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体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1: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众媒体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众媒体的发展

篇1

关键词 CUBA 大众转播 大众媒体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1传播学中关于大众媒体的研究

传播是人类社会性的表现,传播的产生与人类社会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承载着文化与文明。还作为人类文明和文化传播的载体,传播媒体的方式和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人类的交流、语言、文字、活体印刷术的发明到电报、电信、电话以及计算机网络信息科技的泛使用,一共发生了五次信息传播的革命,一般认为大众传播媒体可以分两大体系,印刷媒体(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等)和电子媒体(如广播、电视、电影和互联网等)。

2 CUBA与大众媒体

目前我国大学生篮球赛事主要有CUBA和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超级联赛。此中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面向中国绝大部分高校、面向全社会,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篮球人才为目标,采取半商业化、半社会化、产业化运作形式的大学生篮球专项运动联赛。而大众传播媒体利用自身在信息传递上的优势对CUBA联赛的大力宣传无疑会使人们对CUBA球关注程度的相对集中,无形中使得CUBA联赛的影响力渗透到大学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活,及更好地培养我国篮球后备人才。

2.1 电视媒体对CUBA发展的影响

在现在这个信息社会,电视作为大众媒体的一种,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必需品和必要品。而通过电视媒体去收看体育赛事的直播、转播和录播以及一些体育专题节目已经成为了观众的首先。电视媒体具有使用方便、快捷以及观众的参与感强的特点,使得观众具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通常在收看体育赛事的同时,电视媒体都有相应对该体育项目非常了解评论员和解说嘉宾,更是大大地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以及现场存在感。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世界杯、奥运会也主要通过电视媒体将精彩的内容呈现给观众。同样是篮球赛事的CUBA的传播也以电视媒体为载体将经常的内容及时、准确和方便的传达给观众朋友。在第十四届CUBA的比赛中,全国共计12家电视台对CUBA比赛进行了转播。

作为全国最大,综合性最强,转播覆盖面最广泛的CCTV5这种国际化专业体育频道也仅仅参加9场转播,并且所有的电视台在转播比赛的过程中都是具有选择性的。同时, 还能够发现在转播场次的男女分配上也是不均的,这种选择性转播对于体育竞争实力弱势的队伍发展是极其不利的。这是典型的“马太效应,对CUBA整个联赛的发展也是不利。在调查访问中得知,所有的电视转播都是要付费的,这与NCAA相比是大相径庭。

2.2网络媒体对CUBA发展的影响

最近几年来,我国网络传媒的体育报道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几乎所有的新闻综合网站以及大型门户网站都开辟了体育频道,尤其是新浪、搜狐、网易、腾讯这四大门户网站所开辟的体育频道更是吸引了数以万计受众的目光,成为受众上网获取喜爱体育信息的首选网站,CUBA球联赛也因其相对较高的社会影响力成为网站体育频道不可或缺的重要传播素材之一。网络媒体操作更加简单,网上发送相关信息周期更快,内容更佳丰富而且都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储存起来方便检索。

微博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已经多次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是一个基于用户之间相互关系的信息的分享与传播。2013年10月CUBA新浪官方微博正式上线,采用了更为快速和有效更新内容,并且可以及时回答相应用户关系所关心的内容。

2.3印刷媒体对CUBA发展的影响

CUBA的大众媒体传播中,印刷媒体一直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联赛发展的初期,印刷媒体是最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体,它包括报纸和杂志。CUBA每一场比赛都会有相应报纸对其进行报道,不管是专业的体育报纸,像《体坛周报》《篮球先锋报》《篮球报》和《中国体育报》这些全国型还是《羊城晚报》这些地方性但是出色的综合报纸都及时准确地把比赛的成绩、比赛中的精彩内容、以文字和图片生动的传达给观众。这些报社分布于全国各地,但是都能够将CUBA的比赛及相关情况传播给全国各个地方的大学生和其他受众。当然在时展今天,印刷媒体也出现了自己弊端。但是一些关于CUBA深度性,专题类的报道内容还是源于印刷媒体,由于纸质的载体局限性反而时代相对较少的空间内关于联赛的报道内容更加完善和有深度。

3结论与建议

大众媒体对CUBA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力量是毋庸置疑的,现代社会的大众媒体是极其发达的,对CUBA的相关比赛内容传播和报道可以使得更多人喜爱和热爱CUBA,成为CUBA的球迷。在众多的传播方式中,由于受众的年龄结构特点,微博和网络媒体已经渐渐地取代了印刷媒体成为传播的一大支柱。而另一大支柱,电视媒体仍是主力君,但是信息时代,网络电视与传统电视中网络电视在传播CUBA时的贡献要大于传统电视。对于目前处于发展阶段的CUBA,应该以传统电视和网络电视为根本,大力发展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效应。以微博、微信、微电影为着手点,扩大CUBA球星的明星效应。新媒体时代的到来,CUBA作为一个年轻和有活力、有朝气的组织,应该抓住这次机遇。

篇2

关键词:大众健美操 身体素质 相互关系

一、前言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把身体健康作为了一项单独生活投资。许多的人为了自己的身体,选择了各种不同的体育锻炼方式,其中就有很多的人选择了健美操运动来锻炼身体。但在广泛的健美操锻炼中,都是以教练根据选着的音乐编排一套健美操动作,而这套动作时教练根据自己的特点,会员锻炼需要来编排的。由于同一套动作,有的会员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有的会员已经运动过量;有的又还没有达到训练效果。因此,健美操工作者就应当根据会员的身体素质的不同来制定相应的训练内容和训练计划。有的会员会因为自己某个方面的素质不足,需要通过锻炼来提高,这样也可以根据会员的需要来制定相应的训练内容。

通过研究,就可以根据会员的身体素质特征、会员的特别需要来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在制定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的时候,还要结合不同健美操动作对身体素质的不同影响(不同的健美操动作能够锻炼身体不同类型的身体素质)。这样才能充分、合理的制定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以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二、大众健美操编排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2.2.1大众健美操编排的内容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在大众健美操的编排的内容由三类动作交叉构成,即无冲击动作、低冲击动作和高冲击动作。无冲击动作指双脚始终不离地面,重心在两腿之间的动作。例如:双腿半蹲,弓步等。无冲击动有助于提高力量、平衡素质。低冲击动作,是指在健美操运动过程中,运动者的重心在一个平面上没有很大的起伏,这样的健美操动作就叫做地冲击动作。例如v字步、交叉步。低冲击动作能够提高耐力素质。高冲击动作,主要是指参加健美操运动的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身体重心有上下起伏变化的动作,例如吸腿跳、开合跳。高冲击动作能够增强人体的力量、耐力和平衡素质。

