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教育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安全教育”是江西省义务教育地方教材专题教育的模块之一。占总内容的15%,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以保障中小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
1 知识目标:知道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范围及危险、危害。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防范知识和应对措施: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知道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危害和防治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了解突发自然灾害和常见的意外伤害事故对生命安全可能造成的威胁,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简单技能:知道生命是可贵的。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及其发育特点,了解必要的生命健康知识:了解青春期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知道要远离,拒绝黄惑;知道网络的用途,初步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知道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的措施。
2 能力目标:能够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正确的辨别和判断,学会恰当避险:有效预防自身安全事故的发生,具备应对安全事故的自救、自护能力;初步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能够作出有利于个人安全和社会安全的行为选择: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能采用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救助他人。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社会安全责任感,形成安全意识,养成安全习惯;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形成尊重生命、珍视健康的态度;富有爱心和责任感;树立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侵害的自我保护意识: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人格。
(二)内容结构
“安全教育”专题在全套书1~9册的内容分布,是按照学生认知水平安排到各年级中的,体现螺旋递进式的结构,主题与内容要点具体见表1。
(三)编写特点
本模块是以中小学学生生活为基础,以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为目标的综合性专题,编写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1 人文性。教材体现了珍爱生命、注意安全、和谐成长的原则,努力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实施教学: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造成的伤害: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其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立奠定基础。
2 综合性:以学生的生活为主线,把秀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等六个方面的安全问题有机整合;把公共安全知识和与相关的法律、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有机整合;把地方课程的专题教学与品德、科学课程相结合,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通过家庭、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教学目标。
3 层次性。教材不是枯燥地进行理论灌输,而是将安全教育寓于鲜活的生活主题中,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培养习惯相结合,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统筹设计教材结构,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注意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
4 实践性。教材既注重教学情景的设计,又安排一定的活动性内容,从中小学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将可能遇到的各类安全问题作为课程的主题,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增强安全意识,掌握方法技能,养成安全习惯,在生活和活动中进行安全教育。
5 灵活性。为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教材提供了一些活动建议,教师可在这些建议的启发下,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有效地开展开放式教学,设计出对自主发展更有价值、更能促进自主学习的活动方案。
6 通用性。安全教育贯穿于生命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中小学学生的全部生活。本模块立足于学生安全生活的需要,提供最基本的预防和应对安全事故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以便科学、及时、有效地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安全问题,保障中小学学生健康安全地成长。同时,在编写上既统一要求又照顾差异,考虑了城市与农村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异。注意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7 趣味性。教材文字表达浅显易懂,生动活泼,有效地运用了图片、表格,做到了图文并茂。贴切的文字、精美的图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欲望,也便于自学。
教学建议
1 坚持正确导向引领,全面落实教学目标。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发展,注意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注重培养其预防和应对安全事件和事故的能力,形成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全面落实教学目标,促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2 准确把握教学定位,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时,教师应把握好三个定位,即教师角色定位――教师应当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基本课型定位――课堂教学不以讲读、阅读为主,而要以活动、探究为重,不能将书本内容作为教条死记硬背,而应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综合性学习天地;教学载体定位――不把此教材作为课外读物,要在把握教学目标、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托,根据本地和学生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及时补充、调整、选择、创新教学活动方式。
3 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丰富学生生活体验。应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深入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积极从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寻找相关的教学素材,注重选取学生普遍关注和乐于交流的安全问题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开展思考、讨论、收集、调查、辩论、访谈、模拟演习、角色扮演等多种活动,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丰富情感体验。
4 加强课程资源整合,运用开放教学策略。应加强本专题模块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整合,避免简单重复,以发挥综合教学效益。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演练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安全教育:可以运用
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可以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根据学生特点系统协调承担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且协助学校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组织演习活动。
5 正确运用课堂评价,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教师要坚持鼓励性、发展性的评价原则,既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更要注重考查学生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另外,此教学内容不以任何测验或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手段。
《上学路上的交通安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一年级第3课。
[教学过程]
(一)事例引入,揭示课题
1 看课件,听故事。(一个小学生不注意交通安全,发生了交通事故,父母很悲痛)
2 学生就故事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交通安全事故会给自己带来伤害,给家人带来痛苦)
3 教师小结:交通安全太重要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上学路上的交通安全》。
(二)合作学习,掌握知识
1 出示教材“启迪窗”部分的两幅图。(配图一:上学路上,小朋友跨栏杆,横穿马路:配图二:农村的小道上一辆农用车在行驶,几个小学生在爬车)
2 要求学生想一想:他们这样做对吗?有什么危险?
3 教师小结:不遵守交通规则非常危险。
4 教师引入下一个环节:上学路上,小朋友们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5 小组讨论:什么样的行为才是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6 出示课本上的主题图,让学生明确上学路上的基本交通规则。
7 结合你上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上学路上的交通规则?
8 读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闪闪心中明;过马路,走横线,转弯车辆要看清:安全护栏不能翻,行驶车辆不追赶;马路不是游戏场,安全出行最要紧。
(三)活动延伸,体验拓展
1 引出交通标志。(出示课件)繁华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特别多,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交通的畅通,马路上有许多的交通标志和设施。同学们。你们能从屏幕上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吗?(交通标志是依照警告、禁止、指示和辅助的需要来设置的)
2 认识交通标志。以四人为一小组,将准备好的交通标志小卡片拿出来认一认,互相说一说它的作用。尔后教师将已和同学们交朋友的交通标志图贴到黑板上。
3 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些交通标志和设施,各有什么作用?
4 你还知道哪些交通标志?
(四)思维冲浪,巩固新知
1 提问:是不是马路上有了交通标志和设施,就一定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2 上学路上,只要有大人接送,就可以不管交通规则吗?
3 请学生说说发生在身边的交通事故以及给自己的启示。(课件出示车祸的图片、数据)
4 小结:为了防止受伤害。我们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五)总结全课,启发思考
篇2
一、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含义及常见的安全措施,明确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及传播途径,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学会主动防范计算机病毒。
二、教学重点
使用计算机时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防毒、杀毒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QQ号的烦恼――引入新课
教师:QQ是我们日常交往的重要渠道之一,它为我们沟通情感、休闲娱乐提供了便捷服务,使我们感受到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魅力。
教师:大家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同学经历过QQ号被盗?QQ号被盗给你带来哪些不便?
学生1:我的所有好友都被删除了,无法再与别人直接进行联系了。
学生2:游戏没法玩了……
教师:是否知道这些可恶的盗号人使用的是什么方法盗取你的QQ号和密码的?
