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物流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物流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物流的发展

篇1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三农”政策持续实施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获得较大提高。但是由于农村市场的地域性较为明显,通过传统的集中地域市场形式来推动农村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存在一定困难,因此电商物流这种打破地域限制的经济形式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所以对农村电商物流发展障碍及对策的分析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电商物流在农村地区的发展障碍

(一)物流运力不足

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快捷性、运行费用低的特点。农村电商及物流市场在发展期间,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如市场分布分散,各收货点较远,交通也不通畅,导致快递员在配送期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配送费用。同时,在进行物流活动期间所形成的成本费用高于利润,导致很多快递公司不愿在农村地区对物流订单进行派送,从而制约了电商在农村市场的有利发展[1]。如:淘宝网很多商家,一般对偏远地区实现不包邮以及不送货。

(二)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

1.由于农村的信息系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较大缺陷,导致物流相关信息在农村不能进行及时传递;

2.物流公司与电商企业没能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进而制约了电商在农村市场中的发展和建设;

3.我国农村很多地区都没有实现互联网的全面覆盖,网络信号不稳定,导致电商在配送期间,不能对农村地区的相关物流信息进行有效监管,从而给电商企业造成更多的额外成本;

4.对于消费者来说,不稳定的网络信导致不能对物流相关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减少了信息化带给人们的发展福利;

5.网站的不完善也影响了农村电商的有效发展,农村建立的网站虽然比较多,但电商及物流网站及相关信息却比较少。

(三)技术落后

我国农村地区在交通、仓储等方面,与城市化相比较差。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没能跟上城市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阻碍了农村电商及物流行业的发展步伐。同时,农村地区没有先进的冷藏技术,食品以及蔬菜在运输期间无法保证新鲜性[2]。所以,落后的物流技术制约了电商物流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四)消费者自身的限制

农村消费者的基本素质参差不齐,他们对新消费形式以及科技知识的感知能力都比较弱,尤其是对互联网信息的获取能力较弱。尽管有些农户建立了稳定网络,但也不能为物流运行提供进度保障。在某些信号接收不畅通的农村地区,农村客户不能及时接收相关物流信息,造成物流收货效率较低,同时,由于农村客户在较忙的季节经常不在家,导致快递件无法被签收,影响了物流的运行效率。

二、电商物流在农村发展中的对策研究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村现代化的物流技术水平,要增强加对农村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农村主要是田间、土地,导致农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较落后,对实现电商物流形式来说,具有较大的制约性。所以,要实现农村电商物流的不断发展,需要加强农村地区与企业、政府之间的积极合作,让政府与企业帮助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修缮,保证物流在实施期间的畅通性,从而节约更多的人力成本和交通费用。

(二)建立健全物流信息化平台

为了保障信息在交流期间的便捷性及网络化的发展形式,农村地区不仅要完善道路基础设施,还要创建现代化的物流信息化平台[3]。如:当地政府要普及农村移动网络,修建网络信号站,保证物流信息在查询期间的方便性。在这种网络设施形式基础上,还要加强物流公司与通讯公司之间的配合,如果出现信号不稳定等现象,要以短信的形式向消费者进行信息传达。同时,利用农村经纪人的商务模式,在某个区域发展中,商务经纪人根据物流信息进行汇报、传递,并实现信息在传达过程中的及时性。这样不仅保障了物流配送期间的效率,而且保证了农村电商物流的建设与发展。

(三)构建F20模式

F20(Focus to online)模式,即:主要将相关产品放在电视媒体上进行宣传、扩散,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良好购买倾向的电商发展模式。电商通过电视媒体的传播使产品在社会形成大众效应,进而转化成实际订单。这种模式在农村发展中实现了较大的效益创造,如《舌尖上的中国》栏目,给电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人们不仅增加了对农村食材的购买,而且也为F20模式的实施创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4]。

(四)形成物流组织共同配送形模式

实现物流组织共同配送模式,需要在各乡镇建立配送点。由于农村的居住地比较分散,客户有业务需求时,每个物流公司都要进行上门服务,这样的方式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同时也使物流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所以,物流公司需要打造农村区域的共同配送模式,通过在各个乡镇中建立配送点,让工作人员统一对物流订单进行发放,实现集体配送。这种模式的落实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物流的运行效率。

(五)与农村邮政机构的合作共赢

中国邮政的配送范围比较广,在各个地区都有基站。但由于其配送成本较高、速度较慢,导致消费者一般使用其他快递进行网构。农村区域的客户使用邮政比较多,邮政不仅具有快递业务,而且还能进行邮政业务办理。邮政员在农村各地区都有良好的业务往来。邮政与农村物流进行积极有效的配合,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物流资金、提高物流的运行效率,而且为高效合理物流配送模式的创建打下了良好基础。

篇2

关键词:C2C 流通模式 农村物流 发展路径

目前农产品物流呈“橄榄型”供应链经济特征,农民获得收益微薄,城市居民购买农产品支付成本较高,绝大多数收益损失在流通环节(彭楠,2002)。2011年6月,提出要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发展,通过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推动农产品流通,降低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物流成本。厉以宁曾指出:我国现阶段一定要建立物流概念,发展农产品物流业,而且一定要发展第三方物流,发展优势农业。随着物流理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将物流活动等外包出去,集中发展核心竞争力,这为物流外包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电子商务平台产生,这也推动了物流外包和3PL。因此,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对物流外包和3PL的发展非常重要。Jay Joong-Kun Cho通过调查研究,对比电子商务与传统市场下物流外包与物流能力关系,发现具有再强的物流能力也需要第三方物流其他功能的协助。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研究结合电子商务的农村物流发展策略显得尤为适应形势。本文运用电子商务C2C流通模式,构建农村物流发展路径。

农村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物流配送渠道狭窄,物流配送企业单一。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农村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一般比较落后,有的村落地处偏僻,不易到达,导致农村物流的配送渠道相对于城市地区有很大的不足,物流配送企业也较为单一。本应是农村物流在配送方面中坚力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除中国邮政及其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能够满足农村物流的基本要求之外,其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基本上没有涉及农村物流的相关业务。原因有二,一是农村物流往往以农民家庭为单位,物流配送较为分散;二是目前农村物流数量较小,令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本没有利润空间。

农村城市化进度相对缓慢,信息化程度低。由于农村网络覆盖率较低,通信以及网络资费相对城市较高,农民受教育程度较城镇居民还有较大的差距,导致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信息化程度低。农户不能在第一时间将农资需求、农产品收获等信息及时,并且也不能掌握不同地区市场对个别农产品的特殊需求,这样就使得农户一方面对农资的需求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往往依靠当地农资销售企业来完成农资的采购,且依赖程度较大;另一方面对所生产的农产品的销售也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农产品不能在第一时间出售给最佳购买者,导致一部分农产品(如蔬菜、水果等)因腐烂等原因而造成浪费,并往往采用个人零售、低价出售给农产品企业等方式,没有使农产品收益最大化,这在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基于C2C流通模式的农村物流发展路径分析

相对于发达国家农村的农场式集中管理,我国农村采用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就使得我国农村农作物的种植规模比较分散,种类较多,对于农资的需求以及农作物的收获时间也各不相同,而这种零散且分散的种植方式,正契合了C2C流通模式的基本要求。C2C(Consumer to Consumer)流通模式是消费者之间在网上彼此进行的小额交易活动,实际上是在网上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个人对个人”的交易平台,给交易的双方提供一个交易场所,使每个人都有参与电子商务的机会。在C2C流通模式中,消费者只需要上网就可以找到买家和卖家,自己掌握交易的整个过程,从而改变了传统的需要第三方介入才能完成交易的状况,其最为典型的代表形式就是网上拍卖(钟强等,2006)。将C2C流通模式运用于农村物流发展之中,具体来说就是以农产品、农资电子交易开放平台为基础,以农户(农产品生产者)为核心,使其一方面作为农资的购买者,可以到互联网上通过对比不同农资经销商在农资电子交易开放平台的产品信息和价格,以及通过与农资经销商的在线交流,购买到价格实惠、质量上成的农资,另一方面作为农产品的销售者在农产品电子交易开放平台自己生产的农产品的销售信息,并通过网上拍卖的方式寻找到出价最优的购买者,以取得最佳收益并避免农产品的积压,最终实现拉动农资销售业绩和带动农村范围内第三方物流业务同步发展的目标,具体的组织过程如图1所示。

