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区别范文
时间:2024-02-06 17:3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内涵;区别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高中生而言,就需要认识到不同经济形式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两种重要模式,有必要对他们之间的区别予以辨析,从而正确把握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一、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内涵
(一)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经济体系下,所有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都是完全由市场价格机制所引导的,不受到国家或是地方政府的引导限制。从市场经济的内涵上来说,其就是一种具备很强自主性的经济模式,产生生产的多少、销售的价格、销售的渠道等等,都是有市场主导的,市场需求多,那么就多生产;市场需求少,那么就少生产,一切经济活动都以市场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虽然市场经济具有很高的自主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经济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或是滞后性。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切都是整体把控,不会出现盲目生产的问题。市场经济下,由于市场信息复杂,千变万化,再不能及时获知信息的情况下,就可能导致生产盲目或是滞后,最终导致损失。但是市场经济可以让市场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可以促进经济的最大化效益。[1](二)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一种和“自然经济”相对立的经济模式,其是商品生产、交换、售卖的全过程总和。说的直白一点,商品经济就是以直接交换为根本目的的经济形式。根据商品经济形式的内涵,可以发现其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具有交换性。商品经济的本质是商品交换,所以交换性就是其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第二,开放性。商品经济的产生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实现的,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行业差别。正因为存在行业差别,才会产生商品交换的需求。而且随着经济行业的不断扩张,这种需求也逐渐提升,使得商品经济表现出了很强的开放性特征。第三,进取性。商品经济时代的生产者也是逐利者,为了在竞争中占据强势地位,或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必然要积极进取,对生产技术予以革新,或是扩大生产规模,表现出了很强的进取性。[2]
二、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之间存在的差异
(一)市场形式的差异。不论是市场经济还是商品经济,市场都是最为核心的载体,没有了市场,经济模式也就不复存在了。对比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来看,市场形式之间的差异是二者最为显著的一个差别。具体而言,在市场经济形式下,市场的形式是一种多层次多线条的球状化结构,即不同行业之间相互联系,而每个行业内部又会朝纵向和横向不断拓展,最终形成一个庞大、复杂的市场形式。而商品经济的市场,是一种单层次的多线条结构,不同行业之间的经济交互是比较浅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而且存在差异化的行业经济区别。所以对比来看,在市场的形式上,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就存在差异。(二)市场类型的差异。除去市场形式上的差异,在市场的类型上,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之间也存在差异。具体来说,商品经济是以商品交换为目的的一种经济形式,所以在市场类型上,其只有一种类型,也就是商品交换市场,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建立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上的。而市场经济除了商品交换市场之外,还具有生产要素市场,这就是和商品经济存在的最大区别。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实现的资源配置,即可以通过一定的经济形式来获得资源。而商品经济的市场不存在资源配置,只有通过劳动成果才能交换得到。换句话说,在商品市场中,经济活动的双方是一种交易关系,也可以说是交换关系。而在市场经济中,尤其是在生产要素市场中,经济活动双方是一种契约关系,通过一份契约达成当前的经济交易活动,而不是商品经济中的交换,这是一种本质性的区别。[3](三)经济发展的差异。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商品经济的未来就是市场经济,或者说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过渡阶段,因此二者在最终形态上是存在差异的。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商品经济是在经济发展初步具备了一定规模时产生的,这从商品经济出现的时间点就可以看出来。而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只有经济规模和经济条件达到一定的水平,才会产生市场资源配置的需求,在经济规模较小的时候,是不会产生这一需求的。因此,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区别就是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
三、结束语
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线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6-0007-02
1 我国两次金融危机的应对实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两次危机。政府干预市场的有效手段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我国经历的1998年和2008年的两次国际金融危机应对措施,在货币政策上都采用降低存款、贷款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1998年连续三次降低存款、贷款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2008年下半年央行五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暂免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在财政政策方面的措施均采取了扩大投资、税费改革、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等方面,综合运用预算、税收、贴息、减费、增支、投资等手段,用在基础设施建设、减免部分税费、提高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实现了“投资拉动―经济总量扩大―消费启动―经济自主增长”的传导。尤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为甚,2009年伊始,从1月14日到2月25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国务院常务会议就通过了汽车、钢铁、造船等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进行了4万亿元投资规划;2009年1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在运用金融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同时,进行了区域政策的运用来巩固已取得的经济增长成果。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等10个区域性规划和文件。
2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概览
分析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首先应从重商主义说起,从时间上说,大约出现在15~17世纪,伯恩斯说:“重商主义可以说是政府所采取的干涉制度,目的在于促进国家繁荣和增强国家力量。它有时又被称作中央集权下的经济统治。”重商主义认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奖励出口,限制进口,以增加本国的财富,却忽视了市场作用的发挥。继重商主义而兴起的是古典经济学指导下的经济行为。古典经济学认为财富与利润来自生产领域,国家应减少直至取消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国家只是充当资本主义社会的“守夜人”,古典主义经济学后经马歇尔的均衡理论和瓦尔拉斯等人的一般均衡等理论的发展,新古典主义达到了完美的境地。有限职能的政府和作用范围无限的市场是追求的目标。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大经济危机,长期的经济萧条和大量工人失业让经济沉疴难愈。凯恩斯主张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从摇篮到坟墓”的政府参与形象描述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从20世纪60年代起,英国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国有资产出售的改革运动,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采取极端否定态度,认为经济上的计划化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个人的工作性质、就业差异、分配区别等。这些经济职能的集中必然引起政治权力的集中和滥用,并导致个人自由丧失,其结果必然是社会的农奴化。相信自由市场能顺利地解决一切经济的问题。
3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实质分析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实质是社会资源在二者之间的分配。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出现此消彼长的趋势,尽管认为出现市场失灵的时候,由政府来解决诸如提供公共物品;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使经济外部性内在化;限制垄断;调节收入和财富分配等问题。似乎政府与市场之间是一种互补品的关系,但政府与市场远远不是照相机与胶卷的关系那么简单,至少不是纯粹经济意义上的“互补”。并非离开政府,市场就无法运作;离开市场政府就无所适从,政府是有意识的来调节市场的缺陷,从而完成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二者关系不应界定在互补的范围内,而应界定为替代品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作用中,时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变量,与其说时间影响着二者的相互作用,不如说是市场规律在自发的支配其自身的运作。既然市场自发规律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作为政府就不能够回避这个规律。政府有着强大的宏观调控部门,有着完善的信息收集机制。在明确市场动态的同时,可以调整自身干预范围的大小及自身适应机制,从一定程度上建立一个对市场反应灵敏,并能够及时回应市场要求的机制体系。
分析社会中的经济现象,可以得知,任何经济现象都属于公私的范畴,从国有企业改革产权明晰,权责明确原则的确立到公民私有财产不得侵犯的宪法条文,无不体现着非公即私,非私即公的社会所有权划分。在这样的原则下,“私”当然由假设为理性人的私人主体来管理,遵循着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而“公”则由代议制背景下的政府代为管理,遵循着为委托人服务的原则。二者的共同作用构成了全部的经济生活。由不同的手段和运行机制构成的不同能力主导着政府与市场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沉浮。
4 理想状态下的政府与市场作用模拟
我们可以构建动态的图形来表示政府的作用与市场的作用的关系,之所以称之为动态是因为需要把时间的因素考虑进去。图形如下:
图中横轴代表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应起的作用,纵轴代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直线AB表示政府和市场能力的预算约束线。具体而言,市场作用指市场自身的发育程度,包括市场规则的完善程度,合同契约对交易双方的约束程度,市场的开放性程度。政府作用指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政府自身部门建设能力,政府维持市场环境能力等。二者的能力组合构成了特定时间政府和市场的能力对社会资源利用的约束。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此条约束线的位置是在不断地变化,不同国家在相同时期,此条约束线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而曲线CD则表示政府目标无差异曲线,此曲线的含义是政府在一定时期有自己的发展目标,一旦目标确立,就调动经济、社会资源去实现。在此曲线上的任意点表示在此曲线上,政府的目标是相同的,可以通过不同规模的政府能力和市场能力的组合来达到,政府的目标在一定阶段是相对稳定的。曲线CD向下倾斜表明政府能力和市场能力存在着替代关系,凸向原点表明政府能力与市场能力二者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而用西方经济学的效率最优解的决定,直线AB和曲线CD相切无疑是最有效率的组合,也即在政府能力和市场作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设置经济目标是最佳的选择。
在得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图形之后,我们就可以认识到政府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可以说是在寻求政府作用能力与市场作用能力组合的约束线与政府目标无差异曲线的相交,也是在不断地调整政府经济社会目标,完善自身的发展能力,以期达到最优的组合。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不仅是学术界历来争论问题,也是政府实践中无法回避的现实。而在宏观经济实践中,这样的关系往往是不易捕捉到的。在现实国家中,要么市场发挥作用的范围不断扩大,而政府为其提供条件的能力得不到保证;要么是政府干预范围过多,抑制着市场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反映在图形中就是,直线AB的位置经常出现变动,在坐标轴上的截距出现变化。例如,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看不见的手”对政府的作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传统的政治体制和传统的思想观念使政府的干预范围过大,其职能出现错位,市场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而对经济增长的追求使这些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宏观目标又期望过高。以致经常出现直线AB和曲线CD的背离,达不到最佳的效果。
5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篇3
(一)非公有制经济不具有独立的刑法客体地位
从我国现行《刑法》第2条规定的内容来看。虽然将“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写进了刑法的任务之中,但“私有财产”与“非公有制经济”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并且私有财产的范围较之非公有制财产的范围要小得多。另外在刑法典和刑法修正案中多处使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字样来表述犯罪行为侵害的对象,而非公有经济无此刑法待遇。
(二)同种性质的犯罪行为因主体所在的单位的性质不同,构成不同的罪名,处以不同的刑罚
同样是在公司、企业中的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用单位的财物,只因所在单位的性质不同,刑法规定的罪名和刑罚适用就不相同。公有制经济中的国家工作人员的上述行为构成贪污罪,而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人员的上述行为却构成职务侵占罪。对此《刑法》第183条的规定表现最为明显。其表述如下:“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271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382条,第38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另外,贪污罪的法定最高刑是死刑,而对职务侵占罪,法定最高刑只有15年有期徒刑。对贪污罪的立案起点是5000元,如具有较重的情节,4000元也可以立案;而职务侵占罪的立案起点是5000到10000元,发达地区是10000元。基于同样的利用职务之便的受贿行为,公有制经济中的国家工作人员构成,而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工作人员则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前者的法定最高刑是死刑,而后者的法定最高刑是15年有期徒刑。同样是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公有制经济中的国家工作人员构成挪用公款罪,而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工作人员构成挪用资金罪;前者的法定最高刑是无期徒刑,而后者的法定最高刑是10年有期徒刑。同属公司、企业的人员犯罪,同样侵犯公司、企业的财产所有权或使用权或者公司、企业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但所定罪名却迥然不同,所处刑罚也明显有别,这也体现了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区别对待的态度。
