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学范文
时间:2023-03-15 14:44: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走近科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请关注中央电视台10套《走近科学》暑期系列节目《丛林秘影之探秘丛林矮人》。
是恶搞,还是致敬?
“走近科学体”蹿红
“开端一定要诡异,剧情一定要曲折,当事人一定要权威,结局一定要坑爹。”近日,有观众根据央视10套节目《走近科学》总结出的“走近科学体”的教程爆红网络,不少网友纷纷撰写“走近科学体”奇文,或恶搞或戏仿《走近科学》栏目。相关人士认为,这并非坏事,而是对国内科普栏目的一种致敬,是一种成功的民间营销。
部分网友恶搞“走近科学体”
据了解,《走近科学》栏目于1998年6月1日开播,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大型科普栏目。2001年7月9日央视科教频道开播,《走近科学》作为其主打栏目在央视10套晚间黄金时段播出。该节目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在各类节目评奖中屡次获奖。
然而部分网友对该节目的评价却并不高。搜狐网友“昏然”指出节目中将“打呼噜”称为“深夜里的恐怖怪音”;“神经病”称为“灵魂出窍”或“僵尸附体”。新浪网友“游荡的小影子”更是一针见血地说,《走近科学》里大量使用“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事情远非这样简单……”这样的语句,就是哗众取宠。
在网友们竞相调侃、恶搞的过程中,“走近科学体”的教程也被好事者炮制出来。随后,蜡笔小新篇《走近科学:成年的幼儿》、白雪公主篇《走近科学:探秘丛林矮人》、多啦A梦篇《走近科学:人猫传说》等奇文竞相出笼。
《走近科学》制造出了丰富有趣的情节
“无论怎样,《走近科学》以其贴近读者的态度,制造出了丰富有趣的情节,因为好看,才使更多观众和网友感到亲切。”本土作家高铭指出,自己十分喜欢看科普节目,他认为《走近科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借鉴了《国家地理》的手法,“当然受某些题材局限,可能有些形式大于内容,不过,这并不妨碍它是一个国产科普的好节目。”
为了表达对《走近科学》的敬意,晋江文学网网友“饭卡”,写了一部目前“最长科学体”小说《千妖百魅》,以女大学生江珧应聘入《非常科学》栏目组上班为开端,借用了《走近科学》的几个著名调查事件进行发挥。该帖子在晋江文学网上,日点击率最高达471823次,引发“走近科学体”创作。很快,这部网络奇文被武汉一家动漫出版商所斩获,今年6月已出版。
“其实,《走近科学》在一定意义上融娱乐、趣味、知识性为一体。”“饭卡”说,“网友们总结的一套‘走近科学体’教程,其实能更大程度地传播该节目,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篇2
一、知识内容的传授宜“泛”不宜“深”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渐渐代替了沿用了10多年的《小学自然教学大纲》。传统的自然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知识的掌握的深度成为了评价学生是否达到目标的重要标准。换言而知,也就是学生掌握的知识得越深奥就越有水平。这造成了自然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开篇第一章并已经表明:“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小学科学课程。”表明小学科学教育更加着重于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而非知识和技能。
承言,科学素养的培养当然也包括科学知识的掌握,但应该指的是全面的并且基础的科学知识,而非深奥和专门的学科知识。小学科学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地球宇宙三个知识模块,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但在课程标准的规定中,这三个知识模块的知识目标也只是达到“了解”、“初步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层次上。可见小学科学的知识传授上应该是“广而浅”,而非“深而专”。然而在教学实践上,很多老师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思路,一味着重传授知识,更有甚者觉得教材上的知识过于基础,不够深,而补充上更加深奥专业的知识,小学科学顿时成为了物理课、生物课和地理课等学科教育的拼凑。知识的深奥导致了学生学习吃力,到最后,有限的教学时间都花在了局部深奥的知识的传授上,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情感等科学素养的其他重要的方面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与课程标准背道而驰。
据此,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上,小学科学的在教学内容上应该降低知识的难度,宜泛不宜深,争取把更多的时间投入于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的教学上,让学生多涉略,尽快对科学世界形成整体全面的认知。除此之外,应该从问题出发,让学生多点动手,多点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着重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应有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落实科学素养的培养。
二、探究实验器材宜“常”不宜“专”
不少学校能够认识到小学科学教育的意义,认识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价值,本着致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学探究环境的出发点,引进专业和先进的实验设备以供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学校能够积极支持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投资实验设备建设,这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因此而形成一种以探究实验器材的先进程度或专业程度来衡量探究活动的档次的认识的话,那么反而会适得其反。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很强调源于日常,归于日常。
故此,笔者认为,探究活动的工具宜“常”不宜“专”,这个“常”指的是学生所熟悉的和了解其原理的实验探究工具。对于那些过分专业复杂的工具,那些看似专业但学生不了解也难以去了解其原理的实验工具,还是少用为妙。
三、科学特色活动宜“面向全民”不宜“精英教育”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对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中提出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以提高未成年的科学素质。各色各样科学竞赛活动也开展开来,在教育部等部门积极指导和搭理发展下,每年都会产生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青少年科学探究成果。而竞赛的成绩也越来越成为衡量一间学校科学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
然而正是由于竞赛的成绩越来越得到重视,学校为了追求竞赛的成绩,针对竞赛,组织相关方面显得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而剩下来的大部分学生得不到这种“精英”培训的待遇。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个基本要求就是面向全体。作为深刻体现素质教学理念的科学教育也应该要面向全体。科学竞赛作为科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也是促进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发展素质教育,其培训和参与也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对于学校过分追求竞赛成绩,只针对个别“优秀”学生进行培训的行为,明显与素质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
因此笔者认为,为了使全体的学生都能接受到良好的科学教育,学校适宜定期开展科学教育特色活动如科技节或科技活动月等,来代替应付科学竞赛的精英般的教育。如我校在2013年5月中开展了“魅力北,智慧城小”大型科技创意体验节活动。本次活动倡导每一位学生制作一节科技作品,最终科技发明作品收集到耳朵数目达2000多件。而且还全校学生一起参与到“天地人和”大型科技展演中,让每个学生都感受的科学带来的乐趣。
篇3
暑假里我观看了科技频道播出的《走近科学之揭秘铁砂掌》,这一期的主要内容是:主持人张腾岳将同清华大学着名科普专家高云峰老师一起,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绝技表演中的硬功进行研究,并深入探讨其中的物理原理,最终尝试破解铁砂掌的秘密。
