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范文

时间:2023-03-19 10:35: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活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活动

篇1

――吴 翔《等》

2.走在回家的路上,回想着刚才所做的一切,刚才的高兴劲儿突然一下子都没了,只感到心里像压了一块石头似的,沉得难受。“唉,爸爸妈妈如果知道我偷拿了钱会怎么处罚我呢?”这时,我突然看到妹妹走了过来,“有了,何不……”

――李雅琪《我心中的秘密》

3.我小心翼翼地取出钥匙,轻轻锁孔,随着钥匙在孔里发出“吧嗒吧嗒”的响声,劳动的成就感就像一壶醇酒一样把我熏醉了,快乐浸透了我的身体,我似乎在灿烂的阳光中盛开了,成了一朵快乐的小花。

――许 涵《“看门”带给我的快乐》

4.我像是疯了一般地寻找,寻找那个我最敬爱的爷爷。我跑到后院――没有,厨房――没有,卧室――还是没有。这时,雨慢慢地打落下来,好像在陪我一同哭泣。我不顾风雨的拍打,快步跑到田里,依然是没有。被上天这样一番捉弄后,我失望了。

――胡明月《回家》

5.阳光带走了一切的生气,黑幕降临了,我感到害怕,感到无助。我蜷缩在一旁的树下,尽量想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可一想到妈妈,就泣不成声。星星和月亮带来了微弱的光亮,可是我还是那么害怕,四周的一切都漆黑无比,一种孤独从心中油然而生。

――袁博星《那抹光芒,让我回味无穷》

6.我一下子停在原地,两只脚像被一条牢固又冰凉的铁链给缠住了一样。为什么我不敢向前跨出一步?难道我是怕了?难道因为我是个差生,就被老师的一个眼神给吓住了?我努力地在心里鼓励自己:走出去,出去了就没事了。可我始终踏不出第一步。

――顾嘉琦《差生日记》

7.我抬起头,目不转睛地看着父亲,这股烈火仿佛吞噬了我那颗早已体无完肤的心,在熊熊的火焰之中,那被灼伤的伤痛不断地释放着一股股浓浓的苦涩,然而这种苦涩却又渐渐地化为一种信念――我不会让人泯灭我的精魂与执着!

――陈创腾《执着的烈焰》

8.抬头看着母亲那温柔如水的眼睛,我的心猛地跳了一下,似乎被一个叫“感动”的石头狠狠地撞击了一下。我立刻投入母亲的怀抱,一下子被母亲那热情如火的爱给融化了,悔恨的我眼里顿时溢满了泪花。

――陈 洁《心灵的桥梁》

9.随着妈妈手上的动作,我感觉我的心好像那一张张碎纸,也被撕碎了,随着狂风,四处逃蹿……我冲进屋子,拿起小书包,装上“心灵的碎片”,冲出了家门。

――刘校宁《香蕉牛奶,触动了我的心灵》

10.是我太心急了吗?我怎么感觉我的步伐与身旁的同学越来越不协调,越来越凌乱。镇静,镇静,一定不能慌。这种集体项目,一旦一人出错,就意味着全军覆没。

――罗吉莲《那一刻,让我潸然泪下》

11.吃过早饭,就到了上学的时间了,我拿起重重的书包压在双肩上,出了门。唉,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个烂包袱给丢掉呢?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来到学校,身影被阳光拉得好长。

――王景蔓《今天真好》

12.当我看到成绩单时,脑袋一片空白,天空中仿佛出现了一道晴天霹雳!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黑夜都笼罩着我,光明永远不会来到我的世界。

――郑兰兰《夜》

13.在躁闷的课堂里泡了一个早上,我的心情就像窗外的暴雨般沉重,无处发泄,只能默默隐忍。到了吃饭的时间,雨小了些,可我心中有着不满,觉得连雨也无法与我合拍,我学着老天的表情,阴着脸走向食堂。

――漠白令《亲爱的门卫,对不起》

14.我心里像被重击了一下,然后就开始发慌。偷东西是件多么可耻的事,东西虽小,却是你一生无法去除的烙印。我开始后悔,开始好怕,把头低得不能再低,不敢去看其他人的目光。

――阮星宇《宽容是一枚开心果》

15.“妈妈应该是有事给耽误了吧!”我在雨中焦急地等待着,二十分钟,三十分钟……“妈妈会不会忘记来接我了呢?臭妈妈,自己女儿在雨里淋了半个多小时了,也不来接我。”表面看起来平静的我,内心早已如同被宠坏的公主一样抱怨了起来……

――刘宇菲《暖暖的母爱》

篇2

关键词:着装心理;服饰;行为需求;修饰

中图分类号:J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075-01

由于服饰无法直接表述着装者的思想,所以着装者在采用服饰来塑造自我形象、完成个时,总是充分利用服饰的暗示功能。着装者对着装形象受众采用暗示手段的结果如何,一方面要看着装者的手段是否高明,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接受暗示者的经验和阅历。暗示是服饰心理学中着装者心理活动的一个普遍手段,除此之外,着装心理瞬息万变,很难全部把握。

一、符合行为需求

对于一个着装者来说,选择什么样的服饰附加在自己身体之上,是首要的心理活动。人在着装的时候,首先会下意识的注意到服饰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最起码是不阻碍人的正常行为。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当人类社会的大分工形成以后,各阶层、从事不同工作的人对服饰是否利于行动,就有了不同的标准。

作为体力劳动者,着装心理中占突出位置的便是服饰不影响着装者肢体大幅度摆动。相对于非体力劳动者而言,体力劳动者希望自己的服装长短适度,肥瘦得宜。因为服装太长显然不适于快速行动。而作为非体力劳动者,不需要四肢大幅度摆动,举手投足也比较迟缓,所以服饰的整体结构有相当可供活动的余量即可,以便在静态时不失优雅,而在变为动态的暂时时间里,又可以通过结构内部调整,为人体提供活动范围的同时依然不失仪态。

二、满足修饰本能

(一)求美

人都有对美的需求,这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潜在欲求。无论从美学角度,还是从心理学角度去考察,人都有一种本能的对美的事物、形象、品格的审视和感受的心理需求。所以说,既然着装心理中有求美的成分,那么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什么是服饰美,什么是美的整体着装形象。服饰美和整体着装形象美,在所有着装者心目中与所有着装形象受众心目中,具有双层含义,而人们确实也是常常这样去观察和分析的。这就是有外在形式的美(单纯的),还有通过外在形式显示出的内在意蕴的美(复合的)。

着装形象复合美是指服饰与人浑然一体,不可分割,如个性鲜明或光彩照人。就服饰心理学中的着装心理而言,这只是对着装形象美认知的一般规律,不可能包括所有人的感受和标准。人对美的需要是人类求美过程的内在动力。着装者有这种心理活动过程是正常的,也正是因为人类有求美的原动力,因而对服饰美非常敏感,一旦形成一种服饰美的标准,便立即想在自己身上得到实现。

(二)求整洁

在一般着装形象受众的心理感知中,人们在着装心理过程中追求服饰的整齐与洁净,是最基本的,只有更高一步的要求,才可能上升为求美的意愿,于是在整个着装心理过程中,就出现了俩个词语,“舒服”、“爽眼”。

舒服与爽眼是两个十分通俗的字眼。舒服,即包括身体各部位在运动过程中不受阻碍;它还有第二个认知概念,那就是视觉上的审美满足。比如一件衣服,它的结构是否合理,颜色是否得当,是否能引起观察者的视觉感官,进而升华为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包含了更为普遍的社会功利性。