(三)相同的犯罪行为,因发生在不同的所有制经济形式中,导致罪与非罪的不平等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刑法在保护其经济利益方面,不能因所有制经济不同而区别对待。现行刑法对非公有制经济利益的保护力度与对公有制经济的保护力度显然不同。例如根据《刑法》第165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的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构成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根据《刑法》第166条的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具有该条所列情形之一,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为亲友非法牟利罪。根据《刑法》第167条的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为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根据《刑法》第168条第1款的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分别构成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失职罪,国有公司、企业人员罪。根据《刑法》第169条的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或者可能发生非公有制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为亲友非法牟利,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失职、,低价折股、低价出售公司、企业资产,并且造成非公有制公司、企业财产或者经济的重大损失的行为,这些行为也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该受到刑法的规制。现行刑法以行为对象的所有制性质作为制罪的标准,明显具有轻非公经济的保护而重公有制经济保护的色彩,体现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刑法上的不平等地位。
二非公有制经济未得到公平保护的原因
由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地位已经确立,但由于人们传统观念的惯性以及经济、政治体制诸方面的原因,致使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遭受不平等待遇的现象屡屡发生,不同程度地阻碍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一)传统观念因素。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认为“公有制即社会主义,私有制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出现违背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初衷,甚至在有些人的心中非公有制经济是“唯利是图”的代名词。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错误的传统观念正是非公有制经济在前进道路上步履维艰的根源。
(二)经济体制因素。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前由于我们没有非公有制经济或者主观漠视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的存在,经济体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实行的是纯正的计划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后非公有制经济应运而生、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由于体制改革的天然滞后性造成了我们目前的经济体制还是难以适应迅猛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
(三)法律体系因素。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于1999年写入宪法修正案,2004年宪法修正案进一步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保护原则。这必将带来非公有制经济的新一轮腾飞。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宪法不能司法化,当非公有制经济受到犯罪行为侵害时,不能直接依据宪法规定寻求法律保护,缺乏配套的法律保护体系。
三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刑法保护的措施
(一)转变观念,建立市场经济主体平等思想
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平等的刑法保护,就是要解决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刑法意义上的平等性问题,也即实现对非公有制经济财产与公共财产的平等的刑法保护,对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的犯罪,应当处以与侵犯公有制财产的相同的刑罚。而这一切都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经济优于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的传统观念,进一步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市场主体地位平等的新型市场经济主体观,充分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大量岗位空缺,能够有效地吸收国企改革中的下岗职工,从而解决国企改革的后顾之忧,加速国企的改革步伐;非公有制经济的稳健发展势必形成强大的竞争力,迫使公有制经济寻求更为迅捷的发展之路。从而间接地增强公有制经济的竞争实力;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活跃程度的标志,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有效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加快当地发展步伐的基础上,更能促进外资的融入,形成良性经济循环,为经济的发展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这一切,都必须依靠新型的非公有制经济市场观的形成,也只有建立了剥离了所有制外壳的纯粹的市场经济主体的平等观,才能在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与公有制经济相同的法律条款,也才能最终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平等刑法保护。
(二)立法机关应及时修改并完善刑事立法,填补现行刑法对非公有制保护的空白,消除现行刑法对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平等保护。
1、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的独立客体地位
在《刑法》第2条中以列举的方式增设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财产权”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将非公有制经济的财产明确规定为刑法的客体,同时也可以大大调动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因素,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注入强劲的动力。
2、实现定罪的平等。
针对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罪,低价折股罪等强调身份的罪名,笔者主张将以上各罪的犯罪主体范围予以扩大,修改上述犯罪中对犯罪主体的规定,将其罪状中的“国有公司、企业”改为“公司、企业”,以实现对两类主体在定罪上的平等保护,维护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
篇4
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转型经济国家,其巨大的潜在市场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各国、跨国企业关注和争夺的对象。俄罗斯国土辽阔,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教育水平和国民素质较高,与我国的资源秉赋和产业结构形成互补性的格局。因此,发展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俄罗斯经济转轨后对外贸易的发展走势
俄罗斯从1991年到2001年对外贸易发展表现为“两下两上”的曲折发展进程,发展走势呈“W”型。具体数据见表1。
表11991年~2002年俄罗斯对外贸易发展动态(单位:亿美元)
注:贸易额包括个体贸易。此表转引自《今日俄罗斯市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出版,第33页。
从表1不难发现,10多年来,俄罗斯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锐减期(1991~1992年)
苏联1991年全面解体,1992年俄罗斯开始实行激进的经济转轨,生产大幅度下降,通货膨胀严重,外贸额锐减。1991年和1992年外贸总额与上年同比分别减少了33.5%和20.7%,进出口额的锐减是国内经济危机的重要信号,是经济转轨后国有外贸机构机制失灵而私营外贸机构尚未得到发育的必然结果。
(二)回暖期(1993~1997年)
从1993年开始,俄罗斯生产的降幅减小,通货膨胀速度减缓,一些适应市场经济的部门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到1997年,经济止跌趋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出现增长,商业部门比较活跃,金融市场比较稳定。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从1993年起,对外贸易总额比上年增长8.6%,1994年接近锐减期开始的1991年,1997年达到1619.39亿美元,超过了1991年锐减前的水平,提升到外贸总额的最高点。
(三)危机期(1998~1999年)
1998年是俄罗斯对外贸易急剧转折的一年,1998年和1999年俄罗斯外贸总额分别比上年下降了17.6%和13.3%。这两年俄罗斯对外贸易的下降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1998年“8.17”卢布大幅度贬值出现金融危机,国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锐减,企业投资能力下降,进口大幅度减少(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1~7月俄进口增长6%,危机发生后的9~12月俄进口下降56%);二是美国、欧盟等国家对俄发起92起反倾销案,使俄每年因此蒙受损失约15~20亿美元。三是1998年国际市场行情低迷使出口额大幅度下降,当年俄出口商品价格平均下跌17.6%,出口收入损失约150亿美元。(四)复苏期(2000年~至今)
2000年普京总统执政,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刺激宏观经济增长,着力打击外贸走私集团,使俄罗斯较快地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2000年以来,对外贸易逐年复苏,2000年和2001年的外贸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9.7%和4.85%。俄罗斯外贸复苏的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国际市场行情对俄出口十分有利;二是生产领域特别是进口替代型企业的生产增长幅度较大,抑制了进口贸易,顺差大增。2000年和2001年的外贸顺差分别为610亿美元和496亿美元,2002年头5个月外贸顺差仍保持在186亿美元的水平上。三是1998年金融危机后卢布贬值,使俄出口商品价格至今仍有竞争力。二、俄罗斯进出口商品结构与贸易伙伴的分布
俄罗斯出口商品结构以能源产品和资源型原料产品为主,能源产品大约占出口商品总额的40%以上,尤其是石油产品,其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甚大,一旦国际油价升高,俄罗斯的出口形势就好;一旦油价下降,出口额必然减少。再者,金属、宝石及其制品占出口商品的1/4,俄罗斯的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体现了它鲜明的特征。其具体商品结构参见表2。
表2俄罗斯出口商品结构(%)
注:上表中不含个体贸易。此表引自《2002年俄罗斯数字快报》369页,数据不含独联体国家。
俄罗斯进口商品以机器设备、运输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为主,其相加几乎占到进口商品总额的60%以上,说明多年来俄罗斯工业缺乏技术的更新改造,工业设备严重老化。另外,农业产品依然短缺,农副产品难以满足国内需求,每年不得不动用外汇,大量进口食品。俄罗斯进口商品的结构见表3。
表3俄罗斯进口商品结构(%)
注:上表不含个体贸易。此表引自《2002年俄罗斯数字快报》371页,数据不含独联体国家。
俄罗斯是横跨欧亚的大国,由于历史形成的经济区域分工和经济地理的特点,俄罗斯的经济重心一直在欧洲。俄罗斯分为12个经济区,其中加里宁格勒州游离俄罗斯大陆处于西欧,其产业密集的经济区域位于北方经济区、西北经济区、中央经济区、伏尔加——维亚特卡经济区、中央黑土经济区、伏尔加河流域经济区、北高加索经济区和乌拉尔经济区;位于中部和东部的西西伯利亚经济区、东西伯利亚经济区和远东经济区地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5%,但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22%,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于欧洲地区。这种经济状况决定了俄罗斯对外贸易的重点在欧洲,与欧盟、独联体国家和中东欧国家的外贸比重占到80%以上,与亚太经合组织国家的外贸比重还不到20%。
俄罗斯对外贸易伙伴的区域分布,欧盟居首位,约占俄贸易额的34%,其后依次为独联体国家、亚太经合组织国家、中东欧国家,它们大约分别占俄贸易额的19~22%、17%和13%。详见表4。
表41997年~1999年俄罗斯对外贸易伙伴的构成(%)
注:上表数据不含个体贸易。此表引自《今日俄罗斯市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出版,第31页。
俄罗斯主要的贸易伙伴分布于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主要的贸易伙伴有英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荷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芬兰、法国、瑞士、瑞典;在亚洲主要有印度、塞浦路斯、中国,土耳其、日本,在北美洲主要有美国,在非洲和大洋洲外贸总额很小。
俄罗斯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额参见表5和表6。
表5俄罗斯1995年~2001年向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贸易额(单位:百万美元)
注:上表数据为实际发生额。此表引自《2002年俄罗斯数字快报》363~364页。
表6俄罗斯1995年~2001年向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贸易额(单位:百万美元)
注:上表数据为实际发生额。此表引自《2002年俄罗斯数字快报》365~366页。
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具有传统的贸易关系。由于地缘优势和既往产业链的连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依然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外贸关系,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的进出口额大体相当于其进出口总额的10%左右。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参见表7。
表71995年~2001年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的进出口额(单位:百万美元)
注:上表数据为实际发生额。此表引自《2002年俄罗斯数字快报》367页。
三、俄罗斯外贸体制与现行政策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组建新的对外经济贸易管理机构的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法令,对本国的对外贸易体制进行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废除国家垄断制,建立对外贸易自由化体制,在经营方式、支付手段以及管理制度方面逐步同国际通行的制度接轨。俄罗斯外贸体制改革经历了十分坎坷的过程,在关税手段和非关税手段上也几度调整,即使是当前的外贸体制也仍处在变动之中,俄罗斯在维护自身外贸利益与争取早日入世之间进行着艰难的选择。俄罗斯外贸体制与现行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废除外贸国家垄断制,推行对外贸易自由化
