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规划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经济规划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庭经济规划方案

篇1

关键词: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24日

一、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现状

近年来,社会救助制度快速发展,托底保障任务越来越重,救助范围已扩大到低收入家庭、因病致贫家庭,救助范围已发展到包括低保救助、特困救助、临时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8大类救助项目。各类救助人群和多项救助项目都需要精准核对申请家庭的经济状况。为适应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需要,完成好新时期对社会救助各类申请对象的精准认定任务,2014年2月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9号)规定:“申请或者已获得社会救助的家庭,应当按照规定如实申报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申请或者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的请求、委托,可以通过户籍管理、税务、社会保险、不动产登记、工商登记、住房公积金管理、车船管理等单位和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代为查询、核对其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有关单位和金融机构应当予以配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申请和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为审核认定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依据”,以国家法规的形式将核查机构的业务范围,由以前单纯的低保对象的核查认定,扩展为社会救助对象的核查认定。按照《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要求》,民政部率先成立了核对机构,对全国核对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总体的思路和架构,制定了相关标准,并研究开发了适应于各级核对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平台。目前省级核对机构基本组建完成,地市和县级核对机构建设也完成了预期目标。各地在抓好内部建设的同时,在政策创制、争取资金投入、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信息建设方案设计、核对操作流程规范、队伍培训方面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一些地区在建机构的同时,完成了核对信息系统的建设任务,与相关部门实现了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全面开展了信息核对业务,全国核对工作发展迅速。

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部门间数据共享困难。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平台是跨部门核对信息系统,实现民政与涉及居民家庭经济状况的部门间相关信息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才能准确核对居民家庭经济状况。目前,一些政府部门缺乏“大数据思维”,把自己掌握的丰富信息锁在柜中、束之高阁,摆脱不了“数据小农意识”,动辄拿保密和隐私说事,“信息”、“经过请示上级领导不允许共享”,往往是民政部门在数据共享中最常听到的答复。部门对数据资源的分割和垄断,制约社会救助效率。

(二)全国没有一体化核对信息系统。目前,民政部没有实现全国各地各级核对机构开发核对系统工作进行统一的管理,由于缺少全国总体架构和技术方案,已经建设完成的核对系统五花八门,由于体系混乱、数据标准规范和信息核对流程不统一,难以实现全国核对信息流畅、交换,难以兼容,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且容易造成信息泄露,给数据共享互通造成障碍,这是核对系统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

(三)核对人员能力还不能适应当前核对工作的需要。一是各地核对机构都成立不久,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普遍年轻化,缺乏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二是核对业务政策性强,涉及部门多,技术含量高,需要有多方面专业知识,但是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普遍缺乏系统的学习和专业的培训;三是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一般只是疲于应付于具体的业务,在统筹规划、理论思考、业务拓展方面还不能适应当前工作的发展需要。

三、对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的建议

(一)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需要顶层推动。准确核实居民家庭经济状况需要政府各部门的数据作为基础,而现状是大量的数据分布在各个互相分隔开的政府部门中,成为了政府部门的私有财产。因此,要从政府层面M行全面、细致、强力的规划推动,减少乃至消除政府部门间资源共享的屏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的重大事项,整合各类政府信息平台,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各级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内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共享体系和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共享平台)等基础设施。建立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共享体系,具体负责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管理、应用培训、运行维护、日常监测,制定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制度、标准、技术规范,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政府应当按照本级政府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总体安排,做好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编制、更新和维护工作,提出共享需求、提供共享信息。这样才能打通政府各部门间数据交换共享的渠道,将原本分散存储在不同部门、行业的公共数据陆续汇集到统一的公共数据中心,强力推进政府各部门数据共建共享。

篇2

    不久前,张先生刚做了肿瘤切除手术,目前正在家休养,大病初愈,张先生对人生、健康、财富乃至投资有了新的理解。

    今年50岁家住上海的张先生和妻子都尚未退休,两人每月的总收入在5000元左右,22岁的儿子虽然刚参加工作不久,薪资却已经接近两人的总和,每月达到了4600元。一家3口已经有了300多万元的家庭总资产,没有房屋贷款,没有其他家人需要供养,张先生一家的经济负担很轻,有充足的资金进行金融、房产投资,是典型的步入财富分享期的“成熟期”家庭。

    如何在妥善分配好这笔财富并加以投资的同时,又能兼顾风险保障?使张先生一家没有后顾之忧,快乐分享这笔夫妇俩奋斗一生的财富。

    风险需求分析:张先生的家庭经济状态良好,儿子经济独立,没有其他经济负债。考虑家庭未来会常出去旅游,意外险应有紧急救援,投资类方面,因为家庭收入稳定,有一定的存款,可考虑投连险、万能险和分红险。大病险要做足额补充,住院报销也要适当考虑。

    保险方案推荐:

    1.健康险:考虑到张先生身体原因不能做大病险,应做些住院津贴,太太要适当考虑大病险,儿子大病要足额考虑,同时要有住院报销补充社保。

    2.投资险:张先生的资金要做好规划,可考虑投连险、万能险和分红险,可做养老、医疗补充。

    3.保障险:一定要有孩子的寿险保障。

    4.意外险:全家都要考虑,补充社保报销,加大保障。

    (本期感谢北京明亚保险经纪有限公司高级经纪人——10年保险行业从业经验,刘锦)

    典型产品组合比较

    组合方案一:年缴保费:10602元/年,另加一次性投资20万元

    点评:此组合覆盖了家庭的所有成员,充分考虑了每个人的保障;在投资方面,采取了温和成长的策略,用稳健的万能险和具有一定风险的投连险互相搭配;在意外险的购买上,考虑到晚年的旅游规划,选择了具有紧急救援的产品。

