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03-14 18:54: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为主义心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行为心理主义作为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对其的主要观点进行阐述大致是从一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第一,从行为心理主义来看,人的行为是受到外界的不同刺激影响而产生的,这其中既包括来自实体的刺激即来自于物理、化学、生物的刺激,也包括了来自虚体的刺激,即情感、思想、观念的刺激,这些刺激共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体现,因此人的行为不是由单一的某一种刺激的影响产生的,而是在多种多样不同的刺激作用下,所形成发出的。第二,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中认为,行为的产生是需要长期持续影响的,因此在这里突出体现了强化的概念,这也是被这一学派认为的实现行为体现的关键所在,其具体体现在人们对于某一目标或者想法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会不断的产生不同的行为进行目的的达到,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有不断的强化产生,进而将行为得以体现,在这里,应当意识到对于强化来说,其分类可以分为两种,即正强化与负强化,正强化指的是通过某一反应的产生通过刺激来实现对某一行为的强化,实现某一行为的产生;负强化指的是通过某一反应行为的产生,来刺激行为的避免,进而消除该行为的产生可能。第三,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认为有效的观察是实现学习的重要条件,是一个人产生反应进而发展成为行为的先决,对于观察本身而言也分为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其作用与成效也是不同的;第四,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认为,人们的行为产生不仅仅是受到的外界的影响产生,同时也会个人的内在因素影响,二者共同作用产生行为的发展。
2.行为心理学对提升企业人力效率方面的经济分析
2.1在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中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运用
企业的运营发展过程中,员工是推动其不断发展的基础力量,因此,员工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成效如何,所以对于员工的不断培养是企业想要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条件。企业对于员工的培养方式是受企业自身情况限制而多种多样的。但从行为主义心理学来说,无论是怎样的企业在开展对员工培训的前期都需要对员工的基本条件进行了解,结合实际情况设立发展的目标,同时,明确相关的开展模式,如专业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班创立、实践性的训练等,从而使得员工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环境。
2.2通过行为主义心理学来实现对企业员工的激励
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对于员工的有效激励能够实现企业文化的形成与良好工作环境的建设,同时,对于员工的有效激励能够提高员工对企业归属感实现员工的工作效率的提高与工作技能的发展。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中,认为员工是否拥有对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决定了其是否能够实现自身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关键。对于员工的激励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物质激励,即通过运用工资福利的提高来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只有使得员工的生活质量进行了提升,才能够使得企业员工能够有着更高的发展需求,实现其工作热情的提高。目前,不同的企业对于福利制度来实现对员工激励的模式与方法受其自身发展状况影响各不相同,但大多数企业都能认识到通过这种激励的方式能够实现企业员工对自身企业发展的推动,因此在对这样的激励制度进行制定的过程中,注重于对未来发展的规划,提供给员工一个良好的发展蓝图,但却难以满足员工当前的实际需求,无法产生强有力的激励效果。这就使得企业在对这项制度进行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员工的发展进行长远的规划,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员工目前的工作热情进行有效地激励发展,完善福利分配制度,无论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都能满足其工作的需求与报酬的肯定,同时也要建立并完善重大事故的应急措施,解决员工工作的后顾之忧。
2.3通过行为主义心理学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篇2
一、准确运用激励性言语
激励性评价语言要求准确、适度、个性化,强调激励性,强调“奠定每一个学生学历成长与人格成长的基础”。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诸如“你真棒!”“你真聪明!”等评价语言,用多了,学生也会觉得老师的表扬不是真心的,不过是一些惯用的手段,因而他们也就没了兴奋点。试想:经常处于被表扬环境中的人,“表扬”还能带来多少激动?还能够激发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发展的潜能吗?
我认为课堂上应当充盈着这样的语言:“大家都喜欢你的回答,你的见解真独特。”“你的回答很完美,如果在……地方改一改那不是更完美吗?”“某某同学虽然……但老师发觉他很有勇气,大家也要像他那样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评价,学生既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又能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励。
二、善于运用态势语言
课堂语言中不可缺少的还有态势语言,态势语言又叫“人体语言”“动作语言”“无声语言”。教师以微笑的表情和恰当的手势、眼神、姿态向学生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老师和同学那振奋人心的掌声向学生传递进步的信息,能起到激励、强化、交流、暗示等效果。而当学生收到这种信号时,他们就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也就一定会在自信的道路上向着更大的成功迈进。如眼神语的使用,眼睛被认为是心灵的窗户,是体态语言最集中、最敏感的外显部位。眼神的变化,传递着无声的信息,维系着双方思维的感知通道。教学《电脑的住宅》一课时,学生围绕着“电脑住宅的神奇及给人类带来的方便”展开叙述后,我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让你来设计,你会怎样设计你的住宅?”同时用眼神不时地对全班同学扫描说:“老师相信你们能设计出更神奇,更有现代气息的住宅来,请试一试!”这里把口头语与眼神语有机结合,让每位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老师的“注意中心”,而不是“被冷落的人”,从而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士气。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花样百出,想象层出不穷,收到了意想不带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对象互动评价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评价的自还给学生,形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多向反馈,让学生既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会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又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做人。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能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从而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并不断改进。教学《秋天的图画》时,我问学生:“你们准备用什么方式来赞美秋天?”有学生建议用感情朗读的方式,有学生要求用画画配朗读的方式,还有学生建议用朗读加表演的方式。这时,我提议让同学们自由组合,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任务,然后全班交流,互相评价。分组汇报时,讨论非常激烈。
“老师,我认为朗读组的同学读得非常美,让我感觉到就像在画中一样。”一个平时朗读不怎么出声的学生说。
我马上对他说:“你也可以读得这样美,请他们给你传点经验吧!”
有学生说:“老师,我想对画画组的同学提点建议,我认为同学们可以画些课文中没有提到的景物,比如树林里的落叶,我就很喜欢。”
同学们兴致勃勃地交流着,学习积极性很高、自主性很强。让学生来评价,给每位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促使学生思想撞击,进而迸发出思维火花。多向互动的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能动的、活泼的动力状态,从而引起学生需求,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赏识。现代心理学表明,学生做出某种良好的行为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积极努力。激励就是让每位学生体验成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用激励,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教学活动中去,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再让这种自信重回到课堂的教学中,既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又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能力。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这句话流传了几千年,意味深长。如果我们能给学生一个“支点”,他们就会健康地成长起来。这个支点就是自信。学生有了自信心,就会在自尊、自爱的积极心理准备状态下,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一次成功的体验,又会推动他们取得第二次成功……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他们把学习当做乐事的时候,何愁他们学不好呢?学生不断地得到成功的体验,就会逐步地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增强自信心,确立坚定的信念。我们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要注意用好手中的“导航灯”,多引导和运用激励的手段来提升他们的自信。
我国明代的教育学家王阳明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激励是教育的法宝,是剂。激励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种自由的空间里和老师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从而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马洪玲.运用激励性评价,找到充满信心的自我.课程网,2009.11.
篇3
一、天地之性与本心
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东西。人与动物有着根本的区别,因而人性应该是一个有着具体内容的实在。而人性论则是对于人的本质规定的看法,是从社会生活出发对于何为人性或人的本质的认识的总结。所有的人性论都是抽象的,因为它是对于人性问题的哲学概括;所有的人性论也都是具体的,在抽象的理论或观点背后,反映着具体的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就此而论,把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性理论冠之以"抽象人性论"而予以鄙薄,是一种狭隘和独断的做法。
在历史上以及在不同的个体之间,人们对于人性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因而人性论在时间上是在不断地演变的,在空间上是多样存在的。在哲学发展的童年时期,人们往往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本质规定,而在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的社会规定性。中国儒家哲学倾向于把人的道德性作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规定,这虽然已是以人的社会性来规定人的本质,但其将道德涵盖人性之全部,则甚有偏颇与局限。而今人则认识到"人的根本就是人",用人的实践、人的生活来说明和看待人的本质。这都标志着人们对于人性问题的认识上的变化与进步。由于儒家主要从道德上来说明和规定人的本质,所以我们可以把儒家的人性论称作道德人性论,并以此分析朱陆对于人性与道德问题的理论和观点。
1、性即理与心即理
朱子言"性即理",象山言"心即理",朱陆在道德人性论问题上似乎大相径庭。实际上,朱子与象山在与人性有关的许问题上看法都极其相似。
第一、朱子与象山都主张性善论。朱子说:"人之性皆善"(《朱子语类》卷四),象山说:"人性本善,其不善迁于物也。知物之为害,而能自反,则知善者乃吾性之固有,循吾固有而进德,则沛然无他适矣。"(《语录上》,《陆九渊集》卷三十四)
