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写作指导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生写作指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作文教学要做到“有的放矢”
作文被有的语文教师视为“天敌”,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语文教师对于作文的目标不是很明确,有时候全凭心情布置作文,作文的布置或者作文教学都是很随机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对初中作文进行序列的构建和实践。写文章是一种高强度的表达活动,文章写出来是以一定的物质形态存在的。由此,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对于初中三年的语文教学进行一下编排。
初一:对话的基础阶段――观察与再现。作文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方面展开:1.状物;2.写景;3.写人;4.记事。对话语言要求:正确清晰,力求具体、生动。
初二:对话的提升阶段――思考与表达。作文教学内容围绕以下四方面展开:1.“我”与自我,如理想、人生、未来等;2.“我”与人;3.“我”与社会;4.“我”与自然。印象最深刻的是金老师对水进行了阐释,并就水展开了很多题材,比如水是万物生命之源,提醒我们珍惜水资源等。
初三:对话的完善阶段――提炼与感染。内容主要包括:1.精神;2.美德;3.人生观、价值观;4.热点。
二、作文教学要分阶段训练
指导学生写作文不能一步登天,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分阶段训练,恰如其分地提出要求。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即使学生刚模仿写作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
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模仿了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为此,新课标作出明确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如学生在形容运动员跑得快时,大部分学生写:发令枪一响,运动员犹如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我告诉学生弓箭是古代生活的常用品,在现代已经很少见了,我们可以用有时代气息的东西来代替它。于是,学生便写出了:如火箭腾空一般,如超人归来一样等类似的句子。这些句子在原有形容速度快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强调写作过程中的读者意识
文学作品有四个要素,即作者、读者、世界、文本。但是,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是否能真正认识到这四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呢?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写作时要文字优美,让人感到有美感,这便是对文本的要求;我们要求写作表达真实情感,这是关注作者层面;而写作要反映生活,这又是在表现世界这一方面;而相对于读者,似乎强调的并不多。在学生写作时强调读者意识会更有利于学生文字思想的表达,会让他们更有倾诉的欲望。
记得有位语文教师在教初中生写作时说过:“语言不是语文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慢慢积累出来的。”语言是作文的基石,而思考就是灵魂。好的作文就是由细腻优美的语言、生动细致的细节等等堆砌起来的。如果学生会在作文中关注细节,那么语文教师就不会辛苦了。如何让大部分学生的语言变得简洁凝练,让已经简洁凝练的语言变得细腻优美,更有味道呢?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要学生喜欢语文,喜欢阅读,在喜欢中积累,在喜欢中书写。只要学生愿意,他们就会写出好的文章来,只是现在我们要找到让他们愿意写的办法来。在写作中确立读者意识,无疑会起到一定的效果,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参考学习的一个好方法。
篇2
作为中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是很必要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并且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我从审题立意选材命题布局等方面进行指导。当然这些技巧不是脱离作文实际的枯燥乏味的技能,而是融合在具体的作文实践中的方法。
1 审题
审题的关键是寻找“题眼”,也即寻找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如《忠言逆耳助我行》其关键词应为“助我行”,而非“忠言逆耳”。许多学生都在审题这一环节出了差错,把文章的重点放在了“忠言逆耳”上,结果联想到古今中外的有关忠言逆耳的经典事例,洋洋洒洒,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如果认真审题就会发现,这个作文是要求学生写它个人的成长经历的,在这一过程中,师长朋友等对作者的错误直言相劝,使作者认识并改正错误,从而健康成长。审题很重要,它直接决定着文章的成败。
2 立意
文章的主题决定着文章价值的高低,因此要写出优秀的文章,就要尽量使主题明确正确深刻新颖,这是文章主题的四个基本要求。确立文章主题,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选择切合题目要求的主题,这是确立主题的首要原则,因为跑题是作文的大忌,要坚决剔除偏离题目的主题。二是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体验的主题。这样才可以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不至于内容空洞无味。三是选择积极向上富有时代精神有一定深度的主题。颓废陈旧肤浅的主题无法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写不出精彩的文章。
3 选材
“材”,就是写作素材,是学生平时积累的事实现象理论依据及情感体验等方面的信息。选择材料,基本原则就是围绕中心,并注意按“新”“真”“小”的标准进行选择。一是选择新颖的材料,新近发生的或鲜为人知的材料比起耳熟能详老生常谈的材料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二是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的真实的材料。选择最能感动自己的或亲身经历的事件为材料,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往往能感人至深。二是选材要小,以小见大,切入点小。选择那些对别人来说不起眼的生活小事,从中发现亮点,比如农家饭桌的变化能反映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一个苹果能表现出温馨的亲情,一个叮咛可以体现殷切的希望,一颗纽扣能寄托一世的情怀……小的材料往往更能震撼人心。
4 命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能在第一时间里吸引读者,使读者眼前一亮,满怀阅读的期待。如何使自己的文章题目新颖脱俗?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是运用修辞法。可以运用比喻夸张反问设问借代对偶拟人等修辞方法来命题,比如《一片枯叶的幸福》《摇曳的绿在心中流动》。二是引用法。引用诗句歌词名句广告词等来命题,如《喜刷刷喜刷刷》《恰同学少年》《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是运用符号法。如《回头?向前?》《生活―》。四是反弹琵琶法。如《开卷未必有益》《谁来教育教育》。五是点铁成金法。如《大雨中的那把伞》《从头开始》作为理发师的父亲。
5 布局
