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计划范文

时间:2024-02-06 17:3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计划

篇1

论文摘要:社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地域单元,它具有独立的经济功能和行政职能。社区经济是为了保障社区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而开展的各项经济活动的总和,它具有服务社区、稳定社区、增强社区凝聚力的作用。现阶段为适应市场化的需求。最大地发挥社区经济的功能,我国应加快社区经济经营机制转换.加速社区经济的产业化发展,使社区经济走上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道路。

论文关键词:社区社区经济社区服务产业化

一、社区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加速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生活中出现许多新的变化。“单位”的社会功能正在逐步弱化,社区理念开始兴起,“社区经济”的概念也随之萌芽。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经济是社区建设的基础,为社区建设提供经济支持与物质保障,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市经济发展中财力不足的缺陷。

1、社区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我国,社区经济是一个新兴的事物,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由街道经济逐步分化而来的。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城市没有社区,国家对地域的管理主要是单位制管理模式,街道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承担着许多社区管理的职能。为保证财政收支平衡,街道不得不搞经济。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单位制街道经济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社会对新型社区的要求才开始不断强化。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实行“政企分开”、“政社分离”政策,这为社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与传统意义上的街道经济不同,社区经济是以非盈利性组织和公益眭组织为主体,追求社区福利的最大化。

2、社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体制不顺。目前从社区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我国社区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阻力是很大的。公共权力在二级政府三级管理中的分配不明确,往往是两级政府包干一切,社区缺乏自。而且“企事业单位办社区”往往延续企业管理的那套模式,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扭曲了社区经济的真正价值,不能有效发挥社区服务的功能。除此之外,体制不顺还表现在社区经济活动中的多头领导现象。市政府、区政府、街道办事处这种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中,社区企业大都在市、区有关部门中有对口关系,导致多头领导、政出多门,造成效率低下。

(2)产权模糊。我国社区经济的所有制形式主要有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股份合作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街道和居委会往往是最大的出资者和股份所有者,但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没有财产的所有权和授权经营权,这就造成社区财产名义上人人有份,实际上人人没份的产权虚设状态。

(3)管理薄弱。社区管理者多是退休的老年人、下岗的中年人和待业的年轻人,在管理理念、管理经验和知识构成上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很难从全局的角度考虑社区的发展。管理薄弱使社区经济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很难吸引优秀人才来参与企业的管理。因此,现阶段我国应加快研究解决社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社区经济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同时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支持和保障。

二、社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从社区经济的构成上看,一般多以商业、生活服务业和修理业等第三产业为主。社区经济的性质决定了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是社区经济发展的宗旨,办好经济促服务是社区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国际上,特别是欧美等社区制度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都十分重视社区经济与服务之间的关系。早在18世纪,西方国家的社区服务便开始了实践,如18世纪初起,英、法、德、美等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区组织便协同政府对失业人员、贫民进行救济和扶持的工作。据统计,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就业份额已达到20%~30%。19世纪中叶,在社区经济的推动下,社区服务类的慈善组织相继出现,如1876年美国第一个“社会服务交换所”、1886年美国第一个“社区服务中心”等。到了2O世纪,社区服务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普及。

相较于国际社区的发展状况,我国社区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滞后,困难重重。直到20世纪末,在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的情况下,社区经济才得到迅速发展,社区经济的服务功能、保障功能、稳定和凝聚功能在社区建设中才逐步发挥出来。如社区再就业工程,这一方面解决了下岗职工的生活问题,另一方面也为社区发展注入新的力量。但是现阶段我国社区经济的作用仅局限于:支持生产社区居民必须的消费品;为社区居民提供商业、旅游、搬运、维修等服务;为城市主体经济提供服务性劳务等,还没有形成一种产业化发展的模式,难以发挥规模效应,能为社区居民提供的生活保障还十分有限。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社区经济,提高社区经济实力,才能更有效地解决社区内部矛盾,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更广泛的顾客群提供同质服务,降低供需双方的成本,取得规模效应。