我刚开始以为铁砂掌是所向披靡的,不是什么人都能练的,可是看了这期节目我才明白,只要在劈断砖头时把砖头稍微往上抬一点就能轻易地劈断,只要运用了这个技巧,连没练过铁砂掌的主持人张腾岳也能轻松的把砖头劈断。
我真正地体会到:“这些所谓的武功全都是忽悠人的,都是运用了一些科学的技巧,才使得表演能够成功。我还体会到:科学是十分神奇的。能破解这些武功的秘密,使没练过武功的人也能练出一副好功夫。”
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去发现、探索并揭开这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四年级:小小可爱
篇4
面对新理念,我们在不断学习、思考与实践中,寻找适合幼儿园发展的,又能全面实施新课程的途径。以下是我们的思考与探索:结合我园环境教育特色,以“因园而异”、“因人而异”去构建选择性课程,突出课程的有效整合、师生共建,确立开放的、整合的教材观,明确每一位教师既是教材的开发者、又是教材的实施者、创造者,积极推进园本化课程的建设。
1、学思结合,全面领悟新课程
《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和《指南》的出台,为我们确立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学以来,我们利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教研活动和一切可以利用的空余时间,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传达上级课改精神、观看新课程辅导报告录象、组织专题讨论、开展参与式培训、问答式咨询等等。一次次的学习与领会、讨论与反思,教师们经历了一个从不理解到逐步理解,从畏难、知难而上到热情接纳的过程。
首先,我们做到园领导先行一步,抓紧自身的学习,反复研究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在每一次组织教师学习之前先确定好本次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从而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师开展学习讨论,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其次,园内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由园长、业务园长、园长助理及三位教研组长组成,每二周召开一次碰头会,了解一线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商讨制订相应的对策,确保课改能顺利推进。这样通过上下连动,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到目前为止,我们全园上下一心,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素质教育的启蒙为核心,突出课程的有效整合、师生共建,确立开放的、整合的教材观,明确每一位教师既是教材的开发者、又是教材的实施者、创造者。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在认真学习《课程指南》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新教材,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选用、创编适合儿童发展的教材。一般是以主题的形式来选用教材的。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兴趣需要和生成课程来选择、开发、运用教材。让课程既面向全体幼儿,又能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让每一个幼儿获得充分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2、以教研为主阵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a多种教研形式,开展专题研讨。
为了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新教材,我们以教研组为主阵地,采取大组、班组的形式,展开层层推进的学习研讨活动。我们根据学习计划,安排参与式培训活动、集体与分组、个别学习形式相结合,将课程理念、方案等通过专题进行诠释、分解、尝试。具体的操作方案通过班组的形式,通过案例评述、个案记录等方式进行研讨。本学期我们针对幼儿园研究重点,开展了专题“构建富有生命力的课程运行体系”、“探索型主题活动中的共同探索、一起成长”;“以整合的观念实践新课程”;“园本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新课程各类活动内容与实施”、“让课程适合每个孩子的发展”等,一系列专题研讨,让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内容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b创设多种条件,提供教师成长舞台。
本学期,幼儿园举行了教师教育教学比武活动。比武活动分三个项目进行,即教案说课、活动展示及案例评比。教师们根据新课程要求,以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了较为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如“帮妈妈切萝卜”、“造房子的工具”、“家乡的牧场”、“有趣的数字王国”等,幼儿在广泛收集资料、已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活动过程自然、活泼。教师还注重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能引发幼儿与环境互动的各种材料,幼儿能大胆自主地参与活动。教师在活动中及时记录幼儿的操作情况,把握与关注幼儿生成的活动,幼儿学得主动而积极,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思维、动手能力都可以感受到教师在推广与实践新课程中的心血。在案例评比中,教师们将教学活动、主题探索活动中幼儿所表现出来的言行,通过教师的分析、反思予以呈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提高教师多媒体制作的能力,幼儿园举行了教师的“班级网页”制作评比。各班教师充分挖掘潜力,以幼儿学习、成长为主线,制作了内容全面、充实、丰富的网页,为班级管理提供了很好的舞台。
篇5
一、再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真实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表面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努力使品德与生活相融,通过运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情境,让儿童感受、体验真实生活,这有助于他们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开发,从而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教学《在餐桌上》一课时,我努力寻找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一开始,我就以儿童当今的生活为起点, 创设“自助早餐”这样一个模拟的真实生活场景,让学生自由选择早餐的品种、数量。正是由于模拟场景的真实,使学生身临其境,因而学生在选餐时非常认真投入,选择种类,选多选少也体现了学生真实的想法。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我成为了一名营养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引导学生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选择完毕,我再让学生分小组观察、交流、进行评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早餐的重要性,知道不吃早餐都身体的危害极大,知道了早餐要注意营养搭配,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相当重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儿童的早餐通常以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和一两片面包为最佳。牛奶可与果汁等饮料交替饮用。如此教学,提升了学生的饮食知识,纠正学生生活中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从而让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其自身健康地发展。
“生活是孩子接触社会的唯一途径(课程标准)。”通过各种体验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孩子开始学会认识我们身边的生活,关注生活的现实,开始思考我们周围的事物,学习从生活中寻求结果。
二、体验——引导学生感受生活
可以这样说,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中,没有体验的活动,是无意义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能进行有效的体验,也不可能带来任何的教学效果。
