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研讨会会议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型研讨会会议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型研讨会会议方案

篇1

1月14~16日,2010国际LP&GP合作浦东高峰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峰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与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共同主办。

国际LP&GP合作高峰会是中国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领域的年度顶级盛会。本次峰会共有全球VC/PE领域90多家大型LP代表,120多家优秀的GP代表,60多位政府金融机构的官员、80多位专家学者和50多位媒体记者等400余人出席。

峰会期间,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高盛集团大中华主席胡祖六,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龚方雄、汇丰创业投资亚洲有限公司董事兼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梁英杰、德劭集团董事总经理孟亮等嘉宾出席了高层论坛并对2010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及全球LP、VC/PE发展格局作了精彩演讲。

本次峰会进一步加深了国际大型LP、优秀GP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动态,行业发展趋势及风险投资相关政策的了解,对促进本土民间LP的培育,搭建LP与GP之间交流合作平台,探讨资本持续增值之道、促进国内外LP与中国GP的有效对接,吸引国际资本入驻中国、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建模、仿真与优化国际学术会议在京召开

由北京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的建模、仿真与优化国际学术会议于2009年12月底在北京召开。会议旨在为广大从事建模。仿真、优化及其应用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大型交流平台,使更多的学者有机会接触学科前沿、拓展科技视野,共同推进建模、仿真与优化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近年来,建模、仿真和优化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工程、管理科学,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军事装备等各个学科领域,并逐渐成为推动现代科技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技术。建模、仿真、优化技术的成熟和进步有利于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提高行业的管理水平,促进行业技术革新和优化,是各行业、各领域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科学技术。大会涉及选题范围有:建模理论与方法(包括博弈论、概率模型、统计分析、随机过程。系统动力学等),仿真理论、方法与工具(包括统计方法、人工智能、数值模拟等),优化理论与方法(包括遗传算法,蚁群优化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模拟退火算法等),建模,仿真,优化技术在管理和工程领域的应用。是各行业,各领域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科学技术。

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由国家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康拓科技开发总公司承办的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研讨会于2010年1月15日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国内自动化领域的二十余位专家、用户代表及媒体代表出席了会议

篇2

博览会活动策划书 范例1

第一部分 展览会前的准备工作

展览会的策划过程是一个综合而又复杂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等价交换。它是为卖家和买家提供一定的环境和场所,促使交易达成的过程。评价一场展览会的策划,而是要涉及到众多行业和部门的,因此我们在策划展览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

一、首先要了解展览要涉及到哪些部门,并怎样更好而又合理的协调组织好这些部门,为展览会的成功举办而铺路

从上述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展览业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主动权又完全掌握在展览的组织策 划者手中。作为一名有着丰富展览经验的组织者来说,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使展览会达到圆满的目的。否则其中一环没有考虑到,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因此要求策划者本着以上实际出发,真正意义上策划一场全面而又深度的展会。

二、项目经理制

目前大多数展览公司实行的是项目经理制,即项目经理从展览会的组织确定到招展,及最后展出期间所遇到的问题的负责制。它要求(如图1)所示一样必须要全面的掌握工作才能作为一个合格的舵手。

项目经理策划会议的前期工作

市场调研:市场调研对于策划者来说,尤其第一届展览会的策划特别重要。 对于首届展览会的开展具有以下缺陷:

1、没有成功召开的经验和现有模式。

2、没有创造出品牌

3、没有与顾客建立稳定的关系及没有稳定的顾客群

4、不了解行业市场的发展动态

要求项目经理

1、具有敏锐的市场调查能力和超前的市场知识,曾经有一个会展界同行说:“当别人已经占领了山头,我们没有必要去抢这个山头,我们可以另开辟路。占领别人没有发现的山头”。这是一个最直接的形象比喻。策划者在策划展览本身要有这种创新意识,即对周围和未来的事业的关心与思考。京某展览中心,在策划中国第一届零售业的展会成为我们的展会的成功典型,我们可以作为思考。项目经理在准备策划这个展会时,不仅提前到实地考察,而且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信息,确定未几年中国发展趋势,而成功的策划了这届展览,并取得了展会的延续性。

2、可行性分析报告。展览会的实地考察、企业的反应,相关资料的整理,通过这些信息的观察和自身的经验,确立展览会的“可行性”或“不可行性”做出最终的判断展会的召开与否。再汇报给上级主管,最终根据报告制定整体展览会方案,因此书写报告也是项目经理非常主要的环。因为决策者在支持展览会的召开是根据会议可行性报告和项目经理对整个行业的了解程度来决定的。

项目场地的确定、规模及时间

项目经理根据市场调查,最终确定展会召开,必须充分考虑到展会的场地、规模及时间的确定根据国际惯例,一个成品版和规模的展会,并不是首次举办就规模很大的,是经历一个过程而发展壮大的。当然展会规模和起点高其影响力度也就更高,但这对于展会策划者来说风险和投资太大,造成很大的压力,日前我国根据场馆规模及相应配套设施以及展览知识还远不及欧美等展览业发达的国家(以国家际展览会策划为例)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国际展的要求: ⑴国外参展商必须要达到整体参展对象的20%

⑵展会召开期间,邀请的国外参观者要达到整个参观人数的20%

在国内很多研展会,号称国际但大多数达不到这个要求,因此并不算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展会,而只能是区域性的。因此必须考虑拓展力度和能力等因素,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场馆整体的因素:

1、硬环境的考虑:

Α、场馆的交通是否便利;

Β、场馆周围的酒店、娱乐设施是否齐全

C、场馆的交通运输方式是怎样安排的

①是否有货运电梯

②场馆仓库的库容量有多大

D、场馆的面积及场地的合理化分配(制定展位图做考察)与相关租用配套设备。

E、研讨会的场地安排

2、软环境的考虑

①场馆内部保卫设施是否到位

②场馆的停车场及休息场所是否合理

③场馆的水电供应情况

④场馆的卫生清理工作

⑤会议期间场馆提供的相应服务

租赁方式一般分两种情况:

1、以场馆实际建筑面积计算,按平方米/元/天来整体计算场地租金,国际上专业会展的召开期为六天。布展为两天,开展期为四天,也有安排五天或七天的。

2、按场地实际搭建展位(标准3*3)即每个展位/天/元计算总体租金,根据具体的租赁方式,在确定场地后,场馆一般要求租用方支付定金,该定金支付根据场馆租赁的规模来算大约为整个租金的30%,也就是说整个场馆的费用为一百万,确定场地租赁合同后要求支付30万的租金,因此这是策划展览的一项很大的费用投入。

建议:①首次展览会场地不要太大。根据自己的实力做出预算。控制在一万平方米以内为宜,南方某展览公开发中心在策划展会时估计失误,过于乐观,预定了两万平方米,但最终只招了4000平米的场地,结果损失了将近1.6平方米定金。

②建议要充分考虑举办展览会的时间,如果同期在同一个地方一个日期内有2到3个展览与其

发生冲突,这将势必影响招展的力度,这样很容易分散参展的注意力。

三、项目招展

展览会议的招展工作中与展销会有很大的不同:

A、展览的展即展示——参展者构成,览即看——观众构构成的。如果是专业的展览会,还需要邀请专业人士或同行业内人士参加,普通大众不是展览会的邀请对象。一般这种招展对象具有以下特点:

①实力比较雄厚,重视产品和品牌的宣传;

②技术力量雄厚,一般为技术领域领头羊或是生产者本身;

③规模和档次都要比较高;

④注重参观对象

⑤注意展览会议期间的相关行业研讨会

⑹注意参展的同行

例如:在我国每两年举办的汽车展,全球汽车厂商为抢占中国市场,在展览会期间把上述6点展示得淋漓尽致,做到完美无缺的地步,因此策划者在进行招商策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参展商即我们的客户的心态,进行仔细而又深入的研究,才能做好招商工作的过程。

B、建议

①重点突破几个知名的大型企业,以知名的大型企业带动小型企业的参展。要求特装修,把整个展览会场装饰起来。

②以先期参展的优惠方式吸引参展商参展,并尽快落实参展商的展位,费用。

③取得国内外行业协会的支持,通过行业协会邀请参展对象做招商工作。(因为在国外很多行业协会是因各个行业自身组成的,本身就是多行业领头羊的综合体现)

④“以会带展,以展带会”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展览会特别是专业性很强的展览会,相应召开的研讨会将是展览会的实质性的东西,招展者在招商时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来通过会议的重要性来带动企业参加展览会。把会议研讨与展览结合,是企业参展的积极性所在。

C、具体操作

①项目经理根据展会情况制定好招展计划(因为这样有利于安排展会进程,合理安排时间。) ②分配具体招展对象公关工作(按照业务员的各个优势,充分的发挥其潜能,挖掘客户)。 ③资金运作的到位(展览是以展位租赁的形式进行交易的。确定展位不一定确定的费用到位,因此在招展中最终确定的企业参展还是在于资金到位。)

④广告宣传:广告宣传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分两阶段

a.前期招商宣传

b.后期的品牌宣传,即观众的宣传

Ⅰ、普通大众的宣传 Ⅱ专业观众的宣传

c.会期会场广告宣传

⑤展览会的服务:企业参展作为组织方必须为企业提供一个参展指南,介绍大会的具体安排即相关的运输、酒店住宿等相关的服务。这样促使参展商更加全面的了解展览会的行程以使更加

合理的安排时间。

第二部分 展会期间的组织协调工作

一、展览会布展期的工作安排

1、设立场地前台接待

⑴负责参展企业报到登记

⑵根据参展报名情况落实参展证的派发和展品进入场地确认

⑶派发参展企业在参会期间的参会指南

⑷进行一些相关企业的咨询活动,介绍展场的大体安排情况

2、酒店接待处

⑴设立前台接待处

⑵进行参展展商住宿登记

⑶住宿表要求 :a.企业名称 b.房间号码 c.酒店联系电话 d.房主姓名

⒊场馆现场协调工作

⑴负责监督现场施工,即根据参展企业要求进行装修的展位施工

⑵对现场工作中注意防火、防电、防盗等工作

⑶为企业协调现场租赁业务

⑷根据企业报名表,布置安排会场场外的广告宣传(一般为参展企业根据要求而设立的) ⒋交通运输安排及搬运工作

⑴企业运输展品的接待及装卸

⑵搬运工作协调

二、展览会的开幕式组织工作

在开幕式前要求所有的室内、室外的布展工作完成,准备迎接参观者的参观,如何做好开幕式也是项目经理的协调体现。

1、确定邀请参加展览会开幕式贵宾名单

2、确定邀请参展企业的记者名录

3、开幕式的场地搭建要求

⑴挑选突出的位置;一般设为展厅大门正前方

⑵要求布展的庄重大方

⑶要求放音设备到位

⑷相关的礼仪及场地氛围设计要求

⒋开幕式主持人讲话内容的审定,及参加嘉宾讲话内容的审定要求:简单明了,突出主题,在最短的时间内表达中心

⒌开幕式时间建议为10-15分钟

⒍开幕式结束后,带领嘉宾参观及讲解的人员到位,以及会后的安排工作

三、展览会召开期间的组织工作

展览会召开期间的所有工作进入最后结束的倒计时工作,前期大量的组织工作得到体现在

于几闰的展览会效果,参展商满意,参观者满意,才能说明展会的成功。

要求:

⒈做好大会的参观人数的统计、分类。

⒉发放大会的展览会刊(每天定时发放,要根据参观对象的身份发放)

⒊协调展会期限研讨会会议组织安排工作,做好研讨会与展览会有机结合

⒋做好最后的中间人形象,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为企业服务

⑴为企业提供洽谈间(休息室)

⑵为企业提供签订合同场所

⑶及时将参观者的信息反馈给企业

⑷积极与企业沟通,了解企业的想法及要求

⒌统计大会的成交额做好记录

⒍积极听取参会代表对大会的意见和建议

⒎根据参会信息,再次邀请参会企业参加第二年的展会

四、撤展

展会的撤展工作一般为大会的最后一天下午提前一个小时,进行会场登记情况工作和出访工作。

派送撤馆通知要求:

1、保持馆内秩序

2、要求每个参展商清理自己的展品,并保管好

3、按照先后有序的组织出馆工作

4、进行最后的清理工作

五、会后总结

展览会的会后总结,是以后展览会的延续,也是成功案例的表现,因此项目经理在结束整个展会后,要求对整个展览会工作及整体情况进行一个整体分析,以便今后工作的合理开展。 第三部分 展览会的策划

