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的环保教育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数学中的环保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 诗意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 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思想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 浅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 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实施策略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施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探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保意识在小学科学课中如何渗透 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之浅见 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在中小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教学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06-20
[3] 甄月玲.小学科学课如何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J].陕西教育,2007(3):35.
[4] 任文章.小学科学教育对学生环保教育意识的影响[J].教育革新,2009(8):20.
[5] 杨凤霄.把环保教育渗透于生物教学中[J].现在阅读,2011(9):111.
[6] 梁毅.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教育[J].教育科学,2011(10):57.
[7] 薛菊香,吴江洲.论环保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9):232.
[8] 闵艳林,龙斌.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环保教育问题浅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27.6):76-77.
[9] 张勇.物理课堂中的环境保护教育[J].学科大众・科学教育,2011(12):8.
篇2
>>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初探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有感 浅谈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法制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控制渗透法制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历史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体会 物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思考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法制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法制教育 也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有关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探讨 有关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探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作者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当好学生的表率,当好法制教师,并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策略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法制教育渗透 少年儿童是民族的希望,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根本所在。而少年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而更重要的是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成才必先成人,不成人必成不了才。也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承担着增强少年儿童法制意识的培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1]。1教师当好学生的表率,当好法制教师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我自然而然地影响着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必须是一个遵规守纪的人,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与同事争吵,在上课时更不能随意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更不能张口就骂不听话的学生。而且教师在教学不适地对学生进行法制知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等方面方面的学习,教导学生每时每刻用规范和守则中的各条严格要求自己[2]。争当家中的乖娃娃,抢做学校的好学生。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策略2.1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好多内容都可以设置契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如:在教授“你寄过货卡吗”时渗透环保教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的有关法律知识教育[3]。在讲授重量单位“千克、克”的认识,一边指导学生通过天平称出一千克的重量,一边告诉学生:公平交易,诚实做人,一千克虽轻但意义非凡。在进行“平均分”的教学时,在讲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要做诚实的人的教育,培养学生诚实的心灵。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较好地解决了法制教育与一般教育在课时上的矛盾。渗透教育追求的是与主课内容的自然融合,并非教师在主课中设置专门时间来进行法制教育,且有助于丰富主课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二是较好地解决了法制教育与学校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间的矛盾。法制渗透教育的内容是依主课内容确定的,无需改变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也无需重新编印专门的法制教材,只是通过授课教师的巧妙安排来实现法制教育。三是可以充分调动少年儿童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它是通过具体的课本内容来演绎法律条文,使抽象的条文形象化、实用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2.2利用数学游戏,或其他形式的数学活动进行法制教育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给学生布置作业:放学回家后调查自己家里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通过计算一个家庭一个月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可谓是一举两得[4]。2.3关注数学生活,引用实例,以情动人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可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我们的数学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要把握好法制渗透的有机性原则、选择性原则、贴近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和有趣性原则等。在方法上要遵从在生活中渗透、在情境中渗透、在案例中渗透、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渗透等。还要注意找准“渗透点”、把握“渗透时机”、掌握“渗透度”等细节。2.4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这样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她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法制教育是当前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开辟第二课堂在数学游戏教学时,借助情境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例如,在进行口算抢答游戏时常常出现个别同学站起来回答,故意答错等现象,使游戏就无法进行。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我们国家的法律,大家在游戏时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2.5在课堂小结中渗透法制教育
在课堂小结时渗透法制教育,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的一些零碎的、不清晰的法律知识,通过教师言简意赅的小结变得更清晰、更系统。这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6在作业布置中渗透法制教育
篇3