随着农户与农资经销人、农产品需求者与农户之间在交易中良好买卖关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利于达到以下效果:第一,提高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通过网上的买卖关系,农户在购买农资时不仅可以选择价格低、质量好的农资,而且可以通过网上拍卖的形式找到最需要自己所出售农产品的买家,获得更高的利润,从而趋近于收益的最大化,起到了开源节流的作用,这样就能够调动农户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农业产量。第二,调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热情,促进农村物流配送的发展和完善。由于C2C流通模式在达成买卖关系之后往往采用第三方物流寄送方式,随着寄送数量的大幅增加,第三方物流企业必将看到在这一领域存在的巨大潜力,从而促使它们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物流配送,开拓农村物流市场,有效促进农村物流配送的发展和完善。第三,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随着网上交易的持续,农民使用互联网时间迅速增加,农民将意识到低文化水平难以适应网上交易要求,产品需要更加生动地简介、更加绚丽的广告效果才能吸引顾客的关注,这将敦促农民加强学习,提高文化水平。在农民使用网上交易的同时,难免会接触到一些流行事物,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C2C流通模式的实施策略

政府积极引导,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C2C流通模式在农村物流系统中的实施,必须具备三个必要的条件,即买卖双方、网上交易平台以及第三方物流,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就目前情况而言,农村物流系统在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只有政府在政策层面加以引导,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参与农村物流的企业和个人给予更多的支持和优惠政策,才能吸引物流企业、电商以及农产品的买卖双方参与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上官绪明,2012)。由于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具有公共品的特性,因此政府必须承担建设的责任。此外,政府对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给予支持和政策保障,引导企业和资金的投入。

涉农龙头企业勇于创新,利用和建设专业的开放交易平台。当前正是我国互联网电子商务C2C贸易的一个飞速发展时期,以淘宝网、京东商城、当当网等为代表电子商务贸易平台创造的巨额销售业绩让人们看到了C2C流通模式的巨大潜质。因此,农村物流 C2C流通模式的交易平台依托电子商务专业网站作为开放交易平台无疑是现今最好的选择。鼓励涉农龙头企业建设应借鉴专业电子商务平台的经验来支撑农产品和农资的交易,并通过实名认证、服务承诺认证等技术手段来保证交易的安全性以及公平性。信息交易平台可以充分为农户反馈市场需求信息,使农产品的生产能够与市场充分接轨,形成良性的蛛网效应。同时,良好稳定的农产品生产为涉农龙头企业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实现农户与涉农龙头企业共赢,形成农产品流通的根本。

建立二级物流外包,完善农村物流流通。C2C模式在交易达成之后一般采用将产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寄送方式,而目前许多全国范围内经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顺风快递、申通快递等)的业务范围往往仅涉及城区及其近郊,对于农村范围内的物流业务只有中国邮政,这样一来难以形成真正的物流网络,C2C流通模式的基础不完善,难以有效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因此需要更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开拓农村市场,这不仅能够使这些物流企业的业务类型和业务范围更加完善,同时有利于它们打造物流服务品牌。根据对目前农村物流流通模式的调研,采用全国范围内连锁经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城乡物流企业缔结外包关系,形成二级外包是解决C2C流通模式的有效途径。

相关执法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责任,保障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将农产品、农资的交易场所由真实交易场景转移到网络这种虚拟的环境之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通过相关执法部门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来规范市场运作,必要时还要对网上交易中出现的违法行为进行追究和处理。纵观电子商务在我国飞速发展的十几年,暴露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网上交易账户的安全问题,交易过程中的税收管制问题以及买卖双方的诚信问题等等。随着相关执法部门的介入,对交易过程及买卖双方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规范各方行为,同时积极推进互联网交易相关法律和规范的制定,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以上四个方面相互影响,环环相扣,构成了C2C流通模式在农村物流系统实施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有了政府层面的积极引导,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电商、物流企业才会热切响应、紧密配合来促进农村物流的发展;建立了完善的电子商务开放交易平台,农户、农产品需求者和农资零售商才能更方便的达成交易,实现共赢;共赢推动众多的交易订单,调动第三方物流企业拓展农村业务的积极性,更能坚定电商发展农产品、农资电子交易开放平台的决心;随着交易不断进行,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违法行为,这就需要相关执法部门积极介入;而执法部门监管的有效实施,不仅能够规范交易行为,惩治违法犯罪,而且可以稳定和增加税收,避免偷税漏税的发生,从而能够增加了政府收入,促进经济增长。上述四方面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目前农产品物流呈“橄榄型”供应链经济特征,农民获得收益微薄,城市居民购买农产品支付成本较高,绝大多数收益损失在流通环节(彭楠,2002)。2011年6月,提出要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发展,通过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推动农产品流通,降低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物流成本。厉以宁曾指出:我国现阶段一定要建立物流概念,发展农产品物流业,而且一定要发展第三方物流,发展优势农业。随着物流理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将物流活动等外包出去,集中发展核心竞争力,这为物流外包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电子商务平台产生,这也推动了物流外包和3PL。因此,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对物流外包和3PL的发展非常重要。Jay Joong-Kun Cho通过调查研究,对比电子商务与传统市场下物流外包与物流能力关系,发现具有再强的物流能力也需要第三方物流其他功能的协助。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研究结合电子商务的农村物流发展策略显得尤为适应形势。本文运用电子商务C2C流通模式,构建农村物流发展路径。

农村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物流配送渠道狭窄,物流配送企业单一。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农村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一般比较落后,有的村落地处偏僻,不易到达,导致农村物流的配送渠道相对于城市地区有很大的不足,物流配送企业也较为单一。本应是农村物流在配送方面中坚力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除中国邮政及其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能够满足农村物流的基本要求之外,其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基本上没有涉及农村物流的相关业务。原因有二,一是农村物流往往以农民家庭为单位,物流配送较为分散;二是目前农村物流数量较小,令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本没有利润空间。

农村城市化进度相对缓慢,信息化程度低。由于农村网络覆盖率较低,通信以及网络资费相对城市较高,农民受教育程度较城镇居民还有较大的差距,导致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信息化程度低。农户不能在第一时间将农资需求、农产品收获等信息及时,并且也不能掌握不同地区市场对个别农产品的特殊需求,这样就使得农户一方面对农资的需求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往往依靠当地农资销售企业来完成农资的采购,且依赖程度较大;另一方面对所生产的农产品的销售也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农产品不能在第一时间出售给最佳购买者,导致一部分农产品(如蔬菜、水果等)因腐烂等原因而造成浪费,并往往采用个人零售、低价出售给农产品企业等方式,没有使农产品收益最大化,这在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篇3

一直以来,内蒙古的农产品绝大多数是由产地以原始产品(采摘后的初级状态)的形式销售,而农产品附加值的真正实现是在非产地,所以内蒙古农产品鲜销的方式限制了农产品的增值。目前,内蒙古生鲜冷链薄弱的现状和数量型的农产品生产形成很大的矛盾。

一、内蒙古发展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公路运输在农产品物流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内蒙古现有国道16条,省道51条,公路通车里程58430公里。农村地区虽然实现了乡镇公路的普及,也兴建了乡村道路,仍有一部分行政村未能通车,道路等级低、路况差,大部分为砂石路面。铁路建设发展缓慢,农产品专用货场缺乏。目前,内蒙古已经形成了内通各个乡镇、外与全国各地相连的通信网络体系。但是,物流信息的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用于硬件建设、网络运行、信息采集分布的资金严重短缺,光纤线路未能通到大部分农村乡镇,电脑在农村的使用率很低。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为内蒙古农产品物流的主要据点,普遍存在产地市场不足、条件差、管理水平低、功能不健全、综合服务能力差等问题。

