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范文
时间:2023-03-22 05:5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人总有生老病死,科学家也不例外。在很多时候,科学家们总是还没探索出科学奥秘,就被死神无情地带走了。
因此,我想克隆科学家,提取他们细胞中的基因,采用先进的克隆技术来克隆。我克隆出的科学家都是一个个3岁的小孩子,他们跟原来的科学家一样聪明,外貌相同,脑子里已经装有原先探索科学的数据与资料了。
我首先要克隆英国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被人们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牛顿。他死于1727年,离现在有281年了,他一生对科学事业所做的贡献遍及科学各领域。但牛顿已经过世,没有来得及完成他正在研究的神学论。所以,我--2028年的女科学家特地去威斯敏斯特教堂(牛顿的埋葬地点)提取牛顿的基因,提取完毕后,我立即奔赴科学研究所克隆牛顿2号。......终于,过了十二小时,我克隆出了牛顿2号,只见他长得很小,毕竟嘛,克隆的牛顿才3岁,但他的大脑与牛顿一样聪明敏捷。牛顿2号一从克隆机里走出来后,便坐车向自己的研究所使去。
过了几年,牛顿2号已经8岁了,并成功研究出了神学论,不仅为人类造福,而且也向科学道路迈开了更大的步伐。我还克隆出了爱因斯坦、比尔盖茨等名科学家,让他们共同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从克隆科学家到为人类造福的事中,我感受到了:纪念科学家,不如克隆科学家来继承勇于开拓的精神!
篇2
2012的“世界末日”并未带来任何毁灭性的灾难,2013年如约而至,人类仍将怀着对生活的憧憬,走过忙碌的一年。不知你去年的愿望是否都已达成,反正亲爱的科学家们可没有闲着:寻找希格斯粒子,给中微子测速,计算500页的数学猜想,发射火星车,还要用3D打印取代传统制造业……
2012年7月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物理学家们宣布发现希格斯玻色子。
我从未想过在有生之年还能目睹这一发现。
——爱丁堡大学的粒子理论物理学家彼得·
希格斯
研究人员已经坚决否定了去年提出的假说,即中微子或许跑得比光快。
中微子之所以比光速快,是因为连接GPS信号接收器的光纤“接触不良”。
——《科学》杂志官方网站
日本数学家望月新一发表了长达500多页的abc猜想证明。
abc猜想如被证明,将一举解决众多著名的丢番图问题,其中就包括费马大定理。如果望月新一的证明正确,这将成为21世纪最令人震惊的数学成就之一。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数学家多利安·戈德
菲尔德
它(好奇号火星车)将寻找那些古老问题的答案:火星上是否曾存在过生命,火星未来能否提供维持生命体的条件。奥巴马总统计划在2035年左右将人类送上火星,好奇号的登陆则是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
3D打印机将来不是要取代某一个制造业,而是要取代几乎所有的制造业。未来你想要什么,只需下载图纸,按一下“打印”键,就可以去喝咖啡听音乐了,剩下的所有事,请统统交给打印机。
——3D打印机开源数据信息科学家阿德里 安·鲍耶
在上个世纪三大科学创举中,中国的原子弹技术、登月计划等都比外国落后,但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中国与强国同步。哈佛大学商学院最近评价,基因组计划带来的基因组产业将超过现在任何的互联网产业,包括IT产业。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先生
纳米相关技术的研究几乎已经渗透到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这项研究(对治疗艾滋病的纳米药物的研制)将可能为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儿童带来巨大好处。
——英国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理事会首席
执行官大卫·德佩
篇3
“今天不干了。”他说。“不干了不干了回家过周末。”大家说。
他这才想起明天是星期天。自打接受这个课题,什么几号呵星期几呵这些概念就变得模糊了。因此妻子在他上次从家里出来的时候才特意提醒了一句:“你可不能忘了我的生日!”妻子还说:“你送我什么礼物,可得好好考虑考虑。他当即查了日历,记住了这个星期天。
他急急地收拾东西,急急地离开工作室,出门时又迅速看了一眼手表,22:55。他拔腿向车站方向跑步。
险些忘了这码事!