关键词:生活情境;实践体验;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8-0030-01
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数学教科书中很多环保教育的素材,教师只要有意识地创设环境教育的情境,适时把握渗透点,引入环保教育元素,就能播下“绿色”的种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活环保意识
小学数学是一门宣传环保知识、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学科,不管是介绍环保知识,还是作出环境保护的决策,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处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进环境知识的实例,通过数据的呈现和处理,能够更加尖锐地反映环境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解决环境问题的急迫性。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时,我先出示图片,介绍水土流失的现象以及水土流失后给人类带来的损害。然后让学生解答应用题“地球上每天有800万吨水土流失。流失的水土如果用载重量10吨的汽车来运,需要多少辆汽车才能运完?如果每辆汽车长8米,把这些车排列起来,车队有多长?”然后让学生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学生发现800万吨水土需要80万辆载重量10吨的汽车才能运完,这个车队长6400千米,大约是64个兰临高速公路程的长。这些数据使学生大吃一惊,这仅是一天流失的数据更何况一年流失的呢?学生深深感受到了水土流失的严重性。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了知识,发展了空间观念,又对学生适时进行了环境教育。最后出示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目前全国整体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8.2%,每年有100多亿吨沃土付诸东流,相当于卷走至少1000万亩耕地上30厘米厚的耕作层,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一组多么令人心情沉重的数据,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保护环境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挖掘生活素材,培养环保意识
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己有的可以渗透环境教育的素材,自然渗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接受环境保护知识。在教学完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后,我巧妙地利用实践活动“你寄过贺卡吗?”,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适时渗透环保意识,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活动伊始,先让各小组同学统计去年个人及家庭收到贺卡的数量,填写统计表;观察表格中的数据,看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推出什么数据?学生通过计算得出:全班同学个人收到贺卡共314张;全班同学家庭收到贺卡共363张;全班同学去年一共收到贺卡667张,平均每个家庭收到贺卡约13张;按平均每个家庭收到贺卡约13张算,全校学生的家庭估计可收到18000张贺卡。再引导学生说出精美的贺卡是用木材生产而成的。然后提供相关数据,再次计算得出生产贺卡会消耗很多资源:全校同学一年收到的贺卡生产出来需要砍掉9棵树;全校所有家庭收到的贺卡需花费约3600多元,排出污水约5400千克,耗水1800千克。最后组织学生畅谈活动感言。学生纷纷发出感言:“为了拯救树木,我们应该少寄贺卡。”“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能够吸收有害物质,能够保持水土,能够涵养水源,我们一定要保护森林,让人类有个绿色的生存环境,动物有个美好的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做起,珍惜和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要走出教室,当好‘宣传小卫士’,开展宣传活动,呼吁周围的人保护环境。”“这次实践活动真正让我明白每个人节约一张纸,挽救的可能是一棵大树,甚至整个森林……节约不仅是美德,更是责任。”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研究环保问题,在朴实的课堂教学中,流露了学生真实的情感,有力地培养了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亲身实践体验,提升环保能力
新课程要求把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学习经验相结合,并设计相应的活动,引导学生把眼光转向社会,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接触过协调环境关系的有关活动,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提高环境意识,培养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的能力。
1.查找资料。在六年级整理复习“年月日”时,我让学生说出:植树节是在哪一个季度?今年这个季度一共有多少天?国家为什么要定3月12日是植树节,植树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这些问题以后,再追问学生:“你能说出与环境有关的节日吗?如果现在你不知道,课后可以查找相关资料,在下一堂课进行交流。”学生通过课外查阅,扩大了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
篇4
一、新课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1、在有说服力的书面资料数据中感悟环境知识.直接利用教材数据,普及学生的环保知识。如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四百五十亿双,需要砍伐二千五百万棵树;再如一公顷森林,一年可滞尘约32吨,一天可从地下吸出约85吨水;生产2000张贺卡要消耗一棵3米高的树;据调查,北京市每年圣诞节至春节的贺卡量达3000多万张,相当于砍伐10年生树木1万多棵;《回收废电池》----万以内加法一课时作资料介绍:一颗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0立方米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通过数字进行说明电池污染的严重性。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大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自然、成功地进行“环保”教育。
2、课堂教学中通过“解决问题”,培养环保意识
(1)以环境保护为背景的“解决问题”题型在新教材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教材中有50%以上的应用题都作了一定的反映,这说明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多结合应用题的教学进行环境教育。可结合应用题教学进行节约用纸、以及保护森林资源教育、保护耕地、节约能源和控制人口意识的教育。随后出现的题目都与此环保内容相关:五数小数乘法练习题中学校食堂每周用掉1200双一次性筷子,每双筷子0.03元,每周用掉的筷子一共多少钱?……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做呢?通过计算得出的结果,让学生感到震撼,自然觉得保护森林,节约用纸势在必行。
(2)花费心思设计新课、练习课习题。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主动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环境知识,找出数学问题中隐含的环境问题,将数学和环境教育结合起来,挖空心思设计练习题如:在教授《国土面积》---读写亿以内数中出现地球上每天有八百万吨水土流失,让学生写数,而这正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良好契机。题中的“水土流失”学生只是对字面上的理解,而缺少空间概念。接着让学生完成写数八百万吨后提出问题:①流失的水土如果用载重量20吨的汽车来运,需要多少辆汽车才能运完?②如果每辆汽车长8米,把这些车排列起来有多长?然后让学生进行计算得出八百万吨水土需要40万辆载重量20吨的汽车才能运完,而车队总长3200千米,大约是8个南京到上海的高速公路程长。这些数据使学生惊讶,这仅仅是一天流失的数据而况且一年流失的呢?学生深深感受到了水土流失的严重性,感到保护环境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加强实践活动,提高环保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提高环境意识,培养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统计表”后,可让学生利用自己家里的2008年上半年每月水、电、煤气费的数据制成统计表,从节约资源、能源这个角度启发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我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搜集资料,让学生根据同学们实际调查的有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制成统计表,并能根据所绘制的表说出有关问题,分析有关问题。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提高了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加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科与社会的融合,也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
三、课后数学练习作业中渗透环保
在实施新课标背景下,数学课外作业设计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有兴趣。如何使数学习题、作业平易近入、亲切可爱,还可以加入环保元素呢?
