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体系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工业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现代工业体系的特征
一般认为,从经验描述角度分析,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标志包括: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知识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构成中成为主导产业;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资本、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工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将低于第一、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力,工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由于工业发展而导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国民普遍分享工业现代化的成果,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如果进一步细化,从现有的工业现代化国家发展经验看,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实现工业现代化,存在六个方面的标志,即工业增长、工业结构、科技水平、工业效益、能源消耗和工业改善。
广东省人民政府(2008)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其中明确定义现代产业体系是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有机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并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
二、工业现代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借鉴国家经贸委(2003)、杨杰等(2005)和涂成林等(2006)就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陈佳贵、黄群慧等人对中国工业现代化评价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工业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工业效率、工业结构、工业经济效益、资源消耗和环境指标这几个方面来构建。这些不同的方面又由若干相对独立的表示某一侧面发展状态的指标构成。
1.关于工业效率评价指标。具体包括:①人均工业增加值。人均工业增加值是一个综合劳动生产率指标,是工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②人均GDP。该指标作为人均工业增加值的辅助指标。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国民收入的增加和国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将人均GDP作为衡量工业现代化的辅助指标。
2.关于工业结构评价指标。具体包括:①原材料工业增加值与工业增加值比例;②信息工业增加值与工业增加值的比例。
3.反映工业化过程中科技贡献的指标。具体包括科技活动经费占GDP的比重,城镇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万人)。
4.反映工业经济效益的指标。具体包括:①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反映不同工业行业的盈利能力。②总资产贡献率。总资产贡献率包括利润、税金和利息,总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该指标突出体现了资源投入的效果,反映资源消耗和占用的情况。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利息支出)/资产总额。
5.能源消耗指标。主要反映能源消耗节约的指标,如用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反映资源消耗和节约的情况。
6.环境指标。主要是指“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和“三废”回收再利用情况。
三、关于广东省工业现代化水平的评价
根据以上工业现代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我们可以对广东省工业发展现状和现代化水平进行基本评价。数据来自广东省统计年鉴。评价结果如表1和表2。
由于篇幅所限,省略了表1广东工业现代化综合评价结果。有关数据在分析中使用。
由表1测算的综合指数可以看出,广东工业化水平在不断提高,2002年,工业化综合指数只有0.671,到2007年工业化综合指数达到了0.725,接近于工业现代化初期水平。
在工业效率方面,广东工业企业效率较高,2001-2007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很快,从6.5万元/人上升到10.8万元/人。与此同时,广东人均GDP也不断提高,2001年广东省人均GDP只有1.37万元,而2007年达到3.32万元。按照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提出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根据汇率换算,2001年广东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十五”末期,广东在工业化进程中稳步前进,已经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由表2可知,以0.10分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值,广东2007年人均GDP的指数是0.083,综合经济实力已属较强,具备了第二次现代化,即推进工业现代化的经济基础。
在工业结构方面,主要使用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以及信息工业增加值与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前一个指标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程度,后一个指标反映制造业的信息化能力。从表2可以看出,2002-2007年,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一度由2002年的15.2%上升到24.6%,这显示广东省的重工业还处于低加工度水平。从信息工业增加值与工业增加值的比例来看,2002年,该比重为20.5%,而2006年上升到23.9%,但是2007年该指标又回落到20.8%的水平,说明广东省工业的信息化能力增长缓慢且出现了徘徊不前的状况。参照两个表可以看出,2002年,广东工业结构综合指数为0.208(标准值为0.25),而2007年工业结构综合指数回落到0.138,这说明广东省工业结构还存在很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在工业科技水平方面,广东工业科技发展水平偏低,科技对工业经济的带动作用仍不很明显。2001年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08%,而2007年仅为2.21%,增长极为缓慢。同时,与许多发达国家3%的水平,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从每万人在岗职工专业技术人员来看,广东从2001年的2912人一直上升到2007年的4817人,升幅为65.2%。
从表2看出,广东工业科技水平综合指数不断上升,2001年为0.096(标准值为0.15),而2007年达到0.127,但是,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依然较低,科技投入不足,这种科技发展水平与广东的经济地位和实力不相称。
在工业经济效益方面,广东工业经济效益虽然增长很快,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2001-2007年,广东工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2001年广东成本利润率只有4.49%,2007年达到6.2%;工业总资产贡献率大幅上升,2001年工业总资产贡献率只有8.70%,而2007年达到13.59%;由表1表2可以看出,广东工业经济效益增长幅度巨大,2001年广东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只有0.046(标准值是0.1),而到2007年,广东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0.069。但是测算出来的广东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距新型工业化标准值要求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这反映出广东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仍然有待提高。
能源消耗方面,由表2可知,2001年万元GDP煤的消耗率为0.76吨标准煤,2007年为0.70吨标准煤。“十五”期间,万元GDP煤的消耗率均低于标准值0.8吨标准煤,达到并超过了工业现代化初期水平的要求。但是,2007年万元GDP煤的消耗率仍然比美国、日本、英国分别高出2.2倍、6.0倍、3.0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
从反映环境改善的指标来看,广东在发展工业的同时,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01年,广东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为84.10%,2002年升至89.66%,但是2007年又降低到86.1%,但基本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2001年广东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只有71.86%,2004年达到88.62%,成效明显。从表2可以看出,从2001-2007年7年时间里,测算出的广东环境改善综合指数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水平有所上升,2001年环境改善综合指数只有0.087(标志值为0.1),2007年达到0.095,已经基本达到了工业现代化化初期水平。
综上所述,广东省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工业企业效率较高,劳动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工业结构方面存在着加工度不高,工业科技水平较低。并且受着能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因此,广东应通过构建高加工度化的、结构优化的、技术集约化的、生态可持续的工业体系,提高效应、降低消耗,消除污染,有效维持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构建广东现代工业体系的设想
当前,广东的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发展方式仍然粗放,对外依存度高,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2007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9%,而第三产业只占GDP比重的42.3%,明显低于目前发展中国家49%的平均水平;广东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产业发展过于依赖国外资源和市场,对外依存度高达150%,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近七成是外资企业。并且现在国际产业价值链逐渐在向研发和营销这条“微笑曲线”两端延伸,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特征非常明显,呈现制造、研发和服务一体化联动态势,智能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强势产业,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迅速成长为先进制造业,并处于支配地位。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加速调整和跨国公司并购浪潮的出现,以及国内需求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迫切要求广东省加快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广东省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中心任务。因此,广东省必须以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为核心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推动产业价值链走向“微笑曲线”高端,实现省内产业与国际产业的对接。
参考文献
[1]蔡.发展阶段判断与发展战略选择――中国又到了重化工业阶段吗[J].经济学动态,2005(9):17-21.