谋篇布局即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把表现文章主题的材料进行安排。包括开头、结尾、段落层次的安排及过渡等。谋篇布局的准则是突出文章的主题,目标是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详略得当,并且通过运用写作技巧使文章具有自己的风格。
开头要靓丽、简洁、入题快、引人入胜,显示作者驾驭语言的水平,最忌东拉西扯,入题过慢。一可以引用歌词、诗词、名言警句、故事等。如“‘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每当听到这悦耳的歌声,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她那可爱的笑容”。二可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如“他第一次出现便使众人情不自禁的爆发出了一阵阵戏谑的欢笑。”(《漠视也是一种关怀》)三可以写景状物,渲染气氛。如“夜深,人静,房内没有上灯,任如水的月光泻满我的小屋子。抬眼望望莹莹的天空缀满了闪闪的明星。呷一口书桌上热气腾腾的清茶,左手托着腮,双目凝视着楼下斑驳的竹影,那些浸透着母爱的点点滴滴的往事从心灵深处浮了上来……”(《大爱无限》)。四用比喻排比句抒情,激发读者的感情。如“我从风中走过,岁月的河水‘哗哗’地在身边流淌着,透过青春的眉头远远望去,生命的山坡隔离了喧嚣的红尘,在风起的瞬间,柳絮飘扬,花谢花飞。”(《走不尽的路,看不完的花》)。五开门见山,平实朴素中蕴含道理。如“人与人在交往中应留点空白,为他人留点空白,才能友好相处;给自己留点空白,才会快乐度日。”(《留点空白》)。
结尾要精彩有力耐人寻味。文章的结尾如同一曲终了,或戛然而止,或余音袅袅,或发人深省,或引人遐想。一个好的结尾应当有这样的效果: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点明主旨,深化或升华主题,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一卒章显志。可用议论抒情点明题旨,如“幸福,在自己的心中;幸福没有榜样,也无需榜样。”(《幸福没有榜样》);可以引用诗词格言及人物的语言来点题,如“所以,我赞成孔子的‘再,斯可以’。”(《三思而后行》)。二照应开头。如“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与文章开头的“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相呼应。(《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三描写,可以写景写事写人。如“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儿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去,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三袋米的故事》)。
篇3
一、拓展生活空间,注重汲取写作养料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活水,是文章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特别是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作文训练就成了无源之水。目前由于学生的多数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接触的生活范围毕竟有限,再加上课堂教学和教材容量的限制,造成他们阅历少、见解低、知识面窄、语言贫乏,在写作能力提高上受到一定程度限制约。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办法就是引进生活活水,使学生深入生活,不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1.借助语文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空间。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并且提出可以组织读书报告会、朗诵会、故事会、演讲等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如果我们再借助和挖掘教材资源优势,发挥其最大的效应,创设和补充学生生活的空间,那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是十分有力的。在教材中,“语文活动”成为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中最独具特色的内容,如果我们再能把有些课文篇目教学也转换成“活动”的形式组织实施,那么可供选择的内容则更多。这样,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和学习语文,在生活语文中学习做人,生活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和宽泛的写作素材。
2.加强阅读指导,汲取写作养料。我们知道,要想提高语文能力仅靠课堂学习是行不通的,必须靠课外的大量阅读来加强辅助指导和提高。实际上,阅读是间接的生活积累,也是学生在文章写作前期获得生活素材和语言材料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阅读中质疑思考,明辨事理,增长见识,提高鉴赏能力,陶冶高尚情操,无疑会为他们写作能力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读书中积累,在写作中提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此,我们教师必须做好阅读指导工作,让学生明确“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感悟是写作的生命,生活积累是写作的源泉”这一道理,使他们能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把阅读和积累作为学习提高的自觉行动。真能如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将不断呈现可喜局面。“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古人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今天作文教学对我们提出的挑战,让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为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最佳局面不停地探索。
二、夯实写作训练,抓实课堂主阵地
1.夯实课堂教学,加强思维训练,学习范文技法。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又往往是教学中的薄弱点。有个别教师曾有过一学期无一次作文教学的怪现象,至于组织不得力、批改不及时、讲评缺乏针对性的状况就更不难想象。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夯实课堂训练是一剂最有效的良方。具体办法如下:
第一,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
①指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养成观察思考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
②明确每次训练目标,强调提高课堂教学单位时间效率,限时限量从严要求,并持之以恒;
③加强片段或短篇写作训练,多层次局部指导以致复合为整体写作训练;
④将平日每课前的“三分钟演讲”(说的训练)设计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说――听(记)――评”综合训练;
⑤“以读促写”或“以写促读”多种训练形式交替运用,不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⑥提倡写“班级接力作文”,尝试作文“快写”训练;
⑦构建理论指导和写作训练课新的教学模式,突出“导”和“评”的精要适宜,强调“写”的快速达标。
第二,注意学习和运用教材范文的多种技法,提高写作能力。
如记叙文的开篇方法就可以从下列篇目中学习、借鉴和提高:开门见山――《白杨礼赞》,交代动机――《回忆我的母亲》,描写环境――《驿路梨花》,议论抒情――《谁是最可爱的人》,倒叙情节――《一件珍贵的衬衫》、《记一辆纺车》,等等。当然,其他写作方法的训练,包括文章的谋篇布局、衔接过渡等同样也可以学习教材中范例。
