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给排水设计要点范文

时间:2024-02-06 17:34: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观给排水设计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景观给排水设计要点

篇1

关键词:住宅建筑、室外给排水、环保、设计依据、程序、要点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住宅建筑室外给排水设计工程是城市市政基础建设工程的重点,是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市政规划和整个建筑工程建设中均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设计的好坏还与住宅建筑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环保、节水、可实现水循环再利用的最优化给排水系统成为诸多设计者精心研究的课题。

1、室外给排水设计依据。

室外给排水系统是连接市政给排水系统和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桥梁。设计即要符合市政给排水规划要求,也要满足建筑物本身的需求,同时还要处理好各期工程的设计深度,不违反相关的规定和规范。通常可以为设计提高依据的规范有《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等,在设计中要准确运用规范中相关内容,选择适用的条件,在满足规范规则的同时,并依据建筑实际情况,结合运用单位要求等和建设单位共同制定设计程序,因地制宜、恰到好处的做到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和经济性,以取得最优化的设计成果。

2、室外给排水设计程序

住宅建筑室外给排水设计,除了要依据国家相关规范规定外,还要掌握与设计相关的所有资料(如住宅建筑离附近污水处理厂距离、周围地质情况、供水情况、供水方式、各个给排水系统间的关系及管线间的关系等等),以便做出合理的室外给排水设计方案。通常设计程序可按六步走:①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当地供水排水情况及管理要求等。②确定项目水源、系统分区,一般住宅区给水引入管由临近的市政道路配水干管接入,关于市政道路配水干管的水量、水压等资料可以向当地供水运营单位咨询,给水系统分区需结合单体给水设计及当地市政水压确定直供区域、变频增压区域。排水系统的设计要以方便管理、利于污水、生活水排放、再利用为原则。③计算用水量排水量。计算可根据最新修订的《室外给水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等规范,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用水定额和时变化系数等计算生活用水量,根据建筑规模、高度、使用性质等计算室外消防用水量等。④根据管段流量选取符合室外给排水系统实情的流速,计算管道直径。⑤依据相关规范,结合水质要求、系统压力、当地习惯及计算数值等,选择最适合的室外给排水系统所用管道材质。⑥管道布置、计量设施及配件设置。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结合项目实际,注重利用住宅区公共用地,统筹考虑与其他各专业管线间的关系,对室外管道进行合理布置,做到有机协调、互为一体。

3、室外给排水设计要点

通常从功能上来说,设计时常把住宅建筑室外给排水隶属于建筑给排水的一部分。而实际上它不单单需要考虑满足建筑居住上的需要,还要考虑与市政给排水的衔接,因此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比较多,是最能体现给排水设计师综合素质的一项设计,需要有熟悉的专业知识和足够的业务技能,现笔者从环保、节约、水循环再利用角度出发,将需要注意的设计要点概述如下:

3.1室外给排水设计要点概述

结合上述室外给排水设计程序,笔者认为在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设计时要注意:对住宅区内的单体建筑需要预留室外给排水系统的位置和方向,以方便后期施工需要;尽量运用住宅区已有的资源(例如,可将消防水与景观水结合使用,利用已有的消火栓资源,市网水压直接供水等),以减省造价,节约成本;设计牵涉到产品的选用要尽量采用科技含量较高且节能环保的产品,选用的管材要以环保、长寿、方便维修为原则,尽量避免给后期维修费带来负担;管道布置要严格参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要求,合理布置各种管线的顺序,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 其进水管不宜少于两条,给水管在住宅区内连成环状,当一条进水管发生故障时,其余进水管应能保证全部用水量;雨水设计应尽量实现循环综合利用,雨水口应尽量采用立箅式雨水口,以利于住宅区环境美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设计时应注意室外消火栓和水泵结合器的设计,室外消火栓除了要满足室外消防扑救半径的要求外,还要满足距水泵接合器15到40 米内应设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要求,且几组水泵接器宜分点设置;总之需要注意的设计要点十分多,不能一一列举。此外,个人认为从近年来的行业设计实践来看,室外采用分质供水排水不但可实现水的循环再利用,还可有效节约水资源, 做着重论述如下。

3.2室外给水系统分质供水设计。

为了节约水资源,近年来室外给水设计依据“高质高用、 低质低用”的用水原则,可实行分质供水。通常住宅区的给水主要包括生活饮用水、生活杂用水(绿化、浇洒、 洗车等)、 水景用水和消防用水。设计时应针对用途具体分析,生活饮用水的对水质要求较高,宜用市政给水作为水源,一些高档住宅区可设置直饮水系统,以市政给水为源水,后进行深度处理供给。生活杂用水及景观用水对水质要求较低,可设计使用再生水,将优质杂排水或雨水收集处理后(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中的绿化、冲厕和洒扫路面标准。景观用水的水质要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 环境用水水质》的规定,方能使用)用于冲厕、绿化、景观等用水。而消防用水则可单独考虑将市政给水作为水源,也可与景观水池结合起来一起考虑。总之,确定好分质供水后,还要结合市政资料,通过水量平衡算出住宅区每日自来水用水量、生活污水排放量、中水系统规模及回用目标、景观水体的补水量等等,随后才能依照上述设计程序,进入管道选材、选径、布置等流程,逐一完成全部给水设计工作。

3.3室外排水系统分质排水设计

与给水系统水用途相对应的分质排水设计,首先是根据市政排水接入点的位置、标高、管径合理地划分各部分排水区域,确定排水管线的走向及位置,设计时要遵循“各区域附近有市政接口的则就近排放,无市政接口的要考虑与其它区域的连接”的原则。生活污水的排放,由于污废水需要分流,在室外地坪标高及排水接口标高允许的情况下,污水排水坡度应尽量≥1%,以减少污水管道的堵塞。生活杂排水管线的敷设要依据水处理站的位置和标高来确定。绿化排水是利用绿地的标高高于周边道路标高,并依靠坡度重力散排至道路的雨水口,或利用土壤的吸水性、渗透性下渗到地下水中。而水景排水设计其水池应设泄水口和格栅,同时也不可忽略溢水口的设计,避免暴雨造成水位升高或池水外溢。雨水排水设计要注意其综合循环利用价值,衡量设计的标准是不增加建设区域内雨水径流量和外排雨水总量。通常设计时可将雨水收集后经混凝、过滤、沉淀、消毒处理后,用于生活杂用水,也可让雨水经土壤渗透净化后补充地下水或将雨水适当处理后回灌地下水层。

总之,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室外给排水设计更应立足长远,严格依照相关规范,深入研究工程实际和当地实际,结合工程本身特点和功能要求,做好技术汇总,抓住设计要点,充分体现环保、节水、再利用的设计意识,才能不断为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营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锐;浅议住宅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与优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13期

[2]郑可子;浅析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的问题[J];广东科技;2010年12期

篇2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区;给排水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91.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要建设绿色化与生态化的住宅区,则离不开绿色理论、设计、建材、施工以及管理。当前在设计绿色化与生态化的住宅区当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给水与排水的设计[1]。住宅区内给水以及排水的设计在整个住宅设计工作当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并占有重要地位,将对住宅整体的设计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从绿色生态住宅区的建设角度出发,探讨了给水与排水的设计要点。

1在住宅区当中制定科学化以及合理化的生活用水规划

为确保住宅区当中的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使住宅区内部的生态环境以及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则在设计绿色化与生态化住宅区的给水排水系统之前,应规划好住宅区用水。将城市水环境以及水资源的总体规划作为依据,制定科学化以及合理化的住宅用水规划。在规划时,应当坚持以下原则,即供水分质、高用高质以及低用低质;对于不属于市政供水范围内的部分水资源要充分利用,例如生活污水以及雨水等,可以对这部分水资源进行处理之后,实现回收再利用。规划的具体内容为以下两方面。第一,实现水量平衡,按照相关标准中所提到的要求,对收集雨水的总量、排放污水的总量以及生活用水的总量进行计算,同时考虑回用雨水以及污水,计算出住宅区内所需的市政供水量。第二,制定回用率以及节水率方面的指标[2]。将高用高质以及低用低质作为制定原则,合理确定水费计量标准。为了将市政对于住宅区的供水量减少,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则可以对出水压力进行控制,或利用收集的雨水等。尽量使住宅区当中的节水率在20%以上,使用雨水以及中水的比率在总用水量当中应大于30%。

