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内容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卫生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卫生内容

篇1

安全员是指企业中专门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员和检查员。安全员不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者,也是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者,企业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施者。

一、车间专职安全员岗位职责(由安全管理部委派(暂定))

1、车间安全员隶属于安全管理部,协助安全管理部贯彻上级安全生产的指示和规定,并检查监督执行。

2、协助、配合车间主任组织开展各种安全活动,做好安全工作记录,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对新工人进行岗位安全教育,上传下达,做好班组级安全教育。

4、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违章作业进行制止,并及时报告。

5、检查督促班组人员合理使用劳保用品和各种防护用品、安全设备以及消防器材。

6、发生事故时须认真了解情况,维护现场,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7、负责车间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和重大安全隐患的控制措施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8、制止存在不安全因,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和隐患时,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9、按时填写相关的安全记录台帐。

二、《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要求: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三、班组安全员

1、落实车间安全生产目标,负责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

2、做到班前有安全布置、班中有安全检查、班后有安全总结。

3、负责监督管理班组员工劳保用品的穿戴和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

4、确保班组员工熟悉自己工作岗位的危险源和生产现场的重大安全隐患以及如何采取防护措施,负责班组的安全教育。5、发现存在不安全因素时,立即向车间安全员、班长以及车间主任报告。必要时有权停止存在不安全因素的活动。6、发生事故时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外,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维护好现场,以利于事故的调查、分析和整改。7、按时填写相关的安全记录台帐。

四、安全员工作内容

安全员作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工作的内容就是对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管理。安全员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参与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参与制定并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参与安全决策和安全计划的制度与落实,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进行安全检查并监督事故隐患整改,做好事故管理,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做好职业病的预防和管理工作等。

1.参与制定和落实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长期生产实践的产物。监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也是安全员的主要任务。这就需要安全员严字当头,严肃对待,严格要求,严格落实。促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全面落实。

2.完善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前提。建立并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各类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和管理等等,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

3.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管理及安全绩效考核体系

完善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管理和安全绩效考核体系,明确目标、制定计划、严格考核,是公司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4.落实安全操作规程

参与落实安全操作规程是安全员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加强对安全操作规程实施的监督管理,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监督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5.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建立和实施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实现从管理人员到一线员工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不但要制定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更重要的是保证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的有效实施,从公司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内容、要求、程序、考核等各方面加强管理,保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6.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安全检查是发现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有效防止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建立和完善公司的安全检查制度,明确安全检查的类型、内容、程序、方法等,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时段、不同内容、不同人员的多方位的安全检查,将生产的全过程、所有作业人员、所有设备设施等都纳入安全检查的范围,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进行安全检查目的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要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建立安全检查的整改制度。通过整改,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全部消除,或是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从而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

7.管理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加强对公司中重点部位的管控,特别是重大危险源的管控,防止发生事故。同时,参与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不断改进,以保证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8.

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统计分析

事故隐患登记管理规定。事故隐患类别、等级、影响范围、影响程度、整改目标、整改措施。

事故隐患检查、整改、复查、验收制度。对于整改后的事故隐患,并经安全管理部验收合格。

事故管理。是公司安全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搞好事故管理,对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防止事故的重复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事故的调查处理,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改善系统的安全状况,防止发生类似的事故。

通过对事故统计分析,有利于掌握事故发生的情况、原因和规律,从而针对生产中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采取避免事故的对策。有利于对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完善。

篇2

关键词: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2-0051-01

一、前言

作为卫生职业学校的必修课程,语文学科对于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现阶段我国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仍存在教学内容空洞、教学方式缺乏创新等不足,严重制约了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深入发展,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空洞。语文教材是开展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卫生职业学校在教学内容上有时安排不合理。部分卫生职业学校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定位,在教学内容上过分参照普高语文教材的设置,语文教材选文缺乏时代性和乐趣性,与中职学生实际生活相差甚远,不能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2)教学方式单一。在教学方式上,大部分卫生职业学校的教师仍然是沿用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学生抄笔记的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参与教学讨论不足,教学互动程度不高。这种被动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3)教学考核片面。在教学考核上,大部分卫生职业学校仍是沿用传统的理论知识分数决定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专业阅读能力的考核不足。大部分学校对学生的考核都是通过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这种考核方式往往是以笔试为主,以卷面成绩为参考依据来评估学生在校表现。

