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项目计划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集体经济项目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今年我们省在大赛制度方面大胆创新,推出了省级一等奖以上免试上本科,市级一等奖以上免试上专科。进一步提高了对大赛支持的力度。将技能大赛“覆盖所有中职学校、覆盖所有专业、覆盖教师、覆盖所有学生”的良好局面。大赛检阅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成果,同时也展示了职教学生的精湛的技能操作水平,认真负责的职业精神。体现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综合素质。笔者作为机电专业负责人,从2008年开始指导机电专业的技能大赛,先后指导了维修电工、电子产品装配、机电一体化技术。多次带领学生在安徽省中职机电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笔者参加教师组机电一体化技能大赛也荣获奖励。通过辅导学生参赛和自己参赛,感受到机电一体化项目竞赛对我校机电专业的教学改革产生重大影响。
一、机电一体化大赛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技能大赛设立以后,我校高度重视,在滁州市连续多年都名列前茅,我们设立了技能特长班教学,以每个专业的竞赛项目设立了相应的技能特长班,利用课外活动和周末时间开展技能培训。技能大赛不仅检验了学生的技能水平,也检验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同时也检验了学生的课程建设及管理能力,引导职业教育的全方位的发展。
我校处于安徽省滁州地区,属于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地区。学校一直坚持以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为目标,在实现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方向,尝试各种办学模式,把学生的学科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职业师资培训都和学生的技能大赛训练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变。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效果明显、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技术工人的培养中心。
二、机电一体化大赛促进教师技能提高
随着技能大赛的发展,我省技能大赛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机电专业的比赛从最初的电力拖动技术。逐步提高变为了电气装配与检修和机电一体化技术,这对教师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校也在不断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在顶岗实习阶段中,安排教师和学生共同下企业,不仅把学生的管理从学校延伸到企业,而且还促进了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让教师和学生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熟悉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一定的锻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也使教师接收到了新的专业知识和科技信息,了解专业技术发展动态,了解企业和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教师在技能大赛中发现和遇到的难题,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寻求学习的途径和解决的办法,这成为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提高校企合作,积极参与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利用本专业的技术力量,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三、机电一体化大赛促进实训设备更新
全国技能大赛中的机电一体化项目是利用亚龙公司的YL235A机电一体化实训台为设备的高科技的比赛项目,为了能够跟上技能大赛的发展,我校在2010年利用新校区迁建的契机投入2,000万元购买了大批实训器材,其中在机电专业投入了350万资金更新实训设备,其中就特别购买了22台(套)机电一体化设备。40台(套)PLC可编程设备,22台(套)液压与气动设备等,按照安徽省内一等的水平建设我校的机电专业的实训基地。
设备的投入使我校有能力在当地具备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实训设备,我校还特别安排了多名教师去亚龙公司和天煌公司参加由公司主办的职业技能培训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通过培训教师能够熟练的使用先进的实训设备,先后开展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楼宇自动化安装技术,光伏发电技术等项目的技能竞赛培训工作。
设备的投入和人员的培训使我校的机电专业技能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教学能力和新项目也在不断的开拓和完善中,这些新设备成为我校技能发展的关键所在。
四、机电一体化大赛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机电一体化技能项目的设置,促使我校调整了课程设置,在机电专业教学计划中提出培养目标“应用型、技能型实用人才”。在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职业道德教育中,加强了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课程设置根据我市产业的需求进行二次开发。结合我校情况分为几大模块:文化基础模块、专业理论模块、技能操作模块、岗位能力训练模块。学生在学完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后,结合技能大赛项目设置了钳工类(工具钳工、装配钳工),机械加工类(普车工、铣加工、数控操作工),电气安装与检修工,机电一体化技术四大类项目的实训模块。不但要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要求学生能够取得相应模块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能力贴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的需要。
五、机电一体化大赛促进校企合作
机电一体化技能大赛,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技能操作的比赛。在有效的四个小时时间里,一位选手要完成PLC控制程序,触摸屏控制程序和变频器的参数设置;而另一位选手要完成传送带,机械手及供料机构等的组装,气动电磁阀的管路连接,传感器,按钮,开关,电磁阀磁性开关等的电路连接;最后要把程序下载到PLC和触摸屏内,接通电路,气路后进行整体设备的联合调试。完成一个生产线的模拟生产加工过程。这些操作对于一个中职学生难度相当的大。作为参赛的选手,必须有一位精通PLC编程技术,有熟练的装配水平并且能够解决错误的能力。这些技术对于相当多的教师都不具备,而这些技术又是企业生产中最常见到的设备。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学校教学与企业的脱节太大了,企业要紧跟科技发展,不然就会被淘汰,学校教育也要紧跟企业技术的发展,不然我们教出来的是昨天的技术,是没有多大的价值的。
到企业去,到高校去,到技术发达的地区去参加培训,参与生产性实习,和企业深度合作是我们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了。我们真的不能再闭门造车,拿着以前的教材,教案,继续的讲下去了。我校先后安排教师到我市的浩淼科技公司,三友电子公司,爱福电子公司,滁州市长电科技公司去带领学生顶岗实习;安排教师到江淮汽车,康佳电子,亚龙科技,天煌科技等企业接受培训;安排教师到国内着名高校,技能培训中心,以及到德国去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的科技,把机电专业的技术发展带回来,分享给我们每位专业教师。我们的专业老师与企业的差距也在一点一点的缩小,在滁州市举办的企业技能人才竞赛中,我校有三位机电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同台竞技,获得了一个第二名,两个第四名的好成绩。这说明只要能够坚持与企业的深入合作,我们的教师就有专业成长的舞台。
六、机电一体化大赛改变教师的眼界
在第一次安装好机电一体化设备时,我们非常惊讶设备是如此的先进,可以模拟完成一条生产线的生产加工全过程,自动化的过程,复杂的机械设备,复杂的气路和电路曾经让我们不敢轻易动手。通过多年的竞赛训练和参赛。我们的专业老师已经不在把实训设备当成困难了,拆卸,安装都是简单的工作,复杂的设备学生都能够很好的装配,调试。学生对编写程序就像平常做作业一样轻松就可以完成。
我们的指导老师再不把机电一体化设备当成多大的难题了,他们的眼光在向外看,眼界变的开阔了,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探索更加复杂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学习新的机器人控制技术等是他们新的发展方向,我相信努力就能成功。
篇2
信息化环境下项目审计的组织管理将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与质量的好坏,仍至直接关系审计项目的成败。因此,做好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项目组织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
(一)构建适应信息化项目审计需要的项目团队
审计项目团队是审计项目实施的主体,团队成员的素质是否适应审计要求,人员组成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审计发现错弊、风险和漏洞的能力,因此,构建一个具有审计胜任能力的项目团队是保证完成审计任务和目标的关键要素之一。信息化环境下的项目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不仅需要具有传统审计所需的知识技能,而且还应当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掌握运用计算机实施审计的思路、技术方法以及解决计算机审计问题的综合能力等。因此,必须根据信息化项目审计要求,考虑选择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加入项目团队中来,考虑团队成员的组成结构,并根据审计工作任务要求,充分挖掘每位成员的潜能,合理分工,以构建高效的审计项目团队。
(二)做好信息化项目审计资源整合