教学《他们需要关爱》一课,为使学生了解残疾人,尊重残疾人,燃起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之情,在第一课时的教学时,我设计了换位体验活动。让学生扮演盲人、手残之人、聋人,充分体验盲人走路的艰辛,手残之人料理生活的困难,聋人在无声世界里的痛苦,从而激起学生对残疾人的同情之心。在第二课时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认识到,虽然现在全社会都很关心残疾人的生活,为他们设立了残疾人专座、鸟鸣信号灯、无障碍通道、盲文书籍等,但残疾人还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生活困难。请同学们设身处地想想,他们还会遇到哪些困难,有什么好的办法,金点子、好创意帮助他们解除这些困难,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学们纷纷讨论怎样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困难,“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一教学目标在学生的出谋划策之中达成了。
“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这样的设计较好地实现了“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既满足了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在参与活动和文本的学习中享受到了快乐的体验。
三、回归——引导学生实践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说:“要想获得人类全体的经验,必须教学做合一方为最有效力。”的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学生良好道德品质、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二节课能够完成的。所以,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认知的习得、情感的激发和态度的确立,更应关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根据具体的行为要求,设计合适的活动方式,把品德课教学延伸到课外,融入社会。让学生回归生活,创造生活、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和初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
如在 “春姐姐的脚步”这一单元,包括“春天在哪里”、“春天里的种植”、“我和春天一起玩”、“我心中的春天”和“清明去扫墓”等主题活动。在教学时,我不是让学生硬性地去认识什么是春天,春天的物候、气象怎样,为什么春天是美好的等有关知识;而是以教材设计的系列活动为引子,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探究起来。诸如让学生参与捕捉、搜集春姐姐光临人间的信息,感受大地从严冬中苏醒、万物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探究春天为什么容易生病的活动中,去感知、掌握相关的保健知识;在参与植树护绿的实践活动中,去体验保护花草树木的意义;在养蚕、种向日葵的小实验中,去感受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学会观察和记录;在春日赏花、玩风车、放风筝的活动中,去体验春天的美和童年生活的快乐;在唱春天、画春天、写春天的实践活动中,去抒发自己对春天的赞美;在做花棒,为先烈和已故亲人写祭奠话语的活动中,让学生陶冶怀念先辈的情感等等。“生活即教育,生活即课堂”。难以想象,这种出自孩子自身的探究是何等地贴近我们的生活。正如一个孩子说:“我们通过调查,知道了家乡原来这么美,这么让人自豪。”这种自豪是发自内心的,是通过亲身体验得来的,比任何教材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篇6
关键词:化学课;创新意识;探究学习;民主和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新课程已走进学校、走入课堂。新课程理念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之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力得到提高,实现全面发展。新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一、由单一授课改为小组合作交流
新课程中加入了小组讨论这一环节,在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好处很多:第一,促进认知、情意发展。小组合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形成的知识在大脑中会保持很久,甚至终身难忘,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对他们的全面发展极有帮助。第二,锻炼竞争与合作能力。小组交流中以合作为主,组与组间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使课堂气氛紧张而又愉快。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不能袖手旁观,要适时引导,充分发挥“撑船者”和“划桨人”的作用,让学生由“不会学习”向“会学习”和“主动学习”转变。
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
过去的教学大部分是“填鸭式”,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激起求知欲望,产生认知冲突,展开思维,积极去发现新知识,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讲钠与水反应时,反应特别剧烈,当钠比较多时,实验很危险,甚至会产生爆炸。教师在做实验时,除了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外,可以不失时机地问:“能不能对这个实验进行改进,以保证实验的安全性?”这样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层次的思考,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规划好探究实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探究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选好探究内容,否则会使探究过于空洞,学生得不到实质性的收获。通过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之终身受用。新课程教材中设计了一些“活动探究”栏目,它的设计一般都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做稍微的提高,让学生“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探究栏目有两种形式,一是给定实验程序让学生进行探究,另一种是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
例如:设计原电池的实验探究,学生的设计方案多种多样,选出比较好的几例:
①铁钉插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②铜片插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③铁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连接在音乐盒中的陶片上;④铁片和铜片插入用浓食盐水和的面团中,串联上灵敏电流计;⑤铁片和铜片插入纯碱溶液中;⑥铁丝和铜丝插入桔子瓣中,串联上电流计;⑦用铁钉和铝条插入西红柿中,串联上电流计。通过探究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四、充分体现化学实验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是最好的学习手段。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化学实验可以呈现千变万化的现象,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例如:“绪言”课中可以先做几个有趣的实验,如巧除壶中污垢(用食醋)、自制壶胆(银镜反应)、自制豆腐(胶体的性质)、铁片与铜片插入西红柿中用导线连上小灯泡(自制原电池)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认识之母。只有通过观察,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实验中,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自始至终必须认真、细致地观察。如甲烷燃烧实验,要注意观察火焰的颜色、是否有黑烟,并与乙烯乙炔燃烧现象做对比。又如:酸碱中和实验,酸碱中和到达滴定中点时,指示剂变色的时间很短。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做演示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能使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很好地培养思维能力。如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学生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产生气体的颜色及最后溶液的颜色,可以推出反应的实质及产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打造民主、和谐的高效课堂