三、完善我国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具体措施

针对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完善我国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教学改革,观念现行。卫生职业学校应当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对于卫生职业学校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专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入了解素质教育的实质含义,加大对素质教育在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同时,卫生职业学校应当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强化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一方面,卫生职业学校应当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可以通过开展新生文学宣讲会等形式,促使学生认识到语文教育的重要性,阐述语文教学对学生专业学科学习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卫生职业学校应当强化语文教学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的引导作用,文以载道,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与精神境界。

(2)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卫生职业学校在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当加大对语文教学的经费投入,积极购置语文教学所需的多媒体等教学设施,加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完善语文教学内部环境。同时,卫生职业学校也应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提升语文教师薪资待遇水平、提高进入门槛等措施,积极招纳外部高素质语文教师为本校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对本校现有语文教师的培训,及时更新语文教师的知识系统,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3)完善教学内容设置,创新教学方法手段。语文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热情。基于此,一方面,卫生职业学校应当完善语文教学内容设置,综合考虑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语文教学内容。在语文课文的选择方面,应当尽可能选择富有时代性、典型性的文章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在难易程度方面,应当遵循由简入难、层层递进的教学原则,深入浅出、松弛有度地讲解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另一方面,卫生职业学校应当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语文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师讲解课堂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其他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播放纪录片观赏文中涉及景色等增强课堂活力,活跃语文教学课堂气氛。

(4)改革教学考核标准,全面考核学生素质。卫生职业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实用性人才,教学考核标准应当与教育目的相一致。因此,卫生职业学校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应当强化教学考核标准和方式的改革。针对目前语文教学中过于注重对语文理论知识考核的缺陷,一方面,卫生职业学校应当加强对语文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目标的考核,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动手、动口能力,通过诗歌朗诵、演讲、征文等形式,强化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另一方面,卫生职业学校应当强化学生对医学专业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促使学生将语文教学与所学专业学科相结合,在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同时增强其专业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中仍存在着教学内容空洞、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考核片面等不足。通过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内容设置、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教学考核标准、全面考核学生素质等措施,可以完善我国卫生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为卫生职业学校的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徐珊玲,邹立君.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J].卫生职业教育,2009(22).

[2]苏海燕,王维礼.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职工教育,2013(20).

篇3

作者:齐玉萍 杨培记 单位:河南省周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是《职业病防治法》的基本要求。⑴《职业卫生防病法》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第2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第33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⑵《职业病防治法》第48条规定,职业病诊断、鉴定需要用人单位提供有关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监护等资料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这是用人单位在职业病诊断过程中所必须旅行的举证责任。⑶《职业病防治法》第33条规定,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职业病防治法》第64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的,有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的基本要求:(1)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案卷归档前要做好准备工作。①简明扼要的拟写案卷标题,包括文件执法机关、内容、文种3个部分,标题要反映案卷内容。②根据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注明每一案的保管期限,职业卫生档案一般为永久保存。③填写卷内目录、备考表及案卷皮、编号、装订成卷。④归档的案卷要填写移交目录,双方签字。(2)档案室对各部门移交来的职业卫生档案,要认真进行质量检查,及时编号登记,入库保管。(3)档案工作人员要对档案的收进、移出、销毁、管理、借阅利用等情况进行登记,档案工作人员调离时,必须做好交接手续。(4)职业卫生档案库房要坚固、安全,做好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高温、防潮、通风等项工作,并有应急措施。职业卫生档案库要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清点,如发现档案破损、变质时要及时补修复制。(5)利用职业卫生档案的人员应当爱护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室严禁吸烟,严禁对职业卫生档案拆卷、涂改、污损、转借和擅自翻印。(6)对保管的职业卫生档案要积极提供利用,严格执行借阅制度。对于涉及劳动者个人健康资料的,用人单位应当履行保密义务。

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主要内容:(1)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清单及有关文本。(2)职业卫生管理方针、目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年度总结。(3)职业卫生专职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分工。(4)职业卫生管理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内部文件。(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①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及批准文件等。②建设项目初步计划书。③工程改建、扩建及维修、使用中变更的图纸及有关材料。④全套竣工图纸、验收报告、竣工总结。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与效果评价报告。⑥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与效果评价报告。⑦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意见书,卫生行政部门验收意见书。(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存在岗位、来源、预防策略等内容。(7)储存和使用的化学品清单包括种类、数量、使用的部位、储存的部位、毒性资料、预防策略。(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委托书,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记录与评价报告。(9)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维修档案,包括,①设备的操作规程、合格证书。②安装、调试验收记录。③运行使用记录。④维修记录,包括维修责任人、维修原因、维修日期、维修人等。(10)职业病防护用品档案。包括工种清单,应配备清单,实配备清单,使用情况等。(11)职业健康监护资料。①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职业健康检查工种及人员名单。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与分析报告、职业禁忌证明单及调离情况。③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治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④职业病检出名单。(12)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计划、培训内容、授课记录及考核成绩。(13)职业病含工作有关疾病发生情况及职业病患者处理情况记录。(14)用人单位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技术档案,职业病诊断、鉴定资料。(15)各种监督文书,各种设备、化学品中文说明书。(16)各种汇总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汇总资料,职业健康监护汇总资料,职业病发病情况汇总资料,职业病人处理、安置情况汇总资料,培训情况汇总资料,因病缺勤情况汇总资料,职业病防护设施汇总资料,劳动者死亡资料等。

