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1: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科技创新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分析在基层科技创新投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从管理体制、创新机制、推广体系、人才培育等方面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实现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最终达到区域农业经济长效增长以及加速农业发展现代化进程的目的。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建议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才能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走上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走“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的路子,才能确保粮食安全;只有依靠科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拓宽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只有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才能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根据基层科技创新投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几条建议。
1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要建立完善农技推广机构,明确农技推广公益性职能和定位,推进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含水产、农机、能源)、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功能“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机构建设,落实工作经费和报酬待遇,加强考核奖惩,加强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农技人员要立足于农村,建立以科技示范户为纽带连接周边农户的农业技术传播网络,开展农技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咨询等服务。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方向,建设一批服务于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户,包装一批科技示范项目,建立一批农业科技示范网络。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健全县有专家组、镇有技术指导员、村有科技示范户、组有辐射带动户的四级农技推广体系,不断提高农技推广水平。
2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保障机制
按照“三个持续”加大,确保资金投入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要探索建立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尤其对来丰城市进行农业科技推广的江西农大、江西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要积极实施“暖心”工程,使他们来得了、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探索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的投入保障机制,降低投入风险,调动和提升各类社会力量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3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团队
培养大量聚集在农业企业生产、工程开发等环节的创新型人才,帮助树立扎根农业经济主战场,服务“三农”发展的理念。通过优惠的项目资助、成果转化、创业服务等措施引进高端农业科研人才,发挥农业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各类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基地的人才资源优势和主渠道作用,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按照“六个一”计划(即组建一个团队,集成一套技术,建立一片基地,支持一群示范户,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通过深化股权激励、人力资本出资注册、专利所有人技术入股、高层次人才薪酬个税返还等激励政策,优化农业创新人才创业环境,促进创业兴业计划的完成。
4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始终是农业的主体,现代农业呼唤现代农民。把塑造有思想、有文化、懂技术的现代新型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作,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应用能力。深入实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围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求,以实施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科技入户和科技示范村(场)建设为平台,以“五业”(特色产业、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培训为重点,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5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整合示范园资源,完善功能定位,集农业研发与推广、体验与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突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以农产品生产和开发为主线,熟化核心技术,组装集成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延伸产业链条,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6强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篇2
我国农业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于农业科技不断创新,农业科技进步造就新产业和新产品,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力量。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科技创新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影响,结合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遇到的挑战,提出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现代农业;对策与建议
截至2015年底,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在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的同时,资源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如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污染严重等问题,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国农产品存在市场竞争力弱、农业市场风险大、质量差、价格低、销路不畅等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保质保量的农产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要使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已成为关键。
1发展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
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进步可以使产业技术水平提高,减少资源的约束,提高农产品的产出量、商品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开拓产业新领域;农业科技创新进步可以引领高产量、质量优、效率高、安全又环保的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能更好地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1.2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条件
走高产量、高质量、产品安全、环境友好、节约资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与农业科技创新。为实现农产品的增产增收,广泛运用新技术、新品种在网络环境下推广的新型农业技术以及综合有效的防灾减灾等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农业科技创新的广泛运用,确保了国家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从而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1.3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就现阶段来说,世界新兴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正在经历着意义非凡的革命阶段。一方面是农业和互联网的深入融合,普通农业向网络化农业转型,实现了“互联网+农业”;另一方面,农业技术的创新牵动着生产技术的升级。广义讲,食物生产的研究从植物扩展到微生物,不仅有陆地生产还有海洋生产,这些科技发展会帮助人类提高地球的空间利用而生产出更多物质财富,还有高产量、高效益的种植、养殖业的壮大等。总之,世界农业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在不断创新并得到应用,作为大环境下的中国农业,必须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被世界农业技术和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潮流所淘汰,才能增强我国农业科技能力,成为世界农业强国。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大挑战
2.1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应用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生产滞后、农民收入低等情况不相适应,市场经济、农业生产、农民文化水平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还未建立健全。
2.2农业科研投入总量不足
据调查,我国科研投资强度为2%左右,而我国农业科研投资比例大概为0.7%,两者差距较大,农业科研投入总量远远低于平均水平。农业是一个具有公益性、大众性、基础性的产业,其科研投入总量与其基础地位很不相称,农业的发展在我国应得到更多支持和保障。
2.3农业科研人才的严重缺失
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科研人才。从近几年来看,由于农业科研单位研究条件差、环境恶劣、待遇较低,导致相关人才严重流失。我国近十年专业科研人员的流失率约为职工总数的20%左右,学术顶尖人才和学科领头人、新兴学科专业的高素质、高文化人才的缺乏,阻碍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3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建议
3.1加快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制
“十三五”规划指出,现代农业需要建立健全技术推广创新体制,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强融合农业与网络信息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依托现有的相关农业机构,以国家级农业科研推广机构为主,并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中心及各级农业科研创新推广机构。建立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并具有国际高端农业水平和具有国家竞争力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制。
3.2加大投入总量,优化投资比例模式
当一个国家农业科研总投入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大于2%时,该国农业才会出现科技创新,其农业与经济等部门才能统一协调发展。为了响应“十三五”规划要求,应合理完善财政体系中农业领域的支出结构,改革农业资金投入使用以及运作方式,健全财政体系农业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引导金融资本以及农业企业加大科技的投入,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的方面发展。改善农村科技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农业基础科技经费投入。
3.3重点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要建立完整的农业科技培训系统,培育农业领域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聘请农业高级专家授课,提高我国农技人员实际生产指导能力;大力宣传农业科技的优越性、公益性,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这个行业,培养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人才队伍;要建立农技研究推广奖惩机制,完善工资分配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重点体现公益性、基础性的农业科研单位特点,制定分级分类管理和岗位绩效要求的收入分配与奖励制度。
作者:刘艺玮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恒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具体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6,(05).
篇3
关键词:农业科技;农业科技创新;本因分析
1 问题的提出
给中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贡献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适应目前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不能满足现阶段“三农”问题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导致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低效率运行。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我国数量本来就不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而且多数已转化的技术的应用率、普及率也仅为30%左右(黄国勤、刘宜柏,1999)。现行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如此低效运行,不仅浪费了有限的科技资源,也直接影响了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目前影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运行的问题有37个,即:(1)农业科技管理制度不尽合理;(2)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不尽合理;(3)创新资金来源单一;(4)技术市场和中介组织不完善;(5)缺乏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体系;(6)创新人才缺乏;(7)农民不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和参与者;(8)技术传播不畅;(9)投入结构不合理;(10)企业规模偏小、管理不善、融资难、投资的短期行为、科研人才匮乏;(11)科技基础设施落后,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相对滞后;(12)科研资金不足;(13)科研人员待遇差;(14)科研项目资助强度弱;(15)科研人员工作主动性差;(16)科研机构创新活力不足;(17)科研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18)企业创新能力不足;(19)基础研究储备不足;(20)科技创新体系整体创新能力不足;(21)研究课题分散、重复研究;(22)科研成果质量低;(23)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24)融资渠道过窄;(25)投资政策非农偏好;(26)推广队伍不稳、素质低;(27)推广资金投入不足;(28)推广人员待遇差;(29)推广体系不稳;(30)推广效率低;(31)科研选题与实际需要脱节;(32)技术有效供给不足;(33)中介机构组织未能有效发挥;(34)成果转化率低;(35)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系统运行效率低;(36)自主创新不足,科技储备下降;(37)综合性重大成果少(见图1)。