2.2.2大众健美操编排的方式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成套的大众健美操一般有三种编排方式,即三段式、四段式、五段式。三段式,是指在一整套的健美操锻炼过程中会出现三次锻炼者的最高心率,所以说四段式是出现四次最高心率,五段式是出现五次最高心率。在实际的大众健美操中都是采用四段式编排为主。

在时间分配上,一般都是准备部分占10分钟,基本部分占40分钟,放松部分占10分钟。 心率变化出现在基本部分,即最高心率出现在基本部分。出现的时间是分配是根据次数在基本部分平均分配的。在三段式的编排中,最高心率第一次出现是在基本部分开始后的13分钟左右,锻炼的总时间的23分钟左右,以后每隔13分钟出现一次,即在总时间的36分钟和49分钟会出现最高心率。同样的编排,在四段式当中,最高心率出现的时间在总时间的20分钟、30分钟、40分钟和50分钟。五段式最高心率出现时间为18分钟、26分钟、34分钟、42分钟和50分钟。最高心率的出现时在一系列的高冲击动作下出现的。

下面把出现最高心率的时间和编排方式用图表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

表1 大众健美操不同编排方式最高心率时间分布图

最高心率的计算方式:最高心率=210-年龄。下面以四段式为例来列表做出曲线图来分析在整个锻炼过程中的心率变化,根据心率变化分析对人体身体素质的影响。

在实际的锻炼当中,人体的心率是不能达到最高心率的,那样是很危险的。一般情况下锻炼时的最高心率控制在最高心率的75%—85%之间,这个范围是比较安全的。

四段式锻炼方式的心率变化与时间关系表(以20岁为例):

表2 大众健美操四段式编排心率变化与时间关系表

根据上表数据做出曲线图(图1):

大众健美操四段式编排心率变化曲线图

从心率曲线图(图1)可以看出,锻炼着的心率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是一个起伏变化,也就是说锻炼者的心率是一个快慢交替的进行的。这样就能很好地锻炼运动者的心肺功能,提高体能。而且从心率可以看出,大众健美操是以有氧运动为主,不但能提高心肺功能,还能减少身体脂肪,改变身体分。

大众健美操运动的动作都是以关节运动为主,在一整套的大众健美操动作中,人体所有的大关节及其相关的肌肉群都得到锻炼。各种跑跳、踢腿、局部练习及伸拉动作等, 可使肌肉和力量得到增强, 肌腱、韧带、肌肉的弹性得以提高, 从而增强了人体的体力和柔韧素质。与此同时, 健美操是由类型、方向、路线、幅度、力度、速度不同的多种动作组成,可提高人的动作记忆和再现能力, 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均衡性, 从而提高了人的灵敏素质。另一方面在欢快的音乐下练习往往令人心情舒畅, 精神焕发, 有利于缓解紧张和疲劳,提高耐力素质。

三、身体素质在大众健美操当中的作用

通过对身体素质的内容和大众健美操动的分类研究以及宓钟琪(宓钟琪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等对敖金平(中国健美操国家队队员、国际级健将、世界冠军)的访谈。再结合大众健美操运动的特点,做了一个统计,就是在不同类型健美操动作当中,都有哪些主要身体素质参与完成这类动作。统计结果如表3:

表3 大众健美操主要动作类型与主要参与身体素质对照表

根据在上表中每个身体素质出现的次数来进行统计可以得出表2:

图2 身体素质在大众健美中重要性比例分部图

从图2可以清楚的看出,在健美操运动中,力量素质是最重要的,其余的素质在大众健美操中的重要性依次为平衡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和速度素质。速度素质在健美操运动中的作用不是那么的重要,就是说速度素质的好坏对大部分的健美操动作质量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也不能说他不重要。其实任何一项身体素质都是很重要的,一个健美操动作有是由其中的几个素质共同作用才能完成的。

大众健美操是一种有氧代谢运动,通过较大密度和强度的身体练习,对身体各关节、韧带、各主要肌群和内脏器官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从而有效地改变体重、体脂等身体成份,提高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的机能,发展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运动素质,增强体质。

四、结论

大众健美操与身体素质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大众健美操的练习可以改变人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的水平也决定健美操动作的质量水平。在健美操运动当中力量素质是健美操运动动作质量的主导身因素,最为重要其余的素质在大众健美操中的重要性依次为平衡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和速度素质。通过练众健美操,能够增强人的免疫能力、心血管功能。还能改变人的气质、身体姿态、行为举止,使这些方面都能得到较大的提升。通过身体素质的锻炼,能够使锻炼者的大众健美操水平得到提升,也使的练习者的信心、体魄、姿态都有所提高,气质也有很大改变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春明. 浅析大众健美操的健身价值[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 (27)

[2]王洪. 健美操教程[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3]宓钟琪. 李要南. 刁在箴. 试探竞技健美操训练内容体系[J]体育科学文献通报, 2006, (14)

篇3

关键词 大众化;手机媒体;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4-0013-02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概念逐渐映入人们的眼帘。所谓“新媒体”是指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移动电视、互联网络、触摸媒体等。发端于四大传统媒体之后,新媒体被列为当今世界的“第五媒体”。

1 手机媒体特征简析

在众多的新媒体中,计算机和手机占有最为显著的地位。相比于计算机,手机媒体的发展更为迅速。据调研机构iSuppli预计,2010年全球手机用户已经突破40亿人次,中国的手机用于在2009年年末已经达到了7亿,普及率达到每百人52.5部[1]。中国社科院的2010年版《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中指出:“手机媒体正形成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手机报、手机电视、3G应用已成掌上热点。这预示着手机已从最初的语音通讯工具向综合型媒体发展。”

总的来说,手机媒体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1)自媒体化。美国学者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提出了自媒体的准确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在数字时代的人们由于脱离了专业技术的束缚,可以在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通过拍照和编辑文字在微博等平台上即时消息,关注其微博的“粉丝”不管置身何地,都能够犹如亲临现场一般的了解事情的最新动态,做到“随时的在场”;

2)个性化。智能手机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这种从外观到软件选择的自主化使手机被打上了使用者独特的个人“烙印”,手机的颜色如何、怎样装饰、加装什么硬件、安装什么应用程序等,都能由手机使用者自行决定与更改,做到了“我的手机我做主”;

