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06 17:3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园区改革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业园区改革方案

篇1

一、工作目标

2015年园区主要指标同比增长18%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达115亿元,工业增加值达26.5亿元,上缴税金4.7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5亿元。

二、主要举措

1、夯实发展平台,提升园区承载力。完善园区平台建设。加快扩区调区步伐。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的原则,全力打造城南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构建“一园两区”发展格局。城南工业园区规划建设1000亩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园,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工业园区加快产业布局,尽快启动规划建设,完善‘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污水管道的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工作,完成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环评和招标等工作。协调解决机电产业园的遗留问题,力争在2015年重新动工,完成标准厂房和宿舍楼建设。修建工业七路,修建工业三路挡土墙;完成路段的路灯安装及园区主干道企业指示牌安装工作;修缮严重破损路面。年内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5亿元以上。

2、强化要素保障。加大园区征地力度,集中力量攻坚,完成工业二路以南退耕还林林木砍伐及土地平整以及教育局果园等收回工作,处理南下已征用地遗留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快闲置企业的“腾笼换鸟”工作,保障园区用地需求。依托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产品展示、电子商务和特色服务超市等线上线下交易平台。搭建政银企平台,做好“财园信贷通”工作,为更多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力争年内完成信贷资金1.6亿元。

篇2

2006年××邮政物流工作始终按照国家局及省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省局第八次邮政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年初制定的“十、百、千、万”兴物流的发展思路,采取系列有效举措: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在大格局,争取政策,营造和优化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以渠道建设和提升网点分销能力为中心,重点分销配送“十个”重点及特色产品;以发动“百家”企业进中邮活动为契机,迅速启动和发展工业园区一体化及中邮快货业务;通过加快整合社会物流运输资源,不断完善和提高邮政物流网络服务功能。1-9月,全市邮政物流累计完成业务收入576.51万元,完成市局下达计划的85.86%,同比增长29.46%,完成省局计划75.67%,完成分销收入381.29万元,占计划81.13%,完成一体化及中邮快货收入186.21万元,占计划77.59%,一体化及中邮快货配送及时率和信息反馈率分别达到96%和99%以上,邮政物流市场竞争力得以提高。现将06年主要工作及07年发展思路汇报如下:

一、2006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格局,争取政策,赢得发展先机。

××局认真落实省局的部署和要求,积极融入××市“3+1”地主经济发展战略大格局之中,争取地方政策支持,捕捉市场发展先机,抓住了对××邮政长远发展影响深远的两项重要工作:一是高度重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视“彭泽模式”的创新完善和在全市的推广工作。经多方努力,××邮政服务三农及“彭泽模式”已得到了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认可,并已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之中。目前,××市委及市政府两办已下发了《关于构建新农村惠民物流通道的意见》的通知,该文件及后续相关配套文件的出台和实施,不仅彻底解决了邮政服务“三农”、开展商品分销配送的外部环境问题,而且争取到了地方政府的政策大力支持和强势推动,同时也大大提升了邮政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地位和作用。二是主动抓住××大工业、大物流的发展良机,积极争取中邮物流江西××邮政物流基地(仓储集散配送中心)项目的启动和建设工作。通过外出学习考察,并进行前期市场调查和初步可研分析论证,该项目市场前景广阔,该项目建设后,不仅对××邮政的发展而且对江西邮政及物流业务的发展都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市政府发展大物流产业的相关政策文件已出台,该项目已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省局领导对该项目非常重视和关心。现在,我局正在与××市大物流办及相关部门协商项目的选址用地问题,以争取省局尽快立项建设。

(二)全力打造“千个”分销连锁网点,夯实基础,提升渠道能力。

我局认真贯彻省局罗桂林局长在第八次邮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使80%的农村支局所在剔除金融业务效益外实现扭亏增盈目标”和“做大分销业务规模,促使90%的县局物流收入达50万元以上,消灭30万元以下县”的指示要求,在县以下农村邮政工作中,重点抓商品分配送业务,而在抓分销配送业务中,又把网络渠道建设放在重中之重来抓。在网点渠道建设中,重点推广“彭泽模式”151平台建设,并积极争取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政策支持。现已累计建成连锁分销自办网点152个,加盟店460个,申报“万村千乡”网点87个。初步建成了邮政分销配送网络体系,邮政分销网络渠道能力得以提高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3)重点分销“十大”分销产品,因地制宜,做大做强优势特色。

根据××本地实际,我局确定在分销中重点抓好“十个”市场潜力大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分销产品:先农牌系列种子、棉种、化肥、正邦、中邦等系列农药、迪种宝液肥、汉高、贝珠等系列日用品、蒙牛友芝友(维雀)牛奶及酒类产品等,做到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业已实现和预计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有先农牌种子、蒙牛友芝友牛奶和正邦农药3个,50万元以上的产品有中邦农药、维雀牛奶等。在日用品批销试点中,继9月份都昌局首场日用品批销推介会实现销售额21余万元后,10月28日,彭泽局在在马垱镇日用品批销推介会实现销售额19余万元,创新了日用商品批销新的模式。1-10月,在全省分销晋级联赛中,××局排名第4,其中,日用商品分销收入占全省四分之一。

(四)精心培育“百家”物流协议客户,整合资源,完善网络服务功能。

年初我局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百家”企业进中邮活动,以启动和发展工业园区一体化及中邮快货业务,并确立了一季度动员启动、二季度打基础、三季度加快发展、四季度初见成效的发展目标。通过市场调查、领导带头走访、方案营销等举措,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和改进邮政物流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在全市工业园设立邮政物流营业收寄窗口,为工业园区企业提供方便的物流服务。现已与××昌河、博莱药业、××烟草、××移动、朝阳机械、××宏达、××三木等105余家工业企业签订了仓储及物流服务协议,其中年物流收入100万元以上的3个,50万元以上的5个。1-9月我局省际中邮快货量名列全省第二。同时,为解决中邮集散网运能不足及部分地区经转环节多、时限长等瓶颈问题,我局主动整合社会资源,与多家社会物流企业合作,借船出海,以此完善了邮政物流网络服务功能,推动了一体化及中邮快货业务的发展。

(五)注重管理,规范运作扭亏增效,创优争先,树塑品牌形象。

在发展商品分销业务中,我局认真贯彻执行《江西省邮政邮购分销业务财务管理办法》,并制定了《××市农资日用品分销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市局配备了分销业务核算会计,开设了分销业务资金专用帐户,实行专户管理,在流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分销业务挤出了400余万元的流动周转资金。加强了分销资金的管理工作,实行由市局统一要数、统一付款、集中管理办法,对连锁网点实行带款要数的优惠政策,并采取了清仓措施,及时处理过期变质产品,妥善解决了历年积压问题,加快分销资金回笼工作,严格控制库存及积压,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资金投入和降低经营风险。同时,通过开展创优争先活动,我局高度重视物流业务运营质量管理工作,采取了增加信息录入和查询人员力量,实行重点客户跟踪查询服务等措施,加强考核、重点监控,物流业务运营质量不断提高。

(六)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

关于物流专业改革方案实施后运作中存在问题。其一,地市局物流专业机构按新的方案实施后,物流分公司与配送中心在实际运作中存在很多矛盾及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机构在职能职责划分、人员分离及业务收入划归和业务操作流程等界面上难以分清和分离。由于一体化及中邮快货业务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特点,如果将其中的运营环节剥离独立出来,交由另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去管理,难免造成该业务在开发、运营与维护工作等环节中相脱节和矛盾,不利于协调解决。因此,在地市局,配送中心不宜与物流分公司分设,配送仅是物流服务中一个重要环节,配送中心作为物流分公司一个内设机构为宜。其二,由于商品分销配送业务与一体化及中邮快货和国际货代等物流业务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行业,业务界面非常清楚,并且两项业务都有各自的业务板块,在市场上均面对诸多同行竞争对手,因此,在地市局,宜将商品分销配送业务剥离独立出来,成立商品分销配送中心,与物流分公司分开运作,以便真正做到科学细分专业,实行专业化经营,使各专业部门更能集中精力面对市场,参与同行竞争,做大做强相关业务,从而彻底解决目前由于邮政物流公司涉及行业过宽、所经营的业务板块过多、面对竞争对手太多,纵然配备再多管理和业务人员,也难以做到实行精细化管理和做大做强所涉及的业务板块,从而达到抢占一定市场份额,成为行业龙头的被动局面。

二、2007年××邮政物流专业工作思路

2007年××邮政物流工作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国家局和省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政企联合建好每个店、内外联运签约每一家、市县联动挑战每一天”的总体发展思路,加快发展商品分销配送业务和一体化及中邮快货业务,实现商品分销和工业园区一体化及中邮快货业务新突破,迅速扩张业务规模,提升邮政物流品牌形象,强化邮政物流市场竞争力,提高邮政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业务发展目标:确保物流业务收入实现1200万元,其中商品分销收入700万,一体化及中邮快货业务500万,业务收入增幅达50%以上,力争收入翻番达1500万元。

主要工作举措

(一)政企联合,营造环境,全力建好商品分销网络渠道。

借助地方党委政府的力量,争取“万村千乡”工程的政策支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构建新农村惠民物流通道建设要求,全力建成商品分销网络渠道,提升渠道能力。

(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抓好特色产品分销配送。

结合××实际,重点抓好水稻种子、棉种、化肥(含叶面肥)、农药、牛奶、酒水等市场潜力大或具有××特色的产品分销业务,抢占市场份额,形成规模效益。

(三)内外联运,整合资源,精心构建物流配送平台。

充分发挥邮政物流品牌信誉优势,积极整合社会物流运输资源,实行强强联合,构建一体化及中邮快货业务运输配送平台,加快工业园区一体化及中邮快货业务的发展步伐,争取吸引更多的工业园物流大客户与邮政签约和合作。

篇3

首先,我代表公司全体工作人员,对安徽省农药工业协会给我们全省农药行业提供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表示由衷的感谢。下面我就我公司的基本情况向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我们农药行业发展的各省局领导、农药界的专家以及与会的同行们做以简要汇报,并希望与各同行业的同志们共勉。

一、企业简介

公司座落于和县乌江镇,地理位置优越,毗临南京、马鞍山。企业始建于1984年,1998年2月改制为股份制公司,经过二十一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家集农药化工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股票编码:002018)、中国农药工业企业10强。原创: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银行“aaa”级资信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和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并成功地导入了oa系统、erp工程和cis战略。

公司以生产农药、化工产品为主,产品涵盖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三大系列10多个原药和40多个制剂品种,是我国最大的杀虫双、杀虫单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现有国家级重点新产品6项、国家专利产品18项、安徽名牌产品4个、安徽省质量免检产品2个、安徽省著名商标1个。承担国家“火矩计划”项目2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项、国家“双高一优”项目2项、国债项目2项。“八五”与“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各1项。

公司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自建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2个农药研究所,该技术中心完善的研发管理体系,配备科研仪器设备100多台(套),设置装备现代的工艺研究室、中央研究室、剂型研究室、生测试验温室及多功能中试车间。与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南大学等十多所科研院所进行紧密的合作。

华星化工以品牌、服务、诚信构筑了一个庞大的销售网络,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并出口17个国家和地区。华星化工以安全、规范、满意、旋进的质量观为保障,提出了三个100%的质量目标。并在国内同行业中首家启动16831599客户服务系统。

华星化工坚持“诚信天地、奇正方圆”的经营理念,以“铸生命活力,造万物生机”为根本宗旨,本着“脚踏实地,笃行争先”的企业精神,追求“绿色、人本、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最终必将实现“争行业巨星、做中华明星、创环球卫星”的目标!

