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政治教案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政治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政治教案

篇1

关键词:教学案;编写;使用;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056-01

本学年我校全面推行“师生共用教学案” 和“三三三高效课堂模式”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规范化自主学习的能力,“三三三”中的第一个“三”是指课堂操作的三个基本流程:自主预习——合作交流——达标测评。“三三三”中的第二个“三”是指学生通过长时间的课堂系列活动,学生学的行为实现“会质疑、会合作、会表述”,“三三三”中的第三个“三”确定为“三到位”,这是教师在课堂上为实现“三会”目标而应采取的教学手段,具体是指“自学指导到位、释疑点拨到为、目标落实到位”。 此模式旨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以规范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为主,对在学生自学中发现的疑问的研讨为辅,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 “教学案”的基本概念

我们所说的“教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也可以有学生参与,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编写完成。 根据这个定义,“教学案”绝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要对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因此,“教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二 “教学案”的设计

教师对教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教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教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4.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 教学案的使用

1.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2)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教学案中的有关内容。分组讨论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3.教学案中问题的展示与交流。展示与交流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汇总在一起,由学生进行重点讲解,其他同学做辅助与补充。

四 在使用“教学案”的过程中要注意

1.上课前发给学生,学生预习时,教师不要局限于对个别学生的指导上,要巡视全班同学的学习及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为学生的展示环节提供内容。

2.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五让”:教材让学生自读;知识让学生探索;问题让学生解决;结论让学生概括;体系让学生构建。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3.要求学生要根据“教学案”的内容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注意总结学习规律及“学后记”的填写;课后注意“教学案”的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4.教学案的设计和使用时应注意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对教学案的要求,使教学案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不同学科教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应该有不同的特点。

五 认识和操作层面上存在的误区

1.以教案定学案。

教师在处理学案和教案的关系上,改变不了传承多年的观念——教案中心论。他们往往是在编写教案的基础上,再根据教案来预设学案。

2.教学案就是练习题。

学案是学生的学习方案,这一点老师们都能理解。但,就在他们预设学案时或拿到学案后,都会产生这样一个误解——学案就是发给学生做的练习题。

3、教学案每个人必须都按时完成。

篇2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就业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231-02

1 案例概述

周同学,动漫专业学生。该同学自上大学以来,刻苦学习,在课余时间参加艺术设计系自律会勤工部,大二的时候成为勤工部部长。同时,他也参加了勤工俭学的工作,成为了辅导员助理。他为人比较老实憨厚,由于是贫困家庭出身,刚上大学的时候缺乏自信心,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不强。在成为辅导员助理和勤工部部长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他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有所提高。大三上学期期末,部分同学已经开始去外面找工作。有一天,本人遇到了周同学,问他是否开始找工作。他说,目前他还不想去外面找工作,主要有以下理由:(1)专业能力不强,想先通过完成毕业设计,提高自己的技能后,再去找工作,况且毕业设计需要花时间做,找工作会耽误毕业设计的事情;(2)网上工作招聘信息或者现场招聘信息往往要求有工作经验,自身没有工作经验,不敢去投简历;(3)本专业招聘信息比较少,很难找到跟专业一样的工作。通过与周同学谈话,本人发现他存在信心不足,缺乏应届毕业生求职的意识和技巧,对专业和职业之间关系的认识比较肤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本人经常找周同学谈心,结合他师兄师姐求职的案例,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鼓励他积极地去外面找工作:(1)完成毕业设计不能从根本上大幅度地提高专业技能,专业技能的提高可以通过积累社会工作经验,不断地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去增强专业技能,同时,完成毕业设计不一定跟找工作有冲突,因为部分设计类专业的毕业设计只是通过电脑软件完成的,同学可以白天去上班,晚上抽时间完成毕业设计;(2)网络招聘信息和现场招聘信息往往都是显示出理想化状态,有些工作虽然要求要工作经验,但是实际上如果企业缺员工或者企业觉得应聘者比较优秀,也会考虑没有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因此,求职必须要有信心;(3)大学所学专业跟求职岗位不一定完全匹配。按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求职情况,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从事非专业性的工作,因此,找工作的过程中,尽量找与专业相关的,但是,如果没有机会,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到其他行业里面去发展;(4)对于高校毕业生,由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求职过程中,应该要表现出勤奋谦虚的态度,不要太看重薪酬,要为了尽快找到一份工作来积累经验。经过本人对周同学的多次教育,该同学鼓起勇气去尽量找工作,最后,他找到了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影视后期制作,并且在工作中表现良好,受到公司领导的好评。

2 案例分析

2.1 心理原因

由于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于农村或者城市困难家庭,并且自认为学历比较低,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存在自卑、信心不足、胆怯等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不主动积极地去求职,在求职失败后不敢继续求职,或者恐惧地面对复杂的招聘信息而不知所措。同时,部分学生在应聘的过程中,不能自信地表现出自己有利的一面,往往吞吞吐吐地回答面试官的问题或者不敢正视地看着面试官,最后导致面试失败。

2.2 认知原因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有一个认知上的偏差,觉得专业技能只是在学校里面培养的,求职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其实,在目前激烈的就业形势下,很多大学生不能从事与专业完全一致的工作,要么与专业相近,要么完全转到其他工作领域。大学的学习只是为大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专业技能也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不断得到提高。因此,大学生应该有信心地走向社会,在工作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

3 解决方案

3.1 树立模范,强化信心

通过以往成功就业的学生案例,为缺乏信心的大学生详细讲述他们的经历,有条件的话可以请优秀的毕业生开设就业专题讲座,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勇敢地寻求适合自身的职业。有些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在临近毕业前会有一种更加强烈的自卑感和恐惧感,抱着一种“毕业等于失业”和“没关系等于没工作”的心态。因此,对于贫困大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心理辅导,激发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激情和憧憬,强化信心。

3.2 助之以行,强化技能

即便很多高校都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是部分大学生仍然缺乏求职的技巧。因此,班主任、辅导员或者辅助就业指导的老师有必要在毕业当年个别辅导一些学生如何写简历、如何在网上查找求职网站投电子简历以及如何在现场面试当中脱颖而出赢得就业机会,强化求职技能,增加成功就业的机率。