2 本因分析法的解题思路
本因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1)列举问题,并对诸问题进行恰当的描述;(2)梳理问题的因果关系并据此构造“本因模型”;(3)利用本因模型找出“本因”;(4)对本因模型进行定量化处理,构造系统对政策影响力的传递函数;(5)利用计算机模拟各种解决方案(“政策”或“项目”)的实施效果。
与“因果关系图”(即“本因模型”)有关的基本约定有:用方框表示“问题”;用有向线段表示因果关系,称为“因果键”,其中箭头指向结果,箭尾发自导致产生该结果的影响因素。“问题”和“因果键”的不同组合代表着不同的概念。
3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问题的本因模型
通过对37个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我们构建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问题的因果关系图(即本因模型,Root Cause Analysis,RCA)(见图1)。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有5个问题只有箭头指入,没有箭头发出,说明这5个问题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所表现出来的终结问题,它们分别是:“成果质量低”、“成果转化率低”、“系统运行效率低”、“自主创新不足,科技储备下降”和“综合性重大成果少”。
同时,也可以看出,有10个问题,它们只有箭头发出,没有箭头指入,说明这10个问题是产生上述5个终结问题的本因。这10个本因分别是:(1)“农业科技管理制度不尽合理”(包括“利益分配不科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科技成果评审制度的不合理”、“科技计划管理不力”等3个问题);(2)“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不尽合理”(包括“农业科技创新动力单一”、“机构布局不合理、管理条块分割、缺乏协作”、“学科专业设置过窄”、“科研、教育、推广三者缺乏有效协调机制”、“产学研互动机制不完善”、“推广体制不合理”等6个问题);(3)“科研资金来源单一”;(4)“技术市场和中介组织不完善”(包括“市场和中介组织不成熟”与“中介机构组织管理不规范、功能不全”);(5)“缺乏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体系”;(6)“创新人才的缺乏”(包括“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高级创新人才”、“农业科技管理人才缺乏”等两个问题);(7)“农民不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和参与者”;(8)“技术传播不畅”;(9)“投入结构不合理”;(10)“企业规模偏小、管理不善、融资难、投资的短期行为、科研人才匮乏”。
图1还显示了:“农业科技创新力不足”与“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问题中的关键问题。它们在模型中,只有既有箭头指入,又有箭头发出,而且箭头的个数都在5个以上。
4 模型定量化处理的结果
运用专家评分法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诸问题的影响力进行了估计,取得每个因果键的参数估计值后,就可以计算各个本因对终结问题的影响程度了。定量化处理的结果如下:
(1)对终结问题“成果转化率低”影响程度比较大的前3个本因是:“创新人才的缺乏”、“农业科技管理制度不尽合理”、“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不尽合理”,它们的影响百分比分别为30.0%、25.5%、12.0%;
(2)影响终结问题“成果转化率低”的本因有8个,其中影响最大的本因是“农业科技管理制度不尽合理”,其影响百分比为36.8%,其次就是本因“缺乏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体系”,其影响百分比是22.9%,排在第3位的是本因“企业规模偏小、管理不善、融资难、投资的短期行为、科研人才匮乏”,其影响百分比为12.0%;
(3)对终结问题“系统运行效率低”影响只有4个本因,即:“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不尽合理”、“科研资金来源单一”、“缺乏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体系”和“创新人才的缺乏”,影响百分比分别为51.0%、4.2%、15.8%与20.0%;
(4)对终结问题“自主创新不足,科技储备下降”,影响程度最高的是本因“农业科技管理制度不尽合理”,影响百分比为16.6%,其次是“创新人才的缺乏”与“投入结构不合理”,影响百分比均为12.0%;
(5)影响终结问题“综合性重大成果少”的本因有8个,其中影响程度大的前3个本因是:“农业科
技管理制度不尽合理”、“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不尽合理”、“创新人才的缺乏”,影响百分比分别为:27.8%、40.0%、20.0%。
在10个本因中,“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不尽合理”、“科研资金来源单一”、“技术市场和中介组织不完善”、“缺乏法律法规、制度、政策支持体系”、“创新人才的缺乏”、“投入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偏小、管理不善、融资难、投资的短期行为、科研人才匮乏”等7个本因都影响了5个终结问题中的4个;只有“农民不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和参与者”和“技术传播不畅”这两个本因影响一个终结问题――“成果转化率低”。
5 模拟方案的测算结果与政策建议
根据本因模型定量化初步研究结果,针对6个本因(即:“农业科技管理制度不尽合理”、“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不尽合理”、“缺乏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体系”、“创新人才的缺乏”、“投入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偏小、管理不善、融资难、投资的短期行为、科研人才匮乏”)相应提出了解决方案,并进行模拟测算与评价。结果发现:对5个终结问题的直接响程度比较大的有“农业科技管理制度不尽合理”、“缺乏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体系”、“投入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偏小、管理不善、融资难、投资的短期行为、科研人才匮乏”。直接影响程度一般的是“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不尽合理”与“创新人才的缺乏”。
根据上述的结果,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本文对解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问题提出了如下的6条政策建议:
5.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体系
建立健全农业及农业科技法律法规体系是建立法制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战略和历史意义的重大命题,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问题,尽快制定有关农业科技进步方面的法规,完善农业技术市场、中介组织,以及从根本上解决在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上“以言代法”、“有言也不执行”和受制于领导者的好恶及更迭等问题。它包括:一是要建立规范的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二是要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三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的法律、政策体系。
5.2 继续深化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的改革
继续对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有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尽快调整农业科研机构、优化布局,完善科研机构整合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学科与专业的设置。其次,要对科技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当前必须彻底改革农业科技立项、科研选题、课题组织、成果评审及职称评定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如:改变科技项目立项与委托机制;改革科技经费的管理制度;借鉴国外科研项目、基金管理的经验来进行农业科研项目的宏观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活机构的活力和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完善科技成果评审制度。三是要完善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主要指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及其运行机理。技术创新动力模式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模式、技术供给创新模式、技术创新诱导模式和政府政策推动模式。目前,我国农产品整体上出现结构性过剩,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以政府政策推动为主,综合采用其他技术创新模式,也是生产和市场发展需要。四是构建有效的协调机制。包括科研、教育、推广三部门的协调和推广服务主体之间的协调。
5.3 建立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政府和全社会各界都要积极行动起来,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千方百计造就一大批学科带头人、科技型企业家、高级科技管理专家、技术专家和农民专业技术人才。大力实施创新人才集聚战略,以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的科技人员从事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尤其是以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科研人才为重点对象,同时通过合理使用科技创新基金,对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奖励,使科技人员乐业、敬业,不断巩固和扩大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将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通过学术交流、在职培训以及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研究,促使农业科技人员的基础知识、专业技术不断更新和提高,使其密切跟踪世界高科技最新动态,增强其持续创造力。
5.4 加强公共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和提高企业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以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为依托,组织开展农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问题和事关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全局性、方向性、规律性重大创新问题研究。
提高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一是强化其自主创新意识;二是积极引导农业科研单位进入企业,与企业结合,改变科研单位游离于企业之外的现象,从组织体系上强化农科教结合;四是加快现有农业企业改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企业才有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真正担当起技术创新的主体角色。
5.5 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技术扩散的顺畅
首先,政府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交易机构等类型)的建设。为了确保农业技术扩散的顺畅,还应加强农业科技信息的提供,农村青年科技知识培训,以及开展农村家政服务教育,引导农民合理规划、利用土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其次,逐步建立科研、教育、推广一体化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学习和借鉴美国农业合作推广体系的经验,加强教育、科研、推广之间的联系,通过改革财政拨款制度和人才评价机制,鼓励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从事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成为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积极培育农业科技中介组织。要克服农业技术与农业经济发展“两张皮”的现象,实现农业技术供给与需求的对接,让农业技术供需之间顺畅沟通。第一,要培育技术市场,加强重大技术供需信息库以及科技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市场法规,使农业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像普通商品那样在市场上流通。第二,要培养和发展农业技术中介组织机构。中介服务机构通过提供信息、咨询、评估、中介、法律等服务,能减少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提高技术交易的成功率。
四是发展发挥农业产业化组织,并引导其逐步成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主体。应制定优惠政策,在企业融资、税收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以吸引更多的龙头企业涉足农业高新技术研发领域,加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鼓励企业开展农业技术创新。同时要积极探索一条农业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新路径,将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转移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以获取更多的生产成果。
五是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效应。国家财政、农业政策性银行应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园区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创造良好的投融资发展环境,支持园区高科技企业发展,使之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加速创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5.6 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农民作为农业生产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其科技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效果。要提高农民的素质,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引导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激励农民接受农业科技培训,特别是培训后的相关扶持政策等。如果农民接受科技培训后,得不到政府的有力支持,难以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其次,大力开展的多渠道、多形式农民教育培训。加大“绿色证书教育”、“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农民教育培训形式的培训力度。通过农业技术讲座、培训、函授、夜校等多种有效的途径和形式,大幅度提高亿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进而提高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王树进,张景顺.应用本因分析法研究农业技术转化问题[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2):114-118