第二、在人性的根源上,朱子与象山都认为"性"来自于"天"。朱子说:"性者,人物之所以禀受乎天地也。……自其理而言,则天以是理命乎人物谓之命,而人物受是于天谓之性。"(《答郑子上》,《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六)"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中庸章句》)所谓"性",是人从"天"处所受之"理",就此而言,可谓"性即理也"。
朱子言"性即是理",又讲"天"讲"命",此"天"与"命"、"性"与"理"四者如何区别?朱子同意将四者作如下区分:"天则就其自然者而言,命则就其流行而赋于物者言之,性则就其全体而万物所得以为生者言之,理则就其事事物物各有其则者言之。到得合而言之,则天即理也,命即性也,性即理也。"(《朱子语类》卷五)此四者之关系,"从本质上说,是实同而用异。"(同上)此外,"天"、"理"和"性"、"心"还有这样一种关系:"大抵言性,便须见得是元受命于天。"(同上)"性与气皆出于天,性只是理。"(《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理在人心是之谓性。……性便具许多道理,得之于天而具于心者。"(《朱子语类》卷九十八)因此,就"性"之来源而言,其来自于"天";就"性"之本质而言,"性"乃是"理";就"性"之担当者或主体而言,其属于"心"。
象山也同样把"性"的根源归之于"天",他明确提出"在天者为性"的论断。象山弟子问:"如何是尽心?性、才、心、情如何分别?"象山答道:"且如情、性、心、才,都只是一般物事,言偶不同耳。"又问:"莫是同出而异名否?"象山曰:"不须得说,说着便不是,将来只是腾口说,为人不为己。若理会得自家实处,他日自明。若必欲说时,则是在天者为性,在人者为心。"(《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何为"在天者为性"?张立文先生认为,此即是有"天命之谓性"的意思。象山说:"'成之者性也',又复归之于天,天命之谓性也。"(同上)人性的根源就在于"天"。
朱子与象山把人性的根源都归结于天,从学术源渊上来说,他们都接受了《孟子》、《中庸》中把"性"推之于"天"的路线。《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尽心上》)而《中庸》开篇则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朱子在《四书集注》中对此也都有解释和发挥。而象山也多援引上文。如曰:"孟子言'知天',必曰'知其性,则知天矣';言'事天',必曰'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中庸》言'赞天地之化育',而必本之'能尽其性'。人之形体,与天地甚藐,而《孟子》、《中庸》,则云然者,岂固为是阔诞以欺天下哉?"(《天地之性人为贵论》,《陆九渊集》卷三十)
第三、人性是关于人的类的本质,而在说到具体的个人所具有的人性之形成时,朱子与象山皆操"气禀"或"资禀"之说。
朱子持"气禀"之说:"性离气禀不得,有气禀,性方存在里面;无气禀,性便无所寄搭了。"(《朱子语类》卷九十四)人性是共同的,但作为每个个人所具有的人性,却是有差别的,这差别的根源,则在于气禀之不同。象山对于具体人性的形成,持"资禀"之说。他说:"资禀好底人阔大,不小家相,不造作,闲引惹他都不起不动,自然与道相近。资禀好底人,须见一面,自然识取,资禀与道相近。资禀不好底人,自与道相远,却去锻炼。"(《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象山所说"资禀",和朱子所言"气禀"相同,都是以禀气之如何来说明人性之差别。"人生天地间,气有清浊,心有智愚,行有贤不肖。必以二涂总之,则宜贤者心必智,气必清;不肖者心必愚,气必浊。而乃有大不然者。"(《与包详道》,《陆九渊集》卷六)个人根性之差别,也同样是由于气禀不同所致。
以上是朱陆二人在人性问题上的相同之点。而上述相同点的背后,又有着理论指归上的根本不同。人之性本善,人之性虽然皆来自于"天",人之具体之性也皆是由气禀所致,但人性的本质却有所不同。
在朱子看来,人性的本质或曰本质规定是"理",亦即其所云"性即理也"。朱子对此论述甚详。如其曰:"性只是理"。(《朱子语类》卷四) "吾之性即天地之理。"(《朱子语类》卷九十八)"性者,人所禀于天以生之理也。"(《孟子集注·滕文公上》)
朱子"性即理",实是承自程颐。他对小程夫子"性即理"一句评价甚高。二程讲"性即理,理则自尧、舜至于途人一也。"(《二程全书·遗书》卷十八)朱子对此评价说:"伊川性即理也,自孔子孟后无人见得到此。"(《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伊川'性即理也'四字,颠扑不破。"(《朱子语类》卷四)
何谓"性即是理"?朱子言:"人物之生,同得天地之理以为性,同得天地之气以为形。"(《孟子集注·离娄下》)此所言"性",乃是人人所俱有的共同人性,亦即"天地之性",或曰"天理之性"。人性的本质在于"理"。如果"性即是理",那么何以不谓之理而谓之性?朱子弟子陈淳曾释之曰:"盖理,是泛言天地间人物公共之理;性,是在我之理。只这道理,受于天而为我所有,故谓之性,性字从生从心。是人生来具是理于心,方名之曰性。"(《性》,《北溪先生字义》卷上)朱子本人解释说:"性即理也,在心唤作性,在事唤作理"。(《朱子语类》卷五)可见,"理"是人性的本质,并且"性"是"理"这种本质在人心中的显现。
"性即是理",但具体个人之"性"又各不相同,除极少数圣人之外,个人之性又绝非全是"天理"。其原因在于人的气禀不同,气有清有浊,人所以有贤与不肖之分。但气禀如何,人与人在禀受"天理"方面只是多少程度之不同,而都具"天理"却是共同的。朱子以"理"来说明人性的共性,以"气"来说明人的个体之"性"的特殊性。
象山也讲"天命之谓性",认为人性之来源在于"资禀"。"资禀"虽然在禀"气"方面与朱子"气禀"之说相近,然而其内在本质规定则说得不明。象山有时也称人"资禀"之"性"为"资性",认为"人资性长短"(《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不同。但人所由"气"而"禀"者为何?朱子明确地讲为"理",而象山则对此并不言及。朱子以"理"为本体,以"天"为人性之源,而人性乃为"得天之理"(《孟子集注·告子上》),是以"天"与"理"不二。象山以"心"为本体,也以"天"为人性之源,但象山认为"心即理",更主张"心外无理"、"外心无道",而"天"与"心"又不相同,故象山不问所禀者为何,也无法回答所禀者为何。这是朱子与象山在人性来源问题上的差别。
象山不言所禀者为何,是否表明象山哲学体系在这方面存在着漏洞或者缺陷呢?恐怕也不能如此说。朱子讲"气禀"于"理"而象山不讲"气禀"于何,是由于象山哲学与朱子哲学在本体上的根本不同所致。朱子用"理"与"气"杂,来说明个体人性之不同,说明人性之差别本是"理"同而"气"异。象山虽用"气禀"来说明人之资质不同,而其同者,则不为"理"而为"心"。如果说象山哲学中可与朱子"性即理"真正相对待的观点,与其说是"心即理",不如更直截地说是"心即性"。朱子所说之"性",乃"在心唤作性,在事唤作理"(《朱子语类》卷五),而象山所云之"性","在天者为性,在人者为心"(《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在朱子而言,"性"与"理"不二;在象山而言,则是"性"与"心"不二。不仅如此,"性"之于朱子与象山,一在"心",一在"天"。在"心"则是用"理"来说明"性"和规定"性",而在"天"则是用"性"来说明"心"和规定"心"。
象山以"性"来说明和规定"心",这便使"性"有高于与凌架于"心"之嫌,从而有妨于其以"心"为最高本体。这可以说是象山哲学中的一个不太明显的矛盾。因为象山对于"性"强调不多,并不过分重视。究其根源,则是来自于象山对孟子学说的继承和改造。象山继承了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的思想路向,而在孟子思想中,"天"与"心"保持着一定的张力。孟子用"心"来说明道德的根源或人的道德能力,诸如"四端";与此同时,孟子又把道德的根源推之于天,把人所具有的道德能力或种子、倾向说成是先天具有的。孟子哲学尚不存在哲学本体的问题,而到象山时,哲学本体论问题已经突显,故象山提升"心"之地位,赋予其大本大原的本体地位,从而对孟子关于"心"的学说作了改造,而对孟子学说的另一极"天"则未予以很好地清理,只是顺着孟子而言"天所予我者"等。这也就是说,象山在接着孟子讲"心"并把"心"提升为本体的时候,把孟子的"天"也接着讲下来,而没有很好地考虑和处理"天"与"心"的关系问题。
2、天地之性
朱子与象山都主张性善论,以性善论来引出道德之可能。但朱子与象山并非向先秦儒家那样,只说明人性为善,而是要从哲学上论证人性如何为善,为人性问题作出形而上的论证。
朱子以"天理"为性善论之根据,而"天理"所体现之人性,他称之为"天命之性"或"天地之性"。何谓"天地之性"?朱子解释说:"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朱子语类》卷四)朱子认为,天地之间,一理而已,故所谓"天地之性",亦即指"天理之性",或曰"天地之性"的本质即是"理"。"天地之性"与"理"相应,则是人的先天的本性,是人的本体之性。这本体之性属于朱子的理想世界,它是个人人性的本原与根基。而个人之人性在真实存在中所直截表现出的形态并非"天地之性",而是"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是理也,才到有阴阳五行处,便有气质之性。"(《朱子语类》卷九十四)若以"天地之性"为"体",则"气质之性"是"用",是"理搭于气"随阴阳五行之发用而成于万物之性,就此而言,"气质之性"是指人的现实性,是朱子的现实世界。
"天地之性"也称之为"天命之性"。"《谷梁》言天而不以地对,则所谓天者,理而已矣,……子思所谓天命之性是也。"(《天问·第三》,《楚辞集注》卷三)"天命之性"之得名,大概是得自于《中庸》"天命之谓性"。"天命之谓性,是专指理言,虽气亦包在其中,然说理意较多。"(《朱子语类》卷六十二)但"天命之性"与"天地之性"也略有区别。"天地之性",则专以理言;"天命之性",既曰"天命",则不能不包气。"气禀之性",虽由"气禀",然这"气禀",也非是个人能作为主体自作主宰的,也同样是与生俱来的,岂能说不是由于"天命"?所以朱子讲"天命之性",便有二意:"一是'理意较多',二是气不杂于理,理自理,气自气。即使这样,也与专指、只是相抵牾。可见,朱熹在《语类》中说的话,前后是有冲突的。" 这个问题的产生,在于朱子未能很好地去区分先天的与先验的。"天地之性"在本质上乃"天理",是先天的。先天相对于后天而言,它在人生之前是完满的,在人生之后则"理与气杂",而不完满;"气质之性"则是后天的,它是人生之时由"气禀"所致,是人生之时及人生以后的现实之性,但它又是先验的,先验相对于经验而言,是在人经验之先而形成的。朱子对此分别不详,故在论述"天命之性"时,便不甚清楚,此中困难实在于"天命"二字。
朱子言"天地之性",并把"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加以区别,是接着张载和二程讲的。张载说:"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张子正蒙·诚明》)关于"气质之性",《朱子语类》载:"道夫问:'气质之说,始于何人?'曰:'此起于张、程,……。'"(《朱子语类》卷四)"天地之性"是纯粹至善的。"盖本然之性,只是至善"。(《朱子语类》卷五十九)"天地之性"是至善之性,其为至善之根据,则在于"理"。"然其本然之理,则纯粹至善而已,所谓天地之性者也。孟子所谓性善,程子所谓性之本,所谓极本穷原之性,皆谓此也。"(《论语或问》卷十七)儒家性善论发端于孟子,朱子在继承孟子以来的儒家性善论的同时,又用自己的"理"来改造和解释孟子的性善说。他讲:"孟子说性善,便都是说理善。"(《朱子语类》卷九十五)以"理"来说性善,此中有着特别的意义。朱子的"理",就其实际内涵而言,则是指儒家的伦理纲常,以"理"来说"性",以此作为道德的根据,则是把伦理与道德整合在一起,使伦理与道德为一,而且是用伦理来规范道德。这是朱子道德学说的特色。
人性本善,而现实中那些经常为恶的人,是否也是性善的呢?朱子认为是的。那些作恶多端的人,虽然其气禀得偏了,但也须有天理在其性之中。因为人的"气质之性"是"理与气杂",因而既有"理",又有"气"。资质不好的人只是"气"多而"理"少而已。朱子强调"天地之性"乃人之善性,又以"气禀之性"中有"理"有"气",从其对于道德学说的意义而言,它说明了人的道德性的共同基础,说明的人的道德性之普遍性,即使那些气禀甚为不好的人,也有道德的可能性存在,因而道德是每个人所不能回避的,也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向上的可能。朱子有时按气禀清明与否把人分为四等,至于最末一等,他说:"至于昏浊偏驳又甚,而无复少有清明纯粹之气,则虽有不通而懵然莫觉,以为当然,终不知学以求其通也,此则下民而已矣。"(《论语或问》卷十六)从朱子对最下等的"下民"的区分可以看出,此一类人不仅气禀甚偏,而且更重要的是其"终不知学",亦即不肯去把自己道德的可能性用对于道德的学习与修养来变成现实性。自我毁弃道德可能性的人,最终不能"变化气质",沦为"下民"。
3、本心
象山之性善论,也是承自孟子。象山强调:"见到孟子道性善处,方是见得尽。"(《语录上》,《陆九渊集》卷三十四)朱子以"性"或"理"来说明性善,而象山藉以说明性善者并非是"性",而是提出了"善非外铄"(《与诸葛受之》,《陆九渊集》卷三),用"心"来说明性善。"仁,人心也,心之在人,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与禽兽草木异焉者也,可放而不求哉?古人之求放心,不啻如饥之于食,渴之于饮,焦之待救,溺之待援,固其宜也。学问之道,盖于是乎在。"(《学问求放心》,《陆九渊集》卷三十二)张立文先生由此把象山对于人性本善的观点称作"心善论"。 象山所说"心"乃是义理之心。而义理之心乃是人与动物根本区别所在,从而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而这一思想,就其来源而言,仍然是对于孟子思想的发挥。象山曾引孟子之语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去之者,去此心也。故曰:'此之谓失其本心'。存之者,存此心也。故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与李宰·二》,《陆九渊集》卷十一)这里,象山提到"四端",并把"四端"作为"心"的核心。
象山也常常把人所具有的能够为善的心或称可作为道德可能性的心为"本心"。"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曰阴阳,在地曰刚柔,在人曰仁义。仁义者,人之本心也。"(《年谱》,《陆九渊集》卷三十六)人性之所以为善,其根源在于"本心"无不善。这正如象山弟子袁燮所说:"学问之要,得其本心而已。心之本真,未尝不善,有不善者,非其初然也。" "本真"即是"本心"的真实状态,"未尝不善"则是"本心"的本质属性。由此,象山也顺理成章地接受了此相对应的孟子的道德修养学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斯言,谁为听之不藐者。"(《象山先生文集序》,《陆九渊集·附录一》)"本心"乃是善性的根据,而"本心"所以为性善的根据,在于"心"具"四端"。
象山又把具有"四端"的"本心"称为"良心"。象山说:"良心正性,人所均有。不失本心,不乖其性,谁非正人。纵有乖失,思而复之,何远之有?"(《与郭邦瑞》,《陆九渊集》卷十三)"人要有大志。常人汨没于声色宝贵间,良心善性都蒙蔽了。"(《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象山所云"良心",即是孟子所云"良知"、"良能"。
