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媒介的优缺点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0: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媒介的优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媒介的优缺点

篇1

关键词: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研究分析

葡萄糖检测在医学、食品、生物技术及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医学上,常用电化学葡萄糖检测试条对病人血液、尿液或是唾液中的葡萄糖进行检测,从而指导饮食调节或是调整糖尿病用药,有助于糖尿病病情的治疗与控制;在食品方面,葡萄糖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分析食品中(如饮料、果汁等饮品中)的葡萄糖含量也十分必要;葡萄糖含量的多少对微生物的发酵过程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也用于检测工业废水中葡萄糖的含量。采用电化学传感器检测葡萄糖,其线性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成本比较低,近年来,获得快速发展,已成为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多的生物传感器。

1 电化学酶传感器

酶传感器一般是由固定化酶和电极组合构建而成。利用酶的高度专一性及催化性,将酶作为生物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从而实现生物分子,如糖类、醇类、有机酸化合物、氨基酸化合物的浓度检测。用于葡萄糖检测的酶常为葡萄糖氧化酶。根据检测过程中传感器的电荷传递机理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的电流型葡萄糖传感器。

1.1 氧气作为电子传递介体

在葡萄糖氧化酶存在的条件下,葡萄糖和氧气反应生成葡萄糖酸和双氧水,葡萄糖浓度的变化与双氧水或是氧气的浓度变化成线性关系。采用电化学方法检测过氧化氧的浓度和氧浓度可实现葡萄糖浓度的检测。张彦等采用壳聚糖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测定葡萄糖的含量,通过电极检测氧气消耗量,并依据反应中消耗的氧气与葡萄糖的浓度成正比的关系,建立了检测葡萄糖含量的电化学方法[1]。由于这类传感器借助于中间物质氧气或是双氧水,极易受检测环境的影响,如氧气不足时,难以对高浓度的血糖进行测定;双氧水浓度过高还容易导致酶的失活[2]。

1.2 利用电子媒介体代替氧气作为电子受体

电子媒介体,是指能将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电子从酶反应中心转移到电极表面,从而使电极产生相应电流变化的分子导电体。其克服了葡萄糖酶传感器受氧气限制的缺点。电子媒介体能够使电子在酶的氧化还原中心与工作电极表面之间进行快速、往复传递。常见的电子媒介体有有机染料、二茂铁及其衍生物、醌及其衍生物、四硫富瓦烯、富勒烯及导电有机盐等。陈国松等用电子媒介体硒杂二茂铁制备得到的葡萄糖电极[3];莫昌莉等以蔡酚绿B为介体制备葡萄糖传感器,加入葡萄糖标准溶液前后对蔡酚绿B进行循环伏安扫描,根据蔡酚绿B氧化峰的电流值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从而实现葡萄糖的定量测定[4]。

1.3 无介体传感器

其主要特点就是不经过酶与电极间电子交换,酶自身与电极之间直接进行电子转移。由于氧化还原活性中心深埋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分子内部,电子无法与电极表面以足够快速率进行转移,因此增强电子转移速度、缩短其与电极的距离是无介质传感器的研究热点。通常主要通过将酶共价键合在修饰电极表面、或将酶固定在导电聚合物修饰电极表面,达到酶催化反应的专一和高效。蔡称心等利用吸附的方法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到CNT/GC电极表面, 形成GOx-CNT/GC 电极,通过葡萄糖氧化酶的直接电子转移实现葡萄糖的检测[5],Xinhuang Kang 等采用葡萄糖氧化酶-石墨烯-壳聚糖修饰电极实现葡萄糖的直接电化学检测,借助于石墨烯的高比表面积和高导电性,实现葡萄糖氧化酶在电极表面的高吸附量,并加快了葡萄糖氧化酶与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速度[6]。

2 电化学非酶传感器

酶的活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这一缺点限制了酶传感器的应用,通过在电极上修饰对葡萄糖有催化作用的材料构建非酶葡萄糖传感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常见的用于构建非酶葡萄堂传感器的材料主要有金属纳米材料如Au、Ag、Pt等、金属合金如Pt-Pb、金属纳米氧化物纳米CuO等、碳纳米管、石墨烯、聚合物膜、水滑石等。非酶葡萄糖传感器克服了酶容易失活这一缺点,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及稳定性。

纳米材料由于其尺寸效应等具备良好的催化性能,越来越广泛应用于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中。丁海云等将制备了Cu纳米粒子修饰电极, 其与大粒径的Cu粒子修饰电极相比较,Cu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对葡萄糖的检出限更低[7],罗立强等制备氧化铜-石墨烯纳米复合物修饰电极,测定人血清样品,其结果与生化分析仪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8]。特殊形状的纳米结构性能更佳,王蕊通过电沉积的方法在金电极表面制备了具有三维Pt-Pb“纳米花”状纳米结构,其电活性面积和电催化活性都有极大的提高,且稳定性和选择性也很好[9]。黄新堂等制备钛基底上镍-铝水滑石纳米片阵列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电极CN101598697A。

电极表面的聚合物膜可以消除干扰,提高电极选择性。俞建国等制备的修饰过氧化聚吡咯膜的微镍电极用于葡萄糖的检测,有效的减少了常见的干扰物质(如抗坏血酸、尿酸)对检测结果的干扰,提高修饰电极的稳定性[10]。

3 结束语

酶传感器具有高度的专一性,非酶传感器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两者均具备自己的优势,无论哪种传感器,其最终目的是实现葡萄糖传感器的高效、专一、长期检测。未来在酶传感器的酶的活性保持及非酶传感器的专一性等方面的研究将会是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1]张彦,等.壳聚糖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测定葡萄糖的含量[J].分析化学,2009,37(7):1049-1052.

[2]Guilbault G Q Lubrano G G. An enzyme electrode for amper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glucose[J].Analytica ChimicaActa,1973,64(3):439-455.

[3]陈国松,等.CN102297886A[P].2011

[4]莫昌莉,等.以蔡酚绿B为介体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J].化学传感器,2003,23(1):26-31.

[5]蔡称心,等.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葡萄糖氧化酶的直接电子转移[J].中国科学(B辑),2003,33(6):511-518.

[6]Xinhuang Kang,等.Glucose Oxidase-graphene-chitosan modified e

lectrode for direct electrochemistry and glucose sensing[J].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2009,25:901-905.

[7]丁海云,等.纳米铜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对葡萄糖的催化氧化[J].分析化学,2008,36(6):839~842.

[8]罗立强,等.CN102520035A[P].2012.

篇2

关键词:通讯;预编码技术;通讯;ODN;优缺点

在电子通信领域,编码技术是一种基础技术,其是实现信息与信号之间转换的重要手段。在以往的编码技术中,受技术水平的限制,所采用的编码方式较为落后,抗干扰能力较差,极易受到无线电通讯物理因素的影响。而近些年所采用的通讯预编码技术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大大的提升了通信编码技术水平。ODN网络作为一种常见网络形式,其在现代化发展中就采用了预编码技术,大大的提升网络系统的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网络故障发生概率,减少了网络维护成本,提高了ODN网络系统的经济性与稳定性。以下本文就来对通讯预编码技术在现代ODN通信网络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分析。

1 基于ODN的预编码技术

预编码技术有两种类型,从发送端的角度分析,一种是线性预编码,另一种是非线性预编码;从接收端的角度分析,一种为线性接收,另一种为非线性接收。这两种类型的预编码技术中,线性预编码应用比较多,在MIMO系统中,利用SVD技术可以将通信通道进行分解,这样可以提升系统的容量。在分解信道后,需要做好匹配工作,即在分解后的信道后,接收信号需要与发送信号相匹配。预编码技术也有一定缺点,受到预编码技术的影响,收发仪器对数据以及编码的处理效率以及质量会大大降低,受到信号质量的影响,通信信号可能会出现不稳现象,而且通信传输效率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2 通讯预编码技术运用在现代通信中的优缺点