爽眼,一是视觉上清爽、明快、纯净,不含杂质或污物;二是感觉上利落爽快,没有多余。总是由服饰引起心悦神爽,这就是着装者普遍的心理感受。舒服加之爽眼,就构成了着装者最朴素的求美意识的体现,同时又是求美心理中一种特殊的审美倾向。

求整洁还有一种心理基础是出于某种需要。着装者都会在适当地把握衣着的豪华程度和鲜艳程度的同时考虑到服饰是否整洁,这是出于塑造个人形象的需要。而服饰的整齐与洁净,也是着装心理需求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三)吸引异性

人在异性相吸的表现之中,有时是裸的,有时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有趣的是,越是接近原始生活方式的人越坦率;而越是步入文明社会的人越为其寻找各种理由、借口等形式,使其吸引异性的心理在符合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堂而皇之地进行,带有很强的人文色彩。而当文明社会进入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时,反而又出现了几乎的趋向,只是与原始社会比较,缺少了纯真,而多了几分做作和有意张扬。

三、小结

在现实生活中,着装者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每个着装者在每时每刻、每个时期、每种心境下又会有不同的心理活动,所以不能全面地列出一个表格予以展示,只能从中选取一些方面进行浅谈。着装艺术毕竟只是一门艺术,而生活才是人的活动本质。

篇3

在一次心理活动课展示活动中,一位心理专家在评课时说:为什么有的教师上的课就受很多学生喜欢呢?就是因为他的课很生活化。她的话让我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此前一直在苦苦思索却未解决的问题,经这位专家的点拨豁然开朗。

教育生活化,已不陌生。法国思想家卢梭主张让儿童在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学习。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主张通过儿童日常接触的事物进行教学。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为起点,让儿童通过生活进行学习。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他认为儿童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主张把教育和学习的内容扩大到整个社会和大自然中去。教育生活化让学生的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课堂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既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对课堂教育更感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教育的实质,也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生活化让这一实质得到了切实的体现,也真正实现了教育目的。

心理活动课是心理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通过一系列专门设计的活动或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有效适应社会和发展健全人格的一种辅导形式。心理活动课的开展本身就是教育生活化的一种体现,因为心理发展、社会发展和每个学生息息相关,是每个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都会面临和必须面对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个体差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心理活动课就是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所难,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但真正实现心理活动课的这些功能还需要我们在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方面更贴近学生生活,让我们的心理活动课更生活化。

笔者认为心理活动课的生活化就是指教师在设计、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他们在课堂上能看见自己的生活,让学生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在其思想上能引起强烈的共鸣,从而促进其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和提高。

一、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需要生活化

在学校里,心理活动课很受学生欢迎,一是因为它新鲜、有趣,二是因为学生对心理学及对自己本身怀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特别想了解自己,想知道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想利用课堂学到的知识来解决自己的问题。笔者发现当和学生讨论他们都关心的话题时,他们的参与度很高;当把他们在生活中会出现的一些现象作为案例来讲解时,他们听得很投入;而当讲的案例离他们的生活很远时,很多学生就低下头开始写作业。可见,只有当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时,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设计的生活化主要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或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来设计课堂主题,在教学中运用学生的实际案例或者同龄人的案例作为材料,帮助他们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课堂主题生活化

目前,心理活动课并没有全国材,很多学校的教师都是自己选择教材或者自己选择主题来给学生上课。这给我们心理教师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我们可以更多地从学生的需要来设计主题。

例如,有的教师发现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非常自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于是据此设计了“人各有智”这节课,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聪明才智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上,还可以表现在音乐、人际交往、内省等方面。有的教师发现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好,于是在班级里开展注意力调查,并开设如何提高注意力的课程,帮助学生改善他们的注意力。现在升学压力很大,很多学生存在考试焦虑现象,因此我们专门设置了如何缓解考试焦虑的课程。有的教师发现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春心萌动,对爱情充满好奇和渴望,为了正确引导他们,设计了“爱情离我们有多远”这样的课程,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的我们也许并不懂得爱情,青春期也不是适合恋爱的最佳季节,我们要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情……

这些教学主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把这些问题转化成教学主题,既能帮助一些学生解决问题,又能对一些问题防患于未然。当然,这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把我们的教学引向系统和深入,如在“注意力训练”这个主题中,注意力的广度、深度、稳定性和转移这四个方面分别有不同的训练策略,一节课是无法完成这么多的训练内容的,因此我们需要把主题划分得更细,形成一个系列,循序渐进地改善学生的注意力。

2.课堂选材生活化

毫无疑问,在心理活动课中,我们会用到很多教学材料,如故事、视频、电影、游戏、谜语等,这些材料如果运用得当,会极大地丰富我们的课堂,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运用得当除了教学材料要切合主题外,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一次,在我们的电影欣赏课上,笔者给学生放映了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这部电影曾经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及其他多个国际奖项,它讲述了一个伟大而又充满智慧的父亲在战争中保护孩子纯真心灵的故事,是一部充满温情,而又带有黑色幽默的精彩影片。但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反应并不是很热烈,除个别学生在认真看以外,很多学生都在埋头做作业,偶尔遇到搞笑的地方,才肯抬起头来瞄两眼。事后,笔者反思原因可能有下面几点:第一,这部影片所处的历史时期对于学生来说是久远的,他们无法理解电影中的时代背景。第二,初二年级学生的心智还未发育成熟,他们对电影的理解可能只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或者不想去深入理解电影所传达的意义。第三,电影中的人物和故事离他们的生活太远。所以在下一次电影欣赏课上,笔者改放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同样是一部外语影片,这一次学生的兴趣就很高,因为在影片中他们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另外,每节课笔者都会给学生展示一个案例,这些案例有的来源于咨询个案,当然笔者会作适当的修改,把有可能会暴露身份的信息隐去;有的是学生聊天中发现的问题经过加工整理后形成的;有的是网上或者电视上出现的。总之这些案例都是关于中学生的,案例中的问题都是他们有可能在生活中遇到的或者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对这些案例很感兴趣。他们会很积极地和教师一起分析主人公的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3.教学语言生活化

心理活动课强调学生的感性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但是有时候,在课堂上我们会涉及一些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若要学生能有所感悟就必须使用生活化的语言。如在讲“情绪管理”这一主题时,涉及到一种情绪调节方法叫“认知调节法”,它的理论依据是“情绪ABC理论”。在实践中,初中生对事物及人的认识往往很主观、很片面,这也导致了他们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产生。所以,给他们介绍这种方法很有必要。但是当笔者在课堂上讲解“情绪ABC理论”时,学生一脸茫然,当提到“认知调节法”时,他们似懂非懂。所以,后来笔者把“情绪ABC理论”直接省略掉,把“认知”“信念”这样的词变成“想法”“认识”这一类比较口语化的词,然后让他们通过故事来感悟,总结出“改变想法,改变情绪”的方法,最后让他们应用这一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来强化他们对这一方法的认识。实践证明,这样做会让学生对这一方法理解更容易,记忆更深刻。

二、心理活动课教学组织实施需要生活化

教学设计只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再好的教学设计也要通过课堂的组织实施来完成。我们在课堂上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有个性的鲜活的学生,这就让我们的教学面临很多未知数。学生的课堂学习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我们不仅要把我们的教学设计实施下去,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反应,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课堂教学成为我们教育的一个契机。