象山在用"本心"或"良心"来说明人的善性,从而为道德提供可能性之根据时,也同样要遇到一个与朱子面临的同样的问题,即是否"恶人"也有善性的问题,这也同样关系到人的道德可能性的普遍性。象山的回答同朱子一样,也是肯定的。他认为:"良心之在人,虽或有所陷溺,亦未始泯然而尽亡者也。下愚不肖之人所以自绝于仁人君子之域者,亦特其自弃而不之求耳。诚能反而求之,则是非美恶将有所甚明,而好恶趋舍将有待强而自决者矣。移其愚不肖之所为,而为仁人君子之事,殆若决江疏河而赴诸海,夫孰得而御之?此无他,所求者在我,则未有求而不得者也。'求则得之',孟子所以言也。"(《求则得之》,《陆九渊集》卷三十二) "义理所在,人心同然,纵有蒙蔽移夺,岂能终泯,患人之不能反求深思耳。此心苟存,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也;处贫贱、富贵、死生、祸福一也。故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邓文苑求言往中都》,《陆九渊集》卷二十)象山同孟子一样,反对人们自暴自弃。
二、气禀之性与物欲
朱子与象山分别以"天地之性"与"本心"论证了性善论,并以此作为道德可能性之根据。然而,仅说明人性皆善,对于道德的根据而言,尚不充分。既然人性皆善,那么又何必非要道德存在呢?这就涉及到道德的必要性问题。道德之所以必要,在于有善的对立面"恶"的存在。"恶"的存在是道德必要性的根据。
朱子与象山同多数儒家学者一样,在人性论上主张性善论,而不主张性恶论。主性恶论者,必以说明人性本恶,何以有善。同样,主性善论,则必须说明既然人性本善,则何以有恶。朱陆二人分别从自己的体系出发,对于作为道德必要性根据的"恶"作出了哲学的说明和论证,包括"恶"的来源和对"恶"本身的分析。不仅如此,既然人性本善,善是人性之共性,那么具体的个人之性又为何是如此参差不齐,以至有天壤之别呢?朱子与象山在理论上还要从人性本善这一共同性出发,说明具体个人之性的差别和特殊性。朱子用以说明以上诸问题的范畴是"气禀之性",而象山用以说明以上诸问题的则是"物欲"。
1、气禀之性
人性皆善,何以人有善有恶?朱子认为,"人之性皆善,然而有生下来善底,有生下来恶的,此是气禀不同。"(《朱子语类》卷四) "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理,人之所以有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同上) "人性虽同,而气禀或异。目其性而言之,则人自孩提,圣人之质悉已完具。……善端所发,随其所禀之厚薄,或仁或义或孝或悌,而不能同矣。"(《中庸或问》卷三)朱子用气禀来说明个人善恶之差异。
那么,人之气禀何以会有差异?朱子解释说:"且如天地之运,万端而无穷,其可见者,日月清明,气侯和正之时,人生而禀此气,则为清明浑厚之气,须做个好人;若是日月昏暗,寒暑反常,皆是天地之戾气,人若禀此气,则为不好底人何疑。"(《朱子语类》卷四) "人性虽同,禀气不能无偏重。有得木气重者,则恻隐之心常多,而羞恶、辞逊、是非之心,为其所塞而不发;有得金气重者,则羞恶之心常多,而恻隐、辞逊、是非之心,为其所塞而不发。水火亦然,唯阴阳合德,五性全备,然后中正而为圣人也。"(同上) 气禀之所以有偏有全,则与人生之时的自然条件有关。常人只能禀得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一偏,而圣人则"阴阳合德,五行全备"。看来,朱子气禀的思想与其以气来说明天地万物之生成的生成论思想是一致的。
气禀而得之性,便是"气质之性"。天地之性纯然是理,而气质之性则不然。朱子说:"论气质之性,则是以理与气杂而言之。"(《答郑子上》,《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六)为了解释"气质之性"如何是"理与气杂",朱子有时也以水为比喻。《朱子语类》载:"先生言气质之性。曰:'性譬之水,本皆清也。以净器盛之,则清;以不净器盛之,则臭;以污泥之器盛之,则浊。本然之清,未尝不在。但既臭浊,猝难得便清。故是愚必明,虽柔必强,也煞用气力,然后能至。'"(《朱子语类》卷四)这说明,理本是清明纯粹,无有不善的,但理搭于气中,气犹理之容器,理与其所存之器相杂,而人有各种不同之性。
性有"天地之性",有"气质之性",二者有何关系呢?除前云一为人性之普遍性,一为人性之特殊性或差别性之外,二者之间的关系还类似"理"与"气"的关系。"理"必须搭于气上,必须挂搭于气,否则便无个安顿处或顿放处。"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关系也是如此。"天命之性,若无气质,却无安顿处。"(同上) "才说性时,便有些气质在里,若无气质,则这性亦无安顿处。"(同上) "所谓天命与气质,亦相滚同。才有天命,便有气质,不能相离。若阙一便生物不得。既有天命,须是有此气方能承当得此理;若无此气,则此理如何顿放。"(同上) "天命之性"须顿放于"气质之性",因为"天命之性,非气质无所寓。"(同上)这种关系就如同水与盛水之器的关系。"且如一勺水,非有物盛之,则水无所着。"(同上)所以朱子认为:"性离气禀不得,有气禀,性方存在里面;无气禀,性便无所寄搭了。"(《朱子语类》卷九十四)而"气质之性"亦离"天地之性"不得。"如有天地之性,便有气质,若以天命之性为根于心,则气质之性,又安顿在何处。"(《朱子语类》卷四) "有气质之性,无天命之性,亦做人不得;有天命之性,无气质之性,亦做人不得。"(同上) 所以"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关系。"性非气质,则无所寄;气非天性,则无所成。"(同上)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关系,就如同"理"与"气"的关系一般。在朱子思想体系中,"理"范畴与"气"范畴的关系形成一个逻辑结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关系形成一个逻辑结构,而两个逻辑结构,则具有同构性。这反映了朱子思想的一致性和严密性。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关系虽如同"理"与"气"的关系,但并不能就认为二者与"理"、"气"是直接对应的。"天地之性"自然浑然是"天理",可与"理"对应,而"气质之性"则是"理与气杂",既有"理",又有"气",不可与"气"相对应。
"性非气质,则无所寄;气非天性,则无所成。"这句话表明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之间的关系,同时在道德理论上也表明善与恶分别作为道德可能性与必要性的根据,在道德成为现实性之根据方面是缺一不可的。也正是由此出发,朱子对于以往儒家的人性理论作了评判,认为孟子"论性不论气,……不备",荀、扬则是"论气不论性,……不明"(《朱子语类》卷六十二)。
孟子论性不论气,何以"不备"?朱子认为,孟子性善论的不足在于没有说明"恶"是如何在性善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此理却只是善。既是此理,如何得恶?所谓恶者,却是气也。孟子之论,尽是说善,至有不善,说是陷溺。是说其初无不善,后来方有不善耳。若如此,却似'论性不论气',有些不备。"(《朱子语类》卷四)在朱子看来,孟子道性善,又以不善在性善之后,这都是对的,只是没有从"气"来说明不善的根源,而用"陷溺"来讲不善,在理论上有些不完备。他对于孟子的性善论是持肯定态度的,只认为略有不足,因而说:"论性不论气,孟子也,不备,但少欠耳。"(《朱子语类》卷六十二)
对于荀子和扬子,朱子的批评则要严厉得多。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扬雄则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法言·修身》)朱子对于荀、扬之人性论评论说:"若荀、扬则是'论气不论性',故不明。既不论性,便却将此理来昏了。"(《朱子语类》卷四) "论气不论性,荀扬也。不明,则大害事。"(《朱子语类》卷六十二)说其"性恶"论或"善恶混"为"甚害事",主要是因为它否定了儒家道德学说的基础。诸如荀子,主张"性恶"最明显,其学说便由人性论开出了法治来,主张"礼法并用"、"王霸兼施",而此与孔、孟唯道德主义的传统不类。朱子有时把唐代的韩愈的"性三品说"也放在一起加以评论。"孟子言性,只说得本然底,论才亦然;荀子只见得不好底;扬子又见得半上半下底。韩子所言,却蠊得稍近。盖荀、扬说既不是,韩子看来端底见有如此不同,故有三品之说,然惜其言之不尽。"(《朱子语类》卷四)何以说韩愈之说"不尽"呢?朱子说:"就三子中韩子说又较近,他以仁、义、礼、智为性,以喜、怒、哀、乐为情,只是中间过接处少个气字。"(同上)朱子的意思,可作如下理解:"所谓较近,是指距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说法较近。在这里,也可窥见为什么韩愈成为开宋明理学的端倪的痕迹。" 韩愈以"仁、义、礼、智"为"性",则相当于说人性善,则可以之为道德可能性之基础;讲"喜、怒、哀、乐"为"情",则说明"情"有不善而"性"无不善,则可以之为道德必要性之根据。所谓"中间过接处少个气字",只是讲韩愈之说尚粗,未能用"气禀"之说来为何以性善而情恶作出一个哲学的论证。
从对于道德根据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论证出发,朱子认为主张性善而又发明"气质之说"的张载、二程,则理论甚为完备。他说:自孟子道性善之后,"却得程氏说出气质来接一接,便接得有首尾,一齐圆了。"(《朱子语类》卷四)朱子对于张载和二程的"气质之说"推崇备至,《朱子语类》载:"道夫问:'气质之说,始于何人?'曰:'此起于张、程,某以为极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读之使人深有感于张、程。'"(同上)朱子对于"气质之说"有如此高的评价,在于其从理论上对于"恶"的问题给予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说明。这个说明的合理处在于,第一、保持了孔、孟所持的性善论立场。孟子道性善,孔子未尝直截言性善,但孔子以仁为人的根本属性,则相当于持性善论。第二、用气禀说明了"恶"的产生。第三、在说明"恶"的时侯,与荀、扬不同,并不损害孔、孟的性善论。由以上三点,其为儒家的道德主义立场作出了合理性的论证,为儒家道德找到了现实性的根据。鉴于这种评价,朱子认为有张、程"气质之说"出,儒家上千年来关于人性善恶的是是非非都可以一并结束了,从理论上给予了最终的解决。"诸子说性恶与善恶混,使张、程之说早出,则这许多说话,自不用纷争。故张、程之说立,则诸子之说泯矣。"(同上)"孟子未尝说气质之性。程子论性,所以有功于名教者,以其发明气质之性也。以气质论,则凡言性不同者,皆冰释矣。"(同上)
"气质之性"的作用,不仅在于说明"恶"的根源,而且说明人在道德根性上的差别。"气禀之殊,其类不一。……今人有聪明,事事晓者,其气清矣。"(同上)朱子根据《论语》所云"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困而不学"把人分作四等:"人之气质不同,大约有此四等。"(《论语集注·季氏》) "其所以有是四等者何也?曰:人之生也,气质之禀清明纯粹,绝无渣滓,则于天地之性无所间隔,而凡义理之当然,有不待学而了然于胸中者,所谓生而知之,圣人也;其不及此者,则以昏明、清浊、正偏、纯驳之多少胜负为差,其可得于清明纯粹,而不能无少渣滓者,则虽未免乎小有间隔,而其间易达其碍易通,故于其所未通者必知学以通之,而其学也则亦无不达矣,所谓学而知之,大贤矣;或得于昏浊偏驳之多,而不能无少清明纯粹者,则必其窒塞不通,然后知学其学,又未必不通也,所谓困而学之,众人也;至于昏浊偏驳又甚,而无复少有清明纯粹之气,则虽有不通而懵然莫觉,以为当然,终不知学以求其通也,此则下民而已矣。"(《论语或问》卷十六)人以气质不同而可分此四等。朱子有时也把此四等分为两类:"生而知者,气极清而理无蔽也;学知以下,则气之清浊有多寡,而理全缺系焉耳。"(《答郑子上》,《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六)前一类为圣人,禀气之清,全系天理,而后者,则是气之清浊不同。朱子有时也把人分为"圣"、"贤"、"不肖"三等:"气之为物,有清浊昏明之不同,禀其清明之气,而无物欲之累,则为圣;禀其清明而未纯全,则未免有物欲之累,而能克以去之,则为贤;禀其昏浊之气,又为物欲之所蔽,而不能去,则为愚为不肖。"(《玉山讲义》,《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以"气禀"来说明人的差别,而此差别往往不局限于人的道德范围,"人之禀气,富贵、贫贱、长短,皆有定数寓于其中。"(《朱子语类》卷四)"气禀"也用于说明人的社会地位、命运之不同,则尤为谬误。
在朱子看来,由"气禀"之论,则于儒家人性论问题有了一个根本的解决。然而朱子本人在论述"气禀"之时,也不能不暴露出"气禀"之说所无法解释和克服的矛盾。朱子接着张、程讲"天地之性"皆善,而"气禀之性"中有善有不善,为"理与气杂"。而"理与气杂",不等于说"理"为善,"气"为不善,而是"气"有清浊,把"气"之清浊作为个人根性善恶之根源。然而,如果进一步对此进行追问,则须说明何以"气"有"清"与"浊"之分。"理"为全善,"理"又无所不在,何以"气"会有如此差别?对于此,朱子的回答是矛盾的。他一方面讲:"气有清浊,故禀有偏正。"(《延平答问》,《朱子遗书》)另一方面,他又说:"二气五行始何尝不正,只衮来衮去,便有不正。"(《朱子语类》卷四) "人所禀之气,虽皆是天地之正气,但衮来衮去,便有昏明厚薄之异。"(同上)"气"如果开始都是"正气",如何"衮来衮去"便"不正"、便"有异"了?对此,朱子并没有回答,恐也难以回答。就此而言,"气禀"之说,只是给"恶"的产生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找到了一个与人之共同本性不同的来源,以此既说明"恶",又不妨害性善。而这个作为"恶"的来源的"气",却并不足于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恶"的来源的问题。
2、物欲
"本心"是纯善的,然何以有恶?象山认为,善是人性的本质规定,而不善虽有,但不是人性上存在的本然。他说: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今人多失其旨。盖孟子道性善,故言人无有不善。今若言人之不善,彼将甘为不善,而以不善向汝,汝将何以待之?故曰:"当如后患何?"(《语录上》,《陆九渊集》卷三十四)
这即是说,为了强调道德,应该主张人性本善,而不以恶为人性之本质。但道德若要成为现实,仅讲性善是不够的,还必须为道德的必要性找到根据,作出说明。象山以"本心"来说明性善,用"物欲"来说明"恶"。
象山有时也用"气禀"来说明人与人的差别,但其用以说明道德必要性根据的"恶"的问题的,并不是"气禀",而是与"本心"相对的"物欲"。"物欲",象山也称之为"利欲"。"人无不知爱亲敬兄,及为利欲所昏便不然。欲发明其事,止就彼利欲昏处指出,便爱敬自在。此是唐、虞三代实学,与后世异处在此。"(《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
人之"本心"本是一个有"良知"、"良贵"的善心,不善来自于"物欲"对于人"本心"之"害"。象山把物欲对于本心的侵害称作"陷溺"或"蒙蔽"。"陷溺"、"蒙蔽"都是就"心"而言,"惟夫陷溺于物欲而不能自拔,则其所贵者类出于利欲,而良贵由是以浸微。"(《天地之性人为贵》,《陆九渊集》卷三十) "人要有大志。常人汨没于声色富贵间,良心善性都蒙蔽了。今人如何便解有志,须先有智识始得。"(《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 "本心"是善的,而不善在于"物欲"对于"本心"的"陷溺"或"蒙蔽"。
