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税的基本概念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消费税的基本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消费税的基本概念

篇1

 

本文结合工业企业的生产业务流程,简要分析在不同流程中应用纳税筹划技术的要点。

 

一、纳税筹划的基本概念和必要性

 

谈到纳税筹划,或者被定义为高端业务,或者被假想为偷漏税。其实纳税筹划需要在法律框架内,运用税法允许的纳税方法和纳税确认条件,依据企业实际业务的内容和类型,合理地安排税款的确认时间和金额,是一种正常的、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即不高端也不违法。

 

纳税筹划对于工业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工业企业一般资金占用量大,周转较慢,在创新能力不足的前提下,利润率也不高。那么合理避税以及科学安排纳税时间就会为企业赢得利益,获得生存的优势。所以,工业企业需要积极研究税收的规则内容,利用税法制度的合理“漏洞”,优化企业的活动方式和管理模式,获得纳税筹划的效益。

 

二、工业企业流程下的纳税筹划应用

 

工业企业的流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产、供、销以及投融资管理等几个部分,从税收角度来看,每个部分涉及的税种是有区别的,工业企业按流程进行纳税筹划,能更有针对性,节税方案设计的也更实际。

 

(一)采购阶段的纳税筹划

 

采购阶段有三个重要的内容可以进行纳税筹划。第一,供应商纳税人身份选择。这里面涉及到的是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采购成本和税负比较问题,小规模纳税人有价格优势但不能进行抵扣,而一般纳税人可以进行增值税进项抵扣但成本相对较高。

 

我们按照一般税率来计算税负,那么,当一般纳税人的销售价格是小规模纳税人销售价格的1.19倍时,两者的税负是相同的,如果前者高于后者,我们应当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进行采购,反之选择一般纳税人进行采购,这样就给采购活动提供了纳税方向性的选择。第二,运费抵扣选择,税法规定只有购买商品由购买方支付的运费才能作为增值税进项抵扣。

 

所以,在购进货物时,如果由采购方负担运费,应当要求运输企业单独给企业开具运费发票,这样就能够进行增值税抵扣,减轻增值税税负。第三,采购发票取得时间及合同的优化,这个环节是供需双方降低综合税负的过程。一方面,采购企业可以利用进项税进行抵扣以及成本控制,另一方面,供货方要按照销售进度和货款的支付节奏来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这样在采购合同中,按照两方的经营状况,合理规定供货进度和货款的支付结构,实现双方综合税负的最小化。

 

(二)生产阶段的纳税筹划

 

生产阶段涉及到的可以有效筹划的税种主要是消费税。根据消费税的纳税规定,企业生产应税消费品应当纳税,按照生产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几个纳税模式,一种是自产自销应税消费品,在生产完毕之后征收消费税,另一种是委托加工后直接对外销售,这种是在委托环节进行纳税,还有一种是委托加工以后用于连续生产,是在最后环节纳税,但是可以扣除以前缴纳的消费税。

 

既然存在三种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模式,就给纳税筹划提供了机会。一般来说,自产自销形成的利润较少,形成的消费税负担也较重,而采用委托加工后直接销售相比再加工形式,税负也要较低些。但是,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在自产和委托加工的成本相差不多的情形下。所以,在应税消费品生产环节,企业财务人员可以根据当前企业自产和委托加工两种方式形成的三种生产模式中,综合进行成本大小的考量,选择最为适合企业的消费税纳税筹划方法。

 

(三)销售阶段的纳税筹划

 

工业企业销售环节使用的手段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销售效果,同时,也会带来不同的税负负担,也给工业企业创造了纳税筹划的机会。在销售渠道选择上,在不同渠道销售策略下产生的销售方式的税负比较结果为,平销模式实物返利税负最高,然后依次为代销模式、经销模式或者平销模式现金返利。那么,作为工业企业应多多地选择经销方式和平销模式现金返利将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税负,获得必要的收益。

 

在促销策略的选择上也存在税负差异,当销售毛利率小于54.25%时,税负较小的促销方式是赠送商品和返还现金;当销售毛利率大于54.25%,时,税负较小的促销方式是打折促销和返还现金。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返还现金方式具有较大的企业获利优势,同时还可以兼用赠送商品或者打折促销来进一步地推动商品的销售,实现企业销售阶段综合税负的降低。

 

(四)投融资阶段的纳税筹划

 

投融资活动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广大财务人员并不陌生,其中纳税筹划方案也是基于不同类型的金融活动所产生的。除了传统筹资方式中债务筹资可以运用财务杠杆效应,积极地进行纳税筹划发挥抵税效应外。在当下新常态中,利用较为发达的金融衍生工具,同样也能起到纳税筹划和降低企业筹资风险的作用。如企业利用自有资金对外投资或者购买长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相比较购买短期债券可以延缓收益纳税的时间,在平衡年度间的利润水平上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新常态下的企业投融资活动中,纳税筹划活动会有更多的选择和想象空间,会有更多的机会来实现降低企业税负,从而获得最大收益。

 

(五)其他管理活动的纳税筹划

 

除了以上几项工业企业基本活动内容外,还有诸如人员工资的合理避税、科技研发费的加计扣除、固定资产的借款费用化和资本化等可以进行纳税筹划的内容。这些内容在方法上相对较为成熟,税法方面也都有一定的规范。应用这些纳税筹划技巧,最为重要的就是掌握在税法上的应用条件,并努力使企业的活动符合条件,并且与会计核算相互配合,才能正确、准确地制定出纳税筹划的方案,否则将会承担偷漏税的风险。

 

综上,工业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要求高,涉及的内容多,技术操作复杂。企业财务人员可以根据生产流程,逐项分析各业务内容的纳税特点和纳税规则,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设计适合本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为企业节约成本,获得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篇2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税法; 核心考点; 学习方法

2007年全国注册会计师《税法》考试全国合格率为11.08%,北京合格率为13.05%。2007年,《税法》合格率虽然偏低,但难度比较稳定。预计2008年《税法》试题仍将保持前五年的难度水平,考试合格率仍将在15%上下,广大考生应当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从难、从熟、从快地要求自己。考题难度虽不会明显增加,但综合性将进一步加强,混业经营如何纳税是趋势。特别是小税种与小税种,小税种与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之间的综合命题,考题将适当与财务会计相结合并涉及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增值税法、消费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仍将占70%左右的分值;今年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应当重点掌握,特别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的新内容,更要充分重视。企业所得税与增值税、消费税、关税、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的结合,将使该章题目的难度增加;个人所得税与流转税的结合出题也不能轻视。

综上所述,由于命题的专家来自政策研究制定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和高等教育院校,因此命题的基础性、全面性、综合性、实务性仍将是今后《税法》考试的方向。

一、全书重点节次和核心考点

《税法》教材总计十七章的内容,每章都有重点节次,掌握重点节,就会大大压缩所复习范围,突出考试的重点;这并非要求考生只看重点,而是要求考生在已经全面复习的基础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节次和核心考点上,能够事半功倍。表1给大家列出的是各章的重点节次与核心考点,供复习参考之用。

以上,是为考生精心挑选的60个核心考点,浓缩了《税法》教材考试内容的精华。考生在了解了每章的重点节次后,对每章中的核心考点要明确,对这些核心考点要认真学习,熟练掌握,辅之以适量的练习,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把握住这些重点就能赢得本章的最大的分值,考试轻松过“关”!

二、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点拨

下面,进一步谈谈如何学习《税法》这门课程。要学好《税法》这门课,简单地说就是要“三从”、“四得”。今年,“两税”合并给《税法》考试带来一些悬念,在各章分值分布、考试内容、主客观题的比例上存在着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广大考生要“三从”,即“从难、从熟、从快”要求自己,掌握好每一章的知识点,以不变应万变;做到“四得”,即:得听好课、得掌握重点、得做一定习题、得分析历年考题。

首先,应当通读教材。

通读教材应按照主讲教师的要求去做,有主有次。比如,通读增值税时,几种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出口退税的适用范围就可以一带而过,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小规模纳税人的计算、出口退税的计算、发票的管理等则应仔细阅读。对消费税而言,重点阅读征税对象、计税依据、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和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粗读纳税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纳税地点等内容。营业税应当重点阅读纳税义务人、代扣代缴义务人、征税范围,了解几种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对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关税、资源税这三个税种,重点看它们的计税依据的规定,了解它们的税收优惠政策;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车船税,可以结合起来掌握,重点研读纳税义务人、税收优惠政策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在上述方面三税具有共性,了解纳税人、征税对象;将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契税结合在一起掌握,他们属于同一经济业务链,重点阅读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收优惠政策,纳税地点,了解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对个人所得税,则针对个人综合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承租承包经营者应纳个人所得税和个人独资企业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学习相关政策。其中,个人综合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可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结合出计算题;承租承包经营者应纳个人所得税可以和流转税、企业所得税、税收征管法结合出综合题。外籍来华人员应纳的个人所得税通常以单选性的计算题出现,而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选择题或与计算题相结合。

其次,精读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

《税法》课程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第一个层次的税种,约占50%的分值;土地增值税、消费税、印花税和税收征管法是第二个层次的税种,约占20%左右的分值;针对这八章必须认真研读,反复推敲,认真领会税法的政策精神。

税法的学习应当注意掌握生产经营知识和生产过程及资金周转的过程。学员认为税法难学,死背的东西多。这是一种误解,实质上是对某项经济业务不了解,进而对税法不理解,认为难学。解决的方法是:一方面,课上认真听讲;另一方面,可上网查询该业务过程是怎样做的。

比如,“打包债权”的政策规定。考生应当先了解什么是“打包债权”;然后学习税法对“打包债权”的政策规定,才能真正学进去,理解好,自然就不存在死记硬背的情况。“打包债权”是指将若干个债权,合成一个拍卖标的。尽管这些资产或债权变现效果不好,但是因为目前国家对处理不良资产方面没有任何限制性政策,虽然有风险存在,可投资的机会也很大。所以有不少有实力的大公司或个人愿意以低价购入这些变现价值不灵活的资产或债权,然后通过自己的经营、转让这些资产或这些债权项目的上级主管部门来取得一定的财产转让收益。

例如:王某在一次不良资产拍卖会上以800万元取得“打包”债权,包括:某国有银行公司对某市属A公司的债权1 400万元,对房地产公司的债权800万元,并支付相关手续费8万元。王某取得这些不良资产后,煤气公司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其上级部门代为偿还本金1 200万元及利息350万元,后来经双方协商,煤气公司的上级主管部门除偿还现金300万元后,还从其下属公司中分离出部分优质资产(某幢座落于县内的四层办公楼,评估价值约1 250万元)偿还给A,共发生相关诉讼费5万元、审计评估费用7万元、契税37.5万元(当地契税税率3%);将房地产公司的债权800万元以500万元现金转让给某公司。王某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打包债权”共支付相关债权成本支出800万元,相关手续费、税金等支出共计57.5万元(8+5+7+37.5);通过司法程序或转让所取得的收入为现金800万元,非货币性资产1 250万元。

王某应纳个人所得税为:(2 050-800-57.5)×20%=238.5万元。

《税法》教材一般只明确政策法规,不加解释,这样不利于自学。因此,考生课前要预习,课上要认真听讲,课后要抓紧复习重点内容,并及时作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是必需的。

《税法》还与涉税会计有所结合,这也是考生感到困难的问题。因此,对考试涉税会计处理择其重要的要掌握一些。如:“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清理”、“待处理财产损溢”、“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

例如:某企业接受捐赠固定资产一台,价值100万元,由受赠企业支付运费1万元,则应当期纳税。

①接受捐赠时:

借:固定资产 101

贷:待转资产价值-非货币资产捐赠 100

银行存款 1

固定资产的运费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金。

②当期纳税时:

借:待转资产价值-非货币资产捐赠100

贷:营业外收入 75

应交税费-所得税 25

③当年提折旧时,假设年折旧率5%:

借:制造费用5.05

贷:累计折旧 5.05

接受捐赠是所得税的重要考点,给出会计处理可以使考生从另一个角度看清接受捐赠问题的三个考点。

再次,加强解题训练。

针对各章重点考生应当选做一定量的习题,其一,巩固已学知识,达到熟练掌握;其二,提高解题速度,一些考生事后反映题目不是不会做,而是做不完题目,这与平时训练不够有很大关系。解决的办法是:固定做题时间和题目数量,逐渐增加题量,不要一边做题一边看答案,或者松松垮垮地做题,这样没效果。

另外,一般建议考生先做客观练习题,通过这种题型把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准确,不然一些考生就不能明辨是习题答案错误,还是自己相关知识没掌握好,时间长了负面影响比较大。在充分掌握基础知识以后再多做主观题,提高自己的综合解题能力。

最后,研究历年考题和选做考前冲刺题。

篇3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税收 关税 互联网 网上交易

1引言

当国际互联网(Internet) 在中国呈爆炸式发展的时侯,与之俱来的电子商务如潮起云涌般挤占在各个网站上。目前,国内电子商务网站已达600多个。据统计,1999年网上总交易额达到2亿元,比1998年增长了1倍以上。据预测,到2002年将达到100亿元( 《电子商务:21世纪税收的最大敌人?》 )。1999年美国的网上销售额比上一年增长4倍多,11月26日至12月26日期间,网上销售定单为3600万份,销售额为33.5亿美元,而1998年同期的定单数仅为840万份,销售额为7.3亿美元。雅虎公司1999年节日期间的网上定货量增加了5倍,就连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也赶起了时髦——在网上购买圣诞礼物(周文林.电子商务立法浮出水面.市场报. 2000年6月22日第七版)。

20世纪末,电子商务迅速增长,人们把它看成是21世纪最有潜力的摇钱树。电子商务促进了全球化贸易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广大的税源,但是同时也给传统税收体制及税收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此而滋生的一系列税收问题甚至有点让人措手不及。有人惊呼道:电子商务是21世纪税收面临的最大的敌人。

2电子商务及其税收的种类

现代商业经历了3次伟大的革命,第一次是现代化大商场的崛起,第二次是跨区域连锁经销的迅速发展,第三次就是20世纪末的电子商务的出现。

2.1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EC)是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进行的生产、营销、销售的活动。它不仅指基于INTERNET上的交易,而是指所有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降低成本、增加价值和创造商机的商务活动,包括通过网络实现从原材料查询、采购、产品展示、订购到出品储运以及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的贸易活动。

电子邮件和20多年前开始的EDI,都可以说是电子商务的某种形式。但只有在INTERNET上的电子商务才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将是电子商务的主要形式。利用INTERNET、INTRANET、EXTRANET以及其它广域网、局域网来解决交易问题,降低成本,增加商业价值并创造新的商机的所有商务活动,都是EC。

电子商务是依托Internet 的迅猛发展和普及而兴起的一种新型贸易方式,其最终目标是实现贸易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达到网上商流、物流、货币流和信息流的统一。这种新型的商务活动已经突破了传统商务的时空国界的限制,彻底改变了传统商务的交换方式和交易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商务活动的效率。从这个意义来说,电子商务是一场革命,它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代表着未来贸易发展的方向。

2.2 电子商务税收的种类

按照商务活动的性质,可以将电子商务税收分为三类。

A 以互联网作为交易媒体的实体商品交易,如电子购物和网上市场交易等。这一类商务活动和传统的商务活动在本质上没有大的区别,完全可以也应当按照传统的征税方式进行征税,而不应由于交易方式的变化使企业承担额外的税赋,或让国家损失大量的税金。例如,一个网上购物商场,可以像普通商场一样,根据其营业额和利润等进行征税,无须考虑电子商务交易的营业方式。

B 伴随着电子通讯手段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些新兴的信息服务业。这类商务活动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并不进行任何有形物的交换,提供信息的商家通过把信息在自己服务器上等待消费者来查询,或者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约定把信息定期发送给特定的消费者;例如,一些咨询公司、收费的网站和电子报刊等。消费者--需要接受咨询、查询信息和阅读电子报刊的人通过支付一定数额的电子货币后才能浏览到服务器上的信息。虽然这类信息商品的买卖是无形贸易方式,但伴随着信息商品的流转,同时也有现金的流转。这类活动的征税,可以根据现金流量的大小确定一个合适的标准。