4 经验启示

4.1 就业指导深入开展

针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信心和求职技巧的问题,就业指导工作除了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外,还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地进行:(1)对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培训。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的人员,学生遇到就业过程中的问题,最有可能就是咨询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班主任和辅导员比较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此,对班主任和辅导员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培训有助于更好地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就业指导;(2)以班为单位,开展以就业指导为主题的座谈会。在座谈会上,首先要认真聆听每位学生对求职的看法,然后老师进行点评和以案例的形式告诉学生如何积极主动地找工作、如何克服求职过程中的自卑消极心态、在工作中应该如何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如何处理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等方面;(3)邀请企业家、优秀校友开展有关职业发展的讲座。企业家或者优秀校友通过自身成功的职业发展经历,能启发学生不断探索职业发展之路,也能给学生提供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

4.2 心理指导点面结合

心理问题是大学生求职难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往往表现在定位不准确、缺乏信心、自卑、抗压能力低等方面。针对应届毕业生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或者在工作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需要点面结合地进行指导:(1)从“面”上,应该在教学课程里面全面开展有关职业心理学的课程。职业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们选择、从事和改变职业上有关的个体差异和特点。它包括职业选择、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还包括现代社会中大量出现的职业咨询问题。职业心理学的研究以人的能力概念为基础,以各种心理测验工具为方法和手段,帮助人们选择并确定适合其个性和能力的职业。因此,通过开设职业心理学课程,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择业和从业心理;(2)从“点”上,应该开设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比如,心理健康电影活动、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青春期教育讲座等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应该排查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针对贫困生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班主任和辅导员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要时常跟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在做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多鼓励他们参加群体活动,增强信心,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篇3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为此,必须从缩小数字化差距、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等方面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目前信息化时代中学政治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形成了可喜的发展形势。这些中学政治教学网站针对特定的人群,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教科研主题、学习素材类事物主题,完成特定信息的搜索和提供、组织、,或者提供互动学习平台,对当前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加强资源建设 推进资源呈现方式变革

2004年3月,教育部颁布实施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其中尤其强调信息化资源建设,指出要“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网上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多媒体资料、教学课件等”。网络技术最大限度地突破了时空的局限性,起到了信息传递、沟通、共享的作用,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手段。中学政治教学资源建设紧紧抓住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存取的方便性、交互的实时性等特点,已经有更多的包含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类型的具有分类科学、管理方便、实用性强、共建共享等特征的网络资源库建设起来,这些网络资源库涵盖了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试题、中高考复习、素材资源、课程改革等可直接使用或二次开发的资源,为当前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中学政治课程整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平台和资源平台。但中学政治专业资源网站在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一些不足:(1)建设主体实现多元化,但地区、城乡、学校之间在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等方面的能力和意识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课程资源实现多样化,但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严重,资源数量虽然众多,但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实效性。(3)建设平台实现动态化,但资源建设标准不一,与《学习对象元数据》《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等建设规范还有一定距离。这些问题也在制约着中学政治专业资源网站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例如,思想者园地网站(http://)作为目前最大的中学政治教学资源网站,成立于2003年9月,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1 300 000余条,注册用户超过100 000人,资源点击更是超过36 000 000人次,网站设置了教学设计、教学试题、教学课件、高考园地、课程改革、教育科研、文本素材、视频资源、图片图表等十多个栏目,极大地方便了资源的直接使用和二次开发。该网站采用技术比较成熟的动易公司的BizIdea商业版程序,在资源的搜集、整理和、注册用户的注册和管理、搜索的简易快捷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优势。再如,思想品德课教学网(http://)依托于思想品德教学研究会的雄厚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拥有功能强大、内容齐全、实力雄厚的网络资源,以人教版、粤教版、湘教版、陕教版、鲁教版、苏教版、沪教版等版本教材资源为主,全站设计了试卷、教案、课件、中考、视频、备课室、论坛、博客等多个精品栏目。网站以资料全面完整、信息覆盖面广、内容新颖独特、视野开阔等优势,深受广大政治教师喜爱,网站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已拥有超过120 000 的注册用户和超过2 000 000 人次的浏览量。此外,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网(http://)、政治自助餐(http://)、思想品德教学网(http://)、精品政治教学网(http://)、小憨教学资源网(http://)等网站都是中学政治教学资源网站建设中的佼佼者,为信息技术与中学政治课程整合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撑平台。

二、加强网络研修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以其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已经日益显示出其优越性。它不仅颠覆了人们获取资源的方式,更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网络超越时空限制的优势更是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绝佳的支撑平台。

1.推动集体备课方式的变革

集体备课的方式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传统的集体备课形式往往受到时间、资金、区域等因素的制约,而基于网络技术的集体备课形式则克服了这些弊端,从而给更为高效、快捷地开展校内、校际甚至地区间的集体备课提供了技术平台。

2.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变革

顺应网络发展的潮流,各地区、各学校建立了众多的名师工作室网络平台。在这个网络平台中,教师可以相互展示和分享教学资源、教学反思、教学经验等,还可以进行在线同步或异步的课堂诊断,从而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教学协作,充分放大了名师效应,为教师群体性专业成长提供了支撑平台。

3.推动课改培训方式的变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教师在课改理念和专业素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课改培训方式采用专家讲座、课例研究等机械式、填鸭式的方式,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而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培训部门建设的网络研修平台除了具备传统课改培训的形式外,还增加了诸如视频授课、在线提问、课例研讨、作业提交等新形式,在这种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研修的培训模式下,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加课改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新课改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的实效性。

例如,姚敬华、沈雪春名师工作室(http://.cn)依托吴江市高中政治学科发展中心和苏州市高中政治学科研究中心,通过课堂教学、考试园地、教学科研、学科交流等网站栏目形成了对苏州地区的学科辐射,提高了工作室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此外,钱五海(http://)、张文军(http:///zwj/)、吴友华(http://)、施淑华(http:///ssh/)等名师开办的工作室网站无一例外地成为了课程资源、发展动态、发展成果的展示和交流平台,这不仅促进了名师的再发展,而且为青年教师的阶梯式成长提供了网络平台。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http://.cn)、新思考网(http://)等专业网站搭建的“国培计划”网络研修平台,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了政治教师群体的课改通识和学科素养。这些网络研修网站的建立,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信息素养,为从教师层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网络教研 构建教育科研发展平台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师科研能力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支撑。网络教研弥补传统教研模式的不足,真正实现了民主平等基础上的教研员与教师、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了同步与异步相结合的教研新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的形式:(1)依托各类出版机构建立的以教材出版信息、动态新闻、课程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教材网站。(2)依托各地教育局、教研中心等教育主管部门建立的区域性教研网站,内容涵盖了本地课程资源、课改动态、赛课赛教、教研成果等内容。(3)依托地区、学校、个人研究课题建立的以课题立项、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和结题信息等为主的课题研究类网站。(4)依托学校政治组设立的以展示学科新闻、学科动态、教学科研、课程资源等为主的学科组网站。