"恶"是与"善"相对立而存在的,"有善必有恶,真如反覆手。然善却自本然,恶却是反了方有。"(《语录上》,《陆九渊集》卷三十四) "恶"既来自在于"物欲",那么"善"与"恶"的对立,也就是"物"与"我"的对立。象山以《易》之《履》、《谦》二卦发明之:
"《履》,德之基",是人心贪欲恣纵,《履卦》之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其成既定,则各安其分,方得尊德乐道。"《谦》,德之柄",谓染习深重,则物我之心炽,然谦始能受人以虚,而有入德之道矣。(《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
"恶"是由于"心"受到"物欲"的侵害,是"人心"的一种病态,所以象山说:"某之所忧人之所病者在心"(同上) "心不可汨一事,只自立心。人心本来无事,胡乱被事物牵将去。若是有精神,即时便出好。若一向去,便坏了。"(同上)
象山以"本心"是否陷溺于物欲来区分圣贤与常人。他说:"生知,盖谓有生以来,浑无陷溺,无伤害,良知具存,非天降之才尔殊也。"(同上)普通之人,则是心受到了物欲的侵害。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也在于此。"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夫权皆在我,若在物,即为物役矣。"(同上)
象山以"物欲"来说明"恶"和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其理论在思辩性上虽不及朱子"气禀"之说,但其思想有胜于朱子"气禀"之说处。朱子以为人之根性之不齐,乃在于"气禀",而人一旦出生,其根性便由"气禀"决定了。象山则以人皆有至善之"本心",不善的人只是被"物欲""蒙蔽"了,待其去此"蒙蔽",则复见其"本心"。由此,他对"气禀"有定之说作了批评,这可从他对于《五行书》的批判中见出:"《五行书》以人始生年、月、日、时所值日辰,推贵贱、贫富、夭寿、祸福详矣,乃独略于智愚、贤不肖。曰纯粹、清明,则归之贵、富、寿、福;曰驳杂、浊晦,则归之贱、贫、夭、祸。关龙逢诛死,比干剖心,箕子囚奴,夷、齐为饥夫,仲尼羁旅,绝粮于陈,卒穷死于其家,颜、冉夭疾,又皆贫贱,孟子亦老于奔走,圣贤所遭若此者众。闒茸委琐,朋比以致尊显,负君之责,孤民之望,怀禄耽宠,恶直丑正,尸肆谗慝,莫知纪极。又或寿老死箦,立伐阅,蒙爵谥,以厚累世。道术之纯驳,气禀之清浊,识鉴之明晦,将安归乎?《易》有《否》、《泰》,君子小人之道迭相消长,各有盛衰。纯驳、清浊、明晦之辩不在盛衰,而在君子小人。今顾略于智愚、贤不肖,而必以纯粹、清明归之贵、富、寿、福,驳杂、浊晦归之贱、贫、夭、祸,则吾于《五行书》诚有所不解。"(《赠汪坚老》,《陆九渊集》卷二十)象山在这里批评了《五行书》以"气禀"来论定人的社会地位和命运的差别。这个批评虽不是针对朱子而发的,但就其所批判的思想而言,朱子也是可以对号入座的。例如他曾说:"禀得精英之气,便为圣为贤,便是得理之全,得理之正。禀得清明者便英爽,禀得敦厚者便温和,禀得清高者便贵,禀得丰厚者便富,禀得长久者便寿,禀得衰颓薄浊者便为愚、不肖、为贫、为贱、为夭。"(《朱子语类》卷四) 此种言论,直和《五行书》一般,此为其不及象山处。
3、"恶"
朱子与象山二人对于"恶"之来源有不同的见解,一曰"气禀",一曰"物欲",然而其对于什么是"恶"的解释却大体相同,二人都把"欲"作为"恶"的本质内容。这反映了理学中道学与心学两派在制欲主义立场上的一致性。
朱子说:"天理有未纯,是以为善常不能充其量;人欲有未尽,是以除恶常不能去其根。"(《戊申延和奏札五》,《朱文公文集》卷十四)这里,"善"与"恶"对举,"天理"与"人欲"对举。"人欲"即是"恶"之内容。所谓"恶",是就是指有"人欲"存在。而这个"人欲",朱子也同象山一样,把它叫作"物欲"、"嗜欲"或"私欲"。如:
众人物欲昏蔽,便是恶底心。(《朱子语类》卷七十一)
不为物欲所昏,则浑然天理矣。(《朱子语类》卷十三)
只为嗜欲所迷,利害所逐,一齐昏了。(《朱子语类》卷八)
然人有是身,则耳目口体之间,不能无私欲之累。(《论语或问》卷十二)
况耳目之聪明,得之于天,本来自合如此,只为私欲蔽惑而失其理。(《朱子语类》卷四十六)
朱子对于"人欲"甚为贬低,"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辛丑延和奏札二》,《朱文公文集》卷十三) "人欲"虽有如此之害,而人有耳目之官,人生于天地间又不能无欲,虽圣人也当不出于此。于是朱子便对人的合理欲望和"人欲"作了区分。"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同上) "此寡欲,则是合不当如此者,如私欲之类。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但亦是合当如此者。"(江永:《近思录集注》卷五。见《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后录》)在这里,朱子将人的本能和人的本能之外的欲望作了区分。人的本能是合理的,是人"合当如此",这不仅不是"人欲",而且还是"天理",本能之外的欲望,则是"人欲",则属于"恶"。
象山对于"恶"的认识,也是把人的欲望当作"恶"的内容。其所谓"欲"者,仍是"物欲"。"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欲之多,则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则心之存者必多。故君子不患夫心之不存,而患夫欲之不寡,欲去则心自存矣。然则所以保吾心之良者,岂不在于去吾心之害乎?"(《养心莫善于寡欲》,《陆九渊集》卷三十二)"欲"有时也与"道"对举。如:"道可谓尊,可谓重,可谓明,可谓高,可谓大。人却不自重,才有毫发恣纵,便是私欲,与此全不相似。"(《论语说》,《陆九渊集》卷二十一) "主于道则欲消,而艺亦可进。主于艺则欲炽而道亡,艺亦不进。"(《杂说》,《陆九渊集》卷二十二) "部蠡、管之见,荡其私曲,则天自大,地自广,日月自昭明,人之生也本直,岂不快哉!岂不乐哉!若诸公所可喜者,皆是专于向道,与溺私欲不同耳。"(《与包敏道·二》,《陆九渊集》卷十四) "欲"与"道"对立,直是"善"之对立面。
朱子与象山都把人的欲望作为"恶"的内容,或者说都和人的欲望过不去,这在思想渊源上与孟子有关。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上》)然而,朱陆用"人欲"来说明"恶",却又与孟子思想绝不相类。这是因为:
第一、孟子虽讲"寡欲",但并不否定人的欲望的合理性。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性也。"(《孟子·尽心下》) 程子解释曰:"五者之欲,性也。然有分,不能皆如其愿,则是命也。不可谓'我性之所有'而求必得之也。"(朱子《孟子集注·尽心下》引程子语)即按程子解释,孟子也并不否认人之欲望之合理性,而是认为不要过分地去勉强追求得不到的、实现不了的欲望。就在"养心莫善于寡欲"之下,《孟子》书又载孟子谈论"曾皙嗜羊枣"一事:
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孟子·尽心下》)
按朱子《四书集注》解释:"羊枣,实小黑而圆,又谓之羊矢枣。曾子以父嗜之,父没之后,食必思亲,故不忍食也。"(《孟子集注·尽心下》)观孟子所言,何曾以曾子"食脍炙"而加半点谴责。
篇4
第一节 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人的心理活动存在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这种正常与异常表现在不同个体身上;
对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理解:
1.有精神障碍的人,其心理活动并非全是异常;
2.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相互转化;
3.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在人类群体中并存是永恒的。
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尚缺乏确切定义(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有观点认为,应将异常心理作为疾病来研究------病理心理学;
也有观点认为,有相当多的心理异常,尚无器质性损害证据,不能称作“疾病”,只能看作脑的功能。
目前只能用”Abnormal psychology”,即变态心理学或异常心理学来命名。
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
变态心理学:心理学分支,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精神病学:临床医学分支,着重研究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
二 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1 精神分析的理论说明
两个基本命题: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性的冲动,广义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性”:个体为了求得愉悦而对躯体部分进行的操作活动(如吸吮、抚摸)。
主要观点(基于上述命题推演出的判断):
(1)力必多: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口腔欲阶段:出生~1岁左右,婴儿的生物本能与欲望主要是获取满足与舒适。“自我界限”尚未形成,整个心理生活处于“自爱”阶段;
欲阶段:2~3岁,心理发展上,最主要的课题是学习如何控制、驾驭自己的生物本能和生理机能,来适应现实的世界。自我意识开始增强----“幼儿反抗期”;
生殖器欲阶段:4~5岁,完成“自我界线”的划分,同时已能区分男女两性差别,表现出对异性父母的特殊情感----“性蕾期”。
人的心理结构:
潜意识:被深深埋藏而不能被意识到的精神活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幻想、梦、精神错乱、催眠状态、或精神分析时使用“自由联想”,才会出现于意识中;
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精神活动,虽属无意识,但经本人加以注意或努力,即可易于浮现到意识境界;
意识:能被意识到的精神活动。
人的防御机制
防止冲突引起焦虑的能力(弗洛伊德称之为“压抑”或“克制能力”);
是应对挫折或困难时所采取的自我保护方法;
多为无意识过程;
恰当地使用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而过度、不当使用则可能为病态表现;
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
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必要条件。如果发展受挫,会出现性心理发展的“固著”或“退化”,造成未来人格的变态和心理异常;
“自我”必须学习外部世界,理性处理“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因而体验焦虑;
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必须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如果克制和压抑非理性冲动的力量不足,会产生异常心理和行为;如果压抑力量足够强大,会形成意识不到的痛苦,这种冲突痛苦隐藏在潜意识中,但常会以扭曲的形式变相表达出来。
2 行为主义的解释
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是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
巴甫洛夫既非从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角度,亦非从现象学角度描述异常心理与行为,而是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条件刺激 (食物)
+ 反射(流涎)
非条件刺激(铃声)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理论:
三个特征:
强度: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存在强弱之分;
平衡性: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强度的均衡性,存在平衡与不平衡之分;
灵活性: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有灵活与不灵活之分;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是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工作的一般技术路线: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再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并与动物实验结果相比较;
尽管目前许多学者将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作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开端,但按上述路线探索人类心理现象的第一人是桑代克;
美国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
华生:旧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其将对人或动物的行为的环境影响归纳为:刺激与反应(S- R)
斯金纳: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其发明了“斯金纳箱”,提出了著名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评价1
不同行为主义观点,虽然其各具特色,但最终按科学发展的自身规律,达到互补的目标。特别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现代脑科学的结合,对人类变态心理学的解释与矫正,开辟了新的途径;
评价 2:
尽管对行为主义理论也有褒贬之辞,但其下述论点得到人们的认可,即:人类无论是在种系进化中,还是在个体发育中,其定向反射(探究反射)作为一种适应环境和积累经验的本能(认知本能),绝对是心理发展的动力之一。
3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解释: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关注人的经验,将人作为处在其整个生活过程中的一个整体进行理解;
强调人类独有的特性,如选择性,创造性和自我实现;
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关心人的潜能和发展;
潜能概念:人的潜在发展能力;
潜能性质:无论就生理方面或心理方面,均具有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异常心理的解释:
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
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基本焦虑”),即“存在”与“责任的冲突;
人的根本意义是“存在”,是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性,同时又有义务维护自已赖以生存的群体---人类社会,因此必须承担“责任”。 这种“存在”与“责任”的冲突对立所造成的焦虑,就是“存在焦虑”;
第三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正常心理活动功能:
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异常心理活动:
上述正常心理活动功能丧失,无法保证人的正常生活,社会活动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受到损害。而且以其异常的心理特点,随时破坏人的身心健康。
(1)、内省经验标准:
病人: 病人本人的主观体验;
观察者: 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对被观察的行为作出正常或异常的判断;一致性训练问题。
(2)、社会适应标准:
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能否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和改造环境;能否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
是否具有与其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相称的社会能力。
将个体的行为与社会行为常模相比较
4、心理学区分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其形式和内容上必需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
自知力:
定义:患者对自已精神疾病的认识能力。
“自知力丧失”或“自知力不完整”:是患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或是“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
鉴定标准:自知力,妄想
(2)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
鉴定标准:情感(逻辑、意向)倒错
篇5
【关键词】实证主义;心理学影响
一、实证主义的起源
19世纪30年代,第一次技术革命给欧洲的生产力带来巨大进展。自然科学也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到达了新的发展境界。实证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产生了,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实证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孔德的实证主义,马赫和阿芬纳留斯的实证主义、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这三者对西方心理学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实证主义来源于经验主义。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笛卡尔、霍布斯、洛克、贝克莱和休谟。其中洛克建立了第—个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认识论体系。贝克莱是主观唯心主义的鼻祖,对心理的本质作主观主义的解释,主张心理是主体精神世界的产物,存在也是人心理作用的结果,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样著名的公式。休漠作为英国的不可知论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否认知识是客观实在的反应,这里的知识可以指因果联系,因而把客观存在解释为主观观念的联合或者联想。
二、实证主义与心理学
(一)孔德的实证主义与心理学。孔德的实证主义原则是把知识局限在主观经验范围之内,不讨论经验之外是否有事物存在,规律是属于经验现象中的东西,是“经验的”。实证主义能够向人们提供精确的和有用的知识,是一种超出任何形式的神学和任何形式的形而上学的新理论,他是反对神学和形而上学的。孔德的实证主义还可以被称为是实证主义的社会学说,对社会心理学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意味着心理学摆脱了哲学,成为了一门真正的独立的学科。当时冯特就是受到了实证主义的影响,是在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从而得以在黑暗中找到了一条光明的道路。韦伯、费希纳同冯特一起运用实验的方法,在可观察的基础上来追求数据的精确性,从而想进一步巩固心理学的科学地位。冯特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限定为可内部观察的直接经验,主张运用实验内省法来研究心理现象,竭尽全力的想把心理学往自然科学靠拢。
孔德的社会实证论只承认社会资料的可证实性否认意识的能动性,强调对行为结果的观察以及对有机体所依赖的机体条件的精确性的确定,心理学时摒弃一切主观的意识内容、心理事件和心理过程,只研究客观的外显的、在人的经验范围之内的可证实的的外部行为。就是一系列的外显行为和诸如声带振动之类的器官运动。
(二)马赫的实证主义与心理学。第二代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有马赫和阿芬纳留斯。他们继承了孔德的观点并且有作了相应合理的改造。两人都主张“批判经验”,但是在澄清的过程中只是对事实的概要性描述不是理解和解释。他把实证论的含义由世界观转向了方法论。第二代实证主义更加容易被心理学所用。马赫强调实验与观察,要求重视科学提供的材料,但是这其中人的认识是不能超过人所拥有的经验范围的,这些都与孔德的实证原则一脉相承。孔德由此出发,用“要素”代替了贝克莱“物是感觉的复合”,它是只局限于感觉经验范围之内的“中性要素”。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深受其影响,在“要素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要素说。马赫还否认因果关系的存在,他认为人们的各种感觉组合在一起,从而有了世界,在各个感觉之间只有先后关系而不存在任何的因果联系。实证主义片面夸大了可证实性和客观性在科学中的作用,把两者作为科学研究中的唯一的至上的目标,致使构造主义心理学家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构造主义是主观的原子论,但是构造主义对于分析这方面是过于偏颇了,完全的忽视了心理现象的整体性原则。
在所有的心理学流派中,行为主义受实证主义的影响是最大的。行为主义还分为激进的行为主义和温和的行为主义。激进的行为主义主要是华生的古典行为主义和斯金纳的操作主义。华生的古典激进行为主义主要是受了孔德的影响,现在探析一下斯金纳的行为主义。斯金纳的行为主义比华生的行为主义更加的激进,是他把行为主义推向了极端。他的行为主义接受了孔德和马赫的实证主义以及物理学家布里奇曼的操作主义。在斯金纳看来,行为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分析。他认为心理学研究只探索实验框架中相关变量的函数关系,而不讨论因果关系,心理学的任务只是随某一现象结果做出一定的描述而不作出任何的解释,一切概念都是有直接观察的结果给的定义。斯金纳所处的年代正是华生拒绝意识渐渐受到非议的时代,在一定程度上他必须对意识这个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他坚持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反对任何不以感觉观察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这样,他在保留以行为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同时,有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有机体的内部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是犯了还原论的错误。
(三)逻辑实证主义与心理学。20世纪20年代,石里克、卡达纳普等人构成了实证主义的第三代——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观点有:第一,它认为科学哲学的根本原则是经验证实原则。第二,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是意义问题。第三,科学是有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命题构成的,分别是综合命题和分析命题。第四,它认为经验世界是统一的,但最难统一于物理学的语言是心里学的语言。第五,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逻辑实证主义传人美国后对以赫尔和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新行为主义者冲破了早期行为主义的因为有机体内部不能直接被观察证实而不给于研究的局限,开始面对意识这个心理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作出了解释。
篇6
关键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设计
作者简介:张友辉,江西南昌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2006级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8-0048-04
行为主义开始于十九世纪20年代,兴盛于60年代,现在已在人们的责备声中,渐渐地势微。接踵而来的是建构主义以及人本主义。究其个中缘由,主要是行为主义在课程中注重控制本位,强调对学生的控制,是对学生个性的一种压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解放,自由、全面发展,与现代的课程理念,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驰。相对而言,建构主义主张学生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建构自己有意义的世界。人本主义则主张以人为本,在尊重学生独立个体,完全生命体的前提下,对课程进行设计,让学生在充分体现其个性,发挥其特长,从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事实上,纵观我国职业教育的诸领域,我们不难发现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的一些教育理念大多只停留在人们的口号倡导中和理论研究上,还没有多少真正地落实到社会实践中,特别是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领域。反观行为主义,尽管它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非议,但其经典教育思想、学习理论仍被运用于职业教育各领域,体现其价值所在。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之要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视为刺激与反应之间新关系建立的历程,所谓学习是个体处于某些条件限制(指引起反应的刺激情景下)所产生的反应。同时,将个体学到的行为解释为刺激反应之间关系的联结,而所谓某一刺激原本不能引起个体某种固定的反应,但经条件作用后,它就能在该刺激出现时做出该固定的反应。
(一)联结学习
桑代克通过猫解决疑难笼问题的著名试验,认为学习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应逐渐增加。最终形成稳固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即S―R之间的联结。后来,他和同事们又通过一系列动物和人的学习实验,提出了三条基本学习定律。
1.准备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随个体身心准备状态而异,个体在准备反应状态下任其反应,将会因反应而获满足,有过满足的经验,以后在同样的情景下自然会出现同样的反应。
2.练习律。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增强。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如不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减弱。
3.效果律。在情境与反应之间建立可以改变的联结,并发或伴随着满意的情况时,联结力量就增强;并发或伴随着烦恼的情况时,联结力量就削弱。
(二)刺激――反应学说
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的影响下,提出了刺激一反应学说。他认为,个体的行为完全是以刺激与反应的术语进行解释的,至于个体的内部状态,认为这一部分是“黑箱”。学习的实质是形成习惯,而习惯是通过学习将由于遗传对刺激做出的散乱、无组织、无条件的反应,变成有组织、确定的条件反应。他提出了两条学习的基本规律。
1.频因律。能解决问题的动作在每次练习中是不可缺少的;这种S―R刺激联结建立的次数越多,联结越牢固。
2.近因律。让尝试与错误过程最后的成功动作,总是前一次练习中的最后一个动作,于是,在下一次练习中,这一动作必获得较早发现。
(三)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斯金纳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他认为,由于人的行动多半是各种各样的操作,因此操作行为更能代表实际生活中人的学习情境。他把重点放在结果控制下的操作学习上。
斯金纳十分重视强化的作用。他指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的作用。他认为,强化所增加的不仅是刺激―反应的联结,而且更是使反应发生的一般倾向性,即发生的概率。对个体偶然出现的某一动作,若能立即给以强化,则该动作复现的概率就会大于其他动作,若强化多次.这个动作就能得以保持。他认为,练习不只能提高速率.更能为进一步的强化提供机会。所以,强化是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的关键。他把学习定义为反应概率上的变化。