3)广泛性与交互性。最早的人际传播是“点对点”式的双向传播,主要通过对话实现;由传统传播媒介承载的大众传播是“点对面”式的传播,也称“独白式”单向传播。新媒体时代人的“自媒体化”使“裂变式传播”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模式。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4)移动性。媒体传播的移动性是指从任何地点用户都能进入一个或多个通信网进行通信的特性。媒介的进化是人的选择的结果,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的媒介被保留了下来。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提出了测算媒体“被选择率”的公式[2]:即“ 受众或然选择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手机媒体既能提高互联网技术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效率,同时能有效降低这一过程的费力程度,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2 手机媒体环境下的大众化传播策略

传统媒介环境下,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三者都是相对固定的。而手机媒体环境下的大众化传播,传播者、受众、传播效果都具有了不确定性,如何有效利用手机媒体渠道同时又能保证大众化传播效果,是我们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2.1 实现传播的亲民化,争取“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手机媒体的广泛使用让传播者与受众都趋向于“自媒体化”,而这种传播角色的转变也进一步加大了大众化的难度。要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的大众化传播,第一步就是研究怎样争取更多的受众,让更广泛的受众接触到的相关知识。在这个意义上,是否能够真正“说进百姓心坎儿里”、是否能始终伴随着大众的日常生活进行有效传播,是决定新媒体环境下大众化传播成败的关键。

智能手机的发展几乎同步于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在手机具有无线上网功能之后,真正实现了手机与计算机的网络资源共享,使其在我国的受众范围不断扩大。据统计,截止于2011年12月,我国互联网用户总计5.13亿人,稳居全球第一;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人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当下的理论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仍旧依赖传统渠道。相比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受众对个性化与平民化的要求更为突出,怎样既迎合受众的个体品味又能有效地传播理论,是传播者首先面对的问题

周小华指出:“中国化的每一次理论飞跃,实际上就是在传播过程中针对中国实际环境的每一次主动适应。”[3] 大众化传播应从大众最关心的话题中找到“立足点”,将理论渗入日常新闻事件及后续报道中,让大众既看到党和政府的工作成果,又肯定了理论的正确性,自觉产生与的“共鸣”。由此,大众化传播的受众范围就不再局限于精英层面和政府层面,而是重新界定为一般民众,使大众化传播空间得到了极大扩展,最大限度的争取实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2.2 创新传播形式,实现“靶向传播”

当今的大众化传播,不但要面对日新月异、不断创新、凸显人际交互功能的新媒体,而且要面对具有认知判断独立性、情感需求差异性等一系列新特征的广大受众;不但要迎合大众多变性的信息接收走向;更要符合整个中国社会从注重理想向强调实际、从注重听取向强调参与的心理趋势改变。手机媒体的个性化特征使手机成为“带体温的媒体”,随着大众自我意识的逐渐增长,传统说教式、“一刀切”的理论传播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大众对个性化的强烈需求,因而要实现手机媒体领域的大众化传播,就应着力创新传播形式,突破“一对多”的传播模式,依照受众个体需要和实际情况,实现“靶向传播”。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内部各阶层的分化也日益鲜明,这不仅体现在经济水平上,还体现在受教育水平上。美国传播学者多诺休在1970年发表的《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一文中就曾提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信息接收的“知识沟假说”,即不同经济地位和教育背景的人虽然被置于同样的媒介环境下,但他们对于媒介信息的知晓程度是有差别的,而且媒介越发达,这种差距越大,从而影响社会底层民众的文化发展。当下的大众化传播,也应该在充分了解和分析受众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够实现真正的“靶向传播”使传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靶向传播”的问题上,应着重注意两点:首先,应着力改善大众化的传播形式,充分利用手机媒体的“个性化”特征,变显性传播为隐形传播。其次,应充分利用手机交互性强的特点,激发大众对政府工作的兴趣,提高大众在政府工作中的参与度。例如,浙江龙游县纪委开通了“廉接纪委”手机短信举报平台,拓宽了群众的监督渠道,变“纪委一家管廉政”为“社会各界人人参与廉政建设”,大大提升了政府的信息传播效率,使群众深刻体会到党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所做的努力。

2.3 激发民众自身能动性,培养大众的“文化免疫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才是事物自身运动与发展的源动力,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外部媒体环境的营造只是对大众化传播的准备,而要使理论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思想武器,还应从大众本身的思想认识上入手,即培养大众的“文化免疫力”。在医学上,免疫力有两种作用:自动防御外来异物、主动处理自身病变细胞。与此相类,大众的“文化免疫力”,即大众主动抵御外来恶意颠覆思维、主动反省自身错误认识的能力。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蓝皮书指出:近年来西方媒体全方位发展对华的网络传播,互联网已成“西方价值观出口到全世界的终端工具”,而新媒体也开启了新的政治时代,扩展了个人参议政事的渠道,也成了各种利益集团影响政治的工具。发达国家通过“大片、薯片、芯片”等文化与技术上的干预消解着发展中国家的本土文化,并且强制植入了西方国家极端个人主义、英雄主义、自由主义等文化观念,如果不及时把握新媒体渠道,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观念很可能在新媒体领域丧失还手之力。在传播学上,媒体的说服效果分为三个层次:态度、行动与持久行为。传统媒体只是改变了人们对于某种观念的态度,而新媒体的交互性能够让人们主动选择传播信息的种类与内容,有利于保证传播的持久性。大众化传播如果能够抓住手机等新媒体所提供的机遇,就有能力对西方的文化渗透做出及时反应,抵制西方的文化霸权,使大众自身具有对不良信息的辨别力。

3 结论

综上所述,传播者应充分利用手机媒体个性化、亲民化、互动性强等特点,改善大众化在手机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用语,丰富大众化传播形式,培养适合传播的新媒体“拟态环境”,在大众中进一步提高理论的影响力,在不断更新的文化潮流中巩固的指导性地位。只有抓住新媒体时代提供的“黄金机遇”,才能更好地的提升大众化传播效率,扩展大众化传播受众;才能更有效地将理论内化为大众日常生活实践的指导思想,使公民养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文化免疫力”,实现大众化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工业与信息化部官方网站http://.

