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一体化发展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文旅一体化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文旅一体化发展

篇1

(铜仁市委党校,铜仁 554300)

摘要: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农旅一体化是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客观需要。在西部地区,以自然生态为主的现代旅游和以山地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各有优劣,二者融合发展可以有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本文以西部地区A区为例,在深入分析农旅一体化带来机遇的基础上,探讨发展现代农业路径和对策。

关键词 : 农旅一体化;现代农业;现代旅游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006-02

作者简介:王慜(1983-),女,浙江绍兴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现为铜仁市委党校讲师。

0 引言

农旅一体化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完善而促进生产关系、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变化的必然过程。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传统农业是以产品生产为主,重点是作物种植和畜牧水产养殖,着眼于以耕地为基地的农户经营,是一种为满足自身需要而生产,相对低水平的发展形式。现代农业则是一种满足基本粮食需要基地上的商品生产,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旨在在维护生态效益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开发利用全区域的生产资源,满足市场需求,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1 农旅一体化与现代农业发展概述

1.1 农旅一体化的范畴界定

农旅一体化,就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在城乡互动的基础上,开创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两栖化经营模式,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业的一种发展方式。具体来说,农旅一体化有农旅合一、乡村景区化、产业立体化、经营共生化等方式。农旅一体化是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的一种农业类型,它拓展了旅游资源的类型,使农业焕发出新活力。

1.2 农旅一体化是现代农业化的一种趋势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产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断产生矛盾冲突,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旅游农业就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互融合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农业休闲旅游等农旅一体化产业项目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1.3 农旅一体化使农业和旅游业实现双赢

农旅一体化通过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的挖掘,使旅游吸引物的内容得以丰富;旅游服务向农业部门的延伸,也使农业从满足人们生存需要扩展到了满足人们发展与享受的需要,使农业服务业得到了优化发展。农业旅游也会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与旅游的融合互动,帮助增长产业链条,增加产业边际效益,帮助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农旅互动的“三农”效应与旅游效应,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密切城乡交流,扩大农村社会开放度。开拓旅游新领域,丰富旅游产品和缓解假日旅游热点压力。农业与旅游两者的有机融合让该村找到了一条壮大集体经济,发展乡村休闲避暑旅游的道路。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民正踏上这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向着幸福新生活迈进。

2 A区农旅一体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2.1 A区旅游产业资源丰富

A区是地市级城市所在地,下辖5个街道、4个镇、5个民族乡,具有“黔东门户”、“黔东宝镇”之称,这里自然、历史、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之多,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还有民族风情园、三江公园、周逸群故居、东山楼阁、东山寺、锦江公园、十里锦江、文笔峰公园等景区,距离佛教名山梵净山80公里,距湖南凤凰古城55公里。近年来,A区所在地级市重点投资开发建设了一批风景名胜区,新建了一批星级宾馆,更促进了A区乡村旅游的发展。

2.2 农业产业基础良好

A区优质稻种植面积65023亩,总产量28800吨;高淀粉红薯种植面积25473亩,总产量41232吨;花生种植面积11141亩,总产量1060吨;油菜种植面积36144亩,产量4880吨;油茶种植面积24570亩,占油料类种植面积的34%,产量36吨(油茶处于发展初期);蔬菜产业,目前全区在2011年以后种植蔬菜面积超过46369亩,不包括食用菌;精品水果产业预计2020年达到5万亩;中药材产业处于发展中,畜牧与水产业现逐步由散养向规模化发展,其中水产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

3 A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

以“农旅一体化”为目标,为农业生产导入现代旅游服务要素,重点打造三个现代农业园区,率先实现“农业景观化、园区景区化、生产定制化、生活乡村化”的一体化目标。通过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效应,连片开发、整体提升,带动其他乡镇新农村建设提升,推动A区农业转型升级,形成经济新的增长点。

同时,基于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在A区生态农业现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按照“以农为本、农旅结合、突出特色、提升跨越”的指导方针,围绕“生态化的山区环境、品质化的农业产品、创意化的产业体系”三大核心,对生态旅游、休闲旅游项目进行“一心一环一区两翼”的整体空间布局,适当增设生态农业对文化旅游的服务功能、休闲度假功能和人文价值提升功能,促进农业与服务业、旅游农产品加工产业、农业休闲与体验产业和农业文化与创意产业等四大产业对接,使旅游产业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创新发展,以增强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产业增效。

4 农旅一体化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对策

4.1 农业发展向由循环生产型向旅游服务型转变

现代农业应该摆脱以往通过生产粮食、副产品等解决温饱问题的传统发展模式,要就地取材,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的利用潜力,发展生态农业,同时将现有资源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利用旅游产业为农业产业打开市场,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达到美化农村环境、提供旅游观光和调剂劳动以及学习、享用农产品的现代旅游农业。

农旅一体化产业链的延伸、整合和优化要以旅游企业为龙头,优化配置相关产业。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转变产业运作方式,通过多产业融合整合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单一的经济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

4.2 农产品类型由传统初级产品向特色品质产品升级

为游客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新鲜农产品。传统农业以满足温饱为目的,只提供缺乏特色和亮点的初级农产品,农产品增值空间不大,无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另外,农产品销售模式比较落后,致使产品打不开市场,无法实现产业升级。要对农产品进行创意加工,实现碧江区文化的物化,着力实现产业转型。在销售环节,应该对初级农产品进行二次加工,同时引入互联网销售模式,让农副产品真正规模化、标准化。

4.3 发展质量农业,提供有机、无公害、绿色产品

引入绿色生态理念,为游客提供优质优价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就现代农业而言,除了要增产,更应该向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以适应市场发展趋势,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发展。以无公害、有机、绿色生产为切入点,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及生产技术规程,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着力打造品牌优势。另外,需要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园区,执法机构应该对农产品加强监管,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溯源体系和监管体系,促进农旅一体化发展。

4.4 加强组织,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一是合理规划。根据农旅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合理规划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整体布局,打造品牌产业,促使农业与生产加工业、旅游业等多个产业的融合,以此形成优势产业;规划生态农业产业园区时,应根据当地农业特点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农民增收。

二是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集中财力、物力、人力等多方资源,为农业产业升级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基础设施,着力打造农产品物流体系。另外,要积极吸引工商、民间、外商资本投农,逐渐构建政府、社会等多元化的筹资模式和运转方式。

5 对策效果分析

现A区突出特色优势产业,创建品牌,组织中、高级以上职称的农业技术专家技术服务团,加大了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实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培训、观摩考察等,以点带面带动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发展。目前,A区现代农业园区共计完成投资30012万元,占年度计划数的100.04%,据2012年统计数据:建成专业蔬菜基地1.2万亩,油茶基地2.3万亩,竹林基地0.9万亩,中药材基地0.2万亩,粮经比由6:4调整为4:6,农森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1.8亿元,同比增长9%。

6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农旅一体化的发展将越来越受到关注,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不仅是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进行生产,而是以市场导向的经营理念。农业生产种类不仅是传统的农产品,而且包括各种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经营,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通过本文研究分析及展望,确定A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进而带动乡村旅游农业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祁黄雄.区域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的技术方法与实践[J].国土开发与整治,1998(1):48-50.

[2]张永贵.投资新领域:城郊休闲农业[J].中国投资与建设,1998(6):48-49.

[3]刘杰.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1(2):214-217.

[4]陈琳.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农业旅游的发展[J].黑河学刊,2006(2):27-29.

[5]张文建.农业旅游:产业融合与城乡互动[J].旅游学刊,2011,10(26).