这个课题的名称是:集成电路智能分析解剖系统。采访的时候我请黄卫民把这个系统给讲解一下。他一口气讲了两个小时,然后问我:“懂了么?”我说:“没懂。”
……5毫米见方的晶片上面,散布着几万只管子,几十万条线路——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芯片。通过计算机利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芯片图影进行自动分层,提取分层图形结构,进行自动裁剪拼接对准,并根据专家知识进行推理实现集成电路所有分层版图的再现,再通过设计规划以及工厂的工艺要求实现版图设计规范化的再设计,以提供进行集成电路仿制面版图设计……
这是他给我讲解的录音,我只能照抄,他许读者中有人能懂。
这个讲题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比如,人家花费好大力气研制出的东西,你经过分析解剖后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那隐藏在复杂技术后面的秘密,并且在此基础上将这复杂的技术为我所用。有时候,这么做光是研制费就可以省下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当然,这个好懂。
黄卫民1984年在北大获硕士学位后分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来了时间不长就接了这个大课题。接课题的时候他犹豫了一下。他当时26岁,很希望能尽快出洋继续深造,若一接大课题就几年之内走不开了。不过这犹豫只是一闪,他很快就决定了。毕竟,同出洋相比,能有个做事情的机会对他诱惑更大。
他不会为这样的选择后悔。
那辆红黄相间的大通套几乎就是从他眼皮底下开过去的。他边跑边招手,司机却并未理会,轰鸣着马达远去,只在夜幕里留下一排若明若暗的尾灯。
这是末班车。
他站在那儿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怎么跑几步路就喘成这样呢?户外活动太少。他想。这些日子住在所里,睁开眼就进工作室,进工作室往计算机前一坐就是十几小时,忙到半夜回宿舍,进门就上床。一点儿运动没有。伸伸胳膊登登腿儿的运动也没有。人就是这样,哪部分不活动哪部分就失灵,哪儿都不活动就哪儿都失灵。就像这样,跑几步路就喘个没完,胳膊不是胳膊腿不是腿的。
一辆顶着TAXI灯牌的计程车驶过来时放慢了速度,司机大约是刚送完郊外的客人,想回城时再捎一个。他未做任何表示。TAXI空空地开走了。他推测那司机多少有些遗憾。
他决定步行回家。中关村至木樨地,距离10公里。运动运动吧。再说(他不好意思地盘算了一下),若上了那计程车,一趟车钱够在所里买饭票吃一个星期。
夜色正好。
课题组的工作室内是无所谓夜色日色的。门窗全部密封,再加上一层厚厚的平绒窗帘,为了给室内的精密仪器防尘。因此永远开着灯,因此如果不戴着表就不分昼夜不知时辰,进门都换上拖鞋,罩上白大褂,走路轻轻的,说话轻轻的,时常响起的是噼噼叭叭的计算机键盘声。
有一次大家开玩笑说要找个恰当的比喻来形容一下这个环境。马上就有人说:“科学牢狱。”理由是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密闭的环境令人感到窒息。马上又有人反对,说再窒息也感受不到囚禁的滋味,而且谁不想干了随时都可以打辞职报告而不必担心追究法律责任。最后就此比喻进行表决,5个人中两票赞成不够半数未获通过。
黄卫民是赞成派之一。不过他的理解比较严肃。他认为:当一个人决计委身于某项事业的时候,就必然地具备了一种宗教式的殉道者的情绪色彩。一个课题就是一道枷锁,一旦套上便无法解脱,除非你把这课题攻下来。攻下来以后呢,还会有新的课题,那是新的枷锁。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的殿堂与牢狱是没有区别的。