    组合方案二:年缴保费:14934元/年,另加一次性投资20万元

    儿子

    太太

    张先生

篇3

[关键词] 高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资助机制

从2007年秋季学期起,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按照“加大财政投入,经费合理分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的基本原则,逐步建立健全了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至2012年秋季学期,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在广西实现了全覆盖。每一项资助政策的出台,都充分体现了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党坚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切实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使更多人分享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让广大学子真切感受到了教育公平阳光的温暖。目前,在普通高中阶段,建立了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体、减免学费等为补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我区现有的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中,国家助学金、特定学生免学费、社会团体或个人助学金、学校学费减免等属于保障性资助。虽然普高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滋蕙计划”助学项目资助对象是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但因此项目资助不能与国家助学金重复,实际上仍属于保障性资助且获得此类资助的人数很少。以桂林市为例,自治区教育厅下达给桂林市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滋蕙计划”助学项目2012—2013学年度的名额为840名,占全市普高学生人数1.2%,奖励金额168万元;2014-15学年度的名额为781人,占全市普高学生人数1.15%,奖励金额156.2万元。极低的奖励比例,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激励作用非常有限。纵观现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虽然在不断完善,但依然是以“教育机会均等”式的保障性资助为主,缺少适用于学生个体能力提升过程扶持的资助方式。随着国家资助力度加大,教育公平已迈出了重大步伐,党和政府向全社会做出的“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已基本实现。在不断完善保障性资助政策的同时,增加和完善适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体能力提升过程扶持的资助方式,引导、激励他们提升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成了目前高中阶段资助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的内涵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是一种过程资助,通过一定的经费支持,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其实现能力提升、充分发展与全面发展。具体是指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以学年为单位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申报发展目标项目,经学校审核通过后给予学生一定经费支持与指导并进行结果考核,促进学生发展目标实现的资助。[1]

发展性资助坚持资助与发展相结合,励志与强能相结合,管理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组织实施,通过开展以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为载体的项目活动,培养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以及诚信感恩意识。

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意愿的调查分析

当前,普通高中的资助项目主要是国家助学金,其覆盖范围:市区普通高中资助面约占市区在校生总数15%;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民族自治县普通高中资面约占全县在校生总数40%;其他县普通高中资助面约占全县在校生总数30%。资助标准为平均每生每年1500元,具体分为二档,一等为每生每年2000元,主要用于补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二等为每生每年1000元。由于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数多于资助比例,学校主要依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来确定资助对象。受助学生对资助功能的认识又是如何的呢?为此,我们在广西各选择3所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和非示范性高中进行随机问卷调查,问卷由填选择题构成,采用李克特量表的五点分方法,分别赋值为5、4、3、2、1,5表示非常赞同,1表示非常不赞同,分数越高,说明表现越积极,即1、2表示否定态度(简称不赞同),3表示中性态度(简称中性),4、5表示肯定态度(简称赞同)。若某项目平均值是3,则表示对该项目持中性态度;若平均值小于3,表示对该项目持否定态度;若平均值大于3,表示对该项目持支持态度。[2]

调查对象为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卷600份,回收有效率100%。

2.受助学生对资助功能的认识

调查问卷中的1、2、3、4分别代表“资助的目的主要是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困难问题”、 “资助的最大功能应体现在激励、促进发展上,让优秀的学生获得资助”、“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困难的同时,应发挥资助的激励、促进发展作用”、“资助应突出其对贫困学生发展的激励、促进作用,生活困难问题应由贫困生自己解决”等问题。

从表二可看出,三个年级的P值大都是0.00( P<0.01),表明不同年级受助学生对资助功能认识的差异是极其显著的。从均值来看,不论是从4个项目维度还是从总体水平来看,高一年级总比低一年级的高。当代高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7-19岁之间,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他们的心智也逐渐走向成熟,对自我认识、目标追求越来越清晰,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到了高三,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更渴望在公平的环境下凭自己的才干和努力赢得大家的认可。在各维度的标准差中,也只有高三年级问题“3”的标准差最小(0.489)。标准差反映的是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标准差越小,表明数据越聚集。可见,受助学生对资助功能的认识随年龄的增长而越多元、深刻,渴望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去完善、发展自我。

三、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即人的最为核心的需要 有三种:基础需要(生理和安全需要)、心理需要(归宿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成长需要(自我实现需要)[3],应针对学生不同的需求层次,采取不同的措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基础需要是可以通过保障性资助予以满足的;心理需要是经济资助所无法解决的,必须借助相关教育帮扶措施;成长需要,不是单有经济资助就能满足的,它更需要通过教育引导解决内动力问题。在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既要将保障性资助落实好,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依法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又要根据不同学生个体不同的需要层次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地提供满足他们各种层次需要的帮助,尤其是发展过程的扶持,保证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获得的资助金额与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个人的努力和发展状况相匹配,从而实现资助能够保障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四、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机制的构建

(一)资金来源。项目资金主要由资助管理部门划拨的专项资助资金、学校按规定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的3%—5%的经费以及来自于社会、个人的资助资金构成。对于获准立项的发展性资助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

(二)项目构成。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项目、学科竞赛项目、校园文化创建项目、社会实践项目等。研究性学习项目: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包括调查报告、研究论文、实验报告、标本或模型制作等;学科竞赛项目:必须符合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的相关文件规定,参加“三模一电”、机器人比赛、发明创造大赛等活动,或参加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项竞赛活动;校园文化创建项目: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项目: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其他:素质和能力提升的其他项目。

