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体系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体系建设

篇1

关键词: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基础设施;终身教育基本制度;中国;日本;韩国

终身教育与学习体系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石,是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保障。基础设施和基本制度是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本文的目的是从终身教育基础设施与基本制度建设的视角,通过中日韩三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状况的比较研究,探讨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方向及日韩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日本终身学习体系的形成及其特点

1.社会教育体系的形成

日本终身学习体系是在其社会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教育是作为“学校基于课程开展的教育活动之外的,主要面向青少年及成人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二战后的1949年,日本颁布了《社会教育法》,形成了以公民馆①、博物馆和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及其人力物力保障为核心的社会教育制度体系。该体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有法可依,注重法制保障。日本的社会教育法、图书馆法、博物馆法等相关法律,为社会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法制保障;二是设施和场所以非学校型的社会教育机构,如公民馆、图书馆和博物馆为主,内容上以非学历、非职业教育为主;三是注重基础设施和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公民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社会教育机构有明确的设施建设和运行标准,包括设施面积、设备配备和专业人员配置要求。②四是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注重学习者的自我组织和自我教育。

2.向终身学习体系的转型

随着20世纪60、70年代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日本成为世界上最早着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国家。1971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关于综合扩充完善学校教育基本政策”的咨询报告中提出,“要以终身教育的观点对整个教育体系进行整合”。1981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关于终身教育》的咨询报告中提出,要用终身教育的观点统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强化家庭教育,改革初等中等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向成人开放,大力推进社会教育及在职成人教育培训,加大支持老年教育等。③该报告首次使用了终身学习的概念,认为终身学习强调个人根据自身学习意愿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求重新构建教育制度体系,整合社会各种教育功能和资源,促进终身学习。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首相设立的临时教育审议会作为全面教育改革政策的核心,提出要向终身学习体系转型。主张打破社会教育的封闭性,把人力资源开发、社会福利、娱乐休闲等纳入终身学习体系,加强同其他行业的统筹协调,大力发展民间教育产业。强调要恢复家庭教育力,强化社会的教育功能,振兴终身体育等。还特别强调把学校教育也纳入终身学习体系,提出在初等中等教育阶段加强基础学习,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高中和大学要面向成人开放,推进入学资格自由化、弹性化、灵活化等制度改革。根据临时教育审议会的建议,1988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终身学习委员会提交了“关于终身学习基本建设”的咨询报告,明确提出了完善终身学习推进体制、加强学习信息的提供、强化专业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定终身学习重点地区、支持民间教育事业等终身学习基本建设的主要任务。作为社区终身学习基础设施,提出建立“终身学习中心”的设想。终身学习中心应兼有对各种终身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转换为学分的功能。

1990年,日本颁布了“关于建立和完善振兴终身学习政策推进体制的法律”(简称终身学习振兴法)。该法的目的就是在原社会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基础上确立终身学习推进体制。只有12条规定的该法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明确了政府振兴终身学习的责任,主要包括:收集、整理和提供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包括社会体育)相关的学习与文化活动的机会的相关信息;调查研究居民的学习需求与学习成果的评价;开发符合本地情况的学习方法;为居民学习的指导者和教育者提供研修;为地方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文化机构或团体的合作提供咨询和支援;开办社会教育讲座等;二是要求地方政府整合终身学习资源,设立终身学习审议会,制定地方终身学习推进计划,完善终身学习推进体制,充实教育、文化及体育设施,扩充广播电视大学的学习机会等;三是提出修订社会教育相关法令,增加与民间教育事业合作等内容;四是通过改进政府、企业等的用人行为和改革公共职业资格制度等,纠正偏重学历弊端,使终身学习成果能得到恰当评价;五是要求改革教育行政、财政体制,强化终身教育政策统筹;六是确立跨部门的终身学习推进体制,把终身教育政策统筹置于地方政府首长的行政管理之下,在中央政府明确由文部省和通产省共同作为终身学习主管部门。为了落实终身学习振兴法的各项政策,日本文部省将原来的社会教育局调整为终身学习政策局,赋予其统筹协调各级各类教育政策的职能。

1991年,日本颁布了地方政府终身学习推进体制的建设标准。终身学习振兴法的实施促进了日本终身学习新体制的建立,促进了终身学习政策与职业能力开发与社会福利等政策相结合。但它同时也受到一些批评或质疑。主要理由:一是该法将终身学习治理从教育行政转向地方政府综合行政之后,容易使终身学习、社会教育政策成为政治与经济政策的附庸,导致社会教育地位的下降;二是该法受新自由主义思想影响,过分强调学习中的个人责任和扶持民间教育产业,会导致终身学习的市场化和商业化,弱化政府的教育责任,削弱终身学习、社会教育的公共性。

3.日本终身学习体系的特点及变化趋势

日本终身学习体系在内涵与外延上包含了学校的正规教育,强调学校教育也要推进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的教育教学改革。在政策上使用终身学习的概念,强调终身学习中学习者的自主与责任。在内容上以依托公民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社会教育设施的非学历教育为主。原社会教育体系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专职人员配置。终身学习振兴法颁布实施后,日本的终身学习机构或设施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在新自由主义思想影响下,加上经济低迷及财政危机背景下政府缩减公共开支等政策的影响,公共终身学习事业出现萎缩趋势,公民馆等传统公共社会教育设施及社会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数量持续下降,而民营的终身学习机构有所增加。以上情况表明,日本虽然经历了终身学习基础设施和基本制度建设阶段,但终身教育体系仍在调整和变化中,如何理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公共保障与市场调控、政府干预与个人自主、教育部门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仍是一个未解决的课题。

二、韩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

1.韩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法律框架

韩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大致可分为社会教育体系形成发展期、终身教育体系孕育期和终身教育体系形成期三个阶段。从二战结束后韩国独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韩国逐步建立起了识字与成人基础教育、成人学历补偿教育、社区发展型社会教育、职业培训等人力资源开发、广播函授教育等构成的社会教育体系。[2]韩国社会教育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是1982年颁布“社会教育法”。该法将社会教育定义为“学校正规课程以外的所有教育活动”,并确立了社会教育的范围、政府责任、社会教育工作者资格认证制度、非营利原则等。韩国的社会教育体系中成人学历补偿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占据重要地位。从社会教育法颁布实施时起,韩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就开始进入了孕育期,其契机是1980年颁布的韩国宪法。该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必须振兴终身教育(韩语为“平生教育”)。这是韩国法律中最早出现的有关终身教育的表述。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逐步普及以及社会教育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起,韩国社会开始探索终身教育立法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1995年总统设立的“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了“树立新教育体制的改革方案”,为构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议在原社会教育法基础上制定终身教育法。1998年韩国教育部在其年度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构建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5项主要任务:依据教育基本法制定“终身学习法”,扩大“学分银行制度”试点范围;扩大部分时间制教育的范围;开设自学学位制度(类似中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促进中、高等学校开展终身教育。

