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范文

时间:2023-04-07 21:57: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效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效应

篇1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今后人们对其评价如何,它往往决定着今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首因效应的意义在于能使我们自觉地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服务,帮助我们顺利地进入人际交往。这一方面的意义,对于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在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等现实人际交往活动中,给交往对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于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作用。开端不好,就是今后花上十倍的气力,也很难消除其消极影响。所以,在现实交往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功夫,力争给人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着这种效应的影响。由于它使得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等等。所以,晕轮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在对人的外表特征的知觉中,如对人的容貌的识记,晕轮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我们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人,使我们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积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对人作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的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克服看待别人的偏见,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这一点,对领导者和管理者尤为重要。

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籍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在人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份的形象,山东人常被认为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劳,等等。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是一个运动员。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此所谓“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例如,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农民的形象,与过去相比,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

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并透露给这些学生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管理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一旦好意知觉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等等,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

马太效应

在《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斗;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和启示是:其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工作,授以相应的职务;其二,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三,“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有利于运用目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上的突破还真与“马太效应”有点关系。

鲶鱼效应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达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出好几倍。但多年来只有一只渔船能成功地带着活鱼回港。该船船长一直长期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在打开他的鱼槽时,才发现鱼槽里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因受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了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威胁和竞争作用,它符合现代管理的原则。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霍桑效应

篇2

一要有“门槛效应”。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仅仅是附加了一句话“哪怕是一分钱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这就是著名的门槛效应。这一效应的基本内容就是由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

鉴于此,班主任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从小到大,从多到少,逐渐提高要求,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我班上有个学生,喜欢上课讲话,在班干部的记录中,一天至少讲十几次。我先要求他把讲话的次数降到10次以下,过一段时间后,又要求他降到5次以下,一个月以后,他几乎改掉了上课讲话的坏毛病,很少被班干部记名字了,成绩也不断进步。

二要有“自己人效应”。这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就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

因此,班主任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可以微笑着摸摸孩子的头,与学生聊聊自己的私事或者谈他们喜欢的话题,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唱歌、下棋、打球等,缩小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一种亲近感,使学生把老师当哥们、姐们来看,这样,学生就会听老师的,会好好配合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三要有“南风效应”。有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劲,可越刮,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徐徐,轻柔地吹着,使人自觉地把大衣脱下。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南风效应”。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是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管理方式。二是管理措施要人性化。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信心,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自觉地内化为自我需要。

四要利用“配套效应”。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耿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两百年后,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狄德罗效应”,亦称为“配套效应”,是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现象。(下转第94页)

从学生的成长过程看,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的习惯,都可以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一件“睡袍”。在这里笔者想提醒班主任,应为学生准备几件有价值的“睡袍”,让学生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追求,并把自己的需要付诸积极的行动。

五要避免“超限效应”。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10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因此,班主任在批评或表扬学生时,应掌握一个“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尤其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少讲,讲得简洁、干脆利落。

六要用好“禁果效应”。“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因偷吃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而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由于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

这个效应,提醒我们班主任要在以下两方面多动些脑筋。首先,我们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其次,要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比如,在布置作业时,规定一些习题必须是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才能够做,这样反而会刺激一些学生的好胜心,促使他们主动去做,比硬性规定的效果要好很多。

七要用好“空白效应”。心理实验表明,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这就是“空白效应”。空白效应在批评时的合理运用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批评之后最好留有时间让学生自我反思,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被“穷追不舍”,反抗心理就会锐减;相反如果喋喋不休地批评学生,会使学生心扉紧闭,效果极差。留空白,就是让学生思考,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填空”,而不是老师包办代替,“填鸭”、“强塞”。

篇3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而当认知对象展现出的行为并不附和人们的想象时,人们往往会产生失望,甚至愤怒的情绪。

今年8月,因为有EXO(韩国SM公司于2012年4月8日推出的男子组合)的负面新闻曝光,在某个帖子下,有EXO的粉丝“困兽之斗MMM”发出“你们再黑EXO,我就去死”的威胁,并且附上了一张小刀已经手臂的图片。

在EXO这位粉丝的观念里,EXO大概是天神一样的存在,他们的一切都好,所以无法接受偶像有负面新闻爆出。而其实,偶像也只是寻常人,人无完人,如果能清楚认知这一点,也不至于做出自残的行为。

2、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时,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湘潭产妇死亡事件”里舆论的摇摆正是从众效应的影响。在最初的报道中,“产妇裸死手术台、医生护士全消失”这个吸引眼球的说法引来了众多怒骂医院和医生的声音,但在有人总结出事情原来是“产妇婆婆为二胎耽误治疗”后(这个说法同样不准确),微博上又一哄掀起怒骂家属医闹、怒骂婆婆害死媳妇的狂潮。

3、投射效应

所谓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外部世界的人、事、物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心理。

2006年6月20日,日本奈良县一16岁少年纵火烧死睡梦中的继母和弟妹。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早早地为他谋划好了未来――当医生。4岁开始,父亲就强迫他学习,学不好就拳打脚踢。他的成绩在小学阶段都非常优秀,但进入初中后成绩直线下降,招来了父亲更加残酷的殴打。这时,他心中对父亲的憎恨才慢慢演变成杀害家人的念头。

父亲认为当医生好,就以此强求儿子的人生选择,却忽视了儿子本身的意愿,最后儿子杀害家人作为报复。

4、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这样就会形成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

某公司董事长为了重整公司一切事务,许诺自己将早到晚回。有一次,他看报看得太入迷以至忘了时间,为了不迟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开了罚单,最后还是误了时间。这位老董愤怒之极,回到办公室时,为了转移别人的注意,他将销售经理叫到办公室训斥一番。销售经理挨训之后,将秘书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并对他挑剔一番。秘书无缘无故被人挑剔,就故意找接线员的茬。接线员一肚子不爽回到家,把他的儿子狠狠训斥了一顿。儿子挨了训,心里憋得慌,便一脚踢向他家的猫。

5、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的依据的心理现象。

绿茶婊(Green Tea Bitch)是2013年中国的网络新词,泛指外貌清纯脱俗,总是长发飘飘,人前素面朝天,人畜无害,但背地里生活糜烂的妙龄少女。热词诞生之后,也伴随出现了一大群善于“鉴婊”的人,只要看到长直发齐刘海又有几分姿色的女性,就忍不住要给她们扣上绿茶的帽子。而其实,发型如何只是一种审美而已,长直发的并不都是绿茶,大波浪的并不一定混夜店,短发不一定女汉子,还是那句话,日久才能见人心。