篇4
1.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不够,产品单一
农业科技创新的风险较大导致商业银行缺乏提供贷款的动力,往往只有那些纳入国家计划以及财政资助的项目才有可能获得银行的青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融机构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的积极性。目前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主要是针对流动资金贷款等短期小额贷款或者是针对大项目大企业的长期贷款,缺乏为农业科技中小企业服务的个性化、多样化的信贷品种,缺乏对种子期和创业期的农业科技企业的信贷服务。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企业发放贷款时,抵押物仍以土地、厂房为主,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农产品抵押贷款等抵质押方式由于抵押物的流动性限制,其发放规模有限。
2.配套中介服务跟进不及时
即便一些银行有心推出一些新的金融产品,对农业科技创新实行贷款支持,缓解其贷款难问题,但因缺乏配套服务中介机构,新的贷款品种难以推广,从而制约信贷投放。例如,农业科技企业的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资金投入不足的农业科技型企业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融资渠道,但由于目前农业知识产权评估和交易机构普遍缺失,农业科技知识产权存在评估难和处置难问题,加之相应的风险防范和保障机制不完善,因此,金融机构对该类农业科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积极性不高,导致金融机构与企业无法完成信贷投放。
3.保险机制不健全
由于农业的弱质性,所以农业保险一直是保险的一个短板。农业保险本身比较特殊,对政策非常依赖。目前我国农业方面的保险还很不完善,涉农保险产品严重匮乏,没有完整的系统,过分依赖政府补贴等缺陷使得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很多方面几乎没有涉及,大都对农村的种养业提供保险,对农业科技创新不曾问津。而且农业保险资金来源单一,商业性保险公司和私营保险公司参与不多,极少筹集农业科技保险资金,很难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支持,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与分担作用尚未发挥出来,再加上农业保险补偿范围认定较难,缺乏重大自然灾害补偿机制等问题,我国的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与分担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4.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未形成整体合力
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没有形成整体合力,配套建设有待完善。目前由于某种信息交流不畅、沟通机会少等原因,金融机构与农业科技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和支农共建平台,金融机构与科技农机、农技等部门联系较少,对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及前景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对农业科技企业的经营性质和经营风险缺乏掌握,农业科技部门对金融部门的信贷管理制度缺乏相应的认识,导致这些部门与金融机构衔接少、配合少,影响了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
二、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1.完善农业科技企业贷款标准
银行业监管部门需完善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指标体系与考核方式,制定出适应农业科技贷款的监管标准,从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农业科技贷款力度。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自身要制定符合农业科技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办法,根据市场原则,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具体而言,金融机构需降低贷款的门槛,简化贷款的流程,提高授信的额度,建立适应农业科技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从而满足农业科技企业研发、推广、应用过程中的信贷资金需求。
2.加强金融产品创新
根据农业科技创新融资需求特点,金融机构需
加强对新型融资模式、信贷产品及抵押方式的研发与推广。对于具有稳定现金流和稳定物流的农业科技企业,金融机构可考虑对其发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信用贷款等;而对于处于成熟期、经营模式较稳定、经济效益较好的农业科技企业,应鼓励金融机构优先对其给予信贷支持,简化审批贷款的程序。同时,金融机构需扩大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股权质押贷款业务,综合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和产品,开展信托、信贷、债券、投资、保险等多种工具相融合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提供包括票据融资、委托投资、风险保障等一系列金融服务,做好农业科技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各发展阶段的融资方式衔接,满足不同农业科技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银行也可以充分挖掘供应链的融资价值,根据涉农科技企业的订单设计贷款品种,按照订单量发放贷款。
3.创新金融组织形式,跟进配套中介服务
为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增加农业科技贷款的积极性,政府等部门可以创新金融组织形式,开展科技部门与银行之间的科技金融合作模式,跟进配套中介服务。政府可依托国家高新区等科技型企业聚集的地区,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监管、防控风险的基础上,建立科技贷款公司,通过风险补偿、担保业务补助等增信方式,鼓励和引导银行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建立适应农业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和差异化的考核机制,从而实现银行与农业科技企业的双赢。另一方面,政府应充分发挥各类创投基金以及农业科技园、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农业科技创业投资联盟、技术转移机构等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及投融资载体的作用,培育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壮大。
4.扩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范围,发挥保险的保障及风险分担作用
保险公司应探索适合农业科技创新的保险产品,将科技育苗、农作物、农业机械及标准化养殖、畜牧品种改良等涉及的农产品纳入农业保险范畴,鼓励发展以产品订单为依据的跟单农业等保险品种。政府需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和补贴比例,从而充分调动保险公司的积极性。对于企业和保险公司都较为担心的农业大灾,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保险公司亏损有效补偿机制,进而弥补保险公司承保农业科技项目的风险损失。另一方面,政府可以扩大农业保险的险种与覆盖范围,增加农业保费补贴、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逐步建立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同时,政府应规范农业科技行业的保险市场,严打农业科技保险市场的不法行为,切实保障农业科技的合法权益。
5.整合与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
篇5
[关键词]农业科技;金融支持;措施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154 ― 02
农业科技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提高,对农业科技的需求程度也随之增加。随着国家推动资源要素向农业和农村配置,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也逐步加强,成为农业科技发展的动力。但是,农业科技企业自身信贷吸纳能力弱,农业保险作用未能发挥,农业担保体系弱小,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上满足不了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多方面因素制约了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
一、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贷款条件严格、程序复杂,农业科技企业很难满足贷款要求。目前,由于农业科技企业多属于成长型企业,受资产结构不清、发展前景不明等因素的影响,信贷风险普遍较高。对此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对农业科技贷款都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贷款条件。农业发展银行对农业科技贷款采用商业贷款管理,贷款必须满足抵押条件,并经过银行及科技部门双重审批。即使农业科技项目符合贷款要求,科技创新主体还需要有不低于项目总投资20%的资本金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其他企业法人为其担保,贷款门槛高。商业银行对农业科技企业的贷款发放执行与其他企业同样的审贷标准。特别是对小微型农业科技企业发放贷款时,不仅要求企业提供土地、厂房作抵押,大部分还规定抵押物中要有一定比例的股东房产,民营企业还需法人夫妻双方承担连带责任,并要求企业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贷款门槛较高,多数小微型涉农科技企业很难达到。
(二)农业科技预期收益不稳定、成果估值难弱化了自身信贷吸纳能力。农业科技发展一般开发周期长、投入大。正常情况下,一个农业新品种从研发到广泛推广需要6-8年完成,一项新技术需要3-4年完成。而且,在农业科技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同时还面临着技术风险、应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管理风险。农业科技发展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农业科技研发成功难、预期成果估值难、成果转化应用难弱化了农业科技自身信贷吸纳能力。信贷吸纳能力较弱。商业性金融机构从利润收益、风险管理、贷款责任等角度出发,介入意愿较低,不愿为企业,尤其是成长初期的企业办理此类高风险贷款。据统计,截至2013年2月末,齐齐哈尔市风险投资资本投入到新农业及生物科技行业的金额分别占总投资金额的1.9%和0.67%,而且由于风险投资机构较为谨慎,对于种子型农业科技企业的支持更是微乎其微。
(三)金融制度安排和产品设计存在缺陷,不利于支持科技创新业务开展。农业科技产业具有高风险性和可抵押资产较少的特点,但大多数商业银行没有建立与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信贷管理制度,对农业科技企业贷款执行与其他企业同样的审贷标准,企业在创新产品产业化之前难以得到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同时,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企业发放贷款时,抵押物仍以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为主,由于抵押物的流动性限制,知识产权质押、农产品抵押、林权抵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贷款方式发放规模有限。而且农业科技企业的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转化为产品、升级为产业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无形资产价值认定非常困难,转让市场规模较小、流动性较差。
(四)农业科技相关险种有待开发,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与分担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由于农业本身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农产品价格波动大,而黑龙江省单个农户经营的落后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有效规避农业生产过程的灾害风险和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较弱,急需参加保险转移风险。但近年来,农业保险发展迟缓,导致投保的农户与企业少,受灾损失难以分散,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的自然灾害风险。目前,黑龙江省开办涉农保险业务的机构主要是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和人保财险公司,农业保险险种非常有限。同时,农业保险在发展中,由于存在着交易成本高、补偿范围认定较难、缺乏重大自然灾害补偿机制等问题,导致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与分担作用尚未充分发挥。2012年,种植业保险覆盖面积仅为8551万亩,仅占全省农作物植面积的39.2%,赔付金融仅为11.71亿元。据资料显示,黑龙江省洪涝灾害年均损失20亿元左右,旱灾损失10亿元。
(五)担保体系弱小,放大能力不足以支持农业科技信贷需求。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和农户的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金融机构为了保证贷款安全,在提供贷款时要求企业提供有效的质押物或通过第三方进行担保。但企业能满足银行抵押要求的资产少,缺乏有效的质押物。如农产品加工企业用机器设备等作抵押,金融机构认为此类设备更新换代快、折旧率较高,变现价值低,影响保障效力,不同意作为质押物。同时,由于地方财政困难,中小企业担保中介组织发展缓慢。目前,黑龙江省目前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融资担保机构有110家,有一定经济实力担保的政策性机构仅有50多家担保机构,年担保能力仅为100多亿元,而且担保机构主要集中在省内大城市面向制造业、流通业,县级面向农业担保机构相对弱小,甚至没有担保机构。与农业科技企业和融资担保需求相比,农村担保机构无论在数量与还是担保能力上都有较大差距。
(六)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僵化,融资成本偏高。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处于政策性扶持而又完全商业化运作的特殊经营特征,加之农村金融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在农业科技企业信用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企业的贷款利率已经远远对城镇其他企业的贷款利率,严重削弱了农业科技企业的贷款有效需求。2012年我省有的涉农金融机构贷款年利率11.358%,与农户贷款利率一样,融资成本高于城市企业和居民, 超过农业科技企业的实际盈利水平和承受能力。
