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04-06 00:32: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际交往心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际交往心理学

篇1

首因效应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时给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我们常说的“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就是首因效应的作用。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你加强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不然则会导致另外一种效应的负面影响,那就是“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 这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利用近因效应,在与朋友分别时,给予他良好的祝福,你的形象会在他的心中美化起来。这种美化有可能将会影响你的生活,因为你有可能成为一种“光环”人物,这就是“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 当你对某个人有好感后,就会很难感觉到其缺点的存在,就像有一种光环在围绕着他,这种心理就是光环效应。“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在相恋的时候,很难找到对方的缺点,认为他(她)的一切都是好的,就连别人认为是缺点的地方,在她(他)看来也是无所谓的,这就是种光环效应的表现。光环效应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让人很难分辨出好与坏、真与伪,容易被人利用。

篇2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 心理 辅导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体现,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人生幸福的保证。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个性保持正常、生活具有幸福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顺利渡过大学生活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大学生实现其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1.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一种需要,它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青年期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尤其是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大家都努力通过人际交往来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使人精神愉快,充满信心,而且会使人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

2.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量的不断地增长,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大学生通过人际交往,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不断完善自己的经验,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因此人际交往不仅是一种获得和交流知识信息的社会活动,也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人际交往不但能够使人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而且信息的沟通又必然成为大学生成功道路上的剂。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心理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一)对交往认识不够,缺乏正确指导。在思想上,对交往的认识不够。在调查中发现,在对问题“你有几位知心朋友”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选择知心朋友在“5位以上”的只有26%。在回答“如果求帮助吗”的问题时,有高达75%的学生选择“不会”或“不清楚,只有25%的学生选择“会”。在回答“学校有关提高社会适应与社会交往能力的讲座多不多”的问题时,有高达57%的学生表示“几乎没有”,36%的学生表示“偶然举办”。在回答“周围的老师是否向你强调过提高人际沟通,加强社交能力的重要性”的问题时,高达64%的学生选择“从不强调”,24%的学生选择“偶尔强调”,选择“经常强调”的只占12%。可见,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缺乏正确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二)交往中不够自信,缺乏积极主动性。

斯宾诺莎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命题:“我们的心灵有时主动,但有时也被动;只要具有正确的观念,它必然主动,只要具有不正确的观念,它必然被动。”调查中,有34%的学生在交际与交友方面较被动,6%的学生在交际与交友方面的行为困扰较大;22%的学生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有4%的学生极易受窘。同时,在回答“对于团体(学生会、社团)或非正式的组织,你是否参加”的问题时,有高达62%的学生选择“不参加(32%)”或“偶尔参加(30%)”。

(三)交往能力不强,缺乏交往技巧。

孔子日:“不学礼,无以立。”礼仪虽然有时会表现为细枝末节,但却体现着交往主体的精神和品性。在答“能否在他人面前自由无障碍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问题时,有高达64%的学生选择“不能准确表达自己”,还有18%的学生选择“因为害羞不敢表达”,仅有18%的学生表示自己“很善于表达自己”。缺乏交往技巧,是大学生交往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在回答“你认为自己或身边同学人际关系不好的原因可能是?”的问题时,我们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感觉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缺乏技巧。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不懂得交际的技巧(24%)”,而且“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看法(18%)”、“不能听取意见(16%)”。为此大学生应认真学习交往的礼仪,应多参加一些校园内外的活动,从而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缺乏正确的恋爱观,与异往困扰。

作为处于青春期转型成熟的大学生,与异性之间的交往非常重要,然而我们的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在“你认为大学生恋爱的动机是(多项选择)”的分析中,排序依次为:“随大流”、“寻求精神寄托”、“克服寂寞”、“满足生理需求”、“寻找学习动力”、“追求美好爱情”。可见,相当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恋爱观以及不能正确处理和异往的问题。

(五)过分强调自我价值。“90后”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集全家之力培养一个孩子。他们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缺乏兄弟姐妹的竞争,缺乏理解和包容他人的意识.很容易形成惟我独尊的心理优势,同时,自我意识的发展要求对自己的各种需要和行为进行独立的选择和思考,希望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但经验不足、好冲动,善幻想等心理特征。过高的心理需求和较差的心理承受能力之间时时产生冲突,往往会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虚荣心强,过分炫耀自己,对人缺乏真诚,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从而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发展。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恐惧与逃避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形象极为敏感,他们希望自己以满意的形象投入交往。特别是希望在异性的心目中留下一个好形象。因此,这种对交往的过高的期望值,使他们在交往中时常显得手足无措,前言不搭后语,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大学生常常陷入焦虑、痛苦、自卑

之中.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日常交往。

(二)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嫉妒与猜疑心理。嫉妒有很多方面,有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发现自己的境遇不如别人,就会产生抱怨、憎恨,甚至愤怒等复杂的心态。猜疑是一种没有出路的心理选择.是一种由主观臆断所产生的不信任的情绪情感。

(三)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孤独与自卑心理。孤独是心理上的障碍,是一种心灵上的孤寂,找不到或者根本就不想找到知音,缺少心灵的默契。自卑,即因自我认识发生偏差,过低地估计自己,轻视或看不起自己。这类学生往往在学习生活中独来独往,缺乏交往的愿望和兴趣,有意远离集体,自我封闭。

(四)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敌视与冲突心理。人际敌视是指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由于没有及时解决相应的问题,使人际关系进一步恶化而产生的。处于人际僵局的个体之间几乎不再有人际交往。人际冲突是人际相处障碍的最高表现形式。虽然大学生的人际冲突具有突发性,出现的频率也不高,但是发生冲突时,个体的理智感下降,非常容易做出极具伤害性的事情,从而长久地留下心理创伤或生理损害。

(五)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追求功利心理。人际交往中的功利主义通常是指把交往作为手段,把利益作为追逐目的的一种交往方式。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功利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往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利益为前提:二是交往重物质利益,轻精神情感;三是交往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四是交往手段粗鄙化。

(六)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自我欣赏与高傲心理。具有自我欣赏心理的学生很不宜与他人相处。自我感觉奇好,喜欢出头露面,招摇过市,在各种场合都希望自己是中心,对别人的反应极其敏感。

三、高校心理辅导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人际交往应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1.人际交往应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人际交往对今后适应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较多。为了更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成长的需要,心理健康课的形式应打破传统讲授为主的形式,广泛采取活动课的形式,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解决学生中切实存在的交往问题。因此课程设置应根据大学生需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开设,各高校都应开设心理健康课。

2.加强对高校班团活动指导,满足大学生团体交往需要。

建议高校加强对班团组织的指导,班团组织管理应吸收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开展有益的团体活动。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团组织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高校的学生管理应吸收心理学专业教师参加,或在学生处专门设立心理辅导科,专门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工作。

3.加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主动性。

为了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应主动开展工作,采取讲授大学生心理卫生课程、实施小组心理咨询和个别咨询相结合形式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针对大学生交往问题主动开展咨询与辅导工作应成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任务。