[2]陈佳贵.中国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篇2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培训对策 有效培训
当前,金融海啸又一次波涛汹涌地席卷全球。作为我国经济主导力量的国有企业,能否经受这场考验、继续发挥支撑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抵御金融海啸的能力以及整个国民经济能否继续平稳运行。作为国企的基石——员工,其自身状态和能力,又直接关系到国企的自身发展能力和潜力,因此,构建有效的国企员工培训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国有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1.对员工培训重视度不够
尽管这些年来大家一直呼吁要加强培训,重视知识与人才,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国有企业仍未脱胎于旧的组织模式,不但没有设立专门培训机构及人员,甚至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入到企业行政或后勤事务中,不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具体到管理者,有些人思想上还停留在对劳动者数量的要求上而不向劳动者素质提高方面转变,往往注重设备、人力、工作时间而忽视员工素质及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的方法。除此之外,一些企业领导还将培训看成就是组织理论学习和政治思想教育,没有将培训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来看。
2.培训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有大幅减少的不良趋势,根据部分国有企业抽样调查显示:“加强对员工人力资本投入的国有企业只占5%;20%左右的国有企业的教育培训费用人均只有10元~30元;30%的企业只是象征性的花费一点培训费,年人均不足10元;其余的就是一些亏损的国有型企业,已停止了人力资本投入”。而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有许多,大致归纳以下几点:(1)管理者的错误观念。一些管理者将聘用看作为培训,当本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不能满足要求时就直接去市场招聘来满足要求的员工,用解聘和招聘来代替培训。很多人认为培训是为他人做嫁衣,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培训不仅是提高员工技能,更在于让员工感受到本企业的文化,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忠诚度,这对国有企业适应未来国内外市场渐趋融合、企业间更加激烈的竞争是极其必要的。(2)员工的流动性高。这也决定了企业管理者不愿意对随时都有可能流失的员工实施培训。国有企业中技术、管理人员流失率高达60%,这的确是企业投资培训最苦恼的事。(3)传统培训体系的缺陷。国有企业的管理受原先计划经济的影响,通常会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简单的培训以应付当前需要,导致企业培训失效甚至中途流产。培训计划的失败会挫伤管理者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4)企业经济效益下降。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有些国有企业不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企业效益下降从而阻碍了培训工作的开展。据国家经贸委1999年统计,全国6.78万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的有3万家,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亏损面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工资奖金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道难题,培训就更是日程之外的事情了。
3.培训机制不完善
我国国有企业在培训评估机制建设上存在许多不足:首先,对培训效果的检验仅局限于培训过程,当员工回到实际工作岗位时,培训效果并不能从中体现,造成了培训与实际生产服务脱节。其次,考评方法较为单一,大多数企业都惯以考试成绩来说明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也没有再作跟踪调查,使得培训效果很难延续在实际工作中。第三,评估记录缺乏专业管理,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完整的员工培训记录,使培训效果分析缺乏数据依据,在下一次的培训中也不利于查漏补缺。
4.培训师资不符合要求
部分国有企业的职工培训学校普遍存在布局分散,各自为政,“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相当多的培训学校条件不完善,设施不配套,培训层次低,整体效益差,有的培训人员所教的知识并不适用于现代企业的需要,文化基础课教师多而操作技能课教师缺乏,有时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离规定的要求相差甚远,最终会影响培训效果。
二、对策与思考
1.培训观念的转变
企业要树立科学的培训理念,提高培训的重视度,这是建立任何一种培训体系的思想基础。作为企业管理者,在人才的管理、培养、使用和开发等方面一定要以人为本,力争做到“人、事”相宜,用合适的人才做合适的事,各尽其能,把知识、品德、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努力造就出色的人才,增强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2.增加培训资金和建设投入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所需的岗位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员工的素质不断地提高以适应企业变化。“据1999年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薪酬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培训费用的投入上,75%的外企每年的培训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1%~5%,其中企业内部培训预算每人每年1636元,外训3384元,其中高科技企业在人均培训费和培训时间上都排第一。有的管理者会担忧:目前国有企业员工流失率非常高,要是再增加培训资金投入必定会有一定风险,但企业必须认识到,培训的部分成本已由员工承担,反映在员工在培训期间的奖金、福利的减少,现行政策也鼓励企业采取与员工签订培训合同的做法,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这种形式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由于员工流失而产生培训损失的风险。
培训的资金除了投入在员工自身的软件建设上,还要加强培训实体的建设。“职工培训学校也好,职工培训中心也好,都是培训实体,是员工培训的载体”。实体建设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员工培训的质量,所以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精干有效的专业化培训中心。改变过去“大而全、小而全”的办学弊端,充分利用现有优良的教育资源,大力实施布局结构调整,按照专业性质分类,建立适应培训需要的专业化专业培训中心。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培训教材,使大纲内容与员工岗位职能要求和考核标准相一致,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第三,加强员工培训两支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要聘任生产经营单位的优秀人员为学校兼职教师,切忌将各单位的富余人员“优化”到学校。努力建设德才兼备的学校领导班子和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第四,要注重实习培训,这是培训教学与传统教学最显著的区别。根据培训需要,可开展校外实习教学基地,为培训高质量人才创造条件。第五,努力拓宽员工培训经费来源,鼓励开展有偿培训,既减轻公司资金投入的压力,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努力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篇3
关键词 公共事业 财政制度 财政政策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组织管理,建立现代公共事业制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已成为我国公共管理领域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其中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政策环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一、公共事业制度的财政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民办非企业组织迅速发展,社会团体空前活跃,传统体制下财政独家供给资金、政府垄断社会事业的局面已经打破,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政府财政关系方面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共事业资金供给初步实现了多元化。事业单位除接受财政拨款外,还有为社会提供教育、科技、医疗等服务取得的事业性收费收入、从事各种商业活动取得的经营收入,以及社会捐赠收入等等。二是公共事业投资主体由政府一统天下转向以政府为主、多方投资并举的格局。近年来,民办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机构迅速发展,既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多样化的需要, 又减轻了政府财政的负担。三是运用财税政策工具促进了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包括对向企业转制的科技型事业单位给予减免税,对向社会公益事业机构捐赠的组织和个人在所得税前按比例或全额扣除等等。四是改革了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事业机构的财务会计制度。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于1997年1月1日起实行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1998年起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财政部与相关主管部门制定了行业财务管理规章。
但是,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公共服务的迫切需要相比,我国现代公共事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改革任务十分繁重。在公共事业机构与政府财政的关系领域,突出的问题有:
1 事业单位对政府财政资金依赖程度高,财政负担沉重。目前政府财政仍承担着国家公共事业资金供给的主要任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费支出在财政支出中仍占较大比重,民间投资还处在补充地位。
2 财政资金供给范围过宽,超越了公共财政职能。目前对事业单位的资金供给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体制下的基本格局,政府财政仍然承担着相当部分应由企业、个人通过市场提供的私人物品,如非义务教育、非公共卫生支出、开发性科技费用、新闻出版等等,对提供准公共物品的公共事业服务也存在包揽过多的问题。而应由政府保证资金供给的公共物品服务,如义务教育支出等等,面临着诸多问题,成为诱发乱收费的重要原因。
3 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财务监管需要加强。建国后,我国对事业单位资金的供给方式,主要采取由财政全额拨款和差额拔款管理方式。全额拨款单位收支都纳入政府预算统一安排,差额预算管理包括定向补助、定额补助、差额补助或上解等形式,1996年以后主要实行差额管理。上述资金供给方式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在建国初期各项社会事业百废待兴的条件下,对科教文卫等事业的发展,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和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这种资金供给方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如资金供应缺乏竞争机制,容易形成等、靠、要的思想;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财政监督乏力,浪费、截留、挪用等现象较普遍;未能有效地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事业发展资金不足,等等。根据建立现代公共事业组织的需要,结合目前我国编制部门预算,需要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预算体制改革,进一步改进公共事业单位资金供给方式,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以促进公共事业发展。