黄卫民与另一个同事承担了课题中的主要研究部分,肩上的担子自然也就重些。
吃饭是常常不去食堂吃的,嫌耽误时间。谁把饭给带回来,两个馒头加胡乱一个什么菜胡乱吃下去完事。反正吃什么也吃不出味儿来也就吃什么都一样。那阵子他只想吃一种东西:安眠药。因为睡不好觉。一闭眼就满脑子线路图逻辑图跟科幻电影似的。可他又不敢吃怕年轻轻的吃坏了脑子。不敢吃安眠药就硬抗,整夜整夜地在梦里梦外布局布线提取参数验证版图总也下不了班儿。
那滋味真不好受。没干过的不知道,干过的刻骨铭心。
不过夜里散散步倒是很舒服,黄卫民并不是刚发现这一点。只是难得有这样的空闲。
当年在延庆县沈家营插队,甭管一天的活儿多累,夜深人静的时候总喜欢三两个人到村子外头走走。走的时候拉开距离,各想各的心思。
那是“”的尾声了,有迹象表明中国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乡下的学生们最感兴趣的是关于恢复高考制度的传闻。当时黄卫民他们常常喜欢借用一句不知哪部戏里的台词:“战争迟早会过去,而知识却永远不会被遗忘。”大伙儿在蜿蜒的山路上考虑着自己的志向。黄卫民说不好将来一定会干什么,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读书,长本事,为国家为社会踏踏实实地做事。当然,事情做得越大越好。
现在他就得到了这样的机会,他珍视这机会。
经过紫竹院公园时他站住了。他奇怪为什么这么晚了公园门口依然张灯结彩还有人进进出出。看了一会儿他明白了,这是在筹备一个大型灯会。他想像着灯会上熙熙攘攘万头攒动的场景,才意识到自己已完全游离于人们的正常生活之外。快两年了吧?没看过电影没逛过公园没进过商场没下过饭馆没找朋友聊过天儿没摸过一下自己曾经爱不释手的相机,想想小时候插队的时候上大学的时候读研究生的时候什么时候也没这样熬过呀!
全是为了那个课题。又不仅仅是为了那课题。那课题才只是这种生涯的开始。他选择的就是这样和种生涯。
这课题国际上是有人攻下来的,美国、加拿大还有为数不多的那么几个国家。但人家绝对保密,你一点儿资料也得不到。因为这项技术常常被用于不便公开的高科技领域。因此你要想拥有你就只能自己闷头琢磨。你搞不出来你干活儿的时候就比人家差一大截子。这不仅是个经济效益问题。因此这个课题组的成员都有一种紧迫感。因此尽管大家住的都不算远却并不经常回家而是一齐在宿舍里将就。而家里有什么事通常也就是挂个电话联系一下。
那天上午妻子打过电话来黄卫民正感冒发烧。妻子指示说治感冒最灵验的是伤风胶囊。他说那玩艺儿不能吃吃了就犯困一犯困就没法儿干活了。妻子说不吃药也行那就休息一下。他说我药都不吃当然更不能休息了这逻辑不通。妻子说你生了病既不吃药也不休息才逻辑不通呢。
妻子和他学的不是一个专业,妻子是学医的。
有时候妻子还会冷不丁打电话问他:“你这两天有没有感到过恶心?”他说有。妻子说:“这是彩色显示器的辐射。”他说我知道。有时候妻子又冷不丁跑到所里,送上一大堆奶粉、麦乳精什么的,说:“看你又瘦了。”他说不要紧课题搞完了还会胖起来。
他的责任和妻子不一样,他的责任是那些课题。
这个夜晚的后一半路程他是用竞走的速度完成的,因为他突然有一种感觉;不管回去多晚,妻子肯定在等他!妻子知道他忙,但也同样知道他会记起这个生日。
他走得大汗淋漓,但却兴致勃勃……
集成电路智能分析解剖系统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一项空白,通过鉴定不久,即获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随后,黄卫民本人获青年科学家奖。
篇4
欧拉是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拓扑学的先驱.他生于巴塞尔,其父对数学颇有研究.在父亲的教导下,欧拉从小就对数学很感兴趣.他13岁进入巴塞尔大学,成为著名数学家约翰・贝努利的得意门生,毕业后便跟随贝努利从事数学研究.