通过审计资源的整合,达到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的目的。做好信息化环境下项目审计资源的整合,主要包括:(1)审计力量资源整合。应根据信息化项目审计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以结构优化为原则,进行人员的合理配置,解决好审计成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差距问题,科学分工,以提高全体成员的审计水平。(2)信息资源整合。审计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对完成审计目标十分重要。在信息化环境下,可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审计信息数据库,通过网络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3)审计技术方法资源整合。信息化环境下审计技术方法的整合,体现在继承传统审计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合理采用和推广使用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研究开发新技术。以满足信息化项目审计需要。
(三)建立和完善必要的信息化项目审计规章
制度针对信息化环境下项目审计的特点,通过建立和完善审计规章,将审计活动纳入有章可循、有章可依的轨道,避免审计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如通过制定信息化项目审计工作准则或操作指南,明确审计项目组织所要展开的工作和要求,明确审计操作程序和职责分工,增强工作的目的性、审计操作的针对性。通过制定信息化项目审计考核制度,以明确责、权、利为考核内容,以审计质量为主要考核目标,落实责任,奖罚分明,避免随意的、不负责任的审计行为,等等。
二、控制信息化环境下审计项目成本
实施一个项目审计,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因此需考虑成本控制问题。在信息化环境下,需针对审计项目成本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关控制措施,以降低项目成本。
(一)审计主体方面
审计人员是审计项目的主体,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责任心、专业知识和经验、审计技术与工具的掌握能力等,对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将会产生很大影响,进而影响审计成本。为了控制信息化环境下审计项目成本,审计人员除了应增强审计责任心以外,还应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环境下审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掌握计算机审计技术与工具的应用,还要通过典型信息化项目审计案例分析、审计专家经验系统等积累审计经验。从而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以降低项目成本。
(二)审计客体方面
在传统审计方式下,由于采用传统的人工审计,一个审计项目任务的复杂性、重要性越强,越需投人更多的资金、人力等资源,审计时间相对也较长,审计成本就越高;反之亦然。在信息化环境下,随着审计项目对象的信息化,使得有利于审计人员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审计技术与工具实施审计,从而可使上述关系得到弱化,并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审计成本。
(三)审计管理方面
在信息化环境下,应根据信息化项目审计的新特点,通过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规范费用支出等,以有效降低审计成本。如通过建立电脑及软件的招投标采购制度、计算机设备耗材管理制度等,以节约采购资金,降低审计成本。通过建立规范费用支出制度,如各种耗材领用制度、差旅费报销制度等,尽量减少审计行为的随意性造成的不必要成本支出。通过建立健全审计成本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成本控制意识,形成全员重视成本控制的良好环境。
(四)审计技术手段方面
传统方式下的手工审计,效率低,成本高。信息化环境为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环境,通过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应用扩大了审计能力,扩大了审计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审计效率,节约了人力,从而有利于降低审计成本。如利用审计软件提供的强大分析工具,可高效的获取审计线索,提高了审计效率。通过与被审计项目系统实施联网采集数据和网上审计,可有效减少现场审计时间,从而节约了差旅费用支出。通过审计办公自动化应用系统,进行审计信息的文档处理、统计汇总等。减少了审计文稿的抄写量和错误率,节约了办公耗材,等等。
三、信息化环境下审计项目质量控制
信息化环境将审计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使得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点、控制内容等发生了改变,需针对信息化环境下项目审计的特点,实施质量控制。
(一)审计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审前准备工作是确保审计项目质量的基础,每进行一项审计,准备工作必不可缺。在信息化环境下项目审计的准备阶段,审计项目质量的关键控制主要包括:(1)充分的审前调查。只有通过充分的审前调查,才能对被审计项目对象有全面了解,进而便于审计时能集中力量,直奔主题和突出重点,以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信息化条件下,由于审计环境的变化,需要调查的内容和范围发生了变化,审计人员不仅要调查了解被审计项目单位的有关基本情况和主要经营状况,更要在调查了解被审单位计算机系统在组织内分布、应用的总体情况基础上,全面、详细地了解被审计系统的电子数据、数据结构等有关情况,并要对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进行初步审查测试,初步评价信息化审计风险,从而为制定审计方案提供足够依据。(2)科学制定审计方案。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审计工作程序、进度和方向,保证审计实施质量。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方案与传统常规审计不同,方案中除了应包括一般必须的内容要素外,还应针对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特点,调整和增加相关内容,如:有关信息化环境下审计风险水平和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提出可行的、满足审计需要的数据需求;规范对电子数据的审计程序步骤、技术方法;合理分配和明确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的内容、时间安排、目的及所采用的技术方法等。
(二)审计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
由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模式转变为数据式系统基础审计模式,导致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作业流程、取证方式等与传统审计方式有了很大不同,因此,必须根据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实施阶段的特点建立相关质量控制。(1)标准化的审计作业流程控制。信息化环境下采取的计算机审计方式的程序性、逻辑性较强,每一环节的结果都直接影响下一环节,某一环节的错误会产生“累积放大”效应,因此,要保证审计作业实施的质量,就需要审计人员实施标准化的审计作业流程,防止错误的递延,避免审计的片面性、盲目性。(2)审计取证的质量控制。审计实施过程就是进行审计取证的过程,审计取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审计工作的质量。信息化环境下的项目审计出现了新的电子审计证据的形式存在,由于电子证据存在易逝性、易被篡改、来源难以被确立、相关授权人员的批准以及签名本身的真实性难以确定等特点,使审计人员面临电子审计证据获取方法的适当性、证据内容的真实性、证据签名的真伪性、证据法律符合性等一系列新问题,因此须加强信息化环境下电子证据的质量控制。如为了保证被审计系统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可在不通知操作人员情况下,采取突击审计的方式采集数据。(3)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控制。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控制除了包括常规的相关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准确性控制、规范性控制和审核控制等质量控制外,应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底稿的质量控制中来,利用审计软件提供的模板功能,自动生成规范化的底稿文档,实施底稿及相关文档的统一管理,并通过软件的功能设定,确保底稿的内容完整、要素齐全,以及经过必要的审核程序和手续,从而提高底稿的质量。
(三)审计项目终结阶段的质量控制
审计终结阶段是审计工作的最后阶段,也是衡量审计工作目标能否实现的阶段,对审计项目质量起把关作用。信息化环境下审计项目终结阶段质量控制需做好:(1)建立严格的审计复核工作及制度。审计复核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必须履行的重要环节,要建立严格的三级审计复核制度。在审计复核中,要合理划分各级复核的重点,明确各复核人员的职责,从而把复核制度落到实处。在信息化环境下,应特别注意计算机审计程序的充分性、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运用的适当性、电子证据的可靠性等的审查复核。(2)落实好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审计质量的高低最终反映在审计报告中。需做好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一是报告内容规范、依据充分、要素齐全,应附审计工作底稿和全部证明材料,如电子证据、影印件、实物证据等;二是报告结论依据充分,对查出的问题阐述清楚、真实可靠;三是报告中的审计处理处罚准确适当、合法、定性准确,审计评价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审计建议有针对性、切实可行。在信息化环境下,应引入审计软件等计算机工具,实现审计报告的规范化编制和管理。
四、信息化环境下审计项目风险管理
在信息化环境下,由于被审计单位内部的各种要素,包括管理、经营、业务流程和交易方式等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使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涉及面增大,并呈现出新的特征。如电子数据存在易于减少或消失审计线索的可能性,内部控制主要依赖软件本身,增加了难以全面检查测试的可能性等。为此,需加强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项目风险管理。
(一)树立信息化环境下审计风险意识
信息化环境下的项目审计与传统审计相比,由于风险加大,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更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并贯穿于审计全过程。审计人员在审前调查时,应保持必要的怀疑态度更深人地了解被审计项目的有关情况;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尽可能从多角度通过建立分析模型对被审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避免遗漏;审计终结作出审计结论时,应经过充分交流、沟通和讨论,保证审计结论的准确性。