例如,南京教学研究室的中学政治频道(http:///zxzz)强化教研优势,设置了教研动态、教学研究、考试评价、项目课程、教学资源、时政述评、队伍建设等精品栏目,全方位展示了南京在中学政治研究领域中的最新动态信息和最新教学资源,对南京乃至全省政治教研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此外,无锡政治教研网(http://)、武汉政治教研网(http://)、富阳市中学政治教研网(http://)等教研网站以其鲜明的教研特色,对促进地区、学校整体教研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嘉兴市高级中学政治教研组积极打造嘉兴市高中政治学科基地(http://60.190.139.43),以学科基地建设推动学科组建设,设置了考试园地、课件教案、基地建设、时事政治、图片视频、二次文献、沈老师在线等精品栏目,既展示了学科组发展成就,也充分展现了学科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为中学政治学科组网站建设提供了重要参照。桐乡高级中学(http:///tgzzz/)、广东实验中学(http:///)、上海市东方中学(http:///zz/)等打造出了具有地区和学校特色的学科组网站。当然,在所有的教育科研部门和学科组建设过程中都围绕着教材而展开,教材出版单位也相继推出了网络平台,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的高中思想政治(http://.cn/sxzz/)和初中思想品德(http://.cn/sxpd/)、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http://.cn)初中思品栏目等为建立基于中学政治教材的资源网站和教研网站提供了借鉴。

四、加强个人研修 搭建教师幸福成长平台

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教师要通过学习和应用网络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服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1)创新应用教材。通过网络不断获取教学所需的文本、图片、视频等素材资源,通过资源呈现方式的变革,不断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信息化情境中学会归纳知识、积累知识和应用知识,并且及时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调整和充实,提高课程教学的时代性。(2)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通过创设一定的近乎真实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提供情境支持。这样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不断习得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信息素养不断展示和提高的过程。(3)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通过课前的教学预设反思、课中的知识生成反思、课后的目标达成反思等过程,不断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在不断自我反思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中学政治教师围绕着资源呈现、专业成长、教学反思等主题而设立的专业网站则成为了教师展示自我、反思自我和发展自我的重要平台。

例如,重庆市字水中学刘旺老师创办的“刘老师政治学园”(http://)既重视课程资源的搜集和整理,又关注方法技巧、教学点滴和心路历程,既重视教学实践活动,又重视班级管理活动,对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展示个体专业成长历程树立了典范。再如,由笔者创办的“思想者工作室”(http://)重视政治教学和日常生活积累,对基础教育、网站建设、教育科研、教材处理、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并系统性地展开了教育感言系列、时事思考系列、童真童趣系列、哲言哲语系列的专业写作,目前已经撰写系列文章800多篇,计100多万字。这些个人专业网站的发展,以其巨大的号召力,正逐渐成为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思维互动平台,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加快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通过网络平台来展示和提高自我,将会有更多的爱思考、会思考、勤思考的优秀教师不断涌现出来。

篇4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 人性化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142-01

中国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就是教育人性化、人本化。人性化教育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生活在信任和爱的氛围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真正的教育是人性化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也不例外。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提倡“人性化”育人理念,就是把人性的要求渗透到思想政治教学的实践中去;就是坚持以人为中心,依据人性发展的需要,以人性的和谐与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就是要体现对人性的尊重、关怀,创造一个温馨和谐舒适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但现在政治课教学常常成为“枯燥与无力的说教”的代名词,原因之一就是思想政治教学中人性化教育的缺失,教育者将社会的主流观念、高调的意识形态、成人的道德观念作为学生必须接受的“真理”进行强制的灌输,忽视了教学主体―― 学生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独立个性的生命个体。致使学生在课堂上冷漠呆滞、昏昏欲睡;对课程学习的态度越来越消极;对课程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弱。因此需要运用人性化的教学策略来焕发政治课教学的生机与活力,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那么,人性化的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具体体现呢?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 以生为本,情境设置要贴近实际

教学要以“教”服务于“学”的生本理念为指导,教学设计的着力点要转向学生,情境设计要拆除教学与生活的樊篱,要关心当前社会热点话题,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内心需要出发,寻找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引起共鸣。例如,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中,由于它的理论性较强,十分抽象,如果仅仅从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内容等方面进行说教,学生听起来会非常枯燥乏味,感觉假、大、空,几乎使学生无法接受。如果通过视频和材料引入学生心目中的道德典范、感动中国人物以及现阶段的道德滑坡现象等,往往会引起学生共鸣,收到事半功倍的积极效果。

2 学会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学生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与主体的交往。课堂本身就是交往的过程,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是师生、生生交往的过程。而师生间的和谐交往离不开倾听这一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不管回答的内容有多么不符合老师的意图,甚至是不符合实际,教师都不应该随意打断学生,阻止学生继续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进行批评教育,一定要耐心的听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想法,否则不仅会打击他的积极性,而且会不经意间湮灭智慧的火花。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不仅要表现出肯定鼓励的态度,而且还要做出一些肢体语言让学生更加自信,如一个肯定的手势、微笑的点头、若有所思等,这样的态度能够在第一时间反馈到学生那里,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在认真听他的发言,并且觉得得到了教师的重视,认为自己的发言是有价值。这样能够让学生体验到自我价值的提升,培养了健全的人格。

3 开展“群言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创设民主、自由、开放、安全的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民主参与教学、产生问题意识的气候与土壤。没有心理安全与民主自由的氛围,学生就不敢多想,不会多想,不好意思发言,有了想法后也不敢主动发言。长期如此,学生不会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导致学生缺乏思想政治可的学科素养,缺乏创新思维,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开展“群言堂”。研究表明,学生最不希望老师上课“一言堂”,最希望的是老师搞“群言堂”,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热点话题,让大家各抒己见,自由讨论,发表各自的观点,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获得知识,避免学生出现学习的懈怠情绪。所以,教师应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课前进行有效的备课,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针对教学内容认真撰写教案,明确教学目标、思考详细的教学步骤。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选准重点、热点,设计好讨论题。讨论可采用辩论式,也可以通过点名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必要时作些点拨,最后做出总结,切不可轻易指责学生,不要吝惜鼓励和赞赏。

4 面批作业,以情促智

面批作业是师生之间的直接语言、情感的交流,面批时师生亲密接触,真心交流,教师深层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情况,学生自然而然地与老师亲近,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教师真诚的赞赏和鼓励能使他们拥有自信心,激起求知欲,以及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这些非智力因素能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甚至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建议教师从学期一开始第一次作业,特别是新接手的班级,一定要辛苦第一次,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一次面对面的批改,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赏识、关心和指导。

5 结语

总之,运用人性化教学策略可以让政治课教学变得倍感亲切,让教学过程充满活力,洋溢激情;教师变成可亲可敬的长者,平等相处的朋友,真正成为引导学生追求美好明天的人;学生变成人格完善、开朗乐观的人。只有人性化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人性化的学生,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缪云.让你的心声叫醒我的耳朵[J].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10).