篇7
【论文关键词】生活;音乐课堂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发展,有效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开展音乐学习是我一直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问题。为了组织小学低段学生开展有效的音乐学习,对于每节课的设计我都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分析学生的学情和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然后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凸现音乐教学生活化、活动化、人文化的特点,使教学切实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此,我进行了让生活走进小学低段音乐课堂有效性的尝试。
1.创设情境,联系音乐和生活
有专家指出:脱离儿童生活世界的间接经验知识传授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教学中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积极的音乐学习情感,增进音乐学习的信心,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常常创设情境积极转变教师的角色,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努力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和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一年级《小宝宝睡着了》一课中,我事先让孩子们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毛绒玩具,每人头上包好头巾。我说:这里是一只大摇篮,你们是47个可爱的宝宝,让我来做一回这么多孩子的妈妈吧,轻轻地躺下,摇,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摇篮孕育了一个又一个可爱的孩子,你们,也是在摇篮中慢慢长大的,想看看杨老师小时候睡过的摇篮吗?(推出摇篮)我的妈妈就是这样坐在摇篮边把我摇大的。接着,我让孩子们坐在摇篮边轻轻地摇,他们立刻进入情境。你摇得多温柔啊,真是位好妈妈,我走近学生及时评价,顺便把摇篮中的娃娃奖给他。就这样,孩子们边摇边聆听,边摇边跟唱,感受到了歌曲的优美、温柔、安静,并认真、用心的思考、讨论,如何给小宝宝唱歌,哄她睡觉。他们控制音量,调整情绪,为摇篮中的小宝宝唱歌。并律动感受:第一段轻轻拍孩子,第二段轻轻抚摸孩子。
这一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激发了孩子们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音乐实践的过程,感受音乐实践的必要性,让他们感受到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音乐的魅力。
2.捕捉生活素材,提升学生的创编能力
音乐教师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主要是学唱歌曲,偶尔有创编的任务对他们来说也是很难的。首先,他们积累的词汇很少;其次,他们写字很慢,创编歌词往往要花很长时间。这样就没有时间来表演歌曲和拓展歌曲了,所以老师们常常省去了创编歌词部分。我通过不断在平行班的教学尝试中发现,其实,生活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难题。
最近,我在一年级上了一节二年级的唱歌课《不再麻烦好妈妈》,而且歌曲有创编歌词的要求。在第一个班上课时,学会了歌曲,还剩10分钟时我让孩子们创编歌词,就遇到了这个难题,直到下课时只有几个孩子写出了两三句歌词,很多孩子根本就没写,竟然玩起来了。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写呢?他们委屈的说不会写。课后,我认真分析了原因,主要还是我没有抓住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引导,直接让他们创编歌词。孩子们不知所措,更何况有很多字不会写。接下来的一个班,同样的创编我先让他们把平时生活中帮妈妈做的事儿说一说,然后再出示一些劳动的图片来引导,最后让他们在伴奏音乐中直接唱出所编创的歌词。结果与上一节课大相径庭,孩子们很出乎我的意料。虽然没有将歌词写出来,但伴奏音乐刚停,就有孩子举手,在我的伴奏音乐中,他们中的很多人井然有序的将四句新歌词都唱出来了。我当时忍不住对她们说,你们太有才了。更有孩子将妈妈换成了爸爸、奶奶、爷爷,而且主动来表演。
看来,创编歌词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不是做不到,而是可以做的很好。关键是老师如何设计,怎么引导。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深入反思,把学生生活经历和教材相关的内容巧妙结合起来,就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3.结合生活经验,解决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唱变得轻松、容易,让学生感兴趣,是我一直在教学中思考的问题。通过实际教学的尝试,我发现,教学方法是学生对学唱感兴趣的关键。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教唱,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
比如在三年级教唱《嘀哩嘀哩》的时候,时值初春,春的气息悄然而至,歌曲《嘀哩嘀哩》正好表现这一主题,学生对春天有较丰富的生活经念与知识。设计思路:整个教学过程以“春”为主题线索,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感受春天――寻找春天――歌唱春天――表现春天”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进行音乐教学。(二)寻找春天的声音 1、 找一找 师:春天的大地不但风景秀美,还有春天里特有的声音呢。你听到过哪些春天的声音? 生:春天小鸟儿在歌唱。 师:小鸟儿怎么歌唱?能模仿么? 生:叽喳喳嘀哩哩师:春天小鸟儿可高兴了,他们的叫声特别欢快,我们来学小鸟欢快的叫声。 (教师引导下念出:嘀哩哩嘀哩 | 嘀哩 哩|……叽喳喳 叽喳 | 叽喳 喳|……)师:还有什么声音? 生:春天小河在欢快地流淌:哗啦啦 哗啦啦…… 生:还有春雨在歌唱:沙沙沙 沙沙 |沙沙沙|……淅沥沥 淅沥| 淅沥 沥|…… 2 、念一念 师:这些春天的声音给我们带来一条新的节奏,老师用小黄鹂的叫声念出这条节奏,大家来学学小黄莺灵活清脆的叫声好么…… (课件出示节奏×× × ×× | ×× × 0 | ×× × ×× | × ―― |) 活动:教师指出前十六分音符,先引导用小黄鹂的叫声准确地念出节奏,后让学生模仿其他春天的声音巩固。 师:你还想用什么声音来表现这条节奏? 生:蜜蜂的叫声: 嗡嗡嗡 嗡嗡嗡…… 生:小河的流淌声:哗啦啦 哗啦啦……
音乐课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前提,强调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科学认识的紧密结合。这个环节的设置适应儿童的认知特点,从孩子们感知较为清晰的生活中的事物为教学活动的起点,由寻找春天的声音引出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然后让学生在各种声音的模仿与模唱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难点,,并在集体个人小组等自由灵活的形式中进行,通过以上体验 探究 合作等方式和过程,变枯燥的学习为有趣的活动,解决了歌曲的难点。
篇8
刘海峰,祖籍东北,生在青海,长在甘宁,从小就在这里摸爬滚打,身高1米85,典型的西北大汉。自从当上摄影记者,每年他有200多天行走在“山川”、“沙湖”之间,相机的镜头所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沉寂的西海固,黄河九十九道弯……海峰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是条“西北狼”。到了天津卫,却如何适应这直辖市的水土?如何报道天津的城市特色?初来乍到时,人生地不熟,他走在天津的街道上,东西南北也分不清了。
彷徨时节牢骚多。一次刘海峰来北京,在总社我的办公室里,我们有过一次谈话。
他说:“以前在宁夏,只要下到地、县采访,根本不分谁管哪个‘口’,搂草打兔子还捎带抓个鹌鹑,什么新闻都能拍;如今到了天津,本来地方就‘小’,分社也小,记者都有分工,各个路口分兵把守,我就没什么活可干了!怎么办?”
