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范文

时间:2023-03-23 14:49: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干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干预

篇1

脑梗死后抑郁症(PSD)是脑血管病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大量临床观察证明,脑梗死不仅可直接致病人产生抑郁症状,还间接影响病人心理情况,发生率高达20%~60%[1]。脑梗死病人常合并多种疾病,对健康或疾病效果感到忧虑,又因疾病本身常带来失语、表达、沟通等功能障碍,抑郁情绪发生率更高。本研究对我院住院脑梗死病人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帮助病人缓解抑郁情绪,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集我院2010年2月—2011年9月期间住院脑梗死病人598例,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排除有认知障碍的病人,再通过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2]进行评分,筛选确诊患有抑郁情绪的病人180例,均经过临床有效体征与CT确诊,全部入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3](多脏器功能损害、昏迷、听力或意识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等病人除外)。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干预组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81.2岁±4.1岁;对照组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79.4岁±5.0岁。

1.2方法

所有确诊患有抑郁情绪的病人均给予原发病及合并症的对症和支持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脑梗死发病后第3天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包括提供基本信息、倾听、暗示、安慰、鼓励、帮助释放情怀等心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群体心理干预,在病人床边采用小讲课方式指导刚毕业或新入职护士如何做好脑梗死病人的健康宣教,内容还可以包括疾病的转归、治疗措施及自我护理等知识,边讲课边联系病人实际情况,并肯定该病人的可康复程度;表面目的是指导护士工作,真正目的却是暗示病人,提高病人的自信心;许多病人虽然一直没开口,但听完小讲课后绝大多数会受鼓舞,有意识尝试参与各项相关康复治疗。②个体心理干预,根据测评结果以及产生抑郁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如有目的、有效地沟通及引导,让病人明白主动参与康复锻炼是恢复肢体功能的最好办法之一。③分散注意力,喜欢音乐的病人也可播放其爱好的乐曲,暂时忘却负性情绪,效果好的还能重新唤起对生活的梦想。④宣传家庭和社会给予支持,争取家属的配合,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4,5],让病人感受到关注与关爱的同时,明白自己也有为他人而活着的义务。⑤严防自杀,自杀观念与行为是抑郁病人最危险的症状,了解病人的精神需求及病情变化,采取24h看护及时发现问题,适当口服抗抑郁剂治疗,激励病人的求生欲望等有效措施。结果分别于1周及3周后进行疗效比较并详细记录。

1.3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病人精神状态明显改善,行心理干预后的SDS标准分下降>6分;有效:病人精神状态有所改善,干预后SDS标准分下降3分~6分。无效:病人精神状态改善不明显或加重,干预后SDS标准分下降<3分。总有效是显效和有效之和。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1周后进行SDS疗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周后进行SDS疗效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脑梗死并发抑郁情绪的机制及因素

脑梗死后由于中枢神经元的损伤,影响了神经通路,导致代偿性的受体水平不能上调而产生抑郁;炎症细胞因子过度分泌导致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系统功能障碍而引发抑郁;左侧大脑半球损伤在脑梗死后抑郁发生率更高[6]。突发脑梗死给病人带来自尊障碍、孤独心理、经济生活负担及躯体疾病、生活能力下降、甚至生命威胁等恐惧心理而引发抑郁情绪的发生[7]。

3.2早期心理干预的重要性

篇2

【关键词】分娩心理护理产程出血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93-01

分娩过程不仅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孕产妇心理因素对分娩期生物学指标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多采用缩宫素和手术的方式缩短产程[1],加速分娩,减少产后出血,但这些措施给产妇带来了一定的痛苦和不良反应。本研究采用信息疗法、认知疗法、松弛疗法、导乐疗法等方法,加强心理护理,对促进产程,稳定心率、血压,减少产后出血量,减轻孕产

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为2003年3月~2007年3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102例初产妇,产妇年龄24~33岁,高中以上教育程度,孕周

37~42周,无产科及内科合并症,已临产,经阴道自然分娩。

1.2方法将102例初产妇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情绪状态进行测评后[2],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1例。试验组由研究者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生理护理,记录分娩过程的生物学指标,分娩后24h再次用SAS、SDS

测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情绪状态。

1.2.1担心医疗水平和分娩安全的心理干预-信息疗法临产前,将自行设计的问卷(其中包括16项孕产妇关心的问题)发给孕产妇,由孕产妇本人填写,从而获得孕产妇的心理需求。调查表明97%以上的孕产妇需要了解产科医生和助产士的技术水平、医疗设备状况、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等。因此护士产前访视时,要向孕产妇介绍产科医生、助产士和护士的资历、技术水平,产房的环境和设备,介绍分娩的整个过程及有关分娩过程中配合的注意事项,介绍其他产妇顺利分娩的实例,必要时协助孕产妇参观产房,帮助孕产妇获得分娩

前后的知识,让孕产妇感到自己受到医院的重视,满足其自尊。

1.2.2疼痛的心理干预-认知疗法护士告诉产妇分娩是在周密的监护下进行的,包括产妇的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和胎心监测,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疼痛是由子宫收缩引起的,宫缩时不要烦躁慌张、大喊大叫,产房设有背景音乐,可借助优美的音乐,得到

