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设计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防教育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166-02
近几年我国所有的高职高专院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法教学模式已成为课程改革的最佳选择。将这一改革成果很好地应用于教学之中,快速提升每个学生的职业能力已成为每个课程改革者最大的心愿。然而,现实的教学条件与理想的教学条件总是存在着各种差距,这就使得许多老师无法将设计好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直接用于实际教学之中,以致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的部分课改成果不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实施现状
目前,有的学校教学设施投资力度大,完善的实践教学设备和一体化教室能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有的学校将传统的教学安排也按课改需要进行了改革,即将一学期的几门专业课程按一门课学完之后再学下一门课程来安排教学时间。这样做虽可实现按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但学生由于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短时难以适应改革后的教学;同时任课老师需连续满负荷工作。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绝大多数院校目前还是只有部分专业课程完成了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设施还不能满足课改的需要,教学安排还是传统的。所以,教学改革需要改变观念,需要结合实际,更需要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案设计的探索
《配电线路施工》教学团队的老师经过近三年的反复实践、反复讨论、不断改进,发现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即使没有一体化教室(甚至教室与实践场所距离也较远),在传统的教学安排下,还是能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得很好,学生的能力也能得到应有的提升。只是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改观念,将学生引向教学的主体地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习惯于既主导,又主演,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坐到了被动接受的观众席位。长此以往,学生的惰性被一天天养成,思考的习惯没了,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就没了,更不用说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老师焦心,学校担心。而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查资料,解决问题,做计划,并进行实施,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只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因此,处于主导地位的老师首先需先改变自己的观念,站对自己的位置,学生才会有可以训练能力的位置可站。其次,老师应将精力放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上:设计好每一学习性工作任务的活动方案;组织好每一学习任务的实施过程;充分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潜能;用情、用心来启发学生,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努力训练自己的各项基本能力。如:在任务引入时,老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课前需通过各种渠道――班主任、上届代课老师、学生问卷、与学生座谈、与班干部聊天等了解清学生的心理),设计出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想知道的),又能顺理导出完成任务的目的和意义的问题。在资询环节,教师应为学生顺利完成任务而设计出既必要又充分,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90%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引导问题。给学生成就感,让学生找到自信。在整个课程中,教师所设计的引导问题还应该是能逐渐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媒介。在决策环节,老师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启发学生进行人员分工,让每个学生在后期的实施阶段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总之,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当中,老师是导演――主要把控活动方向、进程和安全,启发学生寻求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协助学生成为事业上的赢家。学生是演员,是学习任务的实施者,查资料,自学相关知识,独立完成引导问题,与同学讨论问题,与老师探讨问题,独立编写任务实施计划,与同学、老师探讨任务实施计划并做出最后的决策,按计划完成任务实施并及时进行总结。在任务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各就其位,各谋其职。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启发技巧、尽最大努力地激励学生,让学生也能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牢记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所以,学生能做到的老师最好不要开口;通过启发、点拨学生能做到的,老师最好不要多言;通过演示学生能会的,老师最好不要手把手地教。老师一定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且让学生知道老师是相信他的能力的。给学生自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钻研的时间和体会总结的时间。只要不涉及安全问题,则绝不能怕学生错,只有出错,学生才能知道为什么不能那么做。
2.多用心,给学生一个适应的缓冲过程。由于高职学生大都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仅适应了被动接受学习而不太愿意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所以,学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变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是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缓冲过程,同时也需教师耐心地启发和引导。如果操之过急,则会触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以不会来抵制一切。所以,经过多次的试点之后得出,进行课改,不能急于求成,需在前后转折间用缓冲曲线来衔接,凡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考虑学习任务难易程度的同时还需考虑学生的适应性。例如,我们学校的教学安排是传统的,教室也与配电线路实训中心相距较远,但安排有两周集中实训时间。因此,在设计《配电线路施工》教学计划时(该课程共3个学习情境),虽然学习情境一是本课程中最简单的,但我们安排了总课时近一半的课时,因为老师要由多讲慢慢过渡到少讲;学生要开始尝试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学习情境二是本课程中难易居中,但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老师需要讲的变少,故安排了总课时的1/3课时。学习情境三虽是本课程中相对最难的部分,但学生已基本适应,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老师需要讲的更少,故安排了总课时的1/6课时。教学过程中的任务实施环节,则将完成任务所需时间在2小时内的关键技能放在课程教学计划内,其他任务实施环节则都集中放到实训周来实施。虽看似每一个任务的完成过程被拆分,连续性受到一定影响,但任务实施过程中的连续性和效率却得到提高(这其实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是相一致的,任何一个工程单位都会为尽量缩短在条件艰苦的现场施工的时间,而做好充分的施工前的各种准备工作,且为减少来回路上的时间,一旦进入现场施工现场都是要连续工作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用心观察,根据学生的表情反应随机应变,一开始一定是选学生想知道的问题来问,这样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没自信的学生要找他能答出的问题来让他来答;对于自满的学生则要选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要让他必须在老师的启发下才能回答正确;对于学生感觉茫然的问题,老师则要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地分析讲解。同时还要能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出下一个问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思考,开始分析、判断。对于通过分析已有结果的答案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说出来,让学生体会成就感。老师也应及时对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杨,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老师在最后归纳总结时要让学生知道只要努力,任务还是很好完成的。在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开始思考之后,老师便可慢慢地让学生多做。
3.多用功,尽最大努力改善教学条件。(1)建设一体化教室。实施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最佳条件是一体化教室。然而在一体化教室还没能建成之前,多努力、多用功,也是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大部分学校而言,现有的条件距一体化教室的条件相差也不是很远。如:①多媒体――每个学校都是有的,老师可用它来讲课,学生也可随时用它来上网查资料,看相关的现场教学视频、现场操作视频;②工器具材料柜――只需在教室的一角立一柜,将一些简单的工器具、材料陈列其中,上课时即可在需要时就能及时拿来出来演示,使问题变得形象、直观,更利于学生的理解;③图书角――同样,只需在教室的一角立一书柜,将所需的图书资料搜集于此,学生便可在资询环节进行查找学习。只要愿付出,慢慢地一体化教室也就会逐渐建成。(2)开发模拟训练软件。模拟训练软件的应用,可使实际操作时更安全、更规范,效率和效益更高。特别是像配电线路施工这种训练危险度高、耗材成本高的课程,则显得优为重要。课程组成员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发了模拟训练软件之后,学生便可随时上机训练,没有安全之忧,不需老师监护,且不需要高成本材料的消耗,最关键的是学生能在模拟训练软件的引导下,抓住任务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点及其操作技巧,掌握任务实施过程中危险点的预控措施,养成标准化作业的习惯。后期再进行现场实训时,学生明显比没进行过模拟训练的学生要自信,做事的条理性更强,操作起来也规范得多。在安全方面学生还能做到相互提醒、监督,学生完成任务的成功率提高,耗材成本降低,学生、老师及学校多方受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要老师们能抓住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的核心――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找准自己的位置的同时将学生也能引导到正确的位置,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同时,遵循教育的成长规律和职业的成长规律以及适应性规律来进行教学改革,则学生不但能接受,且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也会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李学锋,熊熙,刘建超,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2
关键词:国防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评估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3-0082-03
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也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高校国防教育的深入发展,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逐步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质量,使得国防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改革,真正实现“国防”和“育人”的双重目标,成为一种迫切需要。
一、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取得的成就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摸索出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且行之有效的办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初步构建了国防教育课程体系。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先后多次调整和修改了《普通高等院校军事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需要的教学大纲,确立了以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教学为主线的课程教学体系。
2. 形成了符合实际的集中训练模式。采取了基地集训、部队帮训、学校自训等多种军事技能训练形式,有利于学校自主进行军事课教学和开展国防教育活动。
