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庭院景观设计要素范文

时间:2024-02-06 17:34: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式庭院景观设计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式庭院景观设计要素

篇1

关键词:景观设计;古诗词;新中式;中国古典园林;庭院设计;澄江县晨辉会所

中图分类号:S731.2;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16)01-0130

Abstract: The “new Chinese style” is a style of the Chinese landscape design, the core issue of

which is how to skillfully combine the modern element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lements. Based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 of poems, by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and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this article extract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and applied into the “new Chinese style” landscape design.

Key words: landscape design; classic poetry; new Chinese styl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courtyard design; Chenhui Club of Chengjiang County

随着国人文化复兴意识的崛起,中国景观设计从“异域风”逐渐回归中国本土,“新中式”景观应运而生,目前正逐渐受到学术界的热切关注。许多关于“新中式”景观的研究都提到了“新中式”景观不是单纯的中式元素的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但是并没有深入分析如何提取传统文化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应用精髓,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盲目堆砌传统元素的“新中式”景观设计方案。古诗词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并且与中国古典园林息息相关。本研究从古诗词与中国古典园林的相关性入手,提取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精髓,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案例设计中,可为“新中式”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1浅谈新中式景观设计

《园冶》里谈到:“时宜得致,古式何裁”,意即如何裁取历史传统以兴造现代园林,要适应时展的需要[1]。中国古典园林直接运用于“新中式”景观设计是行不通的,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园林的服务人群有差异;2)现代人生活环境、方式、审美需求乃至精神需求都与古代人不同;3)古典园林景观所体现出的私密性、封闭性及小尺度、小容量的空间格局,过于沉稳的气质和缓慢节奏,缺乏运动项目的活动内容都难以满足现代人对园林景观的需求[2]。“设计”二字更是体现出不能照搬传统元素,设计是有目的地创造出新的事物,满足新的需求。因此“新中式”景观就要求设计师对传统元素进行推敲,进而重构传承。“新中式”并不是排斥西方景观设计,西方园林中的大众开放性的内在理念、先进的造园手法都是值得学习借鉴的,可以说“新中式”景观是融汇中西方造园精髓的设计。人们喜欢怀旧,也喜欢觅新,“新中式”景观恰好满足了人的这一基本心理需求。现代人对园林有新的要求,从而才有“生态”、“低碳”、“节水”、“体验”、“垂直绿化”、“屋顶花园”、“海绵城市”等词汇的出现,古人建园的形式已远远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综上所述,“新中式”景观应具备的特点:简洁而又不失创新,古典而又不失时尚,全球而又不失民族,实用而又不失文化。

2古诗词与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是充满诗情画意的,这就说明它与诗词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古诗词与中国古典园林在中国历史上同步发展、互相影响、彼此渗透。例如山水诗的兴盛就促进了中国古典园林进入转折期―即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风景的开发;唐代园林艺术开始有意识地融糅诗情,尤其是私家园林;园林诗和园林词是宋代诗词中的一大类别。陈从周先生指出:“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学盘根错节,难分难离。我认为研究中国园林,应先从中国诗文入手,则必求其本,先究其源,然后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如果就园论园,则所解不深[3]。”因此,本研究将以中国古典园林为重点,主要探讨古诗词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有了较全面、完整的理解,才能在创造“新中式”景观的过程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古诗词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主要有:

2.1以诗词造园

以诗词造园主要是根据诗词的文字内容或所表达的意境创造园景。诗词常常歌颂美景或隐喻诗人当时的内心情感,园主人向往却不能见或常住,只能在自己园中模拟其景,借此造园。例如:拙政园腰门口一假山,为桃花源入口之模拟物,两边月门上题着“另有洞天”,借景达到“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的世外桃源的意境[4];北宋文人晁无咎致仕后在济州营归去来园,表达自己对陶渊明诗词乃至为人的欣赏,也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内心情感,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发了情感上的共鸣;圆明园中的“武陵春色”亦源于此。

2.2以诗词点景

以诗词点景主要是将诗词当中的词或句运用到园中的楹联匾额上作为景题,借此表达景之意或园主人之情感,园林借助于景物题署的“诗化”来获致像外之旨。例如;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得真亭、留听阁等;临安著名的私园之一南园中的厅、堂、榭、亭、台、门等“悉取先侍中魏忠献王(韩琦)之诗句而名之。……”[5];计成主持设计和施工的影园中的“幽媚斋”结合周围景致,取自李白《寻阳紫极宫感秋作》中的“浩然媚幽独”;南京莫愁湖胜棋楼有副汪赢撰写的集句联:登斯楼也,其喜洋洋,把酒临风忘宠辱;望美人兮,予怀茫茫,扶仙抱月侣渔樵。上联化用范仲淹《岳阳楼记》文中“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之句,下联则将苏轼《前赤壁赋》中“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以及“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等句揉和而成[6]。

2.3古诗词与中国古典园林的相似性

古诗词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上述提到的两方面。古代许多造园家都是诗人,如王维、白居易、柳宗元等,他们潜移默化地将诗的内容、写诗的技巧等体现在造园中(表1)。

“新中式”景观不能照搬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传统元素有2个主要原因 :1)主要服务人群发生改变,从个人转向了大众,从而造园思想行不通;2)当下环境改变了观者的心理,审美情趣不再局限于传统景观,古典园林传达的意境难以被现代人感知。但是从古诗词与中国古典园林的相似性来看,空间结构营造、内容展现、情感表达都是值得借鉴的。

3澄江县晨辉会所新中式庭院设计

晨辉会所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该庭院附属于某修理厂,根据园主的要求欲将其打造成修理厂后花园以及一个适合亲朋好友观光、休闲、娱乐的“新中式”庭院 。类似于古典园林中的私家园林,现有建筑为现代中式风格。设计将结合现代社会生活和云南地方特色,布置本会所为传统的可观、可游、可居且带有情感记忆的庭院景观。

3.1古为今用―场所分析

3.1.1空间结构布局

元代范德玑的《诗格》中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例如律诗,前两句是开头,接下来两句要承接上文,再接下来2句要转折,最后2句作总结,一共8句4组,这4组分别是“起承转合”。古代诗人亦将此法运用于造园中,通过空间结构的起承转合达到情感的升华。晨辉会所新中式庭院整体根据诗词中的“起承转合”布置,庭院分为4个部分:入口景观区、水景区、休闲区及体验区(图1)。

3.1.2内容的展现

古诗词的内容展现往往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古典园林亦如此:贵族园林、士流园林、文人园林、市民园林、乡土园林都与当时环境密切相关。因此,现代园林的营造也要符合当今社会的潮流。现代人追求参与性,追求在体验中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因此该“新中式”庭院结合当下时代潮流营造了一个体验的环境。庭院体验区根据主人爱好及需求设有农作物与药材种植区,将农作物和药材作为新的景观意象结合现代构成方式引入该庭院。庭院主人可以在此寻到收获的喜悦,寻到远离喧嚣城市,回归恬静田园的感受,从而得到心灵上的放松。一个具有诗意的景观,应该是体验式的景观。只有体验式的景观,才能使人们和大自然对话[7],才能达到情感上的满足与共鸣。

古诗词的内容展现经常使用一些技巧,例如节奏韵律、小中见大等。古典园林常用的营造法式、植物栽植方式即能形成韵律感和节奏感,“一拳代山、一勺代水”即为小中见大。

晨辉会所新中式庭院设计中,入口到主体建筑的景观道两边分别采用长方形静态水景,结合植物盆栽、仿照隔扇门的景观小品,形成带有节奏韵律感的景观序列;休闲区的石景营造体现出山体连绵不绝的观感。

3.1.3情感的表达

唐代王昌龄曾提出“诗有三境”之说: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诗人通过各事物为载体抒感,古代造园家通过园林要素为载体表达内心向往。该“新中式”庭院景观设计通过“三境”达到情感上的升华:1)物境―景观结合本土的人文环境、文化特征及城市整体风貌进行设计,例如入口景观区的盆栽采用当地铜锅的形式,隔扇门结合澄江传统刺绣形成具有当地文化特征的景观小品等;2)情境―营造一个休闲娱乐的环境,通过景致使观者心情愉悦;3)意境―境生于象外,庭院主人及亲朋好友赏景、体验,从中感受到远离喧嚣城市,回归恬静田园的美好生活。

3.2场景诠释

3.2.1景点设计

无论是以诗词造园还是以诗词点景,都是结合周围景致,当下所感而为之。因此,景观感受的不同使得“新中式”景观设计不能盲目照搬传统元素。庭院休闲区主要体现“休闲”二字,木结构亭子的布置能很好地与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追求生态自然的效果。亭子顶局部采用玻璃材质,既可透过阳光,又可挡雨,还可以观星星,传统木质与现代玻璃并置在一起,反差和对比易产生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观细部。该区域“前观―‘小荷才露尖尖角’;卧看―‘牵牛织女星’;仰望―‘举杯邀明月’”,在此可享受一种休闲愉悦的生活方式,为古诗的现代演绎(图2)。

3.2.2景点命名

现今景点常常使用一般化的题名,例如“美食广场”、“湖心亭”等,文化性不足,无法引起观者的

联想。景点的命名要符合景观所要表达的内容,“新中式”景点命名如果完全照搬古典园林中的名字,可能太晦涩,也可能与景点不符。景点的命名原则是要使游者观其名便知其意,尽可能达到“问名心晓”的效果[8],从而激发人们的联想而创造意境,以有限空间营无限意境。“新中式”景点命名可以用家喻户晓的古诗,亦可以用新诗,也可以较自由随意,能传达思想即可。图2当中的景观休闲亭取名“卧看星亭”,直观地表达了该处设计的用意,也能使游览者从中体会到一种闲散愉悦的生活方式。

4小结

古诗词与古典园林存在很多相似性,它对园林的影响一直存在,研究其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可以挖掘出适宜的传统元素、技巧、文化思想等,使其恰当地运用到“新中式”景观设计当中。并且该方式也可借鉴到其他与园林相关的学科,从而使“新中式”景观研究更全面。“新中式”景观是从中华文化的根上生长出来的,更加贴近人们对清雅含蓄的东方式精神境界的追求,最符合国人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最易引起国人情感上的共鸣[9],值得热切关注与积极研究。景观学科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涉及多学科知识,古诗词只是其中的一小方面,“新中式”景观的研究之路还很长远,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对传统景观进行继承和创新,还值得人们从多个角度深思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孟兆祯.风景园林梦中寻―传统园林因融入中国梦而更加辉煌[J].中国园林,2014(5):5-14.

