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5 03:4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医药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医药论文

篇1

[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融资产学研联盟

生物医药行业是永续增长的朝阳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以上,远超全球GDP增长水平。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以张江高科园区为核心的基地形成了产业群体、研究开发、孵化创新、教育培训、专业服务、风险投资为模块的良好创新创业氛围,以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中试孵化—规模生产—营销物流的现代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但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在产业规模、科研水平和企业实力方面处于劣势地位。要推进上海生物医药走上创新之路,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选择适合的创新突破口

生物制药业面临的一个核心挑战是新思想极少。实际上,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中,真正得到国际学术界承认的创新产品屈指可数。因此生物医药产业要加速健康发展必须寻找适合的创新突破口。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上游科研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中药合成、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积累了一定的优势,但其整体产业规模和产业化水平较低。在选择创新突破口上,可以考虑优先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市场前景的生物药物,力争在基因工程、抗体药物等方面形成新突破;积极推进小分子药物、新型药物制剂及给药系统和药物生产新工艺;大力发展新型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疫苗和新型病原体诊断试剂;力争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提高重大传染病预防能力,有效控制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流行,大幅度提高我国生物医药的国际竞争力。

二、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生物制药企业是一个无论是在创业初期还是维持其成长的阶段都需要大量资本支持的产业,对资本的大量需求决定了生物制药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有不同形式的融资手段来满足其资金需求。虽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产值迅速增长,但生物医药产业并未吸收到足够的发展资金。由于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我国生物医药企业一般规模都比较小、利润低、产品竞争力差。特别是在研发方面的情况不尽如人意,总体新药研发水平不高。

目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资金渠道相对单一,以企业自筹和国家项目基金支持为主,缺少风险投资基金和证券金融市场的支持,因此,要建立生物医药项目的技术评估平台,为风险资本进入、退出创造条件,鼓励民营资本、风险投资基金介入生物医药产业;采取优惠政策,完善鼓励技术创新信贷政策,促进有实力的生物医药企业上市融资。同时,将科技资源分配到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薄弱环节和重点技术领域,加大开发研究、产品生产的投资,加快生物医药技术的产业化。此外通过间接的产业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与外资、本土研究机构进行横向研发合作,强化中小研发企业集成创新的能力,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科技活动的研发投入,增加创新基金的启动资金规模、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加强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对中小型研发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努力培育本土的大中型企业。

三、加强产学研联盟建设

生物医药业技术产业化过程包括:研发、中试、生产和市场四个阶段。最终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是生物制药产业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在美国有两种模式实现成果转化:一种是通过专业力量帮企业申请专利,做知识产权的管理,或者是帮助企业做市场推广;另一种方法则是将科研成果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把试验费用和时间转嫁出去,出口无形产品,把中间环节外包出去。但这两种模式做得都不彻底。通过对上海生物医药企业的调研发现,应当通过建立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来加快实现产业化。要实现企业成为科研、开发和引进技术的主体,企业应努力培育自主科技开发力量,在各级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下,打破条块和体制上的界限,实现产学研协作、联合。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开发中心、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和技术转移中心的作用,以企业开发中心为主体,组织产学研紧密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关键技术领域,集中进行技术开发,力争实现产业某些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同时鼓励以重大项目为纽带,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盟。事实上,现在要完成成果转化已不只需打通产、学、研三个环节,还应包括政府、融资以及相关服务。要做好这个多要素的联盟,就需要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和投资孵化基地。

四、建立新型研发服务平台

由于生物医药产业化所需的巨额资金和现有企业一体化程度低,生物医药企业尤其需要技术、信息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企业自主创新成本。这个共享的平台应该主要包括技术、市场信息交流的平台和产品技术评估。调研中发现目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建立的一种能为科学家、企业、资本服务的研发服务平台正在受到瞩目。这个平台把新药研发的流程拆分以后标准化,在新药研发首端(科研)到尾端(销售)环节都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并且这个平台能够反复使用,因而能够降低研发企业的风险和成本,更重要的是其能充分利用中国高校和研究所的力量,效率很高。

参考文献:

[1]张江:高科技产业园区发展报告课题组.张江高科技园区产业研究报告,2008

[2]中国投资咨询网:2008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2008

篇2

      碳纳米材料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人们对碳纳米材料研究的深入,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在拓展,本书综述了在碳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前景、研究进展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1部分 介绍了碳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含第1-11章:1.碳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前景,基于纳米柱、纳米金刚石以及纳米炸弹的物理化学性质,2.作为药物载体的碳纳米材料;3.功能性碳纳米材料在光热疗法、细胞毒性以及药物传递中的应用;4.具有特殊结构的碳纳米管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5.水溶性的阳离子型富勒烯衍生物的光动力治疗;6.基于碳纳米管场发射X射线的微焦点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7.义齿基托材料:纳米管/聚合丙烯酸甲酯复合树脂;8.石墨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9.仿生石墨烯纳米传感器;10.功能性碳纳米点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11.纳米金刚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第2部分 介绍了纳米科技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从碳纳米材料到仿生体系,含第12-18章:12.三维碳纳米結构的仿生工程;13.Janus纳米结构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14.蛋白质纳米图案构筑;15.水溶胶粘合剂的仿生设计:从化学到应用,16.利用仿生膜测量脂质双分子层的渗透率;17.用于药物检测的荧光纳米传感器;18.仿生表面细胞工程。 

本书的第一作者Mei Zhang是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主要从事碳纳米材料方面的研究,在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本书可作为生物医药工程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王兆刚,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篇3