2绿色生态住宅区当中的室内给排水设计

2.1饮用水的绿色生态化给水设计

要建设绿色化与生态化的住宅区,室内环境的完善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如果室内给排水设计不合理,将会对居民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要重视室内用水设计。当前,住宅区当中的自来水容易受到生活污水与工农业污水的污染,难以保证水质的质量。部分输水管道已经出现锈蚀,也没有定期对水箱进行清洁与消毒,也导致了水质下降[3]。对此,应定期清洁给水配件、给水储存装置、给水管线以及其他给水设备等,从而减少水资源被污染的概率。此外,在住宅区当中,饮用水在总供水量当中约占3%至7%,为了保证饮用水符合绿色生态化建设标准,可以在住宅区当中设置饮用水的一级净化装置,从而为住宅区居民提供直接的管道饮水,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保护居民的身体健康,而且又有利于能源的节约。

2.2室内污水的绿色生态化排水设计

在住宅区室内的污水会释放出危害人体健康的挥发类化合物、微粒以及气体;特别是在厨房以及厕所当中,潮湿的环境则更容易滋生出有害病毒与细菌。完善以上区域的排水设计,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应选择密封性良好的卫生洁具产品,以预防臭气外溢;应在建筑凹槽或管道井当中集中设置出户的管线,不应将管线在其他住户中穿越,从而方便检修以及预防渗漏的污水对多个住户造成污染。应将不透水类型的材料作为厨房以及卫生间的地面铺设材料,并使地面保持一定的坡度,约为0.01至0.015之间,在地面设置地漏,其标高应比地面低5毫米至10毫米[4]。因为地面排水的一个主要装置为地漏,因设计地漏的位置为最低,当出现意外时,其排水通道就容易发生堵塞情况;而当排水横管以及地面低于地漏标高,则会引起地漏冒水现象。对此,可在地漏当中设置深水封或存水弯,并在设计时选择密闭性较好,可以进行调节、可以有效防止污水溢出的钟罩式产品。

2.3室内给水排水系统的绿色生态化声环境设计

给水与排水系统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会对住宅区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在大部分居民都已经休息的情况下,因此要完善给水设计以及排水设计,以控制噪声,构建绿色生态化住宅区。要有效控制给水排水系统所产生的噪声,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对产生噪声的源头加以控制,可以对住宅室内的给水管道原有的流速加以控制,从而使管道压力得以降低。在高层建筑当中,应将水锤消除设备安装在各供水分区的管路当中,以达到减压的目的,也可以将自动化排气阀安装于供水立管的最高位置,从而有效避免出现汽蚀噪音。应合理构造卫生设备当中的水力条件以及给水配件,将空气混合装置安装于出水配件当中,以便使汽蚀噪音得以降低,同时也可以降低开启水阀时所出现的出水哨叫声。如果供水管道容易出现共振,而引起噪声,对于共振噪声,解决的方法为,可以将比重大以及壁厚的的材料做为管道材料或将可以实现弯曲的橡胶接头安装于给水支管当中,以达到隔振降噪的目的。

在控制排水系统所产生的噪声方面,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对不同横管间以及横管与立管间的连接进行调整,也可以将特设配件加装于排水管道当中,以使水流的流速以及水跃高度得以降低,从而使管道内部的气压状况得到改善,使气压变得稳定,从而使噪声得以降低。还可以对水封高度进行控制,预防水封发生冒气现象而产生涌动噪音。

3绿色生态住宅区当中的室外给排水设计

3.1雨水系统的设计与利用

利用雨水可以节约水资源,有利于建设绿色生态化住宅区。在住宅区当中利用雨水时,可以采用直接与间接两种方式。直接利用指的是收集雨水后,并经过消毒以及沉淀等处理,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洗车、水景补水以及冲厕等,或将其作为补给中水的水源。间接利用指的是对雨水进行处理之后,再将其用于地下水的涵养与保护工作。其中利用雨水的一种最直接与最简单的方式为土壤渗透。渗透的常用设施包括绿地以及嵌草砖等。

3.2景观用水以及绿化用水设计

在景观用水设计方面,应注意以下事项。第一,在规划住宅区水景时,应将住宅区的地形特征作为依据,合理设计。第二,应对水景当中的硬件设施进行完善,如喷水设施以及涌水设施等[5]。第三,应实现景观用水的循环,并采用中水系统来优化景观用水,以使其水质得到保证。第四,为了避免水景中的动物以及植物遭到破坏,则应保证景观水的无臭与无毒以及清澈,避免景观水当中出现致病菌。因此,如果将再生污水作为景观水的补给水源,则应将其中的营养物去除,并进行脱氯处理。在绿化用水方面,应尽量将收集的废水以及雨水作为绿化用水,避免或尽量少将市政供水作为绿化用水,为了避免喷灌时出现喷头堵塞现象,则应使SS在30 mg/L以下。

4结语

绿色生态是人类经历工业文明发展过后,对于遗留问题进行反思而得到的成果,体现了现代人对于生命本源的渴求。绿色化以及生态化的住宅区符合人与自然实现和谐相处的要求。住宅区当中的给水与排水设计则是绿色生态化设计当中的一个必要部分,绿色以及生态的给水与排水设计能够有效促进居民的健康,并对居民索取自然的程度加以控制,将环境污染减少,有效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霍艳敏,王金波,党丽妮,王大庆.现代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24(11):90-91

[2]肖巍.浅谈住宅给排水设计的小细节――给排水设计工作的心得[J].民营科技,2010,26(17):547-548

[3]李伟光,周斌.浅析建筑给排水设计及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1,34(18):702-703

篇3

Abstract: urban landscape is the center of the city people's leisure activities, is also one of the best places to enjoy the quality of life. Good planning and design urban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is to bring people to the final benefits. In city planning, city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 network design is the core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This article first from some of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 network design theory, then contact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 network of chongqing garden show park design examples for the analysis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 network design process. Key words: desig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ity garden

中图分类号: 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园林给排水的特点

园林给水的特点

园林用水点分散,地形起伏,高度变化差距大,水质也各异,需要分别处理,因为时间的不同,导致季节性变化大。

水源选择

只要是满足水质良好、水量充沛、便于防护的要求的水质,就可以从就近的城市给水管网系统接入,也可以从一处或者几处就近水厂的给水干管接入。如果附件没有给水管网,那可以首先选择地下水源,再就是湖泊、河流或者水库的水。

选用的水质标准为不浑浊、无有害物质、无色、无味,并且经过检测不含有传染性病菌。物理化学性质、毒理学、细菌等都达到相关的标准。

园林给水管网的布置与计算

给水管网的基本布置形式和要点

1、树枝形式的管网。这种设计方案比较简单、省材料,样子像树枝状,适合用于比较分散的用水点和建设初期的构造。它的缺点是不能保证供水一直很通畅和顺利,如果有一点受到影响,那么就会大面积的被牵连。2、环状管网。环状管网是闭合的形状。在建设的时候耗费材料多,投资大,但是其可靠性高,并且供水可以互相配合和调剂。

给水管网布置的一些原则性问题

在设置管网的时候,要确保安全可靠、布线简单,投资尽量减少、管线布满,三指标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且要将以后的规划设计考虑在内。

布置给水管网时,应该靠近调节设施和主要供水点,并且在确保不受冻的情况下,因地制宜的选择铺设方式,避开难以施工的地段,并且尽量减少土石方的工程量。尽量避开园路,埋设在绿地下,与其他管道按照相关的规定保持一定的距离。

布置管网的相关规定

布置管网的深度问题,在容易受冻的地区,应该埋设在冰冻线下四分米的以下的地方,不易受冻的地区,埋设的深度也不能小于七分米;因为埋得过深,会导致工程花销大,埋设的过浅,管道的安全问题又会受影响。

选择管道材料的时候,可以选择黑铁管、铸铁管、石棉水泥管、白铁管等等。

阀门及消防栓的配置是必要的。为了便于检修,在节点的地方应该设置阀门、阀门井等设施,其中每隔500米的地方可以设置一个阀门井。配水管上消防栓的安装问题,间距一般都为120米左右,然后其离建筑距离大于5米,离车行道距离小于等于2米为最佳。

用水量计算

用水量是管网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项基本数据。用水量标准是国家根据每个地方、城镇的一些生活水平、习惯、气候、性质或者生产性质等要求的不同设定的标准。

最高日用水量除以平均日用水量,就是日变化系数Kd,农村的用水量偏高,一般是1.5到3.0之间;城镇的一般是1.2---2.0之间。把最高时用水量除以平均时用水量,就是时变化系数,农村的时变化系数一般是在5—6之间,城镇的一般取1.3到2.5之间。总变化系数为两个系数的乘积。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一般取Kd为2—3,Kh取4—6。