我一面听他说,一面整理为“中国新闻奖”选送的照片。当他问“怎么办”时,我正看着手中的照片,多年来一块心结被触动,便说:“你的摄影功底很好,可以尝试拍一些科技类的新闻图片,这可是新华社的弱项,也是中国新闻摄影的软肋。”
我看刘海峰不吭声,便激他:“我看过国外的摄影记者拍的获普利策奖的科技类照片,非常震撼……”
与我国及全球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相比,我们的科技新闻摄影的确仍属弱项。科技新闻摄影如何反映当今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甚至背后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人和事,使读者产生共鸣,受到震撼,应成为摄影记者思考的重要课题。
那次谈话后不久,我就看到了刘海峰一组拍苍蝇的科技新闻图片。随后,我发现他把拍摄科技类、环境类图片作为报道的突破口,不断拓展此类报道的视野和深度,力求图片报道的新闻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热情投入科技摄影
刘海峰在工作中,用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关注科技类和环境类新闻,不断在相关报道中探索实践。先后有近百幅科技和环境类新闻摄影作品经新华社播发,得到媒体的广泛采用。凭借“苍蝇——人类的新资源”、“干细胞——人类的生命银行”等作品,他连续3年获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新闻摄影年赛科技新闻类银奖(金奖空缺)和铜奖。科技摄影不仅要有各种学科知识,镜头要对准在点上,还要有熟练的摄影技巧,凸显出科学思想与技术发展的特点。
科学研究是一个理性的过程,虽然科技新闻有独特性,也给读者以新鲜的感觉,但用图片的形式去表现科技事件本身,其形象价值却有限,这也使得科技新闻摄影难以摆脱程式化的表现形式,画面常常止于科学家做实验或展示科研成果等表象,使读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种模式化的图像仅仅是科研成果的,谈不上“技术”,甚至也起不到普及科学知识、推广科研成果的作用。刘海峰的想法是,通过对科研题材的理解,用多样的表现形式,去展现科学家研究物体表象、探索并应用自然规律的过程,尽可能地用摄影这一视觉语言展示富于理性的科学试验。
有人说,道行深的新闻记者是一个杂家,但不是专家。刘海峰采访科学家、技术人员,近距离接触科学成果的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实践是走上成功道路的关键。
苍蝇这种昆虫,给人类的印象是丑陋和肮脏,要想使普通人科学地认识苍蝇的价值,必须把苍蝇的“可爱”之处拍出来。但面对一群嗡嗡乱飞的苍蝇,常常是费力摆弄半天,仍然无法使它们听话,用死苍蝇拍出来的效果又会大打折扣。刘海峰拍摄《苍蝇——人类的新资源》专题时,把这些不听话的家伙放在冰箱里做了短时冷冻,麻木了的苍蝇在镜头前变得乖巧可爱,任他尽情摆布,终于拍出了理想的效果,画面栩栩如生。至今想起从微距下看到苍蝇七彩的翅膀,幼虫雪白的身体晃动着两只黑黑的大眼睛,刘海峰仍不住称奇。
这组照片在新华社通稿播发后,《北京青年报》等报章辟栏刊登,一时业界好评甚多。总社摄影部编辑吕淑梅发现刘海峰喜欢拍科技类新闻,专门给他找来一摞国外的科技摄影杂志,告诉他,科技图片是一个门类,此类影像,画面要有科技感。也就是说,摄影者对自己所拍照的主体,不是简单的复制、映像,而是需要认识、理解,需要有自己准确的感觉。
此后,刘海峰在拍摄中一边采访,一边学习,查找、参考国内外科技新闻图片资料;科研人员做试验,他在旁边观察;边拍摄边和科学家交流,询问过程的细节,每个画面的形成,都尽可能地征求他们的意见,取得他们的帮助,甚至是合作。
科技摄影对拍摄技术有特殊要求,有时需要自己动手制作道具,以衬托那些微小的昆虫;必要时,还需要增加特殊的光线,尽可能地让画面生动,充满科技的感觉。这些都需要在拍摄中不断总结经验。像蜂类昆虫,只有0.3-0.5毫米,镜头焦点对准的往往是昆虫身体某一部位,这些部位受光面积小,反射光弱,加上常用小光圈,又必须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拍摄,手头现有的摄影器材根本无法表现。刘海峰便自费购买微距增距镜等器材,以便尽量多地捕捉微观世界精彩的一面。
那种热情上来了,真是难以抑止啊!刘海峰说:“这钱花得值!”
