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

篇1

关键词:供应链;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107-01

1 供应链建设的重要性

供需之间的关系发展到战略依存关系,从竞争发展到竞争、合作、协调。供应链建设不仅是竞争的需要,也事关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竞争力培育,供应链建设不再是一个学术概念,而是企业的现实需要。因此企业高层应从战略高度和培育竞争力的角度来重视供应链建设。

供应链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供应链是指将采购的原材料和收到的零部件,通过生产的转换和销售等过程传递到企业用户的过程;而广义的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特定产业价值链系统中的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化成产品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始于原材料供应商,止于最终用户,是由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仓储设施、产品、与作业有关的物流信息,以及与订货、发货、货款支付相关的商流信息组成的有机系统。

供应链的协调不会自发形成,需要激励。供应链的系统效能来自于各成员企业的真诚协作,但成员企业作为个体理性者未必有足够的积极性参与协作,因此有必要通过协调各参与方的利益,使得各成员企业均能从协作中获得更多利益,这样他们才有积极性参与协作。因此,供应链建设必须解决以利益分配和再分配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

激励是指影响人们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简单地说,激励是在组织中用于调动其成员积极性的所有制度的总和。供应链激励就是通过激励手段,调动委托人和人的积极性,兼顾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消除信息不对称和败德行为带来的风险,实现共赢。激励机制是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与激励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激励机制包括激励者、激励对象、激励目标、激励测评、激励方式等内容。

供应链激励的目标就是以新的理念和思维与供应商共同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基于合作、竞争、协调的供应链管理新机制,在质量、服务、交货期等方面为公司战略实现和竞争力培育提供更好的支持,与供应商共同打造成本低、效率高、质量优、服务好、抗风险能力强、符合物流发展趋势的稳定、持续、共赢的内外部供应链。

2 企业供应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所指的供应链是上游供应链,是供应链的一部分,覆盖供应物流,不包括分销。低水平、原始意义上的供应链是存在的,但不是建基于机制之上,是自发、原生态的;供需关系也是存在的,但不是建基于战略合作之上。因此,这种供应链是没有机制驱动的初始形态。因此,与其说是建设,不如说是战略合作层面的供应链重构,为供应链建立机制。纵观现实经济生活,一方面供应链的建设是如此重要、迫切,而另一方面,供应链发展的现实又是那么不尽人意。以前的供需关系,双方信息不对称,目标不一致,利益博弈,互相损害。目前,供应体系仍存在交货不及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意识不强等问题:

(1)质量问题仍然严峻,个别单位质量意识不强,体系管理不严,实物质量问题突出;

(2)部分单位人员诚信度不高,短斤少量,以次充好,服务不及时等现象仍然存在;

(3)战略合作意识差,短视行为和利益驱动仍然是战略合作的主要障碍;

(4)对供应商的考核管理感情化现象仍然存在;

(5)管理工作还不够精细化,如招标管理;

(6)供需关系仍停留在利益的零和博弈状态;

(7)供需关系不稳定,市场低迷时,关系相对较好,市场较好时,关系不稳定,甚至见异思迁,短期行为明显;

(8)损害供需双方利益的行为;

(9)资金的老大难问题。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观念性的、技术性的和机制性的。从零和博弈到战略互惠,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供需关系,转变合作观念,而观念转变需要机制保证,不可能自发完成。机制建设主要是管理协调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不包括供需双方的体系建设、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技术性问题主要是与质量相关的体系建设问题,如引进先进的供方控制模式。

3 加强企业供应链建设的途径

企业供应链建设包括外部供应链建设和内部供应链建

设。企业供应链建设的基本思路:抓好“五方面建设(内部供应团队、供应商队伍、供应链、过程控制体系、能力)”,从战略高度重构“两个链条(内部供应链、外部供应链)”、整合“一个系统(企业物流系统)”、提升“两个能力(过程控制能力、服务能力)”,做好“三个层面支撑(战略、经营目标、服务)”,实现“三个层面适应(物流发展、公司扩张、精益生产)”,达成“三方面控制的明显改善(质量、成本、交货期)”。

3.1 抓好外部供应链的机制建设

为了在战略层面,重构企业外部供应链,把供需关系从利益博弈关系调整到互利互惠的新型合作关系,需要建立供应链的利益分配与再分配机制、冲突协调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构建竞争、合作、协调的供应链管理机制,解决供应链冲突,稳定供应链,共享价值链。

3.2 加强对供应商的“引导、培植、管理”

加强供应商的管理和供应商队伍建设,从观念、关系定位、利益目标方面进行引导培育,从传统的供需合作到战略合作,从买卖博弈关系到基于战略合作的新型关系,从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到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通过新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根据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原则进行供方管理扶植,协助供应商进行过程控制体系建设和供应链建设,帮助供应商提高管理能力。对战略供方要积极的引导,对一般供方要积极的培植,对临时供方要严格的管理。要把管理的理念传递给供方,把管理的触角伸向供方,把管理的课题交给供方,把管理的考核做到供方,把对供方的监控延伸到供方的供方。

管理就是通过资格“三审(预审、复审、后审)”认证,分级管理和积分管理结合,综合定量评价、末位淘汰优化供应商队伍结构。

3.3 完善内部供应链

按照“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的原则,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完善内部供应链,整合物流系统。切实解决质量、成本、交货期及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3.4 加强核心企业内部团队建设

在吸收已有管理成果的基础上,以管理创新引领内部供应团队建设,逐步建成一个学习创新型、战略前瞻型、服务集成型的物流组织,建设一支遵守程序与制度,能力强、服务好、善沟通、具有执行力的专业清廉的内部供应团队。

3.5 创新控制方法,提升过程控制能力

过程控制体系建设就是在利用现有体系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先进公司对供方控制的模式,进一步加强对采购过程的控制,提高过程控制能力,为发展准时供应打基础。过程控制能力包括了质量、成本、交货期,能力建设包括内外采购过程控制能力和对内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1).

篇2

关键词:清洁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

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总结20年来“末端治理”的教训,正式提出“清洁生产”的概念。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将“清洁生产”列为重要内容。实行“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发和利用清洁的技术,把污染控制由末端治理方法上升为生产全过程控制,实现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有效管理,通过采用对农产品产地环境中水、土、气、生物污染综合防治、农产品供应链防治农业污染及科技成果集成创新等新途径,对进一步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张掖市是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全国五大蔬菜基地之一,全国最佳肉牛、肉羊养殖产业带,地球最佳葡萄生产带,农业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一熟制地区先进行列,基本形成了区位优势显著、市场优势突出、竞争优势强劲、发展潜力巨大的制种、草畜、果蔬、轻工原料四大支柱产业。但从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建设方面看,张掖农业生产状况还处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在农产品清洁生产上还存在明显差距,迫切需要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上狠下功夫。本文作者提出了发展“清洁农业”的一些新思路,以期对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有指导作用。

1发展清洁农业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

“清洁农业”是清洁生产在整个农业产业体系中的应用,不仅要求在田间实施清洁生产操作规程,还要求对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清洁操作,最终实现农产品的清洁化供给。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基础工作是围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展开的,经过多年努力,成效显著。目前市场上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是针对食品质量安全认定标准进行的分类。无公害农产品允许生产过程中限量、限品种、限时间地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化学农药、兽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它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但比绿色食品标准要宽。绿色食品的标准范围从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到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有机食品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但是,单纯地追求使用有机肥,操作不当会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安全产生负面影响。目前我国有机肥每单位养分所带的有害元素量普遍比化肥更多。另外,有机肥在产业化加工、商品化流通和跨区域施用过程中,会使存在于有机肥中的有害成分随之不断扩散,有害的病、虫、草源也会对作物、人体和畜禽构成危害。按照“清洁农业”的发展要求,在投入品上无论是人工合成还是天然有机的,都应注重质量要求,从源头上采用农产品产地环境中水、土、气、生立体交叉污染综合防治的思想,将“清洁农业”作为生产安全食品的先决条件,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立在清洁产地环境和清洁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农产品供应链中对环境友好的供求关系调控,使农产品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并通过科技集成创新产生一大批“清洁农业”领域的科技成果。

2技术集成创新是发展清洁农业的战略需求

“清洁农业”是合理利用资源并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实用农业生产技术及措施的综合体系。需要采取集成创新的思路,构建有效的技术体系,以实现相互独立又互补的科技成果对接、聚合而产生的创新。长期以来,我国“清洁农业”领域的科研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把单项技术作为研发活动主要方式的现象,缺乏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致使科研开发活动的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所以要把集成创新作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促进“清洁农业”技术体系综合发展。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战略性重大科技需求,选择技术关连性较强的清洁农业项目,集中科技资源,促进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实现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从农产品产地环境中的水、土、气、生立体交叉污染循环链接的控制入手,严格规定生产资料及废弃物的标准,形成清洁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农产品供应链末端消费者的需求导向,由现代农业供应链中龙头位置的超市控制农产品供应商及其直属农场和协作农户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形成对环境友好的新型农产品安全生产供求关系。以清洁农业技术的融合、集成、创新为主要抓手,带动一大批清洁农业项目,实现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集成现有农业科技资源,对现有技术、资金、市场和人才等要素进行大规模整合、优化,鼓励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大中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科技经济联合组织,按要素效应进行分配,夯实清洁农业集成创新的基础。密切关注国内外农业科技资源的最新动态,将各种渠道获得的创兴资源组织集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通过创新资源的融合,使清洁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保持旺盛的活力。在技术迅速发展、用户需求变化多端的环境中,要完成复杂的资源密集新农业生产的任务,优化清洁农业生产的组织机制至关重要。清洁农业应以产业、技术或产品为平台,以计划、项目为主要组织形式,辅以相应的农业技术手段和经济管理手段支撑的集成创新,在较短时间内集成清洁农业生产的相关技术、信息、知识、能力等创新资源,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创新突破。

