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经济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工业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工业经济

篇1

       Modern Industrial Economy and Informationization

主办:  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周期:  半月

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2095-0748

CN:   14-1362/N

邮发代号: 22-70

历史沿革:

篇2

关键词:煤化工;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1、现代煤化工技术及应用

1.1、煤炭的气化

煤炭气化在煤化工技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煤炭的其他各种变化离不开煤炭气化。国内的煤气化技术起步较晚,根据自身煤质、煤种的特点,可以结合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开发适合自己的炉型、工艺及煤气化领域。比如:GSP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气化技术、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等。煤制天然气技术,因其技术相对成熟且节能、节水、环保,已成为新的投资领域。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将煤气化过程与发电过程联合,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且可以副产大量高品质蒸汽供应用户。

1.2、煤炭的液化

煤炭液化是将固态的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我国已经逐渐将煤液化的相关技术引入,气流反应器、浆态床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已逐渐在煤炭间接液化中投入使用,辅助国内煤炭液化的发展。

1.3、煤炭的焦化

煤炭焦化是发展最为成熟的煤化工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制取冶金用焦炭,同时副产煤气和其他化学品等。我国焦炭工业主要分布在炼焦煤产地和钢铁大省。目前,全国共有焦炭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处于过剩状态,煤焦化在调控产能结构的同时,走高等级焦炭。另外,焦油加工工艺、焦炉气制甲醇及发展下游产品路线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1.4、用煤作为原材料产出各种化工产品

目前,大部分企业主要以天然气作为合成甲醇的原材料,但是我国煤炭储备量远远超过了天然气,以煤炭作为原材料生产甲醇将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途径。甲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羰基化处理后可合成出醋酸酐、醋酸、草酸以及甲酸等其他重要的化工产品。

2、煤化工产业链的运行驱动因素分析

2.1、资源驱动

对于煤化工产业链上游的煤炭开采企业来说,企业运行的驱动因素主要体现在矿产资源的占有上,在这个“资源为王”的时代,只有拥有的资源,也就拥有了话语权和决策权,它直接制约和限制着煤化工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它也是煤化工产业链上价值分布最大的环节,因此,煤炭开采企业在煤化工产业链上的地位显得十分关键和重要。

2.2、创新驱动

煤化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所提供煤化工产品以及深加工产品的质量、功能以及单位成本等方面。为了获取这些竞争优势,煤化工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采取差异化经营的策略,用以满足下游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还要对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进行创新,用以提高煤化工企业整合资源和高效运作的能力,从而用质优价廉的产品扩大市场容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凸显企业的竞争优势。

2.3、品牌驱动

煤化工产品以及深加工的产品的分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群体对煤化工企业或是煤化工产业链的下游企业以及对其生产产品的认知程度,打造一个知名品牌能够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因而针对煤化工产业链下游的产品出售企业而言,只有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和强化科学管理以及通过强大的分销渠道将自身的产品展示和提供给消费群体,并赢得消费群体的认可和信任,才能赢得企业的长久发展。

3、现代煤化工产品链及市场分析

3.1、煤制油、气产业链及主要产品市场

煤制油(包括煤炭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的主要产品是石脑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煤制天然气的主要产品是天然气,直接作为燃料。油气联产为煤炭间接液化项目产品方案多样性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即采用固定床气化技术生产的煤气,通过气体分离生产天然气,再通过费托合成生产油品。从理论分析,油气联产方案能够提升项目综合能源效率和经济性。

3.2、煤制烯烃产业链及主要产品市场

煤制烯烃是煤经甲醇制乙烯、丙烯,乙烯和丙烯下游加工生产聚乙烯、聚丙烯等聚合化合物。国内运行和在建的煤制烯烃项目主要生产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下游也可生产EVA树脂(乙烯和醋酸乙烯共聚物)、乙丙橡胶(乙烯和丙烯共聚物)等,丙烯下游也可生产是ABS树脂(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尼龙66(己二睛、己二酸的共聚物)、聚碳酸酷(线型碳酸聚酷)等。煤制烯烃常见的几种下游产品如图1所示。

图1煤制烯烃产品链

3.3、煤制乙二醇、芳烃产业链及主要产品市场

煤制乙二醇与煤制芳烃可联产聚酯,此外芳烃下游产品还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煤制乙二醇、芳烃产品链如图2所示。

图2煤制乙二醇、芳烃产品链

4、新型煤化工的关键技术应用

4.1、煤炭转化技术

新型煤化工的核心关键就是将煤炭资源转化为不同形态的气体、液体、固体的洁净性能源,其中最常见的工艺过程主要体现在炼焦技术的运用上。所谓炼焦实际上就是把炼焦所用的煤炭放置到隔离空气条件下进行1000摄氏度的加热工作。新型煤化工运用炼焦技术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扩充焦用煤的使用范围,避免出现劣质的高焦炭,将生产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煤炭炼焦中要优先采用大容积的焦炉,这样更加容易控制炼焦过程里的自动化水平,同时也需要考虑到节能环保的因素,降低炼焦污染物的排放,实施捣固炼焦等炼焦新技术,提高炼焦化产业的发展。

4.2、煤炭后加工技术

在煤炭已经完成气体、液体、固体的煤转化技术之后,我们仍然需要对其进行再加工活动,从而完成对产品工艺过程的生产。化工合成技术就是后加工技术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总体来说,化工合成包含了很多具体化的合成工艺,利用不同的催化剂和改变外部操作环境都会对合成原料气体的转化成功率以及合成产物的收益产量造成重要的影响。现阶段化工合成的主要技术是一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合成烃类的方法,该合成技术又可以细分为高温合成和低温合成等一系列的合成工艺。

4.3、煤炭配套技术

煤炭化工配套技术是依附于煤转化技术和后加工技术而存在的,其中的主要技术表现为催化剂技术、分离提纯技术等。其中,催化剂技术无疑对煤化工生产的过程效率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煤炭直接转化为液态以及煤炭的化工合成,催化剂都是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成熟的催化剂技术仍然是处在不断创新的新时代,它直接决定了煤化工产业效益的发展。

总言之,随着国内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工业示范项目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现代煤化工行业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考虑到我国煤炭供需地域的特殊情况,现代煤化工需要同时考虑煤炭资源、水资源、环境状况、资金投入、交通运输、废物处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展望未来,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应加大力度,鼓励发展;煤制油应限制发展;煤制醇醚燃料应谨慎发展;IGCC联合循环发电应沿着煤化工与热、电结合的方向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陈贵锋,李振涛,罗腾.现代煤化工技术经济及产业链研究[J].煤炭工程,2014,10:68-71.