篇5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 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113-02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无疑对教师的教学思维和能力产生了挑战,其中,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学生的主体性就是挑战之一。那么,作为高中思政教师,又该如何面对这一挑战呢?

1 新课改的实施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强调一切工作都应该致力于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从而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完整的教学观念。为全面理解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高中思政教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调整自己的认识:

1.1 对学生再定位

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体制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物体,没有考虑学生的主体特征。这次新课改正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这一弊端而重新对学生进行定位,以帮助广大教师走出认知误区。1认识高中生个性特征。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和社会性趋于成熟的时候,虽然每个高中生的个性不同,但他们仍然表现出一些比较统一、稳定的个性特征,比如强烈的独立意识;心理上把自我分成了“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两个部分;十分关心自己的优缺点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等等。这就提醒广大思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会给学生表达自我的权利。2、认识高中生情感的复杂性。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友谊和爱情充满了向往和幻想,但是由于他们的思想还并未成熟,因此使他们的情感更具负责性,具体表现为:对待师生关系若即若离,往往以表面上的冷眼相对来掩饰其内心深处的敬重,有时还给老师“出难题”来吸引老师注意;注重同伴的选择,不少高中时期的好朋友往往能延续到成人,甚至一生;开始异往,高中生男女关系已由“疏远”逐渐发展到了“喜欢接近”,有的发展成了我们称之为“早恋”的现象。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注意把握高中生情感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引导他们对感情的正确认识。3、认识高中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之下,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理应成为培养健全人格的“人”的主阵地。“以人为本”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实施中培养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基本能力,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1.2 准确把握学生的发展

由于封建的科举考试以及现代社会盛行的应试考试,都不同程度地臆断了“发展”的内涵,仅仅视人的发展为通过各种考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人本身对于发展的差异性需要。此次课程改革通过设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来作为课程标准,通过明确的规范来使教育工作者打破原有狭隘的发展观,倡导各教师将“全面发展”贯彻到实际教学中去。

1.3 重塑“知识”的形象

在工业经济时代,由于人们赋予了“知识”以绝对神圣的地位,故而在教材中的知识都是客观、绝对、工具性的。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生就成了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载体。显然,这种对于“知识”的机械认知不仅会妨碍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更加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此,此次新课程改革综合借鉴了当代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复杂学科等多种学科对于知识的研究成果,将人的积极参与作为掌握现有知识、探索新知识的必然途径。比如,在高中一年级上册经济生活这部分知识的讲解中,思政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经济问题进行观察与研究,让他们通过亲自参与来加深对经济常识的理解,这就能一改过去那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局面,并且有助于学生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提供帮助。

1.4 剖析改革后的课程

《纲要》第二部分对于高中课程的主要结构做了明确的阐述:“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个性的发展,课程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课程的修定对于高中思政教师而言,既是解脱又是挑战。由于设置了必修课和选修课,考试大纲中的知识范围也会相应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压力,使他们能够有时间和精力来探索各种创新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他们的知识面。但是,如何把握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平衡对任课老师来说却无疑是一项挑战,既不能因为是选修课而不加重视,也不能用同一种教学方式来对待选修课和必修课。故而,高中思政教师在教学之前,一定要深刻理解《纲要》中对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各项具体规定,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灵活设置教学环节,使必修课的规范性同选修课的延展性相得益彰。

2 关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几点建议

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包括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环节。教学前的构思与准备,教学中的技能与技巧及教学后的评价与总结,这几块缺一不可,因为它们是决定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也是教师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主要途径。

2.1 精心备课

“备课”即准备上课。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老师对“备课”这一环节态度不一,一些初为人师的年轻教师往往为了使上课不至于“凌乱”而将“备课”变“背课”,而另一些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对自己把握课堂环节的能力过于自信从而忽视了备课的重要性。事实上,这两种关于备课的态度都是不科学的,前一种情况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保证课堂任务的完成,但容易出现课堂呆滞、僵硬的局面,这也是同新课改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理念是相违背的。而后一种情况虽然使课堂教学不拘泥于形式,可以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导作用,但是由于教师的主观经验所占比例较大,而主观经验是相对的,这比较不利于学生掌握客观、系统的知识。那么,高中思政教师应在备课阶段做好哪些工作呢?

首先,注重在平时收集资料。政治老师尤其要加强政治敏感性,每天多关注国际国内重大时事,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下载、整理重要文件、图片、视频等资料,建立一个资料档案,以备不时之需。

其次,接到教材后要认真对教材进行分析,领悟编者的主旨,把握教材编写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理清教学思路,分清所讲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思考一下采取什么导入方法及借助于哪些教学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

最后,就是教案的编写阶段了。随着先进科技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教案也更多地以课件形式体现出来。虽然多媒体资源丰富了教学工具,但教师也要对课件整理有一个把握,即不能为了凑课件而使课件内容杂乱无章、五彩缤纷,从而颠倒了知识与形式的位置。

2.2 用心上课

2.2.1 组建生活化课堂

新课改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通终身学习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对于高中思政教师而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和了解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及人文现象,让他们带着探索和求知的心情走近生活;同时,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对于生活问题的兴趣点,引导他们去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在学生感悟和相互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应对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误解的内容进行点播和分析,指引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将生活案例转化为政治课知识。