在ODN的网络中,通讯预编码技术主要是利用接受与发射信号增强MIMO系数,然后选择适合的MIMO信道对码本进行优化。在现代通信中,码本的组合形式多为矩阵。MIMO系统可以利用UE对码本进行转化,可以对信道参数进行展现。在现代电子通信中,多将MIMO以及ODN等多项技术应用在信道建设中,这样可以调节广播业务以及信道业务的关系。我国应用预编码技术的时间比较晚,所以相关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了提高预编码技术的专业性,相关技术人员也在不断的改进与研究这项技术,所以,ODN网络在不断的完善,ODN技术也趋于市场化发展。我国在ODN网络环境下,对虚拟MIMO系统进行了运营实验,并研究出了多项预编码技术,促进了我国通讯事业的发展。

应用预编码技术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效率,还可以减弱信号之间的干扰,有助于提高通讯系统的稳定性,但是这项技术也有一定缺点,比如对信号通道参数的测量不够精确,而且应用在不同的领域中有着一定差异性,还没有实现标准化发展。另外,预编码技术在信号处理方面也有一定缺陷,会受到信号质量、发射与接收端设计质量以及功率大小等方面的影响。由于预编码应用的环境不够标准化,目前无法找到有效的措施避免这些因素的干扰,所以,预编码技术处理信息以及数据的准确性不高。

3 预编码技术的算法

预编码技术的实质是线性预均衡,在通信行业中,预编码技术一般是以ZF为基准的,这种技术有着较多优点,在应用的过程中受到的干扰比较小,而且可以对信道矩阵进行调整。比如MIMO这项预编码技术在应用时有着一定缺点,运行的过程中会发出较大的噪音,而且会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有的预编码技术是以MMSE为基准的,其可以降低信道之间的干扰,而且稳定性比较高,其缺点是安装比较复杂。下面笔者对ZF线性预均衡以及有限反馈MIMO线性预编码相关计算公式进行一一介绍。

3.1 ZF线性预均衡计算方法

经由ZF基准可发现,其发射端的预编码信号是x=Fa,在F=βH-1中,通过均衡矩阵F的分析,可得到y的数据,也就是:y=l/β(Hx+n)=a+l/β*n。通过下面的公式可知:

β=k/trace(H-1*H-T),

其中, β作为缩放因子,可稳定地传递预编码的信号,这就是xo。

3.2 有限反馈MIMO线性预编码的计算方案

这种设计思想主要源自于削减反馈信息达到信息互换性,全方位提升单向的传送速度。通常意义上,在旧式电子通讯传送系统中,发端收到外界的信号渠道比较单一,也就是说,信号经接收端流到发送端,如此单一化的信道方式显然无助于电子通讯信号的高效传递。实践表明,上下互联的上下行信道方可加快信号传送的速率。就当前清况看,在国际上接受度较高的有限反馈预编码技术,其设计主要围绕两部分展开:码本构造预编码矩阵的选用;码本创建的技术。近些年来,伴随网络通讯技术由有线到无线转变,电子通讯的设计标准也相应地出现变化,码本变换的方案也应被再次设计,具体运用还要周密分析接收原则。

4 ODN预编码技术的智能化发展

ODN的本质是为xPON提供光纤物理连接,在应用ODN预编码技术时,需要重视OND管理与维护工作,由于传统的ODN属于无源网络,所以,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而且不具备智能化管理与维护的功能。传统ODN的管理与维护措施比较简单,而且主要是利用人工管理措施,工作效率比较低,出现错误的概率也比较大。采用纸质标签对光纤进行识别,但是这种标签比较容易出现脱落,并且无法自动校验,所以,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如果仅仅依靠人工操作,则数据整理以及故障处理会出现较大的误差。传统ODN的故障定位处理效率比较低,正确性也法得到保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传统的ODN进行改进与优化,要提高实现ODN预编码技术的智能化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要加强管理,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动态管理,还要实现自动化故障检测以及处理,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光纤可以进行网络故障进行监测,保证故障定位的精确性。

智能ODN管理系统主要完成智能ODN功能架构模型中管理层的内容,以实现直接管理智能ODN设备或通过智能管理终端管理智能ODN设备的功能。智能ODN的电子标签是以集成电路芯片为存储信息的媒介,记录电子编码信息,用来标识和识别物体。

结束语

总之,预编码技术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也是今后预编码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但无论如何,其在ODN网络中的成功应用证明了预编码技术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进一步说明了其在现代通信领域中是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

参考文献

[1]旷婧华.协同系统中的上行多用户分布式预编码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1.

[2]欧静兰.OFDM空时协同通信系统物理层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篇3

关键词:新媒体 商品涉入度 广告诉求

一、广告诉求与商品涉入度对产品广告影响探讨绪论

(一)、研究背景

传统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介、广播、电视的相继出现,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极深远的影响,媒介的发展也越来越蓬勃,然而,在二十世纪末最后的十年里,因特网的崛起,开始扮演着新传播媒介的角色,同时也成为传统广告主的新选择,却开始挤压传统媒介的市场空间。

根据美国因特网广告局(Internet Advertising Bureau,简称 IAB)于1999第三季当季的网络广告营业额高达12亿美元,前三季累积总额为28亿美元,是 1998 年前三季累积总额的 2.25 倍。而据推估全球网际网络广告市场规模,2000年将达到七十亿美元,比1999年增加65%,而在五年后将扩大四倍,达到两百七十七亿美元。美国丘比特传播公司更预测,到 2012年时,网络广告将占全球广告市场的6%。反观国内,网络公司的网络广告收入今年呈现大丰收,但各大网站发现一大特色在于网络广告客户不再只是以科技厂商为主,许多传统厂商都开始进入网络广告的市场,为网络广告市场注入一大强心剂。而单从媒介的角度观之,网络作为一个新兴广告媒介在近年来逐渐崭露头角。以美国广告市场为例,在短短不到五年的时间里,网络的发展速度是传统媒介的好几倍。

(二)、 研究动机

通过网络营销与广告潮流可能对传统报业造成的冲击与影响研究,认为网络广告的趋势锐不可挡,传统平面媒体(报纸)在广告量减少的趋势下,应从整合角度出发,使网络与传统媒体合并。网络发挥高资讯量、超文本与高互动性的特征,与传统媒体相辅相成,用整合媒体来发挥综合传播效应的最高境界。但在整合的趋势下,有跨媒介的实证研究却难以实施,因此,本研究主要将通过网络媒介与平面媒介之间特性的探讨研究它们在广告效果为何造成差异,如何发展出合适的搭配组合来达到整合媒体的效果。另外,广告诉求与涉入(包括产品涉入、广告涉入、购买决策涉入等)对于广告效果有显著影响。因此本论文将广告诉求与产品涉入纳入研究当中,探讨传播媒介特性、广告诉求、产品涉入对于广告效果的影响。

(三)、研究目的

1、不同媒介对于消费者产生的广告效果差异性?本论文将做详细探讨。

2、 广告诉求与产品涉入度的最佳广告策略在期望达到广告效果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前提下如何实现?

3、个人特点如年龄、性别、上网能力、教育程度、所得、个人认知风格等会对广告效果造成什么样的差异?

