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的机会范文
时间:2024-02-06 17:3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育的机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存在问题;方法策略
新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国家重视小学教育的重要体现,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的好与坏,是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是要从思想上重视,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当前,小学的《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严重。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要承担起改变这种现状的责任。
一、何谓有效性课堂教学?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教师和学生)的教育价值需求。有效教学的这一理念表明,有效教学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的教学行为,是教师与学生双重价值的体现。
有效教学中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定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有否效益,不在于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和是否教学认真负责,而是取决于学生学到什么或是否想学;如果教学导致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没有提高,这样的教学也只能是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可见,有效教学的终极关怀是学生的“有效学习”,“一切为了学生”,这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不谋而合。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要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充满个性和富有效率的学习,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主渠道在课堂;于是,课堂的是否高效决定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关键是要解决好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好学这一系列的问题,教师要科学地运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这一主体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紧密教学各个环节,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并取得最大效益和最佳效果。
二、当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存在问题
当前的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水平,与城市学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究其根源:品德与社会是副科,升学不考,未引起重视;农村小学教师优质培训和学习的缺乏;观念的顽固和行为跟进的滞后;评价制度的落伍。这些主客观原因,导致了当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日渐边缘化,课改新理念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没有得到合理的整合,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满堂灌”的课堂。
这是传统的课堂,遗憾的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当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这种课堂使教师作为课堂舞台的主角和权威者的角色被长久地维持;这种课堂丢失了人文关怀,学生被看作知识的容器被教师任意地填装;这种课堂强调教师的绝对讲授,学生处于机械被动接受的地位。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被教师一一剥夺,学生没有了看书、思考、提问和训练的余地,更不会看见学生思维和创新火花的迸发。
(二)“满堂问”的课堂。
有效教学的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可以让教师将课堂关注的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的身上。糟糕的是,由于对新课改理念的不解或是曲解,当教育界屡次倡导“对话教学”和“互动教学”之后,相当多的教师却以“提问”、“启发”、“对话教学”、“互动教学”的名义,把课堂演变成了“满堂问”。
在当前农村的课堂教学中,“满堂问”的现象也很普遍。教师用自己设置的“问题”领着学生去找寻一系列的“标准答案”。和“满堂灌”相比,“满堂问”的课堂教学似乎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但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都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地位。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热闹非凡,但学生受益不多,教学实效不高。
(三)放任自流的课堂。
这是“满堂灌”课堂走向的另一个极端。课改新理念主张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呼吁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有些教师便以此为籍口,完全放弃了另一个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组织者——的责任。教师“无为”而教,放任自流,学生“无为”而学,毫无收获。“无序”和“无效”是这类课堂最显著的特征。在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中,此种现象也不少见。
三、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是一种双边的教学行为,只有同时实现了教师的有效教授和学生的有效学习,才能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需要我们对传统的有效教学有一些突破性的认识,赋予一些新的理念。
(一)提高认识、思想重视。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国家重视小学教育的重要体现,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工具。因此,提高认识就是要从思想上重视,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就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我想说、我敢说”借此,我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结合课本,给学生布置了家庭作业,试做家务。其结果是学生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针对这些难题,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去讨论,怎样争取家庭中的实践机会,触如这样的实际问题很多。我教育学生要面对现实,想办法与家长沟通,再次,选择适合你的机会去试一试,就可能成功了,这样有了老师的鼓励,小组同学的建议,再去做就可能得到家长的认可。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农村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认同,这是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基本原因,学生的一些正确、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产生怀疑。现在的教学所给予学生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大家会对你有什么评价,这样使学生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建立自己道德标准。因此,农村学生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这样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作用。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的内涵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从而达成双向的共识和共享。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主动接近学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奠定基础。只有师生之间达成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状态,才能促使双方观念和行为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向对方的思维方面靠近,并产生思想的碰撞,促使思想情感和认知得到升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只有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充分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维护学生的主体形象。
(三)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作好准备。
1.阅读和分析教材。
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文本资源。教师分析教材的依据是该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在解读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确定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继而深研教材,吃透教材,确定教学的重难点,理顺教学思路,实现用好教材的目的。
2.进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即在进行学习设计之前,用一定的方法了解班级的整体情况、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有的知识经验、品德与社会课素养以及兴趣爱好等,并作出相应的分析与判断,对使用的教材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处理,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策略进行恰当的选择。课前进行适当的“学情分析”,将有助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思品课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必须做好“学情分析”这一块,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
3.要重视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改理念背景下,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成为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首先是教材资源的“再度开发”,以实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其次是教材外教学资源的整合,其中包括学生的知识经验、相关的社会现象、社区资源以及网络资源。品德与社会课新课程具有密切联系社会、贴近学生实际的特点,这些资源的开发整合,无疑拓宽了教学内容,让学生的经验进入课堂,让课堂“活”起来,从而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对课程相关资源做细致的挖掘整合工作,以便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探索如何通过改善课堂教学来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四)构筑高效课堂。