C 第三类是数字化信息产品(digitized information)。比如,通过互联网销售计算机软件、书籍、音乐、图片、音像资料等。这种交易所得,应属于"特许权费(royalty)"。这是产品销售收入还是服务收入?这个问题,从计算机软件业兴起后就一直在讨论之中,到目前为止各国还没有达成非常一致的意见。

3电子商务模式下税务征管的现状

3.1 传统税法存在漏洞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商业领域,电子商务方兴未艾,从而使税务征管在以下几个方面受到巨大的冲击:

其一,互联网具有的信息服务与传输功能打破了时空和地域限制,电子商务没有国际国内之分,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交易,这在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同时,也给国际税收基本概念带来巨大冲击,使国家间关税的征管变得十分复杂。税收中某些基本概念的外延乃至内涵发生了变化,需重新认定。例如:增加了电子商务类及境外的纳税人;生产经营形式及实现生产经营的时间、空间的变化,使纳税义务、纳税环节、纳税地点无法确定;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越来越难以把握。

其二,在电子商务这个独特的环境下,交易的方式采用无纸化,所有买卖双方的合同,作为销售凭证的各种票据都以数据电文形式存在,如电子货币、电子支票、网上银行的出现和发展,这些无纸化操作的隐蔽性加大了税务征管的难度,税务部门难以掌握纳税的凭据,现行税法还不能对网上交易的偷逃税行为产生威慑作用。

其三,国家间税收管辖权问题引起争议。所谓税收管辖权是指一国政府对一定的人或对象征税的权力。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之间确定税收管辖权的标准主要有两个:属地原则与属人原则。属地原则指将税务缴纳给供应商国家或安装有服务器的国家。根据这种模式,消费者把税及成本价缴给供应商或服务器国家,再由供应商向供应商所属国或服务器所属国的税务机关办理纳税手续。属人原则指将税缴纳给消费发生国。根据这种模式,供应商被认为是消费者国家的进口商。

电子商务带来国际电子商务税收中管辖权确定的困难主要是由于世界各国所采取的确定税收管辖权的标准不同引起的。比如,传统的消费税主要是以商品供应地为基础而享有管辖权。在网络空间,从事电子商务的主要服务器的固定地可以被认为是服务地,消费者所在的国家被认为是消费地,货物与服务在互联网上的交易降低了物理位置的重要性,同时,也使消费税的征收管辖权变得模糊起来。如果消费者在A国,有关该产品信息的数据库服务器安装在B国,而拥有财产清单的电脑商店属于C国,供应国间没有协议,税收也依然可以根据每个国家的税法区分开来。消费者通过在不同国家拥有的网络商业中心采购时,关于哪个国家有权征收消费税的问题就会显现出来。而且,目前美国采用了销售税体系而欧共体和其他国家包括中国采用增值税税系,在国家间不同税系的环境下,互联网上的国际贸易就会导致双重征税或者逃税。

其四,国际避税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电子商务的易变性使得税务部门难以稽查。互联网上的交易双方可以随意在电脑中填制购销商品情况,而且又可以不留痕迹地轻易修改,也可用多层密码加以隐蔽,使得税务部门难以收集纳税人的交易活动情况,难以鉴定交易性质和确定税种和税率。而且,由于网址是虚拟化地址,可以经常变动,使纳税人变得难以确定。这一切均可能导致国家课税受到制约,国际避税与反避税斗争将更趋复杂化。

其五,国际间的税收协调面临着严峻挑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商品、劳务、技术和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贸易国际化和纳税人国际化等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各国间因税收争议而引发的矛盾与摩擦日益明显与复杂化,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国际间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而互联网电子贸易的出现和飞速发展对这种协调与合作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这种协调将不再局限于关税、所得税等税制和消除双重课税等方面的内容,还可能要求各国在对电子贸易征税时采取协调一致的步骤与策略;另一方面,不仅要求各国在税收制度、政策和立法上要相互协调,还要求在税收征管稽查的技术、手段、信息交换等方面紧密合作,而这种征管、稽查的技术和手段又由于各国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而难以趋同。

3.2 国家税金流失严重

在不久前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税务经济学家田纳西大学教授Donald Bruce 教授称:2003年会因为在线交易而使全美各州失去约100亿美元的税金,佛蒙特州损失的国家税金至少达1710万美元,加利福尼亚州损失达14.9亿美元;加上其它行业的漏税,在2003年全美税金流失会高达240亿美元。

Bruce说各州减少税金流失的传统办法只有增加税率。他的研究表明到2003年要增加0.5-1.0%税率才能弥补流失的税金空缺。

德克萨斯审计办公室的税务主任Jesse.Ancira说德州的税收有55%来自销售市场,在1999年的电子商务中流失税金5000万美元。Ancira说德克萨斯正在努力想法使税收平等,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传统贸易都得平等纳税(天极网 《美在线销售税金流失110亿》 。

美国是电子商务最发达的国家,1997年,美国网上购物的金额就达60亿美元,到1998年底已达310亿美元,美国的电子商务活动约占全球电子商务活动的4/5。著名的芯片制造商Intel公司的财政报告显示,该公司1999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为71亿美元,其中约30亿美元来自在线销售。这意味着Intel公司每月的在线销售额平均达10亿美元之多。

此外,网络界的巨头Cisco公司在1999年第四季度的网上销售收入则超过了20亿美元,而个人电脑制造商Dell公司平均每天在线销售达1000万美元的电脑产品。 21世纪初,电子商务将成为国际商务往来的主流。Forester公司预测,2002年通过网络完成的商业贸易将达8427亿美元。最新的预测表明,到2005年世界电子商务将达1万亿美元。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网上交易会给各国带来巨大的的税金损失 (于清文. (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电子商务立法研究 ,各国有关部门和国际组织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应对电子商务的发展给税收征管带来的严峻挑战。

3.3 利益争夺日趋激烈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必然存在着利益冲突,围绕如何制定“游戏规则”和应当遵守什么样的“游戏规则”等原则问题也必然会进行力量和智慧的较量。

比如美国政府极力主张“Internet零关税”。1998年2月,美国贸易大使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交了一份旨在规范电子商务税收,对网上贸易实施“零关税”的提案。趁着尚没有哪个国家在网上收税,发达国家未雨绸缪。如果全球网上贸易实行零关税,那么发展中国家的关税堤防将不攻自破。埃及代表就曾两次向世界贸易组织进言,警告说发展中国家很可能将无法从网上贸易中得到预期的好处,而世界贸易组织贸易发展委员会也正在对此进行研究,考虑如何在电子商务时代里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我国现行税制还尚未对网上交易作出明确规定,但是考虑到电子商务在全球的发展,特别是如果互联网零关税持续下去的话,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意味着保护民族工业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关税保护屏障将完全失效。为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更长远地讲为了在电子商务中更有效地扶植和保护我们的民族工业,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应尽快制订出符合我国利益的Internet税收政策,当然包括一些税收优惠政策。电子商务带来的变革也必然会引发各方既得利益的重新分配,各国对利益的争夺将更加激烈。

4 完善税收政策的建议

税收是一个国家经济主权的最基本的体现,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的不同,必然导致税收政策的不同,一国不能将其国内政策简单地推行于域外,也不能无视电子商务无国界的新特点而将税收法律完全游离于互联网现实之外。

4.1 网上税务征管困难产生的原因

(1)在虚拟的市场中进行交易,无纸化操作的快捷性、交易参与者的流动性,使得对纳税主体、客体、纳税环节、纳税地址等基本环节的界定陷入了困境。

(2)无纸化的操作导致交易凭证不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审计的基础。在互联网上,电子商务的账簿和计账凭证是以网上数字信息形式存在的,而且网上凭证又有随时被修改而不留痕迹的可能,使税收征管失去可信的审计基础。

(3)交易主体是无形的,交易与匿名支付结合在一起,没有有形的合同,同时,保密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很难确认纳税人的身份及交易的细节。

(4)与互联网交易相应的税务征管体系尚不完善,税收征管人员的素质不高,网络的应用能力不强,税收征管稽查的技术和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4.2关于电子商务课税的建议

(1)对于电子商务这种以深刻改变社会经济结构的新生事物,在其发展的初期通过一定的政策优惠的方式来促进其发展,遵循网上交易的税率至少应低于实体商品交易的税率的原则,保障电子商务的健康、快速发展;这种做法正如某些高科技园区对高科技企业采取的所得税"二免三减"等优惠办法一样,是十分必要的。但在电子商务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之后,对其税务征管上的优惠政策应该逐渐取消,因为作为一个朝阳产业、高回报的产业,不应长期靠免税来减少亏损或实现高利润。否则,随着电子商务逐渐普及,国家的税收将逐渐减少,这样会给国家的财政收入造成严重损失,国家将无法维持对电子商务的正常财政投入从而不能实现其良性循环,这对国家、对行业、对电子商务本身的发展将十分不利,

(2)网上税收手续应简便易行,便于税务部门管理和征收;同时应当具有高度的透明度,有利于互联网用户的了解和查询。

(3) 对在互联网上进行的电子商务的课税应与国际税收的基本原则相一致,应避免不

一致的税收管辖权和双重征税。

(4) 必须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坚持我们的基本立场,因为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极力鼓动的零关税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会带来不利影响。

(5) 电子商务税收对策应以现行税制为基础,以避免较大的财政风险,并将遵循不单独开征新税、保持税制中性的原则,以避免税收负担的不公平和影响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

(6) 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税务征管系统,建立各级税务网站。“电子征税”包括:“电子申报”和“电子支付”两个环节,该方式用以实现纳税人远程申报及缴纳税款。对税务机关而言,除了能减少数据录入的庞大工作量、大幅度降低差错率之外,能缩短税款在途滞留时间。 加强税务机关的自身网络建设,尽早实现与互联网全面连接以及与银行、海关、网上商业用户的连接,实现真正的网上监控与稽查,并加强与其他国家税务机关的网上合作,防止税收流失,打击偷税逃税。

(7) 应加快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电子商务与税收征管、偷逃与堵漏、避税与反避税,都将是技术和人才的竞赛。税务部门应在依托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加大科技投入,在提升硬件档次的同时,提高税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迅速培养一批通晓税收专业知识和税收法规、通晓英语、通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素质“三通”人才,使税务征管的软硬件发展走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前列,以便对电子商务中税务的征收和管理能够进行有效地监控。

5结论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给税收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立法部门应尽快制订出相应的税收政策、法规,对电子商务进行政策规范和法律约束。各级税务部门应迅速适应这种新形势,改变传统的征管观念,将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税务征管系统,提高税务人员的专业素质,采用现代化的税收和税务稽查技术手段,使电子商务在公平、有序的税收环境中发展,最大限度地杜绝偷税漏税,充分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和为国聚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富明,秦广林,马雷.怎样适应新征管模式.税收与企业,ISSN 1005-3441

2 张建中,姚毅,蔡青 . 关于电子商务立法的若干问题思考. 世界电信, ISSN1001-4802 CN 11-2379/TN.3 陈丽萍.应加强对各类市场的税收管理.税收与企业,ISSN 1005-3441.CN 14-1189/F 1999年NO.3

4 杜长进.深化和完善征管改革的思考.中国税务,ISSN 1003-4471 CN11-1178/F 1999年 NO.7

5 王宏林.美国互联网商务立法概况及基本特点.网络世界

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 税收 征管 对策

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活动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这部法律是在1992年制定,历经1995年第一次修改和2001年第二次修改,是我国税收征管的基本法。此部法律对于加强税收征管,保障国家收入、改善征管环境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现行税收征收管理体制暴露出一些不适应。工信部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电子商务整体市场交易额突破3.4万亿,较2008年增长40%以上,未来10年中国将有70%的贸易通过电子商务来完成,可见电子商务时代即将到来。寻求有效的税收征管方法既能够鼓励电子商务的发展,又能解决税收流失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电子商务对税收征管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对税务管理的影响

1 对税务登记的影响

按照我国现行的税收管理体制规定,纳税人在办理工商登记之后必须依法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登记手续。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税源进行监控的基础,税务机关以此确定纳税人以及对纳税人进行监管。而我国现行税务登记的基础是工商登记,但是电子商务交易范围具有虚拟性和无限性,交易主体具有流动性和隐匿性,不需要事先经过工商部门批准,因此传统的税务登记管理方法不再适用于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另外,随着计算机加密技术的成熟,纳税人可以采用加密、授权等方式掩藏其交易信息,使得税务机关掌握纳税人身份及交易信息的难度加大,不利于税务机关对税源的有效监控。

2 对账簿、凭证管理的影响

我国现行的税收征管模式是以审查企业的各种票证和账册为基础,并以此作为课税依据,而电子商务交易实行的是无纸化操作,各种信息都是以电子形式存在,而且电子数据具有随时被修改且不留痕迹的可能,这就使得税务征管中失去了最直接可靠的实物性凭据,税务部门难以利用传统的发票管理作为税务管理的着手点。

(二)电子商务对税务稽查的影响

传统贸易方式下,税务机关可以依据真实的合同、发票、凭证等进行审核,而电子商务方式下,没有发票、账簿等作为检查依据,以网页形式存在的财务信息可以轻易变动,这就为交易价格的认证带来困难,特别是在C2C领域,买卖双方几乎都形成了不要发票的共识,以降低各自成本,这种无账可查的状况,加大了税务稽查的难度。同时,电子商务交易的发展刺激了电子支付系统的完善,电子货币支付系统以及联机银行的充分使用,使得网络交易无法追踪,加大了税务机关通过银行的支付交易进行监控的难度。另外电子商务的交易环节减少,很多中间环节被省略,这就使得传统的交易方之间代扣代缴更为困难,代扣代缴所发挥的避免偷逃税款的作用也大大削弱,为税务稽查增加了难度。

二 完善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建议

(一)改善现行税收政策和法规

我国现行税法是建立在有形交易基础之上的,无法完全解决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因此针对电子商务衍生的税收问题,对现行税法条款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首先,传统交易方式下的一些基本概念需要修订,比如“居民”、“常设机构”、“商品”、“劳务”、“特许权”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需要进行准确界定,以便于明确电子商务的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目等要素,从而有利于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其次,需要明确界定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所得类型,明确不同类型应适用的税种和税率,在现行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关税等主要税法中增加电子商务税收方面的规定,将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切实纳入税收征管体系中。最后,从长远来看,对电子商务交易还应开征新的税种,如对电子商务以字节数为计税依据计算应纳税额等,否则势必造成对某些电子商务交易不征税或漏征的情况,税收的中性原则、公平税负原则也不能得到体现。总之,通过改革和完善现行税收政策和法规,使税收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理可循,减少电子商务税收征管中不必要的分歧与矛盾,使得税收工作规范化,也将有利于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立科学的税收征管机制

1 建立专门的电子商务税收登记制度

一方面,税务部门应在现有的税务登记制度中增加关于电子商务的税务登记条款。联合信息产业部门共同建立电子商务登记制度,规定纳税人在办理上网交易手续后要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电子商务的税务登记,为以后的交易纳税活动提供相关材料。纳税人应填报电子商务税务登记表,提交企业网址、电子邮箱、网银账号以及计算机密钥的备份等有关网络资料,同时税务机关对填报事项进行严格审核,在税务管理系统中进行登记,赋予纳税人电子商务税务登记专用号码,并要求纳税人将税务登记号永久地展示在网站上,不得删除。另一方面,作为税务机关,也要做好纳税人信息的保密工作,设计税务登记密钥管理系统,保障纳税人的重要信息不外泄,不遗漏,最大范围地将网上交易纳入税收管理中。

2 研制开发电子发票

电子商务具有无纸化的特点,因此传统的发票、凭证只有实现电子数据化,电子商务税收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可以考虑研制开发电子发票,每一笔交易达成后,必须开具电子专用发票,通过网络发给银行,才能进行电子账号的款项结算。如同传统发票一样,电子发票的发行权应掌握在税务部门手中,为保证其存在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须对电子发票进行数字加密。纳税人可以在其硬盘上保存电子发票,作为完税凭证。这样,每一笔交易都有处可循,电子发票的牵制作用才能有效堵塞税收漏洞,提高征管效率。

篇5

(一)养老保险基金积累及其影响因素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养老保险的范畴,养老保险,广义上应包括三支柱,也有一些论文直接将其默认为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即第一支柱;文章取一个折中,将其界定为第一、二支柱,也就是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暂时不做考虑。