[2]张艳.“文化场景”特质与景观风格形成[J].城乡建设,2012(7):41-42.

[3]陈从周.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3): 41-42.

[4]廖汀沪,石小文.中国古典园林与诗的融合[J].三明职业大学学报,2000(2):63-66.

[5]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05.

[6]章采烈.中国园林的标题风景―园林楹联类析[J].中国园林,2002(2):67-70.

[7]杜媛媛.中国古典诗歌与园林共通性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27.

篇2

关键词:古典园林;居住区景观;生命力;显性传承;隐性传承

1 中式居住区景观――古典园林生命力的显性传承

1.1 提取古典园林元素符号与片段并重组创新运用

抽象的屏门,营造空间层次感的漏窗、冰裂纹式的风窗、分隔空间的柳条式户,孔洞、格栅、缝隙等一系列古典园林设计手法与独具特色的攒三聚五的置石、现代材质的廊以及代表传统文人特色的植物――竹的运用,这些都是古典园林设计的基本元素,被直接或叠加重组运用在中式园林中,不仅丰富了现代景观设计的语汇,更能使国人找到传统的归属感。

1.2 新材质的融入

竹林中隐约看见白墙与钢管形成的屋顶,简约朴实而不失趣味的景观小品是由防腐木材结合现代轻钢材质、铝制而成的。钢化玻璃与钢材的栏杆,不禁想起何陋轩的建构视觉,远观轻盈飘渺的水墨画般的神韵,颇有人文意境。传统元素的保留并以现代手法表达,在传承了古典园林精髓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元素的视觉感观。材质表皮是现代的,但核心精神是古典的。

1.3 空间序列的营造

古典园林最擅长的是组织空间秩序,智慧的古人在营造空间时,考虑到人的心理体验以及感官需求,运用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并且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又彰显各自特点。

小中见大、虚实呼应,步移景异等传统园林空间处理手法在现代景观中发挥了延展空间感的作用。在竹境格调居住区中,突出表达院落景观,庭院空间由廊道、木栈道、平台、穿起不断变化的,收放自如的禅意空间,营造趣味的社区共享空间,置身于此,感觉空间一气呵成。无论是宫殿还是民居,都由大大小小的院落空间组成,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养成的,这才是中国居住文化的根。

2 古典园林生命力的隐性传承――以深圳黄埔雅苑居住区景观为例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传承,使我们不能绝对的看待全球化以及“欧陆风”,集体无意识的力量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及对建构审美的取舍。当前,大部分居住区景观结合了西方欧式的轴线秩序感与中国古典园林自然含蓄。黄埔雅苑的景观设计较为成功,虽位于市中心,但置身于此,犹如世外桃源。独立的庭院风格,无论鸟瞰还是在庭院中休憩都十分宜人。

社区虽为欧式风格,叠水溪流、休憩三亭等观赏与体验景点;“家”与“园”、“建筑”与“景观”融合,窗前或阳台,是观赏园林景观的最佳视线,景观是居民们听泉、观林和休闲娱乐、邻里交流的开放空间。社区内住宅一层均大部分为架空,整个园林视野通透、内外交融,体现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以及较好的景观连续性。虽然小品是欧式的元素,但还是会发现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影响着整个社区,如相地,造山等。小区与主干道相邻,于是在社区边缘营造微微起伏的山坡,是对古典园林造山手法的继承。坡上为欧式凉亭,小桥流水,蜿蜒曲折的休闲步道,空间高低起伏,曲折的溪流。虽然元素是欧式的,但是布局建构运用了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亭台水岸,形成对景,局部微地形借鉴了古典园林的模山范水。这样的“欧陆风”并不是所谓的“中国性缺失”,在古典园林的隐性建构控制下,增添几分秩序,整齐划一的欧式风格,同样营造了自然宜居的社区环境,并渗透着中国传统的场所精神与审美价值观,静静的绽放着古典园林的生命力。

3 结语

个人认为传统包含几千年积淀的本土风俗,文化价值观,审美观,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东方的古典园林传统元素实际上从未离去,它以精神灵魂的方式一直依存在于“现代性”都市躯壳中。西方学界对于中国城市的批判热点之一,就是所谓的“中国性缺失”但如果深度了解中国城市的发展,对于所谓中国性的理解其实基本上是一种对于传统的图像的怀旧臆想和主观眷恋,是对传统表象符号的识别,而不是对核心精神的辨识与保留,确切的说是一种认知停滞,以及对传统本质认知的偏差,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也在进化以便适应现代人的发展需求,而并非是我们头脑中一成不变的元素意向。

参考文献

篇3

Abstract: The hot spring tourism resor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China. Today, people advocate health, aspire to the high-quality lives. A bubble bath with exquisite environment and can provide a private exclusive resort has become the pursuit of hot spring tourism. At the same time, the high-quality landscape environment can enhance the economic benefits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hot spring resources, so as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hot springs tourism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takes the design scheme of the small courtyard landscape bubble pool of Qiling Hot Spring Hotel in Qujing as the exampl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landscape design method of high quality garden bubble pool in detail.

关键词:温泉汤院;泡池景观;景观设计;麒麟温泉

Key words: hot spring yard;pool landscape;landscape design;Qiling hot spring

中图分类号:TU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131-03

0 引言

近年来温泉旅游度假成为一种时尚,温泉旅游包括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文化体验、养生保健、大型水上娱乐、地产度假等一系列综合旅游价值。因此温泉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规划设计成为旅游产品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而高端私人温泉养生更是温泉旅游中的精品项目,而优质的景观设计则是重要保障。但在众多的温泉景观设计方法的理论研究中对高端私人温泉景观的研究很少,并未对其作出具体的详细总结与说明,本文将根据具体案例深刻解析私人庭院景观泡池设计的要点与方法。

1 相关概念解析

1.1 温泉

温泉分布于世界各地,人类对温泉的利用早已历史悠久,由于文化的差异和研究角度的不同,我国台湾地区制定的《温泉法》[1]中把温泉一词定义如下:

①温泉:符合温泉基准之温水、冷水、气体或地热(蒸气)。

②温泉水权:指依水利法对于温泉之水取得使用或收益之权。

③温泉矿业权:指依矿业法对于温泉之气体或地热(蒸气)取得探矿权或采矿权。

④温泉露头:指温泉自然涌出之处。

⑤温泉孔:指以开发方式取得温泉之出处。

⑥温泉区:指温泉露头、温泉孔及计划利用设施周边,经勘定划设并核定公告之范围。

⑦温泉取供事业:指以取得温泉水权或矿业权,提供自己或他人使用之事业。

⑧温泉使用事业:指自温泉取供事业获得温泉,作为观光休闲游憩、农业栽培、地热利用生物科技或其它使用目的之事业。

在日本《温泉法》中第一章第二条把“温泉”定义为从地下溶出的温水、矿泉水、水蒸气及其他气体(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除外)。

在《辞海》[2]中,温泉被定义为“水温超过20摄氏度的泉,也称作兰汤,暖池,热汤、壬夫、汤池、汤井水、汤泉、温谷、温汤、磐石汤等”。

陈炎冰在《矿泉与疗养》一书中,温泉的定义则是“由于地壳深处的地下水受地热作用影响而形成一股含有多种活性作用的微量元素,有一定的矿化度,泉水温度常高于30摄氏度以上的泉。”

周进步等在《现代中国旅游地理学》[3]一书把温泉定义为“习惯上,把温度高于人的皮肤温度的泉水统称为温泉,低于这个标准的成为冷泉,高于人体体温37摄氏度的又称为热泉、高泉或沸泉。”

1.2 温泉汤院

温泉汤院是以休闲度假,温泉养生等温泉资源开发为主体,结合具有私密性的院落景观与酒店服务设施或私人别墅等;提供具有高品质的景观环境与独特的私密性温泉泡浴体验及养生需求。

2 景观设计与温泉汤院的关系

多年来在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拥有优质景观资源的温泉产品能够吸引更多的体验人群,不仅增加了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也提升了温泉资源的自身价值和周边自然环境质量,同时传承和保护了温泉衍生文化价值与当地地域、人文、历史等文化价值。从而更好地实现了天然温泉资源与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景观设计在温泉汤院的开发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汤院景观设计的要素

汤院景观设计要素主要包括:院落景观,温泉景观,景观建筑及主体建筑几个部分。

3.1 院落景观

院落景观是以庭院景观为主的景观设计要素,结合地形与独特的景观风格构成私密的院落景观。具有优质景观要素的院落可供体验者融入自然,放松心境,成为一个可以修心养性的户外空间。同时优质院落景观具有调节小气候,平衡一定范围内生态环境的作用。

3.2 温泉景观

温泉景观主要以温泉水体景观为景观设计要素,在汤院景观设计中,温泉水体即是院落中的水体景观,又是具有泡浴养生的温泉泡池,因此在温泉景观的设计中既要结合地形对温泉水体的形态进行设计、结合周边植物及建筑景观进行布局营造,又要充分考虑到泡池的人性化设计以充分发挥温泉资源的养生作用。