二、化工园建设

化工园区的建设是近年来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目前经省级以上政府批准设立的化工园区达60多个,近十年的实践证明,建设化工园区,对于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培育和提升化工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安徽省的重要农药工业企业,多年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全国农药工业发展的形势,如不对现行产业进行调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华星化工今后将面临较大的困境。为此华星化工必须利用自身的生产和基础设施的基础,引进农药新品种和其它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技术,建设以农药生产为主体,其它精细化工和相关原料中间体为辅的工业园区,基于此,华星化工园的建设势在必行。

华星化工按照“一次规划,分布实施,滚动发展”的思路,充分利用长江环境容量大的特点和乌江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建设以农药、精细化工和基础化工为核心,以农药原药生产为基础,以有机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为主体,以招商引资推进集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化工产业园区。化工园于2004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总体规划面积5000亩,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通过企业自筹和对外招商引资,完成总投资15.1亿元,将园区建设成为功能布局合理、环保设施完备、资源配套共享、产业特色鲜明的化工产业基地。现在正在紧张建设的一期工程规划面积1000亩,建设期为5年,总投资5亿元,2005年底累计完成投资近1亿元,园区供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厂工程将投入运行,国债项目苯氧菌酯原药等4个项目将先行建成投产。所有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均可新增销售收入23.2亿无,新增利税4.6亿元,原创:间接经济效益1.4亿元。其中,一期规划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均新增销售收入11.6亿元,新增利税3.0亿元,间接经济效益0.15亿元。

规划实现后,华星化工园除拥有各类化工生产装置外,还将具备完善的公用工程、“三废”处理和仓储设施、便捷的交通、现化工的通讯手段,为工业园的招商引资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

三、股票运行

作为我省第一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民营企业,华星化工凭借的多年来的迅速发展。物换星移,二十一年的披肝沥胆,艰苦创业换来了今日资质优良、实力可观的华星化工。二十一年来,华星人秉承

“脚踏实地、笃行争先”的精神,团结拼搏,把公司从一个管理粗放、工艺落后、名不经传的小作坊式企业转变为一个管理规范、技术领先、行业居前的现代农药企业,2005年中期资产总额达到了4.57亿元,和初始投入资金比较,账面增值达到了1600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5%。

2005年9月,华星化工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其核心内容是: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通过向流通股股东安排对价的方式,获取其所持股份的流通权。并于9月12日公布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在与广大流通股股东充分沟通上方案最终确定为:全体非流通股股东一致同意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为其持有的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向流通股股东安排对价,方案实施后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股份总数均维持不变。

对于华星化工来说,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将成为全体股东价值创造平台,形成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大股东将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和长期发展,公司的未来发展值得长期关注。

四、技术优势

公司坚持以“科技兴企”为宗旨,通过与外部科研院所合作和内部自主研发,大大提升了公司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外部引进方面,公司与沈阳化工研究院、贵州化工研究院、山东农药研究所、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交流体系,把他们的智力资源、科技成果和公司的产业需求、工业基础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互利双赢的局面。内部研发方面,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了设施齐全的研发基地,并形成了以专家为核心、以中青年为主体的研发队伍。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杀虫双、杀虫单、杀螟丹沙蚕毒系列杀虫剂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的出口基地。沙蚕毒系列杀虫剂产品是公司的主导产品,沙蚕毒系列杀虫剂和其它品种相比,优势明显。目前防治水稻螟虫的其他农药品种主要有:甲胺磷、对硫磷等高毒有机磷类杀虫剂和苏云金杆菌等。相对于杀虫双、杀虫单,高毒有机磷农药由于毒性高、残留大,对人体和环境有害,正面临着被禁止取消的命运;苏云金杆菌属于生物农药,防治谱窄、防效慢、持效期短,农民缺乏生物农药的基本使用技能,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应用量不大。因此,杀虫双、杀虫单是防治水稻螟虫最具竞争力的品种,同时也是替代高毒农药的理想品种。公司作为该产品的龙头企业,在替代品的稳定情况下,可获取一定的超额收益;同时,规模优势使得其单位生产成本较低,从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五、面向世界

目前世界农药市场主要由杜邦、拜耳、先正达等几大领先农药公司占据,国内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工程化生产、技术装备和服务方面与跨国企业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公司将通过与跨国企业合作,引进技术、装备、管理经验等,提升自己的技术管理水平。同时也将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出口收入在公司收入的比重中逐步提高,2005年中期达到了32.27﹪.公司一方面将持续提高出口收入的比重,在不远的未来达到50%。另一方面将积极转变走出去的模式,营销模式从原来的经手外国商到自设办事处转变,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输出模式也从产品输出逐渐转变到资本输出,直接在当地设立生产基地,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国际化。

六、行业形势

我国农药工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化学工业的重要行业之一,形成了包括研究开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和原料中间体配套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近年来,我国农药产量迅速增加,农药产量完全可以满足国内需求并有相当数量的出口,但从品种结构上不能充分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对农药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此外人们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相关的国际法规、公约、条例相继出台,一些国家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设置了各种技术壁垒,对我国农药生产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冲击。为适应这种变化,农药产品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从2004年开始实施的“高毒有机磷杀虫剂替代方案”就是重大的举措之一。

入世以来,我国农药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参与国内外两个大市场的激烈竞争。世界许多农药生产企业正在加大在我国市场的推广力度,每年都有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世界六大农药生产企业中的先正达、拜耳、和杜邦在我国建立了合资企业,巴斯夫和陶氏益农公司也一直在寻求在我国建厂的机会。在市场开拓的同时,原创:这些公司也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的力度,在国内申请专利保护和行政保护的品种日益增多,使我国农药升级换代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壮大农药工业任重道远。

七、前景展望

篇4

一些媒体把关注点放在曹德旺“跑路”上,可在美国投资就等同于“跑路”吗?按他本人的说法,“福耀制造的市场销路65%在中国,我跑出去干什么呢?”在美国工厂开通之时,曹德旺在天津的项目也开通了,还在苏州工业园区拿了一块地。这么看,把曹德旺在美国投资,理解为一个企业家在对国内国际市场进行比较权衡后,在世界范围进行的产业布局,或许更合理。

今天,全球市场已经形成一个整体,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互通有无,才能彼此共赢。因此,应该把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与不正常的资本外逃现象区分开,如果动辄给中国企业正常的海外投资贴上“跑路”的标签,甚至借题发挥,不仅不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在人民币承受贬值压力的背景下,还容易引发非理性的市场恐慌情绪。对此,媒w和舆论尤其应该保持理性,慎贴“跑路”标签,避免由此引发次生舆情,给信心和预期带来负面影响。

也要看到,曹德旺的访谈带有较强的个人感受,但确实从企业家的角度,触及了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些深层矛盾和问题。劳工成本升高,税收负担过重,落后产能过剩,金融和房地产挤压实体经济……这些问题,都是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瓶颈,也是改革的刀刃所向,需要政府和社会深刻思考,务实解决。

高度重视实体经济,中央的态度是明确的。中国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中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日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并且就降成本、补短板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改革方案,明确要求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等。可以说,在降低企业成本的问题上,中央不仅意识到了严重性,态度也很务实,在这个过程中,与其唱空唱衰,不如给予改革更多时间窗口。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这还触及对中国经济的信心问题:如何认识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应该说,中国经济经历了长期繁荣,创造了发展奇迹,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必然带来阵痛。这样的结构性矛盾,一些大国在发展过程中都遇到过。一旦历经阵痛调整好了,就能为经济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正如曹德旺所言,“信心要把问题讲清楚才行”。

篇5

一、积极开展大店镇改革试点工作,为重点镇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示范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优化机构设置。将大店镇原“七站八所”进行整合,实行“大部门”制综合设置,党政工作机构整合为3个(党政组织、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办公室);事业机构整合为5个(农业综合服务、财经服务、社会事务综合服务、计划生育服务、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并明确“三办五中心”的主要职责、编制数额及领导职数,对现有行政事业人员进行调整理顺。

二是健全运行机制,下放管理权限。去年3月,莒南县在大店镇召开下放管理权限交接工作会议,县住建局、人社局等14个部门一次性集中下放了第一批41项管理权限。为确保依法用权、规范用权,大店镇按照一项权限一项制度的要求,建立《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13项制度,确保下放的各项管理权限有效运转。

三是搭建工作平台,转变政府职能。为促进转变政府职能,扎实建设“四个工作平台”,即:成立便民服务中心。大店镇投资800万元建成了便民服务中心,要求所有委托下放的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全部进入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实现“一站式服务”;建立综合执法工作机制。建立了执法、环卫等服务机制,由镇统一指挥协调,实行综合执法,为城镇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建立土地储备中心。负责规划区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收购储备及净地出让前期工作,县国土局印发《大店镇土地储备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土地收储出让和资金管理。组建投融资服务平台。依托莒南县天湖新农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组建投融资服务平台,注册资本1100万元。目前,已融资850万元用于镇驻地社区建设。