科学的教学设计需要通过课堂才能得以生发,课堂是实现学生有效学习的主渠道;思品课教师要实现有效教学,要致力于构筑高效课堂。
1.激趣导入,明确教学目的。
高效课堂要求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如何找准切入点,导入新知便显得相当重要。根据思品课新课程紧密联系社会,贴近学生实际的特点,教师激趣导入的方法也可以灵活选择,如小故事、课本剧、案例视频、新闻和图片等,但农村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在导入新知时,应尽量选择贴近乡土生活的情景。
2.呈现问题,开展活动。
高效课堂必须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的课堂,教师作为引领者,必须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机会。问题的及时呈现,成为构筑有效课堂的重要环节,教师及时呈现问题,保证了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才能在教学中尽量减少教与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了课堂的效率。在接下来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但亦不能不管不问,教师作为组织者,应给以及时的启发、引导和点拨,让课堂在师生交流中焕发出师生民主、平等对话的光彩,让活跃的气氛始终充盈其间,始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探究的目的,教师必须为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创设好情境,建立好氛围,把握好深度,并给予及时评价。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具体方式可以有很多,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课本剧、学术争论等,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创新性地生成或开发。而作为农村初中的思品课教师,应考虑学生实际,采用切合农村学生学情的课堂探究活动的方式,不益墨守成规。
3.致力有效“讲授”、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和回应,让学生更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要讲求提问的“开放性、深刻性、层次性。”
有效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有效“讲授”和有效“提问”,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活动中,教师的有效“讲授”和有效“提问”应该贯穿始终。
新课改重视重视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教师的“讲授”往往容易被忽略;及时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作为有效教学一种有意义的教学方式始终不变。只是在有了现代教学技术的支撑之后,教师的“讲授”在时间、节奏、时机的把握上都应该讲究艺术。思品课是一门形成结论性和价值取向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师的“讲授”要力求生动有趣、言简意赅、掷地有声、富有启发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讲授”的重点应放在“三点”上,所谓“三点”是指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关键点(即教材的重点、难点),理论和实际的联系点。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讲授”的时机应放在学生在经过探究无法解决问题或理解得不够深透的时候,此时教师的讲授能起到点拨或画龙点睛的作用。可见,有效“讲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
有效的课堂教学以师生的交流和对话为常态,而教学能否出现和维持一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往往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回应,引领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可以使课堂教学关注的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的身上,问题设计得好,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有效“提问”,一是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问题缺乏开放性,会使教学丧失生机,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动力。二是避免提问一些过于琐碎、无价值无意义的问题。无意识的、随机的提问会让学生丧失了方向,丧失了自主,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亦会走到“满堂问”的老路上来。
4.归纳总结,形成新知。
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目的是获得结论,因此,归纳总结有利于新知的形成,只是思品课教师在这一环节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可以是教师总结,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总结,后者更有助于提高效率。
5.适时训练,巩固新知。
适时的知识训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功能不应该被遗忘,关键是在习题的设计上。思品课课堂训练的习题一要有针对性,紧扣所学内容;二是题量适度,难易适度;三是案例的呈现题干不宜过长,训练以巩固新知为目的。
6.有效的评价。
有效的评价是有效《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重点。因为学生品德未必就在课堂上生成,也许要过一段时间才可以显现效果;而且每个学生个体都具有复杂性,他这方面表现好,可能另一方面表现就不尽人意或者他在学校表现好而在家庭、社会上就办不到。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具有多元性、可持续性。
7.有效反思。
有效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除了注重课堂外,也应注重课堂教学后的反思。课堂结束了,课堂教学的研究不应结束。案例、教学实录、教学随笔、心得体会、录像、录音、观摩评课、专家诊断、同伴探讨、整理学生学习成果,提升、总结等都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反思的形式。通过反思,我们可以跳出“当局者迷”的圈子,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整理学生学习成果,再加以提升、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课堂教学反思行为。教师要重视这一种教学反思,虽然是辛苦些,但在整理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学生的心灵间接进行了“对话”,它可以让教师在整理的阶段中更加了解学生的真实现状,把握学生的发展方向,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8.及时有效的教学反思。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反思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行为已成为共识。“对教师而言,能否以反思教学的方式化解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件,这是判别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一个标志。”这也意味着,反思教学品质与行为的形成和培养,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重大。
反思教学也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观察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事件和教学效果并及时地对自己的教学做合宜的调整和修改。反思教学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研究性教学”,是教师以研究的心态和研究的策略展开自己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地回顾、审视、批判和创造。
很显然,“反思教学”就是针对教学事件并以有效教学的理念去设计教学活动。在这里,“有效教学”的理念是“反思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反思教学”的基本前提。它要求教师不只是“反思”自己的教学,而且要求教师“反思”他人的成功经验。基于这样的理解,这种“针对教学事件并以有效教学的理念去设计教学活动”实际上就蕴涵在教师的“备课”、“上课”以及“评课”的所有日常教学活动中。那么,我们平时把教学反思定位在“上课”之后或“评课”中的认识是片面的。
总之,我们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策略,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出现的挑战。相信在所有重视关心孩子发展的有心人的共同努力下,《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一定能够迎刃而解,教学的有效性会得到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词汇 游戏教学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小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短,转移兴趣的速度快,机械重复操练的方式不利于学生掌握词汇。而词汇教学又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最让小学英语教师头疼的一环。这就要求广大的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既要帮助学生记好记牢单词,又要讲求词汇教学的策略。
一、当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情况的思考
1.教情分析 词汇教学一般分为二个步骤,一是听准。所谓听准就是通过教师的反复领读,使学生在听觉上对词汇形成一个正确的印象;二是拼准。所谓拼准就是学生通过反复地拼读,在视觉上对词汇形成一个正确的记忆,并在三线本上准确地写出其字母组合。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词汇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时少任务紧。从三年级开始,小学每周安排三节英语课,教师要在三节课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循环。教师没有足够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对所学的词汇进行巩固,往往到了下一节课,前面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就忘记了;二是学生的人数多,一个班级五六十个学生,课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很少,更不谈生生过关了;三是许多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注重词汇本身的传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学情分析 小学生学习英语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年龄问题。小学生的年龄小,自控能力差,让他们在课上通过反复拼读单词的方式来学习词汇是很难的,在早读课上,教师如果不看着,小学生几乎不读英语或者读英语的声音很小;二是环境问题。因词汇量的限制,小学生在英语课上纯用英语交流还很困难,在课后也没有学习英语的在环境,所以在英语学习上缺少自信心,存在胆怯心理,不敢开口说英语。