6、野马效应

野马结局是生活中的一种法则,是指因芝麻小事而大动肝火,以致因别人的过失而伤害自己的现象。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如不能宽容待之,一时情绪激动,甚至暴跳如雷,大发脾气,会严重危害自身健康。动辄生气的人很难健康、长寿,很多人其实是“被气死的”。

说到“被气死”,最为经典的案例应该是《三国演义》中的“三气周瑜”。周瑜第一次生气是因为刘备不费力气连夺三城。第二次生气是因为周瑜本想利用孙权的妹妹来报复刘备,却没想到计谋没有成功,还让孙权的妹妹真的嫁给了刘备。第三次是因为周瑜本想趁刘备在慰问士兵的时候攻入城内,却没想到再次中计。经过这三个回合,周瑜终于爆了,死前怒吼“既生瑜何生亮”。

7、波纹效应

波纹效应是指在学习的集体中,教师对有影响力的学生施加压力,实行惩罚,采取讽刺、挖苦等损害人格的作法时,会引起师生对立,出现抗拒现象,有些学生甚至会故意捣乱,出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形。

2013年4月,安徽省泗县某学校高一学生张某,因平时在校表现不好,受到班主任张老师多次批评并劝其离开所在班级或退学回家,张某因不满班主任的严格管理,产生积怨,遂心生报复的念头。冲入了老师的办公室,刺杀老师。

8、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指的是,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

9、海格力斯效应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跟我过不去,我也让你不痛快”,以上这些心理都被称为“海格力斯效应”。这是一种人际间或群体间存在的怨怨相报、致使仇恨越来越深的社会心理效应。

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英雄大力士,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路上,看见脚边有个像鼓起的袋子样的东西,很难看,海格力斯便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海格力斯一脚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并成倍成倍地加大。

海格力斯奈何不了他,正在纳闷,一位圣者走到海格力斯跟前对他说:“朋友,快别动它了,忘了它,离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惹它,它便会小如当初;你若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与你敌对到底。”仇恨正如海格力斯所遇到的这个袋子,开始很小,如果你忽略它,矛盾化解,它会自然消失;如果你与它过不去,加恨于它,它会加倍地报复。

10、武器效应

武器效应由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伯克威茨提出。他认为,人的挫折并不直接导致侵犯行为的发生,而只是给侵犯行为的情绪做好准备。侵犯行为的发生,还要依赖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与侵犯有关的刺激倾向于使侵犯行为得到增强。

伯克威茨先让实验助手故意制造挫折情境,激怒被试者,然后,实验安排一个机会,让被试可以对激怒自己的假被试实施电击。

电击时有两种情境:一种是可以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只左轮手枪,一种是只看到一只羽毛球拍。

篇4

一、在空间美感产生的心理效应

舞台工作者塑造的舞台空间造型,无论表现手段如何,总会通过视觉让人产生心理效应,它不仅与平面几何形状,空间造型形体及尺度大小,高低等有着直接关系,并且和灯光、金调、材料、服装、化妆、道具以及人物造型、音响效果等舞台多元素有着密切关系。

1.运用了规整的曲线

曲面、柱体、锥体和比较复杂形体组合造型,令人感到自然、活泼、流畅、无拘无束,给人视觉上一种运动、活泼、延伸、曲美之感。在2008年的第六届中国评剧艺术节的参评剧目《凤凰坨》中,我担任了舞台设计,在与导演勾通、分析后,决定在文化部配送的流动舞台车上一展戏貌,走向农村,贴近群众。经过几十个昼夜的奋战,在流动舞台车上设计完成了舞台美术制作,演出非常成功,深受百姓喜爱、专家们的肯定,该剧荣获了“优秀舞台美术设计”奖。在今年滦南县春晚舞台设计中,我汲取现代视觉艺术和舞台造型理念,充分利用滦南宾馆的舞台规模,营造出宏大气势,展现了滦南古往今来的人文风貌,强调了现代感和时代特征。其次以曲线、面、体的视觉美感,呈现出造型饱满、色调和谐、光照润泽和强调人家相聚,团团圆圆过大年的舞台气氛,体现春晚喜庆、欢乐,祥和幸福的主旋律。在景物造型上突出几个方面:(1)巨大的以暖色为主色调的橙色大灯笼呈现在大背景上。(2)前台是用效果灯组成的圆柱体对衬在两侧,高大宏伟,坚实有力,寓意我县改革开放经济腾飞。(3)舞台后中央有石头造型的五步台阶,表示我县的坚定豪迈。(4)在舞台的左侧专门为主持人设计了特写灯环笼罩区域,给主持人营造了一个通透自如的活动空间。

二、色彩视觉形成的心理效应。

色彩视觉形成的心理效应是人们长期运用色彩、观察色彩、认识色彩、感悟色彩所形成的一和心理习惯。学习和掌握人对色彩产生的心理共识可以防止舞台“脏、乱、花”的用色弊病,解决制做时着色准确等问题。为此,现将舞美设计制作中经常运用的几种色彩效应归纳如下:

1.暖色调渲染舞台的心理作用

在中国大多数人偏爱红色,因为红色给人以喜庆、吉祥、热烈等感觉,各类庆典活动基本都是用红色来表现。橙色、黄色等颜色相对倾向为暖色,给人欢乐感、兴奋感、温暖感、光明感、友好感。舞美工作者利用这一暖色调的心理效应,在节目庆典、文艺晚会、文化娱乐、比赛颁奖等类的电视节目中,多以暖色调来烘托舞台气氛,表达喜庆和快乐。我在2010年滦南县春晚上就是以大红色、金黄色为整个晚会的主色调,并配有紫红色灯光渲染,舞台的景物采用了大红台阶、柱子、灯笼骨架,为晚会增添了浓厚的民俗情结和喜庆色彩,为演员们提供充分的表演空间,并寓意中国人欢天喜地过大年的晚会主旨。这台晚会气势恢宏,民俗意味浓烈,喜庆吉祥,富丽堂皇,别具特色。