四是加大扶持力度,激发发展活力。结合大店镇实际,23个市直部门确定了58个支持帮扶大店镇快速发展的项目,其中实体类项目10个、政策类项目23个、资金类项目15个、其他类项目10个,内容涉及优惠政策的落实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市政府专门印制《支持项目计划汇编》,明确帮扶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并定期调度和通报帮扶情况,目前,已启动的33个帮扶项目总体进展良好。

二、全力推进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市编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要求,在成功推进大店镇改革试点的基础上,以点带面,积极推进其他11个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的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迅速部署,统筹安排改革方案的拟订工作。组织召开全市优先发展重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莒南县编办和大店镇分别介绍了改革试点经验,各县区编办主任和重点镇党委书记就改革方案的拟订工作进行了讨论和座谈,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工作的核心内容,确保不走弯路。

二是充分酝酿,保证改革方案科学合理。市编办组织专人对各县区的重点镇改革方案进行指导审核,对机构设置、权限下放、平台建设等内容统一规范。各重点镇改革方案初稿形成后,向市直20多个部门征求了意见。

三是强化督导,全力推进改革方案的组织实施。方案批复后,各县区按照方案要求,积极行动,对重点镇机构编制及时调整理顺,并成立重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推进重点镇改革工作。分别召开下放管理权限交接会议,一次性集中下放管理权限,并通过管理考核和业务培训,确保下放权限运行顺畅。同时,市编办对各县区重点镇改革工作情况实行定期调度和通报。去年9月份召开的全市机构编制工作会议上,张务锋市长对重点镇改革工作作了重点安排部署。10月下旬,市编办、监察局、住建委、财政局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各县区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专项检查,有力地推动了各项改革工作的开展。12月,市编办会同市委农工办、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委、市法制办8部门联合组成考核组,对大店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对权限下放和承接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目前,全市12个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12个重点镇的财政收入增幅高达40%,县域经济的地方税收增幅全省第一。大店镇的改革试点、探沂镇的大城管体制,为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积累了经验;李庄镇家电、地方镇罐头、大庄镇新型工业园区建设,兰陵镇的文化工程、垛庄镇的红色教育基地、汤头街道的温泉度假村、许家湖镇的地下溶洞等旅游项目取得初步成效;傅庄街道“七纵七横”道路和义堂、青云等镇的小区宜居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较高,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持之以恒,将重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推向深入

一是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是重点镇改革顺利推进的根本和前提。对重点镇改革工作,市委、市政府纳入了全市小城镇建设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内容,进行专题研究,多次召集有关部门研究讨论改革事项,并把对重点镇的考核纳入市对县区科学发展考核体系。在改革工作推进过程中,28名市级领导亲自联系重点镇,36个市直部门分头帮扶重点镇。市里还下派12名县级领导干部分别到各县区挂职县区委常委,专门负责联系市直部门帮扶重点镇的改革工作。组织、财政、人社等各相关部门单位,给予机构编制部门极大的帮助和支持。去年8月,大店镇等10个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成功入选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有力推动了重点镇的城镇建设。

二是充分认识重点镇改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在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县乡之间存在条块分割较多的现象,乡镇作为一级政府,其责任与管理权限不够一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乡镇进入经济发达镇的行列,这些乡镇在土地流转、建设规划、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支农惠农等方面承担的管理任务越来越重,体制瓶颈和发展障碍初步显现。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适当扩大经济发达镇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理顺体制机制,增强这些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适应了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同时,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理顺和解决。

篇6

这次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之所以要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因为今年人事编制工作面临的形势特殊,面临的任务艰巨,面临的压力较大,有必要通过召开这次会议进行总结和部署。方才,茹伟副部长就全市人事编制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部署,讲的意见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回去后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人事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去年,全市人事编制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队伍建设迈出了新步伐,招才引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人事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人事编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应该说,人事编制工作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对此,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今年,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面对国家和省在新形势下对人事编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面对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人事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一是加强人事编制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人事编制工作的重点是管理人才资源、开发人才资源、利用人才资源,其目的就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如果没有人才谈不上发展,如果没有发展“以人为本”也是一句空话。因此,只有加强人事人才工作,才能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二是加强人事编制工作是实现黑河快发展大发展的必然要求。做好黑河“开发、开放”两篇文章,加快“三带十区”和“七个百亿元产业”建设,实现更大更好更快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带头人等各类人才队伍。这就需要我们在人才的培养、引进、利用上下功夫,努力建设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三是加强人事编制工作是深化改革维护稳定的现实选择。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势在必行,无论是哪一项改革,都涉及到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处理得好与坏,都会直接影响稳定大局,所以我们要站在改革稳定的高度来加强人事编制工作。

二、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做好今年人事编制工作

今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极为关键的一年,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准确把握人事编制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扎实实做好今年的人事编制工作。

(一)全面做好人才引进工作。要继续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切实做好人才的引进、储备工作。不断提高我市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在引进的载体上,一是利用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吸引人才。围绕能源、矿产、化工、基础原材料等七个百亿元产业建设,围绕多宝山铜矿、电石化等51个项目建设,制定人才规划和政策,吸引人才。二是利用园区集聚人才。结合西南工业园区、五秀山俄电加工区、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等,引导、鼓励人才到园区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在引进的对象上,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面向国内经济发达地区、面向俄罗斯特别是远东地区引进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力争今年引进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30名左右。在引进的途径上,一是靠政策引进。我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地处偏远条件较差,要不惜重金,不惜代价,通过优厚待遇吸引人才。二是靠招聘引进。采取现场招聘与网络招聘相结合、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招聘方式,引进高学历人才。三是靠节会引进。通过举办推介会、洽谈会、人才交流会,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专业人才到黑河落户。在做好引进人才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现有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提高。

(二)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今年,国家和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前不久国务院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从我市看,目前尚未就业的毕业生有8600人,就业任务非常艰巨,为此,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千方百计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一是要通过扩大“三支一扶计划”规模,派送一批,今年全市计划派送100人;二是通过引导扶持自主创业,带动一批,力争实现创业100人;三是通过提供平台,见习一批。目前我们正在制定《XX市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实施方案》,准备在全市选择1000名黑河籍大专以上毕业生,有计划地安排到机关事业单位见习,既能解决单位和部门人才短缺的问题,又能缓解就业压力,同时,对大学生自身而言,也是一个增加阅历的过程,是一个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的过程。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做好大学生见习工作。

(三)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要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紧紧抓住职能转变这个中心,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积极做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的准备工作。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按照精减统一效能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划分事权,理顺市县关系。修改完善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对市直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分类、科学设岗。并按照省里的统一要求,适时启动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

(四)严格控机构编制增长。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要求和新一轮改革在即的形势,我们必须严格控制机构设立、升格和人员编制增长。原则上在新一轮改革前,对超编单位实行只出不进、只减不增。对公务员的录用实行总量控制、缺额控制。对新增机构年底前不再进行研究。

三、加强领导,确保人事编制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人事编制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摆上日程,准确把握工作的原则和方向,及时研究解决人事编制工作中遇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人事编制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牵头部门的职责,主动为政府决策出主意、提建议,当好参谋助手。组织、劳动、财政等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支持人事编制工作,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

(二)要增加资金投入。改革需要投入,人才培养需要投入,人才待遇奖励需要投入。所以,我们要多方筹措资金,政府要投一块,行业主管部门要配套一块,效益好的企业要资助一块。通过建立投入机制,设立“人才开发基金”,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和人才队伍的建设。

篇7

一、指导思想

2006年度电力工作,我们将紧紧围绕国网公司、省公司和XX供电公司的指示和总体安排部署,以“一强三优”总体目标总揽工作全局,狠抓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党风廉政建设和工青妇工作,加强同业对标综合性管理工作,并力争“双达标”工作通过验收,“创一流”工作全面开展,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全面开展集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使各项业绩目标再上新台阶。

二、二OO六年重点工作打算

(一)狠抓安全生产不放松,夯实全局安全生产基础

安全生产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着全局其他重点工作的开展,因此,狠抓安全生产工作仍然是2006年度的重点工作。根据国家电网公司2005年12月31日安全稳定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们要全面落实《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深入开展反事故斗争,提高对安全生产实施“爱心工程”、“平安工程”的重大意义认识,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执行和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应急处理预案,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开展好日常安全性评价和安全措施检查工作,安全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大格局,确保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二)加快电网建设步伐,以发展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建立健全科技发展电网和企业的中长期规划。一是及时组织实施2006年电网建设和改造项目计划,力争XXX35KV线路改造项目付诸实施。同时对无电地区实施风能、光能通电项目,加快10KV及以下电网建设,扩大通电面,解决牧区部分农牧民群众用电问题,提高全县的电气化水平。二是以“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紧密联系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落实“四个服务”目标,超前规划重点项目建设对电网建设的需求。三是积极协调邻市、区、县对我县境内供电的事宜,扩大供电营业范围,加强需求侧管理。对皇城马营和祁丰乡下辖的村、点供电问题,祁青工业园区电网建设问题,都要力争创造条件纳入我县供用电管理,并对以上村、点实施农网改造工作,为全县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障。三是重点解决集镇低压配电设施的建设和户表改造,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

(三)加强职工政治学习,统一思想认识

我们要更进一步地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将学习领会精神实质作为全局职工学习的最终目的,把国网公司、省公司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通知,以及刘振亚总经理、时家林总经理的讲话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提高职工对“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思想认识。为全面建设“一强三优”电网和电力企业,实现“三抓一创”工作思路,为营造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奠定思想基础,为全面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四)强化业绩考核,为“双达标”验收和“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提供制度保证

按照业绩目标责任书内容和“线变承包”方案,全局已经将以上两项工作作为2006年提升全局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予以实施,所以,细化全年生产经营、安全生产、党风廉政建设和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月度考核措施是当务之急。一是要做到业绩责任书内容和月度计划有检查、有结果,以此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二是“双达标”工作力争2006年3月份取得省公司验收,在此之前,在2月份搞好自查工作,做好验收前的准备工作。三是将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创一流同业对标综合性评价工作抓紧抓好,制定标杆,选定有效方案,明确各项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和分类指导,力争2006年全局综合管理名次在全公司靠前。