学生:用木马程序盗取的。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2.QQ号的安全――规范上机
(1)计算机安全的含义
教师:同学们个人使用QQ号时遇到的木马程序,所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小,但已经给我们的学习、娱乐等带来了许多的麻烦。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在政府部门、军事部门和企业的计算机内存放有许多重要军事机密和商业数据,如何防止他人非法入侵、窃取机密信息,保证计算机正常、安全运行,成了非常重要的课题。
教师: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通常采用的技术有哪些?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教师进行鼓励、指导和评价。
(2)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
教师:根据教材中的“讨论学习”内容,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出在我们机房中出现的不良行为,以及造成的影响,小组代表进行总结。
教师评价:不良的行为和习惯,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也给其他同学的学习带来不好的影响。能做这些事情的同学,在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上,都比其他的同学要强些,希望这些同学,把自己的优势,放在探究新问题和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上,这样大家都会喜欢你,而不是人人讨厌你。
3.计算机的天敌――计算机病毒
教师:如果说不文明使用计算机会影响我们正常学习的话,计算机病毒则是更加骇人听闻了,下面大家阅读教材P43最后一段的内容
教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计算机病毒吗?(学生回答)
教师:下面我们来具体认识一下计算机病毒,大家先打开电脑,观察C盘、D盘和E盘根目录下的文件和文件夹的名称。然后打开D:\shiyan文件夹,双击其中的文件“VBS模拟病毒”,看到有什么现象?
学生:没有什么现象。
教师:大家再打开C盘、D盘和E盘,检查各盘的根目录,发现了什么?
学生:C盘、D盘和E盘的根目录下都多了这个“VBS模拟病毒”文件。这是怎么回事?我没有复制这个文件,是谁复制上去的?是不是病毒文件?
教师:这就是老师在网上下载的一个模拟“熊猫烧香”的病毒,虽然不能和真正的“熊猫烧香”病毒相提并论,但它的破坏能力也是很强的,我在做实验时,计算机就被它“黑”掉了,好在事先我做过了数据备份,没受什么损失。现在我已把其中对计算机有危害的部分删除掉了。刚才大家运行这个模拟病毒时,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能够自己进行复制。
教师:这是计算机病毒的一个基本特征,计算机病毒还有什么特征,它们主要通过哪些方式进行传播?学生分组活动,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讨论、归纳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传播途径。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教师给予鼓励、评价。
4.计算机的保护神――杀毒软件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QQ号被盗就是计算机病毒的“罪证”,其中最有名的就是“QQ大盗”病毒。同学们在使用QQ时,除了设置更复杂的密码以外,还用什么办法来防止QQ号被盗?哪位同学来演示一下。
学生演示QQ自带的查杀木马工具。教师进行评价、鼓励。
教师:对于其他类型的病毒,我们怎样进行查杀呢?下面大家用我们上节课安装的瑞星杀毒软件,根据大屏幕上显示的操作步骤,完成操作,并回答问题。
学生:当瑞星杀毒软件发现病毒时的提示:清除病毒和删除染毒文件这两个选项有什么不同?
篇3
一、学生公寓安全教育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学生公寓安全教育基地是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寄托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课、每周的晚点名或者黑板报宣传安全知识、安全讲座等这些“灌溉式”的教育手段,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接受只是停留在表面,达不到很明显的教育效果。
(二)学生公寓安全教育基地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纽带
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学习者。通过学生公寓安全教育基地的建设,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还可以了解学生在学生公寓的动态和表现,为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提供一些数据。
(三)公寓安全教育基地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另一重要窗口
安全教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容之一,公寓安全教育基地的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一个平台,也是展现校园文化的另一窗口。
(四)大多数学校对于学生公寓的利用还未达到最优化
例如一些架空层,空房间,大厅的空地等被空置着,只停留在生活指导老师、公寓辅导员的办公室等基本浅层用途。为此,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将这些未被利用或者不完全被利用的空间作为公寓安全教育基地建设的场地。
二、公寓安全教育基地建设的步骤和措施
(一)学生公寓安全教育基地建设的背景
在公寓安全教育基地建设的工作中,首要任务就是分析该校开展这个基地建设的可行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该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特别是对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如果该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处于刚起步的水平,那么在基地建设当中要结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如果该校安全教育工作开展得比较好,那么可以考虑如何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空间去推动安全教育基地建设。(2)该校学生公寓是否拥有建设基地所需要的空间,例如,基地的办公地点.所需的硬件环境等。(3)基地建设的经费来源途径。
(二)明确基地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公寓安全教育基地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基地的辐射和示范作用,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且利用基地所特有的咨询、交流、宣传作用,进一步促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基地主要职能及建设内容
围绕基地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基地的职能主要职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作为学院及相关教育人员的基层驻地,便于其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思想动态以及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作为学校安全教育的咨询、交流、宣传平台,为学生提供各种安全知识的咨询和宣传,并且组织各种关于学生安全相关的活动,方便学生进行交流和学习。(3)作为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主要阵地之一。
(四)基地的管理方式
1.职能管理。在基地建设中,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或者后勤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有:(1)负责公寓基地建设计划,制定和修改管理办法。(2)组织基地的申报,评审和评估以及提供专项建设经费资助。(3)组织宣传学校安全相关的文件精神和基地取得的成果。学生公寓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有:(1)按照基地建设的计划做好相关的硬件和软件的设施配备。(2)制定公寓安全基地建设的具体工作计划,并组织开展相关工作。(3)组织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并且支持学院组织的重大活动。(4)向学生工作部或者后勤管理部门汇报基地工作。学院的主要职能有:(1)选拔推荐学院负责人到基地开展工作。(2)配合基地开展的各项工作。基地执行组长负责制,主要负责制定基地工作计划,统筹基地工作开展,聘用基地工作人员,制定内部规章制度,日常工作的监督汇报和经费管理等。
2.人员管理。因为公寓安全教育基地面向的是广大学生,为保持基地信息流通的顺畅,信息点的覆盖面广,基地人员的组成除了学生工作部门或后勤部门的相关人员外,学生应该也纳入基地工作者行列当中,为获取信息和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提供有效的帮助。对在基地工作的学生同样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但更多的让他们成为安全知识的传播者,帮助他们成长。
3.经费管理。经费由学生工作部门或者后勤分批次资助。首批是基地启动资金,用于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基地组长带领基地成员负责购置、布置。由学生工作部门或后勤部门领导监督。基地启动后,审核基地工作计划,通过后根据预算分批资助,主要用于软件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及成果的申报。学生工作部或者后勤部门每年对基地进行评估考核,检查基地一年取得的成果,根据成果决定继续资助经费的金额。
4.成果管理。基地研究的成果主要以论文、专著、研究课题等方式表现。成果著作权由作者、学生工作部门或者后勤部门、院系共同享有。
篇4
1.安全教育内容必须与教学内容有关联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的一种义务。与专项安全教育不同,学科的安全教育是渗透性的教育,是教师把安全教育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它是经过教学内容的过渡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因此,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渗透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内容必须与教学内容有关联,这就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例如初中化学有关“水的净化”的教学可以进行“野外饮水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教师不能为了需要而随意在任何课堂硬生生地插入一个安全教育,这样会破坏课堂教学,安全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安全教育内容必须具有实用性
教师实施的安全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个体自我保护技能的形成,所以教育内容必须具有实用性。实用性是指对于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在设计安全教育内容时,应该多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分析当地多发事故的成因,总结出有关易发事故的教育内容,使安全教育有针对性。另外多结合近期国内外的热点事件,如问题食品、矿难、火灾、污染事件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这些重大事件展示在学生面前,这种教学手段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更利于教师实施安全教育。
