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概述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卫生概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卫生概述

篇1

[关键词]高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 计算机教学 教学改革

随着近几年中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向高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层次升格的不断升温,因升格而暴露的新问题也逐渐增多,这些问题有些是涉及到高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方面,而更多的则是涉及到高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方面。办学层次的成功升格,不仅仅要求在管理形式上体现出提升,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提升,必须体现出高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较之中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的“高”来。

区分高职与中职的主要标尺,也就是高职的“高”,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中科技文化的含量和水平上。这不仅仅包括培养高的医学专业技能,还包括培养对于强有力的应用工具——计算机的更高层次的使用技能。现在计算机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对医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如何使高等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学到更多、更实用的计算机知识,使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笔者根据以往中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的状况,提出了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一些建议。

(一)调整计算机教学重点,由传授基础知识向传授服务于专业的应用型知识转变

关于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国家教委提出按计算机文化基础 (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网络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等)、计算机技术基础 (高级语言基础、数据库基础知识等)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有关的应用软件)的三个层次教学方法。 近十几年来,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在完成第一、二层次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对第三层次的教学——计算机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一些大专院校也对计算机技术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尝试。但对于中等卫生学校,将计算机应用于基础实验教学,特别是将计算机技术用于动物活体和离体器官生理信号的获取、转换、处理、再现实验过程的研究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中等卫生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还处于单纯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阶段,计算机技术辅助专业应用教学还处于酝酿建设阶段,没有进行系统研究开发和向学生开放。计算机技术与专业应用实际上的脱节对由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升格为高等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后的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升格之后的高职计算机教学除了讲解较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外,还应在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平台上系统地讲解一种计算机语言——讲解语言的基本概念、数据库中表的基本操作以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对语言工具的应用,要将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的应用紧密结合,协助医学老师指导学生开发简单的专业应用程序。如利用计算机设计简单的生物信号测量分析程序,从生物体内或离体器官中获取心电、脑电、肌电等多种电信号或压力、张力、位移等多种非电信号,经过信号调理、模数转换、离散成数字信号后由计算机处理,显示或打印出结果。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既可以有效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可以锻炼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计算机技术的介入使教学模式由传统的说教型向探讨、应用型转变

现代教育技术领域中,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成熟,计算机凭借其强大的多媒体功能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手段,实现了传统说课教学模式难以达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演示计算机技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应用这一成功范例,触类旁通和学生探讨计算机是如何深入医学各个应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的。

1.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进行医学数据分析的能力。高等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虽旨在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但在将来的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处理医学数据的问题。学院在讲解医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当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处理医学数据的能力。科研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是整个医学科研过程中重要的步骤,直接关系到科研的质量。随着医学数据的复杂化和多元化,手工处理科研数据既不规范又容易出错。利用计算机对科研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已经成为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际流行的统计软件包有 spss与sas 。它们是第四代计算机语言,是权威的统计分析软件,在全世界的科研中应用广泛,国内一些高校也将其用于统计学教学。高等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应当根据本校特点,适当开设《医学统计学》这门课程,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技术处理医学数据的能力。上述两款软件就操作方式而言,有菜单操作与编程操作两种方式,从内容上讲spss与sas各有特点。另外,微软公司开发的OFFICE软件包中的电子表格软件excel也具有一定的统计分析功能,学习这些软件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统计学知识,学生也是如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以spass或sas中的一种方法为主进行讲解,同时辅助讲解其他软件包的使用。必须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上机时间,以便让学生通过上机实践掌握这三种软件的使用方法。同时根据不同专业讲解内容应有所侧重,如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应多讲一些编程知识,对护理专业学生主要以菜单操作为主等。

2.重视计算机在医疗设备使用中的作用。现代医学设备从CT、核磁共振仪到各种医疗仪器,如医学化验、基因测序等仪器都离不开计算机。他们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计算机如何采集这些信号并进行处理的?许多操作人员只会操作而不清楚其中的工作原理。由于各种检查设备在医学科研及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生很有必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学习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对今后协助专业人员开发新的医疗仪器也大有益处,也将对医疗器械的革新产生推动作用。

3.强化实验教学环节。计算机教学与其他很多学科的教学不同,其实践操作性很强。大部分知识是通过图形界面进行讲解的。教师在课堂上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学生迫切需要上机实践,这就要求学院必须提供足够的计算机让学生上机实习,学生通过大量上机实验促进理论知识的掌握,且学生自学内容、作业,也需要通过上机进行验证。为此,学院课时计划设置应保证实验与理论教学之比不低于1:1,多媒体机房在每天晚上和周六、周日全天对学生开放,以确保学生有充足的上机练习的时间。另外,学院还将教学课件及大量习题放到服务器上供学生上网自行练习。同时为提高教学质量,突出技能培养,改革了传统的考试模式,采用笔试(占20%)和上机操作(占80%)相结合的方式,强调上机实验的重要性。

(三)加强学生利用互联网医学教育资源进行知识更新的自学能力培养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新知识不断出现。学生需不断学习,及时进行自我更新。因此,教师除讲授教学计划安排的内容外,还应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需要。除了在课堂上尽量讲授新知识外,教师还可把本学科的新知识、新进展放在学院的“网上选课”系统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合适的课程,另外也可以通过开设专题讲座,讲解新知识,介绍学术新动态。正确处理新知识与基本知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转为主动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另外,教师在授课之余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中的医学教育资源,促进自己知识的更新。互联网中有着众多与医学教育相关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在线分布于世界各地数量庞大的计算机中,任何一个互联网的使用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进行各种查询、访问,以获得最新、最全面的医学咨询。此外,互联网还提供了多种类型的服务,如电子邮件服务、文件传输服务、远程登陆服务、各种新闻工作组以及以各种主题为核心的论坛等等。高等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利用网络上不同的服务类型进行相关问题的检索和传播。学校应适当地安排一些网络课程,并留出一定的自由上机时间让学生进行联网操作,既补充了医学教育资源,还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将会愈加为广泛。通过计算机技术介入传统教学过程,推动高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结合不同专业特点有选择地开设医学数据分析与处理以及计算机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等计算机知识与医学专业知识结合紧密的课程,是凸显高职卫生教育较之中职卫生教育“高”的必然措施。通过计算机教学改革,学生能够有效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养成严谨的思维方式。结合大量上机实验和互联网资源,学生不仅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培养自学能力以便及时更新已有的知识体系,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祖新. 高等职业教育高在何处[J].职教通讯,1999,(1).

