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物流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无人机 低空遥感 像控点 数字测绘产品
[中图分类号] P237 [文献码] A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157-1
1主要质量控制点
1.1航线规划
航线规划是遥感信息采集前的关键技术工作,是指导航空摄影的重要技术文件,需综合考虑作业范围、周围的环境、准确度的要求以及拍摄设备的参数要求和摄像用途等等众多的因素,在保证相关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最好的设计。而航线规划最重要的内容就是:①航向行走的方向是否正确,是否会出现多种不利的情况;②区域的覆盖是否正确,覆盖区域内的落差是否控制在限制范围之内;③摄影基面的选择是否合理,航线的高度是否正确,地面的分辨率和像片重叠度是否符合要求。
1.2航摄质量
航摄质量检查包括飞行质量检查和影像质量检查两个方面。
飞行质量的主要检查内容有: ①摄影范围是否符合任务要求; ②摄区边界覆盖是否足够; ③像片倾角、像片旋角、飞行航高变化等技术指标是否控制在限差以内; ④像片重叠度是否达到目的。
摄像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有:①摄像的清晰度及分辨率是否达到标准,是否能够观测到远距离的细小图像;②摄像的层次感以及反差等专业摄像因素是否达到相关的标准;③摄像的内容上是否具有某些缺陷和不足;④是否存在一些和其他摄像内容相关的内容。
总的来说,要求摄像内容的清晰度以及落差感和色调以及饱和度和层次感适中、目视效果良好。 如航摄质量不能满足要求,可根据情况进行重飞或局部补飞。
1.3像片控制网
像控布网的主要质量控制点。由于无人机低空遥感测绘系统多用于应急测绘或有专门用途的工程测绘, 飞行区域通常呈不规则形状, 因此像控点宜按区域网布点, 区域网的大小和像控点之间的跨度应综合考虑成图精度、地面分辨率、产品用途、地形特点等多种因素, 以能够满足空中三角测量精度为原则, 进行优化设计。像控布网阶段主要从 3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①像控网总体设计合理性, 像控分区是否与航飞分区相对应; ②布点方案能否有效控制整个分区, 是否考虑了区域地形条件;③布点密度是否符合要求, 航线两端是否加布控制点。
像控选点的主要质量控制点: ①像片控制点是否选在旁向重叠中线附近, 是否过于靠近方位线; ②点位目标是否选在明显清晰的地物上; ③遥感像片上的剌点点位是否与实地目标严格一致; ④像控点点之记是否清楚、详细, 是否便于内业转刺。
像控点采集的主要质量控制点: ①采用的平高控制点经检校是否无误 ; ②采用的仪器设备是否在有效使用期内, 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③采用的测量方法是否可行; ④作业过程是否按要求操作, 校核条件是否足够, 检验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1.4自动空三与模型创建
在遥感信息处理技术中,自动空三与模型创建成为其技术的核心内容,其组成因素主要有摄影的列表、所确定航线的相对关系以及连接点的布局、连接点信息的提取、形成、编辑以及整理和录入、模型的创建、形成、匹配以及摄像内容的形成等等,这些主要内容都是由遥感信息处理技术完成的。考虑到其部分工作的进行直接影响到相关模型以及相关数字测绘产品的精度, 作业过程中, 除严格按要求操作外, 关键步骤宜同步平行操作进行校核, 以保证处理工作的质量。
2案例分析
图1是用DP-UAV软件进行航测数据处理的成果,某地区338张像片,耗时147分钟,自动生成136万物方点,DEM和正射影像。
飞行区域大小---6×4 平方公里;获取方式:无人飞机,航高500米;使用相机:canon 450D;获取时间:某日上午;天气状况:晴朗;获取的影像:共1338张,15航带。
同时在现场实际布设控制点40多个,采用RTK进行测量,将测量坐标与无人机航测坐标进行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通过专业软件检测和整理后的无人摄像设备的拍摄效果是否达到相关的摄像要求,其摄像内容是否到达地形图测量的基本要求,这些标准都满足了专业软件在测量大型比例航线时的要求。
在传统的航空摄像当中,其摄像处理的航空数据信息的流程一般为:数据信息的预先整理、摄像内容的匹配、自动空三的加密以及数字模型的形成。就当前看来,传统的航空摄像的作业流程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境界,但是这种传统的技术也存在很多的缺陷,比如作业的效率太低,很多专业的新型的影像内容无法正常拍摄,除此之外,传统的方法在数据处理上面需要很多控制因素来完成相关的测量,而且在野外测量是一项难度非常大的工作,尤其是在一些环境较为复杂的地区之中。所以,在野外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要尽量控制好控制点的数量,苍穹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及影像处理软件DP-UAV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3结语
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具有低空作业、自主飞行、自动导航等特点, 具备机动、快速、经济适用等优势, 有效补充了传统航摄手段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方面的薄弱环节, 有效完善了遥感数据获取技术体系, 已在防震减灾以及提高应急测绘保障服务能力方面体现出了独有的优越性, 逐渐成为野外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中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篇2
智慧物流物流金融课程建设一、物流金融课程建设的背景
物流金融是指为减低交易成本和风险,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合作,对企业资金投放、商品采购、销售回笼等经营过程的物流和资金流进行锁定控制或封闭管理,以流转中的商品价值为依托为企业提供融资的活动。在物流金融下,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在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向客户提供的结算、融资以及保险等增值服务,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缺乏的问题,也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来新的利润源泉,提高了金融机构贷款的质量和数量,物流金融中的保险服务还可以提高物流公司的防风险能力,实现了“三赢”的效果。
面对社会对物流金融的高度需求,高校此方面的教育却是空白。据抽样30所国内本科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共有286门,未曾有院校开设了物流金融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这极不利于现代物流金融学科体系建设,更不利于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技术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二、结合实践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适应学科最新发展
“物流金融”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其内容涉及知识面宽、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与实际经济结合紧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促进服务的发展,要实现与社会经济的无缝连接,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科发展,与时俱进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协调基本内容与先进性。
物流金融是由第三方中介——物流企业对货物实施监管,并对货物的真实性、安全性承担责任,贷款安全系数提高,贷款规模扩大,并有稳定的客户。可以看到,物流金融业务依附于物流企业的发展,为更好的开展物流金融及降低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要求物流企业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网络信息传递及时准确,机动灵活、具有广泛的地域性。随着国内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开始积极探索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新模式,智慧物流将成为物流业的发展方向,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营管理水平。目前智慧物流主要有四大应用,其中的三大应用都将推动物流金融的发展,即一是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二是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三是智慧企业供应链。
智慧物流下,提升了物流企业的实力,改变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为物流金融提供进一步的集成方法,也带来了物流金融各方合作的改变,势必影响具体的物流金融融资方案。在物流金融课程建设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智慧物流对课程建设的影响,授课内容安排与实践环节要融合智慧物流,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上,更加注重新技术对物流金融业务带来的改变,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课程建设探讨
(一)课程建设任务和目标