3.安全教育内容必须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安全教育的对象是中学生,教师设计的安全教育内容必须与中学生现在和将来的安全有关,而且要让他们容易接受,这就要求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的统一,在多媒体教学条件下,这种统一是容易达到的。多媒体教学容量大,内容和形式可以多变,特别是动画和视频,能满足学生的感观需要,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科安全教育内容的设计方法
安全教育内容设计工作主要包括确立安全教育主题、素材的搜集和整理、课件的制作等,设计思路有以下几种。
1.由教学内容确立安全教育主题
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每个单元都有与安全教育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是初中所有学科里最容易结合安全教育的科目。由教学内容确立安全教育主题是最常采用的设计思路,最简便的方法是:在备课前先搜集罗列出适合使用的、尽可能多的安全教育主题,再与各个教学内容一一对照,使主题与教学内容对号入座。在备课时则根据安全教育主题搜集案例或其他素材,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搜集案例和素材的工作并不是难事。下一步工作则是整理素材和设计制作课件。例如“酒精”这一教学内容的安全教育主题可以设计为“不要酒驾”,再根据这个主题在互联网上搜集有关因酒驾发生交通事故的视频和相关素材,把这些内容穿插在教学课件中。
2.由安全教育主题选择教学内容
在特定情况下,因学校安全工作或是形势的需要(如近期出现了严重安全事故等)确立一个安全教育主题,教师根据这一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安全教育内容设计。如某学校因学生在夜间使用蚊香而发生失火事件,在这种情况下,确立的安全教育主题可以是“安全用火”或是“火灾自救的方法”, 选择相关联的教学内容为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的“燃烧和灭火”。如果有多个教学内容可以选择,应按照“就近”的原则,所谓“就近”就是教学时间最接近、安全教育内容与教学内容最接近,前者可优先考虑。如某地有几个未成年人因钻进密闭的垃圾箱烤火取暖而窒息死亡,有关联的教学内容有“氧气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氧化碳的性质”等,教学时间最接近的内容优先选择。
3.由案例确立安全教育主题再选择教学内容
每年国内外都有一些重大事件发生,这些事件会成为社会新闻热点,其中有部分属于安全事故,化学教师应该多关注这些事件,从中选出一些典型事件作为安全教育的案例。教师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确立一个安全教育主题,再依据主题选择教学内容。例如从广西龙江河镉污染这一案例可以确立的安全教育主题有“如何防止重金属污染”、“ 实验室如何防止水体污染”、“注意野外饮水安全”等。与第一个主题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有“盐”或“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与第二个主题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有“绪言” 或“水的净化”; 与第三个主题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有 “水的净化”或“溶液”。可见同一案例可以确立不同的主题,同一主题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采用不同的主题或选择教学内容。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永恒的主题,安全教育内容的好坏关系到安全教育的成败,在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科的安全教育将在学校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运来.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5
摘 要:文章基于高职教育自身规律和特定的培养目标,探索和实践“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先进理念,打破学科体系,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内容,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要求,以“工学结合”为途径,建设“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形成校企合作、共同实施教育的机制。针对课程教学结构模式进行了研究,优化了教学手段与评价方法。通过构建课程教学与诸多因素的内在联系,揭示其教学的程序和规律,不断完善教学结构,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情境设计能完全体现课程的教学特色,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了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工学结合 核心课程 课程教学设计
高职教育以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职业岗位技术技能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工学交替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一、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旧课程模式的弊端
在《煤矿安全监测监控技术》(以下简称“课程”)传统教学中,课程教学内容只注重理论,理念陈旧,实验实训仅仅停留在验证阶段,脱离了实际工作岗位任务要求,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纵观我国现行的高职教育,教学结构依然沿用传统的结构模式,从根本上没有脱离凯洛夫“注入法”的束缚,教学过程依旧是单向传输结构。其表现形式就是记忆水平的教学,学生对教师的传授只是简单的模仿,完全处于被动、受教的地位,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导致知识难以接受,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
2、新课程模式改革
创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是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其目标是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这既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更是时代赋予高职教育特殊的历史使命,而且是培养全而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高技术人才的重要条件。
为进一步深化高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本项目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课程设计开发,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和开发模式,根据企业调研确定职业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技能(应知、应会)的标准要求,将实际的“工作”与“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高职“课程”内容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开发,在实训室模拟真实的工作过程进行教学组织实施,以实现教学和企业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二、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
首先,“课程”是矿井通风与安全等专业的优质技术核心课程,在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促进作用,课程面向的职业岗位是矿井安全监测工、开采、通风、瓦斯检查等工种。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煤矿企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备矿井通风与安全参数的测定、施工、维护、设计、管理的高技能人才。
再者,坚持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要求的“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的精神为指导,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探索和实践“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先进理念,打破学科体系,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内容,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要求,以“工学结合”为途径,建设“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形成校企合作、共同实施教育的机制。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课程设计理念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完成工作化的学习任务为基础,在学习中获取理论知识,在工作中锻炼职业技能,课程力求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特点,采用校企结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设计课程,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建设体系。课程开发与设计如图1所示:
2、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开发
(1)课程开发与内容设计。课程体系开发遵循“目标职业群职业调研/职业资格研究核心岗位群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学习情境(课程内容)设计最后教学组织设计”,构建以项目为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组织课程组专业教师、相关课程专家对企业岗位情况进行认真分析,进行专业调研,确立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针对毕业生可能从事工作的性质、任务、岗位责任等基本情况选定实践专家,再由实践专家、课程负责人以及专业教师召开研讨会,构想典型工作任务框架,三方汇总典型工作任务调查结果,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详细描述,专业教师、课程专家针对学习领域的描述,确立课程设计方案和课程标准。
根据工业现场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的需要,以煤矿综合监测监控系统应用技术为载体,课程内容围绕工业现场典型的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展开。课程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煤矿安全标准规范的掌握,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创业品质、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程学习领域的确立。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重点,与行业企业结合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职业教育的学习领域课程,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通过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学习目标、学习与工作内容、学时要求、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说明、学业评价方式等内容确定的教学单元。学习领域设计流程图如图2所示:
本课程设计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将其划分为初学型、能学型、专学型三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并以任务为载体,通过其实施,促使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3)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课程教学情境设计能完全体现课程的教学特色:一是工学结合特色,完全采用工程案例,项目载体即是现场工程项目,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第二是开放性教学特色。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开放的环境,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学习动能呈逐渐上升趋势,教师的角色由讲解型转变为指导型,学习动能相对要渐渐减小。教学情境演变过程如图3所示。第三是将职业标准融入教学,课程应用技能作为通风与安全专业考证的一个子项目,是企业通风监测工技师考证的必备技能。
(4)课程教学组织设计。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过程来进行教学组织。 综合当前传统探究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和案例教学的特点,把学生的学习训练有效融入工程任务完成的过程中, 让学生积极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真实的项目展开,课程内容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重构、序化,体现教、学、做理论实践一体化,重新开发了课程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学习情境描述、考核标准等教学资源。
(5)教学手段与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课程内容及教师的教学特点,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演示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与学的效果。要模拟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紧贴生产实际,提高课程岗位实习的适应能力;采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地展示实际工艺过程,规范工艺操作要领,提高对系统故障原因的分析能力。
3、课程建设目标
要突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重构课程体系。针对实际工作体系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并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结构。传统学科型课程是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
要打破学科型课程教学以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实施方式,形成主要进行任务实施、学生主动构建融教、学、做一体的实施方式;改变单一的学习模式、课堂化教学环境,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
4、教学模式的创新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参照煤矿企业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由煤矿企业工程技术专家、学院教师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小组,经过反复研讨和论证,制定了《煤矿安全监测监控技术》新课程标准,使课程开发多元化。
(1)课程结构项目化。打破了传统的课程结构模式,将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的工作过程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学习项目,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工作任务的转换。每个项目包含有若干个工作任务,其内容包括相关知识、任务实施、工程案例、事故案例等。任务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2)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方面的综合、职业技能与知识创新的综合。在课程开发时,注重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相一致,使得课程载体由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具体的任务。
(3)课程实施一体化。首先要聘请煤矿企业工程技术专家负责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教师、“工程师”为一体;其次做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将教室搬到实验实训室或现场,融教室、生产车间为一体。为检验课程教学效果,注重落实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督导评价和社会评价环节,我们建立了相应的评价规范程序及方法体系。
(4)“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课程目标设计既要注重技能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能力,树立 “以人为本 ”的理念,把培养煤矿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岗位群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服从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设计理念,走出去,请进来,以其成长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构筑由低级简单任务到高级综合任务的框架,系统化地设计工作过程。
三、结论
围绕煤矿通风监测工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实施课程建设,新课程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工作任务驱动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融课程建设与企业岗位一体化,开发与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课程模式目标取向由“知识本位,能力本位” 模式改革为“素质本位”模式的课程;课程的“现实目标”取向改为“未来目标”取向。选取实践专家成长所经历的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和实习实训项目,学生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与实施,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以煤矿综合监测监控系统应用技术为载体,选取课程的教学内容,开发出了典型的学习任务。
“现实目标”只注重传授已有的技术和管理规范,使就业者能熟练地运用这些现成的技术和规范从事生产和管理,成为能胜任现有职业的“乐业者”。改为“未来目标”取向,既要立足于现实,还必须着眼于未来,必须注重学生全面职业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进行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作为现代人基本素质的教育,提高人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公关能力、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等关键能力,以适应21世纪工作环境、人际环境、思想环境的动态变迁和时代信息化的生活大环境。
通过课程开发与建设,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及实践能力,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专兼职“双师”型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陈至立 在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r].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北京,1999。
[2]赵志群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
[3]姜大源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4]朱强 江荧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5]梁小婉 基于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的创新教育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6)13-15。
[6]王萍 过程方法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j].长沙大学学报.2005(5):18-21。
篇6
关键词:安全专业;师资建设;培养方案
作者简介:杨春海(1977-),男,甘肃高台人,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讲师;袁荣鑫(1962-),男,江苏常熟人,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江苏 常熟 2155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81-02
当前我国工业安全生产状况总体基本稳定,但形势依然比较严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企业的种类和规模的快速扩张,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并有一股上升的势头,仅从媒体的报道来看,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1-3]
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有思想认识的欠缺,有专业技术的缺失,同时也有管理层面的松懈,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国专业安全技术人才的现状与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不匹配。
随着工业企业技术和管理的不断发展,安全事故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经济特点,即发生事故的类型都与当地工业企业的种类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石油、化工行业企业集中的地域,频发事故一般多为火灾爆炸、泄露中毒、高温烫伤等事故,制造业集中的地区,频发事故多为粉尘危害、噪声污染、人机安全事故等。
无论何种事故,对安全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迫切程度也有明显的地域经济特点。但是,对于我国培养安全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来说,安全专业的分布特色,还无法完全满足地方对安全技术人才的需求要求,特别是对于地方院校的新建安全专业,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