三、发展社区经济的措施

社区经济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能够吸纳大量人口就业,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实践,我国的社区规划建设开始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社区规划开始了区域发展的规范化、持续化进程。随着社区制度的完善,社区经济的功能将日益突出。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应加快社区经济的产业化发展,促进经济体制转换,加强制度创新,最终实现管理、服务与社区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1、转换社区经济经营机制,适应市场化需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区制度的逐步发展,要建立适应市场发展的现代社区经济,应该加快社区经济经营机制的转换,提高社区经济的综合竞争力。针对我国社区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我国社区经济在发展方向、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方面要做到与市场相结合,优化经济结构,创新管理体制,使社区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服务、保障、稳定、凝聚的功能。在发展方向上,要提高社区经济自身竞争力,从传统条块分割的行政区划中走出来,参与市场经济的大竞争,重点发展投资少、技术要求低、资金回收快的小型服务性的经济组织和专业性强,技术水平要求高,具有规模效应的经济组织。在管理体制上,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社区经济组织的内部管理作用,扩大社区经济组织的自。在经营机制上,要适应市场化需求,灵活多变。社区经济实体要积极推进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改革,明确企业内部产权关系。社区经济实体要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道路。

2、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区经济自主发展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加快社区经济发展就要对政府行为进行重新定位,政府应积极地退出社区经济的直接管理,转而进行间接管理,支持和引导社区经济,促进社区经济的自主发展。具体地说,政府在社区经济发展中主要应该发挥以下三个职能。

(1)投入职能。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和社会管理者,理应对社区经济的发展担负投入的责任。政府投入的来源是税收,为保证政府投入的稳定性,进行税制改革、调整税制结构是必要的。同时,由于政府投入是有限的,社区应营造社区经济运作的特殊机制,整合多元投入。

(2)引导职能。社区经济叉寸社区建设所提供的多是社区福利性的支持,多在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的领域,而市场机制在这些领域中往往是失灵的。这时就需要i女府这一外力来进行调控和引导。这里,政府的引导职能应主要包括:政策引导、信息引导、经营行为的引导,以及分配及消费等方面的引导。

(3)整合职能。这主要是指对产权结构、利益结构等的调整和重组,以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在产权整合上,政府应发挥的作用是确认产权归属,批准产权重组;在利益结构整合上,政府应通过不同的制度对非营利性和公益性领域的利益进行重新安排。

3、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提高社区服务质量

社区经济产业化是指在一定社区的地域范围内,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以社区各种经济组织为载体的社区服务业,经过社会化、商品化的发展,形成一个新的产业的过程。解决我国目前的这种社区服务质量要求高与满足率低之间的矛盾的最根本做法就是实行社区经济产业化发展具体地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政府要利用各种调控手段,对社区经济的发展制定统一规划。区别定位社区经济的各个组成成分,在政策上鼓励社区服务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为社区经济产业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建立健全社区经济的产业组织体系,为社区经济产业化提供必要的载体。目前我国社区经济产业化最大的障碍就是产业组织贫乏,因此应加快建立集管理、技术服务、咨询为一体,具有综合能力的产业组织。

(3)采用规模经营,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技术,使社区经济从单一型、分散型向集团型转变,发挥规模效应。

4、加强人员管理与培训,提高社区管理者素质

篇2

矛盾和问题

一是矛盾纠纷和群体上访呈多发态势。项目建设涉及的土地征用、拆迁安置和土石方开采等工程建设矛盾十分突出,化工、造船等主导产业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由此引起的拒签征迁协议、阻挠施工等时有发生,群体上访事件持续增多,总量呈上升趋势。

二是农渔民劳动就业面临很大压力。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尤其是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中许多人失去年龄优势,文化程度低,缺乏就业技能,而有些人又贪图安逸、怕吃苦,对工种、收入要求偏高,转移就业的困难较大;另一方面,外来务工人员年富力强,能吃苦、易管理,用工成本低廉,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优势,对企业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形成排斥作用,尤其是一些外来项目业主在后勤服务等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也招收老乡及其他外来劳动力,使当地被征地农民丧失就业机会。

三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亟待配套完善。我区大型项目比较集中的北部地区农村社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设施落后。面对大型项目的发展需求,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配套服务业显得严重发展不足,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接纳新居民的能力亟需大幅度提升,农村菜场、道路、绿化、环卫设施,以及邮政、电信、金融等设施,均有待在近期内加强改造和建设。

