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1: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

篇1

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在农村得到发展壮大,提高思想认识是关键。为此,××县局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专业知识及成功典型、经验做法等,让农民充分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提高农民对专业合作社在规模生产、抵御风险、提高效益等方面作用的认识,引导农民着眼优势产业和产品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一是借助舆论宣传,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和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积极提高社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和了解,营造支持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现场宣传,充分发挥工商所点多面广的优势,深入乡镇农村及合同服务指导站,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心对心的引导;三是进行重点宣传,鼓励农业大户和涉农龙头企业牵头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民致富,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助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专业化程度和自身市场竞争力。引导××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本地棚菜农户组建成立了××市××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____户棚菜户种植无公害荷兰布利塔紫长茄,全县紫长茄种植面积达到____多亩,提高了农业生产规模和专业化水平,比老品种茄子每亩增收近万元。

二、开展调研走访,牵线搭桥引凤凰

自去年全市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合同服务指导站在我县成立后,××县局通过指导站积极深入细致的开展了调研工作,调查了解合作社成立后机构配置、合作社章程等落实情况,及时找准切入点,帮助解决运作中的实际问题,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壮大一个”。我们发现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组织机构健全,但内部动作不够规范,“民办、民营、民受益”的特征体现得不够充分,缺乏发展中长远的规划和经营意识,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产品质量好却卖不上好价钱,有商品没品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适时举办了××超市与××绿色农产品基地产销对接洽谈会,促成××超市××省采购部负责人与农户进行了直接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进行了实地考察,摸清××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情况,从而以产品质量取得了超市负责人的认可,进而达成了购销意向,为××农产品跨向国际大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

三、精心组织培训,深入规范促发展

为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运作,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县局两年多来开展现场培训__余次,解决实际问题__余个。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监事等相关人员进行了重点培训,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和合作社章程规范运作,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质量,增强其发展后劲。我们聘请农业执法队和供销社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进行集中培训。并特别邀请全国农业专家姜大光深入田间地头,就如何施肥、施药、什么土壤施用什么肥等专业性、问题进行现场解答,使农民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和常识,受到农民的欢迎,提高了农民的素质。

四、主动协调配合,增强合力服好务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发展和壮大,离不开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为加强沟通、协调,我们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定期汇报工商部门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面的有关工作,为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出主意、想办法,赢得他们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继续深入开展合同服务指导站建站工作,为农户和涉农企业解决履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提供合同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共解决涉农合同纠纷__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达__余万元。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求,××县局合同科有重点地选择了种植业,着手制定针对性强的合同示范文本,在全市率先制定了蔬菜买卖合同和玉米收购合同示范文本,并面向农企和农户广泛推广使用,免费发放示范文本____余份。目前,已有__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购销活动中使用合同示范文本签订合同____多份,种植面积达____亩,使农户平均增收____多元。

篇2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日趋巩固和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和机制改革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孕育而生并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组织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之后,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是中国农村的又一次变革和体制上的创新。这一新生事物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的积极关注和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值得提倡和广泛推广。结合工作实践,针对建立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问题谈点浅见。

加强组织领导,

统一认识,形成共识

建立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发展“三农”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要求。一是各级政府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将其列入农村经济工作完善制约监督机制,建立县(市)、乡(镇)、村三级网络联系并将实施信息情况备案,规范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专业合作社有法(规)可依、有章可循,在有力、有序、有效的机制指导下运作。二是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并扩大支持范围,使资金用在刀刃上。三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争取免收个人所得税和社会化营业税。争得金融扶持力度,为合作组织提供无息和长期贷款业务。在用水、用电及农用物资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五是提倡和推广节省用地和集约经营用地,切实保护耕地资源。

以典型引路,

重点指导总结经验,全面铺开

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发展壮大,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各级政府要勇于发现典型、培养先进典型和新生项目典型,并不断总结阶段性成果,以利推广壮大。一是在农业大县(市),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活动,并不断全面总结经验。以政府行为组织媒体进行宣传发动,建立一批规范和符合政策要求标准的专业合作社,二是建立项目专业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扶持如粮食加工、牧业饲养、土地集约经营的示范典型。以点带面,“点中点”结合,全面推进。三是积极支持参与农副产品区域性建设的专业合作社,使其所打造的拳头品牌具有用武之地,均可带动地区性主导产业优势,达到互利共赢。

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专业合作社,促进与县域龙头企业衔接合作

县域招商龙头企业的产品往往与专业合作社的产品加工、销售相同。而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加工销售范围狭窄受限。在技术力量上、资金支持上、人才知识结构上显然与县域企业不足,因此,要拓宽发展思路,专业合作社与县域龙头企业主动联系、积极合作、相互支持尤为重要。二者积极开展多方衔接和平等合作,县域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起步发展,专业合作社主动与县域企业联系,使企业和农户利益同享,对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积极发展和壮大专业性强、有发展实力、不担风险的专业生产合作社

从调查的情况看,专业生产合作社发展数量较多,运行质量差,实力软弱现象普遍存在。为使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健康有序有效地发展下去,建立和完善规范的合作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一是建立土地联产承包专业合作社,就是将承包耕地集中在富有经验、有能力的农民大户种植经营,力争耕地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作业。二是壮大畜牧业专业合作社。集中建立养殖场,养猪、养禽、养鱼等专业性质的合作社。进而发展为农商产品的深加工,保鲜冷藏的工艺,增加经济收入。三是完善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尤其是产粮大县,借助农机具农业机械繁多的农民普遍使用的特点,组织联合体集中管理和经营。进而减轻各农户经营农机费用成本,使国家对购置的农机补贴集中使用,优先扶持。

强化自身建设,

力求规范化、常态化健康运作

篇3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问题;对策;内蒙古通辽;科尔沁区

中图分类号 F32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305-01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并对这一合作组织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对于如何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笔者就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1 科尔沁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科尔沁区位于东部松辽平原西部边缘的科尔沁草原,毗邻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属环渤海经济区。是通辽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地理坐标为北纬43°22′~43°58′,东经121°42′~123°2′,南同科尔沁左翼后旗接壤,西与开鲁县为邻,北及东和科尔沁左翼中旗毗连。区管辖11个街道,10个镇(苏木),5个国有农牧场,334个村。全区农业户数48万户,农业人口200万人。截至2013年末,全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5 878家,其中种植业2 341家、养殖业2 403家、农机服务业1 024家、其他110家,入社社员119 851户,占全市农业总户数的25%。

几年来涌现出一批优良示范合作社典型。如大林镇金土地农资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65户,是以批发零售种子化肥农药和收购玉米为一体的一家合作社,年营业额达5 000万元以上;有的合作社通过技术部门推荐,结合其多年种植经验,自主繁育玉米、花生等品种,并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有的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还有的合作社通过加工生产杂粮产品直接进入超市,收益可提高1倍以上。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通辽市科尔沁区总体情况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与发展好的县市相比,通辽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仍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组织成立的多,开展活动的少。目前,全市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有5 878个,而真正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仅有15%左右。30%的合作社甚至没有合作社门牌,没有办公场所,没有运行制度。二是松散运行的多,利益紧密的少。多数合作社的经营是由理事长1人或少数几个人参与,社员没有出资入股,合作社没有二次返利,合作社与社员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三是实力薄弱的多,实力雄厚的少。40%的合作社是由几家或十几家社员组成,在专业生产上很难形成大的产业规模,在经营活动上资金短缺、实力不强[1-2]。四是粗放经营的多,规范标准经营的少。50%的合作社没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分配机制,在合作社成员出资、提供服务、事项决策、利益分配等方面还不完善。合作社的发展主要由牵头的龙头企业或能人决定,一般社员合作意识不强,只愿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