4 建立现代公共事业制度所需要的配套财政税收政策还不完善。现代公共事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不仅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还需要相关财政政策的支持。
第一,对公共事业组织本身的税收减免政策。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土地使用税等税法条例及实施细则中,规定了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福利等公共事业机构的减免税政策,但从现行税收制度分析,对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各项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有:(1)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教育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社会团体登记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性的界定,与对上述单位普遍开征企业所得税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协调。(2)现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不分、法人制度不完善,使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难以发挥应有效果。(3)有的税收政策还不够详细、具体,可操作性不强。
第二,鼓励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向公共事业机构捐赠的税收政策。从现行税法的有关规定看,我国对捐赠的税收优惠比较宽泛,有利于鼓励向社会公益机构捐赠,促进各项公共事业发展,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1)没有区分公益性和互惠性公共事业机构。根据国际税法惯例,对互惠性公共事业机构的捐赠不应给予税收优惠。(2)对可接受捐赠的机构没有具体界定,难以区分其营利性与非营利性。(3)对部分机构捐赠给予所得税前全额扣除的优惠不一定有利于鼓励经常性捐赠,也不利于体现对各类公共事业机构的公平待遇。
第三,公共事业服务的公共定价问题。随着对一部分公共事业服务实行市场化、民营化改革,公共服务的定价难度大大增加,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更加复杂。政府不仅要根据公共服务需求、财政收支状况等因素制定政府的公共定价政策,而且还要明确公共定价的程序、方式、监管等制度和措施,在这一领域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5 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财政政策措施,加快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但改革任务仍十分繁重。突出的矛盾有:(1)政事不分、行政化管理的基本格局没有突破。事业单位对政府依赖性强,有关业务活动仍受政府直接干预。(2)事企不分,其行为与公共事业组织的公益性、非营利性不完全吻合。一些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土地以及政府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从事经营性活动,收益除部分用于事业发展外主要用于职工福利支出;有些单位还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且屡禁不止;有的事业单位的公益与经营性活动界限不清,等等。(3)事业单位内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公共服务效率低下。有的教学、科研机构在第一线工作的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由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不少国有企业、党政机构的分流人员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状况。
二、构建现代公共事业制度的财政政策体系
根据公共财政与公共事业组织的内在联系,结合我国各类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组织的发展现状,以及与政府财政的关系,构建中国现代公共事业制度的财政政策体系主要体现在:
(一)以公共需要为准则,重新界定公共事业类别,建立法定分类体系,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
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是否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事业单位制度,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逐步废除这一制度。其出路是以公共财政理论为指导, 对现行事业单位制度进行重新整合,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公共事业组织。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政府等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服务包括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主要由政府直接供给,如国防、法律制度等等,而准公共物品则主要通过设立或资助公共事业机构来提供。公共事业组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分类:
第一,按公共事业组织提供服务的性质,可划分为公益性公共事业组织、准公益性公共事业组织和承担一定行业管理职能的公共事业组织。公益性公共事业组织提供的服务完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是纯公共物品服务,如公共图书馆等;准公益公共事业组织所提供的服务既具有一般私人物品的特点,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如高等院校等;而承担一定行业管理职能的公共事业组织,是接受政府委托,在提供公共物品服务的同时又承担一定的行业管理职能的公共事业组织。这种划分的实际意义,首先,明确公共事业组织、政府机构和企业的边界,对现行事业单位体制重新进行分解和归类。应由政府承担责任的,由财政供给资金;而属于企业性质的,逐步推向市场。其次,明确政府财政的职责范围。公益性公共事业组织原则上由政府举办,由财政保障其资金需要,同时也鼓励民间机构兴办此类组织,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而准公益性公共事业组织,政府根据政策需要和财力可能,只承担部分资金供给任务;对承担一定行业管理职能的公共事业组织则严格控制,谁委托就由谁提供资金支持。
第二,按公共事业组织提供服务的领域,参照联合国的标准和一些国际学者的分类,结合我国国情,可将公共事业组织分为公共教育事业组织、公共科技事业组织、公共卫生事业组织、公共文化事业组织、环境保护事业组织、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组织、宗教活动组织、商会和专业协会,以及其他公共事业组织等等。
第三,按法人性质,可将公共事业组织分为社团法人和公共企业法人。社团法人包括公益性社团法人和互社团法人;公共企业法人可分为纯政策性公共企业和以提供基础设施服务为主的公共企业。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凡享受政府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的公共事业机构,必须具备法人资格,以保障有关优惠政策真正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
以上述公共事业组织的业务性质和法人制度为主要标准,建立我国科学合理的现代公共事业组织分类体系,为政府各项财政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
(二)改革财政资金的供给方式,推动公共事业组织健康成长。
公共事业机构提供的服务,有的不能进入市场交换,不能以货币方式体现其的价值;有的只能部分进入市场,但其收费与成本支出之间是不对称的。公共资金的供给方式要保证事业组织发展的资金需要,努力调动其积极性,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物品服务。
1 建立竞争性拨款机制。某些公共事业发展资金不一定直接拨付给具体单位,可采用项目招标、投标的方式选择使用机构,如国家重大课题研究项目、重点实验室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投资等等。通过竞争性拨款机制,引导公共事业机构努力实现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政策目标,严格遵守公共财政制度,千方百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满足公共需要。
2 建立公共事业财政补贴制度。对提供准公共物品的事业机构,不一定全由政府举办,对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投资兴办的这类机构,经审核凡符合政府所制定的公共事业组织标准者,政府可给予一定补助,既支持有关事业发展,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又不形成财政拖累。公共事业财政补贴制度的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目前公共事业组织主要依靠政府举办、国家财政负担沉重、效率不高的状况,在各类公共事业组织中引入竞争机制,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公共服务。
3 建立激励性财政资金供给制度。对一些纯公益性的公共事业机构,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可主要根据其为社会提供的业务量,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如参观人数、读者满意度、污染指数等,确定财政资金供给量,以调动公共事业机构和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即在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对公共事业组织定员、定额的核定,以及定员、定额的调整,要科学地反映各类公共事业组织所提供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质量,体现与社会公共需要的均衡,政府保证其所需要的公共资金,从而激励公共事业组织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服务效率,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在资金供给制度安排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尽快建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组织的业绩评价体系,比较准确地反映其公共服务的效果,以决定政府财政供给的规模与结构。
4 强化公共事业组织零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供给方式的灵活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公共事业服务需求的规模、结构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有些公共服务需求增加了,就需要增加政府财政资金支持,而有的公共服务需求缩小了,就不需要维持原有的支出规模。因此,要通过公共事业组织零基预算管理,每年审查有关公共事业组织支出的必要性、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编制预算、供给资金,及时调整公共事业组织支出的规模与结构,既保证社会公共需要,又减少公共事业组织对财政资金的过度依赖。
(三)完善财政政策支持体系,优化公共事业组织成长环境
1 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税收减免政策。在公共事业机构税收优惠政策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1)实行公共事业机构免税资格核准制度。即公共事业机构是否具有免税资格,要由税务机关核准。从国外的公共事业机构的情况看,有自动具有免税资格和税务机关核准其资格两种情况,自动具有免税资格一般指公共事业机构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核后即具有免税资格。我国目前还处在体制转轨时期,实行税务机关核准制度有利于加强税收管理。(2)坚持免税公共事业机构的公益性、非营利性。只有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共事业机构,才能给予减免税收优惠,公共事业机构来自与公益事业无关的收入要依法纳税。在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实际上存在营利与非营利活动并存的情况下,税务机关以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为标准,才能正确界定是否给予减免税。(3)要求免税的公共事业机构具有法人资格。从事公益性、非营利性活动的公共事业机构具有法人资格,就能保证免税收入用于其宗旨所规定的社会公益事业,其财产为法人占有,机构终止或解散时财产归政府所有或转移到其他公共事业机构,防止免税收入形成的资产落入私人手中。(4)根据我国公共事业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具体情况,对现行税制中有关公共事业机构减免税的政策进行调整修改,使之更加详细、清晰,即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又防范产生税收漏洞。