会议,无论是国际性会议还是国内会议,包括两种情况:

1、以技术交流为主的学术会议(内容主要是从技术的角度探讨,交流某一领域的最新技术)

2、以产业发展动态为主题的会议(政府的导向性比较浓厚,以政府对产业政策的发展动向进行交流探讨,以什么样的宏观形式促进某领域的发展)

博览会活动策划书 范例2

一、展会名称:鹰睿同学会

二、展会地点:友谊宾馆

三、展会时间:3月28日

四、参展目的:

(一)、拓宽销售渠道

(二)、打造公司品牌及知名度

五、参展安排

(一)、展前准备

1、工作环节分工

2、准备参展用品

(二)、展位准备

1、参展产品:

①种类:

②规格:

③数量:

2、展位的布置;

①背景

②桌面

③展品摆放

3、宣传资料:

①宣传单

②宣传册

③名片

4、参展人员:

①布展、撤展

②展览资料发放

③参加展览后勤

④物品的分类,保管,领取

(三)、展中:

1、结合本月产品促销活动:

①促销政策的实施,当场签订签订购合同的客户给予一定的优惠(待确定)。 ②当场签订合同的客户可以按条件获得一份精美礼品譬如:茶具、U盘

2、调动展位现场人气的“扫码送幸运”活动策划:

①活动目的:

Ⅰ、提高展会现场与观展商的互动机会;

Ⅱ、扩大公司微信公众平台的知名度;

Ⅲ、为观展商提供免费空调系统咨询服务;

Ⅳ、发掘潜在客户。

②活动的操作方案:

Ⅰ、活动现场分工:

宣讲、接待人员:1名,负责活动的宣讲、观展商的接待、咨询、资料派发、

名片交换,如没有名片,需进行联系方式登记

验证人员:1名,负责验证是否成功添加微信,发放刮刮乐

兑奖人员:1名,负责观展商中奖后让其用手机拍照并发送至微信平台即刻兑奖

市场销售人员:1名,对上门观展商做产品讲解和空调安装的咨询

人偶引领员:1名,负责身着人偶装举牌求扫码

机动人员:1名, 哪里需要哪里搬

Ⅱ、活动操作流程:

① 观展商与宣讲接待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并交换名片予以登记;

② 观展商被引导到登记台工作人员处扫微信二维码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并得到

刮刮乐一张;

③ 观展商确认是否中奖,如中奖则工作人员指导其拍照并发送至微信公众平台,

给予兑奖;

④ 销售人员伺机与观展商进行亲密接触。

Ⅲ、注意事项:

①接待人员要收集客户名片等资料以备会后跟踪客户,同时,对所有观展商都应尽量有迎有送;

②工作人员应根据现场人数灵活安排。

(四)、展后:

1、准客户追踪跟进;

2、把在展会上的照片存档;

3、微信公众平台的后续报道。

六、参展物料:

(一)、宣传资料:

1、公司宣传单

2、产品宣传册

3、易拉宝

4、产品海报

5、礼品:刮刮乐

(二)、洽谈资料:

1、名片

2、准客户登记表

(三)现场用品:

1、刮刮乐兑奖统计表

2、刮刮乐兑奖零钱

3、笔

4、人偶服饰

5、电脑

6、名片夹:一是放置本公司工作人员的名片,另外是放置嘉宾名片。

七、参展预算

(一)、会前准备

1、A4纸一面宣传页:设计费 60元

2、背景喷绘:设计费60元

3、人偶服装租赁:100元

4、人偶手持或粘贴二维码标识制作费: 20×3=60元

5、礼品: 2×200=400元

6、文具若干(笔、A4纸): 20元

(二)、会场布置

1、背景喷绘:喷绘布规格220×240 70元

桁架购买,共计600元

2、易拉宝:60元

(三)、后勤保障

1、人员物料路费 100元

2、矿泉水一箱 30元

3、午餐 7人 70元

合计: 1630元

八、温馨提示:

篇3

关键词:会展旅游;会展经济;发展战略;地域性

一、会展旅游的基本内涵

会展经济即举办会展活动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它对各个相关行业发展的联动性影响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并为各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业所重视。近期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会展商将投资的目光投向中国内陆地区。以武汉为代表的中国中部城市具有良好的地域条件与巨大的发展潜力,加上地方政府的大力政策支持,构建出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国际会展企业的巨额投资。国内会展行业的发展也日益完善,目的地管理公司(destination management company,DMC)、专业会展组织者(professional conference organizer,PCO)的建立以及大型会展中心的落成使国内会展行业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会展旅游的概念

会展业与旅游业都属于第三产业,而会展旅游业的产生则是市场细分的结果,是服务行业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会展旅游业的概念分为广义的奖励旅游和狭义的会议旅行。广义的会议旅游是指会展奖励旅游(称会奖旅游);狭义的会议旅游是指单纯为组织、出席各类会议而进行的旅游,称“会议旅行”。会展旅游业即基于会展业与旅游业之间而衍生出的新的行业形式,是随着社会分工细化发展而产生的两个产业相融合的产物。

(二)会展旅游的特征

1、与会者消费层次较高。会展旅游与会者人群多为高消费的旅客群,具有独立的消费意识,较高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较普通观光客高,加之在相对时间里聚集效应,其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巨大。以2004年在玉溪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兰花博览会为例,会展举办当期,玉溪旅游接待人数就有1.24万人次,旅游收入150多万元,星级宾馆客房入住率在90%以上,而在此之前,玉溪宾馆的入住率只有30%左右。

2、会展地多为旅游胜地。如今会展举办权的竞争非常激烈,而在竞争中胜出的举办地多为颇具特色的旅游胜地。国际上,著名的展馆多分布在地域经济环境较发达的旅游城市,如德国慕尼黑、法国巴黎、英国伦敦、西班牙马德里等;国内,大型会展举办地除了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之外,一些风景好的旅游小镇也成为国际会议的举办地,如2001年在江苏周庄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贸易部非正式会议,2009年在海南博鳌举行的2009年博鳌亚洲论坛等。

3、不同会议个性化需求。会议根据不同的类型对会展地的选择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会展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宏伟指出,信息滞后、服务被动、相互支撑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制约着中国会展旅游的发展,他认为在提供商务会展旅游服务的时,不仅必须注意到文化差异、风俗习惯的影响,还必须掌握商务客户的行业特点和会展类型,有针对性地采取个性化服务和提供差异化商务旅游产品,结合客户商务会展与度假相融合的需求,提供“菜单式”服务,充分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已经成为当今市场经济下的共识,而会展旅游的个性化特征也要求各方在发展会展旅游经济时灵活发展。例如,专业技术型会议多选择在较为安静的环境,并对专业设备有特殊的要求;股东会议则对会场的服务、餐饮等软环境要求较高;产品展销类会议对场馆要求以及配套服务要求较高。针对于不同的会议个性化要求,不同城市应结合自身优势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会展旅游。

二、我国会展旅游业的现状

我国会展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并迅速发展,其年增长速度高达20%以上。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加之我国旅游市场的供过于求,我国传统旅游业增长速度开始放慢,而会展旅游业以其高利润率与迅猛的发展速度吸引国内旅游业界的重视,并逐渐形成成熟的服务体系。会展旅游(亦称“奖励旅游”)对国内旅游企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蕴含着较大的经济利润空间。

目前,我国会展旅游业的存在,主要依托于大型旅游社、目的地管理公司。譬如,中国青年旅行社专门成立了会展旅游公司,其他各旅行社也成立了会展旅游部、会议旅游部或者商务旅游部等部门专职负责会展旅游的接待与安排。当前,与会展旅游业相关的组织机构有:奖励旅游管理协会(Society of Incentive and Executives,SITE)、相约明尼阿波利斯――官方会展旅游协会(Meet Minneapolis,Official Convention + Visitors Association)、国际目的地营销协会(Destination Marketing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DMAI)、会议旅游局局(Convention &Visitor Bureau ,CVB)等。

我国会展旅游业的发展有以下几大特征:

(一)会展服务全面化

会展旅游是如何为与会展相关的人员提供服务,从会展本身拓展到住宿、餐饮、娱乐方面,继而争取在游览、购物、旅行等方面创造需求。会展旅游服务对服务全面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如同零售行业的发展,最终达到顾客“一站式”服务体验,会展旅游业也将朝着更高层次的服务发展。例如,会展旅游的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与展会主题相关,在会展前准备好各种产品方案,与相关行业沟通协调,全面完成产品的包装和内容设计,以达到在展会期间同步向目标群体提品和服务的目的。会展旅游服务链的延伸使会展旅游经济在基础上得以扩展的同时,各项配套服务也愈加全面化。

(二)会展旅游信息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会展旅游的沟通成本下降,网络系统带给会展组织方和与会者便捷的体验。会展的时间、地点、与会者信息、会展所在地的信息都将在互联网上实现互通,这也将为会长旅游的信息化提供可能。网络会展是指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在互联网上举行会议或展览会。网络会展能过突破现场会展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有效抵御风险、保持展商和参展专业人士的畅通商贸渠道、维护客户关系和延伸会展业的电子增值服务,被誉为“永不落幕的会展”,是会展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服务人员专业化

会展旅游业的异军突起突增了对会展旅游业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部分高校新设会展专业,来满足市场对会展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业内人士也通过不断的自我培训、自我提升,不断摸索出适合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途径。有学者提出,可通过采取会展旅游研讨会、专业人员短训班、定期聘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开展有关会展组织设计、经营管理、服务理念方面的讲座等不同形式的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大对会展从业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培训。

(四)会展组织国际化

我国加入WTO后,对外交流合作加强,会展旅游业随着其产生与发展也逐步与国际接轨。我国国内旅行社与会展组织方积极与国际组织接轨,吸收其成熟的发展、运营模式。例如,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获准2000年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正式加入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WTO);2001年8月上海市政府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加入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会议业协会组织国际会议协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Convention Association,ICCA),成为其正式成员;中国青年旅行社加入了美国旅行人协会(ASTA-American Society of Travel Agents,ASTA);国际展览中心参加了国际博览会联盟(Union of International Fairs,UFI)。中国会展旅游相关组织也积极筹办各种业内跨国会议。例如,2009年9月8日至10日在新建成的国家会议中心(CNCC)举办的中国(北京)国际商务及会奖旅游展览会(CIBTM),该会议是业内颇负盛名的专业会议,这也将提升中国旅游会展的国际影响力。总而言之,国内会展旅游组织与国际组织的接轨,将有助于提高我国会展旅游在国际社会的认可程度,并有效避免盲目发展。

三、我国会展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为了解会展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笔者浏览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所收录2003年之后出版的相关文献篇名,发现会展旅游的文献已由介绍一般性会展概念及其未来的应用研究,转变成如何运用地域特征来发展地方特色化会展经济的地域性会展旅游研究,如长春市会展旅游、贵阳市会展旅游、武汉市会展旅游、乌鲁木齐会展旅游、南昌会展旅游等。这种地域性会展旅游经济的研究说明了会展旅游界已开始重视地区会展旅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开始针对地域特征发展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会展旅游,并且已懂得充分运用各地区地域文化特征因地制宜的发展本地会展旅游经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会展旅游经济的地域性将成为未来会展旅游经济研究的发展趋势。

譬如,会展公司依据其所在地地域特点展开更具地方特色的宣传,凸显其地域化特征,形成品牌形象。由于会展组织者在选择举办地时往往会考虑诸如当地旅游资源、居民好客程度、地方政府的支持等外在因素,会展旅游者也将被便利的与会条件、完善的交际环境、魅力十足的会后观光和主题聚会所吸引,地方特色地挖掘成为取胜之本。具有地方特色的会展公司无疑具有其独特的市场竞争力,加之优质的服务,必将成为会展公司立足之本。

2008年12月24日,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委会会议指出要“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大力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促进消费升级”,许多地方政府都积极的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扶持当地会展业发展。其中,广州、石家庄、南宁等省会城市以及余姚、宁波、义乌等中小城市均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涉及到展览会项目补贴、展会评估、知识产权保护、税收政策改革等方面,为当地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省会城市发展会展旅游的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及公共基础设施。政府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全力支持本地会展经济发展。各省省会城市率先发展本地会展旅游经济,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并拉动本地相关经济的发展,地域性发展特征也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戴光全.节庆、事件及事件旅游理论・案例・策划[M].科学出版社,2005.