[2]黄巍.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

篇3

一、共享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2016年中央首次在: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共享经济”这一概念。共享经济是传统商业模式向新型企业金融模式的转变,其实质是企业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融资行为,将闲散资金集中利用的资源优化配置过程。共享经济与融资存在一定区别,融资的资金融出方以获取资金收益为目的将资金出借,并存在与收益相当的风险,例如购买股票、基金、债券等;而共享经济给予资金出借方的不是资本收益,而是消费需求,以共享单车为例,出行需求方将资金以押金的形式“出借”给企业,低于市场价的出行成本则作为出借资金的回报。

共享经济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主导的商业模式。这里的消费者需求是指深入消费者衣食住行的主导性需求,消费者具有绝对的主动权,由于交易高度透明,商家无需过多营销。正因为消费者在共享商品时具有高度选择权,共享商品市场才更加简单,确定、稳定。

共享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使用而不占有的循环经济,即传统的理性人经济转变为分享、担当、透明的良性循环经济。消费者用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商品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商品的使用权没有排他性是循环经济的重要成因之一。在循环过程中商品的供给者集合了闲置资金获取额外收益,该收益也是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的主要原因。

共享经济推动了经济与就业的发展。2015年共享经济领域市场规模达到19560亿元,参与服务者直接员工500万人,间接服务人员达到4600万人。目前较为成功的共享经济案例主要包括百度知道、知乎等知识共享;网易公开课、极客学院等技能共享;P2P网贷、京东众筹等金融共享;滴滴出行、摩拜单车等出行工具共享。

二、共享经济与现代农业的关系

当前农业产业正积极响应着国家提倡的供给侧改革,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经济共享、农业发展现代化的有力手段。电商的兴起为农业产业经营的上下游共享提供庞大平台基础,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提高了交易透明度。

共享经济对现代农业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农业生产能够形成良性的循环经济,有利于解决产前资金技术问题、产中土地流转问题、产后侧供给问题等,对进一步形成土地规模化流转、农产品产销渠道多元化、农业金融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提供了高效透明的经济环境。但共享经济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农业发展。由于农业本身弱质性和农民个体差别,高度透明的共享使得原本存在的地域差别完全暴露,加深竞争程度的同时可能会导致优劣极端化,从而阻碍了现代农业的整体发展进程。

三、共享经济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1.设施共享

设施共享主要指的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共享,由于农业机械设备不同于其他产业设施,使用频率具有集中性的特点,一年中有许多时间农机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又由于农机设备对于农户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我国许多小型农户仍处于手工作业的生产阶段,这无疑阻碍了机械化和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为了适应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土地规模化流转,我国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自发组成合作社,初步达成了农机共享的生产模式,但该共享是限于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局部共享。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与打车软件原理类似的为农机需求供给双方匹配的第三方服务平台,但由于供给方分布不均匀,三方平台服务范围也受到了限制。由于农业产业的弱智性,农业设施可以效仿城市单车的经济共享方案,村政府可以先投资建设农机服务供应站,再以收取合理租金的形式免费为农户提供农业设施的使用权,从而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设施基础。

2.劳动力共享

我国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青年劳动力不足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取得收入远远高于务农取收益,许多信用社纷纷出现了有地无人耕的现象,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发展。从共享经济的角度,可为农民工制定一个劳务平台,基于信用社发出的劳动力需求,鼓励农民工在闲暇时间反乡务农,所反之乡不一定是农民工自己的家乡,但必然是所在城镇附近有劳动力需求的乡村。

3.物流共享

农业物流共享是基于订单农业的发展而形成的。无论是种子肥料等生产原料还是农业畜牧业产成品,可在多个村设立一个共享物流的中转站,根据物流中转站辐射的多个村的多个订单进行混合集中配送,通过发挥中转站的地理优势,来减少单一且长距离的运输成本。

4.技术共享

技术共享包括农业技术共享和农业知识共享,由于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文化知识程度参差不齐,大部分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多数农民需要专业的种植指导与农技服务,因此可利用这样的水平差和人数差,形成多数需要指导的农民筹集资金“聘请”少数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来给予知识共享的模式,该资金分摊到每个农户的资金远远低于获取技术支持的市场价格。搭建农技知识共享平台,不仅可以改善个体农户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别,还可以缓解城乡之间技术需求和供给不对称的情况。

篇4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投资;现代农业;云贵高原

1 概述

1.1 云贵高原的农业特点

云贵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位于国家的西南部,海拔在一千到两千名之间,主要分部在云南省和贵州省,区域面积大三十万平方公里,土层较薄,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云贵高原维度较低,但是海拔高,再加上季风的影响,使得该地区拥有特殊的气候特点,全年温差较小,旱季和雨季较为分明,气候随地势的垂直变化明显。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使得位于云贵高原的云南省的农业拥有自身的特点,因为当地的土质和气候十分适合烟草种植,所以烟草产业成为云南农业的第一支柱,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之首,云南的甘蔗含糖量高,因此甘蔗种植时继烟草种植后另一重要产业,茶叶种植也拥有悠久的历史,而在最近几年,花卉种植成为了云南的新兴产业,目前云南是亚洲最大的花卉出口地。

1.2 镇雄县农业发展状况

镇雄县辖属云南昭通市,位于云南省的东北部地区,连接云贵川三省,刚好处于云贵高原腹地,下辖七乡二十一镇,人口一百六十万。镇雄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辖区内有大小河流三十多条,植物物种达六百多种,又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为其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目前镇雄县的耕地有一百二十多万亩,采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结合的生产方式,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农村经济全面稳定发展。

2 农业机械化对云南现代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2.1 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

传统农业技术生产效率低下,人力需要求量大,也不符合现代生产的要求和社会经济市场的需要,因此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农业机械化,可以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同时,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将农业生产由原来的资源依附性逐渐转变为知识依附性,利用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发挥农业机械化推广技术,不仅仅能够帮助农民广泛应用农业工作技术和现代生产技术,还可以激发农民的生产创新思维,自己利益农业科技转变农产品生产方式,提高生产力,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有一支强大的队伍进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培训,在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机械化推广主要推广生产自动化,产业结构化技术,其技术所涉及的范围也主要是以粮食生产技术为主,因此容易被农民所接受。