四是外来人口管理急需加强。目前全区外来人口数量已达10万人以上,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各大工业项目所在的农村,存在居住分散、出租私房管理松懈、计划生育监控困难、社会治安力量不足等问题。随着我区经济建设的日益加快,外来人口还将不断涌入,势必给农村社会治安管理持续带来巨大压力,建立完善外来人口管理体制机制已迫在眉睫。

原因分析

一是舆论宣传不到位。基层缺乏主动开展项目宣传的意识,宣传方法过于简单,过程流于形式,舆论导向作用不大。干群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百姓的意见无处表达,疑问得不到解析,对项目建设相关情况和政府的政策措施不了解,甚至一无所知。这一状况,导致项目建设缺乏广泛的民意基础,加上部分百姓听信误传谣言,或受到煽动,导致矛盾产生、激化,乃至引发。

二是社区干部工作能力不适应。社区干部机关化现象比较明显,缺乏踏实肯干的工作责任心、持久稳定的工作热情和耐心细致的工作策略,平时不注意深入普通群众,对于群众的思想动态了解不多,不注重学习,对于科学知识、政策法规了解不深,特别是一些社区主要干部,面对矛盾纠纷,不敢迎难而上,不善于稳妥化解,无法发挥社区干部作为排解基层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的作用;面对农村经济社会变革,显得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不强、发展思路不清、闯劲不足,不能带领百姓致富。

三是补偿保障机制存在缺陷。项目征地、拆迁、施工等过程使周围百姓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影响,切身利益受到损害,与百姓为项目建设所做出的这些贡献和牺牲相比,现行的补偿、保障措施显得有些无力。目前,我区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偏低,执行补偿标准不统一;土地实际价格与征地补偿价格差距较大,存在严重的利益分配不合理,有的乡镇甚至仍有克扣集体补偿款的现象;失土农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失海失滩渔民社保制度尚未建立,百姓的利益要求与现行补偿、保障机制无法对等。这是造成群众对项目建设不理解、不支持的关键原因。

四是企业社会责任心有待提高。一些企业往往注重建设进度,忽视安全生产;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注重引进人才,忽视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企业与社区交流沟通不足,支持当地社会事业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社会责任心有待进一步增强。

对策与措施

项目建设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全局,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抓项目建设,实际上就是抓发展、抓效益、抓民生。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抓好大型项目建设,对发展地方经济、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了减少矛盾和问题,加快推进大型项目建设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必须探索建立系统、完整、有效的配套措施及相关机制,协调好大型项目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好项目、农村、农民等各方面的利益。为此,我们探索建立了由乡镇干部、社区干部、企业负责人和村民代表组成的相关工作机构。

建立社企互动的协商沟通机制。在社企联合工作机构的组织领导下,加强社区和企业互动合作,密切乡镇、社区、企业、群众四者之间的沟通联系,使彼此增进了解、互信互谅、化解矛盾,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一是实行社企联席会议制度。社企双方就发展合作事宜、矛盾纠纷问题以及社企间其他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恳谈交流,消除隔阂,达成共识。遇有重大活动、重要事项,事先通报对方,并听取意见,最大可能地取得对方的认同和支持。二是实行项目听证制度。实施项目建设,或者企业有新项目投产、新工艺改造,事先邀请有威望的村民代表参加听证,实事求是地向村民公布项目内容、产品性质以及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明确地向村民表明政府和企业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举措,考虑村民合理的要求和意见,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透明度,提高村民对企业的信任度。

建立正确有力的舆论导向机制。坚持从基层和源头抓起,着力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强化舆论宣传引导,营造有利于和谐发展的舆论环境,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配合、支持和参与大型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一是构筑良好沟通平台。乡镇、社区通过召开村民会议,设置村民接待日,举办讲座,入户走访,开通咨询热线等途径广泛听取百姓声音,深入了解民意,及时把握民生需求的发展变化,同时让群众有序参与公共问题决策。二是深入细致地开展舆论宣传。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我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未来美好前景,宣传大型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算大账、谋大利。准确把握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和力度,进一步加强项目入驻前的宣传工作,对于征地、拆迁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