1727年,欧拉应聘到彼得堡科学院讲学,并当选为科学院院士.1735年,他用自己发明的方法,3天就解决了一个计算彗星轨道的难题,而其他几位数学家用几个月才解决.工作繁忙,生活条件差,过度劳累和对太阳的长期观测,致使他右眼失明.1741年,欧拉又应腓特烈大帝之邀前去普鲁士讲学,成为柏林科学院院士.1748年,他的划时代的著作《无穷小分析引论》出版,该书对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和傅立叶级数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此后,《微分学原理》和《积分学原理》相继问世,都被认为是里程碑式的著作.1766年,在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诚恳邀请下,欧拉重返彼得堡.欧拉的生活条件虽已改善,但繁重的工作使他的左眼也失明了.他并没有因此向命运屈服,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科学研究.他用口授方式通过助手写了大量的论文和著作.
欧拉对科学的贡献是巨大的,除了上面提到的,他还创立了分析力学、刚体力学、理论流体力学等学科,并在光学、声学、热学、化学、地质学、制图学、航海学、望远镜和显微镜设计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哥德巴赫猜想也是哥德巴赫在与他的通信中提出来的.欧拉一生著述颇多,写下了浩如烟海的著作论文.
1783年9月18日,欧拉在彼得堡邀请朋友聚会,庆祝他计算的气球升空公式得到试验证明.饭后他独自到一边去思考天王星的运行轨道问题时,突然手中的烟斗落到地上,溘然长逝.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东普鲁士的首府哥尼斯堡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城市,普莱格尔河横贯城区,使这座城市锦上添花,显得更加风光旖旎.这条河有两条支流,在城中心汇成大河,河的中央有一座美丽的小岛,小岛被河水分成两部分.河上有7座各具特色的桥把岛和河岸连接起来,这就是有名的哥尼斯堡七桥.每到傍晚,许多人都来此散步.人们漫步于这7座桥之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问题,能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一次相继走遍这7座桥?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每个到此游玩或散心的人都想试一试,可是,没有一个人能符合要求地从7座桥上走一遍.
七桥问题也困扰着哥尼斯堡大学的学生们.屡遭失败之后,他们向当时的著名数学家欧拉求助.欧拉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既然岛和半岛是桥梁的连接地点,两岸陆地也是桥梁的连接地点,那就不妨把这4处地方缩小成4个点,并且把这7座桥表示成7条线.这样,原来的七桥问题就被抽象概括成一个图,而这并没有改变问题的本质特征.于是,七桥问题也就变成了一个“一笔画”问题,即能否笔不离纸,不重复地一笔画完整个图形.接着,欧拉就对“一笔画”问题进行了数学分析.“一笔画”有起点和终点,起点和终点重合的图形称为封闭图形,否则便称为开放图形.除起点和终点外,“一笔画”中间可能出现一些曲线的交点.欧拉注意到,只有当笔沿着一条弧线到达交点后,又能沿着另一条弧线离开,也就是交汇于这些点的弧线成双成对时,“一笔画”才能完成,这样的交点就称为“偶点”.如果交汇于这些点的弧线不是成双成对,也就是有奇数条,则“一笔画”就不能实现,这样的点又叫“奇点”.