篇4

用人单位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档案意义重大,非同小可。一是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职业病危害预防、评价、控制、治理、研究、和开发职业病防治技术以及职业病诊断监督的重要依据。二是有利于用人单位系统记录所开展的职业卫生工作,积累相应资料。为提高自身职业病防治水平提供基础数据。三是在劳资关系、职业病诊断与保障等方面有利于区分健康损害责任,解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能发生的纠纷。四是有利于用人单位加强自身职业卫生管理,提高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水平。

2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是《职业病防治法》的基本要求

(1)《职业卫生防病法》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第2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第33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2)《职业病防治法》第48条规定,职业病诊断、鉴定需要用人单位提供有关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监护等资料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这是用人单位在职业病诊断过程中所必须旅行的举证责任。(3)《职业病防治法》第33条规定,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职业病防治法》第64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的,有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3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的基本要求

3.1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案卷归档前要做好准备工作。(1)简明扼要的拟写案卷标题,包括文件执法机关、内容、文种3个部分,标题要反映案卷内容。(2)根据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注明每一案的保管期限,职业卫生档案一般为永久保存。(3)填写卷内目录、备考表及案卷皮、编号、装订成卷。(4)归档的案卷要填写移交目录,双方签字。3.2档案室对各部门移交来的职业卫生档案,要认真进行质量检查,及时编号登记,入库保管。3.3档案工作人员要对档案的收进、移出、销毁、管理、借阅利用等情况进行登记,档案工作人员调离时,必须做好交接手续。3.4职业卫生档案库房要坚固、安全,做好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高温、防潮、通风等项工作,并有应急措施。职业卫生档案库要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清点,如发现档案破损、变质时要及时补修复制。3.5利用职业卫生档案的人员应当爱护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室严禁吸烟,严禁对职业卫生档案拆卷、涂改、污损、转借和擅自翻印。3.6对保管的职业卫生档案要积极提供利用,严格执行借阅制度。对于涉及劳动者个人健康资料的,用人单位应当履行保密义务。

4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主要内容

篇5

2013年4月28日,由国际劳工组织倡导的“世界职业安全健康日”将在世界各国举办,主题为“职业病防治”。 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34万人因工作事故或工作相关疾病死亡。其中,只有32万1000人死于工作事故,而约202万人死于各类工作相关疾病,平均每天约有5500人死于工作相关疾病,职业病已成为造成职工因工死亡的首要原因。国际劳工组织指出,职业病防治不力,不仅对职工及其家人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会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尤其在生产力损失和社会保障体系负担方面最为显著。与治疗和康复相比,预防更有效,成本也更低。

自2011年12月31日《职业病防治法》修改以来,已经1年多的时间,职业病预防工作正在快速推进:在法制建设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出台了《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5部总局规章。与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同修订并印发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制修订了《石材加工工艺防尘技术规范》等22项行业标准。在监管队伍建设上,截至2012年底,全国已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43个地级市和1541个县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划转了职能,分别占81.25%、53.60%和47.60%,各级职业卫生监管人员总数已达5000余人。在职业卫生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了首批198名职业卫生专家名单,大多数省市建立了省级和部分地市级职业卫生专家库。对2012年资质到期的20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甲级机构换发了甲级资质证书。16个省(区)完成了528家乙级机构年检续展及换证工作。在推进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上,2012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对118个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申请进行了审核(备案)、审查或验收(备案)。截至2012年底,全国职业病危害申报企业数量为37万多家,比上年增加了18万家。

但是,职业病预防工作,政府监管能力建设只是一个方面;职业病预防的基础工作还在企业,用人单位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应当依法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措施和义务。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职业卫生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应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责任体系、规章制度、管理机构、前期预防、工作场所管理、防护设施、个体防护、教育培训、健康监护、应急管理10个方面全面落实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基础工作。