管段计算流量等于管段传输流量和节点流量之和。管道流量的含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管道的水量,其数量等于管道断面积S和流速的乘积V。Q=S*V,由这一定义和公式可知,S和V就是相互制约的。当Q一定时,S变大,那么流速就变小,但是管道断面积变化的情况下,对管材的投资也会变大;当S变小,那么V就会变大,这样对水头的损失就会随之增加。这两个因素要根据实际情况权衡,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流速,使得水头损失和管材的浪费达到一个中间平衡的状态。这一流速就是经济流速。经济流速一般可以采取经验值,比如小管径情况下,D在100---400毫米之间时,可以选取V为0.6—1米每秒,在大管径的时候,D大于400毫米的时候,可以选取V为1—1.4米每秒。

在实际的公园各个节点的用水中,时间是不同步的,比如浇灌一般是在清晨或者傍晚,而餐厅用水一般在中午前后。用水时间不同,所以可以合理安排用水时间,错开用水高峰期。

分析重庆园博园给排水管网实例

本文针对管网的设计,选取了重庆园博园为例子,进行排水管网设计的分析。根据它山地公园的特点和地形外貌,设计出了适合山地公园的排水管网设计方案,做到了因地制宜和依山就势,并且满足了给排水的功能要求。园内的最高标高是427米,最低的是271米,高度相差100多米,山势险峻,地势复杂,并且有一定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园区主管道设计

如果在山地采用和一般城市市政主干管的管道埋设方式,那么就会有优点,也会有缺点。优点是安装简便,而且便于检修,但是缺点是管沟安装在人行道的下面,这样就限制了人行道的最小宽度。所以根据园博园的地势要求,采取了管道直埋的方式,减少对山体的破坏。管道断面如下图:

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山区地势需要考虑其实际地势,采取不同的雨水排放方式,并且还要考虑水资源短缺和防洪的问题。所以,在园博园的雨水系统中,设计了雨水收集、储存、利用系统。山区公园一般在下雨的时候,雨水汇集迅速,并且容易造成对水土的冲刷和破坏。所以为了绿化植被,一般采取明沟排水,在广场的雨水可以采用管道收集。

雨水储存系统中,可以利用地形、雨量和气候条件,来营造雨水花园,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雨水利用系统中,可以利用水泵来绿化和浇洒周围的道路;收集到的雨水可以用于道路浇洒、绿化环境、为景观补水,这样可以起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污水的处理问题

园博园面积很大,地形变化复杂,所以一般采用污水就地处理方式、环保生态厕所相结合、利用管道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等三种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

总结

园博园的设计有它自己的特色,主管道采用的是依地势直接埋设的方式,合理利用高位水池,并且利用雨水花园和水体来收集和利用雨水,污水处理方式也根据地势的变化来实行不同方式的处理。在园林给排水系统中,不仅要考虑经济方面的节约问题,也要考虑实际的地形和需要,从而设计出符合规划设计的管网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罗建、任荣志.重庆园博园给排水管网设计探索,风景园林,2012(5).

[2]陈幸.园林中给排水工程的特点及相应措施,江西建材,2011(2).

篇4

关键字: 老城区现状 排水系统 改造措施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气候的异常,极端气候灾害的增多,洪涝灾害趋多趋强。原有的城市排水设施都不能满足现状要求。因此,对老城区的排水设施进行改造和对新城区的排水系统的合理设计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排水系统现状:

我国老城区的排水系统一般均用雨、污合流制,在其改造、扩建工程中排水体制的选择是首要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以及工程投资与运行费用,对城市排水规划和环境保护的影响深远。从理论讲,分流制是比较科学、先进的,有许多优点,但事实上,建立理想的分流制或将合流制改造为完全分流制系统比较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于排污管网,不少实施分流制城区的污水因没有出路而接入雨水管网或直排入水体。

②由于资料缺乏监管不力,一些施工单位及居民图方便将雨污管道错接乱接,导致雨污混流。

③一些排污企业为了偷排漏排,非法将污(废)水偷排入雨水管网。

④部分住户擅自将住房阳台改为厨房或将洗衣机搬至阳台,利用阳台雨水立管排水从而使污水进入雨水系统。

⑤一些洗车场洗车污水及建筑工地生活污水直接流入雨水系统。

⑥在现状合流制排水管网改造成分流制的工程中,需增加一套排水管网,不但牵涉面广,实施难度大,而且投资高,耗时长,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二、具体改造方案分析及措施:

成功的分流制系统存在不是之处,一方面分流制虽然减小了污水厂的处理规模和投资,但需增加污水收集系统,其工程量及投资较大。20世纪 60年代,美国曾对600多个城市的排水系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把直排式合流制改造为截流式合流制与将其改造为分流制的投资比为1 :3。另一方面分流制中雨水管网在绝大部分时间内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尤其是在气候干燥、雨量贫乏的地区,这种浪费更加显著。另外分流制在雨季时污染严重的初期雨水都直接排入水体,在减小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同时却增加了非点源污染问题。

合流制排水系统分为直排式、截流处理式和全处理式。我国老城区的合流制水系统均属于直排式。为了解决雨水径流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产生了截流式合流制,目前老城区管网改造工程中多采用该种体制。这种系统对带有较多悬浮物的初期雨水和旱季污水进行处理,有利于保护水环境,但另一方面超过设计截流量的混合污水溢流到排放水体造成局部和短期污染。此外进入处理厂的污水,由于混有大量雨水,使原水水质、水量波动大,对污水厂的运行产生冲击,并对污水厂的处埋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对于排水改造应充分借鉴国内发达城市和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避免走弯路,不要盲目模仿,生搬条款,应根据实际情况经综合比较后选择合适的体制。排水体制的选择应充分体现前瞻性、全局性及战略l度,从动态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排水体制应考虑整个流域水体的保护以及远期城市的发展对环境的要求,随者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1.对现有老城区的雨水系统进行改造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①在整治河道的基础上完善城市排水设施,提高城市排涝、排洪能力,逐步消除市区的雨涝灾害;

②选择合理的排水、排洪、防潮方案。用最经济的手段充分利用地形,结合城市防洪标准,严格遵守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散就近排入受水体;

③在经济、合理、可行的前提下,城区的雨水排放尽量采取“平时自排为主、汛期电排为辅”的方式合理布置排水管道和设施。

④整个城区雨水系统的改造规划应结合城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做到以近期为主,近远期相结合,避免在短期内进行二次改造。

2.对现有老城区雨水系统改造设计进行分析,提出以下具体对策:

①尽量利用已有的排水设施,局部增加现有管渠容量。对于成片现状地势低洼区(主要集中在旧村),由于集体改造代价太高,而且也不现实,建议近期设临时泵站,同时对合流管渠进行截流改造。远期在旧村改造的同时,逐步提高现状地面标高,重新设置分流排水管渠。

②尽快完善管道建设,坚持排水管道与设施建设和交通道路建设同步进行。加强排水管理,健全管理机构,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及时进行管渠、河道清淤,保证雨水排放系统的畅通。

③城区雨水系统规划应将城市排水、防涝、防潮统一考虑。

④全区雨水系统应统一规划,统筹考虑,统一标准。规划要有系统性、综合性和超前性。规划市政配套设施用地时应考虑扩建、改建的可能,适当留有余地。

3.对于雨水系统改造,除了对市政大管网进行合理改造,根据各区域地块的雨水系统的现状,还可以通过进行合理的利用来减少雨水外排量,具体做法如下:

① 雨水调蓄

“一蓄”是对由景观水池的地区,可改造现状景观水池成为具有雨水调蓄功能的人工水体,减少地表径流总量并对径流洪峰进行调蓄,降低排水系统高峰时水量从而提高排水标准。

人工水体是雨水利用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水体池容调节与水景设计相结合,在非暴雨季节,水景调蓄池在较小的水位变化范围内主要起到景观、雨水调蓄和改善生态等作用;暴雨时,利用常水位与最{水位(专门设计的溢流口处)之间的空间来调蓄暴雨峰值流量,暴雨过后再逐步恢复到正常水位。

② 滞水措施

“二滞”是指推广透水地面,降低停车场地坪改造成滞水区,从而迟滞暴雨径流。

③雨水利用

“三用”即积极开展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考虑通过源头控制,减少排人排水系统的雨水量。通过初雨弃流沉淀砂滤蓄水池消毒(视情况而定)回用的措施,基本可以降低10%左右的外排雨水量。在雨水处理后将中水回用于绿化浇灌、道路冲洗及景观水体补充等生活杂用水。