篇5
在英国,有一位科学家叫哈沃德・史泰波顿,这位老兄对声音很感兴趣,他潜心研究很长时间,终于找到了一种青少年能听到但是大多数成年人听不到的高音频。于是,他继续努力,研究出了一种能发出这种高音频的奇特装置。
在法国,有一位科学家叫玛丽・克里斯蒂娜,她带领一帮同事,从狗和猫身上找来了一堆跳蚤,将他们分别放在不同的装置中,每天观察它们“跳高”,测试记录每一只跳蚤的“弹跳力”。这帮法国人经过细心研究,最后得出了一个研究成果:狗身上的跳蚤要比猫身上的跳蚤跳得高!
在日本,有一位科学家叫今井真,他带领6位同事每天拿一堆芥末做实验,实验的内容就是看什么浓度的芥末味对人更有刺激性,什么浓度的芥末能让人从睡梦中醒过来。经过反复试验,最后他们终于如愿得到了那个浓度值。
当你读完他们的故事,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这样的――这帮科学家吃饱了没事做吗?然而,他们做的真的没有意义吗?下面我告诉你,他们所干的事情的意义所在:
篇6
第二年,在写给外甥女的一封信中,居里夫人将自己与春蚕引为同类。她说:“我也是永远忍耐地向一个极好的目标努力,我知道生命短促而且很脆弱,知道它不能留下什么……但是我仍旧如此做。我如此做,无疑是有使我不得不如此做的原因,正如蚕不得不作茧。”
从居里夫人以春蚕自喻的动人话语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她谦逊无私的美德,而且可以窥见这位女科学家特有的宝贵品格。
春蚕是细心的,居里夫人正是个科学上的细心人。她从几吨可能含镭的矿物废渣之中捕捉一点点的镭,该有多困难?一点一点地分离,一次一次地测量,尤其是在溶液“部分结晶”阶段,棚屋内煤屑飞扬,温度难调,在这样的条件下搞“提纯”,又谈何容易?然而,居里夫人竟做到了。
春蚕是耐心的,居里夫人正是个科学上的耐心人。为了发现镭,她和丈夫顽强地苦战了四年。在接近成功的当儿,存款用光了,居里一度发生了动摇。耐心的居里夫人是不屈的,正是她的坚持,才避免了功亏一篑,最终揭开了镭的秘密。
春蚕是有事业心的,居里夫人就是把整个身心都献给科学和人类进步事业的人。她以毕生精力研究了镭,建立了崭新的放射科学,成为核物理的开拓者。
为了崇高的事业,细心、耐心地工作着,把一切献给全人类,这就是春蚕的品格,这就是令人感动的居里夫人的品格。
啊,我赞美春蚕!我更赞美像春蚕那样令人钦佩的品格的人!
篇7
科学家级别更高一些。
科学家是指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士,包括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这两大类。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达到了一定的造诣,获得了有关部门和行业内的认可,均可以称之为科学家。按照这样的说法,无论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还是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都应当属于科学家的分类。博士严格讲来是分为两类的,正在读的还没有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只能称为博士研究生;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博士学位中最高的一级。博士是一种学位,博士只是向科学家靠近了一步,成不成了科学家,还得看在今后的工作中是否有建树,获得有关部门的认证。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瓦特的手发明了蒸汽机,诺贝尔的手发明了炸药,爱迪生的手发明了电灯,伊恩·维尔莫特研究出了克隆羊多利,詹姆士·活森与法兰西斯·克里克的手发现了DNA结构……
科学家的手发明了各种东西,发现了人类进步的阶梯,造福了人类。
人类有一个个未解之谜等待科学家解开。
科学家的手是神圣的手,为人类发明创造、发现、探索。
科学家的手为我们创造了许多,我们还小,现在只能用手来写字、读书、学习,将来有一天我们也会用自己的手建造起高楼大厦,制造出通向太阳的电梯,由此走向成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篇9
[关键词]宗教 科学 科学家 精神需求
人们通常认为,对客观世界的愚昧无知和认识匮乏是普通人信仰宗教的原因。科学家是客观世界奥秘的探索者,具有丰富的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所以不会也不应该信仰宗教。一些肤浅的者从“科学万能主义”出发,试图用科学这把利器铲除这个“赘疣”,结果发现,科学昌明的今天,不但没有被铲除,相反,大有发展之势,许多大科学家包括当今世界一流的大科学家都虔诚地信仰宗教,对此感到困惑不解。本文试图对此作些探讨。
1 宗教、科学、科学家的一般考察。
1.1 宗教:宗教一词并非汉语中国有的词汇,而是在与西方文化接触后,为翻译西文religion这个词而衍生出来的一个词汇。
中国文化认为。有一个创始人,有特定的崇拜对象为“宗”,有一群追随者,有特定的祭祀仪式为“教”。西文religion一词的意思是,一群人最初为了一个目的聚集在一起,后来发展到了有同一个信仰、同一个信念,甚至为了这个信仰而到了不畏生死的地步。汉字“宗”与“教”结合起来形成“宗教”,恰如其分地表达了religion的意思,因而成了翻译religion对应的词汇。
值得注意的是,“宗”、“教”原本是佛教中使用的词汇。佛教主张“自证为宗,化他为教”,即众生皆有佛性,觉悟了就是佛(此乃“自证”),觉悟后依佛法发菩提心利益众生就是菩萨(此乃“化他”)。由此可见,今天当我们用“宗教”一词来指称西文religion时,“宗教”与佛教中“宗”、“教”的词义是不同的。
