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建筑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1 22:52: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建筑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建筑论文

篇1

1.1就业地点分布不均

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工作时,往往会更加倾向于建筑业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很多毕业生都愿意到一线城市。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在上述地区,建筑行业人才基本上不存在短缺的情况,而中西部地区,在建筑行业,存在一定的人才缺口。由于中西部地区,建筑行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薪资待遇水平也不是很高,在加上比较艰苦的生活条件,使得很多毕业生不愿意到中西部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就业地点分布的集中,从整体上看不够均匀。

1.2就业面较窄,需求量较小

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其专业知识较深,专业性也比综合类专业强。因此,在就业过程中,主要是比较对口的单位,例如,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建设行政管理单位和科研教育单位。重点本科院校或者硕士研究生,一般能够进入设计院等较好的单位工作,但是地方性的建筑大学,学生的专业基础和综合知识,相较于重点大学,要差一些,在就业过程中,主要是一些建筑施工单位。但是很多学生不愿意到一线的施工现场,因此,虽然施工单位需要的人才较多,但是经常出现招不够人的情况。而毕业生希望就业的单位,如一些设计局、园林规划局等单位,其人才缺口非常小,并且由于是国家事业单位,建筑类专业毕业生,想要进入上述单位工作,还需要参加公务员考试。总体上来看,地方性建筑大学的毕业生,就业面比较窄,需求量也不是很大。

1.3对就业期望值高

建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受以前学长们的影响,认为建筑类仍然是热门专业,抱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这种思想,再加上一些学校和成功校友的渲染,导致建筑类很多专业毕业生对自身期望值偏高。同时动手能力较弱,缺少老建筑人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4对就业单位挑剔

参加本次问卷调查毕业生中,希望到党政机关就业的有4人,希望到国有企业就业的有70人,希望到外资企业工作的有10人,希望到民营企业工作的有15人。毕业生在求职时存在的问题,在所调查的毕业生中,有近百分之七十的人希望可以进入到国有企业任职,百分之十的毕业生希望可以到外资企业任职,而只有百分之15毕业生希望到民营企业就职。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工作比较稳定,福利待遇优厚。这也是毕业生绝大多数选择国有企业的原因,但正是因为毕业生盲目追求国有企业,而忽略一些条件较好的民营企业,是造成依然没有签订工作的原因之一。

1.5建筑类毕业生中女生就业压力突出由于建筑行业的工作性质和特点较为特殊,决定了建筑类毕业生中女生在就业时受到招聘单位的挑剔。在当前中国就业环境下,女生就业存在众多困难。

2地方建筑类大学就业对策建议

2.1大学生加强自生素质的修养

扎实专业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建筑类专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专业,大学生要想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成功,实现自我价值,在学校时就得打下坚固的基础,要博采众家之长。同时,建筑类专业更加强调专业实践能力,通过在学校老师领导的实践,汲取书本以外的营养,学会活学活用,在大学期间就为以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创业能力。大学生在毕业时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由于从事建筑类工作的人员具有高流动性,对于建筑类毕业生而言,如果就业形势不乐观,可以先就业,再择业。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一定要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要提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者通过对大学生自身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其实现目标的思路、途径,使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尽可能地少走弯路。在校期间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选择就业之前做好充分的分析,毕业生才能选择合适自己的职务,而不要乱投一通,以致浪费人才资源。

2.2增强教育机构的创新能力

深化教学改革,高校应在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同时深化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市场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拓宽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知识面,使高校培养的学生具备各种综合技能,并能够适应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有能力进行自主创业,才能在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给自己创造就业机会。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高校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从学生入学时起,高校就应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相应职业课程的指导,逐步进行职业规划,并在大三、大四加大指导力度。

2.3加强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扶持力度

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政府要加大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扶持政策。在高校密集的地区,对已经成立的高校创新产业园区,政府要加强监管,规范相关的创新机制,引导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民营公司聘用毕业生。到私营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公安机关积极放宽建立集体户口的审批条件。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工商和税务部门要精简审批手续,予以积极支持。同时鼓励毕业生到民营单位、基层单位及广大农村就业。拓宽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鼓励毕业生大基层,到中小公司,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改善就业环境,切实保护大学生就业时的切身利益。政府出台措施平衡中小城市与北上广等大城市的人才竞争环境。为鼓励毕业生到农村等基层单位工作而创造有利条件,要切实关心这些高校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对到基层单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使他们到基层单位工作,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切实维护女毕业生的合法权利,由于建筑类专业的工作特点,很多单位招聘员工时明确表示不招女生。这导致女生的就业难问题。政府部门应该通过立法制止这种违法行为,保证广大女性同胞的合法权益。同时,政府应该借助行政执法,遏制这种行为的蔓延。

3结语

篇2

当前,大学生主流是好的,但部分大学生在学风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混日子,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玩手机或趴着睡觉;二是逃课现象严重,上课时间去网吧或逛街,甚至沉湎于谈情说爱、跳舞打牌、通宵玩电子游戏中,更谈不上课余时间自学;三是应付考试,对所学内容不求甚解,疑难问题浅尝辄止,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找任课教师套题、押题,更为甚者还给老师送礼;四是考风不正,考试不及格不以为然,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五是动手能力差,重书本轻实践,到实训中心或现场实习就像蜻蜓点水走过场,不能踏踏实实进行实验或实践锻炼;六是不注重知识积累,创新意识不高,等等。

二、大学生学风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学风所存主要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有教师、学校和社会的问题。在大学生自身方面,一是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是考大学,但进入大学后,有很多学生在思想上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就学习没有压力、缺乏内动力;二是对大学环境不适应,中学与大学的教学与教育管理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中学基本上是老师“抱着走”,而大学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靠自我约束,部分学生一时适应不了大学环境,导致纪律松懈、学习松弛;三是认识错误“混文凭”,错误地认为只要有个好爸爸、好关系,学好学坏都一样找个好工作,没必要下力气做学问、搞创新;四是对所学专业兴趣不高,自己考入大学所学专业并非自己选择,缺乏专业兴趣,对未来发展信心不足,丧失了学习劲头;五是与就业期望值落差大,部分学生认为上了大学就是“人才”,将来一定能找份“体面”的工作,但当看到其学哥学姐主要是在厂矿一线或比较艰苦的地方就业,有的甚至还不能马上找到工作,便产生了学好学坏都差不多的思想,甚至失去了努力学习的动力源。

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发挥教师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高校教师要“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要加强师德建设,在教师引进、教师培养、教师管理与考核等方面把师德放在首位,师德不合格的“一票否决”,使教师能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二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积极开展公开示范教学课、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研讨会等教学活动为教师搭建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学水平的平台,通过建立教学团队、青年教师导航计划、教学督导制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制度等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制度体系和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三要注重人才引进,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改善学缘结构,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四要构建教师培养机制,通过攻读学位、国内外高校进修或做访问学者等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五要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教师要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与育人能力,努力做到爱国守法、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

(二)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教书育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远大理想。教师在教书过程中,既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今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大学生进入高校后,教师就要根据培养计划,并结合学生实际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专业学习计划、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远大理想,注重帮助学生近景目标及远景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对专业思想严重、就业压力大的同学突出解决专业思想和就业压力问题;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要勤奋学习,学会做人做事,将来无论是就业、创业,还是考研深造、学术研究,对国家对社会都会有所作为的,以此增强他们的学习内动力,形成良好的学风。我校采取教授联系学生班级或实行学生班级导师制的做法,对营造良好的学风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2.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的知识面、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到学风,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组织课堂教学。首先要认真备课,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式方法等都要精心准备,在知识面与信息量上解决好“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问题,做到教学内容丰富、娴熟。其次要认真组织教学,讲述内容要充实,能联系生产或生活实际,能反映当前学科发展或科研的动态与成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讲述的问题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前后照应,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讲课有热情、有感染力,用启发式、提问式等教学方法与学生互动,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或悬念疑云顿起,或情景理念交融,或妙语意趣横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用科学的态度讲述原理或结论得出的方式方法,给予学生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有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展示或演示丰富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自由探索的能力。大学教师在业务上承担着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开展学术研究的氛围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学风。因此,作为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潜心学术研究,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所建树的情况下,指导学生进行科研,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教师的学术风气要端正,学术成果不造假、论文著作不剽窃,教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励着学生勤奋学习,探求事物规律,必能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我校部分高年级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并获得多项地区、省级以上奖励,既增强了他们的学术研究意识又提高了科研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学风建设。

4.认真抓好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实习及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最重要的实践环节,任课教师必须抓好这一环节,认真组织各类实验、实习及课程设计,切实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训练的成效。我校教师认真对待实践教学环节,到实验室认真指导学生的实验及课程设计,跟班到生产厂矿指导学生生产实习,而学生还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到开放实验室做实验或进行科学研究,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手能力,进一步促进了学风建设。