小结:

在城市化加快推进、超雨等灾害性天气l发的新形势下,排涝设施建设管理与运行安全保障显得尤为重要。市政排水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水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水系网络,确认设计标准及收水范围。对中心城区低洼地区雨水排水系统在设计时应在经济可行的前提下适当提高设计标准并应充分考虑地面控制标高和水体排放水位,以此通过水力验算确定管道管径和坡度,进一步完善城市排水功能,提升城市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现状排水系统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可通过加大宏观管理力度、科学规划给排水工程、做好防洪排涝工作、水资源的平衡,改进给排水工程系统设计的有关工作,确保更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强、张晓昕、韦明杰,北京市城市雨水排除系统规划设计标准研究.给水排水2011(10)

篇5

关键词:大型住宅小区;给排水综合管网设计;地下车库

中图分类号:TU9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0-0052-02

一、概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汽车的保有量也在迅速增加,住宅小区停车库的规模也在迅速的加大,1:1的停车位甚至都不能满足要求,由此造成小区建筑红线内地下车库满铺。再加之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人车分流的基本要求外,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已成为小区景观建设的基本元素,车库上部设计有大量的道路、绿化、水景等。而且大型小区的设备用房往往面积大,布置复杂,且绝大部分都设置在地下。

上述种种原因都使得居住区地下停车库的面积大型化、功能多样化、布置复杂化成为小区建设的必然趋势。由此给大型居住区的给排水、雨水、消防等总体管网设计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现笔者结合曾参与设计的某小区的给排水设计实例,对大型住宅小区的室外管网的设计以及设计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阐述。

二、小区的总体特点

(一)地下车库的建筑面积大,连接关系复杂

该小区由9幢小高层住宅、10幢洋房、15幢别墅商业裙房、会所、物业用房、幼儿园及地下车库等组成,建筑规划建设用地约为8万平方米。小区总建筑面积约28万m2,分两期建设,笔者参与了二期设计。

小区9幢小高层住宅、10幢洋房,全部坐落在小区地下室上部,15幢别墅在地下室外,建筑物的分布是:靠江边的是别墅区,接着是洋房,然后是小高住宅。小区内地下室为汽车库和设备用房。

(二)管线多,规格大,系统复杂、敷设难度大

由于甲方为降低工程造价、便于后期管理,要求将小区内的所有供水、消防、动力、电力设备均集中设置在小区地下一层的设备用房内,这样势必造成小区总体管网多,管径大,管道复杂。且车库顶板上覆土深度有限,仅为1.2米,小区内设有水景、园建等景观管道,还有暖通专业的部分管沟,空间非常紧张。

因此把所有管道都设置在覆土层是不现实的。为方便施工和后期管理,将压力管线均敷设在地下车库内。

三、给排水综合管网的设计要点

(一)给水、热水、消防等有压管道均设于地下车库顶板下

本小区地下车库层高3.6米,扣除800mm的大梁(人防的部分地方还有1.0米的大梁),大部分地方净高只有2.8m,而甲方为降低土建造价,不愿意再加大车库的净高,为满足规范和使用要求,留给设备专业的布管空间就相对较小。而暖通专业的地下车库风管、住宅的给水及消防管道、电气专业的电缆桥架都要设置在车库顶板下,这就要求我们在管线布置时要统一协调,尽量避免交叉。经过水、暖、电三个专业的协商配合,最终决定:因水专业进单体管道较多,管道走车库周边最,可就近接入单体;其次是暖通管道和电气桥架。

本着一个大原则:小管让大管,有压让无压,从而保证了地下车库的使用高度。

(二)市政给水管道设于车库顶覆土层内

本小区市政给水管道为两路进水,绕小区成环并在其上设置室外消火栓,将水供至地下室贮水池,并且在小区环状管网上还应考虑布置室外消火栓以及绿化浇洒用水的洒水栓。由于商业用水与生活用水的计量方式不同,在市政管网单独设置一块水表引至各个商业用水点。鉴于以上两种管道与地下车库以及各个单体的联系不大,且主要用于室外给水及消防,为了尽量减少地下车库的安装难度,将上述两种管道设于地下室顶覆土层内,并尽量设于绿地下部,可尽量避免上部荷载对管道的影响。

(三)污水管道优先布置,并与其他管道全盘考虑;化粪池分散布置

按照城市排水体制,室外污水和雨水为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均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道。

由于污水管道数量多,连接复杂,且为重力流,必须优先布置。当然,优先布置并不是说就不考虑其它管道管线。我们最早在进行每个单体的设计时,水专业就与建筑专业及其它专业密切配合,根据室外总体与各栋单体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体的给排水与其它专业管道的进出口位置,做到排水管道与其它专业管道在室外均能避开,尤其在室外总体做到管道不冲突,不交叉,这样就可充分利用覆土层的有限高度,将所有管道合理有效的布置。

由于本小区占地面积大、使用人数多,管线关系复杂,若是集中设置化粪池,将会占用很大的地下面积,且要增加大量的排水管道,对排水系统不利,同时也增加了以后维护工作的难度。考虑本小区的东西两边均为市政道路,且与小区同时施工建设,经与市政部门协商,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为本小区预留了五个污水排放井供本小区污水排放。因此在室外根据具置,利用单体周围无地下室的空地处分散布置了五个化粪池,将小区污水分散排放,避免了在中央车库顶布置大量排水管道,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各种管道的交叉。

(四)雨水设计采用暗沟与管道结合方式收集排放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覆土层的深度非常有限,且覆土层内有很多管道,如果雨水也按常规的检查井、雨水管方式设置,那么雨水管道也要设于覆土层内,一旦雨水管道与排水管道相碰,将没有足够的高度让两种管道避开。通过与建筑专业以及景观专业的协商,决定地下室车库顶的雨水采用暗沟排水,沟宽300mm,以便于清通维护,坡度0.004,在暗沟上间隔适当的距离设置雨水篦子收集雨水。在车库范围外和别墅区设置雨水检查井,将雨水暗沟排水改为雨水管道排水。在道路及单体周围按照常规设置雨水篦子收集雨水。

小区地面雨水采用就地入渗和雨水渗管方式。

与污水管道同样,市政也为本小区预留了四个雨水排放井供本小区雨水排放。因此将小区雨水分散排放,尽量可能多的避免了雨水管道与污水管道的交叉,减少了管道的敷设深度,降低了工程造价。

四、结语

建筑设计作为一个整体的工程,是各个专业协作的结果,有些方案在本专业的角度看起来好一些,但对工程整体的影响就不一定如此。可以说,一个工程各专业协同度越高,它的整体效果就越好。合作与协同的艺术对给排水工程师至关重要。给水排水设计中,往往受场地和标高的限制而需要考虑管线的相互避让和调整,这是小区室外给排水设计中的难题。作为设计人员,我们按照国家规范设计,服务于甲方,服务于业主,向他们提供优良的服务是我们的职责。因此,在设计前,我们必须明了他们的要求和意图,以便在确定方案时根据他们合理的愿望和要求来决定我们的取舍,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之前不仅仅只收集技术资料,还要充分听取甲方的意见和要求,并在设计中尽可能予以满足。

篇6

【关键词】景观设计;园林;施工图

前言

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是将人由心而发的设想与美好的现实结合起来的综合设计。它不仅仅是把园林景观方案设计落实到图纸上面的一个深入设计,更是建筑、园林、艺术的结合体。本文中与大家探讨景观施工图设计的一些内容与部分景观施工图设计的要点。

一、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内容

在我们拿到一个初步设计方案的时候可根据方案复杂程度适当增减施工图设计图纸。但一般都应包括封面、目录、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四大部分。在这四部分中最重要的是施工设计图纸。按照设计步骤图纸应包括总平面图、总索引图、竖向布置图、总平面放线图、种植设计图、详图等等。设计图中还包括结构专业、给排水、电气专业三个方面设计,应有专业工程师设计。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习惯把一个景观设计方案分成两部分来做施工图设计。一部分是土建方面、一部分是植物种植设计方面;土建方面主要是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部分总图与详图,无论是简单的铺装、还是复杂的建筑小品等等都是体现整个景观设计方案的思路与风格,所以在施工图设计前期我都会与方案设计人员沟通,熟悉了解整个景观设计方案的每个细节,力求做到景观与自然的美好结合。植物种植设计方面,需要清楚标明植物种类、株行距、栽植位置、栽植密度、植物规格、数量。对于植物设计较复杂的的地段,可分为乔木种植图、灌木种植图以及地被种植图。苗木统计表应包括序号、中文名称、拉丁学名、苗木规格、数量及对苗木的特殊要求。在设计施工图时要按照设计步骤,不漏项、图纸详细清晰,确保读图者能够顺利的指导施工。