一、我国高等院校安全专业的学科设置情况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础。[4]安全专业的学科建设也不例外,不仅要培养适合目前市场迫切需要的人才,更要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需要出发,统筹学校未来的发展定位和社会未来发展的需求。
我国安全专业学科的设置,经历了一个从“立足学校特色专业”向“大安全”方向发展的一个过程,其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安全科学领域对“大安全”方向发展的极力推崇,但是是不是所有发展安全科学专业的院校都要奔着这个目标去挤这个“独木桥”?笔者并非完全赞同。
从其他专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一个专业乃至学校的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大多是从刚开始一个学科甚至是一个学科的一个方向逐步拓宽,逐步发展,再拓宽,再发展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都是从一个“点”,逐步壮大,最后形成能够在全国有影响的院校,安全专业也不例外。[5]在地方院校新建安全专业初期,无论是对专业的理解、师资力量、资源积累,还是社会的认可和支持都还不完备。一般大多情况下是依据某些特色专业,以此基础为依托,建立相应特色专业的安全学科,例如,依托机械专业建立安全专业,一般在专业设置的基础课大多为机械安全,依托化工专业的安全专业,一般的专业基础课大多为化工安全课程,矿业工程建立的安全专业课,大多以矿业安全课为专业基础,这是安全专业建设初期的通用做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比较务实,走得都比较“稳”,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逐步转向了向“大”而“全”发展的方向,最后都能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其原有特色安全专业有一定程度的淡化,但是最高端的学术研究、学术成果依然是在原有特色专业的基础之上。
形成这种发展规律有其必然的原因:
第一,对安全学科的本征认识不清,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安全学科起步较晚,各专业建设负责人只能从本身擅长的知识结构和对安全科学的认知来制定学科建设规划。
第二,学科建设队伍在不断的建设过程中加深对安全学科的理解和认知,然后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强化。在此过程中,无论是横向科研项目还是纵向科研项目,“半路出家”的教师获得几率相对较小,这就给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带来一定阻力。
第三,在试图不断拓宽学科专业方向的过程中简单化增加了学科方向的课程设置,而相应学科方向的师资队伍力量的转向相对滞后,使大多“半路出家”的教师授课压力加大,同时也使学生课程量负担过重,在短期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第四,实践教学环节难以达到培养目标。由于专业建设在原有特色基础上拓宽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还是学校配套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场地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这就给拓展初期的专业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
第五,目前发行的教材没有跟上“大安全”的时代要求。由于安全科学专业起步较晚,教材起初都带有相当的特色专业特点,这就使得“大安全”专业建设的要求和意愿很难被满足。
第六,用人单位的需求还是以特色安全专业为主,使得学校培养愿望与就业用人单位的人才意愿产生了错位,造成了学生就业的困惑,目前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工科院校毕业生的特点
工科专业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毕业后均工作于各种工业生产的第一线,其工作环境大多存在有粉尘、噪音、振动、易燃、易爆、高温、高压、腐蚀等危险源。据统计,我国约有5O万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职业危害的人数超过2500万人,职业病的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和新增病人数量居世界首位。每年因工伤事故直接损失数十亿元,职业病的损失近百亿,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
因此,无论是对自身职业卫生保护来说,还是对企业、社会和国家而言,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和较高的安全理念,无疑意义重大。
虽然大多数企业工厂都配有专职的安全人员,由于我国安全建设领域的不足,很多的专职安全人员受自身素质所限或者是受到客观条件和历史因素的限制,很难将安全隐患降低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如果工作在第一线的人员具有较高的危险源辨别能力和安全技术知识,就可以及时发现第一现场的安全隐患,将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避免很多事故的发生。
此外,工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基层锻炼成长,一部分可能会进入企业工厂的领导岗位,如果具备了较高的安全管理素质和安全隐患意识,那么必定会改善整个企业、整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严峻的安全形势,为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职业卫生环境以及国际声誉作出极大的贡献。
三、地方工科院校新建安全专业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根据现有实际情况如师资、实验室条件、地方资源,稳扎稳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优势资源,首先建设出特色的安全专业方向。
二是加大师资建设力度,及早做好长远规划,包括师资力量配置、师资的进修培养等。
三是平衡好“特色安全”和“大安全”的关系。在学科建设中,不能简单地把培养适应所有行业的安全人才作为目标,否则往往会使培养的学生掌握的知识多而不精,感觉什么东西都能干,结果做每一样事情都费力[6],无法满足企业用人期望值。
四是建好学科团队是关键。学科带头人要具备站在学科前沿带领一个群体不断取得学术成果的能力和水平,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保持稳定发展,在学术上要有成就,在工作作风上要刻苦、认真,管理上要科学民主,团队成员之间团结、奋进,积极进取,就会为一个学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高水平的师资梯队,就有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也就有了取得高水平成果的必要条件。
五是认真做好学科培养方案的论证,这一点尤为重要。培养方案的形成,关系到教师教学科研的重心,关系到学生对安全专业的“认识特色”,培养方案制定得好,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就业机会都得到很好的提高,尽可能减少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弯路。
六是重视实践环节。特别是初建专业,本来实践环节就非常薄弱,如果不重视实践教学,培养的学生都“眼高手低”,只是掌握了一些“死”的感念和理论而已,毕业后很难胜任实际工作,更谈不上创新,同时也会限制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可行性的几点建议
1.建立合理的学科队伍
学科队伍承担着学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改革的实验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学科生存的基础。一个合理的学科队伍,应该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鲜明且有优势的特色,符合学校学科规划目标(往往以服务地域经济发展为目的),同时具有前瞻性的目光和巨大的凝聚力;能及时加强对外交流,掌握学科前沿和行业方向。在合适的阶段适时进行进修培养,便可以健康茁壮成长,培育出令人喜爱的果实。
2.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
有了合理的学科队伍,必定会发挥每个师资的力量和优势,因此,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就显得顺理成章。值得注意的是培养方案应根据学科队伍的发展、学科前沿和行业动态以及地域经济特点及时进行修正。
3.重视课程实验
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应多开实验项目,实验设备尽可能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因为由于技术的发展,往往实际生产第一线的设备相对比较先进,因此需要实验课程的实验仪器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同时,试验过程中尽可能缩小分组人数,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
4.重视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实习尽量选择具有普遍安全问题的工厂(单位)和地域经济特色的企业单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可有针对性将一些科研问题作为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毕业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要以特色为依托并逐步向外拓宽
这个过程不可急躁,但又不可不做,逐步加强安全专业学科与其他专业学科的交叉,只有这样安全工程专业才能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途。
6.加强学生素养能力的培养
安全学科内涵丰富,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运用基础知识进行不断自学进化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极强的责任心,因为学校最终的目的是培养社会认可的高质量人才。人才的内涵包括知识技能的培养,同时还包括能力素养的培养,因而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一个特殊的新建热门专业,在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的专业建设初期,这一点尤其要注意,这涉及到一个专业面对社会考验能否满意通过的问题,也涉及到学科建设长远的发展前景问题。
7.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与力量
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探索建立长效、良性的与企业互惠发展机制。充分利用社会、政府、研究所、企业、公司等资源与技术,全方位促进学科的积极建设和健康发展,特别是加强校企合作,可以达到互惠互利,既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又为学科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近期三起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通报[Z].2012-10-15.
[2]殷文韬,傅贵,袁沙沙,等.2001—2012年我国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特征及发生规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141-147.
[3]李亚斌,邓永军.企业安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大众标准化,
2003,(3):40-41.
[4]李晓群.学科建设的要素及原则[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
(9):39-40.