环节,要将相关政策和法规宣传透彻。加强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对于个别人,要坚持用法律、政策攻其心。加强舆论应急引导工作,完善舆情分析、信息和快速反应机制,对于某些敏感问题和突发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准确权威消息、公布真实情况,表明政府的立场态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保障机制。化解项目建设和百姓之间矛盾,关键是要维护百姓的根本利益,既要从政策层面加强保障,也要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行灵活多样的补偿和保障方式。一是调整完善征地补偿政策。征地利益分配不合理问题,是损害农民利益的根源所在。我区当前的征地补偿标准在全省处于较低水平,已经无法有效保障现行物价条件下失土农民的生活质量,必须从政策上予以调整和规范。应当根据我区实际状况,逐年适度提高土地补偿标准,积极争取提高集体山林矿山开采工程资源出让金收取额度,并在乡镇、村分成中更多地向村集体倾斜;进一步规范补偿款发放行为,减少发放环节,做到公开透明;逐步平衡区域补偿标准,建立相对统一的征地、拆迁安置政策体系。二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着力建立城乡一体的养老、助贫、帮困服务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关注失去部分土地农民、失滩失海渔民等群体的利益,全面增强各类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能力。三是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心。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农渔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尽可能地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设立爱心基金,用于救助弱势群体和改善老年人福利待遇,把改革开放的成果直接回报给普通百姓。

建立农渔民就业创业促进机制。一是建立农民就业促进机制。项目投资洽谈时,将征地企业解决一批被征地人员就业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在协议、合同中明确具体形式和内容。建立完善企业用工服务平台,加强企业用工与农民就业信息互通;优先安排失土农民、拆迁安置户和40、50人员从事企业后勤服务。建立“企业出订单、政府来买单”的培训机制,积极与职业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着力打造技工培养和培训综合基地,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订单式培训、创业培训,全面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二是积极鼓励支持农民创业。大力宣传依托项目创业致富的典型例子,激发村民创业热情。实施项目援助、规费减免、贷款担保、创业奖励等优惠政策,推出一批“黄金创业项目”,鼓励和引导农民自主创业。积极盘活存量土地,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帮助和指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高效种养农业。加快农村配套服务业发展,扶持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三产用房,并优先租赁给失土农民及其他失业人员,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创业实现就业。

建立农渔村规划建设衔接机制。通过工业园区与城镇、企业与农村之间加强规划衔接,实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充分整合空间资源,加快城镇化进程,改善农渔村生产生活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区创建做好铺垫。一是抓好规划。把工业园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统一规划,切实按照城市和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编制园区建设规划,努力实现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统一和衔接。抓好具体项目建设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衔接,项目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符合百姓的利益;新农村建设规划要为项目的发展提供资源、交通、服务等各种配套设施,尤其是在社区和企业交接区域,要特别进行科学详细的规划,使社区和企业融为一体。二是统筹建设。工业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要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统一施工、统一配套,实现共建共享。项目配套设施建设也要同农村经济建设相协调,整合社区和企业资金和力量,统筹安排企业职工公寓、农渔民拆迁安置小区等生活区建设用地,增强人口集聚效应;统筹实施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统筹发展餐饮、娱乐、住宿等配套三产服务业,增强项目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互支撑力度,实现共同发展。

篇3

旅游发展使旅游目的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个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由于旅游的兴起给社区带来了环境压力,冲击了社区传统的生活秩序,打破了往日宁静,引起了社区文化的变迁等等,致使居民利益未得到充分保障,抵制和敌对情绪随之产生,引起社区居民的怨恨和对抗。所以,学者从旁观者的角度描述和批评旅游业发展对社区的负面影响。同时,社区既具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功能,又是可以把握的实体,从社区角度来思考旅游开发问题有可能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找到可行的途径。因此,如何从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角度出发,将旅游作为一种社区的活动来管理,争取获得更大的效果,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二、社区概念的产生

