收多余流动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适当调节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能力,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再贴现率,央行在通过“贴现窗口”贷款或再贴现或购入银行持有的金融资产向银行体系直接提供准备存款的活动中索取的利息。从而影响货币资金供求。再贴现率现为3.24%,而且这个数据近年一直都没有变动。

公开市场操作,如回购和逆回购协议、买卖政府债券、发行中央银行证券等。从我国的货币政策报告中,可以得出去年到今年的五个季度的公开市场操作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票据发行总量和季末票据余额都是比较大的数额,央行对公开市场化操作幅度越来越大,而且根据不同的经济情况操作的幅度也不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改善通货膨胀,而且可以灵活安排。政府在今年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进一步改进金融宏观调控,提高货币政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人们要面对是央行的政策,但是怎么样才能有效的达到央行的预期?改善货币政策透明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2、我国货币政策透明披露回顾

1993年以前我国央行主要是通过领导讲话来披露我国的货币政策,这种方式的缺点是通过领导讲话进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较低,公众很难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对准确的预期。1993年起人民银行开始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里面明确列出:“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1996年起正式采用货币供应量M1和M2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每月中旬人民银行还公布上月M0、M1和M2的实际增长率、金融机构短期和中长期贷款、企业贷款、储蓄存款和外汇储备情况等月度金融统计数据。2001年开始执行货币政策报告,在每一个季度公布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内容有: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搭配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方式回收流动,协调运用好多种流动性管理工具,保持对冲力度,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维护总量平衡。2002年2月份,首次对外公布了货币政策司撰写的稳健货币政策有关问题的分析报告,报告中解释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由来、内涵、实施效果。2004年,央行公布金融统计数据时间表,内容包括:本外币存贷款数量、余额和经济运行状况等。

从前述内容可以看出,我国货币政策经济运行透明度在最近几年提高很快,这有利于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提高。但是也要认识到,我国货币政策经济运行透明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善和提高。如金融数据公布的完整性、项目全面性、经济金融运行的预测报告等。

二、改善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优点

1、降低抑制通货膨胀的成本

有利于形成对中央银行的外部监督。当中央银行不能完全排除政治干预,他们在制定政策时就会具有用通货膨胀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偏好,倾向于采取“有所作为的政策”。而在实行公开的货币政策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的任何以通货膨胀来换取短期产出提高的行为,都将被市场主体所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实施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将会破坏中央银行的信誉,丧失公信力是中央银行实行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代价。这样,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就会提高中央银行的公信力。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保持物价稳定,减少管理监管通货膨胀的成本。

2、减少信息不对称,有效引导预期

像所有公共政策一样,货币政策可以从公众的支持与理解中受益。在货币政策透明度较高情况下,中央银行向公众公开货币政策决策过程,说明决策依据,进行全面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及时而准确地有关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统计资料等,这种高度透明的货币政策,可以使公众获得更为准确的货币政策信息,避免公众对中央银行的政策制定和执行产生误解,从而获得公众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理解与支持,使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畅通。引导公众形成合理的预期。如果中央银行能够及时准确地向市场提供调控经济运行的各种信息,态度鲜明地表明对未来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风险的预测,以中央银行的权威与信誉,就可以影响公众预期,使其按货币政策制定者所期望的方向调整投资和消费行为。

3、减少市场波动,稳定金融市场

政策可信性越大,该政策对公众预期形成和决策行为的引导作用越大,其政策效应就越好;反之,可信性越小,其政策效应越差。政策的透明度是决定货币政策可信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由于中央银行不能完全预料到未来的意外冲击,因此事前宣布的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等指标与事后的实际结果不会完全一致。如果货币政策不具有透明度,公众就无法判断目标的偏离是由中央银行的短期行为或控制不当造成的,还是由未曾预料到的需求与供给冲击造成的,这样就会对货币政策的可信性造成损害。如果货币政策的透明度高,政策信息全面、详细与准确,那么公众不仅可以了解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还可以了解中央银行通过什么手段与措施去实现其目标,对正在实行的措施及所取得的效果与所宣布目标偏离的原因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理解,这样便可以保持公众对中央银行的信任。当人们适应这个规则以后,政策的明确化、制度化有助于保证实现货币政策的延续性,或者至少可以增加未来政策继续采取目前这种方法的可能性,减少市场由于不确定带来的风险,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三、国内外货币政策的借鉴