3发展“清洁农业”的对策措施

3.1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质量

农业投入品中的有害成分是农业生产中的污染源,主要通过施肥、用药、灌溉等导入到农业生产系统,最终危害农产品质量。因此,要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质量。在施肥方面,注重使用无公害环保化肥、复合肥、有机肥,同时针对有机肥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严格执行有机肥产品质量的行业标准,并确立严格的产品登记和质量监测制度。大力发展和施用无污染的微生物肥料,以提高农作物品质,减少化肥需要量、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在用药方面,了解药物成分的明确数据,科学指导施用。尽量控制施用污染环境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倡导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如由常规化学农药添加缓释剂加工而成的长效、缓释、控释农药,可控制、预防有害生物危害,又可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灌溉方面,加强对污水灌溉的管理,严控城市污水、工业废水中排放的重金属、有毒害有机物及酸碱度等标准,保证农业灌溉用水的清洁度。

3.2切实执行农业生产操作规程

针对每一种投入品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根据土壤养分和作物需要,配方平衡施肥,在规定时间内施用规定的量。根据肥料的种类及理化性质,合理混用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制定的规定要有严格的科学依据,并体现在合法的操作过程中,以减少浪费,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

3.3加强农产品生产场地环境建设

农产品场地水、土、气、生立体交叉污染是工农业快速发展的伴生产物,是由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因此在立体污染的防控技术上,既要审视以往技术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又要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方法,以加强对农产品场地环境的建设工作。首先要避开地球化学污染的威胁,如某些地域地壳化学构成异常,有害重金属如铅、镉、汞、砷、氟等相对富集,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其次,生产场地内的建设项目要同时进行“废气”“废液”“废渣”的排放治理工作,并达到规定的“三废”无害化处理,防止对环境产生污染。通过的场地环境中大气、土壤、水体的定期检测,使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3.4加强科研、推广、生产之间的衔接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为“清洁农业”发展提供旺盛的技术保障。在农药品种方面,要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剧毒性农药,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开发,研究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在防治作物病虫害上的应用。在施用技术上,探索科学、合理、安全的农药施用技术。研究农药在农作物中的变化、残留规律,制定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标准,规定农作物安全收获期及农药在食品中的允许残留量。将先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建立在高效运行的平台上,使农业生产中的直接操作者,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清洁生产的重要意义,掌握安全生产技术规程,从场地投入及环境水平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3.5注重体系建设与管理

良好的农业生产行为离不开合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和科学的管理。“清洁农业”涉及面广,大到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小到每个农户的意愿利益,必须要有相应的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如土壤地力的清洁提升是一种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必须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因此,要加强政策的宣传落实,改变传统的市场观念和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业生产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应用水平。

3.6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清洁农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科技成果顺利流通,以推动清洁农业科技集成创新。同时,加强清洁农业基础科研与推广的资金保障体系建设,制定多元化的投资政策,在加大国家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采用适合的融资方式利用各种资金。强化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的财税支持,建立补贴、信贷制度,实行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政府的组织协调功能,协调好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科技创新体制。

3.7发挥现代农产品供应链在清洁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篇3

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不管是制造业还是零售业,对于供应链管理的重视性和需求都是直线上升的,商业全球化意味着供应链全球化,全球化的供应链服务需要实现社会化协同。价值在于创新供应链商业模式,调整供应链结构,优化供应链流程,共享供应链信息,标准供应链物流,最终实现供应链价值传递并增值,构造竞争优势群和保持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协同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就是对供应链整体战略及各环节的业务流程、关键信息、物流配送、资本资金、相关商流要素所进行的重构优化管理。

本质是提高核心竞争价值而进行的相互交互和彼此协调的组织行为,供应链协同管理可以有效突破传统企业管理的组织界限,建立了跨组织双赢的业务流程结构,实现供应链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什么是协同管理与供应链协同体系?

协同管理是一种开源、创新、敏捷、融合的管理体系,就是对系统工程中各个分、子系统进行空间、时间、功能、结构、流程等重组重构,实现“同步-关联-合作-竞争-协同”的溢价增值作用。

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本质就是针对供应链整体战略及各环节的业务流程、关键信息、物流配送、资本资金、相关商流等要素所进行的重构优化管理,是为提高核心竞争价值而进行的相互交互和彼此协调的组织行为,供应链协同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重要工具和重要手段,目的为了应对竞争加剧和环境动态性强化在于有效地利用和管理供应链资源。

供应链协同的主要价值是创新供应链商业模式,调整供应链结构,优化供应链流程,共享供应链信息,标准供应链物流,最终实现供应链价值传递并增值,构造竞争优势群和保持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协同管理有效的突破传统企业管理的组织界限,建立了跨组织双赢的业务流程结构,实现供应链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供应链协同通过将供应链各个不同环节的组织结构、增值环节(如研究开发、资源整合、模式创新、集中采购、离散制造、流程制造、市场营销、渠道网络、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具有特定优势的相关交互企业组织起来,以整体协同管理为目标,以专业协同技术为基础,以业务信息共享为手段,以物流运营标准为支撑,从系统工程的战略高度出发,有效促进供应链的内部、外部协调一致,在保证供应链整体效益价值的同时实现各参与企业“局部效益”,开创“多赢”的局面。

那么,构建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意义在哪?

首先,供应链协同管理可以发现客户的真实需求。供应链协同就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供应链企业协同合作可以明确的发现客户的真实需求,而客户需求是供应链驱动的首要要素,更是供应链协同的主要目标和主要方向,确保了供应链协作的方向性。

其次,供应链协同有效提升行业整体价值。供应链协同可以有效实现企业资源优势互补,通过协同各参与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及其它相关资源的整体性,增加行业客户的融合性和参与性,创造行业价值最大化。

再次,供应链协同构科学建企业生态平台。供应链成员在业务交互中,与上下游企业进行良好的业务关联,供应链协同所创造的平台价值,是个体企业无法体现的,需要借助供应链整体协同才能实现。

最后,供应链协同可以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供应链协同管理是一个不断持续改进的过程,在供应链企业不断的协同过程中,供应链的结构、流程及盈利模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带来了商业模式的改变和创新。

供应链协同管理体系还面临四个问题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只是业务流程的集成,供应链通过流程串联,这种结构的供应链注线性关联,缺少灵活性,只限于流程性关联,从而影响了整体供应链的价值传递和相关增值,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传统商业模式陈旧造成盈利能力下降

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技术方法,成为引领供应链竞争优势的核心驱动因素。

目前,我国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导致利润率下降,各行各业发展面临的市场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均面临经营模式雷同、产品及市场同质化等问题,行业需求结构明显分化,仅仅依靠降低成本已经已经无法取得竞争的需要,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供应链商业模式创新,通过业务拓展向供应链高端延伸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供应链商业模式通过不断试错和实践逐渐从模糊的概念到清晰的业务模型及具体的实际应用完整呈现。

组织结构层级复杂管理协同难度加大

供应链的各个成员是处于供应链不同价值环节的实体,上下游的业务关系注定要存在利益分配冲突,商业行为会导致各企业间对抗行为,而且不同企业的价值观、企业文化、组织结构、战略目标来不同带来对对方企业的行为不理解或者不信任。

供应链成员在协同合作中,牵扯到较多的商业信息和商业秘密,所以采取相关保护和防范措施,合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供应链信任与亲密程度很低,供应链整体协同效率大大降低。

业务流程不畅带来整体运营成本增加

部分供应链企业的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不能区分,导致业务流程不清晰,核心业务流程受到职能管理的制约,导致流程顺畅出现制约。

同时,核心业务流程不是以客户、市场为驱动,整个流程不顺畅,导致研发、生产和营销不匹配,整体效率低下,流程人为分割,各自为政,造成浪费现象严重,不利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信息孤岛不对称带来市场反应的降低

传统供应链管理仅仅关注单一节点最优,而未思量对整条供应链的协同,导致供应链效能失调从而形成信息孤岛,信息共享同步性较差,仅仅根据单一内部预测和不完整的需求确定管理方法目标,从而产生供应链的“牛鞭效应”。

同时,传统企业内部信息化水平较低,业务流程和信息传递失衡,使整个供应链无法实现敏捷反应,不确定性增加和预测准确度降低造成管理频频失误。

供应链协同体系怎么建设?