经过数年的讨论和准备,1999年韩国颁布了在原社会教育法基础修订而成的“终身教育法”(韩语为平生教育法),对终身教育的内涵、政府责任、专业工作者、设施、经费资助、学分认定制度等作了明确规定,为韩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具体说来:一是明确了终身教育的内涵,沿袭原社会教育的概念,将终身教育定义为“除学校教育外的所有教育活动”;二是明确规定了国家及地方政府推进终身教育的责任与任务,包括设立终身教育设施、培养专业工作者、提供经费补助等;三是建立终身教育政策协调机制,要求在教育行政首长下设立终身教育协调委员会,协调终身教育实施主体间的关系。明确了教育行政首长对终身教育中心、地区终身教育信息中心等新型终身教育设施的管理权限等;四是建立了新的专业工作者制度,即“终身教育士”制度,明确了其主要职责、岗位知识技能要求;五是建立了终身学习成果的学分学历认定制度。终身教育法的实施有力促进了韩国终身教育的基本设施和基本制度建设。比如,韩国拓宽了非正规教育机构颁发学历学位的范围,允许经认可的“企业大学”授予学历、学位,允许主要通过互联网教学的远程大学颁发大学或专科大学的学历学位;鼓励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对其员工给予带薪或无薪的教育休假,或对其给予培训费、图书费、研究费的补贴;建立“人力资源信息银行”,即可以开设讲座、提供培训的终身教育专家学者的人才信息库、数据库;建立综合记录个人终身学习相关信息与成果的“个人教育账户”,也称为“成人综合生活记录簿”;广泛设立终身教育中心及地区终身学习信息中心等新型终身教育机构;扩大终身教育机构设置运行的自,将原来的机构设立时的申报注册制改为备案制,鼓励企事业单位、民间社团和媒体等面向社会举办终身教育事业。

随着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逐步深入,韩国终身教育法的一些局限也开始显露出来。比如,由于沿袭了原社会教育法的概念,终身教育体系建设难以突破原社会教育的范畴,同人力资源开发法等其他领域相关法律的关系也不清晰。[4]因此,2007年韩国对终身教育法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的要点是:第一,进一步明确了终身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即“终身教育是除学校正规教育课程之外,包括学历补偿教育、成人基础与识字教育、职业能力提升教育、人文修养教育、文化艺术教育、市民参与的教育等在内的各种形态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第二,增加了有关“学校的终身教育”的内容,要求大中小学校积极参与共同体及地方文化的建设。第三,为落实政府推进终身教育的责任,增加了政府应制定终身教育推进基本计划的条款。2002年,韩国政府曾制定“为推进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基本计划的终身学习振兴基本计划(2002—2006)”,2008年又制定实施了第二次“终身学习振兴综合计划(2008—2012)”。第四,加强了终身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确立了中央—市道(相当于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市郡(相当于我国的县级行政区划)三级终身教育支援体系。第五,增加了关于学习型城市的条款,规定国家可指定和支持地方建设终身学习城市。终身教育法的制定、修订与实施促进了韩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使韩国形成了独特的终身教育推进体制与治理体系。

2.韩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状况

终身教育法实施以来,韩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形成了多样化、广覆盖的终身教育机构网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提供终身教育机会,满足了社会成员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二是终身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有所进展,拥有“终身教育士”资格者的数量持续增加,促进了韩国终身教育服务质量的提升。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韩国拥有“终身教育士”资格者已超过11万人。三是对终身教育的公共预算投入不断增加。据统计,2016年,韩国中央政府终身教育预算达到2544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5亿元),除教育部外,劳动雇佣部、产业资源部、文化观光部、国土交通部、未来创造科学部、女性家庭部、保健福利部等众多政府部门都安排了终身教育相关预算,涉及278项终身教育事业或项目。④四是学习型城市建设取得成效。韩国的终身教育城市发展很快,2001年至2014年,韩国共认定了129个学习型城市。[5]五是终身教育治理、支援体系逐步健全。目前韩国各级政府层面广泛成立了终身教育振兴会或者协议会,形成了中央、道、郡三级终身教育治理和支援体系。比如,中央和地方设立的终身教育开发院在推进韩国终身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六是终身学习成果认定制度逐步完善。特别是学分银行制度为学习者提供了通过非正规教育、非定形学习获得学分和学位的机会。据统计,在学分银行注册的学习者从起初的600多人持续增加,(2013年)曾超过14万人,2015年有11.5万人在学分银行注册学习。

三、中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状况

中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大体经历了孕育期(1978—1992)、萌芽期(1993—2009)和形成期(2010—现在)几个发展阶段。⑤孕育期体系建设上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先成人教育政策框架内成人学历补偿教育的迅速发展,这个阶段的基础设施与基本制度建设主要聚焦在成人学历教育领域内。萌芽期终身教育的主要进展体现在非学历教育,尤其是职业培训、远程开放教育、社区教育等出现和发展。中国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政策目标也是在这个阶段: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的目标。在这个阶段,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虽然经常出现在政策文本中,甚至曾有过终身教育立法的尝试,但终身教育制度化、法制化方面的实质进展并不大,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仍停留在口号层面上。以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实施为契机,中国进入了全面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形成期。这个阶段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制度建设方面的进展,首先是地方终身教育立法的进展。上海市(2011年)、太原市(2012年),河北省、宁波市(2014年)等地方先后颁布实施了终身教育促进条例,推动了地方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为国家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有益参考。

其次,在终身教育制度建设上也有所进展。比如,2016年9月,教育部了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为深化终身学习成果认定转换制度奠定了基础。再其次,教育治理机制调整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新的机会。比如,国家教育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以及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和教育部继续教育办公室的设立等,对于终身教育、继续教育政策的统筹协调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正如本文所分析的,同日本和韩国相比,我国在终身教育法制保障、基础设施和基本制度建设方面严重滞后,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目前,国家层面的终身教育立法尚未被列入立法计划,终身教育经费与人员保障依然薄弱,终身学习成果认定等终身教育基本制度建设刚刚起步,统筹有力的跨部门终身教育领导管理体制仍未完全建立起来。如果要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我国必须加快终身教育立法,加强基础设施、基本制度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与韩国的有关经验乃至教训,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人才培养

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中均明确指出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大扶持力度,落实相关举措,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为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因此,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已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切实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一、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