1、通过课外查阅,扩大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在学习《年月日》后,让学生说出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国家为什么要定3月12日是植树节,植树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回答这些问题以后,再追问学生:“你能说出与环境有关的节日吗?如果现在你不知道,课后可以查阅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在下一堂课进行交流。”课后学生通过翻查日历、报纸等知道了与环境有关的节日除了植树节还有爱鸟周、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学生通过课外查阅,扩大了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
2、引领学生带着环保热情实施小调查、小实践。新课标强调大力开发课程源,其内涵伸展到社会、学生生活、教师、家长和每一个学生。它要求把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儿童经验相结合,并设计相应的活动。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课外空间,组织一些课外学习活动,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持久,更有意义。
篇5
环境保护是关系人类生存的大事.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已引起全人类的高度关注,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这也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问题,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 结合教材特点渗透环境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中对环境教育巧用匠心,从插图到例题,尤其是应用题等都蕴涵着教育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内容.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第一册“ 准备课”,整洁的校园、红旗、绿树、鲜花、与小朋友的各项健康的活动和谐地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其实就是让学生从进校第一天的第一堂数学课就开始接受良好的环境教育,让学生懂得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必须珍惜、爱护,从而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从小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数学教材中编入了大量以环境保护为内容的应用题,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接受环境保护知识.例如:
1. 动物园里有4只金丝猴,长臂猿的只数是金丝猴的2倍,有多少只长臂猿?长臂猿比金丝猴多几只?(六年制第三册)
2. 一个城市去年设人工鸟巢216个,等于前年的2倍,前年设人工鸟巢多少个?今年设的人工鸟巢是去年的2倍,今年设人工鸟巢多少个?(六年制第五册 )
3. 护林队计划用115天为全市1035棵古树建立保护栏.平均每天要为多少棵古树建立保护栏?(六年制第七册册)
4、我国鸟类种数繁多,约有1166种.全世界鸟类约有8590种.我国鸟类种数约占全世界鸟类种数的百分之几?(六年制第十一册 )
二. 抓住教育时机渗透环境教育
由于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比较分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抓住瞬间即逝的时机,抓住典型,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例如在教学应用题:1986年某个国家因吸烟引起的死亡约有34240人,是机动车造成死亡人数的16倍.吸烟引起的死亡比机动车造成的死亡人数多多少人?(六年制第七 册 )教师要可以及时渗透“吸烟有害健康,而且还危害他人健康”的思想,教育青少年不要吸烟.而在教学植树造林为内容的应用题时,可以及时向学生渗透植树造林的重要作用,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在教学节约用水为 内容的应用题时,则可以及时向学生渗透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要节约用水的知识.