二、网络广告的市场概况

(一)、网络媒体广告发展概况

目前网络上的广告主要有上述三种形式,网络广告的类型大致上有横旗标题式广告(banners) 、按钮式广告(buttons) 、关键词广告(key words) 、角落广告(hot corners) 、线下广告("offline" ads) 、内容赞助式广告(sponsored content) 、直接电子邮件(direct e-mail)与推播服务(push services)等。 其中插播式广告则是一种较新型态的网络广告,使用者在网页与网页之间更换阅读时,会看到广告的插播,此类网络广告类似电视动画片,具备多媒体及影音声光效果,并且强制将广告讯息传送给上网者,让使用者在不经意间接受广告的讯息。

(二)、网络媒体广告的发展与优缺点

网络广告的特色除了能以多媒体的动态画面呈现之外,最重要的是提供了进一步的互动能力,顾客可以藉由鼠标点选,直接进入阅读产品相关讯息,甚至能虚拟实境地进行试用,体验产品的功能。

1. 精确区隔观众群:网络区隔消费族群的能力与其它媒体全然不同,他们可以依不同公司用户,不同的地理区域、使用时间、计算机平台等区隔广告观众,甚至可以藉由顾客所提供的背景资料,让合适的广告适时地出现。

2. 追踪纪录用户反应:厂商可以精确的评估广告所获得的反应,例如消费者点选广告的次数,以及消费者所填写的个人数据。

3. 网络广告的传送与替换颇具弹性:广告是全天候的播出,实时传送,也因此项特点,网络广告可以随时替换、取消一项广告活动。网络业者也可以随时观察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视反应程度而调整广告的播出。

三、 网络广告媒体对于平面广告媒体的影响

据电子出版集团的 Vincent E. Giuliano 调查指出,报纸的流通量自1990年以后就在递减,而电子媒体服务的成长率则在增加。1996 年 11 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 WWW 版的电子报有 1441 个,到了 1997年9月则增加至1879个,另两项报告分别指出从1960年到1990年间,报纸的消费额减少了百分之 17.9,以及在 1967 年时,30 岁以上的美国人有百分之 75每天看报,到了1994年时,却少了一半,到2012年只有三分之一。 网络媒体使报纸等平面出版物的消费量出现减少现象,意味着平面媒体阅读人口的递减,以及广告主的逐渐流失。张宏源(1999)指出,网络营销与广告在逐渐迈入成长期,对传统报业的威胁将可能从以下两个方面出现。首先是传统报业的广告客户可能会开始将部分广告预算投入网络,第二则是

传统报业的广告主甚至会自行设计网络广告。网络广告的广告刊登价值在于下列七点,分别是:

1.网络媒体成长速度迅速

2.媒体观众渐渐转移到因特网上

3.网络媒体可追踪记录使用者的反映与偏好

4.广告传送与替换快速且具弹性

5.因特网使用者具有明确的个人特质

6.目标群确定且特性显著

7.广告销售可以一次完成

此外,广告客户自己直接加入广告市场也是传统报业媒体的一大威胁。由于网站建置的技术知识越来越容易取得,广告主往往宁愿自行设计网络广告进行网络营销,可省下一大笔的广告支出费用,也因而降低了对于传统报纸广告的需要。

四、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的特性差异

(一)、网络媒体具有五项特性:

1. 实时性:信息登入网页后可以随时修改更新,不像传统媒体需花费相当多时间与金钱。

2. 多元性:全球信息网可传送文字、声音、动画与影像,内容丰富度高可采虚拟实境技术,与传统媒体不同。

3. 主控性:此主控权乃操之于消费者手上,消费者可以选择自己所需的内容。

(二)、平面媒体是偏静态、个人化,而网络媒体偏动态、非个人化。

综观上述,可发现网络媒体包含了平面与电视媒体的特性,资讯量高(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皆可),最重要的是具备人机互动能力平面媒体只能刊载图片与文字,几乎没有人机互动的能力。因此,“动静态程度”与“互动性”是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两个主要的媒介特性差异。互动性分为五大层次:第 0 层为完全无互动、第一层为内容互动、第二层为连结与查询互动、第三层为社会互动、第四层则为个人化互动,研究结果发现,网络媒体互动广告互动层次越高,消费者愿意投入资源越多;互动广告(提供第一层互动以上)也比传统线性广告(第 0 层互动)有效。最后发现,不同的浏览行为,与不同的产品类型,而网络互动广告互动层次的广告效果也不同。

因此,综上所述,“动静态程度”与“互动性”两种媒介特性,会直接影响媒体间将因动静态程度与人机互动程度的差异,对于广告效果的影响带来极大的差异性。

篇4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实训教材;创新;变革

目前,市场上出现多种类型的会计电算化教材,而会计电算化教材品种繁多,各种教材的内容、整体设计都存在较差的差异,教师在面对这些教材时,经常会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难以选择出适合高职教育以及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教材,由此可见,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改革中,首先要解决教材问题。通过分析现行教材的状况,来了解化现代会计专业的实训要求,并对教学应用教材的优缺点进行分析,针对教材的现状提出改进措施,以此来实现教材改革的要求,推进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发展。

一、现行教材状况

目前,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用的教材多种多样,笔者对其中的五种常用教材进行分析。具体教材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二、会计专业实训要求

(一)校企结合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要求要遵循校企结合的原则。要想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就要对按照校企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训教学,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除了课堂上教授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能够定期组织学生对企业中进行实训,让学生在真正的会计环境中看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同时也让学生熟悉会计业务流程,能够查缺补漏;或者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建设实训基地,聘任企业的会计精英人才来担任教学的讲师,来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较快的适应会计工作。

(二)理实一体

会计作为专业性较强的高技术水平学科,实训教学要求要坚持理实一体的原则。教师在会计专业的实训教学中,要主动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在教学上,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堂的实践教学,要将课堂实践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了解会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如教师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可以通过幻灯片或者是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理论实践,同时在课堂上也可以进行实例演练,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三、现行教材优缺点

目前市面上有比较多的关于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教材,这些教材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操作说明类,教材主要是针对市场上比较主流的会计软件如金碟等介绍软件操作方法,这一类的教材内容侧重于会计软件功能和操作应用;系统开发类,教材内容侧重于软件信息系统的构建,主要介绍系统的设计理论与技术。

(一)优点

观察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应用的教材,发现教材都比较重视实践操作,同时也对电算化的基础知识以及现代市面上的一些计算软件等应用都有涉及,基本满足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另外,教材还对学生的编程能力以及会计能力进行培养,相对来说教材的内容比较符合现代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大纲。

(二)缺点

操作说明类的教材大多比较片面,将侧重点放在系统软件或者各子系统的功能以及日常处理、会计账表输出等操作方法的介绍上,很多学生只了解软件操作,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理论知识不甚了解,我国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较快,会计软件产业发展也很快,各种财务软件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很多中小企业由于受资金、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对选择何种财务软件随意性较大;另外还有部分企业存在中途变更会计软件的情况,甚至还有一部分企业仍在使用盗版财务软件,当会计人员遇到这种情况时,仅仅学习远、掌握某一种软件的操作方法是远远不能够解决电算化问题的。而会计电算化课程应用单一的软件操作教材进行教学,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

四、改进思路

在会计电算化教材的改革中,要求规范、材,并能够提高教材的质量,教材的建设应该依据现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事情、教学大纲等进行制定,提高教材的理论性与实践性。

(一)理实一体化

教材要坚持理实一体化原则,要明确重难点,简化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对现代常见的会计软件等进行介绍,让学生在了解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教材制定上,要合理分配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知识的占比,确保每项理论都能够对应相关的实践活动。

(二)任务化

教材还要重视任务的设置,高职会计电算化教材应该列出各阶段用于强化实训技能的练习题,一般是在每一板块结束部位设置强化练习,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中深化理论知识;还有基础教材可以搭配配套练习教材等资料,全面构建完整的练习体系,让学生能够全面操作、综合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技术。

(三)活动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内容、流程日趋复杂,为了满足现代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教材除了传统的纸质文字外,还搭配教学视频、电子题库等,教师能够灵活的进行教学,也能够让学生自由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五、结语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要顺应现代教育改革的潮流,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除了进行教学改革外,还要重视教材的改革。教学离不开教材,教材能够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并且教师也能够通过教材制定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计划,可以说教学是将教育思想、教育目标转化为现实实践的重要媒介,重视教材的质量,实现教材改革是现代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关键步骤。在教材制定上,要坚持“理实一体化、任务化以及活动化”的原则,全面提高教材的质量,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银燕.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多元化[J].科技经济市场,2015(11):242.