篇4

关键词:自媒体;媒介接近权;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6-2-0017-03

一、自媒体的释义

2002年,美国硅谷IT专栏作家吉尔莫正式提出了“We Media”概念;随后在2003年1月出版的《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上,发表了题为《下一时代的新闻:自媒体来临》的文章,指出由于网络讨论区、博客等互联网新生事物风起云涌,一些对科技较为了解的受众,已经迫不及待却又自然而然地参与了新闻对话,“We Media”将是未来的主流媒体。[1]

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下属的媒体中心出版了由谢因・ 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撰写的“We Media”研究报告并给其下了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2]

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在定义中强调了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是“普通大众”,传播内容是“普通大众本身的事实和新闻”,从传播者到传播内容,自媒体都体现出平民化色彩。这也正符合当下的媒介现实――“普通大众”在传媒技术的协助下迅速成为自媒体的主角,使得自媒体呈现出“井喷”的状态。正如吉尔莫的判断,越来越多的受众通过形态各异的自媒体开始自发地参与“新闻对话”,推动着自媒体在媒介传播生态格局中由配角走向主角、从边缘进入中心。正是如此,有学者认为,随着现代社会传播途径的增加,以往传统媒体占主导地位的大众传播时代正在向自媒体时代过渡。[3]而这背后,彰显的是自媒体强劲的发展态势,其以实时性、互动性、平民化和去中心化等为特征,以参与门槛低,传播渠道获取易和使用方法简单为特点,聚集了大量的受众,深刻地影响着传播理论及实践的变化和发展。

二、媒介接近权的提出

媒介接近权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J・A・巴隆提出,他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发表了《Access to the Press:A New First Amendment Right》一文,且首次提出了“媒介接近权”的概念。随后在1973年,他又出版了《Freedom of the press for whom?the right of access to mass media》一书,对这个概念进行了系统论述。虽然国内对“媒介接近权”研究较多,但对其表述却未统一,有着多种的称谓,比如“媒介接近权”“媒介近用权”“受众接近权”“近用媒体权”等等。

很自然,学者对其概念的含义也有不同的表述和论断。其中,郭庆光对此概念的含义解析影响较为广泛,他认为媒介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4]林子仪认为,媒介近用权是一种法律上可强制执行的权利,一般私人可根据该权利,无条件地或在一定的条件下,要求媒体提供版面或时间允许私人免费或付费使用,以表达其个人意见。[5]除此之外,还有较多的学者也对此概念的含义进行了略有不同的表述和解读。但是,通过对这些相关学者研究的“媒介接近权”含义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虽然其含义阐述略有不同,但是其核心要点却基本相同,即社会中的成员有权通过大众传媒获得观点的自由表达。

三、自媒体时代的“媒介接近权”探讨

美国学者巴隆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媒介接近权最为重要的背景之一就是大众传媒的集中或高度垄断。在早期,由于大众传媒的大量存在,受众的媒介接近权或许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大众传媒为了生存,收购及兼并时有发生,其数量越来越少,受众获得媒介接近权越来越困难。同时,巴隆在论述“媒介接近权”时对“媒体”的描述为“mass media”,很自然,就当时的媒介生态环境看,这主要是针对以“报纸、广播和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的论述。

然而,媒介接近权的概念是半个世纪前在大众传媒背景下提出的。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学者匡文波通过实证调查后认为,以互联网、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主流媒体。[6]现实也是如此,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应用衍生出的自媒体,已掌控了受众信息的入口。当前,随着各类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媒介资源已十分丰富,媒介渠道大大拓展,改变了大众传媒时代相对稀少的媒介传播平台和渠道,“人人都是传播者”已经成为自媒体时代的典型特征。所以,大众媒体时代提出的“媒介接近权”已经丧失了其存在的“条件”和“土壤”,并正在逐渐消失。

对于“媒介接近权”,根据学者赵文丹和王心武的观点,学者们普遍认为近用媒体权包括了“接近权”和“使用权”两项内容。[7]而这两项内容主要是针对大众传媒的“接近”和“使用”。按照媒介接近权概念的核心诉求,人们使用大众传媒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观点”等。而在媒介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极其丰富的自媒体资源让受众接近和使用媒介已经不再是问题,社会成员可以很方便地在任何一个自媒体平台进行申请和使用,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在自媒体盛行的当下,探讨“媒介接近权”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受众在接近和使用自媒体方面已经越来越娴熟。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于2016年1月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此外,各大自媒体平台用户数量也还在持续增长。同时,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受众更倾向用自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权益。

自媒体的盛行,使媒介生态格局发生变化,打破了以大众传媒为主流的信息传播体系,颠覆了以传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促使信息传播模式朝着网格化的方向发展,媒介接近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四、自媒体时代下媒介接近权的变化

学者郭庆光认为媒介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这一理念的要求是,处于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皆应有接近、利用媒介发表意见的自由。而自媒体与生俱来的开放性特点,使稍有媒介素养的人都可以接近和利用自媒体自由地发表意见。此外,由于受制于各种因素,在大众传媒“接近权”和“使用权”陷入停滞的时候,不少大众传媒还利用自媒体来弥补此缺陷。

各类快速发展的自媒体使受众接受多样化的信息已不是问题;同时,“傻瓜式”操作的应用软件井喷,也使受众参与信息制作的门槛降低,并可在自媒体平台上自由传播信息。因此,目前受众对于媒介的接近权已经和巴隆所处的时生了根本性变化:

第一,媒介生态巨变。在自媒体出现以前,社会信息运转主要依赖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大众传媒。但随着社会发展,大众传媒越来越高度集中,信息反馈单一和回应的缺失,使得整个媒介生态单调并缺乏活力。而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大众传媒对信息传播的垄断,释放了媒介生产力,使整个媒介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播主体的大众化、传受者的合一化、媒介形式的多种化、媒介数量的丰富化、媒介渠道的多样性、媒介反馈的双向实时化等等,使自媒体出现以前的情况,均不能与现今同日而语。

第二,传播范式转变。大众传播是精英传播,本质上是代表国家和相关组织、相关群体的单线条链式结构传播。在整个信息传播结构中,传播者处于金字塔的顶端,是以传者为中心点的单向辐射传播,传者是信息的垄断者;很自然,受众的媒介接近权得不到保障;而在自媒体时代,以传者为中心的范式转变为传受相互结合的范式,更加突出和强调受者,媒介传播范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三,媒介接触的质变。目前,在传媒技术的帮助下,整个传媒市场中媒体的数量变多,已经不再局限于大众传播媒介,各种类型的自媒体平台“井喷”,媒介渠道日益多元化,受众几乎没有任何限制就可以获取到自媒体。同时,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大众传媒本身都需要“媒介接近权”,即在更多的自媒体平台上耕耘,拓展更多的媒介渠道,提高自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以便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大众传媒作为传统的传播者和新时期的受众,与普通的社会成员一起,都作为自媒体平台的受者和传者。因此,媒介接触已变得异常容易。

第四,反馈渠道的变化。众所周知,在之前对大众传媒的反馈信息十分艰难,受众对大众传媒的影响仅仅局限于热线等,然而这样的反馈渠道难以让受众满意。而在自媒体上,受众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直接和传者进行沟通,实时反馈相关信息。在媒介竞争的压力下,为了获取和保持受众,传者必须实时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处理。由此,受众的反馈渠道已发生显著变化。