(五)以技改促效益,提高水电经济运行水平

在加强水电站生产管理的同时,实施水电站技术改造项目,利用2个水电站的现有设施,挖掘潜力,年内完成九个泉水电站水机部分改造,对二号电站进行引水设施的改造,并采取各种措施,加大革新技术成果的应用,增加小水电站发电量,提高水电站发电效益。

(六)认真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以创建文明单位,绿色单位、诚信单位为载体,抓好职工的思想教育。

一是巩固先进性教育取得的成果,建立党员长期受教育的机制,发挥党员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带头作用。二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从加强职工政治业务技术学习和教育入手,结合实际工作,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三是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品牌意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创一流和规范化管理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形成有机的统一体,塑造肃南电力企业新形象。

(七)全面实施新的工资制度,提高职工的工资收入

2005年底,我局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全面完成了全局工资改革工作,制定了切合我局工作实际的《工资改革方案》,本次大会将提交职工进行讨论,形成决议后上报XXX供电公司审批执行。与此同时,我们将加大新的工资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力度,将实事办好。其次,在2006年我们将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关心职工生活,增加职工的收入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版权所有

篇8

一、按照学习教育贯穿始终的要求,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解决全局干部职工深层次的思想问题。

在第三阶段工作中,我局采取了民主生活会、中心组学习、局领导专题讲课、参加市举办的培训、个人自学和观看宣教片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总书记考察广东重要讲话及“七一”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九届二次、三次全会和市委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在全局上下掀起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并分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在学习中将市直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与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活动、“开展向郑培民同志学习,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同步进行。局领导带头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书记"七一"讲话,紧紧抓住“与时俱进”这个关键,按照“两个务必”和“五个力戒”要求,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戒“三浮”、破“三老”,做到“三个解放出来”,树立强烈的为人民服务和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通过学习教育,使全体党员干部打牢“两个务必”和艰苦奋斗思想基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了廉洁自律、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进一步规范了廉洁从政、依法定价批费和依法监督检查的行为。

按照当好排头兵的要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继续认真查找在作风建设上的差距,特别是通过与全国同行比较,与兄弟地区、兄弟单位比较,向标兵学习,向追兵学习,查找自身的差距,进一步振奋精神,改进不足,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彻底打消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满足于应付日常工作的思想,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进一步强化"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政府形象"的服务观念和“局荣我荣、局辱我耻,我与物价局共荣辱”的团队精神,把让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大追求。

二、针对查找出来的机关作风问题,举一反三,深入排查,采取切实措施,认真整改,确保取得实效。

为找准并切实解决我局在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第二阶段,我们敞开大门,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询和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查找问题。经征询并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社会各界对我局机关作风建设总体评价是好的,较为满意的。从我局开展调研、上门走访和召开征询意见座谈会来看,市有关职能部门、社会团体、市相关企业以及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反映,我局对机关作风建设工作很重视,并对我局的工作从总体上给予了肯定。对于我局的机关作风建设工作,市有关职能部门、社会团体、市相关企业以及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在征询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后,局党组专门召开了会议研究布置,责成局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物价局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整改工作方案》,明确整改工作的内容、措施、时间表和责任人。对我局机关作风建设上得到社会各界肯定的方面,局党组要求全局上下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各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认真梳理,逐条进行排队,每一条都有具体的局领导负责主抓,并将整改责任按照局内各部门的分工职责落实到具体的科室、分局。我们的具体措施是:

(一)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加强价格法规政策宣传工作。

去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行政务公开的工作部署,为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运用新闻媒介、物价网站、宣传小册子、海报、在办公场所张贴政务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我局职责范围、价格(收费)审批项目、审批程序、审批期限、许可证申领、价格备案及其办事指南,及时公布国家、省、市出台的价格、收费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并在我局网站设立各类价格、收费的数据库供市民查询,公开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职责范围、执法程序等,及时报道我局工作的最新动态。在我局网站开辟机关作风建设专栏和投诉举报电子信箱,去年六月底,我局编印《市民缴费指南》三万册,免费派发到佛山市区内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街道办、居委会、管理区等基层单位和群众。在我局的指导和协助下,禅城、顺德、三水、高明等区物价局先后大量编印、免费派发缴费指南小册子,向群众和企业公开现行的公用事业、公益行业价格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和标准,提高了价格和收费的透明度

今年4月,根据省物价局、监察局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在我市全面推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制度。市、区两级物价、监察部门认真组织落实,督促市直和各区的有关收费单位全面清理现行收费,在此基础上做好收费公示工作。我局在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抓紧进行清理的同时,准备汇编成册,免费派发至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并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布,方便企业和群众查阅和监督。

针对群众反映的对于物价政策和12358投诉举报电话了解不多,不利于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的问题,我局在去年12月4日法制宣传日和今年4月份开展的《价格法》宣传活动中,以印发宣传资料、设立咨询服务点、新闻媒介、互联网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切实提高透明度。为提高价格举报中心的窗口服务作用,我局增配受理工作人员,并在xxx晚报“百姓生活”专版上将12358专线电话作为每期刊登的固定热线电话向社会公开。今年一季度,在市公汽广告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禅城区所有公交车候车亭用平面广告的形式宣传我局的“12358”价格举报电话。

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对我局的工作动态、价格政策法规和定价批费标准,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报道。重点是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对涉及面广的价格政策调整,将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物价网站搞好宣传,让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了解;对现行的价格和收费政策法规,通过多种形式做好宣传,使之家喻户晓;对物价部门的职能作用和一些重大行动增强宣传报道,让社会上知道物价部门是干什么的、做了什么工作;对违价者公开曝光,发挥舆论监督的威力;把各项专项检查的情况和查出的问题向社会公布,形成舆论的氛围和压力;抓紧做好我局网站首页的改版,增加栏目,充实内容,完善功能。另外,我们计划采纳有关的意见和建议,恢复“xxxx物价”专刊。

(二)认真实行听证制度,提高政府定价决策的科学性、公开性和透明度,加强关系国计民生的价格和收费、垄断性行业、公用事业的监管力度。

近年来,我局认真总结过去举行市区出租小客车运价、自来水价格及城市污水处理费价格等听证会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价格听证的成效。

去年7月,根据省政府关于全面实行的政策措施,我局按照《价格法》和国家计委《政府价格决策听证管理规定》,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举行了xxxx市中小学校收费“一费制”价格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政府有关部门、总工会、学校和学生家长代表参加,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并邀请新闻媒介全面报道。我市中小学校收费“一费制”方案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为了消除过去“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公路建设投资体制所带来的收费站过多过密、区与区之间交通连接不畅的弊端,进一步加快全市交通及城市一体化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建设广东第三大城市的步伐,我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整合我市路桥收费站的目标和要求,于今年2月举行了“佛山市路桥收费年票制价格听证会”。来自全市各区、社会各方面的35名代表参加了听证,省内的新闻媒介30多家、63名新闻记者参加了这次听证会全过程的采访报道。听证会后,根据多数代表意见对原方案的年票标准进行了适当调整:一是考虑我市摩托车数量多、影响大,年票标准由原来的100元降为60元;二是考虑7座以下私家小汽车有相当部分主要用于上下班,应给予适当的优惠,将原标准960元降为840元。修订后的方案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市政府审核,并经省政府批准后实施。今年3、4月我局又分别举行禅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城市污水处理费价格听证会。本月5日,我局举行了“xxxx市有线数字收费价格听证会”,这已是今年第四个价格听证会。此次听证会我们改变了以往单一由有关部门推荐听证代表的做法,向社会公开聘请听证代表,进一步提高了价格决策的广泛性、民主性和透明度。

对征询意见中反映的带垄断性质的殡仪馆收费,按照省的规定,殡葬收费中火化费、运尸费、骨灰存放费这三项主要的收费是属于省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我市目前是按省规定的标准来收的,至于其他的属服务性收费,可由群众自愿选择。对于殡葬服务收费,我们也将进一步加强管理,使收费价格尽可能合理和规范。

今后我局对关系国计民生的价格和收费、垄断性行业、公用事业将继续加强监管,在价格和收费调整时,严格依据成本,并充分考虑社会和群众的承受能力,尤其是低收入阶层的承受能力,坚持实行调、定价听证制度,以提高价格决策的透明度和科学性,同时做好宣传、解释、引导工作。加强对关系国计民生的价格和收费、垄断性、公用事业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大检查的频度、深度和处罚的力度。

(三)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监管,对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收费加强管理,加大价格监督检查的力度。

1、想方设法解决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问题。医疗收费是当前广大群众反映的热点和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局结合医疗体制改革,认真按照医疗收费管理目录分级制定收费标准。目前我市公办医院的医疗收费都是按照《市医疗收费标准》的规定执行,但一些新增的医疗项目的收费比较混乱,在省未出台新的医疗服务价格规定前,我局已布置各医疗单位对新增的医疗收费项目进行一次清理,进一步理顺和规范我市的医疗收费。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今年我们与卫生局联合下文,要求各医院限期实行药品和医疗收费公示制度并逐步实施门诊清单和住院一日清单制度。同时,会同监察、卫生、药监等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认真落实招标采购药品价格管理办法,推行明码标价制度,整顿医德医风,以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2、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为贯彻落实省政

府关于全面实行中小学校收费"一费制"的政策措施,我局于去年8月召开了中小学校"一费制"价格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并邀请新闻媒介全面报道。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我市中小学校收费“一费制”方案。经市政府同意,中小学校教育收费从去年秋季起全面实行“一费制”办法,明确规定在教学大纲范围内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生只收取书杂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生只收取学杂费,并全面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在4月30日前,全市各类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按照规定的格式制作教育收费公示牌,并在校园公共场所醒目位置予以公示。所有收费必须严格按照公示的收费项目及标准收取,凡公示栏未公布的收费一律不得擅自立项收取。今年九月我们根据省物价局的有关规定,对于“一费制”以外、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伙食费、住宿费、体检费、校服费、素质教育活动费等,重新进行规范,实行统一管理。对群众反映的教育收费问题,我们及时调查,及时处理。通过以上措施,使我市中小学的收费行为更为规范化,有效地抑制了中小学乱收费的发生。为进一步规范收费单位的收费行为,完善教育收费政策,健全教育收费管理机制,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推动教育收费改革的深入进行,目前我局会同监察、财政、教育、审计等部门正在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专项检查。对幼儿园的收费问题,我们也正在开展调查研究之中,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准备下一步进行规范。