3.3 景观建筑及主体建筑

在温泉建筑设计方面,建筑功能主要以提供休息娱乐为主,因此建筑为体量较小的矮层建筑为佳;材料一般选择比较贴近自然的材料,例如木材,石材,茅草,土坯等为主,使建筑更好的与温泉及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汤院景观设计中,景观建筑一般以亭子、廊架等具有一定装饰效果和遮蔽阳光、风雨作用的景观建筑为主。而主体建筑则是指提供居住设施及酒店服务的建筑,一般以别墅及酒店独立套房等具有私密性的精巧独栋建筑为主要形式。

4 以曲靖麒麟温泉精致酒店小庭院景观泡池设计方案为例

4.1 项目概况

麒麟温泉精致酒店小庭院景观泡池项目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三宝镇,景观泡池庭院占地面积约235m2。项目地年平均气温14.5℃,夏季无酷暑,冬季无严寒,平均降雪日6天,气候舒适宜人。项目定位以高端私人消费人群为主,因此在泡池庭院的景观设计中着重了精细化与品质化,同时强调了个性化与人性化设计。

4.2 泡池庭院景观设计

泡池庭院景观设计以日式园林为设计思路进行布局,泡池位置设在场地中心,景观在其周边进行布置,从而使人在泡池中或休息平台上从各个角度和方向均可以欣赏到不同的别致景色。由于场地大小的限制,场地周边的挡墙会对人的视野进行遮挡,弱化了景观效果,因此在挡墙处配以竹篱笆进行围合,对挡墙进行一定的景观处理,形成独特的日式院落景观效果,从而渲染了山水田园的诗意美。场地内在泡池周边做了微地形处理,使场地更具层次感,在草地中嵌入自然石条搭配植物营造出自然且有禅意的庭院景观,使泡池庭院成为放松、修心养性及冥想的自然空间。泡池木平台周边与草地之间铺以白砂石,不仅渲染了日式景观院落的禅意美,同时有隔水防潮的作用,使整个庭院景观空间从高到低更具层次美。

4.2.1 植物景观设计

苏雪痕在《植物造景》一书中提到“植物景观设计同样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四大原则。”[4]因此在本项目中植物种类的选择上主要结合庭院景观的特殊性与温泉环境的特殊性进行选择。植物搭配注重了变化中遵循统一和谐的原则;植物株型与高矮的选择注重与建筑体量的比例调和原则;植物配植时遵循了自然均衡原则和韵律原则,使整个植物景观更自然,更具韵律与节奏感,强调出泡池庭院的层次与精致。(见图1植物设计示意图)

本项目中主干树以常绿乔木为主,配以灌常绿灌木和变叶灌木为辅,搭配常绿草坪与地被植物使整个庭院植物景观更错落有致。再配以赏花植物和芳香植物使泡池庭院四季皆有不同景致可供欣赏,从而提升人们在庭院中的视觉与嗅觉享受,使人融入自然达到身心放松的泡浴疗养效果。(植物种类参见表1)

4.2.2 温泉泡池设计

温泉泡池设计主要根据场地地形和泡浴人数来对其进行形状与大小的设计。泡池的形状一般为长方形、方形、圆形或自然形状。在本项目中,泡池庭院定位为私密的家庭式休闲养生空间,因此在使用人群上以家庭为单位,一般为2-5人,以面积较小的泡池为主,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使用率,同时能更有效地结合周边景观创造更为丰富精致的私密养生空间。

泡池边材料采用香柏木制成,香柏木本身可入药,其天然芳香具有安神定气之功效,可使人在泡浴过程中缓解疲劳的神经,安抚波动的情绪。同时香柏木木质柔和舒适,具有优良的触感,舒适度超过自然石材,更加体现出私人泡池的精致与人性化。同时香柏木具有很强的耐腐性、质地硬、密度高,色泽淡雅、木纹美观,是非常好的温泉材料之一。泡池池底及坐凳材料采用厚烧面黄锈石,黄锈石池底结合香柏木池边形成统一的自然的暖色调,给人愉悦且温馨的感觉,更能营造出具有自然气息的泡浴气氛。(见图2材料及铺装示意图)

泡池中坐凳与池水深度设计根据人体工程学来进行设计。在《温泉泡池人性化设计初探》一文中提到,温泉泡池内设置坐凳,坐凳高度在0.3m,坐凳的面宽在0.3m-0.45m左右,则水深设置在0.8m-0.9m之间,坐着休息的时候可以更好地交谈,并调节自己的姿势,或仰或躺,都会很舒适。[5]本项目中,泡池深度为0.85m,坐凳距池底高度为0.3m,坐凳面宽0.4m,水深为0.75m,人做在泡池中温泉水高度在人胸口一下,不会造成胸闷等不适症状,使人更舒适地在池中享受泡浴休闲。

泡池出水口设计结合了景观小品不仅增添了小品的趣味性同时赋予了功能性。泡池出水口设计采用了耐腐蚀耐高温的石材结合假山石景设计而成。

4.2.3 景观建筑设计

本项目中景观建筑选择小体量的景观亭,具有遮阳遮雨的作用,使人们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都可舒适的享受泡浴与休息。景观亭选择木质材料,搭配周边的新中式主体建筑的建筑风格进行设计,使之能更好地融入周边景观氛围,从而营造出自然乡土而又精致典雅的庭院景观。

4.2.4 铺装与小品设计

铺装设计采用石材、木材等,使铺装更自然的融入周边景观中。泡池庭院中的小品以石制景观灯为主,假山石为点缀。石制景观灯在夜晚时可做熏香灯使用,既能营造浪漫惬意的夜间泡浴气氛又能起到去除蚊虫的作用。

5 总结

本文通过对曲靖麒麟温泉精致酒店小庭院景观泡池设计方案为例,深度解析了泡池庭院在景观设计中重点。为此类项目设计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提升温泉资源经济效益做出了案例支持。庭院景观泡池的设计重点在于以下几点:

①把握场地尺度与周边自然景观对庭院泡池进行总体规划布局,融合场地内外景观,从而为提升温泉资源的经济价值与周边自然资源的价值打下基础。

②从植物的选择到搭配景观小品的布置和与景观建筑的融合,尽量做到既能创造出融入自然的院落休闲空间,又有精致景观细节,从而突出地域特色与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③在泡池设计中,突出人性化设计与个性化设计,从材料的选择到舒适性的细节把控,从而创造出高端精品的私人定制化体验空间。

参考文献:

[1]台湾地区2003年7月2日颁布的法规文号为华总-义字第09200121190号,法规名称为制定「温泉法.

[2]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9-1.

[3]周进步,庞规荃,秦关民.现代中国旅游地理学[M].青岛出版社,1998.

篇4

[关键词]格调竹镜小区;景观设计;景观维护

一、格调竹境小区景观设计的现状

格调竹境小区位于天津市河东区中山门地铁站沿线附近,交通出行十分便利。好的景观可以给人以清静自然的感受,对于格调竹境来说,它的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与人文因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也体现了景观、建筑、人文三者之间的一种统一和谐之美。格调竹境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在全国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该项目建成时间为2009年7月,开盘时间为2011年5月,作为“新中式”风格高层住宅小区的典型设计案例,从建成到现在已有八年多的时间。该设计项目最大的特色就是延续了传统古典园林的景观设计手法,并将一些独具历史韵味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元素加以创新发展,使整个小区的环境景观都充满着中国山水韵味。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小区草坪养护管理跟不上、廊架设施和景观小品已渐渐变旧亟待更新维护,这也是现在很多居住小区共有的问题。我们只注重了设计,但对于后期的维护完善没有做好充分的保证。在2017年7月份笔者到格调竹境小区进行了参观调研,首次来到这里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整个小区的绿化景观设计颇具传统中式文化艺术特色,里面的景墙、小品、地面铺装等都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里面,却又加以简约创新化,充满着古典与现代结合的设计文化气息。小区的景观设计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并由中央道路分隔开。西侧区域是紧邻虎丘路的几栋18层住宅间的景观设计,采用现代空间布局设计手法的小区会所景观和“琴、棋、书、画”四园。这一侧的景观更注重人际交往活动行为的功能性要求,景观也更贴近人性化设计,以下参考了小区景观方案的设计说明对格调竹境小区内的景观进行介绍。“琴园”位置靠近北侧地下车库出入口,在景观设计上注重空间围合式设计手法。其中变电室位于琴园的中央位置,它的西侧是很有创意的“七星流瀑”,以不规则的叠瀑形式与旁边的景观亭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一设计同时还将地下车库的人行出入口巧妙地遮挡,从不同的视角能看到不同的景观节点。“棋园”采用以周围丰富的绿化为主体的整体格局,巧妙运用尺度、群组和透视关系来营造静谧、深邃的东方园景。仿照黑白色围棋形制的棋盘广场靠近中心区域,空间采用围合式布局,私密性较强,并且非常安静,非常适合小区业主们在此对弈。同时设计者加入了日式“枯山水”景观设计元素,比如中央棋盘小广场东侧“一池三山”,象征“溪流河海”的白色细砂池配合微微升沉的景观地形,更显禅意之美。“书园”由大体量的变电箱、通风竖井和地下车库人行出入口形成空间布局,与江南名园——留园的“冠云峰庭院”有着近乎一致的巧合。在这种巧合的循导之下,景观设计师们尝试着将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进行再现,用“解构主义”的建筑语言重塑历史上的苏州园林,用简约大方的设计手法延续传统园林的风格理念。主要景观特色是将廊架和景墙的布局施以围合式的效果,其中一面景墙还提供了专门可以阅读的桌子,小区业主们可以自带椅子在此阅览书籍。“画园”紧邻小区会所,以古典与现代的撞击与融合为立意,采用围绕小区会所建筑而生的“画展”设计理念,并依托场地现状规划的景观空间,依次将全园描绘成特色鲜明的五幅“虚拟的空间画作”,即“春之晓”主题花坛、“夏之清”荷花水池、“秋之瑟”溪流景观、“冬之寂”石之庭院,以及“山色空濛”主题壁画。为体现诗情画意的效果,设计者们运用了很多不同颜色的乔灌木和地被植物,通过借景、漏景等传统设计手法的运用,使画园的景观更像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另一部分是靠近东侧26层住宅区域的景观设计,这一区域多以模仿自然式景观地形做设计。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瓦园”,它是小区景观设计的点睛之笔之一,从西侧入口进入前行一段距离即可看到。其周围用景墙加以遮掩,运用中国传统的“瓦”元素创造出现代居住小区的艺术作品,把满溢古韵的艺术气息从人们的回忆中带到了今天居住者的身边。