2.2 农业机械化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当前,就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基本发展情况来看,尽管有利的因素比较多,但是还是存在许多不利的条件,例如农村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农业自然资源的不断减少,使得农业发展面临更多的挑战。就调查表明,我国农业装备还比较落后,农村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从而在某些方面阻碍了农民经济的稳定增收。因此,需要发挥农村机械化推广作用,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理念和生产手段相结合,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和机械化的提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3 云南地区农业机械化推广发展建议

2.3.1 为提高农业机械化推广的效率,充分发挥其推广的作用。需要加强推广人员的培训,提高整个队伍的推广水平。在发展推广队伍人员数量的基础上,需要不断提高整个队伍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通过将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送到相关的培训班进行技术培训,吸收先进的推广经验或进行当地的实践考查培训。

2.3.2 搞好协调服务,完善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体制为使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健康发展,必须搞好农机化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工作。通过农机主管部门的领导,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以赢得领导重视支持,争取有关部门在政策、资金、物质等方面的适度倾斜;以乡、镇农机站为主,经常深入田间对农民进行现场指导,对带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应进行技术培训,以便使农民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多渠道为农民提供技术、市场和效益方面的信息,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对新技术、新机具的认识水平,增强信心;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帮助农民学习掌握适用的新技术或新机具的方法及安全、维护、保养技术。

3 农业投资对云南现代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3.1 农业投资对现代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

农业投资是指为了促进农业的扩大再生产而进行的资本投入行为,世界各国都十分看重农业投资的经济效益,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农业投资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不断的改善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当然,任何农业投资都要讲求投入产出比例。在我国,农业投资的资金来源途径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和合作经济,同时目前国家的农村信贷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个人投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也为农业投资提供了资源。

农业投资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完善了农业生产体系,促进了农业产值的持续增长。农业投资尤其是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增长,逐步建立其和完善了农业生产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极大低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对农业的不断投入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升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农产品贸易。农业投资涉及到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其中有些是十分重要的,是农业投资的重点,首先是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比如大型农业机械,道路,仓库等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保障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其次是农业生产资料的投资,加大农业生产资料的投资能够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最后是农业科技的投资,能够有效的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在市场竞争里,创造更高的效益。

3.2 农业投资出现的问题

3.2.1 农业投资的规模不够大,而且极为不稳定。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云南的农业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还没有达到发达的程度,农业对该地区的生产总值的贡献还不够,这是和当地的农业投资有很大联系的。一方面政府对于工业的重视程度高于农业,多数财政支出都用于发展工业,而工业发展起来后又没有做好对农业的反哺工作,而信贷和企业投资的制度也不够健全,个人投资不能形成规模,所以总体上来讲,农业投资还是不能构成规模;另一方面,农业投资的资金源头不稳定,也就使得投资波动较大,对于农业的发展影响十分严重。

3.2.2 国家财政投入还需加强,而且方向不够明确。国家对于农业的投入这一块虽然每年都在增加,但是分散到地方后就显得力不从心,再加上时代的发展,农业投入的需求量变大,对于国家的财政投入要求也就更高。另一方面,一些财政投入没有制定科学明确的预算,对于投资对象没有明确,轻重缓急也不能很好区分,就导致大量的财政资源浪费。

3.2.3 个人投资对于农业投资的作用较小。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农户间小规模的生产模式,而农民的资本有限,所以个人投资一直在农业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农民要想使生产规模扩大,较为依赖国家财政和信贷,这样一方面缺乏农业投资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一方面不能够有效的促进农业向集约化方向转型。

3.3 云南地区农业投资在农业发展中运用的建议

3.3.1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投资力度。由于农业的收益和第二第三产业相比较低,而且又有公共性的特点,所以政府对于农业的扶植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对于较为大型的基础性和公益性的项目,政府必须要发挥出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对投入资金要做适当的增长,另一方面,要做好财政预算和财政安排工作,把财政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大财政的监督和检查制度。

3.3.2 要明确投资方向,把握重点。对于农业投资方向来说,首先要满足基本部分的建设,对于比较关键的项目要做到资金的集中使用,避免浪费和重复建设。

3.3.3 拓宽投资渠道,特别是农村信贷和个人投资。投资渠道对农村信贷和个人投资非常重要,由于投资机制的不完善和不健全导致在个人投资和农村信贷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我国农业活动中流动资金投资跟固定资产投资没有完善的机构,因此需要必须要加大对我国农业固定资产形式的投入方式和信贷资金的投入,让固定投资资产对农业发展起到持续性的作用。如果农业发展中没有固定而持续的资金支持就会让整个农业投资结构失衡,影响到整个农业投资结构的稳定和发展。同时需要建立和完善健全投资机制,这样农业发展才会持续、稳定。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提高了云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了农业产品的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对传统的生产模式进行了革新,由粗放和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向集约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能够减少人力投入,提高农民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意识。而农业投资能够扩大农业规模,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参与能力,更好的实现产业调整。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阻碍因素,因此,要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艳.农用机械、固定资产与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协整分析―以中部地区为例(1995-2011年)[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28-31+134.

[2]陈文金,饶志坚.云南省农业机械化、农业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06:108-110+115.

[3]鲍洪杰,刘德光,陈岩.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2,21:139-141.