3、加强物业管理收费的管理。经请示市政府同意,从2003年8月1日起,我局取消了对带电梯的新建商品房一次性收取3000元/户的电梯维修费。关于物业管理服务收费问题,国家2003年9月已制定《物业管理条例》,但我省仍未出台具体的实施意见。因此,目前我们暂仍按粤价[1998]90号文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为了避免出现高配置的楼盘由低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在收费问题上的矛盾(高配置的楼盘服务设施完备,但运营成本相对较高)。我们正探索尝试由受聘的物业管理公司按成本加酬金的方式测定本小区最高收费标准,并要求将各项服务内容与收费额进行量化,由业委会与物业管理公司按其提供的各类细项服务内容、收费金额每项进行商讨调整,最后在不高于原测定的收费标准内经双方认可后确定收费标准。今后物业管理服务费的管理模式待省制定物业管理条例实施意见(细则)出台后,再按服务设施配置和企业管理资质等有关政策制定收费指导价,由业委会与受聘企业参照政府指导价结合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的深度、广度双方共同议定。

4、进一步规范车辆停放服务收费管理。根据省物价局《省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精神,经请示市政府同意,今年3月初我局发出了《关于规范城区车辆停放服务收费管理的通知》,对停车场的收费按照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企业定价等三种形式加以管理,并全面实行明码标价、亮证收费制度,以规范其收费行为。到现在为止,我局已为40个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停车场核发、换发了收费许可证,发放了60多个标价牌。市价格监督检查分局与禅城区物价局联合开展了停车服务收费专项检查,并组织了系列新闻报道。

5、抓紧解决公交车票价太高问题。对群众反映市内公交车票价和出租小客车起表价过高的问题,我们已准备在明年上半年,结合全市公共交通线路的整合,在成本审核的基础上,通过价格听证,制定出一个既有利于我市公交事业的发展,又能满足广大市民需要的、合理的公交票价标准。

6、全力做好年票制实施后产生的新问题。对年票制实施后出现的诸如塞车、逃票等问题,我们认为是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并已与交通部门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方案,通过对现有保留的次票收费点进行调整等方法,合理分流一些过境车辆。具体方案经市政府同意后再报省审批后实施。

7、进一步完善对管道燃气的管理。关于管道燃气价格管理问题,至今省未有制定具体管理办法,为合理制定收费价格,目前我们已委托成本审理部门对该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行审核,并已起草了关于管理道燃气价格管理办法,规定每年通过审核其经营情况,在企业得到合理回报后,结余利润列入燃气价格调节基金,力求售气价格相对平稳、合理。对于市区管道燃气工程安装费问题,我局从今年1月起,调整了市区管道燃气安装工程收费标准,从原来的4000元/户调整为多层3200元/户、高层3350元/户(含安装工程设计费),社会反映良好。

8、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对与群众关系密切的价格和收费,进一步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加大打击的力度,既要规范其行为,又要对违法者公开曝光,发挥舆论监督的威力。充分发挥12358价格举报电话的作用,实行动态与常规检查监督相结合的办法,对违价行为从严从快处理。除12358举报投诉和省市转来的投诉外,严密关注新闻媒体披

露的违价情况,将此纳入我们跟踪检查的范围。

(四)转移工作重心,集中精力抓好规划、策划、服务、协调、检查和督促,努力当好市委、市政府在经济工作方面的参谋和助手。

为适应行政区划调整的新变化、新要求,今年初我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简政放权的精神,分别与市辖五区的物价局签订了放权委托书,实现工作重心的根本性转移。职能转变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主动研究全市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集中精力研究事关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向的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抓大事谋大局,集中精力抓好规划、策划、服务、协调、检查和督促,努力当好市委、市政府在经济工作方面的参谋和助手。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具体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搞好全市价格管理的总体规划,为区划调整后的区域发展提供了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战略参考依据;二是加强上下协调、宏观调控,抓好调查研究,抓好涉及面广、关系到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价格收费改革方案的论证和出台,抓好管理监督和队伍建设。对已下放给各区的价格定价权,注意加强协调、指导、监督,避免形成区域内的条块分割。对各区的物价工作,原则上由区物价部门解决,但对涉及二个区以上的事情,必须由市协调处理,对一些人力不足或由于某些原因监管不到位的区,由市局直接检查,结果出来后由各区处理,避免监督处理不到位的现象;三是实施促进投资环境优化的价格政策。继续下大力气清费治乱减负,全面推行收费公示制度,建立正常的低税费环境;深化电价体制、城市公用事业领域价格改革,改革公路通行费定价机制,大力降低社会经济运行成本。今年我局已经在整合路桥收费站、全面推行年票制,深化电价改革、率先在全省降低电价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五)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

1、进一步做好重大价格政策出台前的沟通协调。在重大价格政策出台前,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保证政策的出台更贴近客观实际,更便于操作。

2、建立局际联席会议制度。今年4月,我局与纠风、监察、教育等部门建立了我市的治理教育乱收费局际联席会议制度,以切实加强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组织协调,统一领导和督促检查。以此为起点,我局将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适时建立其他的局际联席会议制度

(六)建立价格紧急预案制度和快速反应机制。

在今年抗击“非典”、平抑价格异动风潮工作中,我局了关于实行价格干预、加强价格监管的公告,成立了价格异动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相应出台了应对市场药品价格异动事件工作方案,召开了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稳定对商家的告诫会,开通了12358与值班人员手机联通的24小时值班接听电话,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并实时监控,实践证明效果很好。根据省物价局《广东省应对价格异动事件工作预案》,我局印发了《关于对突发性价格异动事件进行市场价格监督检查的紧急行动方案》,以便今后再出现类似“非典”等紧急情况时迅速反应处理。

(七)深入开展调研,实现多形式开展调研工作上的新突破。

我局认为,深入基层和实际调查研究,是加强工作前瞻性和主动性的基本保障,也是正确决策的有力支撑。首先,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对今后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改革开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前瞻性调研;其次,就市政府的专项性工作安排、行业性价格管理问题和准备出台的新的价格政策进行专题性调研;第三,针对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临时性调研。为搞好调研工作,局党组提出,每年局领导班子成员要用四分之一以上的时间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说实话、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各业务科室均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从文件到文件的坐而论道、闭门造车的做法,所有与业务有关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都要以搞好调研为前提。

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加强工业(科技)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加速园区经济发展,作为促进我市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推进第三大城市建设的一项重大的战略性举措。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局领导带领各科(室)、分局、认证中心的负责人,从3月25日~4月5日,对市属五区的21个工业园区开展调研活动,与各园区管委会负责人和园区内企业代表座谈,了解掌握了工业(科技)园(包括园区内企业)的价格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和费用负担情况的第一手材料。随后又赴江苏苏州、无锡和浙江温州、台州四市考察调研,以学习借鉴江浙等地在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发展及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特别是在园区价格扶持政策上的好经验、好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局的“关于采取价格收费优惠措施,促进工业园区发展的调研情况和政策建议”及“佛山市重点工业园区实施无费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并补充修订后,上报市政府批准实施。此外,我局还就完善路桥收费年票制、有线数字电视收费、物业管理收费等问题组织了调研。在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局领导率领各部门负责人主动深入到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中,围绕我市改革和发展大局,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基层干部群众进行面对面地沟通,虚心听取他们对物价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局不

断改变工作作风,为广大人民群众办更多的好事、实事。

三、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1、进一步完善我局的规章制度。为建立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我局进一步加大了制度建设的力度。去年,我局重新修订了2000年1月印发的《市物价局机关管理工作制度汇编》,编印了新的管理工作制度汇编。今年9月,我局结合国家、省和市的有关要求,对本局的机关管理工作制度再次进行了修改、补充、完善,为我局的机关作风建设,用制度管人、管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聘请社会各界人士担任物价部门的社会监督员,建立价格管理和物价部门行风建设的社会监督机制。去年底,我局制定了《市物价局聘请社会监督员实施办法》,确定了社会监督员的聘请范围、聘请办法、工作范围以及组织管理和工作制度。最近,我局已从市人大、政协等各有关单位和各区聘请了28名社会监督员,印制了聘书和上岗证,准备在近期公开举行社会监督员授证仪式。在社会监督员正式上岗后,我局将定期召开社会监督员会议,听取他们对我局机关作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便纠正偏差,堵塞漏洞。

篇9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地税系统税源管理工作会,就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省局税源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交流我市有关县区税源管理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税源管理工作,切实把税源管理这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推进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主要讲几点意见。

一、客观分析当前我市地税系统税源管理现状,树立信心,增强做好税源管理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近两年来,全市地税系统按照省局的总体部署,完善包括“强化管理”在内的34字税收征管模式,突出和丰富税源管理的内涵,积极推进以税源管理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征管工作,相继出台并积极落实各项税源管理措施,推行纳税评估工作,促进纳税申报质量的提高;加强发票管理,从源头上加强税源管理;规范个体和集贸市场税收征管,改善税收征管秩序;进一步规范减免税管理,加大欠税管理和欠税清缴力度,征管基础得到夯实;制定税收管理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和操作办法,增强了税收管理员的责任意识;同时,全市地税系统以应用地税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以应用征管资料电子化管理系统、电脑定税管理系统等税源管理辅助软件,为全市税源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税源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为税收征管质量与效率的不断提高和税收收入的稳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税源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全市地税共组织地方税收10.14亿元,同比增长19.3%,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税源管理信息化应用得到巩固和加强,税源管理工作成效明显。自2011年6月1日全市地税新征管业务系统全面上线以来,全市地税系统按照《全省地税系统征管改革方案》要求,大力应用和巩固征管改革成果,经过二年来的艰苦努力,地税管理信息系统为全市地税税源管理提供了全新的工作平台,使税源管理从单户税源管理迈向分行业、分区域、分地段、分税种、分预算级次的全方位精细化管理。去年3月,市局对全市征管资料管理进行全面调查后,出台了加强规范征管资料归档管理办法,提出了运用征管资料管理软件对征管资料实行电子化的管理、检索和查询,并制定了开发征管资料电子化管理系统的方案。经过县局软件开发与试点,开发出了一个功能全面、应用简便、运行稳定的征管资料电子化管理系统,通过全市地税系统近一年来的试点应用,规范了征管资料的管理,实现了征管资料信息共享的目的。市局经过调查论证后对原GIS可视化税源监控及户籍管理系统进行优化调整,剥离研发了电脑定税管理软件和可视化税源管理软件。通过电脑定税管理软件的试点和应用,规范了税款核定,实现了“阳光税负”的目标。与此同时,全市地税部门借助信息化支持,普遍建立与征管改革相适应的组织体系,规范征管机构设置,明确岗位职责;重新整合征管流程,提高征收效率,建立了“一窗式”、“一站式”运行机制,优化办税服务厅的窗口职能,提升办税服务功能。据测算,近几年全市地税收入的增量中,大约有45%来源于征管信息化提高等征收管理因素。