[6]张莹.农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

篇2

贵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强调,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做强做优大生态长板。水城县牢固树立五大新发展理念,按照“四个价值”最大化的要求,以“三变”改革为统领,坚持改革先行,推动绿色崛起,把绿色理念贯穿“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先行示范县”建设的全过程,以“六路共进”为主要战略路径,注重发展底线与生态底线“两线”一起守,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两山”一起建,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两化”一起抓,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水城特色的“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奋力推动“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迈上新台阶。

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之路

全面整合各种资源,加大对生态旅游、生态科技、生态养生等生态经济的发展力度,形成生态产业链,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努力把水城县打造成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县”。

坚持生态建设、保护、开发统筹推进,依托野玉海管委会,全面加大对玉舍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力度,将玉舍森林公园打造成为贵州的“林海雪原”。

加大杨梅林场的_发建设力度,加强与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生态科技“产学研基地”,将杨梅林场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生态产业园区。

加大生态示范带的打造力度,重点打造玉马线美丽乡村产业示范带和北盘江美丽乡村生态示范带,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推动全县生态产业的建设水平。

坚持走产业生态化之路

加大绿色园区建设力度,着力打造一批规模化基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生态化景观、循环化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精品农业园区。

加大绿色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把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技术与循环经济技术有机整合起来,把技术标准化与技术绿色化结合起来,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高效绿色农业技术体系。

加大绿色产业发展力度,坚持把产业发展与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矿山复绿等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注重选择经济价值高、观赏价值好、绿化效果佳的产业品种,让经果林变成生态林,让产业带变成绿化带,让产业园区变成生态园区,努力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

坚持走规模化发展之路

坚定不移地围绕全县“特色产业”,按照“能退则退、应退尽退”的要求,坚持以“三变”理论为指导,全面总结推广“村企连合、产业连片、基地连户、股份连心、责任连体”的“五连模式”,在巩固好上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成果的基础上,迅速掀起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向规模化发展,以规模化提升产业绿色化效果,形成生态效应。

加大农业产业经营主体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全面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努力把种植大户培育成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成小微企业,把小微企业培育成龙头企业,把龙头企业培育成精英企业,把精英企业培育成企业集团,推动农业产业向组织化、规模化发展。

坚持走多产业融合之路

积极探索大农业、大融合、大发展的机制,注重整合部门力量、项目、资金等各方面的资源,全面构建农业、林业、水利、移民、扶贫、生态、畜牧等“多位一体”的大农业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大农业的效益。科学规划好产业套种,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扩大复种指数,增加单位亩产,积极探索走出一条以短养长、长短互补、种养结合、多产融合的发展路子。

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做大做强双水物流中心。充分发挥水城经开区和5个管委会的作用,广泛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等产业融合发展。

着力在农产品加工、保鲜、包装、运输、销售、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拉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努力实现种、养、加一体化和产、加、销一体化,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

坚持走精品化发展之路

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围绕“六精”打造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以“产业结构上是精致农业、产品生产上是精品农业、技术路线上是精准农业、设施装备上是精良农业、生态环境上是精美农业、经营主体上是精英农业”为发展方向,按照促进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要求,整体推进农业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特色农产品附加值。

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立足市场导向,注重发展本土优势品种,加大品牌打造力度,着力巩固好水城县已经获得的国家级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省级猕猴桃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省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等成果,充分利用好水城春茶、水城红心猕猴桃、水城小黄姜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加大特色农产品品牌的打造力度,积极培育一批具有水城特色、深受市场欢迎的品牌,力争每个乡镇注册1至2个特色农产品商标,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向品牌化、精品化发展。

牢固树立示范意识,大力发展示范农业,按照细致、精致、极致的要求,加大对全县“九大产业带”和“三百产业长廊”的提升打造力度,推动农业向产业化、标准化、精致化发展。

坚持走农文旅一体化之路

坚持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切实把产业发展与景区景点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让产业带变成景观带,努力实现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旅游价值、社会价值“四个价值”最大化。

篇3

四月的仁怀,春和景明。

茅台镇酒香四溢,1915庆典广场、杨柳湾街等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赤水河旅游公路上车来车往,道路两旁工人们正忙碌着装扮绿色新妆;坛厂镇神采八卦园花香扑鼻,典雅民居错落有致……

距全省第十一届旅发大会在茅台镇召开不到一个月时间,仁怀市正快马加鞭,鏖战正酣。

遵义市委常委、仁怀市委书记张翊皓表示,要抢抓省十一届旅发大会召开机遇,加快把旅游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推进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

做“大”旅游品牌

“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这是清代大儒郑珍路过仁怀的咏叹,道出了仁怀这片土地的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

仁怀地处赤水河中游,大娄山脉西段北侧,是长江上游的绿色生态走廊,是驰名中外的国酒茅台产地,历史上川盐入黔的重要通道,也是“四渡赤水”三渡之地,国酒文化、文化、盐商文化、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云帱山森林公园、山森林公园、盐津河大峡谷等自然景观相映成趣。

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国酒文化犹如赤水河畔一颗璀璨明星,煞是惹眼。

“风来隔壁三家醉,雨过开瓶十里香。”堪称“活化石”的传统酿造技艺,加之不可复制的气候和得天独厚的健康品质,成就了享誉世界的国酒茅台和特色鲜明的酱香仁怀。

在仁怀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陶制酒器和疑似宋代酒窖池等文物,无声地诉说酿酒业悠久历史。清道光《遵义府志》载:“茅台酒,仁怀城西茅台村制酒,黔省称第一……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描绘了当年茅台酒的品牌、酒质及生产规模。

从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到建国后成为规格最高、彰显高贵的国宴酒、外交礼仪酒,再到如今“仁怀酱香酒”品牌价值位列全国区域品牌榜首,无不彰显国酒茅台的高贵气质和独特“身份”。

2015年4月,知名战略咨询专家王志刚到仁怀把脉仁怀市旅游产业发展时表示,一个地方旅游产业发展,要紧紧围绕唯一性“找魂”,并延展产业链支撑旅游产业发展壮大。茅台品牌的唯一性,使其潜力价值巨大!

依托酱香白酒的品牌影响力,仁怀把“酒”列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在“酒”文化旅游上做足功夫。

“十二五”期间,仁怀实施“旅游兴市”战略,把“酒”始终列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加速发展国酒茅台工业旅游、白酒文化旅游和红色文化旅游,并将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相结合,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旅游产品从单一观光游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的结构转型,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仁怀累计接待游客1593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收入180亿元,年均增长23.2%。

乘着第十一届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在仁怀举办的东风,仁怀按照“全景域体验、全过程消费、全产业融合、全民化共享”要求,加快构建“一心两带三区四游”(茅台镇国酒之心;赤水河酒文化旅游体验带和仁赤高速休闲产业经济带;盐津河度假区、空港生态旅游度假区和五马河、九仓河流域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区;国酒之心探秘游、文化体验游、酱香名酒品鉴游、美丽乡村度假游)旅游体系,努力建成一批以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和度假养生为主题的景区景点,精心培育山地旅游业态,促进酒旅、农旅、文旅、商旅、城旅深度融合,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仁怀的雄心,到2020年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600万人次,旅游业占全市GDP的6%,占服务业的20%,力争把茅台酒文化打造成世界酒文化第一品牌,把茅台古镇打造成国酒之心,仁怀市打造成国酒文化之都、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做“精”旅游产品

在茅台镇中心的赤水河畔,一座具备游客接待、酒文化体验、赛事活动办公及集散场所等功能的茅台驿站已经建成,这个赤水河旅游公路慢行线的起点站将在旅发大会召开之际投入使用。

从茅台驿站顺着赤水河沿岸往北,一条红色橡胶沥青铺设的自行车道途经仁怀二合镇、合马镇、沙滩乡以及习水县部分乡镇,止于赤水市复兴镇,全长160公里。与慢行系统几乎并行的赤水河旅游公路全长154公里。在仁怀境内,旅游公路沿线设有景观带2个、驿站4个、赤水河低空飞行和房车露营地1个。

遵义市委常委、副市长王祖彬介绍,赤水河旅游公路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赤水河流域“四河四带”战略部署的实际行动,目的是将赤水河打造成休闲、度假、体验式的旅游目的地,带动区域经济、文化、产业等全方位协调发展,将赤水河流域打造成千亿级的旅游产业带。旅游公路按照“贵州第一、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最美旅游精品线要求,充分结合沿线的自然景观、地形地貌以及丰富的酒、盐、古镇、文化等资源,系统打造旅游线景观景点和配套服务设施,着力提高旅游吸引力和吸附力,达到休养、健身、养生、体验、探险的目的,最终实现因地制宜、标准适度、休闲体验漫游的目标。

这是仁怀市为实现旅游业“井喷式”增长所打造的旅游精品线路之一。仁怀市委副书记、市长梁铮说,仁怀将以打造赤水河国际旅游精品线和打造茅台工业旅游创新示范区为统领,推动旅游提速取得关键性成效。

2012年8月,省委省政府提出:“把茅台镇打造成为‘贵州第一、全国一流、世界知名’文化旅游名镇。”

围绕这一目标,2013年,仁怀市以工业旅游为主抓手,打造形成酒文化旅游体验环线,南北游客接待中心,国酒生态度假体验区、国酒红色文化传承区、国酒历史生态展示区、国酒现代生态展示区的“一环两点四区”功能布局,建设茅台古镇文化产业园,倾力打造5A级景区,着力打造全景域旅游,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旅游名镇。

如今,走进茅台镇,入口牌坊、南坳立交、茅台酒厂新大门、白酒一条街、1915庆典广场、杨柳湾商业街,灰色飞檐和砖墙、深色雕花门窗、青石板路,独特的人文景观让人目不暇接;祭酒台上,世代传承的酒道礼仪庄重肃穆;酒文化城中,千年光阴凝结于酒的智慧让人感慨;茅台酒厂内,神秘的生产工艺让人流连忘返……当游客进入茅台酒厂工业旅游区,便可以从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上领略国酒茅台的无穷魅力。