1.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我们的课堂千变万化,有时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虽然这些突发事件会影响我们正常的教学秩序,但是换一个角度,它也可以很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有一次,在一个班上“我的情绪我做主”这节课时,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交头接耳,扰乱课堂纪律,笔者很严肃地盯着他们,沉默了两分钟,待他们安静下来后,对他们说:“老师在这认真地给你们上课,而有些同学却在那不认真听,扰乱课堂秩序,老师很生气,你们说老师该怎么办?”学生开始出主意,有一个学生说:“和我聊聊。”我说:“好,找人倾诉一下这个方法很好。”因为刚刚让学生例举过调节情绪的方法,其中一条就是找人聊天、倾诉。我继续追问:“那么对于有些学生上课爱说话,你能给我什么好的管理建议吗?”这个学生摇摇头。我说:“没关系,课下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其他同学也要思考一下。下一节课我要听你们的意见。”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自我暴露,既让他们理解老师的心情,又能让他们活学活用。

2.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使其成为我们的教学设计的来源

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而学生的课堂生活也能成为我们教学设计的源泉。

例如,笔者在上课时发现,某些男生或女生与同学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张口国骂就出来了,旁人都替他们感到难堪,可是他们竟然脸不红心不跳,一点羞愧都没有。更为严重的是,这在我校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在每个年级每个班都有。于是笔者设计了一系列人际交往的课程,内容包括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如何和他人沟通、如何解决冲突、男女生如何恰当交往等。

有的班的学生很调皮,他们经常欺负那些老实或者身体有某些缺陷的学生,有时他们会在课堂上公然取笑这些学生,看他们出丑。对于这些调皮的学生,教师除了及时制止他们以外,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如何尊重他人,对此我们可以专门设计一堂课。对于那些受欺负的学生课下也要作进一步的跟踪辅导,及时抚平他们在课堂上受到的心灵伤害。

篇4

心理活动课是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有效载体。但由于普遍缺少一种较为规范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引导,不少教师不知道心理活动课究竟应该如何上,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结合多年的研究学习以及课堂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一堂有效的心理活动课要禁得住五个追问。

一、追问积极性,好课的前提

积极性就是心理活动课要关注学生心理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方式对学生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让学生从问题本身去获得积极的体验。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系统不是由问题构成的,它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学生个体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也有自我完善、积极进取的内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上和活动内容的设计上,不要把眼光只放在学生所谓的“心理问题”和“矫治策略”上。此外,大部分学生是健康的,如果课堂上教师大谈特谈问题,一是让学生觉得事不关己,无须参与教学活动;二是让学生觉得教师“作践”自己,心里会自发地抵抗,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学生是成长中的个体,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发展空间远远比教师想象的要大。学生对未来充满憧憬,没有一个学生会拒绝发展。如果教师上课时把视角更多地放在学生的“发展”上,学生就会觉得上课内容和自己有关、对自己有用,并感到受到老师尊重。这样他们才会积极参与活动,主动体验与感悟。在这种理念引领下的心理活动课才会是好课。

二、追问主体性,好课的灵魂

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的提升无法靠外部强制实现。如果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体现,主体作用不能有效发挥,这堂课就不会是好课。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只有一个主体,那就是学生。这句话虽和双主体课堂理念相悖,有待商榷。但也说明如果学生主体性没有充分发挥,心理活动课就不会有成效。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精选“真实性”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有所想、有话说、有事做。其次,要提供机会让学生去表达、去辩论、去表演、去分享。改变学生原有的一些错误的观念、消极的体验。心理本来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没有学生积极的参与和感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也就是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能动性。最后,要通过各种方法与途径,让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现状有个准确、清晰、全面的了解和理解,激发学生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强烈愿望。可以说,没有自觉性也就没了主体性。

三、追问情境性,好课的保证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强调将知识应用于真实的情境中而获得理解。心理活动课要取得良好效果就需要教师创设具体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修正不合理的观念,促进认知与情感的升华。离开了具体的情境,课堂活动就脱离了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就显得比较干瘪,没有生气。

心理活动课不能就理论谈理论,就问题说问题。它既不是心理学专业课,也不是心理咨询或治疗课。它需要学生在活动中有思维的碰撞和深刻的感悟。为此,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情境,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比如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乐学;设计真实的交往情境,改变学生不良的交往观念,消除学生的人际交往偏见,提高学生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营造真实的情感情境,让学生正确面对情感纠纷,学会自我调适,掌握合理的宣泄方法。学生的主体性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更好地发挥。离开了情境性,心理活动课的有效性就没有保证。

四、追问体验性,好课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一个道德概念成为一个信念,必须经过情感体验。”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更是如此。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体验主要由感受、情感、理解、联想、感悟等诸多心理要素构成。心理活动课尤其需要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去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成长的经验。在学生个体心理品质优化的过程中,说教的作用甚微,体验成为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有学者认为体验连接了认知与行为,是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枢纽与核心。

积极的体验积累了积极的力量,并逐渐形成积极的人格。学生有了积极体验后,才能将各种外在要求内化为自己内在的信念,从而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来自于学生自身,因此更容易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格。心理活动课有着特殊的教育目标,它着眼于学生的满意感和幸福感。满意与幸福更多的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与主观感受,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更强调主体活动、情感体验、师生对话与经验分享。

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慢慢培养,需要学生慢慢领悟。因此,在心理活动课上,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从容不迫,给足时间让学生去慢慢咀嚼。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中“顿悟”。可见,学生是否有所体验与感悟是一堂好的心理活动课的关键所在。

五、追问和谐性,好课的基础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对每个学生来说,其经验世界都是丰富多彩,且各具特色。学生对相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理解,面对相同的情境会有不同的表现。心理活动课堂就要关注学生的这些差异性,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归宿:不仅仅培养心理健康的人,还要培养个性鲜明的人。心理活动课堂要有多维活动,既要有生生交流,也要有师生对话;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思想自由碰撞。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澄清异议、提炼归纳、鼓励支持、折中等技巧促进学生进行经验分享。

心理活动课活动的开展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在真诚、理解、接纳、鼓励的氛围下,学生会放下各种伪装,开始真诚地面对与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学生在自我检查、自我领悟、自我开放中自我成长。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课堂上,学生没有压力,心情愉悦,师生围绕目标和谐共存,这是好课不可或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慧颖.心理活动课教学: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6(4):56-59.

[2]任杰.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设计与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6(7):69-73.

[3]麻彦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启迪[J].教育探索,2009(8):120-122.

篇5

【关键词】 磁共振;增强扫描;心理活动;护理干预

随诊医学影像的发展,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国内、国外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MRI检查安全、无创, 可多方位成像, 图像清晰、对软组织分辨率高, 对于微小病变发现及时, 易于被广大患者接受, 但是磁共振扫描速度慢、声音大, 而扫描仪间封闭, 给患者带来恐惧。特别是平扫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 需要进一步强化扫描, 由于患者对MRI的增强扫描缺乏了解, 对自身疾病过分关注, 更容易造成焦虑情绪, 不能进行很好地配合[1, 2]。因而也给影像诊断、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不便。所以本科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疗法”, 及时有效的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并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768例临床资料患者中, 男396例, 372例, 患者年龄17~79岁。其中310例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298例腹部(上腹、中腹、下腹、盆腔)占位病变, 112例其余部位(四肢关节、脊柱脊髓), 48例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包括上下肢血管、胸腹主动脉等大血管)。