第五,传播障碍的消失。传播障碍指受众对媒介使用的难易程度。大众传媒由于其复杂性和专业性,即使呈现在受众面前,在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受众对此也无可奈何,不能传递出自己的声音。而自媒体则是低门槛的媒介,简单易懂,稍有媒介素养的受众皆可以使用。各类应用软件为受众参与信息制作提供了更加“傻瓜化”的操作,受众对信息产品制作的热情也越来越高,甚至现实中大众传媒的产品中也嵌入了越来越多的受众产品,无论是文字还是视频。传播障碍已不复存在,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实现。

五、结论

在媒介生态格局由大众传播向自媒体转变的过程中,媒介接近权发生了根本变化,受众媒介接近权实现已不是一个问题。况且,媒介接近权本身就是在以传者为中心的范式下出现的一种理论,在媒介生态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在受众已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新生主力军情况下,探讨“媒介接近权”已经失去了原本的诉求意义。但必须指出的是,自媒体虽能够满足受众的媒介接近权和使用权,实现社会成员的传播权,但由于媒介素养等不同,对自媒体的运用存在着千差万别的情况,大部分受众的自媒体传播力微弱,不能与拥有较强传播力的大众传媒相比,并会由此带来新的传播问题。很显然,这才是在自媒体盛行下应该进一步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罗斌.网络自媒体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

[2] 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探索,2006(2).

[3] 李夏至,郭镇之.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该如何发力[J].新闻战线,2012(6).

[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林子仪.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M].台北:元照出版社,1999.

[6] 匡文波.新媒体是主流媒体吗?――基于手机媒体的定量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1(6).

篇5

1、大众文化的概念

2、.....................................

二、媒体批评的历史及现状

1、媒体批评的历史

2、.............................

三、媒体批评的定位

四、大众文化时代媒体批评的发展

1、.............................................

2、媒体批评的扩张

3、媒体批评的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题目:

要求:

1.新闻传播类电视编导专业,侧重人文点会更好,但不是特别陈旧的那些内容

2.如果可以用一些图表就用,没有的话也可以

3.按照毕业论文的指定格式,完成时就是直接可以上交的文稿类型。

4.7000字左右

5.一定要在五一前完成,一面影响答辩

6.之前我个人想写的是纪录片追求的社会价值方向,因为我个人不是很侧重设备的,所以尽可能不要设计一些关于设备、器械的题目,例如非线性编辑、斯坦尼康摄影之类的等等。

7.观点新,可以和文学相结合

8.严格按照论文格式来写,包括英文摘要,大纲等等,成文即可直接提交模式,保质保量

所属专业:新闻学电视编导专业

要求字数:7000左右

论文级别: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篇6

一、大众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定位

大众传媒的发展走的是群众路线,它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进行信息传递,反映民情民意,符合我们党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媒体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大众化,受政府干预的影响,大众媒体在角色定位上出现了诸多矛盾,导致媒体面临的角色定位比较尴尬。例如,公众代表与市场主体的角色冲突,政府喉舌角色与公众代表角色之间的冲突等,都不利于大众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也不利于大众媒体发挥积极作用。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逐渐介入媒体发展,使得大众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变得商业化,部分媒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一味地迎合受众,导致媒体对本身的功能定位不准确、不明确,忽略了为普通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服务职能以及他们的信息需求,造成“传媒歧视”的现象出现。这些都极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应明确大众传媒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喉舌角色与引导角色的定位,强化媒体自律,建立和谐媒体,切实帮助普通民众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最大的效用。

二、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不利因素分析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有经济发展做基础。但是经济发展很难按照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注重经济利益和自身利益,往往忘记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对自身的要求,于是导致一些违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现象出现。例如,有些单位为了快速发展经济,过分开采资源,在造成了资源浪费之后还不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对造成的环境污染置若罔闻;在经济交往过程中诚信缺失现象越发严重,导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和谐,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此外,在政治生活方面也存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违背的现象。例如,在某些领域,法律制度还不健全或者不完善,就容易出现法律监管漏洞,给很多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导致腐败贪污,监管部门与企业实体之间的、谋取私利等现象出现,给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很大的障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逐渐降低,让人们看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希望。

三、大众传媒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作用

(1)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要以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作为基础,这就需要人民群众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自身的行为。因此,大众传媒在这一过程中的舆论导向作用得以发挥。大众传媒依据自身的优势,向公众传播和宣传一系列的社会规范,从而规范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使得社会秩序得到很好的维护。大众传媒在新的社会时期,担任着国家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喉舌作用,进行公共信息传播。一方面,国家的法律、政策、路线方针等都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告知公众,并通过宣传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大众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人生信念,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大众传媒关注普通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面临的困难和热点问题,并进行广泛关注和重点报道,切实帮助民众反映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2)监测社会环境。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大众传媒以其自身独特的方式在政府和公众信息交流时进行社会舆论的监测。大众传媒具有公共性,舆论监督则是大众传媒反映舆情和引导舆论的重要职能之一。随着社会开放性的特征日益明显,公共权力主体的言论及行为的透明度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大众传媒在引导社会舆论中的作用。大众传媒通过对社会环境进行监测,向社会公众提供他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的信息,以及社会发展的新动态,同时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减少社会矛盾。通过大众传媒的有效监测,有助于形成和谐的社会舆论氛围,改善舆论监督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3)有助于传播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谐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我们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大众传媒作为沟通政府和民众的信息渠道,必须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加大力度宣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形成积极向上舆论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大众传媒通过宣扬和谐文化,有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文化的服务质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

(4)有助于协调社会关系。和谐的社会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目前,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矛盾,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益凸显。此时,大众传媒的协调功能就得以发挥,大众传媒通过不断对信息进行,使得各阶层、各社会群体之间加强沟通,从而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

四、小结

篇7

关键词 传统媒体底层大众信息反馈渠道

由于受传统的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制约,农民工在城市中处于经济吸纳、社会边缘的窘境。作为我国农民中最具社会活力的一部分,成为乡土社会话语矛盾最突出的主体。在农民工走入城市并与城市发生互动时,媒体、社会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和利益表达。

一、传统媒体与底层大众形象塑造

传统媒体作为农民利益表达的代言人主要有电视、报纸和广播等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在使用广播电视媒介和接触广播电视纸媒媒介的态度上有了较大的转变。但是农民工等底层大众仍是传播领域中的弱势群体,在媒介资源的享受和利用、信息接收工具的拥有量、享受媒介消费的时间、接受信息和自我表达声音的能力等方面,均不如城市受众。为实现社会公正、公平,媒体要积极担负起社会责任做他们的代言人。了解农民生活的现状,给他们以切实的帮助,成为他们的信息反馈渠道。