养老保险基金积累涉及以下三个环节:筹资、运营、支出。养老保险的筹资,主要体现为筹资模式,具体通过覆盖面、缴费水平、收缴效率、筹资渠道等等得以体现;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我们主要从投资收益和直接从基金中列支的运营成本两方面进行分析;养老保险支出:养老保险的给付水平主要受到两方面影响,主要体现为开源、节流两方面。第一,“开源”――缴费参保的激励作用,即给付水平越高,民众参保缴费的积极性就越高,有利于扩大覆盖面,扩大筹资;第二,“节流”,养老金的支出意味着积累基金的减少)、给付承诺的兑现(体现举办主体的信用,和上一点一样影响参保缴费积极性)。

以上是对于影响养老保险基金积累的一些浅层次因素的分析,而其中的每一个因素,都可以追溯至层次更深的原因,譬如投资收益,它与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完善状况、投资运营机构的运作效率以及宏观经济状况相关,而其中资本市场完善状况又会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发展的程度和阶段的影响……也就是说每一个因素都可以向后不断的追溯。这里仅列出最直接的影响要素,因为,税收政策对养老保险基金积累的影响,往往是通过影响以上这些因素的某一些来实现的,也就是说,这些因素是研究过程中的桥梁。

(二)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是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请确定的,指导制定税收法令制度和开展税收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其核心和最直观的表现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税种税率的确定。

比较常见的几大税种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社会保障税、消费税。这些税种的绝大多数都和养老保险的基金积累相关,并且涉及到关键问题,譬如:在征收所得税时,对已经缴纳养老保险税或养老保险费的这部分收入是否还要征收所得税;以及经常被热议的税费之争,即养老保险筹资时收税还是收费;以及每当讨论解决空账问题的时候,都会作为拓宽筹资渠道的对策提出来的,征收消费税充实养老金账户……等等。

1.税收的经济效应

所谓税收的经济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行为方式方面做出的反映,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讲,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乃至生产者决策的影响,即税收的调节作用。

税收的经济效应表现为税收的收入效应和税收的替代效应两个方面。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得纳税人的收入下降,降低了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商品实行征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是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税式支出,即税收优惠,意思是指政府出于特定的目的对某些特定的课税对象、纳税人或地区给予的税收鼓励和照顾措施,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比如,如果对参保人缴纳养老保险的这部分收入减征或免征所得税,那么实质上就是对缴纳养老保险的收入和其他收入做了有差别的征税处理,从而鼓励民众参保缴费。这其中,税收的替代效应发挥了作用。

2.税收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确保公平,遵循公平原则。它体现为受益原则和负担能力原则,即受益越多,能够承受的税负越多,纳税越多税收的公平原则要求条件相同者缴纳相同的税(横向公平),而对条件不同者应加以区别对待(纵向公平)。研究公平问题,必须要联系由市场决定的分配状态来看。倘若由市场决定的分配状态已经达到公平的要求,那么,税收就应对既有的分配状态作尽可能小的干扰;倘若市场决定的分配状态不符合公平要求,税收就应发挥其再分配的功能,对既有的分配格局进行正向矫正,直到其符合公平要求。公平这是税收的基本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讲求效率,遵循效率原则,它要求政府征税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它可以分为税收效率原则和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两个方面。税收不仅应是公平的,而且应是有效率的,这里的效率,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行政效率,也就是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它要求税收在征收和缴纳过程中耗费成本最小;二是经济效率,就是征税应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或者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

二、税收政策对养老保险基金积累的影响

(一)税收优惠政策的影响――以企业年金为例

1.不同税收政策的影响比较

涉及两个变量:税收优惠环节和税收优惠比例

①企业年金的缴费、累积、领取阶段涉及不同税种

缴费阶段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累积阶段 增值收益税、利息税

领取阶段 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赠与税

每个环节可以分为征税(taxing,T)和免税(exepting,E)两种情况。经过组合,一共有八种税收政策。见下表225

种类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企业缴费+个人缴费)

1 T T

2 T E

3 E T

4 E E

而在缴费阶段的征税情况又可分为四种。TTT表示在各个环节全部征税,没有税收优惠,整体来看也不合理,因为在缴费和领取环节的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时被重复收取的,实质上是一种对企业年金的惩罚措施,对企业年金起一直作用。同样存在重复征税问题的还有TET。因此,这两种是不可取的。其余六种制度,我们直观上理解,免税的环节越多,纳税额就越少,吸引企业和职工参保缴费的激励作用也越明显。

经测算,纳税总额的排列次序为(由低到高)。

1 2 3 4 5 6 7

EEE TEE和EET ETE TET TTE ETT TTT

其中,EET模式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并且为众多专家学者所提倡。

2.EET激励作用分析

对企业职工而言:可以递延支付所得税――在累进税制制度下,可以从高税率的赋税想低税率的赋税转移。职工在职是收入一般高于退休后的收入,因此税率会降低,从其一生来看,纳税总额减少;可以确保享受税收优惠,不必担心未来支取阶段税收政策的变动。激励明显

对企业而言,为员工所交企业年金可以免收所得税,很大的降低成本,乐于将其作为一种激励人才的手段。

当然,除了免税环节的不同,还存在税收优惠比例的差别,即只有在职工工资一定比例内的企业年金才能享受税收优惠,超过规定比例的依然要正常纳税。显而易见,优惠的比例越大,企业和职工就越有动力提高缴纳年金的金额,从而扩大年金的积累。

3.现状比较

政策:通过解读2009年12月出台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我国当前企业年金的税收政策的几点总结:

TEE模式:企业缴费和个人缴费部分均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模糊:对基金收益和领取环节是否征税没有明确说明,所以未来是否会收税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税收优惠比例小:在员工工资5%以内的企业缴费免收企业所得税,虽然比原来提高1%,力度还是不够。(英美这一比例是15%,加拿大18%)

发展现状:2005年中国与部分OECD国家年金资产占GDP 比重与年金覆盖率比较。

上述国家中绝大多是实行的是EET模式,葡萄牙和新西兰实行TTE,也就是对缴费和投资收益两个环节征税,而且新西兰投资收益税率高达33%这两个国家的年金资产规模比较小,瑞典实行的是ETT模式,但是企业年金具有强制性,所以资产规模和覆盖面都远远领先。澳大利亚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对投资收益和领取两个环节征税,但是年金资金规模和覆盖面都比较高,这可能和投资收益税率不高以及在支取环节征税但有一定的税收优惠有关。当然,这里受一些税收政策以外的因素影响。

我国实行EET模式:国家税务局所得税司负责人――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和税务机关的征收能力。

(二)开征社会保障税对养老保险基金积累的影响

1.提高征管效率,保证足额收缴

税收具有强制性,税务机关征收经验更加丰富,所以征税比收费更能保证基金的筹资。国家规定社保费由税务机关代收,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税务机关代收社保费实行初期显著成效:2000年开始试点。全国19个试点省份负责征收社会保险费的税务机关年年超额完成了征收任务,保持了较高增幅。2003年,浙江、河北、江苏、湖北等地的社会保险费收入均比上年增长30%以上。2004年,云南、厦门等地因全面实施税务机关“五费统征”(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女职工生育保险),其社保费收入比上年增长40%以上。2001年-2005年,年均增幅达到30.33%。税务机关全责征收社保费亦能在最大程度上促使一些企业为其员工办理社会保险,而且清欠力度也很大,据资料统计,2004年,我国税务机关共计清理社会保险费欠费160.73亿元,其中清理陈欠88.27亿元,清理新欠72.46亿元,占全年社保费收入的7.7%,占全年社保费增收额的39.85%。

2.便于建立监督机制,减少滥用挪用

社保基金的滥用挪用可是为运营过程中的不合理成本,不利于基金积累。以税代费可有效减少。两种筹资方式形成不同的资金运功路径及监督管理机制:缴费方式下,社保资金收支由社会保险机构一手经办,存在浪费挪用;通过税收方式筹集,开征社会保障税有利于建立税务机关征收、财政部门管理、社保部门支出的管理体制,三位一体,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保证资金安全。

3.有利于提高统筹层次

有利于全国联网,建立统一征收体系,为异地续缴和支取提供可能,吸引流动人口参保,扩大覆盖人口。

(三)政策建议

加强个人、用人单位在养老保险筹资中的责任。根据从基本险种到新险种、从主题费用到补充费用,从企业所得税到个人所得税...的顺序,多方面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并以税收优惠为政策的核心途径。

明确给予税收优惠的险种及费用的优先顺序根据在养老保险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和政策实施的便利程度。优先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基本顺序依次为:基本养老保险中的用人单位缴费部分――基本养老保险中的个人缴费部分――企业年金中的个人缴费部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的团体性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的个人型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其他个人商业养老保险。

逐步构建覆盖养老保险各环节的税收政策。当前,要在确保缴费足额、及时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养老保险以下环节的税收政策:基本养老保险退保环节,企业年金的投资、领取环节,以及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所有环节,尤其首先是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的缴费环节。

篇6

【关键词】 碳税 节能减排 税收制度

随着丹麦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的召开,节能减排与发展低碳经济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为促成全球达成气候减排协议,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50%,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尽管由于各方的争议最终未能达成有约束性的减排协议,但发展新能源技术和低碳经济却成为各国的共识。美国政府推出了“美国复苏和再投资计划”和《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英国于2009年了《英国低碳转换计划》国家战略白皮书。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也已得到政府与学术领域的普遍认同,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并于2004年和2005年分别颁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和《可再生能源法》。

作为促进节能减低和发展低碳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碳税已开始在部分国家开征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那么,什么是碳税?国外碳税是如何实施的?开征碳税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从我国实际出发设计有效的碳税制度?我国在开征碳税过程应注意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

一、碳税基本问题概述

碳税是二氧化碳排放税的简称,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目的,对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按照其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的一种税,其最初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它与能源税以及硫税、氮税、污水税等一起构成环境税体系。碳税的开征是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日益增长和全球气候不断恶化的现实联系在一起,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碳税开征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二氧化碳征税使二氧化碳的生产与消费所产生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以减少碳的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第二,碳税是一种间接税。由于碳税是在生产或消费过程中征收,具有固定的税率,因此并不改变分配结构,对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较小。第三,碳税具有调节作用。碳税作为一种调节税,能够发挥激励作用,促进节能,促使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以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发展,通过碳税征收所获得的收入还可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使更多的人享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补偿。第四,碳税机制具有管理的方便性。由于税收有严格的征管制度与经验,只需做较少的工作就可以实现。第五,碳税机制具有价格可预测性。碳税直接影响价格,是可以预测的。而“限额―交易”计划则通过限定排放量来推动价格,而配额又会加强能源价格的波动,从而影响商业投资和家庭消费决定。

二、国外的碳税实践

碳税作为一种新型税种,已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中得到有效的运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碳税最早于1990年由芬兰开征,随后丹麦、瑞典、荷兰、挪威等国相继开征了碳税,美国、日本等国家也正在酝酿有关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关税收制度。

全球最早开征碳税的国家是芬兰,1990年芬兰开征碳税,并相应降低了所得税和劳务税的税率,以减少碳的排放和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碳税的税率也不断提高,到1995年时碳税税率达到38.30芬兰马克/CO2。通过开征碳税有利地促进了芬兰的节能减排工作,据估计,1990―1998年间,芬兰因为征收碳税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了约7%。挪威政府自1991年起开始对家庭和部分企业征收碳税,但为了保证企业的竞争力,碳税的部分收益将返还给企业,一部分用于奖励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企业,一部分用于奖励用于解决就业的企业。挪威的碳税制度也取得良好的效果,据估计,碳税的开征使挪威工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20%左右,家庭机动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约3%左右。瑞典于1991年对能源税体系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能源税体系以二氧化碳税和对燃料征收的能源税为基础,而且对燃料征收的能源税不与燃料的含碳成分挂钩。开征二氧化碳税的同时,一般能源税的税率下降了50%。为避免对于瑞典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影响,工业部门的税率低于私人家庭,对于一些能源密集型的产业则给予进一步的减免。通过开征碳税,瑞典在1990―2006年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9%,大大超过《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发达国家减排目标,而瑞典经济也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

总的来看,通过合理的碳税制度设计,以上国家在不减弱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控制,取得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碳税的影响

关于碳税开征的影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分析与探讨。Goto(2005)通过一个简化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碳税对宏观经济和工业部门的影响。Floros和Vlachou(2005)研究了碳税对希腊制造业以及能源相关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碳税能够有效地减缓气候变暖。Lee(2008)分析了碳税和排污权交易对不同工业部门的影响,结果显示仅征收碳税对GDP有负面影响,若同时实施排污权交易则会拉动GDP增长。

从国内的研究来看,高鹏飞和陈文颖(2002)通过建立一个MARKAL-MACRO模型研究了碳税对我国碳排放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发现碳税的开征将导致较大的国外生产损失,但存在减排效果最佳的碳税。张明文等(2009)利用1995―2005年我国GDP、能源消费和资源税样本数据,通过构建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分析了开征碳税对我国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征收碳税能够提高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规模,同时对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具有抑制作用,但会扩大大部分地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收入分配差距。

总的来说,碳税的开征会在短期内会加重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必将促进环境状况的好转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通过设计良好的碳税制度可以将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四、我国开展碳税的制度设计

碳税的开征不仅会影响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会对企业和家庭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企业的竞争力和居民的负担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使碳税的开征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在借鉴国外碳税先进经验的基础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设计合理的碳税制度,要综合考虑碳税的课税对象、征税环节与纳税人、税率、税收优惠等要素。

就碳税的课税对象来说,由于碳税的开征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为目标,其课税对象自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是,由于现阶段测量技术的不发达与成本问题,可以考虑将产生二氧化碳的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的含碳量作为课税对象,等测量手段提升后再直接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作为课税对象。此外,为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应用,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明显减少的替代能源应免征碳税。

关于碳税的征收环节与纳税人,可以选择在生产环节上征收,即就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化石燃料的生产向生产企业征收碳税,生产企业再通过提高经石燃料价格的方式转嫁给消费者。也可以选择在消费环节征收,即以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化石燃料的消费向消费都征收。两个环节的征收各有利弊,在生产环节征收可以实现税款的源头扣缴,减少偷逃税的机会,从而保证税款的及时、足额征缴;在消费环节征收有利于强化消费者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意识,但该模型也存在化石燃料消耗量难以掌握的难题。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开始阶段在生产环节征收可能更具操作性,可以降低制度运行的成本。

关于碳税的税率,显然需要从量征收并采取定额税率,并根据不同化石燃料的含碳量实施差别税率。就碳税的具体税率,需根据环保部门对化石燃料的含碳量测算结果确定,并考虑其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及减少其危害的成本以及我国现行税制中对该种化石燃料征收的具体情况。此外,为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在碳税开征初期,税率不宜更高,对企业和个人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

关于碳税的优惠制度,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照顾能源密集型基础产业,尽可能减少碳税的开征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对一些高能源的企业,如钢铁企业和传统电力企业,由于其自身的规律和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实施碳税过程中应对其提供适当的优惠政策。国外在这方面也有此规定,如芬兰对电力行业免税;瑞典对工业企业的碳税的征收优惠一半等。二是为鼓励清洁能源的消费和技术进步,对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于政府规定的标准甚至能实现逐年减排的能源消耗应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此外,为减轻个人和企业负担,对低收入人群和困难企业应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

五、我国开展碳税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碳税的征收会涉及到很多方面,如企业和家庭的负担、企业的竞争力、产业结构的导向等,因此,开征碳税必然审慎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注意各方面的问题,争取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同时,将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应注意从我国国情出发设计碳税。我国目前关于节能减排的约束主要是通过收费的方式征收,关于税收的规定较少且零星分布于资源税、消费税与增值税等规定中。因此,通过开征碳税将显著降低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但由于我国工业技术基础还较薄弱,创新能力不强,因此,碳税的开征也会对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产生显著的影响。此外,我国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如果需要开征碳税,就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应采取差别税率,且初始税率也设定较低。而且通过碳税获得的税收收入应纳入一般财政收入,并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以降低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

应注意完善相关的碳税优惠减免政策。由于碳税的征收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因此会影响其在市场的竞争力。国外实施碳税的国家为此都制定了相应的减免返还等措施。不加重微观经济主体的税负也是其他在实施环境税过程中所奉行的原则。因此,在开征碳税的同时,必须有相应配套的碳税优惠制度,以免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过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实施优惠政策,使企业和个人等建立节能减排和有效利用环境的意识,鼓励企业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

尽管可以采取相应的替代措施,但碳税的准确实施涉及到二氧化碳排放的测量,因此必须加强污染源的监测和相关的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先进的监测设施的构建。通过培养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和研发新型的监测设施,并在相关企业中进行推广,有助于对二氧化碳的排放形成有效的监测,从而保证碳税的准确有效实施。

最后,为保证碳税的开征达到预期的结果,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公众基础,相关的政府部门也应起到应用的推动作用。通过积极宣传,使公众明确碳税的概念、目的和主要内容,以获取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加强与企业以及非政府部门的合作,以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并与其建立良好的互动,潜移默化地改变企业和个人对节能减排的态度,从而推动碳税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崔军:关于我国开征碳税的思考[J].税务研究,2010(1).