3. 大部分高校把军事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为大学生成才创造了一个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特殊锻炼环境。培养了学生顽强的作风,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力。
二、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要求相比,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教育目标不明确,影响了国防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
高校国防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我国《兵役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对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学生,再进行短期集中训练,考核合格的,经军事机关批准服军官预备役”。这就是说,把学生军训作为“履行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与《兵役法》相应的《预备役军官法》也明确规定了军训在“育人”功能之外,还有“储兵”的功能。然而,在高校国防教育实践中,大部分高校对国防教育并没有从上述两个目的加以引导,而主要是从便于大学生管理的角度来考虑国防教育,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增强组织纪律性以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上,对于学生掌握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情况重视不够。在军训日常管理中,高校偏重于培养学生的遵规守纪意识,而不是国防意识的提高,致使高校国防教育存在“重学校目标,轻国防需求”的问题,影响了高校国防教育功能的发挥。
(二)国防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重集中军训轻理论教学
高校国防教育包括军事理论教育和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教育既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思想教育,又包括国防历史、国防法规、国防科技、国防环境等方面的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既包括以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为主的军事技能教育,又包括以《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和《队列条令》为主的行为养成训练。如此丰富深厚的教育内涵不是对新生入学的短期军训所能覆盖和实现的,必须有一整套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来统领和支撑。但现实情况是,虽然大部分高校把国防教育课程列入了教学计划,并没有把国防教育课程提升到学科的高度来管理。教学形式相对单一,重集中军训轻理论课教学,厚此薄彼现象突出。各高校将人力、物力、财力仍然集中在军事技能训练上,军事理论课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佳。
(三)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的力量
基于教学资源的限制,目前大部分高校采取上大课的形式进行授课,内容枯燥无味,满堂灌的现象严重。部分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热情不高,案例教学、研究型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这种纯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参与性和互动性差,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虽然大部分教师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学,摆脱了“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老路子,但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媒介的力量拓宽教学新途径。
(四)缺乏科学的国防教育课程评价机制
目前许多省市开展了对国防教育课程的评估,但在评估体系的设置上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评估照搬其他学课的教学评估体系,尽管看似合理,但没有考虑到高校国防教育课程自身特点与规律,影响了高校军事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其次,对评估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从促进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考虑,采取应付的态度,为评估而评估。第三,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估主要依靠运动式、突击式的评估,缺乏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存在较多弊端。第四,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五)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军事教师队伍不稳定,军事教师短缺,有的高校军事理论教学甚至完全依赖于从外单位聘请兼职教师或派遣教官。而不少高校虽有专职或兼职教师,但其成员构成较为复杂,有军事素质无教学经验,达不到规定学历的复转退军人;有较高学历、未经过军事素质训练或培训的教师;而真正具有高学历、高军事素质、称职的高校军事教学人员很少,难以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
三、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改革方向
为了使普通高校国防教育顺利开展,最大限度发挥国防教育的“育人”和“储兵”功能,针对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国防教育势必需要在教学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估机制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明确教育目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并举
教育目标就是指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标准,即培养人才的方向和规格。普通高校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国防教育目标体系,才能有效指导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保障教学质量。在确定国防教育目标时既要考虑国家利益,也要兼顾大学生的个性,坚持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并举。
1. 通过国防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增强国防意识,提升公民素质;培养国防精神,提升政治素质;影响行为规范,培育品德素质;增进体质,促进全面发展;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健康心理。
2.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需要高技术人才的参与和指挥。而对人才的培养,单靠军队院校在数量上和层次上是无法满足的,还必须依托普通高校来培养。实践证明,挑选接受过国防教育的大学生入伍,能够带动基层部队学习新技术、掌握新装备,增加部队战斗力;能有效改变兵员结构,提高军队素质,对加快我军科技强军、走精兵之路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实现高素质人才向高素质兵员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后备力量建设的必由之路。
因此,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必须坚持以育人为基础,以国防为本位,真正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双重目标。
(二)完善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确立其学科地位
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教学已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但是现有国防教育课程建设仍存在不足,根据国防教育目标,必须建立更为完善的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和发挥国防教育的功能。
首先,需要大力开展国防教育学科理论研究。通过学科教育,创建学科理论队伍, 通过科研活动锻炼师资队伍,提高学术水平,通过学科理论研究,创立国防教育课程理论体系。其次,在原有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必修课基础上,增设国防教育选修课。比如开设“高技术与现代战争”课程,介绍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重要性及其对我国国防建设的机遇和挑战;开设“孙子兵法导读”课程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我国深邃灿烂的军事思想。此外,有必要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确立国防教育学科地位,使国防教育的课程建设和师资建设能找到学科依托。
(三)实现教学方法创新、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打造网络教学平台
在国防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课堂教授方法以外,辅之以案例教学法和研究型教学法,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度,提升国防教育的实效性。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也为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拓展了新的途径。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直观性、互动性和时效性等特点,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高等院校可以建立国防教育网站,将课程内容全部上网,使学生课后仍然可以自主学习教学内容,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使国防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此外,高校可以以国防教育网站为依托,拓宽国防教育内容,宣传国防教育法规、国防历史知识、国防动态等内容,实施全方位的国防教育;再者,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辐射力、互动性和参与性,针对国防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引导和发动学生进行讨论,及时为学生进行释疑解惑。
(四)建立健全国防教育课程评价机制,促进国防教育质量提升
建立健全国防教育课程评价机制,是高校国防教育高效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
首先,国防教育评价机制应该紧紧围绕“育人”与“储兵”两个目标来建立。
其次,国防教育评价机制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国防教育评价机制应该是一个全过程的评价考核机制,包括教师备课、讲课、训练,学生听课、考试等各环节。确保每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才能保障最终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之,有必要把国防教育质量列入高校素质教育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由专家、教授组成的评估小组,深入检查和科学评估高校国防教育质量,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消除过去那种依靠运动式、突击式的教学质量评估,不断推进高校国防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国防教育实施的关键
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为高校国防教育开展提供人才保障。首先,高校有必要引进具有博硕士学历的高端专业人才充实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提升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能力。其次,高校有必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加强对现有师资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既可以派遣专业教师去军事院校深造,也可以聘请军事专家教授来校进行师资培训,同时积极鼓励在职教师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提高国防教育专业教师的业务技能和水平。第三,在现阶段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应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走“专、兼、聘”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科知识的更新和交流,尤其是聘请的部队院校的教师会带来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使专职军事教师从中受益。“专、兼、聘”三者相互融合,对军事课教学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双重目标,我们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以及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这也需要国家、社会以及学校给予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怡华,叶欣. 高校“五位一体”国防教育体系的建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15):19-20.
[2]陆华.构建立体化军事课课程体系,实现国防教育全方位育人功能[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2011,15(4):91-93.
[3]龚彦忠.关于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4(11):19-20.
[4]问鸿滨.立足课程建设推动高校国防教育发展[J].社科纵横,2011,26(4):156-157.