二、传统媒体――底层大众的信息反馈渠道

反馈是控制论中的重要概念,指控制系统把信息输出后,信息作用的结果又将返回控制系统,并对控制系统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而信息在这种循环往返的过程中,不断改变内容,实现控制。信息反馈渠道的建立有助于社会信息沟通、政府政策传达。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的信息反馈渠道角色。

受韦斯利―麦克莱恩的传播模式①的启发,我们认为底层大众的信息反馈或是沿着公众到政府的线路,或是从公众到媒介的线路发生,还能够沿着从媒介到政府的线路发生。媒介处于政府、社会精英和公众之间,起着信息传达和信息反馈的终结作用。大众传媒应以不偏颇的客观立场来从事传播活动,否则就会造成这一传播模式的失衡。

三、媒体在扮演信息反馈渠道时得到失职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环境中,传统媒体作为底层大众的代言人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并没有积极行使作为信息反馈渠道应起的作用。

(一)对农民工的刻板印象和妖魔化报道

“妖魔化”英文为Demonize,本意为“使变成或似乎变成妖魔”,引申义为“将某物描述为邪恶的或魔鬼似的”②。“妖魔化”就是不依事实地给其贴上负面的、丑恶的标签。

媒体在相关报道中,存在“妖魔化”农民工的刻板印象使其形象集中于受害者和负面行为者两者。在媒体报道过程中受害者形象经常与负面行为者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受害的原因总是指向或归结为农民工自己文化水平低和素质低。

例如在三鹿事件中,在最初的新闻报道中,奶农成为众矢之的,媒体认为是他们为了最大限度的赚取利益就不顾牛奶质量在牛奶里添加了三氯氢氨。而文化水平低的奶农还不知道三聚氰胺为何物时就被媒体扣上罪名。媒体的大肆报道使奶农的形象大打折扣。最后的调查结果显示:奶农是清白的,添加剂是奶站的人员放入的。然而这时的媒体却失去了报道的热情,只是草草的收尾。并没有报道挽回奶农的社会形象,甚至都没有给奶农一个挽回形象的表达机会。长此以往,奶农对媒体作为底层大众的信息反馈渠道逐渐会失去信任并产生抵触心理。

(二)着眼于吸引眼球,不注重大众底层利益的表达

近几年,我国传媒关于农民工报道在数量上持续增加,报道中却存在着偏见、歧视等现象。转型期社会分层的影响、传媒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以及从业者缺乏职业道德等因素更加剧了造成了这类传播现象。

大量农民工报道多是集中在讨薪、维权、行为失范、被救助等状况下,或者事态发展到相当严重时才被媒体报道的,因为此时的新闻内容更具人情味、新奇性,新闻工作者对农民工的偏见、歧视和冷漠等媒体失范行为也在此时出现。

(三)忽视底层大众逐渐增强的自我表达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工接触媒体的时间逐渐增多。农民工利用媒体解决自身问题的意识逐渐觉醒,他们认为经过媒体的曝光,自己的权利会得到保障。同时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成为媒体关注的一个角度。但这种关注有季节性、临时性、突发性,报道方式存在类型化的取向。随着涉农报道的时间越来越多,大众已有一种“农民工事件疲劳”,媒体的报道已不能唤起大众的眼球,所以就拒绝报道没有典型性的涉农新闻。这样农民工个人的悲哀被社会挑剔的注意力淹没。农民工的话语权逐渐被剥夺。

篇8

论文关键词:dv  新媒体 大众信息传播 社会价值观

电视传播学从上世纪中叶到上世纪末相继走过了“魔弹论”、“有限效果论”和“受众上帝论”。本世纪初,以诸多新媒体与大众结缘为标志,传统集约型媒体将终端用户作为传播概念上的“受众”时代已告结束。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受众”在占有一定新媒体资源后,俨然也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信源”。这种大众信息传播从新的角度看,更富广域性、交互性、综合性和社会价值性。因此,我们将它看作媒体传播的信源论时代。

dv是网络、多媒体、手机、移动电视等一系列新媒体家族中的一员。从功能特性上说,dv与诸多新媒体一样,明显地具有个体性、广泛性和交互性,因而,它也就拥有了信息传播的信源性。

一、dv的社会化普及

dv原本只是数码视频摄像机(digitalvideo)的英文缩写,是数字新技术的代名词。在它与大众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因机身轻巧、操作简洁、携带方便、性价优廉而倍受人们的青睐,逐渐由专业设备变为家用产品,进而在社会发展中形成一种特殊的潮流需求。

dv的普及与dv作品的问世,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起初,dv作者只是把“活动影像”用于家庭生活或小众传播,出现了信源广大、信道狭窄和信宿缺失的现象。此外,其绝大多数作品是对生活原态接近真实的记录,所以,dv从被引进到使用都与大众生活的土壤密不可分。随着dv普及率的提高,部分dv作者基于对文化的诉求、新闻的热爱以及艺术的兴趣,试探性地将创作视角延伸至一些社会问题中,以拓展dv的传播范围和发展走向。

dv的盛行与作品的草根性,使它的源发根基从一开始就未建立在某种理论或某种概念之上,导致dv的发展基本上是漫流的,取向目标是多元化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主流媒体的介入使dv的社会化普及受到了广泛关注。电视媒体开始大胆试播dv作品、增设dv专栏、引入竞赛机制,为dv的传播开辟了一个主流传播渠道。诚然,电视媒体的这种做法并非全部认可dv的低质量信号和低制作水平,其最大的契机莫过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贴近以及dv持有人总体信源的广度。

二、dv及其作品的特性

上文中提到dv创作没有理论和形式规则在先,但任何一种传播媒体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dv也不例外。

(一)数字性

dv最为大众认可的是它所记录的数字特性。dv的数字化,彻底消除了原作与复制品的界限,方便了dv文本的修改与补充。dv与宽带网的数字结合,使它可以摆脱传统媒体的推广渠道,另辟蹊径以构筑自我话语壁垒。

(二)大众性

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影像形式,dv没有媒体单位的归属,其轻便灵活的性能使之可以进入专业媒体所无法顾及的角落,极具亲和力地深入百姓生活当中,多角度地捕捉最真实的画面。

(三)社会性

dv爱好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分属于各个行业。他们用dv记录着周遭的环境和事态,用画面语言传达着所视所悟,又因社会身份的不同,在dv创作中或多或少地体现出职业特征。