3 发展对策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如何把合作社办好、办出效益,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要想办好合作社,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发展优秀带头人

一个优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首先应该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其次是对所选专业项目熟悉度相当高,表现在有该项目的从业经历、市场营销经验;再者要有协调合作社成员和合作社经营运作的管理能力;最后是要有大公无私的品质,能得到合作社成员的认同和敬重。

3.2 创建优质品牌

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品牌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参与市场竞争必然离不开品牌。如果拥有一个省级以上的知名品牌,那么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有宏大的发展前景,就可以处于不败之地。创建品牌,在农产品方面,必须依据本地名优特资源,可以借用地方的公用品牌,也可以吸收某个品牌的持有人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可采取制作网页在合作社网上宣传、在市区开直销店等方式[3-4]。

3.3 多种方式开拓市场

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开拓市场。一是依靠合作社内的经销能人开拓市场;二是可以委托某些经纪人、中介组织、商贸企业、物流企业在公平互利的基础上开拓市场;三是实力足够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用广告开拓市场;四是学习某些工业品开拓市场的做法,一个时期一个重点区域,逐步扩大市场占有面。总之,开拓市场的方法多种多样,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效益。

3.4 规范财务管理和利益分配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分配关系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利益分配不公将会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瓦解。因此,一定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搞好会计核算,做到公开透明。在财务管理上,要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股金安全与完整,做到保值增值;要确保申报的项目资金真正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其成员,并量化为成员的股本,有效防止项目资金外流;同时要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所获收益不流失,使每个成员都能得(下转第307页)

(上接第305页)

到实惠。

3.5 选择良好的运作模式

一个好的运作模式能促进专业合作社发挥最大潜能。要充分运用好专业合作社的土地、劳动力、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资金、土地等入股是合作社权益分配的基础,劳动力的合理安排和使用是提高合作社运作效益的关键,技术是提高产品含金量的核心,营销是产品走进市场及取得最终效益的途径,品牌是提升产品价格的标签,合理的分配制度是提高合作社全体成员积极性的保证。

3.6 做好发展规划

一个好的规划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根本保证。合作社要持续发展就要对合作社有一个好的远景规划,不断研究产品和市场,充分发展自身长处,寻找产品和市场的结合点,实施提高产品质量的营销策略,通过产品的升级换代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通过产品的深加工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要把握好瞬息万变的市场,调整好合作社产品的结构,使之与市场需求相吻合,从而促使合作社利润达到最大化。

4 参考文献

[1] 谢根成,王恩亮.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几个问题的探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80-84.

[2] 席晓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0):29-32,35.

篇4

>> 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探讨 铁岭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探讨 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探讨 吉林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 高密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 辽阳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探析 西宁市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盘锦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概述 枣阳市金联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现状及对策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探讨与分析 石屏县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探讨 当前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探讨 海北州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探讨 关于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探讨 湖南常宁市旅游发展SWOT分析及应对策略 北京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研究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肖春生.湖南省综合服务型烟草专业合作社探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2(2):41-43.

[4] 徐文军.烟叶合作社的建设模式和意义探讨[J].湘湘三农论坛,2010(00):251-254.

[5] 杨平.合作社成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有效载体——记贵州省毕节地区黔西县协和乡杨柳烟农专业合作社[J].合作社风采,2010(1):51-52.

[6] GUANGLEI LI,ZEMENG ZHENG,SHIXIANG JIANG,et al.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professional tobacco cooperatives[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3,14(3):538-541.

[7] 唐国强,张万良.宁乡县烟叶专业合作社发展初探[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77-78.

篇5

[摘要]灯塔市在新农村建设中,由政府部门和村级组织积极引导、农民广泛参与,建立起多种模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起到显著作用。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参加之外,各级政府特别是涉农部门、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农村建设;辽宁农业

辽宁省灯塔市在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过程中,积极帮助各种农民专业协会转变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到2009年5月末,全市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91家,其中新成立75家,带动农户12000多户。在91家专业合作社中,种植业27家、畜禽业40家、渔业5家、农机服务业9家、加工及其他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灯塔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种模式

1土地流转入社型。合作社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自愿、有偿、公平、公开的前提下,积极引导成员把土地流转入社。灯塔市利民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自愿以承包田作价入股合作社,除得到固定的土地承包费,还可以在年终参与合作社利润分红。土地作价人社期限为12年,三年一定价,一年一付钱。2009年定价为每亩水田750元,年终利润按股分红。实行土地有偿流转后,合作社可进行集约规模经营,改变了农业生产的传统模式,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使农民有更多时间从事其他活动。现已流转入合作社的1800多亩土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增产效果明显,每亩水稻可提高产量50至75公斤,增加收入250元左右。

2大学生自主创业型。灯塔市博旺良种奶牛饲养专业合作社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典范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卢为民1997年9月毕业于沈阳大学财务会计电算化专业。在国家鼓励支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创业政策鼓舞下,卢为民和一些农民于2008年9月成立了灯塔市博旺良种奶牛饲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达1000万元。养奶牛2000头。合作社现有成员30户,员工4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人、高级技术人员4人、高级会计师4人、中级技术人员4人。他们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手段,将合作社建成一个集奶牛饲养、农机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饲养合作社。通过一年来的发展,先后带动了辽阳市郊区500多户农民饲养奶牛,使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做到了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3龙头企业拉动型。灯塔市奕农禽业饲养专业合作社依托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奕农畜牧集团而成立。目前入社农户200多户,带动了1500多户农民发展肉鸡生产。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五个统一服务,即“统一供雏、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合作社举办科技培训班12期,为社员提供科技咨询3000多次。社员所养的肉鸡全部由奕农食品公司收购,仅2009年头6个月就收购肉鸡达1000万只,社员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元。合作社与辽阳市益农保险公司协商,在全社范围内开办了肉禽政策性保险业务,为1500万只鸡进行了政策性保险,替社员承担保费90万元,社员享受保险补贴总共达285万元,解除了社员在发展肉禽产业中的最大忧虑。

4农技部门支持型。柳条寨镇新巨丰葡萄合作社在农科站的支持帮助下开展科技示范活动,普及与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完善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合作社依靠农科站,为葡萄注册了“绿鲜王”牌商标,并获得了省有关部门颁发的无公害产品认证,大大提高了果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全镇建冷贮库70个,冷贮能力达350万公斤,使葡萄从秋季上市可持续销售到下一年的“五一”前后,每亩收益2000元以上,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这个镇的万亩无公害葡萄标准化生产基地已被列入辽阳市农业示范工程之中,对产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5产业基地带动型。灯塔市德金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在王家镇河红村建立了托牛所饲养基地。德金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11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下辖养牛基地120亩,投资3900万元,现已建成砖混彩钢瓦标准牛舍10栋,每栋880多平方米,每栋能饲养200头肉牛,目前存栏1400多头肉牛,养牛基地建成到现在已出栏1000多头肉牛。今年准备再建10栋标准牛舍,预计出栏6000-8000头肉牛,产值达6500多万元,利润700多万元。合作社从建社初的25户成员发展到目前400多户成员,而且还不断有新的成员加入,成员辐射到周边10多个村,带动农户600多户。目前在托牛所饲养肉牛的成员,按每户5头牛计算,每户年增收可达7500元。