4.对于学生认可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面谈咨询,进一步将该项工作常规化、规范化开展。心理辅导团体活动是学生接受度高,喜爱度高的活动,学生在团体中既能有效地解决个人成长中的问题,更促进了人际交往。围绕学生心理素质内涵需要,开发相应主题的团体辅导课程,将团体辅导课程化,定期开展。在调查中显现出来,学生对心理团体辅导的需求是希望主题化,有针对性,并且可以定期开展,课程化规范化。

(二)运用心理辅导方法,开展有效的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主要解决学生心理健康与成熟的问题,致力于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提高心理成熟度,增强认知能力、选择能力、适应能力,确立并实现有益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活目标。大学生生心理辅导的一般方法有疏导渗透方法、表扬鼓励方法、典型教育方法等,这些方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过程中运用较多、效果较为明显。

心理疏导渗透方法是指在高职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过程中,通过采取潜移默化、迂回灌输的办法。寓教于乐,而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方法,是一种间接教育方法,要正确分析形势,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方法开展心理辅导。要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使高职生明辨是非、坚信真理、抵制错误,激励高职生与正确的心理学理论进行比较对照,自觉学习和仿效,发展自己的健康心理。

表扬鼓励方法是指对高职生的长处和优点进行赞美和肯定的一种心理学教育方法。运用表扬鼓励方法,要针对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加以诱导,对高职生积极的心理行为适当地加以肯定,激发高职生的积极性,使其向健康方向发展。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对高职生要运用表扬鼓励方法,可以借助社会心理环境和高职生的群体压力,造成先进与非先进在精神荣誉和物质利益上的差别。从而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被表扬者则可以从这种差别上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使积极良好的心理态势得到进一步强化。

典型教育法点击是对高职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典型教育方法是指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教育帮助高职生提高心理认识的一种方法典型教育法将抽象的说理变成通过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来进行教育。从而激发高职生的思想情感共鸣,引导他们学习、对照及仿效。高职生的心理辅导是一项艰巨而又不容忽视的工作,在对高职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还必须坚持心理沟通、情感投资、心理相容、晓之以理、平等信任、实事求是等原则,充分注重心理辅导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这样,学校心理辅导才能真正为高职院校培养合格高技能人才起到保障作用。

(三)对于大学生来说,适应人际交往不仅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也是学生个体逐渐走向成熟和向成人转化的必要条件。健康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的形成,需要加强自我调适。

1.正确认识交往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大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时,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人际交往的特殊性、重要性,并在人际交往中,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心理,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扩大自己的心理相容度,摆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位置,摒弃那种对人际交往的无所谓的态度。

2.树立交往自信心,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在交往中,大学生应树立交往的自信心,根据新群体的实际情况,重新客观地审视自己,对个人和他人的关系做出正确的评估,了解自己在他人和群体中的位置及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差异,并在找出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一旦遇到心理障碍时,要积极与辅导员、教师及学院开设的心理咨询机构联系,解决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

3.自觉优化自身心理,完善人格和能力。大学生要优化自身心理,及时疏导交往中的消极情绪和不良心理,充分健全自己的人格,施展才华,表现自己特长,使自己的人格、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良好的心理与人格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克服自我中心过强、自卑心理过重、狂妄自傲、怪癖孤独等不良的人际交往心理。

4.掌握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应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要从自我做起,有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用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坦然诚实地走进学生群体。在人际交往中,掌握礼貌,主动与同学进行沟通,平等待人,注重言谈举止,重视人际交往的语言把握。同时,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对对方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尊重。

5.掌握正确的交往原则。诚实守信原则是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一条重要的道德原则,也是处理同学关系的一条基本公德规范。大学生都有独立的人格和做人的尊严,渴望并追求平等的交往关系。因而在交往中要特别遵循平等交往原则。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首先必须自尊,只有懂得自尊自重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有谦虚宽容的态度,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四、结语

高校心理辅导教育是新形式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心理辅导的对象是全体大学生,教育的目标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强健体魄和意志坚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和创新应用型人才。高校还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灵活的辅导技能的心理辅导教师。高校心理辅导是全社会、全体教职工及全体学生的共同命题,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借助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只有高校心理辅导真正的落到实处,实现“以人为本”的战略主题,大学生才能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训美,高校心理辅导定位探析,福州大学学报,2003年。

[2]刘晓新、毕爱萍(主编),人际交往心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篇3

关键词:网络;人际交往;心理健康

一、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报告,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中国上网用户总人数达到1.03亿,仅次于美国,如果保持预期的30%的增长速度,5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互联网不仅是一种通信工具和信息获取方式,更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大学生是最早进入网络世界的群体之一,网络已溶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

大学生在进入网络的初期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现象:

(1)上网的盲目性。上网后目标偏离,原定任务无法完成。

(2)网络心理障碍。少数大学生由于无节制地上网,出现了心理问题,如网络恐惧、网络迷恋、网络孤独、网络自我迷失和自我认同混乱等。

(3)网络伦理危机凸现。

(4)“网瘾”症状。一些意志较薄弱的学生对于上网带来的,形成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无法摆脱,引起健康状况欠佳、留级退学、离校出走、甚至自杀等。

但在中国网络发展的第二个“十年”开始之际,大学生的网络使用状况又有什么变化?网络到底是恶化还是改善了人际交往心理,学者们对其作用争论不休,逐步形成两派对立的阵营。

二、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的影响

一派学者认为:网络使人们变得越来越孤寂,割断了人们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交往,因为那些上网者总是孤身一人坐在终端机前耐心守候,或者通过一种程序媒介与形形的匿名者进行交流,而这种媒介从促进社会交往的角度来讲,显得十分贫乏无力,而且极具破坏性。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1.在人际交往的时空知觉方面,网络的无限延伸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感,甚至产生网络孤独症。有的大学生在网上扮演“虚拟角色”,把自己分成若干角色,带来角色冲突的迷惑,与现实角色之间产生二重或多重人格的冲突,甚至有可能导致“人格分裂”,还有的大学生由于对网络的依赖产生猜疑、孤僻等交际心理障碍。

2.在人际交往的动机方面,网络使一部分大学生交往动机变形。许多大学生一上网就钻进自己的兴趣区域,这种“人以群分”的极端风格是狭隘的,不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3.在人际交往的态度方面,网络的虚拟性、随意性、隐匿性容易使大学生交际责任感减弱,由于网络很难形成像现实世界那样强烈的社会规范,有很多行为难以受到法律的明确约束。

4.在人际交往的情感方面,网络的无序性和诱惑性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交际情感障碍。网络还会引发大学生交际安全焦虑,诱发“情感冷漠症”。

另一派则认为网络会导致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成熟的社会关系,因为网络使人们跨越了地域的局限,掩埋了以前的耻辱或身患疾病所带来的孤寂,甚至逾越了严格意义上的时间概念。于是,它不仅仅为人们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而且可让人们参加有共同兴趣的群体,在其中可以畅所欲言,缓解心中的压力。它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扩大了交际空间、缩短了交际时间,有利于大学生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的提高,大学生在网上尽情地挥洒自己的个性,使他们真正成为独立的社会人,网络可以释放大学生由于学习和生