篇4
关键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练笔
当前中专生由于对写作缺乏热情、缺乏信心,很容易造成审题困境、情感困境与表达困境,导致写作水平普遍偏低,要想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就必须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与思考。所以就要通过练笔来重建学生有灵魂的写作,在较轻松的写作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写作需求,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在轻松愉快的写作中获得进步的体验。
一、自我生活记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们需从情感态度的源头上加以调整,要让学生不害怕作文,不讨厌作文,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而喜欢写作文。
记录或回忆日常生活中感动你的点滴,让学生重新发现自我、发现人生。这项训练可以从入学开始,要求他们每天写一点,可以记生活,也可以记阅读,也可以整理以往写过的较满意的作文,其中还包括几篇有限定的但不限字数的随笔作业。如你是谁?你的家庭怎么样?你的家在哪里?你有什么烦恼等。之后还写过诸如:你最喜爱的一种花草是什么?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地方在哪里?
这些记录自我的生活,就是纠正学生为考试而作文的写作观,努力重建有自我灵魂的写作,力求让学生学会与自己的生活对话,真实地表达,表达真实的东西。练笔写作让写作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热点评点
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关注社会新闻,以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提升形成与表达自我思想观点的能力。
这类练笔写作包括记新闻评新闻,不但可以积累写作素材,
还可以训练辩证思维。做此类练笔训练,需先让学生明确我们所做的新闻记录、新闻评论是必须有语文价值的。这一点有些难度,需要在指导之前进行一些相应的示范,否则只能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当然,有些教师也可代之以征订作文素材本的形式,或者进行读报指导等。鲜活的素材就是鲜活的生活!文中只有李白、杜甫、司马迁、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的作文,与文中出现乔布斯、海派清口周立波、90后等新事例的文章相比,我们将看到他们不同的视野、生活与思想,不同的时代内涵,不同的认识水平,自然会得到完全不同的分数认同。
评点社会热点,不仅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写议论文,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关注社会,拓宽知识面,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深入思考,更重要的是学生会饶有兴趣地参与,在相对快乐自由的氛围中写作、表达,写作的天地更广阔了,文章也因为真实的生活脉搏而变得富有灵性。
三、经典小文赏读
阅读,以作文为基点和归宿,可以更逼近语文素养的核心。换言之,阅读最终指向写作,有益于写作,优秀的阅读能够有机地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写作的能力,而语文素养的核心则是写作的能力。
读名家小文的练笔方式不但可以收获他们的思想,提升自我的认知深度,也可以学习他们如何写生活,如何对待生活以及如何表达。但在指导学生阅读积累方面要注意,要读名家作品,还要注意读整文,至少是部分相对独立的篇章,反对只孤立记背名言。唯有此,才能沉浸,才能消融。此项练笔只要教师推荐为主,学生写阅读笔记交流。当然,有悟性有爱好的学生会在你的引导下学会自行阅读,并且推荐大家阅读。
所以,若能指导中专生精选经典以读带练,会给我们的写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多重的收获,不仅积累阅读而且提升审美境界,无
论从思想还是形式上,都给予了最优秀的引领,从而重建有自我灵魂的文学阅读生活。
四、优秀影视作品精华整理
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优秀影视里有极为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课文为主体,大量收集与课文相关的影视和课外读物资料,并学会分门别类、综合吸取的方法;同时,要以课文为主体,尽可能开展人物分析、故事评述、影视观后感等训练。
当前,中专生的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可以组成优秀影视资料收集、整理小组,并把优秀影视资料与语文课堂教学互相渗透,相互结合,如《可可西里》《后天》《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名单》《东京审判》《雷雨》《茶馆》《大国崛起》等等,还有多个系列的百家讲坛,而且之前都有要求学生作试听笔记的习惯,经过一些时间,再经过一些事,引导学生“重读”,相信也能成为新的练笔
题材。
总之,中专生的写作教学相对薄弱,写作训练的重点在于如何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写作需求,帮助学生树立写作即是记录人生、表达自我的观念。在练笔训练中要注意分层有针对性地提升指导,通过循序渐进,给予学生足够的宽容与自由,及时交流,勤用练笔成果进行命题作文的写作讲评,这样我们的作文训练让学生收获的将不仅仅只是写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记叙文;教学策略
记叙文写作要掌握基本的五种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以及说明。唯有掌握好这五种表达,学好基本功,方能写好记叙文。其中叙述是指将人物的经历或者事物发展变化清晰的表达出来;描写则是对人物的外貌举止、景物变化或者事物的性质进行具体生动的描摹、刻画等;抒情是作者的一种主观情感表达;议论则是作者对待某件事、某个人表达自己的想法,试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写日记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练习,也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于记叙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从生活中着手培养,写日记是将当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使得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录下来,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阅读学生日记过程中,了解学生写作能力的变化,有效的引导学生改善写作方面的不足,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帮助学生们在日记写作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日记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下去,使得写作能力继续提高。
二、组织写作比赛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作文比赛活动,是培养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制定作文题目,比如以《我最难忘的事》为题等等,学生们自行创作形成作文,然后教师进行评鉴,综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秀的作品进行表彰。组织写作比赛活动其实质是引导学生知晓竞争意识,一方面达到了调动学生学习写作知识的积极性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日常写作知识的积累得到充分发挥,是有效的检验过程。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教师可以将优秀的作品当作是范文分享给大家,或者制作成作品集发放给学生们阅读和学习。使得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学习经验,共同进步。对于那些写作能力知识匮乏的学生教师也要适当的给予鼓励,帮助学生一点点提高写作能力。