在经济学领域,“创新”一词最早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比特提出,其认为“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的驱动力和主体是创业者,创业者的创新驱动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在经济学领域,创新和创业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但若因此认为“创业必须基于创新,创新必然带来创业”也显然不符合社会实际,多数创业是一种重复市场利润的过程,而非是技术或制度革新所带来的新利润空间。不可否认的是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创新驱动下的创业模式也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和新引擎。“双创”时代背景下,高校肩负着向社会各界输送高质量人才的重大责任,而人才的专业素养、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创新创业意识都将对其自身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并对其从事的行业带来深刻的变化和影响,在高校开展和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战略性意义。实际上,我国多数高校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统称为创新创业教育,简称“双创教育”,是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规划需要,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和开拓型人才为目标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往往侧重于创业教育。严格区分来说,高校的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过程中的顶层设计,涉及人才培养、专业发展、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升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所有教育活动。高校的创新教育实际上是理念式的,渗透于高等教育的教学、实践等多个环节中。不难理解,创新本身需要强大的知识储备和执行能力,往往是基于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教师通过专业教学、实践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尝试创新活动。也就是说,创新不仅对学生而且对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创新精神以及教学模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而言,创业教育既包含创建公司、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理论知识且注重团队管理、风险规避等实践方面的教学。因此,部分高校在校内相关师资教学的同时,通过聘请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成功创业者进行教学往往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创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与高校中一般的实践课程很相似,更具有“知行合一”的特征和较强的可操作性。总的来说,创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需要我们对当前教育制度进行结构性改革,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理论学习与考试评价的教育方法,而不是对教育制度的简单修补,也不是单单推行广泛的创业教育就能达到的。实际上,即便是广义的创业教育也无法承担起创新教育的全部责任,但由于创业教育具备创新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使其成为当下高校培育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一种主要手段。那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最理想的运行模式应该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协同发展,相辅相成,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体系是唯一的整体,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健全的整体。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都需要注重学生在实习参观、社会实践、模拟实训和技能教学等环境的能力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项目,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这种模式下,应该基于以下五点共识。其一,创新教育渗透在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即使作为高等教育中日益突出的部分,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创业教育仍应包含在广义的创新教育中。其二,创新教育是个宏大的命题,自身就对教育制度、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其深层意义更在于推进教育制度的整体改革,显然,实用主义的创业教育无法担负起创新教育的全部使命。其三,承担部分社会责任的创业教育也有其一定的实用性,即使在实践过程中无法完成创新教育的全部任务也不影响创业教育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其四,高校中开展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应充分与专业相结合,依托专业课程的平台,注重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创新。其五,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活动开展应该更注重具体化、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不可模糊地将其归入“素质教育”的大流中。

二、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在时展的外部因素和人才自身发展的内部因素共同需求下,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明显增强,近年来各高校陆续开展教学和实践改革,并深入理论研究。但另一方面来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很不均衡,多数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依然处在探索阶段,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仍普遍薄弱,缺乏创新思维和持久毅力,未能形成明确的人生价值观。从大学生自主创业数据来看,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创业率一般占总数的3%,而毕业三年后其中创业成功率仅维持在5%,相较发达国家每年20%~30%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率仍存在较大差距。当前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自主创业比例较低,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不够成熟。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在理解上是充分的,但在实际执行上总是力不从心,资源和力量准备不足。另一方面,当下我国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往往思想固化,无法充分理解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思维,自身对创新创业理念的认知也不够深入,在施教过程中,更难以让学生接受创新思维训练和创业能力锻炼。创新创业教育的软硬件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软件包括优质的师资,充足的人员配置,成熟的评价和管理体系等,而硬件主要是指完善的创新创业平台、基地以及孵化器等。其中,高校持续培养和储备优质校内外创新创业师资,构建完善的配套机制,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基地等显得尤为重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融入度低。在大多数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还是作为一种边缘教育,未将其真正融入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高校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内容衔接不够连贯,未能充分满足学生跨多领域的综合知识学习和技能锻炼的需求。学生、高校、企业三者融合度低。高校与企业未能充分考虑到双方以及学生的诉求,签订的合作协议也往往只留于纸上,未能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和高校的人才优势,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及先进理念渗透到高校的专业教育中,实现企业、高校、学生三者的深入融合。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探讨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在传统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培养创业素质和本领,为社会发展提供具有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社会财富、就业岗位的创造者,与传统教育体系之间相互渗透又相对独立。高校作为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施教主体,完善教育体系的优化设计有利于从多角度、全方位为受教者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具体落实和推动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升。学以致用,更新教育目标理念。创新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创新能力是维持大学生创业续航力的重要指标,同时要注重通过创业教育将创新成果实用化和应用化。与创新教育相比,创业教育更注重理论成果的价值实现和计划的落地,更要求受教育者运用其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转化为实践的过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强调大学生的全面知识学习,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习方法的学习,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应尽可能多地涉猎法律、经济、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其次,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不断注重其独创力、团队协作能力、市场洞察力等各项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软硬结合,营造优良组织环境。高校的组织环境是指包括创新创业氛围,专兼职的师资人员和相关考评制度等在内的软环境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搭建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投入等硬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教育环境。通过成立创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机构,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统一规范化管理,指导学校整体的创新创业工作和开展研究实践,并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竞赛营造浓厚氛围,孵化优秀项目,转化创新创业成果。此外,培养校内的优质师资和引进校外成功创业人士,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和实践,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备的创新创业教师与学生考评制度也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质量保障不可或缺的软条件。其次,创业园、科技园以及产业孵化园能为有潜力的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更直观地了解企业的创立、运营,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创业能力。“三位一体”,强化三方协调配合。学生、高校、企业三者的行为关系和协调配合是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机制。作为施教者的高校和受教者的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应充分分析社会和企业的现实需求。同时,通过增强企业与高校、学生的互动有助于创业经验的分享和创业资源的共享互惠,并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方向与内容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无论是对今后学生更好地择业还是创业都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寓教于术,完善教育课程内容。高校在鼓励学生进行跨专业、跨学科学习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创新创业在本专业的应用实现,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也应通过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批判精神,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丰富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

四、总结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为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输送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目前国内高校应在充分理解创新创业教育核心内涵与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厘清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建立适应时展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高校应结合自身特色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系统化发展,构建学生、高校、企业“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格局。这种格局也将成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制度化转型升级,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坤伦.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模式创新[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6)

[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刘伟,邓志超.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基于8所大学的抽样分析[J].教育科学,2014(6)

[4]马小辉.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教育目标、特性及实践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3(7)

[5]何迪.“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6)

[6]曾禛,刘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13(1)

[7]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系 教育衔接 现状 校企结合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145-02

现代职业教育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以技能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的。职业教育在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为全体劳动者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务院工作会议中也多次强调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002年,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再次强调: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建设既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教育体系,就要求我们在审视职业教育现状的同时,还要走出去借鉴和学习国际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成果。