活带来的压力,为适度、适时地转移、倾诉和宣泄不良情绪提供了一个较为便利的场所。

总之,一方面,网络的一些功能具有一点个人中心主义色彩,使人们更容易变得孤立无助,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人们可以利用网络促进社会交往,造成了社会解脱现象。

三、网络影响人际交往的因果机制

1.上网替代了强联结

人际关系有两种类型――强联结和弱联结,它们需达到一种平衡。强联结是指有频繁的接触,深厚的感情,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包括宽广领域的应用程序等,而弱联结则与此相反,它包括罕见的接触、肤浅易碎的联结以及窄小的焦点内容。

强联结一般来说缓解了人们的生活压力,提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促进了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发展。而且人们总是从那些经常频繁接触的人中获取社会支持,彼此更大的程度的好感也来源于较强的联系之中。

弱联结包括微弱的在线联结。在线联结为人们提供了他们社交圈中无法提供的信息和社会资源,然而这些关系大多数是不堪一击的。由于网上除了文字之外,掩盖了交往双方的一切,使结交推心置腹的挚友变成微乎其微。即使存在上线友谊,这种友谊也很难和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相提并论,上线朋友很少可能像在学校工作中发展而成的朋友那样提供有形的帮助。

总之,尽管网络给人们提供较好的便利条件,但这种便利却使人们涉入较多的电子交往中,从而减少了真实世界的交往,逐步取代了由身体接近所形成的强联结。

2.上网替代了社会活动

网络心理学的横向研究向人们证明了网络使用与较强的社会参与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它并不能建立这种关系的因果趋势。网络心理学的纵向研究表明:大量使用网络造成社会参与活动的下降,与家人交流的减少以及当地社交圈的缩小,也增加了个体的孤独感,这将导致社会退缩现象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

3.积极的心理需求是上网的心理动因

(1)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求新心理。互联网以其信息快、内容新、手段先进等优势极大地吸引了大学生的好奇心,促进掌握网络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欲望。

(2)自由平等的参与意识与自我实现欲望。网络平等自由的氛围适应了当代社会中对自由、平等呼声最高的大学生。

(3)追求开放性和多元性。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信息源,各种文化、思想、观念都可以在这里争鸣。这就为大学生追求开放性和多元性创造了条件。

四、引导大学生健康使用互联网,培养其健康人格

1.规范大学生对各类互联网服务的使用,尽量引导大学生使用互联网信息服务,将互联网作为服务工作的工具。因为已有调查表明,大学生最喜欢访问的网站(类型)的前三位是:“娱乐/休闲”“社区”“综合”。他们最经常点看的内容的前三位为:音乐/歌曲(66.8%),电影/电视剧(54.9%),社会/娱乐新闻(42.7%),其后依次为:外语(23.8%),计算机软件(22.5%),财经新闻(20.7%)、游戏攻略(20.7%)、专业及学术信息(20.5%),即大学生似乎更偏重网络的娱乐和交际功能。

2.关注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在信息时代,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能有效地抵制青少年卷入病理性使用互联网。

3.积极探讨学校、家庭、社会的互动模式,创设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良好氛围。

4.在大学院校中全面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网络性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的研究,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我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会正确地处理网络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各种关系。

5.提高大学生网络技能是提升大学生网络水平、网络素养的有效途径。对网络技能的理解不宜太狭窄,而应适当扩展其含义,这里借鉴美国对青少年网络技术教育的标准:

(1)基础操作和概念:学生应对技术体系的性质和技术操作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并能熟练地使用技术。

(2)社会、伦理和人类关怀:学生应理解有关技术的社会、伦理和文化问题,以一种负责的态度使用技术、信息和软件,在利用技术系统时,学生应形成一种建设性的态度,以支持自己的终身学习、合作、个人追求及生产能力。

(3)技术作为一种创作工具:使用技术应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率,并促进其创造力,在创造性活动中学习如何合作。

(4)技术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学生应能使用电子传播工具进行交流,能使用各种媒介形式与不同群体和个人交流信息和思想。

(5)技术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学生应能利用技术收集、评价、整理各种来源的信息,加工处理数据和报告结果,能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评估和选择新的信息资源和技术成果。

(6)技术作为解决问题和建立决策的工具:学生应能利用技术资源解决问题和进行决策,并将其发展为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策略。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对策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指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过程,是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据统计,大学生每天除了睡眠外,其余时间中有70%左右用于人际交往。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

一、大学生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渴望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是一种求得他人认可的心理需求,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大学生活的质量。大学生的交往总体处于良性发展之中,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属“自我中心型”,凡事都想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不顾及他人感受,缺乏包容心。另一方面是,学生们往往过分关注自己的形象,总觉得自己一举一动都会引起旁人的注意,对别人的反应过于敏感。还有就是他们不懂得交友的原则,找不准自己的位置,缺少真诚的沟通与交流,因而觉得别人虚伪等。这些原因使得大学生的交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面子心理。大学生的许多人际冲突,都是发生在没有什么原则问题的小事情上,往往是一次无意的碰撞、不经意的言语伤害、或区区小利等等,本来只要打个招呼、说声道歉,也就没事了,但双方都赌气,不打招呼,不道歉,出言不逊,结果争吵起来。更有甚者,拔拳相向,头破血流,事后则懊悔不迭。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是双方都在用不适当的方法维护自尊,即典型的面子心理。

2、冲动心理。大学生处于特定的生理发展期,自制能力较弱,遇事容易冲动。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做事爽快,但实则是冲动表现。象骑车相撞以及类似的许多事情,是大家都不愿意发生的,有时也很难断定谁是谁非,双方谦让一下就相安无事了,即使自己有理,也可以忍让一点,好言相对,然而大学生往往一时冲动,把事情搞糟。

3、自卑心理。据某校调查,该校大学生中具有明显自卑感者占总人数的28%―30%。有自卑感的大学生常常缺乏自信心,处事过分小心谨慎,在交往中畏首畏尾。一般说来,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常常自惭形秽,感到这不如人,那也不如人,总感到别人瞧不起自己。这种人在公共场合一般不是积极主动参与,而是消极被动、过于警觉,极易受挫。

4、自傲心理。自傲就是过高地评价自我,在交往中总是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比。在交往中表现盛气凌人、自命不凡、自视清高,常使交往对象产生难堪、紧张、窘迫与心理压力,不能平等交往。自傲心里严重的人,必然使人人际关系紧张。

5、嫉妒心理。嫉妒是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和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复杂情感。就大学生而言,嫉妒心里主要表现是:对他人的成绩和长处不服气,甚至抱以嫉恨,看到别人冒尖不甘心,总希望别人比自己落后。看到别人处于劣势则感到莫大安慰。有嫉妒心理的人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没有竞争的勇气,往往是讽刺、挖苦、挑拨,甚至采取不合法、不正当的行为,对他人和集体造成种种伤害。