二、小区景观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思考性建议

第一,从景观角度来看格调竹境小区现状,草坪植被退化、土壤是首要问题。植被草坪多数区域草坪退化,其土壤已经,严重影响了景观的观赏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景观退化,而后期的管理维护又没能跟上。因为居住小区人流量密集度较高,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就做了很多防止踩踏草坪的标识系统,但没有起到明显的草坪不被踩踏的保护效果。针对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小区居民和物业管理两类人群共同治理维护才能解决。通过物业宣传使人们意识到保护小区绿地的重要性,而物业可以通过请一些专业绿化养护管理人员来松土、浇水、除虫,重新覆盖草籽,重点定期加以养护,使绿地重新得以复苏,保持格调竹境小区良好的景观生态环境。第二,目前小区景观中的工字钢廊架和防腐木平台以及休闲座椅等设施有些陈旧褪色,有的已经破损而影响美观性,这也是小区景观需要维护完善的一大问题。设计之初虽然运用了很多新型材料,但是目前看来应用在廊架上的这种工字钢结构随着四季气候的冷暖交替以及光照变化和雨水的侵蚀,很多廊架的外层漆皮局部已经脱落,导致内部钢架生锈,很不美观;而相对应的木质条状防腐木地板表面油漆层也已褪去,木质结构在外层,局部边角也有破损等问题。对于硬件设施的掉漆、破损需要小区物业请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修补,同时居委会可与小区业主多沟通交流,适当开展维护小区公共设施的义务维护活动。第三,理水是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景观设计手法,在格调竹境小区的多个景观节点也有运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池和池塘内的苔藓杂质会变得过多,影响水景观赏效果。水池青苔形成的条件与天津的气候环境和水质环境有很大关系,人工清理和微生物治理是最为有效的净化水池方法之一。用化学清洗剂虽然效果好,但是考虑到环保性,应该在水池中养殖些食用苔藓的鱼虾,并安排物业工作人员定期喂食,清理水池杂物,这样就可以保证小区的水景更加清洁美观。第四,该小区的占地面积较大,所运用的“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在建筑设施、景观小品、植被绿化等方面造价昂贵,容易导致后期维护完善不足。格调竹镜居住小区绿化率45%、容积率2.6,物业费一平方米1.8元/月(2017年),相对于同规模级别的小区费用较低,不能充分运用到小区的景观绿地、景观小品和公共设施的维护中。而和它占地面积相近的红桥区金领国际居住小区每平米物业费在2.4元/月(2017年),能够保证后期的景观维护。从景观空间布局看,小区最具特色的“琴、棋、书、画”四园分散在西侧每栋楼与每栋楼之间,南侧的主要水景“平湖秋月”用现代施工手法模仿自然山水之景。纵观全局来看,小区每个景观节点都非常精致,但分布较为分散,旁人看来它更像公园中的观赏景点,所以它的后期维护资金自然不会太低。而红桥区金领国际小区将整体绿化集中在中央花园区域,便于综合维护和管理,这样应用到居住小区中的景观空间布局设计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三、对小区物业在景观维护上的思考性建议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天津市很多中高端高层住宅小区的门禁安保措施管理得非常完善,格调竹境小区的安保措施也非常完善安全。但是我们发现对于景观的维护则相对薄弱许多,这也是天津很多中高端居住小区的普遍现象。原因在于小区的物业人员主要侧重于小区基本的水电、供暖、天然气、光纤电缆和小区的安保,以及邻里间的社会关系这些基础性的管理维护。笔者认为这一问题需要从精神意识形态上来看。我们国内很多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人员对于小区全面维护的思想意识不够到位,并且物业管理单位、居民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或其他部门之间的管理权限有交错,容易形成管理重叠区。其中物业代表了小区业主的主体利益,具备综合自治管理的能力;居民委员会以推动政府思想政策、落实民生问题的工作为主导;而业主委员会的建立是为了保障业主的权益。所以对于小区的景观环境维护应该有一个以专门负责景观维护管理的主导管理部门,多方面、多层次地合理安排实施维护措施。比如物业公司聘请一些专业人员,以3月一次的维护周期开展小区的植被、设施、水池的综合维护。同时加强与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小区业主的沟通交流,通过探讨达成一套可行性强的景观维护完善方案,保证小区景观在维护过程中不会给小区业主带来出行或噪声上的麻烦。

四、景观设计师的思考

景观设计师应该通过定期的设计反馈深入了解小区的景观发展现状,在以后的设计中避免出现景观维护管理跟不上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格调竹境小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是其在景观细节处理上非常认真考究,小到每一块砖石铺装,大到整个小区景观的空间布局都充满着“新中式”风格设计感。不仅将古典园林设计中的空间布局方式用现代的景观设计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充分考虑到小区景观设计中的人文关怀要素。很多设计不仅满足了小区业主们交流、散步、游览、休憩、看书、下棋等这些居住性要素,还通过设计将人们引入一个充满自然山水之气意境的景观空间。目前格调竹境小区的景观设计在很多居住区中依旧是出类拔萃的,后期居住小区的景观综合管理应该会更加全面合理。它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都是本着尊重中国传统文化、遵从自然发展规律而展开的,符合当代人的文化价值观念,所以我国居住区景观的未来发展趋势应该会朝着这个方向推进发展。奥雅董事长李宝章先生在新中式景观设计理论文集中的一句话,笔者认为很有道理:向中国传统园林学习,贵在学其神韵,而非简单的形式抄袭。对祖先智慧的深刻理解首先建立在对自然的尊重之上。回归景观最朴实的本真模样,在回归中重新发现自我,从而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才能走出一条与自然相融合,适合现代中国人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富有民族特色的景观设计之道。

五、结语

“新中式”景观风格居住区多集中在高端别墅类项目,而格调竹境小区把这种景观设计风格运用到了中高端的住宅小区中。笔者认为设计师们是想将这种景观风格推广到更多的大众小区中,让多数的中国人都可以享受到“中国式居住”。但由于格调竹境小区在景观设计制作上过于烦琐、后期维护跟不上,导致很多景观节点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和维护,影响了美观性和使用性。“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在高层住宅小区中应当本着设计便于后期维护的思路去认真思考,这样在以后的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就能得到提升。总的来说,格调竹境小区独树一帜的景观设计给我们带来很好的启发,对于我国居住小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滑际珂.天津“格调竹境”.城市环境设计,2011.Z1

2.格调•竹境:首创新中式情感建筑.经营与管理,2008.8

3.周玉明,黄勤,姜彬.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4.奥雅设计集团.铸造精品:奥雅新中式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5.赵凌云.居住小区园林绿化养护质量提升的探讨.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

6.李振波.如何发挥物业管理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作用.城市建筑,2016.26

篇5

1 雨水花园概论

1.1 雨水花园的概念

雨水花园,字面意思即汇集雨水的花园。用来汇聚和吸收来自自然界的雨水的低凹地区被称之为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国内一项新型的生态绿色技术,将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庭院别墅的景观设计中,不但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还对海绵城市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雨水花园的功能

1.2.1 雨水的储存和渗透。雨水花园中的植物根系大多对于雨水有着很好的吸收作用,当雨水汇聚,一部分雨水会被植物吸收,而另一部分雨水在经过土壤的渗透作用下,对地下水起到一定的涵养作用。这个过程对于提高土壤的渗透性至关重要。

1.2.2 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雨水花园对于污染物的净化作用最主要体现在植物对于雨水的吸收与净化。当含有悬浮固体颗粒和有机污染物的雨水被植物根系所吸收就会被净化,植物在其根系生长的同时,水质中的污染物就会被根系吸收,以此达到水源净化的作用。

1.2.3 维护生态的平衡。由于雨水花园中有大量的植物及湿地,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并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减小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人们生活环境。雨水花园有着自己的小生态环境,为一些鸟类以及昆虫提供了较为充足的食物和栖息地。

1.3 雨水花园在庭院景观中的应用前景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透水性差的下垫铺装严重破坏了雨水下渗和循环利用。导致洪涝、污染加剧,地下水位的下降和水资源欠缺等一系列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雨水花园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些问题,为人们的生活环境作出贡献。

2 武汉高尔夫小区庭院景观中的雨水花园设计

武汉高尔夫小区别墅位于武汉东西湖区域,其周遭被优美的硬质景观所环绕,应业主要求将雨水花园融入景观设计中去,打造一个小型的绿色生态体。

2.1 武汉高尔夫小区庭院景观中雨水花园的风格选择武汉高尔夫小区别墅庭院雨水花园中景观的设计风格是要与建筑和室内装饰相统一的,在统一风格的基础上,再加入雨水花园的技术功能要素进而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在该设计中,建筑及室内装饰主要是采用的现代中式的风格,迎合了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与审美需求。庭院的构图与造型采用简洁并且硬朗的直线,以此来表达追求简单雅致的生活环境。在硬朗的直线下,满怀柔情的潺潺流水慢慢穿过,隐隐可见,曲径通幽,清新自然。