三. 利用课外活动渗透环境教育
当学生对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加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从而唤起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159-01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做好德育教学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素质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各项行为习惯、认知能力养成的重要时期,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对于学生的影响可想而知。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教育技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做好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从一定程度上讲,德育过程是一个说理、训练的过程,其实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俗语云“人心换人心”,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也就决定着学生对于教师的态度,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学生自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加重视这门课程,养成尊重他人、热爱学习的好习惯。所以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中避免一些不良情绪的展现,给学生展示一个良好的形象,运用自身的教学魅力不断的做好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做好德育教学
现行的新版教材是经过无数专家、学者的筛选、提炼而成的精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与实用性,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主要途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于教材的把握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学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做好德育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做好德育教学
小学生由于他们的知识积累、数学技能都处于养成阶段,他们的学习往往还需要教师的教学引导,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就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理念,让他们能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知识的学习,不断的提升学习的效率,这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发展也有着无法估量的积极意义。
四、开展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做好德育教学
数学是一项生活性较强的实践学科,对于学生的生活技能提升、实践能力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另外一个层面讲,德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实践。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认识到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当然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图;应用
情景图以特有的“场景”与“情境”有机融合,且富有图文并茂及科学的数学理趣,使知识、情感及思想集于一体,深受学生及教师的青睐。情景图教学已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利用情景图,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部分教师对其认识不足,出现生搬硬套或机械照搬现象,造成教学效率的低下,影响了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下面介绍如何运用情景图教学。
一、利用情景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事物都存在两面性,情境图也是如此。小学数学中的情境图很多都是非常贴近于生活,因此具有非常强烈的趣味性,情趣中包含了很多有趣的东西,儿童心理学表示小学儿童的注意力还比较分散,注意力往往会集中在比较绚丽的景物上,因此在情景教学中常会出现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情境图的数学教学变为了看图说话,面对这种现象,教师就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使用学生的眼光来进行教学,摒弃掉抗阻因素,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数学教材中富有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这些情境都隐含着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带领学生带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可让学生把周围生活进入到数学课堂中,利于学生感悟理解知识及接受知识。同时,利用情景图可使学生在图画中寻找学习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及灵感。
《确定位置》一课中,教材中选了教师座位图,这幅图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且可迁移到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就可这样教学:让学生自习观察这幅教师座位图,并找一找小军同学坐在哪里,并表达其位置。由于教师座位图学生较感兴趣,贴近现实生活,通过情景图制造及渲染认知冲突,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的学生认为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由于每一位学生的观察视角有所不同,导致所查看的角度也不同。通过设置这样一幅情景图,能够将生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还能够调动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掌握位置的概念,建立基本的数学感知。
二、利用情景图,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当下,大多数教师都认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然而,在际操作中,一些教师往往采取断章取义的做法,拥有“跳出来”的豪情,但是缺乏“钻进去”的耐心,使得在应用情景图过程中,出现利用效率低下现象,并未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而是简单地引导学生看看情景图。应充分认识到,教学中每一幅情景图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为学生探究活动创建新的平台,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引发其探究欲望。教学《认识分数》,教材例1中选了一幅情景图,可先引导学生观看这幅图片,让学生能够根据这幅图的意思,并采用分数来表示图片中的涂色部分,并相应写出分数。由于在以前三年级时,已初步认识了分数,在本次教学中,则可指导学生每一个人数代表的是什么,并在小组内部交流。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你是怎么将图中的东西平均分的呢?说说你们的看法”,当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就可指出:一个长方形代表一个图形,一个饼则代表一个物体,而“1米”则是一个计量单位,逐渐引导学生将前三个图形与左边第四个图形进行比较,看不同之处。通过利用该情景图,引发学生数学思考,进而引导深入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及深入钻研教材,应不热衷于外部材料或场景,而是发掘其内在数学信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三、利用情景图,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动手实践能力是每一学科所要求的,同时也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探索数学规律、体验数学价值及感知数学知识的。尤其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学生动手实践的情景图,在图中涉及有操作方法及分解示意图,具有直观性,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球的反弹高度》一课,教材中安排了一幅球的反弹高度实验图,教师可根据该幅实验图,可向学生提问“这里所说的正常情况下是指不用劲往下抛球,进而让球能够自然落下,而球的反弹高度则会是怎样的呢?会超过下落的高度吗?”一部分学生可能会说“不会,如果不拍球,球的反弹高度也就低于下落高度”,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那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为了证明此种说法是否正确,可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实践操作。如:采用足球、排球、篮球分别操作三次,且下落的高度可分为50cm、100cm及150cm,而小组成员可分工给予操作,并记录每一次篮球弹起的高度,然后对所测得结果给予综合分析及讨论。通过这种实践操作,利用学生较为喜欢的球类运动形式,设置相应球的反弹图,进而激发学生动脑及动手能力,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可逐渐培养学生对数学高度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思路更加清晰、明确,并进行不断反思、实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智力活动,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利用情景图,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认识数、并掌握基本计算方法,而且还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加上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正是加强思想教育的重要时机。在小学数学中涉及有很多情景图,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教师可在教学生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道德素质。在《分数的加法与减法》中,教材中有一幅“堆积如山的垃圾”画面,根据情景图所提供的生活场景及数据,一方面教师传授完数学知识后,可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力争为我国环境作出贡献。再如在《大数的认识》学习中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抽取的6个省市的人口,并分别采用一幅画进行展示不同省市的人口数量和风土人情,这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巧妙地运用情境图对小学生开展人口和自然的教育。情景图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可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应了解情景图的应用,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吃透教材,看到情景图本质,做到张弛有度、科学引导,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使课堂呈现勃勃生机,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此外,进行适当的道德教育,使小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存明.给力“情景图”凸显“数学味”――小学数学教材“情景图”使用的现状与策略探寻[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3,(7).