(七)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没有形成整体合力,配套建设有待完善。目前,由于某种信息交流不畅、沟通机会少等原因,金融机构与农业、科技部门之间的缺乏信息共享和支农共建平台,金融机构与科技、农机、农技等部门联系较少,对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及前景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对农业科技企业的经营性质和经营风险缺乏掌握,农业科技部门对金融部门的信贷管理制度缺乏相应的认识,导致同时这些部门与金融机构也衔接少、配合少,影响了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
二、对策建议
(一)建立科学的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模式,提高研发效率。鉴于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及外部性的特点,应建立“政府主导、企业推动、院所保障、金融支持”的研发推广模式。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的支持,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及保障措施,设专项经费重点推进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对外合作、技术引进等环节。企业要发挥在产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作用,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高校、科研机构要建立科技转化机制,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活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金融部门要建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风险投资与风险保障相结合的多元化金融支持机构,合理满足农业科技资金需求。
(二)从制度层面支持农业科技发展,提高金融支持的有效性。金融机构要根据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农业发展银行把涉农企业在研发育种、农产品改良、土地改良及高效灌溉等基础性农业科技发展的资金需求纳入政策性贷款支持范围,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作用。商业性金融要制定符合农业科技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办法,拓宽贷款主体、简化贷款流程、提高授信额度,满足农业科技企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推广过程中的信贷资金需求,满足专业合作社及农户开展设施农业、标准化种养殖、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
(三)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满足农业科技多元化资金需求。金融机构要创新符合农业科技企业特点的抵(质)押担保方式和融资工具,探索以农业科技型企业的股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为质押的融资业务,简化质押环节,完善技术知识产权评估、登记操作流程标准,探索集体林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等贷款模式,开展股权质押融资和中小企业股权信托融资,对重大科技专项资产实行证券化,发展可转换债券、票据贴现、贸易融资等低风险业务,既降低了银行风险,又有效弥补产业化的资金缺口。
(四)探索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发挥保障及风险分担作用。一是延伸农业保险体系。在农业较为发达地区、粮食主产区建立农业保险公司,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为农业生产分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二是保险公司要探索适合农业科技创新的保险产品,将科技育种、农业机械、农作物及畜牧品种改良、标准化养殖等涉及的农产品纳入农业保险范畴。三是加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充分调动保险公司的积极性,针对农业大灾之年出台对保险公司的有效补偿机制,弥补保险公司承保农业科技项目的风险损失。
(五)金融化运作,优化财政资金的引导效能。各级财政在自身财力范围内,综合运用无偿资助、偿还性资助、创业投资引导、担保、贴息、保费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科技创新。通过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探索建立对农业科技企业贷款的风险分担机制和奖励补贴机制,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金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探索财政农业资金的金融化运作的新形式,政府与民间金融组织建立农业新产品、新技术合作研发机制,资金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效能。
篇6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微观运行机制;优化策略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起步于1996年,用于农业科技项目或者企业的投资,推动农业科技项目或者企业发展,获得经济利润的一种途径。随着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不断发展,形成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案例不断增多、投资阶段不断向后延缓、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客体规模化,以及退出渠道多样的特点。在遭遇世界经济危机后,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领域的发展也像其他企业一样受到了打击,影响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当前如何优化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微观运行机制,已经成为促进农业科技项目或企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微观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企业起步较晚,且资本投资市场缺少相应的管理和保护机制,因此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微观运行机制在筹资、投资、管理和退出阶段都出现了不同的问题,亟待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筹集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筹集资金的渠道过少。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实业、私人、外资、引导基金、证券公司以及财政出资几个方面。相比国外的农业科技投资创新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来说,我国在筹集投资渠道方面还略显不足。国外的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起步较早,到目前为止操作、筹集资金等各个方面都已经日渐成熟,其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已经扩展到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众多方面。但是目前我国对于养老基金等投资受限,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只能是购买国债和银行存款两个地方,极大的限制了养老基金进入其他投资领域。而保险资金的投资方面并没有风险投资的案例发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资金筹集渠道目前还处于贫瘠状态,不利于我国农业科技项目或农业科技公司的扩大发展。二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投资结构设置不合理。这主要体现为我国政府资金投入比例过高,而民间资本投资比例普遍偏低。由于政府资金所能承担的风险性较小,且灵活性不大,不利于农业科技项目或者企业的经济运营。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中政府出资或者国有机构投资的份额已经接近于一半,而民间资本的投资仅仅占了21.7%左右,政府资金投入量已经超出民间资本投资量的一半。这种情况下,农业科技项目或者企业防范风险的指数会大幅度降低,项目和企业的盈利也会降低,阻碍项目和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三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筹资第一重委托的问题。由于信息不准确,风险投资的人过于追求自身利益,忽视了被人的利益,造成在没有详细的数据分析下,或者已经知道某农业科技项目不会成功的情况下,仍然投入大量资金,最终使投资人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投资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在选择项目和决策方面存在分歧。当前,由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对于农业科技项目的选择和排除还缺乏系统的评估手段,不能充分考虑到风险投资的所有因素,因此对于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决策方面很容易引起失误。应该尽快建立并完善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或者企业的评价体系,把握决策的合理和可靠性,降低投资风险。二是作为新兴的投资项目,在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方面缺少专业人员的介入。对于既有专业的技术,又有管理的才能的工作人员,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投资活动最需要的人才。而我国现今应试教育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多为“高分低能”型人才。当今世界竞争已经体现为人才的竞争,而我国显然在人才竞争上不具备优势,造成我国企业发展的窘境。为改变这一现象,我国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加大力度培养高素质人才。但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实现。因此,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活动,会因为缺少高素质人才而多走弯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三是受我国科技企业地理位置的影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地区在分布上呈现出不均匀的问题。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这是由于自然环境和政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进而导致企业在分布上存在很大差异,中西部地区之和都低于东部地区的企业数量。在这种情况下,中西部企业的发展将会受到东部地区企业的影响,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最终导致东中西部经济差距越来越大,贫富矛盾越来越大。
(三)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管理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在管理中委托的问题。这是由于在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筹资阶段人为追求高利益,在投资信息不准确的情况下,不顾被人的利益和安全盲目投资,给被人带来严重的损失。而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不能实时对企业的经验管理进行监管,在这种情况下,经营的企业就很有可能不按照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要求和建议进行运用和操作,形成委托的危险。二是在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管理上,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鉴于农业科技创新管理的特殊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掌握一定的投资管理知识和技能,也要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而就我国目前的教育方式来说,既懂投资管理,又懂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因此在农科业绩创新的资源分配上就会出现不平衡的状态。投资管理人才的缺失造成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活动,在投资决策和日常决策等方面,略显幼稚,还不能独挡一面,不能完全避免企业在管理运营的风险性。
(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退出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单一。资本退出是风险投资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资本回笼再投资的必经阶段。目前我国风险投资的资本退出渠道已经进入多元化、多途径的趋势。但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资本退出渠道略显单一,主要以IPO和并购的方式退出资本。对于清算、回购等方式退出资本的较少。资本退出在风险投资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投资方收回投资资本,并进行下一轮投资的关键环节,是资本投资的是否成功的重要环节。多渠道的资本退出方式,能够为企业降低风险投资的风险,保障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二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资本退出的二级行业在结构上分布不均。我国农业与工业、服务业属于一级行业,而在农业这类一级行业下属的二级行业是农资类企业、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和林业等行业。这些二级行业在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最后阶段,即资本退出阶段呈现出分布不均的现象。据统计,具有工业性质的农资类企业和种植业在资本退出环节相比渔业、畜牧业和林业来说占有绝对优势,渔业、畜牧业和林业在资本退出环节实现退出的企业较少,造成农业所属的二级行业发展不均,呈现极端化发展的趋势,不利于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活动的发展。三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在资本退出阶段的退出机制不流畅。这是由于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缺乏合适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保护和约束,并且缺少体系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造成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且国内股权交易市场起步晚发展慢,造成农业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困难重重,资本退出机制不流畅,不能使利益最大化。
二、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微观运行机制的优化对策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是一种新的托融资体制,是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或者企业的新途径,在运行机制上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为其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具有市场投资风险和技术投资风险双重风险性,因此,需要风险机构投入大量的精力,不断加强风险防范能力和内部控制能力,才能保证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正常运转。
(一)加强政策和资本扶持力度,完善风险投资中介体系