[2] 李伟等:关于碳税问题的研究[J].税务研究,2008(3).

[3] 王晶:关于我国开征二氧化碳税的思考[J].税务与经济,2009(5).

[4] 魏涛远、格罗姆斯洛德: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8).

篇7

习惯形成的一般性分析框架及其说明

本部分首先给出了习惯形成的一般性分析框架,而后分别介绍了习惯形成是如何引入效用函数以及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与习惯形成相关的几个关键概念的区分。

(一)基准的分析框架习惯形成框架对Ramsey模型中代表性个体的偏好作了拓展,代表性个体的目标函数为:min∫+∞0u(c,h)e-ρtdt(1)其中,c表示消费,h表示习惯存量(habitstock),ρ表示时间偏好率(rateoftimeprefer-ence)。uc(c,h)>0,消费越多,效用水平越高;uh(c,h)≤0,习惯存量越大,效用水平越低。同时,代表性个体面临如下两个预算约束方程:k•=f(k)-c(2)h•=?(c,h)(3)方程(2)是代表性个体的预算约束方程;方程(3)表示习惯存量的动态积累方程。根据上述设定,习惯形成框架相当于是在传统框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变量,即在方程(1)的效用函数中增加了习惯存量,习惯存量可以影响代表性个体的福利水平。我们通过构造如下现值的Hamiltonian方程来求解上述优化问题:H=u(c,h)+λ1(f(k)-c)+λ2?(c,h)(4)其中,λ1,λ2为协状态变量(co-statevariable),分别表示物质资本和习惯存量对应的影子价格。通过求解上述优化问题,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最优性条件:Hc=uc(c,h)-λ1+λ2?c(c,h)=0(5)Hk=λ1f'(k)=ρλ1-λ•1(6)Hh=uh(c,h)+λ2?h(c,h)=ρλ2-λ•2(7)和横截性条件:limt→+∞λ1ke-ρt=limt→+∞λ2he-ρt=0(8)根据方程(2)、(3)、(5)、(6)、(7)和(8),我们便可求解上述优化问题。需要说明的是,习惯形成框架通常得不到现实解,现有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数值方法求解该优化问题的。

(二)关于效用函数的说明

相对于传统框架而言,方程(1)中引入了习惯存量。现有的文献研究主要是通过比值形式(multiplicative)、可减形式(subtractive)或是贴现因子的方式将习惯存量引入效用函数的。1.比值形式的效用函数Carrolletal.(2000),Alvarez-Cuadradoetal.(2004)等通过如下的形式将习惯形成引入效用函数:u(c,h)=(c/hγ)1-σ-11-σ(9)其中,c表示消费,h表示习惯存量,σ是相对风险规避系数,γ∈[0,1)刻画了习惯形成的重要性。若γ=0,效用水平取决于绝对消费量,这对应时间可分的效用函数;若γ=1,效用水平取决于相对消费(c/h);若0<γ<1,效用水平同时取决于绝对消费量和相对消费量。这是因为,c/hγ=c1-γ(c/h)γ。若γ>1,则均衡状态的效用水平随消费的增加而递减,这与现实经济不一致。值得注意的是,与时间可分的效用函数不同,习惯形成框架下消费跨期替代弹性与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并不互为倒数。具体地,在比值形式的效用函数中,习惯形成并不影响相对风险规避系数,σ仍表示相对风险规避系数。根据Carrolletal.(2000),方程(9)对应的消费跨期替代弹性为1/(γ(1-σ)+σ)。2.可减形式的效用函数Constantinides(1990),CampbellandCochrane(1999)通过如下的形式将习惯形成引入效用函数:u(c,h)=(c-γh)1-σ-11-σ(10)其中,γ∈[0,1)刻画了习惯形成对效用水平影响的重要性;γ越大表示习惯存量对效用水平的影响越重要。c-γh=(1-γ)c+γ(c-h),从而个体的效用水平取决于绝对消费c和相对消费(c-h)。根据上述设定,可减形式效用函数将效用水平定义为消费的绝对差值,而比值形式效用函数将效用水平定义为消费相对比。在可减形式的效用函数中,若消费低于习惯形成指标,则效用函数没有定义;而在比值形式的效用函数中,即使消费低于习惯形成指标,仍可以定义效用函数。根据Rozen(2010),上述两种效用函数的一个重要区别是,相对风险规避系数是否依赖于消费的大小。可减形式效用函数对应的风险规避系数是时间可变的,取决于消费水平和习惯存量;而在比值形式的效用函数中,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为常数。值得注意的是,习惯形成引入效用函数的形式不同,模型的结论也差别较大。例如,Wendner(2003)研究发现,若习惯形式是可减的,则习惯力量越强,储蓄越少;若习惯形式是可除的,则习惯力量越强,储蓄越多。3.贴现因子形式的效用函数类似与Uzawa偏好的设定,我们还可以通过内生化贴现率的方式将习惯形成引入效用函数。例如,ShiandEpstein(1993)给出了如下的效用函数:u(c,h)=∫+∞0u(c)e-∫+∞0β(h)dsdt(11)其中,β(h)>0,β'(h)>0。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比值形式和可减形式将习惯形成引入效用函数的,而通过贴现因子方式将习惯形成引入模型的研究却相对较少。#p#分页标题#e#

(三)关于习惯形成的说明

现有的文献假设习惯形成是过去消费(个人消费或是社会平均消费)的加权平均:h(t)=e-ath(0)+b∫t0ea(s-t)c(s)ds(12)h(t)=e-ath(0)+b∫t0ea(s-t)c珋(s)ds(13)其中,c(s)表示代表性个体的消费,c珋(s)表示社会平均消费。方程(12)对应内部习惯形成(internalhabit),代表性个体的消费形成习惯;方程(13)对应外部习惯形成(externalhabit),即社会平均消费形成习惯。a≥0表示平均的记忆长度(averagememoryspan),其刻画了不同时期消费对习惯形成的相对权重,a越大表示近期消费的权重越大。b≥0表示习惯形成的强度。就方程(12)和(13)分别对时间t求导数,我们可以得到习惯存量的动态积累方程:h(t)•=bc(t)-ah(t)(14)h(t)•=bc珋(t)-ah(t)(15)Alvarez-Cuadradoetal.(2004)认为习惯形成同时取决于代表性个体自身消费以及社会平均消费,他们给出了如下的习惯形成函数:h(t)=e-ath(0)+b∫t0ea(s-t)c(s)?c珋(s)1-?ds(16)其中,0≤?≤1反映了个体消费和平均消费对习惯形成的相对重要性。若?=0,则为外部习惯;若?=1,则为内部习惯;若0<?<1,则习惯形成是由自身消费和社会平均消费同时决定的。就方程(16)对时间t求导,我们可知:h(t)•=bc(t)?c珋(t)1-?-ah(t)(17)值得注意的是,外部习惯形成与内部习惯形成框架下,模型得到的结论有时差别很大。例如,Denis(2008)认为,内部习惯形成或是外部习惯形成对经济周期特征的影响差别不大;而Nutahara(2010)则认为,习惯形成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周期的作用机制,内部习惯是产生经济周期的原因,而外部习惯却不能产生经济周期。

(四)几个重要概念的区分

“与琼斯保持一致”(keepingupwiththeJoneses)的概念,其含义是,当期社会平均消费使得当期个体消费的边际效用增加,对应u12(c,c珋)>0;DuporandLiu(2003)首次提出了“远离琼斯”(runningawayfromtheJoneses)的概念,其含义是,当期社会平均消费使得个体当期消费的边际效用下降,其对应u12(c,c珋)<0。此外,Abel(1990)首次提出了“追赶琼斯”(catchingupwiththeJoneses),其含义是,过去社会平均消费可以提高当期个体消费的边际效用。我们通过Alonso-Carreraetal.(2004)给出的效用函数来更好地识别上述几个基本概念:u(ct,ct-1,c珋t,c珋t-1)=(ct-γct-1-αc珋t-1-θc珋t)1-σ1-σ(18)其中,σ>0,γ∈[0,1),θ<1。若α=θ=γ=0,则效用函数是时间可分的;若γ>0,且α=θ=0,则对应内部习惯形成的情形;若θ>0,且γ=α=0,则社会平均消费水平越高,个体的福利水平越低,从而个体是嫉妒型的;由于社会平均消费水平越高,其消费的边际效用越高,从而是“与琼斯保持一致”的。若θ<0,且γ=α=0,由于社会平均消费越高,其效用水平越高,从而个体是利他类型的;由于社会平均消费越高,其消费的边际效用越低,从而也是“远离琼斯”的。若α>0,且γ=θ=0对应“追赶琼斯”的情形。

习惯形成与消费—储蓄理论

与时间可分的效用函数不同,在习惯形成框架下,代表性个体不仅关注消费的绝对量,而且关心消费的相对改变量,其平滑消费的意愿更强烈。在习惯形成框架下,习惯形成同时影响消费和储蓄。例如,AlessieandLusardi(1997)认为,代表性个体的消费不仅取决于其永久性收入以及收入风险,而且取决于之前的消费;储蓄不仅取决于收入变动,而且取决于过去的储蓄。从而,我们可以通过习惯形成框架更好地分析消费储蓄问题。

(一)习惯形成与消费之谜

1.消费的过度平滑之谜(excesssmoothnesspuzzle)根据永久收入理论,若各期收入正相关,则消费增长比收入增长的波动更大,而现实经济中消费增长比收入增长的波动更小,总量消费的方差要小于收入的方差,也即存在消费的过度平滑之谜。LettauandUhlig(2000)在Hansen的真实商业周期经济中(RBC)引入习惯形成,其认为个体通过调整消费和劳动供给以应对技术冲击。习惯形成使得代表性个体更加规避风险,从而使得个体的消费跨期替代弹性下降,消费对技术冲击的反应不敏感。Furer(2000)的研究发现,习惯形成的力量越强,代表性个体平滑消费的意愿越强烈,从而消费对收入冲击或是利率冲击的反应越平缓。若经济中不包含习惯形成,收入冲击使得消费迅速增加,而后又逐步减少,收入冲击对消费并不能产生驼峰状的(humpshaped)影响。Pagano(2004)同样认为,在习惯形成框架下,收入冲击使得个体缓慢调整消费,原因是,过快调整消费会形成较高的消费习惯,从而影响其未来的福利。此外,Pagano(2004)的研究发现,永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小,从而初始消费到均衡状态是一个长期的收敛过程。

2.消费的过度敏感之谜(excesssensitivitypuzzle)根据生命周期—永久收入理论(LC-PIH)理论,个体的消费主要取决于永久性收入,而对当期收入的变动不敏感。但实证结果发现,当期消费对当期收入以及前期的收入非常敏感,也即存在消费的过度敏感之谜。需要说明的是,在传统的Ramsey框架下,消费增长对收入的变动不敏感,而对利率的变动很敏感。例如,通过求解Ramsey模型可知,消费增长率取决于利率与时间偏好率的差,其中利率的系数为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消费增长率与收入水平无关。Boldrinetal.(2001)在一个两部门的RBC模型中通过引入习惯形成从而可以解释消费的过度敏感之谜。与传统的Ramsey模型不同,在习惯形成框架下,欧拉方程中同时包含当期消费增长、过去消费增长以及预期消费增长的因素,消费增长与收入增长高度相关。同时,在习惯形成框架下,消费跨期替代弹性变小,从而消费增长对利率变动不敏感。

3.消费的过度增长之谜在标准的Ramsey框架下,若实际利率很低,时间偏好率接近于零,则消费增长率应接近于零。实证研究发现,尽管实际利率很低(接近于零),时间偏好率接近于零,但消费增长率却严格为正,也即存在消费的预期增长率过高之谜。Seckin(2000)研究发现,非预期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预期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与习惯形成正相关。相对于时间可分的模型而言,在习惯形成框架下,永久收入变动对消费的影响较小,消费的增长率更高。Angelini(2009)在一个有限期限框架下考察了习惯形成对消费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习惯形成对效用的影响力度越大,从既定消费中获得的效用越低,从而在年老时期个体的消费增长越快。事实上,若个体能预测到这一情形,理性的决策者会在年轻时期选择较少的消费,而对应消费的增长率却较高。#p#分页标题#e#

(二)习惯形成与储蓄

1.习惯形成对谨慎性储蓄(precautionarysaving)的影响

与收入的不确定性相同,习惯形成也可能是导致谨慎性储蓄的重要原因。Diazetal.(2003)在一个新古典框架下考察了习惯形成对谨慎性储蓄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时间可分的模型而言,习惯形成使得预防性储蓄增长。原因是,在包含习惯形成的框架下,消费者更注重消费的平滑性,从而会持有更多的资产。通过定量分析发现,在习惯形成的框架下,谨慎性储蓄是时间可分框架下储蓄的2—3倍。习惯形成对谨慎性储蓄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习惯形成是否具有可持续性(persistent)。习惯形成的持续性越强,谨慎性储蓄越多。这是因为对于给定的消费变动,习惯持续性越强,则习惯存量越高,从而消费者的谨慎性储蓄越多。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习惯形成可能使得谨慎性储蓄减少。例如,Smith(2002)认为习惯形成使得消费波动的方差减小,这又进一步使得谨慎性储蓄减少。Angelini(2009)在一个有限期限的框架下引入习惯形成,研究发现,习惯形成对谨慎性储蓄有负面影响。原因是,在习惯形成框架下,家庭从劳动收入以及总资产中的消费更少,从而使得非谨慎性储蓄增加,谨慎性储蓄减少。

2.储蓄引致增长,还是增长导致储蓄?