三、鼓励师生互评、生生点评
在写作完成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点破和指导,学生们光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完成完美的写作作品。因此,教师要关注对学生习作的点评,不断促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启发。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师生互评组,对学生习作进行有效的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帮助学生写作能力不断提高。比如,在学习写作训练内容关于“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师生互评,对学生写作内容进行相互之间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教师则是总结,给出可行性建议。有的学生在点评中写到,侧重于对外表的描写,缺乏具体事例以及议论部分内容,并提出适当的修改意见。该学生结合这样的意见修改文章,使得作文内容得到升华。这样,学生们相互之间都学到了写作知识,教师也了解了学生心目中的佳作标准,成为助推写作教学开展的坚实力量。
综上所述,作文时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工具性的体现。是提高语文书面交流能力的途径,更是学生运用语文文字表述情感和思想的途径。在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改实施标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多角度的培养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进而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性提高。
篇6
关键词:职高学生;语文素养;重视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028-01
职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相对较差,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容乐观,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在语文课程教学中,通过阅读、背诵、写作,将母语文化渗透到学生的人格中去,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铺设最纯最亮丽的心灵底色。
语文的收获实际上来自于课外阅读这块自留地。因此,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在加强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要重视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鲁迅、郭沫若、巴金、茅盾、冰心等大作家的文学功底无一不是在少年时期的课外阅读中打下的。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钱钟书在清华读书时曾“横扫清华图书馆”,才有《管锥编》和《围城》的诞生。细想一下,从小学到中学毕业,课文不过几百篇,几十万字,而在课外阅读中,一个暑假可以扫掉上百万字。因此,不妨打开课外阅读的大门,把学生引入那一片神奇迷人的文学王国中去,让他们拜倒在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巴尔扎克、曹雪芹、泰戈尔这些大师的门下,让他们去遨游、去陶醉、去学习。职高学生课余闲暇时间较多,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阅读书目,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中外名著。把平时看的消遣性质的小说杂志换成文学名著(哪怕是快餐性质的缩写本也好)。还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美文推荐给学生,这样的文章时代性、文学性、人文性很强。读了这样的文章,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会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学会做人。
学生语文课后作业少,在课外阅读中要求学生适当做一些读书笔记并把它作为一项常规作业,定期督促、检查。古训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有的同学,书虽读了不少,令他心动的文章看过不少,优美的语句、新颖的论据也时时见到,可就是没有做读书笔记,看过的东西,时过境迁就不再有什么印象了。明代文学家张溥读书时有一个好习惯,凡好词、妙文、佳句,必手录七遍。我们也应要求学生养成随手摘抄的好习惯。
背诵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有些人往往感叹语文水平一代不如一代,甚至说一个过去读过几年私塾的“小秀才”其文学功底抵得上一个中文系大学生,这也许有些夸张,但说明语文教学的确存在不少问题。私塾教育,背诵是其主要的教学手段。小孩一入学,便让其背诵《百家姓》、《三字经》,然后是四书五经、《千家诗》、《古文观止》等古典名著。这种方法固有其死记硬背的弊端,但背诵的确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背诵中,学生自然领悟了文章的章法结构,赏析了文章优美的境界,并受到情感的感染和美的熏陶,文学修养也得到了提高,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就是这个意思。有几百篇文章垫底,学生提起笔,珠字隽语便会从笔端汩汩流出。背诵是打好语文功底的重要手段。
语文教师应要求学生每学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在班内和校内每学期开展一次诵读经典的比赛活动。我国的诗歌艺术源远流长,优秀古诗文集中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心性形式、审美情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如果学生能沉浸其中心思口诵,含英咀华,对他们来说是无比快乐、幸福的事。这将会改变他们为人做事的质地,不断加厚和刷新他们的人生底色,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陶冶他们的审美情趣。在课余闲暇,手把诗书,或高声疾读,或低声微吟,在唐诗宋词的天地心驰神游,与陶渊明同采东篱,和龚自珍共挥吟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精辞华章潜移默化的熏染下,进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美妙境地。
其次,还应要求学生多积累、背诵一些名言警句。名言、警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包含着先哲们对人生的感悟、经验、态度,有好多千古传颂的名句,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多掌握一些名言、名句,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强大的激励作用。如《论语》中的许多名句不仅可以教会我们学习的方法,还可以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交友的乐趣。宋朝的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很能说明学习名言警句的重要性。