二、园林景观铺装、水景设计要点

(一)铺装设计

铺装设计主要分为各类园路、广场、活动场地等不同的铺装形式。在施工图设计中铺装的形式与材质往往是决定建成后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的铺装纹理与尺度总会使人感受不同,通常大尺寸的花岗岩、石材等材料适宜大空间,而中、小尺寸的地砖和小尺寸的马赛克,更适用于一些中小型空间。就铺装形式而言,尺寸的大与小在美感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并非越大越好。有时小尺寸材料铺装形成的肌理效果或碎拼图案往往能产生出较好的形式趣味,园林中比较常用的还有一种仿自然的不规则铺装,如乱石纹、冰裂纹等,更具有朴素自然的感觉。

铺装的色彩与质感往往更能体现整个园林景观的艺术性。例如儿童游戏场,可使用色彩鲜艳的铺装,造成活泼、明快的气氛;在安静休息区域,可采用色彩柔和素淡的铺装,营造安宁、平静的气氛;在纪念场地等肃穆的场所,宜配合使用沉稳的色调,营造庄重的气氛。所以在设计铺装形式、选择铺装材质时要符合整个园林景观设计风格。

(二)水景设计

水景设计水景施工图包括人工水体、各类水池、溪流、跌水瀑布、旱喷泉等。在水景施工图设计中需要做的详图都必须清楚的表示出各个节点的结构做法、材质名称等等。水景设计多数都分为静态水景与动态水景两大类。静态水景一般为人工水体、各类水池等,主要设计内容有驳岸做法、池底做法与给排水的设计。驳岸设计需要根据整套景观方案设计风格来确定驳岸的材料与构造,一般分为水生植物驳岸、仿木桩驳岸、草坡驳岸、自然山石驳岸、板岩驳岸等等。动态水景一般为溪流、跌水、瀑布、喷泉以及水循环系统等。跌水、瀑布在景观设计中是比较常用的水景设计,所以在施工图设计中要注意跌水高度、高差、落水位置、水流界面构造以及细部做法等等。喷泉设计要根据喷泉的体量大小设计喷射形式、高度、水系统管材的压力等等。水景施工图设计防水处理在南方多雨地区可做柔性防水,在北方降雨量较少的地区需做刚性防水。

三、园林景观建筑、小品设计要点

园林建筑小品内容极其丰富,无论是传统设计的亭、廊、榭、墙、或是实用的园桌园椅还是用以观赏的雕塑、景墙、再或是轻巧美观的装饰构件、花格,这些都可以归类于园林建筑小品。恰到好处的园林小品离不开精心的设计,所以在施工图设计中我比较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熟悉整套景观方案设计思路,确定建筑小品风格

一方面在形式上要讲究视觉效果,另一方面在立意上要强调精神文化的内容,这两者必须结合起来。例如一组文化景墙需要通过它要体现内容来决定景墙外饰面的材质。

(二)根据景观场地大小确定建筑小品体量

在施工图设计中无论是景亭、廊架、榭或者是景墙、栏杆、路灯等等,都要根据园林空间的不同,对应设计平立面尺寸。例如在施工图设计中可以先从总平面上确定好建筑小品的平面尺寸,再相应的做单独设计。

(三)确定建筑小品的材料、质感与自然的融合

例如在中国传统造园中我们常常会用到灰色青砖、自然石材作为外饰面,而在现代设计中往往会用花岗岩以及大理石等等来装饰。

(四)满足功能要求和技术要求

在施工图设计中要注意不但要追求外观造型的效果,还要满足使用要求以及设计规范要求,例如台阶和园林坐凳的高度、宽度都有一定的尺寸要求,太高或太低都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所以在施工图设计中有些功能性的建筑小品一定要人性化。

园林建筑小品应该说是最能体现一个景观设计作品的风格,例如说在中国传统造园风格中都会搭配中国古代建筑,古建主要是木构架结构,构件用榫卯方式结合。现在的设计中也有用混凝土来效仿木结构设计。北方善于使用色彩,建筑的主体部分、也即经常可以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朱红色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南方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而在现代风格的景观中建筑小品外饰面多运用木材与板岩相结合,这种风格在平时的设计中常常会遇到,所以在施工图设计中要注意材质的应用,还有建筑结构的设计要符合相关的规范。

篇7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水资源;污水;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infrastructure in the city an important part of good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of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the building of a good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of great significance. Especially in the current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city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must be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limited resources under the premis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which requires the city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rojects well in advance before construction related planning designs. This paper mainly for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main problems,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relevant points.

Keywords: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lanning and design; water; sewag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A

一、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缺乏科学依据

目前我国的水量预测工作主要是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中有关规定,根据城市规模确定所在地区的人均综合用水指标和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以及不同性质用地的用水指标为参考,通过对历史综合用水数据的回归外推得到。这种预测方法十分落后,可靠性差,主要表现在水量预测过高。很多国家的城市已表明了明显的城市用水量与城市发展的 Kuznets 曲线进入下降区,1995 年全球实际取水量仅为 30 年前预测的一半。同时,我国不论在国家还是在区域层次上均缺乏对各种用水器具、用水工艺和用水行为的详实系统监测,缺乏对新型用水技术替代规律和扩散规律的基础研究和把握,缺乏对多种用水信息的综合性、结构性分析手段和方法。

(二)排水体制不合理

传统的防洪和排水设施设计中,强调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将雨水和污水尽快排出城市,忽视了城市径流面源污染的控制和雨水资源的利用。随着流域整体水质的逐步改善,随机性暴雨径流和突发排放事件所带来的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冲击,已日益成为流域污染控制的主要内容。现有的城市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并不能经济有效地解决暴雨污染负荷问题。

另外,城市径流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迫使人们在排水体制的选择中不能盲目选取排水体制,必须根据当地的降雨、水文和地质情况,经过详细的经济和技术比较后才能确定。特别是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应对各种因素进行长期综合评估,制定因地制宜的合理的改造方案,包括污水、暴雨和溢流污染负荷的长期和瞬间变化,暴雨负荷对污水厂的冲击,城市管理和城市下垫面变化对暴雨径流负荷的影响,当地的降雨特征和地质条件等,因此找到一种新的解决水危机的办法是当务之急。

(三)造水”“、冲水”现象时有发生

近年来,无论是房地产基于市场需要的“造水”,还是用于城市大规模“生态环境”的“造水”,大部分都是只强调局部的景观效果,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其生态功能以及水体本身对城市或流域内水循环的扰动。这就使得大规模的所谓的“生态用水”进入城市,但并没有发挥其生态的功能,反而增大了城市的需水量。

还有一些地区,在解决城市污水问题时,并不从污染本身入手,而是引水冲污,使得本身已经紧缺的水资源还要完成额外的任务。这种盲目地、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造水运动”或“冲水运动”已经造成了水资源需求量的不合理增加,严重浪费资源。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剧了城市的水资源危机和水环境危机,雨水和污水的再生利用已经提到了日程之上。

从全局把握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一)水资源区域性平衡的规划设计

水资源区域性平衡的规划设计由于我国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很容易出现南涝北旱,南涝北旱的直接原因是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均,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如果既不造成浪费,又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生活的用水需求,水资源区域性平衡的规划设计无疑是关键所在,要求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与规划阶段加强对各区域的用水估量,确保水资源的供求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在给排水规划设计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要实地的对居民、生产、生活、农、林、牧、副、渔的用水信息情况进行考察统计、检测。另一方面,在对各区域的水资源需求量进行考察、研究时要详细了解该区未来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避免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过分开发。对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注重开源节流,预防在市给排水规划时片面的看重短期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城市的持续性发展规划设计。最后还要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投入使用后加强追踪,做好记录,为以后的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提供经验和教训。

(二)合理处理城市生产生活污水

1、合流制与分流制

一般而言,在新城区采用分流制,旧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但鉴于我国目前排水系统的实际情况,真正意义上的分流制在实践中很难做到。雨污系统中有一根接错,两个系统就相通,可能就是合流制。根据某污水厂厂外管网工程实践证明,完全分流制必须从化粪池出口分流开始,并且采用专业监督和专业队伍施工。同时初期雨水污染也比较严重,截流式合流制有利于初期雨水的截流,因此中小城市建议以截流式合流制为宜。