为了解决传统供应链管理的相关不足和管理缺陷,通过对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行协同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供应链整体的协同能力。

供应链协同体系的建设是生态型圈层建设,从企业战略层面、执行层面到企业的组织层面、技术层面等需要全面的协同才能实现有效合作,通过在跨职能、跨维度、去结构、去中心上实现了供应链协同,整条供应链才能实现高效率、高可视、低成本、低风险的提供相关产品和相关服务。

供应链协同体系建设的主要方法如下:

供应链战略目标协同体系

供应链战略目标协同体系是指供应链协同体系运营的战略目标是否具有一致性,既有整体战略的统一目标,也有个体企业的协同目标。供应链战略目标协同体系建设,本质上是界定整个供应链的战略方向、业务聚焦和各参与企业的利益平衡关系。

协同的重点内容包括:供应链战略的职能集成化、响应敏捷化、服务柔性化、渠道网络化、价值知识化、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利益平衡化等。确立供应链战略协同目标,还应建立战略的沟通协商、平衡制约、合理退出、管控监督、综合评价等机制,让参与企业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权责利,确保供应链协同战略目标的实现。

供应链组织结构协同体系

供应链组织结构协同体系主要通过组织结构优化有传统“竞争-博弈”竞争模式转变为“合作-整合”模式。

供应链组织结构是供应链组织在职、责、权、利方面的动态结构构成,其本质是供应链成员为实现供应链的整体目标在业务范围、个体责任、相对权利方面所形成的分工协作结构体系。供应链组织结构必须随着供应链战略调整而进行相关协同,供应链组织结构协同主要包括组织协同和结构协同。

供应链组织结构协同强调建立科学的供应链结构,通过结构优化实现结构层次清晰、科学分层管理,明确供应链结构协同的要求、责任、权力、利益,因此组织结构协同体系可以提升参与企业的软实力,促进供应链管理的溢价增值和竞争优势。

供应链业务流程协同体系

供应链业务流程协同体系是从供应链企业内部到供应链各参与企业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由于各种供应链生产要素的需求变化导致供应链业务流程需要进行调整和迭代,因此,业务流程协同成为供应链协同的重要组成。供应链业务流程协同重构成为供应链价值增值重要手段和方法。

供应链企业在产品研发、集中采购、生产制造、渠道网络、物流配送以及售后管理等方面重构业务流程,对协同流程进行全面优化,突破供应链流程管理的瓶颈,采取符合供应链实际情况的最佳做法,把整个供应链建成一个动态、规范、平滑、高效的流程管理体系,并通过对供应链现有流程进行重新整合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以流程带动信息、物流和资金在供应链内无障碍地流转,使协同业务流程管理发挥真正的效果。

供应链信息共享协同体系

供应链信息协同体系是指通过信息数据驱动传递为基础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传递、实时共享同步的协同体系。

数据驱动的信息共享协同是供应链管理成功与否重要支撑条件,供应链各环节的正常运营是基于供应链各节点介业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没有信息传递和共享的供应链,各个企业成为彼此孤立的信息孤岛,只有高精确度的信息传递和共享,保证需求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失真、不离散,才能够有效解决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信任问题和迭代问题,供应链参与企业通过以信息共享为工具,以优化供应链绩效为目标,进行协同决策,不仅摆脱了各节点企业单一目标分散决策所造成的供成链整体效益协调问题,也解决了传统集成式供应链管理中核心企业制定主导决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供应链信任机制协同体系

供应链信任机制协同是指为了供应链能协同运作而制定信用准则、规范及契约交易的基本制度,是供应链有效协同的前提和制度保证。

供应链各企业间的合作前提是以商业信任和企业精神为基础的,要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就必须加强征信体系和信任机制建设,这样供应链的运作安全才能得到保证和提高。信任机制的建立有效降低了企业交易时间和交易成本耗费,并减少摩擦与矛盾、谈判与协商,从而大大调高了效益,降低了成本。

供应链信任机制协同规则主要有企业愿景、诚信规范、技术标准、质量标准、价值准则、程序原则、办事原则以及利益分配和风险分配规则等,因此,各企业应积极参与供应链信任机制协同修改的制定、选择、执行和奖惩机制,确保供应链信任机制协同体系的有效监督和执行落实。

供应链财务结算协同体系

供应链财务资金结算协同体系就是要以现金流精益化协同管控为核心,密切衔接供应链相关业务流程,把有限的资金资源在供应链各个环节进行最优配置的过程。

资金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正逐步成为贯通供应链各业务领域的重要管理手段,供应链资金管理能力的高低也成为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资金结算和现金流的动态状况统筹安排资金,形成引导供应链业务流程提升的倒逼机制。

在财务结算资金协同化管理总框架下,以供应链资金预算管理协同为核心,以现金流量动态管控为重点,以财务、业务流程融合为支撑,以资金筹集和帐期管理交互为基础,掌控供应链企业的融资、营运资金管理、资金结算等关键性环节,实现财务结算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协调统一和财务资金结算全过程的可视性、可控性。

随着供应链体系的建设,应用资金管理协同平台,利用资金池,对全供应链的资金协同统筹管理,资金统一筹集调配,统一运营管理,统一风险控制,信息共享对称,利益高度协配,构建高效的供应链财务资金结算协同体系,保障了供应链的稳健持续发展。

供应链金融资本协同体系

供应链金融资本协同是围绕产业供应链和金融经营协同的融合,它的增值收益主要来自于产业支持下金融业务的经营成本和产业组合稳定现金流支持下的资金成本节约。

高效的供应链金融资本协同是供应链企业创造增值溢价价值的重要途径,通过优化债务资本结构降低整体融资成本,开展资本技术化、科学化运作实现资本溢价增值,拓展企业金融工具和手段迭代,推进金融资本盈利模式创新,寻找供应链新的利润增长点,不断提升供应链整体资金使用效率和整体效益,把金融资本占总体资产、营业收入的比例控制在合理区间,通过资本管理计划优化,在保证企业资金链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资金的低效沉淀,以资金运作产业化为目标,确保企业资本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的动态平衡优化关系,制订存量资本运营原则和资金运作措施方案,争取金融资本在供应链的整体运作的协同效益最大化。

供应链物流支撑协同体系

供应链物流支撑体系系统是指在供应链互动协同管理范围,相关企业在协同条件下物流体系运营的相关管理。供应链协同采购整合、制造整合、渠道整合、信息整合都需要物流支撑体系的重构优化支撑才能实现,供应链参与企业要考虑整体物流成本的有效归集和合理分配,不仅仅要降低某项业务的单一成本,还要有效降低供应链总体成本。

传统渠道的物流服务体系大多是产品导向按照干线运输、区域仓储、区域调拨、末端分仓配送的物流路径,随着供应链协同整体需求,协同物流支撑体系通过优化整个物流运作,使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配合流动实现高效优化,并实现整体性、系统性的创新管理,通过对仓储库存和运输配送过程的协调,发挥物流资源的组织协同效应,大大降低供应链的整体物流成本。

供应链线上线下协同体系

供应链线上线下协同体系主要通过信息技术与物流配送网络的支撑实现全渠道的需求订单、便捷支付、物流配送之间的有效融合交互衔接,使整个供应链的采购、计划、生产、流通、服务等业务过程更加协同高效。

线上线下协同体系主要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数据和线下业务流程数据共享集成共享实现数据结构化,通过数据协同业务实现供应链生产要素高效匹配,以需求数据为基准,通过数据协同产生新的增值方式,可以及时、准确的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

打造以线上、线下资源融合控制为核心的供应链协同体系,通过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共同培育和合作、向上游延伸与品牌商合作、与同业战略合作联合采购,向下游联合线下实体渠道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差异化有协同的多渠道体系。

供应链需求预测协同体系

需求预测协同体系是驱动整个供应链业务的源动源头和核心要素,需求预测协同体系是预测目标、预测工具等多个要素组成的系统服务体系。

是根据供应链企业现有的基本状况、运营特点以及影响发展变化的众多因素,通过运用理论分析、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多维度的分析研究来判断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

需求预测可以科学高效优化库存管理,降低供应链的运营成本,显著提高运作效率,对于供应链战略的总体设计和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需求预测协同是柔性制造和按需生产的基础、是连接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的桥梁,供应链的各环节运营都需要需求预测的相关数据配合支持,如供应链的销售计划、制造排产计划、财务资金筹集管理等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都直接或间接受到需求预测协同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供应链需求预测协同体系可以有效保障供应链的成败。

供应链产品研发协同体系

供应链产品研发协同体系是供应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研发与供应链协同构建了产品与供应链同步化设计的框架和流程,从而确保产品和供应链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客户个性定制化需求导致产品研发的需求模式发生了变化,产品研发的需求由传统的产品功能驱动向客户驱动转变,产品开发也从内部驱动转变为客户驱动,产品开发的由内部被动设计转变为供应链协同设计,供应商协同参与产品设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通过构建分布式、多组织、分布式异地设计中心、供应商联合设计的协同平台体系架构,从而达到快速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研发效率,提高协同研发的战略价值。

供应链采购管理协同体系

供应链采购管理协同体系是基于供应链管理协同的需要从传统的采购模式向现代采购模式转变,即采购战略从传统交易向战略合作转变、采购需求从库存需求向订单驱动转变、采购范围从定向内部向协同外部转变。

在供应链协同条件下,采购管理是以客户或者订单驱动进行的,从用户需求驱动开始直到延伸到整个供应链,这种驱动模式可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降低采购整体成本,形成供应链协同下的采购管理理念。

传统采购模式下,供应商只关注价格等主要因素,并且与采购方是交易关系,而基于供应链的采购关注采购综合总成本,并注重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因此,在供应链协同采购的影响之下,企业中的采购管理模式不断得到优化创新。