篇3
关键词: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效果;探索
食品机械设备是食品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保障,对食品加工过程中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量消耗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和掌握食品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特点等是食品工程领域科学研究与产品开发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对于以工艺为主的食品专业的本科生来说,了解食品机械与设备十分必要。
食品机械与设备这门课程是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任务是:归纳与阐述食品工业中典型食品机械的结构原理、性能特点、适用范围和设计计算,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科学设计与合理选择食品机械的初步能力,为今后从事食品工厂的设备选型、管理、以及利用已有机械设备开发新产品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然而,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内容繁多且抽象、枯燥,需要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结合,要求学生有很强的空间想象与工程实践能力,这对缺乏机械设备感性认识的食品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相当的难度。因此,怎样从课程特点出发,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课程教学目的是任课教师的当务之急。所以,笔者结合自己授课经验,从上好第一堂课、采用启发式教育、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和增强学生自学能力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上好第一堂课,全面科学地阐述本课程特点及地位
上好第一堂课能提高学生学习食品机械与设备这门课程的兴趣。教师要用生动的实例,向学生讲解食品机械在食品工业的作用及地位,强调食品机械设备的应用与先进程度是食品加工能否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关键;讲述食品机械的制造水映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讲述食品机械设备与食品加工工业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我国在此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异;新技术在食品机械设备中的应用,以及我国食品机械与食品加工领域所面临的巨大商机……让学生明白现代的食品加工机械已经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并且新技术还在不断地被应用于各种食品机械之中,这样会激起学生学习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兴趣,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增强感性认识
教学模式可分为启发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它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起点,科学地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主动实践,以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形成一定的观点。与“注入式”相比,它从灌输知识为主转变到以开发智力和创造力为主。笔者在每节课前,都会先提出本堂课所讲述的机械设备的使用目的,让学生形成对该主体的总体概念,回顾之前学过的工艺学知识并思索其如何应用;接着讲解这类设备的分类和原理,明确概念;再者就是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拿出具体设备模型,讲述其结构与工作过程。学生会积极思考和配合,并能主动地联系相关的食品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增强感性认识,从而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给学生讲授课本上的内容外,更多是要结合当前该领域发展情况及就业形势的需要,为学生补充大量新内容。另外,大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地方经济,因此,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授课内容也要与地方食品工业发展特色相一致。所以,在做好基础内容讲授的同时,要补充一些本地区较多的食品加工形式常用的机械设备,这样让课堂更加生动同时也会使学生的收获更多。
与传统的授课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因其直观生动、声像兼具、信息量大等特点而成为备受推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食品机械与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等相关信息知识以视频、flash等更容易理解的形式进行讲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各种食品机械相关网站建设的图文并茂,有的甚至还有动画,如食品机械网、食品伙伴网等,这些网站的建立为学生理解食品机械的结构、用途、使用方法带来很大的帮助,可以让学生在网上同步学习,同时也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资料库,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参加工作奠定基础。通过上网,学生还可以了解到食品机械的发展现状和最新技术,扩大视野,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到目前在食品工业中主流设备构造及工作原理等相关知识。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食品机械与设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平时对各类食品机械接触很少,在接触该门课程之前,只有一些机械制图知识,几乎没有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基础,很多学生看不懂设备结构图,所以学习这门课困难很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势在必行。
第一,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进入实验室的机会,尽可能多地主动观察和了解一些仪器设备实物,联系理论所学,掌握其构造及其工作原理,并能找出其优缺点。第二,在理论授课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时机给学生布置动手作业,让学生利用身边可用的废弃物,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出相应机械设备模型,并向所有同学进行简单汇报,评出优胜者给予奖励,增强学生成就感和自豪感。第三,加强与不同类型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加大投入,创造机会,让学生利用课程实习和参观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走入生产第一线,直观地去了解什么是单元操作、什么是生产线、单个设备和整个生产车间的关系,掌握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及选型要求等相关知识。
五、培养学生自学和面对公众的能力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快,竞争压力大,因此培养学生自学和面对公众的能力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把一些较为简单的章节让学生自学,并指出该章节的重点及难点,要求学生参考相关资料,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在下一堂课中占用很少的时间讲授给其他同学,之后笔者在肯定这名学生的同时会对章节内容进行补充。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给了学生很大的自学空间,同时还锻炼了学生面对压力、面对大众时的心里承受能力。这样的小插曲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逐渐养成了自学及查资料的良好习惯。
六、结语
本文从提高教学效率出发,以创新的教学理念为支撑,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利于课程学习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并对食品以及相关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段续,朱文学,等.食品机械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探讨[J].科学教育,2009,(26):201-203.
[2]李志刚.食品机械与自动化控制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19):346.
[3]叶盛英.浅谈“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教学方法[J].广东农机,2002,(01):31.
篇4
【关键词】模具设计与制造;ProE;课程仿真;软件教学;教学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社会需求对于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对职业素养、学生个人能力要求的提高,为了响应教学改革的相关要求,必须依托现有教育资源,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虚拟仿真与具体操作相呼应的教育模式。通过开展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与教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教学研究和改革,坚持高教学应结合专业实际、岗位需求的理念,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广大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
1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目标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动手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能熟练的运用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加工工艺原理、材料科学以及CAD/CAM/CAE软件,熟练掌握模设计软件,具有较强的模具制造工艺编制的能力以及对磨具生产制造设备的熟练操作,具备模具设计、制造、装配与调试的能力。
2 基于ProE虚拟过程的专业课程仿真与教学实践
2.1 Pro/Engineer简介
Pro/Engineer操作软件是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TC)旗下的CAD/CAM/CAE一体化的三维软件。Pro/Engineer软件以参数化著称,是参数化技术的最早应用者,在目前的三维造型软件领域中占有着重要地位,Pro/Engineer作为当今世界机械CAD/CAE/CAM领域的新标准而得到业界的认可和推广。是现今主流的CAD/CAM/CAE软件之一,特别是在国内产品设计领域占据重要位置,Pro/MOLDESIGN是Pro/ENGINEER的一个选用模块提供给使用者仿真模具设计过程所需的工具。这个模块接受实体模型来创建模具组件且这些模具组件必然是实体零件可以应用在许多其它的Pro/ENGINEER模块例如零件装配出图及制造等模块。由于系统的参数化特性当设计模型修改时系统将迅速更新,将修改反映到相关的模具组件上。
2.2 典型的Pro/MOLDESIGN过程
在Pro/ENGINEER中创建模具组件,将包含某些或所有以下的步骤。
(1)创建或叫回设计模型。在 Pro/ Engineer 中,毛坯设计可以利用装配的方式,将预先设计好的工件装入模具模型中;也可以利模具模型创建自动创建的方式,在模具模型中自动创建毛坯;当工件的形状比较复杂时,用户还可以利用手动建模方式来创建毛坯,根据建模的复杂程度选择适合的建模方法。
(2)进行拔模斜度检查或厚度检查以确定零件有恰当拔模斜度可以从模具中完全退出或确认没有过厚的区域以造成下陷。
(3)叫回或创建工件(workpiece)这个工件是用来定义所有模具组件的体积而这些组件将决定零件的最后形状.如果需要选取适当的模座。
(4)在模具模型上创建收缩率。收缩率根据选择的形态可以等向(isotropically)或非等向(anisotropically)地增加在整个模型指定的特征尺寸。
(5)加入模具装配特征形成流入口流道及浇口。这此特征创建后将被加到模具设计中且将从模具组件几何中被挖除。
(6)定义分模面及模块体积用来分割工件形成个别的模具组件。
(7)抽取(Extract)所有完成的模块的体积将所有的曲面几何转换为实体几何形成实体零件在Pro/ENGINEER其它的模块中使用。
(8)填满模具槽穴来创建模型。借着利用工件的体积减去抽取的模具组件的体积系统就能以剩下人体积自动创建模型。
(9)定义模具开启的步骤及检查干涉如必要就进行修改。
(10)依需要装配模座组件.这些模座是标准的模座零件可由诸如HASCOA及DME等供应处取得系统将它们与模具模型一起显示。
2.3 教学实践
运用典型模具设计与制造案例教学、分组讨论、上机实习等方法实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仿真与教学实践的完美结合。
(1)软件教学
软件教学是教学实践的基础部分,针对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特点,熟练掌握ProE参数化造型、参数化设计的基本概念; 掌握如何使用Pro/E捕捉设计意图,了解在协作工程环境里成为一个集成部分,了解Pro/E的应用模块。依照Pro/MOLDESIGN的具体步骤,通过简单的案例分析使得学生对于Pro/E软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循序渐进一次增加案例难度,使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要领。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依托学校图书馆、机房等优势资源提升能力,通过典型的具有实践性的任务,让学生从设计流程、设计检查、加工工艺到设计评价的全过程中稳固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任务的合理配置,使得学生全身心投入,主动探索,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结合可以很好的达到软件教学的目的,及时的进行教学评价与探讨,从中分析问题,激发广大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软件学习的积极性。
(2)分组讨论
Pro/ENGINEER强大的功能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定期展开疑难问题的分组讨论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分组讨论集思广益,激发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学生可以围绕设计步骤中的某一步展开讨论,也可以是针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快捷操作技能的交流,在课堂上开展学生互查课外作业的活动,使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储备知识站在老师的角度进行模具设计的评价工作,可培养并提高思考能力、阅读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协作能力,使专业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3)上机实习
课程仿真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最大限度的直观化和可视化,课程仿真与教育实践的结合部分即是上机实习,模具设计及制造教学实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但是也不可忽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上机实习的课堂,教师从讲台走向一对一的辅导,同时学生也转变了角色,从理论课堂的被动接受转换到主动探索、不断实践。为最大限度的发挥上机实习在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中的终端作用,要减少专业教师干扰,将讲授材料、演示过程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展现出来,最大限度的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时间,通过典型模具设计任务、典型模具设计学习目标的实践,进一步加深学生基于ProE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能力。
3 结束语
为了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必须打破常规,依托现有优势资源,综合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将先进的设计理论、设计软件代入课堂,是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虚拟工作过程的仿真课程提前认识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应充分利用所掌握的有关数学、力学以及材料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通过运用国内外先进的 CAD/ CAE/ CAM集成技术软件来进行模具结构设计教学和模具制造仿真教学,实现仿真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紧密融合。
【参考文献】
[1]时杉杉.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创新设想[J].教育创新,2011,1(8):32-33.