2.冷色调舞台产生的心理效应

相对而言,白色、蓝色、绿色等颜色倾向为冷色,让人感到凉爽、平静、清新。因此,舞台背景大多采用蓝色基调来表现深远广阔的空间,抑或传达一种刚毅冷峻的气势。绿色则产生新生、温馨、安全的感觉,所以冷色调在大舞台上多用在大背景上。

3.空间感,轻重感是舞台常用技法

常言道,暖色或亮度较高的颜色,在人的视觉感觉比实际距离近;反之,冷色或亮度较低的则感觉较远,轻重感因一种颜色亮的、浅的、淡的颜色,给人的视觉心理以轻的感觉;反之,暗的、深的、浓的颜色有一种沉重的感觉。通过上述分析,舞台设计师和绘景师可尝试利用人对色彩这些心理感受,在有限的舞台空间里设计、绘制出尺度合理、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变幻无穷、风格各异的电视舞美作品。

4.在色彩运用中要考虑舞台灯光效果,灯光是舞台艺术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舞台颜色与光强、光色、光位、光区、光影、光束、光质和光的运动等灯光造型要素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舞台美术设计要考虑舞台灯光下的色彩表达,使二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共同创造最佳的舞台艺术效果。比如2004年我团排演的农村题材现代评剧《柳树湾的村官》,舞美设计空间辽阔,层次分明,造型新颖,虚实相间,娴熟地运用淡雅色调,富有强烈的现代感和时代感。采用材料肌理、空间对比、疏密渐变、韵律构成等写实的造型手法,有节奏,动态,序列化的空间展示形式,为表演者提供了三层错落有致的演艺空间,为观从展示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充分发挥舞台灯光重要作用,多次运用弱起、停顿、渐亮和慢收的灯光节奏,并与舞台特写光配合的恰到好处,光照效果十分理想,而且灯光还根据剧情,不仅运用了追光、特写光、以多变善变的动态手法操控舞台节奏,致整个舞台有张有弛,有快有慢,过渡顺畅,烘托出一幕幕色彩艳丽的舞台气势和空间气势。

篇5

【关键词】班级管理;心理效应;学习探索

在班级管中,根据心理学原理,运用心理效应,激活学生内在潜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班集体是行之有效的,笔者就运用心理效应结合班主任工作之体会作如下新的探索。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

古希腊有这样一神话故事:年青英俊的国王皮格马利翁,对一尊少女雕像产生了深深的爱情,他执着的痴情和热烈的期待使雕像复活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际上就是一种爱的心理效应,爱的本质是无私奉献而不是索取。班主任工作就是一种奉献,只要把赤诚之心,真诚之爱,生命之火奉献给学生,就一定能感化他们,叩开他们的心灵之门,启迪他们的智慧之星。教师对学生殷切的希望往往能化作一股力量,能激发他们在心中树起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受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启发,本人第一次师生见面会上就用真诚之爱,期待之情精心制作了两幅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动画。一是:万马奔腾,当时恰逢马年,期待全班同学像俊马一样奔向自己的奋斗目标;第二幅是群星灿烂,期待着全班同学都像广袤星空中闪烁的群星。这些发自内心的鼓励和殷切的期待在他们的心目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全班出现了前所末有学习上争先恐后的喜人局面。整个班集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以至课任教师人人都说在该班上课是一种享受。青少年学生犹如成长中的小草、小树,他们精神旺盛,情绪热烈。对憧憬、喜爱的事物像一把火,但又常常在经受挫折后表现出脆弱、灰心丧气,容易走极端。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运用心理效应原理,用真诚的微笑、期待的目光,热情的语言,唤起学生的信心,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二、鲶鱼效应

有这么一则故事,人们将海上捕获的沙丁鱼活着运抵港口往往不容易,后来人们发现在鱼槽里放进一条鲶鱼就能成功地把活鱼运抵港口。原因是当鲶鱼放在陌生的环境里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份子之后,也会紧张的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鲶鱼效应”提示我们,内在潜力离不开外因的作用。“鲶鱼效应”这一实例提示班主任要适时地,循序渐进地给学生确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树立榜样,用目标、用榜样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他们潜在的能动性和创新精神,从而创建文明、优秀的班集体。

大家知道中专的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不同于普通中学,刚从竞争激烈的中考走下来的中学生,面对相对轻松的中专生活,他们似乎有些无所适从,没有了往日来自学校、家庭的压力,有的学生又不知道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便开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为此,笔者所带的班,从一开始就根据学校的要求制定了远、中、近期目标。所谓远期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四有新人;所谓中期目标就是力争做到“五个一好”;所谓近期目标就是争取在学管处的各项考核中获奖为班级争光,为己争荣;以学校每年一度的技能节为舞台,每人依据自己的能力和时间的实际确定一、二项主攻目标,一旦确定了目标,前进就有了方向。很快在全班就形成了比、学、赶、帮的局面,在建班的首届技能节上就能力克群雄夺得团体总分第一,文明班级的殊荣。令人欣喜的是在短短的一个学期内,全班90%以上的一次性通过了全国计算机一级等考。

三、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出处。“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运用“南风效应”对后进生专进行教育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化,不是采用批评、谩骂、甚至体罚,而是和风细雨,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化着春风细雨,去滋润他们近乎干涸的心田。要想达到教育的目的,必须做到:

篇6

一、南风效应――让学生感受到温暖

南风效应也称为温暖效应。在教育中多点“人情味”式的抚慰、鼓励、表扬,培养学生自觉向上,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

记得有一次课间,我路过教室门口,正好看见龙腾跳到课桌上,课桌一下子被振倒了,龙腾自己也摔在了地上,手指还被划

破了。

我给了他一张创可贴,并关切地询问他身体的其他部位有没有受伤。龙腾不好意思地低着头说:“没事的。”

我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作为一名初二的学生,你应该知道你的行为是错误的。要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首先要做到举止得体有度。不分场合地上蹿下跳,只能证明你还很幼稚。同时,限制你是为了保护你,怕你受到伤害。如果你因为一时冲动,要显示一下身手,把胳膊摔断了怎么办?”

龙腾低头不语,看得出龙腾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便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我一直认为你是一个很懂事的好孩子,我相信你以后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你说呢?”