篇2

[关键词]全日制艺术硕士;培养方案;优化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0-0022-03 

培养方案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综合。[1]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对于保障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起着基础性作用。 

一、新时期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改革的必要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为了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2013年出台的《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深入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单位应依据特定职业领域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养要求,以及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科学制订培养方案并定期修订。培养方案应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鼓励培养单位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自身优势,制订各具特色的培养方案。[2] 

为了保证和提高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国家下发的在职艺术硕士和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文件基础上,结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和目前我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情况,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艺教指委)组织各专业分委员会委员及院校专家多次讨论、征询意见,完成了指导性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并于2015年4月下发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要求各培养院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修订完善本校的培养方案及实施细则。 

作为首批在职艺术硕士培养试点院校之一,南京艺术学院(以下也称我校)于2009年开始招收并培养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截至目前,我校在音乐、美术、艺术设计、电影、广播电视、舞蹈6个艺术硕士专业领域招收并培养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在校研究生数近800名。在国家高度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新时期,作为具有百年办学历史和拥有30多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实践经验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南京艺术学院亟待进一步优化和改革适应新时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形势并充分体现学校特色的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我校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设置和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0年以来,南京艺术学院面向全国招收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包含学术型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类。从专业方向类型上来看,学术型研究生的专业方向又分为理论类和实践类两种不同类型。在培养环节的各个方面,学术型研究生中的实践类专业方向尚未做到与理论类专业方向有明显的区别,并且其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的大部分专业方向重复,这种结构亟待调整。为此,我校早在2013年下半年即开始对招生环节进行了调整:将学术型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下的实践类研究方向全部调整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内,同时增加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专业领域。随着招生环节的结构调整,我校于2014年初也及时启动了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工作。 

(一)设置和运行现状 

1.各专业领域下按照研究方向分别制订培养方案实施细则。艺术硕士的招生和培养领域分为音乐、美术、艺术设计、电影、广播电视、舞蹈、戏剧和戏曲8个专业领域,南京艺术学院目前在美术、音乐、电影、广播电视、艺术设计、舞蹈6个专业领域招收和培养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艺术领域的特殊性,无论学术型研究生还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其招生和培养环节均在专业领域下细分若干研究方向。因此,修订后的全日制艺术硕士培养方案也遵循了以往的惯例,在各专业领域下分别细分了若干研究方向,并结合各研究方向的培养目标分别制定了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从而保障了就读该方向的研究生得到应有的专业和实践训练。例如,音乐专业领域下细分了声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西方管弦乐器演奏、作曲等研究方向,美术专业领域下细分了油画、版画、壁画、雕塑、中国画等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专业领域下细分了平面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研究方向。 

2.建立了区分度较高的课程体系。修订后的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分为三大类: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基础课(设置8个学分)包括文艺理论、艺术原理、艺术创作方法研究、外国语;专业必修课(设置20个学分)部分,除了该研究方向的专业主课(专题)之外,还包括4-5门贴合该方向的理论及实践课程以及1门开放课程,旨在强化艺术硕士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选修课(设置6个学分)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课,专业选修课为该研究方向所属二级学院内部开始的与该研究方向有关联的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为跨学院、跨专业领域的选修课程,旨在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3.调整了实践环节。我校修订后的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践环节由学年实践、社会实践、学术活动和教学实习4个部分组成。特别是针对学年实践部分,为了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性特点,修订后的培养方案要求在读期间需进行1-2次艺术实践展演。并且要求展示作品具有一定的完整性、系统性,能够充分体现本专业研究方向较高的艺术水准。学年实践展示均需要进行等级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3]

4.规定了毕业考核环节的具体要求。修订后的全日制艺术硕士培养方案明确了毕业考核环节包括毕业展演和学位论文2个部分的要求。毕业展演方面,设置了6个学分,对各专业方向的毕业展演作品的形式、内容等作了细化规定,毕业展演合格后,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方面,要求研究生紧密结合自己的专业艺术实践和艺术创作,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自己在專业实践和创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阐释,并且允许多样化的论文形式。此外,培养方案还对各专业方向学位论文的字数作了明确而有区别的规定。[3] 

(二)存在的问题 

相较于修订前的培养方案,我校于2014年初启动并修订完成的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毕业环节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课程体系和设置有待改进。全国艺教指委下发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要求专业必修课应着重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研究生理解作品的能力,并且要求学位课程与专业实践环节占到总学分的60%以上。目前我校在课程体系和设置方面,专业必修课的课程设置上尚不能完全达到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的要求,所设置的实践性课程还不够多,而其中的1门开放性课程虽然定性为实践性课程,但是在实际课程教学中落实情况不理想。另外,我校在广播电视和舞蹈领域下设的各研究方向培养方案中的选修课模块的学分为6个学分,与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不一致。 

2.实践环节有待调整。目前我校规定的实践环节包括学年实践、社会实践、学术活动和教学实习。一方面,“社会实践”规定的要求较为模糊,且和专业必修课中的“开放性课程”要求雷同;另一方面,对于各专业领域下设的所有研究方向是否都有必要设置“教学实习”这一环节有待商榷。 

3.毕业考核环节有待优化。一是我校的培养方案在毕业展演部分设置了6个学分,此做法与全国艺教指委下发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要求不一致,亟待改进。二是对毕业展演的具体要求上需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三是虽然规定允许多样化的学位论文形式,但是未对各学位论文的各形式作详细的规定和撰写指导,从而会导致实际落实效果大打折扣。 

4.艺术实践的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还很薄弱。2015年下发的指导性培养方案明确规定培养过程应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要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但是目前我校的培养方案中未能明确规定和体现艺术实践条件的提升,校外实践基地基本没有。 

三、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路径 

针对我校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全国艺教指委下发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为基本依据,同时结合多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培养方案进行优化改革。 

(一)优化课程体系和学分设置 

根据全国艺教指委下发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要求,艺术硕士学位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公共课着重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专业必修课着重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技能水平;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着眼于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4]此外,在选修课的学分设置上,广播电视和舞蹈领域要求不少于10个学分,其他专业领域要求不少于6个学分。 

因此,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3个模块,具体课程名称和学分设置如下表所示。此外,为保证专业必修课模块里设置的“开放课程”的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应特别规定其内容主要是与行业相联合的项目性课程,授课方式可以课堂外为主,具体内容可根据各专业方向特点自行安排。 

(二)调整实践环节 

艺术硕士的培养过程要求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4]为强化全日制艺术硕士的实践训练,可将目前培养方案实践环节中原先设置的4个部分调整为学年实践、艺术实践和学术活动3个部分。调整后,一方面,“艺术实践”取代了“社会实践”,更加符合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另一方面,去掉了“教学实习”部分,避免了和学术型硕士实践环节设置雷同,也更加符合艺术硕士培养的规律和要求。 