供应链库存管理协同体系

供应链库存管理协同体系将库存管理嵌入整个供应链之中从点到链、从链到面的分布式协同库存管理体系。

供应链库存管理协同的目标是基于供应链的总体战略,以降低库存整体成本和提高响应能力为目标,通过对流程上各个库存节点管控协调, 将各环节库存合理分布,保持供应链整体库存管理成本最优。供应链库存管理与传统库存管理相比,不仅是维持生产销售的措施, 而且是供应链的重要平衡机制,消除供应链管理的不规则需求波动,保持供应链总体供需平衡。

传统库存管理只考虑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供应链协同管理实现整条供应链各环节库存的动态平衡,及时准确地预测供应链各项异常变化带来的需求,供应链的库存管理协同使供应链上各企业间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供应链整体动态库存的科学分配。

供应链制造管理协同体系

制造管理协同体系是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将线性流程工作变为并行离散工程,实现供应链内部、跨供应链体系的各个工序、工位、环节、流程的生产模式,最终实现资源优化利用的目标。

供应链制造管理协同是以产品为对象,通过服务型制造、敏捷制造、智能化制造、云制造等模式,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涉及的数据集成到进行数据应用,将各类生产要素进行优化整合,使制造环节各个流程可以高效协同,同时,制造管理协同将间断式、孤岛式流程管理转变为集成化管理,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管理。

协同制造管理是提升制造环节的需求敏捷性、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制造效率、实现协同协作开发的重要手段。供应链制造管理协同模式,简化传统制造模式,通过制造协同的优化实现制造模式的创新,形成完整的管理控制闭环。

供应链销售服务协同体系

销售服务协同体系,是以满足终端客户消费需求为核心,以销售渠道战略协同为前提,以销售服务资源共享为主导,以销售信息充分共享为基础,对主要供应链销售渠道和终端用户实施的销售服务运作方法。

销售服务协同不是传统的渠道体系优化,是供应链升级迭代协同运作创新的转变,满足了客户驱动的渠道融合和客户交互,提升消费理解与敏捷反馈,是供应链客户之间的战略合作一体化的直接体现,建立销售服务协同体系是供应链协同的重要手段之一。

篇4

 

引言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迫使传统国际供应链物流产业从业者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重新审视物流产业价值。从国际供应链物流产业的全球化趋势来看,国际供应链物流服务的内涵在稳步扩大,其对实体产业的促进价值正在逐步显现。国际供应链物流是一国国内供应链系统向国际市场延展的必然产物,国际贸易商借助国际供应链物流系统的力量来有效克服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的时空差异性,有效地促进国际贸易市场的迅猛扩张。根据国际分工理论,国际供应链系统亦是依据各国供应链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特色运营资源来实施国际范围内的物流产业分工协作,这些分工协作方案的最终都指向优化国际供应链物流系统运作效能并提升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但由于我国国际物流产业发展进程相对滞缓,国际物流体系已然成为制约我国宏观经济进一步开放搞活的瓶颈,并严重影响我国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为此,有必要通过深入剖析当前国际供应链物流系统面临的发展问题及其根源,从中找寻出可促进我国贸易便利化的国际供应链物流优化新路径。

 

国际供应链物流产业在促进贸易便利化中面临的问题

 

(一)国际供应链物流产业发展面临的法律制度问题

 

国际商法完备性不足影响国际供应链物流系统运作效率。国际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强壮物流产业实力和稳健的外部政策法律环境共同的支撑方可实现促进贸易便利化目标。但是,鉴于各国关于物流立法的理念差异性,导致各国立法机构在制定调整物流活动中相关法律关系时所秉持的立场和方法有着显著的差异,由此制约了国际供应链物流系统的跨国经营战略的实施。再者,我国关于国际供应链物流领域的立法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是由于国际供应链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产业内部的技术进步与运作模式创新,但与之配套的相关立法活动却长期停滞不前。这使得部分国际供应链物流产业领域的创新兴产业技术和经营模式不能被纳入到既有法律体系中,由此增加了国际供应链物流企业的跨国业务运营风险。

 

国际供应链物流领域执法体系不统一增加企业运营的制度成本。我国立法机构关于国际供应链物流企业所适用法律的立法工作虽然较多,但相关立法散布于诸如消费者保护法、陆海空运输管理法等各类民商法、行政法中,形成立法内容庞杂而又分散的格局。加之我国执法机构通常依据本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行使其执法权,部门之间就同一执法对象缺乏必要的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从而导致国际供应链物流业务的执法主体繁多问题。法律体系繁杂与执法体系繁多的现状不仅令从事国际供应链物流业务的企业难以适从,且抬高了国际物流企业运行的制度成本,阻碍了我国物流产业企业的可持续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

 

(二)国际供应链物流产业发展面临的产业基础问题

 

国际供应链系统的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不匹配。国际供应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长周期工程,需要提前规划并保持持续执行能力方可有效达成。虽然我国各级政府在制定物流基础设施规划时试图保持一定的超前性,但由于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的超常规发展推动了国际供应链物流产业的迅速增长,由此导致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再者,各地在政府的引领下采取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由此带来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变化。当产业转型升级与城镇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新方案与之前的国际供应链物流基础设施布局方案相冲突时,势必衍生出物流基础设施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度下降的问题。

 

物流标准化建设的滞后性阻碍国际供应链物流产业的良性发展。我国的国际供应链物流产业经历了一个自发性发展的历程,其发展动力直接来自于我国对内对外贸易产业快速发展。这种外生动力源固然为促进物流产业高速发展提供雄厚经济基础,但亦导致各行业物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自发性形成了差异化的物流标准体系。当物流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再行强调物流标准统一的课题时,将抬高整个物流产业的运作成本。再者,各部门间的物流标准缺乏统一性,将直接导致物流产业难以实现其系统运作效能,使得国际贸易货物在周转过程中受物流流程诸环节间不协调的威胁,降低物流产业支持贸易便利化的力度。

 

(三)国际供应链物流产业发展面临的供应链协作问题

 

国际供应链物流系统适应国际市场波动能力不足影响其服务贸易便利化能力。供应链系统为实现国际供应链系统运作成本最优化目标,各国企业采取了全球化采购策略来推进全球化原材料资源配置战略的落地,通过从各国中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领域来采购相应的原材料,由此来降低其产品制造成本;并将其产成品按照比较竞争优势来销往全球各地,从而实现本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资源优化配置目标和市场份额占领目标。但在推进全球化采购战略时,企业的供应链系统受制于国际供应链物流系统的不稳定因素的制约而趋向脆弱性。缺乏对国际市场波动的必要适应能力将降低国际供应链物流系统消除国际商事环境中不确定因素的能力,进而阻碍国际商贸活动的跨国界运作效能。

 

国际物流园区与国际供应链物流系统的协同能力不足影响其服务贸易便利化能力。国际物流园区的资源整合能力不足,多数园区利用既有物流仓储资源来发展物流产业,但缺乏将仓储资源与国际运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导致园区内物流各功能模块的资源整合障碍的问题根源在于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水平滞后,以及由此带来的物流各功能模块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互能力。国际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建设表现为物流信息标准不统一及园区内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有限等问题。这使得物流系统中诸环节资源呈现局部环节资源的过度冗余而其他物流环节的资源紧张特征,进而影响国际供应链物流系统最优化资源配置来服务贸易便利化的能力。

 

服务贸易便利化的国际供应链物流优化新路径

 

(一)优化支持国际供应链物流发展的法律制度环境

 

运用系统思维重构国际供应链物流政策法律体系。针对各国立法机构关于国际供应链物流的立法差异性,国际供应链物流法律制度建设者有必要运用系统论思维方法来打造可支撑物流产业平稳运行的法律体系。立法机构应当摒弃针对国际供应链物流活动的各业务环节展开离散式立法活动的努力,转而将国际供应链物流体系视为一个立法对象,着力打造国际供应链物流领域的统一法律体系。此举有助于帮助物流企业克服国际供应链物流领域的立法对象繁杂问题,而且有助于降低国际供应链物流企业的跨国作业活动中所耗费的高成本。

 

建立针对国际供应链物流业务的统一执法体系。作为驱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源之一,国际供应链物流产业亟需建立支持行业企业公平竞争的统一执法环境。这就要各地和各部门的执法机关打破执法权力条块化分割的传统体制,通过建立统一执法机构的方式来建立统一的国际供应链物流市场,从执法体系上隔阻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本位利益思想对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侵害。各地政府应当在相互沟通的基础上来制定支持国际供应链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财税政策和产业政策,确保各地政府之间的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既具有促进本区域国际供应链物流产业良序发展的功效,又不至于引起区域间的政策竞争恶果;各地政府还应当针对执法主体过多的问题来建立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严控从事实体经济活动的企业制度成本抬高问题。

 

(二)夯实支持国际供应链物流发展的产业发展基础

 