2 鼓励社会捐赠的税收政策。对向公共事业机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需要进一步规范:(1)明确对互惠性公共事业机构的捐赠不予减免税,只对公益性公共事业机构的捐赠减免税,以保证各项捐赠为公众利益服务。(2)对捐赠给予减免税优惠的公共事业机构进行具体界定,要求接受捐赠的公共事业组织具有法人资格和免税资格,具有公益性的特征、范围等。(3)对公共事业机构捐赠实行限额扣除,适当提高扣除标准,如按应纳税额的10%或应纳税所得额的50%扣除。
3 完善公共事业服务定价的政策体系。各类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福利等公共事业机构,在向城乡居民提供服务时,可收取一定的费用,以补偿其成本支出。由于其非营利性和接受了政府财政资金及社会捐赠,收费标准即公共服务定价必须受到政府管制。凡接受了政府财政资金、社会捐赠的公共事业服务定价,由各级政府财政主管部门审核。其要点包括:(1)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在公共事业服务定价政策决策程序中,建立相应的公众参与机制,如举行价格听证会、公示、投诉等,充分反映公众意见,维护公共利益,提高服务质量。(2)成本补偿。即收费加政府补助和社会捐赠,可补偿提供服务所发生的成本消耗。在政府财力许可的范围内,有些服务可免费或低于成本收费。(3)激励原则。在不违反非营利性宗旨、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公共事业服务定价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公共事业机构及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公共事业发展。
(四)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事业单位制度改革进程,构建中国现代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篇4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现代服务业体系;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6-0077-02
1 现代服务业体系的基本概念与时代特征
现代服务业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和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研究成果,产业结构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生产活动以单一的农业为主的阶段,农业劳动力在就业总数中占绝对优势;第二阶段是工业化阶段,其标志是第二产业大规模发展,工业实现的收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逐步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第三阶段是后工业化阶段,其标志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由快速上升逐步转为下降,第三产业则经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发展过程,最终将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
对比工业化阶段规律,服务业结构演变同样具有规律性。一般来讲,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以发展住宿、餐饮等个人和家庭服务等传统生活业为主;在工业化社会,与商品生产有关的生产迅速发展,其中在工业化初期,以发展商业、交通运输、通信业为主,在工业化中期,金融、保险和流通服务业得到发展,在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新型业态开始出现,广告、咨询等中介服务业、房地产、旅游、娱乐等服务业发展较快,生产和生活服务业互动发展。在后工业化社会,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业等进一步发展,科研、信息、教育等现代知识型服务业崛起为主流业态,而且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现代服务业一般可以划分为四大类:一是基础服务类,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二是生产和市场服务类,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三是个人消费服务类,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四是公共服务类,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高端,创新,集群”。“高端”是指高文化品位,高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高素质、高智力的人力资源结构,高感情体验、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服务质量。“创新”是指创新服务领域和新服务模式。创新服务领域,指现代服务业体系适应现代城市和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突破了消费业领域,形成了创新的生产业、智力(知识)型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新领域。创新服务模式,指现代服务业是通过服务功能换代和服务模式创新而产生新的服务业态。
“集群”是指现代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集群性特点,主要表现在行业上的集群和空间上的集群。
2 传统服务业体系发展模式的构成与比较
综合来看,我国传统服务业发展的模式主要有:整合模式、外包模式、招商模式、内涵式发展模式等多种形式。
2.1 整合模式
包括不同服务行业之间的横向产业整合、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价值链整合、同一服务行业内部的资源整合,以及区域内资源整合等形式。一是服务行业之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服务企业通过制订合作计划,在合作伙伴圈中通过与互补企业合作来实现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目的。二是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经济发展既需要强大的现代制造业作为支撑,也需要发达的服务产业与之相配套。三是从服务企业的角度看,整合包括生产业务单元整合、资本业务单元整合、信息服务整合、经营整合等。在服务企业内部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对企业自身组织架构、人员、流程、信息、渠道等内部资源进行重组和配置。四是区域服务业的发展还需与周边城市产业发展规划的协调和整合,积极寻求城市之间在服务业上合作的切入点,考虑产业的承接性、延伸性和互补性。
2.2 外包模式
即企业从专业化角度出发将一些原属于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转移出去成为独立经营单位的行为,或者取消使用原来由企业内部所提供的服务,转向使用由企业外部更加专业化的单位所提供服务的行为。通过资源外向配置和业务外包,企业可以实现与外部合作伙伴共担风险、缩减成本的目的。
2.3 招商模式
通过建立招商促进机构,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吸引内外资来投资服务业。由于服务业项目占用土地资源少,该模式可以突破土地制约瓶颈,创造较高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2.4 内涵式发展模式
即以大型服务企业为龙头,依托行业和产业链平台,通过创新服务业管理体制、组织形态和服务品种,走以知识型、效益型、生产配套型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 基于供应链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创新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路径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实施供应链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政府在财政、货币之外的第三类宏观调控手段。供应链管理包含生产、流通及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所有环节,整合和包含了物流、金融、信息、外贸、中介服务、商贸流通等各类传统、现代和高端服务业资源,实施供应链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整合服务业体系资源、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效益的优化配置,而且对于促进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也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学意义上的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进行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
从运作模式的角度看,供应链管理实际上是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为追求整体成本最小化而达成的合作协议。从经济管理的角度看,供应链管理较好地实现了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供应链内部达到了最优化。推而广之到现代服务业管理过程中,借助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建立相关制度,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为物流、金融、商贸流通、中介服务等服务业与相关产业搭建合作平台,促进经济资源有效整合,那么,既可以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也可以有效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社会服务职能,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实施供应链管理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既然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物流、金融、信息、外贸、中介服务、商贸流通等不同的经济门类都可以作为区域经济供应链的一个环节,纳入到对地区经济的宏观供应链管理之中,那么,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中引入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有助于统筹协调不同经济部门的功能与作用,有助于优化配置各类社会经济资源,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质量。
按照服务业的演进历程看,现在许多地区在发展规划中所要大力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现代化了的传统服务业,比如,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银行、保险、货代等行业,它们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服务业。根据我国服务业现有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范式,把提高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程度作为发展服务业的抓手是符合当前实际的。现代化的传统服务业往往提供了一个服务的流程,而基于供应链的创新现代服务业则是对流程进行深度优化和资源整合,深度专业化及整合性就是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最大区别。而供应链的管理则是实现深度专业化与整合性的捷径和重要工具。
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企业必须具备集成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这样,它就具备了把单一的环节做成大规模产业的能力;而由于在整个服务业当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大规模的,因此从整体上拓展了现代服务业的疆界,从而有效地带动发展现代服务业。