在拍摄组照《美国白蛾天敌—周氏啮小蜂》时,从初春周氏啮小蜂将卵一粒粒产在美国白蛾的蛹里,一直到夏季人工放飞周氏啮小蜂,历时半年间,刘海峰从0.5毫米内的微观世界里,观察到了昆虫世界里一幅幅神奇的影像。
为拍摄《授粉之王—熊蜂》专题,让更多人了解人工如何繁育熊蜂,熊蜂又如何在温室传授花粉提高农作物产量,刘海峰与研究人员在津冀几处研究基地多次往返奔波。回顾拍摄时的感觉,刘海峰说:“熊蜂嗡嗡作响的振翅声,仿佛仍在耳边,拍打着我的心灵,我禁不住激动得颤抖。”
为拍《生命银行》一组照片,刘海峰提前约好妇产医院,征求孕妇和家属的同意,终于在婴儿呱呱坠地一瞬间,拍摄到了医生们通过脐带的负压抽取脐带血的画面。
拍摄科技题材图片,刘海峰的经验是:科技摄影不仅要有科学性、准确性,同时还需要有较强的艺术性,使作品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体,增强形象语言的感染力;画面构成愈简练愈好,色彩愈简单愈佳。
首先,要根据手中的器材,对拍摄项目、题材进行筛选,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儿。看菜下饭,量体裁衣,要做到有所不为而有所为。
其次,既要好奇,又要耐得住寂寞,还要长时间保持对拍摄物的激情。这些工作既费时又费力,常常为了拍一组图片,要用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
刘海峰还认为,科技新闻摄影者,在保持拍摄的激情和享受拍摄乐趣的同时,要学会用科学理性的思维去认识事物,通过镜头把最具形式感、最具真实性的科技规律,更加形象地表达出来,既有效传播了科技信息,又让读者了解了科技知识。
美术教师转行摄影记者
刘海峰祖籍东北,出生在青海。他父亲是军人,刘海峰出生后,随父母辗转兰州、宁夏等地。上中学时,他发现自己喜欢绘画,便悉心于此,后考进宁夏大学师范学院美术专业。
1981年,刘海峰大学毕业,分配到一所中学当美术教师。
1987年,《银川晚报》创刊时招聘美编,刘海峰报名,顺利考进报社美术摄影部。银川晚报创刊初期,美编就他一个人,主要工作是画插图、刊头。随着报纸发展成为日报,版面增加了新闻图片。刘海峰领到一台佳能相机,开始拍新闻图片。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拍的题为《东方威尼斯》的图片,在新华社所属的《中国记者》杂志的摄影月赛活动中获奖,这使刘海峰备受鼓舞,一下子喜欢上了摄影。银川晚报几乎天天都有他拍的照片,慢慢地他在银川也有了点小名气。
此时,有一个人开始关注这个初露苗头年轻人。
一天,新华社宁夏分社的摄影记者吴文彪找到刘海峰,问他:“愿不愿意到新华社来干?”刘海峰一听就激动地说:“太愿意了!”谁都知道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只是门槛太高,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进去。
吴文彪就带刘海峰去见当时的宁夏分社社长陈思愚。陈社长也是摄影记者出身,内行人一看一个准,看刘海峰个头高,专业学美术,又喜欢摄影,条件好啊!当即就说,这个人来了就能干活。经过考察,分社很快就派人与报社协商调人,开始报社不放人,可是想想人往高处走也没错,半年后终于同意忍痛割爱。
1993年初,刘海峰正式进入新华社宁夏分社。刚进社那两年,分社摄影记者缺员,一度摄影记者只有他一人。分社领导对他说,分社人手紧张,你必须挖掘潜力,一个人要完成两个人的定额,还要超30%。刘海峰是个老实人,他把领导的话看作是对自己的信任和鞭策,马不停蹄地深入第一线采访拍摄。刘海峰在宁夏分社工作7年,是分社公认的勤奋的人,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宁夏的工厂、农村。分社摄影报道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领导的要求。
有人说,一个人的职业状态能维持多久,要看他职业成就的高低,或者说,看他获过多少奖。其实也不尽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华社的摄影记者很少参加社会上的各类评奖,他们追求的是个人的职业状态,经常想到的是专题、题材,一门心思拍照片,更在乎总社编辑部的认可。
但是,那个年代的一批摄影记者,他们的基本功和业务能力,就是在风雨中,在泥泞的道路上,在基层千辛万苦的磨砺中培养出来的,以至于他们有了现在的成就。
在实践中找到方向
刘海峰到天津以后,继续保持勤奋和良好的职业状态。他一头扎进天津市纵横交错的街道,在实践中辨清了方向。
近些年,天津每年都会发生一些突发、,刘海峰经常冲在报道的前方,事件现场总是能看到他的身影。为拍摄到化工企业对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刘海峰不顾危险,多次潜入到污染企业车间内部及事发现场,拍摄了10多组(幅)让人触目惊心、具有震撼力的现场照片。他拍摄的一些专题图片,先后以内参和公开报道形式发表,特别是《天津宁河小土炼钢》、《天津西堤头化工污染触目惊心》两组照片被媒体采用后,中央和天津市主要领导都有批示,责成市政府多个部门在事发地召开现场会,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后一组图片还获得了中国新闻摄影年赛环境新闻类银奖。
前面提到刘海峰的科技摄影,也是他从宁夏来到天津后,在实践中逐渐开辟的报道领域。“我坚持拍科技新闻多年,不是为了获奖去找题材。你去拍什么一定要想好,这样就会把拍摄对象与摄影恰当地结合起来。但是不能急于求成。”
2006年,为加强新华社新闻图片的信息源建设,已经担任天津分社摄影部主任的刘海峰,又被任命为图片总监,组建了覆盖全市各行业和各区县的100多人的签约摄影师队伍。他自己编写签约摄影师手册和培训提纲,乐此不疲地举办培训班,组织采风、评选活动。
人高马大的刘海峰对人不温不火,和我们见面除了摄影几乎没有别的话题,摄影记者聚会时他又很少凑过去扎堆儿。但我参加过他组织的签约摄影师培训,他和那些不那么专业的摄影师聊起来,不仅有耐心还挺幽默,看得出来他对这帮“哥们儿”挺上心。
刘海峰是一个有事业心的人,凡是与摄影沾点边的事他都愿意干,而且干得有板有眼。这两年他又有新创意,利用新华网地方频道的优势,开辟了“新华视觉”图片展示,分设图说故事、今日图片等10个栏目,颇有热火朝天风生水起之势。
我知道,有一批摄影记者已经看出“新媒体”这个概念的具体形态了。他们已经开始了又一次实践。
把摄影当作一项事业
我问刘海峰:“如果重来一次,你还干摄影吗?”