俄罗斯改革的首批法令就是废除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用市场调节的方法代替行政调节的方法,实现对外贸易自由化。
1991年,俄罗斯政府颁布了关于在俄联邦境内对外经济活动自由化的法令,取消国家过去规定的企业参加对外经济活动的各种限制和禁令,“允许在俄罗斯境内登记的一切企业及其联合公司,不分其所有制形式,可不经专门登记开展对外经济活动。”俄开始从国家高度垄断的外贸体制,向对外贸易自由化转变,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这项改革的宗旨是:建立一种调节机制,一方面应最大限度地促进俄罗斯国内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符合当前国际贸易惯例,实现俄罗斯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
这项改革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将从事外经贸的企业实行私有化,推行股份制,组建和发展集团公司。除军火出口公司和一些专营战略性原料的进出口公司的控股权均由国家掌握外,这些大公司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逐步与经贸部脱钩,朝着集金融、生产、外贸功能为一体的跨部门集团公司的方向发展。其次,国家不设置障碍,企业和经济组织可以自由地开展对外贸易活动,自由地进入国际市场,寻找合作伙伴。最后,逐步形成符合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节对外贸易做法的完整体系,运用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注意发挥关税、利率、汇率等经济调节手段的作用,减少行政干预。
规范关税和非关税制度。受传统经济体制影响,原苏联的关税制度单一,税制税目自成体系,进出口关税不分档次,关税对调节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作用不大。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改革和规范关税制度,努力向国际通行的制度靠拢。
(二)进口管理政策
1.进口关税
1992年初,俄罗斯对一些进口商品规定了很高的税率。但是,由于国内经济状况恶化,不得不下调一些商品的关税。同时,对不同类型国家规范了实行区别待遇的关税。同俄有最惠国待遇关系的国家实行基础税率(15~50%);同俄没有最惠国待遇关系的国家实行普通税率(30~100%);同俄有贸易协议的发展中国家实行优惠税率(7.5~25%)。中国属于这一类国家。俄从1993年2月1日开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的收入。从1993年8月1日起,俄实施新的海关税法,新税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俄海关制度已开始同国际通行的方法接轨。1994年3月15日起,俄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税率,这次调高税率是为了保护本国同类商品在市场中的地位,免遭外国商品的冲击,具有很强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为调节本国经济的发展,从1996年5月起,俄又提高了平均进口关税的税率,由原来的12.5~14%提高到14~15.5%。同时,还采取了一些非关税调节的行政手段,加强对进口商品的管理,如严格进口安全检验制度,自1997年1月1日起要求所有进口商品必须使用俄文标签等。
2000年4月1日起,俄开始实行新的进口关税税率表(正式名称为《俄罗斯联邦海关税则》)。对80种商品的税率进行了调整,其中上调的30种,下调的45种,另外5种商品在从价税不变的情况下规定了从量税。根据2000年11月27日第886号俄罗斯政府决定,对上述新税率表进行部分修改,自2001年1月1日起,对3500项商品实行新进口税率。当前俄进口税率除零税率外,分为5%、10%、15%和20%等4档。对汽车、白糖、酒精、酒类制品、烟草制品等特别敏感商品仍实行25%和30%的进口税率。
2.增值税
自1993年2月1日起,俄开始对进口商品征收增值税。针对不同的进口国别,俄实行以下两种增值税征收办法:对独联体国家的商品免征增值税;对非独联体国家的商品计征增值税。
目前俄实行两种增值税率:粮食、基本食品、原糖、野生果实、浆果、核桃、用于科技目的或生产饲料或制作药品的鱼粉、鱼和海产品、儿童用品等进口商品的增值税率是10%;其他商品的增值税率是20%。
根据有关法律,进口商须两次支付增值税:首先是在办理商品进关手续时,要按商品的海关申报价值、进口关税和消费税的合计金额计征增值税;之后,在俄联邦境内加工和销售进口商品过程中的新增价值部分也要缴纳增值税。
3.消费税
俄对进口商品征收消费税始自1993年2月1日。目前仅对酒类、香烟、汽油、首饰和小轿车等五大类进口商品征收消费税。
无论自独联体国家还是自非独联体国家进口上述商品时,均缴纳消费税。
消费税率与关税税率一样,可以按从价(按商品海关申报价值的一定百分比)、从量(每一计量单位商品应缴纳多少欧洲货币单位)或复合(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办法征收。
与增值税不同,进口商只需一次支付消费税,即在办理商品过关手续时支付。在此之后,缴纳过消费税的商品在俄境内销售时,无需再次缴纳消费税。
4.非税收调节措施
俄罗斯对部分进口商品实行许可证管理。迄今为止,商品进口到俄罗斯一直不受配额限制,许可证管理也只针对有限的商品。需接受许可证管理的进口商品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某些特殊商品,包括保护植物的化学产品、工业废料和译密码设备;第二类是需按俄总统和政府规定的特殊程序进口的商品、技术和科技信息,包括武器弹药、核材料、贵金属、宝石、麻醉剂、镇定剂、可用于制造武器装备的个别原材料和设备等。
但按照保护国内市场的需要,俄逐步增加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种类:自1997年1月1日起,开始对食用酒精和伏特加酒的进口实行许可证管理;自1998年5月1日起,开始对彩电整机进口实行许可证管理;自1999年1月1日起,开始对烟草及其工业代用品的进口实行许可证管理。
(三)出口管理政策
1.出口关税
在调整出口税方面,由于出口秩序混乱,俄罗斯经历了一个从上调到下调的过程。1991年在向市场经济过渡初期,俄在出现大量原材料低价甚至倾销价竞相出口问题后,不得不实行出口专营并上调出口税,这样,战略性原材料出口的混乱局面得到抑制。1992年11月俄开始实行新的出口关税税则,新出口关税税则的趋势是,适应贸易自由化政策的要求,较大幅度地调低出口商品的税率,并且减少征税商品的种类。出口商品的税率从原来5~70%下调到3~25%。征税商品种类由1992年的53个大类减少到1993年的29个大类。特别是机电产品开始减征、免征基础税。1994年俄再次调低商品出口税,并决定今后商品出口关税将受到两种限制,其一是数量限制,只有少数商品征收出口关税,其中包括某些矿产原料、燃料、黑色和有色金属、化工产品、林产品、粮食、航空装备、武器和军用材料等。由于无法精确计算这些商品的国内生产费用,所以,俄征收这些商品关税是依据出口效益而定。其二是时间限制,根据俄联邦《海关税》的规定,出口关税征收到1996年1月1日为止。1998年8月俄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后,在国家财政日益恶化的压力下,为寻求新的资金来源,弥补国家预算亏空,1999年初以来,俄政府颁布命令,开始对部分主要出口创汇产品征收临时出口关税,需缴纳出口税的商品清单中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有色金属、木材、皮革料、大豆、油菜籽、葵花籽、某些食品等。
2.增值税
根据出口地域的不同,俄实行两种增值税征收办法:
一是对向非独联体国家出口的商品免征增值税。1996年这一优惠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凡与向非独联体国家出口商品相关的运输、装卸和换装等服务业务也予以免缴增值税。
二是对向独联体国家出口的商品则按全额税率(20%)征收增值税。增值税先由买方支付,再由出口商负责上缴国家财政。
1996年底~1997年上半年,国家加强了对享受增值税优惠的出口商品的监督管理,规定出口商必须向税务监察部门提供由海关出具的书面证明,证明货物确系运往非独联体国家。
3.消费税
根据贸易方式、商品品种和出口地区的不同,对消费税应税商品规定如下计征办法:
一是通过易货合同的出口,需缴纳消费税。
二是向非独联体国家的出口(石油和天然气除外),免征消费税。
三是向未加入独联体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主要指波罗的海三国)的出口,如以非自由兑换货币结算,免征消费税。
四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均需缴纳消费税。
石油、天然气的出口消费税率由俄联邦政府的专项决议加以确定。根据不同产地的矿业地质条件和经济地理条件,国家对不同的石油开采企业规定了不同的消费税率。
4.非税收调节措施
一是对某些商品实行出口配额和许可证管理。
目前俄对以下两类商品的出口实行配额和许可证管理。第一类主要指那些按照国际协议的规定应主动限制出口数量的商品,如纺织类半成品和成品、个别黑色金属制品、碳化硅等。第二类是某些特殊商品,包括野生动植物、药物原料、译密码设备、武器、核材料及其装置、贵金属及宝石、矿物学及古生物学的收藏资料、半宝石及其制品、麻醉剂、镇定剂等。
在实践中,出口配额的分配主要是通过招标或拍卖进行。配额如有富余,亦可通过实际出口业务加以分配。出口许可证由俄经贸部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负责发放。
二是对出口商品进行海关估价。
为了防止出口商低报出口价格、海外结余利润,自1996年12月起,俄规定对出口商品实行海关估价。确定海关价格的基础是合同成交价,即出口商品买方实际支付或应该支付的费用,此外还应包括由买方承担的、但未包含在合同成交价内的费用,如中介费、费、包装费、知识产权对象使用费等。
三是对加工服务贸易的出口进行管理。
近年来,加工服务贸易(外国商人购买俄产原料后,不将其运出俄境,而是与俄企业签订加工合同,委托其对所购原料进行加工)在俄境内得到较大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俄海关专门做出以下规定:卖给外国公司的俄产原料不受海关监管;海关机构不参与上述原料及其中间加工产品在俄关境内的转运;获得的最终加工产品可按照一般出口制度(包括配额和许可证规则)运出俄联邦关境。
四是加强对出口收汇的监督。
1993年10月,俄建立了计算机外汇监控系统,自1994年1月1日起,开始对出口商的出口收汇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该系统的运行方式是:计算中心与俄全国各地经营外贸结算业务的商业银行建立起计算机联网关系,商业银行将出口商每一笔出口业务的最后收汇情况传给计算中心,中心将其与计算机中储存的该笔业务所签合同的总金额、商品品种和数量、支付条件等进行核对,以确认出口商有无隐匿外汇收入的行为。1998年8月俄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后,为防止资本大量外流,俄对出口贸易的支付方式进行了严格限制,规定只有在出示已收到100%预付款证明或已开立出口商品海关价值全额信用证后,出口商品方可出境。
(四)限制易货贸易,积极与国际贸易体制接轨,不断扩大现汇贸易方式
易货贸易是苏联在经互会范围内长期实行的基本对外贸易形式。这种贸易形式的特点是,实行计划协作和非现汇支付结算。供货价格由双方议定,一般都大大低于世界市场的平均价格。易货贸易能够调节余缺,并能弥补外汇短缺,对发展双边贸易关系曾起过积极的作用。自俄罗斯提出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方针后,开始实行限制易货贸易的政策。俄认为,易货贸易对俄具有不等价交换的性质,俄在这种贸易中吃了大亏。俄罗斯从1992年下半年起便开始限制易货贸易协定的实施,主要措施有:第一,不断提高易货贸易商品的出口税率。易货贸易商品的出口税原来就高于基础税率15%,1992年9月又上调15%。1993年1月起再次上调,使其税率高于基础税率50%。第二,对易货贸易实施监督和登记制度,以保证进口和出口商品的等值。第三,在易货贸易中不断提高支付硬通货的比重。对于一些被认为是对方必需的商品,则要求完全支付硬通货。易货贸易在俄罗斯贸易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国际通行的现汇贸易方式正在不断扩大。
四、俄罗斯入世进程与外贸发展趋势
展望俄罗斯对外贸易发展的未来,不难看出,俄罗斯正在积极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另外,俄罗斯努力推进加入世贸组织,将对本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
俄罗斯独立之后,很快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员国;1994年加入欧共体一般特惠体系;1996年加入欧洲委员会;1997年加入巴黎俱乐部和伦敦俱乐部;1998年11月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正式成员国。从1994年开始,俄罗斯提出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申请,1996年开始入世谈判,至今已和50多个世贸组织成员国进行了关于入世的双边会谈。普京就任总统后,多次明确表示入世的愿望,俄罗斯积极推动入世进程有其深刻的背景原因。
苏联曾是世界第六贸易大国,但俄罗斯独立后退居第二十五位,仅为原苏联贸易额的40%。由一流强国沦为二流乃至三流的国家。普京执政后,俄罗斯由大乱趋于大治,重振大国雄风成为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目标。俄罗斯的外贸自2000年才恢复为正增长,2001年突破1500亿美元,而我国已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大体推算俄罗斯GDP的增长1/3是由外贸拉动的。俄罗斯政府清楚地认识到,入世对俄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可以扩大俄产品出口的数量与品种,有利于引进外资;有助于消除国际市场对俄出口产品的歧视性限制;总之,入世之后,俄罗斯可以通过扩大外贸出口进一步振兴国内经济。
但是俄罗斯入世的谈判中存在许多难点:一是西方国家对一系列工业产品的俄进口关税提出“零关税”要求,如化工产品、钢铁、药品、纸、家具、医疗设备等;对一些工业品的关税,要求大幅度降低。如对汽车,美国要求俄将汽车进口税由25%降为10~15%,俄方则以30%为起点,经过7年降至15~17%。二是关于农产品补贴问题,三是关于服务贸易问题,四是关于法律制度问题,以上问题的解决并非朝夕之功,俄罗斯入世谈判将经历一个十分坎坷的过程。
尽管俄罗斯入世问题的利弊得失在国内引进巨大的争论,但俄罗斯积极推进入世进程的方向始终没有改变。俄罗斯政府将在以下领域进行艰难的选择。
一是在工业领域,寻找开放市场与不损害国内生产者效率和竞争力的最佳结合点。合理地确定每一种工业品的进口关税,在5~7年的过渡期内逐渐开放市场,使这些产品的关税从较高的水平降至世贸组织成员国可以接受的水平。
二是部分开放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国资本进入服务贸易领域的时间和规模保留一定的限制。俄罗斯银行、保险、证券业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竞争,投资环境差。俄即使入世后,投资环境也不可能立即得到改善,外国金融等服务贸易机构进入的时间将会延缓,这将为俄服务贸易领域提供一个适应的“时间差”。
三是保护农业,俄政府提出对农业的补贴额定为每年162亿美元,这只是为将来入世后预设的标准,现在就俄的财政状况而言根本谈不上对农业的补贴。如2001年的补贴还不到10亿美元。再者,一般认为遥远的运输距离对俄可起到保护作用,如把国外农产品运到俄罗斯的纵深腹地,成本将增加10%。因此俄方普遍认为,农业实际上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关键问题不在于提供关税保护和补贴,而在于经营机制的改革。
四是与谈判最强硬的对手欧盟周旋。对俄罗斯来说,入世谈判最强硬最难缠的对手是欧盟。欧盟市场约占俄进口额的40%与出口额的38%,在俄吸收的全部外资中有一半来自西欧。因此,欧盟的态度对俄入世无疑至关重要。欧盟一方面表示欢迎俄入世,同时又向WTO施压,让其制止俄对他们的倾销活动。俄一方面要认真对待欧盟,巧妙周旋讨价还价,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做出某些让步,以寻求突破,与欧盟谈判的成功将会使俄入世进程越过最大的障碍。
鉴于上述分析,俄罗斯未来的外贸发展将有以下几个趋势:
一是进一步降低关税。在关税政策方面,1996年俄罗斯试图完全取消出口关税,但1998年以后又对一些商品重新开征进口税,到2000年继续对石油等产品征收出口调节税。从1996年起,俄开始逐步进行关税减让,2000年俄进行关税改革。从2001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新税率。目前,发达国家的有效关税税率已降到5%以下,发展中国家已降到10%以下,俄方的平均关税现为14~12%左右,未来的趋势,在国民经济回升的前提下,将继续降至10%左右,并有可能降至10%以下。
二是逐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俄罗斯经济转轨以来,国家外汇收入比过去更加依赖石油原材料的出口,这不仅使俄经济形势越来越取决于这些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行情,而且国际社会的反倾销斗争使这种出口结构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普京主政以来,反复强调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刺激制造业发展和促进出口,根据俄原有的经济结构,扶持军工企业,大力发展军火出口,是其产业政策的重要举措。普京还强调,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发展军工综合体,通过复兴军工产业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俄具有巨大的科技潜力和较高的劳动者素质。预计未来的俄罗斯将逐步调整原油制品和原材料出口占主导的出口产品结构,逐渐形成原材料产品与军工产品、科技产品并重的出口格局。
篇5
一、强化改革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
党的*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集中体现了改革、创新、发展的主题和与时俱进的时代创新精神。目前,在监管领域、监管对象及监管层次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工商所监管的方式方法还未发生相应的转变,仍陷入微观管理领域而不能自拔,完全习惯于那种重点整治或集中治理式管理方式而放弃或放松应有的日常监管,从而放弃从高层次上监管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了工商所监管效能及执法水平的提高。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联系我们基层工商所的工作实际,把我们的思想认识和工作的落脚点定位在执法为民、服务于发展、创建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上来。要模式创新,增强活力,要改善管理,服务于经济发展。因此要不断地更新思想观念,强化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识。及时深入研究工商所监管机制改革面临的新情况,要善于用改革创新的观念和方法去解决前进中存在的一切问题。