以支持国际供应链物流产业发展为导向强化关键物流节点建设。国际供应链物流体系的健康发展需以适应客户物流需要的先进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为前提。为此,国际供应链物流行业主管部门应强化支持国际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国际供应链物流行业应集中资源建造综合国际物流节点和区域化物流配送中心两类节点。综合国际物流节点主要定位为杂糅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运用现代物流科技手段和装备来协同组织运储、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功能并满足各类物流客户的业务委托需求。此类物流节点可重点选择在物流需求较为旺盛的生产基地和大宗货物集疏运基地,并依托既有交通运输枢纽来建设。在建设综合性国际物流节点时,建设者可以升级既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并扩展物流节点功能,使之从传统的提供单一物流功能服务的模式向提供多重物流功能服务的方向转型升级,从而为国际贸易的便利化提供有力的综合物流服务支持。区域化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是综合化国际物流节点功能在区域经济体层面的延展,它主要面向物流终端的物资供给方和需求方来展开,其生存与发展之价值在于通过提升终端物流活动的组织效率的方式来确保国际供应链物流活动与物资供需双方的业务环节相融洽,从而实现国际物流与国际商流的有序统一。为此,物流配送中心应当着力强调建设可以快速响应客户企业需求的敏捷型终端配送网络系统,以有效提升物流终端客户的消费满意度水平。

 

统筹规划物流标准化工程。各级政府应当在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起到组织协调作用,运用政府行政权来协同各部门共同努力,从促进对外开放事业大发展的高度出发,摒弃地域间和部门间的局部利益争斗,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制定有利于国际供应链物流产业发展和贸易便利化的物流标准体系,并制定有力的政策配套措施来推动该标准体系的落实。物流标准体系的制定要融合国内外两个商贸市场的切实需求,在结合当前国际供应链物流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的基础上,推动国内物流标准与国际物流标准的有机接轨,为国际间的货物畅通提供有力的标准化体系支持。

 

(三)强化支持国际供应链物流发展的供应链协同能力

 

采取全球物流资源配置柔性化策略来优化跨国供应链管理系统功能。国际供应链物流服务提供商应当采取柔性化策略来整合国际供应链流程,以提升国际供应链系统的运作效率并同步保持国际供应链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服务供给弹性水平。国际供应链物流系统的柔性化策略有助于消除国际商事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致的供应链系统的供应能力变化风险。柔性化策略要求国际供应链物流服务供应商应当确保其物流设施的转移便利性,企业可根据世界各地物流运作成本的变动趋势来及时高效的转移诸如配送中心等设施,以从而确保物流服务供应商可实时保持物流成本的最优化目标。再者,物流服务供应商还应当对宏观运营环境的变动保持高度敏感性,物流商可采取分散投资法来建设物流设施,并适度保持物流基础设施的冗余度,以便在国际供应链系统运营环境剧烈波动时可确保非动荡区域的物流设施的正常运作,从而有效降低环境风险对国际供应链系统平稳运行的冲击力。

 

推动物流园区融入国际供应链物流系统以增强其服务贸易便利化的能力。国际物流园区应当积极推动园区及区内企业的 信息化建设,以此来增强区内物流各功能模块间资源整合力度,有力的消除国际物流园区内各物流环节的资源瓶颈,实现区内企业的物流资源的均衡性匹配目标。在发展物流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园区可对既有的场站、仓储设施和运输设备进行物流功能整合和服务内容拓展,以最优化配置国际供应链物流系统资源的方式来提升其服务贸易便利化的能力。

篇5

关键词: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措施

绿色供应链又称环境供应链,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综合了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等思想, 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但以往研究对象以制造业为主, 很少涉及食品等相关行业。当今人们对于食品在安全、卫生、环保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要求食品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建立密切合作的关系,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部近日起草《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和《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微生物控制指导原则》,并对其征求意见,两项新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经营过程中采购、运输、验收、贮存和销售各环节,以及现场加工食品的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卫生要求和管理准则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强调了各环节防止污染的要求。食品绿色供应链就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在食品产业中的具体应用和发展,它的目标是优化食品产业资源配置、提高食品安全度、增进福利以及实现与环境互容,既强调产业资源最优配置,重视食品安全,又包涵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 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确切定义,目前理论界对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但总的观点是指在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环境保护意识,把"无废无污"和"无任何不良成分"及"无任何副作用"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中。充分考虑环境问题,强调供应商之间的数据共享,闭环运作,体现并行工程的思想,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是适应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关于食品供应链, 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一些研究, 但有关食品绿色供应链的研究尚且较少。食品绿色供应链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体现食品安全优质、节能降耗和环境友好的现代食品供应模式。覆盖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可实现食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保障食品安全优质供给,促进我国食品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2 食品绿色供应链发展的制约因素

2.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尽管我国的公路、铁路、内河航运和远洋运输航线建设速度和营运里程逐年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欠账,目前全国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尚未形成,专门用于食品运输的公路、铁路、航空及水上常年性运输通道更是无从谈起。尤其是内地的一些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建设规划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落实。还有不少地方的交通运输布局长期不合理,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致使食品绿色供应链物流阻塞时有发生,甚至使食品绿色供应链频繁出现断链现象。

2.2食品冷藏运输专用车辆投运率极其低下

从目前我国易腐保鲜食品的装卸搬运上看,无论是装船卸船,还是装车卸车,大多都是在露天作业,而不是按照ISO9001:2000质量标准或安全食品供应链标准ISO22000:2005等国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也无法达到HACCP的食品安全危害控制要求。此外,在我国现有的公路食品运输总量中,易腐保鲜食品的冷藏运输率大约只有20%左右,其余80%左右的果蔬、禽蛋、肉食、水产品大多是用普通箱式货车运输,甚至直接用普通卡车运输。由于我国食品运输采用公路冷藏运输的比例较低,因此食品损耗高、效率低问题一直没得到很好的解决,整个物流费用占食品零售价格的70% 多,远远高于"食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能超过食品总成本的50%"的国际标准,极大地削弱了我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3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设施严重不足

作为特殊商品的食品对防腐、保鲜、安全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食品绿色供应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冷冻冷藏链、保鲜链和食物安全链。但由于我国目前的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且发展滞后,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冷冻冷藏食品供应链。现实中所谓的食品绿色供应链,充其量不过是一般商品供应链的简单延伸而已,根本无法适应食品安全呼声日益提高及食品贸易国际化的要求。一位国际食品冷藏物流供应链发展商曾不无感慨地坦承,由于在中国港口难以找到合适的冷库和其它专用食品仓储设备,他的公司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不得不把冷冻食品中的85%运送到香港或一些东南亚港口,然后再把冷冻食品分期分批转运出口到中国大陆,只有15%的冷藏食品直接运到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上海,大连等港口。目前我国的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亟待迅速提升和不断完善。

2.4食品绿色供应链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尚未形成

尽管我国食品行业近年来在制造过程机械化、仓储管理自动化以及产品品牌推广、物流配送和食品安全控制等方面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时至今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设施在食品供应链物流中的应用仍很不充分,信息化水平较低,尤其是能反映物流现代化水平的物流信息技术和装备设施,如RFID、 GPS、GIS、EDI、CRM、VMI、QR、ECR、CPFR、SCOR等技术,以及农产品食品保鲜技术、低温制冷技术、冷链设计技术、智能化仓储和配送技术与装备等在食品供应链中的应用普及程度比较低,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绿色供应链的总体运作水平和运作效率,延缓了我国食品绿色供应链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和速度。由于食品绿色供应链的信息化水平低,致使食品绿色供应链上的信息阻塞,不够透明和畅通,供应链各环节时常脱钩,从而造成食品在运输途中发生无谓耽搁,大大增加了食品的安全风险。食品绿色供应链的高效运作离不开供应链上各成员单位的精诚合作,因此食品流通领域的核心竞争已发展到自动化技术、科学物流配送、人性化服务的供应链竞争,即以现代化、信息化为手段的提高周转率、加快市场响应速度、降低安全风险和严格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大战。目前我国在引进和开发科学实用的食品绿色供应链信息管理软件方面还非常薄弱,无法为决策者监控食品绿色供应链的安全危害和关健控制点,及时解决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3 实施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措施

3.1增强供应商的环境治理

食品绿色供应过程对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依据制造商自身的资源与战略目的对评价目标加以调整,能充分反映制造商的战略意图。还要强调供应商与制造商在企业文化与运营理念上对环境维护的认同,这是完成供应链成员间战略伙伴关系构成的基础。农民和食品生产企业要树立绿色物流观念,在物流进程中不断搜集、整理、贮存各种绿色信息,并及时运用到物流中,促进物流的进一步绿色化。整合现有资源,构建食品绿色供应链。食品供应链包括从育苗到大田治理 、农畜产品加工、保鲜流通、市场销售、废弃物回收等流程。针对农民开展绿色农产品消费技术的培训,向他们传递绿色技术和信息,将先进的绿色物流科研成果及时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

3.2建立健全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利益分配机制与监督管理机制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 由于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采用, 以及科技创新投入的增加, 可能使企业短期内成本增加, 因此为保证绿色化企业的利益不受损, 并鼓励其它链中企业的绿色化发展, 需要建立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 保证利润分配的合理性, 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绿色环保程度。此外, 由于供应链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波及到整个供应链, 造成绿色供应链的断裂。因此, 为保证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和绿色化, 应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绿色绩效评价体系(经济绩效指标、环境绩效指标、社会绩效指标) , 供应链成员间相互帮扶、督促、监督, 坚决剔除不符合绿色化要求和供应链整体利益的企业。以上均需要核心企业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3.3加强供应链成员间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的成员不仅要包括绿色供应链内的成员而且也应包括消费者。由于知识的有限性及时间的有限使得消费者不可能具备对其所消费食品进行有效地识别与鉴别。因此消费者应该成为绿色供应链内信息共享的重要成员。而且信息共享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库存信息方面的内容而且要包括其他知识与信息的共享,具体包括有关绿色技术相关信息的共享、绿色产品功能的信息等。还要注意的是信息共享的手段不仅要包括正式交流而且应该包括非正式交流的方式。

3.4全面加强政府监管与法制建设

依法深入开展综合治理,要坚持严字当头,针对重点品种、重点场所和薄弱环节,加大治理力度,保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高压态势,依法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并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坚决铲除影响食品安全的毒瘤。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相互衔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标准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增加投入,完善政策,狠抓基础工作和规范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快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强化社会监督,推动企业改进食品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机制,促进政府各部门、各环节监管措施有效衔接,堵塞监管漏洞。

4 结束语

食品产业现代化发展趋势要求食品企业加快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以保护环境,促进食品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依据核心企业在供应链所处的位置,食品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绿色产品设计与生产,并从产品和企业环境行为两个方面充分运用绿色环保思想,确保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目标的实现。食品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时,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绿色品牌战略;将环境绩效作为评估供应商的重要标准,培育绿色供应商;搞好供应链的生态设计,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战略联盟组织,增强供应链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控制风险能力。本文对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而食品绿色供应链的构建与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汤世强,施丽华等.供应链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刘召云,孙世民,王继勇.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J]. 商业研究,2009,(3).