2.2 武汉高尔夫小区庭院景观中雨水花园的植物选择在该设计中,植物大都选择本土的植物,少量的外来植物加以点缀。其原因在于本土植物对当地的土壤、水资源与空气环境都具有更佳的适应能力,还可以体现当地的特色文化。该设计中,选择了2 种本土植物,其一为竹子,竹子在中国人的心中代表着心胸与气魄,正所谓“奇花照眼一时红,修竹虚心万年竹”[1]。竹子还具有组织空间、强调空间、协调空间、分隔空间、添景、柔化建筑线条、指引、框景和改造地形等功能。其二为香樟,香樟是我国江南四大名木之一,树干通直,有很强的耐污染能力,对于氯气和二氧化碳等有毒的气体有较强的抗性,樟树的枝叶都散发着独特的香气,具有防蚊虫的效果。

2.3 武汉高尔夫小区庭院景观中雨水花园的水景设计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在雨水花园中,对于水资源的管理自然也是重中之重,在别墅庭院的雨水花园中需要将其功能与审美相结合。在本次设计中,多处采用水池用以在丰雨季时蓄水,并将水池两侧地形往水池的方向进行一定角度的倾斜,有利于将雨水引导入蓄水池中。同时,在水池的北边设置相关的排水管道,有利于当水位超出水池容量时,将多余的水引流。既具有美观的视觉效果,又可以保持蓄水池的平衡,对雨水进行一个很好的管理。

篇6

关键字: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

1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居住区景观规划要因地制宜、布局合理、自然活泼、富有创意,结合生态园林要求,以绿为主,以植物造景,达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效果,创造自然、清新、舒适、优美、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高品位、高格调的绿化环境。

1.1小游园的设计原则

小游园主要服务对象是老人和儿童,主要活动方式有观赏、休息、游玩、体育活动和课外阅读等。根据游人不同年龄、特点,划分活动场地和确定活动内容,场地间要有分隔,布局既要紧凑,又要避免相互干扰。

1.2场地

一般设在入口附近,稍靠边缘的独立地段上。儿童游戏场不需要很大,但活动场地应铺草皮或选用持水性较小的砂质土铺地或海绵塑胶面砖铺地。

1.3园路

园路的宽度和绿地的规模与所处的位置、功能有关。绿地面积在0. 5hm2 以上,主路宽3~4m ,可兼做成人活动场所;绿地面积在0. 5hm2 以下,主路宽约2m ,次路1. 2m 左右,通常最小宽度为1. 2m ,以两人可对行为宜。路面用碎石、卵石、毛石等铺砌园路。

1.4小广场

按形式可分为规则式或不规则式。小广场的标高一般与园路的标高相同。

(1)园林建筑与设施:由于小游园面积不大,所以园林建筑与设施应小巧玲珑、各具特色,摆放在适当位置,一般有坐凳、坐椅、花坛、花架、园灯、宣传栏等。

(2)组团绿地的设计原则

绿地组团是结合居民建筑组团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公共绿地,面积不大,靠近住宅,居民尤其老人和儿童使用方便。由于住宅组团的布置方式和布局手法多种多样,组团绿地的大小、位置和形状也就千变万化。要求服务半径小,使用率高,不同的功能区域中间以绿化或小路隔离,互不干扰,各得其所,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方便、舒适的游憩环境和社会交往场所。

1.5住宅庭院的设计原则

(1)庭院处于住宅群环境中,因建筑物所造成的阴暗部分较多,所以选择和配置耐荫树种十分重要。保持居住环境安静,也是庭院绿化的一个主要任务,如以植篱分隔庭院,可降低噪声。植篱以高2m 左右、宽1m 左右效果较好。1. 3. 2 庭院的空间尺度、树种的大小、高低要与庭院的大小、建筑层次相称,应以绿化设计的立意为前提。居室外种植乔木与住宅墙面的距离,一般应在5~8m ,避开铺设地下管线的地方。通常以落叶树为好,常绿树要避免直对窗口。

(2)花木配置宜采用孤植、丛植方式,栽植于靠近窗口或居民经常出入之处,以便近赏,充分提高花木的观赏效果。

(3)室内外和院内外的绿化相结合,要考虑将自然环境和住宅环境联系起来,使两者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4)居住区道路绿化

道路两旁种植行列式乔木遮荫,根据道路的宽窄,可选择种植中、小乔木,如香樟、广玉兰、女贞、银杏等植物。

2 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的绿化设计

2.1设计原则

居住小区的绿化设计应强调人性化意识,考虑人在使用中的心理需要与观赏心理需要吻合,做到景为人用。在住宅入口、公共走廊、直到分户入口,都引入绿化,使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关键点都能够接触到绿化,绿化环境不再只是一块绿地,而是一个连续的系统。

2.2植物配置

不同地带一定面积的小区内木本植物种类应达到一定数量;在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植物类型的植物配置上应有一定的搭配组合,尽可能做到立体群落种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在植物配置上,应体现出季相的变化,至少做到三季有花;在植物种类上应有一定的新优植物的应用。

为维护全球可持续发展,世界范围内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城市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居住区绿地应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开放空间。居住区绿地中的人工植物群落应是在城市环境中,模拟自然而营造的合适本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结构配置合理,层次丰富,物种关系协调,景观自然和谐的园林植物群落。少种植那些过于娇贵的植物,通过植物自然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不会给后期的养护带来负担。居住区绿地应是为人服务的地方,应集中体现出城市绿地的价值,在植物种类上应达到一定的数量。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地区的城市种类,因气候土壤的条件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面积10hm2左右的小区中的木本植物种类数应能达到当地常用木本植物种数的40%以上。

好的居住区环境绿化除了应有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的种植,还应有植物种类型和组成层次的多样性做基础,特别应在植物配置上运用一定量的花卉植物来体现季相的变化。在住宅的各个角落,应多种植一些芳香类的植物,如白兰、黄兰、含笑、桂花、散尾棕、夜来香等,营造怡人的香味环境,舒缓人们的神经,调节人们的情绪。

3 住宅小区生态环境景观系统

住宅小区的生态景观美表现在它能结合所处的地理环境,创造一个能与整个城市景观相协调,追求自然真趣,赋予居民一种清新宜人,地灵人杰的心理感受。营造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景观感受,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时要立足于合理地建立四大系统,即绿化生态系统、景观形象系统和户外休闲系统,交通组织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优美型环境系统。

3.1 绿化生态系统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剧与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居民对小区的环境质量日趋重视。在这种形势下,景观设计师更应充分认识到: 21 世纪的城市人居环境必须在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中求得平衡,是“质”与“量”的结合。作为住宅小区,绿化景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住宅区中,绿化犹如呼吸系统,能起到空气净化和屏蔽作用。已成为提高住宅小区环境质量,创造健康小区必不可少的有机要素。合理的住宅小区绿化设计,是将建筑、绿化与小区居民的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形成居民能溶入其间,有机运行的居住环境生态机制,实现“人与自然共存”。而目前很多的住宅小区却存在着设计师在进行栽植配置时,一提笔便是色带拼花,处处是剪切出的树篱、灌木球,要不就是空荡荡的草坪与大片的铺装连在一起,这样的设计不仅营造不出舒适的景观效果,反而看上去零零散散,不中不洋,单调乏味。住宅小区中的植物配蛊应该提倡尽量保持原有树种,合理地利用当地树种,而不要一味地追求使用其他地域的树种。长期以来。因为欧美的景观环境设计非常注重植物空间的营造,使得我们国内的景观设计师在外来设计的影响之下形成了只要使用了欧美设计师常用的热带或亚热带植物就是现代景观绿化系统设计的观念,却不知任何设计都要尊重当地的自然条件,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来,很多有良知的设计师提出反对“大树进城”的原因。

3.2 户外休闲系统

住宅小区的广场或是其他硬质铺装地面所形成的小区居民的活动空间在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系统中称之为户外休闲系统更为合适。这一类场地的功能主要在于满足小区居民的社会交往、老人活动、儿童玩耍、散步、健身等需求。在以往的住宅小区的景观中,户外休闲系统这部分的设计往往追求一种视觉的焦点,以大型广场为主,但是这样的设计除了能在视觉上带来一些气派辉煌的感觉之外却不能给小区居民带来使用上的方便。

规划设计应从功能出发,以人为本,为居民的使用提供方便和舒适的小空间。设计师在合理理解了地形后所进行的户外空间的设计应该尽量将大型广场化整为零,分置于绿色组团之中,在住宅区中尽可能地不搞市政设计中常出现的集中式大型广场。

小区户外休闲系统的形式,不宜一味追求场地自身形式的完整性,而是要和整体的设计相辅相成,多用一些不规则的小巧灵活的构图方式。特别是广场的外延可采用虚空间的构筑。以避其生硬,与周围的建筑环境有机地结合。我们提出住宅小区户外空间采用“隐形”广场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居住区内的建筑能与环境融为一体。一般小区建筑的外形简单,若户外景观也片面地强调本身的平面构图,则极易与其周围的建筑边缘线产生冲突,使得景观不能与建筑相呼应,且更易与建筑之间产生一系列的难于处理的边角空间。其二“隐形”广场的处理更易于将其他的环境因素(地形、水体、植物等)有机地组织在广场空间,使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融为一体。

4结语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宏观上,居住区景观设计要体现出我国历史及现阶段发展的趋势。微观上,景观设计要结合地方特色与地域特征,更多的采用节能、环保新材料充分利用二次利用建筑垃圾,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文化又地方特色的优秀景观。

参考文献

[1]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5

篇7

关键词:建筑设计;景观;生态补偿

0前言

城市建设极易对景观格局造成破坏,一旦原有的林木、草地、水源等遭到工程损坏,再恢复的难度相当大。城市景观生态补偿就是为了恢复生态环境对城市的作用而进行的建筑设计工作,通过景观生态补偿设计,可最大限度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强化城市景观的生态机能,大大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质量,从而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1景观生态补偿的作用