篇5

一、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概述

会计核算的精细化管理就是指企业在优化会计核算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会计核算内容,对会计核算的领域进行拓展,使其融合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然后通过转变会计核算的职能,让核算人员也能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从而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费用,增加企业的收益,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在记账、算账、报账的过程中做到严谨、细致入微、一丝不苟,对具体的数据核算要做到精打细算,确保账务的清晰准确。

二、会计工作精细化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特征。精细化财务管理有四个重要特征,分别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以三个转变为核心;以拓展财务管理领域,深化财务管理内容为重点;以科学的管理制度为平台。

1、目标。精细化财务管理在企业运行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对财务工作实施拓展,从而挖掘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在价值,增加财务活动的高效益,达到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目的。

2、核心。三个转变首先是财务工作职能的转变,主要是从记账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其次是工作领域的转变,从静态核算向全过程、全方位的静态控制转变;最后是财务工作作风的转变,从机关型向服务型转变。

3、重点。主要是对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细化和整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对管理领域实施拓展,使得管理工作更加程序化,具体化,在企业预算指导下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计划、决策、实施、控制和优化整合,将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快速融合,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4、平台。建立健全管理工作监督机制,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细化岗位职责,使得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实现人治向法治过度的管理。

(二)管理会计和精细化管理之间的关系。管理会计主要是指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监督和决策等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会计,它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注重市场的发展变化,重点立足企业内部的管理,对企业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规划和预测。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它的管理手段是信息化,管理标准是数据化,在管理的过程中一般注重专业化和系统化,此外,精细化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将被服务者的需求作为服务焦点,这样的管理模式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也能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机构,主要利用最基础的核算资料进行算账,为了能够有效履行自身的职责,在算账过程中要做到仔细,而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就是算细账,首先对核算单元进行细分,对数据仔细观察,然后通过数据了解过去工作情况,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一些弱势管理进行改进。这样的管理方法符合管理会计的要求,两者之间密不可分,只有将精细化管理和管理会计相结合才能为企业管理带来更好的成果。

(三)精细化管理在管理会计内部核算中的作用。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可以借助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规则对内部核算体系进行完善。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可以转变传统管理中的内部核算体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核算人员的转换上,精细化管理模式会将会计人员充实到核算岗位上,其次是核算方式的变化,以前管理中的核算为统计核算,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会将统计核算转变为会计核算,紧接着是核算内容的转变,精细化管理扩充了成本核算的领域,由以前的部分成本核算转变为完全成本核算。除此之外,精细化管理还加大了成本考核力度,除了矿业公司统一控制的成本之外,其他的各项成本指标都由各单位进行分摊控制。与此同时,还将单位的内部成本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直接成本、辅助成本和虚拟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核算中实现了核算主体的下移,按照层次进行分类核算,从而更加体现了管理精细的特点。

(四)发挥企业内部银行作用,促进企业管理的精细化。企业内部银行的主要职能有管理、结算、信贷、监督和控制职能,管理职能是负责制定内部银行的管理方法,主要是对业务范围和运营程序进行制定,通过公司审核然后实施。结算职能是银行最基本的职能,主要是对企业的经济往来进行结算,进而为企业的内部核算和绩效评价提供参考资料。信贷职能主要是对设备资金和工资提供信贷业务来满足生产需要。监督和控制职能是企业对市场的资金运营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对企业内部的信贷情况进行分析以保证资金流动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有关资金控制人员还要对企业提供资金流向分析报表,方便企业管理者的决策。

篇6

带着这些疑问和问题,记者在扬中实地走访了多天,试图从这个县级市的案例中,了解地方政府如何以及能否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不搞大开发”,也能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共赢。

扬中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居于长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位置,地域狭小,四面环水,是典型的岛状区域,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二大岛,素有“河豚之乡”、“江中明珠”之称。城市陆地面积只有228平方公里,人口34万,属于人口高密度地区。

先看扬中的生态保护状况:全国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江苏省园林城市”,列中国十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第二位。

再看扬中的经济和民生成绩单:江苏省9个率先建成全国小康社会的县(市)之一。早在2012年,人均GDP就突破1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万元。在全国“百强县”中位列第24位,并且获批筹建省级高新区。

当地官员介绍说,土地等资源的稀缺,造就了节俭、精细的岛屿文化;岛屿文化又催生了当地政府和官员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发展理念,从而有了不搞大开发、自觉“留白”的地方独特的发展模式。

所谓“留白也是发展”,就是宁可不开发,宁肯留作空白地,也坚决拒绝引进重化工业,避免产生污染、破坏岸线生态资源。

在“留白”实施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扬中靠什么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创新。”扬中市副市长于德祥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的回答简洁明了。他说,多年来,扬中市坚持在产业发展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对重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坚决拒绝,积极打造智慧型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坚持对优质的长江岸线资源保护性开发,同时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业层次与水平,这是头脑清醒、不断选择的结果。

篇7

【关键词】广东;现代工业体系;评价

一、现代工业体系的特征

一般认为,从经验描述角度分析,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标志包括: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知识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构成中成为主导产业;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资本、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工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将低于第一、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力,工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由于工业发展而导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国民普遍分享工业现代化的成果,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如果进一步细化,从现有的工业现代化国家发展经验看,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实现工业现代化,存在六个方面的标志,即工业增长、工业结构、科技水平、工业效益、能源消耗和工业改善。

广东省人民政府(2008)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其中明确定义现代产业体系是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有机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并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

二、工业现代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借鉴国家经贸委(2003)、杨杰等(2005)和涂成林等(2006)就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陈佳贵、黄群慧等人对中国工业现代化评价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工业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工业效率、工业结构、工业经济效益、资源消耗和环境指标这几个方面来构建。这些不同的方面又由若干相对独立的表示某一侧面发展状态的指标构成。

1.关于工业效率评价指标。具体包括:①人均工业增加值。人均工业增加值是一个综合劳动生产率指标,是工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②人均GDP。该指标作为人均工业增加值的辅助指标。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国民收入的增加和国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将人均GDP作为衡量工业现代化的辅助指标。

2.关于工业结构评价指标。具体包括:①原材料工业增加值与工业增加值比例;②信息工业增加值与工业增加值的比例。

3.反映工业化过程中科技贡献的指标。具体包括科技活动经费占GDP的比重,城镇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万人)。

4.反映工业经济效益的指标。具体包括:①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反映不同工业行业的盈利能力。②总资产贡献率。总资产贡献率包括利润、税金和利息,总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该指标突出体现了资源投入的效果,反映资源消耗和占用的情况。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利息支出)/资产总额。

5.能源消耗指标。主要反映能源消耗节约的指标,如用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反映资源消耗和节约的情况。

6.环境指标。主要是指“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和“三废”回收再利用情况。

三、关于广东省工业现代化水平的评价

根据以上工业现代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我们可以对广东省工业发展现状和现代化水平进行基本评价。数据来自广东省统计年鉴。评价结果如表1和表2。