货币政策透明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目标透明度、认识透明度、操作透明度。在这三个方面上,每个国家的侧重点都不一样,现在将对外国几个有代表的银行进行分析,提出对我国的借鉴。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在《联邦储备法》中被确定为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适度的长期利率。对于会议记录等信息披露在格林斯潘时期,由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提出货币政策决策,投票结果基本是全票通过。伯南克任职到现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会后3个星期对会议纪录予以公布。美联储从1994年才开始对外公布政策。在此之前,公众和市场只能间接通过美联储在公开市场上的政策动向来判断货币政策行动的变化,即使政策决定没有变化,也对政策保持不变的依据进行解释和说明。2003年8月以来,美联储在会后声明中更加注重使用描述性的前瞻性语言,向市场传递美联储对经济前景展望和货币走势方面的信息。

新西兰储备银行采用的都是通货膨胀目标制,1990年率先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其物价稳定的衡量标准是由财政部长和储备银行行长通过签订政策目标协议确定的;货币政策决策由行长个人做出,对行长货币政策决定的详尽解释取代了会议纪要。央行还会在每个季度提供短期名义利率预测,并尝试以图表的形式向公众和市场未来最有可能的政策利率路径,向公众说明其未来可能的政策行动。英格兰银行采取的措施与新西兰基本类似,即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决策上,英格兰银行采用的是“多数票”原则。

欧洲中央银行采用的是“两支柱”的货币政策策略:经济分析和货币分析。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主要通过这两大支柱获得大量数据和信息。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由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并在取得一致的基础上做出。欧洲中央银行不公布会议记录,也不公布投票结果,只是欧洲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会议后立即宣布政策决定。

篇10

关键词:金融监管改革;宏观审慎管理;金融消费者保护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9-0026-06

一、引言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市场风险很快从美国蔓延到欧洲,由于金融机构之间信心缺失导致的信贷紧缩,使以银行间同业拆借为主要流动性来源的英国北岩银行出现了融资困难,在2007年9月14日、15日和17日发生了挤兑风波,迫使英格兰银行对其提供了高达250亿英镑的紧急贷款,最后于2010年2月被暂时国有化。其后,英国一批商业银行遭受了巨额资产损失,最后靠英国政府的巨额注资才免于破产,仅苏格兰皇家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莱斯银行3家金融机构,政府就注资了370亿英镑。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2010年,英国政府为拯救濒临崩溃的金融业,总计提供了超过1.2万亿英镑的援助,金额高于欧洲任何国家。这种大规模的金融救援,不仅引起了纳税人的不满,也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英国金融体系在全球危机中的脆弱表现表明,金融监管机构在危机之前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危机过程中也未能有效发挥危机阻断功能,暴露出英国监管体制存在重大缺陷:第一,1997年成立的金融服务局(FSA)承担了金融监管的全部职责,但FSA的金融监管职责主要集中在微观审慎监管层面,没有从宏观层面对金融体系进行总体监测,未能对金融业系统性风险进行有效防范。第二,英格兰银行名义上有监管职责,但失去了对金融机构的具体监管权力,政府也没有赋予其履行监管职责的相应工具,使其对金融体系总体风险的感受力和控制力下降,导致英格兰银行的法定权力、履职工具和其承担的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不相匹配。第三,英国财政部在“三方共治”的监管体制中处于领导地位,但它离金融市场较远,不直接接触金融机构,对金融业系统性风险的感受较为迟钝。在危机中,英格兰银行向问题金融机构的注资救援方案又必须得到财政部的批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格兰银行及时发挥最后贷款人的职责。第四,在履行金融监管职责过程中,英格兰银行和FSA均各自向财政部汇报工作,FSA发现个体风险后并不向维护金融稳定的英格兰银行报告,导致FSA与英格兰银行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和沟通。上述缺陷的后果是,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体系累积的风险不能及时、准确识别和判断,降低了监管部门携手应对危机的能力。