2.2.2 创设体验型课堂

所谓体验型课堂指教师通过各种工具(如课件、案例资料、音乐、游戏或者活动等)积极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亲身体验的过程之中,通过感受和感悟各种教学情境中的人物和事件,从而汲取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作为高中思政教师,可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通过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使其产生一定的情感的阅读体验型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阅读经过教师精心收集和挑选的相关资料从而产生内心的共振,深切体会材料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这样不仅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同时能够加深他们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比如,在论辩型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可选择那些针对性强、有一定思辨价值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与此同时,教师要注意适时地对论辩活动进行指导,避免学生思维偏激或由于言语过激而产生情绪波动,及时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向;另外,角色体验型教学方式也是可供选择的方式之一,通过让学生扮演案例或故事中的一些角色,让他们在扮演过程中学会自我反思,从而加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和了解。对于政治课教师而言,为了充分发挥此种教学模式的作用,就必须对各位学生的个性和特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方可为他们选择合适的角色,避免“牵强附会”、“张冠李戴”的局面。

2.2.3 充分利用课堂“对话”

这里所谓的“对话”不仅是在平等、和谐的基础上,老师、学生之间进行对话,同时也包括学生之间的讨论与情感交流。概括而言,就是以“对话”为平台,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民主、平等地言语交流,从而加深双方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促进师生、同学之间的情感和信息沟通。比如:在学习高中政治一年级上册《经济生活》中“消费者行为”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设置一个消费者在商场中购物的情境,通过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售货员、商场经理、售后服务员等角色,让他们以对话的方式表达各自角色所代表的意见和观点,使各位学生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这一知识点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但是,作为高中政治课教师,在运用各种类型的对话方式时,要注意把握科学性和公正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是指教师在选择对话类型时要进行科学安排,既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实际,又要兼顾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而公正性原则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时,要保证大部分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对话,决不能使对话变成个别同学的“独角戏”。只有坚持科学性和公正性原则,才能真正发挥对话这种教学方式应有的积极作用。

2.3 精心反思

“反思”,顾名思义,即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进行回忆、思考,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查漏补缺,不断进步。“反思”之所以要受到各教师的重视,它的意义就在于:首先,它是提高教师分析和处理教材的重要途径,虽然,在备课阶段,也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结构及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把握,但是,由于教师在备课时的分析大多是建立在经验和理论之上的,那么,他们对于教材的理解就有可能与实际相脱节,所以,只有在经过上课环节的亲身实践后再对教材进行剖析和揣摩,各位教师才能基于理论和实践对教材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和把握,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其次,通过“反思”,教师可以改进教学方法,形成教学艺术。对于政治这门相对沉闷的课程而言,为了使政治课变得生动起来,也为了发挥广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政教师不仅要在课前、课中下足功夫,收集资料,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更应该在课后进行及时反思,回顾课堂中较为生硬的环节和学生的反应,通过分析不足之处从而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为接下来章节的展开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做好准备,避免周而复始地犯同一个错误。再次,“反思”环节也是特高教师整体素质的一种方式。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各校政治课教师人员配备相对较少,那么,相比于学生数目和需求而言,各政治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各政治课教师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及考试之后,已没有余力进行互动与交流,这非常不利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各校应注重加强教师之间进行课后反思,进行相互交流和评价教学经验和感受,找出各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相互取长补短,促进集体教学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而且,课后反思还能加强教师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一门课程的专业化,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

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笔者相信,只要各位高中政治教师能脚踏实地,积极地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反思和总结,就不仅能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生涯,同时,更加有利于在新课改这面大旗之下,科学地把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M].朱光明主编,2005.1.

[2] 王有鹏.巧妙运用对话式教学方式[]].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8.

[3] 蒋国民,郑友民.构建生活化课堂,彰显新课程理念[]].中学政治教学 参考,2009.10.

篇6

把教育当生命

*老师出生在一个老干部家庭,父亲是一位有30多年党龄的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军人。父亲家教严格,为人正直朴实,这些都深深影响着他。*年他高中毕业时,父亲郑重和他谈话,希望他选择教育事业。父亲和他谈朝鲜战场,谈科技的落后。父亲说,民族振兴靠教育,希望儿子敢于担负起民族振兴的重任。在那个教师地位和待遇还很低的年代,父亲的远见卓识深深地震撼了他年轻的心灵。他毅然在自己高考志愿填上了*大学。

四年的大学生活增长了他的知识,也更坚定了他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年,作为优秀大学毕业生,不少行政机关希望他加入,但他还是选择了*市*中。

初为人师,他发现学生并不像自己当年那样喜爱政治课。在学生心目中,政治成了枯燥、道德说教的代名词。当他在一本专业杂志上看到政治课居然排在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课的首位,他的心被深深刺痛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成为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要把教育当着自己的生命,要把政治教育当着自己的生命,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中去。用热情点燃热情,用生命唤醒生命,*老师在心中暗下决心,要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同志们都知道,20年来,*老师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盛夏,一桌一椅一小灯是他最忠实的伙伴,见证着他为自己心爱的事业奋斗的过程。为了上好一节课,他翻阅几乎所有能接触到的资料。为了让课堂充满激情,他认真琢磨每一句课堂语言。为了弄清楚当前的热点问题,他跑*师范大学,不惜花费高额长话费向北京专家求教。

由于长期劳累,*犯有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痛苦折磨着他,但为了他心爱的事业,他依然坚持着。*年,他由于高血压晕到在地上,妻子把他送到医院,输完液他连家都没回就直奔教室。妻子生气地说,你真的是不要命了。他笑着对妻子说,教育就是我的生命,没有教学,没有学生,我的生命也将完结。

父亲理解他,*年,父亲患心肌梗塞住进了医院,让大家瞒着他,直到他回老家后才知道父亲还在医院。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望着父亲虚弱的身体,*老师的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为了教育,为了父亲,为了学生,他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成绩。以教育为生命,教育生涯也必然洋溢着生命的激情,课堂也必然充满活力。*老师的政治教学开始活起来,学生热情开始高起来。从爱国主义诗歌朗诵比赛到人生价值演讲,从哲学辩论会到经济小调查,学生发现原来政治和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他的政治课燃烧着青春的激情,充满了探索精神。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思维开阔了,成绩也突飞猛进。*年,他带班主任,首届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毕业生吴涵波、常海分别获得总分和政治单科第一名。*年,他的第二届学生上本科线19人,创我校普通班最高。从*年开始,*老师的研究成果也陆续出版,受到全国读者的欢迎。他主编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系列丛书》共11本印数已经达到30多万册。录制他主讲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磁带和VCD也深受全国中学生的喜爱。*老师的努力也赢得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尊重,从*年开始,他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年,*老师又被评为*省学科带头人。