篇5
关键词:ACL;包过滤;防火墙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4-0073-04
一、引言
对于局域网的保护,防火墙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和广泛使用的安全技术,根据防火墙所采用的技术不同,主要分为包过滤型、应用型和监测型。其中包过滤作为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通过对流经路由器的所有数据包逐个检查,查看源、目的IP地址、端口号以及协议类型(UDP/TCP)等,并依据所制定的ACL来决定数据包是通过还是不通过,进而可以隔离风险区域与安全区域的连接,同时不会妨碍人们对风险区域的访问。由于包过滤防火墙技术大多是在网络层和传输层实现,处理速度快,对应用透明,简单实用,实现成本较低,在应用环境比较简单的情况下,能够以较小的代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系统的安全,应用非常广泛。因此,作为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ACL的包过滤防火墙实验设计,对提高学生深刻理解包过滤防火墙工作原理、ACL类别及规则设计、策略部署位置及方向选择知识,掌握利用ACL对路由器端口进行数据包过滤,维护局域网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二、基于ACL的包过滤防火墙实验设计
1.基于ACL的包过滤防火墙工作原理
ACL是为了保证内网的安全性,根据具体安全需求设定安全策略,并将其部署在路由器的接口上,通过匹配数据包信息与访问表参数,来决定允许数据包通过还是拒绝数据包通过某个接口来保障非授权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网络资源,从而达到对访问进行控制的目的。
ACL是由一系列语句组成的列表,这些语句主要包括匹配条件、采取的动作(一个是拒绝deny,即拒绝数据包通过,过滤掉数据包;一个是允许permit,即允许数据包通过,不过滤数据包)两个内容。利用ACL可以限制网络流量,提高网络性能,控制网络通信流量等,同时也是网络访问控制的基本安全手段。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常用的ACL可分为标准访问列表和扩展访问列表两种。标准访问列表只检查数据包的源地址,从而允许或拒绝基于网络、子网或主机的IP地址的所有通信流量通过路由器的出口。扩展IP访问列表,它不仅检查数据包的源地址,还要检查数据包的目的地址、特定协议类型、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等。所有访问控制列表都有一个编号,两种控制列表按照编号区分,标准控制列表编号范围为1-99,扩展访问控制列表为100-199。
2.实验设计
(1)试验人员及软硬件配备
试验分两个实验小组,每组4人,分别模拟一个局域网环境。每组硬件配备:华为S3026E交换机(24个10/100Base-TX以太网接口)1台,华为R1760低端路由器(广域网接口:1个同/异步串口S0,局域网接口:一个10/100M以太网接口E0)1台,计算机2台;V35串行线缆一对;双绞线若干条。
(2)试验环境设计
每个实验小组以交换机作为中心节点,连接2台PC,形成一个星状网络拓扑结构,利用双绞线将交换机与路由器以太网接口相连,模拟一个小型局域网环境。两个实验小组之间利用V35串行线缆通过R1760低端路由器同/异步串口相连,模型形成一个互联网环境,实验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3)实验要求及涉及的知识点
①每个实验小组4名成员,分别承担网络环境组建、网络设备参数设计、ACL设计、网络设备配置工作。每个小组成员按照自己分配的工作内容完成实验预习,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相互之间工作的衔接及配置过程中的实验现象。
②局域网1内,PCA配置成为Web服务器,PCB为一般客户机;局域网2内,PCC配置成为Ftp服务器,PCD为一般客户机,同PCB一样承担实验测试工作。
③本实验涉及到协议、端口、路由器工作原理及内外网端口的控制、包过滤防火墙工作原理、ACL类别及规则设计、ACL部署方法及方向选择等知识。
(4)基于ACL的包过滤防火墙配置步骤
①定义对特定数据流的访问控制规则,即定义访问控制列表ACL。
②将特定的规则应用到具体的接口上,过滤特定方向的数据流。
三、基于ACL的包过滤防火墙实验的实现
1.设备配置
(1)计算机配置
局域网1为202.200.1.0网段,网内各主机IP相关参数配置:PCA 202.200.1.1,PCB 202.200.1.2;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关:202.200.1.254。同时,主机PCA运行IIS,提供Web、Ftp两种服务支持。局域网2为202.200.0.0网段,网内各主机IP相关参数配置:PCC 202.200.0.1,PCD 202.200.0.2;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关:202.200.0.254。
(2)路由器配置
路由器R1串口S0:192.168.1.1/24,以太口E0: 202.200.1.254/24。路由器R2串口S0:192.168.1.2/24,以太口E0: 202.200.0.254/24。两台路由器都运行RIP协议,动态生成路由表。
2.ACL规则设计、部署及实验结果
(1)源地址过滤实例
允许局域网2中主机PCC访问外网,禁止主机PCD访问外网。标准ACL规则设计、部署及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部署方案1:路由器R2上建立acl1,将acl1部署在R2串行接口S0处,方向参数选择outbound。
……
acl 1 match-order auto
rule normal permit source 202.200.0.1 0.0.0.0
// 允许PCC访问外网
rule normal deny source 202.200.0.2 0.0.0.0
// 禁止PCD访问外网
……
interface Serial0
link-protocol ppp
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firewall packet-filter 1 outbound
……
在主机PCC、PCD上运行ping程序,发现PCC可以访问局域网1内主机,PCD不能访问。
部署方案2:将acl1部署在R2以太网接口E0处,方向参数选择inbound,实验效果同方案1。
……
interface Ethernet0
ip address 202.200.0.254 255.255.255.0
firewall packet-filter 1 inbound
……
部署方案3:路由器R1上建立acl1,将acl1部署在R1串行接口S0处,方向参数选择inbound,实验效果同方案1。
……
interface Serial0
clock DTECLK1
link-protocol ppp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firewall packet-filter 1 inbound
……
部署方案4:将acl1部署在R1以太网接口E0处,方向参数选择outbound,实验效果同方案1。
……
interface Ethernet0
ip address 202.200.1.254 255.255.255.0
firewall packet-filter 1 outbound
……
(2)目的地址过滤实例
只允许局域网2中主机PCC访问局域网1定主机PCA。扩展ACL规则设计、部署及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路由器R2上建立acl101,将acl101部署在R2串行接口S0处,方向参数选择outbound。
……
acl 101 match-order auto
rule normal permit ip source 202.200.0.1 0.0.0.0 destination 202.200.1.1 0.0.0.0
// 只允许PCC访问特定主机PCA
rule normal deny ip source 202.200.0.0 0.0.0.255 destination 202.200.1.0 0.0.0.255
// 禁止局域网2中其它主机访问局域网1
……
interface Serial0
link-protocol ppp
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firewall packet-filter 101 outbound
……
在主机PCC、PCD上运行ping程序,发现PCC只能访问PCA。也可以将ACL101部署在R2的E0口,或R1的S0、E0口,并选择恰当的过滤方向,实验结果同上。
(3)协议过滤实例
仅允许目的为WWW服务器PCA的WWW请求报文输入,禁止目的为Ftp服务器PCA的Ftp请求报文和其它输入流量。扩展ACL规则设计、部署及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路由器R2上建立acl102,将设计的规则3部署在R2串行接口S0处,方向参数选择outbound。
……
acl 102 match-order auto
rule normal permit tcp source any destination 202.200.1.1 0.0.0.0 destination-port equal www logging
// 允许目的为PCA的WWW请求报文输入
rule normal deny tcp source any destination 202.200.1.1 0.0.0.0 destination-port equal ftp logging
// 禁止目的为PCA的ftp请求报文输入
rule normal deny ip source any destination any
// 禁止其它一切报文输入
……
interface Serial0
link-protocol ppp
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firewall packet-filter 102 outbound
……
在主机PCC、PCD上打开IE,发现只能访问PCA上的WWW服务,而无法访问FTP服务。也可以将ACL 102部署在R2的E0口,或R1的S0、E0口,并选择恰当的过滤方向,实验结果同上。
3.实验现象总结
(1)ACL执行原则
多条ACL之间采用深度优先的原则,即描述的地址范围越小,优先级越高,先匹配列表序号大的规则。若一个数据包与该规则相匹配,那么后面的语句就将被忽略,不再进行检查。如果跟该规则不匹配,它才被交给ACL较小序号的列表规则进行比较。所有的ACL判断语句都检测完毕,仍没有匹配的语句出口,则该数据包将视为被拒绝而被丢弃。因此,在进行ACL规则设计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先后顺序。
(2)ACL端口数据过滤方向选择
在路由器R1上设置ACL,如将其部署在串口S0上,数据包过滤方向选择outbound,其规则作用效果与以下几种部署方式效果相同:将列表部署在路由器R1以太口E0上,数据包过滤方向选择inbound;将列表部署在路由器R2串口S0上,数据包过滤方向选择inbound;将列表部署在路由器R2串口E0上,数据包过滤方向选择outbound。
在路由器R2上设置ACL,如将其部署在串口S0上,数据包过滤方向选择 inbound,其规则作用效果与以下几种部署方式效果相同:将列表部署在路由器R2以太口E0上,数据包过滤方向选择outbound;将列表部署在路由器R1串口S0上,数据包过滤方向选择outbound;将该规则部署在路由器R1串口E0上,数据包过滤方向选择inbound。