茅台古镇的建设,打破了仁怀景区景点“群龙无首”的局面。

在做大做强工业旅游的同时,仁怀积极转变思路,聚焦现代农业园区主阵地,通过实施“农旅一体化”战略,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走进喜头镇云乐新村,青瓦、灰墙、雕窗的黔北民居鳞次栉比,屋舍前后绿树成荫,娱乐小广场上村民悠然自得,俨然一处“宜居、宜游”的世外桃源。

“新村建成后,来这里玩的人多了起来,每逢节假日更是挤满了人。”村民胡自胜告诉记者。

云乐新村是仁怀农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鲁班生界“苗山人家”乡村旅游以及九仓三星坝等美丽乡村度假游逐步兴起,仁怀・台湾生态农业园、苍龙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等项目相继建成。正着力打造的坛厂“神采八卦・醉美乡村”、苍龙花木年华等乡村旅游项目也将在全省第十一届旅游发展大会上精彩亮相。

一张张靓丽的旅游名片,展现了仁怀市旅游业提速发展的缤纷与活力。

做“优”旅游配套

从仁赤高速仁怀站驱车往仁怀市区行驶,一条长6.7公里的中茅大道两旁花繁叶茂、层林尽染。这是2015年由茅台集团和仁怀市政府共同斥资4.3亿元打造的中茅生态旅游文化走廊。

产业增绿、公园添绿、乡村透绿。为了给旅游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仁怀实施“一城一心四线”(即中心城区,茅台镇,遵赤高速仁怀段及中茅快线、原S208线中茅段、坛茅一级公路、赤水河谷旅游公路)绿化工程,在2015年打造园林式景观1.5万余亩、造林15.5万亩基础上,今年又完成种植花草3000多亩、乔灌木栽植500多万株。

“把丰碑刻在青山上、把政绩融进碧水里。”仁怀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气魄,加强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让绿水青山成为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为了给游客营造舒适良好的旅游环境,仁怀市委市政府打出旅游配套服务的“组合拳”,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

让游客游得顺心。

在贵阳工作的仁怀人熊俊深说,前几年,他陪一位广东朋友来仁怀旅游,两人坐了6个多小时的大巴车才抵达仁怀,舟车劳顿,还没玩尽兴就累得不行,而今只需要两个多小时。

如今,随着仁赤高速、茅坛快线建成通车,昔日三不沿的内陆县市,形成了连接周边县市的1小时交通圈,茅台机场建设加快推进,预计2016年6月首航。大交通的改善,成为仁怀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器”。

让游客住得安心。

目前,全市范围内共有酒店、宾馆、客栈50余家。仁怀高端打造了茅台国际大酒店、星辰尊悦大酒店,建设“杨柳湾”、“茅台人家”、“茅台印象”等一批主题客栈,全面提升天豪、国酒门等现有酒店,客房达到1800间,床位达到3000个。不同的住宿条件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

让游客购得称心。

位于遵赤高速公路的仁怀服务区,一个名为“中国酒都名酒汇”的商铺里面,白酒商品琳琅满目,前来购买的游客络绎不绝。

“中国酒都名酒汇”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15年10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已吸引并精选了仁怀境内茅台、国台、钓鱼台、酒中酒等30家名优白酒企业600余款品牌加盟入驻,交易额近2000万元,吸引消费者10万人次。

为让游客带回一份有意义的纪念品,仁怀打造了集交易、品鉴、观光等为一体的全套式商业综合体,并综合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商业模式,精心设计打造了集白酒文化体验、名酒品鉴、线上线下销售为一体的白酒营销平台,真正实现“黔货出山、名酒先行”。

让游客玩得开心。

篇4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破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这一年,瓮安经济发展综合测评名列全省县域第一方阵第11位,全面小康实现程度95%以上,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03亿元,财政总收入21.3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4.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67亿元;瓮安经济开发区名列贵州省级百亿级经济开发区第3位;成功打造“都匀毛尖茶核心基地、珍稀名贵茶优质产地”,创建“欧标茶”品牌,产品远销国外。实现46个贫困村出列,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73万人,退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出租汽车行业市场化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走在全省、黔南州前列。

未来五年,瓮安将按照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为工作总纲,以开放促开发、以共享促和谐,加快推进“工业大发展、城乡大统筹、农业大聚变、文旅大融合、环境大提升”五大跨越任务,大力实施“一城两带三组团”主体功能区战略和“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民生改善、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五大精准行动,争当黔中腹地协调发展排头兵。

抓好五大跨越任务

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奋力实现工业大发展。强化煤电磷(锰)一体化、黄磷节能环保磷电化一体化、新型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磷系阻燃剂等大项目支撑,金正大、芭田、天一矿业、源翼矿业等大企业带动,形成一批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千亿级产业园区,打造全国煤电磷一体化产业示范基地;争取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及杭州锦江集团等大型企业入驻,重点推进黄磷、磷酸等磷化工产业发展。发展装备、管网等配套工业,加快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新型建筑建材业、特色轻工业、高端瓷器产业;建成经济开发区新增配售电网,加快推进热电联产、坑口电厂等自备电厂建设。大力实施乌江云物流中转货场、水运码头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奋力实现城乡大统筹。实施“北调南育西控中改|扩”战略,加快推进县城东部拓展区和老城区优化建设协同发展。大力实施城市环境提升工程,加强小区建设和城市精细化管理。建成“十横六纵三环”的城市主干路网骨架,建设一批湿地公园和人工湖泊。到2021年,建成黔中经济区次中心城市,实现撤县设市目标。推进猴场镇与县城一体化;加强江界河镇、天文镇融合互动发展;加快珠藏镇产城融合发展,打造瓮安北部节点小城镇;突出茶旅一体化,推进建中镇、中坪镇互带互促发展;促进永和镇、岚关乡休闲观光游品质提升;支持平定营、玉山等小城镇建设,打造产业支撑强、区域特色突出的城镇集群。大力推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0+N”工程建设,积极探索“城市农庄”新模式。

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为引擎,奋力实现农业大聚变。大力发展茶产业,建成高标准生态茶园25万亩、加工厂30家,年产值20亿元以上;年种植辣椒20万亩,产值10亿元以上,形成“瓮安辣椒”地标品牌;推进以珠藏镇为核心的肉兔特色养殖,加快形成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模式;做强果蔬产业,抓好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抓好猴场等7个省州级现代农业园区品质提升,积极开展省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申报工作。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大户。

坚持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奋力实现文旅大融合。推进以“十二塘”为核心的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建设,创建国家5A级景区;打造朱家山国际山地休闲旅游、开发江界河水上游乐度假旅游,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清水河“亚洲第一大桥”景区。推进“旅游+”、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山地户外运动为一体的体育旅游产业,打造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基地;推进旅游业与红色文化、茶文化、农耕文化、辞赋文化、戏曲文化融合发展;加快瓮安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打造全省文化旅游创新示范区、黔中文化旅游度假基地。重点建设经开区综合物流商贸示范园区、瓮安乌江云物流园区和干塘化工物流园区,形成汇集物流业、金融保险业、商贸流通业、会展业、文化产业、电子商务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商贸体系。

坚持以绿色发展为统领,奋力实现环境大提升。加快环城林带和城镇生态建设,实现重要水源地15至25度坡耕地、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全部退耕,守住84.85万亩森林生态红线。实现城乡垃圾处理全覆盖,县城和建制镇垃圾集中处理率达95%以上。整治“六黑”行为,抓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河道及水源地污染监测防治等重点工作。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以磷化工产业为基础,打造煤电磷、煤电铝一体化产业示范基地,提升磷、煤等传统产业科技含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持项目审批“环保第一权限”,杜绝引进污染企业。

实施五大精准行动

实施脱贫攻坚精准行动。全面落实“1+10”精准扶贫配套文件和“1+9”行动计划,按照“五个三”要求,全面完成3070户12806人搬迁安置任务。大力发展核桃、蔬菜、茶叶等扶贫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发展。重点建设3至5个扶贫产业园区、10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和20个产业扶贫示范村,确保每个村至少有1个支柱产业、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开展贫困户“零就业家庭”清零行动,实现1户1人就业全覆盖。推进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实现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从小学到大学资助全覆盖,提高贫困人口新农合和大病保险报销比例。

实施基础设施精准行动。推进铁路、干线公路、港口、通用机场规划建设,建成瓮开、瓮黄、余遵(瓮安段)高速公路,形成“一纵四横”高速公路网,着力构架“六纵四横八联”普通干线公路网;实施人饮、灌溉、产业、景观等水利建设,建设塘坎上、大岩等骨干水源工程,保障工业用水需求,解决县城规划区供水问题。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推进都匀至瓮安天然气管道建设;建成瓮安光网城市,积极推进“光纤宽带”进农村工程;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探索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向乡村延伸;实现县城及乡镇网速率每秒50M以上,农村每秒12M以上,无线网络覆盖公共场所及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行政村有线电视覆盖率100%。

实施民生改善精准行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以上,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以上。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以上,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98%以上。推动县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县中医院达到三级中医医院标准。积极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健全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标准化数据库,建成瓮福食品检测中心。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进农家和图书推广工程。

篇5

这里峰丛与坝子交错,山地和丘陵7871平方公里,为区域总面积的84.9%,是“地无三里平”的典型代表。

这里奇色异景,天蓝风清,风景区占幅员面积的12%以上,在贵州高原苗岭山脊线上熠熠放彩,是“定会胜江南”的预言之地。

2014年底,安顺市成功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成为全国62个地区、25个地级市试点之一,也是贵州省第一批地级市试点。到2020年,这里要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7%的目标。

“没有条件摊大饼,只有让你蒸小笼。”试点安顺,借势造势,将城镇化的足音点击在山水间,探索向前。

怎么因地制宜?