(四)个体性

dv设备私人化的特点,决定了dv创作可以不拘一格、以个人意志为转变,这一点完全有别于电视媒体从业者的集体创作。

(五)随意性

多数dv作品事先都没有创作任务和程序规划,一切内容皆是随机的或仅凭兴致获得的,这使dv作者成了摄制者与导演者的综合体。

(六)无文化界域性

dv活动对dv人不做任何条件的限制,但凡有创作欲望的群众都可以手持dv进行创作。

(七)无传播取向性

dv作品在整个创作流程中并没有专门设定传播范围和目的,许多影像绝对为个人所有,表现的也仅仅是某一时间某人的心路历程。

(八)模糊的功利性

dv使用者以普通民众居多,他们从事dv创作的活动既无社会价值诉求,也不含质效观念。

三、dv的大众传播理念

dv传播大致可划分为两条较清晰的脉络:在专业与非专业界线继续模糊的条件下,dv传播可以是个人化的人际传播,它更倾向于个人表现,更强调自我体验,更关注个人视觉中的独特发现;在得到主流媒体肯定的条件下,dv传播可以是社会化的大众传播,它不拘泥于形式,重在纪实以表现出对身边熟悉题材的普遍关注,形成节目并借助于媒体平台进行大众传播以寻求广泛的社会认同。

依传播学的逻辑来说,dv不是目标,个性化的dv作品才是真正目标。个性化让dv变得成熟,个性化dv作品的传播能够赢得大众的广泛关注,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传播意义,在传播过程中造就巨大的社会价值。

另外,得到主流媒体肯定的dv想获得发展,就必须遵循进人主流媒体传播的若干规则。

(一)选题的价值判断

选题是一部作品的立命之本,它关系到形式、内容、材料、方法的综合运用。dv作品要在多大范围传播,取决于选题服务大众、取悦大众之能力所及。其次,依托主流媒体进行传播,dv作品中所要表现的“平民视点”应尽量做到“不另类”、“不边缘”,最大程度地接近社会主流生活,最大维度地呈现时展进程,最大范围地反映广大群体的精神面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dv传播的取向是社会大众,才能凸显媒体传播的宣教功能。

(二)主题与内容的把握

主题的鲜明性和内容的向心力是一部作品的支撑,主题统帅着内容,内容服务于主题。同时,二者需要借读电视理论,担负受众的责任,这也是形成社会传播链条的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因此,dv作品的创作要尽量符合大众视觉的审美要求,具备较高的叙事语言能力,熟知大众传播的普遍规律,把握好作品创作的节奏与风格。

(三)摄制技术的跟进

虚焦、晃动、偏色等一系列因拍摄技术所引起的视觉不适,以及因丢帧、跳轴、画面截取不当所造成的视听障碍,在给自己观看的dv作品中也许可以原谅,但将个人作品放置在主流媒体传播的范畴里,诸多的技术失误和拙劣的制作手法就不为大众媒体所取,更无法吸引广大受众进行欣赏。毋庸置疑,技术是一部作品成败的保障,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着作品的社会传播质效。dv作品早期根植于民间,其社会传播较少受制于专业媒体的要求,当它被定位在专业级别时,就必须主动契合主流媒体的制播特性,对原有技术指标进行革新与提高。

以上三点都与电视要求相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dv发展的先锋面即电视。因为,电视可以为dv传播提供最权威的渠道,为dv传播制定最有效的方案,为dv传播吸引最广大的受众;而且,电视能够承担重任,为dv作品确立文化品味,为dv作品培养思辨能力,为dv作品构建审美意识。除此之外,在大众传播理念的支持下,电视可以和dv形成一种稳定的数字支源关系,将dv传播从单一的人际传播推向广域的大众传播。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强势出击则为dv传播注人了新的力量。网络是面向大众的开放式信息平台,它对信息的海量需求使其包容一切信息资源,dv作品当然也是它涉猎的对象,甚至有人在网络上自建站点,打造个人的“影像家园”。这种被称为“没有执照的电视台”为dv爱好者和他们的作品提供了自由表达与交流的空间。手机作为通讯工具,也是以新媒体的身份参与大众传播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不论是手机生产量、还是手机用户拥有量都呈井喷式增长,必然带动了社会信息的交互发展,产生了与之对应的信息传递量,从而为dv大众传播赢得了无限广阔的交流空间。

但是,随着dv传播渠道的增多,一些良莠不齐的影像信息也伺机闯人大众视线。如果不加重视,任由负面信息在大众传播中滋生,那后果是不堪设象的。社会需要文明的信息,大众需要健康的信息,这表明,dv作者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dv的独立自由绝不能以破坏社会大环境为前提。

四、关于dv发展的谬论

dv社会化传播所带来的dv话语,权必然地使它成为一种媒体,而这种强力表达的存在直接作用于社会,左右着dv爱好者的认知,如不立即加以纠正,必然会影响dv的社会化发展。

(一)民间不等同于非专业

有舆论认为“dv是一种民间影像,dv是一种非专业的影像制作群”,这仅仅看到了dv的广度,却没有看到它的深度。的确,dv作者中包含了大量业余和非专业人士,但不能认为民间就是不专业。事实上,多数已知的优秀民间作品背后都有着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支持,民间本身就囊括了大量的专业人士,他们无可争议地成为dv制作的中坚力量。承认民间拥有大量的dv爱好者和参与者,这是一种正确的态度,但决不能说民间没有实力。

(二)dv不能被吹嘘成时尚

dv不是作秀的工具,也不是某些别有用意、沽名钓誉的人手中的时尚标志。dv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们需要承认它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手段,是dv爱好者手中有力的武器,是向大众展示个人艺术追求的窗口。

(三)dv不是“潘多拉魔盒”

dv的确在某种意义上为怀有电影梦的人们带来了福音,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的确是用dv这块敲门砖打开了通向影像艺术的大门,但并不代表拥有了dv就拥有了一切dv创作的特质,就可以制作出具有水准的影像作品。所有热衷dv创作的人都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这种画面语言的语法规则,并将其贯穿到dv创作中。更重要的是,dv创作必须向高雅艺术靠拢,提倡精神文明建设,为dv发展营造良性的社会环境。

篇9

关键词:大众传媒;青少年价值观;关系研究

由于大众传播技术的巨大的作用,许多研究人员对它进行了探索和总结,持续推断和证明了大众传播技术对人类和社会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由最初被称为“皮下注射论”以及“魔弹论”,逐渐成为有限效果论和宏观效果论,还包括一些理论如使用与满足理论等,这些都是人类在认识到它的重大影响力下所做出的各种效果分析总结。然而,不管是大众传媒对人类有绝对影响力,还是有限效果论和宏观效果论,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力始终与各种传播媒介共存,让人类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在现今媒介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众传媒技术将会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整个人类和社会。