龙腾抬起头,很认真地看着我说:“老师,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做了。”

果然,在课间再也没有看见龙腾做出过分的举动了。

我这样“饱含深情”的方式深深地打动了他,温暖了他,此后只要是看见我,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大街上,他都会露出最灿烂的笑容,大声地喊:“老师好!”。

二、名人效应――让学生懂得感恩

名人效应指的是对名人信服和跟从的现象。在教育中,巧妙地借助“名人效应”,能够更好地达到引导或改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的目的。

记得有一次在办公室里听到有老师说,黄恩辉经常和自己的爸爸顶嘴。因为他的爸爸是收废品的,黄恩辉在内心里看不起自己的爸爸。我于是计划对孩子们进行一次感恩教育。我与上海派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系,购买了邹越“让生命充满爱”的演讲视频,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看。

观看前,我先介绍了邹越老师的各种“头衔”,让学生了解这位名人,确立其名人地位。

当邹越老师在演讲时说道“孩子啊,爸爸很不容易,爸爸太辛苦了,爸爸在家里呀非常的难,他每天给你的笑那是爸爸最真诚的笑。现在的男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里,忍受多大的压力,他们要去忍受挣钱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但是无论多大的压力,爸爸妈妈在孩子面前从来都表现出这种快乐和自豪。同学们,你还没有在你父亲最难的时候说过一声,爸,您辛苦了。你还没有在你爸爸最累的时候,说一声爸爸,我爱你。”我看到黄恩辉的脸上挂满了泪珠,一只手还在不断地擦拭着眼泪。我知道他心中的坚冰已经融化了。

在观看完视频后,我对全班学生说:“学会表达爱,懂得感恩,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标志。今天我布置的家庭作业是回家后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一声,我爱你,你们辛苦了。你们会不会完成呢?”

同学们都大声地说:“会!”

“如果今天你能完成这项感恩作业,请举起你的手。”

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黄恩辉也在其中。

而后我又通过校信通及时告知家长对孩子进行了感恩教育,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因为孩子第一次表达感恩之情可能会有些害羞,我叮嘱家长要主动站在孩子面前,询问孩子,今天你们老师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你完成了吗?并与家长约好,如果孩子完成了感恩作业,就回短消息告诉我。

晚上黄恩辉的爸爸发来了短信:“想不到儿子会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达,非常感谢老师的教导。”

看到这条短信,我知道我成功了。

三、阿伦森效应――让学生打开心结

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在教育中有效地运用先鞭策再鼓励,能够更好地促动人的积极性。

“老师好!”

“你好!”我经过初二(2)班的门口时,经常会看到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站在门口和我大声地打招呼。

于是我便开始留意他了,他叫史家豪,性格豪爽,但是却让很多老师头疼,因为他上课总爱插嘴,常常因此扰乱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一次,我上《西双版纳》一课,播放视频。当看到一只猴子在林间荡来荡去时,史家豪开始调侃:“啊!孙悟空!”当镜头切换到一只金黄色的小猴子身上时,史家豪又夸张地怪叫:“哇!是黄金亮(黄金亮是班级里的一位男生,他的头发天生是金黄色的)!”“哈哈……哈哈……”很多学生开始发笑,起哄。我必须立刻给油腔滑调的史家豪以正确的认识,打击他的“邪气”,我按了暂停键,训斥他。史家豪自知理亏,但我当众批评他又让他觉得很没面子,他用讪笑掩饰着内心的羞辱。

此后只要他插嘴,我就坚决严厉地进行制止。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上课时安静了不少。但是我发现课后遇见他时,他不再热情地与我打招呼了,而是把故意头扭向一旁。我感到我的教育还没有做到位,我必须打开他的心结。我寻找一个机会,在课堂上表扬他:“史家豪同学的优点是性格开朗,能说会道。能说会道是优点,但是如果用错了地方,如在图书馆、电影院、公共场所等不该大声喧哗的地方,就会成为缺点。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缺乏素养的人。我发现史家豪同学现在的修养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上课时已经不再随便插嘴了。老师非常喜欢他。请大家鼓掌祝贺他,为他加油!”史家豪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腼腆地笑了。

篇7

【关 键 词】心理效应;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94-02

人们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而班级管理从本质上说也是一个师生“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认真分析心理效应,巧用心理效应,讲究教育艺术,根据学生心理变化、发展的规律进行班级管理。

一、巧用“贴标签效应”,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亮点”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还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标签效应”。

“标签效应”在班级工作中是经常可见的。班主任往往要对学生的纪律、劳动、卫生、学习等做出评价,有意或无意间给学生“贴”上诸如“聪明、守纪、调皮、蠢笨”等标签。这种评价对勤奋的学生可能更自觉地约束自己,努力使自己表现好;对调皮的学生可能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更加为所欲为,我行我素。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行为或观念产生的不良后果,我在班级工作中没有把眼光停留在学生的缺点上,而是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他们贴上不同激励的标签,如“勤奋学习星”、“进步标兵”、“安全小卫士”、“快乐星”、“助人星等;再如,根据学生的学科成绩,我给学生贴上了不同的标签,如“语文状元”、“班主任助理”、“数学后备军战团”、“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实验室成员”等。通过这些办法,几乎人人都能够找到一个亮点的标签,从而给学生一个积极的暗示,促使好的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促使有缺点的学生努力向好的方面转变,学生变得爱动脑、肯学习、讲正气,班级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巧用“森林效应”,建立互帮互助的学习“竞技场”

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一棵树如果孤零零地生长于荒野,多半是枯矮畸形;如果生长于森林丛中,则根深叶茂,参天耸立,生机盎然。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森林效应”。

我在管理实践中,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之后,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把全班学生分成8个组,每组由6个人组成,要求他们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并且以小组的总成绩作为衡量小组之间竞争的依据。因此,每个成员都必须对自己和小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相互探讨、交流,不断完善自我。不仅要自己获得成功,也要关心帮助小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形成一个更大的“竞技场”。实行这种策略,方案一定要细化,因为学生在这个活动中会不自觉地“走样”,从而影响了工作的实效性。如要求学生小组之间“取长补短”,那一定得让学生发现别人的长处,这是一个外化和内省同时进行的一个过程。我拿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观察反省,书面总结经验,真正发挥“比学赶帮超”的激励机制作用。