本课程从物流金融特点及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入手,引入物联网及智能技术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介绍,同时详细介绍不同物流金融模式下各方参与者、业务流程,物流金融方案的制定与组织实施,物流金融风险控制以及基于物联网的解决方案,最后针对典型的物流金融案例,让学生探讨在该业务中引入物流金融对案例的流程及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的业务管理能力。本课程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物流金融在经济领域中的重要作用,熟悉物流金融的基本类型,掌握物流金融的基本概念及参与主体。(2)熟悉物流金融参与主体角色和操作流程,如企业需求与信用分析、质押物评价、监管合同的制订、仓单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业务风险控制及绩效考核。(3)熟悉以物流企业监管为核心的融资过程。(4)了解智慧物流的相关知识,懂得信息技术在物流金融管理中的重要作用。(5)了解物流金融业务的流程及信息化对其业务促进作用与风险降低方案。
2.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智慧物流下的作业流程,具备融资对象评价、监管合同和仓单质押监管服务制订的能力。(2)能制订并组织实施物流金融作业任务。(3)掌握利用智慧物流技术,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综合管理创新。
(二)基于智慧物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金融课程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学习物流金融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流金融业务分析与需求分析,质押与监管方案设计,监管项目合同签订,仓单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动产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抵押监管服务与组织,贸易监管服务与组织,物流金融业务综合实训,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运作,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物流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
基于智慧物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金融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包括以下方面:
1.现代物流与金融服务概述。包括物流概念,物流金融的概念与产生过程、地位与作用,智慧物流在物流金融中的应用,物流金融智慧化趋向几个部分。教学要求:深刻理解物流金融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物流金融的基本概念、流程及各环节的重点工作,了解智慧物流及其发展对物流金融的促进和提高的重要作用,了解物流金融智慧化的新趋向。
2.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架构。包括:RFID与物联网简介、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背景、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流程架构、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管理系统架构。
3.智慧物流下物流金融业务风险降低的技术措施。了解如何利用智慧物流,降低不同环节的风险。掌握通过构建智慧仓储、智慧安全监督、智慧物流,实现“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运输流”为一体的“物流金融”业务与服务,降低物流金融风险。
4.智慧物流下物流金融业务的增值模式。了解如何依托智慧物流,构建智慧仓,掌握通过提供仓储、物流、金融、商贸创新服务,增强与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联系,提供更多可行的增值服务。
5.智慧物流在物流金融业务的应用案例。教学要求:熟悉中储物流、柏亚仓等物流金融方案及智慧物流金融解决方案。
四、总结
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开展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课程,是培养实用人才,服务社会经济的关键所在。以智慧物流为物流行业发展趋势为契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升了学生利用智慧物流创造物流赢利模式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相信对于专业建设和服务社会是十分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欢妮.“柏亚仓”打造海西智慧物流引领物流金融新蓝海.潮商,2012(2):76-77.
[2]潘意志,程丹丹.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践—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8):59-63.
[3]胡愈,徐兆铭,黄含其.以培养目标统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基于物流金融技术人才培养视角.湖南社会科学,2009(6):107-110.
篇3
关键词:智慧物流;物联网技术;应用;措施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已经普及,我国居民对互联网的运用概率不断增加,网络购物更为普遍,这推动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与此同时人们对物流方面的需求也更高,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迫切进行新型物流管理方法的引入。在这种背景下智慧物流得到了运用,很多物流企业开始运用智慧形式对物流进行管理,对物联网的运用也有了较大的需求,不过当前物联网的运用还面临很多问题,亟待对其进行深化分析和探究,提升物联网的运用效果。
一、智慧物流与物联网的概述
1.智慧物流的含义
智慧物流是指借助于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提升物流系统决策、分析、执行能力,实现物流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的活动。简单来说,智慧物流就是在物流管理中引入新技术、新方式,以此对传统物流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提升物流管理效果,优化物流管理流程的活动。智慧物流倡导现代物流的自动化、智能化、人性化、专业化等,采用有关的网络技术对仓库出货、物流信息确认、在线支付、物流交易、物流配送、推廣营销等融合起来,在对物流信息进行共享的同时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人性化的服务,促进有关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物流企业通过运用智慧物流,能够降低自身的成本投入,推动各有关工作效率的增强,更好地满足社会人员的需求。
2.物联网的含义
物联网是新时代下的一种先进技术,其指的是通过各种射频识别技术、信息传感器、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各种装置技术、扫面器等,对物体进行连接、监控等,采集其力学、化学、生物等各种需要的信息,借助于各种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有效连接,对物品和过程进行管理、识别和感知的过程。物联网技术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其属于传统电信网等的载体,能够使所有可以独立寻址的物理对象形成互通网络。
3.智慧物流管理中运用物联网的意义
第一,促进智慧物流水平的提升,增强智慧物流的构建效果。在智慧物流构建中,物联网属于一种较为重要的技术,其能够促进物流行业的工作效率得到全面提升,推动整个物流环节实现智能化发展,这就能够为物流企业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的提升带来较大的作用。第二,促进物流企业运作流程的规范和标准。物联网技术可以对物品进行标注记号,如通过感应器对物品信息进行整理与收集,将具体的信息运送到平台中,从而更好地对运输物品进行监控,促进运送过程更为规范;还可以借助于其定位系统对物品信息进行搜集,对运送地点、路线等进行查找,促进物流运输更为透明,降低违规概率。同时借助于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实现物流各个环节的有效联系,快速进行信息交换、传递等,帮助物流企业更好地对资源进行整合,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也能够帮助企业节省成本。第三,提升物流管理的精细化程度。通过有效引入物联网技术,能够使从业者在各个环节工作中都进行标准化管理,对每一项工作都进行精细化管理,提升物流系统运用的效果。且通过信息化管理,还可以促进各个环节工作的协调进行,实现各个部门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并帮助其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方案,促进服务效果的不断增强。
二、智慧物流管理中运用物联网存在的问题
1.安全问题
在智慧物流管理中运用物联网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由于物联网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对信息进行传递的,很容易受到病毒侵害而导致信息被泄露,这就会导致物流企业和客户面临较大的损害,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对其信誉、声誉等都带来不良的作用。所以在智慧物流管理中运用物联网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安全管理。另外,当前在物流企业快速发展中,电子标签的运用更为普遍,为企业开展物理管理带来较大的好处和便捷性,但是也会导致信息安全面临威胁,如果不对其进行科学管理,会导致大量信息被泄露,导致用户产生恐慌,凸显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技术问题