二、小学英语词汇高效教学策略的思考
针对这样的教情和学情,我们小学英语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合适的教学活动,用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热情,使枯燥乏味的词汇学习变成有趣生动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学习起来心情愉快,愿意学,学得好,记得牢。
1.直观展示法 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程度远远超过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用实物、色彩鲜明的图片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兴趣。小学阶段的词汇主要是名词,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单词的教学,教师可以就地取材。比如在三年级下册unit5这一单元的新授课上,笔者的教学方式是直接走到了一个学生的座位上,指着他的学习用品,依次说出:schoolbag、pencilcase、pencil、pen、crayon、ruler等,在这个时候,学生直接看着物品,听到的相应的英语词汇的读音,这样就可以不解释词汇的中文意思,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纯英语的学习环境,少了中文翻译这个中转器,学生能够记忆得更加牢靠,更加接近词汇的原意。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看到身边的学习用品,脑海里就会不断重复地出现这些词汇。在教body(身体)这一单元时,教师也可以不解释词汇的中文意义,直接创设纯英语的学习环境。在这节课上,笔者请了一位性格外向的学生作为模特,一边指着他身体的各个部位,一边教词汇。当学生熟悉“body、head、face、nose、mouth、eyes、ears、arm、finger、leg、foot”等词汇后,笔者以教师报词汇,学生指部位的方式来巩固教学成果。当学生反应不过来时,笔者有时也和学生一起做动作。这个时候,教师就成了学生学习的范本,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反应来判断自己做得是否正确,如何改正。当学生能够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看见的每一件东西时,那种兴奋劲简直难以言表,遇到不能表达的事物也会主动地查字典或者问老师。这样的略带竞争性的教学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了学生记忆的欲望和潜能,使他们在快乐的活动中学好了英语,记牢了词汇。
对于某些特殊的词汇,可以根据词汇的中文意思,将其用夸张的写法表达出来,给学生留下一个直观而深刻的印象。当然夸张的写法可以是夸张的字形,也可以是字的颜色,也可以是字的组合等等,比如在教颜色词汇colours、red、yellow、blue、green、orange、purple、pink时就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颜色学英语;比如说long和short,一个写得长长的,一个写得短短的;big和small一个写得大大的,一个写得小小的等等。
2.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最大的魅力在于适合小学生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可以让小学生学在其中,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在教水果这一模块时,笔者把各种水果放入一个黑色的袋子里,玩“Touchandguess”游戏,由每组的第一个同学轮流猜,并问:“Is it an orange(an apple、a pear、a peach、a banana……)?”学生猜对并能说出英语的就把水果奖赏给他,比哪一个小组获得的水果多。在随后的课堂检测中,约80%的学生能够同时默写出九种水果和十个数字的英语词汇,错误率也不高。
篇3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刚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大都接受过学前教育,所以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数一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能数出的数,例如人数、桌子等。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都有哪些数。还让学生说出一些和自己有关的数字,看谁说得多、说得好。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永远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现在的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练习题具有解法不唯一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刚开始,当我提出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时,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提出不同见解的学生给予表扬。受到表扬后,大家的积极性就更高了。这样使学生以后敢于发言,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充分意识到解决同一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学生听课专心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课上我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主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我就表扬;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就用眼神加以暗示。一年级学生都很单纯,都爱受表扬,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会好些。
一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思维更具形象性。在教学中,我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利用教学挂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
发言时学生需要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别人能听懂。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课上尽量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言,提高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但一节课上学生能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有的学生按捺不住,提意见:“该到我了。”我向学生们解释:不可能全班同学都来回答问题,只有敢于举手的老师才叫。这节课叫不到你,下次一定有机会叫到。学生回答问题如果正确,那是再好不过了。如果学生回答错了,说明他们对知识还没有真正理解透。而他们的错误回答往往能代表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很好地引导,就会有助学生掌握知识。
5.主动参与,善于合作。
教学中,我注意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同时精心组织每次合作,使他们在有效、有序的共同学习中得到交流、受到启发。我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合作学习时,不见得每个知识点、每个学习内容都必须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只有在某些地方意见发生分歧时或可多方面解决问题时,才需要适时地采用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样可使学生在充分交流中吸收别人的想法,扩大知识面,又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时在新课程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彼此相互倾听、思考、交流。老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适时评价。学生在这多元性、丰富性和生动性的学习交流中,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并得到发展。
6.打破常规,乐于创新。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首先要为学生营造和谐、活泼的学习氛围。只有在一个相对宽松、包容的环境中,学生才敢于让自己的思想插上创新的翅膀,也才乐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其次,要善于开发资源,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例如在学习了《认识图形》以后,我布置的家庭作业就是要求他们应用学过的图形画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样的家庭作业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经过他们的描绘,一幅幅充满创意的图画出现在我眼前,我不禁感叹他们的思维是如此的活跃。这样的家庭作业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篇4
发现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存在着随年龄上升而下降的趋势;中小学生在诚信上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了反复,即小学生情况最好,其次是高中生,最后是初中生。
发现三中小学生在尊老爱幼和乐于助人等方面做得很好,而在宽容尊重和理解包容等方面做得相对较差;城市学生在宽容、互助等方面的表现要优于乡镇和农村的学生。
一、问题与方法
在中小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中小学生自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社会、家庭以及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借鉴国内外有关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研究,编制了《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以山西省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了太原、长治、运城等市1211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结合深度访谈,调查分析了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应对策和措施,从而为相应的教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认知和认同情况
这一部分共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道考察的是认知情况,第二道考察的是认同情况。
从统计结果来看,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概念还是比较了解的,对国家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非常认同的,说明相关教育机构和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生头脑”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当然,还有近30%的同学表示不了解,说明本话题的教育尚需加强。(见表1)