【关键词】 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外包广东省产业发展

前言

生物医药产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高科技产业,它同信息技术、先进材料术并列成为决定未来的三大最重要高科技术产业。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也把生物医药产业确定为前沿和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广东省是医药大省,“南药”更是广东省的骄傲,广东医药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利税、产品销售收入多年来稳居全国首位,均超过全国总量的1/10。广东省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寄予厚望,在《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把生物医药作为积极培育的“战略产业”,提出支持生物技术、现代中药等领域的创新研发和重大产业化项目,试图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广东新药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广东省继续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期间将投入约5亿元人民币重点引导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核心技术发展。《广东省十二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强调“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增强产业竞争力”,并将生物技术药物、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设备和医用器材作为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点。到2015年,广东要基本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产业链较为完整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1800亿元,实现增加值6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

研发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单纯活动,它是一个研发协同与交互网络,具有高效信息搜索能力、研发网络的学习能力和技术外包的集合体[1]。在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企业不能仅仅依靠自己进行独自研究和开发,要保持企业的持续增长绩效就必须整合外部资源和实施开放式创新[2]。生物医药研发的主要特点就是耗资大、周期长、风险高,而生物医药行业研发外包的商务模式能有效缩短生物医药研发周期、节约研发成本、分担研发风险,能有效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因此成为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近年来,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外包服务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据统计,2005年全球制药行业研发活动中的外包比例为24.7%,约1/4的研发工作选择了外包途径,到2010年外包研发支出占研发总费用的比重提高到40%。

2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外包发展现状分析

(1)生物医药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生物医药科技服务的市场化和企业化运作机制逐步健全。广东省政府鼓励企业开展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和测试外包服务,推进新药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药物安全监测以及医疗保障等标准化外包服务业的发展,重视提升专业服务水平,促进生物医药科技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构建网络化和连锁化的生物医药科技服务体系。例如,2009年广州成立了生物技术外包服务联盟(GZBO),旨在改变以往生物技术外包服务业散点式状态,满足区域行业发展需求,整合各家技术优势,促进成员间合作交流,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专业服务体系。GZBO的发起单位有20家,聚集了广州地区较为强大的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资源,主要包括广州生物工程中心、广州金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东华南新药创制中心、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博济新药临床研究中心等。为保障GZBO的组织规范和运行效率,GZBO设立了专业技术委员会和业务发展委员会,聘请了一批技术与经济领域专家为联盟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国际市场业务拓展指导。GZBO的成立将与北京和上海形成很强的互补性,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对华南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利。[3]

(2)打造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外包基地,构建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大平台。广东省政府打造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外包基地,按照国际标准要求,进一步完善广州、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服务外包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华南(国家级)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服务大平台建设。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为例,其结合自身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积极推动大型生物医药研发平台项目发展,打造东莞及周边城市生物技术创新链,努力发展成为中国生物科技产业新的增长极,在生物医药服务产业重点打造了三大技术服务平台:一是专业技术类平台,如新药筛选、安全评价、模式动物实验研究等;二是技术支撑类平台,包括实验动物中心、药品检测中心、专业孵化器、公共实验室;三是专业咨询和服务平台,如合同研发外包服务机构(CRO)、医药咨询和信息服务公司,可依托体外检测、生物芯片及其他先进诊断技术提供研发服务和技术支持。

(3)整合优势资源,完整的生物服务外包产业链逐渐形成。广东省生物技术外包产业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和优势,例如,广东在中药研发方面技术力量雄厚,科技资源丰富。最突出的是现代中药研制开发系列规范的实施与关键技术发展及应用在全国较为先进,其中药技术创新链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又例如,广州有三大动物饲养基地,仅在动物实验方面,如新药临床实验的病理、毒理检测条件就十分突出。同时,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其体制、思想、方法创新不断,对于有效孵化生物经济,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完整、合理的产业链,做大做强广州生物技术外包产业非常有利。

篇4

[关键词]医药产业集群;欧美;印度;启示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7-0087-02

医药产业集群即是为共享专业化的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和服务,同时共同面对机遇,挑战和危机,从而建立积极的商业交流和对话的渠道,在地理上有界定又集中的一些相似、相关、互为补充的医药企业[1]。欧美地区的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时间长、成果丰厚,现已形成一些颇具代表性的明星产业集群。如,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生技河”、波士顿的“基因城”[2]。成功的医药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上有一定共性,因而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产业集群有一定借鉴意义。而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与中国在人口、经济等方面情况类似,所以其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对近期中国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3]。本文将以欧美及印度医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例,对医药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原因及该地区医药产业集群建设经验的启示作一综述。

1明星医药产业集群的共性

1.1一流的研究机构

虽然实力雄厚的化学工业为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化学工业的实力并不是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该集群形成与发展首要因素之一是代表软实力的一流的学术研究机构。因为快速而批量的供应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对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顺利发展至关重要[4],所以各医药产业集群选址都将人才池的大小作为主要考虑因素[5]。如,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生技河”,波士顿“基因城”。“生技河”拥有德国最密集的人才技术网络,包括53所大学、11家马克斯―普兰克学院研究所、13家夫琅久费学院研究所等研究机构[6]。波士顿“基因城”中更是包括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两所美国顶级高校[2]。可见人才在医药产业集群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一流的研究机构更是知识外溢的基础及医药产业集群利润的保证。所谓知识外溢是指包括信息、技术、管理经验在内的各种知识通过交易或非交易的方式流出原先拥有知识的主体,包括租金外溢和纯知识外溢两部分。知识外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促进了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综上可见一流的研究机构在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风险投资的支持