因此,对于ACL过滤方向参数Outbound、Inbound的选择应站在路由器角度进行,在路由选择进行以前,应用在接口进入方向的ACL起作用;在路由选择决定以后,应用在接口离开方向的ACL起作用。
(3)ACL部署位置选择
标准ACL部署位置应尽量靠近目的端。由于标准ACL只使用数据包的源地址来判断数据包,所以它只能以源地址来区分数据包,源相同而目的不同的数据包也只能采取同一策略。因此,将其靠近源会阻止报文流向其它端口。
扩展ACL不仅使用数据包的源地址作为判断条件,还使用目的地址、协议号为判断条件。所以,它可以更加详细的区分数据包,更好的控制用户访问。因此,扩展ACL部署位置应尽量靠近源端,以免访问列表影响其他接口上的数据流。
四、结束语
本文以基于ACL的包过滤防火墙设计为实验内容,在搭建模拟互联网实验环境的基础上,针对常见局域网络安全服务需求,分别进行标准ACL设计和扩展ACL 设计,并将ACL在华为R1760路由器上进行部署验证,实现了安全需求和报文的有效过滤。通过本实验,提高了学生对包过滤防火墙工作原理、ACL类别及规则设计、策略部署位置及方向选择知识的认识,掌握了利用ACL对路由器端口进行数据包过滤的安全防护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网络设备进行安全管理与服务管理控制的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小川,付存君.基于Linux下防止IP欺骗的SYN攻击防火墙的设计与实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 :244-247.
[2]赵红敏,王建新,张青龙.基于组件的包过滤防火墙虚拟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9(6):69-72.
篇6
关键词:高职;教学方法;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然而,职业教育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严峻的教学质量问题。高职“机械设计基础”作为工科专业的重要学科,对于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设计及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机械设计基础”的重视,及时地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一、高职“机械设计基础”学习过程中的问题1学生学习兴趣不够
由于“机械设计基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且涉及面也相对较广泛,同时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得也相对较少,因此,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时往往会感到非常的吃力。此外,该课程中含有较多的图表及公式,内容也比较枯燥和单调,往往造成教师即便讲了多次学生依然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的现象发生。此外许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将教师讲解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虽然有融入多媒体教学,但是单一的教学方式也会逐渐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2缺乏对实践教学的重视
许多高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往往都以理论教学为主,忽略了实践教学,许多高校甚至没有完善的配套实训教材,而且实践教学往往是由相关老师决定的,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高职院校应该在学生熟练地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实践应用能力,从而使其能很好地满足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的需求。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不能满足教学目标的需求,而且,单纯地注重理论教学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严重地影响到教学质量。
二、高职“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地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一是案例教学法。该方式就是以某个案例为依据,使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某个观点、理论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同时要保证案例的典型性及争议性,通过学生间及师生间的讨论、分析来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解决。通过教师合理的引导和启发及学生的讨论分析能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在加深其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还能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二是实践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针对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章节,教师要设计相应的实验内容,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帮助和指导,实验结束后教师要认真客观地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指出其不足之处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情景模拟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形象的语言、现代化技术手段、直观的教具等的应用,对抽象的内容进行模拟,触发学生直观的感受,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其对相关知识的把握和认知,培养其观察力、创造力及实践能力,从而使其更好地满足职业发展的需求。
三、总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单位逐渐加大了对毕业生实践能力的重视。因此,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加强对“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的重视,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师资建设;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3-0077-02
收稿日期:[HTSS]2006-04-27
作者简介:李敏(1975-),女,湖北恩施人,土家族,讲师,博士,从事比较教育和职业教育研究;李晓(1981-),男,浙江湖州人,助教,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职业学校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教师是职业教育有经验的实践者,是有效的交流者,是课程与教材的发展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和顾问,是学生的评估人,也是教育改革的推动者[1]。我国正大力倡导在职业学校中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借鉴国外培养和聘用职业学校教师的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来源上讲,职业教育师资缺乏规范而高质量的准入标准
我国在培养职业教育教师时,注重教师的学历达标,没有内容明确而具体的职业学校教师任职标准,取得教师资格证只需要通过三门课程考试,对实际教学能力的考核是个空白。而一些从企业等单位来的专业技术人员虽然实践能力很强,但学科教学能力欠缺,难以有效地传授知识和指导学生,因此,出现了从学校到学校的老师缺乏专业实践、从企业到学校的老师缺乏教育教学知识的尴尬局面。
2.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过程存在诸多不足
我国职教师资的培养仍然采取普通教师的培养模式,在大学课堂进行理论学习占了绝大部分时间,到企业、学校实习的时间过短,特别是新教师缺少在实际工作场所中的训练。在课程设置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偏重于培养学科专家型教师,在培养职教师资的过程中,专业课程都向学术性靠拢,过分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内容的精深,忽视了应用性实践性知识,导致很多毕业生到职业学校陷入了理论知识用不上、实践知识又缺乏的尴尬境地。在课程的结构上,教育类课程设置比例偏低,实践课程、选修课程较少,不利于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形成。在教学方式上,课堂讲授是主要方式,导致他们到工作岗位后沿袭自己的受教育方式,习惯于满堂灌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3.我国职业学校的教师培训缺乏系统的长期规划和规范的管理
在组织培训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没有形成一体化的机制,特别是教师缺乏在企业进行培训的机会,没有形成一个与企业联合培养和使用教师的有效制度。
二、国外职业教育师资的来源及任职资格
发达国家职业学校教师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学校培养,一个是聘请兼职教师。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机构主要有四种:一是开办专门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如日本的职业能力开发大学、韩国的技术教育大学、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等;二是在工科技术学院培养;三是在文理学院、综合大学内另设教育学院、教育系来培养,例如德国有普通大学设置的教育学院(经济类)、技术大学设置的教育学院(技术类)等;四是通过专门的职业教育师资进修和培训机构来培养。
从任职资格来讲,职业教育师资的素质要求与普通学校的师资有所不同。发达国家对职业教育师资的任职资格都有严格标准,主要体现出以下四个特征:
1.职业学校教师必须接受过教育教学的专门训练