篇3

关键词:建构知识主义理论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大学的语文教学主要是对已经具备了基本语言文化知识的学生进行一个更高层次的培养和提升,对学生的语文知识面、人文素质和正确的文学价值观进行全面培养。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大学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因此,建构知识主义理论的提出受到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也成为了我国高等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指导。

一、有关建构知识主义理论的有关概念

最初提出有关建构知识主义理论的是皮亚杰,皮亚杰是一位在认知理论发展上有着重要作用的学者。建构知识主义理论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于我们的当前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建构知识主义理论有着以下几方面显著的特点:

(一)建构知识的不确定性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对于客观世界的单纯反应,是一种具有知识承载的符号,只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进行的一种假说、解释,不是问题的最佳答案,必定会伴随着人们对于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加深而发生变化,出现新的解释和含义。

例如,在的特殊时期,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我们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彻底的摧毁,根本没有辩证地去看待。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学教育的回温,人们对于儒家思想理解深入,大学语文教学中还是保留了《论语》这样的经典古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对当今同样有着重要的现实教育作用。

(二)知识的建构性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其实并不能传播,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的结果,强调了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建构的一个过程。语文的学习并不是教师简单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进行知识的建构,不是被动地简单接受知识,而是进行积极主动的建构。建构主义者还强调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脑子里面并不是一个空着的准备接纳知识的容器,也不是一块拿过来就可以书写的空白纸张,而是学生在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丰富的经验、一种知识结构的认同。教师不能忽视这些旧知识和经验,而应该把学生现有的知识作为一个基础,让学生在原先的知识经验中“生出”新的知识。

大学语文第一册的课文编排一般都是从《诗经》开始的,逐渐向白话文和明清小说到近代文学过渡,所以在讲《红楼梦》(节选)这一课的时候,当学生看见课文上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就会感觉这篇课文中十分厚重的文化韵味,紧接着学生就会自己主动去理解课文中的:“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这些诗句,从而完成自己对于宝黛悲剧爱情的分析和评价,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建构知识的社会性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学习的知识是个人和环境相互作用下的结果,所以要重视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这也就是说,知识的学习过程并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应该是合作的群体学习过程,相互之间进行合作完成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建构知识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途径

建构主义中关于知识观理论的阐述对我国的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建构知识理论的内容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有助于指导当前我国高等语文的教育改革,提高我国高等语文的教学质量,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构建

在建构主义者的眼中,学生并不是装纳知识的容器和语言的操练工具,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该是语文知识的加工主体和意义的构建者,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地位,是可以发挥自己潜能的。在此理论观点的指导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堂的角色地位就要发生重要的变化:尊重学生的课堂中心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地位,主要是还给学生阅读、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具体来说,就是在学习方式上,学生要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自己积极主动思考问题、讨论;从重视学习和思维的结果向重视学习过程和感悟之间进行转化;从强调重视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训练掌握向强调自我知识的挖掘和语文综合素质培养的转变,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伴随着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变化,教师的角色也要随之发生变化。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并且也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也不是真理的化身,而是和学生一样的平等互助的合作者、交流者和引导者、促进者。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学生课堂的秩序,组织语文学习素材的选择和创建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语文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经验背景、知识水平和心理状况,具体到教学活动中去就是要创设相关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学生的努力付出,接受学生不同的观点,并且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正常进行。

在近现代文学的作家作品选读中就有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如果对于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没有足够的了解,那么学生就会认为本来就是一个疯子的胡言乱语,即使教学经验特别丰富的教师也无法让学生理解这部小说是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对吃人的封建礼教进行的批判,主要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深意。学生到时也是只会记住简单的课文句子,根本就达不到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在讲述这篇课文的时候,语文教师要从小说的创作背景,作者鲁迅先生的生平简介入手,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去自己准备课前知识,对这些内容有所了解和掌握,那么对于这部小说的主题进行解释时也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启示我们语文教师在开始新知识的课堂时,应该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起点状态、知识背景,而不是把新知识作为一架凌空而起的桥梁,高出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对于新的知识解释必须是用原先的知识经验可以理解和阐释的。

(二)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的建构是一种群体性的活动,因此这就要重视学习的共同性,以及群体之间的合作和协商。对于同样的事物,每个人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而且又是不同的,只有把每个人的不同观点综合在一起,那么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就会变得更加全面和丰满。再者,同一年龄的学习者,由于彼此之间有着相差不大的思维水平和容易沟通的优势,所以很容易形成经验共享,这样就可以实现一种合理性的丰富理解。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分组学习可以说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和教学模式。分组学习就是指学生在组成小组和团队中完成指定的共同的学习任务,并且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有了共同的经验分享以外,还注重和他人的合作,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除意识到自己的作用以外,还会考虑到合作朋友的存在,这就是合作学习的一种优势:既可以认识自我又可以保持一种开放包容的思维方式,是培养一种优良人格形成的基础。

大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基础的语文教学,是一个知识建构和综合性的阶段,大学的语文教学一般都是分版块的教学:先秦文学、唐宋文学、明清小说和近现代文学这几个版块,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人数大体相等的4个小组,每个小组制定一个组长,要求每个小组找出所分的阶段的文学创作总体情况,自己选择一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文学价值和地位的分析。然后各小组长就可以根据语文教师的要求给小组的成员进行任务的分配。

我们以先秦文学为例子进行分析,学生必须弄懂先秦文学是我国文学历史的开端,《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学诗歌作品总集,主要有“风雅颂”三种类别,主要修辞手法有“赋比兴”,这部文学作品奠定了我国古代诗歌文学的发展基础,对我国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和分组合作,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扩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学生的不同个性都得到发展和开发。

三、结语

语文是我国各级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肩负着培养学生传统美德、文学涵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的重要任务,所以语文教学改革工作是任重而道远。建构知识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所以建构知识理论对我国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所以在建构知识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语文教学改革将会顺利进行,高等语文教学的质量也必将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

参考文献:

[1]童国嘉.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7(10).

[2]杨桃.创设建构主义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3]康会贞.建构主义与语文教学的转变[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04).

[4]裴新宁.“学习者共同体”的教学设计与研究――建构主义教学观在综合理科教学中的实践之一[J].全球教育展望,2001(03).

[5]万春,杨敏.《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实验[J].宿州学院学报,2006(01).

[6]丁邦平.建构主义科学教育观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01).

篇4

一、宿舍文化内涵

宿舍文化作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高校校园环境中,把学生作为主体,把宿舍及其周边场所作为主要活动区域,把积极向上、健康的课外活动作为主要活动内容,把校园精神作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学生共同创造和享受各种文化形态的群体文化。良好的宿舍文化对优良学风的养成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和教育也在宿舍文化的构建和完善中不断地得以促进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的逐渐深入,学生公寓制与社会化管理模式已经开始施行,学生宿舍越来越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高校大学生管理和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势必要向学生宿舍转移。

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一)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集体主义本身是对社会主义社会集体和个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关系、经济关系的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它不但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个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导向,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集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导向。在大学生群体中,每个个体来自不同的地域,受到过不同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因此,每个人在处理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时,就会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在当前多元价值观开放的年代,大学生对个人、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处理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认识和表达方式。大部分的思想认识和表达方式都是符合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的,但任然有少部分大学生对待集体和社会的态度已经超出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所倡导的范围,甚至已经滑向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深渊。这就要求高校应该及时地对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做好积极的引导,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坚决杜绝学生个人利益至上的不良习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在实际生活中养成集体主义至上的观念。

(二)帮助大学生提高现实交际能力的需要

新一代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从小几乎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较为习惯“唯一”的生活状态。进入大学之后,卧室由在家时的一人间变为了四人间或六人间,以前的属于自己的私人区域变为四个人或六个人的私人区域。环境的突然改变没有立即带来大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当代独身子女身上普遍存在的沟通障碍和个人主义思想在大学宿舍里面有所蔓延。其中,缺乏有效沟通更是成为了阻碍宿舍里、室友间深厚友谊养成和寝室良好学风形成最主要的因素。特别是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善于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通过网络来学习和生活。同时,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们宁可选择不相信寝室的室友,反而将这种情感的宣泄和释放通过网络来实现,从而使得本来应该属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往,严重淡化了学生的现实感,忽略了构建现实良好人际关系的生存守则,导致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缺乏现实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最基本的自我表达能力,进而导致不少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长时间适应不了现实社会生活,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和社会融合力。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群居生活,帮助大学生在集体中重新定位自己、发现自己的个人价值、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逐渐淡化着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成长意识不断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正是由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从而导致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部分大学生过度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实现,在很多大学中都存在着大学生为得奖学金、评先进资格、入党资格等进行明争暗斗、撕破脸皮的现象,对学校的校风、学风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这值得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广泛重视。