表1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情况
问 题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不符合
1.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概念很了解。 19.2% 54.4% 26.4%
2.我认为国家和学校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必要。 57.6% 36.3% 6.1%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不同地区的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的认同度都较高,城市和乡镇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概念的了解要好于农村中小学生。(见表2)
表2 不同地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认知情况和认同情况
1.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概念很了解 2.我认为国家和学校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必要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不符合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不符合
城市 31.7% 41.7% 26.6% 66.2% 27.7% 6.1%
乡镇 20.4% 56.7% 22.9% 58.5% 35.9% 5.6%
农村 5.7% 64.4% 29.9% 48.2% 45.1% 6.7%
(二)中小学生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诸方面的具体表现
1.爱国方面
这一部分共设计了正向题和反向题共8个题目,考察中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爱国方面的具体表现。
从表3、表4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中小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度较高。
表3 在“爱国”方面的总体表现(正向题项)
问 题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不符合
奥运会上,当中国国旗升起,国歌奏响时,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非常自豪。 87.5% 9.5% 3.0%
我们青少年应以祖国富强为己任。 56.0% 35.7% 8.3%
我总是尽量少用一次性塑料产品,以减少白色污染。 53.6% 35.0% 11.4%
当国家处于危难时(灾害、外敌入侵),我会挺身而出,报效国家。 46.4% 40.7% 12.9%
表4 在“爱国”方面的总体表现(反向题项)
问 题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不符合
我认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已经过时了。 4.3% 14.3% 81.4%
振兴中华民族是科学家和政治家的事情,与我无关。 4.5% 11.1% 84.3%
只要自己生活安定幸福,国家大事对我来说不是很重要。 6.6% 20.8% 72.6%
我不关心人们的爱国事迹,也不会以他们为榜样。 5.0% 10.2% 84.8%
对不同地区中小学生在“爱国”方面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中小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
对不同年级中小学生在“爱国”方面的差异检验则显示,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存在显著的差异,小学好于初中,初中好于高中,存在着随年龄上升爱国主义情感反而有所下降的趋势。分析原因我们认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价值从一元向多元转变,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国际上各种思想观念的传播提供了便捷通道。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中学生开始热衷上网,沉缅于网络虚拟世界,再加上进入青春期表现出的叛逆,使得他们很容易受到一些西方自由化思想观念的影响,而国家民族观念在他们心中日益淡薄。
此外,在如何践行“爱国”中,几乎100%的同学都选择以实际行动爱国: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爱国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爱国先要热爱班集体、热爱学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2.敬业方面
这一部分共设计了正向题和反向题共8个题目,考察中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敬业方面的具体表现。
表5、表6表明,绝大部分中小学生对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较明确,学习态度端正,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习毅力薄弱等问题。
表5 在“敬业”方面的总体表现(正向题项)
问 题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不符合
我认为学习应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 85.7% 12.1% 2.2%
我对学习的目的(即为何在学校学习)很明确。 56.0% 35.1% 8.9%
老师上课提问题时,我总是能积极地站起来回答。 29.2% 46.2% 24.6%
我不关心人们的爱国事迹,也不会以他们为榜样。 5.0% 10.2% 84.8%
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我能战胜和克服它。 54.0% 40.5% 5.5%
表6 在“敬业”方面的总体表现(反向题项)
问 题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不符合
我觉得学习太辛苦,没有什么意思。 3.4% 14.3% 82.3%
作业中有不会的题,我就不想做了。 7.0% 24.9% 68.1%
在家里,除非家长要求,我不会主动去学习。 5.9% 19.0% 75.1%
我对学习的结果和意义没有追求。 2.6% 11.2% 86.2%
此外,对不同地区中小学生在“敬业”方面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中小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好于乡镇,乡镇好于农村。通过访谈分析原因,我们认为这一结果与农村学生所处的特殊环境有很大关系。他们所在学校多数位于城乡结合处或农村,学生多半是农民或外出务工人员的孩子,父母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子女教育相对较弱,不能很好地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造成孩子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太端正。
而对父母不同文化程度的中小学生在“敬业”方面的差异检验则表明,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和大学以上的父母,在对学生学习动机和态度方面的影响显著好于文化程度为初中和小学以下的父母。
中小学生的学习目的对其学习起着动力作用,是其“敬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为社会(国家)、为家庭和自己两大类。从排序结果可以看出,其中为家庭和自己的成分更大些,而为社会、为国家、为理想的成分比较小,表明当代中小学生学习价值取向的功利性日益突出。(见表7)
表7 对学习目的的看法
您认为学习的目的是:(可多选)
观点排序
1 光宗耀祖,回报自己的家庭。
2 将来挣更多的钱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3 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找个好工作。
4 为国家、社会作贡献。
5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6 纯属满足父母的愿望。
7 说不清楚。
3.诚信方面
这一部分共设计了正向题和反向题共8个题目,考察中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诚信方面的具体表现。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中小学生对“诚信”的含义和“诚信”的价值有着清醒的认识,尚未树立明确的诚信意识的孩子只占极少数。(见表8、表9)
表8 在“诚信”方面的总体表现(正向题项)
问 题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不符合
通常我会信赖同学的诺言。 47.8% 44.8% 7.4%
讲信用是我做人的原则。 74.3% 23.9% 1.8%
遇到售货员多退给我钱这类事时,我会主动把多余的钱还回去。 69.2% 20.7% 10.0%
面对社会上的一些欺骗现象,我会主动谴责。 44.9% 43.8% 11.3%
表9 在“诚信”方面的总体表现(反向题项)
问 题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不符合
如果有好处,我会忘记自己当初的承诺。 2.8% 8.6% 88.6%
我不想自己写作业,经常抄袭同学的。 4.5% 18.5% 77.0%
我总是逃避班里的值日劳动。 3.0% 7.3% 89.8%
为了得到好成绩,有时候我会考试作弊。 2.7% 14.9% 82.3%
此外,对不同年级中小学生在“诚信”方面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小学生在诚信上的表现出现了反复,即小学生情况最好,其次是高中,最后是初中。原因可能是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的不同。初中学生对社会有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社会现实对他们的影响日益增强,其价值观必然趋向多元化,还有,初中生自我意识日益强烈,又有一些叛逆,回答问题可能喜欢标新立异。当然,也可能由于受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初中学生的诚信道德不容乐观。而到了高中阶段,随着认知能力的增长和交往对象的增多、范围的扩展,高中学生越来越真切地认识到诚信对自我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坚守诚信。
面对不诚信的行为,大部分中小学生的表现是好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不诚信或面对不诚信现象不敢抵制的问题。(见表10)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小学生涉世不深,诚信道德心理尚未成熟,缺乏明辨是非、理性思辨的能力,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的关系尚欠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容易受到消极观念及言行的影响。
表10 对“诚信”的践行情况
当看到有同学考试作弊等不诚信的行为时,你的态度是:
立即报告给老师。 47.5%
不报告,但鄙视这种行为。 35.8%
假装没看见。 13.1%
别人作弊,我也跟着作弊。 3.6%
4.友善方面
这一部分共设计了正向题和反向题共8个题目,考察中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友善方面的具体表现。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中小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符合或比较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友善”的要求。其中,在尊老爱幼和乐于助人等方面做得很好,而在宽容尊重和理解包容等方面做得相对较差。(见表11、表12)这与现在的中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以及父母过度的保护有一定的关系,父母家人常常以孩子为中心,无时无刻不在紧紧地呵护着,加上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更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中心”,与同学间常常缺乏相互合作和宽容精神。