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现状分析

(一)定位不明确

职业教育应该是以技术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在人才培养方面既相对独立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自成体系,又能与其上下衔接的一种教育模式。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偏见,这也致使职业教育内部,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对此问题的认识都存在误区,对自身定位不明确。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对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都是参考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长此以往,导致很多的高职院校都存在强烈的升格冲动,这也直接导致了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的偏差,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只有明确职业教育类型、层次、作用,才能使职业教育达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二)中高职教育内容衔接不畅

我国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2011年年初,教育部决定将两者统一划归到成教司管理,并要求中、高职教育要协调发展,而使中、高职教育达到有效衔接则是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任务。我国现在表现出的中高职衔接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1.中高衔接不畅导致能力培养不足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实现高职毕业生在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现在中国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及能力训练上往往存在严重的极端性,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接收的一般都是来自普通高中的接受过一定基础教育的生源,而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却往往忽略这一点,依然过分强调基础理论课程的重要性,降低了锻炼实践技能的实训课程的教学比例。这就容易导致高职学生基础理论课程的重复性和实践课程的缺乏性,最终导致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不高”的局面。

2.中高衔接不畅导致的学习困难

高等职业教育的另一部分生源则来自对口的技校、中专或职高,也就是“三校生”。这部分生源具备了一定的职业技能,但是基础文化课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如果用针对高中毕业生的教学计划来规划这部分学生,就会造成学生理论学习的困难。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最终造成没有足够理论知识为铺垫,新技术技能掌握困难的局面,达不到持续学习的目的。

(三)教学与生产不能深入融合

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常存在盲目无序性:专业建设上搞小而全,对学科越分越细,低水平简单重复,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和综合,没有形成专业优势和学校特色,导致培养的学生社会适应性差。其次,在课程结构上,我国的职业教育常采取的课堂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性教学,造成教学与实际脱轨,导致学生不能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大部分职业院校将教学工作简单看成了基础知识的传授,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落后于时代、与实际生产脱钩的问题。少部分职业院校采用“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对校企合作的重视不够,只是将“校企合作”等同于教学实习或实践环节,而不是通过合作,结合企业结构和需求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等问题上进行有针对性地改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教学与实际生产脱轨的问题。

(四)职业教育主体存在局限性

职业教育的主体应该是来自于社会的人,而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教育主体具有一定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其自身价值。中国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对教育主体的定位过于狭隘,仅仅是将教育主体定位于下级院校毕业生这个群体,而忽略了社会上其他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来拓展或提高自身能力的潜在主体,这就直接导致了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成为空谈。

二、国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特点

(一)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有机衔接

瑞士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了初级、中级、高级的无缝对接。在学生完成9年义务教育后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分流到两种渠道,一种是继续高中、大学的专业学习,一种是职业教育,体现出学术与职业教育并重的原则。其中,政府、企业、行业在职业教育中充分发挥教学培训的主导作用,并设有可以接受取得“职业会考文凭”的职业教育学生升入高等教育的制度。澳大利亚也分为三大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与培训。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存在灵活的沟通:在职业教育中取得文凭或高级文凭后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大学学习。同时,高等教育毕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职业教育学习掌握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具体的技术技能。

(二)行业企业教育模式

在日本,“企业职业教育”模式在职业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培养出的学生能力也要强于学校开展的职业教育。而在澳大利亚,主导职业教育发展变革的是行业企业。一份题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数据:雇主对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观点与应用”的调查报告充分反映了这一点。报告表明,82.7%的雇主对职业教育培养成的员工感到满意,84.8%的雇主对国家资格准入制度的职业教育感到满意。在德国企业和学校“双元”紧密结合,共同建设学院、培养技能型人才。

(三)针对不同主体和社会发展需要建设职业教育体系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澳大利亚将职业资格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通过全国标准的一致性,提升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的信心。而在日本,职前教育与继续教育并重,注重从业人员新技术技能的培训。美国职业教育体系注重不断拓展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逐渐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制度化,通过调整职业教育定位以促进产教协同发展,同时重视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的职业教育资助制度建设等。

三、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构建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学习和借鉴国际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突出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规范监管作用。同时,法律还可明确规定职业教育中企业和学校的各自义务和责任为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通过立法的形式还可强调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位置,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和认可度。

(二)理清人才培养思路,建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在大的教育体系下,既保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各自独立,又要完善二者之间的联系。充分考虑学生意愿,为学生提供多次选择、多样化发展的机会,打通从中职、高职到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的学习通道。针对不同教育主体制定有针对性可行的能力培养方案,重视诚信品质、发展潜力、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关键能力的培养。

(三)大力发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企业技术结构的升级,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成不可阻挡之趋势,企业高水平技能人才需求量剧增,这就要求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保证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始终是职业院校的核心任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型人才,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充分考虑用人岗位的能力需要,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交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育教学计划。同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力度也要加大,甚至主导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使教学内容与企业行业技术要求实现最大程度的对接。同时,双方还要遵照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约束,为受教育人员的利益提供保障。

(四)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与企业能力需要具有共通性。加强国家标准和行业准则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使职业资格认证成为职业教育成果的一种检验手段。针对不同的教育层次设置不同级别的资格认证体系,从外部集合相关领域专家对职业教育进行评价,结束职业教育成果内部评判的局面,对职业教育起到一定的约束和监督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取得职业资格认证,也是使职业教育和受教育人员得到社会认可的一种途径。

(五)建设职业教育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资源库建设主要宗旨,建设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资源库,使之成为集专业教学、企业员工技能提升、相关专业就业者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教育平台。通过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扩展教与学的手段与范围,带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和服务,增强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为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条件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孟凡华,鲁昕.关键是“衔接”关于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座谈会的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1(18).

[2]肖凤翔,薛栋.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4).

[3]王长文.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与实践――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际指教论坛上的讲话[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4]徐涵.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

[5]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来自瑞士的创新与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4).

[6]朱丽佳,闫智勇,陈沛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困境与展望[J].职教体系,2014(1).

[7]王钊.国际化视野下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9).