6基层组织帮扶型。灯塔市北果山庄寒富苹果专业合作社、灯塔市富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都是在村党支部、村委会帮助和服务下发展起来的。2002年,罗大台镇孙庄子村两委班子经过多方考察研究决定,根据本村多丘的地理特点,引导鼓励村民栽植苹果树。经过11年的发展,栽培果树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每亩可产苹果4000公斤,经济效益可达5000元,比种玉米多增收4500元。为了解决土地零散,无法大规模栽植果树的难题,村两委班子召开村民大会,由村主任把栽植苹果树的好处向村民详细介绍。会后村两委班子又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研究具体实施办法,他们到各户走访,挨家挨户做工作,村民的各种疑问,最终实现了土地流转,解决了规模种植的一大难题。目前合作社已发展成员100多户,带动了周边12个村600余户2500余亩土地栽植苹果树,使农民走上致富路

7农村能人带领型。灯塔市北农大聚源健康饲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灯塔市兴农蛋鸭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付振歧、谷荣芳都是农村养殖、销售的能人、付振岐有20多年的饲养蛋鸡经验,在他带领下,43户饲养户出资68万元成立了灯塔市北农大聚源健康饲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345户从事生产、加工、精选无公害蛋产品。他们的产品统一品牌、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产品销售到沈阳、厦门、广州、东莞等城市。2008年末销售鸡蛋8500吨,实现产值5100万元,利润425万元。

二、灯塔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有效满足了农民致富需要,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但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规模小,融资难。从合作社带动区域上看,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活动区域集中在几个乡镇或一个乡镇,有的在一个村,区域范围狭窄,带动的农户也局限在本村或是邻近的村镇。合作社从事的行业也多有雷同,全市饲养合作社有40家,养猪的就有17家,而且总体规模都不大。从合作社成员数量上看,成员在30户以下的合作社占目前合作社总数的50%左右。这不利于规模化经营,不利于利用有限的资源,往往造成合作社市场竞争力弱。资金投入方面,合作社资金来源主要是社员的出资,国家对合作社的财政专项投入有限,受惠的合作社不多,其他的融资渠道较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存在资金困难,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2财务松,组织弱。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通俗讲也就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为社员服务的“农民公司”。在财务管理等方面,同样要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然而多数合作社的财务管理松懈,内部交易制度不完善,盈余分配等制度亟待建立健全。在成员出资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根据我国农民缺乏资金的情况,对成员出资的形式和期限都没有具体规定,而是由成员“按照章程规定向本社出资”,成员的出资也不须验资机构出具验资证明,只要有成员本人的出资签字即可。这固然节省了办合作社的费用,方便了农民,但也容易出现成员出资不实的情况,为合作社运作和发展留下了隐患。在组织机构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三会”制度基本都已建立,但组织制度不规范,决策中人为因素多,还没有形成制度化运作。

3人才缺,营销差。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基本都兼任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理,很少外聘专业管理人员。由于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综合素质不高,在管理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在产品销售上,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自己的产品都未做过专门的营销。另外,农民专业合作社还缺乏自己的技术人才,多数成员靠自己多年的经验和自学的知识来指导生产,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我创新和发展。

三、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县和乡镇干部要及时把中央及地方政府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宣传好、贯彻好。要让广大农民群众深刻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己办的“公司”,自己当“老板”,为自己“服务”,旨在提高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和地位。把宣传工作做好,才能使合作社深入农心,才能充分调动农民建社、入社的积极性,才能切实发展农村经济。

2努力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一是完善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制度。要鼓励农户间进行合理的土地流转,使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引导农户用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积极引进人才。政府要鼓励广大专业人士投身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中。专业人士不仅要有农业科技人员,还应有高级管理人员、营销策划人员,建立起一支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的队伍。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国家扶贫资金、项目资金、贴息贷款等惠农政策,优先安排资金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使用。各金融部门也要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涉农的金融机构应制定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优惠简行的政策。四是要减免合作社经营销售过程中的税收及合作社成员的所得税。

篇6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农村建设;辽宁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11-0052-02

辽宁省灯塔市在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过程中,积极帮助各种农民专业协会转变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到2009年5月末,全市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91家,其中新成立75家,带动农户12000多户。在91家专业合作社中,种植业27家、畜禽业40家、渔业5家、农机服务业9家、加工及其他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灯塔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种模式

1 土地流转入社型。合作社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自愿、有偿、公平、公开的前提下,积极引导成员把土地流转入社。灯塔市利民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自愿以承包田作价入股合作社,除得到固定的土地承包费,还可以在年终参与合作社利润分红。土地作价人社期限为12年,三年一定价,一年一付钱。2009年定价为每亩水田750元,年终利润按股分红。实行土地有偿流转后,合作社可进行集约规模经营,改变了农业生产的传统模式,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使农民有更多时间从事其他活动。现已流转入合作社的1800多亩土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增产效果明显,每亩水稻可提高产量50至75公斤,增加收入250元左右。

2 大学生自主创业型。灯塔市博旺良种奶牛饲养专业合作社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典范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卢为民1997年9月毕业于沈阳大学财务会计电算化专业。在国家鼓励支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创业政策鼓舞下,卢为民和一些农民于2008年9月成立了灯塔市博旺良种奶牛饲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达1000万元。养奶牛2000头。合作社现有成员30户,员工4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人、高级技术人员4人、高级会计师4人、中级技术人员4人。他们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手段,将合作社建成一个集奶牛饲养、农机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饲养合作社。通过一年来的发展,先后带动了辽阳市郊区500多户农民饲养奶牛,使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做到了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3 龙头企业拉动型。灯塔市奕农禽业饲养专业合作社依托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奕农畜牧集团而成立。目前入社农户200多户,带动了1500多户农民发展肉鸡生产。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五个统一服务,即“统一供雏、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合作社举办科技培训班12期,为社员提供科技咨询3000多次。社员所养的肉鸡全部由奕农食品公司收购,仅2009年头6个月就收购肉鸡达1000万只,社员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元。合作社与辽阳市益农保险公司协商,在全社范围内开办了肉禽政策性保险业务,为1500万只鸡进行了政策性保险,替社员承担保费90万元,社员享受保险补贴总共达285万元,解除了社员在发展肉禽产业中的最大忧虑。

4 农技部门支持型。柳条寨镇新巨丰葡萄合作社在农科站的支持帮助下开展科技示范活动,普及与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完善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合作社依靠农科站,为葡萄注册了“绿鲜王”牌商标,并获得了省有关部门颁发的无公害产品认证,大大提高了果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全镇建冷贮库70个,冷贮能力达350万公斤,使葡萄从秋季上市可持续销售到下一年的“五一”前后,每亩收益2000元以上,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这个镇的万亩无公害葡萄标准化生产基地已被列入辽阳市农业示范工程之中,对产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5 产业基地带动型。灯塔市德金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在王家镇河红村建立了托牛所饲养基地。德金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11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下辖养牛基地120亩,投资3900万元,现已建成砖混彩钢瓦标准牛舍10栋,每栋880多平方米,每栋能饲养200头肉牛,目前存栏1400多头肉牛,养牛基地建成到现在已出栏1000多头肉牛。今年准备再建10栋标准牛舍,预计出栏6000-8000头肉牛,产值达6500多万元,利润700多万元。合作社从建社初的25户成员发展到目前400多户成员,而且还不断有新的成员加入,成员辐射到周边10多个村,带动农户600多户。目前在托牛所饲养肉牛的成员,按每户5头牛计算,每户年增收可达7500元。