一是扩大政府财政税收政策,扶持农业科技项目或者企业的发展。这是为了使更多的风险资本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或者企业中去,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运行资金,同时也降低了风险投资者投资的成本。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在发展上缺少资金的扶持,引进风险投资能够加速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在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阶段政府给予风险投资企业相对宽松的税收政策能够加强风险投资企业向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加大投资量,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快速发展。二是创建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引导基金。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相比一般的风险投资,其风险性更高。因此,通过政府及相关部门创建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引导基金是极其必要的。在政府引导基金的带领下社会资本大量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分担了风险投资的风险性,有利于风险资本获得利益最大化。从而促进风险投资企业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企业或者项目的投资与管理力度,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三是完善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中介体系和风险投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中介机构是联系筹资方和投资方的纽带,为客户提供法律、财务、投资等方面的服务。在农业科技创新企业或者项目的筹资、投资、管理和退出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降低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风险性,需要中介机构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客户体统准确的投资信息和周到的咨询服务。因此,完善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中介机构体系建设是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关键任务之一。同时,完善风险投资方面的法律法规也是十分重要的。加强风险投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安全性和有序性,维护正常的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打击违法投资行为。
(二)大力培养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人才的培养力度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活动在投资与管理阶段缺乏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素质人才,导致风险投资和管理在决策上存在漏洞,增加了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风险性。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人才的培养力度。面对变化莫测的资本市场,需要培养能够紧跟市场动态的人才,使其根据市场动态及时提出降低风险的投资对策。其次,农业科技创新企业也应该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建立并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对财务风险能够有效识别,并采取相应手段尽可能的避免财务风险。而建立并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进行管理,它要求财务管理人才具备扎实的会计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并且掌握相关的财务法律法规等素质要求。企业可以在内部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内部员工素质,优化企业人才结构。最后,为保证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拥有更多的筹资渠道,企业管理者必须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企业员工必须提高工作效率,保持高度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扩大企业发展空间,吸引更多资本的投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或企业的发展和成功。
(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构风险控制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不但具有市场投资风险还具有科技投资风险,因此较一般的风险投资风险性更大。在其运行过程中不确定性风险因素有很多,比如技术开发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市场变动性因素等等。只有明确这些不确定性风险因素,才能针对这些因素实行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风险抵御和防范的能力,避免风险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加强风险企业的管控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对风险企业的运营实行监督和管理,规范其运营行为,能够有效避免违规操作带来的经济损失。通过建立投资奖励机制,增强风险企业的运营动力,能够有效提高风险企业的业绩水平。同时还要完善市场的监督机制,通过建立信用评价体系,驱除那些信用度低的不良企业,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行,也是给风险企业创建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资本投资的四个环节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为了额有效避免委托环节产生问题,应该明确双方的权责关系,尽量做到权责对等,签订公平的协议保证双方利益和责任均等。并且采取分段式的投资方式,避免某一方临时退出造成严重的损失,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企业或者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四)不断探寻新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资本退出渠道以IPO和并购两种方式为主。相比国外的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资本退出渠道的多样性要少得多。随着我国股权交易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已建立了三板市场、创业板市场、新三板市场等多个股权交易市场。为资本筹资和退出提供了很多渠道,但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市场并为完善,不能为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筹资和退出阶段提供更多的渠道,还需要不断的完善。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在资金融资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应该大力拓展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筹资渠道和退出渠道。使农业科技创新企业能够有充足的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同时,我国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应该加快完善中小企业板块和创新板块的市场建设,为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上市提供有利条件,增强其风险投资收益。最后,还可以通过管理层收购、股权转让等方式,逐步完善收购、转让、并购等退出方式,并且不断探索新的退出方式,保证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活动能够顺利退出资本,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资本能够有效转让,保证其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作为我国新型融投资机制,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有着蓬勃的生命力,拥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虽然在微观运行机制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通过政府和风险投资机构的共同努力,政府为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并采取相关的财政政策对其进行扶持,而风险投资内部也在不断完善投资管理方式,加强内部监督控制机制建设和优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并且不断探索新的筹资和退出渠道,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渠道多元化的发展,便利资产的流动和转让,使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相信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微观运行机制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并且越趋完善助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明明,王秀芳,王梅,谢翔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影响因素分析[J].北方园艺,2014,(22).
[2]石冉,王秀芳,田美焕.我国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中介机构运行模式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02).
[3]王秀芳,唐娅楠,石冉.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制度缺失与改进建议[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02).
[4]王斌,王建忠,王秀芳,张富.关于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理论体系的构建[J].江苏农业科学,2014,(04).
篇7
财政配套严重不足
龙头企业农业科技项目缺乏资金扶持。2009-2012年,怀化市农业科技财政支出分别只占总财政支出的0.36%、0.49%、0.26%、0.48%,最高的2012年也仅10613万元。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和技能培训,很少用于农业科技创新和研发支出,最高的2012年仅630万元(见表2)。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资金严重依赖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财政支持严重不足。调查1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有7家企业投入农业科技创新及应用资金5578万元,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分别为1825、3290万元,国家财政支持仅15万元,另有448万元靠民间借贷。农业科技发展滞后,科技企业规模小创新项目少。受农业科技人才匮乏,资金不足,农村青壮年外流等多种因素影响,农业科技发展严重滞后。如沅陵县仅有农技人员217名,其中35岁以下的只有8.7%,具有农业科技相关知识的不足1/3。农业科技以技术推广和技能培训为主,科研创新和项目建设较少。怀化市近三年无一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2011年辖区10县农业科技推广资金8613.2万元中,用于购买农资周转、教育培训的分别为4963、3049.2万元,只有601万元用于创新技术等方面。农业科技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难以达到银行贷款的条件。科技创新农业保险欠缺,风险保障与分担机制不健全。调查发现,农业保险品种主要针对传统农业和常见农产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新技术引进推广、特新农产品,保险机构没有在保险产品、服务方式上同步跟进。同时因农业保险发展薄弱,存在交易成本高、补偿范围认定难等制约,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狭窄,使农业科技创新难以获得保险屏障。此外,由于地方财力有限等原因,农业风险保障与分散机制未建立,农业科技发展基金“杯水车薪”,怀化市尚没有1家涉农担保机构,银行合作门槛高限制多,农业科技项目贷款遭遇“担保难”。
政策建议
(一)创新金融服务,加大农业科技支持力度。一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应降低涉农科技企业研发及科技育种、农产品改良、科技推广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扩大贷款主体、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延长贷款期限。二是商业性金融机构应建立农业科技企业信贷管理制度,设立单独的考核标准与信贷流程,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开办专利权、商标权、仓单、应收账款质押等信贷品种,满足农业科技企业贷款需求。尤其是农业银行应积极增加农村地区分支机构,建立农业科技企业服务专柜,依托惠农卡等载体,办理农业科技企业联保、小额贷款。三是完善金融机构利率定价机制。农业科技投入具有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金融机构要制定和完善农业科技贷款管理办法,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利率浮动幅度,对效益好、信誉高的农业科技企业,贷款利率适当优惠。(二)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满足农业科技多样化需求。鼓励农业科技企业运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直接融资。支持地方设立农业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吸收社会资金,增加向农业高科技企业的资本金注入,吸引风险投资基金投入处于种子期尤其创建期的农业科技企业。鼓励科技型农业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海外证券市场上市融资。开发“银行+保险”、“银行+担保”、“银行+保险+财政补贴”等多种融资工具相配合的融资模式,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增信融资。建立农业科技风险补偿基金,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发挥各类创业投资基金以及农业科技园、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农业科技创业投资联盟等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及投融资载体的作用,培育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壮大。(三)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农业科技创新风险保障机制。探索将科技育种、农业机械、农作物及畜牧品种改良、标准化养殖等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畴,鼓励发展以产品订单为依据的跟单农业等保险品种。对开展农业科技保险的机构进行补贴或者直接由财政出资开办专门对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保障的保险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对参与科技保险的农业企业进行补贴,充分调动农业企业参与农业科技保险的积极性,努力探索出一条财政资金良性循环、农业科技保险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建立农业科技创新风险保障机制,对科技创新活动、科技推广运用、投融资支持等发生风险损失提供补偿保障,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发展涉农担保机构尤其政策性担保机构,加强银行合作,为农业科技项目贷款提供担保支持。(四)提升科技含量,加快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壮大。一是通过招聘、培训或人才引进规划等方式,积极引进科技人才,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和科技研发运用能力。二是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在增加企业自身研发投入的同时,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投资者、财政扶持等方式,利用外部资金扩大研发资金池,壮大资金实力。三是选准选精项目,精耕细作、精心培育,打造优势特色和拳头产品,以项目促发展。(五)加大财政扶持,为农业科技创新营造优良环境。一是逐步提高农业科技财政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例,优先扶持农业科技创新。二是优化农业科技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研发支出的支持力度。三是突出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形成“银行贷款、财政配套”的完整体系,“两条腿走路”解决科技企业的资金难题。四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企业的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和流转市场体系,便利贷款办理、流通增值。