由于篇幅所限,省略了表1广东工业现代化综合评价结果。有关数据在分析中使用。

由表1测算的综合指数可以看出,广东工业化水平在不断提高,2002年,工业化综合指数只有0.671,到2007年工业化综合指数达到了0.725,接近于工业现代化初期水平。

在工业效率方面,广东工业企业效率较高,2001-2007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很快,从6.5万元/人上升到10.8万元/人。与此同时,广东人均GDP也不断提高,2001年广东省人均GDP只有1.37万元,而2007年达到3.32万元。按照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提出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根据汇率换算,2001年广东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十五”末期,广东在工业化进程中稳步前进,已经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由表2可知,以0.10分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值,广东2007年人均GDP的指数是0.083,综合经济实力已属较强,具备了第二次现代化,即推进工业现代化的经济基础。

在工业结构方面,主要使用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以及信息工业增加值与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前一个指标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程度,后一个指标反映制造业的信息化能力。从表2可以看出,2002-2007年,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一度由2002年的15.2%上升到24.6%,这显示广东省的重工业还处于低加工度水平。从信息工业增加值与工业增加值的比例来看,2002年,该比重为20.5%,而2006年上升到23.9%,但是2007年该指标又回落到20.8%的水平,说明广东省工业的信息化能力增长缓慢且出现了徘徊不前的状况。参照两个表可以看出,2002年,广东工业结构综合指数为0.208(标准值为0.25),而2007年工业结构综合指数回落到0.138,这说明广东省工业结构还存在很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在工业科技水平方面,广东工业科技发展水平偏低,科技对工业经济的带动作用仍不很明显。2001年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08%,而2007年仅为2.21%,增长极为缓慢。同时,与许多发达国家3%的水平,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从每万人在岗职工专业技术人员来看,广东从2001年的2912人一直上升到2007年的4817人,升幅为65.2%。

从表2看出,广东工业科技水平综合指数不断上升,2001年为0.096(标准值为0.15),而2007年达到0.127,但是,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依然较低,科技投入不足,这种科技发展水平与广东的经济地位和实力不相称。

在工业经济效益方面,广东工业经济效益虽然增长很快,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2001-2007年,广东工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2001年广东成本利润率只有4.49%,2007年达到6.2%;工业总资产贡献率大幅上升,2001年工业总资产贡献率只有8.70%,而2007年达到13.59%;由表1表2可以看出,广东工业经济效益增长幅度巨大,2001年广东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只有0.046(标准值是0.1),而到2007年,广东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0.069。但是测算出来的广东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距新型工业化标准值要求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这反映出广东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仍然有待提高。

能源消耗方面,由表2可知,2001年万元GDP煤的消耗率为0.76吨标准煤,2007年为0.70吨标准煤。“十五”期间,万元GDP煤的消耗率均低于标准值0.8吨标准煤,达到并超过了工业现代化初期水平的要求。但是,2007年万元GDP煤的消耗率仍然比美国、日本、英国分别高出2.2倍、6.0倍、3.0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

从反映环境改善的指标来看,广东在发展工业的同时,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01年,广东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为84.10%,2002年升至89.66%,但是2007年又降低到86.1%,但基本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2001年广东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只有71.86%,2004年达到88.62%,成效明显。从表2可以看出,从2001-2007年7年时间里,测算出的广东环境改善综合指数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水平有所上升,2001年环境改善综合指数只有0.087(标志值为0.1),2007年达到0.095,已经基本达到了工业现代化化初期水平。

综上所述,广东省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工业企业效率较高,劳动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工业结构方面存在着加工度不高,工业科技水平较低。并且受着能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因此,广东应通过构建高加工度化的、结构优化的、技术集约化的、生态可持续的工业体系,提高效应、降低消耗,消除污染,有效维持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构建广东现代工业体系的设想

当前,广东的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发展方式仍然粗放,对外依存度高,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2007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9%,而第三产业只占GDP比重的42.3%,明显低于目前发展中国家49%的平均水平;广东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产业发展过于依赖国外资源和市场,对外依存度高达150%,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近七成是外资企业。并且现在国际产业价值链逐渐在向研发和营销这条“微笑曲线”两端延伸,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特征非常明显,呈现制造、研发和服务一体化联动态势,智能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强势产业,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迅速成长为先进制造业,并处于支配地位。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加速调整和跨国公司并购浪潮的出现,以及国内需求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迫切要求广东省加快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广东省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中心任务。因此,广东省必须以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为核心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推动产业价值链走向“微笑曲线”高端,实现省内产业与国际产业的对接。

参考文献

[1]蔡.发展阶段判断与发展战略选择――中国又到了重化工业阶段吗[J].经济学动态,2005(9):17-21.

[2]陈佳贵.中国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篇8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成为必然趋势。新准则在资产的概念结构、收益观点、计量属性、利润确认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同时,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上国际经济舞台,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综合评估成为我国业绩评价理论研究领域内的热点。

近几年,我国开展了针对上市公司业绩评估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探索。文献[1]研究了依据上市公司各项财务指标数据的内在关系,应用主成分评价方法确定各项指标在总评价体系中的权重;文献[2]从评价程序的确立、指标本文由收集整理体系的选择和评价方法的确定等三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系统创新与改进提出建议;文献[3]阐述了通过新会计准则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影响的分析。经分析我国已有研究还有如下不足之处:①由于新准则中“收益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传统业绩评估指标不再适应新准则的要求;②现代会计准则更加关注权益的变动,使得传统评估体系与受益信息的决策相关性降低。

1 现代会计准则下业绩评估体系的构建

1.1 评估指标选取应考虑的因素分析

笔者从新会计准则在财务报告披露方面的主要变化入手,从获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这四个方面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公司的长远利益为目标来构建新的评估指标体系。

1.1.1 获利能力:设置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每股收益、营业利润率四个指标。①总资产报酬率,体现了资产利用效率,说明企业在节约资金、增加收入使用等方面取得的效果;②净资产收益率,评价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否正确,是由净资产收益率来决定的,投资者投资股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收益;③每股收益,用来评价普通股获利水平和投资风险,是投资者据以衡量企业盈利能力、评估企业成长潜力;④营业利润率,该指标体现营业收入的收益水平。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收入的定义发生了变化,利润表不再区分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而将它们合并为经营业务,这个变动既避免了人为粉饰会计报表的可能,也与当前企业经营日益多元化的趋势相适应。