6 基层组织帮扶型。灯塔市北果山庄寒富苹果专业合作社、灯塔市富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都是在村党支部、村委会帮助和服务下发展起来的。2002年,罗大台镇孙庄子村两委班子经过多方考察研究决定,根据本村多丘的地理特点,引导鼓励村民栽植苹果树。经过11年的发展,栽培果树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每亩可产苹果4000公斤,经济效益可达5000元,比种玉米多增收4500元。为了解决土地零散,无法大规模栽植果树的难题,村两委班子召开村民大会,由村主任把栽植苹果树的好处向村民详细介绍。会后村两委班子又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研究具体实施办法,他们到各户走访,挨家挨户做工作,村民的各种疑问,最终实现了土地流转,解决了规模种植的一大难题。目前合作社已发展成员100多户,带动了周边12个村600余户2500余亩土地栽植苹果树,使农民走上致富路

7 农村能人带领型。灯塔市北农大聚源健康饲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灯塔市兴农蛋鸭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付振歧、谷荣芳都是农村养殖、销售的能人、付振岐有20多年的饲养蛋鸡经验,在他带领下,43户饲养户出资68万元成立了灯塔市北农大聚源健康饲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345户从事生产、加工、精选无公害蛋产品。他们的产品统一品牌、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产品销售到沈阳、厦门、广州、东莞等城市。2008年末销售鸡蛋8500吨,实现产值5100万元,利润425万元。

二、灯塔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有效满足了农民致富需要,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但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 规模小,融资难。从合作社带动区域上看,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活动区域集中在几个乡镇或一个乡镇,有的在一个村,区域范围狭窄,带动的农户

也局限在本村或是邻近的村镇。合作社从事的行业也多有雷同,全市饲养合作社有40家,养猪的就有17家,而且总体规模都不大。从合作社成员数量上看,成员在30户以下的合作社占目前合作社总数的50%左右。这不利于规模化经营,不利于利用有限的资源,往往造成合作社市场竞争力弱。资金投入方面,合作社资金来源主要是社员的出资,国家对合作社的财政专项投入有限,受惠的合作社不多,其他的融资渠道较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存在资金困难,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2 财务松,组织弱。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通俗讲也就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为社员服务的“农民公司”。在财务管理等方面,同样要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然而多数合作社的财务管理松懈,内部交易制度不完善,盈余分配等制度亟待建立健全。在成员出资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根据我国农民缺乏资金的情况,对成员出资的形式和期限都没有具体规定,而是由成员“按照章程规定向本社出资”,成员的出资也不须验资机构出具验资证明,只要有成员本人的出资签字即可。这固然节省了办合作社的费用,方便了农民,但也容易出现成员出资不实的情况,为合作社运作和发展留下了隐患。在组织机构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三会”制度基本都已建立,但组织制度不规范,决策中人为因素多,还没有形成制度化运作。

3 人才缺,营销差。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基本都兼任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理,很少外聘专业管理人员。由于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综合素质不高,在管理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在产品销售上,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自己的产品都未做过专门的营销。另外,农民专业合作社还缺乏自己的技术人才,多数成员靠自己多年的经验和自学的知识来指导生产,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我创新和发展。

三、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几点建议

1 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县和乡镇干部要及时把中央及地方政府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宣传好、贯彻好。要让广大农民群众深刻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己办的“公司”,自己当“老板”,为自己“服务”,旨在提高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和地位。把宣传工作做好,才能使合作社深入农心,才能充分调动农民建社、入社的积极性,才能切实发展农村经济。

2 努力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一是完善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制度。要鼓励农户间进行合理的土地流转,使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引导农户用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积极引进人才。政府要鼓励广大专业人士投身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中。专业人士不仅要有农业科技人员,还应有高级管理人员、营销策划人员,建立起一支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的队伍。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国家扶贫资金、项目资金、贴息贷款等惠农政策,优先安排资金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使用。各金融部门也要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涉农的金融机构应制定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优惠简行的政策。四是要减免合作社经营销售过程中的税收及合作社成员的所得税。

篇7

>>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影响农民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因素探究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化进程问题研究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 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社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的思考与分析 内生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互助社运行机制分析 首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考察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探析 河北省农民合作社对涉农资源的优化整合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因素 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分析 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的对策思考 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资金风险及防范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模式探析 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收益分配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契约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赵慧峰.国外农业产业化经验及发展模式比较——兼论对河北省农业发展的借鉴[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124.

[3] 张德元,张亚军.关于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思考与分析[J].经济学家,2008(1):13-17.

[4] 夏英,宋彦峰,濮梦琪.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资金互助制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4):29-33.

[5] 林珑,李天祥,马磊,等.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资金互助社模式浅析[J].温州农业科技,2011(2):1-4.

[6] 潘春霖,王晓蓉,李凤菊,等.天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现状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8):51-53.

[7] 王甲午,王景文.试论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建立与发展[J].农业经济,2010(12):84-85.

[8]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EB/OL].(2007-01-22)..

[9] 董景奎.新农村建设中提高政策支持效应、优化企业与农户合作行为分析——以贵州省W村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1):77-8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EB/OL].(2006-10-31)..

篇8

关键词: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策;新疆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053-03

一、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宣传力度、改变各种落后观念

1.充分认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此要大力进行深入广泛地宣传,使墨玉全县干部群众清醒地认识到,大力发展合作经济是农村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2.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弄清新型合作社与20世纪50年代合作社之间的区别,绝不是要走20世纪50年代合作化的老路,更不是恢复生产资料“归大堆”,而是努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农村第二步改革。从而实现农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3.引导农民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提到农民增收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4.加强农民合作思想和合作意识,相当一部分农户的合作意识淡薄,参与合作积极性不高;有的农户风险意识比较差,只能“利益共享”,难以“风险共担”。因此,大力宣传、普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会降低传统和习惯对农民的负面影响,唤起农民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经济群众基础。

二、明确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职责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特殊的市场主体,所经营的产业是弱质产业,所经营的群体是弱质群体,所经营的地域是落后村落,其内部治理结构又比较特殊或者说是比较松散,这需要政府明确专门部门给予帮助、指导、协调。让农民有困难能够找到明确的解决渠道。

确立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的管理主体,有利于及时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登记、运行等提供辅导和咨询服务,依托县农经部门,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的工作机制。从墨玉县实际出发,以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依托,建立指导员制度,直接派出指导员向有基础、产业关联度高的农民群体宣传合作的意义和条件,培训农民。县乡两级农经机构应尽快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监管服务制度,建立完善的专业合作社档案,时刻掌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动态,针对指导员在辅导过程中遇到的突出理论和实践难题,组织相关专家组对个案进行诊断,在产业发展方向,市场开拓以及规范发展等方面进行咨询和指导;选择发展较成熟的若干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广交流培训基地,专门培养干部和农民,并与自治区及其地县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交流和合作,从而有效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三、建立和健全墨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管理体系