三、巧用“门槛效应”,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

门槛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发现的。这一效应的基本内容就是从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人们接受了简单的要求后,再向其提出较高的要求。人们为了保持认识上的统一和给外界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较高的要求。

我在管理后进生转化工作中,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给他们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再将这一目标细化成若干呈阶梯状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小目标,“跳一跳,够得着”是这些小目标的难度。由于小目标的实现难度不大,后进生就容易产生尝试的念头,于是产生积极主动的行为。经过我的鼓励、帮助和学生自身的努力,实现了第一个小目标,就通过了一道门槛。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就会进一步增强前进的信心,为达到下一个目标奠定了心理基础,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开端。在学生迈“门槛”的过程中,班主任要积极引导,一旦学生达到某个阶段的子目标时,更要及时加以鼓励,使学生产生兴趣与动力,获得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实现更高的目标。在实际工作中,也可能会遇到一种“退潮”现象。有些学生因为心理上存在惰性,所以激励学生时一定要寻找好时机并控制好节奏。后进生的管理工作一定要有长效性,反复抓、抓反复,这样才能全方位地真正转化后进生。

四、巧用“皮球效应”,增强团队意识

一个皮球,只有没有漏气的时候才有可能充足气;而当它有一个小孔时,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孔,则无论如何也充不足气,就是充足了气,过不了多久,气也会漏光。这就是“皮球效应”。

“皮球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局部有问题,往往影响全局!形象地说,我们的班级集体像一个充足气的皮球,如果个别学生有问题,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因此,我结合“养成教育活动”,一方面不定期地提醒学生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采取自查和同学互查寻找存在的不良因素,并引导学生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克服它;另一方面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影响其成长的不良因素,把它指出来,并严格要求改正错误,让它消失在萌芽状态之中,努力使学生身上的缺点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有利于学生和班级集体健康发展。

五、巧用“鲶鱼效应”,紧张适度,引导有方

篇8

对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与认同,本文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巧妙地利用暗示效应、自己人效应、尊重效应、门槛效应,不仅使班级工作顺利开展,也使学生的心理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班级管理; 心理; 效应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382-02

对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与认同,许多教师也已经在具体工作中开始了他们的实践。但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积极参与,做好我们力所能及的那一部分。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之后,更是深深地明白,班主任工作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初中阶段,班主任可以说是除了家长之外,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亲密的人,在班级管理中巧妙运用一些心理效应,则会使班级工作顺利开展,可以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心理上的困惑,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他们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素质协调发展。

1 暗示效应,让自卑变成自信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

记得曾今接过一个初二班,这个班因种种原因,学习、纪律等各方面成绩都不是十分理想,从开学前的家访以及从其他任课老师的了解中,我发现班中很多同学都流露着一种自卑的情绪,初一一年的失败,让他们都认定自己乃至整个班级都是没有希望了,尤其是一些退步较快的同学,更是缺乏信心。于是我在开学的第一天,我就告诉他们:“在我的心目中,你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你们和其他班级的同学也都是一样的,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们初二(3)班有五十三个人,五十二个同学加上一个我,我们共同努力,一定会有收获的。”这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他们坚强的后盾,做事有了底气。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常常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比如鼓励并推荐他们的好作品向校报投稿、参加学校组织的书法绘画比赛,精心组织参加学校运动会等,还争取任课老师在我们班开公开课……每次在参与活动前,我都会告诉他们:“我们重在参与,我不是一定要你们拿什么名次回来,但你们一定要尽你们自己最大的努力。这样即使不成功,我们也问心无愧了。”这样让学生不再害怕失败,使他们就如吃了定心丸一般,更勇敢地去接受挑战。一旦他们取得一些成绩,我就会在班级里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每次我都会说:“看!某某同学真棒!又为我们这个家争得了荣誉!我们203班真棒!”这样的表扬叠加,让其他同学不再沮丧。经过半个学期的共同努力,在期中考试中,班级总体成绩和学生个人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运动会的入场式表演中经过全体同学的群策群力,最终获得入场式第一名的佳绩;在杭州市中小学艺术节中我班来晓群同学的书法作品获得了二等奖……看着他们开心的笑容,我的心情也愉快起来。

2 自己人效应,让班级成为一个大家庭

所谓自己人效应,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这样就要求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都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同时,要求同学之间也能以家人看待。

每带一个班级,我都让我的学生知道,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包括我这个班主任都是这个家庭中的成员,要想我们这个家有所成就,能够进步,那么,我们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我在班级博客的班级介绍上如是说:“45+10人,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这里,有欢乐,有眼泪;有误解,更有包容!这里,记录着我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这里是我们可爱的家园!” 在教室后墙黑板报左上角,我设立了“班主任信箱”。要求有话要说的同学可以随时、随地,将“内心话”投入“班主任信箱”。在班干部的带头下,“班主任信箱”陆续收到了好多来信,对所有来信,我进行分类处理,对班级管理方面提出建议的,我在班上公开答复;对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的,我就找来个别谈心;对科任老师提建议的,我就注重学生与科任老师之间沟通,做好协调与疏通工作;对思想上苦闷,提出“情感”困惑的,我就提笔回信或个别交流,像朋友一样推心置腹……几个月来,“班主任信箱”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着全班学生,他们把“她”当作最好的朋友。作为班主任的我,看到同学们的这份热情,也深切地体会到:通过巧设“班主任信箱”,班主任既能即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缩短了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又让大多数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了班级管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对于班级中的每个人我都力求自己做到平等相待。有一年班级里有一个女生,因患有癫痫病,随时都有晕倒的可能,也许是长期服用药物的关系,她的胃也不是很好,常常会呕吐。以前,班级里的同学看到她都惟恐避之不及,好像她得的是什么恐怖的传染病似的。接班后,我了解了这个情况,首先找班干部,先和他们达成一个共识,就是这位同学也是我们班的一员,她身体不好,已属不幸,那么作为健康的我们就更应该去多多关爱她,让她享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我们不能轻视她,让她的心灵受到伤害,同时我也向班干部们提出要求,我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呆在班级,我希望他们能够帮助我,一起关心她,尤其在她犯病的时候,要照顾好她。然后我又利用读报课时间,给全班同学也提出了这个要求。起先,她一犯病,学生就到办公室找我,到班级后,我不仅要安顿好她,不让她伤害到自己,还要清除她呕吐的脏物,而学生们只是在旁边看着,几次之后,慢慢地,开始有几个学生在我处理时帮我一起打扫,清倒垃圾了,再到后来,等我到班级时,学生已经基本都能安顿好了。在这之后碰到班级有同学身体不适,不能到食堂就餐时,班级的同学都会主动提出把饭菜拿到教室里,并饭后帮助清洗。这时的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一般,其乐融融。