作者:邱泉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怀化市中心支行
篇8
关键词:农业科技:科技成果转化;现代农业产业;跨越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3.2(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1-0127-04
近年来,在各项支持政策的作用下,湖北农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绩,但整体观察,仍然具有大而不强的特征。要改变这种情况。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对科技资源要素作用的调动和现有农业科技优势的充分转化。据此。作者在充分调研和分析湖北农业科技优势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农业科技在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湖北农业科技实力与优势分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推动力。湖北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科技创新前沿阵地,农业科技整体实力在中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的优势也较为明显。
(一)涉农科研机构数量众多,研发实力较为雄厚
据调查,湖北是全国农业科技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拥有各类农业科研机构近70家,其中涉农的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多个。从省际层面来看,我省农业科技研发实力强劲,农业科研院所实力综合考评稳居中部地区首位。
(二)农业科技人才储备充足,学科优势十分明显
全省现有农业科技人才约5000人,其中涉农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农、林、牧、渔业科技活动人员和R&D人员在全国各省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排序上高居第7位和第6位。在农业生物技术、水稻、油菜、瘦肉猪育种、柑橘等多个学科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尤其是近年来在由院士和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领衔的转基因水稻、双低油菜、优质种猪、动物疫苗、生物农药、淡水渔业、优质柑橘、试管种薯等高水平创新团队中,取得了一大批代表国家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农业科技的高端人才实力雄厚。
(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推进。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湖北发挥农业科研机构、科技人才和科研基地众多的优势,全面推进创新平台建设,通过整合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等中央在鄂涉农研发机构、省级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和地(市、州)农业科技研发机构,着力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构建“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聚集了500多名农业科研与技术应用领域的科研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形成了64个科研团队,涵盖了农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主要领域。力量的整合大大增强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在“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平台上,共取得各类重大科技成果155项,其中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39项,获新品种保护和国家专利36项。有64个新品种通过品种审定。
(四)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增加,投入效果日趋明显
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各个部门的努力下,湖北农业科技项目不断增多,科技投入不断加大,为全省农业科技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以“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例,2007-2010年四年间累计获得批准的各类科研项目1510项,累计经费达到4,16亿元,取得各类科技成果424项。同时,通过对660项成果的推广转化,实现农民增收近200亿元;对125个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应用,新增就业人员17.5万人,科技投入对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发展推动作用的效果日益明显。
二、湖北农业科技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效及存在问题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是政府的长期战略。近年来,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导农业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和实施各种科技兴农工程,大大推进了湖北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升,促农增收效果较为明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湖北农业发展主要得益于科技进步,据测算,全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由上世纪70年代末的27%提高到2009年的46%。在主要作物方面,全省水稻良种种植实现了全覆盖,油菜和小麦种植的良种覆盖率也分别达到了95%和80%以上;在养殖业方面,三元杂交肉猪出栏率接近90%,克氏原鳖虾等名特优水产品占全年养殖产量超过30%。与此同时,在科技的支撑下,通过产业组织创新,全省建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农业板块,培育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化组织。据统计,截至2010年11月底,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2.7万个,辐射带动农户700万户,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目前,已经有50%以上的种植基地、70%以上的农户和养殖基地参与到产业化经营体系之中,对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形成了良好的推动。
(二)农业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能力逐步增强
长期以来,农业科技活动的主体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之中,随着农业企业实力的增强。这一局面正在发生悄然变化。据对全省大中型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这3个行业的95家企业调查,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量在2001-2007年期间基本维持在15个左右,2008年则上升到20个;R&D人员总数前几年保持在900人左右,2009年则迅速增加到1162人;研发经费也在逐年增长,特别是2009年,总额高达12428.4万元。较上年几乎达到了近1倍的增幅。企业自主创新意识的逐步增强有效的推动了全省农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生产及加工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在企业数量方面,截至2010年4月,全省已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79家,其中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企业15家,过1亿元的企业147家。“稻花香”、“劲牌”、“福娃”、“国宝桥米”、“汉口精武”、“神丹蛋品”、“萧氏茶叶”等著名品牌不断出现。竞争力与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据统计,“十一五”末全省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分别比“十五”末增加了2.6倍、5.4倍。
(三)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基本建成,运行良好
以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南湖国家农业科技园为典型代表的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有效推动了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截至目前,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共推广农作物及畜禽新品种85个,新技术、新成
果120项;选育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在湖北的覆盖率已接近50%,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超过60%。全省农作物主推新品种的60%来源于创新中心。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此外,南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东湖高新区的“园中园”,也发挥了农业科技型企业孵化和农业技术示范推广的重要作用。截至2010年底,‘翌人驻企业260多家,其中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7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80余家,累计转化成果900多项,园区种业、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及生物兽药等主导产业在全省的龙头地位初步确立。
(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全省农业科技系统上下联动。建立了以服务“三农”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了科技推动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效果。一是围绕市场热点行业。大力开展阳光培训。截至2011年5月,全省共完成农民阳光培训人数17,34万人,大大提升了农民的创业就业能力。二是进一步强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原来相关制度运行的基础上,湖北省委叉出台了《关于实行人才工作重心下移,加快推进人才强市建设的意见》。计划从201 1年开始,每年选派1500名左右技术专长突出、各地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人才,以充实市县科技人才队伍,增强科技支撑地方产业发展能力。三是扎实推进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截至2010年底湖北农村信息服务基本实现全省覆盖,“湖北农技1 10"热线用户突破220万户、协会短信用户突破5,8万户,为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撑。四是大力发展“院县共建”专家大院的新型农技服务模式。以省农科院与鹤峰县为例,_6’在“院县共建”的专家大院中,专家组已累计“出诊"80余次,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接待农民咨询380余次,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实现了对该县农业产业发展的有力推动。
虽然湖北农业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获得了显著成效,但要持续发挥农业科技优势,实现对现代农业发展支撑的长效机制,仍有几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急需引起重视:
一是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不尽合理。从全省科技经费投入看,主要流向了科研院所和高校,而流向企业的科研经费很少:从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的领域看,主要集中在科研领域,而中试转化及产业化开发环节相对薄弱:从科技人力资源空间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武汉、襄樊、宜昌等中心城市,而鄂州、黄冈、荆门等地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不但数量偏少,而且质量偏低。这种资源配置失衡现象,一定程度的影响了我省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农业科研机构分工不明确,部门之间协作不够。中央在鄂、省、地(市、州)三级农业科研单位的机构条块分割,学科、专业设置重复,研究内容和层次上下一般粗,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高技术发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方向与分工不明确,再加上部门之间缺乏相应的协调配合,致使湖北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浪费较大,总体运行效率偏低,较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对专业化、区域化和规模化生产经营的客观需要。
三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由于农业教学、科研、推广三者之间联结机制相对欠缺,致使大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渠道不畅。加之现有农技推广部门服务范围窄,经费投入少、推广人员数量偏低和素质偏弱以及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时有梗阻等原因,大大降低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造成了我省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面偏小情况的存在。
四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配套政策尚不完善。如省委、省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国有科研院所改革的政策、意见,但与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密切联系的人才流动、股权和分红、成果转让所得奖励、院所与企业产权以及科技人员从业税收优惠等配套政策相对欠缺或者政策执行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由于整个社会的科技诚信环境尚未健全,相应的奖惩机制还未建成,也相当程度的削弱了农业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发挥农业科技优势,推动湖北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农业跨越式发展是一种高水平、赶超先进、科学和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农业科技作为重要支撑,而如何实现湖北农业科技更好服务于农业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着力推进科技支持农业发展工作。