(一)成立墨玉县统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指导机构

为了改变墨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统一指导的现状,应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尽早成立由墨玉县农村改革领导小组牵头,包括县委农村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农业局、畜牧局、民政局、工商局、地税局、乡镇企业局、县团委、县妇联、县供销社、县科技局、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和团体参加的统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指导机构,根据党和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墨玉县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产业政策,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负责研究制定墨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规划,具体政策措施,促进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让农民知道,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成为法人,必须具备五项条件:一是有五名以上的成员,二是有章程,三是有组织机构,四是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名称和章程确定的住所,五是有符合章程规定的成员出资。只要具备上述条件,均可依法向住所地工商部门申请登记,取得法人资格。

(二)要明确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部门的职能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组织,依照本法规定,依据各自职责,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指导、扶持和服务。”

目前墨玉县及所属乡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均由工商、民政、科协、农业等部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状,造成政府各部门对农业中介组织的要求不一,标准不一。如果农民专业合作社隶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无法形成指导,扶持和服务的合力,不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及其整体规模效益的发挥。同时,也无法获得准确的统计信息,从而影响各级党委政府研究决策和执行的质量。因此,应进一步明确墨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具体的指导,扶持和服务的主管部门势在必行。建议应该由县农业局、农经局文管、乡镇分工负责,改进服务方式,改善服务态度,帮助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加强业务指导,开展技术培训,提供政策咨询,搜集信息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全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快速健康发展。

提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相互联络的方式。县、乡(镇)农业经营管理系统和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构筑起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体系。旨在为墨玉县能培养一批有规范的章程,有明晰的产权,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有严谨的管理制度,有合理的利益分配办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整合全县各种支农资金,加强制度建设,支持合作社的发展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支农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今后,对凡是用于农业标准化建设、种子工程、优果工程、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资金,都要逐步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相结合。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水利基金、水利专项资金,在优先投向与农业产业化基地配套项目时,应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安排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的高新技术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和技改贴息项目,有关部门应优先申报和安排;“科技三项经费”要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所需的科技需求列入县农业科技招标项目予以解决;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村扶贫开发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项目、农业产业化扶持等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自治区及地

区科研院所、高校及农技部门建立技术依托或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的科研项目优先安排;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作为项目实施单位,独立申报承担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项目,以及农、林、牧、渔、农产品加工重点工程项目,委托和安排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探索通过合作社落实项目资金和各类扶持资金的新途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基地所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固定投资项目优先安排,并适当提高投入比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的农产品商标,获得自治区级、地级著名商标称号或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应给予10万~20万元的奖励;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认证费用补助50%;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的,认证费用补助重点用于鼓励合作社开展市场对接活动、品牌宣传、开设专卖店、开辟专营区、参加农产品营销推介活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成员提供专业技能、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等服务所开展的相关培训,根据自治区、地区及县对农民培训标准的要求,全部纳入墨玉县农民素质培训政策予以扶持。这是墨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财力保障。

另外,要进一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需要相关地方法规制度的建设。

(四)要大力培育“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榜样”的作用

墨玉县要学习外地的经验,定期在墨玉县各乡(镇)、县联合工商、农业、农经供销联社、工商联等部门和单位,开展“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墨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竞争力和社会知名度,引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应制定墨玉县各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参评的前提条件。如A在2007年7月30日之后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无违法受处罚记录,再根据乡镇具体情况,制定基本条件和统一的条件,如县级评选基本条件:合作社社员20人以上,带动农户50户以上,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统一销售社员产品在40%以上,年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的,各乡镇的也应该有评选基本条件。

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评选活动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专题培训、研讨、指导等培育形式,全面促进全县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和提升,在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培育评选活动,树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先进典型,总结成功经验。促进和带动墨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的发展。评选活动的程序,应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愿申报、初审及检查验收、审核认定、授牌公告等程序进行。评选结束后召开农民专业合作社大会,对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命名、授牌,奖励,并在媒体上公告提高社会知名度。由此促进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建立。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五)淡化官办色彩,加强合作社负责人的职责

农民专业合作社,举办初期,为了引导、示范一部分合作社依托政府和部门兴办,基本上由政府或部门的领导担任会长或社长,这些合作社往往求稳,不敢冒风险,步子迈不大,包括乡镇,农枝部门创办的专业合作社,行政干预较多。所以应该逐步放开,给合作社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合作社应有的作用。

另外一个主要问题是,逐步放开政府管束的合作社的关键条件是加强和明确新型合作社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和职权范围。合作社负责人缺乏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压力大,困难多;二是由于政策制度缺陷,使合作社负责人看不到希望,缺乏动力。经调研发现,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抱着“维持现状,干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的态度。还有一些合作社负责人认为,合作社是自生自灭。如吐鲁番市艾丁湖农民养殖协会就是这样“网破,人散,自灭”的。因此必须吸取经验教训,支持和发挥合作社负责人的作用。

(六)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是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核心

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表明,利益是合作社发展的核心,合作社是群体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和代表,没有共同利益就不可能进行合作,更不可能合作成功。凡是比较成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都较好地解决了三个方面的利益关系问题:一是合作社与成员的利益关系。在合作社中,合作者的个人产权与全体合作者积累的合作产权是非常清晰的,对产权所形成的个人利益和合作利益也是非常明确的。合作社组织没有自身特殊的利益,而是代表所有成员的共同利益,为所有成员提供服务。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合作社对内不以盈利为目的,在提取组织发展所必需的公益金和公积金后,对外追求组织成员利益的最大化是合作社的最高目标。二是合作社牵头人和普通成员的关系。合作社牵头人在合作社中处于重要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往往掌握一般成员没有的生产要素和重要资源,影响着合作社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是合作社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在目前的实践中,他们在合作社中责任较重、贡献较大,所得报酬一般高于其他成员,也有的是合作社公共利益中的一分子,不以管理费作为报酬,大多数社员是认可的。当然,严格地讲,牵头人作为合作社成员中的一分子,不应享有章程规定一位的任何特权,对普通成员而言他们是“领头人”而不是“领导者”。但实践中还是要从有利于合作社发展出发,视大多数合作社成员是否赞成而定。三是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合作社里,人与人的合作应是在平等原则之下和谐协调的,通过合作自助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改善个人在市场交换中的不利地位。合作社要保障每一个成员公平地享受到他们参与合作社的利益,组织成员也应当主动从经济上关心合作社,积极参与合作社开展的各项社会经济活动。形成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局面。

(七)根据墨玉县县情,应实行多元化差别发展模式

新时期发育农民经济组织,选择农民组织化的形式。必须考虑三个因素:其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与农业生产特征相吻合,能够有效解决生产者的激励问题,是中国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必须坚持这一基本制度;其二,新时期培育农民经济组织,既要考虑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组织起来克服生产,流通上规模经营的困难,降低教育成本,化解市场风险的意义,又要考虑现代经济条件下,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有助于实现现代经营理念,促进一体化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多重效应;其三,墨玉县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乡(镇)间经济社会条件不同,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础差别较大,在农民的组织化模式选择上,必须考虑到各乡(镇)的差异性,赋予农民充分的自主选择权。鉴于这些基本考虑,墨玉县农民的组织化应该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多元化差别发展模式。

首先,我们要抓住法律出台的有利时机,结合新农村建设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战略的实施,加大指导和扶持力度,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其次,对现有的合作社,要积极创造条件,依法完善产权关系,加强民主管理。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增强组织活力,提高经营和服务水平,使其向市场主体型的合作社方向发展。最后,在坚持以法律规范发展的同时,要准确把握合作社原则的基本精神,可以借鉴区内外成功的合作新模式,在不违背合作社原则的基本内涵前提下,采取更好的灵活的合作方法和形式。

参考文献:

[1]张晓辉.农村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J].学术交流,2007,(9).