根据经验研究,储蓄与经济增长严格正相关,高经济增长引致了高储蓄率,而不是高储蓄引致了高经济增长,这种现象在东亚国家尤为普遍。需要说明的是,在标准的增长框架下很难得到上述结论。原因是,在标准框架下,经济增长率越高,前向预期(for-ward-looking)的消费者感觉自己未来会更富裕,从而选择增加消费和减少储蓄。Carrolletal.(2000)在标准框架下引入习惯形成,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引致储蓄,从而可以解释高经济增长导致高储蓄率问题。原因是,习惯形成意味着个体不仅关注消费水平,而且关注消费水平的变化。为平滑消费,对于任何收入冲击,个体的最优选择是较多的储蓄和较少的消费。Alvarez-Cuadradoetal.(2004)在一个新古典增长框架下,通过数值模拟同样得到了上述结论。

习惯形成与经济周期理论

近年来,习惯形成也被用来分析经济周期问题,这些研究主要是在真实经济周期框架以及新凯恩斯框架下考察技术冲击、货币政策冲击、财政政策冲击等对模型经济周期影响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引入习惯形成可以使得模型更好地拟合现实经济。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研究除包含习惯形成外,还包含其他扭曲性因素,例如,投资的调整成本、生产利用率(capacityutilization)等。

(一)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ealBusinessCycleTheory)

我们可以通过RBC模型考察外生冲击对经济内生变量的影响,但RBC模型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在标准的RBC模型中,外生冲击并不能使得产出产生持续的驼峰状的影响,从而与现实经济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经济学者在标准的RBC模型中引入习惯形成,从而使得RBC模型得到的结论更好地拟合现实经济。

1.单部门框架的分析

LettauandUhlig(2000)在Hansen的真实商业周期经济中(RBC)引入习惯形成,考察了外生技术冲击对消费、劳动选择、产出以及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对于技术冲击更平稳。原因是,习惯形成使得代表性个体更加规避风险。由于个体可以决定劳动/休闲选择,对于技术冲击,他们会选择更多的休闲,而不需要通过调整消费来实现。FrancisandRamey(2002)在一个新古典增长框架下对比了时间可分与习惯形成框架下技术冲击对经济内生变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习惯形成框架下,产出、投资和消费对技术冲击的反应更平滑,而劳动和工资的反应却更剧烈。习惯形成框架下各内生变量的变化与现实经济更一致。Letendre(2004)在一个小型开放经济框架下引入习惯形成和资本利用率,从而考察了技术冲击以及政府公共支出冲击对经济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资本利用率使得产出、投资、劳动的波动与现实经济更一致,而习惯形成使得消费的动态特征与现实经济更一致。

2.两部门框架的分析

Boldrinetal.(2001)在一个包含消费品生产部门和投资品生产部门的两部门经济中引入习惯形成。通过参数校准和数值模拟发现,习惯形成可以更好地改善标准RBC模型的结论。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可以较好地解释产出的持续波动;(2)可以解释就业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流动;(3)消费增长相对于产出增长的过度敏感性;(4)可以解释利率与过去产出的正相关性以及未来产出的负相关性。Gershun(2010)同样在一个同时包含消费品和投资品的两部门经济中引入习惯形成。研究发现,相对于传统的单部门模型而言,两部门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现实经济周期,经济中的消费波动、产出波动、投资波动以及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与现实经济更一致。

(二)新凯恩斯框架下(NewKeynesianEconomics)的分析

与新古典框架的设定不同,新凯恩斯框架假定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例如,假设价格黏性和工资黏性,垄断竞争的厂商等。在新凯恩斯框架下引入习惯形成,可以更好地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冲击对经济的短期影响。例如,根据经验研究,货币政策冲击对消费的影响是驼峰状的。在不包含习惯形成的框架下,政策冲击使得消费很快达到峰值,而后又收敛到长期均衡值。若在新凯恩斯框架下引入习惯形成则可以更好地拟合上述特征事实。Christianoetal.(2005)在一个新凯恩斯框架下引入习惯形成,研究发现,通过该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货币政策冲击对美国经济的动态影响。货币政策冲击可以引起通货膨胀惯性,并对产出产生持续的驼峰状影响。货币政策冲击对投资、消费、就业的影响也均是驼峰状的。此外,他们还发现,工资黏性而非价格黏性对于政策冲击对经济的影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只是引入黏性工资,则模型拟合结果与现实经济一致;若只引入黏性价格,则模型拟合结果较差。Bouakezetal.(2005)在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下引入习惯形成和投资的调整成本,考察了货币政策冲击对经济周期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冲击使得产出、消费以及劳动时间是持续的驼峰状关系,这与现实经济更一致。货币供给冲击可以解释50%的短期产出波动和27%的长期产出波动,技术冲击可以解释71%的长期产出波动。习惯形成使得个体更缓慢地调整劳动供给,相对于时间可分的效用函数而言,习惯形成使得个体的消费更平滑和持续。#p#分页标题#e#

习惯形成与经济增长理论

根据内生增长理论,生产外部性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习惯形成相当于是消费的外部性,其尽管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但却可以影响经济增长的动态特征。例如,在简单AK经济中,若效用函数是时间可分的,则经济中没有转移动态(transitionaldynamics)。原因是,在基本的AK模型中,利率始终为常数,从而消费增长率立刻从初始状态收敛到均衡状态。若在效用函数中引入习惯形成,则即使在简单AK经济中也可以产生转移动态。

(一)习惯形成与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

Weder(2000)在BenhabibandFarmer(1996)的两部门模型中引入习惯形成,研究发现,在包含习惯形成的框架下,即使生产的外部性很小,也能产生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Aurayetal.(2005)在一个标准的货币先行(CIA)框架下引入习惯形成。研究发现,若习惯形成的强度足够大,则经济中越可能产生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原因是,习惯形成使得个体跨期替代的动机减弱。Chenetal.(2010)在一个单个部门的经济中内生化劳动力供给,假设习惯形成取决于上期的消费,从而考察了模型的动态特征。研究发现,习惯形成是产生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的重要原因。2.习惯形成与经济增长的全局不确定性Chen(2007)在一个AK经济中假设代表性个体的消费可以形成消费习惯,习惯形成又可以影响代表性个体的福利水平。研究发现,经济中存在两条平衡增长路径:第一条收敛路径对应较高的消费和习惯以及较低的经济增长率,第二条收敛路径对应较低的消费和习惯以及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两条平衡增长路径均是鞍点稳定的。经济中之所以能够产生多重均衡点是因为习惯形成会对消费产生跨期互补效应,即当期消费可以通过影响未来消费进而影响社会福利。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给定的初始状态,一个小的扰动可以使得经济收敛到另一条平衡增长路径。

(二)不同增长框架下的习惯形成

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在新古典增长框架以及简单AK框架下考察习惯形成对经济影响的。这些研究初步考察了习惯形成对经济的均衡状态以及转移动态的影响。新近的研究开始在两部门和多部门的框架下引入习惯形成,从而更好地分析不同增长源泉下习惯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新古典增长框架下的习惯形成

RyderandHeal(1973)首先在一个新古典增长框架下引入了习惯形成,并考察了习惯形成框架下模型的动态特征。研究发现,若效用函数是时间可分的,均衡状态的消费仅取决于人均资本存量,且从初始状态出发,经济单调收敛到均衡状态;若效用函数中包含习惯形成,则从初始状态到均衡状态的动态特征是不确定的,经济中有可能产生极限环(limitcycle)。Alvarez-Cuadradoetal.(2004)在一个新古典增长框架下,分别考察了时间可分效用函数、内部习惯以及外部习惯框架下模型的动态特征以及经济收敛速度问题。研究发现,在新古典增长框架下,习惯形成和资本的报酬递减会同时影响经济的转移动态过程。他们同时考察了生产率冲击以及初始资本存量减少对经济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时间可分效用函数与习惯形成框架下的结论差别很大,而内部习惯与外部习惯框架下的结论差别不大。TurnovskyandMonteiro(2007)在一个新古典增长框架下同时引入习惯形成与生产的外部性,进而考察了习惯形成和生产外部性相互作用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习惯形成对经济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供给弹性与否。若劳动供给是外生的,则相对于社会计划者经济而言,分权经济下的资本存量和产出水平较低,而产出资本比和消费产出比却较高。若劳动供给是内生的,则相对于社会计划者经济而言,分权经济下的资本存量、劳动供给、产出以及消费水平更高。此外,习惯形成可以影响经济的转移动态特征。

2.简单AK框架下的习惯形成

Carrolletal.(1997)在AK框架下考察了习惯形成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习惯形成框架下的结论与时间可分框架下的结论差别很大。例如,在时间可分效用函数的框架下,资本的负向冲击并不影响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率;而在习惯形成框架下,资本的负向冲击使得转移动态过程中的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率均下降。相对于内部习惯形成框架而言,外部习惯框架下技术冲击对经济的影响更大,同时外部习惯框架下经济的收敛速度更快。原因是,在内部习惯形成框架下,代表性个体效用函数的曲率更大。此外,外部习惯形成对应的效用要低于内部习惯框架下的效用。Alonso-Carreraetal.(2005)在AK经济中考察了习惯形成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习惯形成使得经济增长率上升。原因是,习惯形成使得个体将消费推迟,从而增加储蓄。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古典增长框架下与AK框架下,模型的动态特征差别很大。若生产函数为y=Ak型,经济的转移动态过程是单调的,且转移路径依赖于初始资本与初始习惯存量的比值;若生产函数为y=Ak+Bkα型,转移动态过程是非单调的,且转移路径依赖于初始资本与初始习惯存量。此外,外生冲击对经济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模型框架的设定。

3.Uzawa-Lucas框架下的习惯形成

Hiraguchi(2011)在一个同时包含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的Uzawa-Lucas经济中按照比值形式引入习惯形成,进而考察了习惯形成对经济动态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效用函数是非凹的,经济中仍存在一条最优路径使得经济收敛到均衡状态。在人力资本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型中,习惯形成使得经济的收敛速度降低。此外,习惯形成的重要性越大,经济增长率越高。Hiraguchi(2011)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消费产品种类以及习惯形成力度的差别来解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收入水平以及经济增长的差距。

4.R&D驱动经济框架下的习惯形成

DoiandMino(2008)在一个水平创新的R&D驱动经济中引入习惯形成。研究发现,习惯形成可以显著影响平衡增长路径以及经济的转移动态特征。相对于时间可分的效用函数而言,在习惯形成框架下,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R&D补贴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最优状态差别很大。若习惯形成的外部性为负,则经济中存在唯一的平衡增长路径,且均衡状态是鞍点稳定的。若习惯形成的外部性为正,则平衡增长路径可能是完全不稳定的。相对于时间可分的效用函数而言,若习惯形成的外部性为负,则经济增长率更高;若习惯形成的外部性为正,则经济增长率更低。

习惯形成与宏观经济政策#p#分页标题#e#

过去的消费形成消费习惯,消费习惯又会影响代表性个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政策又通过影响代表性个体的最优化行为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与时间可分效用函数相比,习惯形成框架下代表性个体的最优化行为不同,从而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也差别较大。

(一)习惯形成与货币政策

Faria(2001)在Sidrauski包含货币的新古典经济中引入习惯形成,考察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包含习惯形成的框架下,货币是超中性的,弗里德曼法则(FriedmanRule)仍是货币供给的最优法则,而货币需求却比Sidrauski模型得到的货币需求更大。在包含习惯形成的框架下,代表性个体的最优货币需求对于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更敏感。值得注意的是,Faria(2001)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效用函数的形式,若效用函数是可减形式的,则习惯形成框架下的货币需求要比Sidrauski模型的货币需求更小。AmatoandLaubach(2004)在一个黏性价格的一般均衡框架下考察了习惯形成对最优货币政策的影响。习惯形成可以在预期IS曲线以及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中引入内生的持续性,其通过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而影响模型的动态特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的优化目标与福利极大化、产出稳定以及通货膨胀稳定等目标是一致的,利率法则(interestraterule)可以实现社会福利最优化。习惯形成框架下,最优货币政策对应的产出波动和利率波动的方差上升。MansoorianandMichelis(2005)在一个包含货币的AK经济中引入习惯形成,其假设货币需求也可以形成习惯,从而考察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经济处于转移动态过程中时,通货膨胀率上升使得持有货币真实余额的成本上升,为实现既定的消费习惯,代表性个体的储蓄减少,从而使得经济增长率降低。需要说明的是,通货膨胀率只能影响转移动态过程中的经济增长率,在长期中,经济又回到均衡状态,通货膨胀率不影响经济增长。在传统的凯恩斯框架下,并不能产生流动性效应(liquidityeffect),即扩张性货币政策并不能使得名义利率降低。这是因为,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同时使得实际利率上升。综合上述两种作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名义利率上升。Edge(2007)在一个新凯恩斯模型中引入习惯形成。研究发现,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实际利率下降的幅度要比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幅度更大,从而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名义利率降低,经济中可以产生流动性效应。

(二)习惯形成与财税政策

LjungqvistandUhlig(2000)在一个“追赶琼斯”的经济中考察了最优税收政策设定。研究发现,税收政策通过消除消费外部性以实现社会最优,社会最优税率与生产率冲击正相关。若由于生产冲击使得经济过热,则可以通过提高税率使得个体减少消费实现社会最优;若经济处于萧条状态,则可以通过降低税率使得个体增加消费从而实现社会最优。“追赶琼斯”框架下的最优税收政策设定与凯恩斯强调的需求管理政策强调是一致的,尽管两者在作用机制上差别较大。Abel(2005)在一个新古典经济中引入消费的外部性,假设个体的效用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绝对消费量,而且还取决于自身消费相对于基准(benchmark)消费的比率。Abel(2005)假设基准消费量等于其他个体消费量的加权平均,研究发现,社会最优的平衡增长路径可以通过修正的黄金法则(modifiedgoldenrule)以及代际之间的消费配置来实现。我们可以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和资本收入税使得分权经济复制社会计划者经济。若社会计划者(socialplanner)比个体更有耐心,则最优的资本收入税率严格为正。Alonso-Carreraetal.(2005)在一个包含习惯形成的内生增长模型中考察了最优消费税率和最优收入税率设计。研究发现,平衡增长路径上的最优收入税率为零,而转移动态过程中的最优收入税率不为零;平衡增长路径上的最优消费税率为常数,转移动态过程中的最优税率有可能是递增或是递减的。若生产函数为y=Ak型,最优税率依赖于初始资本与习惯存量的比值;若生产函数为y=Ak+Bkα型,最优税率依赖于初始资本与习惯存量,且是非单调的。Gomez(2006)在一个外部习惯形成的AK经济中考察了如何通过消费税率使得分权经济复制社会计划者经济的问题。研究发现,最优消费税率的动态特征取决于习惯存量的影子价格与资本影子价格的大小对比。若习惯存量的影子价格高(低)于资本的影子价格,则最优消费税率是递增(减)的。Gomez(2010)在一个包含习惯形成的内生增长框架下引入政府生产性公共支出,假设生产性公共支出是通过收入税实现的,且生产性公共支出存在拥挤效应。研究发现,增长极大化的税率正好等于生产性公共支出的产出弹性。此外,若生产性公共支出中存在拥挤效应,则分权经济可以复制社会计划者经济。

(三)习惯形成与汇率政策

Mansoorian(1996)在一个包含习惯形成的小型开放经济中考察了汇率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若经济中包含习惯形成,则个体总要达到习惯形成的消费水平。本币贬值使得个体减少储蓄,增加短期消费。短期货币需求减少幅度要比长期货币需求更小,这导致本国经常账户赤字。当经济处于转移动态过程时,消费和货币需求均是递减的。根据经验特征事实,消费和汇率是缓慢调整的,但在标准的框架很难拟合这一结论。Uribe(2002)认为,在时间可分的框架下,汇率升值使得消费迅速增加,总量支出的增加又使得汇率迅速上升,汇率和消费支出之间并不是缓慢调整的过程。在习惯形成框架下,汇率升值并不能使得消费迅速上升,这是因为消费上升形成的消费习惯使得未来消费的边际效用增加,从而不是最优的。个体消费支出的增加会引起汇率的缓慢上升,从而产生汇率与消费支出的缓慢调整。