将爱心献学生

18年前《新乡晚报》登载了一位教师的感人事迹。一位教师在路上看到一个十

二、三岁的少年因肚子剧疼在痛哭,二话没说背起这位素不相识的孩子来到医院,并垫付了医疗费。家长多方打听,才找到这位教师,并投书《新乡晚报》。这位教师就是*老师。

*老师认为,爱孩子应该是教师的职业品德。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只有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地自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一个好的班主任心中永远不能有“坏学生”这个概念。只有从内心爱学生,以诚待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体谅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难处,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他深信付出一分爱,就会有一份回报。

有一个女生因受社会青年纠缠,又与家长争吵,赌气出走。家长生气地自己回家,宣称不要这个女儿。*老师没有放弃,找了一个通宵,终于在一个学生家里找到孩子。他首先找到那社会青年,要求他不要再来纠缠,又找这位女生谈话,和他谈社会,谈人生,女孩子泣不成声,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年,该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家长专请书法家冯志福为靳老师写了一幅对联:“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91级学生郭志勇,父母离异,将他判给父亲。父亲下岗后,家中的生活更加困难,因此该生非常自卑。靳老师找到他,说,你是我的学生,也是我亲人,你只管好好学习,你的学习费用我来负担。在靳老师的帮助下,*年郭志勇顺利考上大学。在给老师的信中,他深情地说,“老师,没有你,我可能和我父亲一样正在马路上摆地摊,没有你,我的生活还是一片灰暗。……我真的想喊你一声父亲……”

教育家朱永新说过,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靳全中教育的爱换来了他事业的成功。对学生的爱也换来学生的尊敬。在学校评教中,他年年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视同志为亲人

*市*中的政治教学新乡享有一定的声誉,离不开*老师。*老师认为,教育离不开竞争。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他走不了太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社会如此,教师职业也是这样。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的学生,处在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时时刻刻接受着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教师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功,取决于教师在多大的层面上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对学生施加影响。对于一个会做工作的教师,他会调动千军万马来实现自己的教育抱负。

作为*中政治组组长,*省学科带头人,全国知名的高考研究专家,他是全组教师的年龄最大的,是名副其实的老大哥。在组里,他是有求必应。*老师做公开课,他亲自做示范。*老师刚从初中部上来,他主动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资料送给他,为他改教案,说课。

篇7

【关键词】职业技能 师范生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47-02

一、引言

教师职业技能,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通过教学实践而获得的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需的、比较稳定而系统的专业技能,是师范生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看家本领,具体包括:一是书写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能力等基本能力:二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等实践能力;三是教育研究能力、教育评价能力、自我更新能力的发展能力。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教师职业技能显得日趋重要。

二、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

结合我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现状看,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与课改前相比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在校师范生专业知识学习任务重、缺乏教师职业体验、认识不足、精力分散,使得教师职业能力训练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教学设计不尽如人意。教学步骤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和相互支撑,语言错误较多。其次,课堂教学技能较差。不少师范生在台上试讲仍然是照本宣科或者是背教案,缺少新课标提倡的新型教学理念和方法。第三,课堂教学基本功较差。大部分师范生的课堂用语单一、板书不规范,欠缺整体安排。

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主要归结于以下两个主要原因:

1.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安排不恰当

由于课程结构没有根本改变,课程理念没有完全更新。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结合师范生开设的必修课:心理学、教育学、教材教法,俗称"老三门",理论性强,另外还开设其他必修、选修课,内容陈旧,实用性小,没有与现代社会需求挂钩,与新课改精神不相适应。加之大学、中学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不同,师范生对中学教学内容不熟,感到自己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与中学内容有些脱节,在课堂教学中很难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致使在课堂教学相关环节的设计方面欠缺合理性;更直接的原因还有教师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仅占总课时的10%,且开设不全或开设的时间不当,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对该类课程不够重视,同时也使他们对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理念和方法涉猎不多,掌握不透。

2.培养手段和教学方法陈旧,缺少实践性

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相关课程的实践性在大学阶段长期被忽视,课堂教学缺少对教学现场的模拟和体验,课外的教学观摩和教学实习更是流于形式,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的书本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效联系,在师范生参加招聘会试讲时,许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把握不住试讲课程的重、难点,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和知识的整合能力较差,比起那些有经验的、已经受过新课改培训的教师来讲,师范生没有任何优势,即使走入课堂,也很难很快地吃透课本,进入新课改中的教师角色,无法较快融入正常的教学工作,往往需要大约一年的时间去调整和适应。

三、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1.结合专业的特色,调整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

把原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其他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调整为"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在中学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其他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由原来的"高级专门人才"调整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突出专业的师范性,强调应用性,同时把专业就业方向由原来的"中等以上学校"准确定位于"中学",主要满足地方基础教育需要,培养合格的中学政治课教师。

2.改革教学内容,更新培养模式

依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以服务基础教育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和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培养优秀教师和教育行政工作者奠定良好基础。第一,设置教育理论基础、学科教育基础和教师职业技能三个模块,还结合思政专业专门开设职业规划的相关课程,利用地方优势资源,把中学的政治课名师请到课堂上,开展"名师进课堂"活动;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师范技能的比赛活动,举办"未来教学明星"大奖赛,做好职业准备。第二,课堂教学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实践教学应占专业课程总课时的1/3以上。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课程为例,教师的理论讲授部分占2/3左右的课时,其余的课时可安排学生在课堂上结合所学理论进行备课和微格教学以及课例分析点评。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职前教师(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一种有效的基本方法。微格教学使学生对课程标准和教材比较熟悉,不但培养了学生使用现代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使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精神。第三,课外见习与课内知识结合。见习是培养学生对英语教师职业岗位的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高校应定期安排师范生到英语教学一线去实地观摩课堂教学并对所观摩的优秀课例进行分析和点评。通过大量的教学观摩,学生在课堂内所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能得到有效的巩固和验证。通过这一系列课堂内外的教学实践活动,英语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从课堂内拓展在课堂外,保证他们在校期间就能掌握扎实的英语教师职业技能。

篇8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 教学实效性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资源,近些年得到了较快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现状的分析、教学方法及课堂内容设计的探讨,找到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现状分析

(一)教师方面。

1.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按照教育部要求,本专科思政课专任教师按不低于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但实际上在高职院校从事思政课教学的专任教师人数配比远远不够,由许多非专业兼职教师从事思政课教学,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这些兼职教师大多数是学校的行政工作人员或在读的研究生,所学也非思政专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同时高职院校对思政课专任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力度不够,专任教师外出开展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的机会相对较少,很难通过交流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教学方式单一、陈旧