一、大众传媒的含义

媒介一词也就是现在用的是media这个英文单词的复数形式,单数形式是medium。大众传播媒介简单地说就是传媒,它是职业化的信息传播机构,是在1920年前后出现了广播电台后才产生的名词,指在传播途径上用于复制和传播信息和符号的机械与传播组织之间的传播渠道,这些传播组织包括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等等,详细的可以划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其中印刷类媒介包括报纸、杂志、书本等,电子类媒介包括电影、广播媒体和电视媒体。

二、青少年群体受大众传媒影响状况

根据青少年时期所接触到的媒介形式,可以将我国的大众传播媒介受众分成三个群体,即报纸广播媒体受众、电视媒体受众、网络媒体受众。而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通常是最大的接触群体,因此青少年所受到的影响也是最大最深远的。青少年受到的影响有方方面面,婚姻观念是其中一个方面。大众传媒所倡导和报道的时尚婚恋观和时尚婚恋行为,很容易被青少年模仿并运用于实践中去。若在划分中,再细化到年龄中的话,50年代到70年代往往是报纸媒体受众,而80年代到90年代通常是电视媒体受众,90年代之后一般都是网络媒体受众。90年代之后,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传播使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成了接触网络媒体最多的群体。

三、实验证明媒介内容对青少年有深远的影响

媒介内容对青少年来说,影响非常深。有关实验表明,西方国家的心理学家曾经针对媒介中带有暴力特点的节目对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是否有影响这一课题开展了接近十年的调查研究,800多名接受试验者都是年龄位于8、9岁的儿童。结果发现,爱看暴力节目的男孩群体跟那些不爱看暴力节目的男孩群体比较而言,在人际关系交往方面的攻击性更强。此调查还显示,9岁男孩喜爱暴力电视节目的程度跟他19岁年龄时候的攻击行为息息相关,且是正相关的关系。随着各种高科技传媒产品的出现,大众传媒的影响愈来愈强,不管其形式怎样变化,扩大规模还是内容更时髦,无一例外都表现出了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强大渗透能力,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受到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用。

四、大众传媒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对策建议

大众传媒给青少年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逐渐得到大家的关注。怎样合理避免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群体的负面影响,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1)政府应加强诱导和管理监督,促进价值观的教育。政府应该在整个社会群体达成广泛的认识,除了学校教育方面之外,家庭教育、传媒教育、有关政府公共部门也是社会教育,既有责任也应该有义务针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进行正面引导。价值观教育不能作为一个孤立存在的系统,没有任何单一机构可以独立担负价值观教育的重任。所以,务必综合考虑到各个方面的作用,使他们相互协同,克服彼此之间的冲突,避免因为各种因素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降低学校价值观教育正常功能的发挥,进而导致价值观教育的低效用状态。

(2)大众传媒需要得到完善,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社会给予大众传媒的职责是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发展,促进人的全方位发展,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方面有功不可没的影响。所以,大众传媒的消极信息内容的控制,很大程度上是由媒体的态度和努力决定的。大众传媒不但要在乐趣中教学,让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也开心,而且不能丢掉它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大众传媒应加强提倡行业自我约束,提升文化品位,展现出人文关怀。

(3)家庭价值观教育方法策略。家庭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比较特别,至今还没发现其他事物可以完全替代家庭对孩子的社会化功能,父母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的策略如下:在家庭中打造良好积极的媒体环境,对青少年要加强关心和培养,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家庭的建设,父母自己也要持续充电,加强媒体知识的学习。

(4)加强对青少年的传媒素养教育。传媒的素养教育或者媒介教育,就是指对受众群体传授有关广播、电视、电影或者是报刊、国际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特性、制作技术及其产品的美学欣赏和社会学评析等方面的知识,它的目的是加强大家对大众传媒信息的分辨过滤能力、承受和抗干扰能力,学会合情合理地使用大众传媒。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们在学习和生活之中通过大众传媒获得很多积极的帮助,才能培养每个人的判断能力,以及根据情况采取行动的能力。

篇10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在历史上发生了两次转向。第一次转向是从媒介向媒体转化。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及发展,传播学也被纳入整体的现代化体系之中,书籍、杂志以及以电子技术为支撑的广播、电视都进入了大众化时代。传统媒介的传播被大众传播集团的话语整合,媒介被媒体所替代,大众传播媒体在自身所建构的话语体系中取得话语权的优势地位,同时也生产了大众媒体环境下的文化。

大众媒体背后的利益集团将政治意识逐渐渗入其中,以信息生产代替了知识的生产。在这样的背景中,书籍和杂志并没有消失,原因在于他们在大众传播时代将自己的媒介属性嵌入大众媒体之中,倚重自身的媒介特点,放大自我气质的优势。传统大众媒体在时间、空间、主体、内容等方面对书籍、杂志等媒介的话语进行了冲击,但是当文字媒介的媒介属性不能被完全替代时,它们就可以在媒介偏向的领域维系自身的影响力,并通过与大众媒体以拥有的共同媒介气质为依托进行融合,进而扩大影响力。如今,传播学的研究对象面临第二次转向,这次转向的发生是新媒体的出现所倒逼而生的。新媒体在时间、空间、主体、内容、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上都已经突破传统媒体建构的神话。

传播主体已经由传播集团扩展到了每一个个体,话语权的集中程度已经瓦解,传受方式不再是一方占据强势地位,互动性和主动性都在技术的支撑下空前增强,受众的注意力得到重新分配,传统媒体所建构的传播秩序也已经发生动摇。此时,被传统媒体话语整合下的媒介属性再次浮现出来,凡是能够传递信息、承载文化的媒介都成为新的传播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传播学需要将视野放到更大的范围中去,把关注的对象由媒体再次转向媒介。这也是新传播环境中提高媒体传播影响力的必经之路。

二、打破局限

传统媒体探究提高传播影响力应突破被局限的视野,从恢复传统媒体的话语体系和传播秩序的探索中解放出来,进入更加广阔的视野。新媒体一方面部分延伸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功能;另一方面又与传统媒体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传媒组织结构上的界限已经渐渐模糊,往往出现相互交融的情况。将研究对象聚焦在媒介上可以回归到传播学媒介研究的本质上,提高传播力的途径也会更加多样。因此,回归媒介成为传播研究对象是提高传播力的最有力途径。所谓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电子技术支撑下诞生的广播电视对于报纸杂志来说是新媒体,如今的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对于广播电视来说是新媒体,总体而言,就是由于信息传播的技术支撑发生变化导致的媒介性质在时间、空间、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上发生改变。对此,提高传播影响力应该走在媒介技术发展方向的前端,运用新媒体亦即新媒介的优势思维来充分发挥自我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