技术若想转换成产业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风险投资不仅为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也为其规避了风险[4]。许多生物医药企业的创始人曾聘请相关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操作,但由于相关人员无法承担日益增大的风险,因而这种模式不适合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他们将部分风险转移至企业外部以便更好工作,就此与日益发展的风险投资机构一拍即合。可以说勇于冒险的风险资本家是生物医药企业起步的关键。所以英国剑桥大学虽然是DNA研究的先驱,但是全球第一家生物技术企业却创建于拥有世界上最佳风险投资环境的硅谷,而美国新创生物技术企业也正逐渐从以纽约为代表的传统制药中心向风险资本集聚的旧金山地区转移[5]。上述现象充分说明了风险投资的重要作用。

1.3领军企业与新创企业

领军企业在将一流研究机构周围的新创企业向医药产业集群转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4],其可于所处地区产生强大的规模效应,以吸引大量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加速医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稳定发展。作为明星医药产业集群之一的丹麦―瑞典“生物谷”便拥有大量的龙头企业,如,Novo Nordisk、H.Lundbeck及AstraZeneca。上述企业均拥有很长的历史,也为“生物谷”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7]。与领军企业不同,新创生物技术企业的数目代表了一个医药产业集群活力。且与领军企业相比,新创生物技术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兴起时间短,所以拥有更强的创造力和可塑性,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更为敏感。创造力可以转化为规模,但规模却局限了创造力的提升。因此,近年来许多领军企业不再追求扩大规模,反而于不断削减规模的过程中加强与新创企业的合作,以求在学术领域始终保持着创造力和敏捷性[4]。综上,可见领军企业和新创企业虽各有特点但在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对中国医药产业集群的借鉴意义

2.1利用市场的调节作用

欧美等地政府极少干预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其虽然提供相当的优惠政策,但很少再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因此,欧美医药产业集群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市场,并受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8]。而中国医药产业集群的资金支持主要来自政府,但目前政府在医药领域总投入不足,所以用于生物医药研发领域的资金远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求。而且生物医药的研发风险高、投入大、周期长,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不能支持政府承担如此大的风险和长时间资金的投入。所以,中国的医药产业集群要想迅速崛起就必须加大与市场的联系,以利用其充裕的资金,并接受市场需求的调节。此外,中国财政部门也应注重风险投资机构的建设。从欧美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可知,风险投资机构帮助医药产业集群获得大量资金并规避风险以便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专注于工作。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保守有余、冒险不足,因此现阶段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不尽如人意,需要政府大力扶植以达到支持医药产业发展尽快形成集群的目的。

2.2加强研究机构与企业的联系

欧美地区成功的医药产业集群比比皆是,但依然存在少数的失败案例。意大利伦巴迪地区医药产业集群的教训值得我们在发展具有本国特色医药产业集群过程中吸取。意大利以米兰为中心的伦巴迪地区是意大利生命科学研发最为集中的地区。1979―1996年该地区获得的欧洲专利办公室的专利授权达到整个意大利的43.9%。但该地区最终并未发展成类似美国波士顿“基因城”的明星医药产业集群。除了其研发水平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外,落后的校企关系是其发展的极大阻力。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该地区各高校并没有做好准备与企业相联合,60%以上的高校甚至没有标准的成果转化合同,造成两者间联系多在个人之间而不是机构之间[7]。知识无法转化成产品成为该地区未发展成医药产业集群的根本原因。所以,中国的医药产业集群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研究机构与企业的联系,以便将知识现实化、具体化成相应产品投入市场,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2.3依据国情量体裁衣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与中国在人口、经济等方面情况相似。印度政府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在技术不如欧美的情况下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国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道路。印度医药产业集群以仿制药品,接受外包和委托加工为主。据其海关统计显示,印度每年出口的药品大部分为非专利药,2000年其非专利药出口额已达16亿美元,而大批即将到期的专利更为印度医药产业集群此种发展方式提供了新契机[3]。接受委托加工可于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先进的制药技术,在仿制的基础上求创新,求突破,有利于医药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印度在吸引外资过程中并不盲目,其更注重来自于与自己国家文化联系紧密地区的投资。此举大大减轻了文化差异带来的不便,并加强了国家和国家的联系,可谓一举多得。由此可见,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依据国情量体裁衣依然可以找到适合本国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道路。

3结论

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给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很多国家和地区深受其益。如,欧美,印度。但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等不利因素,因而要想做成真正明星医药产业集群获得相应经济利益需要的不仅是一流的研究机构、相关企业及强大的资金支持,更需要依据国情量体裁衣做好相应的规划。现今,如何合理借鉴别国发展经验,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同时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晋之,徐怀伏.中国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策略初探[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2008,6(10):151-152.

[2]连桂玉,杨莉,陈玉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8).

[3]王少礼.印度医药产业发展经验可资借鉴[J].中国药业,2006,15(5):40-41.

[4]吴晓隽,高汝熹,杨舟.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模式,特点及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8,1(1):132-135.

[5]王芳,曹阳,张文杰.美国加州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特点及借鉴意义[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9,3(10):53-59.

[6]马超,王金辉.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医药产业集群经验及对黑龙江省的启示[J].学术交流,2007(2):117-120.