1.2 科学:“科学”一词并非是汉语中固有的词汇,而是在与西方文化接触后为翻译西文science这个词而由日本人首先创造的一个词汇。
Science的含义是系统知识、学问,且这个系统知识分成许多专业、类别,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19世纪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借用汉字把Science译为“科学”。他认为,“科”即分类、条理,“学”即系统知识,“科”与“学”结合起来形成“科学”,恰如其分地表达了Science的含义。自此,“科学”就成了西文Seienee这个既分门别类又自成系统的人类智慧结晶的对等翻译名词了。
在西方文化中,科学侧重指自然科学,而在汉语中,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1.3 科学家:科学家在西文中是scientist,是指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士。在西文中,scientist专指自然科学家,而在汉语中,科学家包括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两大类。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达到了一定的造诣,获得了有关部门和行业内的认可,均可称为科学家,如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等。
2 科学家信仰宗教原因探析。
2.1社会历史原因:
2.1.1 科学家信仰宗教与其所属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关系。美国心理学家舒尔茨曾经说过:“甚至连最伟大的思想也往往受到所谓时代精神和文化氛围的约束。”人是文化的动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传统之中,而文化传统则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着人。如果一种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或者是一种宗教传统文化,那么,生活在其中的人必然很容易形成该文化传统所推崇的,科学家也不例外。西方文化是基督教文化,西方文明是基督教文明,因此,西方许多科学家如开普勒、哥白尼、伽利略、莱布尼茨、牛顿、爱因斯坦等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信仰基督教。
2.1.2 科学家信仰宗教与其家庭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教育家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许多科学家出生在宗教氛围非常浓厚的家庭中,从小就信仰宗教,成了宗教徒。如经典力学的创始人牛顿,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法国科学家普朗克等都是这样,从小就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2.2 认识原因:
2.2.1 科学家思维方式的片面性导致他们信仰宗教。有些科学家在对待某些特定的认识对象时,由于思维方式上的片面性,导致认识上产生失误,给神和留下了生存空间。
与达尔文共同创造进化论的英国古典生物学家华莱士由于从狭隘的经验主义角度出发看待催眠现象(少数江湖术士表演的催眠术),没有认识到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进而得出上帝的存在、灵魂不朽的结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此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评述。19世纪初法国古生物学家居维叶根据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有的不同、有的有少许差异这种现象得出自然界的物种是在突然的、迅速的和灾难性的变化中产生的(“突变论”),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对抗。居维叶由于思维方式的片面性,把某些不知原因的偶然现象与神的干预联系起来,为自己的提供了理论支持。
2.2.2 科学家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导致他们信仰宗教。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经提出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有限性和无限性的问题。
在具体的认识环境中,任何一位科学家、任何一代科学家,其认识能力总是有局限性的,总存在着未能认识的客体,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有限的。而在人类暂时还未认识的对象和领域,猜测和想象就有了用武之地。这就为科学家信仰宗教留下了空间。