篇6

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只要积极做好各项预防工作,职业病的发生是可以避免的,或者说是能得到有效控制的。

怎样才能做好职业病的预防工作呢? 我们认为,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和全面深入地开展职业卫生法规宣传教育工作,是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的基础,应将这放在第一位来抓紧抓好;健全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机制,可被认为是积极消除职业病隐患、防制职业病发生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是体现社会政策管理体系完整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此,我们想谈谈在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中也许应引起有关部门注意的几点看法与建议,尚有不成熟之处,希能得到同事们的共鸣与指点。

1 职业病防治知识应掺入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内容中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要求各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增强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其实,基层有关部门在贯彻落实这一事项时,最关键性的难点是该如何在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中做好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工作。

在我国,每一个学生长大走入社会都得从业参与工作,他可能在某厂矿中当个一线的生产工人,也许成为厂矿企业的生产管理人员,这都需要了解一些有关的职业病防治与职业卫生法规知识。只有在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同时,做好职业卫生法规的宣传,才能真正增强用人单位管理人员的职业病防治观念,才能使广大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得到有效提高。

我们曾对一些刚走出中学校门踏上社会的青年员工作过一次询问调查。我们问他们是否了解尘肺病,回答是不了解;我们调查他们是否有人知道职业中毒是指什么,仍是没有一人能说清楚;我们再问他们是否晓得人们用肉眼无法看到、用手无法摸到、用耳鼻无法闻到的放射线对人体有危害时,仅有个别人说曾在电视报纸上模糊地听到一些,但不太清楚;当我们无意间提出,谁能给大伙谈谈水俣病是怎么回事时,就有几个小伙子热情洋溢地谈起,这内容是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了解到的,是发生在日本国内的由汞污染引起的一种中毒性疾病,是一种挺恐怖的现象。为此,我们萌生出了应尽快将职业病防治知识掺入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内容中去的念头,并大胆地向各有关方面提出书面建议。

一些职业病防治知识,既涉及到工业工程学原理,又包含人体医学生理病理的内容,真可谓博大精深。那么,该如何将职业病防治知识掺杂到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课本内容中去呢?我们认为,这可让职业病防治方面的专家与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共同来研究一下,让学生们了解一些职业病防治的浅显知识,也能起到预防宣传的目的了。 转贴于 2 借鉴有关职业病的处理案件,编写一些文娱剧目,以宣传职业卫生法规常识

在报刊、电视上,时而看到有关职业病的个案新闻、有关职业病群发事件的新闻调查以及由职业病引起劳务赔偿争议的新闻栏目,然而,在现代的文艺作品中我们很难看到带有宣传职业卫生法规内容的文娱节目。因此,我们建议文艺创作人员可以深入基层职业卫生监督机构、职业病防治服务部门作一些栏目调查,也可进入职业危害因素较严重、影响较大的厂矿,与那儿的职工接触一下,以便撰写出包含一些职业病防治有关内容的文艺佳作。

其实,在我国基层厂矿中有关职业病案例的故事很容易找到。有些职业病患者将自身的病痛置之度外,用自身事例说教,积极做好职业病预防宣教工作,以免后来人再受像他那样的病痛,事迹令人敬佩;然而,也有一些现象令人发指,例如,个别企业经营者对颁布实施已有 4 年多时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置若罔闻,招工时有意隐瞒职业危害真情,更甭谈什么上岗前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及平素必须执行的职业性健康体检了,有的还别有用心地招聘雇用一些文化较低、知识面较窄、来自穷乡僻壤谋职较困难的农民工,以劳动合同签得短或者不签劳动合同等卑劣手段糊弄他们,当这些农民工出现职业病早期症状时,就与其解除劳动关系,以便逃避责任。上述正反二方面的案例资料,如能被艺术创作人员加工一下,搬上影视作品定能起到更好的宣教效用。

基层职业卫生监督部门在严格执行我国职业卫生法规的工作中,为了维护广大劳动者权益不受侵害,保护劳动者,同时也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维护国家集体或是民营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受个别投机分子的威胁而受损害,他们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及执法能力,克勤克俭工作,也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值得一写。

篇7

关键词: 建设项目; 职业病危害; 评价; 职业卫生; 调查;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一、调查的内容

1、1职业病危害因素

通过工程分析、类比或现场调查,结合实践经验识别或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时空分布;检测劳动者的接触水平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调查是最基本的内容,从质量控制而言,凡经筛选确定作为评价因子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一定要了解其时空分布并检测其接触水平。但在现实中,往往存在识别或确定了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将其作为评价因子后便无下文的现象,其评价结论的可信性可想而知。