探索打造“一分三向”安顺模式,以“城镇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否延伸到位”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逐步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市区、向县城和重点镇、向美丽乡村集聚。

“以前这里又脏又穷,鬼都不来,做梦都想不到会变得像风景区一样,每天这么多游客”。旧州镇浪塘村的赵英妹、杜云伟夫妇,拖着2个孩子在浙江打工十多年,今年春节回家后开办了“农家仙”饭店,当起了老板,两人异口同声地说:“家乡这么好,再也不出去了。”

“只要把家乡打造精彩了,外面的世界就显得无奈了”。旧州镇党委书记刘可立告诉记者,2014年以来,旧州采取“1+n”模式,旅游古镇带动周边美丽乡村,浪塘、文星、把士等村寨已见初效,镇村返乡人员创历年来最高。

城镇化要见楼市栉比,更要有万家灯火的点缀。安顺山多绵延,城市容纳有限,城镇化更需融于山形水势之间。

“山为背景,点上着色,各美共美,点点相映。”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市新型城镇化办公室主任陈好理给我们诠释“蒸小笼包不摊大饼”的函意:“向市区集聚一些,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一些,向美丽乡村集聚一些,就地转移,就地致富,共同发展。”

市区:棚户区改造+综合体建设,新天地、万绿城、家喻大都会、22座城市山体公园、166座山体绿化……钢筋水泥为形,住购行娱为质,路网织密,绿地铺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8%,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县城及镇:旧州的文旅结合、夏云的城园合一、白岩的产旅融合、龙宫镇的农旅结合……15个示范小城镇日新月异,宜居宜游宜业宜养生,都是看得见的福利。

美丽乡村:西秀浪塘、普定思源、云峰屯堡、鲍屯旧迹、平坝小河湾……50多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省市级示范点,如一个个颜值高、气质好的“深闺美女”掀开帷帘,备受点赞。

何以安居乐业?

坚持“全域安顺、产城互动、景城一体、城乡统筹”的发展方向,实现城乡一体化、产城互动化、农民市民化、乡村美丽化。

2015年6月1日起,安顺市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户籍登记中“户别”栏不再有农业或非农业,改为家庭户或集体户。10月,《居住证管理办法》、《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划分办法》等十项政策措施下发实施,涉及住房保障、教育发展、民政保障、卫生计生等各个方面。

当农业户口成为记忆,如何让群众安居乐业就成了发展的一大课题。

走进镇宁大寨,百花齐放,百草争香,这个融合中药材种植和旅游产业的“百灵模式”基地,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已不到10%,除了近200人在基地就业外,还有十余户家庭旅馆,5个种植合作社,传统务农已渐行渐远。

“几分钟就走到家,干这个比做农活‘洋气’。”在基地会议室,几个90后的服务生开心地说。

“工资不一定比外边拿得高,但是离家近,花销少,还能照顾一家老小。”在基地做厨师的村民富很会算账。

挨着家就业,挨着业安家,安居与乐业如同孪生姐妹难分割。

在镇宁石材园的晨春石材厂,7栋小高楼比厂房还显眼。“这是去年建成使用的职工公寓,300套宿舍全是拎包入住。”厂办主任李献卿告诉我们,职工包吃包住,连公寓的水电费都是厂里承担。来自山东的技术员张洪乾接话道:“我跑了十来个城市,这里是环境最好的,我准备常驻这里呢。”

“我们正在探索以村(居)委会辖区为单元,凡实现劳动力非农就业在60%以上,其中在旅游行业就业的人达70%以上,城镇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覆盖60%以上人群的村,均纳入城镇人口统计。”市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张贵喜告诉我们。

通过发展带动改变就业模式,通过城乡建设,乡改镇、镇改办、村改居,不需离乡背井,山里人已成城里人。

钱从哪儿来?

实施项目计划向上“摘一点”,推广ppp模式(公私合营模式)向社会“融一点”,各级政府、企业、个人“承担一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5年12月17日,获得安顺市中心城区污水综合治理特许经营权的黔鑫实业有限公司完成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这个由首创股份入股51%、安顺市供水总公司入股49%的股份制实体,第一批投入为3个亿。由首创股份委派的总经理张伟告诉记者:“推行PPP模式,就是让政府做‘裁判员’,社会资本做‘运动员’,实现‘专业人干专业事’,安顺山青水秀空气好,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有责任做好这里的水环境。”

决胜千里,粮草先备。在探索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方面,安顺市多渠开源,项目争先。

数据说话:全市2015年整合各类资金共10余亿元用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86亿元;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45亿元;率先在全省成立PPP中心,收集PPP模式项目141个,总投资约452.67亿元。

节奏加快:制定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测算和监测工作方案》,保障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投入;与深圳金砖城市国开先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设立PPP项目财政支持基金;与国开行、农发行和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编制《安顺新型城镇化融资规划》。

亮点鲜明: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获批总规模5.03亿元的两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中国农业银行将普定作为全国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正在开展4笔共1600万的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前期工作;西秀区获得全国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和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

事情怎么办?

探索建立“顶层设计、问题导向、项目引领、融资保障、末端落实”的工作思路,把既定的各项改革任务细化到县区到部门到人头,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不是我一个人单枪匹马在做事,找镇领导帮忙是分分钟。”在外地打拼了十多年的詹里屯村民曾海燕,去年关掉自己的诊所回旧州镇创业,找铺面、谈价格、写协议都是镇领导帮着张罗。

分分钟,是态度和效率,更是作风和形象。

市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里,一面墙就是一个作战图,指挥员战斗员以及时间表路线图布局到位,措施细化分解,横到边、纵到底。

整合镇(乡)国土、规划建设和政法、综治、、司法等,组建“乡规委”、“法工委”,提升基层执行力;“多规融合”专章编制逐级获审,一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改革正在实施;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让基层有更多活力;全市千余名县处级干部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承诺践诺,人人有责……改革,是动真格。

篇6

一、成都市锦江区基本情况

锦江区位于成都市东南部,幅员面积62.12平方公里,辖16个街道办事处,59个社区,常住人口40余万人,其中涉农街道6个,涉农社区16个,涉农社区人口3.67万人。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为345亿元,同比增长12.8%;地方财政收入22.6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11.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250.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5元。

2003年以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锦江区因地制宜,成功打造了“五朵金花”,走出一条农村土地不征用、不拆迁,农民不失地、不失业、不失利,农民变市民、农村变新貌的道路。2007年6月,成都市正式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锦江区抢抓试验区建设机遇,实施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积极探索城市近郊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同时,全面推进街道管理体制、基层治理机制和功能区管理机制等各项改革,加快城乡现代化建设,努力探索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新模式。

二、锦江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做法

从2003年开始,锦江区以举办四川省首届花博会为契机,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的部署,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以“三进”、“四化”、 “三不失” (三进:工业进园区、农业进基地、住宅进社区。四化:城乡政策一体化、农业生产工业化、农村发展城市化、农民生活市民化。三不失:保证农民失地不失利、不失业、不失权)的思路,充分利用城市通风口背靠大城市的地缘优势,因势利导,创造性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五朵金花”,走出了一条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集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为一体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路,探索了农民不再把离乡进城作为享受城市化、进入现代化的唯一途径,使农民成为了令人羡慕的“新市民”。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锦江区按照城市建设标准和宜散则散、宜聚则聚的原则,在采取“农户出资、政府补贴”加快农房景观化改造的基础上,通过加大财政、税收、信贷的支农和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不断改造和完善道路、污水处理、天然气、光纤电视等农村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让农民就地享有城市文明成果。2004年一2006年,仅农村基础设施一项,政府的引导投入就达1.8亿元。二是吸引社会资金介入。“五朵金花”占地约12平方公里,如果按常规的公园化建设方式,每平方公里就需投入1.5亿元。而他们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手段,通过引进成都维生、台湾大汉园林等38家花卉龙头企业,吸引了民间资金2亿元,政府每平方公里仅投入了1500万元就建成了开放式的休闲绿地。三是集体资产参与。村集体通过土地整理,将集体土地、堰塘、荒坡等资产出租后,回笼的资金又用于“五朵金花”的提升打造。在成都金港赛道项目建设中,他们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规范土地整理,集中修建农民新居,不仅实现了土地集中经营的规模利用,也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