6、封闭心理。大学生人际和谐的表现之一是乐于与人交往,然而有的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则形成不同程度的封闭心理,阻碍其正常人际关系的形成。有的是因为性格内向,情感冲动的强度较弱,外露表现不明显,被人误认为封闭,实际上他们是情感深沉,能帮人一帮到底;有的是整天忙忙碌碌,因为紧张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务所累,始终处于疲倦状态,自然也就很少有高涨的热情,只要紧张气氛松弛了,他们的热情一般能很快调动起来;有的则是因为心灵上的创伤所致。如过去曾赤诚待人,结果却遭致欺骗、暗算,因此对人渐存戒心,不轻易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大学生交往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社会上生活态度的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交往也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加剧了竞争。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疏远,人情的冷漠,产生了人际交往壁垒,现在生活的富裕减少了对他人的需求和援助,人际往来不再成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东西,这种生活态度主流的转变也影响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观念的形成。从人的价值观角度看,过去那种重义轻利的传统观依然是中国社会所弘扬和提倡的,但市场经济中的规律是追逐利润。财富这种价值观对人际交往起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交往观。

2、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的误区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因素之一。家长们把独生子女奉为掌上明珠,有的家长为孩子创造了一切。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养成了一种唯我独尊的性格,常常只要求他人关心自己、迁就自己,而自己不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更难以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同情他人和尊重他人,从而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要求他人的标准高于自己的人际交往屏障。独生子女被包围在长辈的呵护下,他们没有交往的欲求、动机和机缘,推迟了他们社会化的进程,以至于到了大学仍然缺乏独立处理人际关系和生活难题、人生挫折的能力,由此会造成某些大学生面对交往不知所措、失意、灰心、冲动,甚至走向极端。

3、学生自身原因。有的学生受关注过多导致自我中心。这类学生往往是比较优秀的学生,在家里和学校里都倍受关注,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养成了自我中心的习惯,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不能为别人着想,而人际交往一重要的原则是价值的互相支撑,每个人在交往中必须给对方以支持和“面子”的维护,只顾自我感受或老想成为人际中心,这是不可能的。有的学生则缺乏应有的知识,大学生想在人际交往中取得成功,必须要拥有一定的知识,如社会任职(包括自我认知、对他人的认知、角色认知和人际认知)、交往原则、交往技巧等知识。

三、解决大学生交往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把握交往原则

1、平等交往。平等,主要指交往双方态度上的平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做人的尊严和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大学生往往个性很强,互不服输,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绝不能高人一头,因同学之间在出身、家庭、经历、长相等方面的客观差异而对人“另眼相看”。坚持平等的交往原则,要正确估价自己,不要光看自己的优点而盛气凌人,也不要只见自身弱点而盲目自卑,要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更不能“看人下菜碟”。

2、尊重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并期望在各种场合中得到尊重。尊重能够引发人的信任、坦诚等情感,缩短交往的心理距离。一般来说,大学生的自尊心都较强,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尤其要注意尊重的原则,不损伤他人的名誉和人格,承认或肯定他人的能力与成绩,否则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坚持尊重的原则,必须注意在态度上和人格上尊重同学,平等待人,讲究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不开恶作剧式的玩笑,不乱给同学取绰号,尊重同学的生活习惯。

3、真诚待人。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使交往双方建立信任感,并结成深厚的友谊。坚持真诚的原则,必须做到热情关心、真心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对朋友的不足和缺陷能诚恳批评。对人、对事实事求是,对不同的观点能直陈己见而不是口是心非,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做到肝胆相照、赤诚待人、襟怀坦白。

4、互助互利。人际关系是以能否满往双方需要为基础的,因此,交往双方要本着互助互利原则。互助,就是当一方需要帮助时,另一方要力所能及地给对方提供帮助。这种帮助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可以是脑力的,也可以是体力的。坚持互助互利原则,就要破除极端个人主义,与人为善,乐于帮助别人。同时又要善于求助别人,这可以进一步促进双方的情感交流。

(二)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

1、要有真诚待人之心。对他人诚实无欺、胸怀坦荡、心口如一。真诚待人是人类良好道德的具体体现,也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个性品质。大学生培养成功交往的心理品质,就必须具有真诚待人之心,摒弃一切以利用为目的虚伪的人际关系。

2、要有谦虚、谨慎、自信的风格。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活动中,都要做到谦虚、谨慎、自信。谦虚能使人自己认识不足,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能缩小交往双方的心理距离;谨慎能使自己有选择的交往,能使自己清醒而不致盲目交往而失误;自信能使自己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从容不迫,落落大方。

3、要有乐于助人的品质。乐于助人是人际交往中一贯倡导的美德。乐于助人要求在人际交往中热情地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并尽力帮助他人。热情能给人温暖,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增加人际吸引;助人能给人帮助和支持,主动地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特别是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能伸出温暖之手,这样的友谊和交往是经得起考验的。

4、要有宽阔大度的胸怀。胸怀宽阔是一种对人豁达,不计小隙的品格,是对人们缔结友谊的必备条件。大学生要培养自己成功的心理品质,就必须具有宽阔大度的胸怀,学会尊重人、容忍人、理解人,特别是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意见、隐私和劳动等,同时要严于律己,遇事不斤斤计较,学会体谅悦纳他人,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这是赢得他人信任的有效途径。

(三)大学生必须学会交际的技巧

成功的人际交往不仅要遵循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还要讲究人际交往的技巧。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掌握以下技巧:

1、掌握分寸,积极有度。每个人都有不可随意步入的心理敏感区,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如此。所以,正确的人际交往必须把握好度。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明确交往的向度、广度、深度和适度。懂得与哪些人交往,交往的目的是什么,交往的范围,程度及分寸,否则会带来不必要的烦恼。

2、善解人意,角色换位。不管交往的目的是什么,在交往过程中,每个人都希望交往的对象能理解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需要大学生相互理解,换位思考,多为对方着想,要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和理解人。人与人相处,应当减少“火药味”,多一份“人情味”,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的交往环境。

3、整饰自己,展示魅力。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似乎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周围总有那么多的朋友,那么多乐意和他交往的人,而有的人则恰恰相反。每个人都要学会整饰自己,展示魅力。所谓整饰自己是指交往的个体以适当而得体的语言或行为来表现自己,以获得他人对自己好印象的过程,这是一种社交技巧。通过整饰自己,就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社交魅力,获得别人的赞美,满足自尊的需要,保持人际关系的协调。

4、加强自我意识,重视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因为不良的第一印象会使双方不愿意保持关系,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会被这种不良的印象所覆盖。良好的第一印象会使双方容易接纳,缩小距离,愿意交往。因此,大学生应当不断增强自我意识,不断完善自我,以期达到能够自觉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情绪。

篇5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认知

人是群体动物,需要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合作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人要想发展,就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升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人际交往是人们维系和提升与他人关系的重要途径[1]。大学阶段是学生由校园步入社会的关键时期,该阶段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入手,充分重视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认知的研究,使学生能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与价值。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认知

(一)情绪认知方面

当学生由一个环境进入另外一个环境学习时,学生身边的环境要素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对高校大学生而言,最为直接的变化就是身边竞争者的变化,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与学生一同竞争的人是同一区域内的学生,生活条件、教育水平等多方面都相差不多,且学生的主要关注点在于成绩。当进入大学后,学生的竞争者转变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生活水平、经济条件、文化程度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当这些差异作用到学生身上时,学生就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在人际交往方面,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在学习、生活、交流等方面不积极、不主动,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2]。