斯金纳还认为,直接控制强化物就是控制行为,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强化的程序,采取连续接近的方法去塑造行为,即把动作分成许多小步子,当个体往所需的动作接近一步,就给该步骤以强化,直到最后达到所需要的所有动作。他认为,倘若采取这样的方法,无论操作离所设想的目标多么遥远,或者所设想的行为多么复杂,只要一直稳步前进,就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斯金纳把他的理论运用到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中去,在教学上影响较大。
(四)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由于人有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得信息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得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不必事事经过亲身体验,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这种学习就是观察学习。它可分为三种:一是直接的观察学习,对示范行为进行简单的模仿;二是抽象性观察学习,观察者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却不需要模仿所观察到的那些特殊的反应方式;三是创造性观察学习,观察者通过观察从不同的示范行为中抽取不同的行为特点,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因而,观察学习不一定是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也不等于简单的模仿,模仿只不过是观察学习的一小部分,但模仿使人们能够甚至在他们尝试某一特定行动之前,就可以通过向范例学习到他们应做些什么、从而减少直接尝试错误学习的负担和风险。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应包含四个子过程即注意、保持、动作重复以及动机。观察学习在动作学习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一切动作的学习是从观察和模仿开始的。
二、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设计
根据以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要义阐述,行为主义突出的特点在于预期行为的达成,强调通过刺激与反应联结、观察、模仿、训练以及强化的方式,让人的行为发生具体的变化,达到预期的目标。学习者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强化就能较为顺利完成一个由生手到熟手再到巧手的过程。这与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目标要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为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第一线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而此类人才的关键就是要有熟练的工作岗位技能。要想获得熟练的工作岗位技能,不经过目标明确,反复的训练是难以达到的。因此,对职业院校而言,除了必备的理论知识的教授之外,更重要的就是通过实训、实习和实验课,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基于工作岗位的动作技能,这也是体现职业院校的特色之所在。可见,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设计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课程目标
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目标主张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特定的、外显的、可操作性的行为方式陈述的课程目标,它指明整个课程活动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阐明学生应该做什么,需达到什么程度。行为目标的基本特点是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行为目标具体、明确,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用泰勒的话来说,“行为目标的作用是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并指导教学”。行为目标取向在本质上是受“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支配的,体现了“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职业院校实训课可采取任务分析的方法,把职业的业务活动,先分成几个相应的职责,再把每种职责又细分为几个相应任务,最后每个任务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上。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便于教师能按顺序的有梯度地进行教学,也便于学生观察、模仿,进行练习、强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准确地进行评价,就教学内容进行准确地教育督导,与学生家长、学生展开交流。
(二)课程组织
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组织主张程序教学原理编制教材。所谓程序教学就是在编制教材时,将知识、技能按照工作岗位内在的逻辑顺序分解成一系列的知识、技能项目(或知识点),然后将这些知识、技能项目组合成一套前后衔接、逐步加深的训练程序。让学生按照这个程序循序渐进地逐个学习每个知识、技能项目。在伴随每个知识、技能项目的学习过程中,还应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和矫正补救的机会,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有的知识、技能项目,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教材组织的逻辑性和序列性是实施程序教学的关键所在。此外,按照程序教学原理,在编制职业院校实训课教材时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小步子原则,教材中的知识、技能项目不宜过大,而应该划分成许多具有逻辑联系的小步子。下一步与上一步之间在难度和深度上差异不宜过大,便于学生有条不紊地展开学习;二是积极反应原则,在教授每个知识、技能项目之后,都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做出积极的反应(解答);三是及时强化原则,在学生做出反应后,必须使学生立即知道其反应是否正确,给出反馈的信息,以便及时地进行强化,对学生知识或技能错误的反应提供纠正补救的机会;四是低错误律原则,程序教材的编写要尽量减少学生出现错误反应的可能性。错误的反应得到的是令人厌恶的刺激,因此,过多的错误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速度,对于学习缺乏信心的职业院校学生更是如此。无错误或少错误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学习的动机。总之,强调职业院校实训课教材的逻辑结构的序列应该说是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展开实训、实践活动的。
(三)课程实施
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实施主张强调观察、模仿、训练和强化。在职业院校注重实训课的教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突出学生的动作技能学习。根据动作学习理论,动作技能的学习是学习者外部动作行为在外部影响作用下的变化过程。动作学习的结果就是形成快速、准确的动作行为习惯。这种学习效果取决于动作反应行为的次数与质量。动作技能形成后用于完成新的任务,就是行为习惯的泛化(见图1)。运用时的动作任务与学习时的动作任务越相似,运用起来就越容易,越有效。因此,在实训课时,学生务必要仔细地观察、悉心揣摩。力争由开始的直接观察、简单模仿,做到最后能创造性的观察、建设性模仿。把外在的、简单的技能操作,综合、内化为自身的素质,由一个技能门外汉转变为行家里手。当然,在这个艰辛的锐化过程中,只是观察、模仿还是不够的,还要辅助大量的训练和强化。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看来,个体任何一项联结的获得都是刺激和反应反复作用的结果,重复练习时联结的形成十分必要。正如桑代克所说:“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练习可以加强情境和反应之间的联结”。所以,必要的练习是实施实训课程的基本方法。
但是,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行为主义者所倡导的练习,大多是重复性的机械练习,这种练习对于一般动作技能简单学习很有效。但对思维要求比较高的复杂动作技能的学习是不够的,况且一味的重复单调的练习容易形成定势,所以必须进行策略性的变式练习。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还认为,对个体来说,任何练习都是乏味的,这就必须要激发个体的学习动机,强化也就成了学习的另外一个重要手段。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研究,对实训课这一种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要目标的课程,需要给学生提供的强化机会应该是成千上万的。在强化过程中,应更多的偏向于正强化和断续强化,这比起负强化和连续强化,将更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
(四)课程评价
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评价主张科学―实证评价。一方面,是基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因刺激和反应的联结而导致的外在行为的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接受刺激并自动地受练习和强化影响的过程。因此,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外显的、可观察的,应该通过测量学习者的外显行为来证明他们所获得的学习结果。另一方面,是基于职业院校的特点。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中心。要实行良好就业就需以社会需求为最高标准,也就是说职业院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满足社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要求。而现在用人单位用人的原则是就业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度过工作适应期,在工作过程中体现出熟练的操作技能。这些指标是外显的、具体的、可测量的。例如,要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测评人员可以通过该该生制作某件产品的速度和质量来衡量。这种外显、可测量的评定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让人信服,相对而言,那些内在的、难以测量的人文―自然的评价方式却难以让人信服。“是骡子是马只有拉出来遛遛才知道”。
行为主义心理学还尤为推崇客观性测验。所谓客观性测验,其主要特征是测验者首先制定一套明确的、标准化的评分规则。然后,用此规则去评价被测试的学生,评价严格按照评分规则进行。当然,在客观性测验中,评分标准往往是由行业专家和学科专家共同制定的。测验的内容主要是基于工作岗位的相关知识、技能。这样可以经济、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在这里要说明的是,笔者认为对课程的评价应该偏重的是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因为课程的实施是整个课程的环节的重中之重,缺乏有效地课程实施,学生知识、技能得不到提高,那么再好的课程计划也只不过是空中的楼阁,水中的月。所以,笔者主张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应是科学―实证评价,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评价更是如此。
三、总结
行为主义课程用客观的方法研究学生的行为,并制定具体的行为目标,克服了传统课程目标的主观性、模糊性和抽象性,使课程从目标到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尽管在一阵阵新型课程理念的“浪潮”声中行为主义课程理论似乎逐渐“销声匿迹”,但实际上它的课程理念已经成为一种“潜流”,并深深地“浸透”到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之中。可以说,行为主义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现今的课程中仍然发挥着它的作用。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受行为主义理论的心理学基础(机能主义)和哲学基础(机械唯物主义)的潜在影响,行为主义课程理论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机械性。具体体现在:不太重视行为的内在原因,较少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人格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对自主学习活动重视不够,将学生常置于被动发展的地位。但笔者认为,对行为主义课程观还是客观地看待为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棍子打死。在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设计中有机地融入行为主义的观点是合理的、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至少目前是这样。
参考文献
[1]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M].浙江:浙江出版社,2002.