[2]朱慧敏.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有效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5(10):172-172.

[3]贺欣.对会计电算化新版辅导教材及考试专用软件的探究[J].东方教育,2015(5):17-18.

[4]方玉环.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职业教育(下旬),2015(12):59-60,63.

[5]贺旭红.会计电算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一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17):54-56.

[6]王欣华.关于高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材建设问题的探讨[J].科学时代,2012(15):111-112.

篇5

【关键词】电子白板;课堂

1.电子白板发展概述

电子白板是以普通白板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最早的电子白板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功能也较为简单,仅在普通书写白板的基础上增加了感应器,电子白板通过感应器识别书写笔的位置及运动轨迹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送至计算机或独立的处理器,再由计算机或独立的处理器将相应的板书、图形等内容保存并打印出来。电子白板可分为复写式、式、交互式三类。

通过自带的独立处理器扫描、录入、打印板书内容的属于复写式电子白板,这种白板不需要与计算机相连。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以上任务,并将计算机产生的数字化文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发送等,则属于式电子白板。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则是在式电子白板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电子白板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操作,即通过白板可以实现对计算机文件和操作系统的控制。交互电子白板的出现是电子白板的一个关键性发展,从此,交互电子白板不再由于白板与计算机之间信息传递的单向性而在应用推广方面受到限制。

目前应用于教育课堂教学的电子白板基本上是交互式电子白板。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相关问题。

2.电子白板的优缺点分析

2.1 优点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便捷的互动工具,有利于弥补学生的思维欠缺和思维呈现。学生由于认知、思维等方面的不足,在学习上会出现能力不足的问题。传统课堂中的教授抽象难以理解,会出现部分学生难以掌握的现象。而教师出于大局考虑,不得不继续课程进度,对于知识消化困难的学生,教师只能任期发展或者单独“开小灶”,既耗费精力又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帮助学生弥补不足,利用其便捷的交互功能,学生能够自由的联想和操作,各种学科工具帮助学生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因为交互式电子白板将书写白板和电脑屏幕的功能进行了整合,使教师免于在两种媒介之间的奔波和思维转移的痛苦;交互白板自身带有教学资源,包括学科资源和公共资源,交互白板还可以联通互联网,便捷使用网络资源。交互白板连接电脑后可以便捷的访问其中的已有资源,实现资源的整合和管理;作为信息展示平台,便于教师展示教学信息。丰富的教学工具,让教师的演示,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通过使用各种教具,借助交互式白板的支持,可以为教学增添活力。

2.2 缺点

交互式电子白板毕竟只是一种工具,一种协助师生教学相长的工具。完全依赖这种工具,只会使教学走入误区。目前,许多教师没有把交互式电子白板当成黑板那样使用,而是把它复杂化为课件操作。总是花费大量时间提前做好电子白板课件,把情境提前输入到电子白板中,课堂上还是忙于操作课件。这样,教师们就从过去的黑板教学下课件操作的奴隶转变为电子白板教学下的课件操作奴隶,电子白板没有让教师从课件编辑、制作、操作中解放出来。再者,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引入课堂后,可以更好地随机生成英语情境。然而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它的这一优越性,总是忙于提前设置好情境,上课了不管合适不合适就将提前做好的拉过来用,无视学生的自主性。长此以往,会彻底让电子白板成为课堂的附属物,达不到积极的课堂效果。专家认为宏观层面的教学设计应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应该真正体现探究、合作、自主、体验的精神。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不是搬教材、不是搬教案,不是搬教参,而是要使电子白板如同纸和笔,真正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3.电子白板的发展给教育领域带来的启示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支持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特有的资源优势,独特的交互以及强大的记忆功能,给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提升空间,让课堂更显生机和活力,并为教学反思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3.1 找准学科整合点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在学科背景下使用的,是为了促进学科教学的,应该富有学科特征,和学科特点紧密相连。教师在使用之前必须清楚白板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设法找出白板与学科教学的最佳整合点,也就是找出白板在哪些地方能够增强学习效果,而这些地方在传统方法下却无法完成或效率不高。学科大小与整合效果的好坏没有关系,关键是找准学科的整合点,在一些能够增强学习效果的学科内容上使用,将学科和白板技术有机融合,这样才能使教学达到双赢的状态――既优化了课堂教学的过程,促进学生积极建构知识,又在学科教学中传授了信息技术,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2 巧设问题情景

向学生提问,是师生互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有效的提问,可以将师生行为以富有启发的线索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连续不断的互动行为,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呈现多变的图像、动听的声音、精彩的视频,还可以进行实时编辑和特效演示,是创设问答情景的有利条件。教师在白板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白板的优势,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启发性、发散性的问题。当然,教师在提出这类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既有一定的紧迫感,促使他们立即思考,又要让他们能有时间去建构知识,主动学习。

3.3 捕捉互动生成资源

教学是一个动态灵活,具有不确定性展开的过程,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会产生一些事先无法预料的有机关联行为,并在预设计划的基础上不断产生新的、情景性的教学需要,教师必须对预设进行及时而智慧地调整,从而使教学活动向着教学目标动态发展。而在这个互动开放过程中产生很多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依靠传统的教学媒体是很难记录保存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保存书写笔迹、批注等功能,并且可以回放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步操作,这为捕捉生成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教师应该具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敏锐地捕捉学生在思考、交流、互动过程中迸发的火花,加以积极开发和利用,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建构和创造中去,敞开思维之门,让奇思妙想纷至沓来,并且依托白板记录和保存好现在学生眼前的即时产生的教学资源。这样,教师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被即时记录和长期保存,一方面为教师课后反思和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享受到这种学习成果被重视的快乐和满足,便于学生课后复习,也促进了学生反思自省能力的培养。

4.结束语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产生及应用,使得课堂教学互动呈现出更多特点。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深层次有效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师范类院校在进行教师培养的过程中,也应明确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定位,使其培养出的教师能够将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充分运用于课堂教学设计之中。

参考文献

[1]程晓樵.课程互动中的机会均等[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07):72.

篇6

于是朋友问我:“出版的未来趋势是什么?”我感觉这个问题太大,不是很好阐述,不妨拆解开来,从出版具体模式的变化到出版的实质意义进行简要的分析。在我看来,现在的出版主要存在着三个层进的问题,一是传统出版和数字化出版之争;一是出版的版权和分享的界限不明;最后一个问题是出版提供的是什么,也就是出版的实质意义是什么?