篇4

关键词:职业素质教育;校企合作;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精湛的职业技能的应用性人才,以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在当前技工学校全面推进内涵建设的背景下,建立和完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技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品质和能力,其本质属性是职业性。技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可分为基本职业素质和专业职业素质:基本职业素质指所有“职业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主要体现在责任心、敬业精神、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素质是相应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特有素质,即良好的职业技能,主要体现为掌握从业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技工学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与思路

加强技工学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加强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着力推进职业道德教育,改进道德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综合评价办法,丰富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的载体和渠道,切实增强道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将职业道德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在实践中育人,在体验中成长”的道德素质教育模式。

(二)进一步丰富文化资源,强化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和创新作用,建立“和谐职业人”培养机制。

(三)营造体现行业特色和学校特色的专业文化环境,在职业环境和专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三、技工学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的途径选择

(一)丰富道德素质教育内容

坚持以“思政”课教育为主渠道,以文化熏陶为主要形式,以教风促学风、以党建带团建、以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一是要加强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可接受性。以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为中心,通过系统讲授有关职业道德的原则、规范、养成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敬业意识、纪律意识、竞争意识等方面的熏陶;二是要结合社会、行业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加强就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创业主题活动和专家讲座;三是要实施技校学生文明修身工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生活习惯和互助的团队精神;四是要建成道德素质教育精品课程,使课程建设的内容更贴近企业、贴近学生、贴近实践;五是要开展校园综合治理,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和群防群治的工作局面,形成良好的校园行为规范。

(二)打造素质精良的职业素质教育工作队伍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有赖于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而职业素质教育工作队伍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包括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等教职员工。为此,一是要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把校园建设与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紧密结合起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校纪校规;二是要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加大师德教育力度和深度,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三是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四是要加强外聘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聘请企业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以德育辅导员的身份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推进“以学生为本”的“体验式”素质教育

营造健康高雅、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促进学生职业素质提升的土壤,提高技校学生的社会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

1、要积极发展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并以此为载体,不断丰富校园文体生活,构筑健康高雅、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

2、是要开展实用技术创新活动,切实将早期科研训练纳入培养计划,打造以科技素质和专业素养熏陶为目标的专业文化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形成崇尚技术、重视技能的氛围;

3、要进一步开展普及性的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问题预警机制和危机干预机制,让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学生之中,引导学生构建阳光向上的心理特质;

4、要实施技校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引导广大技校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增强技校学生自主创业、就业的意识和能力。

四、在技校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初步形成职业观念和意识。 使学生适应由中学生到技校学生的转变、学习方法与生活环境的转变等; 做到了解专业、 热爱专业、产生学习的源动力; 明确奋斗目标和做好职业规划。

2、明确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和基础, 培养爱岗敬业合格人才。

3、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 形成职业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与导向作用。

4、结合实际制定相适应的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规划, 并能与时俱进, 按需调整, 保证职业素质教育的科学性、 系统性、完整性和适应性。

篇5

一、我院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工作现状及做法

我院的办学目标是:创办一流应用型大学。秉持“帮助学生成功”的理念,自2012年伊始,我院积极进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探索:

1.紧扣贵州产业调整升级的人才、智力支撑要求,强化学科专业规划、建设

我院紧跟国家“新四化”和贵州省经济发展转型建设要求,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每年暑假,学院选派90%的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了解行业、企业对各专业的人才规格要求,岗位技能需要和规范等。通过到企业调研,将企业岗位需求带回学校,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完成如下工作:①设立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在专业设置上不断贴近市场,保持人才培养对市场需求的联动性,随时对市场人力资源需求进行分析研究,特别关注专业就业市场研究,与“市场零距离”调整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专业建设规划,整合学科专业优势,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工、商、管理、护理类学科专业群。②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调整需要设置与调整专业。在学科专业建设中,主动适应贵州、西南、东盟经济圈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布局。近三年分别筹建建筑工程学院、护理学院、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体育学院以及设计与工程学院,呼应贵州产业发展的需要。③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进程中,引进行业企业岗位培养模式,创新设立人才培养目标、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师徒式”、“订单式”、“委培式”等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积极开展“仿真实训”、“企业岗位实习”等专业建设试点;积极建立校内校外实训教学基地,推进与企业共同进行“工学交替”、“联合培养”等人才培养方法,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具体做法欢迎到我院参观、指导)。

2.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努力实施教学过程中三化,即:教学环境企业化、实训内容任务化、学生作业产品化

我院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以“教学环境企业化、实训内容任务化、学生作业产品化”为基本要求,修订“课程大纲、实训大纲、考核大纲”,按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组织相关课程进行专业实训。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培养目标不同,要求教师不断完善课堂设计,引进或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实现“笑声、掌声、辩论声”的“三声”课堂,配合教学环境企业化、实训内容任务化、学生作业产品化要求,实现“精彩课堂”,在学生学习同时,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乐于学习,快乐学习。

此外,各分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通过竞赛,锻炼教师和学生,增强信心,交流信息、提高技能。

3.加强校内校外实验实训室(基地)建设,提高专业仿真实训教学,强化学生专业学习效果

根据教育部2012年1号文件要求,我院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不断改进校内校外实习实训教学条件,与近千家企业达成实训合作协议,并遵循实训环境企业化、内容任务化、作业产品化的“三化”原则,校内以高仿真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校外以学生专业实习为主,到行业企业进行一学期的专业实习,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并不断探索“工学交替”、“校企联合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4.引进“双师素质”资源,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通过从行业中吸引人才,开展暑期教师回炉计划、鼓励教师报考行业资格证书或职称等举措,快速引进培养“双师素质”型教师。

目前各专业的任课教师中,有63%的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或具备行业资格证书,有48%的教师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平均53%的专业教师拥有至少1个行业资格证书。

具体做法是:学院招聘专业课教师以授课能力为主,按1∶1.5招收储备。新进教师要求本科毕业生5年以上工作经验、研究生有2年工作经验;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100%持双证。

鼓励在职教师继续学习、提升学历、职称。此外,我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始终坚持三个方面的努力:一是让教师拿高薪,二是让教师受人尊重,三是保证教师有职业发展前途。

5.加强教学过程职业化管理、强化励志就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社团育人功能

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我院坚持“上学即上班、毕业好就业”的职业化管理理念,按相应企业职场环境要求来管理学生,有效帮助学生向职业人、社会人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把非关键的管理环节移交学生自我管理。

通过职业化管理,将课堂励志教育理念和内容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并转化为行为习惯和信念,将学生培养成职业道德好、职业态度好、职业精神好、职业能力好、职业形象好的“五好青年”。

我院还重视创业教育,从大学一年级就专门开设创业课程;建立并完善校内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示范园。

学生社团管理中,由学院团委牵头指导,发挥学生社团联合会的作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帮助培养未来的领军人物;形成学生自主、积极健康的学团活动,完成社团育人的过程。

二、我院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1.专业设置方面,希望得到省教育厅的政策倾斜支持

我院专科专业有25个,尚未形成学科、专业群,尚无法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

希望省教育厅每年新专业申报时,能考虑民办院校发展需要,能够给予政策支持,在条件达到的情况下,同意多增设专业,以培育我院发展势头。

2.师资资源建设方面,“双师型”教师团队职称评定的困难

我院属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双师型”教师引进后,职称评定的极为困难,直接影响教师的提升发展以及学院未来层次的提升。恳请教育厅协调成立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定系列,批准贵州工商学院成立副高职称评审委员会。