技术问题也是物联网运用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当前虽然我国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运用范围不断扩展,但是依然面临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当前我国嵌入式技术以及无线射频技术是较为落后的,没有实力较强的科技研发人员,研发团队不充足,这导致物联网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可以说在物联网技术中传感技术、无线射频技术以及嵌入式技术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技术,我国这些技术落后也势必会对智慧物流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带来阻碍,所以必须要加强这些技术的研发。
3.成本问题
在智慧物流建设中运用物联网技术往往需要引进一些先进的设备,并对有关技术进行引进,这就需要物流企业付出较高的成本,从而会对其运行产生影响,如果无法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势必会对物联网的应用带来阻碍。如一些规模较小的物流公司在引进设备的时候会对成本进行详细分析与对比,而智能化物流设备往往价格更高,要比传统设备成本高很多,而这些小物流公司通常都面临着资金困难的情况,所以其会出于成本考虑而选择传统机械设备,降低其物联网应用的概率。所以,要想在物流企业中大力推广物联网技术,就必须想方设法对这方面的成本进行降低,只有其成本得到有效降低,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智慧物流管理。
三、智慧物流管理中物联网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加强监管
面临智慧物流管理中物联网技术安全方面的问题,必须要加强监管,以监管来降低安全隐患,不断提升智慧物流的管理效果。其中无线射频技术具有定位追踪、自动识别功能,可以依据各个物品中的电子标签对其进行全方位监管,并对物品信息进行搜集,将其传递到有关的平台中,使客户更好地对物品动态进行了解,提升智能化配送的效果,这也是物联网技术中的重要技术。为了推动各个环节的有序运行,客户可以发挥自身的监管作用,及时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管,使物流运送更为科学。同时物流企业还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要在物联网技术有关的设备、计算机系统等构建防护网络、采用有关的防护手段等,以此降低病毒入侵的概率,更好地降低安全隐患。
2.加强技术研发
面对当前我国智慧物流管理中物联网技术不高方面的问题来说,我国必须要加强技术研发,提升技术水平,为物联网的更好运用奠定基础。一方面我国政府要鼓励相关的科研所、高校等加强物联网技术学习,增强物联网有关的人才,充实人才队伍,为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另一方面还要鼓励有关的企业与国外发达国家企业进行合作,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对国外物联网技术进行学习,吸收其经验,促进自身水平的提升。通过多方面努力,不断提升物联网的运用效果,增强我国物联网技术的整体水平。
3.通過政策倾斜降低成本
为了更好地在我国物流企业中推广物联网技术,我国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比如为物联网机械设备生产企业降低税收,或者提供有利条件等,使其生产生本得到有效降低,从而实现销售成本的降低,使更多的物流企业能够买到这些设备,推动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另外,还要鼓励物联网设备生产企业积极向国外学习先进技术,通过先进技术的学习简化制造流程,降低制造成本等,更好地降低设备价格。
四、智慧物流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具体应用
1.感知互动层面
第一,无线传感器的运用。通过在物流管理中引入这一技术,能够将人与人、人与物有机联系起来,这就能够形成较大的关系网,而通过对无线网络的运用则能够随时进行远程信息的获取,提升信息的准确性以及时效性,及时对问题进行反应,不断提升智能管控的效果。第二,全球定位系统。通过这种技术的运用能够对物流地点进行查询,对货物状态进行跟踪,这就能够提前对运输线路进行规划,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第三,射频识别技术。在对物品进行标记之后,其能够对物品信息进行获取,从而促进货物跟踪有更高的准确性。
2.应用服务层面
第一,嵌入式智能技术。这种技术将运用作为中心,将计算机作为基础,能够对其他设备进行监视、管理和监控等,同时还可以促进图像以及语音有更高的处理能力,促进信息共享等。第二,公共物流平台。该平台能够对各种公共物流信息进行处理,促进人们对这些信息的查看,为智慧物流发展带来诸多有利作用。且人们还可以借助于该平台进行数据交换、信息交换等,促进各项信息的互通,对于智慧物流服务质量的提升是十分有利的。
3.网络传输层面
第一,M2M技术。该技术重点内容是机器对机器无线通信,有关信息可以通过机器反馈到用户收集,而用户能够以此进行有关信息的查询。并且该技术还能够对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降低运输浪费,促进收益的增加。第二,云计算技术。该技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中完成大量数据计算,并且能够为用户提供所需资源,也是物联网技术中的核心内容。第三,数字集群通信技术。这一技术通常成本较高,且较为复杂,运用在工作量大、环境复杂的环节,运用前景是较为广阔的。
篇4
关键词:物流;智能物流;京津廊一体化
廊坊市地处京津冀都市圈核心城市北京市和天津市之间,具有极有利的地域优势,发展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经过多年的发展,廊坊市经济得到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93.8亿元,年均增长11.3%。为了更好地促进廊坊经济的发展,“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依托,要形成包括交通运输、包装加工、仓储配送、信息网络等多环节组成的现代物流大循环系统,把廊坊建设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物流转换枢纽之一。智能物流的发展和运用,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这一点,并能成为京津廊一体化发展的新动力。
一、廊坊市发展智能物流的意义
职能物流的出现,符合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实时化、跟踪与智能控制的发展新趋势,符合物联网发展的趋势。智能物流是指货物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智能移动过程,包括智能运输、智能仓库、智能配送、智能包装、智能装卸及智能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为供方提供最大化的利润,为需方提供最佳的服务,同时也应消耗最少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态环境,从而形成完备的智能社会物流管理体系。
1.智能物流是发展智慧城市的基础
截至2012年12月,我国在建的智慧城市达69个,环渤海地区有14个,占总数的20.3%;其中包括河北省的唐山、廊坊、石家庄三个城市。电子信息产业是河北四大优势产业之一,APEC智慧城市智能产业高端会议也已永久落户河北。廊坊市自2011年开始启动了智慧城市的建设,而智能物流是发展智慧城市的基础。智能物流着眼于城市的整体物流建设,为各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通用商务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使各行业可通过通用的信息指导互相沟通,得到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加速企业物流活动中与政府的信息互换。智能物流的发展将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持和物网互联条件;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将为智能物流的发展提供政策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大力支持,提高廊坊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2.通过智能化提升企业物流效率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服务规模小、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等瓶颈使得我国的物流成本远远高于美国。通过国际通用的衡量物流成本的指标(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对比发现,美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8%左右,我国达到18%。此外,我国企业的物流费用平均占商品价格的40%,而美国只占10%-20%。
智能物流包括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全部物流活动,通过智能管理,将物流过程中运输、存储、包装、装卸等环节集合成一体化系统,可以以最低的成本向客户提供最满意的物流服务,因而智能物流可以提升物流效率,可节省物流成本,促进廊坊市物流发展,提升在京津廊一体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京津廊区域内物流提供共用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整体效率,减少区域内企业重复性建设,提高企业整体质量。
3.智能物流是廊坊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必然选择
目前廊坊市物流仍较为落后,低效物流消耗了更多油料,造成大量碳排放,同时污染环境,直接损伤了产品竞争力。智能物流,可以促使廊坊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居民的生存质量。当前,随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和东扩南拓战略深入实施,首都经济圈规划加紧编制,廊坊将成为高端发展要素的汇聚之地和国家战略推动的受益之所;北京新机场获批建设,廊坊空港新区将全面启动,有望成为河北新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借助于外部有利的发展环境,聚焦“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发展定位,明确“生态、智能、休闲、商务”城市形态和功能定位,推进京津廊同城一体化发展,在对接京津取得实质性进展,争当京津冀城市群科学发展先行军,加快缩小与东南沿海先进地市发展水平的差距,努力与京津共同打造世界城市。