(二)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目前,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认为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非常困难。其原因就在于书本上的内容和现实的发展有时并不能做到完全同步,只要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发现书本上阐释的内容和实际生活是脱节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的所有努力都会白费。同时,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往往仅限于课堂,走出课堂后,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成了巩固课堂教育成果最主要的人员。但是,一个辅导员往往要带几百个学生,不可能对每位学生的思想状况都掌握得滴水不漏,而且现实状况是大部分的辅导员常常忙于日常的工作琐事,往往忽视掉对学生至关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也仅体现在每年定期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中,并没有将这项工作细化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造成学生在形成集体主义意识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中途淡化、甚至完全丧失了这种思想认识。

四、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般来说,大学里的各个学院(系)相对比较独立,学生群体主要有学生宿舍、班级、年级、学院(系)等四种群体组织。其中,宿舍是大学生四年中呆的时间最多的场所和活动区域,生活里的琐事闲聊、学习中的奋进拼搏、情感中的欢乐悲伤,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同寝室的人。因此,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就成为了当前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充分利用寝室文化的构建,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的意识,努力增强他们的凝聚力。例如,举办寝室美化大赛、寝室才艺大比拼等活动,充分释放和挖掘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打造完美寝室的过程中,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感悟到集体的温暖,让大学生明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寓教育于活动中,把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与自身的实践统一起来,才能使集体主义教育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才能更好地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二)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是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试金石

当前,各高校对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主要集中在课堂上,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但是,对于如何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情况,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渠道来得出结果。目前,正值后勤改革的发展阶段,探索寝室文化建设如何促进学风建设的方向正好赋予了寝室文化建设检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培育情况的这一重要使命。寝室文化建设的优劣直接反映着这一寝室凝聚力的高低,体现着寝室个体最基本的集体主义意识和集体荣辱观。一个寝室的文化氛围营造的特别好的话,相对来说,该寝室在寝室之间的感召力、寝室成员之间的友爱度、成员个体内心的集体主义意识就要强得多;相反,该寝室各种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各项指标都是呈负增长的趋势。同样的,如果一个寝室成员之间的友爱度、成员个体内心的集体主义意识强的话,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寝室文化的构建。

五、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作用发挥

(一)构建良好的宿舍环境

良好的宿舍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熏陶人的心灵。构建良好的宿舍环境既要靠宿管工作人员打造好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同时还需要大学生与宿管人员一起维护,将基本的物质环境尽量最优化,使得宿舍环境为学校的校风建设、学风建设提供最佳的教育环境。真正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在宿舍里边住得舒心、住得放心、住得安心。这就要求,宿管人员要在卫生干净整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宿舍布局,将不同学院和专业划定在不同的区域,这样便于开展个性化宿舍建设评比活动;同时,根据以学院和专业为单位的寝室划分,不同专业的同学根据他们的专业特色,从整体色调、墙贴内容、物品摆放、绿化美化等方面进行寝室风格的设计,力争打造专业特色鲜明、格调品味高雅的宿舍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的文明风气,弘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强化科学的宿舍管理

“三点一线”的生活是对大学生活最简单但却最真实的概括,大部分学生的生活无外乎就集中在宿舍、教室和食堂。其中,宿舍又是大学生普遍呆的时间最多的地方,因此,加强宿舍的管理是大学生常规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宿舍成员一般来自不同的地区,生活习惯、性格和经济条件等有很大差异,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在学校过集体生活,要通过规范、科学的宿舍管理引导他们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学会如何与人和睦相处。通过寝室卫生的检查、寝室大功率电器使用的规范和限制、寝室晚归情况的登记和处理,将宿舍管理的奖惩通报情况纳入到个人德育考核中,通过这种方式,不断规范大学生的行为,积极引导他们将共同的“家”打理得更好,从而帮助他们培养起从小集体到大集体的集体主义精神。

篇5

关键词:建筑学;课程体系;整合;创新;个性化

一、引言

建筑学专业不仅是一门工程科学,而且是涉及自然、社会诸多领域的综合性科学。如何设置五年的课程体系,培养未来建筑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其执业能力与创造能力,是建筑教育的重要目标。由于地方大学建筑学专业办学时间长短不一、软硬件条件差别较大,导致其教学的多元化、差异性发展明显。而近几年,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导致用人单位更注重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只有尊重这种需求,科学地确定培养目标,合理设置有关专业课程,整合完善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形成适应地方大学发展的专业教学框架,才能彰显办学特色,才能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一席之地。本文以大连大学建筑学2014—2018级培养方案修订为依据,论述了该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扣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体系设置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的改革,努力建立重视工程应用及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就业技能培训的建筑学专业教育体系,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凸显专业特色[1]。

二、改革内容

创新最重要的在于心态的开放。通过对国内“985”等一流高校的充分调研,认真学习与借鉴先进教学理念,同时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进行座谈,充分聆听了来自社会的反馈和需求信息。经过反复研讨,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在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对培养方案进行重新优化,对现有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梳理,以创新思维引领改革,以利于学生未来发展、就业需求为目标,制定更适合当前教育趋势的课程体系框架,在教学内容上做了很大整合,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做出较大改革,实现课程数量的“精减化”、教学内容的“新颖化”、教学模式的“特色化”。

1.课程体系建构。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方案的直接载体。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以有利于对学生应用性、创新性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围绕建筑设计课程群这个核心主轴线构建课程体系,同时所有教学环节的设置都与能力培养直接关联,清晰准确定位出能力培养的三个阶段:认知与初步设计能力阶段(一—二年级)、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阶段(三—四年级)、综合应用与实践能力阶段(五年级)。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规划、科学设计,重新梳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对原有教学内容做出整合,并提出“一主轴、两副线、两模块、多节点”的专业课程教学框架,即“一个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群主轴线、建筑理论类和建筑技术类课程两个副线、建筑表现类和建筑史类课程两个模块、多个实践教学节点”(见下页图1)。整个课程体系清晰,递进关系明确,相互作用明显,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彰显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渐进过程。

2.教学内容整合。①建筑表现类课程,该模块以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为主,重点训练学生的手绘表现和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根据专业特点和需要,整合了相同理论群组与实践教学环节。一年级以加强美术基本功、增强艺术感悟力、强化基本手绘表现为主;二年级安排建筑表现技法和室外写生实践环节。将传统的CAD制图及三维表现课程整合,合并为建筑数字技术课程,更新课程内容和考核方式,讲授最新的绘图软件和后期图文制作技巧,提高对核心课程的辅助作用,也提升学生的图文表现能力。②建筑理论类课程,建筑理论类课程由建筑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原理、景观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一系列课程组成,是获取建筑设计基本理论的主要途径,由浅入深对应着建筑设计主轴线上不同阶段的课程。但是多年来,由于受到教材内容的制约,讲授模式和内容一直变化不大,与设计课的递接性和支撑性也不够强,尤其是建筑设计原理课程,原有两部分内容各自为政,缺少必要联系,与设计题目不对应。在本次培养方案修订中,主要对建筑设计原理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这门课程主要讲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和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将这两部分的内容分解后充分融合,再拆分成四部分,确定阶段主题,每个主题分别对应当学期的设计题目,安排在设计课之前集中讲授。总学时增加了32学时,并将课程归属到专业核心课程,强化建筑理论类课程对建筑设计课的理论支撑作用,学、然后致用。

3.教学模式创新。①“一对一”教学指导与“导师制”相结合。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始终是专业教学的主轴线,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直接体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都是以任课教师的课堂“一对一”指导为主,学生缺乏选择老师的权利。在这次创新实践改革中,首次推行“整班制”与“导师制”相结合的垂直式教学模式,打破“整班制”这种一成不变的授课模式。具体做法是学生到大二以后就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配备一名专业教师担任导师,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以后形成教学工作坊,导师对学生一管到底,直到毕业。导师可以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安排学生参与一些课外活动,如参与教师课题、参加学术活动、参加学科竞赛等,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②建筑技术与建造环节相融合。建筑技术类课程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力载体,也是我专业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之处。通过加强技术课程与设计课程的横向联系,更新技术课程内容,将节能、环保、绿色等新理念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并贯穿到设计课中去;设定一定的“建造”环节,使之成为设计课的延续,避免建筑设计停在单一的形式操作层面;传统的建筑史类课程也增加了模型制作、多媒体制作等环节,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古典建筑实体模型,感受经典建筑的空间形实、结构形式、材料肌理,增强对建筑的体验感;通过强化必修课、优化选修课的方式,构建以核心课程和技术课程相结合、有利于技术与理论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形成新的教学环节和模式。③个性化课程与实践平台的搭建。在高等教育阶段,无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定位,教学体系如何设置,教育对象的个人发展目标仍然呈现出非常多元化的状态。除了基本的素质教育平台,在专业教育和素质训练上,学校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目标给予更多样化的教育平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出口更加多样化。本次培养方案在修订中强调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执行上采取了以保障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为基础,拥有更为灵活多选的教学执行方案,如建筑设计课程增加实际项目、学科竞赛题目、增加研究性题目,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给学生以选择的机会;增加选修课的学分比重,提供个性化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创新意识;以大创项目为契机,鼓励更多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拓展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类型和范畴,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也由此推动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以教师的工作室为核心,组建跨专业、跨学科的学生创新团队,增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交流机会,体现互联网时代的优越性。多种实践平台的搭建,使个性化教学模式很好地践行并取得一定成效。