3.招生方面,希望能进行多层次招生探索

我院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院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得到社会较高认可,近两年报考学生越来越多,但无法录取,学院的规模已制约着学院发展成为一流应用型大学的步伐,作为刘总理认可的现代职业教育的示范校,恳请在录取比例上给予政策倾斜,并在恳请给予我院在区域自主招考、录取;多个招生层次上进行改革试点和探索。

三、对策建议

篇6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0-0056-03

1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均把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未来几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给职教教材出版带来哪些挑战?作为出版机构,应采取哪些职教教材出版策略,以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对职教教材出版的挑战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给传统的职教教材出版带来挑战。

如何拓展日益增大的传统职教教材市场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外部适应、内部协调、横向互动的体系。外部适应,即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以及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要求相适应;内部协调,即中职与高职(含本科职业教育和专业硕士)、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形成有机联系、一体化的衔接通道;横向互动,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效沟通,互为促进。这将极大地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进而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进入职业院校学习。

从现代职业教育体育建设的量化目标来看,到2020年,中职在校生人数将达到2300万,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将达到1480万,与2012年相比,分别增加236万和516万。如果在校生人均总量不变,即传统职业教育教材市场总量将分别增加11.16%和53.5%。尤其是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教材市场将大幅增加。职业教育教材的市场总量虽然在增加,但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职业教育教材从体系到内容到体例到载体都有新的变化,如网络课程、电子教材等开始出现,如果仍按过去的教材开发思路来出版未来的职业教育教材,则可能导致不但难以抢占新增的市场,甚至难以保持过去的市场份额。

如何开发新生的职教教材市场 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教育体系基本框架示意图可见: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技术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共同构成职业教育的基本结构。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应用技术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其定位、办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评价和学生就业去向等与普通本科教育和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相比将发生重大变化。这意味着这部分学生所选用的教材需要根据职业教育规律,按照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模式进行全新开发。如果有600所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办职业教育,按每校在校生1万人,每人每年需教材费用300元计算,则仅应用技术本科就有约18亿元的教材市场量。这部分市场量对职业教育教材出版而言,必将是其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做到普职融通,适合普职融通要求的教材也需要全新开发。这些职业教育教材的研发是一项新事物,职教教材出版机构应早准备、加速行动。

如何发展职业培训图书市场 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将是覆盖每一个人一生的每一个阶段的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既有完善的职前教育体系,又有完善的职后培训体系。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量化目标中提出,2012年全国继续教育参与人次为2.1亿,到2015年将达到2.9亿,到2020年将达到3.5亿。如果按每人次需要资料费100元计,即到2020年继续教育图书市场将达到350亿元。对职业教育图书出版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如何适应职教教材数字化的需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明确提出要加速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将信息化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这要求职教教材出版一方面要加快传统职业教育教材数字化的进程,对传统职教教材进行升级换代,以适应新形势、新需求;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点,适合职业院校学生和广大群众继续教育使用的数字化资源,满足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化的需求。

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职教教材出版的应对策略

面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给职教教材出版带来的诸多挑战,职教教材研发与出版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职教教材出版机构能否抓住这一机会,关键在于职教教材出版机构能否快速进行顶层设计、组织重组、思路调整、人才储备和优化操作。

在组织架构上,建立贯通的职教教材研发组织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调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本科、专业硕士等)和职业终身教育形成有机衔接、自成体系的统一整体。这必然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各学段的课程是有机衔接、自成体系的统一整体。教材作为课程的内容载体,理应各学段相互衔接,既无不必要的重复,又无知识点、技能点等的遗漏。要研发各学段相互衔接的教材就需要统一的顶层设计,这要求职教教材出版机构建立各学段贯通的职教教材研发组织机构。而当前大多数出版职教教材的出版机构在组织结构上采用分段式、分类型式的组织架构,即设置有专门负责中职教材建设、高职教材(主要是专科层次)建设的机构或人员,分别从中职或高职的特点入手进行相应层次的教材研发。这种组织架构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各层次内部,教材结构相对合理,能基本做到相互协调,但各层次之间缺少应有沟通与协调,易导致内容重复或脱节等现象。这种组织架构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其教材的要求格格不入。

要形成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教材,出版机构应有相应的组织架构,建立一体化的职教教材出版组织,在组织内部实行按行业或专业分工的、一体化开发职教教材的项目组。如学前教育专业项目组,由项目组对初等、中等和高等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材进行整体设计,以保证研发的教材在理念上、结构上、内容上一脉相承、有机衔接。如此,既有利于教材建设的体系化,又有利于宣传推广的统筹与协调,提升工作的效率与效益。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项目组,则需要加强编辑队伍建设,要打造一支既懂教学,又懂编辑,还懂市场的项目负责人队伍。给予项目负责人规划产品线、调配编辑力量、整体策划产品、进行市场宣传推广等权利,确保让专业人才做专业的事情,获得专业的发展,确保按行业或专业群设置的项目组(产品线)健康持续发展。

在教材理念上,由注重技能向注重素养转变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理念的引领下,强调职业教育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故无论是职教教材还是职业院校的教学,都将学生的技能形成放在突出的位置。这一做法有效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其作用是不容否定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功能在注重其社会功能、经济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其育人功能。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了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强调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职业教育也要培养技术型人才;二是强调要以立德树人为指导,突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学生品德的培养。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丰富,势必带来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变化,课程结构的变化直接导致教材品种的变化,课程内容的变化直接导致教材内容和教材体例的变化。由此,职教教材出版机构在研发职教教材的过程中,必须以此为基础,转变过去研发职教教材尤其是专业课类教材时过度强调技能、强调教会学生怎么做的思路。在未来的职教教材研发中,应依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中既要关注企业用人的现实需求,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还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把学生本身置于中心位置;既要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又要关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要在各类教材中都融入社会主流价值观,培养满是正能量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教材特点上突出应用型、一体化和多功能化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既延伸了职业教育的长度,从初等职业教育到中等职业教育再到高等职业教育(由专科延伸到本科,甚至是专业研究生);又拓宽了职业教育的宽度,从职业学历教育到职业培训到终身学习,从传统式的学习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职业教育“长度”和“宽度”的拓展,要求未来的职教教材除具备传统职教教材的特点外,还应具备以下特点。

1)应用型。应用型既指职教教材本身要突出应用、实践的特性,更是指要开发符合应用型本科和专业硕士需要的职教教材。发展应用型本科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之一。应用型本科既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型本科,也不同于专科,有着自身的特色。应用型本科直接为区域发展和产业振兴服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逐步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强调学以致用。应用型本科的这种独特性,注定了应用型本科的教材既不同于学术型本科学校所选用的教材,也不同于高职高专所选用的教材。与学术型本科教材相比,应用型本科的教材更强调应用性、操作性;与高职高专的教材相比,应用型本科教材更强调学理性、知识性。未来几年,应用型本科的规模会越来越大,职教教材出版应未雨绸缪,组织专门的教材研发团队,研发与应用型本科定位和学生认知特点相适应的教材。