2、玉溪兰花网.会展旅游:玉溪新的旅游风暴[EB/OL].省略/shownews.asp?NewsID=867,2004-02-16.

3、刘宏伟.关注北京奥运会后的商务会展旅游热点[N].国际商报,2008-01-02.

4、许峰.会展旅游的概念内涵与市场开发[J].旅游学刊,2002(4).

5、张哲乐.会展旅游的服务对象和产品创新[J].管理观察,2009(15).

6、胡月明.我国会展旅游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J].商业文化,2009(8).

7、王梓,李忠宝.我国会展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商论,2008(11).

8、中国国旅.辉煌50年[EB/OL].省略/cits/brand_50years.htm,2009-09-22.

9、王莉霞,王潇.会展旅游业战略规划探析[J].理论导刊,2005(10).

篇4

青岛国信集团承担国企使命,完成了胶州湾隧道、青岛体育中心、青岛大剧院、中国蓝色硅谷等重大工程的建设工作,青岛“青黄不接”的大交通难题成为历史、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胜利举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它们是青岛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我有幸亲历了这些重大节点工程。

海底隧道贯通城市“主动脉”

“青黄不接”这个词在青岛具有特殊的含义。青岛与黄岛近在咫尺,却隔海相望,形成了“青黄不接”的态势。为了连接“青黄”两地,市政府批准相继开通了海上轮渡,建设了胶州湾高速公路,一再拉近胶州湾两岸的距离。但年均50多天的浓雾大风气候,使得“青黄”之间缺少一条真正意义的全天候通道。

2003年,青岛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规划建设海底隧道的设想。2006年1月,项目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胶州湾隧道的建设任务压在了国信人的肩上。

作为我国第一批开建的海底隧道,也是我国最长的海底隧道,胶州湾隧道从设计、施工到管理,业内一无实践,二元经验,三无规范。隧道全长7800米,双向双洞六车道设计,建设规模宏大,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多变。回首四年多的建设历程,我和我带领的建设团队面临着复杂严峻的施工环境和未知风险,经历过无数个不眠之夜。为做到整个建造过程安全可控、万无一失,相关的论证、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均采取非常措施,安全理念贯穿于隧道建设的始终,实现了工程质量的高水准建设。

一是科研攻关、精心设计。投入科研经费4500多万元,立项22个科研课题,和国内外20多家科研机构进行科技攻关和咨询,结合本工程申请了国家“863计划”课题2项,专利技术12项,120篇。绘制施工图67册,7200余张蓝图,设计的隧道C50高标号耐久性混凝土、C35高性能喷射混凝土、多重防腐锚杆、可维护式排水系统等一批先进技术在国内都是首次采用,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二是精细施工、安全生产。工程采用钻爆法开挖,全程使用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超前支护、预注浆加固、光面爆破和减震措施均在实施中得到大量应用。同时对支护断面进行实时监控测量,确切地预报破坏和变形等未来动态。坚持科学施工、以人为本、环保可靠及人工化管理,土建施工创造了安全生产零死亡率、零工程事故的良好纪录。

三是科学组织、规范管理。围绕建设人文隧道、科技隧道、绿色隧道的目标,进行精心的施工筹备组织。先后邀请15位两院院士和设计大师,召开50余次专题研讨会对勘探、设计、施工方案进行反复研讨和论证,编制了《青岛胶州湾隧道施工技术规范》、《青岛胶州湾隧道综合应急预案》等规范性文件,指导施工和质量、安全控制,为隧道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程建设期间,隧道建设系列丛书《科研与实践》等一大批科研及管理成果问世,标志着自该工程交工起,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隧道设计、施工、管理技术体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孙钧院士这样评价:“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走出了由隧道大国迈向隧道强国最坚实的一大步。对我国隧道工程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胶州湾隧道自2011年6月30日通车以来,运行平稳有序,车流安全顺畅,成为连接青岛与黄岛间最快速、最便捷、最经济、最环保的唯一一条全天候“黄金通道”。截至2014年3月15日,隧道累计实际车流量2166万辆,累计标准车流量2819万辆,日均运送乘客16万人次,车流量年均递增26.5%,有力地促进了胶州湾两岸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推进了同城一体化进程,长期制约青岛发展的“青黄不接”的瓶颈问题得到彻底破解。

建设体育中心

2005年10月23日,在十运会闭幕式上,时任山东省省长韩寓群从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手中接过了全运会会旗,十一运会的主办权交到山东人民手中,这是山东首次承担这一全国最高级别体育盛会。青岛在十一运会中承接了12个项目的比赛任务,其中5个项目安排在青岛体育中心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和综合训练馆。

2006年11月16日,市政府下发文件,决定由国信公司接手青岛体育中心的建设任务,当时距离十一运会青岛项目的举办还有不到3年半时间。接到这个任务,我随即召集会议,抽调专业骨干组成建设团队启动项目筹备工作。随后的几个月里,便是紧张的方案比选、设计深化、工程招标。到2007年9月份,三个比赛场馆都进入到实质施工阶段。

从接手项目到2009年初竣工落成,国信青岛体育中心规划设计、施工组织、场馆运行整个过程均体现了高标准。体育馆造型取意“宝石”,造型独特,由法国喜邦公司、中国建筑西南院联合设计,成为我国体育建筑领域中西合璧的代表作。游泳跳水馆造型取意“贝壳”,与宝石体育馆形成“宝贝”组合。馆内设标准比赛池、训练池、跳水池各一座,硅藻土水处理系统可与“水立方”相媲美。综合训练馆设的标准固定冰场是一大突出亮点,它的建成为我国体育实施“北冰南展”战略迈出了关键一步。青岛体育中心的实施攻克了一系列施工难题:体育馆网架和游泳跳水馆网壳都是不规则的双曲面屋顶结构,造型国内唯一,来自清华大学在内的业界一流专家亲自参与吊装方案论证。综合训练馆预应力梁跨度达41米,为国内最大,其振动测试及舒适度研究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截至目前,同济大学还在继续此项研究工作。

2009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完美谢幕,青岛体育中心成功经受了大赛考验,在这里共诞生奖牌81枚。全运会的举办大大提升了体育中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体育中心不仅能够承接国内外重大赛事,还是青岛开展全民健身和娱乐休闲的重要场所。

高标准承建青岛大剧院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青岛和国际上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为改变青岛市文化设施建设滞后的现状,青岛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文化设施”,青岛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将青岛建设成为现代文化名城和区域性文化中心”。青岛大剧院的建设被提上政府工作日程。

青岛大剧院工程是建筑、美学、声学等十几个学科的高度集成,项目建筑面积87000平方米,主要包括1600座歌剧厅、1200座音乐厅、400座多功能厅、3473平方米艺术交流中心及10881平方米接待中心等综合辅助区域。该项目建设工期历时漫长的5年又2个月,于2010年10月竣工,整个组织过程可以说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德国GMP建筑事务所首席设计师麦哈德・冯・格康先生亲自主持了建筑方案设计,来自全国的近40家一流专业队伍参与建设。空间桁架结构设计的屋面格栅铝板,板幅面积、铝板用量、结构复杂程度皆为世界之最。凭借出色的现场组织、高超的施工工艺和一流的质量控制,青岛大剧院工程于2011年荣获我国建筑行业最高质量荣誉一“鲁班奖”。

青岛大剧院已成为青岛名副其实的文化航母,她既能承担高水平赛事和演出,提升着城市的文化水平,又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享受高标准艺术享受和日常休闲锻炼的理想场所,从而给素有体育、艺术优良传统的青岛,增添了高标准的双翼,在蓝天碧海间,翱翔得分外从容矫健。

承建中国蓝色硅谷助推蓝色经济

2011年,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中国蓝色硅谷”的战略构想,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岛涉海机构集中、海洋研发人才密集的优势,加快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抢占海洋产业技术发展前沿。开发建设蓝色硅谷是市委市政府着眼于我市当前发展新阶段、突破现在城市空间框架束缚、谋求创新发展蓝色跨越的重大部署。

开发建设蓝色硅谷,关系青岛发展全局和长远,任务繁重,在选定硅谷市场开发主体上,市委市政府又一次将目光投向国信。2012年4月,国信公司授命正式接办开发建设蓝色硅谷事宜。

按照规划,蓝色硅谷涵盖“一区一带一园”,规划陆域总面积35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25平方公里。先期开发内容包括国际海洋科技教育中心、国家海洋科技示范区、青岛滨海科技新城。拥有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成果孵化中心、人才集聚中心和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的青岛,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海洋科技的桥头堡、核心区,其中自然凝聚着国信人的奉献和担当、智慧和能量。

篇5

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任期为2013年至2017年,由来自全国各地艺术院校戏剧、影视专业的37位专家构成,包括云南艺术学院院长以及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专家在内的6位教授担任副主任。“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是艺术学科升级为独立门类后,教育部重新筹备成立的特聘专家咨询机构,其前身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戏剧、影视、广播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也是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教授担任。分委会在5年任期内于全国范围内举办了10次分委会会议,并聘请了20多位领域内资深教授担任分委会特聘专家,同时还举办了戏剧、影视、广播类专业青年教师论坛、学生论文评奖等大型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学科发展,为艺术学科的转型及“戏剧与影视”学科的升级提供了充分的调研咨询与院校动员。

“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指委”是全国高校教指委中最早举办成立仪式、正式启动工作日程的委员会之一,因此,7月28日北师大会议议程的第一项即颁发聘书环节,首先由主任委员周星教授为副主任委员颁发了教育部聘书,之后又与副主任委员一起为与会专家委员颁发聘书。

会议的第二项日程是由周星主任围绕教指委工作目标、核心工作、发展宗旨等做主题报告。首先,周星主任介绍了本届分委会的功能设置与主要工作内容。本届教育部聘请的专家组具有非常设机构的性质,接受教育部委托,开展高校本科教育调研与咨询。教育部在工作会议别强调本届教指委的核心工作是要制定出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尤其是艺术学科本科教育质量规范在此之前从没有过,因此要求包括艺术学理论学科、音乐舞蹈学、戏剧影视学等在内的学科自行制定质量标准。其次,教育部还要求各教指委根据本领域、本学科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撰写研究报告或提供政策咨询。再次,周星主任了全国高校设置“戏剧与影视学”11个相关专业的最新院校数量统计,其中设置“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院校88所,设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院校198所,设置“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的院校21所,设置“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院校45所,设置“录音艺术”专业的院校30所,设置“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191所,设置“动画”专业的院校349所,设置“表演”专业的院校132所,设置“戏剧学”专业的院校5所,设置“电影学”专业的院校4所,设置“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院校49所。最后,周星主任对教指委任期内工作计划提出了建议,提出组织两到三次的青年专家。包括年轻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研讨会,同时也出版专门的学术论文集将成果发表等。

会议的第三项日程是与会专家针对教指委工作计划、学科发展以及制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参考框架”等问题的讨论。

首先,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长张育华发表观点。她认为现在全国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院校数量惊人,遍地开花,但是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所以教育部急于制定国家级标准,但这个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难点。这几年中国传媒大学也在攻克这个难点,国家级标准的制定既不能标准化,但是又不能失标准,中国传媒大学在两难中做出一定的办学尝试和办学回应。因为戏剧影视艺术这类人才地培养比较特殊,所以传媒大学制定了一个最终价值目标。在此目标下提出了一个戏剧影视育人理念。其次,为了具体培训学生,中国传媒大学还构建人才选拔、课程教学、实践运用、创作展示这四大培养平台。试图贯通这四大平台,而四大平台内在的一个关联就是选拔为先、创作为魂,这就需要释放学生的创作潜能,因为艺术教育具有引领形象生产的教育愿景。