三、成效与展望

2014版培养方案实施了两年,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看到了改革所带来的成效。近两年,我专业学生在国家级、省级等各种专业竞赛中均有上乘表现,无论是建筑方案竞赛、软件大赛还是论文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较以往有了很大突破;申报并完成多项省级、校级创新创业项目,成果显著、成绩优秀;以学生为第一作者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近两年,学生考取了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等“985”院校的研究生,考研率达到20%以上,在学校考研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学生就业率也能达到90%以上,学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基本功扎实,动手能力比较强,有一定开拓精神。通过跟踪毕业生并与用人单位沟通,我们的学生能够被社会认可,得到普遍好评。教改的实施也带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科研、教研水平提高,主编出版了国家级精品教材,发表了相关论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推陈出新、充分建立与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色,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一己之地,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水平更快提升,从而培养出真正的多元化、综合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我们通过不断探索适应社会、地方特色显著的培养模式,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产品”,同时也必将使专业办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刘晖,谭刚毅.理性、创新与实验精神———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本科特色教学体系的探索实践[J].建筑学报,2013,2(534):106-109.

[2]秦迪.长春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C]//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编.中国建筑教育2015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79-181.

篇6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四所建筑专业室主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师

1993年获厦门大学建筑系工学学士

1996年获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硕士

2008年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建筑学博士

2009年受聘为苏州大学建筑学教授

在作为设计师的同时,长期从事设计理论研究,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交流,与学术界保持同步,在建筑核心刊物为主近40篇, 2009年即将由建工出版社出版20万字博士论文专著《跨文化语境中的建筑思维》一书。设计专长领域有:城镇设计运营与设计/酒店策划与度假设施设计/现代商业地产策划设计/现代医疗建筑设计

所获奖项:

1993年 闽台文化交流中心设计获台湾洪四川财团法人建筑优秀人才奖佳作奖

2000年 厦门沙坡尾渔港社区改造方案获UIA“北京之路”建筑创作奖二等奖

2003年 上海国际汽车城大厦方案第三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三等奖

2004年 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获第四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二等奖

2005年 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获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2006年 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获建设部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2006年 卢湾区医保事务中心获第五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三等奖

2006年 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提名参选人

2007年 芳茂村生态社区中心获第六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二等奖

2007年 参与主创的无锡医疗中心获上海市建筑学会优秀创作奖

2007年 参与主创项目瑞金医院门急诊楼获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2007年 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大赛二等奖(建设部主管,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

2007年 萧山博物馆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2008年 获上海市勘察设计协会“最具大师潜质的二十位青年建筑师”荣誉称号

引言

前两篇进行了五种传播范式的分析,前两种是批判性范式,而后面三种范式是建构性范式体系,作为剖析当代跨文化建筑传播现象的理论框架。(见表2)

表2 跨文化建筑传播范式一览

三范式批评――当代中国建筑跨文化传播现象

勿庸讳言,我国自引入现代建筑以来,长期处于传播的受传方地位,因此,过去长期困扰于“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中与西”这样单边依赖又矛盾对抗的状态中,明显是处于“传播与发展”和“文化帝国主义”范式的话语群。对于这个问题历来有两种截然对立的态度,即:不是用西方文化取代中国文化(西化),就是用传统的中国文化抵制、排斥西方文化(如复古主义);不是鼓吹“中体西用”,就是主张“西体中用”。这些“体用论” 者都是以西方文化为坐标系,按照西方的模式来改造中国。(14) 这里通过跨文化传播的范式理论来剖析我国建筑跨文化传播的问题实质,希望可以发现问题的本真。

1.“全球文化多元主义” 范式批评

世界文化已经出现了跨文化发展的趋势,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也必须顺应这一潮流,否则将没有出路。但中国建筑跨文化发展的前景如何,正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将决定于我们对东西方文化的精神实质能否有一个深入和全面的认识。“”以往的30年,我们虽然喊着“民族化”的口号,但在什么是传统,以及传统如何与现代相结合的问题上,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而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虽然倾倒了很多人,但我们并没有明白应该向西方学习什么,我们缺乏对西方文化(包括建筑文化)的整体了解,而总是把一个时期、一种流派和几个“大师”看成是西方文化的全部。因此,如果说我们过去是“食古不化”的话,那么现在则可说是“食洋不化”;“食古不化”造成“复古”,“食洋不化”则导致“仿洋”。试想,如果我们既不真正了解自己,又不真正懂得别人,而是心态浮躁的一再重复“复古”、“仿洋”这种低层次的文化操作,还怎么谈得上跨文化发展去突破创新?如果我们能够在深入了解东西方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坚持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对话,坚持多元文化视野中自身文化精神的重建,那么实现中国建筑创作的突破和创新,就是可以肯定的了。(15)(见图20-1/20-2:刘晓平新水镇作品)

有学者认为“建筑文化趋同”现象是体现建筑国际性的一极,“建筑文化的民族化”是体现国家性的一极,此二者可以同时并存。在当今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也包含后者的吸收与融合,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补充向前发展。过去,我们一直片面地强调创造国家性建筑,所谓“中国固有之形式”、“民族形式”、“中国的社会主义建筑新风格”等等皆然,这种片面的提倡,其实是对文化趋同的一种消极抵制。在21世纪,随着亚洲的崛起,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更应当发扬东方文化的优势,变消极抵制为主动参与。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积极创造国际性建筑,即创造带有中国或东方特色的国际性建筑,使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建筑文化,更多地成为国际性的建筑文化,让21世纪文化趋同的重心,向东方文化和亚洲特色转移! (16) (见图21―安藤水中庙)

从文化多元主义范式来看,国际和国家的人为限定未必合理,因为许多国家如我国是多民族文化的,而未来更多的国家将是多民族的,因此以文化的多元化来描述比较科学。“建筑文化趋同” 现象实质是文化发展中的融合及“混杂化”,而“建筑文化的民族化”概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不再适用,而应该是“文化的多元化”,“文化的差异化”,这不限于以民族为范畴而是以更宽广的学派、个人和文化团体为范畴。(见图22北欧大使馆,图23马尔默图书馆)

从“文化多元主义”范式看待外国设计进入中国的现象,我们应理性学习境外著名规划设计机构运用当代国际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思想方法,向它们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与发展方向。另外还有它们的经营模式如客户管理、设计运行管理、人事管理、市场开拓等等,这些都是长期按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运营的中国规划设计机构之最缺。

从“文化多元主义”范式出发,我们应当欢迎有实力的境外事务所介入国内的城市规划设计市场,但反对一些地方政府和媒体把国际竞赛招标演变成闹剧或看西洋镜。在今天全球化语境中,我们更应当建立平等竞争机制。业界大众既要改变排外态度,更要改变一味崇洋的态度,科学地认识国际交流的规律,平常地对待和评价国内外的设计师,真正在跨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

从“文化多元主义”范式出发,我们也要看到自身的优势和机会。高速城市化的发展给中国建筑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建筑在设计的经验和设计的效率方面超过世界同行。我们在大规模项目住宅区和高层建筑方面的设计经验尤其丰富。

(未完待续)

注释:

[14] 周鸿铎 主编.文化传播学通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p48

[15] 程泰宁.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建筑学报,2005,05期:p27

篇7

( 一) 对立体构成课程的认识

形态构成系列是传统建筑学设计基础训练课的必要组成部分,其中,立体构成课程对促进初学者思维方式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转变尤为重要。纵观当前各大建筑高校的形态训练课程,较有特色的有东南大学的空间营造实验式教学、香港中文大学的建构与操作系列等。从表面上看,有的突破了传统建筑学将立体构成作为单一课题进行训练的方式,而将其融入到整体形态训练和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之中。但大多数学校的教学体系对基本形态设计能力和建筑学逻辑思维的培养均比较坚持,将立体构成训练视为推动学生认知三维形体与空间、体验形态设计及塑造、表达设计方案及透视等的重要转折点。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一年级建筑设计基础课中,立体构成课程被安排在平面构成课程之后、空间构成课程之前,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的发展有着深厚积淀,多年来始终尊重建筑学传统核心理念和传承建筑学基本素养教育,逐渐形成并延续了自身特色。除了强调形态构成三大系列之间的前后承接关系,还定期结合教学评价和反馈信息对课题组织、内容、成果要求和评价标准等进行反思和调整。教学中积极利用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平台,以及设备完善的专业模型试验室等资源。课程教学实行由年级主持统筹负责、课题组组长总体负责、课题组成员分项深化研究的模式。

( 二) 十年教学回顾

近十年来,课题组成员一直秉承及时总结、积极交流、统一思想、慎重调整的思路,不断优化与完善立体构成课程体系,将2010 年以前的教学总结为三个阶段: 传承、发展、突破。近五年来,基于对学生建筑学思维的培养,以及探求空间和建构体验的角度,逐项推进如下教学改革:

1. 时间设置

将建筑测绘作业提前至一年级( 上) 形态构成训练之前,将立体构成内容推后至一年级( 上) ,作为最后一个部分,强化基础能力训练的同时也为衔接空间构成内容预留了较充裕的时间。

2. 教学交流

自2012 年起至今,每年利用暑假时间,安排课题组骨干教师参加由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举办的建筑学专业教师研修班,从教学和执业角度对该校的建构与操作系列课程进行学习和研讨,这极大地推动了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

3. 教学方案

在专业化和职业化导向下,对教学目标、内容及其评价体系进行调整,并提出各项具体改革措施。

4. 成果评价

以建筑类型学为基础,将评价标准和机制导向更客观、可描述、强调操作逻辑、偏重形式秩序的方向上来。

( 三) 对立体构成课程教学的反思

首先,现行教育体制普遍忽视大学本科教育之前对学生人文和艺术素养的培育,使其在进入大学建筑学专业之前缺乏相应的基础,思维方式上一时难以从应试教育向设计专业学习的转化。其次,建筑学类型化教学的发展使传统构成系列课程的比重和时间,随着建筑设计训练课程的加强而被不断挤压,课题组成连贯性不强,造成学生对形态构成知识了解不深、掌握不够而带来形态设计手段上的贫乏。再者,在实际教学辅导中,由于教师对形态构成系列课程重点和针对性的理解不一致,加上受到个人形态素养差异性的影响,又缺乏统一而明晰的评价标准,往往造成教师辅导时重点不清,难以有效引导学生建立基本的建筑美学观。此外,受流行艺术和视觉美学影响,构成训练若不能坚持自己的核心要求和原则,则很容易流于工艺美术类的训练,沉迷于形式美学的追求。学生也难以认识到形态构成训练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联性,以致在形态和空间的鉴赏、分析和建构方面的能力较弱。

二、教学改革方案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初衷是从培养建筑学思维角度出发,引导低年级学生认知形体与空间的关系,掌握形态设计的基本能力; 体验建筑设计本质建构行为的发生规律,并引导和激发其创造潜能。帮助学生有效建立初步、系统的建筑设计思维,培养设计专业的基本技能,树立正确的建筑价值观和认知论,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并循序渐进地积累专业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建立系统性、设置关键点并预留拓展性,是立体构成课程教学真正成为建筑学基础教学体系中重要环节的关键。在一年级教案设计形态构成系列中,有关立体构成的部分介绍了课程教学目的、作业要求、各阶段主要任务及其实施情况等( 一) 教学体系建构

1. 建立系统性

针对当前形态构成课题联动效果并不理想的情况,在一年级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强化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空间构成课程的联系,使之形成有机整体。引入建构概念并描述建构行为的发生机制,引导学生在一定操作规则下,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形态生成,再到改变空间属性,如加入色彩、质感、材料等,以及空间局部构造、建造工艺等,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形体空间建筑的生成逻辑。合理设置整体规则和阶段性任务,既强化每个课题的针对性,又形成建筑设计全局观。

2. 强化关键点

( 1) 运用理性规则。

加强构成操作过程理性规则和形式秩序性的引导。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在构成的单元体阶段应鼓励选择单一类型元素,如线材、板材、块材等,以取得在形态生成过程中的一致性;在生成方向选择上,鼓励使用更具有空间意味的减法法则,以有利于学生理解建筑空间生成逻辑。与加法不同,前者先将立体构成的空间限定在一个范围之内,如虚空的立方体,以更好地与空间构成衔接; 在形态生成操作规则上,宜尽量选择单一、理性、可逆的手法,以实现沿内在逻辑性生成造型而非不可逆的、漫无目的的自由式创作,并保持设计衍生的无限可能性。

( 2) 在形体之外表达空间。

通常在立体构成中首先被关注的是实体形态,而空间实质是立体构成形态中负形所指的部分,对理解建筑空间形成、演进和发展十分重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拓扑思维能力。在从三维实体向空间认知的转变中,理解实体与空间相辅相成、互为图底关系是掌握空间造型能力的关键。立体构成训练是空间构成训练的前提和基础,教学中提前让学生具有理解空间的心理准备,对于后续构成课题的学习意义重大。

( 3) 强化类型化教学。

建筑类型学是理解、认识和运用建筑设计的基本逻辑体系和有效方法,有助于初学者迅速理解建筑学核心思想,并掌握形态设计技巧。在教学中可以预设一定的与建筑相关的原型,如从历史建筑中提炼出柱廊原型,可以转化为阵列线材和上下面材在立体构成中进行应用。又如从地域建筑原型中提炼出关于传统材料表皮肌理,同样可以转化为立构形体中小单元体规律性组合的形式并向空间造型自然转化。

3. 预留拓展性

教学改革计划中将形态构成系列课程整合成一个大题目,并进一步考虑结合一年级最后一个景观建筑小品设计题目来设置。远期则考虑形成贯穿一年级( 下) 和二年级( 上) 的跨年级设计题目。引导学生完整体验一次从概念逻辑生成到设计方法演化,再到建构技术行为这一建筑设计全过程的思维和操作方法,同时使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从形态构成更好地向建筑设计延续。

( 二) 教学核心要素: 空间与建构

回归建筑学认知和营建空间的本质,通过基本的建构行为实现空间、功能、形式和经济的一致性。

1.空间

空间是传统建筑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和要素,在建筑设计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一直是探讨和研究的重点,由此能引生出许多与建筑相关的要素、问题、技术和系统。教学中对于空间概念的传授,一方面依托专题讲座和专业阅读的形式,结合建筑设计案例和艺术史评析来建立系统的空间认知论和建筑形体观( 见表1) 。通过专题讲座深化学生对艺术史、艺术流派、建筑批评、绘画鉴赏等背景知识的理解,提高对人文艺术传统的兴趣。另一方面在辅导方案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设计示范,帮助学生在形体塑造过程中感知并理解空间的形态特征,以及符合形式美原则之组合规律,学会从空间内部虚拟视角去观察、认识减法思维之下的形体关系,并引入透明性材料来阐释空间之间形成的透明性。此外,鼓励学生运用电热切割机等模型工具和手段,从大的有外部空间限定的整块材料入手,依据一定可描述和定义的规则,通过减法进行不同方向、深浅、宽窄、扭转、交错、掏空、贯通或不贯通等操作,得到预设形态之外理性、丰富的形体效果,为学生顺利进入建筑设计阶段打下坚实的造型基础。

2.建构

教学中引入建构这一概念,将建筑物的真实建造行为和过程融入形态训练课程之中。建构强调引导学生体验建筑设计方案从概念生成到设计发展、形体生成、空间组合、空间细化、材料区分、建造准备、细节设计、分层实施到制作模拟真实建筑物等比例模型,这一完整、复杂的全过程。立体构成是其中创造平面立体空间联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建立设计概念操作逻辑形态演变之间理性关系的重要阶段,更是形态设计训练和建筑方案设计顺利衔接的关键。教案对建构规则进行了阐述: ( 1) 应将立体构成视为连续的设计训练中的一个环节,要求与前后环节衔接紧密。如鼓励从平面构成其中一个原型生成立体构成任意一个投影面或斜切面,但允许适当的可变性。( 2) 立体构成与真实建筑设计和建造之间应有合理的演化度,因此必须考虑形态的负形与生成具有适应容量、尺度、品质、连接性等功能性空间之间的对应性。( 3) 建构初体验的立体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期的操作规则要尽量单一、清晰、可逆,并充分利用形态类型的特征。如通过简单的折叠、翻转、打开、凹进、剪切、粘接等遵循一定的角度和尺寸的规则,对一张完整的矩形纸片进行操作而得到的形体及内部空间,或通过增加正反面或肌理等得到更为复杂的结果。( 4) 尝试限定生成立体形态的空间范围。如在10 10 30 mm 的虚空立方体之内可横放、竖放、侧放等,并要求正负形之间产生类似图底关系的可读性。( 5) 鼓励选取类型化单元生成立体形态,如箱体、板块、杆件、单元点等,凸显操作组合规则和生成逻辑,建立与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的联系性。并通过课题组教师对建构与操作题目进行试做的一系列作品,强化这一过程的体验