社区是社区参与的载体,社区实质上是一个小社会,社会学家常把它作为研究大社会的起点。“社区”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最早见于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Tonnies)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GemeinschaftandGesellschaft)一书。在这本被后人称作奠定了社会学分析基础的著作中,滕尼斯同时提出了在社会学研究中两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概念范畴—社区与社会。腾尼斯把社区看成是和社会相对立的概念,认为社区是基于亲族血缘关系而结成的社会联合,社会则是由人们的契约关系和“性的”意志所形成的联合。他认为社区是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形成的、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实体。由此可知,他提出的社区概念强调情感意志的归属,而不是地域界限的划归。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的“社区”,最后要落实到社区居民的身上,具有典型的依照行政划分而形成的地域范围,要求在社区地域范围内的居民不仅具有共同或者相似的经济要求,还应该在经济生活中有着共同或者相似的发言权,拥有社会交往与价值目标。社区居民既包括了社区中的个人,也包括了组织。而无论个人还是组织,社区居民实质是排除了其中的国家公职人员与职业的“政治活动家”。例如,政府官员以及乡村委员会主任以及以行政主体身份做出决策的集体经济组织等等。因为他们以政治活动为职业,他们的活动更多的表现为决定而非影响参与决策。因此,他们不在社区参与中的社区主体范围之内。当然,以政治活动为职业的社区成员,当他们的政治行为非职业要求,而是以普通的社区居民身份行为时,如参加决策讨论、投票;参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进行的决策讨论等,这时他们也是社区参与中的社区主体。

三、参与式发展

当代人类学所倡导的“参与发展”(ParticipatoryDevelopment)或“参与式发展”理论与实践,强调的是在社区发展项目的决策、实施、监测过程中,充分尊重目标群体(将要受到发展项目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人群或团体)和弱势群体的意见或建议,不破坏当地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最大限度地缩小项目区的贫富差别、民族差别和性别差异等。“参与发展”的核心是把发展看做一个力求趋向正发展的过程。参与首先是西方政治学民主政治研究领域的关注点,参与实质上是实现民主的模式,是参与式民主的核心。而参与式发展起源于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参与式发展理论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于70—80年代早期在东南亚和非洲国家逐步得到推广和完善。传统的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就是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即工业革命后,西方逐步创造出了现代的政治、社会、经济组织和高度发达的技术体系,体现在:社会道德方面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为基础;政治制度以自由民主主义为特征;技术结构以物化的技术革命为特征。以这种文明为标准,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几乎都把“西方的文明”至少把技术革命的内容作为其国家发展的战略,特别在20世纪中叶。但是,很少有发展中国家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掀起了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反思,并引发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参与式发展即是其中之一。目前,形成了一系列参与式发展的方法和工具,“参与式”的影响渗透到诸如参与式农村评估(PRA)、参与式评估与计划(PAP)、参与式学习与行动(PLA)以及参与式旅游发展等领域中。

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和批评以及发展新思维的出现和实践,推动了参与式发展口号于20世纪90年代的明确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参与式发展在资源管理、农村社会经济评估、社区发展与管理、发展计划、小流域治理、小额信贷、农村医疗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由此可知,参与式发展认为,外部的支持固然重要,但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强化和提高当地人自我发展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让目标群体始终真正地参与到发展项目的决策、评估、实施、管理等每一个环节中,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学习、利用他们的知识、经验,培养他们对发展的责任感,使他们充分认同并接受发展的决策与选择,把发展当成是自己的承诺,并把所有外部的信息、技术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变成自己内源的发展动力,从而使所实施的发展项目最大程度地达到正发展目标,走一条“以人为本”、自下而上、全员参与的新发展道路。虽然,随着参与式一词的泛化,参与发展被作为发展话语的典型,受到了强烈的批判和质疑,但目前学术界和发展实践者已就参与发展理念的多数方面达成共识,赋权、弱势/边缘群体、参与能力建设等已成为各类参与发展项目共同关注的焦点。而实践中的参与则以灵活化、基于发展项目、适应于多种场景为特点,项目运作始终以目标群体和弱势群体为重点。由于实施的效果与参与理念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参与发展的倡导者内部也在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参与技术和方法。

四、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原理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指在旅游发展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开发主体,以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发展。如果在旅游开发中忽视社区的参与,忽略了地方社区居民的利益,就难以取得社区的支持。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近年来国际上在生态环境保护中采用的一种方法,它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社会学和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经济激励、文化认同为机制,让社区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旅游开发项目的决策、实施、评估和管理过程中,将项目内化为社区群众的自觉要求和行动,提高项目的成效,降低管理的难度和避免外来文化与社区的各种经济、文化发展产生冲突。所以,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重视社区参与是保持当地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评判依据。