看到的文章多了,背的东西多了,就会自然动笔。可以说写作是阅读和背诵的直接后果。没有阅读、背诵的人,心中就没有文化积淀,就没有审美欣赏力和感受力。所以说阅读和背诵是写作的准备阶段,创作是阅读和背诵结出的花果,也是语文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学生只有通过写作才能锻炼语言运用能力。人们常说陈景润是用了几麻袋草稿纸才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事实上语文学习也是这样。写作,首先要有素材,我们要对日常生活多加观察和思考,要了解一下学校、家庭以外还有些什么?这个社会在悄悄的发生着哪些变化,这既可以作为自己平时消遣,也为写作积累了宝贵素材,“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这样的文章往往更加感人,更能带动人的思绪。对于作文水平较低的同学,可以把从课内外积累的好词语和句子记下来,尽量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同时,我们还可以把我们积累的一些名人名言、警句格言,恰当地穿插到文章中去,使文章更有吸引力。
篇7
关键词:高中学生;语文写作;影响因素;解决方法
写作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高中阶段依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通过写作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同时通过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达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目的。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依然要进行语文学科的学习,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阶段存在一些因素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本文就高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提升的因素及解决方法进行探析。
一、影响高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升的因素分析
写作是一种学生不易提升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多种多样有助于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影响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因素,本文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教师与学生的注意。
(一)学生对写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不管做什么事情,只有从思想上引起了重视,才能把这件事做好,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是如此。对于高中阶段的写作,学生只有首先在思想上引起了重视,才能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写作学习,然而目前高中学生存在对写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的情况。学生只是简单的将写作视为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正是学生在思想上对写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影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学生的自主写作学习能力不强
高中阶段的学习与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存在明显的区别,高中之前的学习靠教师的指导与监督,而进入高中阶段就要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学生的语文写作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而对教师教学内容的练习与掌握就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由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学生在课余时间不能有效的进行相关的写作学习,进而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不注重思考生活
生活是个大舞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将写作与生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升,然而目前高中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忽略的一个重点就是生活。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注重将写作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最终导致文章比较空洞,缺乏生活气息和应有的高度。学生不注重思考生活还给写作带来了很多麻烦,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
(四)不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想要写出优秀的文章,最基础的就是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否则想要提升写作水平,只能是空中楼阁。然而进入高中院校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生活,而对一些好的词句进行记忆的时间就变得很少,学生不能有效的进行与写作相关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就很难将写作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与写作相关的知识十分丰富,既包括语言知识,同时也包括各种各样的写作方法与技巧,无疑高中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积累,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写作水平无法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二、提升高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虽然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影响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因素,然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是比问题多,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归纳总结了很多有助解决问题同时又能够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与技巧,本文就几种能够解决上文中提出的影响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引导高中学生对写作教学引起重视
针对目前高中学生对写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写作理念。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进行写作并不是为了应对高考,更不是进入高校之后就可以对写作置之不理。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不仅是其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更是其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实际上为学生创造了更多成功的机会。同时写作也是人们有效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方式,因此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不仅不能够对写作产生轻视心理,反而要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二)提升学生自主进行写作学习的能力