[2]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黄克孝著.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刘德恩著.职业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7
读完夏玉梅老师提供的案例,佩服之余,获益良多。如何转化像小满这样的后进生,是很多班主任面临的共同课题。夏老师成功地运用了心理学,转化了小满。她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一、行为表现与分析
通过案例,我们得知:小满好动,无视纪律,不听劝阻,挑衅老师。这些非常出格的违纪行为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小满小学时就经常“一哭二闹三跳楼”,闹得家长和老师都怕他,哄他,任他胡闹。尝到“甜头”的小满就以此来要挟家长和老师,逐渐养成了为所欲为的恶习。
二、干预方法与结果
针对小满的行为,夏老师有意或无意地运用了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消退法”,对小满的行为进行了系统地干预,成效显著。所谓“消退”,是指在一个确定情境中,行为者产生了以前被强化的反应。若此时这个反应之后,不再跟随着通常的强化,那么当他再一次遇到相似情境时,该行为的发生率就会降低。
结合小满的行为分析,就是每当他“一哭二闹三跳楼”时,家长和老师表现出的“害怕”和“哄劝”强化了小满的为所欲为,强化了这种行为的再次发生。反过来,当他“一哭二闹三跳楼”时,家长和老师不再怕他,哄他,而是对他置之不理,那么他再次“一哭二闹三跳楼”的发生率就会降低。夏老师具体的干预过程是这样的:
1.军训首日,将小满拉出队伍,带到主席台下,命令站好,夏老师则转身离开。这样,小满就被抛到了无人关注的境地,即使他“大声号哭”了“整整两个小时”,夏老师也未予理睬,更谈不上怕他,哄他。无人关注的小满最终只能“偃旗息鼓”。这等于向小满宣告——你的“一哭二闹”不奏效!发现哭闹无效,失去了强化物的小满再次哭闹的发生率就会降低。
2.军训次日,小满的行为出现了反复。他虽然“起初”“还沉得住气”,但最终还是没忍住。夏老师“毫不犹豫地再次将他请到主席台下,这次他号哭的声音比第一天小多了”。这充分说明,前一天的消退已初见成效。这一次,夏老师除了继续使用“消退法”矫正小满的不良行为,巩固成效以外,还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宝贵的教育契机,运用了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强化理论”,对小满的良好行为实施强化。
所谓“强化”是指某人的某一预期反应出现后立即给予其奖励或满足其需要。夏老师告知小满: “你和他们一样能立正、不哭、不闹、不讲话,就可以和他们在一起。”夏老师以取消小满单独罚站,满足其想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愿望为条件,强化了小满的“立正、不哭、不闹、不讲话”等良好行为。
3.军训第三天, “他的动作虽仍有些扎眼,但他在队伍中没摇晃,也没讲话。七天军训在平静中过去”。这说明, “消退”与“强化”的综合使用已很见成效,对小满不良行为的矫正获得了初步成功。
4.军训结束后, “为了让他能学会接受批评,这期间,我不再回避对他的公开表扬和批评。”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里的表扬属于“强化”,这里的批评属于“惩罚”。 “惩罚”是指当行为者在一定情景或刺激下产生某一行为后,若及时使之承受厌恶刺激(又叫惩罚物)或撤销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那么其以后在类似情景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就会降低。
经过反复地强化和惩罚,等到小满“面对批评真的没了很明显的异常反应”时,夏老师决定冒险尝试一下更严厉的惩罚——请家长。不出所料,小满以“跳楼”来威胁老师。夏老师的应对冷静而机智:当小满“向教室外冲”时,夏老师依旧不怕不哄,她“没吭声,只是死死抓住他的衣服”;当小满“就势躺到地上大声号哭起来”时,夏老师“仍不动声色”;当小满嚷道要跳楼时,夏老师“仍然不动声色,只是死死地揪住他的衣服”。三个回合下来, “看到达不到预期效果,他便停止了哭闹”。由此可见,面对小满的不良行为,只要不予强化,这种行为的发生率就会不断降低,最终消退。梳理完该案例,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启发。
三、案例回顾与反思
1.各方配合,坚持到底
“消退法”的运用是个持续进行的过程,万不可中断。因为消退的过程具有渐进性,行为从开始减少到完全消失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首先要始终如一,不可时而置之不理,时而给予关注;其次要争取校方、家长的密切配合,确保该行为被消退之后,不呈现任何正强化物,否则会功亏一篑。这一点夏老师做得非常好,在夏老师矫正小满的不良行为的过程中,夏老师态度坚决,而且从未出现学校领导的干预和学生家长的护短行为,从而确保了消退的成功。
消退的过程还有一个特点,即“爆发性”。一旦行为不再被强化,不良行为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经常在开始减少并最终消失之前暂时性地增加。因此,对于消退的过程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因为不良行为暂时性的增加就动摇信心,放弃消退。
此外,消退的过程还具有“恢复性”,当行为停止发生一段时间后,个体再次面临与原来行为发生的环境类似的条件时,其行为有再次发生的倾向。因此,消退的过程可能会是一个漫长且反复的过程。对此,老师要有耐心,更要有决心和信心——坚持下去,必能成功。
2.综合干预,多管齐下
在消退不良行为的同时,如能对良好行为进行强化,对不良行为进行惩罚,可以取得更好的消退效果。夏老师在运用“消退法”矫正小满不良行为的过程中,还配合运用了“强化理论”:如取消小满单独罚站,对小满的良好行为进行公开表扬等,强化了小满的良好行为,最终促使其良好行为的表现频率增加。同时,对小满的不良行为进行惩罚:如对小满的不良行为进行批评,带他到医院参观外科住院部并写观后感等,促使其不良行为的表现频率降低乃至消失。多管齐下,使得消退效果更为明显。
3.把握心理,逐步升级
在实施消退的过程中,要暗中揣摩行为者的心理。老师可以装作对行为者置之不理,但绝不能放弃暗中观察,否则就无法准确把握行为者的心理。在此基础上,对行为者采取的措施要逐步升级,就像夏老师那样:从“试着来点儿强硬手段”到“毫不犹豫地再次将他请到主席台下”,再到“公开表扬和批评”,最后是“通知家长来接他”。可谓循序渐进,逐步升级,这样学生在心理上才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当然,措施何时升级,升到什么级别,就要取决于老师对学生心理的把握程度。
4.周密安排,以防不测
在消退的过程中,针对行为者的心理特点,要制定相应的预案。当行为者出现危险举动时,要及时有效地控制局面,确保行为者和心理辅导老师的人身安全。正如夏老师所做的那样,在预计小满可能会跳楼之前, “死死抓住他的衣服”。为确保万无一失,还“事先通知年级组长带几个男老师躲在一边观察,预防不测”。这样,才不会出现安全责任事故。否则,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篇8
2月18日,自治区党委理论中心组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进行集体学习。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主持,并围绕为什么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怎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作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化认识,坚定自信,推进实践,不断把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引向深入。
王君指出,只有弄清为什么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才能切实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坚定性。我们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立足国情建设社会主义才能自强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发展历程到基本构成再到内在逻辑都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要求;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形成、发展和胜利是合理的、是符合规律的、是必然的。
王君强调,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尤其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党的十作出的一系列新概括新论断。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制度形态。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按照“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准确把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八个必须”的基本要求,深刻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根本任务、必由之路、内在要求、根本原则、本质属性、必然选择和领导核心,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王君要求,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切实做好我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一是必须立足欠发达的基本区情,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紧紧扭住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不松劲,进一步找准发展定位,努力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二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民生工作力度,带着感情去抓、实实在在地抓,每年解决若干个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全区各族人民的生活有一个大的改变。三是必须统筹抓好发展与稳定两件大事,既要抓好第一要务,又要履行第一责任,把维护团结、增进和谐、创新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一件一件抓在手上,抓实抓好,进一步夯实长治久安的基础,巩固发展团结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四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给予我区的先行先试政策和一系列试验示范任务,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实践,不断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在实践中奋力开拓现代化内蒙古建设的新局面。
李佳、潘逸阳、张力等同志作了重点发言。
篇9
【关键词】 心理治疗 方法
心理治疗是指依据(某种)心理学的理论,运用(某种)心理学的方法,致力于化解心理症结,促进当事人生活适应和人格健全的专业的(professional)人际帮助活动[1]。
从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来看,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这三大流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占据着重大的地位,并对当时的心理治疗有着深刻的影响。
1.精神分析治疗的理论和技术
精神分析疗法是奥地利精神医学家S. Freud(1856-1939),于19世纪末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受到无意识动机、冲动与压抑之间的矛盾、防御机制和早期经验的重大影响。神经症症状的核心问题是焦虑,当自我预感到焦虑时,为防止焦虑的发展而施行压抑,并运用自我防御机制进行伪装,从而避免痛苦,却形成了症状。神经症症状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欲望寻求满足的曲折的表现,是压抑与被压抑的两种势力相妥协的结果,是无意识冲突的替代性满足[2]。精神分析治疗就是采用自由联想、释梦、阻抗分析、移情分析、解释和修通等技术,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意识化,即通过分析治疗使病人自己意识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意识化,使病人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
经典精神分析过程在正式治疗前需经过试验性分析以确定治疗对象是否适合精神分析;然后分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开放阶段,其目的在于建立治疗的同盟关系,病人必须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保持对治疗的基本信任。第二阶段是移情的出现及其解释阶段。随着移情的发展,治疗者要及时进行解释,使病人对他将过去经历和体验投射至治疗者身上的情况有充分认识。第三阶段是解释、修通阶段,这一阶段要使病人能区别医患治疗同盟和被移情歪曲了的现实,能区别医生的实体和他出自幼时情感歪曲的医生形象。并帮助病人对移情有更深刻的认识,并着力克服治疗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即其症状所隐藏 的潜在的动机有更为清醒的认识。第四阶段是治疗的结束阶段,这一阶段中要解决病人对治疗者的依赖问题和拒绝结束治疗的企图,彻底解决病人对治疗者的移情。经典的精神分析治疗少则半年,多则2年到4年。
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治疗理论和技术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它所要研究的只是可观察和测量的行为以及引起此行为的外部刺激,刺激-反应被认为是解释行为的普遍公式。它还认定人的头脑只能看作是一个“黑箱”,人们只能观察进入“黑箱”的和从“黑箱”里出来的是什么,至于“黑箱”内部的过程,则是捉摸不定和不可测量的。不可测量的东西就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人们唯一可以了解和把握的是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影响。按照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化原理,行为的发生都是“强化”的结果[3]。假如以往没有常常受到“强化”,那么,相应的行为就不会出现。病人的症状,即异常的行为或生理功能,都是个体在其过去的生活历程中,通过条件反射作用即学习过程而固定下来的。因此也就可以设计某些特殊的治疗程序,通过条件反射作用的方法,即学习的方法来消除或矫正那些异常的行为或生理功能,也可以建立新的健康的行为来代替它们。在精神疾病领域里,强迫症的许多行为表现以及疑病症和癔病的许多异常的补偿性症状都是通过想象(即某种心理上的满足)来获得强化的例子。不良的强化作用往往是各种不良的或异常的行为发生的根源。相反,积极的和良好的强化作用则可以成为改变各种不良行为的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技术。这样的理论作为心理治疗的基础清晰明确,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行为治疗是基于行为实验的成果,帮助患者建立或消除某些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门心理治疗技术。行为治疗的实施依赖人的三种学习行为:反应学习、操作学习、和观察学习。行为治疗的理论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之上的。
1、人们的非适应性的行为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得来的。
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来消除那些习得的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
行为治疗常用的技术有:系统脱敏技术、自我管理技术、行为契约技术、角色扮演技术、自信心训练技术、厌恶疗法、饱和技术和代币治疗技术。
行为治疗一般包括七个步骤:
1、对问题行为进行功能性分析,特别注意经常发生和很少发生这一问题的情境。
2、问题行为严重程度的标定。
3、行为矫正目标的制定。
4、制定并实施干预计划,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
5、监测干预计划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6、结束阶段。一旦达到目标,即可逐步结束干预计划。
7、检验阶段。如有问题行为复发,可给以辅处理。
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受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影响比较明显。人本主义理论是根植于其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是自然实体而非社会实体。人性来自自然,自然人性即人的本性。凡是有机体都具有一定内在倾向,即以有助于维持和增强机体的方式来发展自我的潜能,并强调人的基本需要都是由人的潜在能量决定的。但是,他们也认为,自然的人性不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人具有不同于动物本能的似本能需要,并认为生理的、安全的、尊重的、归属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人类的似本能,它们是天赋的基本需要。在此基础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进一步认为,似本能的需要就是人性,它们是善良的或中性的。恶不是人性固有的,它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受挫引起的,或是由不良的文化环境造成的。 转贴于 人本主义治疗的方法是由这些具有相同观点的心理学家在实践得来的,其中有来访者中心疗法、存在主义疗法、完形疗法等。
在各派人本主义疗法中,以罗杰斯开创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影响最大,是人本主义疗法中的一个主要代表。该疗法认为,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如果人的自身体验受到闭塞,或者自身体验的一致性丧失、被压抑、发生冲突,使人的成长潜力受到削弱或阻碍,就会表现为心理病态和适应困难[4]。如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能够和别人正常交往、沟通,便可以发挥他的潜力,改变其适应不良行为。所以心理咨询的目的,不在于操纵一个人的外界环境或其消极被动的人格,而在于协助来询者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最终达到自我的实现。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疗法很强调建立具有治疗作用的咨询关系,以真诚、尊重和理解为其基本条件。罗杰斯认为,当这种关系存在时,个人对自我的治疗就会发生作用,而其在行为和人格上的积极变化也会随之出现。所以,心理咨询人员应该与来询者建立相互乎等、相互尊重的关系。这样即可使来询者处于主动的地位,学会独立决策。
4.对三种流派方法的评价
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是:发掘患者或求诊者潜意识内的矛盾冲突或致病的情结,把它们带到意识域,使就诊者对其有所领悟,在现实原则的指导下得到纠正或消除,并建立正确与健康的心理结构,从而使病情获得痊愈。
弗洛伊德最初主要采用催眠术与精神疏泄方法来治疗癔症或神经症患者。后来,他认为催眠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往往不能根本解决病人潜意识中的症结,容易复发,以后他就放弃了催眠治疗而使用“自由联想”与“梦的解析”作为他进行精神分析治疗的两种主要技术方法。之后的分析心理学,新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虽然都改进了弗洛伊德的方法,但都有不够客观的缺陷,受咨询师的影响比较大,容易陷入主观臆断的困境。然而精神分析的方法在探究人的潜意识过程中,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行为主义的治疗方法往往简单而有效,然而却过于机械,对于过程却缺乏深入研究,不过在日常的治疗实践中,行为治疗依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尽管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努力去评估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有效性,但他还是过分依赖自己的直觉。与此同时,马斯洛也是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去选择那些“自我实现”的人。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说的大部分内容都被看作一种信念、而非科学事实。相应地,一些心理学者和普通人们之所以接受人本主义理论,是因为它和他们自己的看法和价值观相一致,而不是因为被证据说服。