云南艺术学院院长、教指委副主任吴卫民表达了对教指委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示自己在教指委任期的5年,如果能为教育部提供一些决策依据、提出一些想法,从而促进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哪怕只是细节,这个责任都是非常神圣的。吴卫民副主任还介绍了云南艺术学院的基本情况,其包括9个学院、一所附中,其中戏曲学院和影视学院为单独分设,戏剧学院现有1267名学生,影视学院有469名学生,各自有34名研究生,影视学院和戏剧学院都设有戏剧与影视学的11个专业方向。其次,学校办学定位主要是培养知识扎实的基础型人才,另外特别突出的是综合艺术院校里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所以突出基础型和实践型人才,再加上复合型人才是办学人才培养的立足点。云南艺术学院发展的着眼点还包括区域性,因此要紧跟西南整个发展的态势结合起来办学,这是云南艺术学院的一个发展规划。最后,吴卫民教授还根据教学框架的制定提出了两个建议。第一,制定国家级标准非常重要,历来在迎接教育部教育评估时,高校总是抱怨教育部从来就没有专门对艺术院校制定的标准,但是抱怨完以后更需要自我反思,艺术教育也应该自己制定标准。现在教育部赋予各个分委员会这种权利,让各分委员会认真研究自己的发展,然后设计自己的专业结构,调整自己的学科的时候,在可控的范围内,专业委员会就应该发挥这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国家标准与办学个性之间需要有一个平衡。一个是艺术人才的成长规律,应该在这种统一的标准里边,不要所有都搞成一个标准螺丝钉生产,应该具有人才培养个性,另外每个院校的历史传承、发展起点、前进可能性跟自己办学诸多因素有关系,应予以尊重;第二,还是要坚持实践能力与理论能力并重,现在许多艺术院校办学定位不准,往往会形成研究能力很强但动手能力很弱的局面,这就走向了我们艺术院校办学相反方向,因为艺术院校特别强调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在课程设计里面,实践环境很重要,但是理论环境在这里边也要适度,所以在制定标准的时候,这两个方面的平衡是需要注意的。

北京电影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指委副主任穆德远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建立教学标准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是核心的人才培养策略,因此应该充分尊重各所院校的发展特色和办学特征,一旦标准统一的时候,就有可能失去学校的个性。穆德远教授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办学实践为例,说明了当年在扩招政策下,北京电影学院坚持学校特色、顶住压力,保持了人才培养的高水准。因此,在制定本科教学标准方面需要坚持尊重学校特色的基本原则,制定符合不同类型院校特色的培养目标。

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指委副主任廖昌永从自身艺术教学实践出发,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感受。目前全国各专业艺术学院发展很不一样,很多学校对理论非常重视,在教学方面,很多学校在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生阶段,课程类似,本身框架就不是很清楚、很完善。此外,在扩招政策下,学校无边无际地扩招,整体教学质量必将下降,因此国家标准要提高。现在培养人才没有统一标准,一个地方一个标准,社会需求更没有标准,这样必然很难跟国际接轨。因此,制定一个国家标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制定这个国家标准时,会碰到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拿出改革的魄力。

在三位副主任委员发言后,其他委员也相继结合各自院校办学实际以及制定教学标准等问题发表了观点。

浙江传媒学院副院长项仲平认为,在制定教学标准时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在理念上,要相对宽泛,不要定得太严苛,人才培养不要定得太死、太具体。因为太具体以后,艺术专业也好、各个专业院校也好,在综合性院校和专业性院校,特别是专业之间执行会非常难;第二个要注意的是,在宽泛的前提下,要有落实,要具有可操作性,不能只是提概念,而要具有实践意义;第三,建议分类制定国家标准,例如在大学的数学教育,根据不同专业情况,教学内容分成数学A、数学B、数学C,那么套用到制定艺术教学标准时,在统一框架中,对一般性的院校,在衡量的过程中,提供评估标准A方案和B方案不同选择,这样的话就可以更尊重各院校发展,也能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安怡教授根据所在学院的发展表达了对教学标准制定的想法。现在沈阳音乐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基本都是参照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戏曲学院等院校,因此制定一个全国性的标准显得尤为迫切。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俞虹认为,在制定教学框架时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个性问题”。要制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怎样在框架与细则上,这需要在宏观及微观上寻找一个最好的契合点。这个标准只能是“大”,不能细,只能是一个放之于四海而皆准的、各个院校都可以接受的标准。但是一旦成型,这个标准本身的价值和可操作性便会很弱,这与其制定的初衷相矛盾。其实,每个学校对自己都有一个标准,所以制定全国统一标准其实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如果有可能,只能尽可能地宽泛。因为即使是分类,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专业也会有很大差异。

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刘三健介绍了广州美院的发展和困惑,现在广东美院每年招生1350人,这是招生总量,还要加上附中等等,每年学费收入比较可观。但是学校在戏剧与影视学这一块没有形成一个规模化的影视专业。以摄影为主,课程开设于2004年,以研究生作为我们基本班子开始进行影视教育,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困惑,教材等其他方面的资源都没有配套跟上。因此,希望这次的教指委工作能够把课程体系、教学要求安排等统一,就跟教育部制定的文化课标准一样,制定学科执行的大致标准和范畴,至于执行标准要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来调整。

南京邮电大学余武教授从调研出发,认为制定艺术学科标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专业院校,比如说国家级的、省级的,包括地方的标准确实不能一样。如果按照同一个尺度来做确实不好去判断,所以分类还是有必要的。但是同时在制定标准时还是要适度宽泛,应该有一个底线。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郝戎认为,本科教学的质量应该具备一个国家标准。例如食品有食品的标准、药品有药品的标准,那么艺术教学的国家标准到底是什么?每年都有很多的兄弟院校,还有一些省市的一些院校到中戏来交流,都对中戏教学的课程设置包括一些考核的标准非常感兴趣,其实这些兄弟院校,尤其各省、地、市这些级别院校来中戏,一方面来交流取经,在某种程度上讲,他们也是在探求一种教学标准。现在国家没有艺术教育标准,他们觉得办戏剧专业或者表演专业就应该到中戏问一问,办影视编导就应该到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这些权威系问问他们的办学标准是什么。因此从国家艺术学科整体发展来看,制定这个标准非常必要,也是可行的,尤其是给各地方的这些院校明确办学方向。但是制定统一标准同时又是一个比较难的事,因为每个学校教学层次不一样,教学理念也不一样,将来面对的需求也不一样。因此,在制定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师资水平等,制定标准不能门槛太高。

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石磊结合新出台的本科培养方案目录发表了观点。本科新目录出台后,四川师大需要重新制定教学方案,但是新目录中有些专业方案定得很细,比如说广电编导,因此学院基本没有发挥余地,导演方面也规定得比较细,导致有些课程很难去上,因为太过专业,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跟不上。因此,在制定本科教学框架时要吸取以上经验,不能制定得太死,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

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院长周晓波强调,艺术教育首先是个性教育或者特色教育,那么面对全国大量的学科招生,应该根据不同学校发展方向和招生情况来定位,有些可以注重实践,有些可以注重研究,有些可以是经营式的。因此,制定本科教学标准也要多元包容。

南京大学教授周安华建议,关于戏剧与影视学教学标准的制定在指导思想上需要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出发点。因此有三方面可以重点考虑一下:第一,注重内涵发展,不要只是强调发展规模和招生数量;第二,在理论方面也要强化,不能只一味偏重实践;第三,关于封闭和开放,应寻求国际化的视野、加强国际交流、遵循国际规范。

武汉大学艺术系主任彭万荣认为,制定切合各个教学单位的学标准非常困难。仅就培养目标而言,每所艺术院校都不相同,因为其中涉及各自学校的定位。在各所院校培养目标不同的前提下,怎么保证制定的国家标准符合每个学校的具体要求,这很有难度。相对来讲,制定全国统一的课程体系就稍微好办一些,设置一些全国通用的必修课程,其他课程提供选修参考,这个方法较好操作,也便于推广。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指出,在制定国家标准时,可行的方法是制定的“标准”是一个基础性的定位,即“最低标准”。从实际操作性角度出发,能否采取“先分后合”的方式。比如说按照戏剧与影视学的11个专业分类,先把每个专业的最低标准列出来,之后在所有标准中再抽象出一个更加概括性的或者更低一点的标准,形成一个统一的、唯一的戏剧与影视学标准。

西北大学教授张阿利认为,框架性的标准需要有一种包容性,要有必选工作,要有自选工作,同时又要符合专业性院校特点。另外还希望有一些细化的题目和项目,利用几个月的时间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进行大面积调研工作,因为制定全国化的标准是需要相当调研和数据的,才能集思广益。

湖南大学教授何春耕提出,艺术教育标准框架应该既要有共享也要有特色。那么如何在共享和特色中制定出学科标准?第一,希望教指委搭建一些共享平台。因为有一些院校特色是不能复制的,比如说进行跨校选课尝试、分享相关课程;第二,在成果展示上,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或者某一个展播季,或者通过某个网站能够让彼此了解每个学校各自的特色;第三,作为一个建议。因为考虑制定标准有很多热点评估,所以,希望教指委建议教育部把这些标准的制定调研直接列为教育部课题,然后各个委员去申报,这样可能更有利于把相关学科建设调研工作做得更细致、更扎实、更科学。

浙江大学范志忠教授对制定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表现出了十足的信心,因为只要制定出的国家标准能够适应大多数学校的要求、适当放低门槛、获得多数院校的认可,就具有可操作性和易推广性。

中国美术学院苏夏教授也同样对国家标准的出台充满期待,因为保持教学特色固然重要,但是与国家标准并不冲突,而国家标准的制定、执行能够显著提升现有教学的规范化,因此值得推广。

山东艺术学院吕双燕教授从“山艺”办学经验出发,提出艺术教育应加强理论指导。在山东来讲“山艺”是一个专业的艺术院校,最重要的是其关于技术理论的建设。然而,现在逐渐发现这种发展模式非常欠缺。当下,艺术高端理论特别稀缺,因为有些观念认为这些理论对于艺术实践教育、艺术专业教育意义并不是很大。因此,呼吁在强调技巧锻炼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建设。

哈尔滨师范大学安立国教授介绍了所在学院的经验。哈师大戏剧与影视专业教学主要是设定10门核心课,15门必修课,然后开选修课。虽然这个专业课程很多,但通过设定必选课来确保教学质量,这种经验可供制定国家标准时参考。

艺术学院张腾教授认为,在国家标准制定执行后,最重要的是这个标准是否具有权威性?它有没有什么约束力?这个标准有没有用?达不到这个标准怎么办?是不是就可以不办或者停办?有没有以上这些权威性,如果说制定出的标准没有这样一种权威性,那么它的作用到底在哪儿?如果有这样的权威这个标准就有用,要不然这个标准就没有用。另外,张腾教授还建议在注重专业标准的同时也希望能够专注“社会合格人”的培养标准,因为影视专业和戏剧专业社会影响很大,好的影响非常大,坏的影响同样非常大,因此希望制定专业标准的同时,能够制定严格的或者比较严格的“社会人”标准。

陕西师范大学李震教授认为,国家教育标准应该是一个规范、一个基准线、一个门槛。因为标准很难制定,各个学校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没有办法制定标准,国家标准更应该类同于一个艺术教育的准入门槛。

篇6

2007年由江苏省人民政府牵头的 “中国国际物流科技博览会”是国内最具规模的物流展之一。 “2008 中国(南京)国际物流博览会、中国国际物流会议”(下称 “2008江苏国际物流展”),于11月19日至21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此次展会打造中国华东地区规模最大、最具专业水准的国家级物流展。

回顾上届展会,其展览面积达20000平米,云集了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家参展商,展品应用于电子、汽车、汽配、机械制造、日用品、造纸、食品及饮料加工、医药、服装及鞋业、电信、烟草、邮政、零售业等十多个行业领域,获得各界广泛好评。去届展会观众来自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上海、北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内地区,及日本、印度、美国、荷兰、斯里兰卡、意大利、新加坡、墨西哥、尼泊尔、韩国、马来西亚等地的海外观众。

“2008江苏国际物流展“计面积将超过20,000平方米,约300家公司参展。展会特设四大主题,包括叉车及运输系统、货架及仓储设备、特种物流设备及技术和物流服务科技,全面满足各行业买家的需求。江苏省政府将在展会期间以“江苏省物流形象展台”的形式出现,并将率领江苏省内14个城市的近百家著名物流企业集体亮相本届展览会。新加坡、美国将带领本土知名企业以“展团”形式参加。

同时,展会期间将举办中国国际物流会议、新加坡物流日、物流设备采购洽谈及物流服务供需对接会、物流项目投融资对接洽谈会、香港物流商会及香港货运物流协会交流洽谈团等多个国际性会议及大型商业洽谈活动,为参展商及观众创造更多的商业契机。