篇7
推崇务实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学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强化过程管理,倡导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着力提高办学水平。首先,教学过程管理机制在实践中日趋完善,采取分层管理的有力措施,形成了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三级教学常规监控机制,开展定期与不定期、定向与随机、分阶段普查的教学工作考核,职责明确地规范教学各环节,有效地稳定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其次,以教研组为单位,加强教学研讨,认真制定学期教学研究计划,明确研究重点。要求各科教师以优化课堂教学、规范作业布置与批改为着力点,探索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注重个性化教学设计。与此同时,在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中,学校注重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定期组织召开班主任培训会、经验交流会,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指导、考核。同时,贯彻落实班级量化管理细则,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充分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学校还关心教师成长,引导教师自觉学习先进的教改经验,增强其创先争优意识,由此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夯实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率
在新一轮的课改实践中,学校更新教学观念,在“注重基础、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着眼素质、关注发展”上狠下工夫。45周岁以下的教师全部参与了课题研究,按照“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动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实在工作中”的要求,结合日常的课堂教学和教育工作,不断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坚持写教育日记、教育案例或教育随笔。同时,为了加强对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指导力度,教导处还对集体备课进行了改革,要求组内学科教师坚持每周两次集体备课,强化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务必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并根据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确定各自有效的备课方法,形成了“讲、练、考”有机结合的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此外,学校还积极构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为青年教师多方面创造条件,提供培训机会,令其获取先进的课改信息,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校还要求青年教师坚持做到每天上一次校长点课,每星期开展一次组内听课、评课活动,反思自身缺失,吸取他人长处,在磨练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倡导学生为本,促进健康发展
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生过硬的素质和学校良好的学习风气。为了使每位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学校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贯彻“尊重”这一管理原则,积极主动地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还建立了单亲家庭学生档案,制定对单亲家庭学生思想疏导的具体措施,不疏漏对每位学生的成长引导。在学生学习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精心挑选优秀班主任,坚持班主任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结合、思想教育和规范管理相统一的教学理念。要求各科教师努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畅通和家长的联系渠道,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校还重视利用早晚自习时间,加强对学生作业完成、课前预习等基本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同时,学校认真落实市教体局提出的“盯、关、跟”战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做好学生的“培优、促中、转差”工作,为有效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
篇8
【关键词】护理安全;护理技术;教学作用
护理安全教育主要是指在患者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未出现法律规定外的机体结构功能缺失及心理上的损害、缺陷及障碍等[1]。在临床实际情况中,患者的病情及个体差异较大,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护理操作,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反应做出及时的调整及预防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2]。本文选用见习护士生54名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作用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6月到我院见习的见习护士生54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名,其中观察组,男2名,女25名,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0岁;对照组,男1名,女26名,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1岁。两组护生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培训方式
对照组护生学习传统的护理技术操作教学,观察组护生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护理安全教育的学习。
1.2.2护理安全教育教学
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具体为:(1)教学过程;教师要按照工作制度所拟定的具体实施、操作目的、操作过程等讲解给实习生,安排相关教师以目标的确立、如何实现目标、目标能否实现这三个点进行教学模式的制定。将临床重急症护理的真实案例贯穿到教学中去,定期举行相关医学法律专座,以此提高实习生对医学法律的认识及意识,提升其对护理安全的重视程度。实际教学中可分三个阶段开始:第一,分析阶段;由教师引导实习生对自身所学目标、学习需求和任务的完成进行深入分析,从实践中找出问题并解决。第二,教学设计阶段,主要是对教学条件的明确以及给实习生提供所必需的的教学内容,开展对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技能层次确认的工作[3]。第三,教学开发阶段;教学方式的选择要具体,同时,要为学生提供具体针对性的实操练习及拟定测试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实习生建立起护理安全意识,保证其护理技术能够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熟练进行。(2)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活动主要包含认知阶段及强化阶段,首先,认知阶段主要是保证实习生能够对护理的实际操作有一定的熟悉程度,教会实习生能够对护理操作的风险有一定的判断,同时能够对遇到的风险进行相应措施[4]。强化阶段是让实习生对自己的护理基础有一定的了解,明白自身的实操技术是否正确评价、护理动作是否安全、有效等,在实际临床护理干预中能够对患者的心理变化有敏锐的察觉性。
1.3疗效评定标准
实习结束前,分别以护理部所制定的护理标准理论及操作技能的考核标准对两组护生进行相应的项目考核,考核的总分为100分。其考核结果评定为学习目标完全实现、学习目标部分实现、学习目标未实现三类。记录两组护生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践能力及理论能力评分中的对比
1年后,观察组护生的实践能力评分及理论能力评分分别为(90.55±5.57)分和(94.22±4.21);对照组护生的实践能力评分及理论能力评分分别为(81.09±6.23)分和(80.01±5.52)分。其考核评定的最终结果,观察组护生学习目标全部实现21名,部分实现4名,未实现2名,学习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护生学习目标全部实现17名,部分实现5名,未实现5名,学习有效率为81.5%。观察组护生的学习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实习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实习期间出现患者坠床不良事件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对照组实习期间出现患者坠件3例、感染事件2例、护理用药错误事件3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6%。观察组护生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理期间出现不良事件对患者所造成的影响难以评定,严重时可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住院时间延长、生命存在威胁等,还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纠纷[5]。因此,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作用,本次选取实习护士54名中,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6%,而观察组对于护理技术操作教学融入护理安全教育的学习有效率为92.6%,高于对照组的81.5%,同时,观察组的实践能力及理论能力评分中均优于对照组,从而说明了护理安全教育在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重要性。在实际的临床护理中,因患者病情的不同及个体的差异都会成为护理技术操作不安全的影响因素,为此,在对实习护士进行培训期间,务必加重护理安全的相关知识,提高实习生在护理干预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加强实习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应对能力,减少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6]。终上所述,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教学的同时融入护理安全教育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实习生在实践中的护理行为能力及应对能力,强化其护理基本知识,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马明翠 韩秉锡 单位:吉林省通化市卫生学校护理教研室
参考文献
[1]李荣杰,史春红.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在护理安全教育中的运用实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5,(02):22-23.
[2]肖敏,黄惠榕,黄秀钦.护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细节管理教育[J].光明中医.2013,28(05):1074-1075.
[3]林丽萍,黄玩英,曾素华.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5):70-71.
[4]李利,何利萍.微型教学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10):936-937.