1.1.2 资产营运能力:根据现代会计准则,企业所有资产发生减值时,都应当对所发生的减值损失及时加以确认。当企业各类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反映营运能力财务比率的分析将会遇到问题,即计算公式中涉及的资产是否包括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部分。有学者认为,应当使用资产“净额”,理由是可以保持分子分母计算口径的一致。对此,笔者认为不妥。以“存货周转率”为例,企业对外披露财务报表上列示的存货是已经提取减值准备后的净额,而销售成本并没有相应减少。其结果是,提取减值准备越多,存货账款周转率越高。然而,这种周转天数的减少并不能够说明企业资产管理良好,恰恰相反,企业存货管理欠佳。

1.1.3 偿债能力:设立资产负债率来反映上市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经营业绩良好的上市公司,其债务结构合理。设立现金流动负债率来反映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从流动角度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对短期债务的保障程度,不受那些不易变现的存货和应收款项的影响,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1.1.4 发展能力:反映投资者未来收益和债权人长期债权的风险程度。营业收入的增长、资本增值、利润增加等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能力,对此类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在不考虑外部环境变化因素的条件下评估企业未来发展能力。①每股收益增长率,大致判断企业未来的盈利趋势,可通过对该指标连续多年的比较分析。②净利润增长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增长额与前期净利润的比率,它表明企业净利润的变动趋势,体现了企业的具有可持续性增长能力。③经营现金流量增长率,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本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规模的增长情况,这是企业现金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1.2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评估体系构建

新业绩评估体系体现了新准则下财务报表注重资产负债观的新理念,从全面收益的角度来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新会计准则下经营业绩指标体系与传统经营业绩指标体系结构对比如表1所示。

2 经营业绩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2.1 基于因子分析法经营业绩的综合评估

因子分析以指标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研究为起点,将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2.1.1 数据的预处理 首先对其预处理,使评价结果趋于合理,将反映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数据收集后。主要分为三方面:①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②指标的同趋化处理;③对极值的控制。

2.1.2 求解标准化指标的相关矩阵r,它是因子分析的出发点,计算公式为:

rik=■∑■■■■rii=1,rik=rki(1)

2.1.3 求相关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

2.1.4 确定因子个数。

2.1.5 因子载荷矩阵。即求解因子模型z=af中因子系数矩阵a的初始解,将由r阵解得的特征向量,将uij正规化特征向量与相乘,就得到a,即γij=■(2)

然后,将正规化特征向量与■(j=1,2,3,m,m≤p)相乘,得到a=(aij)=(γij■)(3)

2.1.6 因子旋转。因子分析的目的是知道每个公因子的意义,以便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2.1.7 估算因子得分。由于公因子(m个)与原指标(p 个)之间不存在可逆关系,使得因子得分无法精确表示为原始指标的线性组合,即因子得分在理论上是不可测的。

2.1.8 求解综合得分。要对样本排序,除了求出因子得分外,还得计算因子得分估计值的合成分数,即公因子得分估计值的线性加权,即有:■=∑■■w■■(4)

2.2 基于聚类分析法上对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分类 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得分后,为了推得更为直观的结果,采用聚类分析对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水平进行划分。

3 实证分析

3.1 数据的来源及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了2011年江苏省50家上市公司做样本,各指标的数据来源于证券之星,锐思数据库网站,删除其中数据不完整的6家上市公司,笔者选取了44家数据完整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

3.2 因子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要对多个指标进行大量的观测,收集数据进行分析以寻找规律。由于综合指标所代表的信息不重叠,这样就可对综合指标根据专业知识和指标反映的独特含义给予命名。

3.2.1 数据的预处理。首先利用非参数检验之单样本k-s检验考察原始指标数据是否来自正态总体,经检验发现,

在95%的置信度下,原始指标数据全部通过正态性检验。

3.2.2 因子分析

①因子分析模型效果的检验。该表给出对采样充足度的kaiser-meyer-olkin测度结果及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kmo值大于0.5,说明作因子分析的样本量是充足的。bartlett检验的p值接近于0,表明因子模型进行分析是合适的。②提取公因子个数的确定。本文对提取4个因子与5个因子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发现:当提取4个公因子时,总的方差贡献率达85.417%,提取5个公因子时总方差贡献率达86.981%,多

提取了1个公因子,但是方差贡献率的增加并不很显著。因此,本研究提取4个公因子。③公因子的命名。企业的盈利能力为各个利益相关者所关注,是最重要的业绩评估影响因素,这也与实际情况不谋而合。以此类推,f2可命名为发展能力因子。f3可命名为偿债能力因子。f4可命名为营运管理能力因子。④原始变量的信息反映程度。由分析结果可知,资产负债率指标的共同度要小些,大部分指标变量的变量共同度分布于0.7~0.9之间,说明公因子充分反映了各原始变量的信息。变量共同度,是指公因子反映原始变量信息的程度。⑤各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因子得分矩阵可知,f1值越大,表明企业盈利能力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就越强,若得分接近于零,则表明该公司的得分接近于市场水平。

3.3 聚类分析法 按照前文所述方法,利用spss软件来进行聚类分析,以下对其输出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表3给出了分成4类时各类的频数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归入第四类的数量最少,仅占总样本量的11.4%,归入第一类的上市公司数目最多,占到样本总数的38.6%,结合综合得分情况分析,会发现,归入第四类的上市公司是最好的一类,因为它们的经营业绩都是在综合排名第1、2、3位的。

篇9

关键词:现代企业 管理会计 精细化 应用

社会和企业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推动,并且进一步的实现集约化的企业经营模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为社会提供成本低质量高且有竞争力的商品,以满足我国社会对物质和文化的需求,还要实行更为严格的科学管理模式,通过科学可行的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会计管理、库存管理、人事管理、营销管理等,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进而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应。在以上的管理中,会计管理是进一步强化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突破点。现代企业的管理需要将会计放在日常管理中的核心位置,并且根据集约经营的要求,严格的考虑下一步的会计管理工作。