3 尊重效应,让批评变得宽容

人无完人,更何况是处在青春期的学生,他们往往会因一时的冲动而犯下种种的错误。一般来说,学生犯了错误,往往又恐惧又内疚,像刚刚经历了一场心灵上的暴风雨。这时候老师的批评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恰当,批评是一剂良药,可以让学生心服口服,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契机,使批评收到良好的效果;用得不好就会像一柄利刃刺伤学生的心灵、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可能会使学生破罐子破摔,而且也容易造成师生的对立,给今后的工作制造障碍。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论述过教育者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的重要性:“年轻的朋友,请记住,这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要培养自尊心,只有用温柔细致的教育手段……”批评要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出发让批评充满理解和信任,才能让学生体面地接受批评。

记得一次,有学生告诉我说我们班的三个男生发生了冲突,吵架了,我把他们三个叫到办公室,了解后才知道,其中两位男生丢了钱,然后说是那个叫峰的同学偷了。但峰不承认,一定说没偷,而且口气很强硬。我先把他们分开询问情况,两位丢钱的同学反映,他们说峰偷钱是因为峰口袋里的余钱和他用掉的钱加起来,正好是他们失窃的数额,而且峰经常说谎,所以他们怀疑是他偷了。从峰那里了解到他口袋里的钱是他妈妈和奶奶给的,让他交保险费和买早餐的。当我确定他这次没有撒谎,就当着他们三个人的面给峰的妈妈打了一个电话,问他妈妈今天有没有给峰钱,当电话里峰的妈妈肯定地告诉我,她确实给她儿子一笔钱交保险费时,那两位丢钱的同学的头低下了,等我挂掉电话,他们主动向我提出,他们没事了。他们两个走后,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峰一下子就哭了起来,而且哭得非常伤心,哭完之后,他告诉我:“老师,我再也不说谎了,他们之所以怀疑我,是因为我以前经常说谎的缘故。”这次事件应该说是收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效果,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你,肯与你说真心话。

对学生的尊重不仅仅体现在平时的交往与交流中,也体现在了每学期的学生评语中,学生评语我一改常见的第三人称写法,改为第二人称,在评语中更是以表扬为主,以肯定成绩为主,即使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也是以比较委婉的、学生能够接受的语气指出。通过评语艺术,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迫使学生下决心改正缺点。

4 门槛效应,让学生的进步循序渐进

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仅仅是附加了一句话“哪怕一分钱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这就是著名的"门槛效应",这一效应的基本内容就是由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查尔迪尼分析认为,对人们提出一个很简单的要求时,人们很难拒绝,否则怕别人认为自己不通人情。当人们接受了简单的要求后,再提出较高的要求,人们为了保持认识上的统一和给外界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较高要求。

这一效应告诉我们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应少一些,小一些,要让他们对于目标这个“苹果”,跳一跳,就能够摘得到,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比如,小张经常迟到,值日时迟到,不值日也迟到。迟到时间也不长,总是刚过预备铃不到一分钟。批评多次效果仍不明显。于是,我给他分析了迟到的危害之后,来了个约定:目的是彻底改掉这个坏毛病,步骤是每周迟到的次数有个限制,第一周,可迟到五次,每天有一次 “机会”;第二周,可迟到四次,争取本周内有一天不迟到;以后每周递减一次,六周改掉迟到的毛病。做到了,就表扬以巩固成果,效果很好。随后,又用同样的方法陆续帮他改掉了上课睡觉,说话等毛病。再如,小郝串桌、说话、骂人,如果一下子提出让他改掉所有毛病,可能当你讲了这些毛病的坏处后,他会被触动,但真要改变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此,我也是先从较容易的串桌开始提出要求,逐步改掉之后,又提出其他方面更高的要求,他虽然感觉困难,但有了前面改掉小毛病而增强的信心和树立的新形象,通过努力,他也做到了。

总之,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也还远远不止上述这些,还有很多心理效应和现象,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班主任的特殊身份及与学生的特殊关系,使得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如春风化雨般的细心、耐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指导、教导,润物于无声处,使学生们的心理沿着积极健康的轨道发展,为他们成长为高素质的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方展画 周红五 主编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纲要》

[2] 黄希庭著《中学生心理健康》

[3] 黄煜峰 雷雳 著 《初中生心理学》

篇9

关键词:洞经音乐、心理效应、回顾与反思

洞经古乐是中国民间音乐文化遗产之一,起源于古蜀人祭祀音乐,发祥于四川,开始流行于唐代,南宋时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演唱《文昌大洞仙经》,因而得名“洞经音乐”,也是中国历代朝廷科举考试、士子求取功名使用的音乐,又被称为“儒门洞音”。东汉末年,中国道教发祥于青城山后,部分青城洞经古乐逐渐纳入道教祭祀音乐之中;自宋以后,洞经古乐又广纳兼容中国西南地区各民族民间音乐,逐步形成以自然、典雅、抒情、飘逸为主调的“洞经音乐”流派。

千百年来,洞经音乐对中国古代音乐、民族音乐、地方戏曲和曲艺有着广泛而深远影响。可以说,洞经音乐是中国古代音乐遗存下来的“活化石”[1]。其表演形式、传承特点、演唱风格和伴奏配器都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风貌,同时也显现出道教音乐、儒教音乐和四川民间音乐的综合特点[2]。

一、音乐对心理的影响

不同的音乐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的乐曲能导致不同的情绪。高雅的音乐对人的心理效应是正面的,它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开启人的智慧;低俗的音乐带给人的心理效应则是负面的,这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警惕[3]。美国科学家[4]作过两种试验:一是把从事摇滚乐、爵士乐的吵闹异常的乐队队员和演唱人员按人数比例做了一次脑电图、心电图以及其他一些医疗测试,结果发现,心率不齐、神经异常者占93 %以上,可见这类音乐极度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二是把美国演奏古典乐曲的大型管弦乐团的乐队队员请来做医疗检查,检查结果与第一项试验中人员的情形完全相反,他们不仅没有病,而且比一般人还健康,健康率达95 %以上。