(二)注重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
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模式是以系统内部控制测评为基础,通过对电子数据的收集、转换、整理、分析和验证,来实现审计目标的审计方式。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直接影响所获取的被审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从而可能会带来电子数据失真的风险。因此,应注重和实施对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包括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审计测试,全面评价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风险,以合理确定实质性测试范围,控制审计风险。
(三)做好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风险评估
信息化环境下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要做好审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审计人员必须通过审计调查和了解,分析信息化环境下被审计数据系统面临的系统风险因素和非系统风险因素(即传统风险因素),判断重大错误风险可能存在的领域,合理确定重大风险的存在范围。在此基础上,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合理确定检查风险,以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对风险较大的环节或区域实施重点审计,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大审计遗漏,规避审计风险。
(四)合理选择和综合运用适当的审计技术与方法
篇3
关键词:节能减排;项目评价;技术经济评价;评价体系;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耗用问题逐渐突出。当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也逐渐成为节能减排项目评价的重要内容。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有利于确保项目建设有效性和确保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
二.节能项目特点
节能即节约能源,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于环境、社会可接受的措施,提高能源效率和能源利用的经济效果,以最少的能源消耗和最低的支出成本,生产出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提供更好的服务。节能要兼顾效率和效益。对企业而言,节能以效益为主,包括效率和替代问题;对宏观全局,更主要的是节约能源资源问题,同时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排放。节能分直接节能和间接节能。直接节能是指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的一种节能活动;间接节能是依靠改善经济管理水平,采用调整和控制手段减少能源消耗。
节能项目主要指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且项目收益50%以上来自于节约能源产生的收益。节能项目按投资主体可分为国家投资、企业或个人投资项目;按建设特点分为4种类型,即增添型、更新型、替代型和综合型。我国建设项目中的改建、扩建、技术改造、迁建、停产复建等项目都可归入改扩建项目范畴,节能项目不全是建设项目,部分大项目属于改扩建项目。
节能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是对节能项目进行经济评价的依据。由于项目的复杂性,任何一种具体的评价指标都只能反映项目的某一侧面或某些侧面,而忽略其他方面,所以仅凭单一经济指标很难达到全面评价项目的目的。因此,为了系统而全面地评价一个项目,往往需要采用多个评价指标,从多个方面对项目的经济性进行分析考察。这些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评价指标,就构成了项目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
三.节能减排项目技术经济评价体系构建
1.评价主体
我国企业评价主体是政府为主导,部分大型企业参与技术经济评价工作。从节能减排技术经济评价实际工作掌握程度分析,政府没有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能够保证节能减排工作运行合理有效,评价工作也不能够可靠和客观。节能减排技术经济评价评价主体包括三方面:政府部门、民间团体和企业内部技术经济评价部门,通过三方共同努力,客观、综合地评价节能减排技术经济评价工作。
2.评价客体
节能减排技术经济评价评价的客体主要包括具体技术经济评价过程和节能减排实施效果的评定,包括对节能减排资金使用合规性、节能减排制度的有效执行程度和节能减排评价指标完成情况等方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节能减排实施效果。
3.评价标准
(1)系统全面性。系统性即要求构建的节能减排技术经济评价体系时应当注重系统整体角度,不遗漏任何一项指标,每个评价指标可以相互配合,全面、系统地体现被技术经济评价主体节能减排项目开展执行情况。(2)科学逻辑性。节能减排技术经济评价工作复杂,企业对经济活动多样,决定在构建节能减排技术经济评价评价体系时应当注意各个组成部分具有逻辑性,可以多个不同层面对企业节能减排进行考核,如何财务层面、社会公众层面和内部机构运营层面,各个层面之间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相互联系,每个层面考核指标可以根据企业特点自行设置。(3)简明实效性。构建节能减排技术经济评价评价体系时应当从实际出发,考虑设定考核指标合理、可靠。可以依据企业具体项目设定指标,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可以体现为货币单位核实,如果确实不能通过货币进行核算,可以考虑采用分级设置“优”、“良”、“中”、“差”等多阶段标准。(4)成本效益原则。节能减排技术经济评价评价体系在构建时应当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仅可能使企业构建评价体系发生的成本支出小于其所带来的收益,考核标准尽量简化,保证高质量的评价指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相关便于考核指标,搜集相关数据、资料。(5)量化可比性。节能减排技术经济评价评价体系在构建时应当注意各个组成部分相互独立,不同层次之间或同一层次中不同考核指标相互独立,不能交叉重叠。考核内容在总体目标相同时,比较具体评价项目的不同方面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评价考核标准可以用量化反映出来,运用相对数、平均数和比例数等数学计量方法进行考核比较。
4.评价指标
节能减排技术经济评价评价指标的设定。根据我国学者已有的研究文献中所提到的内容,节能减排技术经济评价评价指标有三个取得来源:一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企业文化政策进行指标设定,包括财务收支、节能减排投入、企业文化、政策和道德价值观等方面;二是企业研发过程和生产过程相结合,对企业进行设计和研发,不断注入节能减排理念,从产品开发设计环节关注节能减排;三是节约思想的贯彻,节能减排技术经济评价评价指标应当考虑能源的节约,鼓励和考核新能源的使用。
四.节能减排项目技术经济评价体系优化策略
1. 充分认识设定节能减排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重要意义
转变传统思维,在国家能源消耗大企业和重要行业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经济评价工作,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节能减排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在高耗能、污染大的煤炭、化工、建筑等行业中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经济评价工作。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环境管理系列标准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体系,有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节能减排意识。
2. 不断提高技术经济评价人员业务能力
技术经济评价人员应当不断扩宽知识领域,学习和节能减排相关的环境法学、发展经济学、工程学等相关知识,提供自身综合知识能力,以便具备足够能力适应节能减排技术经济工作的要求。对技术经济评价人员定期进行培训,通过培训班和研修课程,不断更新技术经济评价人员环境会计技术经济知识,从而满足企业对节能减排技术经济工作实施的要求。培训方式可以通过定期讨论、网络视频学习等方式,同时加强对技术经济评价人员职业道德培养,注重技术经济文化传授,不断增强技术经济评价人员工作责任感,激发其爱岗敬业的热情。
3.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技术经济国际交流合作活动
低碳经济环境下,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环境问题发展成为国际问题。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共同合作。确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使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消耗相互协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各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我国环境污染相对严重,应当加强与国际组织及其他国家节能减排技术经济组织沟通与合作,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相关组织的节能减排成果与经验,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我国节能减排技术经济工作开展,保证节能减排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顺利执行和有效实施。
五.结束语
低碳经济日益凸显环境下,企业应当注重节能减排技术经济评价指标设定及相关工作的发展变化,积极在企业内部开展节能减排评价工作,注重生产经营活动的投资收益性、运营效益性、实施效果性,尽可能解决生产经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善环境。
参考文献:
[1]任宁芳.节能减排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体系及其优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
[2]康艳兵.不同采暖方式的技术经济评价分析[J].中国能源,2008,30(1):16-22.