2)一体化。一体化主要是指推进中高职教材一体化进程。加强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又一重点。教育部2015年的工作要点中提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衔接行动计划。未来几年,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高职的规模将逐渐增大,高职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将越来越多,这都要求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研发上进行有机衔接,避免课程与教学出现重复或遗漏的情况。职教教材出版机构应组织专家,在充分研究中职和高职特点的基础上,分专业对中职和高职教材进行整体设计,出版内容适宜、形式新颖的一体化教材。这种教材必将受到中职和高职学校的欢迎,形成独特的品牌,进而形成市场号召力。

3)多功能化。多功能化主要是指丰富职教教材的用途,使其适宜于职业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普职融通等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改变各种类型的职教教材互不兼容的现状。职教教材出版机构可以出版“双证书教材”,即既适合职业学历教育,又适合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考试、职业技能鉴定使用的教材;出版普职融通教材,即既适合职业院校学生选用,又适合普通学校开展职业体验等教育使用的教材。

篇7

关键词:应用型;电子信息类;职业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240-03

电子信息类专业主要包括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这些专业是当前IT学科较为热门的专业,也是本科院校普遍设置的专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地方高校要“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鲁昕副部长表示:“要将600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淡化学科,强化专业,要按照企业的需要、按照岗位来对接。”因此,应用型高校改革实践创新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内应用型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选之路[1]。

金陵科技学院是一所隶属南京市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向着建设“以软件类为主导特色的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新兴应用科技大学”的方向,紧紧围绕筹建南京软件科技大学这个目标,围绕新型应用型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深入实施“南京化战略”和“网络化战略”,推进专业的“互联网+”化和转型发展。因此,电子信息类专业应加快专业建设与综合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模式、合作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进行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实力,增强办学活力,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国内培养现状。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在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主要表现在:学生“基础薄弱,实践动手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强”,进入IT领域后,面对先进的IT技术或电子产品,只能进行简单的模仿和改造,无法开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工作。一方面,学校培养的大量电子信息类毕业生找不到和专业对口的合适工作,另一方面大量的电子信息企业难以找到企业所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存在“技工荒”现象。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大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努力进行改革。

2.国外先进经验。国外的创新实践教育开展较早,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职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国外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运用探究式学习、启发式教学,鼓励个性发展,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早就实现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相结合。德国的职业教育做得比较好,实行双元制,使学生能在企业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在德国,奥迪公司准备上市的车型,会交由学生实习、实验、实践,进行反复改进[2]。美国百森商学院自1919年成立以来,追求卓越的创业精神一直贯穿于百森的发展轨迹中。他们注意与企业保持经常联系,努力争取企业对大学教育的支持,为大学生创造模拟创业实践的机会。

二、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相关企业的岗位职业能力需求

通过实地探访、电话、网络等手段,我们调研了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相关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在职业能力方面的需求,总结为:(1)电子信息软件产业:要求精通电子技术,掌握C/C++及汇编语言编程,熟悉数据结构,精通嵌入式Linux软件开发及应用编程知识;熟悉各类片上外设;熟悉TCP/IP、USB2.0、CANbus等常见通讯协议,掌握FPGA、ARM、DSP等处理器平台及其接口硬件开发。(2)半导体产业:要求精通电子技术,受过半导体产品及工艺流程的培训,熟悉半导体器件物理知识,熟悉半导体芯片制作工艺流程;了解国内外新产品开发状况,有半导体器件仿真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3)嵌入式系统设计领域:要求精通电子技术,熟悉FPGA、ARM、DSP、51单片机等MCU等嵌入式代码的编写;熟练掌握常用总线接口协议等;具有以太网、USB等常用技术开发知识;熟悉C/C++编程,有上位机通信接口设计经验。

此外,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择用已经取得电子设计工程师、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电子信息工程项目工程师、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证书等工程类证书的毕业生。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方法

1.转变观念,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学校的创新机制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外在保障,人才培养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改革创新的内在发展动力。金陵科技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主要包括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近年来,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我们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践环节学分比例,提高实验教学中综合型、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在修订的方案中,课内外实践教学的学分总计达到66学分,占总学分(180学分)的比例为36.7%。教师和学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两大主体。其中,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情况,直接反映出职业教育体系的效果;教师在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则起到指引和先导的作用。在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思考怎样才能合理地考虑和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实践指导工作的热情,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等一系列问题。

2.课程体系整合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衔接。课程体系整合与优化的原则是,要从学科和专业的整体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结合南京软件名城建设与学校筹建软件科技大学的需要,根据电子信息类卓越工程师的实际需求,我们增加了软件类课程和企业合作课程。课程是教学内容的载体,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利用学科建设成果,提炼出新课程或课程新内容,落实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满足行业对工程人才质量的要求。课程体系改革以课程群建设为抓手,形成专业特色鲜明的核心课程群:以数字信号处理为核心,构建信号处理课程群。该课程群中的基础课程,侧重于研究信号与信息的获取、基本分析方法等,为应用课程打下基础。应用课程侧重于信号与信息的处理技术手段和应用,包括图像、声音、视频。以“微机原理及接口”为核心,构建嵌入式应用课程群。“微机原理与接口”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核心课程。由“微机原理与接口”、“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DSP原理及技术”和“EDA技术及应用”等构成的嵌入式课程群,为信号与信息处理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平台,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群之一[3]。

3.构建学生创新团队与导师团队,建设多元化实践体系。通过建立课题小组、组织参加竞赛、举办社团活动等方式,构建学生创新团队,让学生在创新活动的过程中能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互助进步,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开拓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4]。同时,构建校内外结合的导师团队,指定年轻教师担任团队指导教师,聘请企业或校外实习基地的有工程实际经验的工程师担任兼职导师,定期给学生开展指导和讲座。继续强化以校内实验、课程设计为重点,校外实习延伸,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效果,聘用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实践教学,除了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外,加大生产性、工艺性、综合性实验的比重;积极推进项目、案例教学方式,推行口袋实验室,让学生在体验“学有所用”的乐趣中,激发兴趣。积极开展学生团队创新实验,研究课程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方法训练。打造一支在职业道德、专业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技能等多方面协调发展的专兼结合、高素质的结构型双师教学团队[5]。

4.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建设校企合作实践中心、就业基地。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是实习基地建设工作,通过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南京及周边地区电子设备制造、通信技术、电子产品营销等企业紧密结合,建成1―2个集先进性、综合性于一体的校内多功能实训基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先后与南京优奈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泰之联无线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签订协议,巩固和建设一批与校内实训基地功能相协调、有机衔接的校外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学生在大三下学期可选择和自己喜欢专业方向相近的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参加实习实训的时间累计达到1年以上。