适当的调整和放松,告知产妇宫缩的阵痛是可以耐受的。

1.2.3焦虑、抑郁的心理干预-松弛疗法松弛疗法是在专人的指导下由病人自行控制,通过固定的程序,使病人全身发生条件反射性松弛反应。其原理是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减低骨骼肌的紧张及减轻焦虑紧张的主观状态。具体有9个步骤,(1)收缩肌肉:脚―腿―骨盆底―手―胳膊―肩―脸,几秒钟后放松;(2)收缩右胳臂,放松左胳膊,全放松;(3)收缩右腿,放松左腿,全放松;(4)收缩左胳臂,放松右胳臂,全放松;(5)收缩左腿,放松右腿,全放松;(6)收缩右胳臂、右腿,放松左胳臂、左腿;(7)收缩左胳膊、左腿,放松右胳臂、右腿;(8)收缩双胳臂,放松双腿;(9)收缩双腿,放松双胳膊。此疗法的指导语多采用暗示性松弛语言,如:“舒适地躺好,放松”,“好,很好!”等。除接受上述心理护理外,试验组孕产妇同时也接受常规的生理护理

2 结果

2.1两组产前及产后焦虑和抑郁分值比较见表1.产前两组SAS、SDS分值比较,t值为1.63、1.69,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产后24h内试验组的SAS、SDS的平均分值比对照组低,t值分别为3.589、2.59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焦虑和抑郁分值比较

2.2两组分娩过程的比较见表2.结果显示,除第三产程外,对照组均比试验组的第一、第二产程延长、出血量增多,试验组血压心率较对照组稳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产程延长、出血量增多和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对孕产妇的影响分娩过程中产程延长,对产妇和胎儿均有不利影响。对产妇的影响,主要是由于胎先露长时间压迫耻骨或直肠,产妇阴道壁可发生缺血坏死或造成膀胱阴道瘘及阴道直肠瘘。对于胎儿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宫内缺氧易导致宫内窘迫,甚至胎死宫内等。迅速、大量的失血可引起产妇失血性贫血、失血性休克,如得不到及时纠正可危及产妇生命。失血过多、失血时间过长,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引起垂体缺血性坏死,继发垂体功能低下的严重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负担。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造成产妇死亡的原因之一[3]。同时会使产妇和家属产生惊慌、恐惧等情绪反应,反过来又影响产妇的康复。

分娩是妇女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事件,但由于分娩过程中存在许多不测和不适,很多初产妇对分娩产生焦虑和抑郁。焦虑和抑郁可导致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反应,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活动增强,血浆中皮质醇和儿茶酚胺浓度增高。有研究表明: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子宫收缩增强,而去甲肾上腺素与焦虑呈负相关,疼痛与皮质醇之间呈正相关。由此可见,焦虑、抑郁可导致子宫收缩力减弱,对疼痛敏感。强烈的宫缩更加重产妇的不良情绪,最后致产程延长,出血量增多。

因此,分娩期不良的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与宫缩乏力、疼痛敏感、产程延长等密切相关。所以,减轻孕产妇的焦虑、抑郁等情绪是缩短产程、让母婴平安度过分娩的重要保障。

3.2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影响分娩使孕产妇经历了一次非常强烈的躯体和情感体验,是一次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过程。相当数量的初产妇从亲友、同事处多听到有关分娩的不良体验,于是害怕和恐惧分娩,怕疼痛、怕出血、怕胎儿出现意外、怕自己有生命危险等,特别是宫缩时剧烈的疼痛使产妇的应激反应加剧,表现为紧张和恐惧变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耗氧量增加,最后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胎先露下降受阻,产程延长,甚至导致胎儿缺血、缺氧,出现胎儿窘迫。“准确期望理论”认为,当一个产妇知道了他希望知道的各种真实信息后,对各种应激性医疗情绪和害怕情绪就会相对减轻,忍耐性增强。据此,为孕产妇提供信息疗法、认知疗法、松弛疗法等心理护理方法,调节产妇的焦虑水平,增强孕产妇的信心和自我控制感,从而使产妇密切配合产程进展,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和难产的发生。

本研究提示心理护理可降低孕产妇的心理应激程度,维持分娩过程中生理指标的稳定,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利于顺利分娩和产后恢复,提高围生期保健的质量。在护理管理中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妇产科护理人员应掌握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在整个妊娠期,尤其是分娩期对孕产妇进行适时、适当的心理护理,开展家庭式产房,全程陪伴孕产妇,有利于增强孕产妇对顺利分娩的信心,使她们顺利度过分娩全过程。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孕产妇;心理护理;护理干预;分娩

【中图分类号】R8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1-0046-02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是妇女的一个自然、正常的生理过程。然而由于认识不足,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容易出现一些复杂的心理变化,以焦虑、抑郁最为常见。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我们不但要重视生理因素对妊娠和分娩的影响,而且要关注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及其对妊娠分娩的影响。我们实施了全方位的心理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于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在产科门诊预约的妊娠28周以上头位初产妇314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3岁~38岁,平均26.6岁,进行产前、产时、产后心理护理干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在我院普通护理分娩的头位初产妇138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1岁~ 35岁。平均24.46岁。

1.2 方法。对314例孕产妇共有的护理问题提出护理诊断:①缺乏妊娠知识;②易惹怒,情绪不稳、敏感;③心理脆弱,长期存在着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④害怕在分娩过程中疼痛;⑤对剖宫产缺乏认识,害怕手术和术后后遗症;⑥产后对母乳喂养认识不足。

1.3结果。临床实践证明,正确的心理干预可使分娩顺利、产程缩短、难产减少、乳汁分泌旺盛,为母子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对314例孕产妇在产前、产时、产后均贯彻了护理程序,使临床护理做到方法科学化、内容专业化、管理系统化,对孕产妇因势利导地进行生理、心理及社会全方位的整体护理,使孕产妇及其亲属充分了解妊娠知识,与医护人员充分配合,相互支持,相互鼓励,消除和解决护理诊断中提出的各种不利因素,让孕产妇顺利度过孕晚期、分娩期、产褥期,确保母婴安全,促进母乳喂养,提高了护理质量,得到良好的反馈评价。