(一)加大宣传与舆论引导,提高对科技支撑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思想认识
要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加大宣传和舆论引导,进一步提高各类相关主体对科技支撑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思想认识。既要促使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明确树立“深入农业,扎根农村,服务社会”的理念,构建科研课题来自于实践,科研成果服务于生产的良性循环,又要强化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重要支撑的基本认知,还要增强农业企业及各种农业生产经营者对科技创新与技术应用的观念意识。建议省和地市州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高校或科研机构负责人、农业企业法人参加的战略合作领导小组,负责农业科技合作过程中的统筹、指导和协调。同时,设立办事机构全面推进科技项目规划、技术供需的牵线搭桥、技术合作的落实等具体实施工作,在思想和行为上,构建农业科技支撑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大环境、大平台。
(二)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改革和创新农业科技体制的基本目标就是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要结合湖北实际情况,加快推进有利于激发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积极性的政策制定。一方面鼓励和促使农业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之间的双边或多边合作,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涉农企业主动加强与相关院校及科研单位的合作并力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要建立农业科技项目、成果推广以及效益评价等全程化的评估机制,促使科技人员按照系统思维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应用。在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方面,要按照效应最大化原则,倡导各种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的实验室、大型仪器、情报资料向社会开放,改变现有体制下的低效使用。要改革和创新科研人员的聘用制度,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绩效管理,进一步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促使科技人员潜能的最大释放。
(三)建立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优化农业科技投入结构
稳定且不断增长的科技投入是实现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农业及农业科技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科技投入必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主体、多渠道投入并存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即在确保政府资金投入主渠道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领域。在实现投入总量增长的同时,必须优化投入结构和提高投入效率。要在重点安排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科技经费和中央在鄂农业科研单位引导经费的同时,还要兼顾技术薄弱地方,尤其是地(市、州)及县(市、区)的农业技术转化与推广资金的
投入,避免出现“短板效应”。在农业科技经费投向上,要在重点关注农作物育种及品质改良技术的同时,更要关注农产品加工技术和生态循环型生产技术,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持。
(四)加快推进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实力
推进湖北农业跨越式发展,首先是推进湖北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尤其是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意识的人才队伍建设。一要重点发挥高等农业教育、农业科研系统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力军作用,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要加强平台建设,利用科研平台,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学科领军人物与学术骨干人才;三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本合理使用和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机制,克服人才总量不足与人才部分闲置的浪费现象。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在保持省财政足额预算的情况下,制定并实施湖北人才跨越发展计划,以实现对湖北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强大智力支持。
(五)加强农业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企业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主体。在湖北农业龙头企业中,受企业经营者知识水平、经营管理经验以及生产经营环境的局限,尚未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与技术转化的极端重要性。以至于不但自己缺乏科技创新投入。而且还由于技术诉求不力,造成了省内许多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成为了“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外地得到了转化。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宣传引导,定期组织企业负责人到技术创新开展较好的企业学习经验,增强企业经营者对技术创新的体会与认知,从而将技术创新工作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与此同时,还要加大企业主动对接科研单位,主动寻找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与技术追寻和采纳应用的能力。
(六)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增强科技支撑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强度和力度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是实现农业科技推动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针对现阶段我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偏低的情况,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点工作:其一,积极推进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等技术研发主体与农业企业相互融结,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前者深入企业或生产实践寻找技术需求市场,后者则通过设立具体技术项目来引导或激发前者的研发行为。如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建立技术转移办公室,跟踪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的技术研发进展;或与科研单位直接组成联合体,根据自身所需,共同进行技术研发;或发出技术诉求,邀请和吸引科研单位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活动。这种形式能较好实现技术供求双方的有效对接,从而大大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其二,通过发展农民继续教育、实施农村培训工程等方式,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技能水平,刺激并增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科技需求和技术采纳能力。其三,加快推进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建设,尽快建立一种将政府主导型体系和市场导向型体系相融合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促使农业技术扩散机制的逐步形成。
篇9
关键词:科技创新;农业转方式;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发展成效;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并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紧迫的要求[2-3]。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已成为迫切的现实需求[4]。因此,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把“绿色”的内涵和要求贯穿于粮食增产全过程,实现农业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粮食生产中的引领支撑作用,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5]。文章以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为例,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在提升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水平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安徽省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加强安徽省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的建议。
1安徽省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安徽省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和6个粮食调出省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2015年,安徽省粮食总产达到353.8亿kg,实现“十二连丰”。然而,随着粮食连年增产,各种资源要素日益绷紧,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增大,粮食生产效益提升空间受限,农业的竞争力减弱,促进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1.1农田基础设施薄弱,中低产田面广量大
按照农业部《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标准,全省共有中低产田272.9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6%[6]。安徽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耕作制度改革和种植结构调整,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发生已经常态化。加之历史欠账较多,农田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1.2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由于传统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尚未彻底改变,导致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资源利用率较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进而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实施化肥、农药用量的零增长行动方案,在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1.3农业生产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粮食生产既面临价格和补贴政策的“天花板”,又面临生产成本上升的“地板”。受“两板”效应影响,粮食生产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农业生产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未来一个时期内,种植业面临着价格难升、补贴难增、成本上升的约束,农产品国内和国际双重竞争将更加激烈。
1.4农村土地流转趋向规模化,对农业轻简机械化技术需求迫切
通过加强确权成果利用,推进了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截至2016年年底,全省耕地流转率突破50%[7]。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及发展,农业经营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将对农业轻简机械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亟须在改善农机装备条件的基础上研发农机农艺融合配套技术。
2农业科技创新在促进粮食生产转型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
按照“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总体部署,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以提升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水平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淮北、沿淮、江淮三大粮食主产区和水稻、小麦两大粮食作物为重点,以农业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增加粮食有效供给为目标,牢固树立“增产理念”、“效益理念”、“绿色理念”,促进了安徽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2.1筛选、布局粮食作物新品种,促进粮食品质提升、种植结构优化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了区域主要育成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和优质专用性评价与合理布局。通过建立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标准,解析区域光温水土因子特征,筛选出适应区域综合条件的高产优良专用品种,确定不同类型品种的适应范围,构建区域布局体系。筛选出35个适合安徽省不同生态区推广种植的高产抗逆稻麦新品种,其中包括:适宜沿江江淮生态区域种植的具有每公顷产量11.25t以上生产潜力的优质杂交中籼品种6个;适宜沿淮江淮地区种植的每公顷产量达到10.50t以上、熟相较好、病虫害发生较轻、生育期适中(150~160天)的优质粳稻品种(系)11个;适宜沿淮淮北地区旱茬种植的具有高产潜力且每公顷产量9.00~10.50t的优质小麦品种12个;适宜沿淮江淮地区稻茬种植的每公顷产量6.00~7.50t的抗病高产稳产小麦品种6个。项目区普遍更换了优质品种,优质品种率达90%以上,为打造优质专用小麦和优质安全水稻生产基地,扩大优质粳稻和强筋弱筋小麦生产奠定了基础[8]。
2.2创新杂交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动水稻机械化发展