(二)羡慕认知方面

羡慕心理是大学生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问题。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经常羡慕其他学生的经济条件、生活条件、社交能力、学习成绩等,但自身却缺乏主动改变的动力和能力,久而久之这种羡慕就会转化为很多不定因素,进而影响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发展。

(三)自我认知方面

自我认知方面主要是指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部分学生进入高校之后,因为本身在经济或者学习上占有较大的优势,又或者是受家庭和学校因素的影响,逐渐产生较大的优越感,在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喜欢对其他学生指指点点,经常凌驾于他人之上,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身上。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认知不仅不利于自身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其他学生的发展。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认知的改善路径

(一)引导思想认知

思想认知引导是帮助学生有效克服心理障碍的一种途径,高校教师应加强对思想认知的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因此,高校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重视专业课程的引导。高校教师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通过开展具体的课程内容教学活动来对高校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如何正确地看待周边环境要素的变化及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第二,重视其他课程的引导。高校所有课程的教师都应该充分地认识到专业课程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包含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而不是仅仅讲授专业课程的内容,因此高校其他课程的教师也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三,重视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建设。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高校还可以在校园内设置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使学生能随时与心理咨询教师进行沟通,解决心理认知问题,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改善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

(二)创设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通过开展具体的活动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促进学生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降低心理障碍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因此,高校教师在引导学生克服人际交往心理问题时,应充分重视实践活动的创设,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真正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比如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认知进行引导时,教师可以定期地以学院、专业或者班级为单位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不断感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乐趣,从而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水平,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

(三)构建预防机制

为全面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改善工作的工作质量,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引导教师需要明确一个重要的工作准则———预防大于治理,即引导已患有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投入成本要远大于在预防方面所投入的成本。因此,在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工作中,高校教师应加大对预防机制建设的重视,从根本上杜绝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出现。因此,学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构建预防机制:第一是学生自觉。教师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宣传,明确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类型和特点,并明确学校在人际交往心理认知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可以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自省,一旦发现自己存在人际交往心理认知问题,就可以主动地进行心理咨询,为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升打好基础。第二是学校引导。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定期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分析,可以借助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筛查可能存在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学生,并重点关注这部分学生。

(四)优化客观环境

客观环境是影响学生人际交往心理不稳定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为全面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水平,高校教师应加强外部环境的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降低各种人际交往心理不稳定因素产生的可能。首先,在家庭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家长提升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辅导工作的积极性,让家长加大对学生的关注,利用家庭的温暖感染学生,提升学生对自己的认可程度,更加自信地与他人进行交往;其次,在学校方面,学校应加强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可以更加客观、公正地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和校园生活,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品质;最后,在社会环境方面,学校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对网络环境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一些不良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无法进入校园中,以免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综上所述,人际交往心理认知会对大学生培养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高校教师应加大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其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充分体现出高校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严峥.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与消除对策[J].心理医生,2017(2):275-276.

[2]刘树芬.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及心理干预研究[J].山西青年,2020(15):117-118.

篇6

1.1不良情绪

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它主要强调的是人在交往过程中的情绪情感体验。不良情绪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二是持续性的消极情绪。当人产生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时,大脑皮层的高级心智活动,如推理、辨别等将受到抑制,导致认识范围缩小,自制力降低,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动的意义及后果,会导致正常行为的瓦解。比如,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过于紧张,会导致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严重的甚至会引发社交恐惧症。持续性的消极情绪,主要包括焦虑、愤怒、抑郁、冷漠等。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期,面临多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心理准备不够充分,导致情绪出现不稳定的状况。如果长时间受不良情绪的影响,会出现情绪障碍,使大学生的正常人际交往行为受到阻碍。

1.2人格差异障碍

人格魅力是人际交往吸引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格是一个人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综合性反应。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往往拥有意志坚定、情绪稳定平和、逻辑思维清晰、富于创造性、为人热情友善等良性特征。拥有这些良性特征的多寡便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差异。当今大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并不丰富,普遍遇事不冷静容易感情用事,容易心理投射,对他人的包容心不强、意志薄弱,这些不良的心理特征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2、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2.1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人际交往的影响毋庸置疑。所谓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自身的情绪体验和人格特征会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传达给自己的孩子,影响孩子个性特征的形成。比如,父母本身是乐观开朗的,那么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就会积极乐观,父母如果本身就是消极悲观的性格,那么孩子也受到悲观情绪的影响变得消极。另外,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凡事亲力亲为,不让孩子受一点挫折,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欠缺与人交往的能力。

2.2学校环境的改变

在我国,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接触的环境较为单一,固定的老师、固定的教室、固定的同学形成了相对熟悉而稳定的生活环境,日常生活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很多生活琐事都有父母打理,因此人际交往比较简单。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学校实行的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周围的同学又来自天南海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都会有较大的差异性,人际关系变得多样和复杂,一旦处理不当,就有可能产生矛盾。

2.3社会大背景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需求的满足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导致整个社会逐利性增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时间变少,人情淡漠。而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制、诚信体系、社会保障等并没有建立或者完善起来,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对滞后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使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困难。

3、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对策建议

3.1端正认知:悦纳自己,善待他人

人际交往的黄金定律:“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怎样对待别人”。这句话应该有一个前提,就是希望别人善待自己,就自己先善待自己。如果我们希望别人能喜欢自己,就首先得自己喜欢自己,也就是要学会悦纳自己。通常,一个不喜欢自己,总是过低评价自己的人,总是在诉说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生活态度也会相对消极,这种消极情绪势必会影响到他人,久而久之就不会有人愿意与之交往。所以,要想改善人际关系,首先要悦纳自我。悦纳自我的前提是能够正确评价自己,清楚自己的优缺点,并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优缺点并存的。然后,积极行动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缩小“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之间的差距,并为自己的进步和成长感到高兴。人际交往是互动性的、彼此满足情感需要的过程,因此,在悦纳自我的同时,要善待他人,只有善待他人才可能被他人善待。善待他人首先要正确地看待他人,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尽量避免心理投射,充分理解他人的处境,学会宽以待人。

3.2驾驭情绪:体察情绪,适当控制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的行为。人只有在情绪稳定平和的状态下才可能冷静地利用逻辑思维,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而做出恰当的行为。一个总是被不良情绪控制的人,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产生不好的后果,进而导致不良情绪加重,出现恶性循环。因此,控制不良情绪是经营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要控制情绪,首先必须体察情绪。人都会有情绪,只有我们事先体察到自己的情绪,才能对我们的情绪进行适当的控制。比如,我们经常说:“我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生气,无意中可能伤害到了你。”这种情况就是,自己已经生气了,但自己没有体察到,而是直接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了。体察到自己的情绪之后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情绪并不是指一味地忍受,而是适当地表达,适度地控制。比如对方让自己生气的时候,我们就要告诉对方我们对对方的行为的看法,提醒对方去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样比单纯的情绪发泄更有利于事情的解决。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理智、转移注意力、深呼吸等方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3.3完善人格:主动学习,积极行动