对不同地区中小学生在“友善”方面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乡镇和农村学生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城市与乡镇和农村都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学生在宽容、互助等方面的表现要优于乡镇和农村的学生。通过访谈分析原因,我们认为这一结果与他们所处的家庭、生活环境有一定关系。一方面,乡镇和农村的生活条件及水平还不是很高,大部分孩子所拥有、支配的硬件条件很有限;另一方面,这部分孩子的家长多半为生计忙碌,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且父母文化程度相对较低,难免在家庭教育中出现漏洞与偏颇。
表11 在“友善”方面的总体表现(正向题项)
问 题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不符合
我能理解并包容同学的缺点。 39.1% 52.5% 8.3%
在公交车上我会给老、弱、病、残等乘客让座。 70.5% 23.6% 5.9%
当父母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时,我能理解他们。 65.7% 26.3% 8.0%
同学间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我能平心静气地和他们交流。 49.3% 38.5% 12.2%
表12 在“友善”方面的总体表现(反向题项)
问 题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不符合
我往往一个人独享成果,不愿意和别人分享。 2.2% 10.8% 87.0%
与同学发生冲突时,我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16.3% 28.4% 55.3%
看到别人高兴得样子,我总是想方设法来打击一下他。 5.0% 9.6% 85.4%
我总是作弄别人让他成为笑料。 3.2% 8.8% 87.9%
三、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策与建议
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为此,我们提出如下教育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通过思想文化阵地、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种思想文化宣传阵地和载体,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特别是乡镇、农村等薄弱地区,可以依托农村文化站、乡村学校、文化广场等宣传教育阵地,通过板报、文化墙、宣传栏等进行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少年评选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活动、文化娱乐活动,融入核心价值观,引导中小学生增进认知与认同,让广大中小学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美德的倡导者与践行者。
其次,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主渠道的作用,强化新闻宣传。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公益广告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到乡镇,农村的各个角落,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创作出既健康有益、又深受中小学生喜爱的文化产品,同时要注重作品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使中小学生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积极理解,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第三,要充发挥互联网的教育作用,强化网络宣传。积极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宣传教育活动,开发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绿色游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网络游戏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中小学生,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运用微信、微博等新技术、新手段,用先进文化和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净化网络空间,为中小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推进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员教育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积极地承担起责任和义务,将核心价值观的旗帜牢固地插在中小学生的心灵之巅。
一是要在学校的日常管理活动中融入。学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通过编儿歌,讲故事、改成网络语言等方式,构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体系;要尝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班会、社团活动、校园文体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把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之中,建立合理的考评制度,将学生表现纳入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进一步推动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
二是要在教师的培训研讨中融入。学校要通过专业培训、集体研讨等形式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是要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融入。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积极开发各学科所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让广大中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如语文、历史与地理课程中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感受思想精神的崇高境界和高尚情操,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是要在家长学校建设中融入。可以通过开办“家长课堂”、家长成长沙龙等,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成功经验,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尤其要加强乡镇及农村地区广大家长教育力的提升,关注进城务工学生家长、下岗家长等特殊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通过开办“流动学生家长学校”等,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引导家长负起监管责任,以身作则,以良好的价值观教育并影响子女。
(三)注重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指导
为扭转中小学生“知识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局面,要针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指导他们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具体化,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中,引导小学生以行为规范为标准,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促进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二是要加强初中生同伴榜样教育,促进其诚信、友善品质的形成。要充分利用初中生同伴的作用,通过评选和表彰一些诚信、友善的先进典型,行为楷模,引导学生主动将优秀的同伴设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不断激励他们向更高的思想境界攀登。此外,还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付出与奉献,体验对人友善的快乐,培养他们自觉守信、相互信任、乐于沟通的合作精神。
三是要加强高中生的实践指导,促进其爱国情感的提升。要有意地为高中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引导高中生走出教室,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当中,如参加社会福利、救助儿童、社会调查、红色旅行等,在实践中引导高中生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感,磨炼坚强意志,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篇5
关键词:初等教育;语文;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091-01
语文作为最基本的语言学科,是人们进行交际和交流的工具。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阶段,可见他们对学好语文不仅是日后交流的工具,也是以后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育应该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应以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功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乐意学
1、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乐意学。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学习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2、开展各种活动,把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乐趣化。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时间不长等特点,给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如果在教学中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就会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其一,适当的讲故事,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过许许多的书法家,到今天还流传着他们的奇闻轶事。如王羲之“力透纸背”的故事,柳公权勤奋学习的故事,郑板桥“卖字助穷人”的故事等等。学生就会被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刻苦好学的精神所感染,为他们高尚的人格所打动,从而受到启发,在学习过程中个个表现得兴趣盎然。