一、管理会计和精细化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进一步额的改革,要求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要实现以较小的资本投资获得最大的产品产量,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若想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加强企业的会计管理,也就是通过规划与控制、计算和分析、记录及反应、监督及评价等方法,知道企业的经济投入和经济管理走向最为有效的经济收益方向。在企业的财务经营活动之前,有关人员需要通过目前经济发展的前景进行分析、预测和比较,来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在企业财务经营活动时,企业要将注意力放在其经营的科学性、合理性,并且财务状况要实时的反映出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且对其进行及时的更正。财务活动结束之后。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利用已收集的会计信息资料,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及业绩进行考核。综上所述,会计管理不仅仅是一项讲究经济效益的活动,也是实现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企业所追求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对其价值管理的形式所进行的。价值管理是使用价值管理的抽象观念。在我国商品货币的关系高速发展的情况之下,价值管理的重要性要比价值管理的重要性要高的多。两者之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小需要通过企业的价值管理来体现,同时还表现在社会的再生产过程。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数量其本质上就是价值运动的增值额。企业价值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和聚焦点是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企业的财务部门也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及管理所需要的价值资料的提供部门。我国宏观经济的价值管理,也是通过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而对企业的经济生产活动进行间接的影响。由此可见,会计部门是企业的内部价值管理的重要部门。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计管理是其发展的重要组成不烦。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终表现形式是其价值管理,而价值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

二、会计工作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一)精细化管理与会计管理相融合

市场的化精细管理,即将企业内部的各个单位的内部班组,各个生产系统,各道生产工序等,利用市场中用户的关系将其加以有效的链接,使得各个系统、各单位班组、各个上道工序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将其转化成为使用内部的价格进行衡量的价值以及得到下一道工序所认可的商品,并且实行有偿的结算模式进行结算,以进一步达到激励员工工作、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在企业的市场化精细管理的模式,它的功能如下:第一,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职能。第二,企业的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实际运营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能。这种管理会它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的各级市场主体进行有偿经济往来结算,为企业的内部核算、企业的绩效评价提供一些基础的数据及资料。第三,会计工作精细化管理的信贷智能。企业可以在内部开展内部资金信贷的业务。企业要以服务企业生产、满足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根本的宗旨。并且按照公司在实际的实际市场精细化的管理及要求,积极开展企业内部的设备、资金、材料和员工工资等方面的信贷业务。第四,会计工作精细化管理的监督及控制作用。企业要以公司的实际预算为前提,对企业内部各级部门的市场主要资金的运作实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监控。还要及时的对企业内部的资金信贷客户的相关信贷情况进行了解,还要按月对其资金信贷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这样可以有效的确保借贷出去的资金或者物资实现更为合理的分配和流动。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想公司的领导阶层及时的汇报对自己借贷的分析报告,为企业上层领导对公司发展的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和依据。

(二)精细化管理能够重返的发挥内部核算体系的作用

在目前的市场化精细管理模式之下,会计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相关规则,根据企业实际管理的需求,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的核算体系。在市场化精细管理模式之下的企业内部核算,与传统的企业内部核算方式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首先,在核算人员的选择上,会计人员被有效的充实企业所需要的内部核算的岗位之上。第二,在企业内部的核算方法上,有原先使用的统计核算变成目前所使用的成本核算。第三,是在核算的内容方面,有原先的局部成本核算转变成现在使用的完全成本核算。核算内容的改变,为了使得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逐渐做成经营实体,企业必须加大对其成本考核的力度。除了企业日常的管理费用、企业设备的维修费用等公共成本开销之外,要将其他具体成本的各个指标平均分摊到企业内部的各个单位所支持的成本之中。

(三)将企业内部银行的作用充分发挥

为了使企业内部结算、企业内部核算以及企业内部的控制等具体业务流程,进一步的确保公司内部各单位的经济往来结算以及各单位的经营成果核算的高效准确的运作,企业可以依据其具体工作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建立企业内部的银行。企业内部的银行具有以下的职能:首先,企业内部银行主要负责制定企业内部银行的服务范围、服务内容以及其运行的流程管理等,这些内容经过严格的审批之后方可执行。第二,内部银行的结算智能,这项职能也是企业内部银行的最基本的职能之一。

(四)内部价格体系作用的充分发挥

为了进一步确保企业内部结算的准确性和内部核算的可靠性,企业要以实现对企业的宏观管理为目标,作为其工作的主要原则,并且以历史的核算记录为基础,以企业的实际预算为主要的管理手段,进行充分的数据测算,并且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价格管理体系。进而为企业有效的内部结算及内部核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工作精细化的意义

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为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一项会计管理。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内部控制、内部监督以及内部决策的需要,对企业在市场中将要面对的经济形势和企业所采取的经济行为能够进行大致的预测、规划、控制等。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工作精细化管理与企业的管理会计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二者企业实际运营的过程中,相互呼应,相互照应。只有这样,企业的日常工作才能够获得预期设想的效果,并且进一步规范企业的预算管理体系对企业会计管理,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企业的经营预算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主要出发点,也是控制及引导企业经营路线的过程标准之一。 所以,执行一套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能够进一步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始终保持在一个正确的方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工作精细化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发挥着有效的会计职能,它能够为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理论知识以及管理技术平台。它能够有力的推动企业会计精细化管理更加深入的开展。进而提高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得企业成功的走向现代化、科学化以及信息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施振萍.论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价值工程,2014(05)

[2]许延明,徐.现代企业管理会计职能创新及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3(06)

[3]潘景丽.试论管理会计工作精细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2(34)

篇10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总结本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研究我县加快工业提速升位的有效措施,分析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明年我县工业生产做好准备。

一、20*年工业工作

从今年以来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看,总体形势不错,一直保持着较大的增长比例。但是,对当前全县的工业经济形势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可盲目乐观,特别是当前我县工业经济运行中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第一,正确认识当前发展形势,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绩。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发展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工业生产增速加快

今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对GDP的贡献率达到**%;外贸出口额**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倍;工业技术改造投入**亿元。**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增长**%。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

(二)重点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

纳入市上考核的重点骨干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而**、**、**户重点优质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超过了去年近**个百分点,这种局面可喜亦忧。喜的是重点骨干企业始终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和增速,忧的是其他企业发展缓慢,折射出**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不强。

(三)产业结构调整效应逐渐显现

一、三产业的比量逐渐倾向第二产业。在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逐渐倾向于新型工业、高技术产业,化工工业的比重逐年提升,已由原建材、轻工领军逐步向化工、医药、电子工业转化。