( 三) 课程任务书设计

1. 目标与原则

( 1) 突出建筑学特点。在立体构成形态要素的选择、分解、抽象与重组等过程中,强调建筑学审美逻辑和造型规律,从建筑学思维出发创造形态造型,加强逻辑性和秩序性。

( 2) 弱化材料和色彩的影响。在任务书中强调对于材料色彩和透明度的限制要求,如规定使用白色非反光材料,尽量弱化艺术性因素对于形态造型的影响。

( 3) 加强构成系列的整体性。形成立体构成上对平面构成、下对空间构成的理性承接关系。如规定必须从平面构成组合图形中选择一个作为立构的构思原型,但应加强允许可变性和评判标准的准确界定,立构对于空间造型的概念在空间构成课题中的延续等。

( 4) 提高准确分析建筑造型的能力。在课程基础作业练习中加入建筑体量构成分析,加深学生对建筑与构成之间理性关系和逻辑性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构成知识进行空间形体塑造的能力。

( 5) 增强图纸表达的基本功训练。要求以分析图形式描述构成作品从平面构成的组合图形出发演变成三维实体形态的构思过程。同时按比例和建筑制图规范要求绘制作品的三视图,以及相关建筑实例造型分析图纸。帮助学生掌握从分析、学习到运用、创作的学习方法。

( 6) 强化建筑模型制作能力。模型制作是建筑学专业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对于培养从空间思维到建构实现的系统能力非常重要。作为设计基础学习阶段第一个接触到模型制作的题目,应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模型观念和掌握操作方法,将好奇和热情转化为学习动力。

2. 实施要点

( 1) 底板和空间限定要求。提供15cm 15cm的平面底板,形体高度应在5cm ~ 30cm 之间,利用指定材料,运用合理的构成方式创作三维立体造型,作品要符合形式美原则。

( 2) 与平面构成的延续性。以平面构成组合图形中的一个作为立体构成的生成基础( 任一投影面或截面符合均可) ,允许有适当变化。

( 3) 建构规则。鼓励单元体类型的单一性、操作规则的一致性、运用减法法则等理性原则,鼓励形态生成过程的步骤清晰而可逆。

3. 教改研究

课题组每年均会对教改情况进行充分讨论、总结和反思,并将共识体现在每一年的教案和教学任务指示书中。课题组立体构成课程教案设计也多次在全国评优中获奖。同时,课题组教师也积极思考和研究与教改相关的问题,自2008 年以来已在《华中建筑》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教研论文多篇,引起了广泛反响。此外,2014 年以来笔者获得广东省省级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华南理工大学校级教研教改项目等多项基金支持,教改研究具有一定的前景课题组计划编著一套面向建筑院校建筑学专业的构成系列教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构成知识和现象,也凸显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特色。此外,通过发表教研论文及时进行课程总结和教学理论研究,并将立体构成课程系列讲座立体构成与建筑造型构成艺术串讲等,建设成为培养建筑学思维的本科课堂教学示范课程。同时,对近年来学生的立体构成优秀作业及时进行展示、总结、评价和反思,研究其中的规律性因素,并及时反馈到教学体系中。

篇8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和“燃气工程”两专业合并、调整、拓宽组建而成的新专业。中华硕博网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共有140多所院校开设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校学生3万多人,每年有6800多名毕业生。随着我国大学本科招生规模的扩充,毕业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如何提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办学水平,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是目前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在新一轮的应届毕业生就业阶段,对用人单位的需求状况及毕业生的择业状况进行了调查,从中得到了一些关于加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育的启发。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

在2007年10月和12月期间,在西南科技大学和重庆大学参加了包括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隆鑫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置业有限公司、中建三局工程总承包公司、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等十几个用人单位的校内宣讲会、招聘会,这些用人单位囊括了产品研发、销售、技术服务、工程设计、施工等,并与用人单位招聘人员进行了全面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这些用人单位选人当然都重视毕业生的学习成绩,但也都不是把学习成绩作为全部,也十分看重毕业生的潜力,要求毕业生思想素质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学生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比如毕业生有某方面的特长、在校期间参加一些活动并获得过奖励等等,他们都会优先考虑。同时,一些用人单位还要求毕业生必须通过英语四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而大型设计院则需要硕士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通过调查发现,所有的用人单位除了要求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外,还特别强调毕业生要具有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毕业生在校期间必须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毕业生的信息反馈

在宣讲会、招聘会现场,随机调查了来自西南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以及重庆科技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数十名毕业生,了解他们在应聘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并从自身的角度谈谈希望学校在专业教育方面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现阶段的毕业生找工作大致有几种情况:一种是不急于确定工作单位,只是通过招聘会积累一定的经验,如果确有自己非常满意的单位才考虑,这种类型的毕业生大多是家庭情况较好;另一种是急于确定工作单位,这种类型的毕业生通常家庭情况一般,希望尽早确定工作单位,只要有单位愿意与其签约,他们就会立即同意,基本不考虑其他因素;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介于前两种情况之间,这类毕业生会对多个招聘单位进行比较,考虑一些外部因素,再确定是否与用人单位签约,或者是先签定某个单位,工作以后继续寻找自己喜欢或适合的工作单位,目前这类毕业生所占比例最大。当谈到毕业生对学校的专业教育需在哪些方面加强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在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加强,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另外,一些课程的设置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专业知识面要求更广。

四、对专业教育的思考

在教育部对专业调整以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都有了很大的改变。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高级技术人才[1]。重庆大学付祥钊教授和山东建筑工程学院肖勇全教授等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2-3]。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专业调整后,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专业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专业教师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水平,才能够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从而提升专业教育,促进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专业基础教育

在全国高校专业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总体框架的指导下,以专业平台课为基础,结合学校自身的具体情况,发挥各自的优势特色,既符合高等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方针,又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原有的“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的基础上,新增了“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三门专业平台课程。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必须明确专业平台课的性质和作用,要充分体现和突出学科基础,让学生学会运用专业平台课中学习的本专业工程技术原理和方法,分析处理不同的工程实际问题,从而锻炼出贯通本专业各种工程的能力。

(三)加强专业课程的特色教育

西南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虽然都开设了“六大”基础课程,但与专业课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很大程度上还是沿用了以前“暖通专业”的框架,也就阻碍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必须在专业基础平台课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联合办学”是西南科技大学的一大办学特色,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这之前并没有利用好这一有利条件。如何发挥董事单位的优势,将其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开设专业特色课程,体现办学特色,需要进一步的摸索提炼。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实践教学既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源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西南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多为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偏少。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协作意识,这个环节必须得以加强。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西南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各种实习是以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实习效果不是特别明显,我们也一直在探索一种适合自身情况的实习模式。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课程设计应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进行整合,组建新的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应逐步从“以工程设计为主、研究为辅”向“以研究为主、工程设计为辅”的方向过渡,将工程设计转向课程设计和综合课程设计中,这也就要求有较高的师资水平。

篇9

关键词:建筑学教育体系知识主体

教育是由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学思想和教学法构成的,因此关于教育和教学的讨论多半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讨论。对于大多数学科来说,学科本身的定义是清晰的,如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历史学等;但建筑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和上述学科一样,建筑学也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和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并不是非常明确,如建筑是艺术、建筑是建造、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以及建筑是符号象征等,因此建筑学的知识主体既包含了造型艺术的法则又包括了工程技术的知识。从历史发展来看,建筑学学科最初是在艺术院系里,后来又全球性地移至工程学院,接着又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建筑学的基础知识也由于自身概念的拓宽而不断增加。虽然建筑教育和建筑实践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然而建筑学的含义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由于建筑学的学科概念的含混,对其研究对象的讨论一直是建筑理论讨论的重点之一,每一次对建筑学的大讨论都引发了对建筑教育的重新思考。