1、2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对拟或已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调查是职业卫生调查的重要内容。防护措施即防护对策,包括了硬件的设施和软件的措施, 涵盖了选址、工艺、布局、建筑卫生学、卫生工程技术、个人防护、辅助室、应急救援、管理等九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应是评价的主要内容。但在现实中,有的评价机构往往只注重 职业病害因素的调查,而疏忽了其他内容,尤其是对工艺深入,结论不客观。因此,在质量控制上应注重内的全面。

1、3 绿化

绿化在防止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起着滞留粉尘、降低噪声、吸收有害 气体、调节微小气候的特殊作用。在评价总平面布局时, 必须了解绿化面积及其系数, 有的规范已对这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不应遗漏。

1 、4工种/岗位分布情况

调查建设项目作业人员的工种/岗位分布情况是进行职业卫生调查的基础。籍以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确认其是否属于有害作业工种 ,并据此确定职业健康检查的对象和内容。在质量控制上可通过向用人单位了解、查阅相关资料和现场核实来实现。

1、5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对职业病危害预评和控评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预测、评估所调查的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和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效果,结合生产环境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征象,以便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预防、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在质量控制上首先应核实承担体检和诊断的单位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其次应了解体检对象的工种/岗位是否具有针对性,体检的内容、周期是否符合规范;对体检结果的处置是否符合相规定,体检率则以7%为好。

1、6工艺及设备的先进性

为了进行客观评价,我们在这方面要把握以下两点: 一是拟或所采取的生产 工艺及设备不在国家公布的应该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中; 二是拟或所采取的生产工艺及设备也不应在国家将要淘汰或不再新上的工艺和设备的名单中。以免因工作疏忽造成国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或留下职业危害的隐患。

1、7劳动者的工作日写实和体力劳动强度

为了使检测到的数据能如实地反映劳动者职业危害的暴露水平, 对劳动者进行详细的工日写实和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调查是必不可少的。如进行高温作业的评价,需要了解劳动者的接触时间率和体力劳动强度等级 之后才能套用相关的卫生标准;又如进行个体或定点检测计算TWA时,也都需要以工作日写实为基础来决定采样的数量、时机,并进行计算。

1、8建议(意见)的落实情况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时需要调查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 价报告书所提建议的落实情况、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意见的落实情况、初步设计中有关职业病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这项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易被忽略, 但对保证控评的质量却很重要。

二、调查时机

类比或现场调查都是针对已建成能够正常生产的建设项目。预评和控评的完 成时限分别为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论证阶段和试运行12个月内的竣工验收前。在技术上,除了要求建设项目按设计满负荷生产外,还要满足尽可能采集到待测物质比较稳定的最高水平的时机要求,对于高温的检测则应选在符合规定的时间进行。

三、人员结构

从调查内容可以看出,职业卫生调查的专业性、技术性很强,单靠职业卫生 的专业技术人员有可能使调查的结果肤浅而不深入,如对建筑卫生学、卫生工程防护措施等方面的评价有可能不到位。为保证评价的质量, 参加职 业卫生调查的人员应由职业卫生、卫生检测、项目评价、质量控制、卫生工程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四、检测方法的规范性

规范的检测方法是获得真实可靠数据和客观评价的保证。在现实中不规范 的表现主要有:(1)使用已废止的方法,如随着新职业接触限值的颁布实施,粉尘、毒物、物理因素等新检测方法也相继出台,我们应密切关注、及时更新。(2)弃繁就简, 如规定应尽量测定 呼吸性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进行评价 ,而事实上 大多数基层单位主要以测定总尘的短时间接触浓度进行评价。(3)理解的差异,新职接触限值的 超限倍数是用于该检测点 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的评价,不能只测定STEL而套用该物质的超限倍数进行评价;又如8h 这个时间权数, 是用来计算8hTWA浓度的,不管1个工班的时间多少,都是按8h 来计算。理解差异所致结论将大不相同,应加以统一、规范。

五、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应该贯穿职业卫生调查的整个过程,主要对可能影响工作质量的诸 因素( 包括方案、方法、过程和条件)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建立健全职业卫生调查的质量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工作范和技术考核标准, 落实岗位责任制则是保证质量的根本措施。

接受职业卫生调查任务后,建 设项目评价人员应在熟悉、掌握各有关法规、标准和技术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调查的实际和内容制定各调查项目的方案,设计调查表格,进行调查方案、表格的评审、修定并编制质量控制程序图。调查时要严格按方案进行,遵循质量控制程序,抓住每一个细节、把握好每一个环节,重要的或可疑的可多次反复进行。实验室应做好内外部质量控制。获取的资料和数据一定要认真进行核实,去伪存真,排除混杂和偏倚因素的影响,在确保其完整性与正确性的基础上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汇总。

结束语

建议在今后的评价工作中,评价机构应有高度的法律意识,加强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建设,及时检索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深入细致进行工程分析,同时国家宜尽快修改、完善和颁布实施新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定量分级标准和新的职业卫生接触限值,以拓展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 M ]. 北京: 中国 人口出版社, 2003 : 45-55,65 -78,30-34 .