篇5

论文关键词:生物技术产业,产业化,创业风险投资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江泽慧2010年6月2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于6月上报国务院。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对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包括出台了《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组织实施生物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加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等。200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加快把生物产业培育成高技术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发展生物技术产业重大意义,它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战略措施。

各国纷纷制订生物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专项政策,成立专门机构,加速培养和吸引人才,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投入,引导社会资源投入生物产业,促进生物产业在知识密集区域集聚化发展,努力抢占21世纪国际经济技术竞争制高点。

二、世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物技术产业已经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

现代生物技术首先应用于医药和农业领域,生物医药业、生物农业快速增长。以生物医药为例,全球范围内正在研制的2000多种生物药物80%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批准了6000多例转基因动植物进行试验,批准生产的转基因动植物已达100多种。由于生物制药科技含量极高,受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影响较小,消费刚性特点明显,且价格稳定,盈利能力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全球医药行业年均不到10%的增长速度。

(二)生物技术产业将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中又一个规模巨大的主导产业。

近十年来,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销售额约每五年翻一番,许多国家生物产业销售额增长率高达25%-30%,远高于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到2020年,生物医药占全球药品的比重将超过1/3,生物质能源占世界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5%左右,生物基材料将替代10%-20%的化学材料。继信息产业之后,生物产业将逐渐成为未来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推动力。

三、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生物技术与发达国家差距相对较小,生物技术产业初具规模,在发展中国家中总体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我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等生命科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在杂交水稻、转基因棉花等生物育种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在1999年到2008年的10年间,生物制药子行业年均销售增长率为22%,而医药工业为19%,生物制药产业的销售规模虽然仅为整个医药行业的10%,但成长速度要明显快于医药工业的整体水平。另外,生物技术棉花种植面积已经超过6100万亩,生物农药年生产总量达到12万吨,燃料乙醇生产能力几近140万吨。目前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在发展中国家中总体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生物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生物技术产品产业化程度低,生物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以生物医药为例,迄今为止,我国生产的中药以外的医药产品,自主发明的不足3%。国内有6千多家的医药企业,普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企业产品趋同,毫无国际竞争力可言。工程化研究开发薄弱,生物医药中上游技术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三至五年,而下游工程技术则至少落后十五年以上。

2、融资困局亟待打破。

发展生物产业的社会效益远高于产业自身的直接经济效益。当前,我国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群体正在迅速形成。这是一个好的趋势,需要进行正确引导和扶持,特别是加快建立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投融资环境、市场环境,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解决新兴生物产业发展面临的融资困难、产业技术发展滞后、初期成本高等突出问题。

3、缺乏生物技术产业的高端人才。

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极其严格,目前在我国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和产品生产经营的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高素质人才十分稀缺,难以适应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发展之路

(一)建立生物技术产业基金

美国的生物技术产业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步以来,始终是全球生物科技的领跑者,其生物技术公司数量占全球总数的1/3。分析美国这方面的成功经验,除了人才、技术、设备、研发能力、体制等等因素之外,美国生物技术产业之所以能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很重要方面是,美国无论是政府还是私营投资机构对这个产业领域的连续多年来的巨大投资。可见风险投资对一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可谓至关重要。

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以政府为引导,以国有资本投资为主体。即资金来源主要集中于政府财政专项拨款和金融机构贷款。这种特点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现行风险投资资金的低效率与盲目性,因此改革我国现行的风险投资体制已迫在眉睫。政府部门应当制定优惠政策,拓展生物技术企业高风险时期的资金来源,调动社会资金支持生物技术企业的发展,通过多种渠道拓宽生物技术产业基金的资金来源,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吸引民间投资,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推动贷款担保机构发展,形成以民间资本和民间投资机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主体和投资结构。

(二)加强国际合作

近年来,除了美国是传统的生物技术产业强国,加拿大的生物技术产业也迅速增长,目前它已经发展成该国的第二大高技术产业,加拿大生物技术产业的成长速度是西方七国平均增速的四倍。北美已经形成了世界生物产业的领头羊。尽管欧洲生物技术产业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北美相比,双方的差距仍然非常大。为了缩小差距,近年来欧洲生物技术企业通过行业内结盟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形成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别人创造的经验和技术,达到迅速扩大经营规模,增加收入,占领市场等目的。

与北美相比,我们的差距则更大,据介绍,我国在生物技术的某些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只有5年,而产业化差距却达15年。以生物制药为例,目前中国作为世界第七大的医药市场,对全球医药市场的影响巨大,2007年的全国医药产业销售总额是6392.69亿元人民币,到2010年,中国将跃居世界第五大医药市场,但即使是这样一个增长潜力巨大的市场,生物医药只占其中业务的一小部分,目前我国一年生物药品的销售额还不如美国一家中等生物制药公司的年产值。生物医药由于具有特异性强、准确率高等特点,能进行研究的领域还有很多,只是中国的生物医药仍处于产业阶段的初期,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培养。也就是说,在中国需要等待一些生物技术的研发成功需要再等上五到十年,研发成功后又会遇到资金的再投入及产业化的难题。

因此,最好最快的方法是加强国际合作,将北美乃至欧洲的成熟科研成果引入中国,同时引入国外成熟的产业基金,在中国落户后将其迅速规模化和产业化,创造利润后会有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国内生物技术的科研和开发上面,使生物技术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参考资料

【1】2006年生物产业发展情况及2007年政策建议【z】.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2007年

篇6

北大未名集团董事长、北京大学教授潘爱华博士荣获2015年度伯里克利国际奖(Pericles International Prize),以表彰他对新医药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运用生命科学和医学的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创立的生物经济学理论。

颁奖仪式于2015年8月31日在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大区(Calabria)卡坦扎罗省(Catanzaro)鲁杰罗市(Torre Di Ruggiero)隆重举行。在颁奖现场宣读的颁奖辞为:潘爱华教授是生物经济学说的首创者,犹如古希腊时代诸多哲学家,以他独特的前瞻性思维,开创性地把生命科学和经济学进行有机整合,创造出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础的生物经济学理论,为人类发展提供全新的农业、食品、医疗和环境等相辅相成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伯里克利国际奖自创建以来,受奖人员主要为杰出的科学家,其中包括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潘爱华教授是荣获伯里克利国际奖的第一位中国人,也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亚洲人。10月17日《中国经济报告》记者有幸采访到潘爱华教授,并对生物经济学理论创新体系和中国的农业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分享潘教授的真知灼见,以飨读者。

获伯利克利国际奖的理论

中国经济报告:可否简单介绍一下你获伯利克利国际奖的生物经济学理论?