1. 2 方法 病变MRI检查方法为普通平扫和增强扫描, 增强所用对比剂为钆喷酸葡胺(广州市康臣药业有限公司)(Gd-GDPA), 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静脉注射, 剂量为0.2 ml/kg体质量。MRI扫描设备为美国GE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在所检查部位常规行T1WI、T2WI扫描后, 采用美国MEDRAD公司生产的MRI专用注射器, Gd-DTPA注射速率为2~3 ml/s, 再根据不同部位分别行冠状位T1WI, 矢状位T1WI, 轴位T1WI扫描。

2 心理活动

初行核磁共振扫描患者, 由于磁共振扫描室是密闭环境, 加上扫描时间长, 扫描噪声较大, 而且大多数患者对于MRI检查方面相关的医学知识不是很了解, 因此对MRI存在神秘感, 对检查的安全性心存顾虑, 尤其是担心检查阳性结果[3]。以上情况可能造成患者心理恐惧。若需要强化扫描时, 患者心理活动更为复杂。即将行增强扫描作为一种刺激, 对患者也是一种精神压力, 同时由于患者的暗示心理, 对自身及疾病的过分关注, 对增强药物的担心, 对高压注射器应用的恐惧更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 影响扫描结果[4]。

3 护理干预

3. 1 平扫前的护理 进行MRI平扫检查前, 针对以上情况, 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检查前患者或患者家属应详细填写磁共振检查知情同意书, 告知患者检查前准备及检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具体细节, 以减轻患者恐惧感。另外, 还需要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检查前还应认真阅读患者MRI检查申请单, 了解患者病情, 对一些疑难病例需密切结合临床, 进一步核实确认[3]。进入扫描室前, 意识清醒的患者, 填写磁共振检查知情同意书和口头确认没有心脏支架等危及患者生命的危险因素, 除去身上金属物品、磁性物品等影响检查效果的物品。意识障碍患者评估其生命体征及意识障碍程度, 通过陪伴了解有无MRI禁忌证。应使患者MRI检查安全、无害。MRI扫描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噪声, 是磁共振不能避免的, 患者不必害怕。MRI检查所需时间较长, 磁共振扫描过程要求患者保持身体不动, 身体活动会导致检查图像不清甚至扫描失败, 提前告诉患者放松静息状态下卧于检查床上, 平稳呼吸并采用支持与认知疗法对患者心理进行干预, 首先运用沟通技巧[5, 6], 用自己主动热情的服务态度, 以及与同事的密切配合使患者在心理上接受检查。同时尊重患者, 仔细、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要求、疑问并及时沟通, 用平和的语气向患者讲解, 利用自己丰富的医疗护理常识取得患者的信任, 让患者认识到检要性, 让患者更好的配合检查。

3. 2 增强扫描前的护理 MRI增强扫描, 应用价值在于①提高病变的发现率, 发现不易或不能发现的小病灶; 注射对比剂后病灶或正常组织强化, 使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增加, 病变易于发现, 如临床疑有病变或诊断不明者, 应做增强扫描。②增加病变与周围组织对比, 使病变显示更清晰, 如病灶周围水肿时, 平扫不能区分病灶与周围水肿, 增强即能发现病灶。③有利于病灶定量、定性诊断。④对病灶治疗(或手术)后疗效的观察, 提供定量和客观的评价。⑤在MRA检查中, 可提高血管的信号强度, 增加血管和背景组织对比, 有助于小血管和静脉系统的显示, 尤其对判断引流静脉有帮助。所以 , 因病情需要行增强扫描时应全程陪护。首先, 护理与医疗人员应密切配合共同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增强扫描的目的及增强扫描的大致过程, 通过注射对比剂能有利于病变的检查, 并确定病变的性质、大小, 尤其是避免对小病灶的漏诊, 有利于下一步明确诊断及临床治疗[4];其次, 护理人员需向患者细致讲解MRI扫描中所用的增强对比剂的相关情况, 应强调该药相当安全, 极少有不良反应发生, 少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轻度不良反应, 相应处置或稍事休息即可恢复。作者在MRI工作十多年来, 没有发现1例患者相关并发症。同时我们还通过患者微小肢体动作及表情, 使患者放下防卫心理和掩饰心理来面对现实。

3. 3 增强扫描中的护理 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 严格掌握药物剂量, 注射速度和注射时间。通常用药前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 若有过敏史时, 用药要慎重或不用, 提前对患者状况做出评估。穿刺部位尽量选择粗直的血管, 同时避开关节、静脉窦, 严格按护理程序进行穿刺, 针头需固定, 防止因高压注射时回弹滑出而造成对比剂浪费[5]。如胸腹部扫描还应提前锻炼患者屏气, 让患者了解检查过程, 以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 顺利完成扫描全程, 腹部增强时均采用多期动态增强扫描, 设定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速度为3 ml/s进行推注, 在屏气状态下分别于15~20 s, 50~70 s, 3~5 min行FSPGR T1WI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图像进行采集。增强扫描是患者检查的一部分, 注药时准确熟练地刺入静脉, 注射过程中要严格监视患者的情况和整个注射过程, 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合理摆放患者, 尽量使患者舒适, 通过谈话等使患者放松心态并平静地接受MRI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过程中,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不良反应, 使患者心理放松。同时防止对比剂外渗。嘱患者找自己舒适正确的姿式仰卧检查床上, 通过谈话等使患者心理放松, 配合完成检查, 此阶段还应通过表情及微细肢体动作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 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等症状, 及时进行调整以得到清晰并符合要求的图像[6]。增强后的T1WI图像均获得高品质MRI图像。经影像科医师和临床医师阅片, 评价达到满意的强化要求。总之, 根据不同患者给予不同的心理、肢体语言的干预, 与医师共同配合, 使患者心理放松, 积极配合, 共同完成扫描全程。

3. 4 增强扫描结束后心理护理 对比剂注射完成、增强扫描完成后, 作者通过交流来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 以及身体有无特殊不适, 对患者能积极配合检查表示认同和赞赏。让患者稍事休息, 观察其是否有不良反应, 简单透露检查结果, 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 积极配合治疗。检查结束患者离开前, 应叮嘱患者或家属妥善保管好MRI片及诊断报告单, 以作个人疾病档案, 当作备用[7]。

4 小结

768例患者进行MRI增强检查患者的护理中感受到, 通过医护人员的配合, 了解患者各个阶段不同的心理活动并及时进行处理, 使患者消除顾虑, 积极配合检查过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但仍需继续努力, 更好的为患者服务[8]。

参考文献

[1] 张树森. 护理心理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03-111.

[2] 牛彦 .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护理. 基层医学论坛, 2010(9): 245-246.

[3] 宋建华, 汪启东. 磁共振在高压注射器在磁共振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浙江临床医学, 2007, 9(6):843.

[4] 梁静, 胡亚兰, 赵青.对130例肿瘤患者不配合磁共振检查的护理干预 . 实用医技杂志 , 2008(22):2968-2970.

[5] 廖友芝, 刘少欣, 高焕新. MRI增强扫描患者不同检查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 护理学杂志 , 2006(1):70-71.

[6] 郭小莽. 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护理.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7(10):1859-1860.

[7] 宋辉 .高压注射器在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与护理.中国民康医学 , 2008(19):2337-2338.