我国建筑学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并且是在西方建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又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发展,走出了和西方不一样的道路。在当今信息交流十分频繁的年代,建筑教育之间的交流当然也日趋频繁,作为交流和学习的基础应当对建筑教育的特点作一次深刻的探讨。

一、传统建筑概念与建筑学

中国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建筑己有4000多年的历史,并在世界建筑之林中独树一帜。然而,把建筑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和与其相应的建筑教育在中国只有不到80年的历史,其中缘故值得思考。

如果我们认真读一下中国历史和中国建筑史,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和发展脉络,就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现在的概念之间存在着差异。首先,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建筑的角色是“器”,主要存在的价值是“功用”。作为器的建筑产生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内部空间,也就是说,建筑仅是建造活动的客体,内部空间才是整个建造活动的目的。因此,建筑的外形仅是一个媒介或载体,通过载体达到“功用”的目的。其次,作为“器具”的建筑有等级之分,而划定等级的原则取决于“器具”使用者的社会、政治地位。这个等级是建筑形式、类型的基础,通过建筑的平面、屋顶样式、建筑用材和用色等方面体现出来。再者,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为主,建造者主要是木匠。由于建筑形式预先由建筑类型而定,类型直接取决于主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因此,所谓“设计”工作也就是选择类型和解决建造问题。这样的“设计”工作与西方传统概念上的设计工作是不同的。因此,在整个建造过程中,没有建筑师这个角色,起主要作用的是木匠中的大师傅。工地上的参照物是由大师傅根据建筑的类型和所备的建筑材料制作的建筑木构模型;建造过程中如遇问题,现场解决。此外,中国传统建筑的彩画画幅主要取决于结构构件的形状,表现的和西方建筑室内的绘画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的画面和结构构件合二为一,后者绘画具有自身的独立性。

综上分析,从建筑学的意义上看,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西方建筑的概念存在本质的差异。建筑在西方是西方艺术三大门类之一,即绘画、雕塑和建筑;而中国的传统建筑本质上是“器”不是“艺”,没有获得与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同等的地位而成为艺术的一个分支。造房子所需要的“技能”没能作为“学问”,“建筑形式”的美主要源自于技术和构造,而不是源自于以形式为目的的设计,建筑物本身并没有向西方建筑那样成为美学讨论的对象。几千年来直至上个世纪初,中国没有建筑师,因而也就没有为此而专门设立的学校和建筑教育;建筑技术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式的传授体系。中国传统建筑业没有产生出建筑师这个职业,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建筑本身落后,而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意识形态上对建筑的定位不足以产生建筑师。20世纪初,随着国门的打开,许多新事物和新学科也随之进来,“西学东进”是当时的潮流;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也包括了建筑师的职业和建筑设计的概念。因此,尽管中国建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建筑学仍是一个新的学科。

二、回顾建筑教育

众所周知,中国第一所建筑院系正式诞生于1927年,即现在的东南大学建筑系,其教员和系主任都是由回国的留学生组成[1]。上世纪初,清政府有组织地派送中国留学生出去学习,建筑学也是其中之一。据史料记载,在出国留学生中学建筑的有55人;其中40人去了美国[2]。学成之后他们中的大多数返回祖国,开办了事务所,成为中国的第一代建筑师,并建立了中国自己的建筑院系。显然,由于所受建筑启蒙教育的原因,对建筑学的理解一开始就是以西方传统建筑学的观念为基础,以理解西方古典建筑的方法去理解建筑事物,并且以此解释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建筑。因此,第一代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以及“民族特征”的解释和西方建筑师的理解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地道”与否的差异。这一观点无论从他们的作品中或对中国建筑形式的分析上都明显反映出来[3]。

这样,建筑的概念由“器”而转成“艺”,成了学问的对象。建筑是艺术的地位在建筑院系里得到普遍承认,这和西方传统建筑学是一致的。作为艺术的建筑,其形式(外观)就变得尤其重要,所以对形式的研习就成了设计训练中的中心内容,也成了建筑教育的主要内容[4]。由于对建筑概念的理解是西方的,因此学习建筑、认知建筑的手段也是西方的。例如建筑设计初步课,对建筑的理解和学习方法基本上是西方传统建筑学的方法,从研习古典建筑开始,学习的方法是渲染,目的是通过长时间的描绘领会古典建筑精髓的几何关系和形式美的原则。西方古典建筑学由于阿尔伯蒂(Arberti)和帕拉蒂奥(Pladio)的贡献,形成了一整套形式美的生成方法作为设计的原则。然而,有意思的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习也使用了相同的办法,但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产生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在图纸上看到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立面是木构件搭接中空间关系的平面投形,“立面”本身并不存在。因此,所谓立面的比例、几何关系等没有实质意义,这种作为认知的学习方法导致了对中国传统建筑认知的形式化和表面化;也直接导致了建筑设计中对中国传统建筑符号化的设计方法。这种以渲染为基础的形式训练模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其间虽然渲染的对象—建筑形式发生了不少变化,但以渲染作为训练的手段并没有变,从“古典”建筑一直渲染到“现代”建筑[5]。表面上看,渲染作为训练工具并没有影响对新建筑形式的接受,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以这样的方法去理解“现代”建筑和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知,都存在着对“形式”的误解。这种事实道出了在建筑教育中对建筑学的理解和对建筑形式的认识和理解有偏差。以渲染为基础的形式训练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影响很大,而且根深蒂固。它已不仅仅是训练方法,而且直接影响到了对建筑形式认知和对建筑学的理解。教学体系统一化、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等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因此,在中国建筑教育的教学模式普遍大同小异。仔细分析,在建筑教育发展过程中似乎缺少了在建筑学中国化之后对建筑学知识主体的讨论,知识体系和教授方式存在问题。

三、建筑学与建筑教育

建筑教育应该建立在建筑学学科的基础之上,建筑教育模式应取决于对建筑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就西方建筑学而言,自维特鲁威(Vitruvius)开始试图回答建筑学的基本问题,阿尔帕蒂开始把建筑设计纳入学术领域,最后在巴黎美院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科理论和体系。事实上西方建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建筑事物的本体论和建筑设计的方法论,几千年来西方建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在回答“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同时也不断讨论“怎样做”的方法。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最初延生在法国巴黎路易十四皇家学院,首先建筑是被作为艺术门类之一而被学院接受,并要求其有能阐述自身审美原则的理论,即必须有可用于直接教授的理论。巴黎美院是学术型机构,因此,对建筑学也要求要把它纳入可以接受的学术规范[6]。在巴黎美院里,建筑教育被分为两个部分:建筑设计理论和建筑设计训练。这两种不同的训练来自不同的教授群体,学院内的教授和学院外的建筑师。学生们在学院内学习文学、历史、哲学和美学以及数学,同时要到建筑师工作室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并通过设计竞赛获得设计成绩。在学院内,建筑设计理论的美学基础是建筑艺术的普遍原则,即以阿里斯多德的美学原则为基础,形式美被提纯到美的定律,如对称、韵律、和谐和比例等。其中占统治地位的优秀建筑的标准是固定的形式美的原则和范例,它建立在意义利文艺复兴文学和艺术作品之上。根据阿里斯多德形式美的普遍原则把美术从匠人的活动中分离出来,把建筑师从工匠的地位提升到哲学家的地位[6]。

巴黎美院的教学模式之所以在19世纪80年代之后直至1939年逐渐成为美国建筑教育的主流,正是由于它具备完整的理论框架和学术体系[7]。当中国大批建筑学留学生前往美国的时候,正是美国建筑教育盛行巴黎美院模式的时期,而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又是以杰出的巴黎美院模式而著称。中国在美国的建筑学留学生中,比较集中的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2]。尤其是宾大建筑系的建筑设计课,有着完整的训练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了巴黎美院的设计原则。当时是帕尔·克瑞主管建筑设计教程,他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学院派建筑设计师和教师。帕尔·克瑞对建筑形式构件分析的态度实际上是坚信古典的、无时间性和延续性,尽量避免认真地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要学生分析古典建筑的形式构件,并不重视形式的历史意义[7]。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教育模式对中国建筑教育模式的影响较大,严格地说,奠定中国建筑教育基础的是源自美国巴黎美院式的教育模式。

然而,巴黎美院的教学模式通过强调一般的、抽象的理论而不是特殊的、具体的实践,把建筑设计活动理论化,奠定了建筑学学科的理论基础,构成了建筑学的知识主体。这一点作为西方学术传统的一部分始终保留在建筑学的学科之中。建筑理论作为建筑学的知识主体,是建筑设计思想源泉,也主导了建筑设计者的思维方式。但是,作为知识主体的建筑理论始终没有在中国建筑学的学术框架中占有相应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形式”“、风格”和“手法”。因此,也就造成了建筑形式构件的组合成了建筑设计的主要方法,对形式的敏感和反应成了主要的设计能力。形成了重视建筑设计(形式设计),忽视建筑理论的风气,甚至认为建筑理论形同空话,或把设计想法和设计手段与建筑理论混同起来。据此,可以这么说“中国的建筑教育源自巴黎美院”的看法有其不完全性,实际上是建筑“形式”的研习手法源自巴黎美院,但巴黎美院设定的关于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和学术规范并没有真正被中国建筑教育所接受。