刘海峰回答很爽快:“还干摄影!”
他说:“刚入行的摄影记者,就应该把摄影当成一项事业,如果只当作为了生存的饭碗,你就做不到敬业了。摄影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它记录社会和人,记录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记录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就是不断探索自然,认识其规律的结果。
“摄影记者这一行,有人关注科研,就要探索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有人关注贫困,就要探索如何解决贫困;有人关注环境,就要探索如何保护环境……”
刘海峰认为,摄影记者在拍摄过程中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经过思考,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的方向。他认为新华社记者尤其应该如此。新华社的发展和记者自己的发展不矛盾。完成任务是必须的,是基本要求,而除了完成任务,还要有一个阶段性的方向,有一个长远的目标,不断地去思考、去行动。
1 2008年3月31日,中国民航大学(位于天津)空管科研基地的科技人员在模拟阴雨天气下的飞机起降训练。 该基地成功研发出的“视景360度全真模拟机场塔台飞行指挥三维运行仿真训练系统”,解决了在特殊气象状况、飞行故障条件下的模拟训练难题,为我国民航高效培养和训练空中管制人员提供了技术保障。新华社记者刘海峰摄
2-4 2001年夏,天津市园林绿化研究所植物保护中心繁殖的国内首批人工养殖的2亿只白蛾周氏啮小蜂分别在天津10多个地区放飞,椐测定,这次放飞的寄生蜂可保护5万棵成材树木免受美国白蛾的侵害。新华社记者刘海峰摄
2 天津植保科技工作者探索出在蚕蛹里大规模繁殖周氏啮小蜂的技术,并在美国白蛾化蛹期,将寄生蜂蚕蛹固定在树木上放飞小蜂。一只蚕蛹可繁殖5000-6000只周氏啮小蜂,一年可产四批小蜂。
3 周氏啮小蜂成虫具有很强的趋光性,遇到强光如同千军万马直奔一个方向,表现非常活跃。新华社记者刘海峰摄
4 周氏啮小蜂能在瞬间咬破美国白蛾蛹并将卵寄生其中。
7 2007年6月2日 ,我国成功克隆出的首批两只欧洲哥廷根医用小型猪存活第9天,该项目课题组成员之一的陈国宇博士在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这项成果由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济普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宝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农科院合作完成,该克隆技术的成功为我国开展异种器官移植研究、建立新药筛选模型及参与相关国际竞争奠下基础。新华社记者刘海峰摄
8 2008年8月4日,天津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心外科等专家用时3个多小时,为4个半月的联体弃婴施行了分离手术,目前婴儿生命体征平稳。这对联体婴儿属罕见的不对称剑脐联体,一胎发育基本正常,另一胎无脑、无心、无肺,两胎从胸骨下端至脐部连接,共用一个融合的肝脏。目前世界上不对称连体婴儿发生率约为1/50000-1/100000,只有极少数具备手术分离条件。新华社记者刘海峰摄
篇9
【关键词】国学;诗歌;生物教学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国学知识回归到我们的脑海中。我国五千年的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语言文字更是源远流长,历代诗词如同银河繁星,不但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也为后人写出华美乐章提供了典范。如果能将这些知识带入生物课堂,相信能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与其它理科学科相比较,生物具有知识点琐碎,系统性强,前后联系紧密,特别是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特点。而诗词中又不乏以生物或自然景观作为意象的作品。几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将二者有机融为一体,终于总结出了以下几种运用:
1.诗歌导入 教学设计中,新课的导语至关重要。有时运用诗歌导入新课,既可导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又能在新课一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牵引住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授“种群”时,可运用学生们耳熟能详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火烧尽了草的个体,却烧不尽草的种群。这样就轻松导入到新课中。
2.设置悬念 新课改下派生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了思考、讨论、质疑、探索的过程。在这种氛围下,设置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例如,“基因决定性状”新授课时,带学生回忆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同为早春二月发芽的植物,柳叶似针,樱花叶子却为椭圆形。为什么同样的环境却出现了不同的性状呢?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带着这样的悬念,学习起来目标就更明确了。
3.释疑解惑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学生不熟悉的问题,常常成为教学难点,有时可以利用诗来释疑解难。例如,在讲授猛禽类“鹰”的内容时,学生对鹰的生活习性缺乏直观的了解。这时,我们巧妙地利用了唐朝孔寿山的诗句“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这首诗中,一只身姿矫健,目光锐利,志在四方,意在长空,不同凡鸟的苍鹰呼之欲出。读懂了这首诗,也就对鹰有了感性认识。
4.教育启迪 新教学大纲对学生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许多诗是诗人用来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的,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迪作用。例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讲到要保护物种多样性,我们提到欧阳修的一首诗《画眉鸟》:“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用以让学生体会到只有保护动物,维持物种多样性,才能有人类的生存空间。
除了古代的诗词,我们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国学知识,设计出朗朗上口的口诀来辅助学习。
5.过程描述 对于一些生理过程,语言描述比较复杂,也不容易记忆,我们曾尝试自编口诀进行记忆。例如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师生共同总结出了一条口诀:(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复制是关键,貌似静止看不见;前期两见两不见,中心(体)分离各一边;中期只有着丝点,整齐排列赤道板;后期着(丝)点分两半,锤丝牵引到两端;末期两见两不见,中间缢裂又一番。”记住这个口诀,复杂的有丝分裂过程就了然于胸了。