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接受过专业教育,还必须接受过专业的教育教学训练。国外培训职业教育师资的课程设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教育类课程与专业课程统筹安排,齐头并进;另一种是学生在专业学院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再进入教育学院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修完规定的教育课程或学分后,可以获得职业教育教师资格。不论哪一种安排,都强调学习教育类课程和教育教学实践对获得职业教师资格的必要性。德国职教教师大学学习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在13个大类中选择一门职业技术学专业为主攻方向,二是学习诸如外语、数学等普通教育课程,三是要学习专业教学论和教学实践等教育科学课程,三者比例一般为2∶1∶1。在美国,当职教教师要经过三个阶段的测试,第一阶段是学术能力测试,第二阶段是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测试,第三阶段是课堂表现测试。所以在美国要做一个职业和技术教育老师,一般得拥有学士学位,懂得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经过教育教学的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这个系列的教师证书[2]。
2.职业学校教师必须有企业工作的实践经历
职业教育教师不仅需要学科理论知识,更需要在实践中积累一定的经验,因此,国外对职业学校教师的实践经历有着严格而具体的要求。在澳大利亚,没有直接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职业教育教师的现象。TAFE教师的基本条件是:应有五年专业实践工作经历;受过大学教育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培训,持有教师资格证书;通过四级职业证书和工作场所的训练。具备上述条件,还要先做兼职教师,一般经过5年以上的教学实践才能转为正式教师。TAFE正式教师还要定期去企业进行专业行业实践,还要成为专业协会的成员,参加专业协会的活动,接受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信息[3]。
3.特别重视职业教育师资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
对职业学校的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随着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提高,“有必要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使教师获得专业成长,学到教育学的方法,了解当前教育关注的问题以及教育战略的变化,学到教育评估技术与管理过程的变化等知识”[1]。总的来说,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主要有四个:一是使教师在专业、课程论以及教育评估方面得到发展;二是提高教师的服务水平;三是使教师学到新技术,能够承担新的角色;四是使不合格或者低质量的教师更新知识。国外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非常重视的,无论政府还是学校都鼓励和提供条件让老师得到提高。如澳大利亚政府为鼓励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每年提供大量资金用于职业教育教师进修。1989年以后,澳大利亚政府每年提供0.25亿澳元用于职业教育教师进修,并规定了教师进修的专业课程和免缴高等教育贡献计划规定的费用。澳大利亚还规定,教师在企业接受培训的相关费用由企业承担,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加企业培训的积极性[4]。
三、国外职业学校教师的构成特点――大量聘请兼职教师
很多国家职业学校的兼职教师比专职教师多。如美国社区学院的兼职教师比例一直在上升,占到全体教师的60%以上,加拿大社区学院的兼职教师甚至占到80%以上。德国职业学院1992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兼职教师人数高达5000人,承担了81.3%的教学量。据1997年的《澳大利亚劳动力调查报告》统计,澳大业在TAFE中大约有3.14万名兼职教师;1998年NCVER的研究显示,在TAFE中有5.75万名兼职教师,兼职职业教育师资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中所占的比重远远大于专任职业教育师资[5]。
他们聘用兼职教师有严格的要求。澳大利亚被招聘录用的专业技术兼职人员,一边在TAFE学院从教,一边要到大学教育学院接受为期1-2年的师范教育,以获取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如悉尼理工学院聘用教师还要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5年以上,要求兼职教师补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6]。
四、实现我国职教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1.明确职业学校教师的任职资格
职业学校教师,必须具有严格而独特的任职资格与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与考核制度。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指出的,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7]。我国《教师法》也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不具备本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2.改革职教师资培养方式方法
职业学校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教育教学方法,仅仅用四年时间学习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提高职教师资学历层次,延长培养年限,这也是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培养职业学校教师应采取大学、职业学校、企业合作的培养模式。大学要合理安排和组织学生到企业和职业学校亲临生产现场,亲自实践,动手操作;企业要派有经验的人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不仅完成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整合,也熟悉生产现场的环境及工作方式。大学与职业学校的合作也应更加深入,学生不仅见习教学过程,而且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取得全面系统的教学实践经历。
3.倡导教师终身学习,加强在职培训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以及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每一个教师都应该不断得到培训。对于职业学校教师而言,这种学习尤为迫切。
4.完善职教师资聘任制度,聘任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我国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评审标准没有反映职教特色,特别是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没有单独的评审标准,还得参照其他学科教师的评审标准,无形中误导了职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因此,急需研究开发职教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以及晋升制度,并与相应的工资待遇挂钩,引领教师在工作中不断进取,朝着专业化发展的方向持续努力。
另外,职业教育的特性,要求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做到与时俱进,将新的专业理论、应用技术不断充实到专业教学之中,在教学中把应用技术的训练和培养作为重要内容,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的技能,以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某一职业岗位的需要。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单纯依靠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建设一支兼职教师队伍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S. Z. Haider, a framework for in-service training for vocational teachers, innovation and excellence in TVET teacher education: a UNESCO international meeting to increase the professional of TVET teachers/trainers. November 2004 at Hangzhou, China.
[2]N. L. McCaslin, Darrell Parks Teacher Education in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the New Millennium,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Volume 27, Issue 1・2002.
[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经验值得借鉴[R]//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团学习报告.北京: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动态:第2003-2期.
[4]黄日强,邓志军.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
[5]ABS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1997, Labor force for Australia, cat. No. 6230, Canberra; NCVER (National Center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1998, the outlook for training in Australia's industries, N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Adelaide.