(二)农产品物流的技术落后。农产品具有生物属性,含水量高、保鲜期短、容易腐烂变质,会大大限制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农产品是自然的产物,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产品的自然属性对运输、包装、加工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内蒙古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内蒙古粮食运输仍然以包装运输为主,散粮运输的比重非常低。包装粮运输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低。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技术落后,物流效率低。运输方案的优化技术发展不快,在农产品运输过程中,运输无序化,对流、过远、迂回、重复运输、回程空载等不合理现象屡有发生。储藏保管、装卸搬运技术落后。内蒙古的专用仓库不足,通用的仓库比较多,特种仓库如低温库、冷藏库、立体仓库等严重短缺,导致简易仓库储藏和混藏、农民分散储藏、甚至露天堆放的问题相当突出。每年有数目不小的农产品露天存放,更谈不上使用现代化的仓储管理方式了。由于保管不当,许多农产品在农民手中浪费的程度远远大于其出售后直到消费者手中整个运输过程中所浪费的程度。在装卸搬运方面,机械化水平较低,叉车、托盘、货梯、升降平台、巷道堆垛起重机等装卸设备数量有限,大多数还靠手工操作。

(三)农产品物流的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目前内蒙古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大多数市场没有配备信息设备,致使市场信息情报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农业信息网络覆盖面不大,虽然已经有了相关的农业信息网,物流网,但针对细节的农产品的仓储和加工的网页还不完善。在信息市场中,一般性、普及性的信息供给比重大,而具有指导性、实用性的信息供给比重小,尤其缺少直接为农民服务的中介组织,不能为农民提供专业技术、信息咨询及生产经营的服务。

二、促进内蒙古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路是进行农产品物流的栽体。要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入,做到村村通公路。完善公路网络,提高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和能力。确保农产品的运输道路畅通无阻。加强农产品运输的工具及设备的开发和生产。为了推动内蒙古的农产品冷藏保鲜物流,降低储运环节的损耗率,必须扩大冷藏货运车辆的生产和运营,淘汰不符合公路及食品卫生标准的车辆。保障冷藏货物的质量。运用现在较先进的运输工具来满足各种农产品的运输需求。建立具有现代化仓储能力的仓库。要建立一些能够储存不同的农产品的现代化仓库,以适应不同特点的农产品的要求。

(二)提高农产品的物流技术水平。加快农产品物流标准化进程,在包装、运输和装卸等环节,推行和国际接轨的关于物流设施、物流工具的标准,以实现物流活动的合理化。要研究农产品的包装技术。包装是生产的终点、物流的起点,在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具有保护功能、定量功能、标识功能,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其使用价值,以防止农产品污染或腐烂变质,也便于在零售时提高工作效率。应改变过去那种散装、销售的经营方式,根据不同产品的特性,不断改进包装,实现农产品包装的标准化、美观化、系列化。另外,要研究农产品物流的冷冻保鲜技术,确保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腐烂、不浪费。

(三)提高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大对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力度,健全网络系统,以确保准确及时地提供农产品的各种信息。加快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建设。面对全国逐步开放的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格局,需要有科学准确的市场信息作为指导,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强化规范协调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做好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采集和工作,建立农业生产科技和新产品开发信息的普及、指导、规划、组织一条龙的信息交流和服务体系。

篇4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产品;绿色物流

中图分类号:F3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8-0115-02

二十世纪末以来,有很多国家提出并且同时了响应了联合国倡议,宣传环境保护问题,对于环境影响非常大,自然资源保护”绿色革命”也逐步兴起,在生产以及流通消费方面并逐渐成为世界趋势。现代物流成为商品贸易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有很多方面的问题,高效节能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提出绿色物流对于企业是非常关键也是非常重要的。食品农产品绿色物流不仅是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关系到人体健康食品的更重要的问题。

1 黑龙江省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的意义

1.1 降低成本

提高物流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的物流的效率,从而能够压缩成本。绿色物流的本质属性――最有效地利用资源。面对日益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利润空间较小,循环物流是通过资源回收公司,能够达到节省原材料成本的目的,从而能够减少社会消费;通过对物流过程的合理安排,实施先进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可以减少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竞争力。绿色管理战略的实施,黑龙江省绿色物流体系方面的建设,能够提高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的物流效率,及与其他相关供应链的联系,对整个供应链物流优化都是非常关键的,组织角度来看,绿色物流主要是通过不断循环系统建立整个社会经济对于包括绿色、绿色制造、绿色营销以及绿色消费供应在内的循环系统,对整个经济的发展都是非常关键,黑龙江省农业企业需要不断的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达到节约物流成本提高整体效率的目的。

1.2 简化物流环节,提高效率

简化物流环节,从生产上缩短消费者的农产品,使其资本货物流环节所耗时间缩短,这不仅有利于资金的回报,同时也降低了农产品的运输风险在,提高黑龙江省绿色物流配送的效率,并合理计划安排,选择最佳方式,直接提高汽车的装载率,降低运输次数,使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环节能够简化。

1.3 提升企业形象

绿色物流的实施将在短期内增加成本,但从发展的角度看,由于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的发展从农产品的种植到最终消费的整个过程进行环境因素方面的分析,能够赢得消费者信任,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声誉,增加品牌价值及延长寿命,从而提高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竞争力,由于正确使用逆向物流正确的使用,从而可以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2 黑龙江省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不对称

由于目前黑龙江省农产品自我成长以及自然环境条件不到位,农产品在营养丰富、质地、味道和其它质量特性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所以只有卖方知道农产品的质量情况下,买方只能通过产品品牌、卖家信誉现场检测分析产品质量,因此产品质量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的必要的。黑龙江省主要通道,农产品流通以及农产品批发的自由市场,农产品市场品牌、意识较低,值得信赖品牌不多;用小资本卖家的高流动性和企业难以建立一个可靠的品牌质量,难以在消费者心目中有非常好的信誉;质量检测技术领域,政府配套设置还是非常落后;在绿色产品认证制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从而使绿色农产品质量下降,生产者消费者之间信息也会不对称,在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消费者误认为市场价格反映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平均质量,LE市场“逆向选择发生”,绿色农产品质量差对于农产品带动市场是非常不利的,绿色农产品质量是很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2.2 技术落后

农产品绿色物流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没有绿色物流技术方面的支援,黑龙江省绿色物流技术与国外差距不少,主要表现在交通运输方面。黑龙江省农产品使用开放卡车运输,或者封闭货车,并配有机械制冷保温箱冷藏车,缺乏对农产品有效保护,损失率非常高;农民在一定的程度上节省成本都是通过使用报废车辆,在汽车排放及对环境汽车噪声污染情况更严重。物流技术落后。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仍以常温物流或物流形成非常关键的形式,新鲜冷藏设备及技术缺乏,在物流发展过程中,使腐烂的绿色农产品的,质量下降。以2013为例,黑龙江省有总值高于640万美元的腐烂食物交付。由于利益驱动,农产品经销商为避免腐烂,延长其有效性,在物流链中超剂量使用防腐剂,一般都有毒防腐剂使用。机械化水平也不高。如在黑龙江省过于依靠手工操作,速度非常缓慢,如果接触产品次数很多,损耗不低。包装可重用情况不容乐观,生物降解及绿色物流的要求之间差距很大。先进物流技术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自动化情况不好,农产品物流规划不到位。物流规划车辆增加运输数量以及分布不合理,交通堵塞现象严重,也使物流效率低,并使环境污染加剧。

2.3 信息化程度低

第一,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较落后。缺乏一定的适用性,适用于农产品物流专业软件不多。不能和农产品物流企业客户信息系统兼容。导致应多边共赢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妨碍农产品物流发展。信息系统非常弱。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只包括一些基本的模块,不能在优化过程以及运行中发挥作用。然后,在物流企业信息意识的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既懂信息技术又了解物流的人才缺乏。配备非常有限信息设备,健全信息网络尚未形成。由于黑龙江省的闭塞和有效信息缺乏,农民不能根据市场信息来安排生产以及储存,增产不增收现象是非常常见的,销售存在很多困难,逆向物流建设不到位,形成农产品成本环境污染,黑龙江省农产品生产者自身素质普遍较低,对农产品流通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导致生产和物流环节都存在诸多问题。