二、全球金融危机后的英国金融监管改革

英国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极其严重,因而成了金融监管改革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2009年7月,英国财政大臣达林公布了《改革金融市场》白皮书,由此拉开了英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序幕。而且保守党上台执政后,更是连续推出了金融监管改革方案(见表1),英国也成了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改革力度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从2007年到2012年,英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对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修补,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为弥补监管漏洞,自2007年开始,英国颁布了一系列金融监管改革的法案和条例,力求对存有缺陷的监管体系进行修补。2007 年10月,英国成立了对冲基金标准管理委员会,宣布加强对冲基金的监管,并于2008 年1月了《对冲基金标准管理委员会标准》,在加强信息披露、强化资产估值管理、构建风险管理架构、健全基金治理机制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规定。为解决北岩银行挤兑事件引发的存款保护问题,财政部了《金融稳定和存款者保护:强化现有框架》,旨在建立存款者保护的特殊解决机制,维护金融稳定。

2009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了《2009年银行法案》,主要内容有:规定英格兰银行在金融稳定中的法定职责和所处的核心地位,授权英格兰银行在危机时可以做出必要的反应;赋予英格兰银行保障金融稳定的新的政策工具,如,授权英格兰银行对银行支付体系进行监控、对问题银行的流动性采取支持措施、在流动性政策操作中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如采取非公开的方式秘密进行)。为了强化英格兰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权限,《法案》授权在英格兰银行理事会下面设立金融稳定委员会(FSC),与英格兰银行原有的货币政策委员会平级。该委员会由英格兰银行行长(担任主席)、两位副行长及4位英格兰银行非执行理事组成。FSC的主要职责是识别和判断金融风险的性质,关注金融风险的形成和发展,制定和实施金融稳定战略。《2009年银行法案》为此后的英国金融监管改革确立了指导原则,但该法案力求在“三方共治”的框架内解决问题,因而对原有的监管体制未能产生实质性触动。

2009年7月,英国财政部了《改革金融市场》白皮书,其目的是将《2009年银行法案》中规定的原则具体化。白皮书提出,为了加强金融监管应成立金融稳定理事会(Council for Financial Stability,CFS),取代之前的用于协调财政部、英格兰银行和FSA金融政策的“三方常务委员会”。CFS的工作重点是协调三大监管部门的关系,分析和调查英国金融体系中的风险并采取行动。CFS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对系统性风险进行评估并考虑需要采取的行动,CFS定期系统性风险分析报告。

白皮书强调,通过加强FSA的监管执法来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危害,包括加强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型复杂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通过改革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市场透明度和采取其他激励措施来强化市场纪律约束。白皮书提出,在控制系统性风险方面,FSA应与英格兰银行共同工作,把金融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白皮书出台后,有分析认为其内容过于保守,未触及到金融监管体制中的深层次问题。实际上,因为“三方共治”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工党执政时期建立起来的,其最初的方案就是前首相戈登·布朗在担任财政大臣时制定的。工党政府虽有改革的愿望,但并不想把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监管体制推倒重来,甚至在改革方案中,还有强化FSA监管权力的味道。2010年,工党在英国大选中失利,保守党上台执政,白皮书随即被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所取代。

(二)对金融监管体制彻底改革,构建保障金融体系长期稳定的机制

2010年5月,英国政权更迭。卡梅伦政府反对“三方共治”的金融监管体制,大力推行更加彻底、系统的金融监管改革。2010年7月,英国财政部公布了《金融监管新方案:认识、焦点和稳定》白皮书,提出对英国的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彻底改革,以中央集权取代“三方共治”,其中包括撤销FSA,金融监管职能由英格兰银行统一行使。白皮书提出,在英格兰银行内部成立金融政策委员会(Financial Policy Committee,FPC),专门负责宏观审慎管理。在FPC下面设立审慎监管局(Prudential Regulatory Authority,PRA)和消费者保护与市场管理局(Consumer Protec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CPMA),PRA主要负责对商业银行、投资机构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CPMA主要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维持公众对金融市场的信心。