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主要因为教师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在课堂上,老师标配是一本教案、一本教材、一个PPT课件,灌输式教学,只顾自说自话,不顾学生反应,学生被动地听甚至完全不听,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这种课堂影响了大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易达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学生方面。

1.高职学生生源多样化

按照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划,高职院校的生源由之前的普高生为主转变为中职生和普高生并重的局面,未来中职生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闹柿可纤担全国“统考统招”高考录取的普高生,大部分学生思想活跃,灵活好动,经过高考前的系统学习,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学习方法,但自控能力较差,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目标意识不清等问题;通过“技能高考”录取的中职生在中职阶段有一定的技能基础,动手能力较强,但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存在着学习方法不当、自觉性较差等问题。

2.一些学生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居上

由于高职院校生源的特点,一些学生相对重实践、轻理论,对专业课学习、实践操作比较感兴趣,认为这对他们未来就业能起到决定作用;而思政课,他们认为尽是理论的东西,这对未来发展就业起不到多少作用。

另外,高职院校学生主体来自农村和小城镇,父母职业以务农、外出务工居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负担较重,经济状况不理想,甚至需要靠借贷和勤工助学解决部分学费问题。对他们来说,解决生存、就业问题是他们关心的重点,因而对偏重理论的思政课不感兴趣。

(三)课程方面。

1.课程内容的重复性、滞后性

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重复性与滞后性弱化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重复性的表现为大学思想政治课与中学政治课有近1/4的课程内容简单重复。滞后性表现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疏离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实际。

2.课程设置“偷工减料”

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实习实践是极重要的教学环节,一些学院都会优先安排和满足自己的专业课和教学实践课,从而减少思政课课时总量,严重者课时量减少三分之一;或者把思政课都安排在晚上教学而不是正常的白天教学时段;或者不按要求在规定的学期安排课程,比如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安排到第三甚至第四学期上,这均与课程内容设置不相符。

从老师到学生再到课程本身,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要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必须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革。

二、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探索

(一)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性。

教师要主动改变传统的、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把模拟教学、主题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前是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精心设计课堂内容,以90分钟的两学时课程为例,总体思想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可以把教学内容分为几大块:前10分钟,学生自主交流平台分享所见所闻所感;中间60分钟,主要是知识讲授时间,以案例分析、主题讨论、模拟教学等方式展开;最后20分钟,观看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或纪录片,对课程内容进行回顾与总结。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是教学的中心,这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自然会主动参与课程的学习,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会不断提高。

(二)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

实践教学一直是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软肋。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安排一定的学时进行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但其教学内容基本由任课教师自主安排,学校层面没有统一制定教学文件,实践教学任务模糊,没有被很好地执行落实。

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三种方式。课堂实践是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实践活动,如模拟表演、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校内实践是以校园作为实践的主阵地开展实践活动,如文明就餐“光盘行动”、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等。校外实践是以校外为实践的主阵地开展实践活动,如“三下乡”、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等。

课堂实践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精心设计与专业结合的课堂实践教学。任课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尽量选用贴近学生所学专业的教学素材和喜欢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以播音主持专业为例,根据学生的表达与表演能力特点,设置演讲比赛或朗诵经典比赛等。

校内实践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依托社团活动或主题党团日活动开展。任课老师可以充分利用青年节、建党节、国庆节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主旋律。

校外实践与社会服务活动相结合,利用寒暑假、节假日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例如志愿服务进社区、义务支教活动、关爱留守儿童等。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并形成知识体系,在实践中形成正确信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改善和提升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有坚定的马列主义信仰,要认真钻研马列主义的相关知识,强化自己的理论功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深入浅出地开展教学。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探讨并采用更贴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其次,学校要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的培育培训,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年)》要求,通过全员培训、骨干研修、在职攻读学位、国内考察、国外研修等方式,思政课教师得到培养与提升。

通过思政课教师自己主动学习和校内外系统的培育培训,整个师资队伍增强了,课程的实效性也会随之提高。

(四)改革考核方式,建立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考核方式多是随堂考查,成绩评定由30%平时成绩(出勤率)+70%期末考试成绩(开卷考试成绩或结业论文成绩)。

为发挥考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应该建立一套综合考核评价体系。除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外,还要考查实践活动成绩,并且加大平时成绩和实践活动成绩的比重,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践活动成绩(30%)主要体现在考核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了实践教学活动,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从中学到了什么东西;平时成绩(30%)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与活动效益,包括课堂讨论、作业、出勤等;期末考试成绩(40%)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避免死记硬背,提倡学以致用,能够应用基本理论解释、说明问题。通过综合考核,促进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改革,有效地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增长才干,“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周山东.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创新[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2]李丽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多样性研究[J].科教文汇,2015(9).

[3]王梅平,姜彦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1).

[4]郑兰兰.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改理论,2016(7).

篇9

关键词:微信;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适当使用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促使初中思想品德课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微信则由于其具有实效性和互动性而受到了很多教师的欢迎。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果能够合理使用微信,将促使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

一、微信点子,激发灵感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往往会使得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缺乏兴趣,而教师也可能因为缺乏教学的个性化而使得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如果想要激发个性化教学的灵感,教师可以借助微信中的点子。教师可以查询微信中的相关内容,找到和课文内容有切合点的部分,围绕微信内容来设计教案,这样能让教学内容的引入更具有个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授《责任与角色同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要让学生理解责任的两层含义,并体会到责任的来源。然而,要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的内容却有一定难度。此时在微信点子中看到了关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点子,教师顿时激发了灵感,仿造文中的方法,让学生尝试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更好地感知角色和责任。如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分别扮演父亲和孩子,当孩子毁坏了店中的物品后,这个孩子是否应该赔钱给店主,父亲是否应该替孩子支付赔款。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角色和责任的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他们十分积极地参与角色扮演,并探讨其中的人物应该怎样做,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借用微信中的点子等于集结了众人的智慧,往往能够激发师生的灵感,如果能将相关点子融入教学之中的话,将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微信热点,讨论生成

微信内容丰富,其中包含了海量的热点新闻,让学生阅读这些热点内容能够促使学生扩展视野,然而不得忽视的是,在微信中也存在大量不良的信息,如有些内容反映的是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果要避免学生受到这些舆论的影响,教师可以采用促使学生讨论热点问题的方式,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增加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学习《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要用更为形象的方式,将初中生自我防范的内容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正好发现了微信上的热点新闻,一名女大学生从大学出发回家,路上搭乘了黑车,结果被黑车司机杀死。教师可以利用这则新闻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的热点主要围绕:这名女学生究竟做错了什么,最后导致她的不幸身亡;作为学生要采用什么方式保护自己;万一如同女大学生一样,不小心上了黑车,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保护自己。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渐渐地意识到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此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交友情况来进行分析,让学生讨论在出行、网上聊天等过程中,要如何保护自己,面对网络上过于开放的交友现象,要如何正确面对等。