2 心理干预措施

妊娠分娩是人类繁衍后代的自然规律,实施心理干预有利于孕产妇顺产,减少剖宫产率,然而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都可导致难产的发生,而医护人员的言行直接影响着产妇的心理状态,因此要求医护人员有的放矢的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

2.1 树立以孕产妇为中心的护理观念,组建由医师、助产师、护师组成的专业护理组。重点对孕期28周以上的孕妇建立孕卡,定期授课,接受健康教育。通过图片、资料、录像、电视等多种形式,了解妊娠、分娩的生理学、解剖学特点,反复强调母婴同室和母乳喂养的各种好处,使她们对纯母乳喂养有比较正确的认识。

2.2产妇入院后的心理干预。孕产妇人院检查及分娩进入陌生环境、易产生焦虑不安情绪,甚至受其他产妇的分娩影响,而导致精神紧张、恐惧、焦虑、无奈等情绪。因此,在护理上应创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创造有利于孕产妇心理安定的条件,使孕产妇一入院就如到家的感觉。要向孕产妇讲清情绪对分娩过程的影响,如精神紧张、对分娩缺乏信心、害怕疼痛等能增加难产的机会等。并耐心反复地加以说明和解释孕产妇提出的问题,正确地疏导病人内心压抑。鼓励孕产妇消除紧张与焦虑的心情,树立信心,鼓起勇气,顺利分娩。

2.3 镇痛技术应用。产妇进入临产状态后,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加,而疼痛更加重了产妇的恐惧。可示范指导产妇采取深而慢的胸式呼吸,及在每一次宫缩开始时和结束时,从鼻子吸气,用嘴呼气,以此来缓解紧张,减轻疼痛。对于不能耐受阵痛、骨盆条件好的产妇 通过对产妇采用无痛分娩,在产妇出现规律宫缩时给产妇在硬膜外注射小剂量局部及微量镇痛药,使产妇身体部分失去知觉,从而收到减轻产痛的效果。

2.4 陪伴分娩法 陪伴分娩法是心理干预措施中最有效的方法,医护人员陪伴产妇分娩,可消除产妇紧张孤独心理,以增加其安全感[ 1]。及时运用热情的态度及肯定的语气鼓励产妇。产科护理人员在做各种护理操作时,护理动作规范、有条不紊、一丝不苟。在为病人测量血压、心率和脉搏等需要接触病人的身体时,要先将手搓热;护理操作要认真、细致、规范。通过运用恰当的形体语言,可使病人消除顾虑、减少紧张情绪,增加信任感[ 2]。

2.5分娩期心理护理。

2.5.1 第一产程分潜伏期和活跃期。在潜伏期,宫缩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宫缩强度比较弱,产妇对阵痛多能忍受。但是由于产程进展缓慢,产妇往往产生焦虑情绪,多见于文化程度不高者。护士应运用自己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安慰、影响产妇,消除其紧张心理。在宫缩间歇期,可鼓励产妇进食,帮助变换,满足她们的需要。开展陪伴分娩,并告之整个待产与分娩过程都有助产人员陪伴,以增加其安全感。在活跃期,宫缩持续时间延长,间歇时间短,宫缩强度比较强,产妇对阵痛常常难以忍受,护士可协助产妇取平卧位,按顺时针方向按摩下腹部;或让产妇侧卧位,双手握拳压迫腰骶部,以阻断部分神经冲动的传导,并转移注意力及痛点,从而起到镇痛作用。如果产妇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家属交待,并研究和决定紧急处理的方法。用肯定的语气鼓励产妇,唤起希望的信心。

2.5.2第二、三产程心理干预第二产程开始,护士要指导产妇及用力技巧,宫缩时,嘱产妇深吸气,屏气向下用力,间歇期注意休息,恢复体力。解除顾虑以取得很好的配合,使胎儿顺利娩出。在产妇宫缩时,拉紧产妇的手,宫缩过后,帮产妇擦汗、喂水喂饭、增加产妇的信心,提高对疼痛的耐受性[ 3]。第三产程,在胎儿娩出后,对产妇平安分娩表示祝贺。如新生儿异常或性别不符合产妇的心愿,尽可能对产妇及家属做好开导工作,妥善安慰产妇,减少顾虑,以减少由于精神因素而造成的负担,导致产妇产后出血。

2.6产褥期心理护理。产妇的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到孩子的安全方面,且分娩后多数产妇已筋疲力尽,因此,需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才能恢复疲劳,减少产后出血,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力。而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使产妇恢复欠佳,如分娩不理想、疼痛、婴儿啼哭等均可使产妇心绪不宁,见到婴儿的正常生理改变(新生儿黄疸、溢奶)也可引起情绪焦虑,泌乳量减少。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说话中肯、果断、完整,做好产褥保健及产后卫生宣教,使产妇劳逸结合,精力充沛,为今后的母乳喂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产后护理的重点是严密观察产后出血情况及提供预防性护理措施,解除产后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讲解母乳喂养知识及新生儿护理方法,协助产妇实施母乳喂养,顺利度过产褥期。

3 讨论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为病人提供全身性的最佳护理。孕产妇的情绪较为脆弱,易惹怒,易出现焦虑和不安,对孕产妇的心理、行为都有一定的影响。往往是发生妊娠合并症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不同心理状态的产妇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结合产程的进展,有的放矢的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使产妇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保证母婴健康,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有利于孕产妇顺产,减少剖宫产率。通过医护人员为她们提供从生理到心理、从健康教育到出院指导等全方位的服务,改善了她们心理、情绪、意志、信念、心理控制、治疗态度上的不利状态,使其从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最终孕妇安全地度过心理矛盾冲突期,达到母婴身心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凤莲、高静、侯爱平,分娩过程中产妇心理护理探讨[J],护理与心理杂志 1996,(7)2:99~100