篇9
学校教学工作总结范本一一学期来,我校的教学工作在进一步贯彻落实“xxxx”重要思想指引下,在乡中心小学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学工作始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打造特色教育的精品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深化教育科研,加强队伍建设,狠抓教育管理,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理论学习,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本学期我校把各方面的工作都纳入到课程改革的体系中来,继续完善和认真落实好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本学期我校以中心小学制定的《教育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方案》和《XX年学校工作意见》等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要求为准绳,学校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其开展。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等严格按照中心小学的要求来完成。做到常规抓实、抓严。切切实实地加强了对“实施课程”的指导。
1、加强学习,立足校本培训,全员参与。重点学习《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标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大纲)等文件。学习时做到了“三落实”即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落实。通过学习,明确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和任务,相关政策和措施以及新教材教学的具体操作等。
2、加强新设课程的实施研究。特别重视研究了综合性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从而真正把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逐步内化为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和具体的教学行为。
3、本学期选派优秀教师上了多节示范课,提高了全镇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认识,提高了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整体推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4、大力宣传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形成课程改革的共识,创设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
5、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通过一系列活动,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我校有众多教师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如汤昌珍主任获全国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三等奖,获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竞赛二等奖;刁以东主任获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竞赛二等奖;丁荷平老师获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获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竞赛鼓励奖;汤新萍老师获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获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竞赛鼓励奖;黄瑞萍老师获乡小学综合科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丁桂华老师获乡小学综合科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康招君老师获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竞赛鼓励奖。另外,学校汤昌珍主任、刁以东主任、丁莉老师还积极地向县局教研室编印的《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投了稿。
二、加强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与教师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我们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本学期的中心工作来抓。做了以下工作:
1、通过期初摸底,深入分析各班现状,根据各班教学质量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寻求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2、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进一步抓实教学流程管理,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督查指导。一学期来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每位领导的听课不少于30节。
3、建立规范的教育秩序,本学期我处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来开设课程,安排课时,制订教学进度,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
4、强化教研、考研,坚持效率第一。认真组织了期中、期末考试。5、抓好特色教育,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
三、大力抓好队伍建设。
良好管理体制和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1、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重在全程管理。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和自学考试。
2、抓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本学期启用了一批既肯干又能干的骨干教师,把他们安排到教学的重要岗位上去压担子。通过组织理论学习为他们“充电加油”。
3、以科研为先导,以课题为载体,在教学与科研中优化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
本学期,在全面推行课程改革和理直气壮抓教学质量的新形势下,我校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不足,展望未来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上下一心,负重拼搏,与时俱进,共创我校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学校教学工作总结范本二光阴荏苒,日月如梭。20xx年学年度工作即将结束了。本学期认真落实了镇小学中心校的工作目标和本校的教育教学,继续突出抓好教学这一中心工作,重心工作,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我校的“四配套”工程的实施工作。全体教师同心同德,与时俱进,较好的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本学期我校主要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德为冠,全面落实德育工作。
本学期我们校组织全体教师重温了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理论及xx在xx年教师节会议讲话,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是我们做好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论依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学习时间周周得到落实,我校采取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每周坚持集中学习2小时,其余时间自学,边学习边写,每人本学期不少于18次。通过学习增强了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了教师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主人翁意识和育人意识。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为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做顶天立地的好少年,突出抓好《小学生手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具体的做法是:
1、xx大前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育,并将规范的内容进行细化考核。
2、严格升降国旗制度,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
3、充分利用班会、校会,落实《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本校在10月28日开展了一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讲座。11月初我校举行了“感恩”活动演讲比赛。
4、学校举行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举行了跳绳、踢毽子、拔河、冬季长跑等比赛。让学生参加一次次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受到一次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锻炼了学生的体能。
5、安全工作常抓不懈,20xx年9月5日,我们校开展了一次法制安全讲座,教育学生平时要自我保护,提高了学生安全自我防范能力,特别是家长不在的时候,学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做一些危险的事情。同时又利用板报、班会、校会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加强常规管理,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我校的“四配套”工程的实施工作。
1、抓好教育管理。本学期对教师业务提出的新要求,要求教师将新要求落实到工作的实处,教师要不断主动的“充电”,研究教学新方法,走自己的路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本学期我校有2名同志在读大专,2名教师读本科,1名同志参加了铜山县英语教师的脱产培训,这样为暑后全面开设小学英语奠定了基础。开展读一本教学专著的活动,边读边写体会,每周不少于800字,装入个人档案袋,充实了教师的业务基础,朱晓敬教师的质量较高,体会较为深刻。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本学期我们校真正落实了“上课七反对”制度,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向40分钟要质量。通过听课评课,使每位教师都能取长补短,把新课标、新理念落到实处。检查评比是实施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业务主任两周一检查教师备课作业,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每次的检查结果进行量化积分,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2、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每次集中备课定中心发言人,根据本校教科研课题定内容,定教材,使集体备课真正能成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方法。
3、认真组织质量抽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10月份我学校六年级骨干教师有病请病假,朱小静、王霞光两位老师在自己课务重的情况下,勇挑重担分别临时担任英语、语文的教学任务,为我们参加镇六年级第一次月统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奠定了基础,为有利于更好地下一步进行教学,通过月考分析找出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全体教师会上认真地剖析不利因素。今年的期中统考中我校有五个全镇第一,(全镇共20个第一我校占四分子一)分别是以年级语文,四年级数学,四年级英语,五年级数学,六年级数学。一个全镇第二,在我校一共十个教师(两个代课教师)情况下我校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教学成绩,这也是全体教师付出辛勤的汗水的具体的结果。
4、抓好教师管理。每周周一召开教师会,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认清当前的教育形势,树立竞争意识,平时学校领导经常带头遵守学校的考勤制度,外出开会、办事尽早、尽快回校后将功课及时补上,教师每天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校,任何人不准随便缺课,有事要请假,每周公布一次教师出勤情况,并纳入了校对人的考核。