4.智能物流是产品追溯的不二选择
智能物流的智能获取技术使物流从被动走向主动,实现物流过程中的主动获取信息、主动监控车辆与货物、主动分析信息,使商品从源头开始被跟踪与管理,实现虚拟系流快于实物流。通过RFID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完全追踪商品的位置,掌握商品的位置和状态。针对近年食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频发,只有通过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对温度、湿度、速度等信息实时监测,方可解决产品配送与质检管理,提高廊坊市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廊坊市智能物流发展现状
国内目前智能物流以硬件嵌入和信息化平台为主,辅之以地方政府智能物流发展方式研究。最热门的当属物联网范畴的RFID、GIS、GPS等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各类报道已屡见不鲜。“中国智能骨干网”(简称CSN)着手建立,在阿里集团内部被称为“地网”。阿里巴巴集团希望通过8-10年的努力,将CSN项目建成一张能支撑日均300亿(年度约10万亿)网络零售额的智能物流骨干网络,把所有的货物流通的数据打通,形成一个巨大的即时信息平台,并将所有的快递公司整合进来,一件货物的流通不再是原先的流程,而是会用最迅速和经济的方式流通,让全中国任何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内送货必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国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大大增加,智能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这种环境的促进下也已初具规模。全国多个省市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智能交通体系。河北省已对所有车辆高速公路车辆低碳畅行卡(ETC)电子收费设备进行安装,投入使用。高速公路车辆ETC电子收费系统投入使用后,免去了停车缴费的环节,保证车辆快速通行,为紧急抢修任务节约时间,廊坊也在智能交通方面取得了相应的发展。廊坊市地处京津冀都市圈核心城市北京市和天津市之间,发展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廊坊市的发展以区域合作理论为指导,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依托,为有效整合廊坊市物流信息资源,实现物流信息的跨区域应用,降低货运车辆空载率,廊坊市交通物流协会建立了河北省首家公益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此平台是集政策法规、物流信息、设施设备、培训教育、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平台,具有信息服务、资源整合、在线交易和辅助决策四大功能。通过物流相关信息在该平台的快速、准确和实时流动,企业可结合物流智能系统“手机管家”,主动对市场做出积极反应,调整自身经营行为。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将有效解决当前物流信息化水平程度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沟通不畅及社会物流成本偏高等关键问题,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强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促进廊坊市智能物流发展的建议
1.大力推广物流信息技术,推进廊坊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与京津的互连
发展信息技术,一是发展硬件技术,主要是物联网相关的RFID、GPS、GIS、GPRS技术;二是发展软件,如ERP系统、SCM系统、CRM系统、物流仿真系统、业务流程优化系统,以及信息处理技术、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技术。通过推广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的应用,促进信息的整合与优化配置。应用新技术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体系、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和企业的智能供应链,推进智能物流市场主体建设,培育一批智能化水平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智能物流示范企业。廊坊市交通物流协会已建立了河公益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要和京津地区的物流信息平台进行互连,使采购商、供应商、物流服务商、承运人、海关、金融服务等机构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实现快捷、便利、实时的物流信息交流。物流公司可以在此之上,通过系统数据或优化自己的网络,或提升效率,或调整商业模式。政府也可以更加方便地实现对物流企业的宏观管理,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平的环境。
2.打造与整合廊坊市智能物流园区
结合廊坊市物流产业优势和市场需求,集聚行业相关企业,打造若干智能物流的载体和服务平台,努力建设智能物流引领区和示范区,聚集智能产品生产与技术服务产业集群,打造智能物流应用方案解决中心和智能软件及技术研发与推广基地。积极发展各县市智能物流园区及孵化基地,建设既有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总部型物流园区,又有符合区域特色的地区性物流园区,以企业两化融合及物流企业信息化改造为基础,提升廊坊市智能化水平;依靠智能园区载体,打造廊坊市人才与成果高地;多轮驱动,采取多模并举的发展模式,促进廊坊市智能物流的建立,带动廊坊智能城市的发展,实现廊坊科学发展的“愿景”:实力廊坊、生态廊坊、智能廊坊、休闲廊坊、商务廊坊、人文廊坊、和谐廊坊、幸福廊坊,并促进京津廊一体化经济的发展。重点培育燕郊、廊坊、霸州三大物流节点和燕郊开发区、廊坊开发区、广阳、霸州、文安五大物流园区,基本形成包括交通运输、包装加工、仓储配送、信息网络等多环节组成的现代物流大循环系统,把廊坊建设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物流转换枢纽之一。
3.推动廊坊市行业物流智能化,促进物流业与其他行业的对接
针对廊坊优势产业,如电子信息、印刷出版、快递、会展旅游等,推进以行业协会为重要联络人的行业物流智能化建设。针对当前对运输、仓储和流通加工等增值服务需求的持续增加,廊坊市重点促进农产品物流、电子信息产业物流、印刷出版物流、冷链物流、会展旅游物流、快递物流等行业物流的智能化。廊坊原有的物流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企业规模小,都是一些中小企业,只参与物流业单一环节的投资运作,信息化程度低,没有龙头企业,更没有跨区域的大企业来牵头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物流资源。通过发展和完善信息化的第四方物流,打破物流资源难以整合的“不利局面”,有利于智能物流的发展。要以整合物流各个环节和从事单一环节物流中小企业为突破口,促进其向现代物流业升级发展,并推动网络市场从信息交换向市场服务交易转变来完善和发展第四方物流市场,促进智能物流的发展。
通过智能物流建设使物流业与其他行业对接。目前由于标准、商业机密、安全等原因,不论是交通、出入控制,电子支付还是公路、铁路等物流领域,都还只是在行业系统内部和企业内部实施相关物流技术,通过智慧物流的建设,能促进行业内部、不同行业间的互通和信息共享,能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廊坊市可以通过攻克制造业信息化集成关键技术,开发专业应用软件,通过智能物流跨产业跨行业的功能,增加对智能物流的市场需求,带动智能物流的发展。
4.健全智能物流管理体制,引进和培养智能物流管理人才
落后的管理体制,极大程度地制约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导致物流企业难以提供高效、安全、可靠、全面的物流服务。只有建立健全智能物流管理体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高科技含量的物流设备、信息化的手段,才能够促进智能物流的发展。智能物流技术涉及到企业机密和个人隐私方面的信息,必须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
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部门和大专院校设立了专门的物流管理科目或科研项目,廊坊市也要依托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使物流教育与行业发展同步,培养企业真正急需的人才。廊坊市相关部门还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环节的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培养创新型、管理型和高技能型的物流人才,为智能物流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要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不断完善吸引国外物流专业人才的机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有针对性地引进物联网、云计算、信息技术服务和智慧物流管理等领域的高端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的市场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 张翼英,张茜,等.智能物流[M].北京:中国水利出版
社,2012:11-25.
[2] 党建民,王晓珍.徐州智能物流发展定位及推广模式思
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10(4):138-141.
[3] 贺盛瑜,袁波.基于智能现代化的现代物流升级与转型
[J].企业经济,2011,(5):121-123.
[4] 黄国兴.基于GPS和GIS技术的智能物流系统的构建[J].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6):11-12.