[3]方明露.我国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的效益分析及政策建议[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4]周晓亮,周英利.地源热泵技术发展研究及在我国的应用情况状况综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
[5]侯冰.我国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经济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2.
篇4
促进经济稳增长项目申报指南
一、支持领域
为贯彻落实经市政府同意、市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深圳市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努力实现2020年目标的若干措施》(深发改〔2020〕234号,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对大型零售企业在深开设品牌店、批发零售龙头企业在深设立采购中心、制造业企业在深设立销售公司等给予支持。
二、设定依据
(一)政策依据
1.《深圳市关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努力实现2020年目标的若干措施》(深发改〔2020〕234号);
2.深圳市商务局关于印发《落实〈深圳市关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努力实现2020年目标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深商务规〔2020〕3号)。
(二)管理依据
1.《深圳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深府规〔2018〕12号);
2.《深圳市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深商务规〔2020〕2号)。
三、支持数量和支持方式
(一)支持数量
有数量限制,受财政下达年度资金预算控制,视申报情况,我局据以对资助(或奖励)金额和拨付进度等进行统一调整,申报单位应无条件同意调整结果。
(二)支持方式
事后奖励。
四、申报条件
(一)基础条件
1.在深圳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2.申报项目实施地在深圳市;
3.申报单位不存在以同一事项重复或多头申报市级专项资金;
4.申报单位持续诚信合规经营,未被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
5.申报单位按要求向统计部门和商务主管部门报送统计数据。
(二)专项条件
1.“大型零售企业品牌店”奖励项目
国内外大型知名品牌零售商(自有品牌或品牌方授权均可)在深圳开设品牌店,且成立独立法人公司的,均可申报奖励。其中新开设门店的,企业成立及门店开设时间不早于2020年4月30日,不晚于2020年11月30日;已有门店升级的且由非法人转为法人公司的,转法人时间不早于2020年1月1日,不晚于2020年11月30日(成立法人公司的时间以工商登记日期为准)。
2.“批发零售龙头企业采购中心”奖励项目
批发零售龙头企业(中国连锁经营百强和中企500强企业)在深圳成立独立法人公司开展集中采购业务,且2020年度集中采购额超过5亿元的,均可申请奖励。年度采购额以市统计部门统计的商品销售额数据为基准进行核算。
3.“制造业企业销售公司”项目
制造业企业在深圳市新设立独立法人销售公司,且2020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的,均可申请奖励。年度销售额以市统计部门统计的商品销售额数据为基准进行核算。
五、支持内容和支持标准
(一)“大型零售企业品牌店”奖励项目
支持内容:推动大型零售企业在深圳设立独立法人,对在深圳新设立法人或由非法人转法人且正常经营的全球性、全国性和区域性品牌店。
支持标准:支持国际品牌(不含港澳台)企业和本土自主品牌(含港澳台)企业及授权商在本市开设中国(内地)首店、华南首店、深圳首店。对国际知名品牌在深圳开设的华南首店或本土自主品牌企业在深圳开设的中国(内地)首店,给予企业100万元奖励。对国际知名品牌在深圳开设的深圳首店或本土自主品牌企业在深圳开设的华南首店,给予企业60万元奖励,对自主品牌企业在深圳开设的深圳首店或国际品牌授权商在深圳开设的深圳首店,给予企业30万元奖励。如年度申报门店数量超过50个,则根据品牌知名度、年度销售额、门店数量等择优予以奖励。
(二)“批发零售龙头企业采购中心”奖励项目
支持内容:推动有意向的批发零售龙头企业在深设立采购中心,将全国各门店采购额集中到深圳纳统。
支持标准: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龙头企业在深圳设立的采购中心,2020年度采购额超过5亿元的部分按照0.15%给予奖励,单个企业奖励上限为1000万元。本款所述“采购额”口径为法人公司年度商品销售额与商品零售额之差,具体以市统计局统计数据为准。
(三)“制造业企业销售公司”项目
支持内容:鼓励制造业企业成立销售公司对其产品专业化销售。
支持标准:对制造业企业2020年在深圳新设立的销售公司,当年度销售额超过5亿元的部分按照0.5%给予奖励,单个企业奖励上限为1000万元。其中,年度销售额以市统计局统计的商品零售额数据为准。
六、申报材料
(一)基础材料:
1.登录广东政务服务网在线填报申请书(网址:gdzwfw.gov.cn/),提供通过该系统打印的申请书纸质文件原件;
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复印件;
3.企业信用报告(企业自行登陆“广东信用网”打印)。
(二)项目材料:
1.“大型零售企业品牌店”奖励项目
(1)门店门头照片;
(2)门店开业副省级以上城市级媒体报道照片或网页截图;
(3)2020年度增值税纳税证明;
(4)门店的物业租赁合同或不动产证复印件。
2.“批发零售龙头企业采购中心”奖励项目
(1)2020年度增值税纳税证明;
(2)年度统计报表。
3.“制造业企业销售公司”奖励项目
(1)2020年度增值税纳税证明;
(2)年度统计报表。
以上材料均需加盖申报单位公章,多页的还需加盖骑缝公章;涉及外文的,需提供中文翻译件;一式两份,A4纸正反面打印/复印,非空白页(含封面)需连续编写页码,装订成册(胶装)。
七、申请表格
本指南第六条(一)规定登录广东政务服务网在线填报申请书,网址:gdzwfw.gov.cn/。
八、受理机关
(一)受理机关:深圳市商务局
(二)受理时间:
1.网络填报时间:2021年4月15日—2021年4月27日18:00;
2.材料提交时间:2021年4月15日—2021年4月30日18:00;
申报单位在上述规定时间内在线填报、提交材料,逾期不予受理。(注意事项:网络填报时间截止后系统将不再受理新申请以及修改后再次提交的申请,故请尽量预留充足的修改时间)。
(三)受理地点:深圳市福田区福中三路市民中心B区市行政服务大厅西厅综合窗口。
(四)咨询电话:0755-88101050、0755-88102384(工作日上午9:00-12:00,下午2:00-6:00)。
九、申请决定机关
深圳市商务局
十、办理流程