转变观念作为强化工商行政管理的对策之一,这几年也一直在强调,但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比如对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深刻内涵还缺乏准确的把握,仍停留于监管集贸市场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因此,对于习惯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思想、管理方式方法的广大工商管理干部尤其是基层工商干部来说,转变观念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广大工商干部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认清工商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深刻认识工商行政管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所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调准管理观念和管理思想,自觉提高管理层次,从狭隘的监管集贸市场和个体私营经济的管理模式中摆脱出来,增强监管的自觉性和准确性,防止“穿新鞋走老路”。
二、进一步深化工商所机构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对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要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真正的市场经济是一种有规范、有秩序的经济,没有规范、没有秩序的经济绝对不是市场经济,这是历史的经验,也是我们的总结。我们必须深入领会这一精神,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
在现阶段,工商所机构的改革应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职能转换和科学管理的要求。一是坚持按经济区域设立工商所的原则,调整和规范工商所的设置。以适应新形势新体制下市场监管执法的需要。二是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合理配置工商所内部的职能分工,针对工商所人员少,工作覆盖面广的特点,突出监管职能的综合性和协调性,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类,探索出一种区别于机关内部职能设置模式的基层工商所监管分工模式。
三、充分发挥工商所市场监管的职能作用,创新监管形式,拓展监管领域
一是实行三权分离制度,从根本上理顺内部结构。三权分离即将工商所的登记初审权、监督管理权、行政收费权分离,相应的建立三个管理室,即:初审登记室,主要负责辖区内由基层局登记管理企业的登记咨询和年检,负责个体工商户的开业、变更、注销登记的咨询、受理初审和验照贴花等一切许可作为行为工作。监督管理室,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工商所的职权,负责对辖区内各类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业进行规范管理的指导服务,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收费管理室,依据有关规定负责管理费和罚没款的收取和上缴,负责管理各类票据和账册。工商所要在三权分离、三室建立的基础上,针对三室职能协调配合中的关键问题,健全完善与新机制有效运行相关的各项配套制度,增强三权分离的内部监督机制,发挥三权分离的监管执法功能,做到三室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整体工作全面推进。坚定不移地把监管执法放在首位,各工商所配置到监督管理室的人员一般不得少于本所人员的50%。
二是建档立卡,管好经济户口。工商所对辖区内的个体工商户和企业不论登记主管机构和行政隶属关系,都要按户建档立卡,健全完善经济户口,实行全面监管。档案内容包括登记注册的基本资料、经营基本状况、日常执法检查及处理情况、违法行为处罚情况,以及讲诚信、无假冒、重合同、守信用等其他管理资料。建档立卡后,工商所根据经济户口记录的内容,按年度确定监管类别,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确定日常监管的方向和重点。经济户口要逐步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实现网络互联,资源共享,面向社会开放。这是工商所机制改革基础建设工作的一个重点。必须加强这项基础性工作的力度,充实完善监督管理档案,促进建档立卡规范化,将辖区内各级登记和各类性质的经营主体搞清楚,并统一建档立卡。要做到档案建得全,企业基本情况说得清,切实发挥经济户口在监督管理中的作用。要求工商所建档立卡率必须达100%
三是全面推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做到五清,即执法主体清、执法责任清、执法程序清、执法目的清、执法手段清。在确保“十二率”上细做文章,即登记初审正确率、个体工商户及各类企业验照贴花年检率;违法违章案件发案率、案件核审率、办结率、准确率、复议应诉率;消费者申诉案件处理率;个体私营经济登记到位率、广告管理备案到位率、非住宅房屋租赁合同登记率、管理费收取上缴率,通过细化及数字化的管理,着力体现基层工商所精干效能和综合监管的特点,立足于培养复合型的监管执法人员,市场巡查要紧密结合辖区监管任务的实际进行,补充、完善、规范市场巡查内容,探索市场巡查新的方法。注重提高监管人员的巡查技能和责任心,保证巡查区域情况说得清,发现问题反应快,对在巡查中发现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等各类违法行为,在巡查中发现一起就必须及时处理一起,在执法中树立工商的权威性。工商所在市场巡查中,既是执法队,又是法律宣传队,政府的工作队。因此在市场宣传中既要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又要热情、有针对性地为市场主体提供法律服务,不断提高市场主体依法经营的自觉性。要在巡查中关注市场主体经营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在职能范围内从实际出发积极给予帮助解决,热情指路。在执法和服务中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以工作实绩树立工商部门的良好形象。总之,市场巡查工作要有新意,从规范市场行为,深化市场巡查内容,加大市场巡查力度,探索市场巡查形式方法等方面不断向纵深发展。
四是市场巡查,由“守株待兔”的静态管理向动态的综合监管转变,由凭经验、粗放型管理向科学、规范化监管转变。市场巡查的目的就是要对市场主体全方位进行日常动态监管。巡查中必须做到九查:一查经营主体资格,坚决取缔无照商贩;二查登记事项;三查接受管理情况消除管理死角;四查商品和服务质量,规范其经营行为;五查商标使用情况,有无侵权假冒和使用不规范的违法行为;六查广告内容和设置,是否合乎规范要求;七查有否合同欺诈;八查有无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九查有无依法按时缴费。采取的巡查方式一是区域巡查与驻场管理相结合;二是全面巡查与专项整治巡查相结合;三是日常巡查与举报出击巡查相结合。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工商所大胆正确使用处罚权,要打破机械地按专业、专项分工的传统模式,实施对管区内的各类市场主体交易行为进行全面统一的监管。要通过改革创新工商所的监管模式,促进工商所综合监管效能的提高。
长期以来,工商所行政收费是硬指标,执法监管是软任务,在全面推行工商所日常监管机制改革后,通过落实执法责任制,完善评议考核制,奖惩挂钩,激励和调动干部执法办案的积极性,拓宽了监管的领域,借此锻炼培养一大批执法干部,使干部从强迫学到自觉学蔚然成风。由此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从而全面提升工商机关的社会影响,使广大群众看到,工商所不再单纯是“收费所”,而是依法护权的经济卫士。
四、注重拓宽知识领域,全面提高工商所人员素质,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水平
面对入世新形势的挑战和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的要求,工商所监管方式改革迫切需要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在探索改革的同时,要大力加强外语、计算机等相关知识的学习,而不能只局限于具体单一的业务改革本身。
随着新的监管体制的建立,应引导大家与时俱进,全面掌握工商执法业务,培养复合型人才,研究新问题,掌握新方法,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督促工商干部熟悉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有关法律法规,掌握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管的方法,研究反倾销、反补贴、贸易壁垒的对应措施,营造公平、有序、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要加强对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等新兴市场经济领域的监管知识的学习,掌握金融、财会等相关知识,提高监管手段的科技含量,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有权威的执法队。要在干部中大力提倡“讲学习、讲政治、讲纪律”活动,不断提高工商所干部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逐步形成一批对法律法规学习领会透彻、适用法律法规定性处理问题恰当、年富力强的法制骨干。
五、按照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采取措施,提高监管效率,注意降低执法成本,在监管中寻求监管效能的最优化。
现代市场经济需要高效率的行政管理,这是一条已被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所一再证明的规律。一般来说,管理效率高,管理效果自然就好。因此从提高效率角度强化工商行政管理更具有直接的意义。垂管后,我们的各项经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降低执法成本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所面临的新课题。笔者认为,建立最优化监管模式又是降低执法成本的最有效途径。在工商所的监管方式改革中,应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合理调整人员布局结构,在重点监管领域集中优势兵力,以最小的投入赢得最大效应。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减少繁琐的手工统计查询作业方式。我们看到,不少基层工商所堆放着大量的“经济户口”和相关档案资料,并常常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去搞手工式的调整、整理,结果却很难达到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建立预警、信用制的目的,这种局面的改变迫在眉睫。
在逐步实行办公自动化的过程中,还要正确把握国家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市场监管权力界限。市场巡查建立的企业信用档案很重要,但其内容应围绕市场监管范围进行调查。因为企业信用信息是由多部门掌握提供的,其中资信体系是信用制的核心,主要由金融、信贷、税务等部门掌握相关资料。因此工商部门在评定信用等级、不能大包大揽,而应根据自身监管的范围科学制定标准,重点抓住企业经营者产品和服务质量、合同履行签约、商标及广告真实性、企业准入及退出等基本情况。由于工商所仅掌握局部信用资料,所以不能全面评价企业经营者的信用程度,对企业发生的不良资产等情况把握不准,因此,在推广新的监管方式时切不可盲目。要在国家法律职责范围内,以最合理的投入取得最好的市场监管效果。
篇6
1.商业银行开展市场营销是金融业市场化的需要。市场营销以研究顾客需求为起点,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终点。伴随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金融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银行的角色也由国家财政的会计和出纳向“金融百货公司”,甚至“金融超市”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银行,这种角色的顺利转变需要商业银行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研究市场上各种交换主体的特点,并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为适当的市场主体提供最适当的金融服务。这正是市场营销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商业银行经营方式与功能特点决定了其必须加强市场营销。商业银行的功能是通过金融服务来实现,服务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经营方式。金融服务具有一般服务的无形性、不可分性、差异性和周期性等特点,要有效地克服或避免由金融服务所形成的不足,要求商业银行运用市场营销原理,通过服务项目、网点、人员、促销等策略及策略组合,去适应金融市场的需求。
3.强化市,场营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竞争致胜的有效途径。在缺乏竞争和价格垄断的时代,银行只需坐等业务上门。但随着金融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银行经营职能的转换,金融电子化的飞速发展,客户投资渠道的多样化及各金融机构竞争加剧,致使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利润空间日益变窄,所以银行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接受市场营销思想,将市场营销的原理和方法结合金融业的实际移植到金融中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竞争资源,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4.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开展市场营销的内在动力。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物资基础,但其本身并不创造利润,利润是其在金融服务过程中从服务对象那里转移而来的。因此,商业银行欲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必须及时导人市场经营理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通过赢得顾客满意来赢得更多的利润。市场导向、顾客满意正是市场营销最基本的观点。
二、市场营销在现代商业银行中的运用
商业银行开展市场营销其实是引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创新活动。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就是从客户需求出发,把可赢利的银行服务引向经选择的客户的管理活动,它把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工具创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体而言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战略性运用
1.开展市场调查,分析市场机会。(1)开展市场资源与客户需求调查。银行客户的需要主要有三种:已实现的需要、待实现的需要和潜在待开发的需要。银行客户购买金融商品服务的动机有两种:理性动机和非理性动机。理性动机是银行客户为收益回报、资金流动性、分散风险、方便性以及长期金融支持等理性利益而产生的动机;非理性动机则是指银行客户为获得自我满足、被承认、被赞赏、个人权力、影响力等情感性利益而产生的动机。商业银行根据客.户需求及劫机,有目的地去调查区域内资金的总量、结构分布及增长潜力,摸清资金的大致流向和流量,分析银行业务拓展空间及潜力。(2)开展同业竞争态势的调查。主要通过调查客户对本行及其他行所提品、服务质量、效率的满意度,分析彼此在整体及单项业务的优劣势、市场占比和发展潜力以及经营管理的独到之处和疏漏所在,寻求进一步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的途径。
2.进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每个市场上都有各种不同的人,人们有许多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需要偏好和不同的购买行为。将客户细分,可以使银行选择最有赚利潜力的客户,集中资源提供最适当的产品、分行策略及推广策略,提高服务质量和赚利水平,节约经营成本,保持竞争能力。细分的标准有很多,就零售市场而言,可分为富人客户群、高收人客户群、专业技术人员客户群、学生和老年人客户群等细分市场;就批发市场而言,可按机构客户帐户规模大小、按地理位置、按行业、按客户企业经营业绩等因素细分市场。在细分的基础上,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特点对各个标准的重要性进行评估、排序,因为银行不可能满足一切客户的一切需求,只能分辨出那些对该行最具吸引力、最有利的细分市场,按照有取有舍、有进有退的原则最终确定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市场。如建设银行以“大行业、大企业”为重要目标,确定了435家客户,以其作为基本客户群体;工商银行将有市场、效益好、高信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国家参资的大型股份制或合资企业、信用等级为AAA级的中小企业作为优秀客户群,对其实行逐级负责制和客户经理制,重点作好贷款营销工作;农业银行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标准,打破区域、行业、所有制界限,把有生命力的优势产业、优良客户作为支持的重点;中国银行实施向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客户、重点产品倾斜的发展战略。