2011年6月,英国财政部了《金融监管新方案:改革蓝图》白皮书,在坚持《金融监管新方案:认识、焦点和稳定》所确定的改革原则的基础上又有所前进。白皮书认为,英国在“三方共治”的监管体制下,3个部门共同对金融稳定负责,但这种制度安排事实证明是不成功的,因此提出了以保障“金融体系长期稳定和可持续性”为目标的改革计划。

2012年12月,英国颁布了《金融服务法案》,该法案于2013年4月1日正式生效。《法案》对英国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全面改革,新设立了金融政策委员会、审慎监管局和金融行为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FCA)3个独立机构。同时撤销英格兰银行已设立的金融稳定委员会,已经设立的消费者保护与市场管理局被FCA所取代。新的金融监管框架如图1所示。

在英国金融监管新框架涉及的6个部门中,英国议会负责制定金融监管立法框架,并授权和责成财政部和英格兰银行设定金融监管框架并履行监管职责。财政部负责设定金融监管框架,领导英格兰银行,对动用公共资金进行金融救援的计划作出最终决定。英格兰银行直接领导内设的金融监管机构,防范金融风险,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责,维护和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FPC负责识别和监控系统性风险,向PRA和FCA发出指示和建议,指导它们采取措施消除各类金融风险。PRA负责对商业银行、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进行审慎监管。FCA负责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促进金融机构公平竞争,增强公众对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的信心。

三、英国新金融监管框架中的职能安排

(一)金融政策委员会(FPC)的组成、地位与职责

由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暴露出英国金融监管体制和监管方式的诸多缺陷,特别是宏观审慎管理严重缺失。宏观审慎管理应致力于对金融业系统性风险的分析、监测、防范和控制来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从而超越过去那种着眼于单个金融机构安全和稳健的微观审慎监管理念。FPC的设立正是为了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弥补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方面存在的漏洞。

FPC以英格兰银行理事会下设委员会的形式存在,直接领导审慎监管局(PRA)和金融行为局(FCA)。FPC由英格兰银行行长担任主席,成员包括英格兰银行副行长、金融行为局总裁、2名英格兰银行执行董事、财政大臣任命的4名外部成员,以及1名不享有表决权的财政部代表。

FPC的主要职责是分析、监测、识别和判断系统性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对系统性风险加以防范和消除,增强金融体系的风险抵御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FPC将主要履行以下方面的职能:一是全面监控英国金融体系,发现影响金融系统稳定的因素,识别和评估系统性风险。二是向PRA和FCA发出具体的监管指示,指导它们有效开展监管工作。三是向英格兰银行、财政部、PRA、FCA就各自行使监管职能的有关事项提出政策建议。四是编制并英国的《金融稳定报告》,全面分析英国金融业存在的潜在风险以及应采取的防范和化解措施。FPC职能的履行及工作成果将主要以建议、指示和报告的形式出现(见表2)。英格兰银行可以在征得财政部同意后安排FPC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总体来看,FPC是英国金融监管框架中的一个强大机构,有权在金融体系内监测系统性风险的产生和积累情况并采取相应行动。有专家认为,创设FPC是英国政府保障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石。

(二)审慎监管局(PRA)与金融行为局(FCA)的组成、地位与职责

审慎监管局(PRA)和金融行为局(FCA)是将FSA拆分后设立的。PRA设在英格兰银行内部,为英格兰银行的附属机构,但业务独立操作,主要负责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的审慎监管。FCA设在英格兰银行外部,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对议会和财政部负责,同时接受FPC的指令和建议。

1. PRA的组成、职责和监管目标。PRA作为英格兰银行的附属机构,以英格兰银行子公司的形式存在。其主要职责是对存款机构、投资机构、保险机构、房屋信贷互助会、信用合作社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共2000多家)进行审慎监管,从而消除监管职责不清和监管漏洞问题。在人员构成上,PRA主席由英格兰银行行长兼任,总裁由英格兰银行主管审慎监管的副行长担任。PRA设立管治机构(governing body),成员包括主席、总裁、主管金融稳定的英格兰银行副行长、金融行为局总裁和其他成员。