“中国国际物流会议”以“立足本土,放眼全球,博采众长,共谋发展”为主题,与国内外物流业界人士共商如何降低国内物流成本,以及解决阻碍中国物流发展的瓶颈。同时,此会议亦有望促进中国企业学习和掌握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理念和实际应用经验,加快中国与北美、欧盟、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物流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大会将邀请来自亚洲、北美、欧洲的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学术机构的专家,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论坛活动。

这次会议的议题紧贴市场的趋势及诉求,包括:面对竞争及频繁拼购,中小物流企业如何快速成长;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如何合作来优化物流配送;未来的中国内陆港和物流园区如何发展;如何运用物流技术提高运营效率;交通运输部的成立将给业界带来哪些影响;怎样应对物流人才危机;如何保障货物安全;以及讲解危险品物流、冷链物流、汽车物流的技术、发展前景和商机等议题。

新加坡物流日将以空港、港口物流为主题。由于江苏省推出“十一五”港口发展规划,会议将结合空港、港口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为港口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全面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等议题展开讨论,与业内听众代表分享新加坡物流供应链管理等先进经验。

2008中国(江苏)长三角物流合作论坛已成为推动长三角区域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交流平台,也是我国物流界的一个知名品牌。本次会议将以“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与管理”为主题,根据长三角物流发展联席会议发展的要求,并经与香港物流协会、台湾全球运筹协会商讨,进一步促进的物流交流与合作,促进长三角地区物流的快速发展。

帮助海外展商开拓业务,进行商务考察活动。江苏省政府将为有意开拓当地市场的海外客户提供帮助,使其了解江苏省物流行业的相关政策和投资优惠,并安排一系列的商务考察活动,如龙潭港保税物流中心、王家湾-丁家庄物流中心、空港物流基地、幕燕金属物流中心及江北化工物流基地等大型的物流产业园区。

“2008江苏国际物流展”获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江苏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主办,由江苏新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北京雅展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承办,而拥有三十年来华办展经验的香港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为本次展会的海外承办单位。此外,展会得到了多个物流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如中国国际货运协会、中国仓储协会、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江苏省国际货代协会、江苏省现代物流协会、香港货运物流协会等。

“2008江苏国际物流展”已成为国内华东地区最具规模的物流展之一,主办方将制定一系列针对性的宣传推广计划,联手更多专业媒体,组织业界的知名企业、国内外协会机构、海内外买家相聚南京,打造一场江苏物流行业的饕餮盛宴。

物流服务快讯

UPS重装启动“全球志愿者服务月”活动

金秋十月,连续举办了五年的“UPS全球志愿者周(简称GVW)”,正式更名为“UPS全球志愿者服务月(简称GVM)”。这项在全球掀起志愿文化的活动已由原先一周的时间延长到了一个月,所有UPS人,不分地域年龄岗位,在这整整31天,不间断地投身各项公益活动。不完全统计,今年10月,中国有近800位员工参与到GVM的活动,累计服务时间约2400小时,同时UPS全球有超过30000名员工投入这项志愿活动。

据了解,UPS四川的11名志愿者于己于10月8日赶往震后重建的四川绵竹紫岩小学,与那里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表演节目,还为小学生自发带去了很多学生书籍。

更多的志愿者还将于近期拜访华西地震康复医院,为地震中受伤并仍处于康复期的群众送上礼物。同时,在广州,UPS志愿者员工将与广州黄石中学的学生一起进行防震减灾危机特训活动。上海的UPS志愿者与广慈孤儿院的小朋友们共同度过了快乐的周末,而北京的志愿者则在10月14日国际盲人节的前夕邀请盲人朋友游览名胜颐和园。(吴 莹 周 莹)

世递国际中国临床试验供应链服务中心开业

10月13日,由世递国际(世界速递)根据GMP标准在中国北京兴建并获ISO认证的临床试验药品储存配送中心正式启用。

据介绍,该中心管理团队由全职注册药师组成,为温控要求介于摄氏25度到零下70度之间的临床试验药品和试验相关的各种物品提供全方位的物流解决方案。服务范围包括为实验药品、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等提供经专业认证、适合不同温度条件的存储区域;24小时客户密码登录实时库存查询;药品和试验材料由原产国进口及入库;由中心向中国境内各地即时运输配送药品和试剂;药品回收及销毁管理;通过专有的CFR21-11标准软件,实现全套物流链管理。此外,还可根据客户需要提供个性化的配送手段,包括人工携带、专差押运、包机运输,同时由经过国际航协认证的具有专门资质的员工对危险物品进行操作。

“中国是大多数跨国制药企业全球研发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临床物流的运作管理依然是本地的一大挑战”,世递国际中国地区总经理颜传宗表示,该中心的服务覆盖范围达到国内36个城市,包含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的临床试验基地所在的主要地区。(朱晓东)

阿联酋航空入驻迪拜机场3号航站楼

10月14日,阿联酋航空(下称“阿航”)其迪拜国际机场的所有航班服务将于起分批迁入全新落成的3号航站楼。该航站楼将为阿联酋航空公司专属。由空客A330-200飞机执飞的迪拜-多哈EK843航班将成为首个从新航站楼起飞的航班。

据了解,新的3号航站楼一期运营将开通其从迪拜至海湾合作委员会地区和美洲地区的每日40次航班,占阿航航班总数的15%。二期计划则将覆盖中东地区余下的目的地及非洲,运营的航班数将增至每日99次,占阿航航班总数的37%。

飞往欧洲的航班将在第三阶段运营,将使迪拜3号航站楼起飞的航班总数增至每日168次,占阿航航班总数的60%。在第四阶段和最后一阶段搬迁计划中,阿航飞往印度次大陆、东亚及澳大拉西亚地区的航班将全部迁入新航站楼,届时总航班数将增至每日269次。

这一建筑面积达51.5万平方米巨型航站楼的出发大厅拥有250多个值机柜台,其中包括126个经济舱乘客值机柜台,32个头等舱、商务舱值机柜台,60个自助值机亭(含托运行李和无行李),10个为常旅客飞行计划Skywards高级会员专设的值机柜台。(楼凌之 邓蕙娴)

毕博为2008北京奥运会提供食品安全追溯方案

全球管理和技术咨询公司―― BearingPoint, Inc.(毕博有限公司)近日宣布,毕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和实施了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确保了奥运食品安全。

据介绍,在2008北京奥运会的安全保障计划中,食品安全是其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对供应奥运食品的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配送中心、奥运餐饮服务场所以及运输车辆的信息均进行监控,从而实现奥运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在奥运会期间,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覆盖了26家奥运送餐单位、119家奥运签约饭店、在206辆供奥食品运输车辆上安装了GPS和温度记录装置,对3838个食品运输车次进行监控。

毕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大中国区政府事业负责人祁志军先生介绍, 奥运食品及菜品原材料的外包装箱都加贴了条码或 RFID 电子标签,构成了奥运食品的电子身份证,从而实现全程跟踪和追溯功能,确保奥运食品及菜品原材料的新鲜、质量和安全。

另外,每部食品运输车辆都装备了 GPS卫星定位装置和温度感应器,实时地将车辆位置信息和冷藏柜内的温度系统传送到控制中心。这套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还包括了应急指挥调度的功能。(吴震华)

发改委公布第四批物流税收试点企业

9月2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示第四批物流税收试点备选企业名单。

据介绍,2005年12月以来,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分别确定了3批试点物流企业共210家。两年多来,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受到物流行业普遍好评。去年6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国家发改委支持下,召开了“部分物流税收试点企业座谈会”。根据企业反映的情况,起草了《物流税收试点企业调查报告》,提出了扩大试点的政策建议。受国家发改委委托,完成了《我国物流业税收管理研究》,并向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做了汇报。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税务总局的领导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领导非常重视这项工作。(中物联)

专家审查《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国家标准(送审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于9月12日在北京组织召开《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国家标准(送审稿)专家审查会。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王慧敏副局长、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王克臣副司长、国家统计局设计管理司方宽副司长以及国家标准委、北京交通大学等院校、物流企业的共9名专家参加了审查会。

与会领导和专家认为,社会物流统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现代物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国家标准)(送审稿)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社会物流统计体系框架,确定了社会物流统计的基本原则、概念、分类及统计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社会物流统计体系及方法进行规定,为我国物流统计提供技术支撑,使物流统计工作进一步规范;使统计数据能够全面、科学地反映我国现代物流业的运行特点、发展趋势和经营效益,从而推动我国物流统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审查委员会专家一致通过了对该标准的审查,并要求课题组按修改意见修改,尽快形成标准报批稿上报。(中物联)

提升临港服务,打造黄埔国际物流园区

10月22日,广州市外经贸局与黄埔区人民政府在黄埔区共同举办了题为“提升临港服务业水平,打造黄埔国际物流园区”的物流产业项目推介会。会议邀请了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李惠武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经贸学院的桂寿平副院长,以及市政府和市有关职能部门的各级官员、现代物流领先企业代表参加,还吸引了新加坡、香港及各界行业代表200余人积极参与。本次会议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的有力举措,旨在研究分析黄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优势和政策措施,推介黄埔区物流重点项目,吸引中外客商投资黄埔。

黄埔区副区长冯广俊在会上表示,黄埔区要突破现有的发展瓶颈,必须充分结合区内实际情况,仅仅抓住港口这一独特优势,走“以港兴城,港以城兴”的道路。在未来的一两年内,黄埔将有地铁5号线、东二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丰乐北路延长线、护林路二三期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将陆续建成使用,再加上原来交通网络基础,黄埔将成为大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的中心点,最终黄埔将建设成产业结构化、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人文底蕴深厚、积聚辐射强劲的广州东部新城区。(本刊讯)

亚致力物流收购百岁物流进军中国市场

全球物流服务商亚致力物流日前宣布已签署协议收购百岁新联物流(上海)有限公司(简称百岁),以加强该公司在中国的服务网络。上海百岁是一家以上海为基地的中国物流服务公司,提供一系列的物流服务,包括:为内陆城市及区内提供长、短途的运输和仓储服务,特别专注于化工物流、汽车零部件物流和快速消费品(FMCG)物流等范畴。

据了解,百岁在行内拥有超过十五年经验,在全国十五个地点设有办事处,包括上海、深圳、天津、武汉、南京及重庆。公司管理八个物流配送中心及超过十三万平米的仓储面积。

“我们欣切欢迎百岁物流加入亚致力的网络。百岁在化工物流、汽车零部件物流和快速消费品物流的业务范畴有着相当良好的声誉,这些正是在中国市场上增长强劲的范畴。百岁有助加强亚致力在中国由长江起的东面口岸以至内陆的运送能力。”亚致力物流亚太区行政总裁Wolfgang Hollermann如是说。

百岁董事长总经理严世平认为,“我们为能在亚致力扩张的时刻而加入感到兴奋。百岁所提供的公路运送和其它增值服务,会跟亚致力物流的供应链及货运能力完美地结合。”

这一次收购是亚致力今年在中国进行的第二宗收购,以配合其在这快速增长市场的积极扩张做法。亚致力目前在中国的二十七个点共设有四十个办事处,员工人数超过一千五百名。(本刊讯)

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与中国建立了新的认证合作关系

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执行董事Laurie Denham女士于10月8日与中国区首席代表谭润忠先生签署了协议并授权其面向中国大陆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展美国注册物流师(CTL)、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资格认证 (PLS)的培训认证项目。

Denham女士说道:“谭先生与中国政府及企业不断合作,极其出色地提升了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在中国的知名度,这是一个激动人心并且积极的发展势头。”本次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北美物流专家之间的联系。

据介绍,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中国代表处成立于2007年1月,成功举办了中美物流会议、建立了会员机制、组织业内专家进行交流并提供危险品运输以及物流管理方面的培训。

谭先生目前正在中国主要城市进行认证项目和考点的开发,并定于2008年12月举行第一次考试。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考试委员会将严格进行项目监督,并进行课程内容的最后审批及证书的发放。(袁雪)

物流设备快讯

斯堪尼亚携手瑞典国家林业致力环保运输

斯堪尼亚正为服务于瑞典国家林业公司Sveaskog的货运公司驾驶员提供节油驾驶培训,这些货运公司负责Sveaskog公司在瑞典中部地区的木材运输。接受斯堪尼亚培训的卡车驾驶员能使油耗降低约9%。如此一来,仅这些卡车司机每年就能减少近8000吨的二氧化碳排量。