为适应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发展的技术需求,“十二五”粮丰工程水稻团队与扬州大学经过10多年的多学科协同攻关,在杂交水稻机插秧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针对杂交稻采用常规的“密播成毯、多本密植”机插栽培技术造成的“机插产量低、技术久推不广”问题,创建了“因种精量稀匀播,精准旱育化控”的杂交稻毯苗机插育秧新技术,攻克了杂交稻机插稀播成毯、壮苗早发的技术瓶颈;为更有效解决育秧方式对秧苗素质、秧龄的严重制约,率先研制出杂交稻钵苗机插育秧新技术,探索了杂交稻带蘖中苗无植伤机插的新途径;研制了2ZGK-6型行距无级可调高速水稻毯苗插秧机和2ZB-6A(RXA-60T)型钵苗高速插秧机及配套设备,提高了插秧机的适应性和机械栽插的精准性;创立了“精量稀播毯形小苗少本机插平衡栽培”和“少粒精准穴播钵体中苗稀植机插平衡栽培”两套技术新模式。技术成果先后被农业部和皖、苏等粮食主产省列为水稻生产主推技术,累计推广面积417.66万hm2,引领了我国杂交稻机械化栽培技术发展[9];核心成果于2015年获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
2.3研制土壤培肥改良技术,促进砂姜黑土地区粮食整体生产水平提升
砂姜黑土是黄淮海平原三大低产土壤之一,在安徽省淮北地区分布面积最大,可达155.77万hm2,占全国砂姜黑土总面积的48.3%。其中,伴有属因子的砂姜黑土面积占全国的57.5%。砂姜黑土的障碍属性一直是该地区粮食生产强基提质的瓶颈。项目组基于1981年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发现了砂姜黑土长期单施化肥土壤pH变化规律、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趋势及地力贡献率下降的特征,揭示了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砂姜黑土肥力演变规律及微生物学特征差异;明确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是限制产量的关键肥力因子,探明了有机肥、化肥长期配施与小麦持续增产的关系,小麦产量变化及其稳定性对长期不同施肥技术的响应机制。另外,探明了小麦-玉米周年全量秸秆还田与土壤肥力、肥料效应及作物产量的协同作用,明确了砂姜黑土氮素供应特征及高产小麦养分吸收特性,开展了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玉米周年均衡施肥技术研究,研发了4种以有机肥、化肥配施,秸秆还田为核心的培肥技术模式,创新了砂姜黑土培肥改良理论与技术。近3年来,成果累计推广面积285.26万hm2,增产粮食142.77万t,新增社会经济效益31.05亿元;核心成果于2015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4创新水稻重大病虫害预警与安全防控技术,健全水稻病虫害安全绿色防控体系
针对安徽省近年来水稻病虫害产生的新问题,以促进水稻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为目标,系统研究出水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的发生规律,从生态学观点出发,提出了沿淮稻区本田“前期不防治,中后期抓关键期”防治“两迁害虫”,以及以调整品种播期为中心的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剑叶完全展开至其后5天防治稻曲病的新策略;研制出30%烯唑•咪鲜胺悬乳剂、50%阿维•丙溴磷EC等水稻病虫害防治新药剂;开发了水稻主要病虫害预测预警平台,并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构建了安徽省水稻重大病虫害预警与安全防控技术体系。另外,制定了安徽省地方标准《沿淮单季稻优质高产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规程》,在生产上进行了大面积应用。该成果近年来在水稻主产区累计推广面积达187.93万hm2,不但节本增效,而且挽回大量经济损失,获经济效益55.69亿元;核心成果于2011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5开发新型高效肥料,引领作物绿色高效施肥新技术
为解决粮食生产中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拔节肥费时费工等问题,在氮素实时实地、磷钾恒量监控和中微量元素因缺补缺施肥策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建立了安徽省主要土壤类型小麦、水稻的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及与之相配套的施肥推荐技术体系;在研制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的肥料增效控失剂基础上,开发出控失性复合肥、控失活化磷酸二铵、活化态硫基复合肥、活化增效尿素、保水型复合肥等新型环保肥料,在安徽省年示范推广面积达40万hm2以上。新型高效肥料有效养分供给时间长,可达到110天以上,作物增产幅度可达11%~19%,肥料利用率提高了10%以上,实现了区域粮食作物施肥高效、简化、节本。同时,可以保水保墒、改良土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广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2.6应用绿色优质增效技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户的种粮效益
在典型生态区对筛选出的新品种开展配套栽培技术试验,集成不同生态区稻麦新品种绿色优质增效栽培技术体系,开展试验验证和技术熟化,制定19项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并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了优质粮食的产业化开发,提升了安徽省粮食竞争力,增加了农民的种粮收益。在18个县先后扶持建立了180个稻米专业合作社、480个植保合作社、246个农机合作社,鼓励和吸引龙头企业参与项目区建设,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例如,作为项目实施县之一的肥东县,以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契机,在核心区和示范区连片种植新两优6号、丰两优4号、丰两优香1号等优质品种2万hm2,协助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新禾”、“双龙”米厂与农户签订订单,以统一优惠供种、加价8%回收稻谷的方式,创立“企业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经营模式,开发一批“岱山湖”、“银鱼香粘”和“包公”牌优质无公害大米产品,其中,“包公”牌大米获省级名牌农产品称号,极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怀远县培育省市级稻米加工龙头企业19家(省级6家),稻米合作经济组织70个,建成全国最大的县级优质粳糯米生产基地和交易集散地。糯稻生产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品牌化加工、产业化经营、系列化开发、订单化销售多种机制体制并存的良好格局,带动全县稻米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核心成果于2016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
3加强安徽省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的建议
“十三五”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实施“调结构、转方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8]。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根本遵循[9]。在新的形势和背景下,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急需及时做出响应和判断,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开阔的视野,明确定位、调整方向、创新思路,在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10]。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研究,强力支撑区域农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以期为安徽省粮食增产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3.1中低产田土壤培肥改良技术
安徽省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中低产田面积大,耕地基础地力已经或正在成为粮食增产潜力发挥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促进耕地资源质量的稳定提高,走内涵式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道路更能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必须坚持长期定位试验,探索长期施肥条件下农田地力演变规律与地力提升途径;研究秸秆等有机物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激发促进技术和生物驱动技术,以及有机-无机-生物耦合的全耕层培肥技术,构建以土壤有机质提升和全耕层培肥为核心的土壤培肥技术集成模式。
3.2肥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农业投入品在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但目前存在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等突出问题,带来了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亟须改进生产方式,减少不合理投入,提高生产资料利用效率和效益。在选择和培育水肥资源高效协同利用的作物新品种基础上,通过新型高效肥料等新产品的运用来提高生产资料投入的精准性;同时,研究作物养分与水分吸收的时空耦合机理,提出不同生态区优化水肥交互管理模式和节水节肥栽培技术。
3.3区域气象灾害、病虫草害防控及应变补偿技术
安徽省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气候灾害和病虫害发生频繁,开展江淮地区抗灾避灾研究,变对抗性农业为适应性农业,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深入研究粮食作物逆境胁迫机理与避灾补偿栽培技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防灾减灾技术、病虫害发生变化规律及绿色防控关键技术,构建三大作物主要病虫草害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一体化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3.4粮食作物轻简机械化栽培技术
近年来,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土地流转的步伐。在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下,农业经营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也对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加快研究小麦耕整地质量和播种质量提升技术、水稻机械直播节本高效栽培技术与模式、玉米标准化机播和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
3.5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区域比较优势,促进粮食生产由规模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方向转变,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机制,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建议加强优质高产粮食作物品种筛选及区域优化布局、稻田综合种养生态农业生产模式、高档优质专用型粮食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粮深加工工艺等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
3.6信息技术与粮食生产融合创新
农业信息技术是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可以应用于大田作物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具有提升粮食生产信息化水平,推进粮食生产过程智能化、精准化管理的作用。建议构建不同区域农田土、肥、水、气等多层次本底信息数据库,制订基于云平台环境下的多元化两熟制作物生产管理协同决策方案,研发作物生产轻简化作业信息管理关键技术与智能作业装备,建立“互联网+”型江淮中部多元化两熟粮食作物生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10]。
4参考文献
[1]王宇.为农业转方式起好步开好局[J].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2015(4):1
[2]韩长赋.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努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2月22日)[J].农村工作通讯,2015(1):10-19
[3]杨雄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农业科技管理,2015,34(1):1-3,6
[4]刘丽伟,高中理.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新态势分析——以湖南、广东创意农业为例[J].农业经济,2014(12):3-6
[5]孔令聪,肖扬书,曹承富,等.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技术示范推广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2):53-56
[6]孔令聪,李静.粮食安全背景下的安徽省粮食生产[J].安徽科技,2014(2):28-30
[7]本刊编辑部.贯彻新理念建设生态农业强省深化改革培育“三农”发展新动能[N].安徽日报,2017-01-10(6)
[8]王方.缩差增效,黄淮海小麦还有潜力[N].中国科学报,2017-05-17(6)
[9]张晓,张春锋,宋健,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对加强科技创新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3):9-11
篇10
一、明确岗位职责,有效开展工作
我工作岗位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组织拟订全市科技发展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研究确定全市科技发展的重大布局和优先领域,推动科技进步。组织编制全市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对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组织申报科技项目计划并组织实施;协调组织与科技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负责科技宣传、科技培训、科技信息管理等工作;指导科技成果转化;负责农业科技110服务体系建设等等。只有明确岗位职责,才能有效开展科技工作。
二、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多方支持
进一步加强与上级部门、上级领导的联系,经常汇报工作、提出建议等,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主动与市农业、热作、农技、畜牧、财政等部门进行沟通,经常听取同事、群众的意见,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总之,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才能统筹协调全盘工作,实现科技工作目标。
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抓好当前几项重点科技工作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科技工作。要推进科技工作的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紧密联系实际,不断创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领导方法,改革完善各种不利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
整合科技资源,抓好科技项目。结合我市优势产业和资源特点,整合各类科技资源,精心组织、策划科技项目,争取上级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以科技项目作为科技工作的主要抓手。当前要重点抓好富民强市、兴隆咖啡等科技项目的实施,加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 上一篇:乡镇法治建设总结
- 下一篇:区残联康复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