PRA既作为微观审慎监管者,又作为宏观审慎政策的执行者。PRA的主要职责是:(1)对金融机构的安全性与稳健性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2)制定被监管的金融机构有关行为的绩效规则。(3)通过为金融机构提供授权的方式对各类金融服务和金融市场活动进行监管。(4)批准相关人员在金融机构内部履行特定职责。(5)向被监管机构收取费用为PRA的监管活动融资。

PRA的监管目标包括一般监管目标和保险监管目标。一般监管目标是促进所有金融机构的安全性和稳健性;保险监管目标则是确保投保人享有适当程度的保护。PRA作为审慎监管机构,通过对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来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把由任何金融机构倒闭所引起的破坏性影响降到最低。这一目标将支持PRA采取可信及适当的方式开展金融监管活动。PRA有责任为FPC的宏观审慎评估提供被监管机构的相关信息。《金融监管新方案:改革蓝图》白皮书规定,为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财政部在必要时可以通过命令的形式为PRA设立新的目标。

PRA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将采取“判断导向”式监管方法,即在进行决策和采取行动时既坚持基本规则,又拥有充分的自由裁量权。“判断导向”式监管方法将集中体现在对金融风险的前瞻性分析、准确的定性判断和及时有效的处置,在必要时PRA可以通过主动干预措施来化解金融风险。

2. FCA的组成、职责和监管目标。金融危机后,英国议会、财政部和英格兰银行达成的共识是,将审慎监管与消费者保护和市场行为监管由一个机构来完成是不可行的,因为这两类监管需要不同的规则和方法。因此,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单独设立了FCA,由其负责市场行为监管,以此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FCA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运作,设在英格兰银行外部,董事会主席和总裁由财政部任命,金融政策委员会的主要行政长官进入FCA董事会,董事会中的非执行董事由财政部任命,营运资金则由金融服务行业提供。FCA设立管治机构,其成员包括FCA主席和总裁、英格兰银行负责审慎监管的副行长、国务大臣和财政部共同任命的两名成员以及财政部任命的其他成员。

FCA的战略目标是保护消费者权益和提升公众对金融服务业的信心。除了战略目标,FCA还有3项操作目标,即消费者保护目标、增强金融体系的健全性目标和促进市场效率和选择目标。在与其战略目标和操作目标相容的条件下,FCA在履行职能时还应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金融监管新方案:改革蓝图》白皮书赋予FCA以下权力:(1)如果FCA认为某个金融产品可能对消费者利益造成重大损害,那么FCA有权迅速采取行动。(2)FCA可以要求有问题的金融产品更改其属性,或者阻止该产品进入市场。(3)当FCA认为某个金融产品有可能对消费者产生误导时,有权采取行动阻止该产品的发行。(4)FCA有权对违规披露信息的机构和个人发出警告。(5)FCA有权对批发交易行为和批发交易市场进行监管。(6)FCA有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的部分权力,这种监管权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保荐人的监管;二是要求证券发行人向FCA提交相关报告,并且对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金融监管新方案:改革蓝图》白皮书对FCA与PRA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也作出了相应规定:FCA在出台具体的商业行为监管规则前,应向PRA进行咨询,以便考虑该法规出台后可能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PRA和FCA都有权制定相应规则,适用于各自管辖范围内的被监管机构。当涉及双重监管机构时,针对同一机构中的相同功能,双方都会制定规则。为了确保监管的一致和协调,《白皮书》规定,PRA和FCA在制定各项规则之前应相互协商,若协商不能取得一致,可以向FPC提出咨询,由FPC做出最后决定。

四、启示与借鉴

全球金融危机后,英国启动了新一轮金融监管改革,搭建起了新的金融监管框架。虽然这一监管体制的有效性尚待进一步观察,但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提高中央银行监管权限和地位、强化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理念,值得我国在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过程中关注与借鉴。