(三)管理策略。组织管理:发展性资助项目由学校负责组织实施。学校成立由学校领导、资助办主任、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发展性资助项目评审小组,评审小组负责制定发展性资助项目管理办法,组织、协调项目的开展,负责项目的申报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以及效果分析评价等日常管理工作。每个项目须配备指导教师1~2名,指导教师由责任心强、热心学生工作的学科教师、班主任或资助办管理人员担任。过程管理:由立项申报、项目评审、项目实施和结题验收四个环节组成。立项申报阶段,学校指导学生填写项目立项申请书撰写项目实施方案;项目评审阶段,学校评审小组对申请立项项目进行评审筛选,通过公示后即给予50%的资助经费;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立项获批后,负责人组织项目组成员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开展各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指导老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学校资助办对资助经费的使用情况要进行检查,防止学生挪作他用,切实发挥资助资金效益;结题验收阶段,项目课题组向学校评审小组提出结题验收申请,提交项目结题申请书、成果报告及相关佐证材料,评审小组对申请验收的项目进行评审,评审验收通过公示后即下达项目剩余的50%资助资金。

(四)成果推广。一是编印课题优秀项目成果集,并通过网站、成果报告会等形式进行项目成果推广交流,二是点面结合,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项目。

五、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的实施效果及意义

2013年秋季学期,我们选择两所不同类型的高中学校开展发展性资助项目的试点工作。学生申报并获准立项项目28个,涵盖研究性学习、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内容。项目小组的活跃活动,成了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

实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既可以解决学生的发展可能与发展条件之间的矛盾,又能激发学生的成长成才愿望和主动性,引导他们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既兼顾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又能满足学生的发展性资助诉求;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具体发展目标实现作为资助效用的评价尺度,克服了保障性资助中重“输血”轻“造血”的弊端,是对现行普通高中资助方式的重大突破。

(一)突出了资助过程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统一。《水火箭实验研究》项目小组,申请到项目经费后,运用动量知识和流体力学原理,开展了水火箭实验研究,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二级火箭与一级火箭连接问题、气密性问题,小组成员在老师指导下认真研究出现问题的原因,反复修改实验方案,最后实验取得了成功。在学校举办的科技活动月活动中,“水火箭”的发射展示,赢得了师生的一片赞叹。可见,将资助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和手段,不但是对现行普通高中贫困生保障性资助方式的突破,而且有利于强化资助的“输血”与“造血”功能并重,充分发挥资助的导向、激励和调控发展功能,促进学生发展。

(二)有利于实现资助方式的创新。本课题研究总结出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管理目标、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评价方法,填补了目前广西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空白。在优化当前以国家助学金、免学费等为主要内容的保障性资助体系的同时,学校并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争取更多的资助经费,设置既有共性、又能体现个体发展差异性的资助方式,将学生所获资助金额与其本人发展状况结合起来,兼顾公平与效率,有利于确保资助工作真正以学生利益为最高目标,确保学生资助工作真正为促进贫困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三)有利于与我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相融互促。广西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才开始高中课改,广西普通高中新课改方案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学生每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3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3年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必修学分必须达到23个学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是课程规定的要求,更应是学生成长的自身需要。实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有利于激发受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受助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而获得相应的学分,变单纯的受资助为主动的参与实践活动,使贫困学生在助人、服务社会、传递社会关爱的过程中, 用自己的付出获得相应的回报,这不仅给贫困学生带来了锻炼机会,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综合技能,又很好地回馈了社会,锻造了自强之才。正如《住房装修的市场调查及预算方案的编写》项目小组负责人在“项目成果展示会”上所说的:“通过社会调查活动,我们不仅初步了解了装修行业的运作及市场状况,而且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收获了比金钱要贵重得多的东西,体验了团体合作精神的力量,在为小组成员家庭住房装修出谋划策的过程中分享了学以致用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刘世勇,王林清,马彦周.学生激励的新视角:发展性资助[J].湖北社会科学,2010(11):178-181.

[2]曾军.广东地区企业员工心理弹性结构维度及相关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3]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9-171.

篇4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 心理 扶助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4-0142-02

学者们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研究表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在面临经济、学业、生活等压力时,比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自闭、焦虑抑郁、敏感多疑等心理问题。一定程度上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属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高危人群。在加强物质救助的基础上,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他们加强心理扶助,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而且影响到国家人才强国目标的实现以及和谐社会的建成。

一 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扶助组织机构

随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扶助工作的加强与落实,需要有各级领导的重视、组织机构的扶助。高校可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增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扶助工作组。工作组应设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由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学生工作处分管领导、院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学生资助中心主任、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院心理辅导员等组成。工作组应根据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实施细则,明确责任、分工协作,主要负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扶助工作。

二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扶助运行机制

1.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过程中,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交的申请表、家庭情况调查表及相关证明材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小组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真实情况,讨论确定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选及困难程度。班级认定评议小组的成员覆盖面要广,班干部、每个宿舍学生代表都不能少,要善于发现没有提交申请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尊重他们的隐私及主观意愿,加强保密措施,完善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需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小组不断跟踪调查,及时更新,对于平时表现不好或家庭经济条件改善的学生,及时更换为之前又未被认定但又符合困难标准的合适人选。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疏导工作。

2.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档案

高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普查并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是加强心理扶助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可以转化心理危机,将心理问题抑制在萌芽状态。将心理普查工作安排在每年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结束之后,不仅明确了普查对象,与学校新生入学的心理普查同时进行,也避免了工作重复,降低了成本,而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尚未离校顶岗实习前,都能较好地配合完成这项工作。类似于新生入学普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测也采用集中网上施测的方式,不同的是除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PI),结合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式(EPQA)同时施测,汇总分析心理问题,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小组掌握的信息,结合实时更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对心

――――――――――――――――――――――――

* 2014年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扶助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HYJYM2014D07)