(三)改进毕业考核环节 

首先,去除“毕业展演”的6个学分设置,与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保持一致。其次,进一步细化毕业能力展示要求。毕业能力展示主要体现学位申请人的专业技能水平,具体可采用毕业展演的方式。目前培养方案中部分研究方向的毕业展演要求还较为模糊,可操作性不强,有必要进一步细化标准和要求。再次,针对培养方案允许多样化的学位论文形式,学校有关部门和二级学院应对允许撰写的学位论文形式作进一步细化的规定,从而保证艺术硕士毕业生的学位论文水平达到应有的学术水准。 

(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重点是艺术实践能力。稳定、健康的培养基地有利于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建立起高校与行业、企业的长效合作关系,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有利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5] 

针对艺术实践基地建设落后的局面,我校应积极与校外相关行(企)业联系,如演艺集团、电视台、演艺公司、舞蹈团等,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另外,还可以聘请上述行(企)业中具有丰富艺术实践经验的艺术家实际参与到学校全日制艺术硕士的艺术实践指导工作中来。 

四、结语 

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中国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建立健全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宏观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南京艺术学院作为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积极改革和优化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细则,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肖念,关少化.硕士生培养方案修订的几个关键点——以北京工业大学教育学硕士生培养方案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9):27-30. 

[2]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EB/OL].(2013-11-04)[2017-02-26].http://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鄄 

篇3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gx365”为你整理了这篇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从2020年1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全国职业病危害现状统计调查制度》起,国家卫健委职业健康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绍兴市卫生健康委相继下发了各类职业病危害工作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并于2020年10月13日顺利完成绍兴市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工作,总计完成调查企业11215家。

一、调查取得的成果

本次调查全市完成了6个区、县(市)87个乡镇(街道), 共计调查11215家工业企业,超额完成省任务,完成率为104.5%;其中小微企业共计10878家,占比96.70%;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数量10119家,占比90.22%。

通过调查取得了以下成绩:一是全面了解了我市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数量及不同行业、地区、经济类型、规模等用人单位分布情况。二是掌握了我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接触粉尘(矽尘、煤尘、水泥尘、石棉尘等所有类型粉尘)、化学毒物(苯、铅及其化合物等所有化学毒物)、物理因素(噪声、电离辐射和其他物理因素)、放射性因素、生物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劳动者数量及主要岗位分布等情况。三是了解了我市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健康培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与职业健康检查等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四是建立完善我市职业病危害现状数据库,为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依据。五是得到了各级政府重视,卫生健康行政、市场监管、乡镇(街道)政府等相关部门形成强大合力,有力推进现状调查工作,促进“健康绍兴”建设。六是全面提升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支撑能力,做到“政府放心、业内权威,群众满意、企业信任,政策上引领发展、技术上一锤定音”。

二、存在问题

在多部门协调和帮助下,各区、县(市)调查人员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的重重困难,超额完成了省布置任务目标数量,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部分调查企业信息不完整。我市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工作绝大部分由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承担,由于调查时间紧任务重,部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调查过程中不够仔细,调查信息收集不完整,如使用的原辅料、产品等信息不全。

(二)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亟待加强。通过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的申报率、定期检测率、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率、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和劳动者的培训率均偏低。

(三)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不够健全。全市各级疾控机构中绝大部分职业病防治工作人员为兼职人员,专业队伍建设矛盾十分突出。在本次调查工作中,县级疾控机构审核人员对于企业的工艺流程不熟悉,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不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相关标准不掌握,导致对于调查数据的审核难以质控。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强化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意识。用人单位需承担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但是我市众多小微企业负责人对于职业病防治意识较为淡薄,不熟悉、不了解也不开展职业病防治相关工作。因此,需利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宣传平台,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宣传,让广大用人单位知道职业病防治要做什么,要怎么做。

(二)加强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加大对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仪器设备等的支持力度;开展全市职业病防治骨干人员业务培训,大力培养专家人才;建设市级技术支撑中心和质量控制中心,着力提升各级疾控机构业务技术水平,锻造“一槌定音”的工作能力。

篇4

方法:通过统计数据方法系统阐述不同行业、工种和年龄尘肺病的发病数量。

结果:采煤工患尘肺的病例最高,工龄为21-30年的患者数量最多,达到了总病例的一半以上。

结论:尘肺病与职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与职业的类型、工种有关,还与职业工龄有关,另外还与企业的性质、规模有关。

关键词:尘肺病 职业 防治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150-02

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时,长期吸入粉尘,粉尘在肺内停留而导致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并继而引起其他的一系列相关疾病,即尘肺病。随着人民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尘肺病的防治现状显得越来越急迫和严峻。因此研究尘肺病与职业因素的内在关联,对我国预防、治理尘肺病,均有现实的指导和理论意义。

1 内容与方法

1.1 内容:尘肺病与职业因素关系、尘肺病和企业规模关系、尘肺病和工龄关系研究。

1.2 方法:通过统计图表分析的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概述。尘肺病是由于劳动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导致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早期症状为巨唾细胞肺泡炎,到了晚期则形成不同程度的肺纤维化。尘肺病目前是全球范围内数量最多的一类职业病,尘肺病人占职业病病人数量的70%。硅肺是尘肺病中最普遍的一种,也是最严重的一种。我国患该种疾病的人数是世界上最多的。

2.2 尘肺病与职业因素的关系。

2.2.1 尘肺病与职业类型的关系。根据国家标准GB/T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所报告的28个行业中,其中有尘肺病例的行业高达21个。煤炭开和洗选的病例最多[3],达到总病例的72.99%,位居第二的是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具体病例统计数据如下(%):制造业0.3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8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9.88,卫生、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7.14,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0.61,其他采矿业0.41,农、林、木、渔业0.5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72.99,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0.59,金属制造业0.14,建筑业0.30,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制造0.25,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1.3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27,黑色金属矿采选业1.00,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0.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34,非金属矿采选业0.5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0.39,地质勘查业0.14,其他0.78。

劳动者从事的接尘工种,若只接触一种尘,比如岩尘和煤尘,我们叫做纯掘进工和纯采煤工。若接触多种尘,我们考虑其接触的危害最大的一种尘,称作主掘进工和主采煤工。根据相关统计,采煤工患尘肺的病例最高,其次是主掘进工和凿岩工[1]。

此外,根据我所统计,645名尘肺患者中,掘进工的数量最多,达289例,采煤工数量仅次于掘进工,达到了157例。[3-7]

2.2.2 尘肺病和企业规模的关系。调查发现,我市62.1%的企业没有对相关的工作场所进行粉尘监测,另外企业的体检率很低,尘肺病与企业的性质也有关系,国有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其设备、工艺等均较为先进,民营企业则较为势利,对安全措施往往不是太为重视。