3 黑龙江省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的策略

3.1 加强对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控制

在统一标准体系下进行分析,黑龙江省加强硬件软件市场建设非常关键的,具有食品卫生质量保证,美化环境功能完善销售网络。与标准以及环境保护要求都是非常符合的,按照黑龙江省统一的标准进行分析和加工,实现物流设施现代化。在黑龙江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特别是肉类批发市场或大型零售商店的储存设施建设不是非常的完善。现代技术的应用,不断的加大质量管理,从而能够提升黑龙江省食品采购制度坚强性,不符合要求就不能销售。大型农产品批发及零售市场要配备简单的有害残留物检测设备,检测是根据进行有关标准及技术规范,有害物质形成超过食品市场。保证无公害食品安全,完善绿色食品,完善销售方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完善的销售新鲜食品。建立农产品大型批发市场,鼓励销售包装食品,精制食品。

3.2 加强对技术方面的提升

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工艺相对复杂,未经加工的农产品不适应长距离流转,在农产品流通环节多,增值加工环节多,价值是随着提高加工环节逐渐增加。在黑龙江省的新鲜农产品,和水产品应采取冷冻处理,大量不符规格和质量参差不齐的农产品必须实现手动或机械分类处理,大量的水果和蔬菜需要分割,清洗,包装和加工销售。

因此,增强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良好的运输保护工作能延长农产品的储存时间,拓展农产品销售范围,农产品的最终价值将得到很大的改善。目前,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主要集中在初加工,规模小,水平低,能耗高,较低的发展阶段,未来应向深加工、精细的方向发展。

3.3 建立和完善技术保障体系

3.3.1 应用科学并且建立技术体系

加大畜禽病防治力度,技术研究以及应用开发产品保鲜加工强度都是非常必要的,特别要注重良种繁育,无公害栽培,标准化生产以及加工实施;主张以生态农业有机农业道路的建设;应用风险分析理论,对“好农业实践逐步实施”,“良好食品生产规范”以及“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伤害”。

3.3.2 卫生质量认证体系方面的加强,不断规范市场主体

通过分析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以及有机食品,争创绿色市场以及绿色通道,通过分析和建设绿色基地,达到绿色生产的目的,按照有关标准和科学的识别措施,并实行动态管理。

3.3.3 食品卫生质量检测体系的建立

大中型城市建立绿色产品的卫生质量以及多层次的市场检测站点监控中心的完善,发展成为卫生质量检测网络遍布,并建立完善有害物质残留超标食品的退出市场机构的机制,建立食品质量检测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倩.浅议农产品物流[J].中国改革论坛,2012,(4).

[2] 方昕.生鲜供应链现状与发展方向分析[J].商业经理人,2011,(5).

篇5

关键词: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一、物流业的重要意义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化是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城市化将原来的城市郊区农村逐渐融入城市圈内,使城乡结合部的区域越来越大,人口不断增加,由此对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改革与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城市化需要高素质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人才。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是奠定城乡物流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基础。在努力缩小现有城乡差距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壁垒,彻底取消当前一切导致二元结构产生的各项制度规定,如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等。提升城乡资源的共享程度,,提高城乡经济、人口、空间、生活和生态的融合度,积极引导城市的技术、资金、人才及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扩散,同时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确保乡乡、村村通公路 ,促进农村信息化平台的形成和网络拓展,不断加大财政支农、金融支农的力度,从而奠定城乡物流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基础。农村物流发展同样也需拥有坚实的人才、信息、基础设施、金融体系等支撑。

二、统一城乡物流发展规划

发挥城市物流对农村物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应将农村物流视为我国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把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纳入物流业发展整体系统中,从宏观性、战略性和全局性高度,制定出统一的城乡物流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全国物流系统。当前着重要统一规划干线、城市道路、乡镇公路等网络,尽快形成有效联结城市与农村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城乡空间形态上的一体化。同时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促进城乡物流之间的合理分工,依托城市商贸市场和农村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构建农村物流集散网络和城市物流配送网络,有效发挥城市物流对农村物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城市流通网络及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向农村延伸。在此过程中要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功能,实现政府的有效干预。目前在国家层面已建立了由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来综合协调全国物流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地方也应加紧落实类似的跨部门协调制度,根据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与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等方面,稳步推进城乡物流的一体化。

三、加大对农村物流发展的财政与金融支持力度

在财政上,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物流发展的财政投资力度,将其作为城市反哺农村的一个具体措施。建议在地方与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拨付款中,设立一个农村物流发展专项基金,对农村物流的发展给予特别的支持。对于从事农村物流服务的企业,要通过税收减免或优惠等手段,实施一定政策倾斜,以改变其在市场竞争中可能面临的不利状况。对于城市物流企业在农村物流急需设施和关键技术改造方面的资金投入,财政部门应给予适当的贴息扶持或资金上的财政担保。在金融方面,要明确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村信用社四大国有银行对农村物流的金融支持。适度拓宽农村政策性信贷资金的运用范围,加大对农村物流的支持力度。改革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品种,增加支持农村物流发展的大额中长期贷款。对于邮政储蓄银行,国家应研究制定邮政储蓄资金有偿回流农村的机制,并引导其积极支持农村物流。国家还要提供必要的资金投入和优惠政策,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设立相应的险种,开展农村物流保险业务,对农村物流中的运输、仓储、配送等风险进行承保,并扩大农村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结合各地区的具体实际,对农村物流系统中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推行政策性保险。

四、内部发展与外部引进并举,培育农村物流有效经营主体

一方面,改革以小农为本位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内部培育新型农村物流主体。鼓励农村个体企业、民营企业进入物流市场,开展物流业扶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的大批发商、仓储经营户、运销经纪人等改造,提升为物流公司扶持。改造传统的农村流通组织,鼓励商贸系统、粮食系统、供销社系统、邮政系统成立农村物流公司,使之成为能适应当前农村物流发展需要的有效经营主体。另一方面要在城市培育更多面向农村的物流企业。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通过政策支持和优惠等多种方式,鼓励现有城市商贸企业物流企业,农业生产物资和日用工业品生产经营企业深入农村开展现代物流与配送业务。在目前连锁经营向农村发展和延伸的基础上,城市物流企业要提供大范围、深层次的服务,要将服务网络从城市延伸到县域重点镇村,建立城乡一体化的配送网络。在条件成熟区,还可以推动城市物流配送企业与农村物流企业的联合、联盟甚或兼并、股权交易组成城乡联合、优势互补的物流企业集团。

五、积极探索农村物流与城市物流对接的新模式

注重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有机衔接,发展创新对接模式,保证整个物流体系和各环节的顺畅。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积极探索城乡物流对接的:农户+合作组织+城市零售终端;农户+合作组织+公司+城市零售终端;城市农资工艺品生产企业+城乡配送中心+农村零售终端;城乡配送中心+乡村超市+城市生鲜便利店等模式。在具体运作中,可以借鉴物流联盟或供应链动态联盟等新型物流组织形式,培养联盟或供应链核心企业,通过纵向约束手段,密切各环节主体之间的协作,统筹安排好工艺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物流。实现城乡物流的无缝链接。

参考文献:

篇6

近年来,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扩大农村需求等各项政策的拉动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方的重视,长期困扰农民的买难卖难问题得到了较大程度缓解,传统农业借助电子商务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农村居民消费的多样性、便利性和安全性不断提升,但在发展过程中问题依然十分严峻,物流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的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不健全、布局不合理、资源不集约、基础设施不协调、功能不完善,导致农村物流效率低下、运行成本较高,以及农村地区对于电子商务运行模式的不了解,已成为制约农村物流健康发展的短板和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薄弱环节。

二、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问题

(一)物流节点设置不合理,运行效率低下

目前我国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包括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三个层级,是农村地区重要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但是目前的规模还没有形成,大多数的层级设置形同虚设或根本没有设置,在基建的不合理状态下,物流配送网络覆盖面过小,物流配送运输环节运营显得十分困难,便遏制了电子商务物流在农村地区的普适性,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提不上日程,因此农村人民对于电子商务物流的态度显得较为平淡。