习惯形成与股权溢价之谜

习惯形成不仅用来分析宏观经济问题,而且也被广泛用于分析金融问题,例如资产定价理论等。当然,广义上讲,这些也都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围。这方面最经典的研究主要是通过习惯形成框架来解释股权溢价之谜(EquityPremiumPuzzle)。MehraandPrescott(1985)通过美国资本市场1889—1978年的数据研究发现,短期债券的年均回报率为0.8%,而股票市场的年均回报率为6.98%,股权溢价为6.18%。他们在一个完备市场的模型中引入时间可分的效用函数研究发现,在合理的参数环境下,模型校准得到的股权溢价要远低于现实经济的数据,这就是股权溢价之谜。他们认为若要使理论模型得到的股权溢价与现实经济相一致,则代表性个体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需远高于现实经济的合理参数值。Abel(1990)通过比值形式的将习惯形成引入效用函数,从而考察了外部习惯和内部习惯框架下的资产定价问题。研究发现,相对于时间可分的效用函数而言,习惯形成框架可以更好地解决股权溢价问题。Constantinides(1990)在一个理性预期的模型中引入内部习惯形成。研究发现,相对于时间可分的效用函数而言,包含习惯形成的框架能较好地解释风险溢价之谜,这主要是因为习惯形成框架下消费者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与消费跨期替代弹性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互为倒数的关系,习惯存量在两者之间增加了一个“楔子”。CampbellandCochrane(1999)引入可减形式的习惯形成,其将效用函数表示为u(ct,ht)=(ct-ht)1-σ/(1-σ),从而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为σct/(ct-ht)。可以看出,与时间可分的效用函数不同,在习惯形成的框架下,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不为常数,而是取决于消费以及习惯存量的大小。他们的研究发现,若习惯形成是消费的80%—90%,且σ在合理的参数区间内取值,则可以解释股权溢价之谜。与Constantinides(1990)不同,CampbellandCochrane(1999)假设习惯形成是消费的非线性函数。此外,Dai(2000)通过随机(stochastic)习惯形成来解释股权溢价之谜,他认为相对于确定性的习惯形成框架而言,随机习惯形成框架可以更好地解释股权溢价之谜。MeyerandMey-er(2005)认为,若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关于消费是递减的,且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大于1,则可以解释股权溢价之谜,习惯形成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途径。事实上,我们可以就引入习惯形成后为何更有利于解释风险溢价之谜给出一些更加直观的解释。在包含习惯形成的框架下,个体不仅关注消费流量,而且关注消费的相对变化,个体平滑消费的意愿更强烈。持有风险资产使得收益和消费波动更大,因此,相对于无风险资产而言,风险资产必须有较高的风险溢价。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就习惯形成能否解决风险溢价问题提出了质疑。例如,Cham-pan(2002)认为在1948年前后消费增长率的变化很大,1889—1948年,消费增长的年均标准误是4.51%,1949—1978年,消费增长的年均标准误是1.13%。习惯形成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1948年以前的现实;而以1949—2000年的数据考察时,习惯形成模型并不能较好地解释现实经济中的消费增长以及资产回报率的差异。Champan(2002)在一个连续时间模型中通过1949—2000年的数据研究发现,相对风险规避系数需为10.75才能拟合现实经济,且这一结果不会随着习惯形成参数的改变而降低。Otroketal.(2002)认为在习惯形成框架下,股权溢价主要取决于高频波动(high-frequencyvolatili-ty),消费波动率的微小变动可以导致股权溢价的大幅变化。通过参数校准和数值模拟发现,习惯形成框架下股权溢价下降了2500个基准点(basis-point),无风险利率上升了1600个基准点;而现实经济中股权溢价上升了200个基准点,无风险利率下降了200个基准点。理论模型并不能拟合现实经济,因而习惯形成能否解释股权溢价之谜还有待商榷。#p#分页标题#e#

结语

篇8

(一)一般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1.系统与系统论的概念

1925年,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菲(L.V.Bertalanffy1901-1971)创立了系统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按一定关系组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其中要素又称为子系统”。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科学。[1](P55)系统是普遍存在的。由于构成要素不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系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按自然属性,可分为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按物质属性,可分为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按运动属性,可分为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和孤立系统;按反馈属性,可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2](P128-129)按规模,可分为小型系统、中型系统、大型系统和巨型系统;按复杂程度,可分为简单系统、复杂系统、超复杂系统;按状态,可分为平衡态系统和非平衡态系统。对系统进行分类,是为了把系统的抽象性与具体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实际上,现实系统常常是以上几种典型类型的综合体,例如,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都是非平衡态的超复杂巨型系统。

2.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作为系统论研究对象的“系统”,是现实世界的形形的系统的抽象。人们抽去了实际存在的物质系统或概念系统的具体属性,考察和肯定了它们共同的系统方面的特征和性质。系统的这些性质的客观存在构成了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它们包括:⑴整体性原理。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新功能的有机整体,各要素一旦组成系统整体,就具有独立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和功能,形成了新的系统的质的规定性,其诸构成要素的特定状态的最佳组合秩序构成系统的整体最优化,即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系统各要素功能的迭加。⑵层次性原理。由于组成系统的诸要素的种种差异,从而使系统组织在地位与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形成了具有质的差异的系统等级,即层次。⑶开放性原理。系统具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系统向环境开放是系统得以向上发展的前提,也是系统得以稳定存在的条件。⑷目的性原理。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一定的范围内,其发展变化不受或少受条件变化或途径经历的影响,坚持表现出某种趋向预先确定的状态的特性。⑸有序性原理。系统内部按一定的规律运行,各要素在系统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秩序,能够使系统产生一定的功能。⑹动态性原理。一切系统都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绝对静态的系统是不存在的;任何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但受到系统本身的条件限制和制约,还受到相关系统的影响和制约,所以,随着系统内外条件的变化,加快了系统内外条件的组合和重新组合,从而激化了系统运动的动态性。此外,系统论还包括:相似性、相关性、稳定性、惯性和负反馈原理等。

(二)信息论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1.信息的概念与特征

信息是宇宙中除物质和能量外的第三种“要素”。三者都极为重要,如果没有物质,宇宙就会变得虚无飘渺;如果没有能量,宇宙就会失去演化的动力;而如果没有信息,宇宙就会变得杂乱无章。可见,信息的重要性绝不亚于物质和能量。[3]所谓信息,就是人们能够识别的、具有新内容的消息。1948年,美国数学家申农(C.E.Shannon)创立了信息论,他提出:信息是系统不确定性的减少,或者说是对事物运动状态或存在方式的不确定性的描述。在物理学中,信息就是有序化的程度,因此信息就是负熵(物理熵表示的是系统无序化的程度,即系统的无序量;而负熵表示的是系统有序的程度)。[4](P27-28)在任何一个信息流通系统中,都有发出信息的发送端(信源)、接收信息的接收端(信宿)、以及信息流通的通道(信道)。[5](P4-6)信息具有可识别性、可转换性、可存贮性、可传递性、可扩充性、可压缩性和可共享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信息论和信息方法在循环经济中的运用成为可能。

2.信息论的含义

信息论是关于信息的基本理论,是研究信息的本质,并用数学方法研究其计量、交换、传递和储存的学科。信息论可分为狭义信息论与广义信息论。狭义信息论又称申农信息论,它是以数学方法研究通讯技术中关于信息的传输和变换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给出了各种条件概率下的信源信息量、信道容量、信息传递和交换、噪声与滤波、调制等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对信息的规律进行定量处理。广义信息论也称信息科学,它超出了通讯技术的范围来研究信息问题,它以各种系统、各门科学中的信息为对象,广泛地研究信息的本质和特点,以及信息的取得、计量、传输、储存、处理、控制和利用的一般规律。

3.信息方法

广义信息论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研究系统功能的方法——信息方法。所谓信息方法,就是运用信息的观点,把对象作为系统,完全脱开其具体运动形态,将其运动过程抽象成为一个借助信息的传输和变化,实现其目标的运动过程的研究方法。通常用反馈信息作为实现系统目标的控制手段。信息方法不同于传统的经验方法。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它从系统对信息的接收和使用过程来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对象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输入与输出关系,从而可以把不同的对象加以类比研究。同时它又是用联系、转化的观点,综合研究系统运动的信息过程。通过这样的方法对复杂事物进行研究,就不需要像通常那样去解剖分析整体结构,而是直接从整体上综合考察信息的流程,由此获得有关的知识。这对于认识和揭示事物的复杂性、系统性和整体性,是大有裨益的。[6](P45-46)信息方法具有较高的普遍意义和较大的适用范围,不但适用于广泛的自然科学领域,而且也可以应用于部分的社会科学领域,如现代经济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中。

(三)控制论与控制论方法

1.控制论的基本概念

1948年,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N.Wiener,1894~1964),创立了系统的控制论。控制是按照给定的条件和预定的目标,对一个过程或一系列事件施加影响的一种行动。也有人认为,控制是为了改善某个对象的功能或发展,需要获得并使用信息,以这种信息为基础而选出的加于该对象之上的作用。控制论是研究各类系统之间共同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也可以说,控制论是研究系统的控制规律以实现优化目标的科学。它利用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信息传递,将整个系统组织成为能自动地合乎要求的运动机制。

2.控制论的信息方法

控制论的基本概念是信息和反馈。维纳指出,我们用来控制环境的命令,都是我们给予环境的信息。任何组织能够保持自身的稳定性,是由于它具有取得、使用、保持和传递信息的方法。所以,信息和控制是不可分离的,信息论是控制论的基础。信息的变换过程“信息—输入—存贮—处理—输出—信息”中便存在着“反馈”信息。所谓“反馈”,就是把施控系统的信息(又称给定信息)作用于被控系统(对象)后产生的结果(真实信息)再输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维纳称反馈是控制系统活动的一种方法,是信息传递和返回的过程,其特点就是根据过去的操作情况去调整未来的行为。因此,控制论里所说的反馈,主要指的是信息反馈。反馈可分为两类,即正反馈和负反馈。如果反馈信号是增强系统输入效应的,即控制系统的给定信息与真实信息的差异倾向于加剧系统正在进行的偏离目标的活动,那么它就使系统趋向于不稳定状态,乃至破坏稳定状态,这就称为正反馈。相反,如果反馈信号是减弱系统输入效应的,即控制系统的给定信息与真实信息之差倾向于反抗系统正在偏离目标的运动,那么它就使系统趋向于稳定状态,这就是负反馈。正反馈使系统的输出量变得越来越大,往往可用来提高系统的灵敏度;而负反馈则可以补偿系统内部的某些因素变化而产生的影响,使系统的稳定性增加。在控制系统中,一般是用负反馈来调节和控制系统的机制。

3.控制论的黑箱方法

黑箱方法是控制论的一个常用方法。它是将一个未知的事物看作一个黑箱——封闭的箱子,其内部构造和机能尚不很清楚,在输入刺激和干扰的作用下,其行为反映在有指示的输出端,通过外部观测所获得的信息数据,便能辨识其系统结构和功能。黑箱可以是任何系统,所有的事物实质上都是或曾经是黑箱。黑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人的认识主体而言的。人的认识总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对于不同的人,同一对象既可能是黑箱,也可能是“白箱”,即有的人尚未认识而有的人已经认识。人的认识又是逐渐积累、不断深化的过程。有的事物目前完全不了解,是个黑箱;有的则会有部分了解,它便是个不完全的黑箱,是有“部分黑”又有“部分白”的“灰箱”。当我们认识和掌握了系统的内部结构,它便成为“全知的黑箱”或“白箱”。维纳认为,把白箱即某些具有已知结构的物体的结构关系,按一定的关系式表达出来,就是“白箱网络”。通过这种“白箱网络”,就可以对系统进行再认识,或者控制系统以后的过程和预测系统的未来行为。白箱方法要求同时观测和辨识系统的运动状态和内部结构,具有更大的预测性,因而在现代控制论中受到更多的重视。

4.控制论的功能模拟法

所谓功能模拟法,就是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来模拟对象,通过模型来间接地研究原型的规律性的实验方法。控制论的模型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实体模型或实物模型;另一类是理想模型,即形象或符号模型。功能模拟法不同于传统的模拟法,它不着眼于对象内部的具体物质组成和结构形态,也不着眼于对象的运动形态和能量特征,而是以功能或行为的相似性、代表性和外推性为条件,在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对比和模拟。由于这种功能或行为的相似性,在生物和机器以至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因而功能模拟法适用的范围更为广泛。功能模拟法可以运用黑箱理论从功能上描述复杂系统对环境影响的反应方式,而无需分析系统内部的物质基础和个别元素,不追求模型的结构是否与原型相同,从而揭示原型的复杂机制和基本功能。比如,电脑撇开人脑的复杂的结构和组成,从功能方面模拟人脑。功能模拟法注重信息在控制和自组织系统中所发挥的功能,并不意味着它完全撇开结构谈功能。不同的结构可以有相似或相同的功能,从这些相似或相同的功能中去揭示和确定它们各自的结构特点,就必须研究功能与结构之间更为复杂和细致的关系。功能模拟法建立在功能和结构是辩证的统一这种认识的基础之上。正是在对模型的行为和结构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的条件下,它可以发现和揭示新的尚未被认识的系统原型的特点和属性。[6](P98-112)

(四)系统的自组织理论

自组织是现代非线性科学和非平衡态热力学的最令人惊异的发现之一。从系统论观点看,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自动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细致方向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复杂性和精细度的过程。从热力学观点看,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不断降低自身的熵含量(熵产),提高其有序度的过程。从统计力学观点看,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自发地从最可几状态向几率较低的方向变化或移动的过程。从进化论观点看,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遗传”、“变异”和“优胜劣汰”等机制的作用下,其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不断地自我完善,从而不断提高其适应环境能力的过程。[1](P58-61)自组织的过程就是系统的各子系统的状态变量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统一的力量,使系统发生质变的过程。从这一特点出发,哈肯提出了序参量的概念。序参量是描述系统有序程度的量,它是指在系统处于无序状态时,其值为零,随着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转化,其值从零向正有限值变化或由小向大变化的一个或几个变量。它可以用来描述系统的有序程度或自组织状态。一系列系统理论,对于深入认识系统的自组织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其中包括前面谈到的主要以既成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一般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也包括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以系统的发生、发展为重点,探讨系统自组织演化问题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理论、超循环理论、突变理论、混沌理论和分形学。

1.耗散结构理论

比利时科学家伊里亚.普里高津(I.Prigogine)在研究某些远离平衡态并且包含多基元多层次的开放化学系统时,发现这些系统通过耗散运动(与外界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运动),在系统内部涨落(局部的起伏偏差)的触发下,可以自组织地形成某种动态稳定的时空上有序的结构,称之为耗散结构。生命系统、社会经济系统都是耗散结构,具有丰富的层次和结构。这些系统内部不断产生正熵,使系统趋向于混乱。为维持自身在空间上、时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系统就要不断地从外界引入负熵流,进行新陈代谢过程。

2.协同理论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于1977年发表的《协同理论导论》,建立了协同理论的理论框架,标志着这门学科的诞生。协同理论研究各种完全不同的系统在远离平衡时通过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从无序态转变为有序态的共同规律。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大量的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的整体行为取决于系统内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当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较大,而其独立性较小时,系统的整体在宏观上显示出结构特征,这样的系统是有序的。反之,当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小,使子系统的独立性占主导地位时,它们便处于杂乱无章的“热运动”状态,使系统在宏观上没有一个稳定的结构,这样的系统就是无序的。由此可见,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有序的起因,热运动是无序的根源。协同导致有序。协同理论用序参量来描述一个系统宏观有序的程度。一个系统内部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产生了序参量,序参量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形成自组织结构。因此,协同是自组织结构的内在依据。这种序参量之间的协同合作与竞争决定着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进程,是协同理论的精髓所在,也是协同理论中协同的真正意义。

3.超循环理论

超循环理论是关于非平衡态系统的自组织现象的理论。由德国科学家M.艾肯在20世纪70年代直接从生物领域的研究中提出。他认为:在生命现象中包含许多由酶的催化作用所推动的各种循环,而基层的循环又组成了更高层次的循环,即超循环,还可组成再高层次的超循环。超循环系统即经循环联系把自催化或自复制单元连接起来的系统。在此系统中,每个复制单元既能指导自己的复制,又能对下一个中间物的产生提供催化帮助。艾肯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把生物进化的达尔文学说通过巨系统高阶循环理论,进行数学化,建立了一个通过自我复制、自然选择而进化到高度有序水平的自组织系统模型,以解释多分子体系向原始生命的进化。超循环理论对于生物大分子的形成和进化提供了一种模型。对于具有大量信息并能遗传复制和变异进化的生物分子,其结构必然是十分复杂的。超循环结构便是携带信息并进行处理的一种基本形式。这种从生物分子中概括出来的超循环模型对于一般复杂系统的分析具有重要的启示。如在复杂系统中信息量的积累和提取不可能在一个单一的不可逆过程中完成,多个不可逆过程或循环过程将是高度自组织系统的结构方式之一。超循环理论已成为系统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研究系统演化规律、系统自组织方式以及对复杂系统的处理都有深刻的影响。

4.突变理论

突变论的创始人是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他于1972年发表的《结构稳定性与形态发生学》阐述了突变理论。突变理论的主要特点是用形象而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和预测事物的连续性中断的质变过程。突变论是一门应用科学,当它作为一门数学分支时,它是关于奇点的理论,可以根据势函数对临界点分类,并且研究各种临界点附近的非连续现象的特征。突变论认为,系统所处的状态,可以用一组参数描述。当系统处于稳定态时,标志该系统状态的某个函数应取唯一的值。当参数在某个范围内变化,该函数值有不止一个极值时,系统必然处于不稳定状态。雷内托姆指出:系统从一种稳定状态进入不稳定状态,随参数的再变化,又使不稳定状态进入另一种稳定状态,那么,系统状态就在这一刹那间发生了突变。突变论给出了系统状态的参数变化区域。