日本东京区部地区大部分采用合流制系统,他们认为尽管合流制会增加污水处理量,但合流制下水道系统可充分利用原下水道系统,将其进行改造、重建与完善的建设费用、技术要求均低于分流制,故广泛使用。

2、污水厂排水去向

目前国家强调水的循环再用,要从“污染控制”向“水生态修复和恢复”转变,因此污水厂处理后污水的排放以就近向可作为中水回用的途径或可向内河排放作景观用水为宜。而环境影响评价常以事故排放为由,建议将处理后的污水向外江江心排放,两者矛盾如何协调值得进一步讨论。

(三)雨水管道设计新思路

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较深区域,尽量使雨水不排人下水道,尽量通过设计施工,将雨水渗透或截留。一则可以减少排水负荷,减少雨水管道投资;二则增加地下水补给,涵养地下水,进行水生态修复。另外,也可以设置雨水贮水池截留雨水作中水使用,但这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譬如地下水位高,下雨后地面充分湿润,地下径流很大,就不宜采用渗透法。

(四)对给排水进行科学的规划,解决水资源问题

1、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城市市政给排水要全面的提高水资源的效率,要达到与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步。应开展一系列活动,以此推进城市的节水,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大力地开发并利用好水资源

如果只是单纯的从径流里提取水资源,那么取水的利用率就极低,大量的过往水资源都没有有效的利用。这就要求城市改变被动的供水局面,要充分利用并开发身边流失的水资源。水资源的开发则应遵循“修建水利,拦河筑坝,调节径流方向,采取蓄丰补枯”的原则。城市市政应积极主动地开发水资源,不仅仅要符合水源的开发规律,还要和水利部门开发计划一致。水利工程还具备多功能、影响面广泛的特点,所以在开发水资源时,要认真、仔细地进行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必须要把城市供水与防洪、航运、环保、发电、防洪等多方面的关系都要协调好,要有主有次,综合平衡,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要加强保护水资源

目前,水资源遭到严重的污染,对水环境造成了破坏,使可供人们饮用的水源逐渐减少,间接性的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短缺。首先,就要在给排水的规划中依据水文、水力的关系和环境的容量,来划分城市水源的一、二级保护区与准保护区,严格按照饮用水源的保护来进行分区给水;要杜绝排放新污染源的产生,要经过城市市政的规划,并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对其进行综合管理。

(五)防洪排涝的规划设计

面对自然灾害频发的现实环境,应充分树立洪水对市政给排水工程带来的大面积威胁,在市政排水工程的防洪排涝规划时,应将设计重点放在排洪、排水的重现期标准衔接上,根据城市的发展规模、流域排洪面积等综合因素进行实地考察与设计。在排洪措施的选择上,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做排水设施的合理布局,如果城市处于山区较多的地域,则应多考虑内洪来、退皆快的特点选择全抬高的方案,并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加设排水装置。

提高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水平的措施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认识市政给水与排水的统一性

自然界的水是循环的,给水和排水是统一的,人类社会对水的使用应服从这一过程。在水循环过程中,给水与排水是人类向自然界“借水”和“还水”的两个程序,为了不破坏这一循环,给水和排水不可偏废。在用水之后,必须对水进行再生处理,使水质达到自然界自净能力所能承受的程度。否则,只使用而不处理,累积的大量污染物将超过水环境的容量,就会导致水资源危机和水污染现象,从而破坏水的良性循环,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树立前瞻、动态的规划思路

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设施属于公共物品,在市场经济下若没有政府的强有力支持,规划实施的难度较大。因此,需要改变以前市政给水排水规划期用最终蓝图的表示方法,应在论证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的可能阶段,合理进行规划分期,每一规划阶段的内容应体现相应合理性与完整性,使规划富有弹性,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同时,还应考虑城市发展的连续性,使给水排水工程设施分期开发建设与下一阶段的继续开发建设紧密联系,保持持续发展,有利于城市的动态开发。

(三)因地制宜进行城市给排水的规划设计

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市政给水排水工程的建设目标和规划,保护城市水资源和水环境的良好状态。此外,规划设计人员应及时掌握工程技术新动态和新材料发展,将有利于开拓规划思路,解决以往困惑的问题。

结语

综上,在对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应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设计的基本理念,以城市建设的整体格局为出发点来对城市给排水系统进行规划设计,与时俱进地加入一定程度的创新,运用先进的技术对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进行优化,建设更加完善的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更加方便。

参考文献

[1]王长军.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管理[J].今日科苑,2009.20.

篇8

关键词:工厂道路;设计思路;技术要点

近年来,很多企业在不断的发展和扩张过程中,企业原有的道路已经难以满足生产和通行的需要。所以在进行工厂道路改扩建之前,就必须切实明确设计思路和技术要点,才能更好地强化设计的水平和质量。因而本文结合某企业的工程道路工程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 工程实践

本工程属于某大型国有企业的厂区道路工程,其厂区道路当前路面已经破损,很多道路路面出现了诸多断裂和裂缝,局部路基明显的下沉,两侧的道牙严重破损,整个厂区内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建设,而且传统设置的道路没有考虑线形要求,加上常年缺乏维修和管理,当前厂区道路系统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需要重新规划建设。

2 工厂道路设计思路分析

首先,整体规划思路,结合该企业生产和办公的需要,考虑到生产流程、安全环境、场地等因素,科学合理的布局整体空间,并将道路作为依托,合理的布局各种管线,给管理和维护提供便利,并对厂区的建设风格和规模进行了明确。其次,进行专项设计时,主要是紧密结合生产流程对建筑物进行布局和规划,并利用厂区运输设施、建筑物和空地对办公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并在此基础上对道路网进行规划。尤其是在管网规划过程中,应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例如给排水、通信、电力、燃气、热力等管线,才能更好地强化维护效果和降低维护成本,并在规划过程中紧密结合实际实际需要确保其得到科学的设计[1]。

3 技术要点

3.1 道路工程设计技术要点

在道路工程设计中,主要包含了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以及路基和路面的设计。第一,在进行平面线形设计时,充分考虑厂区现有生产设施布置及厂区发展规划,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平面线形布设,并对道路中出现的局部扭曲进行通直设计;第二,在进行纵断面设计时,始终按照《厂矿道路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要求,在不破坏景观的前提下将其与建筑物改造进行有效的衔接;第三,在进行横断面设计时,主要采取两种横断面的形式,其中一条道路采取5米的断面形式,而剩下的道路断面均采用的断面宽度为7米;第四,在进行路基路面设计时,由于厂区的道路人员较少,而车辆较多,而且承载较重,因而对其承载性能要求较高,结合气候、施工条件等因素,采取就地取材和便于施工的原则对其进行设计[2]。

3.2 管网工程设计技术要点

在管网工程设计中,主要是需要对给排水工程进行合理的优化和设计。考虑到工程实际建设的需要,例如绿化灌溉和后期的管理维护的便利性,在排水工程设计,其设计技术要点如下:(1)采取路面排水的方式将道路范围内的雨水排出,而在道路的两侧由于主要的树木和绿地为主,且道路的宽度在5~7米之间,所以路面范围内的雨水量较小,加上工程所在地的蒸发量较大,但是降水量较少,正是基于这一考虑采取路面排水的方式,根据不同路段采取路边排水沟或者雨水篦子收集雨水,汇集入厂区污水处理系统净化后循环利用,且考虑到厂区基础设施、未来建设的需要,还在道路的两侧预留了一定的宽度,并设置绿地,同时也提高了其空间和景观上的效果;(2)将低洼地带的雨水排出与排污措施相结合,尤其是在局部地区由于雨水汇集而难以将其排除时,采取雨水和污水排放相结合的方式将积水排除;(3)在设计污水管道时,主要是结合现有建筑物对未来新建的建筑物的排污预留一定的空间。

3.3 照明工程设计技术要点

在厂区道路设计中,照明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所以在选择灯具时,不仅要考虑到风格和意境的需要,而且还要考虑到节能环保和维修的便利性等方面,最后才能从成本上进行考虑。本道路工程采取高杆灯,灯的纵向间距是30米,能有效的满足照明对亮度、眩光度和均应度的需要。高杆灯主要在道路的单侧进行布置,并灵活利用道路边的厂房、管架等设施架设灯具,可有效减少灯杆数量。而在供电线路方面,对于照度要求较高的区域,则采取敷设电缆的方式为其提供电源,且每隔30米设置一个电缆检查井。