理健康档案进行动态监管。

3.健全合理完整的心理教育体系

高校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心理扶助工作的重点。首先,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体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当作一项必修课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与方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其次,高校要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心理咨询队伍,加大培训力度,促进人员专业化,探索拓展服务渠道。进一步加强对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进行心理方面的培训,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增强工作实效性,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再次,高校可以通过心理讲座、专题报告、主题班会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通过网络、报刊、宣传栏等渠道宣传励志成才的典型事迹,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克服各种困难,积极面对生活,健康成长。

4.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高校应充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可以使他们身心愉悦,保持轻松、积极的心态。其次,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强班级、宿舍建设,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多的关注。同学之间建立尊重、信任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互帮互助的环境,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切身体会到集体的温暖,能够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再次,高校要开展各类有益身心发展的文体活动,宣传勤俭节约、弘扬传统美德,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氛围,最大限度地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经济困难而产生的心理负面影响。

三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支持保障体系

1.联结社会形成扶助合力

国家的经济资助是主导,除此之外,高校需广泛宣传、组织发动,集合各方面的优势,争取社会力量的参与,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支持。首先,高校应尽可能地联系更多社会团体或个人捐款设立专项奖学金、助学金,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之忧,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其次,高校应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各自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共赢。校企联合办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竞争力,而且还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习、就业问题。再次,高校应加强联合社会有关部门和组织,投身慈善公益事业,传播正能量,呼吁全社会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持高校资助事业。

2.配合家庭主动提供关心帮助

高校应保持与家庭的联系,重视家庭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互相配合与协作,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健康成长。首先,家庭应积极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创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这样有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其次,家庭应采取关爱尊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动与辅导员、班主任联系,了解子女在校动态,提供及时的关心与帮助,多沟通、多鼓励、多理解,以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压力。再次,家庭需要尽可能地提供给子女基本的物质和情感支持,家庭的支持越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负担越轻,家庭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坚强后盾,能够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3.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心理自助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贫困不是依靠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外部力量就能解决,高校还应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开展心理自助,实现精神脱贫。首先,高校提供足量的勤工助学岗位,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自助的促进作用。勤工助学除了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经济上的补助,还能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正视困境。其次,高校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参与志愿服务。通过志愿服务,为其他有困难的弱势群体提供援助,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体会到个人价值。而且通过各种活动中与他人相处与交流,可以不断打开心扉,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组织沟通能力。再次,高校应积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涯,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肖建国、王立仁.高校家庭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思想[J].思想教育研究,2013(2)

[2]余彬、陈新宇.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3(5)

篇5

设计教学项目

项目的设计是项目教学法的关键要素。项目一定要有实用性,符合真实的用户需求,并能适用于教学,而且能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与操作技巧。项目化教学的模式可采用PDCA方法,是质量管理的一种基本方法,由4个管理阶段构成,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由于其符合项目化教学的阶段和结构特征,可将这种模式应用于项目化教学中。

“房地产金融与投资”是金融专业和房地产专业的专业课程,房产金融无论在国家经济还是家庭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而本课程的出发点是房地产开发商和国家的产业经济,这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与未来的职业应用偏差较大,另外对零散知识点的应用很难理解。因此笔者在本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进行了家庭房产规划项目设计,并与“家庭规划房产”结合起来进行实践应用,使学生不仅对课程有了深层次的理解,而且还能较好地训练应用能力。

“家庭房产规划”是家庭理财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而具体的应用又会千差万别,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房地产市场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规划房产金融和理智投资房产。项目的初始状态选择了家庭生命周期的3个阶段―新婚阶段、满巢阶段和空巢阶段,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开展家庭房产规划。考虑到学生没有任何房产投资和融资经历与经验,在课程中将最为常见的家庭购置房产作为切入点引入课程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适应职业状态。

教学项目实施

“家庭房产规划项目”的初始阶段虚拟设定每组拥有初始资金50万,每名成员虚拟月收入3,000元,以一学期为限,进行家庭房产投融资方案的制定和虚拟分析。要求每组作出投资规划方案、理财规划方案以及投资分析。

“家庭房产规划”项目执行过程大体如下:进入项目、分组合作、市场调研、初步理财方案制定、初步家庭房产规划、完善方案、择优确定方案和评价反馈。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以下工作:一是以自愿为原则分组,3人~5人为一组,其中1名任组长,负责项目的统筹与进度按期完成,合理安排并推进组员负责进度中的工作;二是具体的工作协调、具体的市场调研、日常理财规划和房产选择需要确定主要负责人,其他成员配合完成,全部工作需要团队合作;三是每一组可根据自己的观点来进行方案的确定,要求每4周进行一次工作阶段性汇报,要求采用PPT配以文字说明的方式进行,完全与现实中的对客户说明方案一致;四是要求学生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学习团队合作,把所有独立的工作通过合作方式整合成完整方案,在课程中按进度安排实训环节,针对学生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辅导;五是对学生的方案在进度中进行评价反馈,让学生在做中学,同时不断地完善和改进,通过比较 ,学生会主动学习其他小组的经验,如对已完成的初稿进行完善与修改、布局与颜色搭配等修改,或添加特有的效果与说明等。

项目教学的评价

项目教学法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基本原则,按照其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是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最有效的途径之路。与传统教学不同,项目教学的评价不能简单采用考试成绩来评定。形成职业能力标准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形成适应企业一线需求人才的职业能力标准非常重要。评价的参与者不限于教师,外请专家、同组其他学生的评价和其他组对本组的成果评价都应考虑在内。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目的在于评价教学项目的适用程度,评价的方式采用了主客观结合的方式。评价工具之一是学生表现评价表,由师生共用评价,分为自评、他评,他评中教师评价所占比重为60%;评价工具之二是客观的学生学习成果展示文件夹,其中包括,每次小组工作日志、会议记录、周总结、阶段性汇报内容(PPT和文字版)、最终的完整财务方案。对课程的整体考核尤其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创新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几个层面进行教学评价。