潘爱华:我在1995年的时候提出了生物经济(Bioeconomy)这个概念,2003年发表了有关生物经济理论的论文。生物经济学是应用生命科学和医学的观点及方法研究经济社会所产生的新的经济理论和新的经济模式。从狭义上来讲,生物经济学是应用生命科学和医学的观点及方法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规律的理论。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生物经济理论、生物经济模式、生物经济产业。生物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十个理论:生物经济学、新资本论、经济基因学、经济生物重组理论、股市医学模型、生命的信息载体学说、三元论、社会基因学、管理信息不对称理论、国家公司学说等。这个体系的第二个层面,生物经济模式是在生物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创造价值的新经济模式,主要包括生物经济社区、生物经济孵化器、健康物联网等。生物经济产业是在生物经济理论指导下,运用生物经济模式,将大金融、大市场、大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所形成的产业。大产业具有三大特征:一是以生物产业为主导和核心,二是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生物产业,三是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未名集团就是在生物经济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生物经济模式,发展生物经济产业(图1)。

中国经济报告:生物经济体系第二个层面中的生物经济社区是一个怎样的概念?是如何提出的?

潘爱华:我学过医学、生物化学和经济学三种学科,在我看来,家庭是社会的密码,单位是社会的基因,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所以,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应该以社区为重点和中心;改革也必须以社区改革为一个基本单元,而不能以孤立的单位作为改革的基本单元,人类的理想社会应该从一个个的社会细胞,也就是社区组成。生物经济社区也可以通俗的称之为“基因部落”,它依托生物经济体系,享受现代文明成果,过着原始部落生活。“基因”就代表现代科技成果,包括互联网和身体健康等,原始部落生活指的是有乡愁的美丽乡村。具体到产业,生物经济社区分为三个版本,用于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农村新型城镇化、农民和谐共生的称为“未名公社”;用于发展旅游产业的称为“旅游部落”,比如合肥半汤部落;用于发展养老产业的养老社区称为“颐养部落”。生物经济社区,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理想模式和人类未来的理想社区,也有助于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

中国经济报告:生物经济产业和生物产业是类似的吗?

潘爱华:生物经济产业有别于生物产业,生物产业是大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而大产业恰恰就是生物经济产业的核心内容。所以这里有一个自上而下的逻辑关系,生物经济产业包括大市场、大金融和大产业;而大产业下面又包含生物产业;生物产业又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制造、生物服务等领域。

中国经济报告:你对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在生物医药和粮食领域的应用有何看法?

潘爱华:“互联网+”在我们的生物经济体系中,我把它放入大市场里面。实际上很简单,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协同发展,通过“互联网+大市场”的应用,达到实现农业各种资源的高效配置。

生物经济时代的开拓者

中国经济报告:未名集团与世界上领先的生物工程企业相比,具有哪些核心优势?

潘爱华:未名集团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信念及创新引领发展的思路,在生物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独特操作模式,有着独特的研发思路,走出了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我们在生物经济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生物经济模式创立了生物经济孵化器,这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重组模式。生物经济孵化器组的对象提供全方位、个性化和保姆式服务。它有三个特征:有生命、可分裂繁殖和利益均衡。而常规孵化器利用的是数理重组和化学重组的原理对资源进行重组,所以它是无生命、低效的和利益不均衡的。

以未名生物医药工程为例,就是根据生物经济孵化器的模式创造出的独特发展思路,利用中国和未名集团的独特优势,创建新药高效研发体系,把全世界新药研发具有产业化价值的成果为我所用,整合世界医药资源,建立“新药高速公路”,解决人类健康问题。我们对生物医药实施了一个叫“百千万工程”的战略规划。第一步就是通过实施生物医药的“百人计划”,引进百名一流生物医药人才。第二步就是通过构建生物经济孵化器,孵化千个生物医药项目。通过建立“生物金融超市”,集聚万亿资金。生物经济孵化器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重组模式,它可以分为五个步骤:目的资源获得、资源重组、上市、融资和套现。

中国经济报告:聚焦到粮食安全上,你认为应该如何做才能在让百姓吃得放心的同时,又让农民利益最大化?

潘爱华:第一,我们要高举粮食安全的旗帜,但心里要有数,并不像“狼来了”的故事所讲的,我们一直说狼来了,狼就真的会出现。我们现在并没有狼,短期内也不有狼。不能被这种东西扰乱了我们的思维。

第二,建议成立粮食部。专门成立一个部门来负责粮食安全,而不是分摊在各个部门碎片化式的管理。这样一是高效,再一个是可以把很多资源配置在产业上发展经济。其余的生物,和人相关的事务由国家卫生和计划委员会管理;人之外的生物,像农林牧副渔等,建议成立一个部,比如“大农业部”或“生物产业部”等,统一部署,统一管理,避免交叉管理。

第三,发展颠覆式农业。传统的农业,以保障粮食供应为主,是不可能赚钱的,附加值也低。但是我们确确实实是有办法在农业上赚钱。比如我们现在发展的生物经济产业解决农业问题,就是因为它能赚钱。举例来说,这一颗玉米,种下去以后,每一个成分都变成产品和商品。这里面可以分三个层次,这个玉米可以变成十到二十种产品,淀粉、氨基酸、乙醇等(图2)。以前我们只讲这个,但是现在多出来秸秆。用我们现在最先进技术去做,一吨秸秆可以纯盈利3000元钱,一亩地大概可产出一吨玉米和0.67吨秸秆,和玉米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经常开玩笑说我们不是种玉米,而是种秸秆。