[2]张胜文.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趋势与经验借鉴[J].湖南科技学报,2007,(5).

[3]冯开文.合作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篇9

关键词:中国特色的合作社;日韩模式;欧美模式;澳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合作社的发展主要是日韩、欧美、澳新三种模式。“日韩模式”,主要是发展壮大基层,以服务农业为主,县以上综合经营服务社会;“欧美模式”,主要是宽领域的综合发展,组织机构除按行政层次设置的系统管理机构外,还建立了各专业的全国组织系统;“澳新模式”,兼有“日韩模式”的特点,主要开展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制经营。

各国合作社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中产生和发展的。由于社会经济制度及其经营机制不同,各国合作社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与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有直接的联系。各国合作社的共同点:

1、都是家庭生产基础上的专业合作;

2、农民完全自愿参与合作社的活动;

3、承认个人产权;

4、民有民营。

合作社是各国农民长期实践所选择的共同道路,也就是人类创造的共同财富。在学习借鉴中,有几方面内容值得深入思考:(一)合作社与社会的关系。“合作社可以给你帮助,你可以帮助合作社”,简明扼要说明了合作社与社会的关系,合作社既有唱主角的方面,也有做补充、配角的方面。各种形式的合作社,不仅为合作社社员提供多种服务,而且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合作社既可以在国内,又可以伸向世界,它是社会的一分子,社会需要它,它也需要社会;(二)合作社与社员的关系。合作社是需要帮助的人通过联合获得最大帮助,是帮助比自己困难的人的一种方式,是合作者一起合作、一起发展的过程。合作社在处理与社员的关系方面号召积极参与、民主管理,以增加合作社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三)合作社的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关系。合作社通过商业行为和社会行为提供有效服务与合作,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使合作社的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相结合,成为合作社成长和发展的力量源泉。

借鉴国外合作社发展的经验,我国合作社正发生着一系列深刻变化:

――从计划型合作社向市场型合作社转变。市场型合作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占主导地位,发达国家以及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社一般都属于这一类型。而我国合作社正从计划经济中脱胎出来,要建立市场型的合作经济组织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几十年来,我国的合作社长期运行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中,农副产品收购,重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完全靠国家计划,收购和供应所需大部分资金靠拨款,脱离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加之几次把合作社升级过渡为“全民所有制经济”,在很大程度上疏远了同农民群众的关系。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离开农业,国民经济基础就不稳固;离开农民,农业就不可能得到较快发展。要使我国农业走向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国家的财力、物力无法充分满足需要,要加速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就必须重视合作社,特别是供销合作社的力量。通过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把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从计划型合作社转向市场型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同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

――从集体所有制向合作制转变。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合作社,一般是按合作制的基本原则,把农户和家庭农场组织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这种体制有利于农户和农场主关心科学技术进步,不断增加科技投资,采取先进技术发展农副业生产,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以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我国的合作社特别是供销合作社,过去一般称为集体所有制经济,但由于民主管理流于形式,社员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农村推行以后,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农民对发展合作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样情况下,中央做出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要求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农民发展商品生产,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按照合作制原则创办各种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把生产加工、销售有机地结合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都可加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成为合作社的社员,社员共有财产,共同管理,共同享受利益。这种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是多种所有制的合作与发展,是以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为纽带的联合与合作。只有坚持合作制的合作社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从单一门类向多样化转变。从行业门类上看,国外合作社已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日本有中央综合农协和专业农协之分,德国有流通类、加工类、服务类和专业联合社之分;在基层更是形形,药剂师合作社、医生合作社、运输合作社、交通合作社、电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葡萄酒合作社、嫁接合作社、搭架合作社,等等。巴西、加拿大合作社又有奶牛与乳品合作社。而我国合作社在组织和经营结构上基本是单一的,像消费合作社、建筑专业合作社以及各种各样的专业合作社仅仅是刚萌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供销合作社突破了经营范围的限制,开始向综合经济体转变,尤其是第三产业,更应着重发展。

――从注重公共积累向实现共同致富转变。国外合作社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合作社的直接目标是为社员群众谋利益,合作社的社员能够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我国合作社长期以来注重增加集体积累,较少注意社员群众的经济利益。结果,不仅影响了社员对合作社的关切度,而且降低了农民参加合作社的积极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成功的关键在于农民从中得到了好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正是这个“剩下都是自己的”,激发了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生机和活力。我国供销合作社要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必须改革单纯注重集体积累,而忽视社员群众利益的做法,使社员从供销合作社获得直接的利益,创造社员共同富裕的生活,使社员拥护和支持供销合作社。

――从章程管理向法律治理转变。国外合作社大都是通过法律来规范和治理合作社的。1852年英国最早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合作社法《勤勉节俭社团法》。随之,各国合作社立法得到了广泛发展,德国颁布合作社法《关于购进和经营合作社的私人合法地位法》,日本有《农业协同组合法》,法国有《农业共同经营组合法》,美国有《农产品销售合作法》等,规范和治理着各国合作社的发展。我国建国初期,为使合作社尽快走上正轨,曾起草《合作社法(草案)》,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正式颁布。党的以后的一系列有关集体企业的政策法规,因其调整规范的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合作社,所以这些立法难以归入合作社法之列,至今仍然由供销合作社的章程规范管理着各级合作社行为,在社会和法律上没有太大的约束力,为此应尽快颁布我国《合作社法》。

总之,随着上述几个转变的加快,我国合作社的发展日趋成熟,业务经营将呈现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向系统化经营发展。不少商品的经营已经和正在形成纵横交错的一体化经营,向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二是向专业化经营发展。以主要产品为基础,组织农民兴办各种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有力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三是向对外贸易发展。为与世界贸易接轨,向国际市场进军创造条件。

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如何推进我国供销合作社事业,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型的合作经济。纵观世界合作社,从产生、发展到目前,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这些经验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但是,我国的社会制度、基本国情与这些国家又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抄照搬国外的经验,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进行创新,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经济新模式、新框架的基本要求:一是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体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体制和机制;二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体现合作社价值和原则;三是参与和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体现农民和社员根本利益;四是及时向党和政府反映社情民意,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借鉴国外合作社建设的经验,总结我国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可以概括为:实现“根本目标”,就是实现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这个根本目标,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兴办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同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坚持“三为宗旨”,就是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办社宗旨,在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中发挥作用,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为发展农业、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做出贡献;遵循“三自原则”:一是自主。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二是自治。社务民主管理、领导班子民主选举、重大决策民主协商;三是自助。盈余除必要的积累外,按股分红、按交易量返还社员;落实“三项要求”:一是民有。入社农民在合作社中占有全部或部份产权;二是民管。由社员群众当家作主,把合作社的管理真正交给社员管理;三是民享。合作社的利益由社员分享,使社员真正成为重要受益者。

新阶段,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经济新模式、新框架的构建,是一个渐进过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现阶段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发展专业合作社、消费合作社改造基层社