4 基于供应链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创新建设的方法和对策
建设基于供应链的创新型现代服务业管理体系要通过供应链联盟这种新型管理模式对服务业中各行业经济组织主体进行全面管理,协同、扶持,构建跨部门、跨行业、跨业态的新型服务业管理综合体系,涵盖服务业中的总部经济、信息产业、金融产业、物流产业、电子商务,并覆盖、影响、带动传统制造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主要方法:
一是以现代物流为主线,贯穿于服务业发展脉络。二是以金融与中介服务为依托,支撑起服务业发展体系。三是以信息与电子商务为平台,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
通过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调整服务业经济结构,主要是加快实现由传统服务业、主要是消费型服务业占主导向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占主导的根本转变。要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整合服务业资源,打通服务业瓶颈,建立和完善信息互通渠道和服务业发展运行机制,为企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投资与发展环境。通过整合区域产业资源建立推进供应链联席会议制度、服务业工作联络员制度、服务业信息交流制度;通过搭建平台,分向引导产业合作,通过建立新型的服务业经济体系管理监控体系、统计体系,对服务业的经济运行有效的进行监管,实现实时、可视化的管理,通过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对优秀的社会组织的培养和培育,实现对社会管理和行业管理领域进行过程引导和规范,实现政府对创新活动和创新行为的有意识引导、调控和激励,形成卓有成效的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机制。
参考文献:
[1] 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 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3]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
篇5
关键词:电气设备 接地保护系统 安装技术 智能建筑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智能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其内部包含大量的电子设备,如通讯自动化系统、大楼设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电梯控制系统、保安监控系统、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卫星电视系统等。这些设备的耐压等级低、抗干扰性能差,因此在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中,不但要重视智能建筑的性能指标和设备的先进性,更应注意其接地技术的应用。接地系统的合适安装不仅可以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免遭意外的故障电流或雷电导致的损坏,而且还具有保护人身安全的作用。接地系统的安装看上去似乎简单,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为此,本文笔者结合施工经验,参考国内外的接地工艺,对现代智能化楼宇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中的接地技术问题从以下几点来探讨。以供同类智能建筑安装施工时参考。
2.土壤特性对接地系统的影响
在安装电力设备时,良好的接地系统是为了给故障电流和雷电感应电流提供一个流入大地的低阻抗通道,以保证在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和雷电袭击时获得最大程度的安全。但是,实现接地系统的正确安装不仅要求掌握有关标准、导体材料以及正确的连接方法,还必须考虑不同的土壤条件因为土壤电阻对埋设导体的总阻抗有显著影响。为此,在接地施工中,应该首先考虑土壤的以下特性:
1)含水量。一般来说,含水量越高,土壤电阻率越低。
2)土壤温度。温度低于冰点会使电阻率增高,所以在高寒地区,需要将接地极挖到冻土层以下,以保持低电阻值的接地。
3)土壤类型。黑色土壤或有机物含量高的土壤能够保持较多的水分并且具有较好的电解性能,所以电阻率较低。沙土泄水快且含水量和电解性能差,故阻抗较高。岩石和灰渣性土壤不含水分和电解物质,故电阻率很高。各种不同土壤的电阻率见表1。
土壤类型一般最小最大填土(灰渣、含盐份残渣)23.75.970白土、豁土、含砂土40.63.4163含有不同比例成分的砂和石子15810.21350含少量白土或沙土的砂和石块9405904580。
为了正确埋设接地系统,需要首先用电阻测试仪测量土壤的电阻率。通常采用的测量方法有三种:四点测量法(最精确)、三点测量法(变化深度)、两点测量法。
在测得土壤的电阻率后,对于电阻率不合要求的土壤应该设法降低电阻率,其方法有三个,一是增加土壤的含水量,但是这种方法不易实现。二是在土壤中加硫酸铜、硫酸镁或氯化钠等盐类,这种方法成本较低,但存在的问题是,当盐类被冲洗掉后土壤会恢复到加盐以前的状态,为此必须定期对接地系统补充盐分。此外,有些盐类可能会腐蚀导线。三是采用接地增效剂,采用接地增效剂不仅能改善接地性能,而且效能稳定,无须维护。在选择增效剂时应当注意它要和接地极、引线以及连接材料兼容。
3.接地电阻的正确测量
接地系统的安装验收的主要依据是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因此接地电阻的正确测量十分重要。要做到正确测量接地电阻,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以下要点:
图 1 接地电阻的测量
1)选用合适的测量仪器。不能用万用表测量接地电阻,因为万用表用两点法测出的是两连接点间的环路电阻,其中包括两点间土壤的电阻,它无法消除由于存在瞬变电流而引起的误差。
2)选择正确的测量方法。图1给出了正确的测量原理图。图中含有电压和电流两个回路,用测得的数据和欧姆定律可以得到接地电阻值。这种测试电路测得的电流为方波,它能消除电网电源中谐波电流的影响,从而摆脱了瞬变电流的于扰。
3)考虑测量时的环境条件。就接地极而言,大地是一个电阻性的包绕环境,此包绕环境的固有特性决定于土壤的种类、接地极的形状和电气要求。
4)正确布置辅助接地极。在测量时,辅助接地极的正确布置是十分重要的。由于辅助接地极的正确定位与土壤湿度以及有无其它地下埋设物等因素有关,因此需要将辅助接地极多试几个位置,以便选定能得到有代表性数据的位置。
4.几种特殊设备设施的接地工艺
对于一般常规建筑物和工业设备,如能设计适当的接地系统并注意上述问题,其接地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对于一些对接地要求更高的设备设施,则要考虑更多的技术问题,下面介绍几个实例。
4.1 电信基础设施的接地
图2为带电信设施的高层智能建筑物的接地系统。为了使语音数据设备可靠地运行,而且当雷击和接地故障发生时能够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接地系统必须有正确的等电位连接和接地。
由图2可见,左下方的电信进线设施(TEF)采用了经由电信主干接地母线(TMGB)的单点接地。安装施工时,需要在不同的接地平面上做三个等电位连接, 以便给电信基础设施建立零伏基准电位。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第一是在TMGB和交流主干供电盘的接地平面之前敷设一条导线,这样不仅为TEF建立零伏基准电位,而且保证了电信设备处在和交流电力系统出故障时的电气设备在同一电位上;
第二个等电位连接是TMGB与设施的建筑钢结构。这样可以利用钢结构对大地较低的阻抗通路加强TMGB的接地;
第三是施工人员在TEF内做一个与交流电力盘的等电位连接,这样可以进一步保证交流电接地与电信设施接地之间的电压相等。
为了使接地贯穿全部电信设施,可以从TMGB敷设一条等电位连接主干(TBB)导线到电信设备室,并继续延伸到三层楼面的电信室。同样另一条TBB沿着建筑物左侧敷设到各电信室。在主干和各电信室接地母线之间需要敷设分支导线,应该注意,两条等电位导线在到达最终进线点处不能分开连接,因为导线长度会影响主干导线的阻抗。
一般来说,电信室内都加设电涌防护器,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合理的设计而没有正确的安装会使电涌防护器形同虚设。所以安装中应该注意以下要点:
一是接地线的长度。施工中应该将各级电涌防护器的接地线布置的最短最直,因为不必要的地线长度会增加总阻抗,高阻抗产生的大电压降会阻碍电涌防护器的正常动作。此外,过长的接地线加上高频瞬时过电压引起的并联谐振会导致接地形同开路;
二是接地线的路径。应该避免电涌防护器的接地线拐90度直弯。试验表明:有4个直弯的连接与无直弯连接相比,电涌防护器钳制电压增加了10倍;
三是必须注意电涌防护器的接地线要远离无屏蔽电缆。因为接地线与无屏蔽电缆会产生电容藕合,从而使原来本不会因雷电损伤的电路受到扰动;
四是最好采用多股绞线而不要使用单股铜线做接地线。因为多股绞线的表面积大,对电涌的阻抗较小。
4.2 发电机的接地
1)接地系统内发电机的接地,这种接地方法有两种方案,分别用图3、图4表示:
对于图3所示方案,建议采用四极自动转换开关,即ATS,施工时可在系统内安全的装用多台发电机。注意安装时中性线到接地线环路在四极ATS处断开。如果发电机中性点接地而采用三极ATS,则会形成并联的接地线一中性线环路。
图4所示方案采用了三极ATS,发电机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线与接地环路是断开的,这就需要安装时按线间电压值来标定ATS,并且按满载电流选择中性线,调试时要求仔细调整继电器的协调配合。如果将发电机中性点也接了地,则会构成接地线一中性线环路,从而导致中性线电流分流到原来不通电流的接地线和接地继电器。这时,即便系统内没有出现故障,也会因为接地继电器动作而使电源总断路器或发电机断路器跳闸。
2)多台发电机的接地。如果配电系统内分散安装了几台发电机且有各自的ATS,那么接地时可以按独立的发电机单元处理。如果发电站有多台发电机并联运行且经过一台或多台ATS给一回或多回线路供电,那么施工时可以把这些发电机的中心点接到共用的接地装置上,如配电盘接地母排、接地网、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或建筑物的钢结构上。安装时注意要在发电机出线端子处接地,同时将避 雷器安装在发电机出线端子处且接地线要尽量短和直。
图 四
5.接地故障泄漏电流的监测
随着智能化建筑的增多和工业设备性能的提高,设备安装工程中对接地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对于对接地要求高的建筑物和设备,应当注意对接地故障电流的监测。
监测故障电流的方法是让相线和中性线穿过一个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用于检测相线和中性线电流的瞬时向量和。如果系统内没有对地泄漏电流,电流互感器检测出的电流和应该近似为零。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则电流差会通过中性线。
监测故障电流的方法视电流互感器的安装位置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1)监测含有中性线的主干回路。对只有很少几台设备的小型电气系统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是对于大型电气系统需要装多个电流互感器,否则难以查找故障点。
2)监测变压器中性点到总接地端子板间的电流。这种方法是直接监测泄漏电流而不是相线和中性线的向量和。
3)监测参考接地线上的电流。这种方法用于监测有专门参考接地线的电气系统。采用这种方法,装在参考接地线上的电流互感器不仅可以监测泄漏电流,还可以检验接线错误、导线和与参考接地线连接的设备的绝缘等问题。
4)隔离变压器或噪音抑制变压器二次回路的监测。这种方法可以监测可编程控制器和其它敏感电子设备的绝缘水平、接线有无错误以及二次回路上是否存在故障。
篇6
【关键词】PM系统 县级供电企业 管理提升
PMS2.0系统的上线应用是对电力企业生产运维管理模式的一次变革,是供电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升的一次契机。特别是对管理水平本来较为落后和散乱的县级供电企业来说,更是带来了一次管理水平的飞跃。
1 依托PMS2.0系统实现图数一体化建模,构建企业级电网资源中心,贯通运检核心业务
PMS2.0系统依托电网GIS平台,实现了电网设备图形和设备台帐的一体化建模,并通过设备铭牌建立了设备图形和设备台帐的关联关系,实现了电网的拓扑联通。避免了设备图形、台帐命名不统一的问题。使得设备台帐的管理更加准确和规范,减少了由于设备名称不统一引发的误停和错停的机率,提升了设备运维的管理水平。
依托PMS2.0平台实现了设备现场与数据台帐图形的统一,并将PMS2.0平台的数据和电力企业多业务平台实现共享,推动了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通过数据的共享,实现了生产业务数据与营销业务数据的融合,通过这种大数据的融合,能够更好的反应出设备现场的运行状态,从而为设备的状态检修、检修策略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使得PMS2.0系统的辅助决策分析功能的上线应用成为可能。
2 深化设备的状态检修流程,提升运维检修计划管理水平
深化以状态检修为核心的运检业务,完善以提高设备可靠性为目标,以在线监测和带电检测及运行环境信息为支撑的设备状态评价和检修策略体系,支撑运维管理优化。