1.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本质目前国内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开发社区的旅游资源,推出一种以社区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产品;通过社区的参与,将社区的各种资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整合为旅游发展的驱动力。Murphy在早期认为,如果管理工具适合社区需要的话,社区作为一种产品体系就能够自动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他当时认为的“社区旅游”,既是一种产品体系,又是一系列旅游发展所依赖的资源集合。然而,他后来强调了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对于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社区研究”框架,将社区看作是一种由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建立起来的合作体系,其目的在于辅助旅游发展和社会优化。我国的一些学者赞同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从根本上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理念或开发模式,而不单单是一种旅游产品。如保继刚、文彤(2002)认为,社区旅游的基本特征就是“旅游与社区的结合”,因为无论是在空间位置、地域范围还是旅游资源、活动内容,社区与旅游区都存在着较高程度的一致。如果以调动社区的各种资源来发展旅游,必然牵涉到整个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本质上更为迫切地要求社区成员的参与,因为社区不仅提供着自然景致或人文风情,也具备和谐发展所必需的社会环境。只有将社区成员、旅游吸引物和合适的制度等要素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旅游发展的长久动力。社区居民是当地旅游发展的核心力量,社区居民的参与不仅仅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社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许正是出于类似考虑,唐顺铁(1998)甚至将社区旅游的理念提升到超越“生态旅游”的一个层次上。所以,从更为符合实践需要的角度,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应被看作一种促进社区获得可持续旅游发展条件的管理工具体系,是一种旅游发展的模式,而非一类旅游产品。

2.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主体参与主体是指在参与行为中起决定作用的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主体是社区居民,是居民对社区旅游业发展责任的分担和对社区旅游业发展成果的分享。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旅游发展模式,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旅游发展过程中加入了以社区为中心的理念,并贯穿于实践操作过程中,社区居民是旅游发展的主体,社区居民的利益处于较高的位置。当然,社区参与旅游不仅包括自然人—社区居民,同样包括社区内的政府、单位、社会团体三种法人。但归根到底,社区参与的终极点是社区居民,居民的参与行为将直接或间接影响社区发展。从积极方面来看,社区居民不再仅仅是旅游发展的受益者,更是旅游发展的获益者。这两种概念是有区别的,受益意味着被动,而获益体现出社区在旅游发展中的主动态度。目前中国政府极力推行的旅游扶贫战略已经从主观上增加社区参与的因素,但从本质上还是没有把社区居民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表现在旅游决策上,许多影响旅游社区的决策由相关企业、地方政府和旅游专家决定,社区居民没有介入。这种做法容易导致社区居民缺乏旅游发展整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当损害个人利益时,甚至产生对旅游规划的抵制。

3.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客体社区参与的客体是社区各种与旅游相关的事务。如旅游决策、旅游开发、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等,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其中主要涉及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发展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的程度和效度。

4.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动力旅游发展的动力应该来自于社区内部,来自于社区居民,来源于社区参与的心理动机。心理动机是参与活动的起点,是激励并维持参与行动达到一定参与目标的内在动力。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是通过组织和教育,强化和提高当地人自我发展旅游业的能力,优化旅游地的社区结构,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公共参与精神。公共参与精神不仅体现了居民要求自我实现和自身潜能的发挥,表明社区居民的主体心态发育的成熟,对社区环境的自觉认同,而且是实现社区发展和培育社区居民生活环境的精神支撑。社区居民的公共参与精神体现在是否关心和支持社区旅游业的发展、是否有参与旅游开发、规划和管理的意愿、是否愿以“社区主人”的身份参与社区旅游事务中,社区居民是否愿意合作取决于他们对旅游业的态度。社区参与型发展重视旅游发展项目的过程,而不仅仅只看重结果,其核心是社区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开发,公平地从旅游业中获益,达到社区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最优化。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原则是建立外来专家和社区居民的伙伴关系,尊重当地居民的知识、技术、能力以及主人翁的地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思想的核心在于强调旅游发展中人的发展,人是发展过程的主体。人的发展在实施旅游发展项目过程中得到强化,这种发展是可持续性的。

篇4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问题日益尖锐和突出。在充分认识国情的前提下,探索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发展道路,找出比较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出新的、可实施的、有建设性意见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社会养老保障;对策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9亿人口在农村,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探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对策,这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养老形势不容乐观