6.知识小结 运用诗歌进行课堂知识小结,形式新颖,效果较好。例如,在讲授“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内容时,可运用老作家高士其得一首小诗,来小结一切生物细胞共有的十大元素:“碳为主;氢、氧、氮副之;钾、钙、镁、铁有其次;磷和硫居后。”再如,细胞中的微量元素,我给学生总结了一句话:小镍(Ni)做了个铜(Cu)绿(Cl)色的梦(Mn),新(Zn)朋(B)友和他很铁(Fe)很和睦(Mo) ,简单俏皮的一句话,就将八种微量元素牢记在心了。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余也能用国学陶冶情操,将日常生活中获取的知识联系到生物学习上来,我们也尝试给学生留些诗歌课下回味。
7.余味缠绵 有一类诗中似乎没有明显的生物学知识,但只要仔细品味,仍能帮我们梳理知识脉络。例如,舒婷的《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象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相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又象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篇10
关键词:口语教学;“英语角”;进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67-02
口语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互动性强,因此口语教学应围绕“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来进行。如:问答、对话、辩论、演讲、采访、演小品剧、角色扮演等。这些方法都各有其优缺点,其共有的缺点就是覆盖面小,互动不充分,很难使所有学生在口语课堂上有充分的“说”的机会。我认为,“英语角”教学活动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英语角”归类于外语教学第二课堂。事实上,“英语角”口语教学可作为一种很好的口语教学补充形式在第一课堂开展。
一、“英语角”教学的特点
“英语角”是一个自发的或有组织的以英语学习为主要交流工具的交流平台,可以是关于某一话题或某些话题进行交谈,也可以是自由闲谈,可以在校内或校外、室内或室外来进行。其轻松的氛围有利于英语爱好者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但因它经常受时间、地点、组织者等因素的限制,加之缺乏指导者提供适时的帮助,因此,“英语角”已经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英语学习者对现存的“英语角”的有效利用率也大打折扣。
我认为“英语角”口语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引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使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真实环境中全面参与的口语教学过程。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要求。因话题一般围绕学生的真实学习和生活或学过的且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为主题。学生没有理解背景知识等的障碍,使学生没有压力和焦虑,轻松自然地“有的说”“想要说”。
2.符合教育学的要求。“英语角”口语课堂上,教师给每个学生以充分的、均等的机会学习英语口语,不论其成绩好坏、性格内向或外向。
3.符合心理学的要求。中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若这种欲望长期不能满足,他们就容易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抵触宣泄的情绪,继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英语角”口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能满足学生这种欲望的渠道,且学生可从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能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和认同感(得到同伴的认同)。
4.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在“英语角”口语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在教室自由走动,寻找交际对象。而在大多数传统的口语课堂,教师处在教室前面中央位置,容易强化“教师中心主义”,即便有些教师站在教室走道,学生也仍需仰视才得以看见,这仍然会给学生“教师中心主义”的心理暗示。在“英语角”口语课堂,学生谈论的是与他们相关的或者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他们的情感需要被高度关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地发挥,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教学活动中心。
二、“英语角”教学的实施“英语角”口语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
1.准备阶段。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需要找到合适的材料,这些材料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他们感兴趣的或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关,最好能与教材内容相关。教师可提前给学生布置一些与“英语角”课堂教学有关的课外作业,这样可以使他们能够在“英语角”上“有的说”“能够说”。材料可针对语言材料,也可针对交际功能。例如,运用对话He/She can dance/swim/sing。But I can’t dance/swim/sing等,学习表达活动的动词短语。这些话题内容和交际功能完成可以融合到一次“英语角”教学活动中。学生可围绕进入大学这个新环境所产生的对大学生活的困惑,对英语学习的困惑和心得进行交流;学生还可以借此机会熟悉新同学,学会用英语问候介绍,如何开始或结束交谈,如何表达喜好等等。
2.操作阶段。在“英语角”开始前,可以先让学生热身,教师可以先抛砖引玉,提出:“What do you like and dislike about your apartment??What is the purpose of learning English for most people?And what is it for you?”等等,激起学生与他人交流分享想法的欲望,鼓励学生自由随意交流。
3.评价阶段。教师可请一些学生自由总结他(她)在“英语角”所获取的信息,如新交的朋友有什么爱好,他(她)的英语学习目的是什么等。针对典型的语言或交际不当,教师可在总结观点时有意识地多重复正确的表达,并在今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这些问题加强训练。
三、进行“英语角”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英语角”口语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注意以下问题:
1.避免过多使用,以免打乱正常教学进度。一般情况下,“英语角”课堂教学可每学期进行三次左右,每次一到两个课时。
2.建议在几个关联度较高的单元之后进行,选择好的主题非常重要。
3.重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随机运用已掌握的语言去完成口语任务,而不是去学习语言的特定部分。
4.教师千万不要滔滔不绝,喧宾夺主。他应当是一个组织者、策划者、倾听者、监测者、协调者、鼓励者、引导者等多个角色。
5.学生出错时,切忌急于纠正他们的错误,打断他们的表达。可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反馈给学生地道的、正确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