项目教学的突出优势

项目教学可以在经营现场或模拟经营现场进行,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确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相处,树立正确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劳动观念和效率观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知识就是财富。项目教学法把教师与师傅合一、把课堂与企业合一、把学生与员工合一,使得学生在没有走出校门之前就能比较全面地接触企业、认识企业、了解企业,获得社会经营活动过程的研发认识和经历,取得就业双向选择时的优势。

一是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小组成员的能力和特长各不相同,每组学生在明确分工的前提下进行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加了他们的学习乐趣。

二是创造机会发掘学生学习的特长,能力一般的学生只需做最简单的资料整理与录入,整合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进行难度更高的工作,并且在获得更多的指导后提升成果的技术含量。

三是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在项目中穿插创设情境、沙盘模拟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实践的环境与心态,能够将所学尽最大可能应用到实践中。

四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当学生遇到问题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够很好地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和应用知识。例如,当学生进行估算房屋交易费用这一环节时,因国家政策的调整,相关税费的不断变化,只有保持了解最新的规定才能够确保估算的税费符合当前的规定。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总结

项目教学法对学生的就业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正如北京吉利大学的校训所说,“走入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思想正是从就业市场的需求出发,项目教学法恰恰是贯彻这一思想的体现。从2009年到现在已进行了3期的项目教学法应用,据资料显示,项目教学明显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意识,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参加过项目教学的毕业生目前除升本深造以外的学生均已就业。因此,项目教学的应用研究有着指导就业的重大实践意义。

一是开展项目教学一定要依照企业一线的工作现状进行设计,到企业的一线进行调研或是直接参与。

二是针对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工作成果及时给予鼓励,创设模拟的工作情境,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是项目中的任务设计越细越有利于教学中的应用执行,如果能够做到每周有一个小时的任务设计,每次任务又都能够相对独立,那么这就是最好的设计。

四是教师要尽快完成对所授课学生的综合分析,以此对项目进行适当的调整,由简单到复杂,由小任务到大项目,由单一到综合,多鼓励,树立合作意识,激发探究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对项目教学法的适应,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篇6

关键词:工薪阶层;家庭理财

1 工薪阶层理财现状

中国老百姓特别是工薪阶层普遍的理财意识弱,认为理财就是储蓄,就是买国债、吃利息等理财观念。据估计,中国人仅仅有百分之二的收入来自投资所得,而我国居民投资收入仅占2%的情况,是因为人们的投资基本上局限在银行储蓄这一个手段上。

另一方面,中国的老百姓特别是工薪阶层普遍的理财技巧差,普遍存在着羊群行为(指动物牛、羊等畜类成群移动,觅食,后来这个概念被引申来描述人类社会现象,指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以后羊群效应被金融学家借用来描述金融市场中的一种非理,指投资者趋向于忽略自己的有价值的私有信息,而跟从市场中大多数人的决策方式。

目前,国内部分商业银行推出的所谓的个人理财产品、服务,如外汇理财、人民币存款业务、基金销售等,仅仅是单一的银行产品或服务,严格意义上说并不属于真正的个人理财,因为这些产品与服务并不是从其服务对象的真正客观、实际的状况并结合生命周期,风险状况,长远规划等情况进行综合设计的,国内的银行推出理财产品并没有建立完整的体系。

2 家庭理财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2.1 收益风险均衡原则

收益风险均衡原则,要求家庭对每一项家庭经济活动,全面分析其收益性和风险性,按照收益和风险适当均衡的要求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方案,在实践中趋利避害,提高收益。

2.2 收支平衡原则

在组织资金收支平衡问题上,既要量入为出,根据现有财力来安排各项开支,又要量出为入,对于重大的支出要积极开辟财源;

2.3 投资分散化原则

投资分散化,就是让家庭在投资时要注意投资品种的适当搭配和组合,使得投资组合的风险小于单一投资的风险。

2.4 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就是要对家庭经济生活中的所费与所得进行分析比较,对经济行为的得失进行衡量,促使成本与效益得到最优的结合,以求获得更多的盈利。

家庭理财基本步骤:

(1)搞清楚家庭经济来源是多少。这时需要参考的是家庭资产负债表或家庭收入支出表,它们有助于评估家庭的财务状况;(2)确定符合家庭实际情况的财务目标,这个目标越具体越好,而且可以是分项目分阶段的目标;(3)为各个分目标确定具体的财务计划;(4)实施并坚持执行家庭的计划;(5)经常检查家庭的财务状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家庭的财务目标和计划

3 家庭理财规避风险的建议

首先要具备必要的知识储备是增强风险控制能力的基础理财的关键,但要想使每一个家庭的财富由无至有、由小变大,就一定要熟知和运用好各类消费、储蓄、投资、管理等理财策略,了解家庭理财所适用的金融投资工具,如收益稳定但不高的银行存款、成长型的固定收益类债券基金、高回报与高风险并存期货股票等,只有具备了必要的知识才可能实现家庭财富的最优配置。

其次,合理消费,如果要提高投资比重以获得更多收益,就必须控制如生活费、娱乐费、子女教育费等的支出,这就要求我们合理计划每月的家庭消费支出。合理消费的控制可以通过培养家庭记账习惯来逐步建立,记账的好处在于确切列出生活具体花费过程,以利于发现可以进行家庭财务节流的环节,当前许多电脑软件都可以帮助家庭管理者分析日常记账的资料。