从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来说,农村养老必然发生由以家庭为主向以社会为主的转变。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我国自1991年就开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试点工作。十几年来,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无论与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发展相比,还是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都还存在较大距离,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人口进人城市,农村的年龄结构出现了“两头大,中间小”的格局,这意味着农村的养老赡养系数明显提高。因此,单纯依靠家庭养老,将使年轻人的负担沉重,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不稳定,这迫切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来解决农村居民老年生活问题。

2.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功能逐步弱化

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基本养老方式,家庭在老年人口经济供养中承担了重要的责任,但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以及现代观念的冲击,使得农村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结构出现了变化。随着计划生育的实行,家庭小型化,即“421”家庭结构成为了农村家庭的发展趋势,家庭小型化也就意味着家庭成员所面临的风险不易分散,在养老系数上表现为赡养系数的大大提高,再加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也大大削弱了家庭保障的功能。

3.农村经济基础薄弱

在农村,土地承载着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而土地保障功能日益弱化,首先,我国人多地少。同时耕地的可比产值越来越低,农产品投人大、产值较低。其次,随着城市化和非农产业的发展,有大量的土地被征用,原有的依靠土地进行养老的农民变得举步维艰,难以维继。

4.法制不健全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相关法规源于民政部出台的法规,缺乏立法的权威性。同时由于法制的不健全,农民的社会养老的权利存在被侵害的风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至今尚没有一部完整规范的、由人大通过的法律,导致实际工作中体制关系难以理顺,法律责任不明确,政策尺度难把握。

二、建立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对策

1.大力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由于农村养老保险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长线工作,很难在短期内体现领导的政绩,因此一些地区的领导对开展这项工作重视程度明显不够。这项工作只靠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各级政府必须要从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决策,把加强农村社会保险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才有可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现行的以农民个人缴费为主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直没能推广,已开展的一些地区目前也陷入停顿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重新进行调整,以充分体现其社会性特征。具体办法应是适当降低个人缴费比例,相应提高集体资助比例,而且国家应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同时,考虑到农民自身的养老保险意识较差,为此必须扩大宣传,积极鼓励子女为父母缴纳养老保险金。只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真正适合农村实际,并体现公平合理原则,就能得到全面推广,从而成为农村老年人最稳定可靠的生活保障。

2.加强以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农村养老模式建设

要建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倡导农村社会养老生活保障的文化心理,通过每个月锁定的社会养老金的支持,减缓农村家庭生活负担和养老压力,使农村老年人也能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社会养老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模式,应以社会保障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以家庭养老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精神依托,将两者优点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出我国特色农村养老文化,以利于加强农村社会政治文明建设,加速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3.多渠道筹措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

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最难的就是保费的收取。这不仅难在农民收入多数偏低,更难在农民收入多以实物或自然生产所得为主,市场化、货币化程度低,现金收入少且不稳定,难以满足保险费必须定期缴纳的基本要求。针对农民的这一特点,资金问题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核心问题。由社会保障的性质所决定,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单一依靠国家财政来开展社会养老保障工作,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我们广拓渠道,多形式筹措社会保障资金。一是要通过依靠有关政策和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来强化农村集体对保障资金的投入。二是要采取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强制性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三是要建立个人账户,将集体补助额连同个人缴费全部记在个人名下,属个人所有,让农民既有安全感又有自主感。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积极性;

4.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法制建设

首先应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法律地位。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保证农村社会的稳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本着社会公平的原则,对农村老年群体实施的社会保障,是作为调节社会分配手段而建立的。其次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立法步伐,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各项措施都有法可依,便于操作并提高制度的稳定性。

篇5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公路路政;超载超限;治理措施

公路超载主要是指公路车辆装载货物的质量(吨位)超过了行驶证上规定的质量标准,车辆自身对装载的一种限制[1]。公路超限主要是指在公路上行驶车辆装载的货物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是公路对车辆装载的一种限制[2]。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保持着高度关注。为此,我们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对公路运输中的超载超限问题从如下三个方面站展开了具体论述。