2.2.3 尘肺病与工龄。根据在所统计的645例尘肺病患者中,工龄为21-30年的患者数量最多,达到了总病例的一半以上,11-20年工龄的患者达到了将近30%。由此,工龄越长,换尘肺病的概率就越大,表明尘肺发病是一个慢性的过程,需要10-25年的累积才能发病。[8]

3 讨论

尘肺病不仅与职业的类型、工种有关,还与职业工龄有关,另外还与企业的性质、规模有关。提出几点建议:

(1)改进防尘技术,相关部门加强防尘监测。相关部门应该定期派人到有关企业进行检查,监测其防尘质量,发现防尘不力的企业,应该及时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处罚。

(2)开展相应的卫生保健工作。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发现问题要及时治疗。另外要开展员工的健康普及工作,让长期接触粉尘的工人积极做好相应的自我防护工作。

(3)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政策和法规的完善,能对防治工作不力的企业起到督促作用。

参考文献

[1] 聂云峰.2006-2010年湖南省尘肺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D].中南大学,2012

[2] 马琳.泰安市煤矿公认尘肺病现状及其防治对策[D].泰山医学院,2012

[3] 杨韶华.浅谈煤矿尘肺病的预防和治理[J].河北煤炭,2011

[4] 何风生,王世俊,任引津.中华职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5] 周永智.836例煤工尘肺死亡状况调查分析[J].职业医学,2007

[6] 徐艳龙,陈葆春,胡琼.安徽尘肺病患者减寿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

篇5

摘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也是需要不断提升的,但是现在的医院管理水平已经不能满足于目前的现状了,由于人们对医护需求的不断增加,医院管理人员的职业化水平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的要求标准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医院的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培训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的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医疗环境等都已经完备,但是欠缺的就是医院的职业化的管理人员。所以,我国的相关部门要提起对医院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转变旧观念,加强医院卫生管理的培养。

关键词:医院管理;职业化;培训

医院管理人员的的职业化培养已经收到我国的政府和相关卫生部门的强烈重视,并颁布了相关的文件,主要宗旨就在于培养卫生人才队伍,加强医院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建设,尤其是在培训管理这一方面,更是要抓紧落实政策,对医院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指导和培训,无论是在医护专业方面,还是在管理专业方面都要共同努力,将二者相结合,对于医院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更是要明确落实。这种精神,为医院的建设专业管理人员指出了方向。也就是说,医院的管理人才是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尤其是在职业化方向上的培训,更是要做到细致认真,并且在医院的管理人员的选择上,还要进行系统的考核,并且根据不同的职位进行不同的培训,这样才能将医院管理的具体方针落实下来。

1.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1.1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是医院管理的需要

现代化社会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技术也随之而不断的改革和提升,目前,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相比较过去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而且也能满足目前人们的需要,但是医院管理的水平还是相对于落后,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并未达到先进的要求,医院的管理人员还是按照原始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并未有多大的改变,但是对于现如今的社会需要,这已经不能满足了,所以医院的管理人员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系统的、职业化的培训,因为只有医院的管理人员职业化,才能够将医院管理做的更专业,医疗服务也更加到位,目前很多医院,无论大小,医院的工作人员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服务态度不够亲切,会诊医生不够认真负责等等,这些情况的造成,就是因为医院的管理不够到位,所以,医院管理者不仅仅是需要专业化的医疗技能,而且还需要学会怎样做一个单纯的管理者。这就需要对医院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职业化不再仅仅包括医疗技能和水平,还应该包括怎样做好管理,管理的水平等,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满足目前的医院管理的需要。

1.2提高管理者的职业化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社会上的医院数量越来越多,除了一些公立性的医院,越来越多的私营医院也是比比皆是,以至于,现在的医院之间也存在竞争的关系,医院与医院之间比拼的就是医疗技术、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而这些都离不开医院的管理,只有有效的对医院的各个部门、每个人的职责进行管理,才能够将医院的一些有条不紊的运作起来,而医院的相关服务和水平自然就会提升,所以,就要首先提高管理者的职业化水平,管理者的职业化水平的提升就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1.3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发展是时代需求

医院管理者的职业化程度将决定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走向国际化的步伐的速度。从一些国外医院管理的角度来看,医院管理,实现专业人才的建设,在本质上是医院的管理活动和学术发展独立的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中国的医疗市场的逐步开放,主动接受市场的考验,对医院的管理和生存的重要手段有一定的影响,医院管理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2.医院管理者实施职业化建设

2.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专业的管理团队,医院的文化培养是当务之急,因此,应先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并在媒体上广泛宣传。把它放到一个战略层面,特别是与政府人事部门需要设计和实施,选择专业化管理人员的标准,以提高医院管理的专家队伍,管理标准提高,这也是医院管理队伍的专业化进程加速的前提。

2.2落实政策、完善制度

建立一个管理系统,治疗的专业技术职称相应增加,达到稳定的医院管理团队,改善医院管理人员的治疗的目的。在申报和推广过程中,充分考虑在医院管理中的管理工作者已经取得的成就和达到的水平。同时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将管理渗透到医院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思想中,鼓励有志青年加入管理团队。为了加快管理系统的进程,要为建设一个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3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医院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一,我国的医院管理者的薪资问题可以向国际制度借鉴。管理人员的年薪可分为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两部分。保证基本工资是医院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劳动报酬,根据医院大小和责任大小,既定不同层次的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是根据经营管理的贡献,也就是管理者的风险回报值,一般是计划内的目标值中的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结果。总之,要确保专职做职业管理者的收入要符合相应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专业的医院管理团队的稳定性。

第二,要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系统的心理刺激。根据工作时间的长短和在不同级别的医院管理者的贡献,选择和奖项荣誉,确保适当的社会地位和荣誉,以满足管理者的成就感的精神需求。

2.4医院管理者的职业化人格

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我国经济在不断的转型,医院管理人员,是改革的风口浪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紧张的工作,在新旧观念,新旧体制的矛盾碰撞中心,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是专业医院管理者的生长机制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医院的管理者需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但是良好的工作环境并不是容易获得的,也是受到我国的传统医疗体制的影响,医院管理人员除了对医院进行管理之外,还要处理外界的诸多事宜,所以管理者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此时,就需要医院管理者保持自己的本心,坚持自己的职业化人格。(作者单位:1.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赣南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华章.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2(4):12~13.