[2] GBZ 1 -2002 ,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 .

[3] 卫生部.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2006-07-27)[2006-08 -29 ] .

[4] 卫生部.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条件 [ EB /O L ].

篇8

关键词:安全评价 职业卫生评价 评价

目前生产企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在建设项目的不同阶段进行安全评价与职业卫生评价。笔者认为在一定的层面上安全与职业卫生却是无法分开的。一定意义上讲,安全评价与职业卫生评价均是对危险与有害因素的辨识、评价、控制。

一、评价依据

安全评价与职业卫生评价虽然是在各自的法规体系架构下进行评价,但主要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大部分均是相同,比如:《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等等。不同的只是安全评价依据更多的是建筑防火等方面的标准内容,而职业卫生评价在依据行业标准时也只是用其中职业卫生方面的内容,比如化工行业,我们只是依据《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中第四节工业卫生方面的内容。

二、评价范围

建设项目的评价范围如果委托方没有特别的要求,均是以企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的内容以及建设项目实际验收内容进行评价。

三、评价工作程序

1.资料收集

安全评价与职业卫生评价前期的工作均为收集与评价项目相关的资料,包括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企业提供的资料,项目的主要工艺、工艺参数、主要设备、主要产品、副产品、中间产品等情况,同类行业、类似项目的事故案例,企业的管理制度等等。但职业卫生评价还要收集企业劳动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情况、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情况、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情况以及近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发生急性职业危害事故情况等等。

2.方案的编写

评价报告的方案应在准备阶段编制,在充分研读可研、初步设计或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及现场勘查后编制,是具体指导建设项目评价的技术性文件。其本身有它独特的地方,方案编制的好坏直接影响评价的质量,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安全评价方案的内容应包括:评价项目名称、评价范围、主要的评价依据、工艺过程主要危险点及危险有害因素、采取了何措施(预评价应是可研中有何对策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安全措施。职业卫生评价的方案重点概述所要评价的建设项目的职业危害特征、明确评价重点、范围、方法及质量控制,其中对职业病危害识别、筛选评价因子是尤其重要的,这关乎到下步评价报告的编制及对整个项目正确的评价。

3.现场勘查

无论安全评价还是职业卫生评价现场勘查均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真实、准确、详细,才能为下一步的公平、公正的评价做准备与支撑。主要调查的内容有:现场周边环境、当地的主要气象条件、企业选址、总体布局、建筑分布、生产工艺路线等等。那么安全评价重点调查周边与建设项目的距离及相互影响、建设项目内部的距离、安全设施等情况;职业卫生评价重在对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设施的调查,另外还有在预评价阶段对类比企业的调查、选择与检测。

4.评价报告的编制

完成评价方案后经专家内部评审方案中所描述的危险及职业病危害控制点、分析的危险有害因素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及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实际,所提的建议是否可行有针对性。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编制过程。报告的编制无非是按相关的导则和规则、细则等进行编写,但要注意引用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的更新,避免一些引据错误,导致评价失实。下面将评价报告中重点要求的部分细述一下,以利更好地理解报告编制的要点。

4.1工程分析

安全评价和职业病危害评价均需要评价人员本身具有工程方面的经验,并且通过工程分析来识别、分析生产过程及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或职业病危害因素。两种评价都是从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及产品、工艺过程、生产设备及设施、作业场所、安全卫生管理等方面进行工程分析,只是工程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安全评价关注工艺过程中可能存在人、机、物、法、环等方面的缺陷,导致泄漏、火灾、爆炸和各种人身伤害事故的风险程度。而职业病危害评价关注的是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此外,职业卫生评价还需对建筑卫生学等进行分析。

4.2 评价方法的选择

由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建设项目中的采用,建设项目的复杂程度越来越大,无论是安全评价或是职业卫生评价都没有足够的安全及职业卫生方面的资料可以借鉴,这就要求评价人员对评价方法的熟悉及掌握程度,是否可以满足评价的要求。