1 经济学基础上公路路政超载超限的主要原因

市场环境下,利益是所有事物和行为产生的根本动力。为了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地区在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的同时也加快了招商引资的步伐,为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利益的驱动下,部分运输单位和和个体车主为了获取最大利益,开始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超载超限运输。这种运输行为不仅会对公路的基础设施和运输秩序造成破坏性的影响,还会对当地经济的稳定和长远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之所以出现超载超限运输,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就是利益的驱动和利益的分配问题,主要可以从如下几点体现出来。

(1)可以促进地区优势资源的输出,从而带动当地整体经济的发展,为地方财政创收,这是从地方利益角度出发的。受到经济条件和运输方式的限制,很多地区的主要运输方式就是公路。如果公路运输不能满足地区对运输的需求,或者是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就会导致超载超限现象。(2)从运输行业利益的角度出发,超载超限可以实现公路经营的利润最大化。(3)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超载超限因为具有多超暴利的特点,是个人经营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是超载超限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2 公路路政超载超限对经济发展产生的严重危害

2.1 破坏了当地的投资环境

在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各地区都在积极的招商引资,这就要求它们必须具备良好的投资环境,除了政治环境之外,经济环境也是招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3]。经济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中的硬环境是指包括公路运输在内的基础服务设施情况,而软环境则是指当地的风俗、文化和制度等精神文明的综合。而超载超限除了会破坏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的硬环境之外,还会破坏当地的交通制度等软环境。

2.2 破坏了生态环境

车辆在超载超限的过程中,因为载重超过了标准,所以会导致车辆废气的排放量超标,增加大气污染的程度。同时,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噪音,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限制了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4]。

2.3 破坏了运输市场的秩序

虽然我国的运输产业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从很多地区的公路运输实际来看,却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有效的制衡措施。由于运输的主体构成成分比较复杂,其中的小运输企业和个体运输占据的比重较大,除了不利于运力的集中之外,还会加剧行业的内部竞争,相互压价,降低运输价格等现象。在这种市场环境中,部分企业和个体运输业主就会采取超载超限等违规措施来增加经营利润,和对合法运输的企业和个人的合法利益造成了影响,会加剧超载超限,不利于良好运输风气的形成。

3 经济学基础上治理公路路政超载超限的主要措施

3.1 加强法制宣传的力度,增强运输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

加强法制管理是规范交通运输管理的根本性措施。因为运输从业人员是有效治理公路路政超载超限的主体和关键,所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对于杜绝超载超限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进行法制宣传时,可以重点从如下两方面入手:(1)增加对《公路安全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的范围和对对象,让运输企业和驾驶员在工作中能遵纪守法,为路政管理部门创建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5]。(2)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超载超限运输的严重后果,例如通过社区宣传、广播讲解和电视讲座等方式的播放一些典型案例,获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提高他们的交通法制意识。

3.2 组建一支高水平和高素质的公路路政执法队伍

路政管理部门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是治理公路超限超载的根本性措施,因为他们是各项治理措施的执行主体,所以他们的综合素质是超载超治理效果的关键。具体的措施如下:(1)加强对路政执法队伍的教育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执法的宗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素质培养,依次来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和法律素质,为组建一支高水平和高素质的公路路政执法队伍奠定夯实的人力资源基础。(2)加强路政部门的服务性管理,树立执法人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做到文明执法、全面热情服务,以适应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除了上述两点重要的治理措施之外,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超载超限现象,还需要加强得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走综合治理之路,从当前运输发展的需求出发,制定详细、科学的发展计划。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从经济学出发,对公路路政超载超限屡禁不止的原因从地区利益、行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概括,然后对公路路政超载超限对地区投资环境、生态环境和运输秩序三个角度阐述了它的严重危害,最后总结出了几点改进公路路政超载超限现象的建设性意见,对于规范公路路政的运输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千万要避免盲目套用,搞一刀切,而是要根据当地路政管理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改进。治理公路路政超载超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切勿操之过急,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优化公路管理的法制环境,才有可能这正杜绝超载超限,促进公路交通运输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永亮,张浅,刘志高.中国公路超载超限治理的制度演化经济学分析[J].北方经济,2010,10(17):19-22.

[2]郭琳,张B.论公路车辆超载超限的长远治理――以商洛市农村公路为例[J].价值工程,2010,13(08):126-128.

[3]耿莉萍.公路超载的理论分析与治理措施的探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23):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