接受斯堪尼亚驾驶员培训课程主要是为了符合一项新欧盟指令的要求――强制性定期培训职业驾驶员指令,该指令于2008年9月开始对城市及城际客车驾驶员实施,一年后将对卡车驾驶员实施。根据该指令,职业驾驶员每五年必须接受35小时的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驾驶、节油驾驶和载货安全措施的理论及实践培训。

“我们每年运输木材的卡车总里程高达7千万公里,如果驾驶员能降低9%的油耗,每年将节约3百万升柴油,并减少8000吨二氧化碳排量,”Sveaskog公司的环境与社会责任高级副总裁Olof Johansson如是说。

Sveaskog公司对驾驶员培训的投资是该瑞典国有企业为减少环境影响而采取的环保手段之一。Sveaskog公司已与斯堪尼亚公司签订了相关协议,内容包括为Sveaskog公司在运输木材的货运公司约100名驾驶员进行安全驾驶及节油驾驶培训。(李晶晶)

易腾迈开始运行Microsoft Windows Mobile 6.1

自动识别设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美国易腾迈公司日前宣布,其CN3移动计算机成为首款运行Windows Mobile 6.1的坚固耐用型手持计算机。CN3专为在户外或室内执行关键性任务的移动作业人员而设计。结合Windows Mobile 6.1系统,它为用户提供了一系列先进功能,包括增强的虚拟内存、更快的操作速度,以及更快的启动速度,从而达到业务运营最大化。此外,该操作系统还特别设计了一个改进的用户界面,提供更高的性能及稳定性。

据介绍,使用配备Windows Mobile 6.1的CN3移动计算机的工作人员,还能够利用微软System Center Mobile Device Manager获取新的分配、配置、政策管理、安全特性以及提升了的移动系统和应用管理的控制能力。Mobile Device Manager帮助IT专家们像管理他们的电脑一样管理这些设备。通过采用以管理员为主导的管理方式,Mobile Device Manager增强了设备的安全性,为分配、配置及部署设备提供便利,同时在防火墙的保护下,允许移动作业人员访问公司网络中的保密信息。目前,易腾迈是唯一一家支持Mobile Device Manager且拥有坚固耐用型移动设备的厂商。(谢兰清)

沃尔沃:中国冷链探路

9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沃尔沃卡车中国区协办的“第二届中国食品物流安全暨冷链系统建设洽谈会”在京成功举行。本届会议聚焦于正在兴起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中国冷链物流领域,专家、学者及企事业代表共同探讨关于中国的冷链系统协调建设与体系管理操作等议题。

作为活动组织者之一的沃尔沃卡车公司,不仅在会上做了精彩主题演讲,还组织了名为“升温的中国冷链走向何方”的专题研讨会。沃尔沃卡车中国区战略市场总监朱波表示“中国冷链物流的现状如同迷宫一般,要破解这个迷宫,我们需要一个正确的方向。”

作为世界领先的卡车制造商和全面物流解决方案的提出者,沃尔沃卡车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随时准备助力中国冷链物流企业。沃尔沃目前在华销售的两大系列卡车FM及FH,均具有耗油低,安全性可靠性极高,适应性好的特点。同时沃尔沃卡车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和技术团队,将成为冷链物流企业最坚实的后盾。(张蕊蒋坤元)

空中客车A320天津总装线正式投产

9月28日,空中客车A320天津总装公司在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总装厂房举行盛大的投产典礼。国务院总理出席了典礼,并与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空中客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托马斯・恩德斯共同为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正式投入运营揭幕。

据了解,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是空中客车公司第一个位于欧洲以外的空中客车飞机总装线。这也是空中客车公司在欧洲以外的第一条总装线,天津总装线依照空中客车德国汉堡最先进的单通道飞机总装线进行建设,与在欧洲制造的飞机的标准完全相同。

空中客车表示,目前,共有六家中国航空工业企业参与空中客车飞机的零部件供应,其中包括机翼部件、应急舱门、总装和运输工具的生产等等。2007年,空中客车公司在中国的转包生产和零部件采购额超过7000万美元。从2010年开始,空中客车在中国的零部件采购额将达到每年2亿美元。

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包括A318、A319、A320和A321等机型,其中A320系列飞机能够提供集装箱货运装载系统,可以与全球的宽体飞机货运装载系统兼容。(米晓春 陶)

展会

2008中国国际物流会议于11月在南京举行

10月 15日,2008中国国际物流会议新闻会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举行,通报了会议的有关筹备情况。

2008中国国际物流会议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AST&L)联合主办,将于2008年11月19日至20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这是自2007中美物流会议成功举办以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联合发起的又一次国际物流盛会。美国运输部、美国商务部均已确认派高层代表来华出席会议。

会议将就九个议题展开交流与对话:克服物流发展障碍、优化物流配送网络――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的对话;美国当前经济形势及其对物流行业的影响;危险品物流;货物安全;冷链物流;欧亚大陆桥区域物流合作创新;物流技术;物流人才短缺危机;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机会;中国内陆港和物流园区的发展。

作为中美物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商务部首次为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专项拨款为中国研发特定物流培训项目。会议期间,中美专业机构、院校、企业将就实用性、国际化物流人才的培养进行全面探讨。(袁雪)

中国首次海运青史人物候选人名单

篇7

一、xx市农技协工作主要做法和经验

1、强化农技协组织建设

90年代初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生产资料分散,农民自我生产能力不强的问题日益明显,迫切需要“合”的力量。农技协组织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它由农民自发组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有效地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需求。

1994年,xx地委专门下发了《在农村研究会重开展多样化、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了农技协组织的服务功能。2004年,xx市委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技协工作的意见》、《全市农技协服务农业产业推进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2006年,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xx市委组织部、xx科协联合下发了《关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农技协作用的意见》。先后召开扶持农技协发展现场会,全市农技协服务农业产业化推进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全市农技协工作推进重点和发展目标。并对农技协先进集体、个人给予了重奖,为农技协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期间,国家科协周光召、张玉台、常志海等领导同志先后去视察农技协工作,听取当时地委领导的汇报,并对农技协的发展做了重要指示。中国科协副主席徐善衍、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居云峰等领导同志曾先后带队去调研指导,对该市农技协工作情况及发展势头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目前,该市农技协组织已呈现了科协牵头、部门配合、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发展局面。全市已发展农技协xx个,会员x万人,年创产值x亿元,利税x多万元,其中跨省市农技协xx个,产值xx万元以上的农技协xx个。全市80%以上的农技协达到了有章程、有机构、有标识、有会员档案、有活动记录的“五有”标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农技协组织达到xx个。

2、发挥农技协桥梁、平台、载体作用,普及农村先进实用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在“科普之冬”、送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等大型科普活动中,他们发挥农技协桥梁、平台、载体作用,积极推广农村实用技术。通过培训、巡回宣讲、现场指导等形式,每年举办科技培训班xx场次,培训农民人数达x万人次。

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他们积极帮助农技协挂靠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通过组织农民开展技术交流、技术培训和技物结合等服务活动,使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以最便捷的方式、最低廉的成本、最高效的途径传递到农民手中,成为了最稳定的转化“阵地”。今年备春耕生产前夕,他们举办了由水稻主产区水稻协会会长参加的“寒地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研讨会”。以农技协为平台面向全市推广水稻两段式育苗超高产栽培技术10 万亩。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来,该市农技协组织共开发和引进新项目、新品种482个,推广畜牧养殖、良种繁育、食用菌栽培等新成果、新技术x项,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抓好乡土人才队伍建设。该市以农技协为依托,通过技术培训、信息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乡土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带动能力,培养农业科技骨干力量,进一步形成了与专业机构相配合、与农民其中相连接的群众性的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队伍。比如,北林区清涛养鱼协会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研究开发了处于全省领先地位的六须鲶鱼等繁育技术,成功打造了“泥河鲜”无公害水产品牌。为进一步抓好乡土人才队伍建设,04年把科技致富大王竞赛与农技协发展紧密结合,开展了“双培”工程,收到了良好效果。05年,在农技协中开展了农村“双带”示范型科技人才调查,进一步掌握了农村乡土人才队伍状况。市委每两年开展一次“十佳”、“优秀”农技协会长评选表彰活动,授予市级劳模称号,纳入市级人才管理,破格提升农民专业技术职称,优先推荐为各级人大代表河政协委员。

3、抓好农技协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促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在生产环节上提供资金、技术服务。针对农技协在上生产缺资金、缺技术问题,他们积极与金融部门协调,每年为农技协提供专项贷款1000万元,并根据规模和产业周期适当增加贷款额度、延长还款期限。每年积极与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等部门协调,在春耕生产前举办“农业生产科技信息会、农业生产科技论坛活动。各具有实力的农技协也积极行动起来,为会员提供资金扶持、技术培训等服务。

二是在加工环节上提供质量、承接服务。他们积极与农技推广部门联合,在农技协中大力推行统一的生产技术标准,引导农技协严格按照市场准入的要求做到“三个提高”,即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商品转化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他们积极引导农技协延伸产业链条大力推进“企业+协会+农户”模式,通过农技协来有效地承接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如xx市新世纪种猪繁育协会面向广大会员河农户提供“四提供一保证”服务,即提供优良种猪,提供优质疫苗,提供饲料配方河提供技术信息咨询服务,保证种猪纯度,保护会员和农户的经济利益。

三是在销售环节上提供信息、订单服务。通过举办“科普大集”、“农产品市场”和引导农技协与龙头企业签订供销合同形式,为农技协闯市场牵线搭桥,推动信息农业、订单农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发挥农技协组织优势,启动了农技协帮项目、帮资金、帮销售、送技术、送经验、送信息“三帮三送”活动。通过农技协“穿针引线”,把产加销三个环节紧密连接起来,实现了家庭生产经营与协会统一服务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模式,促进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经营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4、扩大农技协示范、引带、辐射优势,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通过基地示范特、优产业。他们积极引导农技协组织结合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推进科普示范基地建设,示范特、优产业实用技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在种养“名、优、特、新”品种中遇到的信息难寻、门路难找、技术难懂的问题。面向农技协实行政策、技术、土地“三个倾斜”,已创建市级科普示范基地x个,县级科普示范基地x个。

二是通过项目引带专、需产业。他们采取引、联、靠等形式,积极帮助农技协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长期的项目合作关系,通过项目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三是通过政策辐射大、主产业。按照全市“抓大产业、上大项目”的农村发展经济思路,该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农技协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型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措施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实现了“成立一个协会,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个群体”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5、实施农技协整合、优化、重组战略,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加快农业生产市场化步伐

一是推进组织整合,提高产业竞争能力。他们坚持把农技协的发展建立于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有步骤、优重点地推进农技协资源整合,壮大农技协自身的实力。2002年,他们通过引导整合,联合成立了双河水稻总会,联手推动水稻产业发展,使双河水稻打入全国20多个省、市市场。

二是推进品牌化,提高市场开拓能力。积极引导农技协开发具有市场优势的产品,帮助他们进行农产品商标注册、优质农产品认证河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把优质产品推向市场。目前,该市农技协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产品xx个,出口产品x个。以“景丰”瓜菜良种、“望圣”瓜菜良种等为代表的农技协产品品牌已在国内享有盛誉。

三是推进内部重组,提高持续发展能力。他们坚持多元化创建,创新农技协组织发展模式,确定了找东、安达等先行试点,在全市发展“支部+协会”、“股份合作制”、“一会三体(创办一个协会,成立农副产品销售联合体,科技人员于会员结成致富联合体,协会与龙头企业、基地通过订单合作兴城利益共同体)”等新型农技协组织发展到267个。

建立规范创建,制订了《全市农技协示范章程》、《市级农技协标准及管理办法》,在组织关系、利益分配、内部管理、发展机制和运作形态上加以规范,进一步明确农技协组织内部的责、权、利关系。坚持高标准创建,积极引导具备条件的农技协组织按照现代化企业管理方式从事生产经营,有效地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河经济利益的合力分配。促进农技协组织由松散型向紧密型,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由公益型向实体型的转变。