每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笔者认为,心理治疗应该从行为治疗开始,纠正其不良或者不合适的行为,通过行为来改变习惯,态度;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精神分析学派的思辨思想,不断尝试分析,挖掘;而无论何时,都要有一颗人本主义的态度,相信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咨询师要做的根本目标在于协助来询者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最终达到自我的实现。
参 考 文 献
[1]杨广学.心理治疗体系研究[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篇10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E.B.Titchener,1867—1927),是自心理学独立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该学派于1899年产生于德国,后在美国得到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后渐趋衰落。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即心理经验的构成元素及结合的方式与规律,并主张心理学应该用实验内省法研究意识经验的内容或构造,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及它们如何结合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他们强调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其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但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该学派是用实验法独立研究心理学问题的学派,促进了西方心理学派的兴起和美国心理学的发展。它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现代心理学组成部分。但由于它确定的研究对象过于狭窄并陷入元素主义与内省主义境地,因而遭到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
(二)行为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又称早期行为主义学派)于1913年产生于美国,其创始人是华生(J.B.Watson,1878—1958)。这一学派不同意心理学探讨意识,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目的应是寻求预测与控制行为的途径。他们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客观观察所能获得的并对所有的人都清楚的东西”,也就是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S—R)的行为公式。行为主义主张客观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摆脱主观思辨的性质,更多从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但他们无视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反对研究意识,引起不少人的非难与反对。
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尔曼(E.C.Tolman)、赫尔(C.L.Hull)、斯金纳(B.F.Skinner)。新行为主义认为,有机体不是单纯地对刺激作出反应,它的行为总是趋向或避开一个目标。在动物和人的目的行为之间,必须有一个“中介”因素,这就是个体的认知。也就是说在“刺激—反应”过程中,加进一个中介变量(O),使行为主义的模式成为“S—O—R”。这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新行为主义强调客观的实验操作,冲击了内省心理学,促进了心理学的广泛应用和程序教学的开展,但陷入了还原论和机械论的境地。
(三)格式塔学派或称完形学派
该学派1912年创建于德国,创始人韦特海默(M.Wertheimer,1880—1943)、考夫卡(K.Koffka,1886—1941)、苛勒(W.Kohler,1887—1967),后期代表有勒温(K.Lewin,1890—1947)。这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此派反对构造主义的元素主义和行为主义的S—R公式,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完形或整体结构,并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感情的元素的总和,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思维也不是观念的简单联结。他们这种重视整体的观点和强调各部分之间动态的联系以及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对后来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该学派否认过去经验的作用,陷入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境地。
(四)精神分析学派或心理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于1900年,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其代表人物还有:阿德勒,荣格,艾里克森等。这一学派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广为流传,颇具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两部分: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不能被本人所意识,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动机与欲望。他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认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摆布个人命运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与生俱来,包括着先天本能与原始欲望;自我由本我分出,处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对本我进行控制与调节;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与理想两部分,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三者通常处于平衡状态,平衡被破坏,则导致精神病。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潜意识与心理治疗,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并获得了某些重要的心理病理规律,但他们的一些主要理论遭到许多人的反对。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沙利文(H.S.Sullivan)、霍妮(K.Horney)、弗洛姆(E.Fromm)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说、泛性论和人格结构论,强调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对精神病产生和人格发展的影响,在美国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学。
新精神分析学派仍然保留着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尽管在其理论中有不同的概念名称,但归根结底,仍然是潜意识的驱力和先天潜能起主要作用。
(五)认知学派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后迅速发展。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U.Neisser)的《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学派理论的成熟。广义的认知心理学还应该包括皮亚杰(J.Piaget)的发生认识论,他把人的认识发展看成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并仔细研究这一过程的发展阶段。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科学,因此,也叫信息加工心理学。这一学派反对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不一定必须在搞清心理的生理基础后,才能研究心理现象。他们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认为人脑的工作原则与计算机的工作原则相同,因而可以在计算机和人脑之间进行类比。他们强调人的已有知识结构对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并力求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方式发现人们获取和利用知识的规律,达到探究人类认知活动规律的目的。他们还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对人的认知过程进行整体综合分析。
认知心理学派的理论含有辩证法的因素,对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论、弗洛伊德主义的非理性主义有积极的意义,对扩大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促进心理学的现代化、发展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等均有贡献,而且成为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但他们把人的心理看成是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加以研究,在心理学界依然存在争论。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1908—1970)和罗杰斯(C.Rogers,1902—1987)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建的。它既反对精神分析学派贬低人性、把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趋力,又反对行为主义学派把意识看作是副现象,认为人不是“较大的白鼠”或“较缓慢的计算机”,主张研究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展。因为,他们相信,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巨大的心理潜能,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和教育,人们就会完善自己、发挥创造潜能,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的。为此,他们从探讨人的追求和人的价值角度,认为心理学应改变对一般人或病态人的研究,而成为研究“健康”人的心理学,揭示发挥人的创造性动机、展现人的潜能的途径。该学派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方法论不排除传统的科学方法,而是扩大科学研究的范围,以解决过去一直排除在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外的人类信念和价值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门尚处于发展中的学说,其理论体系还不完备,他们对人的一些研究还停留在关于人性的抽象议论上,因而不能揭示人的心理本质规律。
1.以下不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是(C)
A弗洛伊德B荣格
C柯勒D阿德勒
2.(A)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
A冯特B华生C斯金纳D詹姆斯
3.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B)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A冯特B华生C斯金纳D詹姆斯
4.下面哪位学者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D)
A.魏太默B.冯特C.马斯洛D.斯金纳
5.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D)。
(A)艾宾浩斯(B)韦伯(C)马斯洛(D)冯特
6.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D)
(A)弗洛伊德(B)冯特(C)詹姆斯(D)韦特海默
3.注意
一、注意的定义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根据引起注意及维持注意的目的是否明确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
二、注意的种类
根据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无意性的规律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一)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刺激物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
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3)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4)刺激物的新异性
人本身的状态
1)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
2)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二)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
(2)培养间接兴趣
(3)合理地组织活动
(4)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5)丰富的知识经验
(三)有意后注意:有明确的目的而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一方面类似于有意注意,因为它和目的、任务联系着;另一方面类似于无意注意,因为它不需要人的意志努力。有意后注意个人的心理活动对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有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在实践种紧密联系、协同作用。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而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的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当人们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时(B)
A.注意的指向范围扩大了B.注意的指向范围缩小了
C.意识活动强度减小D.心理活动强度减小了
2.只有在(D)状态下,人们才能有效的监控自己的动作和行为,从而达到预定目的,避免失误,顺利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A记忆B思维C想象D注意
3.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精神贯注,兴奋性提高。这个注意的哪一个特点(B)
A指向性B集中性C分配D转移
4.哪种注意既从当前的任务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的努力?(C)
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不存在
4.失眠
关于睡眠的作用,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人经过白天的活动,消耗了精力和体力,需要通过晚间的睡眠来恢复。另一种则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睡眠其着一种保护作用,保护个体也保护种族的发展。由于黑夜危险因素太多,为了避免遭受危险,必须减少活动,在家里睡眠便起到了保护作用。这两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也就是说,黑夜睡觉一方面是为了恢复机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自己。所以,如果睡眠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就会到我们的正常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睡眠失常有许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失眠。
失眠表现出很多种形式,有的是入睡困难,有的时睡时醒,无法进入沉睡阶段,还有的是容易惊醒,惊醒后难以在入睡。失眠的现象看似简单,但原因却很复杂,按照失眠的原因,可以把失眠划分成四类:
1.情境性失眠,主要是由生活情境的改变造成的,生活情境的改变主要涉及一些造成个体心理压力的事件,如亲人去世、离婚,或者考试到来、面临重大人生抉择等。有的时候,若改变睡眠环境,也会造成失眠,这也属于情境性失眠。情境性失眠是一种暂时性失眠,当危机和压力消失或者逐渐适应新的情境时,个体就会逐渐恢复正常睡眠。
2.假性失眠,有些人经常对外宣称自己饱受失眠之哭,但其状态良好,神采奕奕,半点失眠的意思也没有,细问之下,原来他们每天的睡眠时间少于常人,因此认为自己在“失眠”。这个就叫假性失眠。或者说这种失眠不是真实的,只是当事人在心理上有失眠感而已。是什么原因导致假性失眠的人产生这种失眠感呢?这主要是因为假性失眠的人没有意识到睡眠存在着个体差异,有人每天只睡6个小时即可,有人则非9小时不行。这些人按照睡眠的通常时间标准衡量自己的睡眠时间。由于自己的睡眠时间少于常人而产生了失眠感。同时,睡眠所需时间也随着年龄增长而有变化,中年人不需要像青年人那样多的睡眠,于是有些人因身体衰弱或因年老睡眠减少而产生睡眠不足的感觉,这也会导致假性失眠的出现。
3.失律性失眠。我们知道人的生物节律,特别是日节律与睡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改变生活程序,而习惯性的生物钟又无法在短时间呢作出调节,自然影响睡眠,这种因为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形成的暂时性失眠,称为失律性失眠。如工厂里三班倒的工人,经常改变自己的日常活动习惯,也会出现这种失眠。
4.药物性失眠。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睡觉前喝了咖啡、茶或者可乐之类的饮料,常常导致精神幸奋,以致久久无法入睡,这是咖啡因在发挥作用,这种失眠称之为药物性失眠。药物性失眠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失眠者习惯借助安眠药物来使自己入睡。结果长时间服用安眠药物,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形成了对药物的依赖,导致逐渐加大药量才可以入睡,如果不吃或者减少药量,就无法入睡。这也是药性失眠的一种。
1.睡觉前喝了咖啡、茶或者可乐之类的饮料,常常导致幸奋,出现失眠现象。这种失眠属于什么失眠?(D)
A.假性失眠B.情境性失眠C.失率性失眠D.药物性失眠
2.以下不利于睡眠的是(D)
A睡房较暗B.定时运动C.每晚定时上床睡觉D.临睡前运动
3.睡眠中,做梦的时间基本上以(C)为一个周期。
A60分钟B80分钟C90分钟D120分钟
4.梦呓、梦游和尿床等现象多发生在睡眠的哪一个阶段?(C)
A轻睡期B沉睡期C快速眼动睡眠阶段D过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