申请指南——申请单位网上申报——初审——申请单位向市行政服务大厅收文窗口提交申请材料——形式审查——资质审查——专项审计——专家评审(仅“大型零售企业品牌店”奖励项目)——征求相关单位意见(根据需要核查比对:资质情况、统计数据,是否存在重复资助情形、有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有否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有无拖欠应缴还的财政性资金等情况)——核定拟资助计划——社会公示——下达资助计划——申请人提交拨付资料——拨付资金。
十一、办理时限
按照工作要求办理。
十二、证件及有效期
证件:无
有效期限:无
十三、证件的法律效力
无
十四、收费
无
十五、年审或年检
无
十六、补充说明
(一)已经资助过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同一单位建设内容相同或部分相同项目、同一笔费用支出不得向市有关部门多头申报。经核实属重复申报或多头申报的项目,将取消该单位的申报资格并追究责任。
(二)我局从未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为企业专项资金扶持计划项目申报事宜。请相关企业自主申报。我局将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程序受理申请,不收取任何费用。如有任何中介机构和个人假借我局和工作人员名义向企业收取费用的,请知情者即向我局举报。
篇5
【关键词】地质勘探单位 项目 经济管理 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我国地质勘探行业发生重大结构性调整,经营性特征愈发明显,因此对于地质勘探单位及其项目运行进行有效的经济运行管理具有重大而迫切的意义。
二、实施地质勘探单位项目经济管理意义
近年来地质勘探单位不断进行深入的市场化改革,逐步由传统意义上的计划经营进行了成功的转型,因而对地质勘探项目及单位经济管理运作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关系这地质勘探企业的有效运作,更是关系整个地质勘探行业项目经营管理的有序改善。因而须从完善成本管理、强化财务预决算,不断扩充地质勘探增收来源、提升资金运作效率是改善当前地质勘探单位项目运作经济管理效能的关键所在。
三、地质勘探单位项目经济管理存在问题
(一)财务预算资金匮乏
目前地质勘探单位财务预算资金相对欠缺,不能满足其实际运作需求,特别是其财务资金和预算管理。而同时,重大基础性或公益性地质勘探和纯商业化地质勘探构成我国该行业的运作队伍主体,但却沿用旧的财务管理体制,阻碍预算工作在面对现实诸多问题上的停滞,并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同时,部分单位缺乏必要的规章体制更新,进而形成了勘探单位项目运作对应的职权范围不明或岗位责任空缺,其财务处理自然缺乏必要的内部管理追责,从而影响了地质勘探单位的总体项目经济运行效率。
(二)地质勘探产业结构市场化研究不足
地质勘探单位面临残酷的现代市场经济竞争,其想要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立足和成功,必须将其产品和服务完全接轨于市场,然而对照目前地质勘探单位的做法可知,其没有较完善地掌握产品和市场竞争结构,出现产品供给和设计不符合市场需求或细分要求,形成资源配置的冗余浪费,而相应的项目立项和中期实施及后期验收等均存在资金预决算管理的模糊化,从而影响了地质勘探单位的项目运行接轨市场竞争。
地质勘探单位项目运作内部管理层管理失范
对于任何一个单位而言,地质勘探单位也不例外地需要进行项目运作的内部管理协调,以形成单位内部各部门适应总体管理要求,而对照目前地质勘探单位存在管理职能部门相对交叉,基层职权相对不统一,以及政企不分等老问题,更缺乏对于项目产品对应的产业和行业协会间的作用。
四、提升地质勘探单位项目经济管理对策措施
(一)提升地质勘探单位内部财会人员综合素质
地质勘探单位从业人员素质关系着整体运行效率,特别是资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是地质勘探单位项目运行的关键所在,建议地质勘探单位财务人员应能动地贴近现实,不断完善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素养,在各种内部培训和竞赛中凝聚员工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强化落实理念,从而形成员工踏实、认真、积极、有效的工作品格;并从宏观经济发展走向中发展项目运作财务管理的内部人员素质效应。
(二)改善地质勘探单位项目预决算效能
地方地质勘探单位同时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工作,特别是资金预决算方面的筹划;同时制定包含下级别部门职能单位在内的全单位上下项目运作管理统筹规划,特别是内部勘探项目的资金运作管理应进行全面管理;另外,应强化地质勘探单位的内部培训,从而获得职员的全面素质提升,特别是其中的财务管理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更要强化其业务素质培训,以逐步提升单位对于不良资产和负债运作的问题得以纠正,形成可持续发展,在有可能的前提下逐步修订既有财务管理制度,保持地质勘探单位的持续发展,明确地质勘探单位的项目运作经济效能的职责范围,岗位责任以及对应的明细处理程序及内部控制制度。
(三)切实挖掘行业及产业结构及市场机遇
针对目前地质勘探单位项目资金运作主要基于政府拨款支持的现实,可知当前地质勘探单位的运作资金相对不足,因此应从现有资金规模的前提下,积极研究市场经济结构。为此地质勘探单位须认识到以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地质勘探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确保产品能顺利获得市场覆盖和对应的经济利润,最后需要进行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本核算,以控制最低和最大化的成本利润。
(四)促进地质勘探单位项目管理运作协调
目前地质勘探单位普遍存在的行业管理交叉职能定位缺陷,应该通过单位内部各部门的协调,当然作为政府应积极进行能动地配合单位进行转型,特别是其在自身政策供给和配套上逐步形成宏观调控基础上的政策鼓励倾斜,而作为地质勘探单位应该在其项目运作过程中进行积极的配合,形成统一的责权,产权明晰,从而形成结构明确的国家政策配合,进而不断提升地质勘探单位的协调和项目运作管理能力。
(五)强化地质勘探单位项目成本职责体系建设
项目运作在地质勘探单位内部也存在财务成本运算和应用的问题,为此应积极完善项目的成本计算问题,可以根据成本和费用的不同性质形成关于经济用途的成本分类预决算,形成新型的地质勘探单位成本管理职责体系,借助于成本的合理运作,实施科学合理的规划,并辅之以完善而周密的财务监督来完善项目运作在地质勘探单位的日常运行,以避免地质勘探生产过程中的无谓浪费,并形成最大化利润获得。
参考文献:
[1]邓玄.地质经济管理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07.
[2]刘路,等.地质经济管理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06.
[3]严振伟.浅谈地质勘探企业成本管理[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1).
[4]吴煜坤.浅议地勘单位财务风险及防控[J].中国煤炭地质, 2008,(2).