1.1对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和补救

城市景观在受到城市建筑施工等破坏后,诸多原有的环境格局和生物均会不同程度遭到损伤,出现较大面积的污点,而景观补偿设计从生物学的方向进行切入,对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勘测和观察,以获取生态衰退程度、生物生存要素、建筑对生态环境的侵占等各方面数据,再结合这些数据重新进行生态系统的改造和补救。1)保证景观生态的健康。在某河道的生态补充工程中,原有的河道被破坏后呈现笔直的状态,这种奇怪的状态改变了自然河道的水沙容量和运输能力,对河床造成严重破坏,且河道内已没有生物存活。采用河道修复补偿工程的目标则是重建一条河道,恢复河道本身的生态系统,重新让湿地植物生长出来,使植物的根系重新根植在河底泥沙中,培育原有的河道生物,重新修复河道的原生态等。2)保证景观生态的结构。对生物的生存环境、气候条件、原有的生态功能进行正确的生态修复,如人工湿地景观补偿设计中,需要恢复湿地的生态系统平衡,尽可能多栽培动植物资源,重现生物多样性,包括湿地中的微生物、湿地底部的土地资源、湿地植物的栽种范围和种群选择等。

1.2增加城市景观的完整度

1)以城市绿地为设计源头建设生态廊道,将绿地分割成大小不一的板块,将动植物分别养护在这些板块中,按照其生物分类、基因成分、所需环境的条件进行种群养护,同时对绿地格局进行整体规划,对这些板块之间的影响和可连通性进行研究。2)建立绿地与社区之间的连接,使建筑群围绕绿地进行建设,减少景观被建筑施工破碎化的损坏程度,或者通过集中式架空商业区、利用沿街设店等方式,将商业性建设移出景观生态设计的范围,将最基础的空间留给自然景观建设,确保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3排除人为因素

建筑景观生态补偿设计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尽量考虑城市中人类之外的生物生存,避免人的居住和生活侵害了其他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例如,在机动车道维修时,应避开绿地、水源等区域,为动植物的生长留下空间,以增加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活区域和生存条件,使动植物在人类世界中也能找到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且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可继续保持自身的生存规律。

2景观补偿设计的措施与应用

2.1生物多样性补偿

城市生物多样性是保障居民稳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建筑设计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补偿有两个方面:①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为生物提供栖息地;②提高建筑环境整体的栖息地功能。建筑及其环境可为生物提供不受到人为干扰的空间,通过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为城市物种生存提供可靠的栖息地,以为不同城市的物种提供迁移与定居的空间。

2.2绿地系统补偿

2.2.1水平方向绿地、廊道和栖息地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中廊道易产生断裂带,在进行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应将不同绿地通过廊道建设连接起来,使不同规模及形式的绿地联系起来,以形成完整的绿地网络,为城市野生动物的栖息提供了条件。城市建筑设计应从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的角度出发,在城市建设中应对当地的土壤和植物进行回收,待建筑建设完成后通过回迁手段恢复原生生态资源,以达到完善城市生态功能的目的。

2.2.2垂直方向1)垂直连续绿化。通过这种设计方法将绿地建设从地面延伸至建筑墙面上,以增加城市的水源涵养,降低城市的雨水径流,可大大减轻城市市政基础建设的承载压力。另外,建筑绿化有效降低了建筑中的热负荷,通过绿化面积的增加,促使居民树立清晰的生态意识,从而促进城市绿化的可持续发展。2)空中庭院。空中庭院一般是指面积较大的露台,这个平台是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相连接的主要部分,是居民休息或用餐的主要场所,庭院与内部空间用玻璃进行隔离,在增加室内空间透光度的同时,还能起到自然通风的作用。空中庭院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设置,对调节建筑微气候、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重要作用。

2.3水的补偿和利用

雨水是城市重要的淡水资源,在建筑设计中,一方面可利用建筑中的透水地面收集雨水,另一方面是利用透水地面向城市补充地下水。某展示中心实行了雨水收集与利用,在该建筑设计中,雨水收集完成后,经过毛管渗滤和人工湿地的处理,可作为景观用水。绿地系统中植被的根系、土壤中的微生物具有较强的保水性,通过绿化保水可有效改善植被的生长环境和条件,同时还能减少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的成本投资。另外,利用屋面和地面等绿化保水,再通过建筑北侧的湿地等雨水收集系统将其渗透至地下,在中小雨的天气状况下,可有效减少城市雨水径流,减轻城市排水管网的压力;在大暴雨条件下,可有效降低城市出现内涝灾害的可能性。

2.4人文文化补偿

随着历史和时间的不断交替,一些珍贵的人文历史景观已遭到严重破坏,这是生态环境补偿中最需要进行补偿的部分,这项工程对于延续人类文明史也是非常重要的,可通过重新搭建景观小品、重新修缮原有建筑的遗址来恢复原始风貌;设置墙壁廊桥等景观,将设施风格重新展现出来;积极引进环保材料,提高材料的功能性,再现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营造符合历史文化背景的特色人文景观。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景观生态补偿对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结合建筑学和艺术设计美学等多领域学科,在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对城市景观格局与建设格局进行优化,这是实现环境绿色全面发展的重要补偿策略,有利于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英,肖衡林,吴巍,等.公路景观生态系统恢复的生态补偿设计研究[J].中外公路,2013,33(2):56.

[2]钟学斌,刘成武,陈锐凯.基于生态补偿的低丘岗地改造与景观生态设计[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4):151-156.

[3]郑雅慧,刘岚,许丽,等.滨河旧区景观生态补偿性设计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5):107-111.

篇8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盛,中国文化的复兴也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 2005年万科第五园以“骨子里的中国情结”为宣传主题,采用新中式庭院空间设计,将传统元素和现代进行结合,以营造适合中国人生活的居住环境为目标,抓住了无数买房者的心。随着时代的发展,房产进入了瓶颈期,如何设计出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的庭院空间环境,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升华,真正抓住人们骨子里的家乡情结,是很多景观设计师们需要不断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笔者以康氏庄园庭院空间为研究对象,探索康氏庄园庭院空间布局的艺术特征和营造思想,在传统庭院中寻求对蕴含于其中的令人驻足的深层次文化。

相关概念界定

1.庭院空间

关于庭院空间的解释有很多不同的界定,如在建筑专著中,庭院被誉为“人为化的自然空间”,“是一种空间形态”。在建筑空间和自然空间之中,庭院空间又是建筑的中介性和过渡性空间。另外,“庭院空间”在《园林建筑设计中》一书中被定义为“一般是指由建筑物围合而成并具有一定景象的空间,用以作为人们室内活动场地的扩大与补充,并有组织地完善与自然空间的过渡”。本文研究中,庭院空间指的是由建筑界面围合或半围合成的具有自然采光的开敞或封闭的空间。

2.园林造景

⑴造景要素

园林造景即通过人工手段,利用山石、水体、地形等各种自然环境条件和构成园林的各种要素创作出所需要的景观。所谓园林造景要素包含地形(风水)、路网(布局)、植物(蕴意)、尺度(空间)、建筑装饰(庭院依附于建筑)等方面。中国园林造景的指导思想,是因借自然、效法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⑵造景手法

为使园林空间的处理达到立体空间景观、动态空间景观序列以及最终成为美化和谐的园林整体环境的目的而采取的一些手法,称为造景手法。中国园林造景的基本手法主要有:障景、漏景、衬景、借景、框景等,诸多造景方法被巧妙的融入园林空间中,使游人可以远望近观,选择好合适的观赏位置的同时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

康氏庄园概况

康百万庄园作为河南传统民居的代表,既保留了黄土高原民居与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同时又吸收了官府、园林和军事堡垒建筑的特点。建筑形制属于封闭性两进式或三进式四合院,其庭院空间具有很强烈的北方特点。结合自身的地理条件、风土人情、文化渊源等因素,在自然环境的制约下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庭院空间形式。它深刻反映了中原地区人民伦理、审美、性格、价值观、等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并表现出十分丰富的空间形态及成熟的空间营造方法。

1.独具匠心的选址

康百万庄园的选址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情怀,坐卧在巩义市康店镇邙山怀抱,整个庄园依靠邙山而建,奔涌流淌的洛河就位于它前方百米处,依山傍水。从康氏庄园全貌图上看,庄园好似被托在一块巨型的龟背上,而正好伸向河流,这种“金龟探水”的布局选址优势十分凸显。

2.建筑规划

康百万庄园利用天时地利的条件,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临河设码头,共形成了19个形式不同的建筑群。由于历史演变,位于中心位置的主宅区是现今保存最完整的宅院。住宅区分南北两个建筑群体,七个院落围绕广场呈放射状自由布置,其中,北部院落坐北朝南,南部院落坐西朝东。令每个到此观光的游客惊讶的是,进入主宅院的入口只有一个30米长的寨门洞,门楼可与古代的城门媲美,入口两侧均有主墙围合,从住宅区广场向远处眺望,邙山绵延起伏,远处洛水有声。

3.空间序列

康百万民居的空间划分具有很强的序列性,而其庭院空间序列性是建立在建筑空间布局的完整性基础上的。以北部的五个院落为例,由东向西依次排列为花楼重辉院、秀芝亭院、克慎厥猷院、知所止院和芝兰茂院。从单体的私密空间到院前广场的公共空间有一系列的过渡空间,层层渗透递进,表现出一种空间上的退晕感。这样完整丰富的空间层次使得在庭院空间过渡的感受方面自然亲切,不会有突兀感,并且每个庭院空间环环相扣的同时,又互不打扰。

康氏庄园庭院空间营造

1.空间构成

⑴空间类型

按照园林空间类型的构成,可将康氏庄园住宅区氛围开敞空间、封闭空间、垂直空间。康氏庄园的开敞空间分布较为集中,主要位于寨上广场,广场内部只设有铺装和部分供人休息的桌椅,以及工人远眺的寨墙和垛口。另外,广场南部是庄园的花园,东面、南面也是开敞空间,可供欣赏寨下的景观及远处的船只、河流。而与开敞空间相反方向,依山而建,就是庄园的封闭空间,也就是各个宅院的庭院空间。由于这些宅院是相互联系的,每个建筑群之间都留有空隙,因此建筑与建筑之间就形成了由建筑外立面形成的竖向空间,即巷道空间。这些巷道窄而高,比庄园庭院空间更狭长,多为一米宽,这些巷道不仅兼具了建筑屋檐排水的功能,还能满足了自由通行,使庄园内的道路连接方式丰富多样。