篇6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是一个技术密集程度相对较高的群体,特别是其中的高级卫生人力资源在医院医疗、科研、预防、保健、管理工作当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医院卫生人力资源创造性的劳动为医院发展及学科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支持。也正是由于如此,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在整个医院管理活动当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主动性。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通过主动性的人力资源开发,将相关人才匹配到最合适的岗位,以此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成效。战略性。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人力Y源管理目标与战略性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要从战略角度设计、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活动,这样才能让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更为完善。以人为本。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明确了人才的主体地位,要求人力资源与医院整体保持同步发展。通过适当的管理措施,让医院与人才本身实现双赢。

医疗卫生人员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认知误区

尽管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水平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但部分医疗卫生人员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人力资源观念滞后。很多医疗卫生人员受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较深。我国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导致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先天性的不平等地位,也就是形成了基层职工与领导之间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部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偏向于高度集权的管理方式,未能充分融入人性化管理,忽视了薪酬体系的激励作用。这种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与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要求显然是相悖的。(2)管理机制相对落后。很多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于偏重管理,但却忽视了人才培养工作。并且基层职工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忽视了专业技能培训及继续学习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院职工的职业成长,不利于医院持续健康、稳定发展。(3)薪酬激励制度有待完善。目前,我国医院薪酬分配制度并不乐观。相关研究表明,很大一部分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认为医院分配制度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普遍存在价值定位低、分配要素不合理、薪酬级差小等问题。同时,激励制度存在缺失,无法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

完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策略

加强选人用人。选人用人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把控医院人力资源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必须予以重视。组织在人才筛选方面要严格按照岗位需求及人才实际能力进行合理选择,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要杜绝人情关系,做到“任人唯贤”。排除掉不满足岗位要求的人员,对于满足岗位要求的人员还要进一步考核、对比、调查,保证选人、用人的客观性。同时,要转变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善于挖掘基层职工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在选用人才时,在保证其职业道德水平达到要求的情况下,不要纠结其性格或能力瑕疵,而是要善于发挥其长处,将其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医疗卫生人员本身也应该正视自我,善于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敢于担当,将自己的能力充分体现出来,脱离传统用人思想的束缚。

完善利益驱动机制。通过完善利益驱动机制,充分发挥薪酬激励的作用,以此来推动医院内部人力资源开发。在相关机制完善过程中,要摒弃以往同质化的管理方式,应实行因人而异、有差别的分配制度,并将薪酬分配与个人绩效考核、团队绩效考核充分关联起来,尽最大可能调动基层职工的积极性。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充分衡量不同医疗卫生人员的工作差异与需求差异,针对性地满足职工需求。薪酬激励要体现出个人能力的大小,这样才能让薪酬成为职工工作、发展的驱动力,促使其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起到督促人才发展的作用。

篇7

第一章 募投项目总览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担单位及负责人

三、可研报告编写单位

四、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五、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周期

六、总投资及来源

七、经济及社会效益

八、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 募投项目背景及投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二、行业项目建设必要性

三、项目建设可行性

第三章 募投项目建设单位概述

一、募投项目企业概况

二、募投项目企业经营业绩

三、募投项目企业机构职责

四、募投项目企业管理层介绍

第四章 募投项目行业与产品分析

一、市场调查

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4、替代产品调查

5、产品价格调查

6、国外市场调查

二、市场预测

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3、价格预测

三、市场推销战略

1、推销方式

2、推销措施

3、促销价格制度

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四、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1、产品方案

2、建设规模

五、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五章 募投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

一、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二、产品产量及销售量

三、专题研究

四、市场推销战略

五、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六章 募投项目生产技术工艺方案

一、项目组成

二、生产技术方案

1、产品标准

2、生产方法

3、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4、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5、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三、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1、总平面布置原则

2、厂内外运输方案

3、仓贮方案

4、占地面积及分析

四、土建工程

1、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及结构设计

2、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3、建筑材料

4、土建工程造价估算

五、其他工程

1、给排水工程

2、动力及公用工程

3、地震设防

4、生活福利设施

第七章 募投项目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

一、土建工程

二、厂房及配套设施设计原则

三、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四、项目实施各阶段

五、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八章 募投项目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一、企业组织形式

二、企业工作制度

三、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第九章 募投项目节能与合理利用方案

一、设计依据

二、项目能耗

三、总平面规划节能措施

四、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措施

五、空调专业节能措施

六、电专业节能措施

七、水暖专业节能措施

八、工艺节能措施

九、节能制度

第十章 募投项目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一、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二、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三、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四、治理环境的方案

五、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六、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七、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第十一章 募投项目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一、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二、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职业安全卫生配套设施)

三、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

四、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

第十二章 募投项目发展目标

一、募投项目企业发展战略

二、拟定上述战略所依据的假设条件

三、实施上述战略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四、发展战略与募投项目关系

第十三章 募投项目预计募集资金数额以及使用计划

(根据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募集资金项目投向披露要求“确定性”和“详尽披露”,不仅要披露具体投资细节还要披露投资效益。)

一、项目总投资估算

1、固定资产总额

2、流动资金估算

二、资金筹措

1、资金来源

2、项目筹资方案

三、投资使用计划

1、投资使用计划

2、借款偿还计划

第十四章 募投项目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一、 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1、项目测算参考依据

2、项目测算基本设定

二、总成本费用估算

1、直接成本

2、工资及福利费用

3、折旧及摊销

4、修理费

5、财务费用

6、其它费用

7、总成本费用

三、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1、营业收入

2、营业税金及附加费用

四、损益及利润及分配

五、 盈利能力分析

1、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

2、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

3、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4、项目资本金财务现金流量表

六、盈亏平衡分析

七、敏感性分析

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

2、经济效益

第十五章 募投项目风险分析及规避措施

一、募投建设项目风险

二、募投建设项目风险规避措施

第十六章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建议

篇8

关键词: 高职教育;CBE理论;医疗卫生专业有机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263-03

0 引言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不断成熟、培养目标逐步明确的形势下,为适应卫生事业发展改革对医药卫生职业人才的需求,高职医药卫生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必须体现构建和谐社会对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教育部门的培养目标、医药卫生部门的用人需求三者的紧密结合。有机化学又是高职院校医药卫生类药剂、医学检验、护理、药学、中药制药、影像及药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结合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实际情况和本人二十多年的教学体会,本文对高职医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研究。