篇5
关键词:连锁零售业;城乡一体化;智慧物流;配送
一、引言
中国自入世以来,国内流通市场竞争加剧,使得作为生产服务型行业的物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更加突出。近期两会的政府报告中也相继提出了“营改增”、“一带一路”、“淘金内需”、“物流基建”、“农村物流”等物流行业利好政策。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传统物资流通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改革迫在眉睫。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日趋完善,城乡经济不断融合,城乡流通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连锁经营凭借“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的竞争优势,有力地推动了“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物资流动,成为刺激城乡经济增长和提升城镇居民消费潜力的重要途径。在信息经济时代,“互联网+”思维大行其道。电子商务、O2O等创新模式推动了小城镇连锁零售的快速发展,物流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了促进小城镇连锁零售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现有物流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并借助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打造面向互联网、面向未来、面向战略的城乡一体化智慧配送模式,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配送成本,优化物流配送服务。
二、智慧物流模式
在国务院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和快递网络建设,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核心思想是打造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以开放数据资源、提高流通信息化水平。运用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则催生了一种全新的城乡经济发展模式――智慧城乡,即依靠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城乡中的交通、商业、信息、能源等领域以智能化、互联化、感知化的方式连接起来,形成一体化城乡系统。在此基础上,搭建小城镇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商品集散平台和物流中心,通过精细动态的科学管理,开展智慧物流示范,启动智慧物流配送模式,并逐渐形成以城乡分拨中心、配送中心为枢纽,以连锁便利店、便民服务网点、宅配服务站点、末端智能自助提货柜为基础,以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支撑的城乡一体化配送网络。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进城、农业生产资料下乡,实现城乡要素公平交换和城乡资源优化配置,有效缓解农产品“买难”、“卖难”压力,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城镇化高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
与传统配送不同,智慧物流配送模式借助RFID射频识别技术、通信技术、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形成了订货、提货、送货、退货管理的双向通信路径,以及补货提醒、配送路径优化等智能管理功能,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柔性灵活、快速响应等优势。为满足新环境下智慧物流配送模式的发展要求,小城镇零售业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三者融合,从而充分发挥连锁经营的网络与配送优势,提高企业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流通成本。在具体的实施路径上:首先,鼓励连锁超市、便利店和老字号企业扩大直营连锁规模,培育连锁便利示范店,发挥连锁经营的规模经济优势。其次,开展农村电商物流试点,推广基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共同配送,并鼓励大型家电、家居企业提供“一站式到家”、“个性化定制”等O2O物流增值服务,构建智慧城乡绿色物流体系,形成“互联网+”形态的便民商业服务新模式,解决运输分散、信息不对称、“最后一公里” 等配送问题。
三、基于智慧物流的网络订购配送模式
近几年,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顺应“互联网+”的新趋势,大力推动现代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发展多层次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从而提高小城镇物流的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并逐渐形成了以大型批发市场丰富的产品资源为依托、以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网络订购配送模式。
以内蒙古食全食美公司为例,2011年公司建立了自营物流配送中心,并逐步形成了以生鲜副食品、肉食水产品、工业和进口食品、日用百货为主体的四大配送体系和覆盖酒店饭店、企业食堂、超市等辐射呼市和周边旗县区的的配送网络。历时四年的用心经营和管理,2015年9月,推出了由企业自主研发的、面向中小餐饮企业和小饭桌等客户的生鲜配送电子订单系统。客户通过手机或者网络线上下单,公司迅速接单并送货上门,方便快捷。且网络平台的规模采购优势和价格公开优势,有效解决了客户采购难、采购成本高、食品安全无保证等问题。同时,中小餐饮企业和小饭桌等庞大的客户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快速占领市场并形成规模经营,从而降低配送成本,获取规模效益。
电子订单、线下配送作为一种现代化智慧物流配送模式,省时省力省心。公司引入了更先进的运输设备,并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和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通过芯片记录,实时、快速地汇集和处理包括采购、分拣分包、仓储、配货送货等商品周转环节的信息,建立了商品的安全可追溯体系,实现了从采购到最终配送全程的标准化、智能化、精确化,且企业可充分发挥零库存优势进行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操作,消除库存冗余风险,降低库存成本。这些改进措施从根本上提升了配送效率、降低了配送成本、实现了配送的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化,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推进和城市配送网络的日益完善,食全食美集团将在原有的生鲜商品电子订单系统的网络平台上,启动“前店后配”模式、拓展区域配送业务,加快形成跨越呼市市四区和周边旗县区的区域生鲜网络经营配送体系,重点培养便民菜市场和便民连锁超市的区域配送能力,打造更加智能化、标准化的区域智慧城乡配送模式,顺利实现呼和浩特节点与全国生鲜电商网络的有效衔接。
四、结束语
“十三五规划”以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物流行业的利好政策,物流在中国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面对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传统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日趋完善和“互联网+”思维的日趋成熟,形成了以需求为导向的流通市场和连锁零售的经营模式,对物流的效率、服务质量和信息化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依然存在物流管理不规范,配送模式落后、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绩效的提高。因此,为了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提升物流服务质量、降低物流配送成本,促进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城乡一体化的智慧物流配送模式。
参考文献:
[1]邵占鹏.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与新型城镇化的破局[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20-25+122-123.
[2]李尧林.推进“智慧城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先锋队,2015,25:10-11.
[3]卢美丽.基于城乡物流一体化的连锁经营配送网络优化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22:71-78.
[4]何梅芳.城乡一体化构架下推进连锁企业物流配送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14,05:59-61.
[5]王晓洋.基于城乡一体化优化餐饮连锁企业原料配送物流业务外包[J].物流技术,2014,19:99-101.
[6]朱苏琴,马刚.山东推进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N].国际商报,2016-01-07B01.
[7]罗文丽.智慧物流起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6,05:33-35.
篇6
一、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教学也越来越网络化。课程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主体,基于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能使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去学习,受到广泛的关注[1]。从形式上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融合,而从本质上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融合,是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融合,是建构主义、行为主义以及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融合,是各种教学方式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也是线上和线下学习环境的融合。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2,3]。交通运输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扎实的理论功底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由于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有系统、动态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实际问题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在交通设计和规划、交通管理和控制等方面也需要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效果,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真正具备行业要求的专业技能、应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交通运输工程教育实践过程中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研究以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课中的现代物流管理课程为例,基于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而为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提供参考。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信息时代,学校处在传统学习环境与信息学习环境混合并存的时代,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产生综合了面对面教学和网络学习的优势,并将两种学习模式融合,以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注重课程的精心设计,关注提升学生在课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启发和监控的作用,与此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4]。