篇6

在音乐教学当中,心理活动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接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进行详细分析。

二、音乐表演心理――理解感知

理解是一个人理性活动的过程,人们一般用它来表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对所接触到的人、事、物内在特性的把握?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感知或知觉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比感觉更高级的感性映像,它所反映的是当时直接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对象的各种特性的总和。[1]

如沈心工在《小学唱歌教授法》一文中说“儿童初学唱歌,则专从听觉入手。”由此可见,在音乐表演过程中首先运用音乐欣赏中的音响感知,理解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然后再进行音乐表演。音乐表演是借助于乐器(包括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声音来行发其思想感情的艺术创造性活动,涉及到认知、情感、理智、想象、才能、记忆等多种心理要素。音乐表演心理是演奏者在很长一段时间的音乐学习与演奏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审美经验,并且在大脑中形成比较稳定的音乐反映。音乐表演心理研究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演者对自身的姿势及其演奏时的心理照应和相互协调等方面的研究;二是表演者在进行表演时正确的心理状态以及各种表演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

三、音乐教育心理――学生学习心理

1900年至1919年的中国处于各种思潮与西学东渐的影响中,对于音乐教育心理的意识已经在初步的构建。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写出《教育心理学》一书,后来在此基础上于1913年至1914年写出三卷本《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这个子系统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因此,对于音乐教育心理的研究,应该主要考虑学生学习的心理和对教师的心理。首先,对于学生学习的心理方面应该考虑的是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剑虹在《音乐於教育界之功用》一文中写到:“于小学教育,有绝大之关系者四:一曰以音乐输入科学也。嬉戏娱乐儿童天性,今以其性所最近者,唱歌之中,即输入以各科教学,儿童常常复习,了解自?。一曰以音乐节其劳逸也。国文算学之后,教以音乐,音乐之后教以修身,难易分配,儿童方不觉其苦。”上述内容主要涉及的是由于年龄、年级的不同,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会有所同,当然所进行的音乐教育也应是不同。在当前看来就是,要想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来制定教学任务与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并将其付诸到音乐教育实践活动当中。

四、构建音乐欣赏心理的方法

1.“三态”联动、不可偏废

音乐欣赏在本质上实为人之生理、心理与音乐音响、音乐文化交互作用的一种音乐心理活动,在音乐活动形成过程中,它居于第三阶段。第一阶段的音乐创作,以音乐艺术特有的方式为人们留下符号性音乐信息,在艺术音乐中,这种信息是以曲谱的方式进行记载的。从五线谱诞生以来,音乐存在与衍生的4个性质,即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就以书面的形式得到相对完整的记载,尤其是高低与长短两个要素,正体现出五线谱记载方式的科学性特征。而强弱与音色这两个要素,在曲谱中主要以文字性符号做提示性的标记。所以,我们可以说记载音乐信息的曲谱本身就是音乐形态与音乐文化的合成物。在一般情况下,对曲谱所载音乐诸要素及相互关系的描述与分析就构成音乐形态学的主要内容,这也是音乐之“乐态”所在。而曲谱的文字性符号与其所映射出的与音乐作品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音乐事项与背景信息,就是音乐作品萌生与孕育的土壤,也就构成音乐之既定“物态”。音乐活动过程第二阶段的表演环节,一方面是表演者基于对音乐作品特定之“乐态”和“物态”诸要素的认识,同时,再结合个人的心理感受和文化诠释,并以音响的方式将之做出从无声到有声的创造与升华。

2.体验音乐情感的方法

情感既是音乐艺术的刺激源。又是主体体验、感受音乐的归宿。经典音乐是音乐的精华,有较强的欣赏价值,是音乐欣赏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如交响曲、协奏曲、交响诗等大型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应采用情感内涵的体验方法。通过对作曲家生平、创作动机及时代背景的介绍,能促进学生对音乐情感内涵的真正理解。熟记主题音乐和对曲式的分析是准确、细致地体验音乐情感的一种方法。对主题音乐表现思想内容、情绪风格、艺术形象以及旋律、节奏、调式、拍子有了深刻印象后,再去进行完整欣赏,这样就会从错综复杂的音符组合中把主题辨析出来,在脑海中便会树立起清晰、深刻、完美的艺术形象。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是间接的,没有经历音乐家的生活和所处的时代,所以难以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密切结合自身的生活感情体验,达到音乐自我感情的抒发。具有个人直接的性质。[2]

3.联想和想像的诱导

诱导非音乐性的内容的联想和想像。需要在教学中把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进行联系和综合,不只是把音乐作为一个单纯的音乐音响去感知。如贝多芬在《第六交响乐》第二乐章中,用不同的木管乐器对各种鸟叫进行模仿,教学时可要求学生通过对音乐模拟的声音和现实生活中春天的鸟鸣声音进行联想,从中体味出贝多芬用音乐声响描绘鸟语花香的春天画面。此外,还可运用声音与视觉形象的类比关系。象征某些事物和现象。如描绘自然界没有声响的13出景象,通过音量由弱而强不断增长,象征着早晨日出不断变化的过程,这种音乐要求学生把听觉和现实生活中视觉看到的状态进行联想。达到音乐表现的意境。

篇7

摘要:一名优秀的演奏家,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音乐知识、高超的演奏技巧、敏锐的音乐感受以外,更应具有成熟稳定的心理素质。本文试分析钢琴演奏者舞台心理紧张的成因,以期对在今后钢琴演奏中能更好的应对。

关键词:钢琴演奏 心理活动 紧张因素

钢琴演奏有三个基本要求:即将演奏的音乐作品、演奏者及用以演奏的钢琴。只有真正利用、平衡和把握好这三个要素,才能保证进行优秀的艺术表演。但在实践中,常会出现偏重某一方面的情况,从而使其中一个要素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特别常见的是演奏者在进行演奏时因对心理活动因素重视不够,注意力仅仅集中在“技术方面”,而造成在表演艺术上的缺憾甚至失常。我们在钢琴比赛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平时演奏不一定是大家认为技术水平最好的,而在比赛中经常爆冷门,名不见经传的摘得桂冠。笔者以为,这与演奏者的心理素质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越是在关键时刻,人的心理素质就显得越为重要。

一、人的心理及活动的主要表现的分析

(一)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健全的大脑给心理现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大脑只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有反映外界事物、产生心理的机能。心理并不是大脑自身所固有的。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离开客观现实来考察人的心理,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心理也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能自发地产生人的心理。

(二)心理以活动的形式存在

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像,这种映像本身从外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是,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我们所从事的钢琴演奏,就是心理支配人的具体行为活动的表现。

二、影响钢琴演奏的主要心理表现及成因的分析

许多登台演奏的人,大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怯场,以至于不能正常发挥应有的水平,有的甚至无法完整的把作品演奏下来,这不可完全归咎于演奏者技术的失败。钢琴演奏者是所有器乐演奏者中最孤独的,只有一架孤零零的钢琴,没有别的乐器互相依靠,没有别的演奏者互相合作,只有靠自己的能力来独自承担。心理压力要甚于其他乐器演奏者。心理素质在钢琴演奏者中表现地尤为突出。大量事实表明,演奏者的成功与否,除了本身所具有的技术水平和演奏技巧,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两者缺一不可。为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先了解演奏中心理活动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一)心理紧张的生理反应

心里紧张是演奏者最经常出现的情况。当在舞台上面对众多的观众或在考场上面对严肃的考官时, 演奏者总是希望自己的演奏能获得成功,但就是因为对自己过高的期望或害怕失败的心理而引起精神紧张,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在生理方面的表现为:心跳加快、脸部潮红、出冷汗;唾液分泌减少, 口舌干燥,甚至有的还会由于肠胃收缩引起不适或便尿感;手部大量出汗,使热量散失而变得冰凉,手指动作越发迟钝、僵直。同时引起心理上的一系列反应:总觉得观众在寻找自己的毛病,希望赶快弹奏结束,以摆脱这种难堪的处境;头脑中对平时早已过关的技术难点产生过敏,甚至出现强迫思维;对某一个难度较大的片段不自觉地想出各种错误的可能性,以至无法控制。在复杂的心理状态影响下,演奏者会不自觉地加快弹奏速度,给原本没有十分把握的技巧乐段增加了几分困难。一旦出了差错,演奏者心里便更加紧张,觉得观众都在嘲笑自己,头脑中一片空白,严重影响到下面的演奏。