(二)物流模式缺乏实用性,运行成本较高

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看,农村地区存在着普遍的问题,就是农村人口居住的较为分散,并且货物运输量较少,运输起来既消耗时间又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这就导致了农村地区的物流很难形成规模效益,甚至可能是亏损运行,如果要把货物运输出去,在这样分散的农村环境来说,也十分困难,在原来的运作模式下,十分不适应农村地区的实际现状,成为限制农村地区物流的最重要原因,所以农村地区拓展电子商务物流的业务进程较为缓慢,很多人这个行业还是处于观望状态。

(三)信息平台建设不合理,信息交流受限

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的模式下发展起来的新兴商务贸易模式,那么这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可行性的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来支撑整个行业包括物流业的发展和运行,但是目前针对电子商务物流搭建起来的都是适应于城市的发展的信息体系,对于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还处于一个低级阶段,这个课题如果不加以攻破,电子商务物流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三、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物流的体系构建对策

(一)加快农村地区物流枢纽建设

通过改善城乡末端配送设施条件,加快形成农村地区的物流枢纽建设,完善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建设,让农村产品走得出去,大幅提升农村物流水平,同时推进邮政、供销、交通等部门和快递企业与农村物流服务资源的共享,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城乡电子商务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议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将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按照县乡村三级网络构架,加大对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

(二)创新农村地区物流发展模式

近年来,农村电商不断发展,农村电商物流也在不断进行探索,以寻找合适发展的道路。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以及自建+第三方物流等模式不断涌现。给农产品电商物流今后多样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基础。针对农产品电商物流的特征,可以适当的引进自营物流+消费自提/自营配送模式,物流外包-自建渠道-渠道外包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等新型的物流模式来支撑农村地区的发展,把城区资源带进农村,也使得农村的农产品、人才以及市场信息走进了城区,从而形成城乡互促、和谐发展的局面。

(三)建设农村属性物流信息平台

篇7

【关键词】城乡统筹 农村物流 运作模式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如美国、日本、欧洲,并没有将“农业物流”与“工业物流”分开来研究,物流概念是从配送深化而来。1915年美国经济学家shaw.A.w开始注意到物流在销售过程中的重要性,1960年,美国物流管理协议会提出:“物流就是把产成品从生产的终点有效地移动到消费者手里的全过程的活动,1965年,日木通产省委托日本财团法人机械振兴协会对物流现状进行了调查,最后给出物流的定义是:“物流就是把制品从生产者手里,物理性地移动到最终需要者手里所必要的诸种活动,包括包装、装卸、运输、通讯等诸种活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动态联盟理论的兴起,一些学者对这一理论在农村物流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如对美国和英国的粮食分销系统的集中模式、水果和蔬菜供应链管理、美国新鲜蕃茄冬季市场一体化行为、新鲜水果和蔬菜销售体系的体制等展开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80年代初,我国从日本直接引入“物流”这一概念至今。我国六部委(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民航总局)于2001年3月在《加快物流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对现代物流的定义是:“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

我国学者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物流规划技术、供应链理论、物流组织模式等物流理论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其中,在物流模式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三方物流、自营物流和物流联盟。

二、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第三方物流市场不完善。

河北省农村物流市场特别是第三方物流市场还很不完善。从河北省农村物流的物流需求市场来看,企业对自营物流的满意程度远远高于对第三方物流的满意程度,仍有很多企业在实行看似科学,实则低效的产、供、销一体化运作模式,大都有自己的运输、仓储工具和设施,实行包装、储存、卸运一条龙的物流模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几乎所有物流活动都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从物流供给市场来看,河北省农村物流的物流供给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供给企业物流服务供给能力小于物流需求规模,能力分散,规模及服务水平都较低,工农业产品运输仍然存在许多私营车进行物流运输,未形成大流通格局。从市场合作来看,物流企业和分散的运输业主与物流需求企业的合作是松散的,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

(二)交通运输基础设薄弱,发展不合理。

河北省农村物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较少,发展水平较低。长期以来,河北省农村物流在交通枢纽、仓储设施、各种现代化物流中心等物流集散设施建设方面明显滞后,各种工商企业也未将内部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当成企业投资发展的重点。

(三)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低。

河北省农村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较低,物流作业效率不高。由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是标准不配套,导致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地衔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输工具的转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以及仓储设施的空间利用率,也延缓了物流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四)缺乏统一(统筹)规划。

物流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仓储、商贸流通等多个行业和部门,必须加以统筹协调考虑才能使物流资源配置趋于合理,使物流资源的效率到最优,因此,制定统一的物流业发展规划对于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河北省农村物流发展的建议

(一)统筹规划物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运输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水平和合理程度直接决定物流的运转速度和效率。河北省农村物流的交通基础设施存在着城乡分布和交通运输方式分工不合理的问题,应尽快形成配套的合理的运输网络,促进物流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制定经济与物流长期协调发展规划。

由于河北省农村物流经济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而物流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和保障作用,政府应充分考虑其经济与物流长期发展的协调性,并从整体上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培育第三物流市场,统筹城乡物流发展。

政府应鼓励从事运输、仓储、货运和批发配送等服务业务的企业根据自身业务优势,围绕市场需求,再横向和纵向上延伸物流服务,逐渐成为部分或全程物流服务的供应者;鼓励一些已经具备一定物流服务业务专长,组织基础较完善和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加速向物领域转变,并加强这些企业的战略性改组改造和联合,促使这些企业发展成为优势物流企业。

五、结束语

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的一场更深刻、更全面的改革,它将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探索新发展模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涉及内容广泛,给农村现代物流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城乡资金、物资、信息和人才流动的纽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发展农村现代物流,对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注:本文为2013年度河北省教育厅项目,《城乡统筹背景下河北省农村物流运作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Z133015)

参考文献:

[1]姜璞.关于农村发展现代物流的儿点思考[J].河南农业,2011,(1).

篇8

[关键词]:制约因素 金融支持 有效方法

农村物流泛指农户从物资采购到农产品形成,从农产品储藏、农产品流通加工到农产品销售的多种活动以及农村区域内农民生活用品的购买活动的集成。物流金融就是金融机构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种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农村物流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为农村物流产业提供融资、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是现代农村物流与资金流的有效融合。

1农村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

1.1农村物流建设基础设施落后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物流建设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公路运输工具、通讯网络等方面。许多农村地区的交通网络不发达,通讯网络也不完全,虽然农村基本上每家都有手机,但是电脑还没有被普及,而且基本上网络都没有信号,或者还没有宽带;快递也不能送货到上门,小村庄的快递要到镇上才能拿到,而且大多是邮政快递,快递种类和据点都太少,这些都严重抑制了我国农村物流建设的发展。

1.2金融抑制

金融抑制因素导致我国现行政策制度框架的设计安排与当前农村金融经济发展的实践有偏差,进而致使我国农村物流、农业资金投入、农村信贷与投资不足,金融抑制成为我国农村物流建设发展的瓶颈。我国农村的金融抑制主要表现在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不全、农村信用社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邮政储蓄抽走了大量农村资金、不规范的金融组织引发的局部金融风险、农村金融产品欠开发和运用、农村保险业无法满足现代农村物流建设的需要等。

2农村物流建设的金融支持

农村物流建设的金融支持是指在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和严格监管的前提下,金融机构结合现代农村物流建设的具体特征,保证金融机构最大利益,通过市场机制直接配置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现代农村物流建设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需求,实现金融业与农村物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和两者之间的协调互动。农村物流建设的金融支持主要表现在对现代农村物流建设的“信贷融资”,“支付结算”,“分散风险”这三个方面的支持。

2.1农村物流建设需要农村物流金融支持系统提供巨额资金

农村物流建设需要农村物流金融支持系统提供巨额资金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农村物流区域合作,它包括网络建设、信息系统建设、物流据点建设等,农村网络覆盖率低,限制了农民随时随地上网,并在网上获取海量信息;信息系统不完善导致农民获得的信息也是不完全不对等的,进而影响农民的决策;物流据点少,导致农民可供选择的物流产业少,处于不利的局面。这些都需要改进,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农村物流金融系统为农村物流建设提供资金是发展建设农村物流的推动力。