(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国有经济平稳增长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个体企业均保持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是民营经济增加较快,增幅达**以上。亏损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有所减少,扭亏脱困工作有新的进展。从我县“工业**亿工程”的重点企业来看,已呈现出在行业、产品、所有制结构和布局上较往年更为合理的发展格局。

(五)化工企业效益良好,建材行业呈下滑趋势

**等化工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比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等水泥生产企业的经济指标比去年同期有所降低,建材行业呈现亏损的态势。

第二,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工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发展速度也不算太快,与许多兄弟县一样都存在着思想理念不新、体制较重、结构性矛盾突出、外向度不高、资源整合力度不大、产业链条不长、整体竞争力不强等共同的问题,为此,我们首先要结合全县实际,针对**工业发展自身特点和状况,找出当前工业发展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经济结构仍不合理。传统工业所占比重仍然偏大,发展缓慢,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低,现代工业特征不多,企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二)能源、原材料供应偏紧,特别是煤炭、矿石、电力供应十分紧张。20*年我县煤炭用量缺口达到**万吨以上,用电量缺口日平均为**万千瓦左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加之新的交通法规出台后,对企业运输形成冲击。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销售价格多数不升反降,个别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

(三)有效供给不足,企业发展滞后。我县大多数企业缺乏原始积累,加之货款回收难度大,融资渠道狭窄,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短缺无力进行技术大幅度的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加之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后,银行的贷款额度收缩,企业贷款难度进一步加大,企业陷入了缺资金—发展慢—更缺资金的恶性循环。

二、进一步强化措施,确保明年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同志们,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资源约束的不断强化、生态环境压力的急剧加大,面对加快工业化进程的艰巨任务,面对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责任,我们必须树立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创新思路,探索驾驶和推动我县工业发展新的途径和举措。明年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全力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着力实施工业“**亿”工程。按照省、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落实第一要务的头等大事,坚持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强技术改造,盘活资产存量;坚持招商引资,狠抓新上项目,努力扩大增量,制定和落实加快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工业企业发展。

继续坚持“工业强县”的方针,着力实施工业“**亿”工程,即力争在2006年发展**户产值过5亿,**户产值过2亿,**户规模以上企业,使工业规模迅速扩张,产业链条迅速延伸,产品结构迅速改善,对财政的贡献迅速增加。

第二,工业抓两手,推进工业发展新突破。一手抓做强做大现有骨干企业,要千方百计采取措施,支持**等**户企业进行扩张,县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奖励企业技术改造(对100万元以上的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实行贷款贴息),对新增规模企业进行奖励;另一手,要围绕加工业、区域特色与状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企业搞开发,想办法做出一批项目,引进一批企业,打造特色工业聚集区,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第三,发挥后发优势,在高起点上奋力,推动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型,实现产业升级和工业经济超常发展。用现代新型工业的视野审视工业现状,进一步增强加快改造传统工业的紧迫意识。要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要求,坚持用内涵、外延两种模式发展工业,不断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以**等骨干企业为重点,充分利用优势资本和先进技术,狠抓现有工业各个产业层次项目的技术改造。改进工艺,提高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促进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立足于高起点,与现行工业布局和特色相衔接,从产业的上游和下游两个方面入手,引进化工、纸业、电子、医药等先进项目,聚集资本,扩大工业规模,形成工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实现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型,实现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

长转变,实现工业经济总量的突破性扩张。

第四,以“核心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模式为重点,巩固基础,整合资源,形成竞争力强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构建更加适应市场竞争的崭新的县域工业布局。按照大市场、大流通、大分工、大发展的要求,思考和调整工业布局。以做大做强核心企业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条,充分发展中小企业,形成核心企业、中小企业共荣的产业集群。要以**三大骨干企业为依托,构建以铬盐系列产品、浆纸一体化系列产品、磷化工系列产品为主导的轻化工产业集群;以**为依托,引进电子、医药等新型工业项目,打造新型工业集群。加快壮大轻化工、建材、食品、制药、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加快壮大**等一批大企业,加快**等一批新增规模以上企业,加快发展一批中小企业,全面优化工业布局。

第五,抓好对工业的预测和分析。认真分析研究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落实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希望工业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进一步提高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超前性,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面准确地把握工业经济运行的态势,特别是要把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和趋势性的情况和问题找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第六,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制定完善的引资奖励措施,坚持全民招商的原则,特别是各个工业主管部门要抓好各自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同时,要特别抓好今年以来已签约重点工业项目的落实工作,认真研究解决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尽最大努力把这些项目特别是重大工业项目落到实处。

第七,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一是政府带头,为建立好的银企关系搭建平台。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增进银企双方的隐妥与合作。二是进一步推动金融生态模范城建设。重点是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培植扶持一批诚信企业,促进投融资环境的根本改善。三是金融机构要尽最大努力增加信贷投放。**,**银政企融资项目洽谈会的召开,农行**支行和**公司等**对合作单位法定代表分别签订了《项目合作意向书》,达成双方合作协议,工业企业一定要抓好、用好这一难得的机遇。

第八,加强督查促检查,进一步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支持力度。县委和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奖励方面的政策措施,对这些政策措施,我们要认真执行。县委、政府要组成督查组,对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落实缓慢和执行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

第九,创造良好的工业发展环境。这里主要是指软环境,各部门都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大力转变工作作风,促进政务风气的根本好转。主要领导要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投入到抓发展中去。每年我们的书记、县长都要深入到企业进行现场办公,办公会定板的事情,有些部门落实起来缓慢,没有跟上县委、政府的步子,使县委、政府对企业的服务和承诺在某种程度停留在口头上。这里,请监察部门牵头,对于那些工作不在状态,甚至对企业的事情拖着不办,“吃、拿、卡、要”的,进行严肃查处。按照**的要求,县上专门成立了工业经济协调领导小组,**书记任组长,**任副组长。以后企业遇到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来找我们协调小组,涉及到资金问题,我们一起找银行;涉及到电的问题,我们找电力部门;涉及到气、水,我们找相关部门协调;涉及到办事和服务环境的问题,该打谁的板子就打谁的板子,决不姑媳养奸。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监督保障措施,为**的工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越是加快发展,越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今后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比较稳定,但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些重点领域的隐患较多,我们要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加大监管监察行政执法力度,指导督促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健全责任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