再者,风险转移也是必要的。转移家庭理财风险不是以邻为壑、损人利己,转移家庭理财风险是指投资者通过某种合法的交易或手段,将风险尽可能地转移给专门承担风险的机构或个人转移风险的常见方法有:间接投资法、在保险公司购买保险、在债权投资中设定保证人。转移风险是把风险转让给他人,那么为这种风险转让就得付出一定的代价,如支付保险费;或降低交易的收益,转移风险的作用是将不可预见的、不可控制的、可能发生的损害转变为可预见的、可控制的成本或费用,有利于稳定投资的营运、搞好成本和收益的控制和核算,在一旦发生损失时可获得足够的赔偿以恢复家庭生活或投资经营。

最后,家庭理财的重要目标之一也就是要应对好未来支出需求的增加,按照家庭生命周期顺序来看主要有购房费用、子女教育费用、养老费用形成了未来弹性需求较大的可能支出。

参考文献

篇7

今年10月,29岁的李萌顺利地迎来了她的第二个孩子,是个漂亮的女儿。这个孩子的到来,让家人都感到非常高兴,圆了他们儿女双全的愿望。

李萌是北京一家咨询公司的业务总监,年薪18万元,丈夫33岁,是国营企业的高管,年薪25万元。两人育有一子,3岁。如今有了两个孩子,在深感经济压力的同时,李萌也想未雨绸缪,提前把孩子的教育金准备好。

虽然不需要还房贷,但由于是职场妈妈,李萌家里一直在请保姆,每个月需要4000元的保姆费。再加上养车和其他日常费用,每个月的开支近10000元。银行存款方面,家庭存款每年有30万元。

保险需求分析:

全面二胎政策放开近1年,不少家庭成为了二孩家庭。在幸福甜蜜的同时,他们生活压力日益增加,工作中承担的工作压力比较大。“人生的不同阶段,需要应对的风险不同,保险需求也有所不同”,人在年轻的时候偏重家庭经济责任,如身故和伤残的保障,一旦发生风险,相关保险可以为父母、配偶等提供部分经济支持。人到中年则偏重子女教育储备和养老储备,同时对于健康保障的需求也逐步增加。老年时候偏重养老、健康护理和财产传承等。因此,李萌家的保险规划应该以保障为主,结合稳健的理财方式,分红险更适合。

一家四口的保障分别为:丈夫和妻子以保障为主,保额是家庭年收入的5倍;孩子,以大病医疗为主。这是一个高净值的幸福家庭,应该拥有一份完备的家庭综合保障计划。大病保障和意外伤残两件事情万一发生,会使家庭失去一份持续稳定的收入,失去未来生活的保障,孩子将不能继续学业。因此,幸福家庭更应该运用保险的科学理财工具提前规划,保证万无一失。

1、重疾以及医疗保障。据专家统计的数据显示,80%以上的重疾都可以治好,关键看两个因素,一个要看经济状况,第二要看心态是否平和。但是如果没有钱去治病,再平和的人也会焦虑不安,所以建议购买重疾保险。由于职场工作压力较大,生活充满未知的风险,一旦出现意外和疾病,将给自己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充足的重疾保障会让家庭更加安心。万一没有治好,也可以给孩子留下教育金、给父母留下养老金,为亲人的生活提供一份保障。

2、生命保障。对于各种风险来说,最不可测的就是意外风险,它跟性别年龄无关,总是让人猝不及防。一定要通过保险转嫁意外发生的风险。

3、夫妻二人选择保险产品时除了考虑保障全面,还建议考虑保险产品在未来家庭生活中带来的收益。

一般来说,个人保险额度的配置一般是按照年收入的5倍计算,而保费支出的合理比重以不高于个人年收入的20%为宜。以此家庭目前的年收入43万元来估算,最合理的保费支出每年应该为不高于8.6万元。

理财规划方案建议:

阳光保险“一路阳光终身重大疾病保险+金喜连连年金保险”,可以提供一份保障全面的保险服务。也就是说,不仅能享受大病保障、意外保障,还可以享受公司给予的固定生存金进行养老补充,也可以添加各种附加险,十分灵活。具体保险规划方案如下:

一路阳光大病险:夫妻二人各自50万70类重疾险,10万10类轻症险,100万意外险,150万公共交通工具意外险,150万自驾车意外险。累计保费3.3万。两个宝宝一路阳光,20万大病保障,20万意外险保障,投保人豁免保费,累计保费0.62万。

金喜连连年金保险:两个宝宝各自年交2万元金喜连连保障计划,孩子60周岁前,可以每年可领取一笔生存年金 ,作为孩子的教育金或夫妻二人的养老金;60周岁后,每年可以领取之前三倍的生存年金,高额养老金年年领取,一直可以领到孩子100岁,从此养老无忧。

篇8

1、制定了帮扶工作方案。我局根据新农村建设领导小

组印发的《*县20*年度新农村挂点帮扶工作考核办法》(干新村字[20*]3号)文件,结合灌溪郑家新村的具体工作实际,于20*年4月制定了《*县城市管理局新农村挂点帮扶工作方案》,并报送新农办。

2、成立了挂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邓美云局长为组长,徐建华副局长为副组长,孙云龙所长、徐军大队长、邹建锋为成员的挂点帮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经常深入挂点村了解情况,帮助解决一些具体问题,领导小组名单连同方案一并上报了新农办。

3、按时上报了半年工作小结及年终工作总结。半年工作小结和年终工作总结能及时地对挂点帮扶工作进行归纳、整理、上报,实事求是地反映我局的挂点帮扶工作。

4、帮扶工作组工作扎实有效。帮扶工作组经常深入挂点村了解村情、民情,协助、帮助村小组解决村容村貌整治、村庄巷道硬化、村庄环村路的连结、村庄活动中心建设中的问题,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二、帮扶资金方面