出版模式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

在中国,纸质出版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从造纸术、印刷术发明到21世纪之前的漫长时间里,出版几乎就等同于纸质出版,出版的载体就是“书”。21世纪网络在中国发展迅速,出版的模式开始发生变化,纸质出版不再是唯一的出版模式,数字化出版在慢慢崛起,纸质书出版吃独食的时代正在慢慢消失,于是有许多传统出版的人开始恐慌,因为有人来分这个本只属于自己的蛋糕了,甚至有人预计2018年纸质出版将消失。

在我看来,出版模式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对于传统出版盲目的乐观和悲观都是没有道理的。出版必将会细化,拆分。出版的未来也会像汽车这个行业一样,有人专门做轮胎,有人做整车。

展望未来就必须得立足现在,如果说某种出版形式生存不下去了,那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了。出版创新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不妨对传统出版和数字化出版做一个简要的优缺点的分析。

纸质图书出版的缺点是出版链条长,生产成本高。而且纸张本身的生产就需要砍伐树木,对于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压力。但是其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轻便、价格便宜,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纸和墨的简单搭配方式使它比较稳定。你可以带一本书在旅途中看,也可以在床上斜卧着读。

数字化出版包括电纸书、电子书、PC终端设备、手机等形式。数字出版的形式会越拉越多。下面我针对电纸书、电子书、手机阅读进行简要的分析:

电纸书是一种依靠电子终端设备的新型书籍出版模式。换言之,它的核心还是“书”,是依靠技术实现便捷的、大容量存储的书籍集合。它的最大优点是实现了书籍的集合,节省了空间。但是它始终还是附属于传统书籍样式的。换言之,它并没有摆脱传统图书的出版模式,只是把书籍形式从纸质转变为了机器模式而已。

电子书是依靠电脑或网络技术实现的一种阅读媒介物。我们的阅读依附在电脑、网络这两个前提之下,你要阅读一本书,需要能有电脑,能上网。也许你说我可以直接在电脑上阅读,但是你阅读的资源起初发源地是网络,你总需要先下载阅读或者上网阅读。

手机作为阅读的载体具有便携的特点,阅读功能实际上是捆绑在通讯功能上来实现的,但是手机很可能成为一种阶段性阅读产品,换句话说也许会有一天所有人都不再用手机了,就像人们抛弃BB机那样,这种阅读的功能也就在这个设备上消失了。

数字出版具有传播快,轻便、新潮等优点,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它们都具有附属性和不稳定性,举个例子,电子书是依附于电脑和网络的,电纸书是电子阅读器和传统图书之间折中的非驴非马的东西。拔掉网线,关上电脑,阅读的内容就消失了。无论未来是数字出版还是传统出版占据统治地位,电纸书必将有经历尴尬地位的一个阶段。 数字出版目前多是停留在技术出版的阶段,基本的思路都是在一款机器上看书。但是问题是:我们是否需要非得采用这种阅读方式,这种技术层面的阅读方式和图书比起来优势并不那么明显。

我感觉数字化出版的趋势是大的方向,但是电子书、电纸书、阅读器等形式很可能只是阶段性产品和过渡产品。未来出版的纸张的替代品是什么现在还无法确定,但是出版方式的多元化已是大势所趋。

传统出版和数字化出版,我认为二者并不一定是矛盾的,也许二者可以共存。在未来,传统出版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就是生存下去的依据。目前的出版处于“渠道为王”的阶段,未来必将是“内容为王”。

现在数字化出版之所以没有超越传统出版,并非是因为数字化出版不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这么简单,它还有版权等一系列问题还未解决,也缺乏一个衡量的标准。这必将延缓了数字化出版的进程。我也并不认为传统出版会短时间内消失,因为数字化出版目前是建立在模仿“书”这种传统模式上的,它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深入的东西。纸质书也许会走“珍藏”的阶段,就像古董一样。或许某一天在数字出版时代,再卖纸质书这个“古董”又是一个时尚的行为。

许多人有意无意地总把自己置于纸质出版的位置上,甚至会抵制数字化出版。我感觉这是一种封闭的观念在作祟,没有必要而且显得可笑。在我看来,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不应是从事出版的两个人群,而应该是一个人群的两种想法。

数字出版是一个趋势,但它并不是一件坏事,至少提供了一种新兴的出版形式。我们要做的不是排斥,而是积极地参与进来,推动出版的发展和创新。

版权和分享的界限不明制约出版发展

在我看来,现在中国的出版在两个问题上做得不够:一个是版权保护得不够;一个是分享得不够。第一个问题大家一直在努力,后一个问题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两方面做得不好的原因有时恰恰是因为分不清“版权”和“分享”的界限。

先说版权,版权的保护好像一直都在进行,各国有不同的版权保护的法律。我国一直致力于打击盗版图书,但是盗版图书却仍旧猖獗。在我看来,这并非因为打击盗版活动不彻底,而是因为图书的版权保护有时具有封闭性,而盗版书却是绝对开放的,它在传播方面更有优势。拒绝盗版在中国似乎是个无法解开的难题。在我看来与其拒绝,不如“分享”一部分。是不是每个人都爱买盗版呢?有人买盗版说明没有买正版的需要,没有需要就产生不了购买行为。

版权保护的是出版者的利益,读者不会在意这些,他们在意的是: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好的阅读方式。盗版书提供的传播和分享方面比正版书好,它提供的是物超所值的阅读。人们看重的正是这种物超所值的阅读方式,要想消灭盗版图书,关键是正版书要多提供一些分享的内容,消灭盗版书物超所值的这种阅读方式的优势。

传统出版传播慢,但更容易保护作者的权益;数字化出版一方面容易传播和“分享”,一方面版权保护方面更难以操作。

相对版权来说,现在的图书常常忽略“分享”的部分,倒是电子书考虑到这点,先让读者享受一段的阅读,然后再收费阅读。这种方式并不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却有一定的“分享”精神。“分享”将是未来图书的一个趋势,别人先享受了,才会掏钱。这就像购买水果一样,得先尝尝再买。我们如果拒绝读者“尝”,那人家也可以拒绝“买”。

什么部分读者可以分享,媒体可以传播?什么部分要注重保护版权?版权和分享是有一定交集的。版权和分享的界限不明直接影响出版的发展。保护版权,提供分享,两者的界限是出版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出版提供的是阅读,目的是文化传播

出版的未来是只有出版人才关注的小众话题,大的话题是出版提供的是什么?出版的实质意义是什么?在我看来,出版提供的是一种阅读,出版的实质意义是文化的传播。

现在出版界都停留在一种表面的竞争中,注重的是浅层次的出版介质的竞争。出版是需要用内容划分,而不是靠出版介质划分的。无论采用哪种出版介质,内容的阅读都是最关键的。汉王电纸书的技术是一流的,提供了最佳阅读方式的技术支持,但最缺乏的是内容提供者。盛大文学是内容资源的丰厚享有者,缺乏的是如何提供一种好的阅读方式。内容资源和阅读方式的融合是出版必然要走的一条道路。

站在出版之外看,无论是图书,还是手机阅读、PC阅读或者阅读器不同的是出版媒介,相同的都是“阅读”。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数字化出版和传统出版之争是只是阅读多元化的表现。

站在历史的角度看,书籍的外在形式从骨头、金属器皿到竹简、帛书,再到后来的纸质图书、数字出版模式。你会发现许多出版的具体样式消失了,而无论哪种形式都做到了传承文化,阅读媒介的生存标准就是“谁更适合更好的阅读,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谁就保留了下来。”这也是出版一直可以延续下来的依据。出版一直担当着文化传播的使命,这些具体的出版模式都是在检验哪种方式更适合文化和文明的传播。

台湾出版人郝明义先生,一直在大力推广阅读,卖书是小境界,推广阅读是大境界,让书这种产品都附着在阅读这种大需求下的具体需求,财源必然滚滚而来。盈利是次要的,阅读和文化传播才是出版的真正意义。