2、因地制宜,一村一品

锦江区农村地处城市通风口,按规划不能作为建设用地,土质系龙泉山脉酸性膨胀土,农民形容为“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农村处于“土地不多人人种,丰产不丰收”的境况。锦江区充分利用城市通风口背靠大城市的地缘优势,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五朵金花”。“花乡农居”以发展小盆、鲜切花和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成为国家AA级风景区;“幸福梅林”围绕梅花文化和梅花产业链,发展旅游观光产业;“江家菜地”以认种的方式,把传统种植业变为体验式休闲产业,实现城乡互动;“东篱菊园”突出的多种类和菊园的大规模,形成了“环境、人文、菊韵、花海”的交融;“荷塘月色”优美的田园风光,成为了艺术创作、音乐开发的艺术村。

3、文化润色,产业支撑

一是以办节办会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以申报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和承办中国首届“乡村旅游节”为契机,通过举办梅花节、乡村旅游大会、旅发会、十届梅花年会等办节办会活动,不断提升“五朵金花”的品牌效应,形成了以春有红砂之百花、夏有万福之荷花、秋有东篱之、冬有幸福之梅花、每日均有绿色的江家之菜地的可以体验休闲农事的乡村休闲观光旅游新亮点。二是以创意文化拓展乡村旅游内涵。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的错位发展格局,将文化、艺术、创意等元素融人“五朵金花”之中,促进其由单一的农家乐逐步向“产业+文化+休闲+商务”等多元化乡村旅游方式转变。三是以产业项目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在东篱菊园,通过引进全球非洲菊种苗的供应商上海大地园艺种苗公司,形成全国甚至国际市场的非洲菊种苗培育基地,打造对接国际市场的产业链条;利用通风口不能搞开发建设用地和通过宅基地、原村道整理置换出的土地,在“五朵金花”非核心区域打造了全国第四条能举办国际、国内各种汽车赛事及各大品牌汽车的试乘试驾活动的赛道,发展汽车后端市场,带动“五朵金花”非核心区外的农民增收致富。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锦江区初步形成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局面,为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2009年,锦江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5元,是2003年2.66倍;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56: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

三、锦江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经验

统筹城乡发展,突破制约城乡一体发展的瓶颈,创新体制机制、实施配套改革是关键。锦江区以改革突破为抓手,重点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完善。

1、推进规划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规划引领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按照“全域”理念,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管理体制,将分散于有关部门的涉及城乡建设的规划职能统一划给区规划局,打破过去城乡分割的传统做法,城乡一盘棋统筹规划,重点抓好城镇体系建设规划、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区域交通体系规划、区域公共服务均衡发展规划,改变以往农村规划缺失、城市规划滞后而导致的无序开发、分散建设的现象。

2、推进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稳步推进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公共管理、公共行政、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形成对“三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全面实施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社区管理办法,从而形成城乡一体、高效运转的管理体制。

3、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城乡均衡的社会事业发展机制。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成都市于2004年率先在全国提出“实行一元化户籍制度”,将全市户籍人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2006年进一步改革城镇户口迁移政策,规定农民在城镇具有合法固定住所或城镇租房即可入户,消除了农民向城镇转移的“门户”限制。二是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培训、就业优惠政策、就业援助、就业工作责任等就业体系。三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在健全完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建立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制度、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制度、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少儿住院互助金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四是推进医疗、卫生、教育体制改革,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五是推进科技、文化事业改革。实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社区文化站(室)标准化建设、农村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等工程建设,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三、几点启示

1、城乡统筹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是地方党委、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形成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对于增强以城带乡、以工哺农能力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对于有效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锦江区通过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强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能力,改变了产业布局分散、粗放经营的状况,促进了城乡产业的集群集约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推动了城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的发展,加快了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转变步伐,城乡居民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呈现出城乡和谐发展的可喜局面。

2、科学规划布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龙头和基础

发展如何走,规划是龙头。编制规划时主要把握五个原则:一是城市规划一定要长远合理,并且具有法律约束力。二是城乡一体,加强城乡互动,形成以城带乡的发展格局。三是优化布局,以“三个集中”为导向,着重做好生产力布局和区划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四是资源共享,加快公共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五是突出特色,做到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分别制定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3、搞好公共服务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保障

一是广开就业路。按照“培训、就业、援助、转变”的思路,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信息服务提供就业机会、法律援助解除后顾之忧,促进农民充分就业。二是打造农民社会保障安全网。为消除农民集中居住、转产转业的后顾之忧,应把社会保障作为关键,让城乡居民共享城乡统筹发展带来的实惠,进一步增强农民向城市集中的信心。在养老保障上,采取“政府主导、农民自愿、个人为主、财政补贴、城乡一体”,有条件的将全区失地农民纳入社保;在最低生活保障上,城乡均明确并不断提高补助标准,建设城乡低保数据库。搭建全区城乡低保数据信息平台,实现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应保尽保。三是全面发展社区(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完善社区(村)学校、卫生室、活动室、图书室及健身场等公共设施建设,实施基本药物零利率销售制度,完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四是加强社区(村)管理。在社区(村)管理上引入契约模式,通过合同、协议、责任状等书面形式,将土地产权、社区(村)债务、计划生育、老人赡养等农村传统事务和其他农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全部以文本形式约定下来,纳入契约化管理的范畴,同时积极推动“4+2工作法”的学习和运用,使其在涉及社区(村)发展拆迁征地、房屋搬迁等重大事项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推进社区民主法治进程。此外,利用远程教育网等各种媒介加强居民的自身素质教育,提升社区居民文化素质,促进社区文明建设。

篇7

“茶产业是贵州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茶产业与关于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度契合。”去年9月23日,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都匀调研茶产业发展时强调,“将茶产业发展进行到底,使茶文化成为贵州新优势”。

时隔一年,“牵手茶人・拥抱世界”,首届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暨贵州省茶产业发展大会于9月22―25日召开。“以茶兴业、以茶惠民、以茶养文”,本次茶人会将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把茶文化做细、做深、做实的要求,探讨如何更好、更深入地“把茶产业进行到底”。

作为首届“茶人会”举办地,黔南茶产业迎来新的重大契机。

茶能养心,也能育业。以茶为主题的生产生活理念与方式、以茶为纽带的情感培育与交流,以及人们赋予茶、饮茶的诸多心灵与礼仪内涵,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多个时期的对外交流中,茶叶是主要输出商品,也是识别度极高的文化符号,至今也不例外。毋庸置疑,在中国茶叶史上,黔南及整个贵州有不可忽视的文化地位。

在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升级大趋势中,作为生态友好型的茶叶产业,以其明显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健康消费优势,具备深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恰逢大好发展机遇。贵州是产茶大省,“茶旅一体化”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一大关键词。在品牌培养上,“南有都匀毛尖,北有湄潭翠芽”,已经形成贵州茶产业发展的鲜明格局。

都匀毛尖是贵州茶无以替代的标杆,享誉国内外。而今,以都匀毛尖为产业核心和品牌引领,黔南州培育出了颇具影响力的产销体系,为当地茶农扎稳了脱贫致富的产业根基,提升了快速发展的经济实力的绿色含量。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与茶叶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黔南大扶贫战略行动涵养着长久而强劲的产业驱动力。

以都匀毛尖为代表的黔南茶叶,积淀着茶马古道千百年来的文化份量,承载着黔南百姓向往幸福生活的长远追求。而今,茶产业基本具备了“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政策支撑、种植规模和文化氛围,以此为根基,黔南正探索着贵州茶走出深山、走向国际化的新路径,描绘着茶叶兴百业兴的繁荣新图景。

黔南为做强做优茶叶产业、弘扬茶文化,出手不凡,比如打造出了以茶橹魈獾奈幕旅游项目“中国茶文化博览园”、总建设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专业茶叶市场都匀毛尖茶城等,为茶文化展示与传播、茶叶市场培育与交易创造了良好环境。

黔南有深厚、长远的茶文化历史。作为古代重要贸易品,茶的种植、制作、交易都在黔南这块热土上留下恒久记忆。茶马古道的故事依然在流传。而“贡茶”历史意味着黔南茶叶具备上佳品质,特别是一个世纪前从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拿回金奖,则向世界证明了黔山黔水出好茶名不虚传。