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意识,教师不可能再像小学教师那样手把手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也不可能再采取强制性的措施督促学生学习,因此学生想要使自身的写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就必须把握好教师在课堂教学阶段的指导。同时在课余时间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不仅要努力掌握能够提升自身写作水平的理论知识,更要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对生活的思考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在写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把握好生活这个切入点,积极的思考生活,并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写作结合起来。虽然学生进入高中阶段进行学习,然而一些学生依然没有掌握有效的写作学习方法,尤其在通过对生活的思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方面,被部分学生所忽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做相应的指导,使学生将目光关注于生活,使学生在思考生活的过程中有更多新的发现与感悟,进而使学生能够写出更加新颖的文章。
(四)夯实写作基础知识
篇8
论文摘 要: 在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处于不被重视的尴尬地位。文章认为,可以通过将课外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相结合来解决这一问题,以写作为指导和目标促进课外阅读,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提高写作能力。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现状与重新定位
教育部在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生(7—9年级)应“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表明,传统的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已经慢慢转向以语文素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把强化课外阅读作为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但是,在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应付考试上,这使得用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日益减少。其次,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中学生渐渐对课外阅读失去了兴趣。学生不再喜欢阅读,尤其是与考试看似没有关系的课外阅读。再次,老师往往只强调学生对教科书的重视。常常要求学生掌握对教科书课文的理解,而很少注重课外阅读。最后,由于课外书籍的多种多样,挑选甄别有价值、对自己成长成才有益的课外书籍对于中学生来说颇为不易,所以不少学生家长对中学生课外阅读持一种消极的态度。
因此,如何改变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尴尬现状成为了中学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我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提出了想法,那就是将课外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以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写作为目的指导课外阅读。我认为对于课外阅读的这一重新定位能够较好地解决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缺乏的问题。
二、以写作为指导和目标,促进课外阅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读书多、阅读能力强的人,写作能力往往很强。相反,读书少的人则很难写出好文章。因此,我提倡以写作作为指导和目标来促进课外阅读。
(一)扩大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的积累。
语言积累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就远远不够。所以中学生必须广泛阅读才能逐渐提高语言素养。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各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它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做到丰富语言的积累。
(二)区分精读与泛读,重视精读经典。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中学生可选择的课外书籍非常多,对于所有课外书籍都进行精读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区分精读与泛读,重视精读经典十分重要。在这一方面,教师应该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
对于泛读的课外书籍,应指导学生将重点放在语言的积累、视野的开阔、情操的陶冶等方面。另外,在泛读课外书籍中也应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在快读阅读中搜索有用信息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能力。对于精读的课外书籍,教师必须做好挑选甄别的工作。教师应推荐学生阅读一些适宜的经典书籍。依我的教学经验,适宜精读的书籍应当以散文为主,精读散文有几个好处:一是篇幅较短,不用花费大量时间;二是散文的写作线索较为明显,适宜中学生理解和分析;三是散文接近中学生写作的文体,利于学生吸收模仿。总之,课外阅读应区分精读与泛读。
三、以课外阅读为基础进行写作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抓得好,对学生写作帮助很大,文章写得好的同学恐怕多半得力于课外阅读。”如果说把阅读看做是信息的输入的话,那么写作就是信息的输出。信息的输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先前的信息输入。由此可见,以课外阅读为基础进行写作是可行的。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以课外阅读为基础进行写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锤炼语言文字,注重语词与文采。
语言文字是写作的基础,恰当地使用语言文字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并不是通过有关语法教学就可以完全实现的,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在语言的使用中掌握用法。语言的生命在于运用,只有理解了语言在运用中的含义,才能明晰其用法。文章好不好的一个重要体现是看文章是否有文采,文采依靠的是积累。