出版要把握的是“需求”,而读者需求的实质是“阅读”,而“阅读”是需要“分享”的。

有些人说读者不爱读书了,实际上不是不阅读,而是不买书。不设置座椅的书店应该感谢读者能站着把书读完。一定要明白我们无法让每一位读过书的读者都买书,这样也太贪心了,这中间有个概率问题。我们需要一些“分享”精神。

篇7

【关键词】 传统媒体 多元化 现代传媒

一、传统广告媒体发展的优缺点比较

报刊是由新闻出版的总部批准发行的报纸期刊的俗称,是将文字资料经由纸张广泛传播,起解说、宣扬用处或者维护公众形象的一种传统工具。由于习惯,人们通常称其为报纸。优势有:1.版面较大,篇章多,能同时将大量的信息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自由的选择阅读并加以利用,对于读者来说是一种主动性的阅读。2.易保存,报纸的内容不需要大脑刻意的记忆,读者可以将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剪存下来以供需要时查阅。报纸特殊的新闻性提高了信息的可信度,报纸的信誉依赖于报纸信息的真实准确。3.高度认知,报纸读者仅限于字面,一般都较低程度的阅读广告,当读者细致的阅读时会全面的了解广告内容。劣势:从形态上看报纸是一种静态媒体。由于版面空间限制,经常造成版面拥挤,又因为缺少动态感、色泽感和立体感难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力。

杂志,分为固定期限和不固定期限两种形式,是一种有特定的期刊名字,以期、卷、号或者年、月作为序号的传统纸质媒体。国际上最早出版于法国的阿姆斯特丹,而在我国的历史上,创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吴医汇讲》是最早的年刊类型的杂志读物。虽然杂志的初始形态和报纸相似,但经过日积月累,报纸趋于权威性新闻,而杂志则进军娱乐和小说文章,以书的形态装订成册。优势:1.杂志和报纸同属于印刷媒体,在所有传媒中生命力最强,长时间的保持会强化广告的播放效用。2.清晰读者的视线,有一定的权威性,不同杂志都有其独特的读者群,目的性比较明确;广告一般比较显眼,色彩鲜明,容易吸引群众的视线;传播性强。劣势:制作成本高,准备、出版的时间长,时效性广告不适合在杂志刊登;信息发表不及时,销售不普遍难以到达目标群众的手中。

广播,广播正式出现是在20世纪,早期使用于军事方面,后逐渐平民化,服务于大众。优势:1.广播是一种电子媒体,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传播,且携带方便收听形式多样化,便于受众随时参与,因此在传统广告媒体中有一定的地位。2.广播利用语言艺术和音响效果可以渲染氛围,增加广告的感染力。3.传播的速度快,可以实现在最短时间内插播或直播新闻事件尤其是突发性新闻事件。劣势:1.广告信息转瞬即逝,读者被动的接受信息;2.传达的广告信息有限,听众容易产生误解。

电视是一种特殊的广播,将活动的画面和声音通过电子屏幕传送出来的传统通信工具。最开始的电视由于技术原因没有色彩,就是所谓的“黑白电视”,后来电视系统的终端调整屏幕景物的细微部分的亮光和色彩展现原来的画面。优势: 1.电视以色彩、强度和动感画面刺激捕捉人的注意力,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也能很快的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电视屏幕上。2.塑造逼真的情感,用忠实的记录手段再现讯息的形态,让受众有真实强烈的感觉;贴近大众的生活;覆盖域广。劣势:1.生命力短,广告一般只有短短十几秒左右,不能查阅和重复观看就大大减弱了记忆效果。2.广告的制作和播放的费用成本高,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影响收视效果。

二、传统广告媒体的目标群众比较

报纸比较大众化,分类较多,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阅读的报纸不同。信息传播媒介较少时,人们大多选择报纸这一廉价媒介。年纪较大或者有特殊需要及爱好的群众才会选择报纸这种媒介,同时也会受到环境场地的影响。

杂志由于这种媒介的特殊性,专业性就比较强,一般都是行I的首选读物也有休闲杂志,在动车、高铁、飞机等地方提供休闲杂志的情况比较常见,杂志的特点也很鲜明每本杂志都有而有的风格和内容,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群体,青少年、老年人、妇女和社会的各类精英。

广播,在各种场合只要有人群就会响起广播的声音。我们每天受着校园广播的熏陶,耳边时长伴随着校里校外的生活点滴,在嘈杂的人声中享受独有的宁静,减少学院的沉闷感。对于从业人员,每天上下班,广播可以消除些许疲惫感,多份轻松。而老年人则喜欢带上轻巧的收音机,听着广播里的音乐,哼着小曲四处溜达。在较大且嘈杂的场合,广播无疑是最适合的通讯设备。

电视媒体的受众覆盖了所有的职业人群。电视广告不仅能语言解说,还能依靠画面的动感让观众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今,在大部分的农村网络电视并不普遍,一般还是使用传统的电视媒体。。

三、现代媒体对传统广告媒体的影响和冲击

在任何时代,新兴事物的出现必然会对旧的存在带来不定程度的打击。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理所当然的会追逐更快的获取信息的方法,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现代媒体。现代媒体的广告不仅包含海量的信息,而且制作精良,促进受众与媒体的往来互动,对于受众的详细资料可以快速详细的测量。

据不完全数据显示,目前人们目光越来越集中于现代的新媒体,在2010年国内现代媒体广告占有率比上一年度增长56.9%之多,赚取的利润有700多亿元,这么多的收入比传统的纸质媒体收入总和还要多。在2013年,我国的报纸媒体广告降低了8%左右,相比2012年加剧退化的脚步。

如今,一件报道性新闻一般都是通过网络电视最先传播开来,因为人们通常所说“网速快”。传统电子媒体的信息一般都是来自现代媒体进行报道,现代媒体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例如微博、qq空间、博客等等。广大群众可以自由发表各自的观点,遇到困难只要动动手指发个帖子就可以得到来自五湖四海同胞的帮助。而传统的电子媒体信息来源途径少,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传统电子媒介的信息逐渐向多元化发展。现代媒介不但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信息来源方式,还严重影响了传媒的收听,新媒体多方面的优势深受大众喜爱,人们将精力和时间重新配置,多数转向新媒体的阵营。在使传媒受众群减少的同时直接影响了传媒的广告收入,广告商认可新媒的价值减少对传统电子媒体的投入,转投给新媒体,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形式还将继续发展。

四、传统广告媒体的发展趋势和新转变的建议

现代媒体发展迅速,对于新事物的崛起,传统广告媒体需要面对的不只有挑战,更多的是寻找机遇。

报纸的发展趋势:面对紧张的局势,报刊不会一味被动挨打,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就要像现代媒体一样广泛收集信息,将现代媒体的一些新元素融入到传统纸质媒介中,就比如1977年出现,1980年正式命名的电子报。另外,如今读者更喜欢快速阅读,为了方便阅读者寻找,报纸会越来越专业和细致分类,什么类型的广告就刊登在什么类型的报纸上,这样就更具有针对性。

广播的发展趋势:由于经济水平提高,电台改变旧的模式,让电台上网,加上汽车的购买量节节攀升,给交通频道的节目播放带来新的生命和机遇。但是在数量增多的同时却保证不了节目的质量,例如陕西电台民生新闻《都市快报》、《第一新闻》的内容片面,不充足,越来越倾于世俗。

电视的发展趋势:现代的数字、网络电视完全取代了旧的天线电视。电视媒介为了符合观众的口味灵活应对市场的变化,逐渐加大信息的手机力度,加强与民众的互动,更应该以人为本,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篇8

大学数字化图书馆探析

锡晓静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300387)