通过讨论微信的热点新闻能够让学生在互动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他们的公民意识也能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到稳步提高。

三、微信功能,升华情感

微信作为现代人社交的重要工具,它本身就具有很多的功能,例如可以建立朋友圈,自己的生活动态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和班级学生一起建立朋友圈,在节假日等时候可以利用微信相互祝福。在交流的过程中,师生的关系能够变得更加和谐融洽,同时学生也能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会如何和他人相处,如何维持朋友间的友谊。

在学习《做情绪的主人》这一课的时候,发现班级中有几名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在了解情况后发现他们的学习成绩退步,因此心中感到十分沮丧。此时教师便结合了课文的内容,用微信的形式发送了校园里美丽的花草照片,并标注上:“任何人都有闹脾气的时候,但是人要做情绪的主人,而不要被情绪控制。在你失望痛苦的时候,不要忘记窗外还有一片为你而绿的青草。”这则微信内容顿时在班级学生中引起了激烈的反响,大家纷纷点赞,并且发送了自己春游的图片。那些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沮丧的学生也因此而变得更为乐观、愉快。此时教师可以联系《做情绪的主人》中的教学内容,在微信中鼓励学生保持积极情绪,避免消极情绪,学会如何在艰难困苦之中表现出乐观的情绪。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相关知识,更要促进学生优化情感,教师如果能够合理运用微信的各种功能,必将促使学生提高情商。

微信是现代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也可以成为教学的有效工具,教师要合理运用微信,用微信点子为教学增添乐趣,用微信热点促使学生讨论,提高思想认识,也可以利用微信的互动功能来促使学生升华情感。

参考文献:

1.刘锡邦.巧借微信促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2015(7).

篇10

【关键词】思想品德;有效课堂;体会

“有效课堂 ”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实现上述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认知因素,以及学生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使学生易接受知识与内化知识。从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应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使学生有兴趣去读、去学。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1营造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可以说,人们在心理上往往趋向于轻松愉快而躲避紧张压力。只有在和谐融洽、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有安全感和愉悦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自由地深入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老师要改变思想观念,转换角色,从神圣不可侵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一切为了学生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援助者,放下架子,要学会热爱、尊重学生,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以营造一种宽松的、愉快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

1.2视频引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在每堂课教学之前,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的亢奋状态。比如:我在上七年级思想政治课上册“意志品质”的内容时,在课堂教学伊始,首先播放了一段孟佩杰“带着瘫痪母亲上大学”的先进事迹视频,接着设问:从孟佩杰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学生自由发言后引入新知。当然,引入新课的方法还很多如:案例引入、故事引入、名言导入、小品表演。

2让学生明确课堂的学习目标

这里的学习目标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的。学习目标应该全面、明确、具体,同时,目标之间的联系应该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层深入的。

3培养问题意识,引导思考,提高能力

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问题有助于锻炼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开启学生心智的大门,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与教学的这一过程相一致,问题意识的培养也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

3.1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我在布置学生预习的时候,总是鼓励学生将经过思考之后仍存在疑惑的问题汇总,上交,重视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倡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一应该成为我们课堂的主流。

3.2注意做示范,引导、渗透、实现对问题意识的培养。例如:我在教学“直面挫折”的知识时,播放了曾当选“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被网友称为“中国最美洗脚妹”。——刘丽的先进事迹及有关图片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发现提出问题。学生发言非常活跃,问题百出。有的问:什么是挫折?有的问:挫折有什么作用?有的问:面对挫折应有何态度?有的问:我们如何战胜挫折?等等问题。另外,在教学中,我注意做示范,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矛盾,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同时也要求学生遵循其方法,自己找出矛盾,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七年级下册“自尊自信”要达到的能力目标主要是要让学生明白自尊心与羞耻心的关系,懂得做人必须有羞耻心,能够识别什么是卑下的行为,学会节制自己,拒绝卑下,维护自尊。自尊对于健康人格形成的意义:自尊心是人进步的动力。自尊能够推动青少年蓬勃向上、力争上游、不甘落后。自尊也会阻止人去做损害自尊的卑下的事情。自尊对于健康人格形成的意义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即自尊使人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人格是健康人格,什么样的人格是不健康的,健康人格为什么必须通过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形成。这样示范引导,久而久之,就能使学生从中学到提出问题的一点方法。总之,让学生有“问题”,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政治课,也要“思维”。没有思维,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从而导致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抑或死记硬背、“消化不良”。记住:教学过程一定意义说是提出、分析、解决问题之过程。

4引导讨论,感悟道理

讨论是思维碰撞出火花的基石,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合理的讨论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合作研讨意识,在学习中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在初中政治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讨论,可以促进学生思考,促进体验,加深学生明辨是非曲直,获得道德认知,形成道德素质。比如,七年级上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节要让学生认识“如何做到换位思考,相互支持?”懂得“换位思考,相互支持,与人为善”的道理,主动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教师设置了两个情境,然后再组织其他各组的同学一起来讨论。情境一:开学发书,小王同学拿到新书发现有一页破损很想给后面的同学,但他想后面的同学不会要的,于是,他自己要了。问:小王的做法对吗?假如是你,你会怎样想?怎样做?情境二:一位老师在上课,而有几个男同学有的在教室后面溜达,有的扔粉笔头,有的讲小话。问: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有何感受?这几个男同学的行为给你什么启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习,智慧的火花相互碰撞,思维层面、思维的方式得以相互补充,从深层次上体现了教学的互动。学生就从实质意义上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反映出的是民主的、和谐的、宽松的、开放的、张扬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会变得更加有活力和生机。

5让学生从实例或事实中概括归纳结论

思想品德课有其自己的学科特点。要学好其需有一定方法、能力,其中,概括归纳结论是学生应备能力之一。因此,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很重要。教授“法律的特殊性”时,指导学生阅读原自治区主席因贪污受贿,数额巨大受法律严惩的案例,并引导学生观看其被法院现场受审的图片。学生善于抓关键词并体会,仔细观察图片中人、物、表情等,学生很快概括归纳结论: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来实施的;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的课堂效率。

总之,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特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材内容,提高思想品德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教育部出版

[2]《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陕西师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