紧张本是人的一种应激心理反应。它能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升高血压、加快心跳,关闭消化系统,提高肌肉供氧,调动出人体的潜在能量,以备在危急关头背水一战。但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并不需要消耗那么大的能量,反而使调动出来的能量积聚在体内宣泄不出来,引起各种应激性疾病。演奏时的紧张状态是普遍存在的。没有一定的紧张度,演奏显得懒洋洋,软绵绵,给观众以“卸”的感觉。所以控制好心理是获得演奏成功的关键。

(二)演奏中引起心理紧张的主观因素

钢琴演奏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怯场,这些情况的产生有几个较为典型的影响因素:

1、表演环境影响演奏者的心理状态。演奏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心理状态不同。

2、上台演奏前对乐曲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难点没有完全掌握,演奏时,不够自信,底气不足,从而产生了消极的心理影响。

3、在演奏中过分关注观众的反应,导致注意力分散,对演奏作品注意力不够集中。注意力持续分散,有可能导致演奏失误,形成恶性循环,使心理处于紧张状态。

(三)演奏中引起心理紧张的客观因素

客观情况:演奏者全神贯注的弹奏时,精神高度集中,此时突然出现手机的铃声或照相机的闪光灯等外界刺激。这些几次会扰乱演奏者的思绪,分散演奏者的注意力。钢琴演奏者的注意力控制失调,就会影响手指的运动和音乐的表达,从而影响钢琴演奏的连贯性和准确性。注意力分散将会导致演奏失误。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就能够准确的把握和了解它们,表演者的心理紧张度对演奏质量影响很大,寻找方法加以解决、调控这种心理活动是完善演奏水平的需要。因此,钢琴演奏者除了要靠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攻破所有的技术难点,消灭在台上偶尔成功的幻想外,还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对心理活动进行调节,可适当人为的制造一些对演奏产生积极影响的心理活动,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黎炜译,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上册)[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2]黎炜译,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下册)[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3]波果斯洛夫斯基著.普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1981年版

[4]张雨新著.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技术[N].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10月出版

[5]张鸿懿著.音乐治疗学基础[M].中国电子音响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篇8

[关键词]心理活动 心态平衡 意志 注意力

在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往往会受到环境[体育课一般为开放课堂,容易受到班级之间或周围环境的影响]、身体能力以及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造成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消极、过分保守、小心等多种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使教学无法高质、有序地进行。

为了使学生了解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在人的生理方面,和品格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在掌握教学技术的同时,也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懂得他们学会动作技巧的心理过程及形成技巧的规律。便于掌握这种规律,运用这种规律。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学得快,学的高兴。

学习体育运动动作技术也和学习其它知识技能一样,包括感知、注意、记忆、兴趣、思维、意志等几方面心理过程。

一、加深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感知,平衡学生的心态过程

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多复杂的心理现象,但我们必须不断地教育学生明确练习目的,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并力求使这种态度能成为稳定的个性特征。

正确地把握好中学生的心理活动的特点,能够很好消除他们消极、过于小心的心理弊病或一些心理上的阴影,使他们产生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心理,从而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高昂的学习热情投入到体育学习中来。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处于一个十分不稳定的阶段,心理尤其易受到不同的刺激而产生较大的波动。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调节他们的心理,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根据课堂上学生心理变化的特点,教师首先要知道学生在练习前想些什么,想不想练。学生对锻炼抱什么态度,并力求使这种态度能成为稳定的个性特征。

例如,在教跑的教学中,在教跑的技术指导时,有些学生想:“跑谁不会,最简单”。学生产生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但对学习的态度来讲是不端正的。教师在这时要及时进行教育,向学生讲述技术的重要性,并说明掌握跑的技术,跑起来才能快,学习才轻松。在讲的时候越生动,越有吸引力,学生掌握技术的心理越强。还可以学习名人,把名将世界长跑冠军王军霞的例子讲给学生听,把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牙买加“闪电”博尔特的例子讲给学生听,给学生们树立榜样。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跑”这项运动的喜爱之情,激发他们愿跑、乐跑的热情。激发他们对“如何跑”的求知欲望。以此来消除他们那种消极的心理。这样就会可以解决学生这一心理活动的难题,就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为什么世界长跑冠军跑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被吸引了。对教师讲的道理就会记得清。记得牢。

对不同的学生讲解技术,进行教育,要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可以结合他们已经学过的知识力学原理,讲跳的技术和投掷的出手角度,这样可使学生加深对动作要领的理解。

教师的示范要尽量做得准确,动作美观大方。这对于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兴奋效果就比较好。如果只做示范不讲解或讲不清楚体育课中所学的技术的意义和重要性,那么学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技巧,也容易造成学生的不平衡心态。

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搞好体育教学技术

要使学生完成练习动作的感知过程,更好地听和看。“注意”这个心理过程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也是学习技能技巧的重要条件。“注意”好比一扇门从生理角度来说,如果学习注意听了,那么,就能在大脑皮层上建立最适宜的兴奋中心,抑制皮层其实区域的兴奋。也就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被其它无关的现象所引。

一堂课开始,教师就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把学生吸引住。在课程进行中,教师应随时观察学生的练习情绪。这可以从对学生的外部表情、眼睛以及姿势的观察,判断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然后找出学生分心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方法,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分心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生已经散漫惯了,有的对学习内容不重视或者不感兴趣,有时由于其它干扰太大,有更吸引学生注意的兴奋刺激。如一个操场上同时有几个班上课。有时班级之间会互相影响,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自己的注意力也要十分集中。不受外界的任何干扰和影响。

仔细分析学生分心的原因,才能预先估计并防止学生分心。在教学当中教师要善于灵活机动地把学生吸引过来。采用注意力游戏、报数比赛、教师的示范、言语等都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体育课堂上也可以加入音乐的元素,如在进行队列活动时,放一些节奏鲜明的进行曲,可以使学生的情绪振奋,在做一些相对枯燥的队列活动时也不会觉得枯燥。还有在体育游戏时,放一些悠扬的或欢快的曲子,很好地调节了游戏过程中的气氛。临近结束时的放松活动时也可配以一些舒缓的曲子。但要注意的是,音乐只是体育课堂的陪衬,切不可喧宾夺主,把体育课上成音乐欣赏课。此外教师洪亮的嗓音有时突然减弱或者面部表情、动作手势的突然变化也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在组织教学时。经常变换条件和要求。如把接力赛跑改为换物接力,把运球练习变为运球过障碍等。这样既能达到一定的教学要求,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的意志

在学生练习掌握技能技巧的过程中,动作有时好,有时差。这里的技术。身体素质和心理方面的原因。学生的健康情况。太疲劳或者情绪不好,太紧张也会使动作受到破坏,兴趣和自制力减退。有的学生一开始做某种练习就害怕。特别看到前面的同学练习时摔倒或失误就更紧张,因此,教师在组织学习次序时,要注意选择练习认真,技术较好的同学先做练习,对后面的同学是一个鼓舞,以便增强学生对体育课动作的信心。如果前面几个学生练习不认真,后面的学生也可能跟着马马虎虎,影响班级学生,淡薄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