以发展专业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改造基层社,逐步把基层社建成专业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的联合社。联合社的职能:一是按出资额行使出资人职能,发展壮大专业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二是组织发展新的专业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三是按开放办社的原则,搞好与农产品加工类乡镇企业、其他经济组织的合作,协调与乡镇政府、村委会的关系,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改造基层社,建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基层社要在系统内外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充分利用自身在资金、技术、设施、经营等方面的优势,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与农民共同创办专业合作社。可以通过社有资产入股、组织农民入社等形式兴办;可以依托现有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兴办专业合作社;也可以引导农民自己组建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食品与日用工业品的连锁经营,在基层社兴办连锁超市和消费合作社,吸收城乡居民为社员,建成合作经济组织。在食品与日用工业品消费领域变与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单纯买卖关系为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通过发展化肥、农药的连锁经营在基层社兴办农资连锁超市和农资消费合作社。吸收农户入社,建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农资消费领域变与农民的单纯买卖关系为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在基层社兴办集贸市场和专业市场中,要尽量吸收农民参股,把市场建成合作制或股份制企业,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

二、以发展龙头企业和企业制度创新改造社有企业

过去我国大部分供销合作社的社有企业不具备合作企业的性质,与一般企业没有大的区别。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一部分龙头企业按合作制原则运作,已经建成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少数吸收专业合作社入股,建成了股份制企业,也具备了有中国特色合作企业的性质。在近年发展的食品、日用工业品和化肥农药的连锁经营中,由于把各级连锁超市建成了消费合作社,具备了合作企业的性质。其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与农民还是单纯的买卖关系,有的为农民下订单,有的为农民让利,但多数还是买断制,这样的企业不具备合作企业的性质。还需要大力推进调整与改革:一是对社有企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社有企业调整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连锁经营的龙头企业和各类批发市场、专业市场;二是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一部分建成合作制企业,直接吸收农户入股,按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运作。一部分建成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在合作社理事会和专业合作社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的同时,吸纳社会法人和自然人入股,实现产权多元化;三是以实行产权多元化改造社有企业。社有企业体制创新的核心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过去社有企业单一的投资结构,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利于企业间的联合,已不适应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发展的需要。社企不分,权责不明,既不利于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也不利于资产的保值增值。要彻底改变社有企业的现状,必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合作经济发展的趋势。

三、以实现社企分开、开放办社改造联合社

1、社企职能分开。社企分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放和发展企业生产力的需要,也是理顺社企关系、促进各级联合社职能转变的需要。按照社企分开的思路改造联合社,最根本的一条是社企职能分开,联合社作为企业的投资者,只行使社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能,对投入企业的社有资产进行监管。监管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明确到位的出资人代表,行使出资人权利,而不干预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同时,联合社作为投资者,也要搞好社有资产的运营,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调整和优化社有资产结构。

2、始终坚持开放办社。以开放办社来改造联合社,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扩大合作社发展领域。要打破行业、领域、城乡等各种界限,凡是能为弱小者服务的领域,如消费、住宅等,都可以发展合作社。在改造联合社过程中,各级联合社要在坚持自愿互利的前提下,吸纳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型乡镇企业,农村其他合作经济组织,各类涉农学会、协会、研究会和经纪人队伍,加合社,为其提供多种服务,实现“双赢”。这是供销合作社打破封闭的组织体系,拓展自己发展空间的客观要求。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涌现,客观上也需要有一个联合组织为他们提供服务,这就为我们各级联合社充分发挥其功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必须彻底改变多年来联合社把重要精力放在直属企业经营上的做法,实现联合社职能的转变。

3、联合社职能在改革中加强。组织社有企业参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用现代营销方式发展新兴流通业态,在生产、流通、消费诸领域与农民和城乡居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对成员社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等。

四、以发展现代营销方式改造经营网络

计划经济体制给供销合作社留下了庞大的队伍、宽广的网络。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网点设施陈旧、经营方式落后,传统供销合作社体制的弊端使网络成为潜在的优势。必须推进现代经营方式,重构供销合作社的网络优势,在市场拓展中重铸“二次”辉煌。

1、在食品和日用工业品经营中大力推进连锁经营,发展消费合作社,再造从中心城市到县城和小城镇的网络优势,有条件的向大村镇延伸。

2、在化肥、农药经营中大力推进连锁经营,发展农资专业合作社,形成省总公司采配中心统一采购,分公司配送中心配送,基层农资连锁店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农资营销网络。

3、在农产品购销、农产品及其他商品出口方面,广泛推行制,扩大农产品购销和商品出口规模,规避经营风险。

篇10

[关键词]蔬菜专业合作社;制约因素;寿光市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00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2

自1992年寿光市三元朱村实验冬暖式大棚成功,寿光蔬菜产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一次技术革新影响非常深远,改变了以前仅仅生产应季蔬菜和上市普通蔬菜的状态。冬季可以生产多种喜温性蔬菜,比如:黄瓜、番茄、茄子、辣椒、彩椒、西葫芦、苦瓜及香椿等,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研究成功使蔬菜数量和种类得以增加,满足了农民增收的需要,也改变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在蔬菜市场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寿光市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速度也不断提升。目前合作社规模从几百家已经发展到了几千家,被合作社惠及的农户多达上万户,涉农产业被辐射的范围也更加广泛。蔬菜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农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提升的有利保障。

1 寿光市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寿光市是“蔬菜之乡”,虽然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比较迅速,但是还处在比较传统初级的发展阶段,存在着规模小、融资难、人才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去解决。

1.1 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型人才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起和成立的组织者,多数是那些已从第一产业中脱离出来的农民,拥有较为充足的知识文化基础。但是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基层农户是弱势群体,他们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对合作社缺乏相应的认识,拥有的经验是种菜卖菜积攒下来的普通经验,至于合作社今后的发展方向,只是限定在有收益就种菜的传统观念中,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2015年,中央农村会议强调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的过程就是农民要把握好自己的生产质量和规模。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离不开农户,农户是合作社的主要操作者,合作社管理离不开农户之间的配合,因此,农户的专业文化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目前的农户能够接触到的基本蔬菜知识,多数是因为家庭成员都为菜农,然后对农户进行经验指导,言传身教。随着蔬菜产业不断发展,技术不断革新,蔬菜专业合作社的领导管理人员,文化水平需要提升,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市场对我国蔬菜产业的冲击力度加强,寿光蔬菜不断市场化,急需各类专业人才、技术人才、高素质人才加入。

“互联网+”是目前农业发展中比较受重视的营销途径,随着这一政策的提出和推进,网络成为合作社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但是依赖传统种植户进行网上销售很困难。目前,大学并没有开展相关的合作社对口专业,大学生毕业之后并不愿留在合作社工作,随着城镇化节奏的加快,有技术、有文化的农民都希望在外务工,人才流失严重,虽然蔬菜专业合作社给予了专业人才发展机会,但是目前多数合作社规模和资金都是有限的,能提供的发展条件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1.2 合作社资金不足

蔬菜专业合作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本身所持有的资金不足,单单只是依靠农民的资金投入是不能支撑整个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的,并且农户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不清楚这个蔬菜专业合作社具体内容的情况下,是不会将手中仅有的可支配资金投入进去的。