篇6
【关键词】创新精品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一、成果背景
(一)社会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进一步加强,我国会展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展览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加大,可以说,我国会展产业形态已经基本形成,大多数城市展馆在建设中将展馆规模、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会展附属范围等联合加以考量,展馆建设为会展城市的定位树立了标杆,不再仅仅是城市的标志,而是将其主要功能与城市发展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和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三门峡文化体育中心会展工程的建设改变了豫西地区无大型场馆的历史,同时是提升城市品位和区域性竞争力的地标性建筑,是巩固三门峡市黄河金三角地区中兴城市的战略需要。
(二)行业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推动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尽快形成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解决施工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难题的关键举措。另外作为工程总承包单位的施工企业,也应该及时开发、积累相关管理技术和施工技术手段并形成相应大型场馆工程项目建设的成套管理和施工技术,作为以后类似工程建设的示范,以提升施工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其生产力,促进整个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从而降低大型工程的建设成本。
(三)工程简介:三门峡文化体育中心会展工程位于市区西部,南临涧河,西接209国道,东北与甘棠路、五原路相邻。该方案设计金盆聚宝,会展中心大致成梯形,总体形状成元宝形。会展中心建筑面积98928m2,建筑物长279m,宽121.5m,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建筑高度24m,框剪结构,屋面为管桁架结构。会展中心由会议中心、展览中心、科技活动中心三大功能区组成,其中会议中心含1036个座位的多功能剧院一座,620人宴会厅一处及多种规模的会议室;展览中心拥有800个国际展位的展厅和城市规划馆等;科技活动中心主要包括科技中心、群众艺术中心、报告厅等。
二、选题理由
三门峡文化体育中心会展工程是三门峡市“地标性”建筑,设计理念先进,设备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具有体量大,质量目标高、科技含量高等特点。无论是从该工程的社会影响程度,还是就其建筑规模大小,作为地级市的重点项目,其施工管理实践活动都是影响巨大而深远的。
三、实施时间
实施时间 2010年3月―2012年4月
分阶段实施时间表
管理策划 2010年3月―2010年4月
管理措施实施 2010年3月―2012年1月
过程检查 2010年4月―2012年1月
取得成效 2011年7月―2012年4月
四、管理重点与难点
1、基坑深,标高层次多,覆盖范围广。本工程剧场升降舞台区域基坑深达-16.7m,其东西两侧的乐池、绘景间等功能用房基坑埋深为-12.6m、-12.3m,排风风沟埋深约为-8.9m,而大面积地下室基坑埋深约-7.9m、-6.4m不等,标高层次很多,施工时基坑支护、地下室结构、外防水、回填等穿插工序较多,相应增长了施工周期。且基坑覆盖范围较广,地下建筑面积达35500m2,因此基坑工程的安全和风险管理具有挑战性。
2、结构体型复杂,高支模安全措施要求高。会议会展中心工程集会议、剧院、展厅、科技、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结构体型较为复杂。尤其是会议室、剧场升降舞台、会议大厅、高架坡道等多个区域,跨度大,净高高,结构施工时其模板支撑高度均超过8m,其中会议大厅屋盖高度达到19.5m,屋框梁尺寸400mmx1200mm,属于典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这些高大空间部位的结构模架工程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
3、防水工程施工面积大,施工质量要求高。该工程主要防水部位为地下室防水、屋面防水、卫生间、及其他功能用房防水等,其中地下室结构外防水面积约46190m2,屋面防水9690m2。各部位防水做法不同,涉及到的防水材料也很多,施工质量要求更高。
4、钢桁架结构楼盖、屋盖设计复杂,不但结构跨度大、构件体量大,而且覆盖面广,各区域技术条件差异大,桁架悬挑长,吊装就位难度大。该工程钢结构包括屋面管桁架结构、屋面H型钢桁架、楼层H型钢桁架及少量劲性钢骨柱、钢管柱等。屋盖钢结构分为A、B、C、D、E五个区,覆盖展厅区、科技区、宴会厅、剧场及造型结构等。范围广,与土建穿插界面较多,相对其安装作业面受土建进度的影响较大。同时钢结构的安装进度,又直接影响到金属屋面、幕墙等护工程以及室内安装、精装饰等后续专业的安排,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钢桁架结构施工是结构工程施工阶段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5、机电工程具备集中性、全面性、复杂性等特点。机电工程除常规的机电专业外,还包括大剧院舞台灯光音响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LED显示系统等,机电系统管线比较密集,尤其是设备管廊及公共走廊等部位,各专业管线均要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内布设,这样既要解决管线间的标高、位置上的矛盾,还要考虑吊顶标高,因此,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是机电安装的关键。
6、建筑节能与环保要求高,应用四新技术多(推广应用建设部十项新技术9大项 22子项)。在全球提倡节能环保的大环境下,本工程采用保温岩棉板、保温砂浆等材料进行建筑节能保温环保设计,建筑节能保温工程量大,施工质量直接影响节能效果,是工程重点。同时,高性能混凝土、升降舞台机械、大跨度张弦管桁架屋盖、中空低辐射玻璃幕墙、断桥型中空玻璃门窗、铝镁锰板、蜂窝铝板、聚碳酸酯阳光板等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使用,对实现既定的创优目标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7、总包服务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总承包沟通协调、安全管理工作量大。由于本工程所涉及的专业较多,按照合同约定,部分专业及设备是业主单独通过招投标来选择的分包方,从而加大了总包方管理工作的难度,尤其是高大空间智能灭火、消防喷淋系统、安防系统工程量大而复杂,管线排布密集,预留预埋多。
8、在成本管理和材料采购上,由于三门峡文化体育中心会展工程结构体型复杂,工程量大,设计变更多,工作难度对人工成本的影响大,同时由于工期紧,应用新材料多,而工程的不规则造型对材料的规格要求较高,材料的采购、运输、保存成本较高,进度控制困难。
五、管理策划及创新
篇7
关键词:规范搞好农村审计监督管理 为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随着农村经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管理,巩固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保护集体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手段。因此,规范搞好农村审计监督管理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完善审计程序,强化审计手段
为提高农村审计工作质量,使农村审计工作逐步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应完善审计程序,强化审计手段,狠抓规范化建设。审计工作中必须履行如下程序:结合本地工作实际,确定审计工作重点,编制审计项目计划;根据审计项目计划,明确审计对象,拟定审计方案,成立审计小组,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和内容;根据审计对象和审计任务要求,确定相适应的审计方式;向被审单位下发审计通知书,被审计单位接到通知书后应做好准备,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审计通知书发出之后,审计人员根据确定的审计方式、要求和工作步骤进行具体的审计工作,通过审查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查阅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以及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取得证明材料;根据审计的情况,发现的问题及各种证明材料和有关资料,全面汇总、综合分析,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写出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提出后,要予以审定,在报送主管机关或上一级审计机关前,应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被审计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书面意见;根据审计报告,作出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通知被审计单位和有关部门执行,并向群众公布;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发出后,被审计单位如有异议,可以申请复议,审计终结,建立审计档案,妥善保管,以备查考。同时还要加强事前、事中审计做到防患于未然。应注重审计过程质量,使审计工作全面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
二、积极探索新路子,加强和完善农村审计监督管理
1.实行民主监督、开展“两审”制度
(1)民审。全市398个村通过群众民主选举都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并由乡镇经镇经营管理站统一组织,使每村都刻有“民主理财”小组公章和组长名章。每月各乡镇都定有集中办公日,在每月的集中办公日之前,由民主理财小组将本月村里发生的财务收支票据和现金实物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查核。一查收入是否全部入帐,有无收入不入帐的现象,二查支出是否合理,是否都符合本村实际发生的业务;三查报帐手续是否齐全,经手人、主管领导是否盖章;四查帐款、帐实是否相符。凡是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查合格的票据由民主理财小组组长签字盖章,加盖理财小组公章后,交村文书,由村文书在集体办公日到乡经管站报帐。