5、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学初,我们在小学中心校的指导下,成立了校阅读领导小组,同时制定了校阅读计划,为了实施这一计划:首先我校先在校园内营造阅读氛围,让每面墙都凸现阅读特色,其次在班内布置了“美文诵读”、“英语天地”“习作欣赏”“古诗欣赏”。第三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全体学生都捐5本书放在图书角,真正达到资源共享,第四我们让每位教师都利用自身的特长上一节阅读课。小学中心校的领导在阅读检查中一致认为我校工作踏实认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6、“四配套”工程是我们省教育工作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我们校今后的教育、教学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办好这件好事。为迎接省“四配套”工程验收,我们校朱晓静、王侠光、张磊、张贤四位位老师起早贪黑的在分担的科室教室里按上级的要求工作,放弃了两个星期天休息的时间,从不叫一声苦,一声累。特别是朱晓静、杨莹、王侠光等几位老师为了不耽误白天的正常的教学工作,为了不耽误“四配套”的进度这几位教师充分利用晚上加班加点,那几天天气特别的冷,几位教师不顾寒冷一直工作到近十点才会家,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众所周知我校在职教师8人,当时一人病假,去实施具体工作的教师就更少了)
7、加强安全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坚持谁班的学生谁是第一责任人,放学路队哪队学生出问题,由包队教师负责,学校领导经常检查校园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检查情况,我校实行关大门封闭式的学生管理方法,对往来人员要登记入册,本学期我校没有一起学生事故的发生。没有一起失盗现象,确保了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确保了国家的财产不受损失。
8、后勤管理进行了从严要求,按上级指示做,有事先,精打细算,把钱用在刀刃上。本学期我校学生收费严格按上级的要求,不乱收乱支,做到收费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把特困学生免的课本费及时送到家长们的手中,使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党的温暖。
三、以科研为龙头,促进学校教学的整体工作
1、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更新教育观念。本学期我校教师人人读一本理论教育书籍,并做出一本,每篇内容不少于400字,且有感想,学校定期检查,指出优缺点,改正错误。
2、开展五个一学习,人人做研究型的教师
我校教师人人读了一本教育理论书籍,记了一本学习笔记,做了一项小课题研究,开了一次研究课,写了一至两篇教育论文。在此基础上,人人参与写《教师专业日记》,真实详细的记录了教学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本学期我校教师写教育、教学论文达10余篇。
3、教育科研“手拉手”,以科研兴校
10月份,我校教师到郑集实验小学、柳新实小、马坡小学、何桥小学、参加了听课共派出30多人次。他们认真地聆听精彩的报告,,仔细地观看,专心的思考,刻苦的钻研,深刻的感悟,他们感悟颇多,学习借鉴了他们的优秀经验。回到学校后,我校也组织了“我的研究课”的专题活动,人人参与。通过这一活动,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得全体教师如身临其境的学习,受益匪浅。
四、加强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
本学期我校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了校园集体舞。特别是11月7号我校积极参加镇小学中心校组织的足球比赛,在教练员张辉的指导下我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获得了镇小学比赛第二名。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本学期我校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成绩面前也有不足的地方,问题有如下不足之处:
1、由于学校我校师资力量不足。(十位教师就有两位代课教师)制约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不能正常地开展。
2、班级管理方面,个别班主任责任心不强。
3、教科研方面,教师跟不上形势,存在怕吃苦的现象。
篇10
一、教学能力
1.教学设计
(1)确定目标。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教学目标,另一个是培养目标。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教学目标分为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职业学校侧重于技能训练,即技能目标为主。
(2)教学情境。职业学校的老师,应该是教学情境的设计者,也是教育教学这个舞台的导演。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是一线实习老师目前教学改革中不懈的追求。
(3)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要实事求是地看待每位学生。学习计划因人而异,应该是对每位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目标要适宜。
2.教学实施
职业学校特点是技术技能应用型学习,学生也多是基础有问题,受过挫折的。因此,在学习中更应注意,给学生多些温暖,注重情境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
(1)引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树立自信心。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吸引学生兴趣。这样有益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参与。自信心是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我的价值。它会使人激发出无穷力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要教会他们正确地看待自己,要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后进生。是国家需要的有用的人才。人们常说“行行出状元”,从发展的眼光看,将来职业院校学生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比别的职业差,都是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不可或缺的职业。学生应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笔者认为,理论定义、概念的内容不能一次讲得太多,要给学生消化回味的时间,要让他们多实习,带着问题学。学生们能看到自己的亮点、希望,自信心也会逐步地培养出来。
(2)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教学时做好讲练结合,理论学习与技能学习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对技术工作的过程和环境进行整体的感悟和反思。
(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加强训练。根据学生不同的进度、条件和层次,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对比较难的动作先是分解模仿,再连贯起来掌握,最后协调熟练。不断地变换训练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相互观摩技术表演等。把复杂、刻板、枯燥的技术技能练习分解开来,使其变得简单。
(4)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无论是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多媒体教学都是比较适宜的。采取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能够改善教学效果。此外,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书刊资源,能够使得教育功能多样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3.实习组织
(1)做好市场调研。调查对实习的学生组织安排及做法,所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学生不适应企业的原因,企业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等。
(2)选实习单位做好双向选择工作。安排学生实习时,学校要本着优先选择那些口碑好的、有信用的、曾与学校密切合作的,管理规范的,并且相对稳定的,具有一定规模且有影响的对口企业,同时要注重企业的技术设备配置情况。
(3)做好学生的准备工作。为尽快适应企业,要求学生有思想准备,进一步了解企业基本生产过程、流程和具体生产工艺内容和步骤。通过实习,学生能够知道所学专业对应的先进和典型工艺过程区别在哪里,深入了解所用设备工装、加工方法、检测手段。
(4)确保实习效果。在实习中,实习老师要随时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纠正出现的错误问题,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加深印象。
(5)与实习单位间的沟通合作。要时刻关注了解学生情况。学生在企业里如果出现问题、差错,企业一般会简单化处理,如扣工资或辞退。学生最后又找到学校,这样使企业把麻烦、包袱又丢到学校。笔者认为,应尽量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对有合作意向单位,学校应当主动为企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助企业培训员工,使企业逐步认识到学校对企业有帮助的,学生是企业的希望,是企业的后备力量。
(6)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学生要自己识别所处的实习环境,分析潜在的健康安全隐患,并能掌控危险的方法,确保安全。学生要树立健康安全意识,准确了解企业内部危险区地点及物品,做到心中有数。工作前了解掌握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工具性能,安全装置是否完好,正确掌握操作和方法。组织学生参加所从事的专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的考试,要求人人合格,在此基础上动员学生参加保险。
4.教育教学评价
(1)全面评价学生。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既要有结果性评价,又要注意过程性评价;既关注总结性评价,也关注发展性评价,强调专业成绩与能力评价相结合。
(2)自我评价。首先,学生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其次,与他人对比来评价自己;再次,自我分析,评价自己。对别人的评价要吸取别人对自己评价中肯的意见、合理的部分,减少自我评价的误差,不断反思自己。
二、交流与沟通能力
1.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与学生的交流通常是双向的过程,应在充满理解、融洽、和谐和情感的氛围下进行。要做一个认真的聆听者,站在学生的角度,成为学生的倾诉对象,给其提供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时间和空间。
2.与同事合作沟通交流
与同事相处应本着团结的原则,在竞争的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要多动脑筋想办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自己的教育抱负。与有共同发展愿景,有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的老师联手,形成彼此互补各具风格,具有和谐充满正能量的群体。
3.与家长沟通,促进学生发展
班主任是代表学校与家长联系的纽带,应当以发展的眼光不断地研究工作方法。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保持与家长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及时地向学生家长报告本班情况和计划,向家长提出协助学校教育孩子的建议和要求,征求家长对学校班级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及时指出学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等等。要给学生及家长留有余地和空间,让他们看到希望。
三、自我发展的能力
1.反思改进教学工作
(1)毕业生就I和用人单位信息。从一次性就业率、起薪、岗位稳定性看毕业生分配情况,从企业经营情况、从业人员情况、行业政策发展情况、企业对学生需求情况,从企业对相关技能品德与态度的要求看企业对专业发展空间。
(2)提高教学质量。收集分析相关信息,进行教学反思,同事同行交流,向专家请教,找出不足和差距,从而改进教学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
2.对教学中问题需要研究探索
(1)提高老师的能力。老师不仅是一种专门职业,还要有专业素养,而且包括一定的科研能力。老师的探索和研究是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现实需要与问题的重要途径,是针对性和应用性并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