3.4 环境工程设计技术要点

在工程道路设计中,往往会忽视对环境工程的设计,但是环境工程又是一个必须面临的问题,不仅其涉及的范围较广,而且与其它的土建工程之间相比而言,其具有的弹性较大,所以为了加强对其厂区环境的保护,致力于环境工程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实际设计时,应在细节之处着力体现环境设计,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本理念,从多方面将人文关怀体现出来,从而更好地彰显环境设计的成效。例如在进行线路设计时,应设立必要的指示标志:道路标牌、厂区交通图、建筑标志牌等;在道路急转处为通行车辆设置凸面镜;引进少量雕塑等来强调环境氛围和生活气息,从而更好地突出反映独特的企业文化魅力所在[3]。

4 结语

工厂道路设计与一般道路设计存在的差别较大,所以工厂道路设计往往比一般道路设计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工厂道路设计人员,必须致力于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完善,切实加强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加强先进经验和施工教训的总结,并在工程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切实掌握工厂道路的设计思路,并掌握其设计技术要点,切实做好各方面的设计工作,才能更好地确保整个工厂道路设计的科学合理性,进而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同时彰显设计的内涵,为整个工程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为工厂道路系统的完善和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段进兆.工业企业厂内道路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2]刘静.厂区道路和综合规划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09):29-32+228.

篇9

关键词:海岛型地区,给排水设施,规划

中图分类号:TL353+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沿海岛屿众多,分布很广,据统计,500 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就有7000多个。我国沿海岛屿作为海洋国土的重要基础,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及经济价值[1]。我国岛屿小岛多、大岛少,缺水岛多、有水岛少。针对海岛地区的特殊性,在市政给排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方面应创新规划思路,采取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手段,使海岛规划建设科学合理、生态环保。

海岛型地区给排水规划需要注意的问题

按照海洋和大陆的过渡,城镇类型可以划分为海洋性城镇和陆地性城镇,海洋性城镇又可具体分为半岛型城镇和岛屿型城镇。文中所探讨的海岛型城镇是指远离大陆的海洋型城镇,是一种特殊的地理单元。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好这些岛屿型城镇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2]。与陆地城镇相比,海岛型城镇给排水设施规划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

1.1 水资源的缺乏性

海岛四周被大海包围,可以说并不缺水,但实际中大多数海岛城镇的淡水资源均十分缺乏。许多海岛型城镇都面临海水倒灌的危机,在海岛陆地上地下水资源非常短缺,许多海岛城镇不得不从陆地运水以支撑自身的发展。因此,在供水工程规划中,对于淡水水源的选择和获取非常重要。

1.2 水环境的脆弱性

海岛是海洋中间凸出的一块陆地,一般都有起伏的地形,四面大海的围合,使海岛独立形成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其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尤其水环境,一旦破坏,重新恢复的难度将会非常大,因此,对于这样一个敏感区域,在开发利用时注重水环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1.3水安全的严峻性

海岛型城镇水安全主要涉及到风暴潮海洋气象灾害和岛内防洪排涝的问题,风暴潮主要采用建设防潮堤和防护林的工程措施。而内涝问题的预防主要通过调蓄、下渗等削减暴雨径流量的方式或者抽排来实现。排涝是水域的主要功能之一,与区域的安全和人居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也是水安全的评价指标之一。而排涝与雨水管理紧密相关,需考虑海岛开发前后雨水径流的变化对岛内防洪排涝的影响。

海岛型地区给排水工程规划要点

2.1给水工程规划要点

海岛地区淡水资源匮乏,海岛型地区供水工程规划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水源问题,目前很多未开发海岛现状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但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引起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水量减少,以致枯竭,造成海水入侵,地面沉降。鉴于海岛的特殊情况,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用水经验,按照新加坡的“四个水喉”理念,从雨水收集利用,大陆引水工程,再生水利用以及海水利用等四个方面解决供水水源问题。

雨水的收集利用

新加坡分为六个集雨片区,建有十余个水库和蓄水池,以便尽可能地收集雨水,实现雨水100%收集。我国海岛地区可结合规划分区集水,充分利用水库和蓄水池作为景观用水。如果集雨面积足够大,可作为备用水源。

大陆引水工程

新加坡有超过50%的供水来自马来西亚的柔佛州。我国海岛地区可就近依托大陆地表水系合理利用引水措施将淡水资源输送至海岛,解决海岛缺水问题,该办法具有供水稳定的优势,但是投资及对大陆水量分配要求较高。

再生水利用

新加坡在污水处理与回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利用微过滤和逆渗透两项先进技术生产新生水,其卫生要求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标准。我国海岛的再生水可以作为工业用水、绿化用水、回灌用水,也可进一步深度处理作为供水水源。

海水利用

目前,海岛区域海水利用的方式包括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其空间布局要因地制宜,因需而建,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3]。新加坡的海水淡化厂,利用反渗透技术,将海水淡化,供生产和生活使用。鉴于“海水淡化”成本较高,可根据实际情况用于部分片区。同时,海水可直接作为养殖用水和冲厕用水。

结合海岛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水源方式,有效解决供水水源问题,然后根据规划用水量合理选址建设自来水厂,以满足海岛用水需求。

排水工程规划要点

(1)排水体制的选择

一般而言,在新开发建设区采用分流制,现状建成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但真正意义上分流制在实践中很难做到。雨污系统中有一根接错,两个系统就相通,可能就是合流制。根据某污水厂厂外管网工程实践证明,完全分流制必须从化粪池出口分流开始,并且采用专业监督和专业队伍施工。同时初期雨水污染也比较严重,截流式合流制有利于初期雨水的截流,因此海岛城镇建议以截流式合流制为宜。

(2)污水处理系统

污水处理系统独立性较强,受外界限制相对较小,与大陆地区相比,主要区别为污水处理模式的选择以及尾水排放和利用等问题。

污水处理模式的选择

一般来说,污水处理有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两种模式,对于处理模式的选择,成片连接的海岛在地形允许的情况下,推荐采用集中处理模式,尽可能发挥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效应,提高污水处理厂利用率。对一些被海水隔离的规模较小的群岛,由于污水管道穿越较宽水面工艺复杂,或者需要设置污水提升泵站,对后期维护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建议采用分散处理模式,每个组团均设置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并考虑与中水回用系统合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做到既不浪费投资,又能满足经济建设不同时期对污水处理量的需求。随着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可灵活确定后续的建设规模。

尾水排放及利用的问题

国家强调水的循环再利用, 要从“污染控制”向“水生态修复和恢复”转变,因此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以就近向内河排放做景观用水为选择之一。另外,城市污水经妥善处理后可作为低质用水,如作为工业冷却水和杂用水(如厕所冲洗水、洗车水、洒水、消防用水、空调用水等)。城市污水资源化,在解决水污染的同时,也解决了缺水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污水的再生利用是开源节流、减轻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缓解缺水的有效途径,可以降低给水处理和供水费用,减少污水排放及相应的排水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重功效,且由于海岛内河水环境容量限制,因此对污水进行回用,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满足水环境容量要求。鉴于海岛淡水资源的缺乏性和水环境的脆弱性,污水处理厂尾水应作为再生水厂水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 雨水管理系统

海岛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对于这样一个敏感区域,在土地开发利用时应最大程度地减少和降低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鉴于此,海岛的雨水管理系统应采用LID技术进行规划设计,对初期雨水径流污染处理推荐采用“道路下凹式绿化带”、“绿色屋顶”等应用LID理念的源头式处理方式。

与传统雨水管理方法相比,LID不但可以提高开发项目的环境效益,而且还能降低项目开发的费用。LID不仅能够有效地在源头去除雨水中营养物质、病原体、重金属离子等,还可以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量,减少径流峰值量,减轻市政排水管网系统的压力,降低建筑区域洪涝发生的频率,并能有效控制雨水冲刷带来的污染物对收纳水体的污染[4]。实施LID能够充分体现绿色建筑的生态和节能理念,并且对初期雨水的污染治理具有处理效果更明显、维护管理更方便的特点。对改善海岛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结语

针对海岛型地区水资源的缺乏性、水环境的脆弱性、水安全的严峻性,在市政给排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方面应创新规划思路,采取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手段,使海岛规划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生态环保,以保障海岛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耀光.中国海岛县经济类型划分研究[J].地理科学,1999(8):35-36.