其二,搞比赛,可以使个人之间的,也可以是小组之间的。小学生生性好动,好胜心、荣誉感极强,他们总渴望自己的成功能得到大家的肯定。针对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字教学中,可安排了一些比赛活动。在活动中,对表现好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比原来有进步的学生也给予肯定。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写字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教学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教学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作为基础语言学科,朗读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会更有利教学效果的提高,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注意的是: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竿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驰情其中,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 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的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三、巧用煽情,产生思想的火花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教师进入课堂要以饱满的精神,将文章中的情与自己心中的情融注于讲解之中,洋溢于讲台之上,再反转过来如水似地流到学生心中,唤起学生的情思,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老师一起去体会文章的意境、思想和情感。
篇6
1.意义先行的教学原则
在学习语言时,孩子的注意力通常首先放在语言的翻译上,他们很少注意到语言形式或语言规则。由于孩子的关注点在语言的翻译上,如果在开始授课时,教师首先谈论语法规则,势必导致他们不感兴趣。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孩子的天性帮助他们学习语言,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在教学时,我们首先创设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孩子在一个有语言氛围的情境中理解所教语法项目的意义;然后提供机会让孩子在较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交际性活动,运用所学的语法项目;最后在孩子理解并会运用的基础上,教师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法规则上,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2.规则隐藏的教学原则
由于小学生刚接触英语语言的学习,处于对一种语言的模仿学习阶段,我们在教学中应避免直接谈论所学的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的交际性运用,引导归纳出正确的语法规则,对智力还在发展的孩子来说,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更合适,更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不少教师的英语课堂枯燥乏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巩固所学的语法项目时,采用过于机械的练习形式,也可以说采用过多的纯语法教学练习,使学生厌倦英语学习,直接抑制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
例如学习一般将来时后,让学生做大量类似如下的练习:
依照例句改写句子:
Model:She is dancing now.(tomorrow)
She is going to dance tomorrow.
(1)I am swimming now.(tomorrow)
(2)Mary is drawing now.(tomorrow)
此类练习只让孩子重复操练所学的语法项目,并没有提供机会让孩子了解应用这个语言点的情景,容易使所学的语言形式与语言的使用语境、意义脱节,不能很好地达到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帮助提高学生语言的交际能力。
此外,孩子天性喜欢好玩的东西,过于严肃机械的练习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摒弃直接的、机械的练习,多提供机会让孩子在有意义的、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练习和运用所学新知识。例如,可以利用讲故事、做游戏、全身反应法、念儿歌等“间接”的方法,帮助他们巩固所学语法。在Model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游戏巩固“be going to do something”这个语法知识:
(1)教师拿起粉笔,说:“I am going to draw something. But what? Can you guess?”
(提示让学生使用句型“You are going to draw...”。)
(2)教师每次画一两笔,让学生继续猜:“You are going to draw...”,直到他们猜对为止。
这样我们利用这个游戏给孩子们提供较真实的情景使用语言,让他们在游戏中无意识地训练所学的语法知识。当然,为了巩固孩子的语法知识,提高孩子运用语言的准确性,教师要在适当时候使用一些机械化的练习方法。
3.掌握好“度”的教学原则
篇7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要求: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5、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四、具体措施:
1、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 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 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 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 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篇8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柏拉图说:“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给年轻人从正确的事情中寻找乐趣。”在现今社会,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主要形式,而“寻找乐趣”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积极心理学关系密切,把教育同积极心理学联系在一起,能完善我国教育现状。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在美国倡导发起的一场心理学领域的革命,它主要研究人类的“积极”,包括积极的情绪、积极的人格、积极的自我、积极的关系、积极的变革等等。那么,结合积极心理学相关知识,应如何完善我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呢?
一、 积极心理学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内部的教育,主要指父母对子女实施的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把家庭教育定义为“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家长的有意识行为,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力量,在家庭教育中需要家长,做到以下两点:
(一)塑造孩子的乐观品格。
乐观精神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精神品质之一,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需要乐观;在人生陷入低谷时,需要乐观。所以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又乐观的家庭环境,父母之间要保持亲密和谐的关系,家庭成员之间要互敬互爱,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产生的潜移默化作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父母自己更要拥有乐观的为人处世态度,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并给与鼓励,当孩子犯了错误时,父母不能一味的责备,当他们取得进步时,父母要让他们感受到取得进步的喜悦和来自父母的温暖,从而培养出孩子的乐观精神。
(二)营造积极的亲子关系。
研究者根据亲子间地位和沟通形式的不同,将亲子间地位和沟通形式的不同,将亲子关系分为养育型、财产拥有型、反向型、冲突型、泛爱型、亚平等型六种类型。其中亚平等型是最理想的亲子类型,在这种关系中,亲子双方互相信任、互相支持,能进行顺畅、深刻的沟通。在这种亲子关系的影响下,父母和子女之间积极对话,和谐相处,出现问题的时候能以最积极最有效的方法解决,使家庭教育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与学校教育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是学生成长的最主要教育环节,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在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的积极心理发展,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认的积极情绪、积极人格,如果在学校教育中能给与学生的积极品质的培养一定的重视的话,那么我国的学校教育将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一)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素质。
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生理和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学生,而积极心理学更关注学生的积极情绪以及乐观、幸福、希望等积极心理品质,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学校应更关注学生积极心理特质的培养,更重视积极心理潜能的开发,更多开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课程。同时也需要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勿以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把学生积极乐观的一面调动出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二)挖掘学生的优势。
积极心理学强调发挥学生的优势,每个学生都会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学校应该在学生的这些方面给予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学生,形成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学生培养体系。同时,学校教育不能单纯地关注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老师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最大限度开发这些优势,把有限的精力用到极大地开发某方面潜能上。
三、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外的社会组织、团体和文化部门对青少年一代直接和间接地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包括大众传媒教育、校外教育。大众传媒教育主要是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书籍杂志、标语口号、党的各级组织和国家各级政府组织的会议和社会活动来实现;校外教育主要是通过少年宫、青少年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来实现.