(2)站审。目前我市农村财务已全部实行了村财乡管,会计业务实行了电算电算化,乡镇站都设有村财办公室,专门管理村级财务每月由乡镇经管站统一办八各村村文书于每月集体办公日到乡经管站,将本村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盖章后的票据集中起来接受乡经管站审计人员的审计。主要审计原始单据是否合理合法,是否符合财经制度;开支是否超出财务计划;并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对合理合法的票据由乡站审计员加盖“已审戳。对不合理票据加盖“作废”戳永远不得入帐,严格控制不合开支,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对加盖“已审”的票据,先由村文书记录现金出纳帐,交由片会计整理,做出会计录,再由微机员输入微机进行电算化管理。
2.加强审计监督,规范财务管理
规范了财务管理,理顺了财务关系,对开展农村审计工作提供了方便,解决了难题。在没有实行村财乡管,农村会计电算化管理以前,由于农村财会人员素质偏低,每个村的管理方式、会计科目的运用不统一,给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不便。为加强审计监督,规范财务管理,全市在农村财务管理上实行了四个统一:一是统一实行了村财乡管,会计电算化管理;二是按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要求,统一了会计核算总帐科目,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统-了二级明细核核算科目,对每一个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实行了统一编号并编成手册发至乡镇经管站;三是统一了记帐方法;四是统一了结帐时间。
3.实行财务公开,增强群众监督意识
篇8
第一条:为加强对南沟门库区移民迁建资金的管理,严格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妥善做好库区移民安置工作,按期完成库区移民迁建任务,根据国务院《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和水利部《水库移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南沟门水库移民迁建资金(以下简称移民资金)是指修建南沟门水库而发生的各级财政安排用于我县水库移民生产生活安置、后期扶持、困难补助、移民管理机构经费以及依据有关规定筹集的帮助移民发展经济的各种专项资金。
第二章基本原则
第三条:移民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计划管理。移民资金实行计划管理,包括资金计划的编制、报批及其使用。
(二)统一核算。建立健全移民财务会计制度,设立财务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会计人员,实行统一核算、专账管理;同时,严格资金审批程序,完善“一支笔”审批制度。
(三)专款专用。设立移民资金专户,专项用于水库移民区和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移民生产开发、生活补助和库区遗留问题处理等。
(四)注重效益。在充分尊重移民意愿的基础上,科学布局,统筹兼顾,合理规划,使移民资金充分发挥使用效益。
第四条:移民资金管理的主要任务及内容:强化资金管理;完善资金审批手续,规范资金拨付使用程序;编制移民资金年度预决算和年度后扶项目资金计划;完善后扶直补资金发放账册手续,按照年度后扶项目计划拨付资金;建立移民资金核算明细账,如实反映资金收入、使用和管理情况,定期编制财务报告。
第三章资金计划管理
第五条:库区移民资金由农村移民安置补偿费、专业项目迁建费、综合管理费、有关税费等组成。
(一)农村移民安置补偿费,按照已核查确认的实物数量和县政府制定补偿标准计算补偿费用。采取核算到户,发放兑现明白卡的办法。移民安置补偿费属农村移民个人所有的,通过实物登记、核算后,移民本人签字,经乡镇移民干部审查,主管领导签字,报移民局审核确认。属村组集体的,通过实物登记、核算后,由村组签字,乡镇分管移民领导审核签字,报县移民局审核确认。属于乡镇国有农(林)场的,通过实物登记、核算后,由乡镇分管移民工作的领导和乡镇长签字,报县移民局审核确认。
(二)专业项目迁建补偿费,指用于库区内公路、电信、广播电视、输变电、水利设施、库周交通及文物古迹保护的恢复改建补偿资金。根据淹没实物核查基数和补偿标准计算出补偿费用,由县移民局和各专业项目迁建部门签定合同,用款单位按工程进度提出用款计划,由移民局审批,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的程序进行管理,待工程竣工验收后进行决算。
(三)综合管理费指按国家规定标准提取和安排的用于移民搬迁、安置等项目所发生的相关勘察、设计、招标、办公等费用,该资金由县移民领导小组统一掌握。
(四)有关税费指在移民搬迁征占地、修建等过程中发生的按照国家税收法规需要交纳的各种相关税费。
第四章资金使用管理
第六条:县财政局负责对库区移民迁建资金进行管理。对库区移民迁建的财务活动实施财务管理和监督。县移民局负责库区移民迁建计划的实施和迁建资金的兑付工作。
第七条:上级库区移民补偿资金全部进入县财政局在专业银行建立的库区移民资金专户,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账核算的管理办法。县移民局同时在县会计核算中心建立报账专户,实行专人专户管理。
第八条:用于以村组为核算单位的补偿费,指标落实到村组。作为调整土地、建设生产基地、添置生产资料、发展多种经营和兴办工副业生产及公益事业之用。农村移民点建设费由县移民局和乡镇政府依照新村建设规划、招投标文件、工程合同书、决算书,进行审批。
第九条:南沟门水库涉及乡镇国有农(林)场征地的补偿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拨入县级财政专户进行监督使用。该补偿资金按照20%的比例提取征地补偿款,用于本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主导产业等,剩余部分专项用于处理和解决库区移民搬迁后续遗留问题以及移民新村社会经济发展。
第十条:各乡镇及各专业项目迁建部门要根据年度移民安置任务的工作要求。按期编制年度移民资金用款计划,应于每年10月底前编制下年度用款计划并上报县财政局和移民局,经审查汇总并提出分配意见,报县移民领导小组审批后,由财政局、移民局下达用款计划。
第十一条:县移民局按年度、季度向财政局报送用款计划,季度财务会计报表、统计报表及迁建工程进度情况。
第十二条:库区移民资金拨付程序。南沟门水库移民安置资金,按照移民迁建计划进度和用款需求,由用款单位填制资金拨付(报账)申请单(资金拨付申请单附后),经县政府主管县长和县长审批同意后,财政局拨付使用。
第十三条:库区移民迁建资金实行无偿使用。专项用于库区移民迁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资金使用办法和用途,不得实行有偿使用。县乡镇及各专业迁建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财务纪律。
第十四条:库区移民迁建资金专户利息收入用于专户与管理的业务费支出。
第十五条:健全预算,决算报告制度。每年年度终了20日内,库区乡镇和各专业迁建项目主管部门要向县移民局报送上年度库区移民迁建资金决算。县移民局向县人民政府作资金决算报告。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县移民局和移民资金使用单位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监控机制,主动接受县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和上级移民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移民管理机构应将移民资金的补偿范围、补偿标准和金额以及有关政策向群众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村民委员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集体财产补偿费使用情况定期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第十八条:移民资金必须按项目计划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和挪用。有下列情形之一,对移民资金管理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相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一)挤占挪用移民资金用于非移民项目的;
(二)随意改变下达的年度项目计划及随意进行大类项目之间调整的;
(三)无计划和超计划拨款的;
(四)在项目资金中乱提滥用实施管理费的;
(五)用移民资金购(建)办公楼、住宅、小汽车的;
(六)以考察为名用移民资金外出游玩、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
(七)用移民资金担保、抵押的。
篇9
关键词:农村新民居;资金;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新民居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抓手,它代表农村发展的方向。大力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符合中央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重大举措的要求,符合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更符合广大农民群众过上现代文明新生活的迫切愿望。但是,在农村搞新民居建设,资金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儿。鉴于目前我国农村相对城市来说普遍较为落后,农民收入偏低的问题,新民居建设需要投入的大量资金成为了制约新民居建设成败的瓶颈。
如何突破瓶颈,筹集到更多的资金用于新民居建设,笔者经过大量走访调查,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了如下几点思考。
一、破解新民居建设资金瓶颈,首先应充分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强调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是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各级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支持新民居建设。
首先,各级财政应视财力状况,尽可能多的设立支持新民居建设的专项资金,并列入每年财政预算。这些资金可主要以奖补形式支持新民居建设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但也要注意合理区分政府职能和农户责任,切实提高使用效益。例如对新民居建设村兴办的符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的公益事业项目,可优先纳入奖补范围,按比例给予奖补;或以“先建先得益”的方式鼓励推进新民居建设。