篇8
关键词:城市立交;规划设计;设计原则;节地
中图分类号:U448.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当前城市立交规划设计现状及问题
初期的城市立交以全苜蓿叶式为主,以后出现的城市立交形态比较多,定向的,半定向的,迂回的,环状的,喇叭型的,组合式的,上跨下穿的等等。城市快速路和立交的建设运行,大大增强了城市道路的交通效率,适应了城市扩大和交通量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城市景观带来了新的面貌。但我国城市立交在规划设计及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到城市道路又快又好又省的可持续发展,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1交叉口定位不准,存在偏高或偏低的情况。交叉口定位偏低,较多的出现在主要道路的主要交叉口,没有考虑远期可能发生的交通量,仍按一般的平面交叉口定位,土地控制不到位。也有发生在快速路和快速路交叉节点,虽然定位了互通立交,但不能辨明枢纽互通立交和一般互通立交的区别,应该是枢纽互通立交却采用了一般互通立交。比如在快速路和快速路交叉的节点采用全苜蓿叶式立交,虽然占地很大,但交通功能却不强。交叉口定位偏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有的城市在主干道上要建设枢纽互通立交,占了很大的地,投资也很大,效果却不一定好,车流快速通过了立交,马上在下一个交叉口受阻拥堵,立交的交通效率被抵消了。
1.2立交选型不当,不能适应交通流量的需求,占地大投资大不一定交通功能就强。比如快速路和主干路交叉,或是主干路和主干路交叉,定位为一般互通立交是可以的,但如果在交通量需求大的条件下选用存在严重冲突或交织的立交型式,或选用通行能力不足的型式,很易发生运行拥堵,有时拥堵还会波及到主干路甚至是快速路,对整个路网交通都有影响。全苜蓿叶式立交、环形立交、组合式立交中有两个苜蓿叶匝道位于一条道路同一侧的,都有可能发生交织拥堵,交织的流量小不会拥堵,流量大到超过交织段通行能力就会拥堵,一般交织段通行能力不大,所以很容易拥堵。一个方向的主线流量通过跨线桥或下穿隧道越过交叉口,其他方向的流量都在地面交叉口通过,虽然经过充分的交叉口展宽渠化,流量大时也可能发生拥堵。这种交叉口在交通运行本质上属于单点菱形立交,也属于一般互通立交。
1.3立交设计指标不合适,有时过高有时过低,不能根据道路性质、交通流量及特性、现场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引起立交标准过低影响通行能力或标准过高增加投资、多占土地。有的城市在中心区附近建设高标准大型立交,线形指标较高,规模很大,占地也很大,和中心区域的环境不很匹配。其实城市中心区域小客车多,汽车动力性能很好,立交线形设计指标的选用应该考虑这些因素,以节省土地,降低投资。也有不少立交采用苜蓿叶式匝道,设计指标低,转弯半径很小,降低了服务水平和交通安全性,但立交占地却较大。
2 城市立交节地设计理念
城市立交是城市道路网的重要节点,依相交道路等级、道路交通性质、交通量及其特性而具有相应的交通功能要求,城市立交规划设计首先应满通功能的要求。但并不是说立交越大越好,标准越高越好,在满足立交交通功能要求前提下,还必须综合考虑环境要求、景观要求、土地使用及工程投资等因素。尤其是土地资源的消耗,大型立交往往占地十几、二十几公顷,土地使用的代价非常高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消耗土地,城市建设用地受到指标的限制而不能满足需求,在一些城市这一矛盾已非常突出。越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交通增长越快,交通设施建设需求越大,同时也是人口越集中,土地资源越稀缺的地区。土地不仅不可再生,而且还不可能从外国或外地购买进口,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节约使用。城市立交建设占用土地较多,规划设计中必须树立节地理念,在满通功能要求下,精心设计,节省每一寸土地,达到城市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 城市立交节地规划设计途径和方法
城市立交要达到节地效果必须在规划、设计各阶段进行努力,一般有以下途径和方法。
3.1 准确地定位立交类型
立交定位主要是确定立交的类型,立交类型确定得正确与否对于立交交通功能的发挥及土地的合理使用至关重要。我国《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 2010)规定城市道路立交分为枢纽互通立交、一般互通立交、分离式立交三大类型。
枢纽互通立交主要适用与快速路和快速路的交叉,也可用于快速路和连续流主干路的交叉,一般应设计为全互通立交。其交通特性是各方向主线、转向匝道交通均为连续流;两个方向主线交通无冲突和交织,各转向匝道交通也无冲突和明显交织。
分离式立交主要适用于快速路和次干路或支路的交叉,当快速路受出入口设置条件限制时也可以和主干路采用分离式立交。其交通特性是主要直行方向交通为连续流,次要直行方向交通可以连续或中断;交叉通不能左右转互通,需通过路网绕行。
枢纽互通立交从交通性质要求是所有流向都是连续流,主要的流向还要求适当高的线形技术指标,因此立交规模较大,占地也大。一般互通立交匝道的设计车速要求不高,平面线形要求也不高,可以采用较低的线形技术指标。甚至可以仅使主要的直行流量分离,其余方向交通通过平面交叉口信号灯组织交通或交织运行,达到各方向互通,立交用地可以相当省。分离式立交不设转向匝道,当然立交用地相对最少。
因此立交建设节约土地影响最大的就是准确确定立交类型,避免把该定为一般互通立交的却定为枢纽互通立交,这样浪费的土地面积就大了,多时可能达到 10 hm2以上。当然也不能把该定为枢纽互通立交的却定为一般互通立交,将来由于局部节点交通拥堵影响到网络不畅,使全局路网交通效率降低也是最大的浪费。
3.2 选用节地的立交型式
立交根据不同的类型又可以有各自不同的型式,不同的立交型式占地面积有较大的不同。枢纽互通立交中全定向式和定向苜蓿叶组合式占地可能最大,可达到 20~30 hm2,全半定向式立交占地相对较小。一般互通立交中全苜蓿叶式占地最大,其次是定向、半定向与苜蓿叶的组合式,占地最小的是单点菱形式。当单点菱形立交采用两个主线都分离,地面采取充分的展宽渠化交通组织措施时,其适应的交通能力并不低。因此立交选型要在立交类型确定的基础上,根据交通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立交型式,同样的交通通行能力,应尽量选择占地少的立交型式,往往可能造价也省,环境影响也小。
3.3 准确、超前控制交叉节点用地
所谓超前,是要在交叉节点周边土地开发之前,最好在周边土地规划控制前先确定立交的控制用地。控制晚了可能今后立交建设的用地得不到保证,或规划控制得不准确,也有可能局部土地产生浪费,今后难以合理利用。一个较好的办法是提前进行重要交叉口的红线控制规划,针对每一重要交叉口进行深入的方案研究,经过评审确认后对交叉节点的红线进行控制,一般不会产生较大的偏差,既保证了将来交叉口建设的用地,又不至产生土地浪费。
3.4 集约使用立交用地
城市立交可能需要占用较大的土地,枢纽互通立交占地更大。立交设计受技术标准制约,必然会在立交范围产生空地,虽然这些空地进行绿化也不失为一种利用的方法,但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还是存在着更合理的利用方式。较理想的利用方式是在立交用地中进行多种交通设施用地的集约使用,其他交通设施也要占用土地,把这些交通设施设置到立交用地范围,既节约了总的土地使用,还可以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也把这些交通设施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减到最小。
篇9
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方案1
2021年9月18日是第21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按照温宿县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第十六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我校深入学习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自身特色,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共建巩固国防”这个主题,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活动氛围。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标语、宣传板、黑板报等各种形式使全体师生都知道全民国防教育日的来历,今年9月17日是第十五个全民国防教育日,知道“依法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公民国防观念”这个主题。
二、开展“四个一”专题教育活动。
根据温宿县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第十六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四个一”专题教育活动,即唱一首爱国主义歌曲、组织一次国防教育知识竞赛、举办一次以班为单位的主题班会、观看一部优秀国防教育影视片。具体要求是:
1、各年级自主确定一首爱国主义歌曲,利用音乐课进行学唱;
2、开展一次以四至六年级学生为主体的国防教育知识竞赛;
3、各班举办一次主题班会,学生自己谈谈对国防知识的认识;
4、利用计算机课的时间全体师生观看一部优秀国防教育影片,谈谈观后感。
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方案2
今年9月18日是第21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为贯彻落实《定州市学校全面国防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精神,增强我校师生国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构筑中国梦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全民国防教育大纲》,以关心国家安全,维护海洋权益为主题,宣传普及国防知识,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调动和发挥好公民参与国防的建设的积极性,为促进国防的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成立国防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冯英建
副组长:王少华
成员:各班主任
三、活动安排
1、广泛宣传,营造国防教育氛围。利用例会向教师宣传《国防教育法》、《小学、初中国防教育纲要》。利用宣传橱窗,开设国防教育专栏,举办国防教育图片展览。
2、举行一次全民国防教育日国旗下讲话,对师生进行国防教育和宣传动员。(9月17日)
3、各班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开展国防教育主题班会。(9月18日)
4、组织全校学生收看国防教育影视片。
5、五、六年级举行一次进行国防知识竞赛活动。
6、三、四年级举行一次国防教育征文活动。
7、第三、四周集中上好国防教育课。品社课教师要按照教育部《小学、初中国防教育纲要》规定,要将国旗、党旗、军旗、国徽、国歌、版图、领土(领空、领海)、边防(海防、空防)、主权、常规兵器、核武器、化学武器及高新技术武器知识、反侵略斗争历史知识、军史知识等内容,精心组织,精心备课,上好国防教育课。
8、体育课中渗透国防教育、军事技能内容,结合体育课学习跑、跳、走等技能,锻炼好身体,会做简单的军事游戏。掌握生存、自救等技能,掌握国防武术基础技能。进行队列训练,培养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作风。初步体验站岗、集合、执勤等军事生活。第四周举行军事游戏比赛,具体活动有体育组负责设计、组织。
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方案3
今年9月18日是第21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按照高淳县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我校深入学习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自身特色,围绕“热爱人民军队,共筑钢铁长城”这个主题,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活动氛围。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标语、宣传板、黑板报等各种形式使全体师生都知道全民国防教育日的来历,今年9月15日是第十二个全民国防教育日,知道“热爱人民军队,共筑钢铁长城”这个主题。