(二)征管基础不断夯实。一是强化纳税户籍管理。去年全市地税部门以全面换发税务登记证为契机,充分运用省局新征管业务管理信息平台,对每个纳税人基本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审核、录入和归档,加强非正常户的认定和处理,及时发现和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目前全市已有37844户纳税人纳入到征管信息系统,实行系统管理。二是积极推进纳税评估。制定下发了《纳税评估管理实施办法》和《市地方税务局纳税评估优秀案例评选方案》,明确了评估工作职责,推进了纳税评估工作;三是建立完善了税源数据库。对征管范围内的税源进行调查分析,分行业、分税种、分类型对税源进行统计分析,完善了市、县(区)、属地分局(所)和税收管理员四级税源数据库。四是严格征管质量考核。按照《省地税系统征管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将税源管理、申报入库、税务登记、税款核定、发票管理等征管主要工作纳入到征管质量考核工作中,使税源管理的过程得到有效控制。从2012年全市目标管理考评结果看,征管质量考核指标总体上达到90%以上;五是规范征管资料管理。制定了《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加强规范征管资料归档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全市地税系统税收征管资料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资料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规范统一了表证单书,对征管资料实行档案编码编目管理,应用征管资料电子化管理系统,将纳税户征管资料信息进行电子存档和扫描存储。目前全市已有35000余户纳税户征管资料纳入征管资料电子化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实现了征管资料信息共享与规范管理的目的。

(三)积极探索税源管理措施。在认真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同时,许多县局制定了《税收管理员工作考核办法》,明确税收管理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和操作流程,有效地增强税收管理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在加强税源管理工作中,许多地方积极探索税源管理新方法:局探索创新税收管理员集约管理的税源管理新模式;万安县局以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为抓手,夯实税源管理基础;县局对税源分类,实施动态管理。

(四)行业税收征管和税源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规范。一年多来,我市地税系统在规范制定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小水电税收、矿产资源等税收管理制度工作中取得新进展。去年3月,市局起草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业税收征管意见》由市政府办公室批转执行,规范三行业税收征管后,据统计,去年实现增收税款6318万元;市政府去年6月1日批转了由市地税局牵头会同市财政局、房管局联合行文的《关于加强个人销售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实施意见》,去年全市二手房转让实现税收275万余元,有效规范了二手房交易税收市场秩序;市局去年以来制定了对小水电开发、教育机构地方税收征管、土地增值税清算暂行管理等办法,同时统一了全市铁矿石资源税征收标准,加强了铁矿石资源税征收管理,去年11月还拟定了《市旅游业地方税收征收管理办法》并报市政府批准。在加强矿产资源、营运车辆、房屋出租、小水电等行业的税源管理方面,县、等地分别对铁矿资源、房屋出租、小水电等行业税源实行全面登记监控制度,并完善了征收管理制度。这些行业税收征管制度的健全,对我市地方税源的精细化管理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五)重点税源管理措施取得新进展。全市地税部门紧紧抓住“五个重点”,即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税种、重点地区,强化重点税源的管理,健全重点税源跟踪监控和分类管理制度。、区局、市直属分局创新对房地产、建筑重点工程项目税源实施“栋号和项目管理”,实现动态监控,着力加强重点税源数据库的建立和跟踪管理,及时掌握重点税源户经营动态和税源的发展变化趋势。

(六)推行电脑定税管理,个体税收管理逐步规范。各地认真落实省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个体税收征管工作的实施暂行办法》、《民主评税管理办法》和《市地税局电脑定税管理办法》,普遍成立了基层分局、县级局二级民主评税机构,大力推行电脑定税管理,严格民主评税程序,提高税款核定的准确性、公正性,杜绝随意定税行为的发生,进一步规范定期定额户的征收管理,增强税收执法工作的透明度。目前全市电脑定税已在饮食、住宿、美容美发、网吧等行业的核定征收户中全面推开,电脑定税工作稳步推进。据统计,电脑定税实施后,税负核定公开规范,税款增收了20%。2012年全市地税个体经济税收实现14226万元,较2011年增收1423万元,增长了11.1%。

(七)协税护税组织作用得到加强。针对地方税源零星分散、征收难度大、征管力量不足的特点,各地进一步加强协税护税工作,通过社会综合治税、委托代征等方式,加强了对车辆、房屋租赁、房地产开发、个人所得税等的委托代征和信息交换工作,充分发挥协税护税网络对地方税收的控管作用,强化税收源泉管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齐抓共管、和谐诚信的税收征收环境,使依法治税工作得到稳步推进,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应收尽收。如县局建立健全协税护税网络,对零散税收推行委托代征,实施源泉控管;区局与多个部门共筑协税网,联合审验优惠证,严把下岗优惠税收减免关。

(八)欠税管理进一步强化。各地认真落实了省、市局欠税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欠税管理制度,将所有欠税实行计算机管理,明确各部门在欠税公告工作中的职责,严格执行延期申报和延期缴纳税款的审批程序,规范欠税公告形式的管理。做好关停、“空壳”企业欠税管理工作,并利用电视、报纸、电子显示屏、办税服务厅公开栏等形式,将纳税人欠税情况定期予以公告。2012年,全市共公告欠税324户次,其中设区市局公告26次,县(区)局公告298次,极大地触动了欠税业户,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税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与自身工作纵向比较,征管工作实际与税源管理的要求存在差距。有的地方税收管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有的地方基层税收管理员力量薄弱,与税源管理需求差距较大;二是税收管理员制度尚未得到有效落实,对税源分布、税源结构不能胸有成竹,税收管理员的素质还有待大力提高。三是税源管理信息化应用程度还不够高,运用新征管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现有数据进行分析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税源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各项评估指标和预警值有待优化。与先进税源管理兄弟单位和发达地区同系统先进单位横向比较,我市税源管理工作措施、手段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面对当前税源管理的客观形势,我们要有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必须统一认识、树立信心,明确目标,改进措施、完善机制,充分发挥我们儿女富有的“敢创新路、勇于胜利”的精神,全面提升税源管理水平。

二、今后一段时期税源管理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近几年,我市经济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规模经济不断壮大,区域经济发展迅猛,为全市地方税收连年增长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税源。同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全市经济税源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加上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的提高,各地的主体税源、重点税源逐渐向城镇和工业园区转移,农村税源相对减少。从2007年全市税源调查结果看,在全市固定纳税人中,县城以上纳税人税源规模和户数均占全部税源与总户数的80%,我市税源主要集中在县城以上及工业园区。因此,传统税收征管方式已很难适应当前的税源管理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税收征管工作,省政府于今年4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税收征管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多谋培植税源之策,多思加强征管之道,进一步改进税收征管工作、加强税源管理、保持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这是省政府对当前及今后一时期全省税收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对地税部门进一步严格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切实解决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按照省政府要求,根据2007-2009年全省地税系统征管改革总体规划,省局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强化税源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工作机制协调高效,制度措施完善得力,管理基础扎实规范,税源信息真实准确,控管体系健全严密,管理手段科学先进。全市各级地税机关要按照上述目标要求,坚持依法治税的思想不动摇,始终坚持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不放松,强化税源管理,向税源管理要收入、求增长、上规模。

(一)提高认识,强化征管重点。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基础,是整个税收工作的核心,税源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税收征管质量,影响着税收收入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关系到税收职能的发挥。加强税源管理是坚持依法治税原则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税收法律法规和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与效率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税收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具体体现。只有及时准确地掌握税源情况,加强监控管理,才能保证税收收入成为“有源之水”。如果没有税源,就不存在税收征管;没有税收征管,也就没有税收工作。各级地税机关务必充分认识强化税源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新思想观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强化税源管理作为税收征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

(二)多方协调,建立部门通力协作高效机制。税源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的全局性的工作,不仅仅是征管部门的工作职能,它涉及多部门、多岗位、多环节,必须立足全局,统筹协调,整体把握。在内部,要按照《省地税系统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方案》要求,进一步明晰征收、管理、稽查等在税源管理中的职责,建立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定期召开税源分析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增强税源管理的合力;征管部门要牵头落实,税政、计财、稽查、信息等部门要通力协作,促使各级各部门将工作中心转到加强税源管理上来。在外部,要健全社会协税护税机制,与涉及税源管理最紧密的工商、国税、统计、银行、质监、房管、土管、城建等部门建立起信息高度共享的协作机制,定期召开涉税信息工作协调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好涉税信息各部门和各环节之间的问题和矛盾,形成各有关部门支持、协助、监督、控管及依法委托代征代缴的地方税源管理体系。

(三)落实制度,建立完善税源管理各项制度和办法。对省、市局制定出台的各项行之有效的税源管理制度、办法,必须抓好落实。全市各级地税机关征管部门要紧紧围绕《省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征管改革的实施意见》和《省局关于加强税源管理实施意见》,勇于创新,强化征管,完善配套征管制度和办法。要监督制约管理员执法行为,完善《税收管理员考核办法》;减少税收流失,制定《地方税收护税协税管理办法》;规范评估操作程序,细化《纳税评估案例评析管理办法》;另外,在税源分类管理、单项税收管理、驻厂企业管理等方面,制定和完善相关的配套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税源管理。

(四)夯实基础,规范管理措施。目前,一些基层存在税源底数不清、动态变化不清、管理责任不清的现象。这除了税收管理人力资源短缺的原因外,更关键是征管基础不牢、征管信息化水平不高的因素。各级地税部门要把强化税源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机制性工作,做到“四实”,即:摸实底,进一步加强纳税人户籍管理;查实情,强化日常巡查巡管、清理漏征漏管户;出实招,建立完善税源管理配套制度;求实效,促进征管质量水平和纳税服务水平双提高。