为筹集更多资金用于新民居建设,政府对新民居建设村结余土地出让金可不再征收,使其直接全部用于本村新民居建设。同时,国土资源部门也可从留用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中,安排相关资金支持新民居建设。而其他涉农部门也可以从预算安排中列出一部分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新民居建设村相应的项目建设。政府还可以通过一定政策措施积极鼓励企业对新民居建设进行捐赠,例如允许其捐赠支出部分或全部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此外,各县还可以组织有条件的县直部门对口帮扶较困难的新民居建设村。
其次,各级政府还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农村发展资金与项目的整合力度,集中力量解决农村新民居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切实发挥资金的整体效能,提高使用效率。相关部门应该统一规划、分工合作。例如在农村公路建设、新一轮电网改造、农村沼气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村庄绿化、村庄环境整治试点等方面的资金项目计划安排,应与新民居建设村规划有效衔接,集中投放、匹配,以加快新民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
二、筹集新民居所用大量资金,绕不开金融机构,必须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在住房贷款方面,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组织,应该加大对新民居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紧密结合农村建房特点,创新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农户优先给予信贷支持。例如贷款利率可以在国家规定的基准利率基础上,适当下调浮动幅度,或联社对新民居建设贷款进行政府贴息,放宽贷款期限和额度,简化贷款手续,降低贷款门槛。
在担保方面,对于能够提供足值有效的抵押物或质押物的农户的新民居建设贷款额度,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贷户的实际需要适当放宽。对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可以由集体经济组织提供担保办理新民居建设贷款。对集体经济较弱,但民营企业发达的新民居建设村,可以由具备担保条件的民营企业提供担保办理贷款。除此以外,还可以用建新拆旧富余出来的土地等集体资产作为抵押担保。在担保方式上,公务员担保、法人企业担保、多户联保等多种方式也可以广泛推广,以增加对农户的有效信贷投放。
鉴于目前农户个人贷款信用难以认定,信用额度不高的问题,金融机构还可以开展以新民居示范村为重点的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并推广诚信者协会等有效做法,加快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提高对农户的授信额度。另外,地方政府还可以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支持农村新民居建设。
三、投资新民居建设,归根结底要引导农民用好自己手中资金
新民居建设说到底是农民自己的事。对多数农民来说,一生最大的支出就是盖房子。以河北省为例,据统计分析,农民消费的25%和新增收入的35%都是用来盖房子的。所以新民居建设一定要引导农民用好自己手中的钱。
对于村集体财富有较大积蓄的,应完善村集体财富积累与投入机制。集体应加大对新民居建设的投资,同时利用新民居建设这个有利契机,长远规划,努力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形成集体财富积累长效机制。
对于集体财富积累较为薄弱的村,如果该村有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富裕户、个体经商户等,可以鼓励其自愿捐款捐购物或者对新民居建设前期资金进行垫付,支持村里的公益设施建设,推动新民居建设,反哺相邻,造福乡里。除此以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农村“一事一议”制度,把农户手中的闲散资金收集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
四、新民居建设钱从哪来,最终要的是要广泛吸引并用好社会资金
新民居建设的资金最大来源应该来自社会,只有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新民居建设,才能在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现代文明新生活之外真正实现扩大内需,拉动投资的社会作用。
篇10
一、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内审工作目前由于受经费、人员等因素制约,仍有少量单位部门领导未能将部门的内审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及时确定或安排专人(兼职工作人员)从事部门的内部审计工作;二是部分部门单位的内审从业人员工作积极主动性不够,对开展工作存在凝滤或畏难情叙,效率不高,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三是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内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促进部门、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和行文不断规范。
二、2009年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2009年内审工作计划安排项目10项,现已完成11个内审项目,即:教育局4项(1)对*完小20*年1月至2009年6月财务收支和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内部审计,(2)对*中心校20*年1月至2009年6月财务收支和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内部审计,(3)大河中心校20*年1月至2009年6月财务收支和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内部审计,(4)*县职业教育中心20*年1月至2009年9月财务收支和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内部审计;林业局1项对核桃三率建设抚育管护资金收支情况进行内部审计;公安局2项(1)对公安监管场所进行专项审计调查,(2)开展20*年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收费进行专项审计;水利局1项对*县*厂20*年1月至2009年6月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县农业局3项(1)对*县种子管理站债权债务清理审计,(2)对20*年*省村容村貌整治工程项目审计,(3)20*年*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项目资金审计。
2009年12月10日止,审结项目11项,其中:专项审计调查2项,财务收支6项,专项审计3项,针对存在问题共提出整改或审计建议15条,通过审计纠正了被审计部门的不规范行为和事项,健全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财务收支中,二级核算单位的财务人员业务不够熟悉致使账制不够健全、核算不够规范;二是存在少量的白条支付和坐支行为。
三、下步内审工作安排
(一)工作指导思想
继续以贯彻十七大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巩固和发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的新成效,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做好部门的年初内审工作计划,把审计工作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履行内部审计监督职责,从保障国家、人民的安全和利益出发,以“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为目标,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中,着力推进绩效审计,更加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揭示、分析和反映问题,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促进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推进体制制度创新和民主法制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充分发挥内审监督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功能。
(二)审计工作思路
一是突出以人为本,在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新成效的同时更加关注民生,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公平公正,以涉及群众医疗、住房、教育、交通、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社会保障资金和专项资金的政策执行、投入、使用、管理情况为审计重点。二是突出发挥内审建设性作用为审计目标,通过内部审计检查、改进、完善部门单位的制度建设、政策执行,督促整改,促进规范行业、部门的经济活动和管理行为。三是突出绩效审计,提高审计项目效率效果为审计目的,加强对资金的效益审计、分析评价项目涉及经济活动、投资行为等重点环节的各种价值因素、效益因素、效益指标,使经济投资活动产生更多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四是突出创建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审计方向,内审工作要更加关注能源矿产、水电、土地和自然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从财务收支领域扩张到宏观管理分析调控、决策领域,以审计促管理,以审计控制投资成本费用,少花钱,多办事,节约建设投资资源和能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少投入,多产出,营造和谐友好的经济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