因而,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个跨越虚拟,可以实现在线与实时交流,同时又涉及多种要素协同的混合式课堂结构[5]。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在课程资源、活动形式、师生互动、评价体系等各方面的多元化。(1)课程资源的多元化。课程资源的多元化表现在形式的多元化,有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另外还表现在学生获取课程资源渠道的多元化,除了面对面的交流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各种搜索引擎、电子资源获得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2)活动形式的多元化。活动形式可以是热点题目讨论、小组交流、成果汇报展示等形式,在这种多元化的活动形式中,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都会得到提高。(3)互动平台的多元化。利用多种教学软件平台,基于QQ、微信、论坛等形式可以使得师生、生生间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得到很大的提高,深度的交流互动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4)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可以采用综合的评价方法,比如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小组互评、测试等各种方法的综合,对学习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从而给出合理的评价结果。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势,利用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师生互动和评价体系,充分调动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在提高教师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方面,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活跃课堂氛围和促进知识的内化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现代物流管理课程分析
1.现代物流管理课程特点。现代物流管理是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成为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实务运作能力,能够胜任物流管理领域全过程策划、管理工作的现代物流工作人才。现代物流管理课程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强。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涉及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涉及面较广,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性较强。(2)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现代物流管理课程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涉及当前许多物流热点问题,如云物流、智慧物流、绿色物流等,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热点问题多,课程内容更新较为频繁。因此,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3)注重应用与实践。该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鼓励学生关注各种物流活动,如快递、超市物流等,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发现、解决和综合分析,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2.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熟悉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原理、物流需求分析、物流规划、现代物流技术、绿色物流等;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和实地参观,使学生能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对物流领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学生对现代物流及其发展前景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通过课程的学习,教学力求突显基础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统一,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在阐明实践应用价值,拓宽基础知识面,注重与相关领域知识的融合,强化能力提升。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现代物流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现代物流管理课程,能够拓展教学的时空范围,有效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1.学情分析。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是针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本科三年级实验班学生开设的,这些学生具备扎实的交通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较强,但也有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薄弱、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2.教学策略。依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现代物流管理课程中的应用,是借助现代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以智慧终端(如手机)为工具,免费智慧教学软件(如“雨课堂”)和免费通信软件(如微信、QQ)为桥梁[6,7],将学生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精心设计,最大程度释放教与学的能量,提高教学效果。课前,通过智慧终端和教学软件推送学习资料,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课中,通过创设情境、题目引导、讨论分享、教师引导等教学方式,掌握学习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度。课后,课后测试和复习资料,让学生完成并进一步巩固知识。3.具体的教学流程。(1)课前。在课前,通过基于互联网和智慧终端的教学软件,向学生资料,包括每次课的基础知识点、难点,以及最新案例和动态前沿。资料形式可以是微课、慕课视频、PPT课件、网络链接等,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及最新发展有全面的认识和学习,教学资源的多样性也可使学生保持足够的学习兴趣。学生借助智慧终端(如手机),可以查看这些资料进行学习,并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进行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实时调整课上教学过程。(2)课中。在课中,通过构建智慧的授课和学习环境,通过预习反馈情况等导入新课,基于智慧的教与学,结合各种形式的师生、生生互动活动,精讲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重点提取预习中的疑惑或难点,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实现个性化的智慧发展。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题目引导、讨论交流等形式,提高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度,具体教学形式如下:①创设情境。通过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如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生活实际。通过以问题或案例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例如,播放一个现代物流的视频,比如京东智慧物流,创设三种情境,并将知识点融入情境中,由浅入深地提出问题:a.京东运用哪些现代物流技术?b.这些物流技术的应用对物流效率等方面的提升效果如何?c.是否还有改进的空间?②题目引导。针对学生的基础及认知能力具有差异性这一特点,进行分组,布置一些题目,如校园物流、超市物流、绿色物流等,让学生自由选择这些题目或者自己命题,然后通过各种网络资源获取相关资料,并结合实地物流调查,发现问题,共同制订物流解决方案,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讨论交流。对学生感兴趣的物流问题或者小组成果,通过汇报等形式,进行点评和组间交流讨论,提升同学表达能力,给出评价结果。(3)课后。在课后,可通过教学软件自动推送“课后小结”,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归纳知识点,理清关联,提出拓展性问题,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教师可以查看本节课的课堂上课人数、学习过程反馈等数据,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进一步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进而可以通过智慧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最后,通过在线的师生、生生交流,师生可以共同成长,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
五、结论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它将面对面教学和网络学习两种学习模式的优势融合,发挥了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势,利用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师生互动和评价体系,充分调动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现代物流管理课程为例,基于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通过运用智慧的新型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智能终端设备和智慧教学软件为平台,提出了包含课前、课中、课后在内的教学流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师生的紧密联系、交流互动和及时反馈,极大增强了学生的教学参与度、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也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慧.O2O双向驱动下的智慧教学生态模式研究[J].科技文汇,2018,(2):33-34.
[2]黄淑芹,张海,何宗林.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3):31-34.
[3]方夏萍.基于云班课平台的“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1):24-27.
[4]谢怡宁.基于翻转课堂及MOOC的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3):35-37.
[5]王浩亮,张春来.融合MOOC和布鲁姆教育理论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教改论坛,2018,(1):37-47.
篇7
关键词:物联网 物流业 智能物流
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物流活动逐渐成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一种经济活动,物流企业的消费增长持续增高,物流业的增加值稳步上升,在我国的服务方面逐渐成为主导企业,开始迅速蓬勃发展。值得强调的是,我国《物联网发展规划》中将物流产业的应用列举了物联网在十来个重点产业的应用之一,并正式提出了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应用的目标-----智能物流。以此为契机,相信物联网在物流产业的应用将大有文章可做。