二、几点建议

我市农技协组织,在各级党委、致富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各级科协的积极努力,已形成专业齐全、联系紧密的网络组织,全市已发展农技协组织近700个。但在地位和作用上,在组织形式上、规模形式上,和xx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农技协组织的巨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要进一步发挥农技协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应在一下几个方面有突破:

1、加强农技协组织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科协和农技协工作的领导,真正摆上位置,纳入重要日程。要建立县(市)区主管书记主抓、科协牵头抓、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把农技协发展情况作为评价分管干部的目标考核责任制依据。要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具体加强意见,切实加大对农技协的扶持、指导力度,推动农技协的快速健康发展,推动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大力支持农技协组织的发展。要进一步规范我市各级农技协组织,做好调查、统计登记工作,引导发展更多的农技协组织建立和发挥作用。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积极扶持、促进、引导农技协的发展。

民政部门要对新建农技协在登记上给予扶持、给予优惠;从事个体经营,创办独资企业、合资企业不应受注册资金的限制,对基本具备条件的生产加工型、科技型和外向型农技协企业,可先核发执照副本,允许其在6个月内完善相应条件。

工商部门对农技协新创办的生产加工型企业投资在xx万元以上,从投产之日起,准予一年试办期,试办期内暂缓办理证照手续。对新创办的生产加工型农技协企业,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应予面收。

交通、工商、税务等部门,在征收运输管理费、货运附加费、客运附加费、地方养路费等各项交通规费上,适当调整收费标准。

农业、供销、工商部门要对农技协会内经营与服务配套的农用物资和产品上,放宽专营政策,给予特殊照顾。对农技协组织为会员代购生产资料、销售农副产品以及劳务所得的收入免征所得税;销售自产农产品及初机阿哥产品,免征增值税。

农技协技术成果转让所得的技术性收入,在市级科技部门认定后,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营业税。技术性收入在xx万元以下的免征所得税。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农技协新创办的企业和新产品开发涉及的检定、检验和质检费第一年减半收取。

环保部门对农技协新创办的生产加工性企业,一年内免收排污费。

卫生防疫部门对基本具备开业条件的女眷些企业,可先发证,后完善相关条件。要降低卫生检验费标准,免收预防性卫生监督费、产品卫生质量评价费。

劳动保障部门对到城镇领办、创办企业的农技协会员,可按照城镇个体劳动者身份参加社会保险,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缴费15年以上者,可批退纳入社保发放养老金。

科技部门要支持农技协在科技项目立项上给予优先支持。对农技协申报并获市级科技进步奖、推广奖项目,凡符合省级科技进步奖奖励条件的,有限向省推荐。

金融部门根据农技协所从事生产加工项目的周期、市场特征及资金需求,适当增加贷款额度和延长贷款期限。允许农技协用房产、土地使用权、有价证券和无形资产作抵押、质押,取得贷款。

土地部门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农技协项目,有限考虑供地计划指标,并对工业用地一次性缴纳土地出让金有困难的可分期缴纳,累计租金达到规定数额,可获得土地使用权,直接办理土地使用证。

切实减轻农技协的负担,严禁强行摊派报刊、书籍;严禁摊派各种工商税收;严禁要求农技协出钱出物搞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达标升级活动。

市、县两级财政部门每年要拿出一定的经费,专门用于农技协的业务培训、考察、表彰活动,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3、加强引导,搞好服务。坚持“放手发展、积极引导、迅速提高”的方针,在创建形式上,坚持因地制宜,通过各类人才牵头组建一批,鼓励乡镇政府扶持一批,依靠龙头企业带动一批,支持农技推广部门领办一批,围绕主导产业兴办一批等方式,多元化创办女眷些组织。在产业领域上,立足当地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型、流通型、加工型农技协组织。要规范农技协的内部行为,建立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运行机制,引导农技协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对具备一定实力的农技协引导其向股份制、实体化方向发展。开展科技服务,通过“科普之冬”、“科技下乡”、专家讲学等活动方式,进一步加强农技协的培训工作,积极向农技协及其会员普及新知识,推广新成果。每年培训农技协会员骨干的达到2万人。

篇8

[关键词]行政审批;程序理性;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63(2013)05-0031-05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无疑是横跨法学、公共行政学、政治学等学科的一个当下热点问题。在各界的讨论中,大多聚焦于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的精简、审批自由裁量权的控制、审批职能归并和体制机制调整等实体问题,而对审批制度改革中本身的程序理性却少有涉及。同样,在有关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的讨论中,学界和实务界也多关注标准在控制公权力滥用中的实体,而忽视了标准制定、实施以及标准化运动本身的程序内涵。事实上,无论是在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还是整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之中,改革的程序理性都绝非无足轻重,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可以促进实体理性的实现;二是可以缓解实体上部分无法解决的难题;三是使改革过程获得自我正当化。总之,行政审批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社会之主要手段,将经常性地面临政府与市场边界的难题,因此在改革的制度设计上要求相当的灵活性和实效性,这往往使得对治理的实质理性的追求变得困难,此时,我们更应将视野转向程序建制和程序理性的实现,[1]为此,本文将立足于审批标准化改革,以行政程序的三大价值元素——“参与、透明、集中”为检视标准,阐述当前地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所蕴含的程序理性及其意义。

一、 规则制定的参与化

(一)审批标准制定中的正当性问题及参与的必要性

法律法规有关行政审批条件和标准的规定往往较为原则、模糊,在缺乏可操作性的同时,也给了行政机关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因此,实践中,具体实施行政审批的地方政府或者职能部门往往需要进一步细化标准以更好地回应实践,这一标准形成的过程,在学理谱系上可以归入“规则制定”的范畴。在现代国家,作为规则制定的标准细化行为,势必面临两个彼此关联的问题:一是正当性问题。理论上,在代议民主的框架下,立法机关制定法律规则,行政机关执行规则,这符合民主的基本原理。然而,当行政机关参与规则制定,这一框架便被局部打破,因为行政机关通过规则制定不仅将在实质上创制新的规则,甚至将创设公民的权利义务。比如,在某些执业证的审批标准中,对公民获得从业资格进行条件限制。这在性质上无异于立法行为,由此正当性问题便不可避免。二是科学性问题。审批标准内容的形成,是一项具有高度“技术含量”的工作,比如,如何决定各个行业的“合理布局”标准?特别是涉及重大复杂的审批项目,无论规定多么详细,都不可能完全简单地根据形式逻辑推导出最终结论,现有的审批标准在面对经济社会的多元需求时都会暴露出滞后性与不适当性。因此,审批标准制定的科学性难题,也常常成为制约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的又一门槛。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都是服务于政府审批权行使之正当性的提升。

如何解决审批标准制定权行使的正当性问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其中,以通过“沟通、协商、对话、互动”促进政策形成为核心内容的公民参与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可能的最佳方案。[2]通过参与程序的设计和实施,一方面可以补强行政机关制定审批标准的民意基础,增强其正当性;另一方面,则可以吸收来自其他行政机关、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尽可能消弭规则制定和标准设计中的盲点,最大限度地避免“拍脑袋”决策,提升政策制定的“质量”和“可接受性”,[3]从而增强其科学性。需要指出的是,在现代参与民主发展的具体形式中,所谓规则制定的“参与化”,不仅是通过征求意见、公告—评论等常规程序提升规则的合理性,还包括更深层次的“协商性规则制定”,后者是参与的一高级形态,也是协商民主理论辐射于行政改革的一个崭新成果。

(二) 标准制定中的常规式参与

从各地的审批标准制定实践来看,制定过程中一般吸纳来自三个方面的参与:一是与审批事项相关的其他部门;二是行业专家;三是社会公众。同审批事项及其对应的行政事务相关的其他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有助于标准制定者从“上下左右”考虑标准的科学性、合法性和协调性;而行业专家的意见,至少可以在理论上提供一种相对客观和中立的标准设定认知;至于社会公众的观点,则可能在局部提供“地方性知识”而对标准的周延性、科学性有所裨益。当然,立足于前述正当性和科学性的双重维度,以上三种参与主体的参与,都有助于审批标准及其制定活动本身的正当化证成。

不过,实践中审批标准制定的常规化参与设计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参与主体的覆盖面往往具有选择性和偶然性。一些地方在制定审批标准时,往往只象征性地征求某一参与主体群的意见,而并没有考虑部门、行业专家、社会公众的整体参与需求;更有甚者,会将标准制定视为行政系统的一项纯“技术性工作”,而忽视任何参与。二是参与形式单一化。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参与方式,目前最多停留在公告(上网)征求意见、函询(针对其他行政部门的一种参与方式)等形式,较少考虑其他更具有法律化和论辩化的参与机制。事实上,对于一些涉及利益关系较为重大或者多元的审批事项,其标准化制定过程中似可考虑引入密度更高的其他参与形式,如公听会、论证会、听证会等。

(三)审批标准创制中的“协商性规则制定”

在行政法学理论上,所谓“协商性规则制定”,一般系指将受影响之当事人的参与提前至政策制定程序的启动计划阶段。不同于传统的公告—评论程序,这一安排存在着更多平等协商活动(参与发生在程序的早期,且参与协商的人数较少),进而希望当事人能够和来自行政机关的代表就被提议的规则达成一致的意见。[4]由于具有充分的平等协商和参与,此种安排下形成的规则极大地消解了利益相关者的抵抗情绪,即便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也让最终形成的规则更多地吸收了利益相关者所掌握的资讯、知识和专业技能。应该说,这一程序建制引入中国行政审批领域具有其先天的困难,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成文法国家,审批的条件和要求一般都是法定的,理论上不能通过“协商”、“讨价还价”来加以改变和调整。但是,一方面,由于行政审批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根据法定裁量权来实施“协商性规则制定”的空间仍是存在的;另一方面,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复杂情况层出不穷,有必要在规则的统一性、僵化性与具体情况的复杂性、多样性之间进行适度调整,因此,一定形式的“协商”又是必要的。

事实上,在我们的行政审批标准化实践中,上述“协商性规则制定”程序建制的雏形已经在成长的过程之中。以某县的农家客栈审批标准制定实践为例,“协商”已成为程序运行中的关键词。近年来,该县各类农家客栈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如何对其加强审批和管理也成为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就审批而言,其中一个突出的两难是:一方面由于农家客栈是一个新生事物,专门针对农家客栈的审批标准存在缺位现象;另一方面尽管农家客栈与旅馆业有相似性,但由于农村家庭环境特殊,以旅馆业的标准来对其进行审查,往往是强人所难。换言之,如果相关职能部门机械套用旅馆业的审批标准,农家客栈与观光农业将难以得到发展。

鉴于上述两难,该县有关职能部门在审批标准创制中开展了两个层面的“协商”活动:一方面,县审管办召集行政服务中心工商、药监、公安、卫生、环保、消防等窗口负责人现场考察农家客栈的营运情况,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创新审批方式,适度降低审批标准(对消防、公安、环保等条件,由村统一增设相关设施满足整村农家客栈的营运需求,对户的要求,以安全、卫生的审批要求为主),会商制订联合审批的标准,推出了《关于规范农家客栈审批的实施意见》,由县政府转发各审批职能部门实施。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召开由各部门、村级组织和农户参加的座谈会,各部门整合相关意见,逐个对村级组织和相关农户进行意见反馈,由村统一增设相关设施完善农村农家客栈硬件,以确保农家客栈符合行政审批要求,一次性通过申请并验收。[5]

这样一种协商性规则制定,较好地平衡了“合法性”与“最佳性”之间的关系。亦即,针对审批标准僵硬化和生活现实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充分运用协商机制,通过协商,一方面,行政部门借助法律拟制技术合法地降低审批要求;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协商和农户参与过程,让农户符合降低后的全部审批要求。这样一个过程,已具备协商性规则制定的基本形态,当然,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上述案例还更多的是一种非自觉的行动,尚可有更多的改进空间,比如参与协商的主体、参与协商的时机,等等。