5.混沌理论

气象学家洛沦兹(EdwardLorenz)1963年率先提出了混沌的概念。这里的所谓混沌并不意味着无序,也不是有序的对立面,而是有序的“前兆和伙伴”;是包含于无序中的有序模式,它随机出现但却包含着有序的隐蔽结构和模式,即在混沌中隐含着局部随机整体稳定。混沌理论具有以下三个关键(核心)概念。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即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解它的一个很好的比喻是:“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可能会在美国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是非常敏感的,初始条件的轻微变化都可能导致不成比例的巨大后果。分形(fractals):分形是著名数学家曼德勃罗特(Mandelbrot)创立的分形几何理论中的概念,意为系统在不同标度下具有自相似性质。自相似性是跨尺度的对称性,它意味着递归,即在一个模式内部还有一个模式。由于系统特征具有跨标度的重复性,故可产生出具有结构和规则的隐蔽的有序模式。分形具有两个普遍特征:第一,它们自始至终都是不规则的;第二,在不同的尺度上,不规则的程度却是一个常量。奇异吸引子:这是系统被吸引并最终固定于某一状态的性态。有三种不同的吸引子控制和限制物体的运动程度:点吸引子、极限环吸引子和奇异吸引子(即混沌吸引子)。点吸引子与极限环吸引子都起着限制的作用,以便系统的性态呈现出静态的、平衡的特征,故它们也叫做收敛性吸引子。而奇异吸引子则与前二者不同,它使系统偏离收敛性吸引子的区域而导向不同的性质。它通过诱发系统的活力,使其变为非预设模式,从而创造出了不可预测性。

从总体上看,耗散结构理论对于理解系统演化的前提条件有基本的重要性。协同理论阐述了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和协同,推动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总体上推动了我们对系统自组织演化内部机制和动力的认识。超循环理论指出相互作用构成循环,提出了循环等级学说,从低级循环到高级循环,不同的循环层次与一定的发展水平相联系,揭示了系统自组织演化发展采取了循环发展形式。突变理论与系统自组织演化的相变理论①密切联系在一起,揭示原因连续的作用有可能导致结果的突然变化,揭示出相变的方式和途径、相变的多样性。对混沌和分形的研究,使得我们对于系统自组织的复杂性、系统自组织的发展的整个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于是这些系统自组织理论使我们认识到,充分开放是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前提条件,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自组织系统演化的内在动力,涨落成为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原初诱因,循环是系统自组织演化的组织形式,相变和分叉体现了系统自组织演化方式的多样性,混沌和分形揭示了从简单到复杂的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图景。[7](P69-82)

二、基于系统科学的循环经济系统分析

作为20世纪人类认识理念上的革命,系统科学理论为我们科学地分析循环经济的系统构成及其演化规律,提供了科学基础。在这里本人仅以自身对系统科学的有限理解为基础,尝试着对循环经济系统进行初步的系统分析。

(一)循环经济系统的复杂性

系统论思想要求人们从一种分散地、孤立地、简单地看待世界和事物的机械论理念转变为一种联系地、有机地、整体地看待世界和事物的理念。这种理念启发人们把循环经济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所谓复杂巨系统是由大量相互作用或相互分离的子系统结合在一起,是不同优先级的、各种可变化的子任务要同时满足或依次满足性能指标的系统,所有表示系统环境的外部作用对系统的影响是本质的,这种系统具有非线性的、混沌或事先不确定的动态行为。[8](P1-3)复杂系统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复杂性:从定量上讲数学模型是高维的,具有多输入多输出;从定性上讲系统具有整体性、非线性、层次性、动态性,有复杂的和多重的控制目标。具体来说,循环经济系统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循环经济系统是复合的有机整体

循环经济系统不同于以经济、社会、自然三维分裂为特征的传统经济系统,它是一个“经济—社会—自然”三维一体的复合系统和有机整体,经济系统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循环经济系统的整体目标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动态均衡。作为有机整体,这个巨系统有复杂的多重目标。经济子系统不能只追求自己的分目标,实现自身的有序发展(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加剧其它子系统(自然系统)的无序化程度(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从而影响系统整体的有序发展和整体目标的实现。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着眼,综合调节和控制循环经济系统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统筹整体功能和局部利益,在追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中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实现“经济—社会—自然”大系统的整体优化。

2.循环经济系统是非线性系统

循环经济是指物质和能量梯次、闭环流动型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与环境友好的生态经济。它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回归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物质循环运动的本质属性,按照物质循环运动的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转向,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传统经济将经济系统看作完全孤立、封闭的系统,把经济增长看作是物质财富的线性增加过程,追求的理想目标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物质流向看,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物质单向流动,从自然生态系统提取物质和能源,还给自然生态系统污染和废物,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垃圾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而循环经济模式则克服了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割裂的弊端,要求恢复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大系统的完整性,回归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物质循环运动的本质属性,将经济系统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强调构筑“经济食物链”和修复循环链,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和产生废物的各个环节循环利用资源,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无害化及再生,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不断的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等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系统内部的经济、社会、自然子系统之间相互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目的是要改变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越来越强,分解者越来越弱,引发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的现状,遵循“人类向自然的索取必须由人类对自然的回馈相平衡”的核心原则,实现“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有机匹配与合理衔接,从根本上恢复和重建“自然—经济—社会”的合理规则和运行路线,形成良性的循环互动。

3.循环经济系统是多层次系统

循环经济系统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度的耦合体。从物质流动的角度看,它涵盖了自然、社会、经济三大系统,在更广泛的空间寻求物质流、能源流配置效用的最大化。它要求以“经济—社会—自然”三维系统作为支撑,针对资源存量、环境容量、生态阈值的综合约束,以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研究物质流、能源流、价值流的运行机理、方式、技术、效率、机制等,追求三维整合或者说是三维协调发展的理想目标。倡导人类的发展活动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必须与其所造成的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相统一的新的发展观,要求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资源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系统构成的角度看,它应包括:①循环型生产系统。它由若干生态工业园、特色工业园和多条生态工业链组成,企业、产业和园区之间,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构筑生态工业链,建立物质交换关系,使系统中的物质和能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形成共生组合,实现整个生产系统的循环化和生态化转向。②循环型流通服务系统。就是将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落实到流通服务业的各行业各部门,大力发展废旧物资回收产业。③循环型消费系统。就是在消费领域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逐步形成循环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④循环型基础设施系统。就是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建设和改造公共基础设施系统,如通过实行城市污水集中分类处理,构建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等。⑤生态循环系统。它是指在人工系统中建立起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的自我平衡机制,扭转人类社会发展中缺少对生态因素关注的现象。⑥循环型社会系统是将循环经济理念注入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绿色采购;医院实行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学校、社区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从实施的层级和规模看,可分为:①企业(个人)层面的微观循环,即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企业推行清洁生产,选择清洁生产工艺,实行产品生态设计,建立生产全过程的环境管理系统,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消耗量,实现最终排放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②区域层面的中观循环,即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若干互相关联的企业或行业间建立生态产业群落,建立共生的工业园区,上游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用做下游企业的原料,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从而形成较大的链式循环。③社会层面的宏观循环,或称社会循环。即在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之间建立废弃物回收系统,实现重复利用。逐步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10](P27-30)

4.循环经济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由于循环经济系统是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因此,其中任何子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但受到系统本身的条件限制和制约,还受到相关子系统的影响和制约;任何一个子系统发生变化都可能对其它子系统产生短期或长期的影响。所以,随着子系统内外条件的变化,加快了系统内外条件的组合和重新组合,从而激化了整个系统运动的动态性。循环经济系统是在传统经济系统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对其实行循环化和生态化转向,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系统的三维整合,来达到三维协调发展的整体目标。因此,循环经济系统处于不断变化、发展、完善之中,是一个长期进化的动态过程。循环经济系统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子系统需要不断与自然、社会子系统发生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吸收外部资源加以完善、创新,做到生产和消费“效益最大化、污染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环境无害化”,以实现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动态均衡。同时,循环经济系统的整体优化过程,实质上是其系统构成中各个组成部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动态过程。循环经济系统的健康发展和日益成熟,取决于其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所具有的稳定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与互相影响,最终产生出系统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以及其中的物质流、能量流的平稳运行与流畅互补。

(二)循环经济系统的信息分析

信息方法为研究“经济—社会—自然”三维结合的复杂循环经济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说正是由于自然生态系统不断向人类发出的反馈信息(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才使得人类认识到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着承载力极限,传统经济系统的发展模式突破了这一极限,加剧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无序化程度,于是,人类才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导致循环经济这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的产生。在循环经济系统产生的过程中,自然生态系统被看作主要的信息来源(信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监测手段就是信息的通道(信道),从事循环经济的研究者、决策者、管理者、生产者和参与者都是信息的接收者(信宿)。根据信息论的基本原理,人们只有对循环经济系统发展的即时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通过反馈的方式对其做出决策,进而产生影响。由于循环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循环经济系统在其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如果仍然以从事循环经济的研究者、决策者、管理者、生产者和参与者等做为信息的接收者(信宿)的话,那么,信息的来源则很多,可以来自自然、社会、经济子系统,也可以来自循环型生产系统、流通服务系统、消费系统、社会系统、基础设施系统以及生态循环系统等,还可以来微观循环系统、中观循环系统和宏观循环系统。信源发出的信息的种类也很多,资源环境状况、能源供需情况、产品价格变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等各项指标都能成为反映循环经济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信息。循环经济系统的信息获取,可以通过观察、调查、查询、监测、数据统计等多种手段。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归纳法、对比法、统计法、评价法等,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其中的一种方法——指标评价法。为了便于对复杂的循环经济系统的错综复杂的信息进行科学的、综合的分析、处理,我们可将这些复杂的信息抽象成为一个综合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的指标体系。所谓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一定时期内循环经济系统各层次、各环节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系统地测定和计量,并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系列指标的总称。依据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目标,我们构建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责层、指标层3个层次。目标层: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数是我们通过测算所要得到的最终结果,这一结果横向可与其他国家(地区)进行同期比较,纵向可与本地不同时期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反映循环经济系统整体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总指数的计量来源于准责层的6个子模块。准责层:由6个子模块构成。经济增长指数用于评价系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趋势;科技进步指数用于评价系统的社会进步、科技进步状况;资源消耗指数用于评价系统中资源消耗的水平和趋势;废弃物排放指数用于评价系统废弃物排放的水平和趋势;资源利用效率指数用于评价系统资源利用效率水平;循环利用指数用于评价系统中资源循环利用的水平和趋势。6个子模块指数的计量分别来源于指标层相对应的指标。指标层:有36个指标。①经济增长指数包括13个指标。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进出口商品总额,反映综合经济发展规模和增长水平;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值比重减少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静脉产业占GDP比重增长率、资源密集型产品净出口比重,反映经济结构水平和趋势;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投资回报率、固定资产产值率,反映经济效益水平和趋势。②科技进步指数包括7个指标: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费占GDP比重、绿色技术占新技术比重、有毒有害产品淘汰率、有毒有害原料淘汰率、落后工艺技术设备淘汰率、绿色能源使用比率。③资源消耗指数包括5个指标:万元GDP能源终端消费量减少率、万元GDP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减少率、万元GDP耗水量减少率、万元GDP占用土地减少率、产品物料流失(损失)量减少率。④废弃物排放指数包括4个指标:单位GDP废气排放量减少率、单位GDP废水排放量减少率、单位GDP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减少率、单位GDP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减少率。⑤资源利用效率指数包括2个指标:能源利用率、原材料利用率。⑥循环利用指数包括5个指标:污水处理率、废水循环利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率、包装物回收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11]

(三)循环经济系统的控制

循环经济系统的控制就是按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的整体目标,以获取的信息为基础,不断调控系统内部不利于系统整体优化的组分,通过注入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负反馈信息,推进自然资源的梯级循环利用,增加系统中的负熵流,使经济发展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和弹性恢复能力的限度之内,保证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实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系统的控制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显示的系统发展中存在的任何不利于系统整体优化的因素,都应成为系统调控的对象。比如:针对认识问题,应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公众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物质流动形式的转变,更是一场经济运行方式的革命和人类生存方式的巨大变革;全社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倡导并确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值观;企业要树立绿色生产、清洁生产观;公众要树立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观等。针对管理问题,应成立专门的领导和管理机构,成立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计委、经委、财政、城建、规划、环保、水利、绿化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各级循环经济系统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对循环经济系统发展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和布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上述部门组成,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要用超前性理念和系统工程思想,制定循环经济系统发展总体规划、专门规划和分阶段、分步骤实施规划等。循环经济系统的控制应该依靠制度创新。根据系统信息显示的现有的制度体系中存在着不利于系统发展的制度障碍,如: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的使用价格过低,成本外部化,形成系统发展的成本障碍;价格形成机制不科学,构成系统发展的价格障碍;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循环经济法律法规较缺乏,不能满足系统发展的需要;相关政策支持不利,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政策较少且效率不高,对系统发展的激励作用不够等。循环经济系统应该通过制度创新,注入负反馈信息,消除系统发展的制度障碍。

①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逐步取消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补贴制度,使资源价格反映其真实的生态学、经济学价值。对环境容量等共有财产使用者征收高税费,提高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排污和废弃成本,促使环境成本内部化,解决循环型生产环节的成本障碍。②建立基于资源全部成本的完全价格体制。该体制不可能通过市场自发建立,需政府有规划的组织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对资源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估,计算出其真实价值,并以税收形式计入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通过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消除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障碍。③健全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框架法,以《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为基本法,包括《绿色消费法》、《包装物再生利用法》、《家电再生利用法》、《食品再生利用法》、《建材再生利用法》、《汽车再生利用法》、《节能法》、《废弃物处理法》及相关子法。制定城市垃圾处理、水和大气污染治理的监管条例,将责任主体和监管部门的行为置于法律规范之下。制定可持续发展认证体系,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环境标志和标准体系等。④完善循环经济激励政策。征收资源税,实现资源有偿使用,限制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使用、限制资源型产品出口;征收废弃物处理费、垃圾填埋和焚烧税,推动垃圾分类处理,促进其减量化、资源化;以废弃物为原料的企业,可获相关废弃物处理费的补偿;对环境有害的技术和产品,在销售环节加征环境附加费,使其在成本效益选择中更乐于采用洁净技术、生产洁净产品;将循环技术纳入科技创新体系,在风险投资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支持循环型技术研发;对循环经济项目,给予财政补贴、贷款担保与贴息、低息贷款、优先贷款、延长信贷周期、减免税收或税前还贷等支持;通过倾斜的产业政策,支持其到资本市场融资;对清洁汽车、能源及获环境标志和能源效率标志的产品,减征消费税;对原污染型生产设施,折旧率可以提高到30%以上等。⑤健全循环经济保障制度。包括有利于循环经济的资源、产权、市场和产业等经济制度;循环经济核算、会计、审计、生产、消费、贸易、包装和回收等规范制度;有利于循环经济的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等激励制度。

总之,要考虑资源环境成本,通过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使资源环境价值纳入生产和消费成本,引导人们通过成本——效益核算,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和消费方式。[12]循环经济系统的控制应该借助物质流分析法。循环经济的系统控制要求在一定自然资源投入的情况下,使总产出最大化,使排出废弃物最小化,使资源环境影响最低化。因此,有必要借助物质流分析法。物质流分析(MaterialsFlowAnalysis,简称为MFA)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用物理的重量单位(通常用t)对特定系统中物质流动和贮存的系统性分析。主要涉及的是物质流动的源、路径及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流分析的结果总是能通过其所有的输入、贮存及输出过程来达到最终的物质平衡。[13](P368)物质流分析的基础是对物质的投入和产出进行量化分析,建立物质投入和产出的账户,以便进行以物质流为基础的优化管理。它主要衡量的是系统的物质投入、产出和物质利用效率,确定物质在系统流动路径的影响因素,并为系统内的物质流动路径和模式的调控提供定量基础。通过物质流分析,可以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投入和流向,分析物质流的使用总量和使用强度,为环境政策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物质流分析的基本观点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入经济社会系统的自然资源和物质的数量与质量,以及从经济社会系统排入环境的废弃物的数量与质量。前者产生对环境的扰动,引起资源的耗竭和环境的退化;后者则引起环境的污染。物质流分析从实物的质量出发,通过追踪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物质的开发、利用及遗弃过程,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即通过对自然资源和物质的开采、生产、转移、分配、消耗、循环、废弃等过程的分析,揭示物质在系统内的流动特征和转化效率,找出环境压力的直接来源,作为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指标,进而提出相应的减少环境压力的解决方案,为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14](P60-64)