摘要:21世纪信息产业自崛起以来发展迅猛,信息技术正处于不断进步、不断革新的上升阶段,并被越来越深入的应用到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各大领域的实践探索中去。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齐头并进、交相渗透的“大爆炸”背景下,以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的运作为主要模式的“数字化图书馆”这一新的概念被提出并不断拓展。本文将就“数字化图书馆”相较于传统的、物理化的“传统图书馆”的优异,初步探析大学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

关键词:共享性资源、数字化图书馆、大学教育、虚拟化

在人人为“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而奋斗的今天,教育仍旧是我国经济得以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基础条件。自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被提出以来,教育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居于优先发展的地位,而大学教育则是整个教育产出中的重要一环。同美国的斯坦福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以及英国的剑桥大学这些在世界上文化教育实力雄厚、排名在世界前列的国际一流大学相比,必须要承认的一个不争事实是,我国的大学水平还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差距。如何打造一个同教育型、服务型和研究型三位一体的大学教育体系相协调的数字化图书馆,可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考验,对大学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工作的探索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处于瓶颈期的传统图书馆

1、趋于僵化的运作

相对于“数字化图书馆”而言,传统的图书馆也兼容一些电子设备作为辅助,但这些电子设备也仅仅为受众提供借阅、传真、打印、注册和检索等功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在校师生的来馆阅读以及图书馆书籍的管理,但其主要功能依旧是书籍的收藏。由于场所的固定化,平台的局限,各个大学各馆间信息交流路径相对闭塞。尽管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服务在很多高校间开展开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辐射面相对狭窄,服务内容比较单一。

相比之下,数字化的现代图书馆运作模式则更为灵活,辐射面较为广阔,内容也更加丰富。

2、对于资源的浪费和读者的限制

就内部环境而言,我国幅员辽阔、高校林立,馆藏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各省各市乃至区镇各大高校的校园管理限制和馆舍空间限制、准入门槛限制等限制性因素的制约,馆藏资源被集中于各大校园内部,难以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馆藏资源的本身而言,其内容的时代性既是纸质媒介的固有属性,也是传统图书馆难以避免的缺陷。

相对于传统的大学图书馆院,新兴的数字化图书馆则有效地弥补了不足,更富有鲜明的特色和持久的生机。

二、趋于数字化的现代图书馆

    “数字化图书馆”这一新兴概念的产生,离不开多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媒介的出现和大范围的应用。和物理化的传统图书馆不同,现代图书馆更具有虚拟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就虚拟化而言,它不存在于现实,是超文本的存在;就网络化而言,Internet网络是它发展的主要阵地;就数字化而论,则是讲他是通过数字的形式来储存和处理信息 ,是通过网络终端实时为存在地理位置差异的本校师生乃至校外人员提供信息检索和查询服务的信息系统。明确了“数字化图书馆”这一新兴概念,才可以更好地探析大学数字图书馆。

三、 大学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探析

一个同教育型、服务型和研究型三位一体的大学教育体系相协调的数字化图书馆的构建,究其关键还是馆藏资源的构建,也就是数字化信息资源库的建设问题。其主要特点如下:

1、  馆藏资源集成的数字化

而今数字化的大学图书馆往往是通过二进制代码对信息进行处理,将大宗的信息包、文件、数据链以图像、音频的表现形式存储在光磁介质上供学生们查阅,从而实现馆藏资源的数字化。

2、  馆藏资源集成的多样化

存储在磁光介质上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种类多种多样,例如:电子报刊、电子图书、电子报纸、电子化学习参考工具用书与百科知识全书、网上新闻与通告等。这些以多种形式存在着的网络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求知空间和搜索渠道。

3、  馆藏资源集成的网络化

   网络始终是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舞台,数字化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收纳、集成始终要依赖于互联网络对信息的传递与整理。在数字化的运行模式下,万维网网络系统和由宽带网所组成的因特网网络系统,把各大高校乃至世界各个国家的图书馆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大学数字化图书馆的覆盖越来越广,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投入资金短缺、专业性人才匮乏、网络技术漏洞、管理制度不完善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大学数字化图书馆的构建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付出更多的鲜血与汗水;还需要工作者们能够加快现有数字资源的整合以及建立研究型知识资源库步伐。

 

参考文献:

[1] 张铀.对比传统图书馆与电子图书馆的优缺点及相应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2(33)

[2] 贾畅.浅谈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J].黑龙江史志.2011(05)

[3] 李刚,马英芝.高校数字图书馆现状分析及建设刍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6)

篇9

在利用网络方面,由于学生学习上网的方式参差不齐以及主要上网地点各异,大家对网络缺乏正确的认识,使用网络的深度和稳定性不够,致使大量学生沉迷于聊天交友和网络游戏中,不能正确的发挥网络的学习功能。对于上网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大多数学生都因为学习而减少上网时间。无论这种克制上网的动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总之,有3/4的学生认为上网对学习几乎没什么影响。

问题分析

(1)焦作地区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焦作地区媒介素养教育及其相关方面的研究与投入远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甚至落后于部分西部地区而作为人,媒介素养教育始终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2)学生所接受的大众媒介比较单一,而且缺乏正确的引导。到目前为止,焦作地区的初中生主要接触的媒介仍然是电视、VCD/DVD。由于节目制作人员自身经历、观点以及社会舆论等的影响,电视节目所反映的内容并不能真实的再现现实世界。它是经过加工后对事实进行有重点的表现,这就导致其与现实世界基本相同但又有所区别。因此,我们应培养学生剖析传媒内容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发现其与真实世界的关系,从而正确地认识世界。

(3)家长和教师面对媒介与学习的关系时,经常会走向极端。家长出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虑,认为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总是负面的。因此,在学生利用媒介方面设置种种障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受应试教育及自身媒介素养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没有意识到,媒介素养也是学生的一种必备能力,缺乏在这方面对学生必要的引导,导致学生在遇到传媒内容时,没有分析、辨别的能力,使媒介的积极影响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4)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面,出现了与当地实际脱节的现象。在焦作,信息技术课程只是作为一门边缘课程存在,它没有自己的教学目标、内容设置和评价体系,而从业人员多是计算机专业出身,缺乏必要的信息素养,因此,信息技术课成了一门纯粹的计算机课。教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是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操作常识以及大量的应用软件,这些内容难易程度不均,因此很难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要求。

(5)城乡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存在着差距。由于受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影响,导致该地区中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的不平衡性。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很多农村的学生在接触大众媒介,特别是网络传媒方面落后于城市学生,导致他们在异常的媒介接触率和传媒内容的失衡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从而使其在接受、分析、辨别、评价、创造和传播信息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解决策略

(1)有关部门应首先意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部在2004年将媒介素养教育列为新闻传播类重点招标课程,可见,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从媒介从业人员入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因此,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加大宣传力度。教育机构应当把媒介素养教育看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本地区实际,探索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媒介从业人员要加强媒介素养理论学习,同时多做一些实地研究,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的同步发展,真正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

(2)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媒介素养教育。由于媒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交互性,因此,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所采取的学习模式与传统学科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到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4]。根据这一学习理论,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教师应当为学生们创设一个媒介环境,将各种传媒内容融入到这个环境中来,让学生们利用自己的认知水平去接受、分析、辨别与评价,同时学着去创建和传播信息。广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做好引导、帮助的职责,最终实现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与完善。

(3)家长和老师应正确认识媒介在中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在信息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都处于各种媒介的包围之中,从中学生的自身特点来分析,在情感上,中学生表现得比较丰富,但较为肤浅,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是非分辨不清。在自我意识上,随着身体和心理的逐渐发育成熟,中学生具有一种很强的成人感,这致使其在与家长和老师的交流中经常表现出逆反情绪。同时,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自控力,但整体上来说还比较差,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这要求家长和老师应当正确认识中学生的这些特点,充分利用媒介在育人方面的功能,引导自己的孩子、学生去正确地接触和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学习和成长教育,在提高他们媒介素养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这不仅是信息社会的要求,也是实现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最有效途径。