篇6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信用问题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国金融界兴起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属于金融创新业务。随着现代物流业发展对金融服务创新需求的日益增太,服务于生产、流通和销售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业务实践越来越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业务实践

在我国,对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的探索,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物流银行”的设想到“融通仓”概念的提出;第二个阶段,从“仓单质押”业务的尝试到“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第三个阶段,从“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到供应链金融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在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实践发展上,我国形成了两条业务发展的主线模式:

其一是基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结合生产贸易企业的业务特点和实际需求,由商业银行创新业务而提供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该业务模式通过货权质押、信托收据、保险及公证、货物监管、提货通知、货物回购、资金专户管理、期货保值等一系列结构化设计来掌握货权、监控资金,为提供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个性化的组合贸易融资方式。

其二是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创新出来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融通仓等供应链融资模式。这种业务融资模式比结构性贸易融资模式更创新了一步,它是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思想,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专注于对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的评估,这样既真正评估了业务的真实风险,同时也使更多的企业能够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

二、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问题

目前国内外关于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都比较活跃,特别是在国内,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在不断进行尝试。随着业务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的信用问题凸显出来,信用管理问题阻碍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用替代的局限。目前以银行为主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基于所谓的核心大企业的信用替代而成立的,这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表现得很突出。即需要银行融资的中小企业必须和一家值得银行信赖的大企业发生业务往来,从而得到“某种资格的认定”或者借用大企业的信用,使其达到银行认可的资信水平。实际上是中小企业利用大企业的良好信誉与实力以及和银行稳固的信贷关系来为其提供间接的信用担保,从而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虽然在发展中,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了诸如“1+N”或者“N+1+N”这样的业务关系,然而这种融资组织管理方式的效果是使更多的金融资源向那些核心集团性企业归集,通常会将核心企业的信用放大,用以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更大的授信来支持该业务的创新开发,这样,信贷风险的聚集扩散效应往往会扩大。因此,仅仅依靠这种信用替代来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也会招致更大的风险,最终阻碍了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健康发展。

第二,信用管理的局限。在我国,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主要是基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和基于供应链管理中银行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合作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虽然这两种创新模式解决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但目前也显现出发展创新动力不足的态势。在目前的融资模式中,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就需要了解企业抵、质押物的规格、型号、质量、原价和净值、销售市场和销售对象以及承销商的情况等,还要查看各种权利凭证的原件、辨别真伪。这些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大大超出了银行的日常业务与专业范畴。另外,目前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模式的最高收益往往还超过不了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收益。因此,以银行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是动力不足的,很难成为银行的主流业务。

第三,技术手段的局限。目前供应链金融仅仅停留在银行和企业的层面上,供应链管理所依赖的网络信息技术目前在银行和企业中很难同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落后会造成信息不完整准确、业务衔接不顺利流畅,往往还会引致风险的发生,供应链金融信息技术基础的创新问题亟待得到解决。由于供应链管理数据库对于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和产、供、存、销、资金具有实时监控的功能,需要具备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和满足多方面查询的要求。因此,技术创新问题的解决是供应链金融创新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而目前的技术手段的局限性是很大的。

第四,信用组织的局限。目前的供应链融资仅仅局限在作为银行对传统业务的一种创新与补充。实践证明,在供应链金融组织中,银行为主体的融资组织形式是有极大局限性的。供应链融资往往会比传统的贸易融资具有更大的风险,传统的贸易融资强调的往往只是特定交易环节供需双方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贸易的真实背景,而供应链融资不但要强调这一点,而且更加强调整个供应链风险的监控与防范,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潜在的风险都要加以识别与控制,这就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并且,从目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来看,供应链融资中的存货大部分是中间产品,具有很强的专用性,不易通过市场来评估其价值,也不易在市场上变现。因此,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更加复杂、所需要的措施也更加全面,而目前的信用组织形式很难满足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需求。

三、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建设

目前建设好信用管理体系是促进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

(一)必须加快供应链金融管理环节中的信用制度建设

1.建立中介信用机构,完善社会征信服务体系。供应链产业的信用问题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供应链产业参与者众多、行业和地区跨度大,容易产生供应链内生性的混乱和不确定因素。体现在既有产品与技术的更新周期频繁、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又有诸如自然灾害、战争与恐怖袭击等外部事件的影响,同时也会遭遇到企业战略的调整冲击,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增加供应链自身信用问题的风险。二是供应链产业的白发性扩散作用。由于供应链金融的信用基础是基于供应链整体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管理与信用实力,因此,随着融资工具向上下游延伸,风险也会相应扩散。如果供应链上某一个成员出现了融资方面的问题,就会迅速地蔓延到整个供应链,这对于供应链自身的资金管理和综合管理是非常大的考验,也是对银行信贷管理的极大挑战。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征信信用管理体系,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问题凸显,如果管理不善,极易引发大的金融灾难。因此,建议尽快建立供应链金融中介信用评级机构,建立基于供应链产业的新型的中小企业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服务机构,完善供应链产业的社会征信业务体系。

2.加快供应链信用管理环节法律规章制度建设。目前,我国有关供应链信用管理环节中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严重滞后。有关仓单质押、动产质押和票据业务的法律法规尚有许多空白,期待完善的地方很多。现实法律中,合同法中没有明确地规定仓单的法律地位,真正的仓单流通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一般物流企业签发的仓单又没有权威机构认证和监管,仓单的标准化程度低,使用和流通范围十分有限。同时,从我国的“物资银行”、“仓单质押”到“物流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金融创新发展模式来看,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金融风险预警和防范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立法制度还须进一步健全。

(二)必须把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纳入到金融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涵盖了各层次的金融风险,全面风险管理偏好对资源分配起引导作用。它通过准确计量各类风险确定经济资本,通过经济资本的分配决定各类资产规模,改善业务组合的风险与收益配比关系,将有限的资源从效益较差而风险较高的业务上释放出来,为效益更好而风险可控的业务腾出空间oE6]由于供应链涉及不同的行业、不同技术领域和不同的行政区域,这就涵盖了几乎所有的金融风险。因此,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必须纳入到金融全面风险管理之中,这样才能有效地管理好供应链出现的风险。

篇7

>> 工业设计3D打印服务网络平台的建设研究 食品冷链物流运输服务网络优化研究 苏宁易购 可弥补品牌商服务网络的不足 物流服务网络化的机理与构建途径的分析 论物流服务网络化的机理与构建途径 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研究 信息网络建设对农产品物流的意义研究 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演化模式研究 加快建设南宁市城市急救服务网络的建议 浅析农产品微商对快递物流的影响 VPN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系统的应用研究 我国国民体质服务网络体系的系统规划研究 基于多Agent的敏捷供应链知识服务网络构建研究 “海外直送”服务网络亮相 DPI:打造智能服务网络 农产品电商的物流成本控制策略 有关建立铁路物流服务网络之初探 浅析我国物流企业服务网络构建策略 基于“两层四级”的市、区县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 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分析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佚名.首届微店大会召开现场公布融资3.5亿[EB/OL].(2014-10-26)..

[5]翁嘉哲.基于微商的发展现状管窥微商未来的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5(3).

[6]做农产品微商不可不知的六大技巧[N].西南商报,2015-05-06(2).

[7]张杨平.菜鸟网络背景下电商生鲜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研究:以上海为例[J].2014(9).