安全评价的评价方法很多,但职业卫生评价的方法目前常见的有检查表法、经验法、类比法、定量分级法等,但在评价复杂的工艺时通常是结合起来使用,会使分析及评价结果更科学、可靠。但笔者经过几年的安全评价与职业卫生评价工作认为,我们可以将安全评价中的评价方法应用到职业卫生评价中来,比如安全评价中的毒物扩散模型,根据存在的有毒物质的量及事故状态下的扩散速度、扩散距离等可知后果的严重程度,然后根据定量评价方法结果参考进行初设与评价,避免在其损害半径内有过多的人员布置,以免事故状态下人员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

4.3对策措施与建议

安全评价所要提出的对策措施与建议是依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定性、定量评价结果,在技术及管理方面提出消除、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对策与建议,并且其一定是具有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可操作性。

四、结束语

目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做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安健〔2011〕41号)以及《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总局令第51号)明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实施监督管理,那么相信安全评价与职业卫生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会互相促进与提高,安全标准、行业标准、相关的定量分析模型等会相互借鉴与使用,让安全评价中的有害分析部分更具体,职业卫生评价工艺分析更完善,充分识别其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完善职业卫生相关标准,加快与国际社会的交流。

真正要做好安全与职业卫生评价,还要靠评价人员平时的经验积累、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严谨、认真、科学的态度,才能够在评价中得出正确的评价结论,正确的评价才能对企业具有指导意义、对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管理才会起到技术支撑,否则一切均是毫无意义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5-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5-1.

[3]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2012-6-1.

[4]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012-4-27.

[5]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做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2011-4-6.

[6]AQ8001-2007.安全评价通则

[7]GBZ/T196-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

篇9

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是保障职工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就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职业卫生;卫生档案管理;警示标识

1引言

做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保障职工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调查发现,国企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明显好于合资和民营企业,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设置和素质也较好。但职业体检间期完全按照规定执行的却很少,个别企业的职业体检周期已经超过正常周期的23倍;不少企业新、改、扩建工程未进行预防性职业卫生评价,致使生产场所不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卫生防护措施不齐全。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职业病和职业性疾患仍然是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者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因素。本文将就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2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用人单位缺乏认识

部分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职业危害,认为只要有了企业效益,一切问题会迎刃而解,职业卫生抓与不抓,无碍大局。有的甚至把职业病防治与企业发展对立起来,认为办企业就产生职业危害,过多强调职业危害,招工难、管理难,上设备处理和控制职业危害,浪费资源、时间和精力,影响经济效益。

2.2用人单位刻意回避职业危害

如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方面,没有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能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更有甚者不愿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导致职工不知其危害、后果以及防范要求和应急处理措施。同时,也没有对职工尤其是对进入企业的农民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不能使其充分掌握预防职业危害的有关常识以及注意职业危害预防以及自我防护。少数企业已知职业危害因素超标严重,而采取岗位轮换、短时间辞退职工的办法,隐瞒职业危害,逃避职业病防治责任。对于受职业危害而发病的职工,用人单位不愿提供发病人员的职业史、危害因素接触史以及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相关资料,给职业病的诊断、鉴定设置重重障碍,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2.3企业职工自我保护意识淡漠

部分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明知工作场所有毒、有害,但置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于不顾,企业配套的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不使用,甚至有的将防护设施拆毁,自愿在有毒有害环境中拼命加班加点,以牺牲个人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追求工效与工资,一旦发病后悔莫及。

2.4职业卫生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受诸多因素如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经费匮乏、监管任务繁重等的制约,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力不从心。部分企业虽然设立了相关管理机构,但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管理,把各项职业卫生工作落到实处。有的制定了规章制度,但没有严格执行,部分企业内部的职业卫生管理基本上流于形式。

3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对策

3.1完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1)职业卫生档案

职业卫生档案应包括企业职业卫生基本情况、生产工艺流程、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名称及用量、产品、副产品、中间产品、产量、职业性有害因素动态监测结果及其汇总、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转及维护档案等内容。

(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含职业健康检查表、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相关资料。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还应包含个人剂量常规监测的方法、监测结果、应急或事故中受到照射的计量和调查报告等相关资料、职业照射接触史、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价处理意见、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疗、医学随访观察等资料。

(3)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

教育培训档案包括教育培训计划、教育培训组织部门、时间、地点、内容、授课教师、试卷、考核成绩、学员签字等。

(4)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登记档案

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登记档案应包括个体防护用品年度配备计划、发放的个体防护用品名称、规格、型号、有效期、领用人签字等。