⑵空间尺度

康百万庄园的建筑空间的尺度总的来说较小,大致都成长方形。如“花楼重辉”院是庄园中最大的院落,长54.76米,宽14.5米,长宽比约为4:1,是康家长辈居住的院落。康氏庄园建筑空间的高度多为两层,以至于狭长、阴暗的庭院空间,尤其是夏季进入庄园,会觉得阴凉、清爽的感受。由于庄园内各个庭院都是相接的,由此形成了许多空间巷道,使其体会到“庭院深深”的感受。

2.景观构成

⑴植物种植

康百万庄园作为北方特色民居建筑,园林造景虽不及江南园林那般精巧玲珑,山水环绕,但也具有与北方民居相协调的造园手法。由于康氏庄园各庭院空间大多为四合院形式,皆以长方形为主,在植物规划方面多以孤植、对植为主要种植方式,如“花楼重辉”院入口处采用了两棵桂树对植的方式,而“克慎厥猷”院

中的葡萄、石榴和“秀芝亭”院的枣树则采用孤植的方式,形成独特的景观。另外,在植物名称的选择上,也受古代受道、释、儒思想的影响,使某种植物成为某种文化理念的象征物。善于寓意造景,选用植物常与比拟、寓意联系在一起。例如青竹则象征高风亮节;柏树象征大吉;玉兰象征文采富贵,桂树代表子孙繁衍成才;石榴代表多子多福;枣树戴表痴心忠诚;葡萄寓意子孙满堂。

⑵叠石理水

所谓“无石不以成园”,康氏庄园住宅区中的两处石景采用太湖石,分别位于“克慎厥猷”院和“芝兰茂”院中,在“克慎厥猷”院中,石景与260多年的葡萄树、石榴结合才一起,山石奇秀,十分幽雅,更突出了岁月相伴的痕迹。在“芝兰茂”院中,石景则与青竹结合在一起,突出其清雅的文化气息。太湖石也具备江南园林中洞洞相通,透而不漏,在康氏庄园中起到了点睛之笔。而其庭院中的大水缸,也是整个庄园中水体的体现,里面养有荷花和金鱼,使庭院空间充满灵性,也象征着前人对水的向往。

⑶建筑装饰

庭院空间是室内空间的调谐和补充,是室内空间的延伸和扩展,是整个建筑空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园林造景的角度看,庭院空间的营造离不开它的围合体――建筑,而康氏庄园的装饰艺术更是中原地区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代表,建筑物表面的装饰技术工艺精湛,文化底蕴深厚。其建筑内部主要采用木雕的工艺,而建筑外表面的多采用砖雕和石雕。砖雕,俗称“花砖”,具有古朴美观、经济实惠的特点,是民居装饰的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康百万庄园砖雕主要集中在影壁和大门侧面的墙壁、门窗洞口及门楣、墀头、檐口等部位上。园内两座照壁上砖雕保存完好,一座是仙人祝寿图,另一座是凤凰望月图。石雕装饰主要集中于门枕石、柱础、石牌坊等。庄园内门枕石形式多样,造型独特,有单体狮子、抱鼓石、精美组合图形等等。另外也雕刻了龙、凤、人物、花草等吉祥物,表达康家对生活的美好祝福和期盼。这些精美的建筑装饰,为庭院空间的氛围营造起到了关键作用,真正做到了对建筑室内空间的延伸。

3.意境表现

康氏庄园在营建赏心悦目的庭院空间的同时,也很重视利用景观来激发人们情绪上的共鸣,引起人们对某种理念、意趣、品格的联想,使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意境的营造不能单纯靠植物或山石,所谓庭院,皆与建筑有联系。比如前院采用传统园林造景艺术中的“障景”手法,通过曲廊、假山、月亮门及花墙等构筑物增加层次,用葡萄、石榴、竹子等寓意吉祥的植物作点缀,精致小巧,造型繁复。使院落之间的狭窄通道散发出幽深静谧的味道,但同时又能达到步移景异,心情豁然开朗。同时,匾额和楹联是表现庭院空间“诗情”的主要手段。如“克慎厥猷院”就是因清监察御史刘毓楠题匾额“克慎厥猷”而得名,是康百万庄园中建造最精美的宅院之一,百年葡萄和石榴树种植其中,门楼调式精工细雕,被入院时的月亮门框景其中,更是幽雅如画,从而使庭院景观达到情景交融的。

结论

住宅庭院与园林相结合归根到底源于人们对美的追求,康氏庄园深含儒、佛文化精华,将其精髓融于庭院空间之中,对其中的一石一树精心推敲,用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艺术原则达到宁静自然,庭院深深,优雅静谧的效果。同时作为风景园林设计从业者,更应该将其传承下去,并不断地发扬和创新,使我们的居住区环境更注重历史、人文、生态,从根本上优化人们的交往空间。

篇9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居住方式也在呈现多样化。别墅是现代人享受的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需要健康的,更贴近自然的,有更多的户外活动场地和机会。这就要求新概念下的别墅,应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而适应现代人的种种需求,注重空间的流动、通透与开阔,开发新的功能空间。内庭院在别墅中正是设计师开展个性空间,创造新的空间感受形式的良好手段,在另一方面借助于内庭院还可改善传统别墅中的一些缺点。

内庭院作为私家别墅的一个独立的空间,使得别墅平面在空间上内外结合。人们更加的亲近自然,拥有更多的户外活动空间,从而使现代别墅更富有细腻的人性化,空间更具流动性,创造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带给人们全新的感受。内庭院不仅仅作为景观庭院而存在,其承载了更多的功能,作为一个醒目的亮点点亮着现代人的别墅生活。

营造一个美丽的私家庭院的第一步应决定庭院的风格,要根据环境条件,家庭人员组成及养护能力等情况制定计划。

与建筑物一样,庭院也有不同的风格,应该首先确立一种自己喜欢的样式。庭院的样式可简单地分为规整式和自然式两大类。然后,根据别墅建筑物是西式、中式或是日式大致定下庭院的类型。例如,有着代表性的日本杂木园式庭院与茶亭等,融自然风景于其中,它与西式建筑是不相称的,而日式建筑也与规整式的西式庭院有格格不入之感。总之,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内庭院与建筑物之间的协调性。

其次,要考虑到排水、光照、通风、土质等情况。他们的好坏与否会影响到植物生长发育的好坏,特别是光照充足与否是决定可栽培哪些花卉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光照条件好、朝南的庭院最理想,所以必须首先弄清自家庭院的条件,一天中有几个小时的日光照射?是半阴或是背阴?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宜这些环境的植物种类。

家庭结构也可反映出居住在这里的家庭的生活方式。只有上班族夫妇的两口之家由于无暇养护花草,庭院中只能种花木或宿根花卉。有幼儿家庭的庭院内应有可以放玩具的草坪,种一些色彩艳丽的一两年生草花和球根花卉,如果家中有喜欢搞养护管理的人,就可种些四季时令草花,营建一个完美的观赏花园。总之,庭院样式及所栽培植物种类应根据家庭人员组成与年龄结构而有所不同。

在私家庭院的塑造案例中,景观设计师比尔的设计是让我们欣赏的。他将过时的花园变成了令人流连忘返的世外桃源。分析比尔的经典案例,我们可以做如下探讨:

寻找庭院的优缺点

比尔在圣地亚哥购买了一座建造于上世纪20年代的宅子,带有很大的私家庭院。房屋在庭院的一角,这让庭院的结构十分完整。老房子是地中海风格,有着现代已经不再流行的装饰。庭院四周是2.5米高的灰泥墙,被死气沉沉的树木和凌乱的草地环绕着,看起来很不舒服。

庭院延续室内风格元素

对内庭院和房屋建筑物现状做了一番深入的了解之后,比尔开始寻找灵感,准备展开他的改造计划。他脑海中闪现出简单的法国农舍的模样。思量再三,比尔决定保持建筑本身朴素的风格,将房屋使用的材料和色彩元素延续到庭院的设计中,这样有利于将庭院和房屋自然地联系起来,变成室内与室外结合的活动空间。”

视觉冲击,选择合适的材质和色彩

在改造工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建筑和室外的景观看起来融为一体。了解了比尔的设计案例我们就会明白,只要让房屋建筑物与室外庭院分享相同的色彩、材料和风格就可以了。新粉刷的暖黄色院墙与房屋连接在一起,好像永远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房屋的百叶窗和花园入口爬满长春花,而遍及花园的砂砾和墨西哥沙岩路面则呼应了建筑的风格。开花时节,淡雅的蓝紫色花朵与黄色建筑、围墙形成色彩上的对比,特别是院子里的蓝花楹树,当它们开花的时候,颜色正好与黄色的建筑外观形成视觉上的对比,令人赏心悦目。

户外家具衔接室内设计

每个区域虽然具有不同的功能,但比尔把他们流畅地衔接起来,室内和室外,也被彼此融洽的组织到一起。比如,圆拱形的法式门将室内餐厅与户外就餐区连接在一起。而在房子的另一面,搭配和谐的门和木篱笆把厨房和菜园联系在一起。起居室的落地玻璃门将室外的景色融入到客厅之中,让人在屋内也能享受到户外的美景。为了进一步模糊室外和室内的边界,比尔让户外家具风格与室内会客区保持相同。户外的每个区域里都运用了室内设计的方法,让室内和室外看起来更加和谐。