在2011年的一项调研中显示,寿光市蔬菜专业合作社创建的初始资金在10万~20万元的合作社数目是879家,在20万~30万元的合作社数目是231家,30万~40万元的合作社数目是132家,40万元以上的合作社数目只有22家。通过这一组调研的数据分析,农户投入资金匮乏,菜农入社的数量也少,导致可以利用的资金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当前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效益产值不是很高,后期更加难以获得充足的利润来维持合作社的发展,导致资金不能在短期内合理运转。合作社后期的发展困难也会给入会的菜农带来压力,菜农的积极性会降低,这样就不能吸引更多的菜农入社,不能进行融资来保持发展。

另外,还有资金贷款问题。同为国家鼓励发展的家庭农场,个体工商户可以注册,合作社的身份却依然夹在了企业与个体工商户之间,其法人即不属于企业法人,也不属于个体工商户法人。虽然有规模的合作社可以升级为公司,但是到底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能够升级成为公司,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身份上模糊的界定使专业合作社很难贷到款。当前身份略为特殊的合作社取消了年检,所以合作社的真实性就会令人产生怀疑,这个专业合作社是否还存在没有一个具体的证明,这些原因使合作社申请注册的门槛过低,成为银行不敢放贷的原因之一。

1.3 业务范围扩展困难

寿光蔬菜专业合作社中比较少的合作社涉及一些科技含量高的指导服务,也很少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对于农户也缺乏生产经营培训,信贷服务业也不完善。在这样的环境中,想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有力的竞争地位是很难的,其不能够及时获得市场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也使大多农户的销售受阻,收益大打折扣。另外,现代的蔬菜农业专业合作社都只是对初级蔬菜的生产,而不考虑产中、产后环节的完善,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中,我国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竞争力远远不如国外的合作社。我国的蔬菜专业合作社,能够从事深加工、运输、销售等产后环节的合作社比较缺乏,农户收益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增加。

构成这些问题的关键性原因还是内部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合作社成员之间的文化水平差异大,管理人员的领导水平有限,基层成员的技术知识水平不是很高。由于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管理人员的缺乏,使寿光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降低。

1.4 农户联系不紧密且相互影响力弱

尽管目前寿光蔬菜合作社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农户的参与度还是很低。此外,蔬菜专业合作社对高素质专业型人才的吸引力也很小,合作社能招收的农户大多都是本村的农户,与国外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入户的数量相比,国内的入户数量非常少,达不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合作社合作的对象是蔬菜经销商,虽然经销商数量多,但是与合作社的联系较简单,缺乏在蔬菜的深加工和货运方面的合作。这主要是由于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力比较小,规模辐射的范围小导致的。

现代的蔬菜专业合作社扮演者中介和监督者的角色,为农户物色收购蔬菜的公司,保护农户的利益,使农户和公司签订合同,形成购销关系。这样的购销合同有利于蔬菜的销售,可以在短时间内就把蔬菜买断,虽然快速有效,但是能够缓和调节的空间不大,对农户的约束力很低。蔬菜的市场价格不是与合同订购的价格对等的,当市场价格调整时,会出现公司协定的收购价格低于市场价的情况,即使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范合作社的发展,把蔬菜放到市场中获得的收益比上交合作社获得的收益多,农户最终会为了个人利益而选择违约。当出现公司收购的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时,参与了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会与未参与合作社的农户相互联络,联合起来要求合作的企业尽快收购。因此,目前用简单的购销合同把农户与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合作企业联系在一起,一些矛盾会激发出来。他们的经济利益也会受到亏损。在当下的环境中,蔬菜专业合作社要收购蔬菜需要跟合作的企业有完善的经营规则,合作的企业要吸引农户投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基础的生产要素,让农户拥有实质性质的股份,企业发展的好坏关系到农户本身的利益,做到真正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模式。

1.5 合作社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由于合作社内部缺乏高素质有文化的基层人才,蔬菜专业合作社往往会依赖管理人员的能力来处理内部产生的矛盾或者纠纷,反而会因为管理层的成员管理能力有限,导致内部管理异常混乱,矛盾和纠纷得不到及时的解决,维护不了农户的基本利益,解决不了他们的困难。寿光市蔬菜专业合作社也缺乏完善的内部制度,有效的监督机制、收益分配和激励机制。寿光市蔬菜专业合作社需要借鉴国外完善和规范的管理体制。

2 促进寿光市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2.1 加大对农户的培训力度,吸引高素质人才

加大对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人员、技术成员、农户农业知识的培训力度。虽然寿光市每年都有合同和农村技术等一类的培训课程,然而开展的内容和课程数量是远远达不到需求的。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寿光市政府利用其职能部门广泛应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及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提高合作社成员接受知识文化的能力,使其掌握合作理论知识及科学技术等,消除阻碍农民合作社发展的错误认识。要有计划、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培训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对农业合作社成员采用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多聘请农业服务体系的专家进行技术型指导,提高专业素质,培养一些实用型人才,让有经验的社员真正成为拥有营销、管理、种植知识的综合型人才。

2.2 加强政府对合作社的政策扶持

寿光市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国家的扶持政策是非常重要的。政府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设立专门的扶持和帮助合作社的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合作社的发展。目前,虽然政府制定了优惠的贴息政策,但是合作社还是遇到了很多融资难、融资高的问题,政府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一套相应的贷款即贴息政策,一方面银行需要降低对合作社的贷款条件,另一方面,政府要对银行贷款进行相应的合作社贷款补贴,对于扶持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坚持减免税。政府还要加大对蔬菜专业合作社的优惠力度,鼓励农村信用社向优秀的蔬菜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促进合作社的完善和健康稳定发展。

2.3 加强寿光市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合作联合

建设合作社的目的是要为社员服务,蔬菜专业合作社要想发挥重大的作用,需要与不同的合作社之间加强联系,需要与除传统服务之外的高科技服务建立联系,而不是独立发展和经营。蔬菜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中介组织,在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领域发挥它的服务作用,发挥它的组织功能,保障蔬菜的包装、运输、质量、销售,让广大的农户也亲身体验高科技带来的便捷。合作协会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协会是通过组织、协调、指导等各项服务来提高合作社的规范水平,以此来达到服务农民的目的。因此,还要加强合作协会的功能。合作社联合社是合作社连接企业的桥梁,合作社之间的联合主要是根据合作社特点实行更大规模的专业联合,可以解决合作社规模小、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等问题,用规模效应减少生产成本来增加蔬菜销售收入。因此,寿光蔬菜专业合作社最为适合的运行模式是“行业协会+合作社联合社+合作社+农户”。

2.4 重视蔬菜品牌化经营,增强合作社的竞争力

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农业品牌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标签。因此,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蔬菜专业合作社申请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申请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形成区域品牌。形成区域品牌有利于提高蔬菜价格,增加附加值,以此引导农户按照标准化生产进行蔬菜种植,使合作社内的蔬菜通过新的营销模式出售,拓宽了销售渠道,利用社区、居民小区专卖店进行销售,增加了蔬菜利润。另外,打造“寿光蔬菜”品牌还要抓住国际市场,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 结 语

本文分析了寿光市蔬菜专业合作社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为寿光加强专业合作社建设,逐步推动寿光市蔬菜产业向着“规范化、生态化、节约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依托“菜博会”的宣传,扩大市场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庆军,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蔬菜质量安全的相关性分析――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J].北京农业,2012(33).

[2]刘强,姬便便.寿光市蔬菜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20).

[3]王新文,信俊仁.合纵连横――助推寿光蔬菜产业再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