3.2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的监督管理

(1)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评价。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监测是职业病诊断、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治理和劳动卫生学评价的依据。企业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企业应委托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每年至少一次。检测、评价结果需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

(2)监测结果及时公布。企业应在作业地点设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公告牌,噪声作业监测点应根据监测结果注明最长停留时间。各单位应在收到正式监测结果或评价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将监测结果在监测结果公告牌上向职工公布。

3.3警示标识的监督管理

(1)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按要求设置警示标识

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GBZ158)和《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203)设定。警示标识可分为以下四类:1.禁止标识:禁止不安全行为的图形;2.警告标识:提醒对周围环境需要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3.指令标识:强制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4.提示标识:提供相关的安全信息的图形。

(2)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设置在使用高毒物品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上,提醒操作者注意安全,避免发生危险。

3.4健康监护的监督管理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依法落实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对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规定和要求,确定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的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结合实际及时、妥善处理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人诊断,做好职业病人的治疗康复、定期检查和妥善安置,确保职业病人的权益。

篇10

关键词:职业危害;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防治措施

Abstract: health is the worker's vital interests, but also related to family social mental outlook and improve the health level of the event. Therefore, we should adjust the work conten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health management, so as to better safeguard of profession of people's healt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management of the main content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measures. The hope can give the personnel to provide some valuable reference.

Keywords: professional harm;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management;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82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国以来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成绩巨大,广大职业卫生工作者为保护劳动者健康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我国的职业病危害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控制,职业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病危害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明显,职业病危害高度接触人群的数量和尘肺病、职业中毒、职业肿瘤等多项职业病发病率都居世界首位,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广大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

一、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有毒物质,如铅、汞、苯、砷、锰、镉、铊、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无机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有机性粉尘如棉花、亚麻、烟草、茶叶等,以及混合性粉尘、放射性粉尘。

(2)物理因素:不良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高气压、低气压等;噪声、振动;高频电磁场、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X射线、γ射线等。

(3)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毛上的炭疽杆菌、蔗渣上的霉菌,以及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休息制度不合理、不健全等。

(2)劳动中的精神(心理)过度紧张,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生产定额过高、超负荷加班加点等。

(3)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长时间疲劳用眼引起的视力疲劳等;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如厂房低矮、狭窄,布局不合理,有毒和无毒的工序安排在一起等;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没有通风换气、照明、防尘防毒、防噪声振动设备,或效果不好;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不全。

在实际的生产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往往不是单一存在,而是多种因素同时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作用,此时危害更大。

二、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开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从源头控制职业危害。建设单位按照国家、地方政府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定,做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工作,并按规定的程序上报政府相应部门审查、审核、备案。

2、通过职业卫生调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的原因、条件及其影响的程度,分析其对生产环境的污染和对健康危害的程度,建立记录档案,为全面进行调查和经常性的职业卫生监督提供资料,提出改善职业卫生条件的劳动保护措施和要求。

3、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定期体检,掌握作业工人健康情况,做好职业病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职业病报告和登记制度,及时掌握职业病的发病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职业病患者及时予以抢救、治疗和处理。需要时,对其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4、根据有关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的法规标准,对工业企业必须进行经常性和预防性的卫生监督。预防性的卫生监督包括对企业新建、扩建和改建设备设施的工业企业的设计进行卫生检查,对新工艺进行卫生学评价,对新化学物质进行卫生毒理学鉴定等,判断是否可以施工、投产或使用,以及确定必须采取哪些预防措施。经常性的职业卫生监督包括对劳动条件的卫生调查、生产环境的监测和对劳动者的健康监护。

5、宣传普及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常识,提高广大职工的劳动保护意识,动员各有关方面的力量密切配合,做好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

6、结合企业的特点、常见职业病危害和存在的劳动保护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总结,为制定有关的法规、职业卫生标准和预防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

三、职业病防治措施探讨

1、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及时制定与《职业病防治法》、规章、规定相配套的实施意见。职业病防治涉及到政府、卫生、劳动、安监、工商、监管部门和用人单位等多部门,因此,应分工协作,明确责任,建立起多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

2、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保障机制

依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卫生管理体制和信息决策机制,完善职业病工伤保险机制和稳定的、多渠道职业卫生投入机制,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源。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调整对象,调节我国职业卫生标准体系;按照入世要求,通过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尽可能使我国的职业卫生标准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高职业卫生标准的可操作性及其可应用性,建立适于我国职业病防治实际工作需要的职业卫生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