(一)在金融监管中必须将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有机结合

英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结合的监管架构。微观审慎监管是宏观审慎管理的基础,不仅为宏观审慎管理提供信息来源及决策支持,同时也是宏观审慎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针对系统性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宏观审慎管理,强调的是监管部门要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理念,从整体上分析、监测和防范系统性风险。英国政府认为,原有的“三方共治”的协调机制难以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所以果断地将FSA的监管职能全部交回给英格兰银行,统一由一个部门来行使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职能。

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一行三会”分业金融监管模式,积极进行了金融监管协调方面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来看这种监管体制是基本适应我国情况的,短期内不需做大的调整。但在分业监管模式下,各监管部门应增强宏观审慎意识,建立本行业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工具,对本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监测、评估、防范和控制应贯穿于日常监管工作之中,并为金融体系层面的风险评估提供支持。当然,宏观审慎管理水平的提高单靠任何一家机构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建立针对系统性风险的跨部门机构。建议由国务院建立金融稳定委员会,监测和评估我国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对涉及系统性风险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决策,并促进中央银行与各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有效合作。

(二)加强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职能

英国经过此轮金融监管改革,英格兰银行将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履行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职能集于一身,金融监管地位明显提高,监管权限显著扩大。从历史上看,各国中央银行在维护金融稳定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将注意力主要放在价格稳定方面,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逐渐淡化。在英国,英格兰银行自1997年后就失去了审慎监管的权力,金融稳定职责的履行也没有相应的政策工具做保证。此次金融危机的教训之一即系统性风险管理的严重缺失,而传统的金融监管只注重机构层面的微观审慎监管,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危机之后,国际社会就宏观审慎管理取得了两点共识:一是必须从系统性风险防范的角度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二是宏观审慎管理要求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由于其对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深刻了解和全面掌控的专长,以及货币政策与系统风险防范的紧密联系,中央银行最适合履行宏观审慎管理职能。英国的此轮金融监管改革,将金融政策委员会、审慎监管局和金融行为局均设置在英格兰银行内部,此举将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管理权力集中由英格兰银行统一行使,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决定。

从我国的情况看,《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三大基本职能,但是,由于缺乏其他法律法规支撑,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往往只限于银行业。既使如此,也由于受法律授权的限制,缺乏有效的监管工具而难以得到落实。如果从防范金融业系统性风险的角度考虑,应当确立中国人民银行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的权威,在立法层面,提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地位,扩大其宏观审慎管理权限,允许中国人民银行使用更多的系统性风险监测、识别与防范政策工具。在目前分业监管的情况下,则应建立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宏观审慎管理、“三会” 负责微观审慎监管并参与宏观审慎管理的工作构架。

(三)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理论界和实务界都认识到,在金融发展中如果只关注金融机构的利益诉求,忽视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势必会破坏金融业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也将影响到金融业的稳定。因此,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各类金融交易活动中,与金融机构相比,金融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为了减少并防止消费者在交易中利益受到侵害,监管部门应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进行监管,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增强公众对金融业信心、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石。英国在新的金融监管体系中专门设立了金融行为局,履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平开展金融交易活动职能,确保金融机构在交易活动中不能轻易侵害客户利益,从而使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护。这是英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创新点之一。

目前,我国涉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条款分散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物权法》、《储蓄管理条例》、《外汇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但上述法律和法规都是在部分条款里对金融消费者保护作出一般性规定,并没有一部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因此,应在相关法律修订时,对金融消费者保护进行专章规定,明确金融消费者的含义,增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原则、维权机构的职责、纠纷解决途径等内容。目前我国对金融消费者具有保护职责的机构,主要是消费者协会和金融监管部门。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加快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步伐,2012年,继保监会设立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证监会设立投资者保护局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也相继成立了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专职开展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在此基础上,应赋予这些机构取证、调查、调节和处罚等方面的权力。接受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投诉建议,及时处理违规机构,并对投诉案件总结分析,查找制度缺陷,逐步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建设,推进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HM Treasury.2009.Reforming Financial Markets [R].Consultation Paper.

[2]HM Treasury.2010.A New Approach to Financial Regulation:Judgement,Focus and Stability [R].Consultation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