四、学习体育技巧,加强学生思维能力

篇9

关键词:体育中考 训练 心理活动

作为一名体育中考的学生,每个人在他的备考训练过程中不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同时还要接受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周围人的思想波动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明确自己奋斗的目标,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应如何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调控及调控到什么状态是最佳就很难掌握,这也是广大体育考生必须解决的困难。通过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带队训练以及向带队老师的学习、平时走访周围其他学校、与周围已经顺利通过体育中考的学生进行了解与询问,最终得出结论――让所有的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训练的心理状态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尤其是运动成绩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中考的兴起使中考形式内容更加丰富

体育中考是最近几年中考中的一种新的模式,并且慢慢地被大多数学生和家长接受、重视,它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支持了国家教委提出的本科拓展类型人才的招生计划,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大量的体育人才;但是因其施行、推广的政策及相关的评价标准和测试项目、地区、环境的差异,因此在备考的过程中也就出现了各不相同的问题和难点;面对不同的环境,各地、市、区的体育教师、体育指导员都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和解决。各种不同问题的及时解决,使得各种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均得以调整和平衡,在体育中考的备战中做好基础的工作,而心理指导工作是其中的关键。

二、体育运动中的心理状态对成绩的影响

在体育运动中难免存在运动成绩的差异,但是对于不同的成绩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应对方案,乐观、积极的心理和悲观失望的心理是此过程中最容易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保持和进步的最根本因素。

(一)部分学生在训练中的过分积极主动的心理表现。运动训练中表现积极的根源有两大方面因素:一是本身的运动成绩较好,骄傲自满,拿别人和其它同学一般的成绩或弱项和自己的专项相比,傲视这种优势,这种心理是不应当存在的,它的存在不仅仅会危害本人,甚至会对他周围的人产生不良的影响,是积极中的反例;二是因自身成绩较差或一般而发奋努力的练习,以争取达到更高的层次获取的更优异的成绩,此类型的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活动是我们应提倡和发扬的。

(二)在运动训练的备考过程中,还会出现被动、懒散甚至惧怕退缩等不积极的心理状态。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自身的心理素质较差,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差或受周围环境因素影响大导致的情绪低落、心理负担过重,最终出现成绩下降、身体不适乃至伤病的发生。

纵观其上,体育考生训练中的心理训练作用尤为明显。表现在多个方面,但是培养运动员的赛前状态的心理活动就是对所有心理训练的总结和考验。

三、合理地运用心理训练方法。对成绩的提高起决定作用

运用积极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提高广大体育考生的实践心理和突发问题的反映对能力对于在体育考试中稳定地发挥成绩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注意集中能力的训练。注意是指人的心理的指向和集中,注意集中能力在体育测试与考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出现在运动员的最佳能量和状态时完成动作技巧的过程中,核心为选择适宜的刺激或线索的能力,主要要求体育考生应将自己的注意从无关刺激和对抗性的刺激中指向适宜的刺激或线索。

1、教练员与体育指导员应与学生一起分析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对注意集中能力的要求,确定亦或是内在的,以及应拓展或缩小至何种程度或尺度。

2、当注意集中需要内外兼顾时,应分清主次,尽可能少的注意线索并使其明了;同时应注意当注意集中于内部是要指向积极的、建设性的思维,而并非消极的、反向的思维。

3、在实际动作过程中,注意应急终于正确的动作和技巧以及完成动作的激情和渴望而并非错误的动作或自己平时练习食物或失败的低落情绪中。

4、注重过程同时也不能放弃结果。过程虽然重要但是结果更完美,不能偏向或偏弃任何一方。

5、通过了解与交谈并帮助体育考生适应不同的线索,并传授如何应对的方法,学会过滤掉无用线索的心理定势和期望。

6、在培养考生形成心理定势的同时,让考生学会如何预测某些反应的线索,同时做出合理的预测。

7、练习将体育考生的注意指向完成运动的肌肉内部的感觉和体会上。注意于这些运动线索可以提高考生学习运动技能的速率。想象也是传授运动知觉的方法之一。

8、运动训练应从体育考生心理能量处于高水平时开始,并尽量减少分心的因素和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或尽量减少他们对体育考生的影响,减少紧张应激,减少分心的可能性。

9、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应当因人而异,采用每个运动员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注意集中能力的训练。

10、正确地选择注意对象,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器官的活动上,加强抗干扰能力和精神紧张时集中注意的训练。

(二)念动想象训练法。让体育考生利用头脑中一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运动训练的一种技能。帮助考生获得和练习复杂的技能、演练某些特殊比赛技术和战术以及获得其他心理机能的能力。

(三)意志训练法。使人们尽量去完成不情愿执行的任务,乃至是讨厌的事情,尤其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疲劳、伤、病、乳酸堆积等不利因素的产生时,仍要坚持到底,充分发挥意志品质的作用。

(四)自生训练法。体育考生利用自身自动反应的能力,在自身出现紧张状态时,身体自动放松,使整个人体恢复到原始状态(静止时)。

(五)反馈训练法。运动训练过程中利用其他辅助器材和仪器的辅助功能,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多次的测验并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应用于实践中,最终学会自身生理机能的调整。

(六)模拟、放松训练法。通过对比赛时场景、环境、竞技气氛的描述或模拟演练,对比赛有相当的把握、信心和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对比赛充满信心,并把信心最终保持到中考的考场的最后一项测验。同时还要将放松与考试的模拟结合起来,既不过分紧张,同时也要把持住放松的尺度,合理调整,适当运用。

(七)适当的目标选择、设置训练。主要用于训练后期通过对个人成绩的综合分析和评价,结合体育考试评分标准对自己做出合理的定位和评价,并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是改善体育考生自信心和提高运动员技能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合理的目标设置可使运动员的注意和行为有一定的指向性,同时可以发挥更多的能量和更大的努力,并打下奋斗到底的决心,同时也可使指导员和体育考生共同寻找更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训练,去提高成绩以实现目标。

四、对不同的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的建议和意见

针对体育训练中,学生出现的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故应从运动训练之初就进行锻炼和培养:

(一)确立奋斗目标。明确意志品质的作用,用发自内心的思维和行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

(二)提高认识能力。让学生增加对体育专业方面知识的学习和了解,用更专业、更符合实践的理论去知道自己的运动和训练。切实做好用理论指导实践行动的理念,注意提炼自己与他人运动与训练中的长处与优势,作出总结与归纳最终应用于自己的实践过程中,最终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标。

(三)把“下决心”、“树信心和恒心”的工作做到学生中。战胜困难和挫折、与失败和伤病拼搏,持之以恒,学会融会贯通,既重视如何健全自我心理,也应掌握如何在运动中进行控制(比赛与考试期间的自我调整),深入发掘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如何影响自己的运动成绩,用心领会,切实应用。

篇10

一、课程设计理念

本节课内容是基于“自我统合”这一概念。“自我统合”也称为“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感”,它是一种个人自我一致的心理感受,是一种关于“我是谁”“我在社会上应占有什么样的地位”“我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我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感觉。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危机是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第五个时期,而这个阶段正是个体进入青春期之后接受初中和高中教育的阶段,是人格发展历程中的关键时期,个体在这个阶段所面临的发展性危机主要是“自我统合”与“角色混乱”两极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阶段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性,建立新的自我同一感。