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一个人的个性特质很多都是通过后天培养习得,从书本习得,从榜样习得。丰富自己的才学,学习具有人格魅力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同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是通过平时的点滴行为表现的。在平时为人处世时,要谦虚热情、真诚坦荡、温和亲切。唯有通过学习和实践改变自己的个性弱点,重塑健康人格,才能真正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魅力。

3.4培养技巧:敢于沟通,反复实践

篇7

一、 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的就业表现

(一) 人际圈小

对于大学生来讲,能够获取就业信息便是成功就业的首要条件。人际关系良好的学生朋友多,各类信息的流通性强,为成功就业提供了信息保障。而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人际圈小,不能主动获取就业信息,只能通过公告或通知来接收就业信息,这将导致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窄,就业的信息少,机会也因此较少。

(二) 缺乏自信

对自己有自信的学生能够跟随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再就业过程中努力挖掘自身优势,展现自我,把握好的工作,积极应聘理想工作。而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因为缺乏自信,总是感觉自己不如人,对自我要求降低,选择没有挑战或竞争力小的岗位,对要求高的企业不敢应聘,放弃很多优秀的就业机会。

(三) 表达能力弱

人际关系良好的大学生社会交际也十分广泛,结交的朋友众多,不同朋友的不同性格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在应聘时能够张弛有度的表达自己。对于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由于社会交往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弱,不能够很好的表达自己,在面试时出现紧张、拘谨,表达不清,条理不顺等,给应聘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非常容易丧失上岗机会[1]。

(四) 交往能力差

人际关系良好的大学生能够在上岗后短时间内融入到新环境中,与新同事能够迅速打好关系。而人际交往障碍的同学,在应聘的新岗位中,由于自身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不强等原因,容易被同事看作“懦弱、退缩、不善言辞”,在试用期间无法与新同事顺利交往,因而在试用期内便可能会被解聘。

二、 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分析

(一) 自信心缺乏

自信心缺乏,导致大学生没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而自信的学生能够在无形中表现出自我肯定、自我相信。自信心在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要,缺乏自信心的大学生在应聘工作时,往往会出现自卑心理。例如,面试了几个用人单位后,仍然无法顺利就业,则对自我抱有否定态度,更加不愿意与人交往。

自信心缺乏的学生在交流中通常都是被动的角色,不会主动与人交流,而对于面临毕业的大学生来讲,主动与人交流是走出校园的第一步,这明显阻碍了大学生的成功就业。另外,自信心缺乏的学生在心理开放程度上较低,这容易导致学生在与人交谈时紧张,或者不敢表达自我,对方也不愿意与这样的人交流,因此,获取的信息少,影响人际关系[2]。

(二) 人际交往观念不正确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通常是大学生对人际交往观念不正确。大学生所接触的人都是校园环境中的人与人的关系,没有真确理解“朋友”与“人际”的关系,认为志同道合的同学才能共同交往。而一旦发现对方身上有缺点、毛病,则会对其特别失望,从而对人际交往失去信心。另外,一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通常掺杂利益关系,认为好的人际交往便是一种商品交换,这种观念容易让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显得斤斤计较、功利性强,无法交到真正的朋友,也影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开展。

三、 团体心理辅导帮助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的目标

(一) 提升自信心

加强自我认知,帮助人际交往障碍的同学认知“自我”,以及自我形成的因素,对自我进行全面的了解,形成鲜明的自我个性,明确适合自我的就业岗位及要求。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学习自我肯定的方法,通过自我暗示获得自信,让人际交往障碍学生得到积极的自我体验,产生成就感,获得自信心[3]。

(二) 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团体心理辅导能够让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认识到自我交往模式,在与其他人相比较,认识到自我交往的不足,之后,改变人际交往的观念,对“朋友”和“人际”关系更好的区分,养成关心别人、关注别人的习惯。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让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能够理解倾听、表达、交往技巧等,提升自身的倾听、表达能力,在人际交往中轻松应对,获得更多的自信心。

四、 团体心理辅导帮助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的方案

(一) 自信心提升的具体方案

1.认知自我。自我认知分为公开、盲目、隐秘和未知四个领域。团体心理辅导教师需要通过这四个领域对学生进行考核,将人际交往障碍学生利用自我反思和反馈认真填写表格,并与大家分享[4]。分享后,教师针对“盲目自我”和“无意识自我”的学生加强教育,其他学生将会快速发现自身优点与缺点,提高自身自信心,并将缺点改进。

2.探讨自信心形成因素。教师通过家庭图表的方式将家庭成员的信息、关系等表示出来,学生对自己的家庭图表进行阐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信心与家庭氛围有无关系?父母在学生就业方面给予的压力?对于以往的错误或失败,现在应该做什么?

(二) 人际能力提升的具体方案

1.明确自己的交往模式。团体辅导教师让学生列出五个“我喜欢与这类人交往、我不喜欢和这类人交往”的句子。在团体中与人分享,总结出喜欢与不喜欢类型的占比,团体辅导教师引导:人们的观念是否可以改变?与喜欢的人交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与不喜欢的人交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通过这种辅导方式,让人际交往障碍学生认识自己的交往模式,不再局限于与喜欢的人交往,扩大自身的交际范围,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5]。

篇8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人际关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45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生的校园恶性事件,如复旦大学投毒案,马加爵事件,其导火索都是人际关系的不和。大学生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和谐校园的重要影响因素。个性鲜明的“90后”一代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学会人际交往是他们大学阶段的必修课。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当采取何种策略来帮助“90后”大学生改善人际关系?这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

1.1 人际关系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一个对北京30所高校15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4.1%的学生觉得自己人际关系很差,39.1%的学生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一般[1]。另有研究表明14%的大学生存在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46.2%的大学生存在轻度的人际关系困扰[2]。多数调查结果显示,接近半数的“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人际关系状况堪忧。

1.2 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年级、性别、城乡差异

1.2.1 年级差异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年级差异,人际交往能力随年级的增长而提高。大一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最差,二三年级学生居中,大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最强[3]。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随着年级的上升而提高[4]。

1.2.2 性别差异

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女生相对于男生表现出许多优势。一方面女生在利他、自我价值、沟通方面的人际交往效能感高于男生,即人际交往中女生比男生更容易表现出利他行为,更容易体验到肯定自我的积极情感,遇到沟通障碍会更主动地采取疏通措施[4]。另一方面女生的异往能力高于男生,男生在异往中的困扰高于女生[3]。

1.2.3 城乡差异

农村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普遍低于城市的学生。研究表明,农村学生的社交焦虑和社交回避显著高于城市学生;相对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在异往中存在较高困扰[5]。城市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高于农村学生[4]。

1.3 自我中心现象普遍

自我中心是“90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最典型的个性特征。自我中心者为人处世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考虑别人的兴趣或利益,完全从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经验去看问题。他们很少关心他人,固执己见,自尊心很强[6]。研究表明,自我中心是导致“90后”大学生人际冲突、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原因[7]。