通过课外阅读,尤其是大量地泛读,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辞藻和词语搭配,也可以对语句的表达方式有更深刻的认识。具体来说,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使用怎样的词语;其次,怎样将这些词语以何种方式组织出来。前者涉及用词,后者指向成句。大量的泛读可以使学生在这两个方面有潜移默化的提升。
(二)精构篇章框架,展现文章脉络。
相对于上面的语言要求来说,这里涉及的是写作更高层次的要求。好的文章不仅仅在于遣词与造句,更核心的在于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和思想表达的线索与层次。在写作中,这就体现在怎样设计篇章结构的问题上。所谓写作之前要“胸有成竹”就是强调在写作具体材料之前要有对文章篇章框架的设计和规划。
掌握这种篇章规划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难的,依据我的教学经验,中学生写作中最缺乏的就是这种能力。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通过课外阅读的精读来解决。之所以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中要精读名家散文,就是想让学生通过对名家散文的认真分析与研读来逐渐领悟文章篇章结构的框架方法与技巧。在精读了一些名家散文后,学生模仿其行文方式多加练习,便可以大大提高这方面的写作能力。
因此,面对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不被重视的尴尬现状,我们可以将课外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相结合,以写作为指导和目标促进课外阅读,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初中英语 写作能力 提高策略
英语写作在中考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大部分学生在试卷的第一卷中有几乎等同的分数时,十五分的作文题在这时显得尤为重要,成为试卷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但是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却往往忽略对学生的写作训练,致使学生写作能力得不到提升。
一、初中英语写作课堂的现状分析
现如今,听、说、读三种技能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教师却忽略了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性,这不仅导致中学生在中考中得不到理想的分数,而且没能够使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得到提升,最终将不利于英语的学习和自己的个人发展。
二、目前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弊端
1.课堂写作模式单一、枯燥
长久以来,中学教师往往采用各自惯用的教学模式,仅仅局限于套用课本,循规蹈矩,方法套路一成不变,对于写作的训练也是机械死板地按照课本来,完全不知道变通。结果不仅让学生失去了英语写作的兴趣,而且不能使学生英语写作的创造性得到良好的发挥,最终使学生也变得模式化,思维化。
2.中学生语法知识混乱,只会背,不会用
教师在对中学生英语作文进行批改修正时,常常发现作文中有大量的语病错误:语言组织混乱,前言不搭后语;词语用法不正确;词汇搭配不当等。在组织文章时,文章整体显得混乱无序,语言生硬直白,缺乏创新。学生只是单纯的套用范文,毫无新意,这是中学生英语创造力和写作能力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
3.英语写作带有汉语化思维,没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由于受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大多数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都普遍存在一个重大的问题:英语写作带有严重的汉语化倾向。很多中学生长期受汉语的影响在英语写作时也带着汉语化思维,这就使他们的作文句式混乱,结构不清晰,甚至语言表达不完整。
三、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的技巧策略
1.英语写作模式多样化,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
在英语学习中,教师不应该让中学生的英语写作太过枯燥,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他们的写作进行训练。一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种类的英文书籍,让他们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并能及时的摘抄好的篇章,最终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优良环境的熏陶,进一步形成好的写作语感。另一方面,教师应该督促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写作习惯,比如,每天坚持用英语写日记,刚开始可以不用复杂高级的句式,只是简单地陈述自己一天的活动,记录当天的小心情,渐渐地养成一个好的英语写作习惯。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启发引导学生用英语写作的方式对某一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可以是在课上谈论某一热点话题的时候,可以是在课间聊起学生自己喜欢的明星的时候,及时提醒他们用英语写作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不仅提高了中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而且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2.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写作,避免全文抄袭照搬现象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让中学生明白,优秀的范文应该经常拿来阅读欣赏,并可以适当地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但是不能死板地照搬、抄袭,因而让自己失去了英语写作的主动权,变成了优秀范文的翻版。其次,教师应该教会中学生如何有效地阅读范文并加以应用。经常督促中学生把教科书中的文章读精,读透,把好的词句摘抄出来达到朗读成诵的标准,也可以要求学生把好的词汇记录下来,并逐一进行造句训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真学会运用。最后,在平常的英语写作训练中,教师就应该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写作习惯,认真地审题,仔细看清题目的要求,然后在稿纸上罗列出清晰的大纲,理清自己文章的结构,有目的有计划地写完整篇文章,并能在写完文章后及时地检查。
3.多读经典原文英语著作,注重形成正确的英语写作思维模式
要想使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写作思维模式,阅读经典原文著作是最有效的方法。经常阅读原文的英语书籍,不但学习了外国的文化,吸取了其中的精华,而且可以使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鉴赏优美的文章,并形成良好的英语写作思维。另外,教师可以指导中学生对读过的英语原文写读后感,这对英语写作的帮助也很大。
总结:
在新时代的教育大环境中,提高初中生英语的写作能力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教育界应呼吁教师和学生一起转变英语写作的教学思维,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用素质教育的要求,重视并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小融.教育心理学新编[J].北京;教育出版社