所不同的是,美国的建筑教育自1939年以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朝着现代建筑的方向发展,原先巴黎美院古典建筑的研习手法被放弃了,但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学术规范依然保留下来。

这种对建筑学知识主体理解的差异是中国建筑学和西方建筑学本质上的差异,虽然这种差异并不一定反映在建筑物的形式上,甚至也不反映在学院中设计课教学的成果上,但却反映在建筑教育的理论框架上和学术规范上。最终,形成了所谓建筑设计的学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一点是中国建筑教育和西方建筑教育最大的不同点,也就是对建筑学认识的不同点。

四、结语

在中国,当建筑学作为一门学问在大学里教授之时,就已经打破了中国传统上对建筑事物的认识,建筑学不是建筑,建筑学的知识主体也不仅仅是建筑设计。也就是说,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和其他学科一样,有相应的学术规范和理论基础,这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虽然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建筑教育也已放弃了古典学习方法,但并没有开始建构规范的建筑学体系;由于最初对建筑学理解的偏差,导致了思维方式和认识论上的偏差。以这样的视角看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就很容易理解成是一部“风格”变换的历史;用同样的视角去看欧洲的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以及美国的后现代建筑等,就只能感兴趣其形式的差异,或从形式的差异去理解名词的差异,并不能认真地去研究其根源。

因此,当务之急是健全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建立自己的建筑理论框架和学术体系,为建筑学真正的中国化打下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定邦.国内早期建筑教育的开创.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4

[2]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1992.2,18,19

[3]中国建筑史.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80年7月版.182~185

[4]最初建筑作为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在教学大纲里还有许多数学、力学和工程技术等不少课目。张镛森.关于中大建筑系创建的回忆.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3

[5]王文卿.基础教学话从头.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96~198

篇10

30岁从头再来

Sara:您很早就开始创业,在同学中享有“土豪”一样的头衔,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黄博士:1992年我本科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国有公司上班,单位类似“大锅饭”。1990年代初,社会上掀起了经商潮,我也开始边上班边业余创业。我先后做过建筑设计、工地管理、开装饰公司。在同学当中,我是第一个买BP机、手机和摩托车的人,也是第一个买房子的。

但是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2001年初,我和同学联手接了一个大的装饰工程,辛苦干了四五个月,最后因为对方赖账赔进去三四十万元。那段日子很狼狈,每天都有要账的材料商或工头找上门来。不得已,我搬回父母家。我开始反思过往,思考接下来的路怎样走。

Sara:创业经历低谷,您有了哪些改变?

黄博士:父亲是一名教授,他是1960年代初清华大学的研究生。上高二的时候我在日记本的扉页上用最大的字体写下了:“超过父亲就是胜利”。

然而,我在高考中失利,上了一所普通高校。四年后考研,因好高婺远又与名校失之交臂。人生的两次关键考试均败下阵来,我对学习的前景发生了动摇,工作之后更是把“超过父亲就是胜利”放到了一边。

在搬回家住的这段日子,母亲和我深谈了一次。母亲劝我:“我和你爸都认为你是块学习的料,你不是一直想超过你爸吗,我和你爸也在等着这一天呢。”

这次谈话让我重拾儿时的理想,自己的“豪言壮志”已经一拖十几年了,如果再不行动,我此生都会愧对自己和愧对父母。我给自己鼓劲和打气,“刚刚三十岁,还是有机会的!”

留学,苦、难,但心静

Sara:而立之年再次重拾课本,为出国留学奋力一搏,这个过程有没有过困难?

黄博士:当一个男人明白一个道理并付之实践,那股闯劲是不可估量的。因为感觉在国内读硕士年纪偏大会不好意思,再加上想跳出昔日的圈子,于是我决定出国攻读硕士。当时大家大都去欧美,我想避免这方面的竞争,就选择新西兰留学。

为考试我做了一年多的准备,硬着头皮,拣起近十年未看的英语,把自己一个人锁在屋里苦读,终于考取了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建筑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师从国际绿色建筑权威Brenda Vale和Robert Vale夫妇。

Sara:六年硕博生涯,难忘的事情有哪些?

黄博士:我读硕士期间最难忘的是打工经历。为了要挣出生活费,我打过许多工。国外人工较贵,我就去果园打工,摘过猕猴桃,摘过苹果,还割过草。割草我觉得特别累,毒太阳下,一直弓着背干活。

2005年,我获得“一等优秀硕士毕业生”称号,同年获得了奥克兰大学三年的博士全奖。硕士阶段比较顺利,我就以为读博也不会太难,但是前半年的学习就改变了我对读博的理解。

我原以为把硕士的课题往下做深入些,或者宽一些就好了,结果完全不是。国外对博士论文的要求是一定要有“创造性”,要与众不同。我那时每天一起床就是看书,就想着不一定看到哪一本书悟出一个大道理。

最后我还真是在看书的时候悟出一个道理,就是用社会科学的方法去分析自然科学的现象,我的博士论文“奥克兰地区交通规划的生态足迹”,用了社会科学中“生态足迹”的分析方法去分析交通。这种跨界就是创新。

在国外,博士是一种title,就像性别、爵位等一样,在有些国家如果你愿意,可以把博士头衔加在身份证上。父亲非常认可我读博士,他在电话说:“小宁,你超过我了。”那一刻我很激动。

Sara:留学的经历对您今天的影响和帮助有哪些?

黄博士:首先,博士学位顺利读完,给我的启发是:人的潜能是非常大的,你不去挑战就不会知道自己还有这么多可以开发的潜力。第二个收获是,通过专业的学术锻炼,我现在的组织能力和逻辑性都比以前强了很多。

国外留学经历,使我浮躁的心理得到平静。新西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那么干净,让我觉得除了追求金钱,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值得去做。我做过一些义卖义工之类的活动,还热心组织一些学生团体、联谊会的活动,这些让我很充实。

Sara:留学中,您除了拿到学位还有什么大的成绩吗?

黄博士:我是做事情会尽最大努力的人,读博期间取得了一些成绩。2009年,我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授予的“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称号,这在奥克兰地区是第一次,还因此上了《神州学人》杂志;2011年,我的博士论文获得所在学院的“最佳博士论文”,也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华人学生;2012年,我受邀参加了新西兰教育部主导拍摄的反映新西兰中国留学生的记录片《长白云之乡的中国蛟龙》,该片应会陆续在国内的电视台播出。

回国灭霾

Sara:2010年底,您本来可以留在新西兰工作并且移民,为什么毅然选择了回国创业?

黄博士:新西兰属于海岛文化,比较随意和轻松,而我属于事业型的。当年我来新西兰读书,是因为在国内创业时遭遇瓶颈和困难,但是多年过去,经历了各种蜕变之后,创业基因还在,我相信自己有了更大的能量,想再去追求一种创业的成就感。

我的导师Robert Vale教授是国际绿色建筑权威,现代绿色建筑理论的创建者。他非常支持我回国创业,他认为,现在中国可能在走一些以前发达国家走过的路,举个例子,北京的雾霾其实就是上个世纪伦敦雾霾的重现。我也希望通过回国创业,把所学、经历和资源整合到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上。

Sara:这件“有意义的事情”进展如何?

黄博士:我们成立了一个公司,公司的宗旨是“低碳改善生活”。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七个部分:城市的低碳规划;温室气体盘查;低碳生态规划、小区、新城的规划;绿色建筑的设计和评估;节能产品的开发和引进;低碳行为方式的教育和宣传;正在准备做“碳交易”。

公司虽然成立不久,但在国内的业务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前年,北京市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编写工作进行全球招标,公司作为一个刚成立的民营企业,获得了第二名,和中国建科院、清华大学等国内大腕共同参与了标准的编写。

Sara:现在北京雾霾气势汹汹,我们要怎样降服它?每个公民对此可以做些什么?

黄博士:环保事业有助于消减雾霾,另外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例如,现在国外提倡坐公交车、骑自行车。在丹麦,户均拥有自行车大概是两辆,他们到哪都尽量骑车前往。而中国,现在大城市里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了。又比如,国外的很多电器都会使用很久。虽然国内外发展阶段不一样,但是对地球的责任感大家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