篇8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安全;供应链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却日益突出。食品的安全性是食品进入市场流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保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食品行业发展以及食品行业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食品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受到关注。食品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内容。从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和采购,到生产、加工、流通、配送和销售,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食品安全,食品供应链作为食品安全与监督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安全影响因素的重要载体。随着国际食品贸易的迅速发展,食品安全保障已成为跨企业、跨国界的问题,对食品供应链实施全面的管理和控制至关重要。

一、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1)农业资源环境的污染影响食品安全,农业资源环境包括土壤、大气、水资源等;

(2)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化学有害物质的使用和药物的残留对食品安全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化学有害物质包括农药、工业化肥、各种生长激素等,这些化学物质的残留量过高对食品安全有着很大的危害;

(3)食品生产过程中为了食品的保鲜而过量使用的添加剂对食品安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如防腐剂的违规使用,对食品安全的危害很大;

(4)相关食源性疾病带来的食品安全影响,如疯牛病,禽流感等会随着最终食品而对人类健康产生危险;

(5)高新科技制造的新原料给食品带来的安全影响,如利用高科技生产转基因食品对食品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

(6)国家法律缺乏和市场监管力度不够而带来的食品安全威胁,如违法生产经营、食品假冒伪劣等对消费者身体产生重要的影响;

(7)食品安全的控制由于科学的进步而带来的新挑战,对食品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食品供应链管理

1、食品供应链的管理特点

一般而言,食品及农产品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快速消费品,这使得食品供应链与其他行业供应链差别迥异,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具体表现在:

(1)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外包比例较大。因为食品及农产品,尤其是属于快销性质的产品往往产品单值低,厂商为降低物流成本,一般会外包相关业务而不会自建系统提高成本。

(2)供应链长且复杂。从养殖和种植一直到形成最终消费,食品以其供应链长为首要特征,要覆盖种植养殖、屠宰、生产和流通,以及餐饮管理等五个环节,并由此带来其复杂性。以美国生产和销售软饮料为例,其供应链与香料的萃取加工链、玉米甜料加工链、甜菜和甘蔗糖加工链、二氧化碳气体加工、水果栽培加工、化合防腐剂生产、净化水生产、铝听和钢罐加工、纸箱加工、饮料生产、运输、储存和分销、市场研究、营销与促销、零售等等有关,说明软饮料供应链管理者在实施供应链管理中必须洽谈、执行和处理的各种供应链关系及配送服务是非常复杂的。

(3)供应链产品消费周期短。食品及农产品(尤其是属于快速消费品部分)从生产、加工、销售到最后的消费为保证新鲜度抢占市场,在时间上要求非常高,但同时又需要经过多环节操作。在多个环节中,每个环节都必须仔细谨慎才能做到最后消费产品的质量安全,这就要求食品供应链设计运作时必须力求高效同时各个环节都必须有效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4)对冷链物流技术依赖性较强。食品冷链以保证易腐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不仅有对冷链运输系统的技术要求、还有对冷库等储存场所的冷控技术要求,从而才能最终确保消费食品的产品品质与质量安全。

2、我国食品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2.1实行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从“苏丹红”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对重大的自然灾害、事故建立预警系统以外,也需要在环境健康,特别是针对科技发明的环境健康方面,建立新的预警机制,从检测技术、标准制定等基础工作做起,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共享体系,加强宏观管理的宏观预警和风险评估的微观预警体系建设,做到防患于未然以更好地应对种种食品安全危机。只要认为是潜在的人类健康危害因素,就可以采取以预警原则为基础的保护措施,而不必等具体科学数据评估结论出来,更不用等到危害的事实和严重性安全明朗化后采取。

2.2提高食品链上企业成熟度

这种成熟度主要体现在我国食品工业企业的工业化水平、国际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上。小作坊式的食品生产方式不适合食品工业的发展,也无法实现有效的食品供应链管理,必须提高食品工业企业的工业化水平;食品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要求食品工业企业必须提高国际化水平,融入国际食品供应链管理体系之中;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则是关键中的关键,是能够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2.3食品供应链高效管理

加强食品供应链设施建设以完善物流服务体系推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可以对食品等商品实现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管理,还可以对食品进行再加工处理,保证食品质量的卫生和标准,充分发挥现代流通方式在实施可追溯中的作用,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积极建立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的社会化、专业化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示范者和中小物流企业资源的整合者;在物流上配备低温冷链系统,建立食品冷藏供应链,将易腐、生鲜食品从产地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各个环节都处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之中。以保证食品的质量,防止食品的变质和污染。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上海;供应链金融;条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12-0077-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12.22

一、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向客户(核心企业)提供融资和其他结算、理财服务,同时向这些客户的供应商提供贷款及时收达的便利,或向其分销商提供预付款代付及存货融资服务,即供应链金融就是银行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变把握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为供应链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融资服务模式。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二、上海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有利条件

(一)内外贸迅猛发展为供应链金融提供需求潜力

在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战略的指导下,上海作为全国内贸中心和外贸口岸,对内已形成覆盖全国的销售市场网络,对外已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贸易关系,逐年增长的贸易额无疑为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需求潜力。目前,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已成为企业经营的主要模式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供应链单个贸易环节的银行融资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一体化融资需求;企业一体化经营和管理的最集中体现就是B2B形式电子商务。因此,上海B2B电子商务的发展必然对供应链金融等一体化融资模式的配套服务产生巨大需求。

(二)中小企业云集为供应链金融奠定需求主体基础

上海是长三角地区经济的桥头堡,以建立“四个中心”为目标,凭借良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科技教育和日趋完善的政策环境,使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带,云集一大批优质集团公司、跨国企业,同时在这些集团公司下有成熟的供应链,凝聚着众多企业。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总资产中大约60%是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动产,以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动产作质押的供应链融资市场潜力巨大,即上海发展供应链金融具有巨大需求主体基础[1]。

(三)大型企业发展为供应链金融提供核心企业基础

供应链金融中,金融机构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弱势的上下游配套的中小企业。因此,核心企业的发展程度成为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关键。“十一五”期间,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企业规模和利润总额持续增长,经营效率逐步改善,大型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工业总体、中小型企业,表明上海企业发展层次明显,即大型企业可担当核心企业而为所处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信用保证,为发展供应链金融提供核心企业基础。

(四)发达的金融业为供应链金融奠定供给基础

“十一五”期间,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战略的引领下,上海金融业获得巨大发展,必将从多方面为发展供应链金融奠定坚实的供给基础。2010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达1932亿元,近3倍于2005年,占全市GDP比重达20%,比2005年提高5.5个百分点,为供应链金融发展奠定供给业基础。近年,上海的金融专业服务业营业收入、机构数量、执业人数等都保持高速增长,已发展成为仅次于北京的全国第二大行业集聚地。其中,金融业单位数量,特别是银行业单位数量的逐步增加,为发展供应链金融奠定供给主体基础。

(五)物流业的发展为供应链金融奠定供给配套基础

“十一五”期间,上海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5%左右,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为13%,高于7%的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高于16%的全国平均水平。长三角地区物流联动发展政策的出台,上海物流业发展环境的完善,为物流业发展提供广阔前景,如随着物流业政策不断深化、细化,上海近百家物流企业成为差额征收营业税的试点企业。物流园区、城市配送物流、制造业物流、物联网技术应用等重点领域先后获得国家国债专项资金和服务业引导资金及上海服务业引导资金等专项资金支持,累计资金达亿元,这些政策有力地推动物流业技术创新、管理升级,充分体现出上海物流业发展前景。

(六)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高度重视显示政策支持

为做好中小企业融资工作,银监会出台中小企业贷款融资指引,从建立六项机制的角度引导商业银行做大做实,做好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正是通过将中小企业纳入供应链体系,以其存货、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等作为质押,以核心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信用保证而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大大降低融资门槛,如发展顺利,能极大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极大的政策机遇。

(七)上海初步积累大规模发展供应链金融的经验

银行积极探索集团所属物流公司与银行合作的供应链金融组织新模式,建立操作平台,形成集中化的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明确专业经营机构,建立专业化经营队伍,并通过与大买方、大卖方、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管理公司等合作营销渠道,为供应商和下游客户融资提供解决方案[2]。这些业务的探索与开展,已为上海企业、银行大规模发展供应链金融提供丰富的经验。

三、上海发展供应链金融的不利条件

(一)物流综合服务功能亟待增强

动产融资或仓单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业务涉及第三方物流的监管服务,银行只有与有实力的大物流公司合作才能有效降低风险。但上海物流业发展水平、物流运作现代化程度以及作业效率还难以充分满足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需要[3]。

1.物流企业经营效率较低。2010年,我国货物运输成本比发达国家高3倍,物流费用占货品总成本比重高达30%;全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仍超过18%,两倍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8%~10%,均表明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和运行效率相对较低。

2.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低。上海虽在建设“三港、三网”、发展电子商务方面取得很大进步,但物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经营效率一直没有较大改进,先进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交换技术和货物跟踪系统等尚未得到普遍应用,商流、物流、信息流不能实现及时、准确传达;网上交易、通关、、保险、银行支付、信息反馈等都未广泛应用,极大地影响企业运作效率和行业竞争力的提高。

3.物流企业信用度亟待提高。供应链金融中,物流企业是链接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和核心企业多方参与主体的纽带;物流企业的引入旨在加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4]。但在物流企业准入不严的情况下,供应链金融的货押监管可能转为一个新的风险隐患,如监管方渎职、与中小企业的合谋诈骗或与核心企业发生纠纷等,必然影响供应链金融的有序循环,使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得不到无缝衔接,严重时将使整个供应链金融中断或崩溃。

4.物流标准化程度还有待提高。目前我国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基础标准的制定工作还未完全开展,特别是没有形成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这种状况导致物流成本上升和服务质量降低,影响物流活动的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以及国际物流活动的通畅,此将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化程度相对较低