中国经济报告:秸秆可以干什么呢?每年都有很多秸秆在地里被烧掉了,很难想象秸秆会和玉米有一样的价值。

潘爱华:不是一样,而是超过玉米三倍的价值。秸秆里面主要有三种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现在的加工都比较低效,所以成本很高。像木质素存在技术壁垒,很难实现。而依靠科技革命,这些都可以加工提取。此外,秸秆里面的液体部分,也可以利用。以利民33号玉米为例,它的液体含糖量大概是10%。将这10%变成糖又是价值。有的地方因为焚烧秸秆还会被罚款,这是很不划算的。所以,发展生物产业能够使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以生物量最大的黑龙江一省为例,仅一省就有一亿一千万亩玉米,按照计算它大概有5000万吨的秸秆,就可以生产2000万吨的琥珀酸。一吨琥珀酸16000元,仅这一项就可以让黑龙江增长多少GDP?不只是秸秆,还有水稻、小麦、很多枯枝烂叶。剩下的问题就是市场能不能消化?完全没问题,因为纤维素乙醇是多少都能消化了的。但是现在生产纤维素乙醇的技术水平,只要油价跌到80美元以下,就不能赚钱,必须停产。而我们的技术,只要油价不低于30美元,就不用停产。所以必须要依靠技术革命。

中国经济报告:农业高速公路是一个怎么样的概念?

潘爱华:我刚才讲了未名集团企业规划是“一步两个脚印,实现三大梦想”,一步就是生物经济理论基础,两个脚印就是在生物经济理论指导下,创立生物经济模式,进而运用这些模式发展生物经济产业要实现这三大梦想”,就必须创新,不走寻常路。因此,我们提出,要建设三条高速公路,建设新药高速公路(新药高效研发体系),为独立自主解决中国人吃药问题贡献力量;建设健康高速公路(健康物联网),为人们提供线上健康管理和线下健康服务;那么为了独立自主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就需要建设农业高速公路。农业高速公路,简单来说,就是讲生物经济产业的体系在农业中的应用。建设农业高速公路,需要将与农业相关的生产资料、技术以及资金、资源等要素高效配置到农业中来。

篇7

首个以端粒为靶标的片剂已经在美国上市,不过目前是作为营养补充剂在出售。该药物的制造商表示,他们很快就会将相关研究论文提交有关部门,以对这种营养补充剂的实际功效进行严格审查。其他制药公司也在加紧自己的研发脚步,并预计具有延缓衰老作用的药物可在15年内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

抗衰老药物令人期待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DNA(脱氧核糖核酸)重复序列,有了端粒的保护,染色体末端就不会被细胞修复机制误认为是DNA碎片而自动加以修复。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授予了3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

端粒会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而逐渐变短,当它短到不能再短时,细胞也就停止了分裂,并最终步向老化和死亡。生物学家一直试图通过阻断端粒变短的机制来控制人体衰老进程。端粒的长度靠端粒酶的活性来维持,但端粒酶只存在于人体干细胞、生殖细胞、免疫细胞和恶性癌细胞内,其他成人细胞中的端粒酶通常处于“关闭”状态。2001年,生物科技巨头美国杰龙生物医药公司从中草药黄芪中分离出一种名为TA-65的分子,并声称其能够增强端粒酶的活性。

杰龙生物医药公司将其产品授权给了纽约的制药商T.A.科学公司,后者将从黄芪中提取的TA-65分子提纯浓缩,开发成为一种营养补充剂,这是因为药物需要经过FDA认证后才能推向市场。从2007年开始,首个以端粒为靶标的TA-65营养补充片剂就能够从医生那里买到。T.A.科学公司表示,TA-65片剂能够提高人体的骨密度和免疫能力,对于与衰老相关的生物标记物也有一定的作用,服用了这种片剂的人报告说,他们的运动、视觉和认知能力都有所增强。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诺埃尔・帕顿说,他自己已经连续两年在服用这种营养补充剂,而且该公司所有40岁以上的员工都在服用。

为了给这些声称的功效提供更加有力的科学支持,T.A.科学公司计划在今年内将他们的研究提交给同行审议。待审议结果出来,就会知道TA-65片剂一年8000美元的标价是不是让人们花了冤枉钱。

虽然T.A.科学公司不能宣传这种片剂具有治病疗效,但该公司从2002年开始就在对TA-65分子进行测试,并坚称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端粒长度和某种与衰老相关的疾病之间的联系,同时还在公司网站上公布了一项抗衰老试验的结果。其竞争对手、位于内华达州的西艾拉科学公司同样在开发激活端粒酶以帮助维持端粒长度的药品,并希望在15年内能有相关药物获得FDA的批准。公司首席执行官比尔・安德鲁斯说:“我们的实验室中已经有35种化合物能够开启端粒酶基因。”

致癌风险不容忽视

不过,天下并没有免费的午餐。旨在延缓老化的端粒酶激活疗法也可能增加罹患癌症的几率。有研究表明,提升小鼠体内端粒酶的活性,会使它们更容易患上皮肤癌和乳腺癌。

安德鲁斯也承认,服用可激活端粒酶的产品存在着一些未知风险。端粒酶同样可以阻止癌细胞老化,因此TA-65分子很可能会帮助那些本应死亡的癌细胞继续存活。但安德鲁斯同时指出,端粒酶激活剂的首要功能是保持所有端粒的长度,这实际上减少了细胞癌变的几率。另外,端粒酶也会维持可抵抗癌细胞的免疫细胞的活性,使它们的战斗力更持久。