经典力学的创始人、著名科学家牛顿利用他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使研究天体运动的学科建立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由于他对力学研究得还不够深入,他在宇宙中的物体最初为什么会动起来的问题上陷入了神学,提出那是因为万能的上帝最初推了一下的缘故,是上帝提供了“第一推动力”。生物进化论创始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明确指出,科学家在认识上的局限性是导致他们信仰宗教的重要原因,他说:“相信上帝存在的另一种起源,是同理智有关,而同感情无关,……我应该被称为有神论者了。”
西方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科学家、现代实验科学始祖培根说过:“一知半解的哲学思考把人导向无神论,而对于宇宙和哲学的深刻思考却必然使人皈依上帝。”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当今西方科学界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科学越发达越接近上帝。这句话对唯物主义来说同样是沉甸甸的。
2.3 道德原因:
2.3.1 科学无法解决价值问题,而宗教致力于解决价值问题和人的终极关怀问题,这使得一些科学家把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指路灯。
终极关怀是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类为克服生与死的尖锐对立,给予人生种种实践以终极性的意义和价值,试图超越有限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渴望,是人类超越生死的基本途径。
对于人类来说,不仅要活着,还要为了某种意义而活着,因此,不仅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还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科学家也是人类成员,也要面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也要关注终极关怀问题。当科学不能回答人生的意义、价值和终极关怀时,科学家必然会在科学以外寻找答案,宗教就成了最可能的选择之一。因为宗教尤其基督教是西方社会的主流教派和意识形态,它对人生和社会生活的强大宣导功能和调节功能是人所共知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所谓的科学的唯一目的是指出‘是什么’的问题,至于决定‘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却是一个同它完全无关的独立的问题……终极目标本身和它要达到的渴望却必须来自另一个源泉……我以为这正是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履行的最重要的职能。”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也指出:“科学是同客观的物质世界打交道……宗教是同世界的价值观念打交道。……科学所关心的,是发现什么是真理或谬误。宗教所关心的却是,什么是善良和邪恶,什么是高贵和下贱。科学是技术的基础,宗教是伦理学的基础。”
2.3.2 科学需要用宗教加以调适才能健康发展,否则有可能葬送人类和整个文明,这使得一些科学家把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稳压器。
科学有力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极大地造福了人类。然而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它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给人类带来了许多问题和难题,如环境污染、核威胁、能源危机、技术冒险(如克隆人类)等。面对科学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家必然要寻找补救的办法。于是一些科学家在宗教那里找到了答案。
爱因斯坦在1931年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工学院的学生们演讲时就明确指出:“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于是他发现了宗教的意义,并称自己“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
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罗素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科学技术的各种直接效果也决不是完全有益的。一方面,它们加大了战争的危害性……我们时代的所有这些弊病部分地是由于科学技术所造成的,因此归根结底是由于科学造成的。”于是他提出要用宗教和伦理来调适科学。
2.4 心理原因:
2.4.1 科学家在认识上不断超越的心理与宗教的超越性主张比较吻合,促成他们信仰宗教。大多数科学家在认识上总有不断超越、寻根问底的习惯和要求,往往喜欢追究终极原因,并且愿意为此付出毕生精力。大多数宗教都主张禁欲和超越肉体,实现灵魂不灭。宗教认为,通达禁欲,最终达到无知无欲,才能求得灵魂的解脱,实现理性对欲望的征服和超越,才能实现灵魂不灭。这就是宗教的超越性主张。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方面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和宗教的这种超越性主张在过程和结果方面存在许多共同性,这种超越性主张恰好迎合了科学家不断超越自我的心理需求,促使部分科学家自觉或不自觉地信仰宗教。