[2] 毛惠芳,护患交流中的换位思考[J] ,实用护理杂志,2003,19(8):67

[3] 心理干预对分娩镇痛的作用[J],陈玉荣、张婕、张英,医药论坛杂志 2010,31(7):109~110

篇4

关键词:癌症患者;心理活动干预;护理方法

癌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比较复杂,但患者本身如何认识自己的疾病,对疾病的疑虑和恐惧,不同的思想情绪及对疾病所持的不同态度,都直接影响患者机体功能的调节,尤其是对癌症患者更为重要;癌症大多是因寒凝气滞血瘀,导致瘀而成结,结而成瘤,瘤而成癌,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等都会下降,会让癌细胞有更多的可乘之机,近3年来,我们对108例肿瘤患者进行了因人而异的心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2012年3月~2014年9月共收治肿瘤患者108例,其中男47例,女61例,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54岁。

2 对心理四期进行干预

2.1怀疑否认期 患者突然得知确诊为癌症,企图以否认的心理方式来达到心理平衡,他认为,人们的情绪和行为由他对事物的认知所决定,心理障碍是通过认知加工,在歪曲或错误的思维影响下促成的;这些歪曲和错误的思维包括:主观臆测、夸大、牵连个人、走极端[1]。护理方法:不必过早要求患者面对现实,更不必以局外人的身份来纠正他的行为,而应耐心的陪伴,多讲解关于癌症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病情,了解自己心理障碍的状况,教会患者区别躯体症状和情绪反应,了解心理障碍与自身疾病的关系,减轻心理障碍,产生出巨大的勇气和能量而为之奋斗。

2.2愤怒发泄期 否认之后,癌症患者常会出现强烈的愤怒和悲伤,一旦证实癌症的诊断,患者会立即感到对世间的一切都有无限的愤怒和不平,有被生活遗弃、被命运作弄的感觉;如果借故各种理由表现出愤怒和嫉妒,这种情绪不定,会消耗患者战胜疾病与正常生活的精力,而使患者焦虑不安,过分夸大事件的后果,面对问题,只强调不利因素,而忽视有利因素;强烈的情绪变化(如恐惧、发怒等)会使心血管、呼吸、消化道、内分泌系统和新陈代谢的功能活动发生改变。而抑郁、悲观、无望感、失助感,则通过自主神经系统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引起胃肠分泌活动亢进、支气管痉挛、免疫力降低等,称为"保守退缩"反应。它是心脏病、溃疡病、癌症、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等病因之一[2]。护理方法:可用心理暗示的积极作用,比如在使用某些药物或做某些治疗后,向患者暗示病情正在稳定并逐渐好转,让其安心。设法提供一定的场所及方式。当癌症患者表达消极情绪时,要给予患者一定的情感的支持及应对指导,这种的情感的支持和应对指导来源于病友、亲友和医生、护士。

2.3悲伤抑郁期 当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想到自己还未完成的工作和事业,想到和亲人及子女的生活,前途和家中的一切而自己又不能顾及时,则进一步转化为绝望,从而产生轻生的念头,一旦产生了这种心理之后,就可能采取各种手段过早结束自己的生命[3]。心理护理:集体治疗:将一些癌症患者组织起来,可8~9人不等,由专业的护士做指导,要求患者畅所欲言地谈自己所关心的有关疾病及疾病引起的各种问题,包括生存问题,如何处理疾病及疾病带来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等等,鼓励他们经常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同许多带瘤生存的癌症患者交流。

2.4情感升华期 许多癌症患者虽有多种心理矛盾,但最终能认识到现实是无法改变的,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心理、身体状态也会随心理状态的改变朝好的方面发展。美国的沃尔夫通过胃瘘观察情绪因素对胃的运动、张力、粘膜血管舒缩以及分泌的影响,发现在情愉快时,粘膜血管充盈,分泌增加;沃尔夫强调,情绪引起躯体器官生理功能改变的程度还取决于个体的遗传素质(易感素质)和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4-7]。心理护理:进行渐进性的放松训练:训练患者随意放松全身肌肉,消除紧张与焦虑,患者可从手部开始,按头、肩、上肢、胸、腹、臀、下肢一直到双脚的顺序进行放松,达到全身放松的目的;臆想治疗:患者可舒适的坐着,闭上眼睛,开始深呼吸和放松,然后把这种感觉扩展到其他器官,感到整个身体健康而有活力,缓慢睁开眼睛,可以增强患者对良好预后的信念,建议做2~3次/d,10~15min/次。

3 护理体会

通过对癌症患者心理四期经行干预,使癌症患者谈癌色变,家人如遭遇了灭顶之灾的处境,积极主动的改变过去错误的生活方式,三分治,七分养,养的好会使癌症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带瘤生存。

参考文献:

[1]刘志超.医学心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2008,11(5):19-21.

[2]韩俊林,郑连雪,王清馨.心理护理干预改善住院癌症患者情绪状况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15).

[3]陈伙新.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473.

[4]钱艳芳,韩巧英.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09,7(18).

[5]刘文,张馨.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2).