1 有机化学是生命科学-医学的支柱

早在十七世纪初,有机化合物被认为是“有生命机能”的神秘物质,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由无机物成功地合成了有机物。例如1828年德国化学家魏勒用典型的无机物——氰酸钾和氯化铵成功合成尿素。之后,又有醋酸(1845年)和油脂(1854年)等许多有机物合成了。在陆续人工合成的成千上万种有机物的实验事实面前,化学家摆脱了生命力学说的束缚,促进了有机化学发展。如今,许多蛋白质、核酸、激素等大分子的生命物质也都可以人工合成。有机物有了准确定义:碳氢化合物极其衍生物。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应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内在联系的科学叫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医学的基础,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①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人体组织是由蛋白质、核酸、脂肪、糖类、维生素等许多有机物质组成。人体的生命活动如呼吸、消化、循环、排泄及器官的各种生理活动,都是建立在体内的许多有机化学反应基础上的。②医学的目的是预防和治疗疾病,药物是预防、治疗疾病的主要武器。无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是有机物。疾病治疗的作用和效果都是建立在药物的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基础之上的。③运用有机化学的原理和方法诊断疾病。医学活动首先始于疾病的诊断,临床上常运用化学原理和方法进行诊断。例如测定有机物血糖、尿糖、血酮体的含量,能够进行糖尿病的诊断;测定血液中有机物转氨酶活性的变化,能反应肝和心肌的功能等。

有机化学的成就在许多方面促进了医学科学的进步,反过来医学科学提出的课题也启示和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发展。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和有机物分子的生物功能是医学研究的主题;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的成功,为现代医学的诞生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0世纪初,有机化合物糖、维生素、血红素等生物小分子研究成功,20世纪50年代有对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研究突破,21世纪初,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组装完成,确定了人体细胞核中遗传性DNA的全部物质。这一切为人类根治疾病、延长寿命展现了光明前景,几乎所有生命科学中的问题都要接受有机化学的挑战。

高职医药卫生专业学生毕业后将一生从事医疗工作,应该学好有机化学课程。美国化学家布莱斯罗指出:“考虑到有机化学在了解生命过程中的重要性和药物对健康的的重要性,在医务人员的正规教育中包括不少有机化学课程一事就不足为奇了…,今天的医生要为化学在人类健康中起着更大作用的明天做好准备。”

2 高职医药卫生专业教学理念及CBE教学模式

2.1 高职医药卫生专业教学理念 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学科或专业知识,而是形成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或职业技能,培养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核心。高职医学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适应、与就业岗位要求相符合,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服务的技能型的高素质劳动者。教学过程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理论知识强调“必须、够用”、符合高职卫生职业教育生源的特点和就业的需求;强化技能培养,包括专业技能、就业技能、创业技能;体现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结合。教学内容模块化,可根据不同医学专业特点选择和组合教学内容模块以培养特色人才。强调“宽口径、重实用”的思路,优化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宽口径”是指教学内容覆盖面宽,力求使学生医学专业素质的内涵得到拓宽;“重实用”是指教学内容实际、实用,紧密联系医疗卫生工作岗位实际需求和职业资格考试、相关职业考试大纲的要求。

2.2 CBE理论 CBE含意是基于能力的教育或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强调对学生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是不能通过灌输而使学生掌握的,必须通过学生积极而主动的活动来培养。这一套教学方法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①市场分析方法,通过对人才市场的分析,确定何种职业人才是市场所需要的。

②DACUM方法,将从事该职业所需要的能力逐级分解成若干项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具备若干专项能力则具有或形成一项综合能力,具备所有的综合能力后,就具备了从事该职业的职业能力。

③开发教学内容,即开发学生学习指导书(学习包)。根据各项技能的内容和要求,开发相应的教学内容,即学习指导书。内容包括学习这项技能应了解或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内容。学习包才是真正的教学内容。4是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只是教学活动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

高职院校教师主要考虑CBE理论3开发教学内容及4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本文根据中国社会文化的特点、高职院校教育的环境特点、学生学习的特点,借鉴并适当调整CBE理论,探索形成适合我国高职医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体系。

3 建立高职医疗卫生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模块体系

3.1 高职医药卫生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任务和要求(课程目标)

①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异构和命名方法。

②掌握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备、工业制备方法,并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技巧。

③能根据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反应、制备方法与合成线路的选择、结构推导等内容。

④培养和发展一定的空间想象和表达能力,了解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空间结构以及反应机理,提高思维能力和自学深造能力。

⑤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培养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

3.2 高职医疗卫生专业有机化学理论知识规划 高职院校基本是中专学校整合升格形成,各校的教材选取上有很大随缘性。一本好的教材在于其专业针对性、教育层面的适用性和培养目标的差异性。我校医学分院选用华中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我参与主编的《有机化学》教材。这本教材依据专业特点精选出与医学培养目标密切相关的、最基本的、最活跃的有机化学内容,把化学知识与生命科学知识有机融合起来。依据这套教材构建的理论教学内容分为有机化学概述、各类有机化合物、立体异构、有机生命化合物及有机合成四大模块。

①第一是有机化学概述模块 就是第一章绪论,属基础有机化学。主要讲有机化合物的价键理论、有机物分子中的电子效应、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反应的类型、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对于必需的反应机理,从学生已有的结构知识,特别是价电子结构入手分析,有利于学生理解。

②第二是各类有机化合物模块 是有机化学重点之一。包括内容有:链烃、脂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和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取代酸、有机含氮化合物、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这一部分主要学习有机小分子的分类、结构、异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和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应用等基础知识。首先使学生对各类有机物结构、化学原理和基本反应做必要的纯化学的深入理解,再教会学生把有机化学反应规律渗透到生命科学中去,了解有机物的特殊性及医药学功能,理解生物合成的有机化学过程。例如:取代酸水杨酸本身就有解热镇痛作用,但因对肠胃刺激大,所以不能直接服用。在临床上最早使用其钠盐(即水杨酸钠)作为解热镇痛和抗风湿的药物,却常常引起呕吐甚至胃出血,停止使用。后来将水杨酸合成为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其作用要比水杨酸钠持久,还可减轻对胃肠黏膜的损伤。由于科学发展不断显示出含杂原子的N、P、S的有机物在生命体中的重要地位,因此,特别加强了对这3个杂原子形成的有机衍生物-硫醇、硫醚、胺类、酰胺、重氮、偶氮的结构和应用教学。最后,以两类重要天然产物萜类和甾族化合物的的结构和生命作用结束这部分。

③第三是立体异构模块 主要内容包括构象异构、顺反异构体、对映异构。这部分首先掌握相关概念,熟悉旋光异构的表示方法和命名,同时了解顺反异构和旋光异构在性质上的差异及在医药上的应用。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授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结合手性药物的生理作用、药效差异很大。例如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但如果C4上的二甲氨基构型发生改变,生成C4差项异构体,原有的抗菌作用消失,而且对人体具有毒性。又如左旋氯霉素有抗菌作用,而其对映体右旋氯霉素没有此疗效。