设备的状态检修是在设备状态评价、状态监测、寿命预测和可靠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设备状态和分析诊断结果,安排检修项目和时间,并主动实施的检修。状态检修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检修工作,节约工时和费用,使检修工作更加科学化,避免了检修的盲目性和人力,物力的浪费。状态检修模式和原县级供电企业的检修模式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有的老员工都无法理解,设备明明在现场运行的好好的,为什么就到了需要检修的时候了呢?这种检修的理念彻底打破的设备不坏不修的传统检修模式。带来了县级供电企业检修管理工作的变革。依托此理念和在线监测、带电检测技术我们能更好的掌握设备现场的运行状态,设备的实际健康水平,从而更科学的制定检修策略。在设备未达到警示状态时,我们可以不安排或错后安排检修工作,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停电,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水平。PMS系统检修业务的管理便是以设备的状态评价为依托以状态检修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依托与调度、营销各个专业系统的数据共享和融合,使供电企业的管理者能时时的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正确制定检修策略和确定检修时间,避免了检修工作安排的盲目性,提升了电网的运行服务水平。
3 通过设备帐卡物联动,检修工单成本归集,实现设备运维精益化管理
县级供电企业与一般企业不同,在固定资产上具有资产规模大、价值高、资产结构和分类复杂、分布地域广泛、变动频繁、更新快等特点,而且资产的生命周期比较长,一项电力资产完整的生命周期历经规划、设计、建设、购置、运行、维护、直至退役报废,市静安跨度大多在十几年甚至数十年以上。但是受到传统管理思维习惯的影响,县级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一直采取基于职能部门分工的“条块化”、“分段式”的粗放、落后的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已严重阻碍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目标的实现以及资产保值增值、经济效益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原始资料不完整,基础数据不健全。
(2)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固定资产帐卡物不符。
(3)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地下。
(4)固定Y产存在闲置状况。
(5)经营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未严格区分。
PMS2.0系统的上线运行很好的解决了县级供电企业帐卡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弊端。该系统以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设备维护成本控制为切入点,实现设备资产管理精益化,推动运维管理从精细化向精益化的转变。通过PMS2.0系统与ERP系统的融合使得县级供电企业的现场实物资产与ERP系统中的台帐一一对应,做到帐、卡、物的对应统一。通过ERP系统检修工单成本的归集,关联到实物台帐资产。使得设备管理部门能更可靠的掌握各类在线运行的各类设备、同一类不同厂家的设备发生检修的次数,成本类费用发生的多少。从而为今后项目的立项、设备的选型,提供依据,做到优胜劣汰,进而提升电网的整体运行管理水平。
4 基于图形实现配网故障抢修全过程管理,提高抢修工作效率,缩短客户停电时间,提高电网优质服务水平
PMS2.0系统构建了“站―线―变―接入点―表箱―用户”拓扑网全线互联贯通的配网抢修平台,融合集成了地理信息、图形、台帐、电网实时和用户信息等资源,使得配网抢修作业实时定位到设备、客户、作业人员及作业现场,使得配网抢修业务管理延伸到现场,实现了配网抢修业务跨专业有效协同,提高了配网故障抢修效率,配网抢修时效性和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PMS2.0系统通过贯通配网营销、运检、调度业务流程,实现了配网抢修资源的统一管理,实现了客户报修流程的闭环管理,为电网安全有效运行和优质服务提供了基础保障,提升了县级供电企业配网抢修业务的管理水平。
篇7
一、跨界跨部门的利益协调功能
多年来,教育、劳动、产业等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瓶颈,不同部门、单位在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中,难免存在不同的利益需求,乃至利益冲突,需要一个介于职业院校、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等主体间的利益协调机构。职教集团的建设与集团化办学的开展,使集团各主体在合作过程中,通过多方协商,形成多方参与合作办学的更多利益结合点;政府部门可通过集团指导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等组织,协同指导与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工作,有力推进行业区域产业发展。
二、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功能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为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及相关机构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提供了一系列制度安排,按照集团章程及相关制度明确成员单位的权利义务,在不改变各成员单位原有的隶属关系、资产归属、人事关系等前提下,采取合伙性质的共建共享或合资性质的共同投资等途径与方式,在校舍、设备、实验实训条件、师资等方面,集聚各方资源推进教学建设,共同使用资源提升利用效率,不断增强集团成员对合作结果的可预知性,减少合作的阶段性与不确定性,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可有效突破阻碍我国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的体制屏障。
三、人才系统化培养的服务功能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通过强化教育、人社与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快校企合作步伐,在推进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的同时,加强在职人员技术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推进高技能人才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体系的构建:通过职教集团中高职成员院校之间的合作,畅通中高职之间的升学途径与通道,推进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加快中高职一体化培养体系的构建,从而更好地为行业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利用集团化办学的校企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进一步为企业员工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发挥作用。
篇8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090-02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提出
2014年上半年,我国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根据《规划》,到2015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将初步形成,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4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出台多项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新举措。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一达标、两优化、三提升”的发展目标和7项主要任务,提出了6项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的新机制,对加快发展广西现代职业教育做出了顶层设计。
然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论的提出虽然为我国职业院校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我国职业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发展理念相对落后,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层次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不健全等,相对于我国在2020年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打通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三大教育体系之间互通渠道的规划,仍然阻力重重。因此,视学生为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主体之一,将学生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管理理论相结合,为其制定全方位的培养方案、多层次的培训方法、交叉立体化的培训模式等,能够丰富我国教育部提出的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论。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广西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方面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缺口较大。根据相关统计数据,1999-2013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房地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年均约为10%。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行业,在国家和广西经济发展战略多重机遇叠加的政策背景下,广西建设行业的发展将会迎来又一个春天。根据广西人才网的《2013年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人才供求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建筑/工程类职位对人才需求达到28565人,位于广西区人才需求职位的第二位。而另一方面是广西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育理念相对落后、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第二,高职教育体系战略性不强。第三,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处于开始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这种反差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广西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性。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广西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3”对口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全国高考生源在2008年到达历史最高人数1050万后,已开始全面下降,且将可能延续至2017~2020年前后。种种迹象表明,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我国高校的生源将呈持续、快速下降趋势,部分高职院校将因生源枯竭面临生存挑战。作为高职院校,处在高考录取的最后一个环节,未来的生源质量必然不断下滑。因此,广西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往下以“2+3”衔接模式积极争取中职的生源,既有利于保证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也有利于实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畅通人才成长通道,保障中专层次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向高端技能型人才方向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分方向培养模式。根据调查,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岗位群有施工员、质检员、造价员、监理员、安全员、测量员、资料员和材料员。虽然,不同岗位要求的专业基础能力相同,但是,专项技能各有侧重。因此,广西高职院校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按照前3个学期完成系统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第四个学期按“志愿+就业”的原则选择专业方向进行人才培养。设立施工、内业、监理、测量、钢结构、设计6个专业方向,满足用人单位订单培养和零距离就业需求。