1.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相对滞后。受电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环境仍不完善,公共服务不到位,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企业上网需求正在迅速提高,由于大多数企业通过宽带主干网接入互联网,互联网接入带宽直接影响数据传输的速率,间接影响着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效果。

2.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相对较低。截至2010年末,我国中小企业仅有15.85%经常应用电子商务,48.78%偶尔应用,28%还未应用过;即使已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也主要集中在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而在原材料和中间产品采购阶段、生产阶段、中间品与产品库存阶段、物流配送阶段等环节则运用的相对较少,此将制约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的空间[5]。

3.上海信息技术产业软件基础和综合应用相对滞后。供应链金融涉及银行和企业两个层面,而连接两者的信息技术发展却很难同步,进而影响信息传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业务衔接的流畅性,往往还会引致风险发生;此外,由于供应链管理信息库承担对整个供应链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控的功能,需要具备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和满足多方面查询的要求,需要以良好的信息技术作为基础。因此,信息技术创新就成为供应链金融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

(三)上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当前,我国社会信用征集系统、信用中介机构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信用信息得不到有效归集和准确评估,平时缺乏对失信情况进行有效记录和公开,如上海企业信用信息入库量由2005年60万家增至2007年98万家后即出现停滞。

(四)上海金融业难适应供应链金融发展要求

自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后,上海金融业发展迅速,成就巨大,但还远落后于纽约、伦敦、东京等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这些城市的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都已达20%左右,而上海2010年仅为11.45%,2011年1―6月下降为11.24%,低于香港2009年的15.2%和新加坡2010年的11.95%。发挥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诸多软件基础设施严重制约金融业国际化程度,也会影响银行进行创新的能力,进而制约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同时,金融制度建设层面约束较多。从银行方面来说,银行受到严格的分业经营管制,不可能从整体上为供应链管理提供财务融资的服务,加上业务的运作与管理必然存在盲区和不易控制的环节。从企业方来说,非金融机构不得从事金融业务活动,物流公司不能以其自有资金为企业垫付款项融通资金。

四、上海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对策

(一)促进物流业发展以提供优质配套服务

1.推进物流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以提供综合服务能力。建立兼顾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国际标准体系的物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并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不断改进物流技术,实现物流活动的合理化;采用多种途径加快建设物流业信息平台,如通过鼓励国有、私营企业、外资和个人等多重投资主体参与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共建、共享信息基础设施,推广EDI、GPS技术系统在物流业的应用,加速上海物流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

2.加强物流业仓储管理水平以降低银行风险。物流业要积极改善仓储设备,提升配套服务质量,及时做好质押物的仓管工作;为增加仓单质押业务对中小企业的吸引力,扩大市场影响,力求在保证货物安全的情况下,简化质押物的出入库手续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实时跟踪检测货物价格,一旦发现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要及时与银行、质押方联系;正确引导中小企业关注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变化趋势,适当引入中远期交易行为,为企业成本锁定、套期保值等提供有力的操作工具;积极利用各种风险控制手段,提高风险保障,特别是寻求专业化的物流保险产品,转嫁风险损失,这已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6]。

(二)增强社会信息化建设力度和效率

1.提升信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商业化运用能力。建议制订有助于提升信息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信息产业新增长点的政策,促进建立以产业链为纽带的研发和创新联盟,以及以同行业技术前沿为目标的技术创新体系,争取在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软件、智能信息处理、物联网系统应用等关键领域取得创新突破,以为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坚实的信息服务基础。

2.构建参与方共享的信息平台。建议由政府主导、银行和各企业共同参与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如建立客户资料收集制度、资信调查核实制度、资信要案管理制度、信用动态分级制度、合同与结算过程中的信用风险防范制度、信用额度稽核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对客户进行全方位信用管理,形成互动的监管和控制机构,最终实现核心企业、物流企业与银行间的信息共享与充分合作,并加强信用管理[7]。

(三)金融机构要提升经营和管理能力、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1.建立信息收集和监控机制。商业银行应根据市场行情正确选择质押物,并与物流公司设定合理的质押率、贷款成数和利率水平,同时应建立市场需求及价格变化趋势的预测机制,规避价格波动风险;还(下转第88页)

(上接第79页)可考虑对质押品进行套期保值,规避市场风险对货品价值的冲击。

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评估体系。一方面,建立起一个配套的、适合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如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应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注重中小企业创新和发展能力、注重考察主要管理者素质、注重现金流分析等,特别是变静态评估为动态评估,评估方法由传统的单一授信主体评估制度转变为“主体+债项”二合一的新型评估制度[8]。另一方面,引入专业信用评级公司,尤其是偏重于中小企业市场的评级公司,因其业务需要和专业性,掌握着更多行业内的企业信息和精准的评级技术,能为商业银行提供有建设性的建议。

(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和保障

根据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特点,加快修订《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包括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准入资格、行业管理办法、操作指南等做出相关规范,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范奠定法律基础,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五)政府应制定相关支持政策

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以为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提供担保,降低其风险系数;对开展供应链金融的金融机构适度给予税收优惠或财政支持;如果部分物流企业亦提供供应链金融业务,亦可享受同等的税收优惠或财政支持。

参考文献:

[1]佚名.供应链金融:在产业链上发掘信用空间[N].第一财经日报,2010-10-15.

[2]谢卫群.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强心剂”[EB/OL].东方网,2011-3-11.

[3]王志平.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战略与途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5:245.

[4]郭清马.供应链金融模式及其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2):2-6.

[5]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R].2011.

[6]郭治.浅谈物流银行业务开展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8):25-27.

篇10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 信用问题 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国金融界兴起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属于金融创新业务。随着现代物流业发展对金融服务创新需求的日益增太,服务于生产、流通和销售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业务实践越来越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业务实践

在我国,对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的探索,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物流银行”的设想到“融通仓”概念的提出;第二个阶段,从“仓单质押”业务的尝试到“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第三个阶段,从“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到供应链金融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在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实践发展上,我国形成了两条业务发展的主线模式:

其一是基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结合生产贸易企业的业务特点和实际需求,由商业银行创新业务而提供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该业务模式通过货权质押、信托收据、保险及公证、货物监管、提货通知、货物回购、资金专户管理、期货保值等一系列结构化设计来掌握货权、监控资金,为提供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个性化的组合贸易融资方式。

其二是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创新出来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融通仓等供应链融资模式。这种业务融资模式比结构性贸易融资模式更创新了一步,它是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思想,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专注于对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的评估,这样既真正评估了业务的真实风险,同时也使更多的企业能够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

二、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问题

目前国内外关于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都比较活跃,特别是在国内,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在不断进行尝试。随着业务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的信用问题凸显出来,信用管理问题阻碍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用替代的局限。目前以银行为主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基于所谓的核心大企业的信用替代而成立的,这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表现得很突出。即需要银行融资的中小企业必须和一家值得银行信赖的大企业发生业务往来,从而得到“某种资格的认定”或者借用大企业的信用,使其达到银行认可的资信水平。实际上是中小企业利用大企业的良好信誉与实力以及和银行稳固的信贷关系来为其提供间接的信用担保,从而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虽然在发展中,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了诸如“1+N”或者“N+1+N”这样的业务关系,然而这种融资组织管理方式的效果是使更多的金融资源向那些核心集团性企业归集,通常会将核心企业的信用放大,用以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更大的授信来支持该业务的创新开发,这样,信贷风险的聚集扩散效应往往会扩大。因此,仅仅依靠这种信用替代来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也会招致更大的风险,最终阻碍了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健康发展。

第二,信用管理的局限。在我国,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主要是基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和基于供应链管理中银行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合作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虽然这两种创新模式解决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但目前也显现出发展创新动力不足的态势。在目前的融资模式中,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就需要了解企业抵、质押物的规格、型号、质量、原价和净值、销售市场和销售对象以及承销商的情况等,还要查看各种权利凭证的原件、辨别真伪。这些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大大超出了银行的日常业务与专业范畴。另外,目前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模式的最高收益往往还超过不了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收益。因此,以银行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是动力不足的,很难成为银行的主流业务。

第三,技术手段的局限。目前供应链金融仅仅停留在银行和企业的层面上,供应链管理所依赖的网络信息技术目前在银行和企业中很难同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落后会造成信息不完整准确、业务衔接不顺利流畅,往往还会引致风险的发生,供应链金融信息技术基础的创新问题亟待得到解决。由于供应链管理数据库对于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和产、供、存、销、资金具有实时监控的功能,需要具备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和满足多方面查询的要求。因此,技术创新问题的解决是供应链金融创新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而目前的技术手段的局限性是很大的。

第四,信用组织的局限。目前的供应链融资仅仅局限在作为银行对传统业务的一种创新与补充。实践证明,在供应链金融组织中,银行为主体的融资组织形式是有极大局限性的。供应链融资往往会比传统的贸易融资具有更大的风险,传统的贸易融资强调的往往只是特定交易环节供需双方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贸易的真实背景,而供应链融资不但要强调这一点,而且更加强调整个供应链风险的监控与防范,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潜在的风险都要加以识别与控制,这就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并且,从目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来看,供应链融资中的存货大部分是中间产品,具有很强的专用性,不易通过市场来评估其价值,也不易在市场上变现。因此,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更加复杂、所需要的措施也更加全面,而目前的信用组织形式很难满足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需求。

三、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建设

目前建设好信用管理体系是促进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

(一)必须加快供应链金融管理环节中的信用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