④第四是有机生命化合物及有机合成模块 这部分不仅是现代有机化学重要组成,而且还多是前沿性的医学热点。具体内容包括: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核酸;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酯类、;药用高分子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首先学习各类大分子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化学反应及常用的增长和缩短碳链的方法;各类官能团形成的途径及官能团之间的互相转化规律,并注意官能团的保护和占位。杂环化合物学习放在糖类和酯类之后,把有机小分子和大分子有机物联系起来,为后续蛋白质、核酸学习打下基础。氨基酸、蛋白质、核酸是除糖之外的最重要的生命物质基础,了解编码氨基酸结构和性质,为理解肽和蛋白质的复杂结构和化学性质及揭示生命奥秘、研制新药奠定良好的化学基础。介绍核酸的结构到遗传的携带和传递,体会核酸在生命体的生存和繁衍的主宰地位。

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中心,它不仅要合成自然界含量稀少、使用广泛的有机物及药物,也要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应用重要的反应规律,如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不对称烯烃的马氏加成规则以及卤代烃和醇的扎依采夫消除规则、碳链的增长和缩短方法规则、官能团的转化方法规则、官能团的保护等方法规则,选择有机合成路线。熟悉格林试剂、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二乙酯等典型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了解一些药物如:盐酸胍法辛、氨酚酸钠、吡洛芬等的化学合成实例。以生产过程为任务,讨论其生产中的反应物性质、反应条件、反应本质等。当一种有机物有几种不同的合成路线时,选择反应步骤少、原料便宜易得、操作简单、副反应少、产率高、三废很少、对环境污染很小的合成路线。

3.3 高职医疗卫生专业有机化学学生实验内容规划 由以下三个模块组成,根据不同专业选择组合下列模块实验内容。

①有机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模块。包括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有机化学实验事故的处理)、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简介、有机化学实验报告的书写等。

这部分采用传统的老师黑板讲解很难面面俱到,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将抽象的规则要求、仪器用法、实验事故处理等直观、动态的展示出来。改变实验条件如温度、反应物等,会出现不同结果现象。犹如身临其境,弥补实验课不足,教学效果好。

②有机物的性质、制备与基本操作实验模块。包括:熔点的测定及温度计的矫正;蒸馏和沸点的测定;水蒸气蒸馏;减压蒸馏;葡萄糖溶液旋光度的测定;烃与卤代烃的性质;醇、酚、醛、酮的性质;羧酸极其衍生物、取代羧酸的性质;含氮化合物和糖类化合物;乙酸乙酯的制备;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制备与纯化;肉桂酸的制备;乙酰苯胺的制备;对氨基苯甲酸乙酯(苯佐卡因)的制备;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实验教学是从理论到实践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它不是理论知识的简单验证,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经典的理论与验证基本技能训练实验,对学生有基础和能力解决的问题,采用启发式、提问式。对学生难于理解和容易出现的问题采取讲授法,主要教学目标是双基培养,故主要采取教授法、演示法,并要求学生反复进行操作,达到规范操作、运用灵活的程度。

③有机化学实验设计与考核模块。考核可选下列内容:证明水杨酸结构中有醛基和酚羟基;证明水杨酸结构中有羧基和酚羟基;证明乳酸是α-羟基丙酸;证明乙酰乙酸乙酯中的互变异构现象;证明葡萄糖含有多个相邻的羟基、游离的醛基含量极少。

有机化学实验考核的目的是检测并巩固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实验设计及相关实验的操作,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所列试验项目中,每个学生根据本人的兴趣选择其中一项,选择同一题目的为一组。设计方案内容包括实验原理、仪器和试剂、实验步骤。经老师审阅修改的实验方案,由学生完成一切步骤,包括试剂配制和样品预处理,并要准确记录。不要求实验结果的一致,重在研究过程,实验完成后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评审。

4 提高高职医疗卫生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

4.1 引导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加强有机化学与医学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高职医疗卫生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他们毕业后从事医务工作,有机化学是公共基础课,对他们用处不大。另外学生以前接触了无机化学,例如酸、碱、盐、氧化物等多数见过,比较直观,而有机物结构复杂抽象,开始学习没有形成体系,觉得难学后来甚至放弃学有机化学。21世纪所需要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懂得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是懂得医疗保健、延年益寿的高素质、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近年来,高职院校医学类毕业生及本科、研究生人数在剧增,高职院校医学类毕业生在县、市级医院就业受到很大冲击,只能到村、乡、镇卫生所工作。而村、乡、镇卫生所的医疗条件不齐全,附近乡民医疗卫生知识缺少,偶然突况多,医务工作很复杂。要求医务工作者不仅要会治病救人,又要组织卫生科技宣传活动,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药物结构、性质、来源、药效及副作用知识,像遗传科学及氨基酸、蛋白粉等保健药物的知识更应具备,这些都是有机化合物知识。

4.2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灵活运用“提问-答疑”互动教学方法,营造和谐课堂气氛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还要真正解放学生,不用考试、作业等条条框框压迫学生。学生大胆思考,才能提出和教师不同见解,这才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学生为中心”。教学改变满堂灌的方法,教学过程要善于向学生随时提问,同时鼓励学生向老师质疑,教师更要恰当解释疑问,使授课成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又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过程。例如:学习单糖的性质时,提问学生单糖的结构怎样?醛基、酮基、邻羟基各有什么性质?然后一起归纳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单糖性质。提问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把过去所学知识与现在要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活跃了课堂气氛,是学生对老师的讲授引起共鸣并达到同步思维。

参考文献:

[1]魏俊杰,刘晓冬.关于21世纪医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体系的认识与实践[J].大学化学,2004,(2).

篇9

【关键词】 医院内部 审计 对策

1. 医院内部审计概述

所谓内部审计,是指为对本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核及评价,而在单位内部建立起的独立的评价和考核活动。与外部审计相比较,内部审计有其独有特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医院的内部审计是指医院的审计部门从内部出发对医院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以及盈利性进行考察评价的活动。

医院内部审计作为内部考评机构,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要监督评价医院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合法合规,对违规行为及时有效纠正,促使其合法合规;另一方面又要对上级领导负责,促进医院管理向科学化、正规化转变,以提高医院整体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医院内部审计对于加强医院控制管理具有重要地位,加强内部审计有利于医院完善内部管理,提高医院财务工作的透明度。近年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院经营体制逐渐向市场化迈进,医院内部审计要适应适应形势发展,必须积极主动参与医院各项经济活动,对于医院各项经济活动要认真地监督、评价、考核,对不合理现象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充分发挥医院内部审计在管理控制方面的作用。

2. 我国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能

医院内部审计既要对单位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控制,又要对上层管理者负责,保证医院正常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并提高经济效益。展开来讲,医院内部审计具有以下职能:

2.1监督控制职能

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对被审计部门进行监督控制,以实现对单位资产完整性的保护,并对单位日常经营活动效益进行监督,考核医院的制度决策的落实情况。比如内部审计部门要对医院管理层遵循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评价,内部审计人员要对医院财务收支情况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考核。并监督检查医院的相关支出是否符合医院财务制度规定的范围,医院的药物采购、医疗收费等情况是否符合医疗卫生部门的审核批准。及时检查医院相关制度和会议精神的落实情况,并对落实效果进行评估。

2.2全面检查医院财务及相关业务信息

内部审计部门要对医院的各项财务活动逐层逐项确认,必要时对个别项目单独确认,以保证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医院支出合理合规。要检查医院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考核专项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合规,有没有超出规定范围,对监督检查情况及时提交报告,督促财务及相关业务部门整改提高。

2.3评价医院经济活动的效益

对于被审计部门的经济业务,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尤其要注重考核其效益,分析评价医院的投入产出比以及达到的效果,并对各业务部门在经营活动中是否完善保护单位的资产一项进行评估,提出审核意见。

2.4评估医院经营业务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制度规定

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及时、清楚地了解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评估其是否符合国家医疗卫生法律规定,是否符合医院中长期规划目标。

3. 我国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

3.1内部审计意识淡薄,对内部审计工作缺乏重视

较多医院缺失内部审计理念,缺乏对内部审计制度的重视,对内部审计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将内部审计制度仅仅当做纸面上的文件,应付了事走过场,缺乏实效,使本应发挥的效用没能及时有效的发挥。对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建设,缺乏主观能动性,忽视执行效果。

3.2内部审计制度执行有偏差或不力

在一些医院内部审计过程中,仅仅限定在对财务会计和内部牵制方面的内部审计,缺乏对单位整体风险的管理,忽视了对单位其他过程环节的审计监督。退一步而言,即便是在医院财务会计方面的审计上,由于单位性质及管理模式的不同,以及管理层在风险控制方面理解的差异性,导致单位在内部审计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表现在组织结构、采购与付款、货币资金、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内部审计制度效率,使执行效果大打折扣,不能有效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职能。

3.3缺少完善的激励奖惩机制

目前,部分医院中存在着会计、审计岗位权责利不明确的现象,缺乏科学、合理、完善的激励奖惩机制,这不利于医院财务、审计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医院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对内部审计工作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

4. 强化我国医院内部审计的对策

4.1增强医院内部审计意识

医院管理层对于单位的内部审计建设和执行负有主要责任,管理层应当明确第一责任人角色,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在医院管理运行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去强化单位内部审计体系建设。管理当局应当明确本单位的发展目标,并按照高效科学的要求,合理设置审计岗位和人员,发挥内部审计的管理作用。并明确工作流程和规则,将内审制度传达到全体人员,使全体人员都成为单位内部审计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同时要转变对内部审计的片面理解,并努力创建良好的内审氛围。这些都需要单位管理层强化自身对内部审计的重视,进而引领员工学习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4.2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水准

医院的内部审计人员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依据会计法规和制度对会计事项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判断。另外,医院内部审计人员人员要熟悉单位业务,及时发现并纠正医院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不合理现象。

4.3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完善各部门职能分配

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使各个部门都成为内部审计的参与者和监督者,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依据制度严格审核各项经济活动,并对违规现象及时总结。要明确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职责权限,赋予相应的权利,将成本控制与部门个人考核相结合,督促其切实履行好职责。

4.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以及职业责任的总称,属于自律范畴。医院可以通过加大培训力度,使内部审计人员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国家相关政策和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律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审计水平,以正确行使职权。另外加强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单位要积极营造良好职业氛围,倡导职业道德,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典范;完善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标准,切实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建立监督机制,加强约束;并建立激励机制,促使员工遵守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 乔莉.论医院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1(05).

[2] 甘培燕.当前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10(14).

篇10

对于就业质量内容的研究,国内多数学者是在微观层面上开展研究,注重毕业生的个人感受。张桂宁[2]认为就业质量包括了一切与就业者个人工作状况相关的要素,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8个方面:工作性质、工作条件、工作安全、尊严、福利、培训可能性、平等参与、晋升机会等;李军峰[3]指出就业质量的内涵分为工作性质、工作条件、稳定与安全、个人尊重、健康与福利、社会保障、职业发展、劳资关系、机会平等9个层次;陈韶[4]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毕业生最需要考虑的指标选择中,从多到少依次是发展空间、薪酬水平、专业对口、事业成就感、行业、职业升迁、工作氛围、个人幸福感等。

2高职高专中医药类毕业生就业特征

与高职高专其它专业相比,中医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如下特征:一是执业资格转入制度,要从事相关工作必须要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二是就业质量显现的时间滞后性较其它专业要长;三是肩负着中医药文化传承的使命,只有具备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才能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

3构建高职高专中医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3.1就业率

就业率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需求越大则毕业生可选择的就业机会就越多。从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可知,需求越大、供给越少,则价格越高,同样的对于毕业生的需求也是如此,就业机会越多则毕业生可获得的报酬或收入就越高。

3.2就业对口率

高职高专中医药类专业培养的是面向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企业等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专业性较强,只有提高就业对口率,才能更大程度上发挥中医药类毕业生的专长,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3.3薪酬福利

薪酬福利包括工资收入、企业基本福利和企业补充福利三个部分。其中工资收入和企业基本福利是维持员工生活和改善生活状况的基本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

3.4职业发展前景

职业发展前景包含行业发展趋势和晋升机会两个方面。中医药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医药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为中医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其次,晋升机会也是分析职业发展前景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单位能否为毕业生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和机会,一个科学合理的晋升机制来实现自我价值是高就业质量的体现。

3.5执业资格证

中医药行业实行执业资格转入制度,因此,执业资格证的获取情况与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密切相关。

3.6满意度

满意度包括个人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三个方面。在三个方面中个人满意度是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最重要指标,是毕业生对就业质量的主观感受,与个人定位及职业生涯规划息息相关。广义上来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表明毕业生的工作效率较高,但是用人单位满意度和毕业生满意度之间往往存在着对立性,真正的高质量就业应该要实现个人与就业单位的双赢。某一就业岗位或职业能得到更高的社会认可和更多人的尊重,本身就体现着较高的就业质量。

3.7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包括工作稳定性、工作强度、人际关系、硬件条件等方面。员工置身于一定的工作环境中,其行为必然受到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工作氛围能使员工积极投入工作,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同时,工作环境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毕业生对就业质量的主观判断。

3.8区域中医药文化

文化是指组织成员所持有的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内会形成一个主流文化和无数的亚文化,中医药文化在该区域文化中所处的地位与中医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密切相关。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