篇5

【摘要】目的:对分娩的产妇进行心理分析,针对不良的心理因素进行心理干预,以减少不良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方法:我们选择2008年6月-2009年6月期间来院分娩的孕妇120名,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人,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孕妇心理状况及精神状态详细调查、记录、分析,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的方法观察产程,统计各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胎吸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胎吸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大部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恐惧、焦虑、沉重、紧张心理,针对这些不良心理因素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少不良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从而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

【关键词】孕产妇;分娩;心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R216.8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341-02

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然而却构成重大的应激事件,使孕妇出现一系列心理及情绪方面的变化。相当数量的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焦虑、恐惧、沉重、紧张心理,实验组针对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的方法观察产程,统计各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阿氏评分小于8分)、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4小时阴道出血大于500ml)。其分析处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2009年6月期间来院分娩的孕妇120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人,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孕妇心理状态及精神状态详细调查表、记录、分析,根据不同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的方法观察产程,统计各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发生率。

1.2 焦虑心理:妊娠及分娩是妇女生命中的一种重要的生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重大的应激反应。在妊娠及分娩过程中,当应激反应导致孕妇心理变化发生异常而不能自行调整时则可出现焦虑状态。适当的焦虑可以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而过度的焦虑则是一种病态心理。本病例中有65%的孕妇因担心胎儿的健康与安危而神情焦急,坐立不安。这些产妇多见于有死产、异常分娩史的产妇。心理干预:①分散注意力,以稳定情绪。②真诚的向孕妇承诺,为其母婴安全我们医护人员将尽最大的努力。

1.3 恐惧心理:90%产妇对分娩感到恐惧,害怕疼痛、怕母子生命危险,对产房感到陌生、恐惧。心理干预:①产前与孕妇进行分娩知识的宣教,让其充分了解分娩的全过程及应对方式,使其在认知、情绪和心理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消除或减轻产妇恐惧心理,提高应对分娩的应激能力以适应分娩。②向产妇介绍科室的情况、产房的安全设施、医生和助产士的资历,给产妇提供安全的精神支柱。③教会孕妇掌握分娩时必要的呼吸技术和肢体放松技术。④有经验的人员实行全产程陪伴分娩。

1.4 沉重、紧张心理:占12%,这些孕产妇中一部分是经济条件差,住院费用给他们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另一部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怕将要娩出的是女孩,以后不能传宗接代或怕亲属抱怨而心情沉重。心理干预:①借助亲属的力量给予开导、安慰和物质帮助。②摆事实、讲道理,消除重男轻女的心理。

1.5 逆反抗拒型:占6%,她们怀有对医务人员不信任的心理,误认为医务人员的所为均为了个人的利益而不与医务人员配合。心理干预:耐心细致的向产妇讲明医务人员从事每项操作的目的及其重要性,使其相信医务人员,正确对待各项检查。

2 结果

两组分娩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见实验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胎吸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表1 两组分娩结果比较表(n60)

3 讨论

3.1 分娩虽为正常的生理过程,但给孕妇带来生理上的巨大应激,而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产妇的精神心理活动能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影响机体适应环境及应对应激事件的能力。其中焦虑、恐惧和抑郁是心理应激的最常见的反应[1]。目前,有关孕妇的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调查表明90%孕妇有恐惧心理,65%的孕妇有焦虑心理,12%孕妇有沉重紧张的心理,6%孕妇有逆反心理。焦虑、恐惧等异常心理使产妇对疼痛敏感,强烈的宫缩更加重孕妇的焦虑状态。产妇恐惧及精神过度紧张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睡眠减少,膀胱充盈,临产后进食不足以及过多地消耗体力,水和电解质紊乱,均可导致宫缩乏力,引起产程延长、产后出血率增加[2]。同时相当数量的初产妇是从各种渠道了解有关分娩时的负面诉说,害怕和恐惧分娩的一切过程,怕陌生的环境、怕自己不能坚持、怕疼痛、怕出血、怕发生难产、怕胎儿性别不理想、怕胎儿畸形、怕有生命危险,致使临产后情绪紧张,常常处于焦虑、不安和恐惧的精神心理状态。表现出听不进医护人员的解释,不配合相关的分娩动作。现已证实,产妇的这种情绪改变会使机体产生一系类变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胎先露部下降受阻、产程延长、产妇体力消耗过多,同时也使产妇神经分泌发生变化,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血压升高,导致胎儿缺血缺氧,出项胎儿窘迫[2]。

3.2 分娩前的心理障碍与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良好的医学支持对于应激状态中的孕妇能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帮助。可以缓解或消除焦虑、紧张状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产时医疗服务的目的已不再是单纯完成生理的分娩,而是提倡保护、支持、促进和实现产妇及家庭对妊娠、分娩和产期的理想期望[3]。本文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医务人员端正服务态度,加强产前教育,使孕妇都能认识到妊娠与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医护人员在分娩中给予针对性的、合适的鼓励和安慰,积极参与分娩情感支持系统,推广情感式服务,开展无痛分娩和Doula式分娩,减轻分娩的心理负担及紧张恐惧,提高对分娩的应对能力,以愉快的心情顺利完成分娩。

参考文献

[1] 范玲,黄醒华. 对孕妇的心理评估与干预[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1,4(3):185-186

篇6

一、近些年教师心理现状调查

1995年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对上海市3055名小学教师进行(SCL-90)量表的测试调查结果,即: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48%,其中12%有明显的心理症状,2%较为严重,其余有轻度的心理症状。

2000年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的检测结果,即: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 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2009年在广州市举行的一次心理保健讲座上检测的结果,被测试的教师中31.51%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2.3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感到压力大,并有较高的嫉妒情绪、焦虑情绪。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对9000名教师进行压力调查,结果显示:

(1)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2)近49.7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高情绪衰竭;有26.0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中情绪衰竭;(3)68.2%的教师成就感低落;(4)38.5%的教师心理健康程度较差;(5)初、高中学校的老师面临压力最大。

二、教育部提出加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以师德教育为重点,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能力水平。大力加强师德教育。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大力加强班主任教师培训。深入实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计划,建立健全班主任培训制度,所有班主任教师每五年须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不断增强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三、对班主任心理健康进行相关干预