(三)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衔接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端技能人才,而非廉价劳动力。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往上力争向本科、甚至专业硕士的培养层次发展,探索建立包括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等的职业教育体系,科学布局,保证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多元化。因此,广西高职院校通过专升本、自考、函授等渠道积极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衔接的双向沟通桥梁,建立一套高职院校和普通院校可以开展课程和学分互认,高职院校可以与普通高等学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通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的界限,拓宽继续教育途径和空间。
(四)中外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1”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面对“走出去”的国家发展战略,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与国外院校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伴随产业走向世界。因此,广西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采用中外院校“2+1”合作办学的模式,即学生在国内高职院校学习2年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所有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雅思考试的,直接进入国外院校专业课程继续学习1年,学生完成相关课程,成绩合格者,将获得国内外认可的大专文凭;2年后,学习成绩达不到国外院校入学要求的学生,将继续在国内高职院校学习1年,学习成绩合格,将获得国内高职院校颁发的大专文凭。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的培养系统掌握国内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建筑及相关领域从事施工、设计、项目管理、预算等工作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篇9
1 工业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
1.1 科技进步对工业建筑设计的影响
当科技方面出现大的变革的时候,工业生产得到进步的同时,工业建筑设计的方向往往也会随之改变。蒸汽机发明的时候,取代了水力作为动力,使得工厂不必依河而立,从而带动工业建筑设计也发生改变;当电力取代蒸汽作为动力的时候,使得钢铁业得到了巨大发展,也带动了电力、汽车制造业的出现;在电子技术、新能源等许多能源覆盖的今天,各种工业产业更是得到了发展,出现了更多的新型产业,也带动了工业建筑的设计变革。
1.2 建材多养活对工业建筑设计的影响
当突破了泥土、石木作为建材的桎梏,工业产业的发展已不可阻挡,现阶段以钢材作为建筑主体的工业建筑结构渐渐成熟,也就使得施工的工艺变得多样化,建筑造型的设计选择也越来越多,工业建筑的设计手段以及设计理念也不断成熟进步。
1.3 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观多对工业建筑设计的影响
在发现环境污染已经影响人类生活以后,人们开始越来越注意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始减少对于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开始懂得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后世子孙在这个美丽的地球安然繁衍。这种观念的出现对于工业建筑设计的直接影响是,人们越来越注重建筑材料的使用,开始关注建筑所在地环境、气候资源,不断增加建筑利用率,减少占地资源,以避免增加环境负担,浪费自然资源。
2 工业建筑设计的新趋势分析
2.1 高科化趋势
高科化就是在工业建筑中利用更多高科技技术,使用更多高科技材料,在建筑风格上也更加高科技化。高科技材料越来越多的被利用在工业建筑中,设计理念中也出现了更多新的结构体系。这种改变形成了更多样、更灵活的建筑。建造技术的不断提高,也使得建筑占地越来越小,建筑设计也就越来越精密、自动化。以计算机控制的高科化工业建筑设计更能符合当前社会的需求,工艺更加精密,流程也更加完美。
在工业建筑的创作上,更多的表现为利用高科技材料和新型大跨度结构体系,提高工业建筑的灵活性、通用性和多样化;在技术及设备上,更多地满足生产与管理的微型化、自动化、洁净化、精密化、环境无污染化等要求;在信息技术上,建立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使工艺流程、物流、人流及信息流更加顺畅。
2.2 可持续化趋势
建筑行业种类不断增加,数量在不断增加,对于环境的消耗也越来越多,也就造成了更多的空气、水、垃圾污染,给环境带来了更多的负担。随着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所以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是必然出现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工业建设尽管建国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自己的工业体系,但由于经济上和认识上的原因,许多工厂因选址不当、设备陈旧、环境恶劣、污染严重等,极大地影响着城镇的环境质量,急待加以改造。而目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工业建筑正进入蓬勃发展期,现代化的厂房不断拔地而起,每个城市几乎都有自己的工业开发区。因此,为了自己的明天,为了不再使工业污染直接威胁人居环境,避免资源的耗费最终制约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走绿色工业之路,使工业发展自身也成为自然循环的一部分。
2.3 人性化趋势
当代工业建筑实际的思想多为形式服从功能,注重工厂类型,大部分建筑为了容纳更多材料,多数以大窗户、大空间、大的屋子架构为主,造成大部分工业建筑造型类似,设计外观单调,并不人性化。所以随着人们主观意识的增强,开始越来越注意人性化的设计,避免单调。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能造就更好的工作效率,一个单调压抑的工厂,只会使得工人难以放松,长期以往,会造成人们生理以及心理的不适,因此更加人性化的工作场所也就成为了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分前进方向。
人体功效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因此,在工业建筑空间设计上,就要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提高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质量。创造让人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亲切感的良好氛围,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最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2.4 城市化趋势
现代工业建筑中,一类占地广,基本可以达到几十公顷,更甚者可以达到几百公顷。另一类多为高新科技园区,多为包含高科技研究、商业娱乐为一体的园区。还有就是相对规模较小的建筑,多为进行工艺生产的小型建筑,所以现阶段工业建筑已经不仅仅是远离人们生活区的建筑群,更多的是围绕着人们生活的工业建筑。
从生态的角度而引发的各种环境因素的关联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紧密。工业建筑的影响己经不再局限于其独立的领域,而是关系到所在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等综合环境因素相互关联的发展整体,因而尊重工业建筑和其周围环境因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工业建筑创作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包括工业建筑的选址布局,除了要考虑如交通、劳动力、原材料来源、区域经济和规划等因素外,还要注重节地、节能、生态环保,以及对人文环境的影响等诸方面。
2.5 文化性趋势
工业建筑的文化性趋势,一方面是由于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在公众面前追求良好形象,以企业文化打造企业品牌,使工业建筑成为企业的形象代表,以物质形态来展示企业文化体征,突出企业个性,提升企业形象。从而在一些工业建筑创作中引入人文因素,开拓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则是工业建筑作为广义建筑学中的一员,在新时期条件下,对建筑审美价值和艺术性追求的新探索,也是关于工业建筑的文化性探索。
2.6 多元化趋势
科技的进步为建筑超越所在环境和地域条件的限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先进的技术设备可以保持生产空间所需的温湿度等物理指标,成熟的结构体系、建材和施工技术可应用于不同地点的每一个工厂,加上强大的现代资讯技术对于传播和复制的有力支持,使得现代工业建筑总体上呈现出全球性趋同化的发展。
篇10
“世界工厂”地位是“中国奇迹”的基础,这种地位如今是否仍然稳固?按照贸易增加值方法统计,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看上去只是承担把中间产品组装起来的角色,这是否说明中国实际上在为世界充当“廉价劳动力”?在欧美提出“再工业化”计划的背景下,“中国制造”前景如何?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从重新认识当代世界工业图景入手。
“世界工厂”概念已过时
当我们使用“世界工厂”一词的时候,实际上是以工厂为“基元”在讨论问题,即把单个工厂当作最基本的主体来看待全球的产品生产能力分布。这种角度在英国作为“世界工厂”的时代毫无疑问是对的,但用来刻画当前的中国则已经有刻舟求剑之嫌。
很大程度上,工厂(factory)已经不适合作为观察当代工业体系的基础单元。factory一词在中古英语中本意是“店”,其词义演化成“制造厂”与工业革命有关。工业革命的特征是使用机器代替手工来进行生产,使用很多机器的企业被称为factory或manufactory以区别于手工为特征的企业firm(工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大批量生产、大规模制造在工业体系中成为主流,于是大型流水线、大车间之类大规模制造的场景便成为“工厂”意象中的主要部分,这构成当今使用“世界工厂”一词时“工厂”的通常意涵。
在这种意义上,“工厂”是工业体系中的主体,输入原材料和零件,输出制成品;要生产出更多制成品,就要建立更大的工厂。说中国是“世界工厂”意思就是说中国在扮演世界最大工厂的角色,为全球生产工业制成品。这样的视角实际上是在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工业认知来看待当代工业。在这样的视角下,如果按照贸易增加值统计体系的方法来看中国所组装的零部件大量来自进口的事实,那就会产生中国只是在全球产业链中在扮演组装厂角色的看法。如果注意到一些新建的组装厂选址出现从中国转向西方国家的迹象的话,就可能得出“制造业回流”、“西方国家正在‘再工业化’”的判断。不过,在当代工业的现实图景下,这种判断需要重新思考。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制造成为现实,工业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单独拆分出来在全球范围寻找最适合的承包方,制造与设计、管理、销售等以往通常都在“工厂”内部的环节相互分离,在空间上重新划分。于是,全球离岸外包之网蓬勃发展起来。离岸外包是项目的发包方与承包方处在不同国家的外包合同,离岸外包的迅速发展使原先在一国之内甚至在一个工厂之内价值链转移到多个国家之间,成为全球价值链。以此为建立视角的基础,我们可以看到一幅不同以往的全球工业图景。
重绘世界工业图景
随着集装箱运输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迅猛发展,把产品分解为多个部件在全球进行制造和组装有了现实条件,跨国公司兴建海外制造基地的浪潮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跨国公司根据各个国家的成本状态来协调生产和分配任务,从公司和行业内部进行生产的组装活动中诞生了离岸生产和生产地的转移。而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加入全球分工体系则使一个人口超过全球五分之一的“大块头”参与到了全球工业大转移的历史进程中。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离岸外包的任务从“部件-组装”升级为可以向全球委托任何分工环节,即从货物贸易发展为任务贸易,由一国制造转变为全球制造。