(五)做好税源普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税源普查是税源管理的基础,是建立税源数据库、实施税源监控、进行税源分析的前提。认真开展户籍资料普查、税源构成普查和相关纳税信息普查工作,定期交换、认真比对,力求税源信息全面真实,确保纳税户全部进入征管信息系统并实行动态管理;加强现有信息资源整合,提高信息利用水平。

(六)建立科学严密的税源监控体系。税源监控应涵盖税收征管整个流程,既包括对税源本身的监控,也应包含对地税工作内部的监控。纳税主体、课税对象的多元化,收入来源的多样性,增加了税收确认的难度,税源监控管理的复杂性与日俱增。如果我们收集纳税人生产经营信息的渠道单一滞后,税源监控机制不灵敏,必然导致税源管理工作陷于被动。这些问题,既要查找客观原因,更要分析可能存在征管不精细、工作不到位的主观因素。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征管业务系统数据集中的优势,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和可视化税源管理系统做好税源监控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基层落实征管责任、措施的监控力度,加强履行职责、执法程序的监督检查,加大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强化税源监督考核,及时检查督导,提升税源征管质量。

(七)与时俱进,创新税源管理手段。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经营方式和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的税源管理手段需要根据经济税源发展变化趋势的特点进行不断改革、完善和创新。全省地税信息化的建设,实现了征管业务流程信息化管理,但并不意味着能给我们带来“一劳永逸”的技术手段和“无往不胜”的管理方法,税源管理手段仍需要深入研究、大胆创新、不断完善。要在创新管理机制上寻找突破,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上下功夫、找出路,通过抓好典型、推广经验,积极探索强化税源管理新途径、新举措、新手段,增强税源管理能力。

三、下一阶段税源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今年省局提出着力抓好“三个重点”的思路,把“强化税源管理”作为全省地税工作的三个重点之一,并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税源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抓好税源管理的重点必须以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为抓手,以夯实税源管理基础为核心,以纳税评估为手段,以创新税源管理方式为突破口,不断提高税源管理能力。全市地税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局工作部署,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把强化税源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的重点工作来抓。今年,市局根据省局的要求和我市的实际,选择县县局作为税源管理创新示范点,围绕如何加强税源户籍管理,如何实施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如何调动税收管理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如何提高税收征收率和入库率,抓出特色,抓出成效,并争取通过一定时期,产生管理经验比较成熟的先进典型,成为税源管理的示范。

(一)抓住重点,推动新一轮征管改革向纵深发展。按照省局2007-2009年征管改革总体规划,我们要抓住重点,努力推进征管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大对省局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拓展的税收征管核心软件的培训力度,使干部人人会熟练操作应用。创造良好激励机制,使干部“想学”、“愿学”、“赶学”形成一种浓厚氛围,让更多的征管能手和业务能手脱颖而出。做好优化服务工作,在条件成熟的地方,进一步拓宽银行批量扣税的规模,对边远地区推广邮寄申报。省局网上报税软件研发成功后,我们要积极做好推广应用,进一步方便纳税人申报纳税。征管资料电子化管理系统、电脑定税、可视化税源管理系统,是地税特色的三个税源管理辅助系统。通过一年来我们对征管资料电子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践证明,对提升我市征管资料规范管理水平、实现纳税人资料便捷查询和信息共享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电脑定税管理系统应用实践表明,既促进了税负核定公正、公开的规范操作,又深受纳税人的好评。目前,可视化税源管理软件优化测试成功,该系统实现了建筑工程、房地产等重点项目税源、固定业户税源等的可视化地图图式分布,又实现了固定业户申报、经营状态的直观显示和重点税源的“双层监控、二维管理”。经过试点应用表明,将会极大地提升全市地税系统税源动态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对我市开发的三个系统,全市各级地税部门务必做到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学习和培训,加大推广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促使全市地税系统以省局征管业务系统应用为核心,以我市的三个税源管理辅助系统应用为推力,开创地税特色的信息化税源管理新路。

(二)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建立健全细化量化充满活力的考核机制。税收管理员是税源管理的基本载体,集税源监控员、信息采集员、纳税评估员、纳税辅导员和税收宣传员于一身,作用重要、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要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工作职责,并通过减化报表,减轻管理员负担,使他们专心管户、专心管事、专心管税。

一是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充实税收管理员队伍。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和税源向城市集中的趋势,以及省局《关于加强税源管理的意见》规定,要进一步科学合理配置征管资源,增强重点税源的管理力量,税收管理员人数占各单位总人数的比例应达到50%以上。各单位要按照征管重心向税源管理转移的要求,优化配置税收管理员队伍。既要综合考虑所管辖的税源数量、税源结构、税源分布、税源发展趋势,处理好西瓜和芝麻的关系,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也要根据税收管理员的情况,量才使用,对管理员实行分组管理,采取主管和协管方式,协作配合,以强补弱,相互监督,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二是健全税收管理员工作配套制度。各地要按照岗位要求,明确税收管理员的职能定位和工作重点,进一步完善岗责体系,理顺征管各环节的工作职能,制定工作规程和作业标准,推广使用《税收管理员工作手册》,把税收管理员工作量化到每一天,做到每月有计划,每周有安排,建立起“执法有记录、过程能监控、结果易核查、绩效可考核”机制,规范税收管理员的执法行为,提高征管效能。

三是探索管理员绩效管理激励机制。我们常说“淡化责任,疏于管理”这个问题,淡化责任是因,疏于管理是果。要解决管理责任心、事业心不强的问题,一要靠教育,二要靠制度和机制,三要靠严格考核和奖惩,多措并举,共促成效。要按照“以事定岗、以岗明责、按岗定级、择优上岗、动态考评、严格奖惩”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税收管理员绩效管理激励机制,有效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或“干多多受罚,干少少受罚”问题,以充分调动税收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做好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的推广应用。省局已明确统一研发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该平台软件研发成功后,各单位要积极做好推广应用工作。通过工作平台规范和固化税收管理员的工作任务,提高税收管理员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有效地加强税源管理,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三)强化税源管理基础工作。要注重抓好税源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包括开展税源普查、建立税源数据库、实施税源监控、进行税源分析等。

一是摸清税源家底,完善各级税源数据库。开展税源普查是加强税源管理,全面掌握税源家底的一项有效措施。各地要按照省局《税源管理办法》要求,认真组织好一年一度的税源普查工作,详细掌握各类税源的基础数据,采集可能构成税源的经济信息,完善税源统计指标,实现税源普查信息资料共享,提高税源普查工作实效;要定期开展专项税源调查,对当地税源影响较大的重点企业、重点工程(项目)、重点税种进行专题调查和分析;要建立完善市、县(区)局、属地分局(所)、税收管理员四级税源数据库,实现税收管理员对所管范围内的逐户税源一清二楚,基层分局对管辖范围内的税源一清二楚,县级局对行政区域内的税源一清二楚。

二是加强户籍管理,夯实税源基础。户籍管理首要的是要抓好税务登记源头管理,既要做到管户一户不漏,又要保证信息全面、真实、准确;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建立定期的户籍登记信息交换、比对制度;严格做好开户、变更、停(复)业、注销、外出经营报验的登记管理;适时组织开展漏征漏管户检查清理,减少漏征漏管户,尽量做到地税信息管理系统内的户数与实有户数相一致。

三是加强征管业务数据的采集、管理和使用。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是信息化应用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信息分析利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此,各单位要对系统数据的准确性高度重视,要加强系统数据的管理,完善数据管理制度,采取谨慎的态度,仔细甄别,严防垃圾数据、错误数据的发生,特别是对欠税数据,要按照欠税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严格把好信息采集管理的关口,加强数据时效性管理,规范信息交换标准。省、市局在今年的绩效考核中,特别加大了对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的考核,征管、税政、稽查、计财、信息等部门都有此方面的考核内容,各地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四)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之间的互动机制。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是强化税源管理的重要环节,既要注重分析评估的数量,更要注重其质量。

一是加强税收分析。加强税收分析,要严把数据采集质量关,加强系统基础数据和会统核算数据质量的检测、通报、整改工作;加强税负分析,建立税负分析制度,重点分析本地区宏观税负、税种税负、行业税负等,查找税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分析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二是扎实推进纳税评估。要认真落实省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职责,综合运用相关税种的纳税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分析评估,尤其要注重对纳税能力进行估算,分析、查找企业申报和财务数据存在的疑点和问题,深入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当前,要按照省、市局绩效管理考核的工作要求,做好典型案例纳税评估,建立好纳税评估案例库,以点带面促进评估工作的开展。在评估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逐步建立各项评估指标和预警值,增强纳税评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提高纳税评估的质量和效率。

三是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之间的互动机制。要通过税收分析发现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通过纳税评估查找具体问题和原因,通过税务约谈、实地核查等措施及时处理问题,建立健全纳税评估案件移送、稽查结果反馈和内部监督与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以评促查、以查促管的良性互动关系,提高税源监控的能力。

(五)积极探索税源管理新手段、新方法。根据经济发展城市化、产业发展集群化、税源向城镇转移和工业园区集中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针对当前全市税源管理的薄弱环节,我们要在认真总结已经取得成绩和经验的同时,创新税源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抓好分行业和分类型的税收管理,不断推进税源管理的精细化。县局、县局、县局等在税源管理工作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值得我们学习和总结。下一阶段,要在以下方面加强重点管理,探索税源管理新手段、新方法。

一是抓好房地产业、建筑业税收征管。从今年税源普查的数据来看,房地产业、建筑业税收是全市地方税收增长的重要来源,但同时也是征管的难点,需要进一步加强征管。全市地税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家税务总局有关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文件精神,及时总结房地产业税收征管工作经验,加强房地产“一体化”管理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与财政、房管部门加强沟通,建立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将“一体化”管理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具体环节、具体工作岗位、具体工作人员,确保各部门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实现房地产税收的齐抓共管;要抓好重点工程项目建筑安装税收管理,及时做好信息采集和项目登记工作,严格实施报验登记,分企业、分项目建立税收征管资料,保证一户一档;要实行重点工程专人跟踪管理,进行有效的税源实地监控,按照工程进度,及时组织税款入库,防止税收流失;要充分发挥稽查部门的作用,加大对房地产业、建筑业税收的专项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税收秩序。