我局按照干新村字[20*]2号文件确定的帮扶资金任务,及时进行安排落实,于6月底一次性完成了今年帮扶资金1万元。此后,又在建设活动中心方面帮扶资金、实物折合2万元,全年共帮扶资金、物资折合3万元。

三、帮扶挂点村建设

1、开展了“1+1”帮扶活动。我局五名班子成员与郑家

新村五名贫困户结成对子,实行“1+1”帮扶,对困难户恢复农业生产、发展家庭经济、维持正常生活等方面进行帮扶,每户还送去化肥、食用油等生产、生活用品。

2、实行了村容村貌整治。我局利用城管的业务优势,组织城管大队、环卫所工作人员,对村庄乱搭乱建、环境卫生、违章饲养等突出问题进行整治,共拆除违章建筑物10起,规范围档50余处,同时做好宣传,规范村民的卫生行为,建立永久性宣传牌2块。目前,讲卫生、讲文明在新村已尉然成风。

3、完成了环村主道合拢。郑家新村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加上规划上的缺陷,一直没有形成环村主道。我局根据村庄规划,协助村庄完成了村主道南北池塘段的连接、合拢,道路全长近200米,完成土方填筑2000平方米。

4、硬化了村庄巷道。协助村小组筹资硬化了3条小巷,面积200平方米。

篇9

职业院校五年一贯假期规划每逢九月一日,校园就变得热闹起来,但这热闹的景象却藏着令人担忧的一面:学生离校出走现象时有发生,学生打架次数不断增加,上课听讲无精打采……诸如此类的现象最令老师头疼,家长焦虑。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假期惹的祸。从家庭层面上分析,家长无暇顾及或者不知如何应对假期;从学生层面上分析,学生在假期没有做好规划,在家无所事事,所以开学一时不适应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对学习提不起精神,才会出现上述现象。

众所周知,职业院校培养的是具有专业性、技能型,创新性技术人才,他们以后将处在生产、服务的第一线,担负着复兴中国梦的重任,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而,每个职业院校都重视学生在校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情况以及发展情况,并且积极参加国家每年组织的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以此促使学生学会自我规划,做好自我规划,实施自我规划,发展自我职业规划,我个人认为不仅要注重学生在校的规划同时也要注重假期的规划,特别是五年一贯制职业院校学生尤其重视。

假期生活是学生在校学习的补充或者是校外学习另一种形式的延续。对于当下的五年一贯制职业院校的学生,学校有必要在假期上给予指导,从而避免假期后遗症继续延续进入到学校,以较快融入学校生活,开启自己的专业学习。

一、制定假期规划的必要性

为研究假期生活指导对五年一贯制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笔者选择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探究。

1.从学生情况分析

潍坊护理职业院校受专业影响,女生占绝大多数,本次调查对象女生794人,占所调查总人数的91.8%,远远多于男性,针对是五年一贯制的学生,年龄15~17周岁为主,占到了95.2%;专业以护理为主,占83.9%;调查发现,学校独生子女182人占21.9%,非独生子女650人,占总人数的78.1%。

2.从父母职业情况分析

调查发现父亲职业从事务农最多,有471人,占调查对象的56.7%,母亲职业从事务农,有520人,占62.5%;父亲从事个体,145人占17.4%,母亲从事个体132人,占15.9%;父亲从事工人126人占15.1%,母亲从事工人115人占13.8%。

3.从父母受教育程度分析

调查发现,父母受教育程度主要是初中或初中以下,分别是616人、709人,分别占调查对象的74.0%、85.2%,父亲、母亲所受教育程度最少的是大学,分别占4.6%、2.4%。

4.从家庭结构分析

调查发现,家庭结构主要是核心家庭(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生活),有564人,占调查对象的67.8%;家庭结构是大家庭(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孩子在一起生活)的共189人,占22.7%;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总和到了79人,占调查对象的9.5%。

5.从家庭经济状况分析

调查发现,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家庭情况一般(共有523人,占62.9%);认为自己家庭情况比较困难和非常困难的占有140人,占16.8%;认为自己家庭很好和好的共有169人,占调查对象的20.3%。

6.从家庭氛围分析

调查发现共有538名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氛围很好或好,占调查对象的38.5%,认为一般的有232人,占27.9%,有7.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情况不好或非常不好。

7.从参加集体活动积极性分析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集体活动的态度是一般(有429人,占51.6%),积极或很积极的共有246人,占29.6%,不积极或很不积极的有154人,占18.9%。

8.从上网主要活动分析

调查发现学生上网主要的活动是交友聊天(共有385人,占46.3%),其次是看电影(有215人,占25.8%)、玩游戏(有104人,12.5%)、学习(有75人、占9.0%)、看新鲜(有53人,占6.4%)。

9.从上网自我评价分析

调查发现共有731名学生认为自己没有网瘾或网瘾很轻,占调查对象的75.8%,有201名学生认为自己有网瘾,占调查对象的24.2%,其中有20名学生认为自己有很严重的网瘾,占调查对象的2.4%。从以上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情况可知:

第一,职业院校五年一贯制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没有发展方向,他们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绝大多数学习成绩较差,中考成绩等级为D的学生占大多数,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差,价值观有所欠缺,还有一少部分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家庭亲子关系也不和谐;

第二,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家庭经济情况一般,但依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孩子有一技之长,但是他们给予孩子学习、生活上的帮助甚小,即使是想帮助采取的方法不得当,因此效果也不佳,家长对孩子的职业选择以及将来要从事何种具体职业非常茫然;再者,学生在校经常上网聊天,甚至部分同学沉迷于网络,自我规划性不强,假期更无规划可言,对如何建构职业定位目标无从下手。