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也可以留住生产力。产业繁荣的大地,不应成为文化贫瘠的荒漠。黔南重视“茶文化生产力”,通过挖掘历史文化、培育人人“感知茶、认识茶、喜欢茶”的大众茶文化、搭建“茶人会”交流平台,用现念、现代技术,把茶文化留下来,把生产力激发出来,做深、做透、做足茶文章,积聚发展能量、推动经济转型,助力脱贫攻坚、提升民生水平。

篇8

一、创新思路,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

赣州人多地少,农业规模化要走出仅仅土地规模化的误区,着力推进产业布局、产值链条、设施农业和“三农”服务等内涵式规模化发展。

一要抓好产业布局的规模化。赣州市一些地方产业布局缺乏科学谋划,发展的产业过多,重点不突出,散乱零碎,规模太小,形不成拳头。当前,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按照宜种植则种植、宜养殖则养殖、宜林则林、宜加工则加工、宜旅游则旅游等原则,科学合理配置空间布局,谋划建设好赣县、信丰两个国家级和寻乌、于都、全南、龙南等1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要进一步统筹和整合各部门的项目资金,重点打造高标准、高水平、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带动农民多渠道增收致富。特别要规避“大园区、大业主”的惯性思维,重点扶持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农户与农户之间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一条“大园区、小业主”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二要抓好产值链条的规模化。现在赣州市农产品生产的关键技术和加工的研发技术相对滞后,产品销售还主要以“原”字号为主,农产品精深加工严重不足,巨大的增值空间还没有打开。未来要围绕“脐橙、蔬菜、油茶”等重点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重点鼓励城市工商企业到农村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发,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精心打造农产品从包装设计、储藏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到终端零售等产值链条各个环节,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农产品增值收益。

三要抓好设施农业的规模化。目前,赣州市设施农业仅有6.88万亩,规模小、科技低、管理差。要大力发展设施高效农业,加大节水、节肥、节药农业技术应用力度,着力扶持一批工厂化蔬菜、瓜果、花卉、畜禽、水产等设施技术和产业建设的发展。但对于畜禽、水产等养殖业应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力,发展适度规模的工厂化经营,不可超越当地环境净化能力而盲目扩容。

四要抓好“三农”服务的规模化。赣州市农业公益还很脆弱,经营性和自助组织发育不足,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亟待建立健全。我们要抓好脐橙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争取国家重点支持批准设立国家(赣州)油茶工程中心、国家(赣州)油茶产品检测中心、国家(赣州)油茶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心。继续开展好“财政惠农信贷通”融资试点,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工作。同时,加快构建以公益、经营和自助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突出重点,推进“三农”信息化发展

在云计算大数据的互联网背景下“三农”信息化飞速发展,许多不可思议的新业态很快就出人意料的横空出世。我们要依托淘宝村镇、农村E邮等,切实抓好“互联网+”和电商农业。

一要全力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赣州市16个县(市)列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且与阿里巴巴签订电商合作协议,已基本实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全覆盖。2015年全市电商交易总额达到221.32亿元,其中农村电商交易额达92.84亿元,占总额的41.94%,以南康家具、赣南脐橙、板鸭等产品越来越多地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下一步,要建立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改造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和企业落户奖补,探索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示范中心,抓好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引领和扶持更多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电商市场,培育农村电商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要着力打造赣南脐橙、南康家具两大特色电商品牌。继续创新赣南脐橙营销模式,推进果农、企业、政府积极转型,每年召开网络博览会,实施O2O(线上线下一体化)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着力打造中国脐橙电子商务交易平台。2015年仅“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当天,苏宁易购赣州特色馆就接收订单25万多单,售出赣南脐橙50多万公斤。南康家具市场作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电商经营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南康全区已有1200多家电商企业、200多家广告摄影公司、十多家电子商务培训机构,其中年销售额在千万元以上的家具电商已经达到22家、破亿元的达到3家。

三要完善农村电商配套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移动电商服务体系,鼓励农村商贸、乡村旅游等企业应用移动电子商务,提供即时化、个性化、专业化的电子商务服务。鼓励支付宝、翼支付等移动支付平台在乡村应用推广,进入民生和社会服务领域,如水电费查询和缴纳、出行娱乐服务等。构建农产品基地及质量追溯体系,完善农产品基地投入品管理,强化农产品监测,记录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检测、运输、销售等关键环节的信息,确保农产品质量可追溯。构建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在电子商务示范乡村建立物流中转站,通过产业和企业集聚,降低物流成本,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链式渗透,推进“三农”绿色化发展

“绿色化”是实现现代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未来农业农村工作的努力方向。今后,应将绿色生态理念贯彻于农村的规划和建设、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四个方面,建立起从有形到无形、从建筑到产业、从建设到治理、从物质到人文全方位的绿色生态链式体系。

一要推进乡村规划绿色化。树立“反规划”理念,按照“亲山近水、显山露水、保存文化遗迹,传承历史文脉”的要求,先列限制性负面清单,再做改造或建设性规划;要结合村庄自然资源和人文禀赋,先科学定位,再规划产业发展方向。比如有旅游资源的,重点发展旅游休闲配套产业。要因地制宜,适度规划,引导建设与人口资源相匹配的建筑体量,避免片面追求大规模、大体量,浪费资源、能源的不经济、非生态规划现象。要注重集约节约用地用材,融入生态元素,特别是做好小流域治理及农村周边生态产业等,发挥现有生态资源优势。

二要推进乡村建设绿色化。乡村建设要走出“全覆盖硬化”的误区,道路该硬化的硬化,空闲地尽量保持生态原貌,让土地“会呼吸”、生态“能循环”。在村庄周边相应建设水体,保护水系,有条件的地方保留湿地。在农村建筑方面,结合扶贫产业发展,推广节能、环保新型材料,在屋顶配套建设光伏发电设施。在村庄绿化方面,尽量少种草、多种树,而且选用适宜本地的树种。

三要推进产业发展绿色化。重点研究市域范围内或周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原材料需求,发展林业、中药材、芳香产业和林下经济等生态农业。在国家森林公园发展休闲观光林业、渔业、果业。如龙南九连山“中华鲟”养得很好,可以开发旅游。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使自然资源保育、生态采摘、种养体验、传统民俗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大胆运用股份制整村整组改造承包地,建设适度规模生态农业科技园,广泛使用生态措施,如种养轮作,大棚顶搞光伏发电,棚内太阳能灭虫灯或紫外线灭虫灯,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避免过量用肥用药,污染土壤和水体。

四要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引导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增强垃圾分类回收、减量化处理意识,引导农民建设沼气池、太阳能热水器等节能、环保生活设施。引导农民树立绿色消费、生态生活的理念,在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消费行为上做到合理适度,切忌盲目攀比、奢侈无度。比如多用可重复使用的菜篮子、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四、民意导向,推进农民城镇化发展

农民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民市民化的关键步骤。据统计,全市现有761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9.8%。但按城镇化率45.5%算,农村人口仅有524万,意味着有236万人在城乡之间徘徊。据调查,这些半城镇化的农民仅有7%有愿意回家,仅有0.7%在城镇有房。解决这种农民城镇化的现实纠结,需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建设美丽社区,就地城镇化。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突出“统筹城乡、产村融合、村旅一体、强村富民”,全力抓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特别是瑞金、兴国、石城、于都、宁都等地要将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生态优势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之中,继续打造一批“生态优、形态美、业态好、心态佳”的美丽社区。通过给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探索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办法、有条件的村集体收储、村民理事会自求平衡自主开发、完善农房管理政策等办法,推进空心村整治,为美丽社区建设整出土地和绿化美化空间。

二要深化农村改革,支撑城镇化。积极稳妥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加快财产向资本转换。积极探索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和资金保险互助会建设等,特别要探索组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持股增收。探索宅基地使用权和住房招租办法,允许农村居民将合法拥有的宅基地和住房以租赁合同方式,公开向社会出租。鼓励农村居民将建房节余用地指标,由村级组织统一经营管理,发展股份制物业经济,增加股份分红收入。继续抓好产权制度改革、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等涉农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支撑农民就近城镇化。

三要改善农村民生,保障城镇化。以实施扶贫攻坚战略为抓手,切实抓好水、电、路、气、房等农村民生工程,改善居住条件,完善交通网络,确保用水用电安全,推广清洁能源,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同时,顺应留住乡愁的农民需求,及时将乡村文化礼堂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范畴,既可保护一批传统文化祠堂、传承历史文脉留住乡情,又可发挥“文化地标、精神家园”的作用,凝聚乡村民心。