2.4.2 科学家在认识过程中获得的奇妙体验,使得他们相信自然界是造物主的杰作,神是存在的。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往往从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中找到秩序和规律,发现许多美丽的、对称性的结构,甚至某些所谓“合目的性”(特别是生物界)的现象,所有这些都给科学家奇妙的或神秘的体验,这种体验常常会使科学家联想到上帝的存在和造物主的力量。
牛顿曾经写道:“所有鸟、兽和人类的左右两侧(除内脏外)形状都相似;都在脸部两边不多不少有两只眼睛;……为了视觉而造得形状如此精巧,配合得如此巧妙,以致决非是任何一个艺术家所能改善的东西,这些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有一个创造万物并主宰万物的上帝存在。”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谈到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时,也有类似的体验,他说:“一个科学家在做研究工作的时候,当他发现有一些非常奇妙的自然界的现象时,有许多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美丽的自然结构时,……他会有一个触及灵魂的震动,因为,当他认识到,自然的结构有这么多的不可思议的奥妙,这个时候的感觉,我想是和最真诚的是很接近的。所以你问,相信不相信在不可知的宇宙中有造物主在创造一切呢?这个话,我想很难回答是或者不是。”其实,杨振宁这番话已经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3 两点启发。
3.1 关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争论问题。认识论又叫知识论,是研究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属性以及人的认识能力的一门学问。德国古典哲学以及对其进行根本变革而产生的哲学将认识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极少数唯心主义哲学家(如黑格尔)都主张可知论,认为人的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相对和绝对的关系,从现实和个体来看是有限和相对的,而从长远和总体来看是无限和绝对的,世界最终会被彻底认识的,因此这类哲学家往往都是乐天派。而绝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怀疑人类的认识能力,主张世界不可能被认识或不可能被彻底认识,因此这类哲学家往往都是悲观主义者。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争论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这两种流派究竟谁是谁非?稍微有点哲学常识的人都会说,这个问题早就解决了,可知论是对的,不可知论是错的。事实上世界究竟是否可以被彻底认识,这个问题至今悬而未决。尽管今天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成果与古人相比不知翻了多少倍,但是今天人类面临的困惑与古人相比,不是少了,而是多了。随着人类认识活动的不断深入,认识领域的不断拓展,我们越来越感到世界是浩瀚无边和神秘莫测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那么微小和有限,以致我们不禁会怀疑这个世界究竟能否被彻底认识,这是就认识的过程和结果来分析的。事实上,就认识本身来看,可知论也受到质疑,因为假如世界可以被彻底认识,那就意味着认识不再向前发展了,这不符合的辩证法。
因此,我们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信可知论,高扬革命乐观主义,批判和否定不可知论以及各种悲观主义,这无可厚非。只是对不可知论和悲观主义要持宽容心态,不要谈虎色变,也不要唯我独尊,自视清高,而要允许它们在学术范围内自由争鸣。
3.2 关于科学和宗教的关系问题。传统观点一直认为,科学和宗教是对立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宗教将逐渐退出社会历史领域,淡出人类的视线。这是典型的科学万能论,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人类所有问题,包括人类的价值问题和终极关怀。事实和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它过分夸大了科学的作用。
篇10
随着弟弟的喊声,我赶紧跑到了阳台上。
只见弟弟把一根针扎入一种植物的茎上,被扎的地方很快冒出了水。
“姐姐,这就是植物的血吧。“弟弟说。我答:“应该是。不如我们做个实验,听科学老师说,茎是植物的血管。咱们看看扎别的地方会不会出血。“说完,我们就动手做起来。我把针扎进叶子里,叶子破了,可是没有流血。弟弟把针扎进花瓣里,还是没出血。看来,只有扎在茎上才会出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