[2]浙江省教研室.浙江省初中英语教学建议[J]
篇10
关键词:农村中学 作文教学 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作文是很重要的衡量尺度。然而,作文教学一直是农村中学的薄弱环节,学生作文水平一直很低。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因此,重视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
一、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的原因
大千世界,有写不完的人、说不尽的事、讲不完的景、诉不尽的情。但是,农村的中学生们一直以来却苦于“无米之炊”。
1.农村教学资源制约着学生写作水平
由于农村地域经济滞后、学校基础条件薄弱和环境条件的制约,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阅读教学跟不上时代步伐,难以满足作文教学的要求。
一方面,农村中学办学条件差,图书存量少,而学生也因家庭经济条件差,很难添置满足阅读需要的书刊;在信息教育方面,也因农村环境差,上网遥遥无期,自然限制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和信息的获取与储备。
另一方面,农村师生生活空间狭隘,教育教学活动一般走不出学校、家庭这个生活区。出门少、阅历浅、视野窄,导致学生作文的素材贫乏,作文的立意、选材自然难以出新。
2.部分语文教师的业务水平差
在农村中学,部分教师没有在师范院校接受过正规的理论教育,也没能及时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其自身的写作能力也很低下。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忽视了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规律,不能将写作理论与学生的经历和周围环境相联系,只是让学生凭空地去想、去写。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只重视课文讲解,认为完成课本书目的教学就万事大吉,却忽略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到考试前,让学生背“优秀作文”以应对作文考试。
3.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城镇的学生自小就受到父母较好的引导,处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重教育环境中。但在农村,学生家长(受自身的文化水平的限制)只要求学生总体上考个好成绩,至于语文成绩、特别是写作水平是不会关注的,导致了学生不注重写作活动。
4.片面求升学率、作文成了最大的牺牲品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呼吁多年,但在农村,大部人把考大学作为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特别希望考出好成绩。然而,语文特别作文成绩则需要长期坚持、积累的,是不可能像其它科目那样“立竿见影”。因此,作文最终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最大牺牲品。
二、提高农村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要解决农村中学生写作水平低下的现状,首先,要有业务水平能力强的语文教师,一方面,可通过请求上级主管部门配来水平高的教师;另一方面,加强校本培训,通过进修、到外地学习交流等提高语文教师的业务水平。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适宜的方法,把握好以下教学环节: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学生刚进校时,教师先不要急于指导学生如何如何写,而是要竭尽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乐于作文。一般可采用三步走的方法:
(1)“少写”
不要求字数、不限内容,只要动笔写,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能写多少就写多少。
(2)“多写”
至少每周一次,但不定文体,学生听到什么、见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3)鼓励
一千句批评抵不上一句表扬。学生的每一次作文,一定有不少亮点,教师要抓住这些亮点鼓励,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2.指导学生摸仿
模仿是人类学习和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既可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让学生先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开始,然后到仿写范文,并注意模仿结构、立意;要让学生体会范文的各种写作方法、技巧和语言。只要教师细心指导,仿写的文章也一定会成功,为学生写作夯实基础。
3.指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素材
写文章过程,其实是调动思维、运用材料的过程,如果可供运用的东西多,文章就会充实,言之有物。积累材料的渠道很多: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语文报》、《中国青年报》、《中学语文》、《读者文摘》等报刊杂志、名篇佳句、优秀作文、网上资料等。
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在写作的时候,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
4.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自然、社会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积累素材。例如,在自然观赏中,学生会看到许多自然奇趣:蛇与鸟的搏斗――抗衡到底、蚂蚁爬墙壁――不改方向、蜜蜂战黄蜂――团结一心等;学生在调查社会现象时会发现:农村许多土地荒芜、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学生在生活中会观察到市场上的小商贩如何缺斤少两、出售变质的蔬菜等现象。通过观察,学生占有了大量的生活信息,大大地避免了写作时“满脑空空”的迥境。
5.精心设计作文题目
在写作训练中,给出的材料要适合学生写作,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好的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有贴近学生实际,才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脱离生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脱离学生生活的命题则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题目一定要出在学生身边,能体现学生生活,否则他们会觉得无话可说,无情可诉。即使写出文章也是胡编乱造,东拼西凑。
6.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修改作文,是写作的重要一环,也是提升学生作文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太重视这个环节,写完文章就交给老师,他们认为修改是老师的事。当老师发下作业本后,他们又往往只看看分数,看看总评后就将作业本往抽屉里一放,万事大吉。因此,教学中应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这个问题,明白修改对于提升作文质量的重要性。可结合王安石、贾岛、鲁迅等名人修改文章的故事来强调,鼓励学生自己修改,同桌或前后桌互改,并适时鼓励作文修改得好的学生。作文完成后,开放作文评改方式,实施新课标指出所指出的:“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在修改和评价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