(一)与教师积极沟通。
教师在发展社会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社会教育发达的上海,学校会向社会派驻教师专门指导青少年教育工作非常普遍。他们的实践表明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的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紧密、配合密切。教师因了解学校和学生特点,组织开展的社会教育项目深入人心,效果显著。
(二)丰富学生精神生活。
多种多样的校外活动可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青少年好奇敏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如果不提供机会满足他们求知、运动、交友的需要,他们或会参与不利于成长、不利于健康的社会活动。
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互相配合,影响相一致时,学生成长的环境协调统一,我国的教育作用就会得到很好地发挥;相反,学生成长的环境则就会充满矛盾和冲突,教育不仅产生不了合力,其作用还会被减弱,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阻碍。
参考文献:
[1]班华.中学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赵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俞国良.论心理学视野中的教师培养与发展[M].教育研究,2008.
[4]冯晓霞.帮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人[M].学前教育,2004.
[5]李伯黍.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刘自主.家庭教育中的生态美术教育引导[J].今日南国,2010.
[7]许立.关于积极心理学价值论的哲学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0.
[8]甄珍.请寻找并研究学生的积极品质―推荐《积极心理学》[J].北京教育,2010.
篇9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最近看了几个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报道、访谈,主持人谈到最多的是“子弟教育”问题,并且说要在学校教育方面下苦工夫。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完全没有提到,甚至连政府、公安部门都这么认为。把儿童和青少年存在的一切不良现象的问题,几乎都归咎于学校教育的不足与失误,这包括学生安全、犯罪等问题。就连学生的生活习惯、家务劳动等的教育都让学校负责,这样就无形地把教育等同了学校教育。夸大和泛化了学校的功能,把过重的任务放在学校的身上,让它担负着本身的压力和越俎代庖的压力。
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发展过程,都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构成的,教育成效往往都是这三方面合力的结果,如果三方面教育步调统一,互相促进,它们的合力就大,效果就好;反之,教育影响就被削弱。如何正确处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呢?笔者粗浅地谈谈个人看法。
一 要充分地重视家庭的基础教育
教育是随生命的开始而开始的,婴儿落地到幼儿上学前首先接触的是家庭,家庭是他们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的最基本、最初步教育的社会群体,特别是早期教育起着学校和社会教育都难以起到的奠基作用。
人的成长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助手和补充。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哲理性很深,它深刻地说明了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近年来家庭教育更是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那么,什么是家庭教育呢?家庭教育是指由家长按国家、社会的要求,对孩子实施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庭教育;在相同的家庭条件下,由于实施的家庭教育不同,其效果也不同。我国现阶段的家庭教育,是由家长和其他年长成员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对培养人才的需要,按照国家的教育目的配合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要求,对孩子实施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按照国家的教育目的,参照园、校的教育教学计划、要求进行,以配合园、校教育,使之完满实现,使孩子更好地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有着早期性、基础性、长期性、持久性的特点。众所周知,学校教育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而家庭则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两者相比后者更为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即使有再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不能有所作为。
儿童的可塑性很强、善于模仿、意识单纯、是非能力差,行为习惯还处于养成阶段,俗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分清对错、善恶、美丑等,会使人终生受益,为其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要克服把家庭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协助老师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而应看成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一个工程。教育的重点应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包括家务劳动、青春期的教育、个性意志的形成、生活习惯等方面,这样就提高了孩子的综合素养。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志士都是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日后才成为名家、大家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成员的态度,将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学校教育是主体
青少年在上学这段期间,受到教育是最集中、最系统、最牢固的,它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青少年教育中心在学校,因为学校教育有很多优势。首先,学校,是对孩子进行专门教育的机构,应该是对孩子进行知识、技能、品行等更为全面的补充教育。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最集中,一天中除了睡觉、吃饭,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学校教育范围内进行学习,全身心地接受学校的教育和各种知识的传播。学校有着积极向上的氛围,它给学生们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优雅的校园、整齐的校舍、干净的楼道,以及各种教学设施,环境的布置,这些都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它有着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拼搏。学校的育人功能是按国家的德育《规程》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所以学校的教育是主体,它对一个人起着动力、导向、保证作用。
三 社会教育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继续延伸和发展
认为,人
[1] [2]
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社会教育无处不在,它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极为广泛,社会教育既是多方面的,也是终生的。凡是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人际关系等,都会对学生浸透着许许多多的影响。尤其是家庭情感危机、市场经济侵染、安全诚信、不良文化因素等等,均对学生构成了严重的冲击和危害,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社会信息进行反馈,使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增强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要深入到社会的大课堂,体验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学习社会规范,扩大社会交往,养成现代素质。