班主任是学校众多教师中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一部分。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最易于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活动,也是最有利于多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计划从班主任入手,逐渐铺开,纵横发展。纵向,班主任与学校心理老师共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健康意识;横向,班主任以点带面,影响任课老师,有助于在全体老师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教师职业的角度考虑,结合每个学校的历史和教师的实际工作,开展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心理健康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首先利用两天时间对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咨询心理学、心理咨询职业标准及与心理咨询相关的法律知识、心理咨询助人基本技巧及技术体系的相关基础知识进行讲解,通过理论联系时间达到知识融会贯通。在接下来的20天通过绘画治疗、意象对话、短程焦点、叙事疗法、认知行为、危机干预、团体治疗、心理教练培训等方式,实现教师的心理干预。

在当今社会,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学校这个团体,教师和职工时时刻刻都在与学生发生着接触,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作为学校的每位成员都应得到相关的心理健康培训和正确引导,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培训中,教师应该作为主体,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深刻的体会,感悟和反思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从而不仅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目标

篇7

1.1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如前文所述,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讲座、宣教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等方式和途径实现教育目标,虽然通过不断努力和探索,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提高,但其心理健康仍令人担忧,当代医学生的心理问题依然很突出或已表现出了心理障碍(偏执或神经症等),还有的学生自杀或有其他危害,尽管心理问题明显和障碍的发生率在10%左右,但其后果很严重。这说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或有限,非常迫切需要结合心理干预技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不显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存在很多问题或有局限性,一方面,传统教育模式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况且传统教学更多的是给学生传授心理知识,而有效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更需要其主动获取维护健康的相关经验、感受、体验和技能,心理干预技术可以在这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传统课堂教学很少或难以提供历练和实践,通过心理训练能不断增强学生的心态调整、社会适应、人际互动和抗挫折能力等心理功能,逐步健全人格,以乐观的心态积极迎接挑战,而这恰恰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所在。另外,一般教育或简单咨询难以解决心理问题明显或障碍学生的心理问题,他们常常隐藏在一般学生中(有很大隐患),有时学生自己也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极端行为或事件发生后,问题已很难解决或被迫进行危机干预,所以在日常教育中急需要加强心理干预。

1.2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和促进心理健康

传统的心理健康宣教模式对提高一般人群心理健康水平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心理问题较重或心理障碍者用这种单一的方法难以奏效。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提示,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维护或促进心理健康。我们多年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例也表明,利用心理干预技术能够解决医学生的心理问题,有些学生经过几次干预后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另外,通过心理干预促进心理健康,不仅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医学事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当今医患冲突激烈和医疗改革的关键时期,促进医学生心理健康极其重要。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我国又处于转型和快速发展期,医学生承受着学业、生活、就业和竞争等巨大压力,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明显上升,媒体也经常报道高校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的自杀或危害校园或社会安全等事件,类似问题如不尽早干预,后果不堪设想。医学生将从事高压力、高风险和高责任的职业,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差、心理问题严重或障碍,而且未能改变,那将对己、对他人和社会都可能有很大危险性或损害性,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心理干预,当然包括心理危机干预。

2心理干预在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中的建议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且心理干预是其中的重要问题,所以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2.1加强心理干预,维护心理健康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育一直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主导,教师以“满堂灌”的方式给学生灌输知识,心理干预等其他教育方式和方法很难融入其中,而且也不被重视。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和局限,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如此,心理问题的解决、心理功能的完善、个性的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等问题绝不仅仅是了解心理学知识就可以解决,因此急需更好的解决方法,心理干预技术要不断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不断加强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对于改善、维护或促进心理健康有较好的作用,对于一般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适应、人际交往、感情恋爱困扰或心理调适不良等问题也有比较好的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中,应当充分利用团体辅导、角色扮演、心理剧疗法、音乐疗法、舞蹈疗法和行为疗法等干预技术。同时,团体训练、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和角色扮演等干预技术本身也是较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它们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应用于教育实践有助于改善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2.2加大心理干预力度,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篇8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个性化;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2-127-01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精神卫生问题已日益引起重视。老年抑郁症是最常见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大多躯体慢性疾病缠身与抑郁心理交织,绝望不能自拔,有的病人甚至产生自杀的想法和行为。不易被察觉突出表现为情绪沮丧、悲伤、做事孤独感自我贬值,后果严重。

1 一般资料

我院神经科门诊,在2009年3月~2012年5月就医确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60~70岁,通过与患者及家属、亲人反复交谈,并结合抑郁症自评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生理、社会适应力、文化、家庭及个性特征等基本情况。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详见表1.

2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分析[1]

忧郁状态是老年人常见的情绪反应,有的老人主要是长期疾病缠身带来的病痛,影响了生活质量,同时内疚,长期拖累家人;有的老人因丧偶后痛苦和孤单;有的老人离退休后,一方面未做好离退休后的心理准备,缺乏爱好,另一方面经济收入减少,或家庭社会心理上受到压抑使老年人情绪低落、沮丧、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有的老年人伴有癔病和妄想,出现明显的睡眠障碍和躯体症状,加重抑郁症状,在此基础上,有的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及自责、自罪心理阴影,老年人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等会受到老年群体不良情绪影响与感染,与消极厌世的意识产生共鸣,有的产生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3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2]

3.1做好离退休计划和心理准备,离退休前可做好妥善计划,如经济上的收支,生活上的安排和对保健方面的预先策划,以及对配偶的生活照顾等,一般在离退休后6个月就能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仍有不能适应的,如突然失去日常工作及社会职能的老人,尤其又没有伴侣的,可以去做些感兴趣的事,或参加适应老年人的集体活动和体育锻炼,让他们在活动中愉悦心情,体会生活乐趣。