3.确定市场定位。商业银行在细分市场及选择目标市场后,就必须在客户心目中树立银行形象及自己产品的信誉,也就是进行市场定位。如建设银行以“中国建设银行、建设美好生活、创造美好明天”为己任;中国银行在香港凤凰卫视播出“竹林篇”、“麦田篇”、“江河篇”等系列广告,表达中行所秉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底蕴;农业银行树立“中国农业银行,联结城乡的桥梁”的品牌形象;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还推出了简洁、明快、富有感染力的新识别系统。又如,英国巴克莱银行首先在英国化学、机器制造、有色金属、编织等工业领域立足;而荷兰著名的万贝银行则长期以贸易融资见长;而一家连锁制的小型商业银行则可能选择储蓄和小型企业贷款为主业。
(二)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战术性运用
确定商业银行战略目标,明确商业银行定位后,就要认真实施市场营销组合战略,即运用战术性策略,具体如下:
1.产品策略。金融产品本质上是一种服务,它是一系列服务的总和。(l)核心产品。它是顾客购买银行产品时所追求的特定利益。如满足客户存储闲置资金并达到安全和增值需要的是存款,满足客户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金需要的是贷款,满足客户资金快捷地在空间转移需要的是汇兑结算。(2)形式产品。它是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如存贷款、结算都有多种形式,并通过一定的具体程序办理,办理过程中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等对客户的满意度有着直接影响。(3)期望产品。它是客户与银行打交道时所期望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如客户对银行的诸项服务都有一定的期望与要求。(4)附加产品。它是客户购买银行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服务和利益,如银行提供的咨询、便民措施、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等。(5)潜在产品。它是银行为满足客户增加或改变的需求,使客户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而作出的努力。如今,我国大多数银行的竞争主要还停留在前三种产品上,如银行开展的“三项服务、十项承诺”、延时服务、夜市服务、ATM、POS服务、个人金融服务以及不同的存贷款品种服务等。但一个精明的银行家应从产品的整体概念出发,不断创新,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人精我换”,努力使自己与竞争者区别开来,赢得竞争优势。
2.分销策略。也即网点优化策略。它是指银行的分支机构及营业网点的空间布局,银行营业网点的数量及分布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信用程度。网点优化策略包括:(1)网点选址的优化。即银行应按经济区划合理布局,判断其业务辐射范围及人员配备是否满足区域内客户的需要,对其市场占比、增长潜力及赢利状况作出基本估价,分别按照发展型、维持型、收缩型、放弃型等四种不同组合加以分类,从而作出升格、降格、撤消、新设、迁移、门面装修等策略。除分支机构外,银行还可在法律允许的区域内,在超级市场、百货公司内设置自动柜员机,甚至有的银行还发展到在顾客家里办理银行业务。(2)网点功能优化。即用市场营销理念全面改进现有网点的分工并使其功能优化,注重网点的实体环境,加大业务量集中、资金流量大的地区的网点密度,如建设银行按照“闹市区、大门面、多功能、网络化、特高产”原则设置机构网点。
3.促销策略。即银行采取各种渠道把产品和服务向顾客宣传、说服,从而促进和影响人们的购买行为和消费方式。(l)广告促销。银行通过电视、电台、报刊杂志、标语等媒体,将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传递给目标市场和社会公众。(2)人员促销。银行通过信贷营销人员、储蓄会计临柜人员等,以及上门服务、上街摆摊设点,进行宣传。(3)公共关系促销。由于产品的无形性、员工与顾客的直接接触性、产品消费的持续性、买卖关系的互动性、多种产品的相互依赖性以及多重社会关系的制约性等,这些特性决定了现代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明确的“关系”特征,即商业银行只有在多重关系的互动中才能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应该具有鲜明的“关系中心”特征。所有营销活动都必须在把握、推动、创造和调整交织在商业银行运作空间中的关系体系中,实现需求分析、市场定位、营销组合的运用和计划控制,寻求推动自身平衡发展的持续动力。有人认为关系营销是市场营销观念的一次理性成长。维护与客户群体的关系是商业银行营销运作的中心、与央行、同业、媒体、地方政府等的关系是商业银行获得良好发展的外部环境的保证、与内部员工的关系则关系到整个营销活动的成败。(4)刺激性促销。它是指银行采取一系列具有短期诱导发生的战术性促销方式来刺激客户迅速产生购买行为。如银行推出的有奖贴息储蓄、对员工采取储蓄承包、存款奖励等措施。
4.价格策略。银行业经营产品的价格集中反映在利率和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上,由于我国目前中间业务不发达,金融服务性项目很少,所以金融企业价格竟争实际上就是利率的竞争。但银行产品定价有其特殊性,受政府金融政策、法规的管制较严,一般只能运用浮动利率政策适当定价。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利率将作为商业银行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而有所作为。
篇7
论文摘要: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是商业地理学的核心。文章从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两方面深入分析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历程,回顾国内城市商业结构研究的进程,并进一步指出研究的薄弱之处与发展方向。
1引言
城市商业随城市的建立而出现,是城市的主要职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是由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载体即商业中心,是商业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主体即消费者和商业企业经营者,是城市商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但由于一般均假设商业企业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故只重视消费者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城市商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研究历史已有几百年,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也比较成熟。其研究领域广泛,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域范围内各商业活动载体——商业中心的空间形态、等级体系、布局规律,以及商业活动主体——消费者空间行为、消费者空间分布状况。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内部与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文章特指城市内部商业空间结构。
2国外研究理论和方法概述
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各国商贸往来加强,各国各地物产资源、集散中心、交易市场的简单描述日益增多,给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计量地理、行为地理、时间地理、运筹学等一系列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真正科学化,研究水平不断提升,逐渐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作者将从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两个方面综述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2.1城市商业载体的空间结构研究
商业中心作为商业活动的载体,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早期的研究注重从商品供给的角度考察商业中心在城市中的位置、商业中心的等级体系和不同商业职能的空间布局规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研究成果。
2.1,1地租理论。杜能提出位置级差地租理论最早解释了商业中心布局于城市中心的原因。1961年,格苇斯(Getis)揭示了总零售量随离开地价最高的城市中心地带的距离增加而减少的规律,证实了土地地租变动及其与商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规律。20世纪60年代,加纳研究了商业中心的内部结构,在投标地租曲线上建立了不同商业中心的简明空间。1970年,司格特(P.Scott)用图表表示出租金梯度与商店类型的关系,认为通过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内部经济活动的生态位,可以确定商业中心的区位。
2,1,2基于中心地理论的研究。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Chifstaller,1933)提出的中心地理论是现代商业空间理论的基础,为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德国经济学家廖士(Losch,1940)在其《区位经济学》中提出“经济地景模型”,创立了服从最大限度利润、以市场为中心的区位论和作为市场体系的经济景观,对城市市场经济区进行系统的研究,深化了中心地理论,构造了边界的无差别线模型。后来,墨苏(R.E.Murphy)和万斯(J.E.Vance)以建筑物高度及其商业职能为依据,界定了中央商业区的地域范围。
2,1.3空间分析学派。二战后,地理学界掀起了“数量革命”,复杂的计量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成为可能,空间分析学派随之产生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贝利和加里森首次引入统计学中的回归方法,得出P=ABn。为中心地职能的设施数,P为中心地的人口数。参数A和B用回归的方法取得,当=I时的P值是门槛人口数。1965年,美国学者贝里(Berry)对芝加哥大都市区商业形态区位分布进行实证研究,提出“都市区商业问结构模型”。1981年,英国学者波特(Potter)引入多变量功能方程(multivariatefunctionalordination),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图表,分析商业区功能性质、区位、易达性、形态、发展规模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密切关系一。
空间分析学派通过大量假设来简化问题,研究方法上由定性描述转为定量数据处理,借鉴统计学、数学分析及数量地理方法解释问题,促进了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方法科学化。但过分追求技术、逻辑理论系统完美和空间分析的抽象化,使他们的研究脱离了实际的城市商业空间结构。
2.2城市商业主体空间分析
2.2.1消费者行为空间分析。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学者们逐渐认识到空间学派将人地关系物化、忽视人的作用不切合实际,发现消费者行为对商业空间结构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也开始注重从消费者行为方式和社会经济属性的角度来理解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强调消费者行为差异对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
贝里和盖瑞逊(1958年)第一次将消费者行为纳入理论架构,首次对消费者前往最近的商业中心购物的假设提出挑战。美国的学者赖斯顿(Rushton)最先从消费者行为观点去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问题,提出行为一空间模型,认为任何一级的中心地的消费者行为均有多样性。1970年,道斯(Dows)提出商业设施认知结构的程序,从商业设施潜在顾客的角度出发来判断大量的有关属性、看法、倾向性、评估变量等因素的重要性;1972年,大卫(Davis)提出了“购物中心层次性系统发展模型”,将消费者行为及其社会经济属性纳入购物中心的层次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中;1982年,英国学者波特(Potter)完全从消费者的知觉和行为的角度来探讨零售区位的分布问题,提出信息场与利用场的区别。
2.2.2消费者空间结构研究——商圈分析。商圈是指特定商业中心吸引顾客的地理区域,也称商势圈,侧重从商业需求的角度考察消费者空间分布状况。1929年,美国学者威廉·莱利(William J.Reilly)首先创立了商圈测定法则——莱利法则,即:两个商业供给地,对于中间一个消费地消费者的吸引力与两个供给地人口成正比,与两个供给地距离平方成反比。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探讨消费者空间分布法则的研究,派生出康帕斯法则、阿普波姆法则、加萨法则。
随着汽车普及,实际距离已不再有很强影响力,莱利法则及其派生法则在商业网点布置中常与现实不符。美国学者哈夫考虑了更多因素,构建如下的数学模型
式中:P,为居住在i地区的消费者选择商店聚集区购物的概率,S,为商店聚集区面积,,为从i地区到商店集聚区所需时间,为消费者从居住区到商店聚集区路程中购物障碍要素指标。
哈佛商学院(20世纪80年代)在实践中创立了饱和理论,通过计算零售商业市场饱和系数测定特定商圈内某类商品销售的饱和程度。一般来说,位于饱和程度低地区的商店,其成功的概率必然高于高度饱和地区。零售商业市场饱和系数(IRS)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IRS为某地区某类商品零售饱和系数,C为某地区购买某类商品的潜在顾客人数,RE为某地区每一顾客用于购买某类商品的费用支出,RF为某地区经营同类商品商店的营业面积总数。
上述各种模型对于有效选择商店地址,研究商店顾客来源与分布特征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应用简单明了、省时省力。但是,影响消费者空间分布的因素众多,除模型中已经考虑的人口、距离等因素外,还受商店本身的竞争实力、所处商业中心的繁华程度、交通流量、竞争商店的位置、所在地城市规划等因素影响。新设商店要做出正确决策,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还必须与商圈实地调查结合起来,进行定性分析。
3国内研究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逐渐兴起,主流是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杨吾扬教授把中心地理论引入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中。以北京市为例,把城市商业网点分成3级序列:市级、区级、街区级,用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分析了北京商业服务业空间结构现状,用范力农定理求“铜心”,成功地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试验性研究。高松凡论述了北京城市场的历史发展变迁,从历史地理学视角,运用中心地理论分析了自元大都以来历代北京城市场空间结构特点、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
宁越敏教授实地调查了上海市城市中心区商业中心,首次建立了界定商业中心的一套指标。他选取了商业中心内商店数、商业中心的职能数等5个指标,对上海市61个商业中心进行了聚类分析,划分为3个级别5种类型,分析了影响上海市商业中心区位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吴郁文、谢彬等在研究广州市城区零售商业企业区位布局时应用了这种方法,增加大型综合商场、大饭店、宾馆职能单位数占商业中心职能单位总数的百分比这一指标,用6个指标对广州市30个商业中心类型及等级体系进行聚类分析。
20世纪90年代初,安成谋以兰州市为例,构建消费者购物模式:位于某一特定地区的一个商业中心,销售范围与消费者总开支成正比,与该商业中心规模成正比,与消费者花在购物途中的时间成反比,与这一中心与其他中心的竞争成反比。他划分兰州市3级商业中心区位格局,引入加权平均模型和希尔伯脱模式,分析兰州各市级商业中心的区位优势度,据此评价商业中心发展潜力。
暖等以商业行业为切入点,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昆明市商业地域结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今后调整方向_1。阎小培、许学强等以广州市为例分别对其商业中心的区位格局及发展趋势、中心商业区进行了分析。仵宗卿开始深入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内部,探讨其形成机制和发展演变历程。
4国内研究评析
4.1消费者行为定量研究相对薄弱
整体上,国内学者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分析商业网点的规模等级与空间分布。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商品流通自上而下调拨,加上基础数据库缺失,导致关于消费者行为空间分析的大部分研究只是局限于定性描述层面上,定量分析较少,制约了国内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深入。目前,我国商业的宏观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买方市场”的出现使得传统业态的商业企业经营步履维艰,而加入WTO后外国资本大量涌人中国,必将对零售业市场带来极大的冲击,必然要求研究视角与指导思想作相应调整。