篇10

大学生是网民中的主力军,在网络时代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调研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对调研方法进行改革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传统的调研方法及其优缺点,立足于传统调研方法的基础上,对网络时代下的调研方法进行改革,是取长补短的明智之举。

一 传统的调研方法及其优缺点

1.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

第一,二手资料的收集。根据获取资料的性质可以将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分为两种,其一是一手资料的收集,其二是二手资料的收集,每种又有不同的具体调研方法。获取二手资料的传统方法有:报刊剪贴法、文献资料法,这些方法实施的主要地点在报刊社、图书馆、统计机构等。

第二,一手资料的收集。市场调研方法主要用于第一手资料的收集,这也能反映出市场调研方法的优点。用于第一手资料收集的传统调研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观察法、询问法、实验法。

观察法是指调查人员不与被调查者正面接触,而是在旁边进行观察。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被调查者的表现会相对自然,没有压力束缚,所以就效果而言也是较为理想的一种传统调研方法。观察法有三种应用方式:直接观察法、实际痕迹法、行为记录法。

询问法,是被应用最多的传统调研方法。询问法包括问卷调查、电话询问、直接提问等,是通过不同形式的问答对被调查者有一直观了解。观察法与询问法主要用于定性的市场调研中。

实验法,是指将调查的范围缩小,通过实验来取得想要获得的结果,然后再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出总体发展结果的可能趋势。

2.优缺点

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在中国的数据收集中有相当高的使用率,对需要评估的对象提供定性与定量的数据,供决策者进行参考。但是由于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生硬等特点,导致其存在很多缺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市场调研中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第一,信度低。运用传统市场调研方法中的观察法时,观察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这些表面现象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正想法、动机等心理层面的问题。所以观察的结果只是对表层现象的记录,并没有真正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的调研,信度很低。

运用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中询问法时,由于当代大学生是接触新鲜事物的一代,对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也很熟知,所以在心理上对市场调研并没有采取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只是敷衍了事。这对准确地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十分不利,传统市场调查统计的结果往往是无用的数据,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实情况的掌握没有起到辅助的作用,失去了市场调研应有的作用。

运用传统市场调研方法中的实验法时,也有信度较低的这一缺点,因为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长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受着各种文化的影响,个性张扬、独立,走属于自己的路,所以实验法所选取的样本不能代表大众。学生作为个性鲜明的个体,具有独特性,用实验样本来对整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判断是不正确的,从实验法得出的数据也是没有可靠的信度的。

第二,效度低。效度指的是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的效率,无论是观察法、询问法、实验法等所获得的一手信息与二手信息都需要大量时间、人力、财力来进行。对一个问题的调研所需要的周期很长,而且在用传统市场调研方法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受不可控制的因素影响很大,被调查者的个人问题、调查者的个人问题以及天气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调查的进度,导致调研的效度低。

第三,广度低。广度是指范围,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只能实现小范围内的调查,面对大学生这样一个大广度的被调查对象,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是达不到全面调查的,所以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使用传统市场调查方法,普遍存在着广度低的现状。

二 网络时代下调研方法的优缺点

1.优点

第一,信息的广泛性。用网络来进行信息的收集是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相比较受不可控制因素影响较大的传统市场调查方法来说,对信息收集的广度性是很突出的优点。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是全班性的、全校性的,甚至是全国性的,这种大容量的信息收集只有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通过网络来实现。

第二,信息的及时性。传统的市场调查方法所调查的是发生过的事情,且只有发生过的事情才有调查的可行性,在时代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今天,昨天的问题今天再去讨论在很多情况下已失去了意义,所以传统市场调查的延时性对现代数字化的社会是不适用的。而利用网络来进行市场调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网络信息的传递是实时的、准确的。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市场调研需要及时性与准确性,这样才会得到进行市场调查的有效数据,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与完善。

第三,调研的经济性。在用网络进行调研时,无论是调查者,还是被调查者,一台电子计算机或一部手机就可以进行市场调研工作。在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中,如果是采用观察法,要有数位观察人员,耗费很长的时间进行观察可能还没有结果;如果是问卷调查,需要印制数张的问卷,调查者手拿纸笔对被调查者进行逐一访问。所以,用互联网来进行市场调研收集信息相对来说是便捷性的、经济性的。另外,当今社会的大学生人手一台电脑一部手机,用网络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调研是可行的选择。

第四,结果的准确性。用网络对被调查者进行调查所得到的结果信度高,产生信度高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调查过程不必与被调查者接触,所以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二是配合度较高,不会产生在传统调研过程中发生屡屡被拒的现象。

2.缺点

第一,网络的虚拟性。由于网络固有的弊端,导致网络调研也会有弊端存在,网络的安全性与虚拟性一直是作为网络优点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对大学生的网络调研,会出现冒名的破坏者,或者无限循环者,这将严重影响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网络调研技术有待完善。目前中国的网络调研处于发展的阶段,相关的技术也处于探索中,对网络调研技术、网络调研流程、网络调研规范都没有准确的范本。另外,网络调研人员的调研水平整体不高。

三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方法创新

在网络时代,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方法进行创新,需要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对调研方法的创新并不代表着全盘否定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也不是将网络调研方法作为所有问题的唯一调研方法。我们要做的只是对传统的市场调研选择性地运用,将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科学合理地运用在新时代的网络市场调研方法之中,取各自所长,去各自所短,将两者进行有机地融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调研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取得准确、有效的调研结果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分析多种不同的结果,进而得到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调研结果,这才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研究的根本目的。

1.网络访谈小组法

网络访谈小组,是指利用网络媒介,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讨论。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网络调研的过程中,通过网络访谈小组的方式,借助实时的聊天工具彼此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调研环境轻松、愉悦,大学生在这样的平台上,会相对真实地展现自我的态度和想法,在沟通的过程中,调查者有机会记录大学生在被调查过程中的真实感受。

2.网络投票法

传统的调研方法中,对被调查者往往提出了很多问题,对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是不相适宜的。此方法通过网站设置针对性的一两个问题,来获取学生相关方面的态度。因为这种方法占用学生的时间较短且打破了传统的调研形式,学生不会轻易出现抵制心理或消极应对,能较准确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想法。

3.网络问卷法

网络问卷法不同于传统调研中的问卷法,网络问卷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采用学生在网络使用中的惯性因素,比如网络用语的使用、美图的编辑优化、网络热点的探讨,通过对问卷进行再设计,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的主题蕴藏在其中,让学生能用网络的心态去回答相应的问题。

4.网络邮件法

网络邮件的方法实质是替代了传统调研方法中的询问法。通过给大学生发邮件、收邮件来获取信息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给大学生思考的空间,适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研中相对较为深刻的问题的探究,通过邮件进行交流可得到真实可靠的问题答案,且交流的平台是自由的网络,大学生不会感觉受到陌生人的骚扰。

5.网络观察法

传统的调研方法中要求调查者要直接进入被调查者的日常生活,将自己通过某种方式“隐蔽”起来,使被调查者能够表现出自然的状态,而调查者则有目的地观察被调查者的行为、语言、动作等。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掌握一手的原始资料,但这一方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施起来较复杂。而在当下的网络社会中,大学生通过网络来记录自己的生活状态,这就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研究提供了便捷性。调查者可以通过博客、QQ空间、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对大学生发表的内容进行观察,记录。这种方法不会“惊动”被调查者,且被调查的内容是被调查者本人真实状态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