二、标准实施的透明化

(一)审批标准实质公开度不足及其透明化需求

前有《行政许可法》,后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应该说,随着行政法治的健全,有关行政审批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等信息的公开力度也越来越大。但值得注意的是,行政机关所公布的上述信息,更多的是对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梳理和罗列,其在两个维度上存在一定的缺失:一是公开的不彻底性,行政机关的具体审查标准仍由其自行掌握,相对人往往无从知晓;二是公开的阶段性和碎片化,行业准入的过程,往往需要多个部门审批,但审批事项和标准等信息的公布是以单个许可为限,以各个部门为主体进行的,相对人常常无法知晓整个行业准入的过程,需要办理的证照以及各项条件和标准的总和。由此,可能造成信息获得的碎片化。这两项缺失,也是不少地方开展行政审批标准化改革的最初动因。以浙江宁波为例,2010年初,该市领导在现场考察某区工作时,发现一个典型案例:一个大型洗浴场,因为审批手续不齐全(其他众多审批事项均已履行完毕,仅缺消防许可),在行将开业时被迫停业,因此造成了业主的不满。由此引发出该市领导层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一个行业的准入需要多部门许可的情况下,不能只满足于某个部门各自的规范,要有综合的规范标准,并加以公示,以清楚明白告知投资创业者和老百姓各类标准要求和需要办理的各种证照批文。

因此,加强行政审批标准的实质性公开力度,是当下的重要任务。政府公开其所拥有的资讯,直观上是满足了公民的知情权,而在此基础上更是为公民监督行政机关工作的合法性、公正性提供了便利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公开与透明又是公民参与的一项前提,通过对政府资讯的掌握以及之后的参与活动,公民在与政府的互动过程中,无疑能够协助行政机关作出更为科学、民主的决策和审批。当然,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行政审批标准的公开不应仅仅停留于初级阶段的法规条文公开,而应包括标准梳理基础上的系统公开和更深度的“资讯照顾”。

(二)标准梳理之上的主动、完整公开

提供各种便利以方便公众获取政府资讯是透明化过程中一项相对简单的工作,但前期的梳理、简化、整合等信息处理工作才是资讯公开难度更大、更体现服务型政府理念的工作。就行政审批标准的公开而言,以审批标准的整理为起点,并将梳理细化后的标准予以公示,这是在对政府信息进行深度处理后的公开,是审批标准实施透明化的基础性工作。这方面,宁波的实践也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本。

简单地说,宁波在标准的公开上做了两件事:一是主动编制并公开单项审批标准。回顾宁波市对审批标准的梳理以及之后的公布过程可以发现,其均以方便公众获取并掌握审批标准为导向,不同于“冰冷”而“被动”地公开信息,而是充满温情地为公众提供服务。2002年,宁波市行政服务中心编制了行政审批事项运作规范(“一事一表”),之后又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单个事项行政审批标准。共20卷本的单个事项行政审批标准是由市级44个有审批职能的部门分别编制完成的,包括564个事项1028个子项目。在每一个审批事项中,就证照批文的办理条件、程序、审批流程和主要法律法规依据以及文书格式等作了规范、梳理和公布。二是在单个事项审批标准梳理的基础之上,全面整合和细化行业联合审批标准并予以公示,为相对人提供行业准入所涉部门的各种基本要求,清清楚楚告诉相对人进入某一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必须领取的证照批文。在公布的联合审批办理指南的主体部分,就申请条件、联合审批流程、申办所需表格样本、各环节办理时限等多个方面作了详细说明,综合了规划、消防、卫生、治安、环保等各方面的要求。

(三) 深度的“资讯照顾”

如果说,一般的信息公开是满足较低程度的合法性要求,那么,以服务型政府为理念,为相对人提供行政审批中各种过程性信息和咨询性信息的活动,则是一种积极的给付行政,我们借用大陆法系的用语习惯,将之描述为一种“资讯照顾”。[6]

这一“资讯照顾”理念,在各地的行政审批改革(包括标准化建设)中多有采行和创新,但其具体载体则较为多样化。以宁波行政审批标准化改革为例,其将“资讯照顾”的内容内含于所谓“6+1会商制度”,该项制度主要适用于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参加会商制度的主要有市发改委、规划局、国土资源局、住建委、环保局、节能办和审管办等部门,其目的旨在从产业政策、规划建设条件、用地政策、环境影响、节能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方面对基本建设项目作出评价,定期考察项目审批推进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问题,并在此过程中为项目单位提供前期分析、联合咨询。该制度的一大亮点是:将资讯的分析与交流活动提至正式受理之前,同时又将多家职能部门集中起来一同为审批相对人提供相关信息,前者使得资讯获得时点更为提前,后者使资讯的来源更为广泛而获取的方式更为集中。在基本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公众和行政机关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比较明显,越早弥补这一差距对项目业主而言越有利,对相关资讯的提前掌握,使得项目单位大大减少了办事成本和因不熟悉法规政策而造成的无谓损失。

三、程序执行的集中化

(一)分散审批或者形式性集中的弊端及其改进方向

在各地行政服务中心(或者办证中心、审批中心)兴起之前,行政审批的申请及其实施多以部门为单位分散进行,各自为阵。这样一种模式,首先带来的是效率上的制约,行政相对人要获取开展某项活动的资格,往往需要“流转往返”于各个部门之间,极端的例子甚至是跑几十个部门、盖几百刻章,这显然与现代公共行政的“顾客导向”南辕北辙。效率之外,还有很大的问题在于,由于部门分散审批,涉及审批前后置关系、相邻关系的各部门之间,并无制度性的衔接和沟通机制,如此一来,往往造成如下一种现象:相对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获得了一项或者数项审批,但在另外一项(甚至是最后一项)审批上遭遇障碍,由此导致前功尽弃。这样的故事在以前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代表性和常见性。为了解决部门分散审批所带来的上述困难,从大的方向看,国家这些年一直在推进大部制改革,并通过建立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审批事项,应该说都是颇有绩效的制度努力。不过,在早期甚至发展到今日的许多行政服务中心,更多的仍停留于将各部门的审批事项进行“物理集中”,这固然在提供审批效率方面有其意义,但“形聚神散”的组合方式离“整体性政府”的建构仍有相当的距离,各个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后的工作模式是各家“背靠背”地自行审查,有机的“化学反应”并未完整形成。

面对上述弊端和局限,在大的行政体制未作变革之前,技术上的改进方案是通过各种制度设计直接或者间接地实现“程序集中”,以实质性的程序集中打破部门藩篱,建构整体政府。[7]在各地的实践中,具体的方案包括联合审批、联合会审、模拟审批等各种模型。

(二)行业联合审批运作机制

行业联合审批一般是指以行业主管部门为主导,通过程序设计适度打破行业内各审批职能部门的界限,以实现各审批事项之间的“同类项合并”和同步审批、并联决策。以宁波的实践为例,该市的行业联合审批流程可概括为“一窗受理、一表申请、联合审图、联合踏勘、信息资料交流共享”。这一系列制度都是以行业主管(在没有明确行业主管时,则为行业管理最为有效的部门)为主导而展开的。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使得相对人提供之材料被简化,并通过资料共享平台将申请材料和各部门意见在政府内部进行流转。联合审图和联合踏勘将原本由各职能部门分别组织的具有重复性的审查与勘验工作集中到一个审查活动中,对这一流程的集中,大大压缩了对申请材料进行实质性审查所耗费的时间。行业联合审批标准及其运作机制所实现的审批流程的优化和审批程序的集中,完成了角色定位上从部门角度向政府全局角度的转变,在大部门体制格局尚未完成的情况下,以程序再造的方式实现了政府部门的虚拟合并。这一运作机制和程序建制的直接效果是审批提速,即审批时限的进一步压缩。以该市的文化娱乐业为例,在实施行业联合审批之后,该行业的审批时限从各审批部门分头办理需要的100多个工作日压缩为30个工作日。而一类机动车维修经营审批从各审批部门分头办理需要的58个工作日压缩为30个工作日。

(三) 联合会审机制

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涉及的审批部门和审批事项尤其多,且自由裁量权的空间更为广袤。因此,如果说,前述一般性的行业联合审批机制更倚重于技术审查集中和信息资料共享,那么建设项目的联合审批则应更深一步 ,更注重审批程序运行中的集中性、协商性。以宁波的实践为例,在基本建设项目审批领域引合会审机制,以推动程序集中和动态协商。该项会审机制被命名为“‘9+X’会审制度”,是在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工作进入受理环节之后,由发改委、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住建委、节能办、公安局、城管局、人防办等与基本建设项目密切相关的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水电气等公用事业单位)对项目进行具体审议,指导项目单位做好各项手续报批前的准备工作,并协调解决办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会议制度。会审制度采取的是各审批部门“面对面”进行“会诊”的“化学”上的联合,各部门在此过程中进行协商,甚至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对审批条件作出适当变通。会议过程中,项目单位汇报初步设计方案后,各职能部门就其无法达到审批条件的地方分别提出修正意见,这实质上将各部门分别审查设计方案的过程集中到了一个会议程序中。

这样一种程序建制,在外观上已具有先进法域实施的“计划裁决程序”的某些因子,后者是指在事涉大片国土开发的项目审批中,实施多部门集中裁决,并引入公众参与。不过,与后者相比,所谓联合会商,显然还具有改进的空间,特别是计划裁决程序的精髓——“所有决定一次性集中作出”、“公众参与”等在联合会审机制中尚未有充分体现。

(四)模拟审批

模拟审批在各地的实践不太一样,但其大致的逻辑思路和操作模型是:投资项目在还不具备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条件的情况下,为使项目早日开工,对于拟取得土地的投资项目,由该投资项目主体提出申请,按审批程序要求准备报批资料,各审批部门视同该主体已取得土地,出具模拟审批意见。模拟审批意见可在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流转,事实上起到正式批件的法律效力,当该项目主体取得土地并达到法定审批条件后,由各审批部门对土地取得前的模拟审批意见进行补充、完善,出具正式审批文件,将模拟审批转化为正式审批。这样一种程序创新的实质,被推动者概括为“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适度超前、交叉审批”。实践证明,这一方式可以解决项目办理中个别环节的瓶颈制约和被动等待,提高项目办理效率。

四、程序理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和重要保障

以上三个方面,是在以宁波行政审批标准化改革为主要考察样本的基础上,对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所彰显的程序理性之片段化揭示。当然,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些程序理性及其辐射下的制度创新,仅仅是构成整个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工程之中的部分内容。因此,以包括这些理性规律在内的程序法理为指引,对整个行政审批流程进行“法”的塑造,当是一件有益的工作。当下,全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进行到第六轮,审批事项的削减、调整,审批环节的减少一直是多轮审改的核心内容,只是,在这样的看似以实体为主的主旋律之下,程序理性仍大有用武之地,在作者看来,这至少包含两大方面的内涵:一方面,审批事项的削减、审批裁量权的限制、审批环节的整合等实体改革的推进,需以程序理性为基础性保障,如此方能确保实体性改革的正当性、科学性。另一方面,多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历程表明,审批事项精简也好,大部制也罢,都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但社会的呼声和改革的紧迫性并不因此而稍有缓和,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审批程序的改革来对冲实体改革缓慢推进造成的社会风险和社会成本,不失为一条可能的路径。本文的论证,或可为这样一种路径的可行性提供局部的注释。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陈端洪.行政许可与个人自由[J].法学研究,2004(5).

Chen Duanhong.Administrative Licensing and Individual Freedom.Chinese Journal of Law,2004(5).

[2]朴贞子.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J], 中国行政管理, 2005(2).

Piao Zhenzi. Policy Formulation and Citizen Participation,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05(2).

[3][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 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 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 孙柏瑛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2.

John Clayton Thomas.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Decisions: New Skills and Strategies for Public Managers. Trans. by Sun Baiying et al. .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2004. p22.

[4][美]阿尔弗雷德·C·阿曼. 新世纪的行政法[A]. [新西兰]迈克尔·塔格特编: 行政法的范围[C].金自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27-131.

Alfred C.Aman,Jr. Administrative Law for a New Century. Michael Taggart eds. The Province of Administrative Law. Trans. by Jin Zining. Be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2006. pp127-131.

[5]象山县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 象山县农家客栈联合审批标准的建设实践情况[A].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宁波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C],2012.

Xiangshan Administrative Approval Management Office.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Joint Approval Standard of Farmhouse Hostel in Xiangshan. Seminar on Ningbo Practice of Administrative Approval System Reform, ConFerence Paper, 2012.

[6]叶俊荣.面对行政程序法——转型台湾的程序建制[M].台北:元照出版社,2002.34-36.

Ye Junrong.Facing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al Law.Taipei:Yuanzhao Press,2002.pp34-36.

[7]刘志光.两横两纵流程再造:行政审批改革的新空间[J].中国行政管理,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