3.2 老年人积极自寻解决问题的途径,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老年人必须自我克制依赖心理,把一切离退休后的生活寄希望于政府、单位的抚养和子女的照顾,应面对现实积极学习自我照顾与自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正当事宜的兴趣和嗜好,来充实晚年的寂寞生活,或预计一份轻便的工作使自己退休后仍有轻松有趣的工作及固定的报酬,在生活上可获得安全感,免去寂寞无聊,而工作的成果又是一个安慰。实现了精神上需要的满足,生活的充实、重新认识生活的意义,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防止心理老化空虚和无聊。

3.3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宣泄,尽可能让患者倾诉痛苦和烦恼,释放内心压力,对患者诉说的痛苦应表示认同和接受,在患者倾诉过程中分析患者的心理和行为以便有的放矢做好心理疏导,对因丧偶者、亲人去世或患不治之症等突发事件而悲痛欲绝者,要让患者尽情发泄,诉说甚至痛哭流涕,均不加以劝阻,等患者心情稍平静后,再给予疏导,鼓励他们面对现实尽快走出痛苦的阴影,激发他们重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对有文化、自卑、自责较严重,性格内向者不轻易披露自己心理矛盾的,可引导他们以日记的方式将自己心理矛盾和痛苦宣泄,挖掘出来,从日记中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再运用认知领悟的心理疗法疏导、分析、说服、化解心理冲突。

3.4 自杀危机干预,有自杀动机和行为的患者,应深入了解病史和现有的心理状况,耐心倾听患者述说内心感受,给患者提供宣泄机会,摆脱恶劣的心境[3],对暴露出轻生的念头的要有放矢地调解,同时对家属强调安全、保护和给予关爱,消除患者悲观厌世情绪,唤起患者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珍惜生命。

3.5家庭的支持和随访,患者在治疗期间,护士要与患者家庭 建立联系,了解其病情和心理状况及抑郁症服药效果,引导家庭成员给患者支持、关心、体贴,做到不歧视、不抱怨,对反映患者心理问题的电话、咨询要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

4总结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是造成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潜在的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的疾病,及时有的放矢地、有效地心理护理,不但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可以降低老年人的死亡率,同时对促进老年抑郁症的康复起着更要作用。特别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不同的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与心理干预,使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避免了自杀行为,解除了心理痛苦走出孤独,重建自尊、自信,重新适应社会,树立战胜生活难题的勇气。实践证明,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与心理干预是有效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易建法,杨丹燕.实用心理医学全书,第2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12.

篇9

关键词:家庭暴力;妇女权益;行为模式;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3(C)-0232-01

《联合国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1993)第一条规定,“对妇女的暴力行为”系指对妇女造成或可能造成身心方面或性方面的伤害或痛苦的任何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包括威胁进行这类行为、强迫或任意剥夺自由,而不论其发生在公共生活还是私人受害人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一、受害人心理及行为模式

家庭暴力作为一种控制手段,随着周期性循环,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频繁。无法逃脱的受暴处境,使受害人“学会了无助”。受害人习得无助后,悲观随之而来,而悲观是造成抑郁的主要因素。长期处于抑郁状态的人中,不少人会自杀或尝试自杀或产生杀人的念头。他们希望通过自杀或杀死加害人,来终止让他们感到如此不堪的生活。整天提心吊胆,神经高度紧张,是家庭暴力受害群体中最普遍的特征之一。暴力控制关系建立后,受害人会无限放大加害人的能力和权力,以为加害人无所不能。其恐惧和焦虑,甚至草木皆兵的心理,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如果受害人想要通过分手摆脱暴力控制,在社会和法律救济手段不到位的情况下,加害人的软硬兼施往往奏效。走投无路之时,受害人很可能被迫回到暴力关系中。

二、家庭的高教预防

近年来,在家庭案件中,出现了很多高智商、高知识程度、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这些人成为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在对妇女的侵害中,这些人的出现使得家庭暴力问题更加复杂化。家庭暴力从纯对的体力对抗发展成为智力对抗引导下的包含体力施暴的复杂因素。因此,需要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妇女问题的教育,进行反对施暴,倡导文明家庭的教育。对于妇联的工作内容、工作体系都应该纳入到教材的范畴。从一个调查来看,很多具有高知识程度的人士几乎很少接触妇联,也甚至不知道妇联是干什么的。这无疑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不健全所导致的,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成熟的表现。施暴者的心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有主动的攻击性的心理,凡是以自我为中心,如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则以武力相向。二是施暴者具有软弱的性情,这主要是施暴者社会角色的表现。一个施暴者在社会上处于弱势的状态,则会产生扭曲的心理,从而在家庭矛盾中会扮演一个强势的人,从而发生暴力事件。这是施暴者心理因素的主要两个方面。从女方的角度进行,妇女在遭受暴力问题时,往往是家庭琐事争执导致的,有部分妇女在与丈夫吵架时会恶语相向,从而导致丈夫一方无法接受语言的攻击,如果此时的丈夫一方处于语言状态不占优势的情形,则很容易发生肢体冲突,从而使得吵架变成暴力事件。