杰龙生物医药公司目前正在开发一种独立的端粒抗癌疗法,希望通过一种端粒酶抑制剂将癌细胞杀死,同时使健康细胞安然无恙。这种化合物目前正处于一期临床试验中,二期临床试验也已于今年开始。

篇8

应用型人才生物技术实验教学近几年来,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生物技术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应用到生产企业中,这就要求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不断自我提高,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和科研素质,适应行业的高速发展。因此,强调应用型人才对于医学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显得尤为重要。实验教学是生物技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对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因此,建立应用型医学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更加重要。

吉林医药学院依托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的特点与相关学科优势,适应生物医药产业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建立了具有医学背景的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了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实验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应用能力,取得了一些成果,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对应用型医学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

一、医学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

医学生物技术主要是由生物学、医学等学科交叉而成的一种应用型很强的新兴学科,是集医学、生物学、药学、实验方法等为一体的综合技术,这就要求学生不但具有生物学和医学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具有生物学和医学的实验技能。形成符合国家对应用型医学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现代生物技术和医学背景的,满足我国医学生物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生物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二、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现状

吉林医药学院原先是一所军队院校,2004年移交给地方办学,是一所医学类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是我校新办专业,在实验教学方面比较薄弱。在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方面,主要存在基础仪器设备数量不够,而且有的仪器设备比较陈旧,缺少一些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些仪器设备;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缺少具有医学背景的应用型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内容上,实验内容脱离时代前沿,和生产实际结合不够,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一般采用教师讲解学生操作的教学模式;另外在实验考核方面,还缺乏科学合理性。

三、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以上问题和不足,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以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制定了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转变教育理念,对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1.通过更新整合资源,建立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在我院实验室原有的仪器的基础上,进行了资源整合,又购进了PCR仪,凝胶成像系统,二氧化碳培养箱,荧光倒置显微镜,发酵罐,蛋白质纯化系统,高效液相色谱,多功能酶标仪等先进的实验设备。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细胞培养室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医学背景的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中心包括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发酵实验室、蛋白质纯化分析室、药物筛选实验室,并且还做到对学生完全开放,学生可以申请毕业论文和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等。通过教学中心的建设,既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又顺应了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2.引进优秀实验教师

医学生物技术实验课具有医学和生物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实践性很强,实验室技术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还要有高水平的医学和生物学相关的实验技术。我们实验室对人才的引进,要求具有医学相关学科背景的硕士研究生,优先录用具有医学和生物技术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并且由科研骨干教师考核,考核期合格才能被录用。并且新入职的实验教师还要进行生产实训,到医药生物技术公司进行系统培训。

3.改革教学方法和实验内容

改变传统的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将多媒体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到实验课中。它可以将一些陌生、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对于一些抽象的实验,如PCR实验,可以用动画讲解整个实验过程,将抽象的原理变得形象化,并可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的理解和记忆。在实验内容上,减少一些陈旧性的实验内容,多开设一些设计性、应用型实验,与医药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紧密结合,如基因工程疫苗的制备,蛋白质药物的纯化,基因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等综合性实验。

4.改革实验考核制度

改变评分标准主要依据实验报告的传统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我们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实验考核制度。在学期实验结束后,除了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外,还要考察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对其进行量化打分。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实验数据20%,实验操作50%,解决问题的能力20%,创新能力10%。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地位,转变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

四、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在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在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改革探索,初步建立了以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验室的开放管理,大学生实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善,医学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想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医学生物技术人才,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与尝试。

参考文献:

[1]姜勇,王会岩,张磊.等.普通医学高校生物技术教学改革[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147-148.

篇9

此书是WILEY从书“生物信息学:计算技术与应用”中的一本。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在生物医药研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先导化合物设计、分子对接、药理活性预测等等。本书汇集了蛋白质生物信息学领域最为前沿的主题,既有对技术演变的解析,也有很多具体的应用实例。

本书共有5大部分26章。第1部分 从蛋白质序列到结构,含第1-5章:1.蛋白质技术成为研究植物发育遗传的重要工具;2.蛋白质序列主题信息的搜寻;3.识别蛋白质的钙结合位点;4.综述:利用非平衡数据学习方法进行蛋白质甲基化预测;5.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位点的分析和预测。第2部分 蛋白质化学分析和测试,含第6-12章:6.蛋白质局部结构的预测;7.预测蛋白质结构的边界;8.预测蛋白质的RNA结合位点;9.检测蛋白质二硫键连接方式的算法框架;10.蛋白质接触序的预测技术进展;11.预测半胱氨酸氧化状态的计算策略;12.冷冻电镜三维结构重构的计算方法。第3部分 蛋白质序列比对及其评估,含第13-17章:13.蛋白质结构比对的基础知识;14.发掘蛋白质3D结构来优化结构比对;15.搜寻非序列性蛋白结构相似性的算法方法论;16.利用分形方法来预测蛋白质类属和功能;17.蛋白质三级结构评估。第4部分 生物网络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含第18-22章:18.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网络算法;19.识别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蛋白复合物;20.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功能模块分析;21.代谢网络的高效比对;22.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比对:算法和工具。第5部分 蛋白质生物信息学的应用,含第23-26章:23.用支持向量机进行蛋白质分子与药物的活性匹配;24.寻找生物网络中的重复区:挑战、趋势与应用;25.MeTaDoR: 生物膜外周靶向蛋白的网络资源和预测服务;26.基于生物网络的基因表达特征分析。