篇9

关键词:旅游产业;城市发展;体育赛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为发展经济,扩大城市影响力,将举办体育赛事作为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中国许多城市的共识。作为新兴产业,体育能够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成为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是举办过奥运会的北京以及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很多中小城市也在尽力争取举办国际或国家级大赛。如青海省的环青海湖自行车公路赛,大连、厦门的国际马拉松赛,三亚的国际沙滩排球赛,广西柳州的F1摩托艇比赛等等。但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文化特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溪至今并未把体育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项目。

虽然本溪在体育产业开发方面起步较晚,但可以借鉴国内外城市的经验教训,挖掘潜在优势。

2010年8月末在沈阳市举行的世界女子9球锦标赛,在比赛期间的广告中,亿万观众还发现并迷上枫叶之都——本溪。然而这只是牛刀小试,2013年将在辽宁省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将成为本溪市借力体育,发展旅游产业,进一步提高本溪城市品位的更大契机。辽宁申办全运会成功,辽宁旅游业是受益最大的产业之一,将直接促进辽宁旅游产业再上一个台阶。如何充分把握利用辽宁全运会机遇,突出发挥本溪市的邻近沈阳主赛区的区位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全面提升本溪市旅游国际形象和旅游产业水平,推进本溪向旅游强市的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1本溪旅游产业所面临的全运会机遇本溪作为十二届全运会主赛场沈阳的邻近城市,在沈本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全运会经济竞争中已经占据有利位置,全运会将为本溪市旅游业的发展带来难逢的机遇和深远的影响。

1)旅游基础设施将得到有效改善

作为全运会的分赛场城市,其最大影响将是促进本溪市城市建设。申办全运会成功之后,本溪市及时制定了“迎全运、创品牌、树形象”3年行动计划。以全运会场馆建设为中心,全力提升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启动“三大工程”:沈溪新城体育中心工程、本溪市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和本溪市体育场改造工程。这些地标性建筑将全面改造本溪市的基础设施、交通、环保、通讯和比赛场馆,客观上也全面改善了本溪市的旅游环境。

2)旅游市场的客源结构将得以完善到本溪的游客多为附近城市的中短途游客,省外、境外旅游是本溪市旅游业的薄弱环节。全运会女子篮球项目、青年足球项目和公路自行车项目的比赛在本溪市举行,必将带来一定数量的运动员、工作人员、新闻记者和观看赛事及观光的海内外旅游者,为促进本溪市的省外、境外旅游市场提供良好机遇。2013年全运会将使全国、乃至世界了解本溪,创造本溪市最佳旅游形象品牌,从而带动全运会之后省外、境外游客数量的持续增加,为打开省外、境外旅游市场奠定基础。

3)旅游服务质量将会全面提升

旅游接待服务,也是全运会接待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溪市鲜有接待大型活动的服务经验,因此在迎接全运会的准备工作中,接待服务必然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扎实推行行业服务质量标准和服务礼仪规范,加强宾馆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导游人员的服务质量考核和监督。尤其是加强对接待酒店管理人员以及导游人员的培训,包括旅游服务行业标准、旅游安全保障知识、酒店服务礼仪规范、酒店安全应急管理等,借机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4)旅游相关产业将获得快速发展

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产业,它几乎与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都发生着直接与间接的关系。

全运会带来的大量商机,为本溪市结合自身特点,将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采用商旅结合、文旅结合、体旅结合、交旅结合、工旅结合、农旅结合等诸多模式创造了条件。促使本溪市在拓展旅游市场的同时,进一步振兴钢铁、制药等行业。

2抓住全运会机遇,加快本溪市旅游业发展的对策2.1展示本溪旅游“三都五城”的形象品牌旅游形象是现代旅游业最重要的竞争手段之一。

全运会是目前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型体育活动,央视直播所带来的巨大媒体效应是树立一个地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最佳载体。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全运会给本溪市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借此树立起本溪旅游在国内外的优良品牌。本溪市应该拨出专款加大对全运会旅游的宣传促销活动,着力宣传市政府的“三都五城”规划。“三都五城”既是本溪的特色,也是本溪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是加快本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措施,建设“三都五城”即是将特色、目标、措施三位一体。“三都”是指钢铁之都、医药之都和枫叶之都,“五城”指的是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全运会将本溪“三都五城”的风采展现给世人,向世人展现一个和谐、文明的新本溪。

2.2加快本溪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本溪市应该抓住全运会机遇,努力经营现代与传统相结合、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应加大投资改造城市基础设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提升本溪城市品位。在本溪市老区改造和新城区开发建设中,应按照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要求,建设具有现代气息,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配套体系;应重点规划建设好平顶山公园、太子河水上乐园、本钢工业园、溪湖公园,真正建成城中有山水、山水在城中的花园式城市;应建设五星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等,在增强赛会接待能力的同时,增强旅游对外接待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如果财力允许,可开全国风气之先,在本溪的青山碧水问建设一条自行车专用公路。使2013年全运会在本溪市旅游业发展中发挥出最佳效益,促进本溪市旅游业的全面进步。

2.3加强本溪城市文化建设与宣传文化是城市之魂,也是旅游之魂,而且与旅游业发展共生相伴,因此旅游业也可以说就是文化产业。

本溪市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如生态地质文化、太子河文化、满族文化、高句丽文化、宗教文化等,但发掘、整理和研究的程度还比较低,远未形成市场化,属于“养在深闺人未识”。因此应加强本溪旅游的文化包装,并借全运会东风,进行宣传促销。比如应借鉴五女山申遗成功的经验,启动本溪水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本溪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应充分展示以满族为代表的民俗民间文化等等。

2.4建立专门研究机构

作为本溪市唯一的高等学校,辽宁科技学院已经将旅游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学科,并先后成立了“两所一会”,即“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本溪民俗地域研究所”和“本溪旅游地学学会”。作为专业的研究机构应把本溪市全运会旅游作为专项研究课题,围绕全运会进行全面调研,组织召开“全运会与本溪旅游”等方面的理论研讨会,设计集地方特色与体育特色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制定本溪全运会旅游促销战略和具体实施措施等等,并将研究结果上报有关机构。协调本溪市全运会旅游产品的对外宣传促销工作,使全运会效益在本溪市旅游业得到最大发挥。

2.5打造属于本溪市的体育赛事随着旅游业态的变化,传统风光旅游以及静态的文化旅游已经逐渐略显单调了,具有活力的体育旅游以及其他的休闲特色旅游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旅游业的时尚。本溪市如果把自己定位为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就应该着力打造把体育精神和满族文化相切合的文化。只有通过体育赛事才能彰显一个城市的活力,才能彰显一个城市的面貌。因为体育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它能表现一个城市的形象、风貌以及特有的精神。选择什么样的品牌赛事,应该和本溪城市所特有的地理环境以及本溪城市所特有的文化相切合,通过这样的赛事可以显示城市的整体风貌。比如近年来本溪市的自行车项目成绩显著,是否可以考虑将自行车运动作为本溪市标志性休闲运动品牌,使其集娱乐性、参与性为一体,突出运动休闲、全民参与、时尚旅游的特色。每年定期举行,内容可包括赛事、开幕式、时尚活动、商品展销、培训研讨、创意征集等。可将比赛场地安排在本溪温泉度假区、水洞景区、关门山景区、五女山景区、大雅河漂流景区、本溪湖景区等本溪著名景区,将最具本溪地域标志的高山、大河、奇洞、红叶、森林、温泉等元素,通过电视赛事转播,传遍全国的每个角落。

本溪需要体育赛事作为名片,借此打造城市名片,体育赛事也同样需要本溪特有的旅游资源来塑造赛事的品牌,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进行均衡充电,同时由于维护的原因,未及时检查蓄电池单格电压和补加水等,造成2006年一台632内燃机车出现了过热失控现象,并使一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全部报废,其它内燃机车蓄电池组也相继出现热失控前期症兆,由于及时按上述工艺进行补救,至今未出现蓄电池过热失控现象,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均高于设计要求,且蓄电池的容量没有太大的变化。保证了内燃机车的可靠运用,同时降低了机车的运用成本。

篇10

关键词 农业示范园区;做法;成效;问题;展望;贵州松桃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262-02