1.4 人际交往趋于功利化

功利化趋势是“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又一个显著特征[8]。据调查,相当比例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校园里的人际关系不如中学阶段的单纯,拥有纯真的友谊是“90后”大学生普遍的强烈的内在愿望和需要[9]。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将实用主义价值观应用到人际交往中,在发展人际关系时尽量选择对自己有益处的交往对象,表现出“有用的人才交,无用的人不交,用处大的深交,用处小的浅交”的交往观念。

2 改善“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对策

2.1 在新生教育中普及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

由于大一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信心都还处于初级水平,高校应当在新生教育中就开始普及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首先,开展以大学生健康人际交往为主题的讲座。请心理学老师和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师以理论结合案例的方式,传授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知识,让新生们认识到人际交往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产生与身边的同学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主动性。

其次,以院系、班级为单位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个体人际适应、人际交往就有很好的干预效果。研究表明,通过6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和社交焦虑显著下降[9]。在模拟的社交情境下,大学生个体能够亲身体验和观摩大学生活中的各种社交难题,采用各种人际交往方式所带来的不同的结果,从而主动改变适应不良的人际交往习惯,学习健康的适应良好的人际交往方法。

最后,对少数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应当采取个别咨询和辅导的方式。一些内向、被动的大一新生不能从团体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帮助,辅导员应当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问题,通过一对一的交流,让他们正视自己的问题,传授人际交往的技巧,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改变不良的交往模式,形成健康的人际交往态度。

2.2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异往能力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异往问题。研究表明,男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存在较高的异往困扰[3][5]。大学生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在心理上对异性感到好奇、神秘、喜爱,但在行为上却往往不能够做到举止大方、自然、得体。健康的异往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性别角色意识,促进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异往能力。

首先,应当营造和谐、健康、宽容的校园氛围,通过开展学科竞赛、专业技能比赛和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为男女大学生搭建自然、和谐的交往平台,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氛围,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其次,对大学生进行异性社交礼仪的培养。在异往中社交礼仪的要求更为严格。例如同性之间随意开的玩笑在异性之间是不适用的。男性与女往时应给予对方更多地尊重和照顾。应广泛开展社交礼仪的讲座和课程,教授大学生在异往中的礼仪,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爱的导前教育。从异往的角度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中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如何区分友谊和爱情、如何理智地选择恋爱时机,理智地选择终身伴侣,健康文明的恋爱方式、应对恋爱受挫的调试方式等等。

2.3 培养共情的能力,去自我中心化

共情是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手段,要求咨询师站在来访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感受来访者的思维和情绪,并将自己对来访者的理解传达给对方,表现出关注、理解和尊重。如果将共情应用于普通的人际交往中,交往中的个体能够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感受对方的思维和情绪,恰当地表达出对对方的理解和尊重,将会有效地拉近个体间的心理距离,融洽人际关系[10]。

培养“90后”大学生的共情能力,能够有效地去除他们身上自我中心的毛病。培养共情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要学会察言观色。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在和别人沟通的过程中往往自顾自地表达,却不注意对方的情绪反应,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而自己却浑然不知。应当通过讲座、展板宣传的方式让大学生了解和学习在沟通过程中人的面部表情、语气语调、肢体动作的变化分别代表什么含义。督促他们在交往实践中自我训练。

其次,要学会倾听。倾听并不是单纯的听,而是全身心地聆听对方的谈话,尊重对方的观点而不妄加评论,耐心地听而不轻易打断,积极地反馈而不让对方唱独角戏。

最后,要学会换位思考。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自身的利益得失,因而在交往中总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应当引导他们学会替别人着想,想象如果自己是对方的话在当时当地的情形下会有怎样的思想和情绪,这样才能够以一颗宽容的心理解对方,实现有效的沟通。

2.4 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拒绝功利化

鉴于人际交往功利化现象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和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

首先,加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用理论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统一起来,既要追求社会价值,又要尊重和满足个人正当的利益和需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将物质需要和精神追求统一起来。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结合实际优化教育内容,让的价值观成为大学生人生选择的“参照坐标”。

其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普及人际交往原则和人际吸引规律的知识。人际关系心理学认为人际交往的首要原则是真诚,交往的双方以诚相待,分享彼此的快乐与烦恼,对朋友一诺千金,言出必行。人际吸引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格,交往的双方深为对方所拥有的优秀的人格品质所吸引,即一个人愿意和另一个人建立友谊是因为其善良、宽容、热情、智慧、勇敢等内在品质而非其它外在因素。

最后,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志愿者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校园开展志愿者活动,让90后大学生通过向别人无偿提供自己的服务,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感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豪感,感受到助人的意义和快乐。通过利他行为的实践,大学生能够反思功利化价值观的负面作用,自觉摒弃它,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

2.5 发挥大学生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

以积极的角度挖掘“90后”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潜力。“90后”大学生亲身体验着大学校园里日常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问题,他们是问题的制造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他们本身就具有不拘泥于传统,喜欢创新的心理特点,因而可以创造性地妥善解决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教育者应当发现大学生自己成功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优秀案例,以他们为榜样在学生中内加以推广。

高校管理者可制定鼓励性政策。例如每年举办文明宿舍和文明班集体的评比活动,对相处融洽、人际关系和谐的宿舍和班级体给予表彰和奖励。积极宣传示范优秀寝室和班级体在人际相处中的良好经验。用展板展示代表他们友谊关系的照片和人际相处的小故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交流座谈活动,让优秀寝室和班级的代表分享他们处理舍友关系、同学关系的成功经验。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下,“90后”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还应当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对策研究不是一劳永逸的,研究者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提出更多有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景庆虹.大学生人际关系危机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12):97-99.

[2]鲁小华,柏晓利,姜海.大学生人际问题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8):1220-1223.

[3]盛洁.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与思考[J].职教研究,2009,1(2):40-45.

[4]蔡玲丽,宋茜,赵春鱼.大学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辅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1,(5):73-78.

[5]闫春平.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8):753-755.

[6]彭贤.人际关系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9-90.

[7]包福存,李辉山.“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6):166-167.

[8]田守花.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问题与对策[J].滁州学院学报,2008,10(5):96-97.

[9]吴琦.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及教育对策[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8-232.