[2] 樊文斌.海岛型城镇规划研究[J].山西建筑,2008(1):59-60.

篇10

关键词:园林景观;细部处理;细部特征;

Abstract: Landscape design a garden art and technology in an integrated project, its value is necessary to meet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function to use, but also to fully demonstrate the artistic beauty of its landscape and requirements.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ntents of the garden landscape detail treatment and landscape engineering details part of the processing method were analyzed.Keywords: landscape; detail treatment; detailed features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前言

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细部的处理关乎全局的完美。目前,在很多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园林景观细部处理还存在着重大的欠缺,也造成很多的现实问题。

1 景观细部与景观工程细部处理概述

1.1 景观细部与景观工程细部处理的概念

景观细部是整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景观工程的每个角落,它包括每个景观元素的细节。通常可分为两组:景观设计中的细部和景观建设中的细部。景观工程细部处理,是指在景观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期间,所有关于景观细部的构造、形式、材料、表达等的选择和做法,即细部设计与细部营造的所有内容。

1.2 园林工程景观细部处理的重要作用

1.2.1 景观细部处理可提高项目的观赏性

良好的景观,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感染,做到既可远观又可近赏;完美的细部,可提升观赏的层次,增加观赏的内涵,能更直接地把园林景观所蕴涵的文化性、历史性、地方性、民族性、时代性及美学特征体现出来,让人身临其境而获得美的享受、愉悦身心。

1.2.2 景观细部处理可提高项目的实用性

以人为本的实用性理念,在园林景观细部上也可充分体现。以人的尺度和视觉距离,真正接触的园林景观空间,多数都离不开细部的处理,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与人发生最直接关系的园林景观,就是近在咫尺的细部。细部处理好了,可以提高园林景观使用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实用性,如台阶的高度和宽度、栏杆扶手的收口、园路排水口的设置、灯光照明的色温和照度等,让人在使用园林景观设施时,感觉方便、安全、舒适,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2 园林景观工程细部的构成特征

景观中细部的范围很广,包罗万象,且一个细部处理中又常包含更小的细部处理。如此繁多的细部元素的构成特征基本包括以下几点:

2.1 材质肌理

肌理指形象表面的纹理。由于物体的材质不同,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感、软硬感。近距离情况下,肌理作用于人的心理感觉是最强的,以致在视觉上和触觉上均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不同的材质肌理给人不同的感觉,并能加强形象的作用与感染力。所以景观的细部设计尤其应该注重设计对象材质肌理的选择,以达到需要的质感,取得理想效果。

2.2 色彩

色彩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官,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不同的颜色让我们对外物有着不同的反应。每个物体都有它固有的颜色,明暗、冷暖、动静、悲喜……色彩在一起的搭配,讲求对比中求协调,协调中寻对比。通过色彩理论,可以辅助研究景观环境中的氛围营造,看它们是如何作用于景观细部,使原本材质形态普通的物体从平淡无奇中跳脱出来,打破平面构型的单一。

2.3 形态

环境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有其固有的形态。形态在树立各个环境场地的个性、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景观形态,对设计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在细部设计中,无论多小的节点的形态都值得大力挖掘。现有物体形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固态三维,所以应该注重设计对象的平面立面的协同,以及其随时间的运动变化、光影构成等,作全方位考虑。比如动态雕塑,不仅需要考虑其静止形态,还要关注其运动姿态、运动轨迹及光影效果等。

2.4 施工工艺

在大多数景观工程中,往往局限于现在的施工水平和技术,导致许多图纸上的构想与实际效果偏差很远。当我们惊叹于中国古建筑上细腻繁复的砖雕图案;绚丽、精致的梁栋彩画;蜀锦般的地面铺设;精巧别致的门框窗格时,自然由衷地对古代工匠们发出赞许,是他们精湛的工艺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如瑰宝般展现给了后人。

3 园林景观工程细部处理的具体内容

3.1 景观建筑的细部处理

景观建筑是园林景观工程中最大的项目,包括门廊、景墙、假山、水池、亭台楼阁、景观桥、驳岸、台阶、栏杆、围墙、花基、树池、平台、铺装、花架及挡土墙、堆坡造型等,约占景观工程总工程量的70%以上。因此,景观建筑的细部处理是景观工程最主要的环节,决定了项目的景观效果。

3.1.1 压顶

压顶通常出现在景墙、花基、水池边缘、跌水等部位,压顶的形式和材料也多种多样,有直线的、弧线的,有花岗岩的、板岩的、火山岩的、混凝土的、耐火砖的。压顶细部处理的关键在于线条顺畅,水平一致,模数合理,转角位及端头位收口细致,材料规格统一,色差均匀,与墙体相接处无明显缝隙,不露砂浆,不渗水(尤其是水池压顶)。

3.1.2 饰线

饰线常见于景墙收边、亭子的梁与柱、门套、窗套等,形式多样,材料有花岗岩的、木头的、GRC的、石膏的、砂岩的等。饰线的细部处理需注意线条的完整和精致,接头处的拼接方式应根据材料而确定,并注意饰线与周边其他材料的过渡和连接处理。

3.1.3 檐口

檐口是指亭、廊、山门等的屋檐收口,有木作的、泥瓦的、板岩瓦的、琉璃瓦的等,细部处理的要点是檐口外观平齐,模数完整,转折处收口精细,考虑滴水处理,防止雨水倒流。

3.1.4 台阶

只要有高差变化的地方,通常都会有台阶,有木台阶、石台阶、砖台阶等,台阶细部的关键在于台阶的高度不大于15 cm,宽度在25~40 cm之间,台阶必须平整,踏面与踢面的模数最好相同,同一段台阶内要统一对缝形式。

3.1.5 平台

有木平台、石平台、卵石铺装平台等,平台的细部主要是考虑平台的周边收口处理、如临水的需结合环境和功能确定离水高度、平台与栏杆、过道等的交接细节。

3.1.6 地面铺装

地面铺装是景观建筑中平面面积最大的项目,它包括广场、园路及亭、廊内的地面,形式和材料各种各样,由于地面铺装是游人观赏和使用频率最高的项目,所以铺装的细部尤为重要,主要在于放线精确、模数合理、排砖严谨、收口细致、材料规格、尺寸、色泽均匀、做工精细,尤其是有图案的花岗岩或卵石铺地。

3.1.7 水池饰面

游泳池和水景在现代园林景观工程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水池饰面的形式和材料繁多,细部处理的重点在于饰面施工前水池的防水层和保护层必须做好并经过严格检查,饰面材料铺贴时必须保证满浆,填缝处理时要做到毫无遗漏,同时黏结和填缝材料的选择也很关键,防止水池反碱、吐白等通病,另外还要注意转角处及与压顶之间的细部。

3.2 景观小品的细部处理

景观小品通常包括雕塑、花钵、水钵、指示牌、垃圾桶等配套设施,其中最引人关注和最具观赏性的应该是雕塑,而雕塑又可分为圆雕和浮雕等,雕塑的细部除了其本身的创作和制作必须精雕细作外,还要注意雕塑的安装位置、高度、工艺及基座的形式和材料配合的细节,同时,雕塑与周围环境的细部协调也很重要。

3.3 绿化种植的细部处理

绿化种植就像是给模特穿衣服一样,而种植的细部处理也就像给穿了时装的模特,再搭配一些装饰品、提包、手袋之类一样,是锦上添花之作。绿化种植的细部处理主要包括处理植物与景观建筑、小品及给排水照明等的协调、过渡和衔接关系,合理选择植物的形态、色彩和质感,加上层次的变化,往往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3.4 景观给排水的细部处理

景观给排水主要包括园林景观工程场地内的人工湖、水景、游泳池的给水(包括动力)、净化过滤和溢水、排水,以及广场、园路、平台的排水和种植区的灌溉用水等,其中最需要关注的是游泳池周边的排水和广场道路的排水设施细部处理。

3.5 景观照明的细部处理

景观照明包括园林景观场地内除市政路灯外的所有室外照明,需要特别关注细部的设施集中在特色景观灯、特色煤气或煤油火把及埋地灯、泳池灯、射树灯等,在设计和施工中,如何把各种照明设施巧妙地融入到景观环境中,对灯具的选型、密度、光源的色温和色调、防眩目处理以及保安的需求等细节方面做出充分的考虑。

4 结束语

在园林工程的各个环节中注重细节,是一个作品成败与否的关键。要想建成高质量的园林工程,需注重施工中的细节,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匠心往往透过细部传达,似乎不经意间,实为刻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