学校面向社会,社会参与教育。只有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好,才能使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的需要,也才能使人的智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 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紧密联系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设的“生活教育”,实践和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极其深远。
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在校是一名学生,同时他也是家庭中的一员、一个社会人。他的性格、能力和信念及责任心的形成都是在家庭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走进学校时,已经是在一定教育基础上的继续教育。学校教育就是家庭教育的延续、引申、补充和完善,是连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枢纽。当然,良好的家庭教育也对学校教育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补充和促进。同时学校也应积极地与社会联系,使社会了解学校的状况,动员社会力量为学校的教育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消除不良的影响。
学校的教育使人知古鉴今、博览群书;社会的教育让人知书达礼、和谐共处;家庭的教育让人尊师重教、尊老爱幼。
篇10
一、“生活即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在1927年《生活即教育》一文中解释:“生活即教育,就是要用教育的力量,来达民之情,逐民之欲,把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并指出:“中国从前的旧文化,是上了脚镣、手铐的……以天理压迫人欲”。他说:“我们主张生活即教育,要是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1934年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一文中确切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他强调“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并把其普及教育的最终目的定为“解放全人类”。
目前推行的素质教育与生活教育的主旨有许多相同之处,审视素质教育的实践,我们会发现有些地方还有待改进:
一是教育和生活相脱节的现象还相当严重。陶行知十分强调教育与生活要保持一致。他说:“过的是少爷生活,虽天天读劳动的书籍,不算是受着劳动的教育;过的是迷信的生活,虽天天听科学的讲演,不算是受着科学的教育;过的是随地吐痰的生活,虽天天写卫生的笔记,不算是受到卫生的教育;过的是开倒车的生活,虽天天谈革命的行动,不算是受着革命的教育。”目前从小学到大学,对学生的劳动观念教育不够,许多学生的劳动意识淡薄、劳动习惯差、自理能力差,我们的爱国教育乃至做人教育也都存在着内容和形式两张皮的现象。我们天天谈爱国,可听到国歌许多学生竟然无动于衷!我们从小教育孩子要诚实友爱互助,可“逢人只说三分话”颇有市场,见恶不止,甚至不敢仗义直言的现象普遍存在,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依然不少。诸如此类的现象,除了社会痼疾以外,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陶行知把教育与生活等同起来,把生活绝对化、概念化是其理论的缺陷。可教育要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教师要以身作则,“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却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
二是素质教育形式化在有些地方和学校相当普遍。开几节体音美课,搞几次艺术节、科技节、生活节便算是素教硕果。购置的电教仪器和图书设备成了上级检查的标本;把德育局限于几节课、几次报告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管理形式上;重智育轻德育和劳动教育、课业负担重、恶补、满堂灌屡见不鲜。如果不能真正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整体入手,不能从教学、管理、环境服务等环节全面落实,那么素质教育就会流于形式。
三是终身教育、开放式教育、个性教育、创新教育等有待加强。1930年陶行知在《再答操振球之问》中指出“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生活即教育承认一切非正式的东西都在教育的范围之内。若拿教育做生活,八股的教育必然造成八股的生活”。这些话启示我们,教育要贯穿人的一生、人的生活的每一方面,这是终身教育的内涵。教育要树立开放式的大教育观,走出学校教育的围墙、书本教育的围墙,以及重智轻能、重智轻德教育的围墙。要把生活教育、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创新教育加强起来。21世纪是全新的知识经济社会、信息革命社会和教育社会,因此学生过电脑的生活,便受电脑的教育;过有个性的生活,便受有个性的教育;过知识创新的生活,便受创新教育。教育要从单一的学校系统向成人教育系统和其他非正规教育系统扩展,教育要从象牙塔教育向市场经济、教学科研效益一体化过渡。
二、“社会即学校”的启示
如果说“生活即教育”是对现代教育本体论的回归,让我们认识到教育是回归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回归人的身心潜能素质,由此超越学校化教育的狭隘,为走向学习化社会,实现学习、劳动、闲暇一体化的贯穿一生的生活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视野,那么“社会即学校”的命题,为构建现代教育主体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和方法。“社会即学校”这个命题,从本质上提出了社会(形式化的人)与学校(形式化的教育)的关系,其革命性和创新性在于,对面向少数人的学校中心论予以批判和否定,认为社会的全体成员才是教育的全体。“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在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在做我们的学生”,可以说是陶行知对20世纪初西方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初见端倪的普及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乃至21世纪的学习化社会的科学诠释。他曾天才地主张“出世才算破蒙,进棺才算毕业”,以扩大教育的时限。他在上世纪30年代末提出的“为了整个寿命的教育”,和现代的终身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当以电脑为主体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带来多媒体教学、网络学校、虚拟大学等全球化学习的热浪时,当建构主义理论、交互式学习、实时教学的思想逐步打破学校、社会、家庭的围墙,陶行知所提倡的“无形的社会大学”便有了真正的生存土壤。它启示我们:
1.要把传统学校中那堵学校与社会隔绝的“高墙”冲破,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和互相学习的热情。他指出:“无形的社会大学,是只有社会而没有大学之名,它是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28宿为围墙,人类都是同学,依‘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之原则说来,人类都是先生,而且都是学生。新世纪之创造是我们的主要功课”,“使自己和同伴近邻养成好学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进步到老”。
2.学校教育要树立“教育服务教育者,教育服务社会”的理念,既不能将教育与社会割裂,又不能等同于社会。一方面教育要有效地利用社会的各种有利因素,另一方面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等素质。学校教育要满足社会成员学习的需求,从服务的角度看待学校的一切工作,要建立一套“教育质量体系”,以持续地提高教育质量,真正实现“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的目标。
3.要转变传统的办学主体,运用社会力量来办校。陶行知说:“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的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济社会的需求。”他说:“民主的教育是民治、民享的教育”,“政府应该还教育于人民”,“应当将校门打开”,“校长应当有社会即学校的观点”,这些思想对于我国提出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很有借鉴意义。
4.实现“社会即学校”的方法是“知行结合”和“六大解放”。陶行知指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这段话阐明了教育教学的规律,也指明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途径与方法。他还提出行知结合的思想:“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他主张“为行动即读书,在行动上读书”,反对以文字书本为中心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做法,倡导行动产生思想、行动创造价值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