[2]刘文林.让主题情景图点亮学生的思维[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2,(5).
篇8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数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独特的风格,承担着德育的任务。因而,结合这一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做法。
一、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小学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因此我们将小学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运用教材中的插图。有反映我国历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作出巨大贡献的,如:古代刘徽的头像、古代刻有算法口诀的“竹木简”;有反映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灿烂和劳动人民智慧的,如:北京西郊大钟寺的一口钟,用来计时的器具---刻漏;有反映祖国新貌及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如:三峡大坝、北京天安门广场、南京长江大桥等。这些插图都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是德育教育的生动教材。
(二)读话史料。教材中的“你知道吗?”其中多为数学史料,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突出贡献。如:“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面积”(第七册);“我国在2000多年前用算筹记数”(第八册);“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第八册);“大约在2000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数》中的方田章就论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第九册)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钻研探究数学知识的热情。
(三)用好数据材料。教材中,有许多反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说服力的数据,如十一册百分数应用题里有计算长江长度的题,当学生计算出长江长度后,联系四册中介绍的巍巍的珠穆朗玛峰高度,使学生由衷的感叹“祖国的河山是多么壮丽”;又如,评讲十册教材中我国山区占全国总面积69%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平原、盆地、河流所占的百分数,向学生介绍我国各种地形交错分布,景象万千,适宜农、林、牧多样发展,为我们中华大地炎黄子孙提供了丰富的衣食之源,通过观察对比数据,启发、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在学习上奋发拼搏的精神。
二、把握新课程理念,使思想品德教育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
(一)由故事入手。根据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编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生动形象的故事。利用历史故事、革命故事、人物故事,熏陶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如:在讲行程问题中的速度=路程÷时间时,可以引入二万五千里的历史故事,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元角分”的内容时,也可以编一个小故事:小明捡到5元钱,主动交给失主……。让学生在听完故事之后到启示: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还,损坏公物要赔偿,拾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公……。在教学圆周率时,还可以联系中国古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
(二)从问答入手。在教学三年级有余数除法中,可以设计下列一些问答:“129个苹果平均分给64个同学,每人分得2个,还剩1个,剩下这个苹果你打算送给谁吃呀?”有的学生会回答:“送给老师吃”、“送给小妹妹吃”、“送给邻居残疾人吃”……教师对学生回答应给予充分肯定:“对,同学做得非常对,我们应该尊老爱幼、友爱同学,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和残疾人……”。在教学完利息有关知识之后,可以设计下列问答:“同学们,你们过年的压岁钱和平时节 省下来的零用钱,打算放在哪里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存到银行里去。”“为什么?”“因为银行有利息呀。”老师接下来说:“我们应该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把过年时的压岁钱和平时的零用钱节省下来,存到银行去,这样不仅能使钱产生利息,而且还能支援祖国的四化建设呢。”这样无疑又会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不吃零食,不乱花钱的良好习惯。
(三)由应用题入手。思品教育与应用题相结合,是最灵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结合教学内容,我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编出一些思想性强和教育性强的应用题,就是很好的思品教育素材。例如在教学归一应用题时:学校组织植树活动,三(4)班3小时栽了69棵树,照这样计算,栽184棵树需要多少时间? 从中贯穿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可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教学倍数应用题时,可以设计下列应用题:文明礼貌月中,四年级做了好事166件,三年级做好事的数目比四年级的3倍还多17件,三年级做好事多少件?这道题能启发学生助人为乐,多做好事,帮助有困难的人。 数学课中的思品教育方法不一,形式多样。作为数学教师必须掌握分寸,合理安排,精心设计,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数学课中适度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渗透。
篇9
【关键词】法制教育小学数学
一、提升自身法律素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是灵魂工程师。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最长,特别是小学生,可塑性非常强,受教师的影响也最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以身作则,规范言行,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人才。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我们自己必须学法懂法,提升自身法律素养。每位教师都应把《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列为必学内容,并深刻认识到不懂法律,不依法执教就是不合格的教师。此外,教师还应具有多元化的知识,不只是学习业务知识,还要不断加强教育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知识的培训与学习,注重自身良好素质的形成,从而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重任。尤其在实施新课程中,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二、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现法制渗透
1、根据教材所编内容,对学生进行法制渗透