2.2农村物流金融支持系统为农村物流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现代的物流都是面向全球化、网络化,不受时空限制的物流活动,农村物流需要金融支持系统提供快速、便捷的结算支付功能,而且农村金融支持系统还可以发展多功能的农村物流金融业务,为农产品的销售以及农村物流建设融资等。

2.3农村物流建设需要农村物流金融支持系统分散巨大的风险

农户从物资采购到农产品形成,从农产品储藏、农产品流通加工到农产品销售的多种活动以及农村区域内农民生活用品的购买活动的过程中蕴含的风险除了自然风险外,还有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风险、农产品质量和供应延误风险、储运公司储藏和运输风险、借贷租赁风险等等,这些都需要强有力的农村物流金融支持系统提供担保和支持,分散减少农村物流的风险。

3利用金融支持更好地发展农村物流的方法

金融能积极的作用于农村物流建设,因为一切的进步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农村物流金融支持是解决现代农村物流建设瓶颈的关键,农村物流建设也能够促进农村物流金融支持体系机构的变革,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的,利用农村金融支持体系的改革可以有效的建设农村物流。

3.1融通仓与保兑仓

融通仓模式是一种物流与金融的集成式创新服务,是一种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综合管理的创新,包括的内容有物流服务、金融服务、中介服务以及服务之间的组合和互动。保兑仓是指供货商、进货商和银行三方互相合作,以银行信用为载体,以银行承兑汇票为结算方式,即银行开出以进货商为付款,供货商为授权人的银行承兑汇票,物流与资金流相结合的中间业务品种。作为贸易的第三方,银行可以为交易融资、提供保障、执行监督买卖双方的功能,保障了农村物流安全的运行。

3.2农村物流金融中心

农村物流金融中心是指以沿江、河、海、铁路和空港为中心,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导向、物流企业为主体、银行与民间资本或境外资本为依托,开展信贷融资、支付结算和分散风险等农村物流金融业务的多元利益主体的股份中心,农村物流金融中心是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组织的创新。我国的农村物流金融中心是有政府参与的,政府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农村物流金融中心的各个利益主体向对农村物流建设有利的方向出力,建设更好的农村物流体系。农村物流金融中心是联系农村物流与资金流的纽带,建设完善的农村物流金融中心不仅能促进农村物流的建设,还能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发展地方经济。

参考文献:

[1]胡愈.现代农村物流建设金融支持研究[D].武汉:中南大学,2007.

[2]徐云.农村物流中心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篇9

论文摘要:农业物流的健康良性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文中详细阐述了农业物流分别对解决农民的权益问题、农村的综合发展问题和农产品的供给和竞争力问题的促进作用。在列举发展农业物流的约束因素和发展农业物流的现有条件后,提出了发展农业物流的建议。

Abstract:Inordertoresolvethethreeagriculturalproblemseffectively,itisnecessarytogowithagriculturallogisticsofhealthiness.Thepaperexpatiatesthatagriculturallogisticscouldresolvetheproblemofrightsandinterestswithpeasants,theproblemofruralintegrationdevelopmentandtheproblemofsupplyandcompetitionofagriculturalproducts.Thispaperbringsforwardsomeadviceonhowtodevelopagriculturallogisticsafterenumeratingthefactorsofrestrictionandtheconditionsofexistence.

Keywords:agriculturallogistics;agriculturalproduct;threeagriculturalproblems;logistics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开篇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其中的关键是要实现农村的小康,开辟专门章节详细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指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三农”问题即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也就是农民权益问题、农村综合发展问题、农产品供给及其国际竞争力问题。

农业物流是从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农业生产的组织到农产品的加工、储运、分销等,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生产者到消费者过程中所形成的包括信息传递在内的一系列计划、执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农业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连接着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如何有效地保证农业生产,为农产品开拓市场、降低流通成本、实现农产品的价值等,已成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发展农业物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改善和发展农业物流是促使“三农”问题得到解决的有效途径。

1发展农业物流对解决农民问题的促进作用

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的,把采购、制造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它涵盖了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物理性流动的全过程,包括物资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活动。

现代物流除了具有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等特点以外,还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

我国农村有5亿劳动力,相当一部分处于隐性失业的状态,比如失地农民。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状况就需要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中转移出来。因为物流条件的限制,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特别是农产品运销不畅,是农民增产不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业物流在农资、农产品的采购、运输、仓储、保管、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销售等各环节需要改造或建立一批诸如国有粮食公司、供销合作社、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社、为农民协会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农产品物流服务的专业运输公司、专业包装公司、专业仓储公司等物流主体企业,而这些环节都可建立在乡镇一级,对农资和农产品进行货物的疏散和汇集,便于更好地配送和大批量干线运输,可以吸纳很大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能够就地消化。这样一来,一方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农民的收入问题;另一方面,减小了大量农民集中涌向大中城市带来的就业等负面影响。配合已经出台的农村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措施和农村子女上学减免学杂费等措施,应该说,农业物流的良性有序发展能够很好地解决农民问题。

2发展农业物流对解决农村问题的促进作用

依托农村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开展种子、农机具、农药、化肥、饲料等农资供应销售连锁经营;建立由流通型龙头企业直接开办的连锁超市或连锁商店;发展加工型企业配合连锁经营,搞好农产品和农资的集中配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连锁经营的需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形成批量,统一向连锁经营企业直供直销农产品;帮助有条件的批发市场发展农产品配送中心,为其他连锁经营企业搞好配送服务,或依托批发市场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建立农产品的拣选、分类、包装、保鲜、深加工等,形成农产品的包装和加工制造业;通过建立冷冻、冷藏和仓储保管以及农产品的货代、配送和运输建立农产品储运企业。

规范农产品集贸市场,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体系,建设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和运输人队伍,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及时收集和农产品的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农产品的合理流通。

通过以上非农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在农村县乡一级基本具备现代农业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进而可以整合农业物流主体,发展多元化流通渠道。通过体制创新,改造、培育、壮大专业从事农业物流主体,使其在农业物流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快原有农资流通企业资产重组改造,改变目前规模小、服务单调和封闭运行的现状,按照农产品流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重点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运销企业、进出口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和大型食品连锁超市的扶持力度,以市场为依托,组织农产品运销协会,鼓励“生产基地+农户”、“加工企业+农户”、“运销企业+农户”、“配送中心+农户”等模式的发展,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向专业化、规模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配合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增强农业物流企业的市场意识和客户服务意识,通过农业物流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能够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问题的解决,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缩小城乡差距。

3发展农业物流对解决农业问题的促进作用

解决农业问题,主要是要解决农产品的供给问题和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问题。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主要是以一家一户的小农户为基础的分散生产方式,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难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生产格局,导致我国农产品长期处于“一类原料、二类加工、三类包装、四等价格”的低效益局面。农产品难以满足远距离大批量运输要求,造成生产和运输中极大的浪费,生产和销售的规模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弱。

农产品具有生产与消费的空间矛盾,农业物流能够有效地协调农产品生产地域性与消费普遍性的矛盾;农产品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具有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特别是一些季节性农产品,通过农业物流起到调剂余缺的作用。通过农业物流,解决我国13亿人口农产品的供给问题。

农产品具有特有的物理特性、生物特性和化学特性。让分散农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安全进入物流系统,经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农业物流起到关键的联接作用。通过农业物流能使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农产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和及时化的需求,赢得市场和客户。

要合理解决农业问题,提高农业物流的效率和减少在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中的货差、货损,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改变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状,应积极开展农业物流的增值服务:第一,农产品分类与分类包装增值服务;第二,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后的小包装增值服务;第三,农产品配送增值服务;第四,特种农产品运输增值服务;第五,特种农产品仓储与管理增值服务等。农业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信息化优势,对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具有现实的推动作用,没有高效的物流能力,我国农产品很难获得较高的国际竞争力。

4发展农业物流的约束因素和现有条件

现阶段发展农业物流,在体制方面还存在着条块分割、地方保护、行业垄断;政策方面存在着政策体系不清晰、可操作性不强,物流市场存在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在人才方面,存在着物流管理和运作人才相对短缺,管理水平低、现有从业人员业务能力相对较差,现代物流主体企业不发达;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投入不足,现代化程度不高,物流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不高,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农产品物流投资结构不够合理;农产品流通中的信息化建设不完善,农产品的加工开发落后,保鲜技术和加工能力制约着农产品的物流质量,导致产品附加值低;物流发展缺乏整体规划。这些因素对于发展我国农业物流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尽管发展我国农业物流有很多约束因素,但是也应该看到:

随着《物流术语》国家标准的,国家发改委等9个部委联合《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的实施,《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提出的物流标准体系逐步建立,社会物流统计及社会物流总量核算的试算工作的开展,多层次物流专业教育体系和培训、考试与认证的启动,政府对农产品与农资连锁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等,从政策层面为农业物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十五”期间95%的行政村通电话的电话村通工程,“十一五”期间将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县乡公路将增加30多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将达120万公里,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都将基本实现通公路,95%的乡镇和80%的建制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在基础设施方面为农业物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发展农业物流的建议

(1)政府提供良好的公共设施,为农业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协调发展,从体制上打破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发展智能交通保证物流的高效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网上支付系统和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不断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内部流程改造,积极探索物流一体化管理,大力推进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2)政府应重视软环境建设。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制定物流发展战略、规划及产业政策,清除地区和行业壁垒,创造并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根据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和我国国情,建立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营造环境、行业协调自律的运行管理机制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农业物流企业发展提供公平的自由竞争的外部环境,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3)提倡农资、农产品加工制造企业和涉农商贸企业引入现代物流理念,积极进行企业内部流程再造和资源整合,提高自身物流管理水平。

(4)发展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农业物流。供应链管理从系统角度出发,通过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无缝衔接和协同运作,可以有效减少各环节的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成本。加强农业企业间的物流合作,逐步建立供应链管理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改善农产品供给能力,提高农业物流服务水平,培育社会化物流的需求基础,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

(5)加强科技投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使物流规划和决策科学化,物流组织和管理民主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物流运作效率和效益。

6结论

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现代物流的发展,根据现代物流发展的规律,结合我国国情,发展农业物流,对改变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丁俊发.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2(2):19.

[2]丁俊发.解决“三农”问题物流大有可为[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12):8-9.

[3]何明珂,郑媛.农业物流促进农村经济[J].中国供销商情,2004(4):21-22.

[4]陈淑祥.简论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J].农村经济,2005(2):19-21.

[5]韩美贵,张兆同.改善和发展农产品物流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5(2):22-24.

[6]佚名.5种农资连锁经营将受扶持[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5(6):9.

篇10

(一)湖南农村物流发展的优势

1.湖南省地理位置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从地理位置上说,湖南省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地处我国中南部,长江的中游,承东启西、贯通南北,是“泛珠三角”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也是连接东部沿海省与西部内陆省份的桥梁地带。从交通上来说,湖南省公路、铁路、水运都比较便捷,尤其是四化两型建设以来,湖南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为快速,覆盖的农村村镇更多,加上高铁和动车的开通,使得湖南交通可触及的省内和省外地区覆盖面更广。

2.湖南省已相继建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产品物流园区自“四化两型”社会建设实施以来,湖南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村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甚至在一些经济发展发展水平相对高的地区出现了一批农业产业园和物流园区。调查数据显示,农业产业园区在被调查对象的回答中被提及率为46.7%,物流园区为28.7%。这为湖南农村物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农村物流需求不断增加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湖南承接产业转移以及与东盟个多的投资合作一方面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农民就业,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并吸引农民工返乡务工,这些无疑都增加了湖南农村居民的物流需求,尤其是湖南农村城镇化建设期间,工业建设方面的物流需求量比较大。同时,四化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很多农村地区实施特色化农业发展道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农业生产基地和农家乐体验园,这些无疑都增加了对农村物流的需求。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湖南省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总额、物流业增加值、社会物流总费用分别由2010年的3.26万亿元、946亿元、2919亿元,增加到2014年产的5.37万亿元、1604亿元、5058亿元,年均增长14%左右。

(二)湖南农村物流发展的劣势

1.湖南省农村居民物流意识不足据我们调查,调查对象中虽然有54.9%的人听说过农村物流,但还有45.1%没听说过农村物流,即使听说过的,也说不出它的含义。更不用说是相关物流理念和物流原理。即使是物流从业人员大多是初高中文化,基本上没有物流专业的学生,所以相对来说,湖南农村居民物流意识淡薄,这也是湖南农村物流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2.湖南农村农业现代化程度一般且呈地区差异近几年,湖南实施了一些列经济发展政策,湖南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这些成果大部分体现在城市,而湖南农村农业现代化程度只总体上达到一般水平。据调查显示,93.5的人认为农业现代化程度一般水平以下,只有6.5%的人认为比较高和高。而各地区呈现出发展的不均衡性,例如,邵阳居民认为农业化程度低的被提及率为83.3%,其余都认为一般,是湖南省农业现代化程度居民评价最低的市,郴州有一半人都认为一般,另一半人认为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其他市认为本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一般的基本都在7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岳阳居民中有11.8的人认为本市农业现代化程度非常高,湘潭则有33.3%的人认为本市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高。而永州和张家界则100%的认为本市农业现代化程度一般。

3.湖南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设备落后目前在农村所使用的物流设施设备依次主要有面包车被提及率为75.4%,中型货车被提及率为59%,普通货仓被提及率为53.3%,大卡车被提及率为47.5%,冷库被提及率为27%,小推车被提及率为27%,叉车被提及率为21.3%,吊车被提及率为19.7%,立体仓库被提及率为9.8%,托盘被提及率为6.6%,传输带被提及率为4.9%。由此可以看出在农村使用的物流设施设备主要是面包车、重型货车、普通货仓和大卡车,而比较现代化的物流设施设备立体仓库、冷藏式运输车、托盘、传输带被提及率相对较少。

4、农村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目前,湖南农村物流信息的传递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电话联系,被提及率为87.7%,除此之外,通过本地物流信息网络平台传输信息,被提及率为9%;通过物流信息技术(EDI、条形码)传输物流信息,被提及率为3.3%。这说明索然有些地区有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但还不能充分服务农村居民生生生活需要。

5、农村物流专业人才短缺且受教育程度偏低物流从业人员教育程度主要为初高中,初中生提及率为59%,高中被提及率为40.2%,职业技术学校被提及率为32%,小学被提及率为27.8%,物流专业毕业学生被提及率为10.7%。,其中物流专业毕业学生被提及率最低。尤其是即东物流又懂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人才更少。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物流专业人才相对短缺,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服务理念落后。

(三)湖南农村物流发展的机会

1.湖南省政府对物流业的支撑为湖南农村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首先是省政府在2011年以湘政办发[2011]70号文了《关于印发<湖南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从发展现状、发展形、指导思想与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实施与保障措施等六个方面全面描述了我省物流业发展总体情况及发展方向,对我省“十二五”物流业建设提供了政策指导。2015年6月份,湖南省政府又出台了《湖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湖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三年实施计划(2015-2017年)》和《关于开展省级物流园区示范工程的通知》,系列规划提出利用三年时间,加快构建起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和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一批专业化程度高、综合服务能力强、设施装备配套好的物流园区,努力将湖南打造成中部物流高地和长江经济带重要区域性物流中心,这为湖南农村无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移动互联网在农村的逐渐普及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湖南农村物流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近年来,随着湖南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手机在农村普及程度高达90%以上,并且越来越多用户在手机上使用与互联网相关的业务,手机成为农村消费者接触互联网的又一选择,手机互联网在未来农村市场会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物流中的应用,湖南农村物流信息化趋势在不断加强,这都为湖南农村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四)湖南农村物流发展的威胁

1.湖南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不利于农村物流的发展

湖南为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季温蒂比较低,而夏季温度很高,而春季雨量多,加之湖南大部分地区处于丘陵地区,农村居民居住的又非常分散,道路交通状况不太理想,这些状况都不利于农村物流运输、配送和储藏。

2、湖南引进斩落投资者进入物流领域可能带来的威胁

国外优秀物流企业的入驻,目标瞄准的是原本属于本省物流企业的那一块“大饼”,二者的争夺势必会拉开一场硝烟弥漫的“大战”,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竞争。中外两股物流势力的比拼,很可能引发恶性竞争。外国物流利用强大的人、财、物力等后备资源拼命的压低农村产品的流通费用。本省的物流企业利用本土优势,联合当地势力,展开地方保护主义等,这写很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市场混乱。

二、“四化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湖南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的构建

湖南农村物流发展模式要适应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的特殊要求,要适应农村居民生产及生活方式,要适应各地区经济现状及资源条件的差异性,要适应湖南四化两型建设的需要。需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符合时展要求。大力发展湖南农村物流,主要就是提供更多、更专业、更优质的农村物流服务,一方面是要满足湖南农村剧名日益增长农村物流服务需求,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的长远需求.