三、化解家庭矛盾

化解家庭矛盾是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根本,家庭矛盾的引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在一个小家庭中,当夫妻双方发生矛盾时,如果矛盾的引发是由于家庭琐事,则这种矛盾的引发如果成为常态,则会导致家庭气氛紧张。而家庭矛盾的主要引发因素包括了几个重要的方面:一是经济问题。实践中,大部分家庭矛盾的引发由于经济问题导致。家庭经济是社会的经济的细胞,处理好家庭经济体的问题对于社会的良好发展是极其有利的。正确处理经济问题是解决家庭矛盾的出路,也是能制止和预防家庭暴力的良药。家庭经济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微观表现,在家庭中,处于财政支出掌握的一方需要对整个家庭负责,无论是丈夫或者是妻子,在对财务支出上需要共同协商,以此形成一种公平的性别角色。如果一方想处于绝对的支配状态,则另一方容易在事件冲突中处于劣势,从而成为受害人。家庭矛盾的形成还有偶发的大事件,在大事件发生时,由于家庭对于事件没有预知性,从而导致矛盾的突然出现,使得家庭矛盾顿时升级。这种状况的发生往往由于平时夫妻的沟通比较少,在大事件作为导火索的情形下,突然爆发,使得家庭气氛骤然紧张,很多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平时看起来不是暴徒,然而在这种大事件对家庭的影响关乎到危机的时候,一个温文尔雅的人有可能成为一个性情暴虐的人。因此,夫妻双方平时应该多做沟通,在处理家庭危机的时候应该从长远出发,尽量不使问题复杂化。

四、应对方式

在遭受到家庭暴力时,女性需要尽量的保护自己:轻微的受伤需要尽快联系当地社区的妇女组织进行家庭调解,对施暴者进行及时的家庭教育和规劝。如果受到的伤害比较严重,需要尽快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会及时根据受害者的情形对施暴者进行治安处罚。

街道和社区的的妇女组织是受害人反映情况的良好途径,通过妇女组织的帮助,大部分受害人可以得到相应的帮助,包括法律援助,医疗救助以及社会救助等。

在受伤的情况下,妇女需要尽快到医院就医,同时请医生出具伤情报告,并对伤处留下照片以便。对于受到的严重伤害,必须到法院施暴者,通过法院的达到惩治犯罪的目的。如果受到的伤害正在进行中,此时情形非常危急,在无力自我防卫的情形下则需大声呼救。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尾市水务局

参考文献:

[1]黄娜.浅论家庭暴力的原因及对策[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2).

篇10

【关键词】 中风;抑郁;心理干预

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等,是一组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疾病。其致残率居于众病之首,常见的后遗症有?偏瘫、语言障碍、吞咽障碍等。 中风后抑郁继发于脑器质性病变之后,是中风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较高,病人出现种种情绪低落的表现,且久治不愈,使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严重地影响康复计划的实施与进展。因此早期发现有抑郁倾向的患者,对其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指导,健康教育,为临床综合治疗中风后抑郁以及防治并发症创造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1 资料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9.05~2011.07共收治了 96 例中风后抑郁患者,其中男 58例,女38例,最大 85岁,最小 37岁,平均年龄65.7 岁。

1.2 诊断标准[1] 抑郁是一种情绪障碍,单纯有抑郁症时往往能够及时地确诊和治疗,但在以中风为背景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容易发生漏诊。因此,凡中风以后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持续至少2周,且伴有以下症状中的4项者,应及时做抑郁量表检查,以便及时确诊:

(1)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无愉;(2)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4)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5)联想困难,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6)反复出现想死念头或自杀行为;(7)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8)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9)明显减退

1.3 方法 运用整体护理的方法,患者入院后及时收集资料对其进行心理评估,发现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诊断,然后提出目标,采取措施,进行评价

1.4 心理状态[2] (1)紧张、恐惧心理。患者对疾病本身缺乏认识,担心预后,对治疗缺乏信心,甚至于悲观、绝望。意志消沉颓废,不愿配合治疗护理。(2)自悲心理。由于中风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心理负担骤然加重,顾虑重重。尤其是中年患者担心经济收入,原有的社会地位以及赡养老人孩子将受到很大的影响,成为家庭的负担,很容易产生自悲自责心理。(3)个性改变。由于住院时间长,远离亲朋好友,同时带来生活起居饮食习惯的改变,有些待遇无法全部满足,使患者不适应,产生孤独、失落感。

以上这些负性情绪如长期得不到消除可对机体心血管系统有负面作用,使血压升高,同时也削弱了脏器的整体机能,直接影响治疗和康复的效果。

2 心理干预措施

2.1 心理指导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理状态变化、性质、注意观察患者言行,了解其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对每位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指导。

2.2 心理护理。和蔼可亲的态度主动接近病人关心病人,尽量满足合理需求。运用心理护理的技巧进行谈话,保护其自尊心,引导患者说出内心的郁闷痛苦,并全神贯注的倾听,用理解同情的目光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感到安慰,心理放松,从而配合治疗护理。

2.3 健康教育。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宣传一些有关疾病的医学知识和保健知识,了解疾病的病因治疗护理和病情,并面对现实,在家人和医护人员的陪护指导下做力所能及的康复锻炼。介绍成功病例,与其他患者交流康复心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4 创造整洁舒适优美的休养环境。介绍医院整体环境,病房设施设备,提供的便民措施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安排读书、看报、听轻音乐、看电视等活动,每月进行工休座谈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反馈信息。

2.5 取得家庭和社会支持。让家属积极配合参与,满足患者合理需求,给予信心鼓励。工作单位给予妥善安排,解决实际困难,减少患者后顾之忧。

3 效果观察

96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通过以上早期心理干预96.8%患者心理问题有了明显改善,情绪稳定,树立信心,积极配合药物及康复治疗。

4 总结

中风后抑郁病人的治疗手段主要是综合治疗[3],但极早发现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极早对其采取干预措施,调整心态,对其心理康复,配合治疗,参与康复锻炼以及预后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对提高生活质量也产生了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江开达.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J]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2)

[2]刘爱珍. 中风后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康复护理[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