篇10

关键词:天然水景;江南民居;湖湘文化;新中式住宅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9-0027-03

1 前言

长沙星语林・汀湘十里住宅小区位于长沙市上游8km处的湘江西岸,处在靳江河中下游东岸,北、西、南三面原为靳江河环绕,靳江河改道后,该用地东侧为靳江河新大堤,南侧为三环路,西侧为含浦大道,北侧为城市公共绿地,用地共54.93hm2,隔含浦大道有新建的湖南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及一些新开发的住宅小区,本项目开发商决定分二期建设,要求在此地块综合开发具有旅游特色、以别墅为主的低密度高尚住宅小区。

2 项目思考

长沙星语林-汀湘十里住宅小区地块拥有其天赋的自然水资源及丘陵地貌,我们如何整合其优势,拓展思路,展现其与众不同的特色?首先,设计在规划及景观布局上做了以下的构思,借助江南民居传统的风格,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打造出一个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新中式住宅小区:

1、用地内原靳江河道形成天然水景,水体面积巨大,能与现靳江河相通,水质能得到保证,沿河岸布置亲水住宅,充分体现湖湘住宅文化的特点;

2、用地西南面为一坡地,且面向园内景观,为形成有特色的山地住宅创造了条件;

3、西临含浦大道,交通便捷,是商业开发的黄金之地。

4、用地东面为靳江河新大堤,是城市规划沿江风光带,用地北面临城市规划公共绿地,均为居住区可利用的外部景观资源。

3 总平面布置

本地块形态特别形似月牙状,设计保留了改造前的原靳江河道,月牙形河道将整个地块分成两块,河道内侧为原河滩地较平坦,场地标高约35m,外侧地势变化较大,北低南高,场地标高34-64m,高差达30m,如何因地制宜进行各种功能布局是我们考虑的重点,依据设计构思,我们对总平面进行了精心安排:

交通组织:设计采用一条宽7m的“S”型主干道由南向北贯穿用地,并自然地与西侧含浦大道相接,形成三个主要出入口,分别位于含浦大道北、中、南三处,能保证气脉的整体性,又能使每一期开发时保证有两个出入口。在南、北入口处设牌坊,强化人口的形象,入汀湘十里之始,湖湘情节昭然若示。其中北入口为进入小区、商业街的共同通道,故作适当扩大,有利于集散。并且结合景观做出有效分隔,使各种人流各行其道,避免了拥挤与混杂。在含浦大道与象嘴路交接处为小区主要出入口,此处位置居中,交通方便,设置一个可供1500人活动与观演的大型广场,广场背景为一戏台,绕过戏台可进入居住区内。在戏台临商业街一侧设有一会所,同时作为售楼部。一条弧形车道绕过广场及戏台进入小区。

总平面布局:小区公共设施及商业部分集中布置在沿含浦大道一侧,既能与周边片区共享,又有水景可观,便于形成有特色的传统商业氛围,由北向南依次设置商业街,售楼部、戏台、聚会广场等。在商业区东面隔老河道用水系划分成6个小岛,设独立住宅和联排住宅,形成相对独立的组团,作为一期开发的住宅,各组团内道路蜿蜒,小桥流水,充满江南水乡气息。水体及商业区以南坡地上为坡地住宅区,为二期开发的住宅,布置四种类型的住宅:独立住宅和联排住宅、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坡地住宅层层叠叠面向小区中心,颇具山地住宅风貌:其中独立住宅布置在临水的区域,临三环路为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高层住宅下面架空作为开敞式绿化,并围合出巨大的水面:其余为联排住宅。在用地西南角,围绕山地瀑布景观布置三栋建筑面积为1700m2的顶级豪宅。天然水系蜿蜒小区间,独特的设计理念充分诠释了山水的灵性,错落有致的亲水平台掩映在绿树花影之中,尽情演绎水之魅力。

4 景观设计

景观细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决定要素。设计中我们尽量将景观构成与交通流线相交融,与建筑形态相呼应,与景观视线相重合,让居住者徜徉于舒适宜人、充满亲和力的社区空间中,本工程巧妙利用靳江河天然河道改造工程,并倾力打造二三级水系和山泉水系,创建四面环水的湖岛特色景观;同时以传承湖湘文化为原则,结合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进行景观设计,以湖湘文化为基础,规划住宅风格、园林景观及商业街等,全面展示湖湘文化的深刻内涵,而建筑的分布力求给每一户在欣赏岛外大景观的同时拥有自己的私享景观。

首先,我们考虑将原靳江河的水景引入小区内地势较低处,使中心部位形成六个岛状组团和网状水系,使组团临水面最大化,实现景观的“均好性”。

其二,小区内地势较高处,由山顶沿地势沟谷设一条联系水体的休闲跌水景观带,将山地景观与水景有机联为一体。

其三,沿三环路的后退范围设茂密丛林景观,遮挡三环路的高架桥,阻挡交通噪音,提升住宅品质。

其四,沿靳江河堤设休闲长廊园林景观带,屏蔽大堤的视觉压力。

根据本项目兼有的旅游特色,还专门设计了一条观光流线,既能观看小区优美景观,又有一定参与性,同时不会对住户造成干扰。在北人口广场临水处设游船码头,游客在此上船沿老河道南下,沿河可观赏两岸的商业街景观和住区景观,在南端码头上岸后顺着大堤的休闲长廊北上到达城市公园。在长廊中部设一会所,既为小区配套,又作为旅游途中的休息场所,会所在二层有平台与大堤相接,可引游人上堤观江景,将靳江河的景观纳入小区内部。

5 建筑单体设计

新中式风格绝不是生活的复古,而是现代生活的怀旧情怀演绎,现代的工艺、现代的技术、现代的设备、现代的文明,都与那古典元素融合,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中国民宅的淡雅素净之美,与现代居住空间的简洁明快之美,在这里完美地交融呈现。这就是对于“新中式”理念的诠释:

独立住宅:面积从400-470m2,房间从五房三厅四卫到七房三厅五卫,均带车库,分临水景观住宅、坡地住宅。所有户型根据景观和入口位置不同及朝向的要求进行专门设计。主要居室位于建筑南侧,能兼顾景观与朝向,临入口道路的一侧用院落围合的方式形成较封闭的界面,营造传统院落空间特色;临水景观住宅一侧不做围墙,用软质绿化作宅间划分,形成开敞通透的视觉效果,并设置临水码头、平台,营造水岸生活方式。坡地住宅虽不临水,但有临空一面,享有更好的远视效果。建筑逐层后退,形成许多观景平台,也使体型轻盈灵动。利用场地高差设半地下室、地下室用作车库和视听室;一层设两层通高客厅,餐厅、厨房、客房等公共性或辅空间。

二、三层主要设起居室和卧室;

联排住宅:面积从250-290m2,房间从四房三厅三卫到五房三厅四卫,均带车库。建筑采用院落式,形成前院、内院、后院等三个院落,既保证每个房间的采光通风,又形成了传统的宅院空间特色。由于联排住宅不临水,景观优势不明显,故用这种内向性空间方式,强调其传统的含蓄与内敛,与临水的独立住宅开放、通透形成对比。利用场地高差设半地下室、地下室用作车库和视听室;一层为客厅、餐厅、厨房等公共性空间。客厅带阳光房,大面的开窗面向庭院。二、三层主要设起居室和卧室;

多层住宅:一梯两户,五层带跃层,面积从130-160m2,两房两厅到四房两厅,利用地形高差将住宅局部架空设汽车库。建筑用退台的方式化解多层建筑的体量感,而且使每户从不同角度均带有空中花园,提高多层住宅的品质,使其与其他住宅形式相匹配。

高层住宅:一梯三户“Y”字形、一梯四户“风车”型的塔式建筑,三十一层,在设计中,引入空中绿色概念,每户设100m2左右的空中花园,隔层错位设置,使空中花园有两层的高度。在满足各户型景观要求的同时,套内设计则保持塔式住宅优势的充分发挥,南北通透、功能分区明确、套型使用效率高、日照采光优势明显,虽是高层住宅,却有空中别墅的精髓。

商业街设计:在北入口和中部人口之间设步行商业街,并包括售楼部、戏台。商业街由临含浦大道的外街,内街及临东侧水系水街组成。街道尺度宽窄变化,尺度宜人,并结合院落,形成传统特色的步行空间。街道两端、中部横向设通道连接外街和内街,既方便商业空间贯通,又有利于消防。在商业街南北中各有地下车库的出入口,汽车都停于地下。由于含浦大道与水面有4m高差,故利用这4m高差并不临水的空间做地下车库。从含浦大道看商业街等为两层建筑,从水面看商业街为三层建筑,空间利用非常巧妙。售楼部以大厅为中心,用院落组织各功能用房。大厅设两层高气派的空间,围绕院落为商铺、洽谈室和临水茶室。戏台与售楼部联为一体,共用围合出临含浦大道的集散广场。

6 立面造型

造型设计以传统风格为主,用传统民居风格的坡屋顶、白墙、灰砖等元素创造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坡屋顶上的屋脊、檐口处的瓦当、以及屋面的小青瓦等细节和色彩处理,包括比例和尺度的推敲都透露出传统文化底蕴。同时,为了体现时代的特色,打破传统风格过于沉闷的感觉,我们在设计中引入了玻璃盒子等现代元素,形成了充满变化与节奏的天际线

商业街体现了更多的现代生活元素,建筑的手法更灵活,借用多种中国传统符号,如马头墙,吊脚楼等,并将传统符号进行变化,同时加入现代的材料,如钢、玻璃、混凝土等,体现多元化的特征。

至于三栋高层住宅,采用的是现代的设计手法,以独特的气质高高耸立在东南角,目的是想打破一种“单调”,淡雅色调的外墙色彩,多角度的空中平台线条,使立面更富于层次感,韵律感。简约而不简单,体现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欣赏品位,融和于绿树秀水环抱中。

7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