1 松桃县农业示范园区基本概况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是农业部2012年认定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自2013年以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5个100工程”决策部署,切实抓好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使盘石生态畜牧业示范园区、正大现代高效茶叶产业示范园区、太平现代农业综合产业示范园区、长兴中药材产业示范园区、普觉现代高效循环农业示园区被列入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共覆盖17个乡镇128个村19.36万人。全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推进会、全省智力支边现场观摩会、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推进会、全省畜牧业工作现场观摩会、全省扶贫工作现场观摩会、全市现代农业园区现场观摩会相继在松桃召开和观摩,为抓好省市园区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15年按照农业园区乡镇全覆盖的要求,全县启动了大路乡、盘信镇、大坪场镇、寨英镇、孟溪镇、世昌乡、平头乡共7个市级农业示范园区创建,并已获市级批复,7个市级园区主导产业分别为油茶、茶叶、精品水果、食用菌、蔬果、中药材等产业,涉及7个乡镇、49个村、340个村民组,覆盖人数6.34万人。除5个省级、7个市级园区外,其余15个乡镇即长坪乡、蓼皋镇、迓驾镇、甘龙镇、永安乡、沙坝河乡、黄板乡、九江乡、冷水溪乡、妙隘乡、木树乡、石梁乡、牛郎镇、乌罗镇、瓦溪乡已被认定为县级农业示范园区,15个县级园区主要涉及茶叶、畜牧业、中药材、油茶、烟草、休闲农业等产业,涉及15个乡镇、64个村、452个村民组,覆盖人数5.32万人。

2 主要做法

2.1 重视规划引领,高标准建园

立足实际,按照“一次性规划、分年度实施”的要求,围绕三大主导产业(茶叶、生态畜牧业、中药材)和四大特色产业(烤烟、油茶、特种养殖、果蔬),编制5个省级农业园区规划、供水水源工程规划、现代水利设施建设规划,经市政府、省级牵头指导部门批复后实施。5个省级园区面积1.49万hm2,总投资31.6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9.08亿元,占规划投资的28.7%;产业发展投资22.58亿元,占71.3%。7个市级园区规划面积4 893.33 hm2,15个县级园区规划面积3 586.67 hm2。

2.2 强化政府引导,市场化发展园区

一是成立了5个园区建设指挥部、农业园区管委会和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整体安排园区建设工作;二是全面落实扶持政策,制定了松桃县农业园区建设扶持办法(试行);三是重点培育扶持园区经营主体,鼓励大中型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园区[1-3]。

2.3 实施连片开发,主导产业集聚园区

以园区建设为目标,明确了园区主导产业,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平台,促进了园区土地规模流转,实现连片种养,使园区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园区规模经营优势逐步显现。2015年,5个省级园区累计流传土地8 706.67 hm2,现有种植基地面积1.37万hm2,基地种植业产量达12.81万t,养殖业共存栏猪、牛、羊11.39万头(只)、出栏10.64万头(只),禽类存栏26.29万羽、出栏27.38万羽。

2.4 强力整合项目,集中资金投入园区

松桃农业园区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为原则,整合项目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建设园区核心区基础设施、生产设施[4]。2014年5个省级园区共投入各类建设资金15.61亿元。累计签约34个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资金24.77亿元,到位资金11.69亿元。

2.5 大力培育品牌,发挥园区综合效益

以“园区+公司+农户”“园区+合作社+农户”“园区+公司+合作社+农户”等订单产销模式形成园区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方式,2014年园区核心区主导产业订单生产比重达94.6%,辅助产业达36.5%。园区内已获“三品一标”产品认证7个,认证面积1 806.67 hm2、畜类2.5万头(只),园区农产品品牌定位为生态型农产品,目前有梵净山绿茶系列、“跑山牛”牛肉、“贵猪牌”野猪肉、梵净山香菇等30余种农产品销往省内外市场,部分企业已入驻“淘宝・铜仁馆”,搭建起了电子商务平台。

2.6 注重融合发展,增强园区发展后劲

融合发展是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趋势,在突出主导产业的同时,把每个农业园区作为农业综合体来打造,将园区与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移民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等相结合,重点打造正大大健康产业园,着力推进园区景区化、农旅游一体化建设,各园区都新增和完善了一批景区干道、观光步道、观景台、标识牌、停车场、接待中心、公厕等景区旅游设施,努力将农业园区打造成乡村休闲旅游景点,打造成宜居宜游的新型农村社区,切实推进农村城镇化,促进松桃县城乡统筹发展[5]。

3 取得的主要成效

3.1 园区建设得到省、市各级部门的肯定

自2013年以来,全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推进会、全省智力支边现场观摩会、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推进会、全省畜牧业工作现场观摩会、全省扶贫工作现场观摩会、全市现代农业园区现场观摩会相继在松桃举行,省、市各级各部门先后观摩了太平园区、正大园区、长兴园区、盘石园区和普觉园区,为全县抓好省市县级园区建设积累一定的经验。

3.2 农旅一体化驱动正大茶叶园区转型升级

正大茶叶园区定位于铜松大健康产业带的核心区,以苗茶主产区、3A级旅游景区、健康养生产业区园区为发展战略,依托本地现有旅游资源,结合茶区生态茶园,着力打造园区升级版[6]。园区茶叶面积达1 233.33 hm2,无公害茶叶面积966.67 hm2,现已有17家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其中省级以上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家庭农场4个、种养大户10户。2014年共接待游客20.6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 068万元,园区实现总产值4.98亿元,销售收入3.87亿元,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8 725元。

3.3 龙头企业带动盘石畜牧园区主导产业快速发展

盘石畜牧园区引进了德康牧业、梵净山牧业、努比亚牧业三大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分别从事肉猪、肉牛、肉羊产业,企业实力较强,经营理念先进,与园区合作社、养殖大户建立起了连接机制,形成了名符其实的“园区+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引领园区乃至全县肉猪、肉牛、肉羊产业发展。2014年园区共存栏猪、牛、羊5.82万头(只)、出栏4.43万头(只),实现产值3.97亿元、销售收入3.34亿元、销售利润1.09亿元。

3.4 土地规模流转推动长兴园区中药材产业集聚发展

长兴中药材园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土地资源丰富,园区建立了镇、村、组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签订了镇到村、村到组、组到户的土地流转协议,现已累计流转土地2 800 hm2,成片的土地流转促进了中药材规模种植。同时,按照“田成方、渠成网、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着力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现已累计建成主干道路31 km、机耕道路35 km、作业便道24 km,累计建成加工厂房2 200 m2、仓库(冷库)1 001 m3、温室大棚66个24 000 m2。园区作为全县现代水利灌溉示范区,建成10 000 m3蓄水供水池2口、小型蓄水池30口、排灌渠道25.6 km、喷滴灌设施20 km。

3.5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践普觉园区发展之路

普觉园区依托1 866.67 hm2林地、1 466.67 hm2茶园,以生态循环农业为着力点,延伸产业链条,开发了“七香园”(桃香园、粟香园、桂香园、樱香园、竹香园、杏香园、梨香园),打造林中有园、园中有茶、茶中有花、花中有果、果中有农家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并拟建年出栏5万头生的猪育肥基地,发展“猪―沼一茶(果)生态循环农业,实现主导产业(茶叶)、自然风光、休闲娱乐、环境保护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7-9]。全县以普觉园区为试点,组建园区建设的融资平台,也作为普觉园区景区经营机构,承担园区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和休闲旅游项目的经营,负责整体开发、包装、宣传和推荐园区乡村旅游产品,逐步建立起全县农业园区景区经营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4 存在的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目前,除省级园区有部分产业发展项目投入或可整合部分项目投入外,市、县级园区创建尚没有投入资金来源。二是市、县级农业园区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企业、农户自身投入能力也有限,部分园区还没有企业入驻,仅仅靠合作社、种养大户在带动发展。三是大多数县级农业园区虽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部分园区尚未通水、通电、通路。四是农业园区建设涉及面广,涉及因素多,在园区协调管理方面,特别是整合资金机制方面有待改进和加强。

5 展望

松桃是将以2016年迎县庆办旅发为契机,统筹推进全县农业园区建设,推动形成特色各具、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农业园区发展格局;对照各个园区年度建设项目计划表,进一步分解责任,明确时间表,确保各个项目全部启动实施,重点抓好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发展项目的实施;谋划好各个园区产业发展,重点在精品水果、设施蔬菜、茶叶、牧草等产业的集中连片发展上有所突破;以园区为载体,以正大园区为重点,大力培育园区健康养生产业,推动园区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转变,促进现代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养生产业融合发展。

6 参考文献

[1] 黄前生,华坤.松桃:园区撬动现代农业发展[N].铜仁日报,2015-08-03(A01).

[2] 华坤. 松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风生水起[N].铜仁日报,2015-08-17(A09).

[3] 成嘉廷,黄前生.乡镇强起来 村子富起来[N].铜仁日报,2015-10-11(A01).

[4] 苏武峥,李苗,赵鑫,等.新形势下新疆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调查与建设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3(7):3179-3180.

[5] 陈小忠,徐攀峰,戚小飞,等.杭州市余杭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路径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5):337-339.

[6] 田应学,刘亚群. 松桃县全力打造生态畜牧业示范园区[J].中国畜禽种业,2013(6):5-6.

[7] 文自杰. 松桃县盘石生态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成效调查[J].山东畜牧兽医,2015(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