4.2新方法新手段的应用较少
从发表的论文看:朱枫,宋小冬,马才学等人分析了商业地理定位的构成要素,论述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商业选址的技术路线。但总体上国内研究与新方法新手段的结合较少,GIS,GPS,RS等技术引入不足,缺乏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科学模拟。
在研究方法上以静态均衡分析为主。国外相关研究为了构筑模型的需要,简化商业布局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学者的研究视角。事实上,商业受众多因素交叉影响。随着商业的进一步复杂化,静态均衡分析将显得越来越不合理。我们必须注重从动态、综合的角度去看问题,更好地把握商业布局众多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了解商业空间结构规律。
4.3新型商业业态的影响提出了新课题
随着个性化、柔性化、多样化消费理念的渗透,厂商在迎合消费者喜好的驱动力之下,生产方式已由批量生产、内部资源整合、单独的市场竞争逐渐转向定制化生产、外部资源整合、供应链协同式竞争。这一系列的转变已促成流通企业质的转变。商业业态大致遵循着百货商店一杂货店一超市一巨型超市一便利店一专卖店一购物中心一仓储式商场一电子商业的轨迹演进,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商业的空间结构。
20世纪60年代,ShoppingMall随着轿车的普及率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70年代,Shopping Mall逐渐被引入亚洲的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发达地区。近年来在上海、北京、深圳迅速崛起,迫切需求专业知识指导国内商业地产投资机构和商铺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选址经营决策,促进商业地产知识的普及。
近年新兴的虚拟商厦与电子商业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通过电子网络方式进行商品交换与行政作业全过程。因为它第一次实现了无店铺经营,造就了三维的空间市场(marketspace),企业可以突破地理位置的局限,摆脱空间距离的束缚,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易,真正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与零库存,因而虚拟商厦与电子商业对城市的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将是深远而复杂的。这被视为商业业态的又一次革命。研究网络虚拟购物对传统的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发展过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将有重大意义。
4.4商业分布离心化研究有待加深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小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有条件逃离城市的拥挤、喧哗与繁杂。近年来,我国部分大城市已出现人口郊区化现象,一些工厂、商业企业也开始向郊区迁移发展,尤其是占地面积较大的批发商业。某些大城市郊区尤其是近郊区商业销售额总量、销售额增长速度均有超过市区同类指标的趋势;商业数量、从业人员、营业额等比重在郊区有增加趋势,在市区有减少趋势;同时市中心的商业区并没有衰落,这种情况有别于郊区化,我们称之为离心化。但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城市商业离心化的程度及趋向、与国外对比、发展中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篇8
关键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趋势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082-03
目前,全球大约有6.4万家跨国公司,有大约87万家子公司。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的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中,已有450多家在华投资并设立了分支机构,设立了3 000多家分支机构。截至2005年底,外商在华的直接投资项目44 019个,合同金额1 890.65亿美元,实际金额724.06亿美元。
一、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发展
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对华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1979―1990)。在这一阶段,我国立法不完善、基础设施落后、政策透明度低,惠普、IBM、诺基亚、英特尔、飞利浦等具代表性的跨国公司在这一阶段正式进入中国,但投资大多只是试探性的了解市场阶段。
二是与对华直接投资的持续发展阶段(1990―2001)。在这一阶段,我国的经济环境更加开放,加大外商立法的力度,并且随着90 年代初期,世界经济减速,利润大幅滑坡,跨国公司纷纷在华进行生产性投资,对华的直接投资持续发展。
三是对华投资的全方位发展阶段(2001以来)。2001年以来,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加紧进行法律、法规的清理,对与WTO不一致的内容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修改完善,为跨国公司提供了很好的投资环境,掀起了新一轮投资中国的热潮,在华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当前,很多早期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投资重点由初期的试探性投资转向战略性投资。
二、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新趋势
(一)跨国公司投资区域集中化
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将集中化,主要集中于我国东部地区。按照1985年中央在《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的划分:我国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河北、江苏等十二个省,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九省区,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十省区。这种区域划分对宏观经济政策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分析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主要区域划分。从表1中可以看到,从1994―2005年间,我国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都是最多的地区,也是最为集中的地区。2005年,我国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35.8亿美元,占总投资的88.83%,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发展,东部地区将继续保持吸引投资的上升趋势。
跨国公司投资的区位选择,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具有成本最低化、接近市场和获得集聚经济三个指标。跨国公司选择东部地区,是因为这些东部地区能源、交通、通信的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善,铁路、公路综合密度很高,加上西部地区廉价劳动力的大量涌入,给这一地区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从而使在此地区的投资成本很小,符合跨国公司投资成本最低化的要求。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较早,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规模大,与中西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市场潜力大,但是目前还不成规模,不具有连续性。因此,东部地区更利于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按照获得集聚经济的标准,东部地区更具有吸引跨国公司的优势,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是政治文化中心,有雄厚的教育、科研资源和信息,成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聚集的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工业制造业基础雄厚,有配套的生产能力和广阔的市场,电子、化工及设备制造业形成机群效应,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
(二)跨国公司投资方式多样化
1.跨国公司国际投资模式从新建投资为主转向以并购投资为主。从全球看,跨国公司全球并购数量逐年上升,从《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可以看到,2004年全球并购数量达到7 160亿美元,增长了88%,交易数达到6 134亿美元,增长了20%。但是,由于中国长期缺乏外资并购的法规建设,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一直以新建投资为主。近些年来,我国关于外资并购的法规逐渐完善,2006年8月9日,由中国商务部、国资委、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证监会和外汇局六部委联合公布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首次允许外国集团通过股权收购中国企业,这对传统行政体制下,给跨地区和跨行业的并购行为减少了很大的阻力,在法律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并购日益成为外资进入我国的重要方式。如世界最大的啤酒企业AB公司收购了哈尔滨啤酒,法国达能集团通过股权收购控股了50%的乐百氏、41%的娃哈哈和63%的豪门啤酒公司的股权。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企业还由于我国的企业制度改革,使企业建立了清晰的股权结构,使市场的竞争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加之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和开放,将更加吸引跨国公司采用并购的方式,包括通过合资合作增资扩股、收购境外市场股份和收购B股等非典型方式收购中国公司。
2.跨国公司投资方式从合资到独资。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和独资企业。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各项制度尚不完善、不透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总体投资环境较差,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都是小规模的实验性投资,许多是从产品的组装开始,主要是进口组装。也有一些跨国公司如上海贝尔公司,在华投资的起点比较高,但这类企业数量很少。经过20多年的发展,跨国公司在华的直接投资的项目和实际外资投入额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投资独资化趋势明显。
从图2可以明显看出,从1992年开始,外商投资开始出现独资化趋势,到1998年外商独资缓步递增,1999年以后外商独资的步伐明显加快,到2004年外商独资在华投资额几乎是中外合资与中外合作两种方式投资额的2倍,外商投资在华独资化趋势非常明显。
外商在华投资一方面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带动了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尤其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控股、独资化所可能引起的市场垄断、对国内品牌的侵蚀和中方利益剥夺以及带来的产业压制、技术垄断等,严重损害了中方利益,并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三)跨国公司投资生产服务业加强化
生产服务业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生产服务部门包括金融保险、批发零售、外贸、电信服务、专业咨询等部门,与生活服务也有一定的区别,它不直接服务于大众生活的部门,而是与生产制造密切相关的服务部门。
2001年以后,生产服务业对外资开放的进程明显加快。与此相对应,中国生产服务业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也呈快速增长态势,2002年,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为199.55亿美元,占合同金额总额的24.11%,同比增长26.24%;实际使用金额为129.59亿美元,占总金额的24.57%,同比增长8.10%。加入WTO过渡期后,我国生产服务业全面开放,为跨国公司投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03―2005年我国服务业吸收外商投资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3%~24%之间,比例将继续增长。同时,我国是新兴的服务外包承接国,通过承接外包吸收外商投资的数量还很小,但由于我国未来在亚太地区将成为IT产业的巨大市场,在信息产业链专业分工和市场竞争的影响下,我国通过承接服务外包吸收外商对我国生产服务业投资的前景将增加。
由于中国的服务业相当落后,已经影响了制造业和整个经济系统的现代化。跨国公司在中国如果不投资服务业项目,制造业项目难以正常运行。同时,这些部门往往是高附加值的行业,因此,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之后,积极促进中国生产服务业的开放,积极推动对生产服务业的投资。
三、我国应对跨国公司投资新趋势的对策
(一)加强利用外资的法律建设
目前,我国涉及外资并购的法律法规只有关于外资企业股权变更的规定、关于外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规定、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规定、关于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的规定等相关法规,尚不能满足跨国公司在华大规模独资化趋势和开展投资并购的需要。因此,要建立跨国公司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尤其为防止跨国公司的投资挤占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对部分行业市场形成垄断,制定国内《反垄断法》。政府应以制定反垄断法规为核心,构建具有现实可操作的反垄断监测体系。同时,提高有关法规的可操作性,进一步简化有关的审批手续。
(二)合理利用跨国公司的区域导向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在空间上,约90%的直接投资集中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吸收外资不足。加强利用外资的水平,引导外资促进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加大外资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因此,在内陆地区选择少数基础设施较完善、交通区位良好、人力资源或自然资源较丰富的地区,设立特殊经济区,继续对外资实行鼓励政策,引导外商在此投资开展制造业或发展服务外包。同时,要注重西部地区企业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接的培育,形成产业集群以促进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能力,并达到以外商直接投资来加强地区产业集群和关联水平的良性循环的政策目标。
(三)利用外资跨国公司的“溢出效应”加大创新
跨国公司的投资尤其是在华设立研究中心对自主创新具有“溢出效应”,有利于我国提升技术水平。因此,要继续鼓励外资企业在华开展更高水平的研发活动,鼓励外资企业加强与本土企业、教学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鼓励高素质人才的流动。要加强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合作,在引进消化吸收跨国公司先进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的同时,自主开发和研制我国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以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技术创新。
总之,从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趋势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对华的投资战略转变为主导的投资,加大了技术投入,已经把中国纳入全球战略计划。虽然这种趋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显而易见,这种变化对加速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对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新趋势,积极运用政策引导及扩大投资,改善投资环境,以稳步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 周晓光.加入WTO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趋势[J].商业经济,2004,(12).