二、开展“五个一”专题教育活动。
根据高淳县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第十一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五个一”专题教育活动,即唱一首爱国主义歌曲、组织一次国防教育知识竞赛、举办一次以班为单位的主题班会、办好一期国防教育宣传专栏和出好一期国防教育黑板报。具体要求是:
1、各年级自主确定一首爱国主义歌曲,利用音乐课进行学唱;
2、开展一次以四至六年级学生为主体的国防教育知识竞赛;
3、各班举办一次主题班队会,学生自己谈谈对国防知识的认识;
篇10
关键词:爱国主义;大学生;国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98-02
一、目前在高校全面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高等教育中明确了国防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指出:“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就是国防教育,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防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国防教育即国家安全防卫教育,其立足点是爱国主义,其中蕴含着最丰富的思想教育。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加强国防教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保证。搞好国防教育,对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着极强的推进作用。高校国防教育的核心同样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与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他们的民族认同感,紧密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上看,为普通高校教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新时代的大学生个性突出,具有较好的塑造性,善于接受新知识,特别是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大学是他们的梦想,是他们憧憬和向往的地方,对新鲜环境充满了好奇和热情,这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有着绚丽的舞台和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时期,使学生在军事课程之内接受系统国防教育,充分发挥着国防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国防教育以及军事课程本身具有时代性,是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现代军事科学知识的获得,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他们刻苦学习;通过军事技能训练,能够磨炼学生的意志品德,改善精神面貌和身体素质,高中阶段长期处于脑力劳动状态,学生普遍身体素质较差,军事技能训练恰好能够弥补学生的不足,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国防军事训练的另一个特点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培养他们顽强拼搏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同时,高校国防教育基本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及要求制作教学课件,形象生动,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供最新最快最先进信息,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课外国防教育活动灵活多样,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保证国防教育在高校具有稳定和长效功能。
二、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
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基础工程,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重要意义。在大学生中倡导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高校大学生是社会前进的领跑者和主力军,是我国人口结构中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他们一方面是祖国的建设者,另一方面是祖国的保卫者。大学生国防教育是按照捍卫国家、安全和,防御外来的颠覆和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要求,对大学生的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施加相应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为国家培养各行各业高级专门人才是普通高等院校的重任,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进行大学生国防教育将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目的。
三、在国防教育的过程中将《军事理论课》以创新的教学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成为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
经调查研究所在某高校开展国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为:(1)国防教育开展系统。除了规定性地开展了新生军训和军训期间的军事理论教育,对高年级学生的国防教育基本缺失,导致学生国防意识淡薄。(2)未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防教育有机结合,导致国防教育缺乏核心价值支撑。(3)国防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必要的实践载体来强化学生国防意识,导致学生对国防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4)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学时短,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国防教育流于形式。对于国防教育的教学形式创新将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第一,要改革教学内容,建立国防教育必修课与选修课体系。高校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设《军事理论》必修课。教学时间安排通常以35~40学时为宜。课程应该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总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军拥军崇武思想及居安思危的思想等。每一个公民只有出于对祖国的最深厚的热爱而树立起来的国防意识观念,才可以具备不朽的精神力量源泉。事实证明开设军事类选修课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它可以作为《军事理论课》的补充。选修课的设计可以分为理论课方面和实践课方面。一般来说理论方面的选修课将是必修课的延伸。比如:从《军事理论》教材中节选出《孙子兵法》做一专题,开设专门的孙子兵法研究的选修课;选出《当今我国周边环境》做一专题,涉及有关我国周边地区关系的战略研究作为选修课;选出《军事高科技》做一专题,对我国军事武装力量进行介绍的选修课等。实践方面可将汽车驾驶、摩托车驾驶、野外定向运动等与军事活动有联系的为主体进行设计。第二,开展规定性教育活动和经常性教育活动来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在国防教育的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规定性教育活动,强化大学生国防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如:9月18日发生“九・一八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第一步,以此为主题开展“居安思危,勿忘国耻”的教育活动,同时,在寒暑假期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等。第三,将爱国主义核心理念贯穿于教学内容改革和实践载体搭建的过程中。改革的重点在于对必修课科目与修选课科目的重新规划、规定性教育活动、经常性教育活动内容改革。同时将规定性教育活动进行创新、经常性教育保持经常化、贯穿爱国主义核心理念到四个环节。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在全校范围内建立将爱国主义教育核心理念贯穿始终的,以必修课、选修课、规定性教育活动与经常性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四位一体的国防教育新模式。笔者认为,高校的国防教育应从教学形式创新改革为切入点,突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以增强其国家忧患意识,提高其军事素质,这也是社会进步和时展的需要。国防教育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更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需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随着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创新教学模式的建立将成为高校国防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创新的教学形式改革研究将在实践中进一步不断探索并得到提升。那么在高校中还能通过哪些途径更好地提高国防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实现国防教育的功能,将成为摆在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国防教育法起草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M].第一章第二条.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
[2]郭建锴,张林明,等.某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7,(5).
[3]王文.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成功(教育)[J].2010,(3):237,238.
[4]徐承波.论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6,(6):147,148,151.
[5]王敦举.浅析高校国防教育模式与途径.教育教学研究J].2009,(4):109.
[6]石连柱.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模式探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2007,(3):117-119.
[7]刘晴.高校国防教育浅析.今日科苑[J].2009,(4):239.
- 上一篇:公司消防安全制度
-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理论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