二是抓好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税收管理。中小企业、个体工商业户的税负管理仍然是我们征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加强中小企业财务核算辅导服务,督促、辅导企业进行正确财务核算。对个体工商大户要认真按照总局《个体工商户建帐管理办法》的要求,采取典型引路,认真总结,逐步扩大的办法,积极稳妥地推进建账建制、查账征收方式;对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帐的个体工商户,主管地税机关可以采用查账征收与定期定额征收相结合的方法;对达到建帐标准应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主管地税机关应根据当地同行业同等规模其他纳税人的纳税水平按月从高核定其应纳税额,并依照征管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局《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个体、集贸市场税收征管,规范“双定户”纳税定额的核定工作,推行简易便捷的申报征收方式,降低纳税成本。

三是抓好服务业、娱乐业等高利润行业的征管。各地要采取有利措施,加强对服务业、娱乐业等高利润行业税收的管理;积极运用“以票控税”等手段,全面掌握其营业收入,并参照行业利润率标准,准确计算计税所得额。

四是抓好资源性企业税收的征收管理。我市铁矿石、石灰石、煤碳、钨矿等分布广泛,由于这类纳税主体复杂、会计账目和会计核算往往不够规范,给我们实际税收征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各地要根据各矿点的特点和现状,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做好资源矿产类的税源登记和跟踪管理,抓好矿产资源开采、水资源利用等资源性企业税收的征收管理。

五是加强和规范工业园区税收征管。近年来,各地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和经济环境的改善,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一些企业纷纷落户工业园区。但有些企业纳税观念淡薄,以各种借口和理由不按税收政策履行纳税义务,造成地税部门很难真实掌握其生产经营情况和进行监控税源。各级地税部门要坚持依法治税,做好税法宣传和政策解释工作,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加强与工业园区管理部门的联系,建立信息沟通机制,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确保工业园区税收政策落实和征管到位。

(六)加强征管巡查巡管和日常税收检查,提升征管质量。开展征管巡查巡管和日常税收检查是夯实征管基础,加强税源管理,实现堵漏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征管质量的重要保证。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市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日常巡查巡管实施办法》,建立完善巡查巡管制度和日常税收检查管理制度,加强分级管理巡查巡管工作的领导、组织与实施,建立完善巡查巡管考核办法,激励税收管理员每月做好巡查巡管工作,全面监控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和税源变化动态。各单位对巡查巡管工作要经常进行检查和督促,开展巡查巡管工作时,要多注重随机不打招呼的方式,并充分利用社会综合协税护税网络所取得的信息,建立户籍登记管理信息互通机制。各管理部门和税收管理员要加强对在偏僻街道、路段、矿区和家庭作坊内经营业户等隐蔽性税源的巡查巡管和日常税收检查。开展日常税收检查工作时,做好纳税约谈,及时检查发现征管漏洞;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提高检查的针对性和效率,加大对涉税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力争做到检查一个行业就规范一个行业的税收秩序,使全市税收征管质量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七)规范发票管理,强化以票控税。全面落实省局关于进一步强化发票管理职能的通知精神,理顺发票管理职能,规范简并发票种类,做好发票防伪、查询管理知识的宣传,健全发票违法举报奖励制度。省局发票综合管理模块研发成功后,要积极做好推广应用和培训。要加强开具发票和税款征收的比对分析,开展好发票日常检查,加强以票控税的管理,建立落实好有奖发票制度,增强消费者主动索取发票的积极性,加大对纳税人开具发票的监管力度。认真组织开展打击发票制假售假专项活动,整顿和规范发票管理外部环境。

篇10

在这夏季的三个月中,缺电的情况会进一步恶化吗?缺电到底由什么原因引起,又会对电力行业、对正在启动的电力改革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16省区拉闸限电

“如果保持现在(指6月)的气温,情况会很好;但如果像去年那样持续高温,缺电的情况就会更严重。”国家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副主任欧阳昌裕如是判断。

日前,欧阳所在的部门公布了一份题为《2003年春季电力市场分析报告》的调查。对始于去年夏天的缺电问题,这是目前可知的惟一一份全面回顾和预测的材料。

从2002年夏天以来,拉闸限电的消息就从全国各地陆续传来。以水电为主的四川省去年冬天进入枯水期后,日均电力缺口占到总需求的20%,日均拉闸883次,最多的一天达到1400多次。而位于华中的河南,从去年开始用电负荷的增长就坐在了直升机上,据测算,目前全省电力缺口在100万千瓦以上,最高时达200万千瓦左右。

调查显示,2002年全国有12个地区电力紧张,出现拉闸限电,只有东北、福建、江西和海南等少数地区电力略有富裕。受经济快速增长拉动,2002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为16386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1.6%。

到了2003年,云南与西北的甘肃、宁夏和青海也加入了缺电队伍,共有16个省(市、区)电网在一季度就出现了拉闸限电。其中,浙江、内蒙古、江苏、宁夏、河南、山西、湖南和上海等八省市区的用电同比增长率超过了20%。如此大范围的缺电已多年不遇。

缺电原因解析

根据欧阳的调查报告,装机容量不足是缺电最主要的原因。由于经济增长提速,华东、南方以及华中、华北的河北、河南地区都在近两年形成了上百万千瓦时的供需缺口。

许多投资银行的人也认为,中国经济近两年每年增长8%以上,快速奔跑的经济列车现在却面临电力不足的问题,反映出了计划调节供求的滞后。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电力过热之后,国家计委加强了对于投资的宏观调控,限定每年新上的装机容量。从1998年到2000年,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只有几百万千瓦。一些申报项目的投资者抱怨审批的程序太漫长了,一个50万千瓦的热电厂项目在北京市计委与国家计委之间走了两年都未能拿到批文。与此同时,早期进入的许多外资也在与国家电力公司的磨擦中纷纷遭遇购电合同无法兑现的尴尬,大多选择了撤离中国。

自90年代末期开始,电力投资全面萎缩,而中国经济却从此时明显提速。国家计划部门显然没有意识到这种转变,供需之间的落差在2002年凸现。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这说明国家计划部门还没有摸准中国经济规律的脉搏。

供不应求当然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电力专家分析,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缺电原因各有不同。

电煤价格纠纷是一个重要原因。西北、湖北、河北局部地区、四川等地缺电就主要由此引起。尽管电煤双方都拒绝对此负责,但是即使在电力行业内部,也有很多人承认,煤炭提价未必会真的导致发电亏损,一些电力企业拉闸限电主要是为了变相要挟政府,在煤价提高后相应提高电价,以保证电力行业的利润不受影响。

除此之外,在很多对水电依赖比较大的地区,冬季的缺电与枯水期有关。而部分电厂的机组老化,以及电网区域联网不足或者虽然联网,却不能实现区域之间的有效调度,也是造成缺电面进一步扩大的原因之一。

当然,普遍公认的一点是,目前这种“缺电”与当年短缺经济时期不可同日而语。从总量上,供需基本平衡,缺电只发生在个别地区和个别时段。

并非多余的担心

但是甚嚣尘上的“狼来了”的缺电恐惧却引起了一部分电力业内人士的忧虑。他们担心从2002年开始的电力供应紧张,会使国务院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五号文件”框定下的改革进程出现回潮。

2001年,当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主要标志的中国电力改革正式提上日程时,中国的电力正处在供需平衡、略有过剩的时期。电力需求一年的增长只有2%强。在这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一些原来被十几年的电力发展掩盖的体制性矛盾暴露出来,为改革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条件。

而一旦出现缺电现象,在电煤价格冲突的背景下,有的地区不由分说拉闸限电,在业内人士看来就有阻碍改革的嫌疑。因为依照电力公司的潜力,区区5元的煤价涨幅并不足以导致电厂亏损,限电包含着要挟政府以提升电价的意图。而日前已经报到电力体制工作小组的电价改革方案也与改革派的理想有距离,因为其中规定的两部制电价的基础,即容量电价部分,实际上仍然由政府来核定。

即使不会引起整体的震动,缺电对电力改革带来的影响仍是不可避免的。据国家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副主任欧阳昌裕估算,华东地区的电力供需缺口在100万千瓦时以上。如果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竞价上网,电价攀升几乎是必然结局。这显然不是人们期望看到的电力改革的成果。

2003年6月10日,电监会宣布将在东北开展区域电力市场的试点。在此前接受《财经》采访时,电监会负责人曾经透露过将在东北与华东同时开始区域市场试点的打算。目前仅宣布东北启动,很可能与东北多年电力富余,而华东去年和今年都出现拉闸限电有关。

发生在湖北的“直供”流产,更增加了人们的担心。所谓“直供”,是指让发电企业直接与大用户签订长期供电合同。自2001年始,湖北宜昌的葛洲坝电厂就酝酿与宜昌点军区试验区实行直接供电。在优惠电价的吸引下,一批高耗能企业落户工业园区。然而第一起过网合同正准备实施,2003年4月,电监会在赴湖北宜昌调查后就宣布叫停。

此事在业内引发争议。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研究所副所长刘树杰看来,电价改革方案刚刚在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审议通过,全国性的规范的电力市场尚未成熟,贸然搞直供会消解原来电网在高低不同的电价中进行平衡的能力,损害小用户的利益。因为中国的电价体系原本错综复杂,有高有低,直供用户享受了优惠电价就意味着其他用户将承担较高的那部分电价。

国家电网公司的欧阳昌裕则批评直供的用户方是高耗能企业,对高耗能企业提供优惠电价不利于提高用电效率,也不符合环保标准。

但是反对者们更关心电力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否受到损害。在他们看来,电力改革最核心的两个精神一是打破省间壁垒,建立区域电力市场,二是推进电价改革,由政府定价最终变成市场定价。其关键步骤就是要推行竞价上网和鼓励直供。

电监会副主席邵秉仁在“做好2003年电力供应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曾专门提及此事。他强调有计划地进行直供试点,是深化电改的重要措施,但是未经国家批准擅自向电解铝等高能耗项目直接供电,影响了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有必要重申:直供试点必须在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的统一安排下进行,未经国家批准的试点一律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