音乐治疗学是一门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学科。1989年美国的音乐治疗协会主席Dr.Bruscia将音乐治疗定义为:“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参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治疗师运用各种音乐体验和治疗师与病人建立起来的关系来帮助病人达到健康的目的,这种医患关系则是促进病情改善的基本动力。”英国音乐治疗学家,大提琴家Juliette Alvin则将音乐治疗定义为“使用音乐对那些诸如生理缺陷、精神紊乱或情绪紊乱的患者进行治疗、调节、教育和训练的控制”。

中国也有丰富的音乐治疗的思想。特别是五音疗法,反映了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它整合了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体现了对音乐与情绪及脏腑之间的互动关系;突现了音声与人格情志、脏气等的关系。

以上学者的观点都证实,音乐治疗与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和西欧的研究表明,音乐能治病,用音乐来治疗精神病和智力有毛病以及神经衰弱等疾病效果明显,特别是对忧郁症和狂燥精神病效果显著[5]。

综上所述,音乐对个体的心理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不同的音乐对人的心理效应也是不同的。综合心理学家的观点,笔者认为音乐对人的心理的作用集中表现在:(1)音乐能消除疲劳, 振奋精神。(2)音乐能调节情绪, 陶冶性情。(3)音乐有助于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4)音乐有助于医疗工作, 使病人尽快恢复健康。(5)音乐有助于对大脑右半球的训练, 从而潜在地影响想象力的发展。

二、洞经音乐的特点及其心理效应

当代学者对洞经音乐的考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6],此后中断了二十年。8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洞经音乐这一研究领域,发表了大量论文和著作。就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而言,对洞经音乐特点的概括,以及产生的心理效应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民俗信仰作为洞经音乐的本质,促进了心理的和谐发展

“做会”是洞经音乐表演的盛会。主要是向所崇拜的圣贤以及民间信仰的许多神灵牌位进行礼拜祭祀。因为洞经音乐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三教合一”的民俗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洞经的祭礼活动一般是该圣贤的诞辰日之时,每次做会,一般是三天或五天,到这些神庙中去开坛祭奠。从民族意识来看,洞经音乐表现着一个民族或群体的共同意志,是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的象征,它代表了整个民族或地区的性格和心理特征,更利于民族的行为规范。

2、道德观作为洞经音乐的内容表现,保证了良好的心理品质

洞经音乐的内容主要是各种经书,主要包括:《太上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宏儒圣经》和《孝经》。其主要内容涉及“忠、孝、仁、义”、圣迹圣志、圣功圣德和儒家学说。孔子认为,音乐对人的道德具有一定的感化能力,是造就完美人格的最佳环节,在提升人类道德品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以道德观为内容的洞经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个体的良好心理品质以及促进了人类道德的发展。

3、多样化的音乐表现形式,形成了丰富的内心情感和情绪调节途径

每一部经为了适应讲唱的特点,文学体裁形式有白文和韵文两种相间交错,白文是讲读部分,语言声调有一定的抑扬顿挫和节奏感,类似朗诵诗词。韵文是诵唱部分,韵文的句法结构有四言句、五言句、七言句、长短句等四种;句数为四、六、八、十等偶数,这种句法句数能灵活地与音乐曲调相配合,使一些曲调一曲多用,易于更换唱词。研究表明[7],音乐的各种不同属性,如音高、力度、音色等能够直接通过大脑使机体产生自主反应或不自主的心理效应。因此,洞经音乐对人类心理获得平静和平衡具有一定的帮助,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对情绪进行调节,消除敏感和紧张等不良情绪,对身体和精神具有积极影响。

4、独特的音乐曲调,影响着心理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

洞经音乐曲调经初步调查,基本分为《经曲》与《曲牌》两大类:《经曲》依曲填词进行演唱,《曲牌》根据使用乐器的不同,有“大乐曲牌”、“细乐曲牌”、“锣鼓经曲牌”等三种。对于洞经音乐而言,其曲调的布局与经文严密配合,形成为有对比变化的联曲、套曲结构。音乐因为旋律、速度、响度等属性,音乐类型呈显多样性,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研究表明[8],不同调式、拍子和组合水平的音乐对人的情绪有一定的影响,比如Wedin( 1972) [9]研究发现协和音、流畅而快速的节奏、大调性和高音通常与愉悦相联系,不协和音、稳定、慢速的节奏、小调以及低音则常常与不愉快相关。因此,洞经音乐这样独特而又多样的曲调特点,对于人类思维的形成以及改变提供了有利的途径,从而改变个体的认知水平,提升心理的综合水平。

5、丰富的伴奏的形式和乐器,影响着心理的健康水平

按演奏人员的职责来分,分为“上座”与“下座”两班。上座以演唱经文诗赞为主,兼奏各种打击乐器,是打击乐与声乐声部。下座是演奏丝竹管弦(吹管乐、弹拨乐、拉弦乐声部)人员的总称,人员视乐器多少而组合。全部乐队成员一般讲究八的倍数,最少为十六人,常见的是二十四人。上坐中设“首座”一人,称作“司鼓”,是乐队的总指挥。此外,还有“副坐”一人,他是经曲的主要演唱者,兼敲击盘、大锣,所以又称为“司盘”、“司锣”。“左案”、“右案”的二、三、四座分别演奏各种打击乐器及演唱经文诗赞。伴奏的乐器主要有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击)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形式多样化。人的心理健康表现在社会共同性与个体自由性之间的平衡。在所有的艺术活动中,音乐行为最为大众化,它在任何时候都会深入到集体的意识中去,产生一种共同的内心体验,从而影响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洞经音乐这样丰富而独特的伴奏形式和乐器,形成了宽松、融洽的相处氛围,促进了人类的交往,从而提升了心理健康水平。