[2] 王志乐.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新趋势[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162-177.
[3] 李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新趋势及其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6,(4).
[4] 章文光.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互动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0-55.
[5] 井百祥,刘燕.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新趋势[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篇9
【关键词】 机关事务 发展 变化 重要性
机关事务工作作为党政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机关部门、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起着极其重要的、又无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人们观念上以及本身的性质上的特殊性,使得长期受到“偏见”,忽视了其重要性。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完善,政府职能地位比较模糊,如何从技术和管理上去提高改善政府服务质量一直得不到准确的思考和斟酌,机关事务的处理就更是如此。因此,我们需要准确定位机关事务的工作重点,需要不断思索机关事务工作的发展,积极结合当今形势和国情,才能够准确地了解其重要性。
一、机关事务工作的主要职能、历史发展及现状
1、机关事务工作的主要职能
对于机关事务工作来说,人们长期对它有认识上的偏差和偏见,把机关事务简单地等同于后勤工作,认为工作内容就是简单的“端茶倒水、吃喝拉撒睡”,并不需要什么技术和文化,更不需要加以斟酌和思索。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机关事务工作的职能经常是缺失的。实际上,机关事务工作主要是为机关单位提供良好的物质和服务保障,从本质上而言,它应当更倾向于经济工作。机关事务做好了,并不仅仅是“吃好,睡好”,而是会对机关的顺利运转产生重要的刺激,甚至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甚至将一块经济区域搞活。
2、机关事务工作的历史发展
从建国以来,由于国家发展的不断变化,经历了三次较为重大的转变。在不断的转变和改革中,机关事务的定位逐渐变得清晰科学,明确了机关事务工作的着力点和主要工作重心,体现出了机关事务的工作核心,建立了初步但较为明确的工作理论和流程。第一次工作转变是建国初期,机关事务工作逐渐由政务事务不分向政务事务分开发生改变,这种改变的特征就是诞生了机关事务工作。而第二次转变则是由管理服务二者不分,向管理与服务分开明确发生改变。在建国初期,人民生产落后,自然条件恶劣,对于机关工作单位而言,工作重点就是保障生活物资的供给、恢复基本的生产,同时还担负着多项职能。而在50年代末期,中央政府进行了改革,使得经济生产职能剥离,从而使机关工作发生改变,使工作变得明确。第三次转变,即是关于“管后勤和办后勤”的改革。计划经济时代物资匮乏,管和办两者一体,虽然具有一定的时代优势,但最终注定会不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的潮流。物质经济发展加快,第三产业繁荣,就导致机关事务工作逐渐走向管办分开,建立市场化模式的道路。
3、机关事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在如今的社会中,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经济不断发展,使得机关事务必须发展新局面、采取新思路。在当前的形势下,机关工作面临着市场环境的大潮,市场化理念逐渐加深。现今的事业单位职能性不断加强,目的性不断明确,所以也需要机关事务工作紧紧跟上潮流。现今对机关事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管理、保障、服务,廉洁、务实、高效,贯彻始终、蔚成风气。因此,机关事务工作就要调整工作重心,积极面对新的时代变化,从而使机关工作变得更加完善和重要。
二、机关事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
1、机关事务工作管理职能上的不规范
在我国的党政机关中,各项机构是按照职能来设置的,职能是机构建立的重要标准和核心目的,其目的不同,机构的职责就各不相同。但在当今的机关事务工作管理中,存在着两个比较大的缺点,即是:过渡性、不规范性。这就使得我国的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缺乏统一标准,工作起来较为随意,更加容易产生不作为的状况。从而导致了机关运转混乱、后备力量不足等等情况。
2、机关事务工作中心上的不突出
机关事务与后勤职位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后勤主要的内容是服务,而机关事务的主要职责是管理。职能不同决定了不同的权利、体制和运转流程。但两者的判断往往趋于模糊,这也是人们观念上“机关事务即是端茶倒水”的认识的关键。从而导致机关事务的运转不良,甚至破坏机关机构物资等市场化运作上的顺畅。主要表现为国有资产的严重浪费,有些地区单位的国有资产被严重闲置,不能够实现国有资产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导致了某种程度腐败现象的诞生。
3、机关事务工作分配上的不合理
事业机关单位中,常常会产生机关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分不清的状况,在普通的管理中,对于行政手段过度依赖,从而限制了员工的积极性,甚至刺激、鼓励了惰性的产生。权利、责任和利益三者脱节,政府一律包揽工作,导致职工贡献度的大小与本身经济利益毫无关系,没有办法激发广大职工工作上的积极性。导致机关事务工作怠慢,从而出现经济紧张、混乱、无序的状况。
4、机关事务法制建设上的不健全
对于当下而言,机关事务是机关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事业单位机关事务工作的现状,要从加强行业管理和行业建设两方面的角度,借鉴我国其他类似行业的立法的经验,抓紧时间、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全国统一的、明确的机关事务管理上的行业性法规或行业性守则条例,从根本上达到明确机关工作职能,完善机关事业建设的目的。促进机关管理部门集中精力做好统一规划、配置资源、组织服务和强化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否则,在没有行业明确标准、机关事务模糊不清的情况下,极易造成管理混乱,对机关事务的运行是非常危险的。
5、机关事务传统观念上的不公正
任何一项事务都处在当时环境和历史环境的双重影响中,因此,它也必定会受到许多传统观念上的不公正对待。一般来说,机关事务工作所受到的偏见有以下两点:一是认为机关事务就是管理吃喝拉撒睡的后勤工作;二是认为机关事务是低于其他部门的服务机构。这两点,都是认识不够正确的。由于机关事务工作的特殊性,其管理工作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在许多情况下处于“弱势部门”,就极易给人造成“跑腿的”或者“打下手”的印象。
三、如何补充机关事务的缺陷,提高机关事务的重要性
1、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机关队伍建设
任何一个事业单位都是由“人”组成的,因此机关事务各项工作的达成、服务质量的提高,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同时它也是做好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关键。不仅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无私奉献”的道德规范,还要开展关于讲道德、讲奉献、讲风格的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全体职工的责任感,让他们感觉自己是机关事务单位的一部分,努力打造一支团结友爱、遵守纪律、懂得技术、善于学习的专业工作人员。
2、提高管理水平,重新树立机关事务工作形象
加强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它作为思想的根本,才能够进一步达到使机关工作全面、协调并且持续发展。提高管理水平,不仅仅要求机关事务单位以人为本,更要求的是以管理作为核心,提升管理的理念,加强规范化、专业化的建设。把单纯从“财物”的概念上,升华到对人的管理,才是管理水平的真正提高。
3、明确管理职能,加强工作重心,提升工作效率
一般来说,我们知道只有充分了解明确了自己的工作目标和理念,才能够使得工作得到进步。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国有的资产,按照其属性划分,可以分为国有企业资产和政府资产两部分。前者从事的主要是生产经营性方面的活动,而后者主要是保障机关正常的办公需要。前者实现的是资产的“保值、增值”,而后者实现的则是“合理分配”。两者从工作目的就大有不同。因此,前者就具有完备的法律法规和健全的管理机制,而机关事务所属于的后者,则管理分类较为混乱,管理目标不够明确。因此,首先就必须将其权利分散,尤其是要将决策和执行两方面的功能分开,设立专门的机构,达到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提高效率和质量的目的。同样,这种方式避免了权力的过分集中,防止了一系列的违法违规行为产生。这种概念上的理论模式,就是:财政、主管和行政三级分开,并依次进行,这样就能更好地达到所需要的目的。
4、创建合理的法律法规,明确机关事务工作行为准则
“依法行政”是我国行政行为的重要标准,因此,一套合理的法律法规也是任何事业单位进行事业履行的重要依据。相关报告称,在2010年已经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但在机关事务一块,其法律还不够完善。因此,机关事务工作往往受到领导个人意志等主观行为的影响,这一方面不仅降低了工作的效率,也降低了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性和信誉度。通过立法来改革机关事务的管理体系,明确其工作的职能范围和工作定位,健全相应的财务体系,使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据,才能够使机关事务工作得到应有的完善,走上正轨。
四、结论
多年以来,我国的事业单位,仅仅重视对外提供公共服务,而忽略了内部自身的管理,对事业单位内部的问题缺乏思索和研究。这就导致了机关事务工作往往被不认可甚至是忽略。但在现代管理学理论里,对内部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一个机关单位进行优良工作的前提,因此机关事务工作,其实是常常被小看的重要工作。但是,任何一个被认可的工作都需要有有效而效率的实行方式,从而体现出其能力和价值,而现代机关事务工作,在某些方面还有所欠缺。需要将人们在认识上根本的发生转变,就要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价值的发挥,就在于自我的改善和进步。当机关事务的工作得到提高,就能够使整个政府工作得到改善和增强,对于政府而言,是非常有利,而且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刘刚: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及职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2.