潘毅是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的教授和系主任,中国长沙中南大学客座教授。他的研究兴趣是云计算、无线网络和生物信息学。目前发表了200余篇研究论文。

本书兼具系统性和深入性,每章都是由数位专家精心撰写,适合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组学、计算机科学领域人员参考。

魏玉保,博士生

篇10

导语:保护生物资源的逻辑很简单:流失了稀缺物种,放弃的是拥有领先技术的可能性。基因偷猎者之所以能够光明正大地出现在中国,正是得益于中国人对这一逻辑的陌生。

从照片中看,金柏莉?库珀(Kemberly Cooper)的装扮与许多来到中国的外国驴友没什么两样,旅游鞋、背包、墨镜、遮阳帽,手中端着相机,食指指尖落在快门上,看到什么值得记录的场景,就“咔嚓”一声拓到底片上。

不过,库珀从中国带走的,远不止留在相机底片上的这些关于东方的影像。库珀是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系博士后研究员,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她与她的团队的工作之一就是捕杀跳鼠,以便收集怀孕母鼠的胚胎,并将之带离中国进行实验室研究。

居住环境的变化,使跳鼠被联合国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动物名单。尽管如此,库珀的工作并未停止。

“灰色自由门”

从生物学研究的角度看,库珀选择跳鼠顺其自然。跳鼠与人类基因组成十分接近,而且相比其他基因接近人类的动物,跳鼠体积小,在遗传学研究中建立模式系统更容易,并且相应的成本也会低廉许多,这是非常经济的选择。

跳鼠有特别长的后肢,是前肢长度的3到4倍。部分种类的跳鼠足部中间三块拓骨随着不断进化,愈合成了一块骨头,叫做炮骨。因此一些跳鼠还保留五趾,被叫做五趾跳鼠;而一些跳鼠后肢外侧2趾变小或者消失,跳跃落地时中间3趾的落点很接近,被称为三趾跳鼠。跳鼠的这些特质,使通过跳鼠寻找控制骨骼结构特化的控制基因称为可能。而这样的基因一旦被成功寻找到,对于生物医药行业又将是一次重大突破。

然而,库珀选择来到新疆古尔通班古特,并不是一个随机的决定。全球能够大规模采集跳鼠标本的地区没有几个,除了新疆南部,其他合适的采集区都位于中东——很显然,美国人到中东地区的野外,安全就是个大问题。

但另一方面,新疆地区的跳鼠,远比中东地区的易得。库珀在我国进出口检测检疫局办理了兽医卫生许可证后,跳鼠标本的采集基本上就变得畅通无阻。

知情人士向《世界博览》记者透露,库珀的采集过程从方式上讲,更像是粗放式的捕杀:她让当地的牧民去野外抓捕野生跳鼠,然后以每只跳鼠30至40 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其中的母鼠——即使在网络的宠物交易平台上,一只人工养殖的跳鼠价格也在1000元至1500元。库珀将母鼠解剖后,有怀孕的母鼠则将其胚胎取出。

据透露,在制作跳鼠标本的过程中,库珀没有采用学术界惯用的用二氧化碳窒息的方法——虽然在她的学术报告中声称自己是采用此方法——事实上,库珀团队采用的方法就是简单的扭断跳鼠的脖子,因为这样的方式不仅快,而且成本也更低。

我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五章第三十条明文规定,“进出口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所限制进出口的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进出口单位或者个人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批准”。

然而库珀在整个采集过程中根本没有经过新疆自治区林业局,也没有受到林业局的监管或是干预。

据不愿透露身份的知情人士透露,库珀之所以能获得这样的便利,“是因为她与中科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达成了协议:该研究员为库珀采集跳鼠标本提供便利,而作为交换,在库珀之后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中,该研究员也能够名列其中。”

而在将跳鼠标本带出我国境内时,由于持有兽医卫生许可证,海关只能放行。

就这样,库珀在新疆打开了一道道“自由门”,而我国的生物资源,就这样敞开大门,迅速流失。

研究与商业一步之遥

现在还很难推测,库珀这样大数量地在新疆收集跳鼠标本背后支撑的力量和最终目的是什么,但库珀坚持对跳鼠标本的收集与研究已经有几年的时间。根据知情人士透露的材料显示,2009年,库珀从埃及“非法进口”了数十对跳鼠到美国进行饲养,“但最终失败”。

库珀目前是克里夫?塔宾教授(Cliff Tabin)团队的一员,而塔宾教授为哈佛医学院遗传系主任。

这并非哈佛第一次在中国进行大面积的“基因偷猎”。1994年至1998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安徽安庆进行了一项大规模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展开了12种疾病的基因调查,涉及20万人,哈佛大学承认的样本量就有1.6万人,而进入中国的方式与库珀这次大同小异:以遗传学学术研究合作为名获得通关许可、搞定有关部门,以体检之名抽取当地农民的血液样本。而哈佛大学在2003年接受调查时声称的向受检者每人一份的知情同意书,当地农民则表示根本没有见到过。

这项研究引导的商业利益,虽然至今难以有充分证据表明其中存在利益纽带,但一些事实足以窥探其中存在的秘密。

为了在安徽进行的这个哮喘病基因研究项目,美国千年制药公司就了哈佛公共卫生学院300万美元的资助。不久之后,千年制药公司从瑞典制药业巨头 Astra那里获得了5300万美元的投资,做呼吸道疾病的基因研究。而这5300万美元显然标准的是千年公司能够获得的哮喘病遗传基因样本。而在肥胖症和糖尿病的研究上,千年制药公司资助哈佛公共卫生学院50万美元,而得到了一个大型跨国制药公司Hoffmannla Roche 7000万美元的投资,而这也是基于在安徽的基因样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