教材是寓德的载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积极思想因素是渗透德育的前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我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讲授重量单位“千克、克”的认识,一边指导学生通过天平称出一千克的重量,一边告诉学生:公平交易,诚实做人,一千克虽轻但意义非凡。在进行“平均分”的教学时,在讲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要做诚实的人的教育,培养学生诚实的心灵。
又例如,在学习实际测量和土地面积计算时。我把学生带出课堂,拿上测量工具。让学生实地测量我校操场的长和宽,同学们还测量了教室的长和宽及教室地面所铺大理石方砖的边长,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测量数据计算出操场、教室、方砖的面积。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要珍爱土地,保护环境,爱护人类自己的家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懂得这些知识在建筑工程、农田水利建设中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学生知道这些知识的实用性。这样就把所学的知识与我国的建设联系起来了,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决心和信心。
2、根据所学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是小学教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数学是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利用教材中“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和图文并茂的画面”,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和爱科学的教育。有时,也结合课堂所学内容让学生自己编相应的习题来做,还可根据家乡的变化数据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有意义的事例编成相应的习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如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时”,习题中有一道题是根据数据的前后比较,学生看到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使学生从中受到热爱祖国,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的教育。
3、在游戏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法制渗透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给学生布置作业:放学回家后调查自己家里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通过计算一个家庭一个月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可谓是一举两得。
例如,在学过简单的统计后,有一道题是:站在马路口,统计在一分钟内通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我在带领学生去统计前,首先对学生进行安全和遵守交通法规的教育,到达现场后再对学生进行反面教育,假如在十字路口不按红绿灯的指示行驶,即不遵守交通法规,对会出现的后果进行设想。学生通过设想讨论一致认为:遵守交通法规不但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认识到了交通法规的重要性,进而拓展教育范围。
4、让数据说明问题,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数字是表达数学教学最基本的方式。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字和一些生活中的事实相结合,小到我们身边,大到整个国家,乃至世界。
例如,教学“数的认识”时,我先出示我国的耕地面积约为182万平方千米,对于我国13亿人口来说,人均耕地面积为0.0014平方千米。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中的22%,耕地面积只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学生们通过阅读这组数据,清楚地了解到了中国的严峻国情。因此,我以此为契机,适时对学生进行了《土地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的教育: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土地,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又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这一节时,有条件的可以安排学生到银行调查,或者叫学生询问其家长的纳税税率情况,让学生了解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正确把握数学课本知识与法律教育的联系,并善于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法,在课堂上加以灵活运用,把书本知识融入到法制建设中去,在可塑性极强的小学生成长学习生活中,力争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培养出懂法、知法、用法的社会主义合格小公民,培养祖国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沈有梓.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探研[J].青海社会科学,2009(1)
篇10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下列方法。
一、 我注重发挥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我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我注重在数学教材中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的时候,让学生收集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百分数数据让学生认识理解,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我增加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我的数学中还有很多,我实时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为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而服务。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我利用数学实践活动课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适当开展了一些数学活动 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学生学过统计后,我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让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我还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我注意了一些策略 ,从不喧宾夺主,这样既提高了渗透的自觉性,又把握了渗透的可行性,注重了德育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我能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从点点滴滴抓取,有机渗透,让学生耳濡目染,就一定能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 上一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下一篇:社区活动方案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