1.物联网的内涵及应用领域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戴定一指出:物联网就是把信息的互联从计算机延伸到了万物。所有的物品,只要加装了采集、传送信息的芯片,都可以连接到网络上,这就是物联网。可以说,只要物品能够镶嵌互联互通的芯片或者模块,什么都能联到网上去,这样,打破了人和物的界限,物品不必受人的直接控制,可以直接由数据中心来管控。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利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对一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环境监测、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在我国,例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中国移动的“动物溯源系统”、中科院微系统所的无线传感网通信系统都体现出了物联网技术的强大功能和对生产、生活带来的智能化管理体验。
2.现代物流业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业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新型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渗透性强的复合型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从物流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物流业的水平仍然偏低,主要以少数新兴物流企业、上市公司、原国有大型大型企业及国际物流公司为主,以第三方物流为主要表现形式,只有39%的物流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使得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平均周转速度仅为发达国家的百分之几。在外资物流业加速抢占中国市场,物流信息系统日益成为社会物流企业的发展“瓶颈”的现状下,对国内物流业的规模、品牌、盈利能力、国际市场份额、物流提供能力、服务创新能力、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能力等多技术水亟待发展和提高。
3.物联网与物流业的结合应用现状
物联网与物流业结合,不仅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持,而且拓展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空间。目前物流业发展急需信息技术的支持,而物联网恰好能解决物流业的这一需求,物流业有可能成为我国物联网应用发展的突破口。由于我国物流业与物联网行业起步均很晚,但已经有了初步的的探索和应用,助推现代物流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比如(1)物流运输方面应用。部分三方物流公司已经开始使用GPS、GIS系统,便于对在建车辆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货物运输及时、准点、安全。(2)仓储方面应用。PFID、红外、激光、扫描等技术已经在大型仓储企业广泛应用,提高对物品收货、存货、取货、配货、发货、拣货的管理能力,实现仓储的自动化操作。(3)装卸搬运方面应用。通过PFID、红外、激光、扫描、GPS等技术实现物品装卸搬运的自动化管理,提升装卸搬运效率。(4)包装方面应用。少部分大型物流企业通过PFID标签扫描,实现对包装物品的自动化识别、判断,提高物流包装效率,有利于实现集装化包装与运输。
具体案例上,比如青岛港、厦门港、天津港等港口还利用RFID技术对进出港区的集装箱车辆进行自动识别,提高闸口通过速度,减少集疏港作业的拥堵现象。通过利用物联网的电子标签技术可以和GPS技术相结合,将配送包裹模块化,让消费者、网上零售商户和物流公司三方可以利用无线视频系统来观察到货物运输车辆的现场状态。河南万庄化肥交易市场有限公司立项基于物联网的农资物流信息化综合系统建设项目,通过采用物联网云计算技术、RFID-IS信息技术及RFID中间件技术、CDMA/GPRS无线传输技术达到对农资信息跟踪与追溯、农资物流配送、农资电子商务等。
4.物联网促生智能物流的前景
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在物流领域来看,物联网只是技术手段,目标是物流的智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会出现了一些新的智能产品,如傻瓜相机、智能洗衣机等,它们能够从现场获取信息,并代替人作出判断和选择,而不仅仅是流程的自动化,而是“自动化+信息化”。 物联网将我们带入智能的时代,使我们步入智能家居、智能家务、智能电网甚至是智慧地球的的时代。在物流业中物联网主要应用于如下以下方面:
(1)智能配送的可视化管理网络。这是基于GPS卫星导航定位.RFID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在物流过程中对物流车辆配送进行实时的、可视化的在线调度与管理的系统,以实现物流作业的透明化、可视化管理。
(2)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这是基于传感、RFID、声、光、机、电、移动计算等各项先进技术。建立全自动化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物流作业的智能控制、自动化操作的网络,可实现物流与生产联动,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协同。
(3)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基于RFID等技术建立的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统为保障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提供了坚实的物流保障。目前,在医药、农业、制造等领域.产品追溯体系都发挥着货物追踪、识别、查询信息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4)企业的智慧供应链。智慧供应链用于满足客户的大量的个性化的需求与订单。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也将由传统意义上的静态供应链,逐渐经过职能部门整合、内部流程整合、外部协同整合后达到智慧的供应链
(5)物流网络化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物流信息公共网络平台以其跨行业、跨地域、多学科交叉、技术密集、多方参与、系统扩展性强、开放性好的特点对现代物流的发展构成了有力的支撑。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承担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不同企业间的信息交换枢纽支持,提供车辆跟踪、定位等共享服务功能,提供政府行业管理决策支持等。
参考文献:
[1] 赵昱.物联网对物流活动影响之展望.企业导报2010,6:107
[2] 徐新燕.物联网怎样影响着物流.商场现代化.2010,10:48
[3] 张全升,龚六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物流的发展模式研究.2011,3:250-253
[4] 姜彬.谈物联网在我国物流领域的应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204
[5] 尹国.关于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战略构想,现代物流报,2009-09-04
基金项目:
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项目(2011B398)
篇8
2012年12月12日,一个新颖的网站在航运业冉冉升起,船货网正式上线运行。船货网是什么?它将给航运业带来怎样的变革?记者专访了船货网的创始人、宁波船货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光。
张海光告诉记者,经济全球化,物流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智慧物流正在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宗商品交易在海洋经济中兴起,干散货航运物流已成为资源全球配置的主角。然而,中国干散货航运市场由于近十年的过度发展正面临重重困局:社会运力资源内耗严重、效率低下,全行业亏损严重;缺乏服务标准和资源信息共享;没有公正权威的第三方船货配载交易平台。
“你是坐飞机到宁波的吧?”张海光向记者描述道:“就好比你坐飞机,整个过程中为你提供服务的其实有很多家公司。当你产生坐飞机这个需求时,首先就要订票。你可以选择订票公司、旅行社送票上门,也可以选择航空公司官网、机票网等电子商务网站,还可以选择去哪儿网、酷讯等进行比价。”
通过这些电商平台,实现了消费者和服务商的地位平等、信息对称。消费者可以放心地选择最好、最优、价格最低的服务。订票完成后,乘客只需要凭借一张身份证,就可以与航空公司办登机牌、通过机场安检、到登机口登机等一系列程序。张海光表示,对于航运业来说,同样可以适用这样的电子商务模式。
“干散货航运物流具有无边界、无地域、无国界限制的特性,如果有一个平台能将船东、货主、港口、服务商和供应商的信息和资源进行整合、协同,将给客户带来巨大的价值。”张海光敏锐地看到了这个价值。
于是,船货网——一个以信息化、标准化为核心的中国大宗干散货船货配载交易和协同平台,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开辟水运交易新模式
张海光介绍:“船货网致力于实现社会船舶运力和货源的在线公平配载交易。”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和客户日益复杂的服务需求,船货网运用第四方物流理念,融入网络信息技术、电子商务、交易规则、智慧物流、物流金融等现代技术和理念对干散货航运物流服务进行了创新升级,把船东、货主、港口、物流商、商未被满足的业务需求在船货网上得到实现和协同。船货网一期推出的服务模式主要有三种:
服务模式一:全程物流(一站式物流服务)。该服务模式将传统的第三方航运物流模式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致力于推动国内干散货航运物流标准的建立。通过整合社会各类型船舶运力资源,构建大型虚拟海运。集合电力、钢铁、矿业、水泥、各类贸易商的长期不稳定货盘资源,形成大型虚拟货主。运用船货网智能配载系统,不断优化船、货、港综合信息,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解决方案。用信息技术高速协同船、货、港三方,实现全程物流可视化。
服务模式二:第三方竞价交易。致力于实现社会船舶运力和社会货源的在线公平配载交易。船货网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整个竞价过程起到监督作用,并且通过制定详细严谨的交易服务规则,保证交易过程的公正、公平性。对于货主来说,利用船货网平台来进行竞价,可以实现公正、快捷找到廉价运力,从而将自身相对有限的资源与管理能力集中于整个供应链最优势的“环节”,并可以实现对供应链物流一体化和信息化的管理,起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作用。对于广大社会船东来说,利用船货网平台来进行竞价,可以实现公正、快捷找到适合货源,让大、中、小船东有了一样公平获取货源的机会。并且,区别于一般的在线交易平台,船货网在提供第三方履约见证服务的同时,还为船东、货主提供可视化协同服务、运费担保支付服务、代办保险服务、港口服务、现场协调服务等多项物流增值服务。打破了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停留在依赖基础,缺乏增值的传统,依靠提升自身的专业化、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物流业务的规模化来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在为客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跳出同质竞争。
服务模式三:航运物流衍生服务。船货网推出了一系列衍生服务,包括港口信息、船位跟踪、行业资讯、海洋气象等,将各类信息、资讯一网打尽。此外,船货网将“团购”的概念引入航运物流平台中,与保险公司、船舶燃料供应商、船舶物料配件供应商、船舶修理厂等相关衍生产业的企业合作,在带动衍生服务发展的同时,让用户以最优惠的价格享受最优质服务。
打造水运业的“阿里巴巴”
“让货主随时随地找到适航适载的船舶运力,业务操作像携程订房、淘宝购物一样轻松可得。”张海光对记者表示,船货网将全力以赴解决客户后顾之忧,让社会船东享受超大型集团化海运企业的经营优势。
据介绍,为了体现平台和交易的公平、公正,船货网将由宁波船货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运营管理,一期已推出第三方船货配载竞价交易、全程物流、航运物流衍生服务等相关功能。目前,电脑版、手机版、4000客服呼叫中心已投入试运营,后续还有更多的功能升级。
自2012年12月12日船货网正式上线运营后,截止目前(2013年1月底),船货网注册企业用户已达到650余家,完成物流配载业务共计170万吨、151航次,完成船货竞价业务共计2.5万吨、2航次。
篇9
“十三五”期间,中国集团企业将从应用、技术、信息资源、安全、IT管控五个方面完善和优化信息化战略。
构建以“四链融合”为核心的信息平台