(一)搭建一体化农村物流信息平台

物流要发展,信息要先行。农村物流要更好地发展,搭建一体化农村物流信息平台是关键。湖南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主要完成以下工作:首先是要解决物流信息标准化问题。第一,要对各市县特色农产品按照县市统一编码实行条形码化管理。而对其他类农产品则按照产品用途进行统一分类编码。第二,可以按照地区对各市县村镇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后规范化统一编码管理,以便物流资源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在各县市城镇内部的统一协调配置。第三、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APP技术的农村物流一体化的“湖南农村物流信息公众平台”,农村居民和物流资源供给者可以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来物流需求信息和供给信息,只要经过注册认证就可以了。培训农村居民学会使用该平台,既能够在平台上上传并真实可靠的信息,并管理好后台信息。

(二)合理引导建立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物流产业园

湖南省各地区域都有各自不同的地方特色。由于农村物流各种资源的有限性,要求我省发展农村物流必须开展集约化经营。在具体地实施过程中应利用当地特色、优势,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建立农村物流产业园。建立建成以它们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农村物流体系,以物流产业园带动全省农村物流的发展壮大。如江永生产香芋、香柚、香姜和香米,我们就在当地建立围绕这些香产品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一体化的物流产业园,并适当服务当地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品物流需求,以此带动当地物流业的发展。

(三)建立“订单驱动”式农村生产物流

“订单驱动”式农村生产物流主要是指有农村农产品产业园与超市,农贸市场或酒店等有较大量和比较稳定的=需求的企业签订长期稳定的供货合同,实现按需生产,而不是随机生产。首先,要分析本地区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发掘自身竞争优势,制定出自己产业园或组织的可供特色产品和服务计划。然后主动出击寻找潜在客户,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湖南农村物流信息一体化平台、参加农博会等供给信息,也可以“以点带面”式配送,一个客户一个客户扎扎实实做好配送和服务,做出口碑和品牌。最后考虑还可以同一个村庄的生产和运输工具统一管理,这样有需求的农户可以到这里租赁工具,因为农村物流具有极强的季节性,农产品播种和成熟时候的物流需求量很大,尤其是一些机械化工具,每家都购置费用高,有些家庭还没钱买,这样可以考虑以村为单位结合实际情况购置生产工具,这样农民可以租用生产工具、运输工具、货运设备,为农户节省了生产物流成本,间接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四)发展基于产品特性的农产品配送方式

对于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应该结合其产品特性制定不同的物流配送方式,如对温度没有过高要求的像香米、香柚、香芋等,我们可以采用恒温运输货车进行运输,而像鲜活类如鱼、新鲜蔬菜、特色水果、食品等就需要采用冷链运输。而像生猪、活鸡活鸭类则要进行绿色运输,以便造成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

(五)依托邮政物流发展基于电子商务的农村配送物流

目前,农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农村城镇商贸发展迅速,加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农村居民网上消费行为不断增强,阿里巴巴也已着手联合农村县政府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吉林、河北、湖南等多地提出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所以农村居民对物流服务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不断增强。而从我们的调查数据看出,邮政是湖南农村渗入度最高的物流力量,同时在面临激烈竞争的邮政物流也也正在谋求新的发展出路,因此,湖南省要发展农村物流,可以以湖南邮政为依托,依托邮政物流已建立的广泛的农村实物传递网络和金融网络等基础设施,加强快递物流公司与邮政物流资源在农村市场的整合,利用邮政在农村居民心中的良好形象,大力发展农村配送物流,积极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开拓未开发的农村物流配送市场、拓展新的业务、创新服务形式积极尝试在村镇建立农村物流配送中心,更好地服务农村居民生活。

(六)构建专门服务于超市和农贸市场的农贸物流综合服务体

农贸物流综合服务体就是以以超市或农贸市场为单一客户市场,实行精准营销,满足其所有现实和现在需求的集运输、包装、储存、流通加工、装卸保运、商品配送、订单管理、信息管理为一体的全流程、全方位式的物流服务综合体,甚至可以结合客户需求提供商品上架、退换货以及废弃物品处理等增值服务。专业化团队做专业化的事情可以提高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因此农贸物流综合服务体就是要做一支专业服务超市和农贸市场的小小鸟,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当然综合服务体首先要做的是组建团队,这就需要整合现有资源和利用政策优惠创造新资源条件,成为现代化专业化服务团队。然后就是人员招聘和培养,企业要发展,具用现代物流意识和客户服务意识的人才是关键。第三,诚实守信服务赢得人心。农贸物流服务综合体将成为农村物流服务的一种新模式出现在人们生活中。

三、湖南农村物流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立足于优劣势对农村物流进行合理规划与引导

湖南省发展农村物流应该立足于优势、利用机会、克服劣势、规避威胁。一方面,在开展农村物流活动时,政府部门应该利用强大的背后资源-资金、政策、技术、设备、信息、人才等帮助农村物流进行系统合理的规划,另一方面,在实际农村物流活动中,对于不断涌现的许多新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当切实地紧跟市场动态,积极引导协调农村物流的发展。

(二)创造良好的农村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农村物流发展的法律保障。从立法来说,应加强对于湖南省农村物流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尤其是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农产品产权保障、农村市场的准入制度处理农村物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尺度。通过法律条文对实际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各种纠纷予以标明、管理,对违法乱纪的行为作出处罚,明确指出处罚措施。将湖南省农村物流纳入法制化道路。从执法来说,对于已经颁布下达的政策,应积极落实到实处,要求各市政府、省政府各厅委、直属单位认真贯彻执行。突出强调“落实”二字,与实际的农村物流状况相结合并继续对政策予以修改完善。为农村物流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三)加快农村物流行业标准的制定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遵循“规定”才能“蹈矩”。行业的井然发展必须要共同遵循一定的“行规”。湖南省农村物流业的发展一定要建立的一个前提就是“标准化”的制约。湖南省可以适当借鉴国内外比较成熟、系统、有序的农村物流标准,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省特殊的实际情况,联合经贸、财政、税务、工商、交通等农产品相关部门建立农产品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产品认证体系和质量监督制度,尤其是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包括理化指标、感官指标、安全食用指标、鲜度指标等。保证农村物流的规范有序,为湖南省农村物流的“健康”壮大保驾护航。

(四)加强农村物流相关基础设施

湖南省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不仅要加大利用力度,还要加紧建设。一方面,对于现有的各种基础设施资源,如公路、铁路、水运、信息、技术、客运巴士等要善于利用。另一方面,湖南省要继续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第一、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第二、改、扩建一批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第三、加强农产品专用运输工具、专用仓库、特种仓库等农产品储存设施的建设。第四、建设物流机械化装卸、搬运设施。第五、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等。

(五)培育并壮大多元化的农村物流主体

首先,将原有实力较强的国有流通企业如国有粮食公司、供销社重点发展成为农村物流行业的龙头老大,在此过程中注意“健康”建设。其次,大力号召小件运输企业和个体运输散户(供销合作社、代销店、个体商户)向龙头企业学习。因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一定是有其成功之处的,无论是运行方式还是规章制度、服务理念等多方面都要成熟于个体商贩等小型物流组织,利益的驱动与榜样的树立必定会帮助小型物流企业找到突破口,效仿亦或是改善创新,从而带动我省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其次,号召原本从事传统仓储、运输等功能的物流的企业、个体组织朝着专业化、优质化方向发展,优化湖南省农村的物流结构,提高农村物流的质量。

(六)加快培养农村物流的专业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