心理活动课是一种互动的“团体的过程”,这个过程“会产生影响团体成员及整个团体的力量,此即所谓的‘团体动力’(group dynamics)”。团体动力指团体中各种存在着的驱动性的力量,由于这些动力的存在,团体的运作才得已开始并持续下去。一般团体都普遍具有静态与动态两面。静态方面包括:团体名称、组织结构、最终目标及某些固定不变的特质等。此外,团体亦具有动态的一面,如:正在进行的运作、改变、互动、反应等。团体动力便是由这些力量的互动作用及其在团体中产生的影响效果所组成的。课程各环节设置应注重团体动力的作用。

新课程倡导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在学生自我体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展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创设一种充满灵气和活力的生命课堂,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最佳发挥。关注互动、注重生成——团体动力学与新课程理念的完美融合,必将引领学校心理活动课教学走向新的发展。

二、灵动生成性心理活动课堂的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那么灵动生成性心理活动课堂具有哪些特征呢?笔者通过教育实践总结出以下三点特征。

(一)互动性

有效的心理活动课不应该让学生因教师的预设而成为课堂教学中的被动参与者或旁观者。面对不断变化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规律。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应该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和灵动。

(二)开放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对于心理活动课而言,学生的心理本身就是变化发展的,这就需要教师以丰富的教学经验、高度的教学机智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师生在“自由的”空间愉悦自发地教与学。

(三)生命性

生成性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课堂教学的生命性。生成性课堂教学具有鲜明的生命性价值特征。课堂教学应该促进师生生命多方面的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心理活动课都是不可复制的激情与智慧灵动生成的体现。

三、灵气和活力的生命课堂教学设计

多年心理活动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使笔者认识到,一堂成功的心理活动课教学,需在课堂中体现互动性、开放性和生命性等特征,因此在设计“遇见最美的自己”公开课时,在团体暖身阶段创设了安全和积极的心理氛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团体转换、工作阶段注重搭建学生沟通和合作的平台,关注学生情绪的获得和转换。在团体结束阶段的教学设计则充分体现了开放性和生命性的教学理念,在前两个教学环节的铺垫下,本阶段的教学设计以学生情绪再体验为主要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心理活动课主题的选择是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遇见最美的自己”一课内容为我校生涯辅导系列课程之自我意识篇,因此,本阶段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营造积极安全的心理环境,引导学生对“自我”进行思考。高中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个体在这个阶段所面临的发展性危机主要是“自我统合”与“角色混乱”两极之间的矛盾。心理活动课的课程设计是为了满足学生以下的心理需求:每个学生都渴望了解自己的生理、性格、能力等;渴望知道自己在班级和学校所处的位置;渴望被别人接纳,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些都说明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不仅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而且还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出现种种与自我问题有关的心理危机。因此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超越自己,帮助学生化解可能出现的同一性危机,推动他们形成新的自我同一感,成为我校高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团体暖身阶段教学设计的思考: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有效的教学情境,能调动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更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本节课以自我认识为主题,以斯芬克斯之谜的故事与心理游戏活动的融合作为团体暖身阶段。如何巧妙地把教学的背景知识和活动相结合成为团体暖身阶段教学设计的重要思考点。本节课的团体暖身阶段采取的活动是:捕捉信息即根据教师讲的一个故事,学生对指定词语作出反应。故事是斯芬克斯之谜:一种动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腿最多时最无能。如果路人猜不出,就被斯芬克斯害死。俄狄浦斯猜中了谜底是“人”,斯芬克斯跳崖而死。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也必须接受斯芬克斯的挑战,这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认识自己的客观标准。当人类避开外界的喧嚣,静下心来,常常发现令我们困惑最多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课后学生反馈:游戏活动紧张刺激,能够很快进入上课状态,同时也关注到了故事本身,引发了对后面内容的关注和思考。

(二)团体转换阶段教学设计的思考:活动的设计如何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

一个人最熟悉的是自己,最陌生的也是自己;最亲近的是自己,最疏远的也是自己。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引入了心理学概念——投射。由“人是……”到“我是……”转变的活动设计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学生在写“人是……”的过程中,会有对自己的投射,在进行归纳的过程中,这种投射促进了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本阶段的活动,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团体动力的作用,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本节课的主题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表格的填写有效促使团体动力积极力量的形成,小组的团体动力得到激发,充分调动了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心理活动课堂不是独舞的舞台,而是师生、生生共舞的平台,这个课堂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舞台,使学生在参与、自主的学习活动中不仅客观地评价和认识了自己,更学会了聆听、分享与合作。

本阶段的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一:联想活动,每个学生完成十个句子“人是……”的填写。

教学环节二:根据小组成员所写的内容进行归纳,填入表1。

表1 形容人的词语

形容外貌的词语

形容性格、能力等的词语

形容角色、责任等的词语

学生课后分享:填写“人是……”的时候思维是开放的,想到了很多的词语,如善良、狡诈、虚伪、需要爱的、需要关心的、渴望被关注的等;每个同学写的词语角度会有区别,看到一些词语的时候内心会有触动。

(三)团体工作阶段教学设计的思考:活动中如何促成学生内省的自然生成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在于设计多么的精巧,结果多么的完美,而是要让师生都能享受过程,有所感悟。基于这一教学理念,“遇见最美的自己”整个团体工作和转换阶段从始至终呈现着积极主动的氛围。

本阶段的活动设计:

环节一:换位思考,词语转换:“人是……”转换成“我是……”

环节二: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进行归纳,填入下面的表2,可以参考表1的内容填写。

表2 与我有关的词语

属于我的词语

我讨厌的特征

我希望具有的特征

学生课后分享:由“人是……”换成“我是……”的时候,感觉很奇妙,会喜欢一些词语,感觉就是自己,有些词语虽然读起来感觉别扭,但感觉也是自己的一部分,有些词语感觉比较抗拒,甚至有些讨厌,但当老师让把那些词语进行归类的时候,才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有之前的那些感觉,像是在一面面镜子中看到了不同角度的自己。

(四)团体结束阶段教学设计的思考:课堂如何成为生命课堂

毕淑敏老师曾经在《心灵游戏》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天底下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手掌,天底下也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每个人都是如此与众不同。我们因此而宝贵和神圣。所以要珍惜自己善待自己,请从认识自己开始。”每个人都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不足,认识自己是改变的开始。生命是鲜活的,是成长的,是有希望的,因此对于未来的自我的描述对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心理意义。未来自我的生成需要一个载体,而活动的情绪再体验则是课堂灵动生成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在团体转换和工作阶段的基础上,本阶段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够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本环节以“理想自我”活动为设计主线,让学生在音乐背景下画出理想中的自己,内容可以是具体的人体头像,也可以寄托于物象,如一只鸟、一棵树、一朵花、一片云等,然后进行小组分享,这一环节的设置与本节课的课题“遇到最美的自己”相呼应。

学生课后分享:开始画的时候不知道画什么,听着音乐,静下心来的时候,脑海中不自觉地浮现出一些景象来,然后就很自然地画出来了。虽然自己绘画技巧不高,但感觉很好,很舒服。这过程中会产生对未来的希望和目标。

四、专家点评

很荣幸听了杨海荣老师的心理活动课“遇见最美的自己”,对这堂课产生了深刻的印象。青春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帮助青春期的高中生化解可能出现的同一性危机,建立新的自我同一感对自我意识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遇见最美的自己”整个团体活动各阶段的设计巧妙合理,各环节的转换自然顺畅,本节课的主题是“自我认识”,从“人的特点”到“我的特点”,在看似简单的活动中让学生认识了“生理的我”“心理的我”和“社会的我”,层层推进,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带动了学生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客观评价自己,最终达到让学生在今后的成长中不断去完善自己的目的,课堂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点评者:张波,广东省惠州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惠州市实验中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心理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