(四)循环经济系统的自组织

循环经济系统作为非线性、非平衡态的复杂系统,其演化必然要遵循自组织原则。循环经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各产业、各企业、各个社会基本单元之间,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协同合作,从而使系统内部组织和结构,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相对分离到互相依赖、从封闭到开放、从无序到混沌到突变再到有序的演化过程。循环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于系统内部经过有效地演进和互动过程,使系统整体产生了特有的新质,释放出新的倍增的能量,具有自觉适应环境而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的功能机制。所以,循环经济在人类社会化生产中表现出勃勃生机。循环经济要求系统内部通过自组织,形成包含串联耦合和并联耦合的物质循环系统。由于现行经济运行体系是按产品流向构造的,即具有前向、后向关联的产品之间构成产业链和产品链;而缺少按物质流向构造的循环链,即上游产品、企业、产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产品、企业、产业的原料……。因此,循环经济系统要正常运行,就必须通过自组织,建立包含串联耦合和并联耦合的物质循环系统。串联耦合是指甲企业的产出成为乙企业的投入;而乙企业的产出成为丙企业的投入;最后,丙企业的产出又成为甲企业的投入。并联耦合则是指一个企业要输入多个企业的产品,又要把本企业的产品输往多个其他企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并联回路。循环经济要求不仅在企业产品方面,而且在废弃物利用方面,在企业之间实现交叉输配的串联回路和并联回路,最终形成多重耦合的物质代谢网状结构。产品输出串联企业越多,生产效率越低;而废弃物输出串联企业越多,资源利用效率越高。

篇9

关键词:税收 慈善 二律背反

慈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对于新形势下调节利益分配、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增进社会和谐,提高公民社会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中,税收一直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体现国家鼓励和发展慈善的意志。税收政策对企业做慈善的减免和优惠起着鼓励和扶持的作用,然而在这几年的慈善事业中,税收的作用不尽如人意,甚至受到诟病,呈现出明显的二律背反现象。二律背反是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哲学基本概念,指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却相互冲突或自相矛盾。税收中出现的这种二律背反的命题是由哲学中的二律背反衍生的,即:我国税收是鼓励和促进慈善基金会和慈善事业的发展,在实践中税收是抑制和阻碍慈善基金会和慈善事业的发展。下面予以分析:

一、税收鼓励和促进慈善基金会和慈善事业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税收政策一贯秉承国家鼓励慈善的理念和导向。从1993年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就规定了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1999年出台的《公益事业捐赠法》第二十四、二十五条规定:公司和其他企业依照本法的规定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自然人和个体工商户依照本法的规定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享受个人所得税方面的优惠。这些法律在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贯彻中都充分得到体现。

二是税收优惠政策和措施充分发挥了促进慈善的作用。《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个人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部分,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这些优惠政策和措施都在实际执行中。

三是对红十字会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现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公益慈善事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等社会力量向红十字事业捐赠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28号)规定:捐赠给红十字会及其“红十字事业”,捐赠者准予享受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全额扣除的优惠政策。这一政策极大地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2012年红十字会接受捐赠 11719万元,2008年曾达到153797万元。

四是从网上查询近三年的中国慈善排行榜数据显示,2013年04月27日“2012中国慈善排行榜”上榜慈善家311位,捐赠总额约70.99亿元;上榜慈善企业有627家,捐赠总额近95亿元,榜单合计捐赠总额超165亿元。“2011年中国慈善排行榜”入榜慈善家231位,捐赠总额约81亿元;上榜慈善企业605家,捐赠总额104.47亿元。榜单合计捐赠总额超185亿元。据此测算,每年对慈善的税收优惠至少可以达到20亿元以上。

从上述分析来看,无论是慈善税收优惠政策还是实际执行都充分体现了税收鼓励和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二、税收抑制和阻碍慈善基金会和慈善事业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税种设置上:我国慈善税收政策不尽合理,针对富人的税种严重缺失,税收没有起到劫富济贫的作用,反而在逆向调整。中国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严重缺失,富人喜欢给自己和后人遗留尽可能多的财富,主动捐赠的自然就少。我国法律关于捐赠的税收优惠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此外,在契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关税等税种的相关规定中,也涉及到一些关于捐赠行为的税收优惠,只是数量很少,调控力度不大。而在西方国家开征有遗产税、物业税、奢侈品消费税等税种。这些税的作用就是鼓励富人多捐赠做慈善,减少奢侈浪费,并且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是扣除比例设置上:在企业所得税中,一般性税收规定是按12%比例税前扣除,少数几项特殊税收规定允许100%全额扣除,如当时企业为汶川、玉树地震灾后重建、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特定事项的捐赠;在个人所得税中,一般性税收规定是按30%比例税前扣除,少数几项特殊税收规定允许100%全额扣除。在国外许多国家实行的是税前全免,有的国家是按照50%减免,有的国家按照30%减免,我国只有在企业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才准予税收减免扣除,导致企业感觉捐赠越多反而还要增加纳税,严重抑制了企业捐赠的积极性。下面举一例也许会更易于理解企业家们的怨言:倘若一个企业年利润为1000万元人民币,按照25%的企业所得税缴纳标准,上交给国家250万元的税收;如果这家企业想从这1000万元的利润中捐款300万元给慈善机构,按照12%的比例上限作为税前扣除,税前准予扣除的金额为120万元,这样企业还需要为自己捐赠的300万元中的180万元纳税,即按照180万元的利润来缴纳企业所得税45万元。这就形成了善款的“重复缴税”。这样就打击了很多想要多做公益捐助的企业积极性。

三是免税待遇和抵扣制度上:在我国公益慈善组织在免税待遇上大相径庭,同样是“官办”的公益慈善组织也分三六九等,民办的公益慈善组织更不用奢盼了。《关于企业等社会力量向红十字事业捐赠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30号规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包括中国红十字会)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全额扣除。同时《关于企业等社会力量向红十字事业捐赠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28号又规定,划分“完全具有受赠者、转赠者资格的红十字会”和“部分具有受赠和转赠资格的红十字会”。这些限制把大量的非营利公益慈善组织享受税收优惠待遇拒之门外。可以从一组报载数据看看非营利慈善组织在税收优惠上的争取难度之大,截至2012年9月,在广州市登记的社会组织共3116个,而广州地税局资料显示,2011年公布获得免税资格的仅27个;全省登记的社会组织33176个,2011年仅有187家获得免税资格。因此,普遍认为我国慈善税收减免待遇的缺陷和免税额的不合理是抑制和阻碍慈善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慈善税收优惠政策二律背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税收的功能与慈善的理念差异是二律背反的直接动因

税收是国家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税收也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征纳博弈,国家想征更多的税收保障国家机器有效运行,而纳税人却想纳最少的税收,享受最好的社会福利。我国慈善捐款的税收减免主要是所得税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所得税是我国第二大税种,据2012年统计资料显示,企业所得税占19.5%,个人所得税占5.8%,所得税在整个税收收入“大盘子”中的比例占到25.3%左右,一旦针对企业和个人捐赠的税收优惠额度提高,势必会对国家的整体税收收入有所影响。而人们把慈善作为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讲的是社会责任和无偿奉献,当富人们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穷人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条件的同时,还要承担交纳税收的义务而无法接受捐款还要交税,会严重挫伤行善人的积极性。于是,社会各界纷纷质疑和发难慈善税收优惠政策的合理性。

(二)人们的慈善热情高涨与慈善组织体系不健全是二律背反的现实成因

中国的慈善事业尚处于初级阶段,而人们对慈善事业的向往和期盼由来已久,热情高涨的心情和完美无瑕的崇高设想,使人们对待慈善事业容不得半点的瑕疵。然而,这几年一哄而上的基金会井喷式的发展,规模急剧膨胀,截至2013年3月底,全国共有基金会3080个,其中公募基金会1327个,非公募基金会1753个。一方面是社会长时间的积淀释放,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实践和谐社会的美好向往。经过几年的实践操作,人们才发现光有一腔热血和良好的初衷要做好慈善事业还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慈善基金会正处在既无奈又无所适从的困境当中。慈善机制远远落后于整个社会的慈善热情。基金会中心网于2012年8月推出了中基透明指数FTI,其中满分129.4分,合规分48.8分,截至到2013年8月28日,满分的基金会全国只有35家。民政部最早成立的“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基透明指数FTI只有87.75分。若按地区划分,浙江省排名第一,平均得分只有69.4分,作为主管部门的民政部排名第二,平均得分只有67.07分,排名最后第32的甘肃省平均得分只有8.51分。社会公信力不高、制度不健全、操作不规范、财务不透明、资金运用效率低下等等,这些问题既反映了当前我国慈善基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问题的现状,也反映出我国慈善基金会管理的困难和无奈。在这种时机不成熟时如果加大税收优惠政策,推行税收“普惠制”必将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三)人们对税收和慈善的认识误区导致二律背反趋势越发明显

税收是社会财富的第二次分配,核心价值就是调节社会收入差距,削峰平谷,促进社会公平。一直以来,人们对生产经营所创造的财富交纳税收是无可厚非的,交税是一种义务,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的特征,无法讲求回报,也没有特别的褒奖。因此,对企业而言,除了应该交纳的税收以外,决不会再多交纳一点,哪怕是善款的“重复缴税”也会遭受质疑。人们对税收的态度是惧怕和无奈,涉及税务事项也很低调,然而面对慈善却大相径庭。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公众形象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只有承担社会责任,用先富带动后富,才能长久地发展;反之,不承担社会责任,一味地收敛聚集财富,很容易被社会所仇视,对企业自身发展也极为不利。所以,深知社会舆论重要性的企业家们,会从企业自身考虑,在实际付出与回报中权衡,会选择舆论效益最大化,而做慈善则是舆论效益最大化的集中体现。慈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低调务实的慈善理念和实践源远流长,然而当今高调做慈善的大有人在,虽然无可厚非,动机和心态也可窥见一斑。

(四)社会的信用体系缺失也是二律背反的成因之一

社会的信用体系与慈善税收的政策制定、征收管理紧密联系,正是在当前社会信用普遍缺失的大环境下,信任危机,造假盛行,企业假账泛滥,偷税漏税严重,假捐赠假报道频频出现。这些信用缺失造假的现象又反向影响着慈善税收政策,会担心企业假借“慈善募捐”之名行“偷税漏税”之实,表面捐款,实际上很大一部分通过免税又回到了企业自己的口袋。因此,势必会从严掌握,加强管理。所以人们又会抱怨:我国慈善税收对公益事业的界定范围太小,只有在法律涵盖范围内的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才能够享受扣减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捐赠方式限制得过于严格,直接向捐赠对象进行捐赠,不能享受任何税收减免,而必须通过我国境内的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进行捐赠,才能享有税收减免的资格;捐赠程序规定非常严格,税收减免手续非常繁琐,使许多人只能望而却步等。

这种现象有点如同“木桶效应”,“木桶效应”是指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一只木桶只要有一块短板,即使其他所有的木板再长也于事无补。税收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往往都是针对“短板”,不可能因为其他“长板”的叫屈而改变。但是,往往许多“长板”的鸣冤也会形成社会同情和共鸣,影响着慈善税收的政策和形象。

四、当前慈善税收优惠政策的思考和建议

税收政策是风向标,反映出国家鼓励或抑制某个行业或产业发展的导向;税收政策也是杠杆,可以撬动某个行业或产业的发展。目前正是我国慈善事业刚刚起步发展阶段,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税收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慈善捐赠社会矛盾的焦点,凡是与慈善税收有关的政策,无不牵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当人们普遍把我国慈善事业落后的原因归咎于我国的税收政策时,应该引起决策者们的高度重视。如何避免慈善税收成为矛盾的焦点,本文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适当提高所得税的扣交比例

人们从事慈善活动,相当于企业或公民个人帮助政府承担了部分社会福利责任,也应该获得政府的免税待遇。如何在向企业和富人征税的同时,又不会影响他们做慈善的热情。英国经济学家哥尔柏说过:“税收这种技术,就是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这种“拔鹅毛的理论”同样适用于慈善税收的优惠政策。精通于这门技术并运用好,能使慈善税收的优惠政策发挥的更好,消除税收在慈善中的负面形象。其实企业和富人都不希望公众把“为富不仁”、“缺乏善心与社会责任感”的帽子戴到自己的头上,当企业和富人在税收和慈善中权衡、纠结时,适当提高一点企业所得税的扣交比例,会大大减少怨气,提高企业慈善捐款的积极性。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扣交比例,会大大激发全社会慈善捐款的热情,减少对慈善税收优惠政策的非议。如果老百姓捐款还要交税,会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当人们看不到税收“削峰平谷”、消弭贫富差距的作用,如果还让他们从兜里捐款又纳税,即使税负很低也是不可能被接受,在非自愿的前提下必然会感觉到捐款和纳税之“痛”。而老百姓也不再是普通的百姓,而是学者、专家、名人、富人等等,作用不可小觑。

(二)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

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被公认为是“劫富济贫”的最有效的税收措施,也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拥护,非议最少效果最好。税收应该要多盯着有钱人,多“照顾”中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调整收入差距成为国家税收的主要职能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并对慈善捐赠实行税收抵扣优惠,有利于社会和谐。对遗赠人将自己的财产通过正规渠道赠与社会公益慈善组织或依法设立慈善基金会的,允许从遗产中全额扣除并给予免征各项税收的优惠待遇。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税收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极大地刺激遗赠人的公益捐赠积极性,促进我国慈善捐赠事业的发展。

(三)公平抵扣制度

对所有非营利公益慈善组织和基金会的慈善捐赠在税收抵扣制度和免税资格上应该一视同仁,不应区分公募与私募,“公办”与“民办”,做慈善应该不分机构大小人员多少,公平对待。可是目前的状况是等级分明,待遇也大为不同。红十字会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全抵扣,虽然曾经信用危机,但还是全部保留。接着是“官办”也叫“公办”慈善组织,“官办”也分全国和地方二类,下面才是“民办”慈善组织。在税收方面,同为非营利组织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日子最难过。这类机构的每一笔收入(包括捐款和政府购买服务收入)都需交纳营业税,年终有余要交企业所得税,接受捐款开具的发票无法让捐款人享受免税,与企业没有区别。国家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民办非企业单位里完全没有体现。

另外,还有一些特例的捐赠,税收抵扣政策也应该体现特事特办,如:裸捐或捐财产等。不能由于一个行善之人,在走到生命的尽头,把一生的财富捐给慈善事业,最后还要背着拖欠国家税款的罪名,这于法于理于情都说不过去。捐财产也是一样,当年曹德旺先生在捐了35亿福耀玻璃的股权,反而还欠着国家6.72亿元税款,这能让人们接受吗?这些特例数量虽然很少,却能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广受争议。针对这些特例的捐赠,应该采用个案审批制,即涉及到企业或个人裸捐和捐赠财产的,抵扣税款额在100万元以下,由省税务局个案审批,抵扣税款在100万元以上的,由国家税务总局审批,各负其责,不得越权。

(四)改变慈善捐赠的宣传口径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始终是以盈利与增值为目的,因而对于企业慈善捐赠问题的重点在于如何在税收政策的硬性环境下既能最大程度的实现企业自身的利益又能兼顾对社会的回馈与奉献。事实上企业对支出的每一分钱都看的很重要,在慈善捐赠中也会对名声与利益权衡。下面算一笔账:假定一个企业一年有10亿元利润,愿意捐赠1.2亿元,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计算,该企业可免交该笔款项25%,即3000万元的所得税,虽然实际只拿了9000万元,却得了捐1.2亿元的名声。如果该企业一次性捐10亿元,其中8.8亿没有完税,还需补税2.2亿元,一共需付出12.2亿元,却得到捐款10亿的名声。含税捐赠的宣传口径,既可以满足企业和富人的善举之意,也不会减少税收收入。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