6、灵活的乐器组合方式,提高了心理的弹性

在洞经音乐里面,常见的乐器组合方式有:①细乐:细乐即是丝竹乐配以云锣、木鱼等打击乐器的组合形式。用细乐伴奏的经曲称为“细乐经曲”。②大乐:即吹打乐形式,以大小喷响为主奏乐器,配合以大锣、大堂鼓、大涨大饶,这时丝竹乐也可加人。此类曲牌,有的气氛热烈欢快,有的庄重雄伟。③锣鼓乐:使用时可套打在曲调进行中,也频繁衔接在“曲牌”和“经腔”之后作曲调的收头。从远古时代起,人类就知道音乐元素,如调式、音程、音位,分别具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因此,不同的乐器和组合方式,会形成不同的表达效果,所造成的心理效应也是有差异的,这无疑提高了人类的心理弹性。

综上所述,洞经音乐对人类心理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它从心理的各个方面,包括认知水平、情绪情感、个性特点以及道德观等造成了多样化的心理效应。

三、洞经音乐与其心理效应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首先,洞经音乐的研究领域较为片面,缺乏系统性。以往学者把目光过多地投向于洞经音乐的起源、流变、现状、功能、曲目、表演形式以及洞经音乐的美学特征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却很少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意义和效用。

其次,音乐对心理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十分复杂。目前,国内关于音乐与心理关系的研究大多数是经验描述,缺乏有力实证,而且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音乐的某一要素进行独立研究,没有从更广泛的层面上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

再则,对于洞经音乐的不少问题,学界见仁见智,至今还没有一致的结论。关于洞经音乐的各种内容及身心机制,在哲学家、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中一直存在各种理论流派,但尚未得到统一。

最后,洞经音乐在运用方面,局限于理论,缺乏实证研究。洞经音乐与一般音乐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如何创造性地应用音乐治疗学的理论并紧密结合洞经音乐独特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的最新成果,对个体进行系统的音乐心理训练,帮助他们摆脱不良情绪,同时增强积极的心理品质,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沙马拉毅,侯光. 中国洞经音乐的源和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206)

[2] 廖红梅. 浅析洞经音乐的特点[J].文艺评论.

[3] 叶翠.音乐与心理[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2(12)

[4] [7]沈靖.音乐治疗及其相关心理学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3(1)

[5]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 第一卷)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315- 317

[6] 郑慧玲.洞经音乐性质研究综述[J].文艺争鸣―地方.2007(9)

[8] 黄卫平. 经典音乐对大学生情绪影响的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9] 葛雪松,吕茵.音乐的心理治疗功能简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D].2007(7)

篇10

一、利用“头脑风暴效应”使提问有“生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的及时提问和适时点拨能促使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探索活动中。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头脑风暴效应进行课堂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在实施时一定要注意提问有“生成”,不仅要精心预设,还要随机应变处理动态生成问题,妥善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在进行“关爱父母学会孝敬”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对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去旅行,在乘坐高山缆车时,当缆车运行到中途时,突然坠落,在接近死亡的一瞬间,父母用力将孩子高高托起,孩子得救了,而他们却永远离开了深爱的孩子。讲述的同时播放歌手韩红根据这个真实故事创作的一首歌《天亮了》,而后提问:“在这悲伤的歌声中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顿时,整个课堂格外安静,空气似乎凝结,大家都沉浸其中,形成了情感上的共鸣。大家都为这伟大的父爱、母爱而感动。这正是我要的效果。突然,一个男生大声问道:“老师,这缆车的质量为什么这么差?经营者为什么这么不负责任?否则,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了!”他的回答与质疑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开始“化悲愤为力量”,寻找悲剧发生的原因,谴责经营者欺诈行业、唯利是图的品质,然后又讨论到做人的原则问题。学生的讨论偏离了我预设的轨道,但对于学生的回答,我没有过多地评价,只是适时问了一句:“这些道理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刚开始还叽叽喳喳,过一会竟然全都安静下来,因为他们全都想到平时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教育。虽然这一意外的“头脑风暴”占用了课堂不少时间,但经过适时引导后,学生的思维不但又回到了主题,而且体会更深刻。因而在后一环节“说说我的父母”中,许多学生都回忆起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表示父母对子女的爱太伟大、太无私了,要好好孝敬父母。整堂课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课后调查发现学生对这节课的印象非常深刻,并且认同度很高。

二、借“鸡尾酒会效应”做到提问有“法”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在人声嘈杂的联欢会上,如果哪个角落突然传来你的名字,你马上就会警觉起来,有时候你还能感觉到某个熟人似乎也来到晚会了,你的耳朵似乎能过滤声音,总能听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种现象被称为鸡尾酒会效应。这种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鸡尾酒会效应,在课堂提问中同样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讲究提问方式,做到提问有“法”。

1.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学习即生活,思想品德课堂尤其如此。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生活中的兴趣所在,除了关注社会热点及重大事件外,还要从学生的身边取材,选取符合教学内容的材料设置问题。

2.提问方式多样化。首先,设置的问题类型应该多样化。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常用的问题类型有选择式问题、反问式问题、开放型问题、引导型问题、推测型问题、装傻型问题等。在课堂提问中不断变换问题的类型远比一直使用单一类型的问题有效得多。其次,在选择学生回答时,要注意使用不同艺术。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选择学生回答:随机点名式、好差兼顾式、小组推选式、举手回答式及集体回答式。学生的名字是他们最敏感的信号之一,因此在课堂提问时除了要讲究提问方法之外,还要尽可能记住学生的名字,了解学生的特点,这样鸡尾酒会效应将更显著,课堂提问也会变得更有效突出,这是班主任在自己班级上课时学生注意力较集中的原因之一。

三、避免“超限效应”让提问有“度”

超限效应是指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现象。要想让课堂提问更加有效,一定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的出现。因此,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适时有度,适当把握提问频率及提问时机。

1.把握提问频率。整堂课一讲到底被认为是“填鸭式”教学,是不可取的。而频繁的提问却往往借“讨论式”的幌子而被人们容忍,因此教师的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量内。试想一下,如果针对某个学生还算感兴趣的情境,教师说“接下来我有两个问题需要大家讨论”,学生可能会认真讨论并且积极参与,但如果当教师宣布“接下来我有十个问题需要大家解决”,学生估计马上就失去讨论的兴趣。

同时,对问题频率的把握除了问题数量不能太多、太滥外,还要注意在提出一个问题后,根据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还能使学生对问题考虑得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