在全球制造时代,整个工业过程从原材料生产到最终产品制成的各个环节如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等环节已形成了有序的全球网络。由于曾经在一个工厂内部完成的生产过程已经被分布到全球,因此“工厂”的词义也需要重新认识:现在的工厂已经不是最终消费品的生产主体,而只是全球分工网络中承担某个任务的节点,多少有点类似于“车间”的功能,世界本身才是个大的“世界工厂”,中国只是这个“大世界工厂”中最多的车间的集合。
当前,全球工业体系的大致图景可以分为设计、原材料、制造、销售四个“模块”勾勒其轮廓。
设计是生产过程的开始,而设计的出发点是市场需求,因此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地方能够提出最多的对工业品设计的要求。当前,美、欧、日等“西方发达国家”是最大的消费市场,因此最大量的工业产品也是根据其需求设计的。设计连接的是市场与工厂,要把需求表达为工厂的操作,因此设计能力与对市场和工厂两端的理解都密切相关。当前设计能力最强的仍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世界上最密集的“创新”产业集群分布在美国西海岸。不过,设计过程中最大量的工作环节也是分解为模块外包出去的,承接这种“包”最多的是中国和印度。随着中国内需的扩大,提出的需求更多,设计能力逐渐在向中国转移。
原材料的价值其实本应由制造业来决定,但与生产的全球化密切相关的过程是国际原材料交易的金融化,原材料被称为“大宗商品”金融化了之后,其价格是由交易市场与结算货币决定的,即被中间环节决定。当前掌握货币权力的金融国家在努力与资源国家联合起来向制造业国家提出更高的要价。
制造是生产过程的核心,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制造能力。理解当代制造业不可忽略的背景是“系统工程”。当代的最终工业产品其实都是系统工程产物,为了把它们制造出来所需要的“工厂”是世界这个“大世界工厂”,因此每一个具体的、传统意义上工厂的规模已经不重要。拿手机为例,为了制造一个手机的“裸机”,就需要组装数以千计的零部件,而这数以千计的零部件中的很多都有不同的可选型号,往往每个型号都是由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工厂生产的。在这幅图景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多的传统意义上的工厂的所在地。而把诸多工厂串联起来的,是服务于最终产品的“生产体系”――通常是由最终产品的品牌拥有者主导的。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的制造环节是以生产出口产品为目标的,则中国的(传统意义上)的工厂要被出口产品的品牌拥有者来分配其分工位置,而这些品牌拥有者大部分是西方跨国公司。
销售决定着制造体系“卖什么”,从而在动态地塑造整个制造体系。在当代,销售实际上越来越成为整个工业体系中的“大头”――这一点看上去不太好理解。以电子商务为例,电子商务行业销售额最高的是电子类产品,如手机、空调、电脑等,而这类产品的售后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这些售后服务提供的具体服务内容往往是制造岗位的转移,比如机械、电子岗位。因此,其工作内容其实与工业岗位类似,但在统计上从第二产业转移到了第三产业。
当前,工业生产的序贯环节――从原材料开发、转运、加工,到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的链条,即价值链已然全球化,其背后是全球信息网络的贯通和金融服务网络的衔接。曾经可以按照国界线来划分的一个个单独的产业体系,已经被全球一体化,成了全球产业链之网,我称之为“全球共同的微观基础”。
“工业生态”才是关键
摆脱建立在单个“工厂”基础上的工业认知,从系统的观点来看问题,就会看到“工业体系”才是观察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尺度。在最终产品越来越复杂的时代,往往一个产品所涉及的生产环节就有几万个,飞机这样的产品涉及的生产环节则有几百万个。这么多的环节需要的供应商也往往难以计数。一个国家能生产出什么样的产品,取决于能够协调多少个环节:协调的环节越多,就能生产出越复杂的产品。
决定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这个国家工业体系的完整性:能够生产人类全部工业品种类中的多少种。在所有的工业品中,系统集成程度最高――即需要集成的工业门类最多的是宇宙飞船,生产宇宙飞船需要集成全部工业门类的七成以上。能够生产出宇宙飞船,说明这个国家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且能够充分有效地进行协调,这样的国家实际上能够生产从最高端到最低端各种工业品。
不过,“工业体系”这个词尚不能充分表达工业能力的来源。因为“体系”是一种静态的描述方式,难以传递“活跃度”方面的信息。因此,我主张用“工业生态”(industrial ecosystem)一词代替“工业体系”,以说明工业不仅是个系统,而且是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活性”非常重要。
使用“工业生态”一词,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中美工业现在的差别。2011年2月,奥巴马总统曾经问乔布斯:能不能在美国建苹果手机生产线以解决就业?乔布斯回答说:技术上来讲完全没问题,但需要8000多名工程师,在美国招募这么多工程师至少要9个月时间,但在中国只需要两周,这就决定了生产实际上只能在中国进行。
这个例子可以说明从“生态”角度来理解工业体系“活性”的重要性。美国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由于多年的工业外移,已经失去了大量中低端环节,工业体系的“活性”大大降低。这一方面与工业中大量环节流失,剩余的部分难以“连缀成网”有关,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掌握技术的人员没有一直处在不断工作的团队中的话,要想重新“找回状态”也很困难。
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的“工业生态”相当富有活力。这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密切相关:大部分工业岗位就业人员都处在“有活干”的状态。
“工业生态”不仅与工业生产体系有关,与人口、消费乃至社会、文化都密切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劳动人口年龄在上升,但劳动经验或者叫做人力资本也在积累。随着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发展,当代工业越来越不需要低人力资本的简单劳动力,但越来越多地需要富有工业经验的劳动者。因此,中国的“人口红利”并不会消失,而是会转向,转向更为复杂的中高端工业产品方面。
正如一套自然生态系统难以转移一样,一套工业生态也是难以转移的。西方的工业基础之所以会大量转移到中国,是因为中国具有适合承接现代工业的“土壤”,而这种土壤的存在,是有苛刻条件要求的,比如工业基础设施水平、劳动人口的知识水平、社会组织能力等。有一个被广泛引用的案例: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芯片制造商想设立一个海外工厂,备选厂址分别在当时力推工业化政策的非洲某国和中国苏州。在非洲某国招募的工人是从技术学校成批招入的毕业生,而在中国苏州招募的工人则尽是受教育年限较短的家庭妇女。结果,培训期过后,非洲某国的工人合格率不足一半,而中国的工人合格率高达98%。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而生产线上用镊子,对手部动作的要求近似;并且,苏州的家庭妇女在家里的主要活计是绣花!较高的科技基础教育水平和社会组织能力使得中国的工业生态难以被其他一些发展中人口大国如印度、巴西复制。因此中国的工业事实上很难“移出”,只是会“外溢”――即中国的产业体系向境外扩张。
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升级
中国目前正在努力扩大内需并推进产业升级,这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发展需要依靠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即新的技术或商业模式带来的生产与消费过程的重组。创新从哪里来?新技术或商业模式从来不是在真空中冥想得来的,而是从解决现实问题、满足实际需求中得来。如果这个国家的生产链条主要是服务于国外订单的,当然所做的主要也就是在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而根据这些需求进行产品设计的主导方当然也就是国外公司,于是这个国家的熊彼特式创新必然会不足。要想在创新的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就成了前提。
把创新建立在国内市场基础上,就需要进行产业升级。要把需求表达成产品并且卖出去,就要有设计能力、价值链构建能力和分销能力为支撑,而这就是涉及到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问题。
“第三产业”的概念最早在1935年提出,当时的产业背景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工业”可以比较清楚地等同于“制造业”,因此“第三产业”也可以比较清楚地按照“不是农业也不是工业”的标准被区分出来。但在当代这种区分却明显过时,因此,当代的“第三产业”需要分成生产业和生活业来看。其中生产业包括金融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高技术服务业、设计咨询、工程咨询服务业等,很多都是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这种分离是怎么发生的呢?这实际上就是“产业升级”的过程。比如说,要生产更为复杂的产品,可能就需要使用数控机床,而数控机床的关键是编程,编程工作可能会被外包给专业公司,在统计上,给机床编程的工作如果是由独立的公司来做的,就算做第三产业。
在全球共同的微观基础上,产业发展趋势是“体系越来越庞大,主体越来越精巧”,即就整个价值链而言,系统化程度越来越高,系统规模越来越大,但系统中的大多数企业会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只做某一项精细分工的企业会越来多。在拥有高度现代化的制造业体系的日本,制造业企业中约四分之三是1~9人企业,而299人以下企业占全部制造业企业数的99%,这是因为其分工网络高度发达,大多数企业都在大企业为核心的分工网络中承担某个细分环节。
中国的产业升级必然会带有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升级特征。而第三产业的创新则会体现为生产网络组织结构的创新或者具体环节的技术升级,而这些都是“实验室”意义上的行为。因此,中国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从“世界制造车间”向“世界实验室”升级。
只有朝着“世界实验室”方向升级,决定产业体系水平的两个根本性支撑因素:品牌和金融才能真正发展壮大起来。品牌曾经是产品生产者的标签,但在全球价值链时代,跨国品牌拥有者的角色已转变为价值链的规划者与管理者。只有发展壮大自己的品牌,才能在全球价值链中拥有主动地位。品牌的壮大需要多种要素的协力,而其中最关键的是实验室中的创新。现代金融体系是全球价值链的“地基”,没有现代金融体系把地球上连接为一体,全球价值链不可能建立。而金融本身的发展壮大,需要的是这个国家的实验室提供能够带来“破坏性创新”的产品。美元的地位离不开“美国创新”的支撑,同样,人民币的国际化也需要“中国创新”的助推。
下一轮产业革命?
西方的“再工业化”与“第三次工业革命”会改变全球工业格局,使制造业回流并削弱中国地位吗?这需要从“再工业化”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涵来分析。
所谓“再工业化”,其依据是西方国家一些新建的工厂。但这些新建的工厂其实是现有的全球工业体系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而非新的趋势。现有的全球工业体系朝着“体系越来越庞大,主体越来越精巧”的方向发展,其后果之一便是“就近组装”――在销售地附近组装。由于产品越来越复杂,以及组装环节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因此离岸组装再运到销售地,会越来越不如在销售地附近组装节约成本。仅通过西方国家建立几个组装厂来判断“再工业化”是极其不充分的。西方国家能否“再工业化”的核心问题是其“工业生态”能否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水平,而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一种概念炒作,其支撑论据大约有三:3D打印、自动化、能源革命。但仔细分析,三者“忽悠”的成分都远大于实质内容。
3D打印根本不可能支撑新的工业革命,这是由其原理决定的。3D打印是增材制造,是把材料“堆积”成型的,这就注定了其制成品的材料强度有很大问题,并且难以克服。3D打印的优势其实只在于复杂物品的成型,这对设计环节很有用,但仅靠设计环节的改进是不能带来全产业链的颠覆性创新的。何况中国的3D打印技术并不落后。
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是全球工业的共同趋势,西方媒体论证自动化能带来“再工业化”的理由是可以减少劳动人口方面的劣势。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自动化其实并不节约人力,只是改变人力的用途而已。自动化会减少直接加工零件的工人,但却增加编程和调试岗位数量,综合算下来减少人员数量有限。并且,要想能让机器人完成生产动作,需要由精通生产动作的人来编程。在全球大部分最基础的工业环节都在中国进行的世界上,精通生产动作的人都在哪里呢?
- 上一篇: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
- 下一篇:公司全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