篇10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分包,投包,农业政策。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农业体制的创新和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是在巩固的基础上,把小生产变为大生产,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力措施;扶持、引导扩大农民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走农业产化之路,是当前农村工作重中之重。
一、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主导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经营的原则,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各个环节结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在实现形式上表现为生产的专业化,布局的区域化,服务的社会化,管理的企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本质特征是:以市场机制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使三者之间由原来的单纯买卖关系变为以利益为纽带,以契约的方式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实现利益一体化。
从制订战略性政策的角度来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推进农业运行的全过程,其中除农业产品市场化外,特别重要的是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土地和技术的市场化;二是推进农业运行的高度化。一方面是将传统的低级产业一一粮食种植业降低比重,通过发展其它种植业,用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式,促进农业高度化发展;另一方面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业向第二产业延伸提高其附加值,再则是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水平,使大工业技术和"实验室"技术能普遍而有效地运用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三是实现农业运行的有序化,不但使农业生产各部门要有组织性地进行局部的分工与协作,而且还要实现全社会范围内农业资源的有序和有效配置。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农业从传统的产品生产演进到商品生产,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经营明显区别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产品农业。基于这一认识上的转变,将为政府制定和实施农业政策注入新的内容。如何实现农业增产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实现农民增收才是我们工作的中心。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产品市场已经实现了"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农产品短缺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过去一提到农业往往意味着农业生产以产出为首要目标,现在所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首先必须认识"经营"农业的真实含义,即搞农业生产要与赚钱挂钩;农业不再是过去的"从田头到地头"只求产出不求收益的统购统销的模式,而是要使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一直延伸到"餐桌",让农业经营者利用市场机制获得和投资其它产业-样的平均利润。农业不仅包括传统的种植业,也涵盖畜牧和水产养殖业的向产前和产后的延伸。在产业化经营农业的观念下,过去单个的某一种农产品都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或产业体系,整个农业将呈现为众多的各具特色的"链条型经济"格局。积极探索种、养、加相结合,农、工、商综合经营,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竟争力,实现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发展,是制订和实施农业产业政策基本点。
"经营"农业还体现人们对农业的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在对农业产品的质量和多样化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要求农业功能的多元化,出现了"生态环保农业","旅游观光和休闲农业"等新的内容,这就要求农业生产者要实现质的飞跃,不仅要懂得农业生产的"田间管理"而且还要懂得农业的经营管理,要树立竞争意识和品牌经营意识,讲究市场营销策略,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要借用工商企业管理的理念,用工商企业的经营之道去经营农业生产,推进农业的企业化建设。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另一种含义是对农业再生产过程的整合,它包括相关各经济利益主体的明确分工和利益的合理分享,这是"利益共同体"的内在要求,最终能使各相关的利益主体都得到保障的同时实现降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成本。目前,农业产业经营实现形式是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实行基地化,集约化生产,这种模式是由具体的农产品生产引发和拓展而成的。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上属于这个层次,虽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仍属于起步阶段。"公司十农户","订单农业"多受制于市场开发不力,流通渠道不畅及信用关系脆弱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时有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靠"田头摆卖",小商小贩式地"惨淡经营"。因此,寻找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对接的有效途径,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流转和配置及在产业链上的分工与合作,将各经济主体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转化市场风险,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应成为我国政府农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呼唤政府职能的转变,因而对政府指导和管理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条件下主要是通过相关政府和法律为各参与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制订政策的角度来把握,一是要发挥农民主体精神和首创精神,遵重农民意志,不搞硬性搭配,不搞一刀切,实行自愿、自觉的原则,以典型示范引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农民调整生产要素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农业效益。二是要加大各级政府农业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能定位的改革力度,从创造"产业化"农业和"经营"农业的良好环境出发,切实转变工作思路,为农业产业化发展保驾护航。三是要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人才培养。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农业生产产品化的观念使农业商业化经营未能获得全社会认同,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奇缺。因此,要十分注重发现、培养农业经营人才,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引导具有市场开拓能力人才投身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关于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没有土地规模经营,就没有高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朴素而宝贵的经验。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农业市场取向改革的继续和延伸,必然要求引入新的市场关系。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土地市场建设尤其为首,因此,必须加快培育农村土地市场,实现农地流转的市场化。目前我国土地经营大都停留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分包"这一层次上,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地块零散,调整频繁,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没有形成,极大地阻滞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另外,个体农民无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进行农业技术改造,集体组织的弱化难于将分散的劳动集中起来,削弱了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后劲。这种分散经营的结果还会引致土地低效率利用,同时也无法满足"大农业"所要求实行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条件。笔者认为:制订相关并实施有关政策,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实现分散的土地使用权再次集中,把土地资源的配置问题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结合起来,促进农业土地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优势龙头企业转移是当务之急,是我国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所面临问题的关键性工作。
前提下,平均分包形成的土地使用格局已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稀缺性进一步提高,土地经营格局的相对凝固化使想多耕地的人不能多耕,不想耕地的人又不能不耕;耕地的人不愿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不想耕地的人又不愿放弃所承包的土地。这样就不利于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集中,不利于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也不利于农业劳动力进一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平均分包土地只能解决农民基本生活条件问题,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来说存在明显缺陷:(一)、农业粗放经营,规模过小。(二)、出现农户兼业或弃耕现象,土地丢荒,降低土地效率。(三)、国家集体因发展和建设需要征用农村土地十分困难,不利于农村城市化规划与发展,妨碍农村小城镇建设。(四)、土地开发和流转过程中经济利益分配不公。(五)、因征地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民的生活难以保障。为此,把解决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承包权问题作为突破口,改"均田制"为"投包制",实现土地经营从"公平"到"效率"的飞跃,是新时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结点"。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基本设想是:在不改变原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将土地折价入股,农户土地经营权转换为土地收益权,土地经营从实物形态转换为价值形态,使土地收益和分配股份化,从而保证了农民承包土地的收益。,通过股份合作社(村、镇集体经济实体、农业公司)土地所有权的入股,把所有权同处分权分离开来,集体的土地所有权不变,土地处分权在股份合作社里,收益权在农户手中,实现土地"三权"分离,这样使土地可以在股份合作社或更大的范围内集中、流动和合理规划使用,实现更大规模,更高起点上配置土地资源。农业也就能够由粗放经营走向集约经营,由小生产转向大市场。
目前,我国正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三高"农业,逐步形成开发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商品基地,对增加土地效益,实现农业专业化生产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农业基地化、专业化生产并非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终结,它仅仅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端,是初级阶段。从土地使用权结构上来看,"基地化"生产,是以农户分散生产为特征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集中了大量的农户进行同一品种、类型的农业产品生产。这种以分散农户做主体的生产模式,必然不能适应灵活地变换农产品种的生产。由于分散经营的模式自身存在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缺陷,农户的利益只能命系于目前单一市场功能的"龙头企业",而这种带有明显"中介"性质的组织和农户之间并未能达成"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共识,脆弱的信用关系常常因为市场价格变化的不利影响而相互毁约,使处于相对弱势的农户利益得不到保障。
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相比,广东顺德、南海、东莞等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要高一个层次。这里"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较好"、"农业科技投入较大"、"农村信息网建设较快"等。但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们敢于大胆革除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旧的土地管理体制,建立了加速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的机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顺德、南海在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建设中走在全国的最前头,早在1993年便开始了以土地使用权为中心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这项改革在保证集体对土地的所有权的前提下,改变土地分散经营的格局,从整体上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规划和利用,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并通过向村民配置股权,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换为土地收益权,进一步明确了农民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地位,明确了产权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保障了村民承包经营土地的收益权。目前他们在进行"固化资产"改革,就是将村里集体资产、土地量化成为若干股,其中20%为集体股,80%为个人股。集体股所得红利用于村里公益事业各项集体福利,个人股按联产承包责任制或现在可以入股的人数平均分配,股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流通、转让。土地管理权归村、镇股份合作社,股份持有人有投包土地使用权的优先权……。他们改革的成功之处在于:(一)、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重组。由于农户土地经营权由分散承包向投标集中招包方式转变,承包期内农田基本建设投入有了保障,大规模利用土地成为可能,建设农田"园林化、布局区域化、作业机械化、农艺规范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管理科学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便有了条件。(二)、由土地资源的重组引发劳动力资源重组。因为推行股份合作制后,保障了农民对土地的收益权,使土地的承包权与经营权从原来不可分割关系转变为可分离关系,为部分有资金有门路的农民放弃对土地的"依恋"提供了条件。他们从被"束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一心一意从事第二、三产业,加快了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组合。(三)、一部分有技术专长的农民(当地农民、外地农民和外商等)通过投标获得了发展规模农业和"三高"农业所需的"大土地",使"龙头企业"的成长、发育有了根基。因为建立在土地规模经营基础上的龙头企业(即拥有自有土地使用权、拥有自有生产基地的大型农业经营者)才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力军,一句话,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最终需要"大农场"的建设来奠基。(四)、实行土地"三权分离",改变了原来因人均分包土地,使土地难于集中规划和合理利用的状况,为土地集中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创造了条件,加快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基本上没有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土地在农户之间的调整大都采用行政方式为主。土地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如果不能实现流转的市场化,那么农业产业化经营必定是残缺不全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土地市场化问题的研究,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充分照顾我国农民各方面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农业土地使用权流转政策,用市场化的理念实现土地资源向大型龙头企业、农业公司集中,进而实现农业土地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三、关于龙头企业培育与建设
培育经济实力较强、具有健全销售渠道和较强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农业龙头企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中,龙头企业担负着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化生产与农户经营的重任,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力量。
"公司十农户"的经营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按照"一体化"农业的要求,全面重新配置资源,形成一大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使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有相当份额,形成农业主导产业和产业开发体系,使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带动更多的农户和生产基地,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目前,在未能形成大规模、集约化农业生产的情况下,把龙头加工、流通企业建设好不惜为明智之举。农户可根据加工企业对农副产品原料的需求状况来调整自己的种养结构,将自己的生产进程变成产业链上的一个有机环节。这样,通过龙头企业的组织与带动,使众多的分散经营的小农户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从而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形成了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加工型龙头企业,使更多的农产品在深加工中成倍增值,改变我国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包装落后,销售渠道不畅状况具有积极意义。据了解,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都在农业产值的三倍以上,而我国还不到80%。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程度-般都在9O%以上,我国只有2O%一3O%。因此,必须把培育龙头加工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工作来抓。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国农业生产应选择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方向,构建拥有自有农业生产基地的"大农场"才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的根本出路。目前,由于我国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弱,普遍存在组织程度低,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等问题。尤其是企业与农户各个环节的联结上没有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稳定机制,影响了农户追求产业化规模经营发展的动力。因此,政府农业工作机构如何转变职能,创造条件,加快龙头企业尤其是具备市场开拓能力的大型企业建设和规范显得特别重要。
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外商投资经营的农业开发企业正发挥着重要的带动和龙头作用,这也是我国龙头企业建设的重要力量。我国政府应充分认识并制订实施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国际先进农业企业管理人才和吸收先进管理技术。学习外商兴办农业企业的管理经验,积极推行农业企业化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外商资汛灵活、渠道畅通的优势,,拓宽销售渠道,拓展国内外市场,解决农民"卖难"问题。同时要突破引进外资只兴办工商实业的传统观念,大力倡导引进外商兴办农业。
培育龙头企业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真正将农业产业化模式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我国政府农业工作重心应放在支持、引导、协调、规范和服务上。实施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在为农业发展提供诸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技术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等"公共产品"上。特别应避免培育龙头企业时政府农业机构具体介入,因为那样做将违背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要做到"四自主"的最基本原则。各级政府应清醒地认识到,市场机制的诱导才是企业真正成长、壮大之道。出台引导、扶持政策为的是鼓励农业生产的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使之不断提高和改善农业经济效益,而不是因政策的实施或因政府的硬性捏合,象设立政府工作机关那样"人为造就"龙头企业,最终造成农业"龙头企业"的建设和培育对政府的严重依赖,削弱农业的组织创新能力,并让政府财政背上包袱。
四、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然涉及到土地使用结构调整和农产品结构调整。这是农产品市场状况发生变化的结果。目前,我国农业经济所面临的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农产品的供需状况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急剧转变。从市场需求的变化来看,在解决了温饱和进入了小康阶段后,在食品需求当中,增长最快的不是作为原料的初级农产品,而是经过多次加工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消费者的食品支出中归初级农产品生产者的份额日益下降。相反,对肉、禽、蛋、鱼和蔬菜、瓜果类副食品的需求明显增加。市场需求的变化方向已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明确指示农户缩减或淘汰目前已不受欢迎的传统作物和品种,特别是质量低劣的品种,而开发和扩大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兴作物或新产品种植成为农业企业家能否在农产品市场中获利的关键。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成本发生也发生了变化,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的上升,诱发农业工资的攀升,随着耕作方式的改变,种植业更多地依赖化肥、农药和农膜等现代物质的投入,由于这些投入品的价格不断上升,使种植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处在最不利的地位,粮食作物中的一些传统品种,尽管受到强有力的行政干预,种植面积仍然大幅度减少,农户们只好被动地应付那种"用最好的土地来生产最不值钱的东西"的政策。与此同时,新的、比较优势产生,使一大批新兴品种和优质品种的开发和引进,农产品结构正在广大农村发生深刻变化,再考虑到"入世"将带来农产品市场的整体开放,有理由认为,这种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将导致全国性农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调整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正好是这一市场格局变化内在要求。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归根结底是实现在新的市场格局中的农业效益和体现农业结构变化中的比较优势。所以,从制定政策的思路上考虑,为保持农业生产的持续增长,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就必须把发展效益农业作为农业生产产业化经营的一项基本政策来实施。因为效益农业的实质是农民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农业,因而必然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农业生产产业化的变革充分显示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显示了效益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高度一致性,这启示着我们必须为农业的政策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作出努力。因此,各级政府要从提高我国农业整体效益的要求出发,制订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政策,鼓励农户对农业结构作深刻的调整。我国目前调整农业结构最大的困难是在对用地结构的调整政策的理解和运用上,系列农业政策中对区域性粮食自给或基本自给目标的追求造成我国农业产出结构调整的范围和灵活性受到限制。如何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适应当前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重大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
1、广东南海市农村改革试验区资料汇编
-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
- 下一篇:实施意见和意见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