篇9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社交关系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概念

人际交往的概念:也称人际沟通,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特点及出现的原因

1.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特点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成为大学生活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我中心型。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有优越的家庭环境,在与别人交往时,习惯于“我”字优先,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别人的处境和利益。

从我们调查的数据看出,男生和女生都认为最容易引起宿舍矛盾的原因是个人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说明不为他人着想,只考虑一己私利的人很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自我封闭型。如今,有些大学生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内心,往往持一种孤傲处世的态度,故意把自我封闭起来。从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他人的评价是非常在乎的,但还是有很少一部分的学生几乎不在乎他人对自己的想法,不为他人考虑,久而久之,别人就会和他们疏远,形成无法逾越的交流鸿沟,严重影响人际关系的改善。

(3)社会功利型。任何人在交往过程中都有各种各样的目的、想法,都有使自己通过交往得到提高、进步的愿望,这都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多过重地考虑交往中的个人愿望、利益是否能够实现和达成,就很容易被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想腐蚀拉拢,使个人交往带上及其浓厚的功利色彩。

(4)猜疑妒忌型。猜疑心理在交往中一般表现为,以一种假想目标为出发点进行封闭性思考,对别人缺乏信任。在我们大学生平时的交往中,嫉妒心主要表现为对他人的进步不予承认甚至贬低,同时又焦虑不安,对他人过分提防。大学生都是通过高考这拥挤的羊肠小道的幸运者,优越感便自然而然的滋生。但进入大学校园后,有的学生不能够保持优秀,学业上优越的地位,很容易产生忌妒心理。轻者出现内向、躲避,重者出现精神妄想、自杀甚至犯罪等。

2.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出现的原因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助长了一些功利思想的膨胀,这种思想意识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处世理念和行为方式。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拜金主义思想逐渐侵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的大学生以求财的目的与他人结交,这种裸的金钱关系并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一旦这些利益关系瓦解,这种虚伪的人际关系也会立即崩溃。

(2)素质教育的匮乏。我国目前的教育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一些家长、学生、老师更多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却忽视了无法用分数衡量的内在素质的培养。这其中就包括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这是作为社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因此,我们建议学校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和渗透性,从日常生活中、细枝末节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善目前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的严重问题,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3)家庭教育的原因。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在家里父母总是怕孩子吃亏,慢慢的就养成孩子自私的心理。并且有些家长本身人际关系就不好,由于长期的渲染,致使孩子也反感与人交往。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很多事情孩子都是从他们那里学来的。所以有时候,做家长的应当让孩子接受一些挫折教育和吃亏教育,这样才会让他们真正地学会自己去了解社会、感知社会,真正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方法。

三、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对策

1.从自身出发,注重人际交往技巧

(1)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个人魅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初次交往中,良好的社交形象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随着交往的深入,学识更占主导地位。人与人的交往,是思想、能力与知识及心理的整体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会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因此大学生要注重自身的个性培养,不断拓展自己的内涵,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

(2)培养主动真诚交往的态度。大学生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已接近成熟,但对内在自我的反省能力却有待发展。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往往觉得别人不关心自己,或不尊重自己,却很少反省自身。这种单向性思维容易导致交往中一厢情愿的倾向,并容易对挫折做出错误的归因。大学生要从反省自我开端,从具体行动起步,学会换位思考,多为他人着想。有人曾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2.从外部环境出发,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认知

(1)社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也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逐渐养成社会功利心理,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对此,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力宣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端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大学生才能敞开心扉,更乐意与他人积极沟通,及时解决生活中的烦恼和问题,改善自身人际关系。

(2)家庭: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尤为重要。首先,家长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其次,家长要摒弃溺爱孩子的教育观,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再者,在如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和平年代,家长应适当创设一些挫折教育,锻炼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处理、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

(3)学校:加强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素质教育在大学生间已经普及,但是并未能深入改善大学生夫人心理状态。因此,学校应加强素质教育,从心理上改变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重视和信心。

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向大学生系统传授人际交往心理学理论知识,让学生明确影响人际交往的各种因素,明确交往中的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等多种认知偏差,帮助学生消除一些非理性的交往观念,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除此之外,学校还应积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组织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团队、勤工俭学等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各种社团、科技活动、协会等实践活动;并且建立和完善心理辅导机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对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或咨询,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解开交往症结。

四、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意义

此课题研究对于大学生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交际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寻找更加合理积极且适合当代大学生的交往方式,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1.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专家丁攒教授曾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大学生恶性报复事件,无一不让我们感到触目惊心,例如:复旦大学投毒事件,令各大学的学生感到震惊和惶恐;多年前清华铊中毒事件,那名受害的女大学生成了一名智障人士,令人惋惜遗憾;南京某大学生捅死室友事件,令人心寒。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大学生正常、舒心、充实的校园集体生活的重要保证,也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发展的有利因素。

2.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确立自我价值感

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当自我价值得到确立时,人在主观上就会产生一种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的感受,这就是所谓的自我价值感。人的自我价值感一旦得到确立,生活就会富有意义,使人充满生活的热情。一个人必须不断地通过社会比较获得充分信息,使自己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才能保持其稳定的自我价值评判。

3.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走向社会化

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个人社会化,即个人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文化,从而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据我们调查,许多大学生都喜欢独自完成任务,并不喜欢集体合作,总是认为自己独自完成更有效率,实际上却适得其反,并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所以,团队意识十分重要。人际交往就是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最佳途径,能帮助大学生在大学氛围中逐渐提高在集体中的处事能力,为走向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郑雪.人格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P129~141

[2] 罗增强.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艺术,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12月,Vol 18

[3] 王晓红.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培养,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卷第3 期,2003年9 月,P65~67

[4] 唐超琼.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惑及应对办法,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Vol 19

篇10

高一女孩小敏很厌恶她的新同桌,俩人总是吵架,不光影响学习,也影响情绪。她私下总埋怨班主任故意把水火不相容的两人安排在一起。同桌的脾气很倔,动不动就找小敏的茬儿。可小敏自认也不是吃素的,心想:不就是吵架吗,谁怕谁!久而久之,小敏有点厌倦这种争吵不休的日子,却不知该如何停止战争。

青少年交往易出问题的三个原因

小敏的烦恼,相信也是大部分青少年都会遇到的困扰,即我们所说的人际交往的问题。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交往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人际关系变得紧张呢?

首先,青少年往往过分宣扬自我。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成长中少了兄弟姐妹们的陪伴,导致他们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加之长辈们的溺爱,使得他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争强好胜的性格。案例中的小敏和同桌之间的“战争”,正是过分宣扬自我的结果。

其次,青少年交友存在“反黄金法则”的倾向。心理学家曾针对人际交往提出过一项“黄金法则”,即你想别人怎么对你,你就先怎么样对别人。如今青少年们将之反用为“我怎么对你,你就得怎么对我”,甚至是“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但“冤冤相报何时了”,这种心态显然不利于健康的人际交往。

最后,青少年的依赖感太强,常在人际关系里寻求依靠。他们常常不自觉地把朋友当成一种“私人财产”,甚至要求朋友像父母一样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有些孩子还会让朋友们远离、孤立与自己有矛盾的人,限制朋友的交往自由,这也成了人际关系恶化的一大隐患。

让孩子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艺术”

当家长发现孩子在人际交往中遇到问题或者有同学、老师反映孩子存在这方面问题时,要适当干预,以免事态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家长要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艺术”。虽然孩子不一定能全部领会,但即使掌握一些“皮毛”,也对促进人际交往有益。

学会欣赏:告诉孩子,想要让别人喜欢你,自己首先要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每个人都不尽相同,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如果孩子从小就带着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他人,不仅更容易收获友情,对孩子成年后的人际交往也有益处。

懂得尊重:告诉孩子,不论他人的相貌、出身、脾性如何,都值得我们给予尊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尊重”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五大基本需求之一。而尊重是互相的,当你尊重别时,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人际关系才会良性互动。

接纳别人:告诉孩子,当我们面对他人时,要W会宽容。既要容人之短,又要容人之长,即原谅他人的过错,容纳他人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