第三,很多院校已经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但课时安排较少,很难完成实践性内容。但是假期时间较长,可指导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完成。

因此,职业院校五年一贯制的学生需要假期指导。

二、假期规划制定实施

职业院校五年一贯制学生假期规划的制定主体可以是学校做出指导意见,可以是系统一部署,可以是学生自己做主:内容可谓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假期规划内容可以按照学期安排课程进行设计,不同的学期设计方案也不一样;也可以按照专业的不同内容来设计假期规划;可以以学生规划为主导,学院指导为辅助;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诸如在微信上晒一晒自己实施规划的情况,同时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也可以在自己班级群或者学院群里展开评估促使假期规划的实施,学校也可以组织校内评选或者班内评选等方式促进假期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篇10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122-02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80万人。山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6万余人,山西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毕业生人数达到3144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有804A,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更大,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导致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在就业大军中处于弱势群体。因此,实现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越来越成为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难点和关注的焦点。

一、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1.抽样方案

在我校13个院系本科毕业生中,每个院系随机抽取20名贫困本科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本文对贫困大学生界定为:申请为国家助学贷款的、或学校勤工俭学的、月消费在300元以下的本科生。

2.资料收集方法

(1)文献法:借助于网络、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进行了大量的论文检索和阅读工作。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就业心理、就业成本、就业渠道等得出所需资料。

(3)访谈法:通过对一些招聘人员、毕业生、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等进行访谈,收集相关信息。

3.现状分析

(1)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在对我校贫困大学生调查中,就“你现在对就业的了解程度”、“你对就业政策了解吗”问题调查中发现,贫困大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认识都不够理想。

(2)择业意识过于务实单一。调查中发现,有79.68%的贫困大学生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教师当作自己的理想工作单位或职业,而仅有11.15%的贫困大学生把目光投向私营企业。

(3)就业心理压力较大。据调查数据统计,贫困大学生中仅有12.08%的学生回答“非常有信心”,而有近40%的学生回答“没什么信心”。

(4)就业准备意识不足。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校的贫困大学生就业准备工作并不充分,在回答“你经常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时,有77.17%的学生表现“很少或基本不参加”,这就直接影响着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以及团体意识、组织管理等能力的培养。另外,只有11.2%的贫困大学生经常主动与学校就业中心的教师保持联系、沟通、寻求指导,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他们良好就业意识的形成。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四个方面。

1.国家整体就业形势的压力

当前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仍然十分复杂,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风险挑战增多,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一些国家债务问题突出;一些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从国内看,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是影响经济稳定运行的不利因素较多,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压力增大,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就业问题就更加令人担忧。

2.家庭方面

家庭经济贫困的状况,使贫困生承担了更多的压力。既需要顺利完成学业,又需要通过勤工俭学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和学费,这样他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就减少了,学习成绩受到了影响。再加上他们缺乏社会资源,对课外的一些知识、技能储备不够,便造成了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的现状。调查发现,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父母的社会关系在找工作中很重要。如此这般,高校贫困大学生就缺乏了竞争力,就业无疑非常困难。

3.学校方面

高校的专业设置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课程安排和教材内容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培养方案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还不适应。有些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往往不是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依据,而是仅从学校自身的师资条件、学科专业设置的整体性、关联性等方面来考虑。这样一来,所设专业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急需专业,所培养学生也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所需人才。从而导致了“人才过剩”和“供不应求”的突出矛盾,这也使得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更加严重。

4.自身综合素质欠缺

(1)就业观念滞后。许多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城市里读完大学后,受“上大学、铁饭碗、有地位、高收入”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愿再回农村基层去就业,当然也不乏“面子”因素在起作用。为了不再让贫穷的帽子压弯家人和自己的脊梁,贫困大学生在就业时很大程度上想找一个挣钱多的职业,而忽视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求职原则,从而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造成就业难现状。

(2)心理原因。第一,自卑心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自身综合素质偏低,在高校中与同学共同语言较少,沟通不畅,造成贫困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心不足,在行为上表现为犹豫不决,唯唯诺诺,没有创新性。据调查,贫困大学生中有87.5%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第二,紧张、焦虑和急于求成。对于贫困大学生,就业选择无疑相当重要。由于过度的重视,反而在面试时过度的紧张、焦虑,从而失去了正常水平的表现机会,给就业造成很大的困难。一次的就业失败经历,给急于求成的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造成更大的压力,恶性循环,就业则难上加难。

三、改进的对策及建议

1.从构建社会和谐的高度,大力促进贫困生与整个社会的和谐融合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社会问题在高校中的一个折射,全社会应对贫困生就业给予深切关怀和高度关注,对贫困毕业生的利益和要求应当有所倾斜,给予其一定的政策支持。如切实规范就业政策,为贫困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理顺人员选拔机制,尽量减少人情因素,进一步做到公平公正、竞争择优,让毕业生凭能力就业。

2.顺应时代需求,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要加快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方向上,应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及学科专业的设置,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的市场应变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型的课程,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3加强经济资助,为贫困大学生的择业提供基本保障

学校应进一步稳定和完善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各项优惠制度,不仅要针对低年级贫困生低兼职能力的特点,更要考虑贫困生面临毕业时因择业而没有时间兼职的情况。在经济资助的过程中,专门开设贫困毕业生择业费用补助或低息贷款项目,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减”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切实降低其择业成本,为其顺利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4.建立贫困生档案,加强对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

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办法对贫困毕业生进行帮扶,建立困难群体毕业生信息数据库,安排教师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的贫困生开展“一对一”帮扶,通过重点组织培训、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提供个体咨询、优先推荐岗位、求职补贴等措施,帮助家庭贫困、身体残疾及女性毕业生等群体尽快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