在国家强化“两化”深度融合、工业4.0的大背景下,构建以生产精益、供应协同、产融倍增、决策灵活为特点的“四链融合”信息平台,优化原有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体化应用系统,将成为“十三五”期间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大重点。
所谓“四链融合”指的是通过智慧决策信息平台、智慧营运信息平台、智慧金融信息平台和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的有机结合,实现管控链、生产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融合,有效创新商业模式,大幅提升集团的竞争力。
通过智慧决策信息平台实现管控链的协同化、高效化、智慧化管理,通过管控链将企业战略有机融合到物流、生产、金融等各环节,发挥总部在企业整体运营中的服务、指导、管控等作用;通过智慧营运信息平台实现生产链的一体化、可控化、智能化管理,打通营销、生产、供应、物流的信息命脉,支撑高效、安全、环保的生产经营,发挥生产在战略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智慧金融信息平台实现价值链的感知化、智能化、高端化管理,对内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对外发挥金融资产的价值最大化,体现金融在战略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实现集团供应链的可视化、动态化、智能化管理,打通营销、商贸、物流、生产、金融的信息命脉,创新商业模式,发挥物流在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以“大云平移”为核心构建全新基础设施
在技术方面,“十三五”期间,集团企业要以“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全新基础设施。
在大数据方面,将实现“大量数据”向“大数据”的转变。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大数据获取、存储、组织、分析和决策四个阶段。
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可以围绕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规划。实现传统结构化数据管理模式与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是大数据管理平台得以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要充分利用高度可扩展的Hadoop大数据处理系统和MapReduce技术,实现新旧数据、新旧信息系统、新旧软硬件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应用和新知识的发现。
在云计算方面,构筑更为灵活的混合云架构支撑应用融合。企业新业务的拓展很大程度上依靠灵活的IT架构来作为支撑,使得混合云应用更加广泛。为了在周期性的IT能力需求波动和业务安全之间取得平衡,集团企业应该为核心业务打造私有云平台,而将支撑边缘性业务和新业务的系统迁移到公有云平台。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的整合将成为一大挑战。私有云和公有云的集成需要从服务器点对点连接、底层存储集成、数据同步、消息同步等方面实现。
在平台方面,要利用电商平台优化企业管理模式,提高生产率,降低经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电商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商业模式复制到互联网上,而要结合企业自身优势与特点,充分考虑销售、渠道等多方面因素,构建多主体共享的商业生态体系,借助网络效应实现多主体的商业共赢。电商的应用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拉近与终端消费者的距离,缩短供应链,实现按需生产,驱动产品创新,实现全球采购和营销,促进组织的扁平化。
移动应用+互联网
深度推广企业移动应用建设。通过移动办公和掌上运维等传统业务运营支撑类移动应用,实现涉及企业内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过程的内部管理的移动应用,提升决策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强化精细化管理。在内部应用建设完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移动应用覆盖面广、到达率高优势,创新业务服务模式,将业务模式从传统营销模式向移动终端营销转移,实现精准营销。
企业互联网时代正式开启,企业聚力互联网转型,抢占未来产业高地。“十三五”期间,互联网将发生重大变化,移动互联网应用将全面深入,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环节的应用将普及,产业互联网时代将正式开启。大批企业将通过“十三五”信息化规划,着力将互联网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互联网转型。
当前以互联网金融、O2O、P2P等为主要形式的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冲击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处在爬坡过坎、结构调整关键时期的集团公司,必须高度重视和尽快融入信息化带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中。随着集团公司创新战略的深入实施,产业链的延长和拓展,相应的管理面将不断扩大,这就要求集团企业尽快建立适合集团战略转型和产业发展的信息化系统。
集团编码落地和信息资源整合
以集团主数据项目为抓手,实现集团编码落地和信息资源整合。在集团范围内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编码体系,落实集团统一的信息编码规则,实现信息的唯一性、统一性,避免数出多源、信息失真、信息缺失,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并支持集团财务穿透查询、人力资源综合统计等业务的开展。
集团企业应该通过主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统一管理整个集团的重要信息,如人员、产品、组织、岗位职责等信息,确保重要信息在跨板块、跨公司、跨业务系时的一致性,实现重复应用和信息共享。
以生态圈安全为出发点设计安全架构
信息安全环境与信息技术突破带来信息安全架构设计理念的变革。随着国家对信息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企业面临越来越多来自政府、行业组织和自身战略的合规性要求。同时,信息安全的建设要适应云计算、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普遍应用。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能力,企业需要从架构层面考虑如何应对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方面的挑战。
安全架构设计的重点从自有封闭系统安全向安全生态圈建设转变。企业需要与上下游企业,以及安全管理机构和评测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开展广泛的合作,在管理制度、流程、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协作,确保企业安全目标的实现。
从被动式服务向主动式服务转变
篇10
组建了车联网创新中心,为的是一个心中理想的愿景。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什么是智慧城市?
21世纪的“智慧城市”,是能够运用信息和通信手段整合城市运行的各项关键信息,对于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
这是一个多么理想的愿景,而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兴路”)和英特尔公司的合作正是为了朝着这个美好的愿景前进。
2014年6月27日,英特尔公司与中交兴路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组建车联网联合创新中心,结合中交兴路重点项目,就智能车载终端技术、车联网云平台、行业大数据解决方案以及业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英特尔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叙、中交兴路董事长夏曙东代表双方出席了签署仪式。
事实上,“智慧城市”并不是什么新的话题,早在2010年IBM公司提出了这一概念之后,我国就着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具体的举措包括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城市承载能力以及交通安全系数,并以智能交通引领新城市发展走向。
根据易观智库的预测,到2015年,作为智能交通的重点发展方向,中国车联网应用和服务渗透率或接近10%的临界点,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人民币。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车联网尤其是商用车车联网平台与技术将有效推进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满足其对信息和物流的严格要求。
作为物联网在汽车行业的重要应用,车联网已逐渐成为汽车信息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运营商、车企等多方力量的推动下蓬勃发展。
车联网是物联网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车联网产业涵盖了汽车制造厂、芯片厂商、软件提供商、方案提供商、网络供应商、服务提供商等诸多领域。车联网产业对于提升道路交通安全、降低汽车碳排放、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车联网发展与全球车联网发展基本同步,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产业链已经日趋完善,产业生态逐渐成熟,车联网将进入爆发性发展阶段。预计我国车联网的市场规模在未来五年内有望达到十万亿级的产业规模,成为物联网产业新的增长点,这无疑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凭添了一股力量。
打造车联网创新中心
中交兴路以位置服务为基础,以运输安全为主题,以金融服务为手段,以物流服务为核心,带动车后服务发展,形成“大物流、大金融、大服务”车联网服务体系为品牌发展战略。公司依托在千方集团品牌、技术、市场、人才和资金的平台上培育起来,目前独立于上市公司发展车联网业务。公司致力于为运输企业提供运营服务与管理及卫星定位监控服务,协助政府部门提升对行业的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全面推动行业规范建设和有序发展,推动中国物流改革和产业升级,引领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近年来,中交兴路的车联网业务和用户数量的高速增长,在车联网领域已积淀了丰富的运营管理和服务经验,已成功建设面向物流、车后服务、卫星定位领域的车联网平台体系,构建了多元化的车后服务和完善的车联网业务体系。
根据合作协议,英特尔与中交兴路将结合实际应用情境,在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中心、移动终端技术等方面展开合作,并逐步过渡至开发促进交通运输发展的各种创新业务模型、推动产业链的升级。
助推智慧交通发展
在签约仪式上,中交兴路董事长夏曙东表示:“一直以来,中兴交路以‘让货物更安全,让运输更高效,让成本更低廉’为己任,基于此,我们大力投入技术研发,以期面向行业构建先进的车联网平台,积极参与中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此次与英特尔共同组建车联网联合创新中心,是双方战略合作的深化,将有助于中兴交路充分利用国际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尖端信息通信资源的整合和建设,有效监控与管理商用车辆,建立良好营运秩序,为交通行业的长效安全监管机制做出贡献。”
而作为此次战略合作的另一方英特尔,对打造车联网创新平台,助推智慧交通发展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英特尔都在密切关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落地,致力于为全新类别的设备和网关提供智能,实现现有设备的互联互通、数据的充分挖掘和利用。作为物联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特尔将其领先的车载信息及大数据技术拓展至商用车领域,结合中兴交路的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通过从数据中心到终端设备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为车联网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智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