5.电子信息类专业产教融合合作办学平台的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坚持协同育人,全面推进合作教育。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全面对接南京产业链、创新链、产权链,搭建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积极探索专业合作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拓展电子信息类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领域,构建电子信息类专业开放合作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和模式,形成学校与企业资源共建、全程参与、互利共赢的新型合作育人模式。通过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搭建个性化培养、展示才华的舞台,吸引所有学生参与,促进学生发挥潜能,增强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6]。

四、总结

本文分析了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现状,结合南京金陵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提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机遇下电子信息类专业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思路。实践表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改革,结合学校转型发展的需求,可为学校软件科技大学的创建、南京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满足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提供可参考的范例,构建出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电子信息类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体系,立足南京,面向全省,形成较强的区域辐射与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治,肖卫初.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实践教育体系构建之研究[J].考试周刊,2015,(55):115+98.

[2]李文静.德国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

[3]龙诺春,余丽红,林春景.应用技术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福建电脑,2014,(08):57-59.

[4]余明艳.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04):62-63.

篇8

【关键词】计算机音乐;音乐教育;教学体系

随着计算机音乐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趋成熟,音乐制作已不再是一项高深莫测的技能。通过使用相关软件,音乐制作的过程可以变得更为简单和快速,甚至普通的音乐爱好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创作出自己喜欢的音乐。如今,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已经十分普遍,这是教育模式适应时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已经具备了进行计算机音乐教育的条件。在计算机音乐教育中,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是完成计算机音乐教育的辅助手段。从目前发展情况看,计算机音乐技术正在对人们的音乐教育观念进行革新,同时促进了音乐教育内容、工具、方法等方面的变革,为我国不同层次的音乐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方向,有利于音乐教育在我国的整体发展。

一、计算机音乐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计算机音乐教育是以计算机的软硬件为基础,实现音乐的学习和创作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高校音乐基础教学来讲,计算机音乐教育更多的是进行软件的学习和运用。计算机音乐软件种类繁多,根据各自功能大致可分为MIDI音序软件、自动伴奏软件、乐谱排版软件、音源软件、多轨音频编辑及录音软件、音乐教育软件等。对这些软件的熟练使用,是计算机音乐教育的基础,也是计算机音乐教育的目标。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推行素质教育、实现人才全面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将计算机音乐技术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可以把传统音乐教育中单一的教学过程优化整合成为具有综合、互动、多样特性的教学体系。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充分发挥计算机音乐技术的优势,通过计算机实现音乐的授课过程,不仅可以发挥出计算机技术的优越性,并且在创新过程中,高校音乐教育将步入一个新的技术性的时代。

二、计算机音乐教学体系建设方案

本科院校的音乐学科可以在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建设两方面实施计算机音乐教学体系建设。首先,要吸取国内外知名艺术院校、重点师范大学以及综合型大学传媒学院的教育经验;其次,高校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量身订做一套能够体现新教育理念、新技术和新教学手段的教学体系。计算机音乐教学体系建设的原则如下:

(一)课程设置的“系统性”

系统性、原理性和普适性是对计算机音乐教学体系的基本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由理论一般性到实验特殊性的教学规划思想。要在对计算机音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充分掌握的基础上,梳理主要学科和实践课程的结构与方法,加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贯彻计算机音乐教育的授课理念,保证课程的系统性、科学性和生动性。计算机音乐教育课程结构应调整好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合理地安排学科课程内部机制,使计算机音乐教育有持续发展的活力。

(二)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在我国,计算机音乐作为新兴的学科,要想保持发展壮大的动力,关键是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学导向,体现计算机音乐的核心教学价值。首先,要开展优秀计算机音乐教师的培训工作,增强教师在计算机音乐方面的专业性,授课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其次,与国外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合作,采用访问学者或人才引进的方式,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学院的师资队伍质量。

(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在计算机音乐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教师要体现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高科技带来的便捷,顺应时展步伐,积极开展教育转型工作。从我国计算机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出发,教师应充分借鉴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发展音乐教育,积极推动计算机音乐教育改革。计算机音乐教学体系建设是一个巨大而长远的工程,要求教育工作者着眼于未来,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发展的模式,走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俱进的音乐教育改革之路。

(四)理论结合实践

计算机音乐本身就是一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音乐教学中,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并且熟练操作计算机软件才能完成教学目标。同理,在进行技术教学时,教师要对音乐的内涵和特点有深入了解。在计算机音乐应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把学生逐步引导到掌握计算机音乐技术的水准上去,让他们能够将计算机技术与音乐相融合,为今后的进一步提高奠定良好基础。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计算机音乐教育必须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计算机音乐教育发展之路。笔者所在学院从构建计算机音乐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的角度出发,制定了一套适合学院实际情况的教学体系建设方案(图1)。

随着我国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程度不断提升,计算机音乐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计算机音乐教育当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本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保持其科学地、可持续地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应重视研究如何提高教学体系的专业化程度,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具体包括更加深入地加强课程系统性建设、加强优秀师资力量的培养与储备、加强国内外的广泛交流等,不断丰富和加深计算机音乐教育教学的内涵,借此推进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

作者:刘可祎 单位:哈尔滨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陆敏捷.由美国俄勒冈大学看美国高校电子音乐专业的教育模式[J].音乐探索,2010(1).

篇9

[关键词]人文教育体系;整体文化观;教育基本精神;全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15)S2-0005-02

人文是重视人的文化,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思想体系,主张以人为本,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推崇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宣扬个性解放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把游戏体育视为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提倡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当时的教育家们就将这种人文思想用于教育革新,进行人文教育的实践,开展了教育上的变革运动。近代以来的多次教育改革和一些大学所采取的自由教育、博雅教育、通识教育、普通教育以及文化素质教育等措施,都是人文教育思想的体现。这在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这种思想对我国今天的教育仍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一、将人文思想融入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性

人文价值观首先是在学校教育中得以体现,教育本质上是对人的教育,培养人是根本使命。但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中学以前的师生考试压力加大,教育变成了知识和信息的堆积,人作为工具的功利性思想在教育领域中蔓延;同时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不断扩招,招生人数和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也随之加大,高校教育专业性、职业性、应用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的教育被忽略,实用性、专业性在教育中盛行,素质教育、养成教育成为点缀的口号而无法得到真正实施。人文思想在教育中具有基础作用,将人文思想融入中国教育体系,不仅是人自身发展的需求,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而且还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人文思想在教育中的地位和水平应成为中国教育体系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它对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是一个重要尺度,决定着我国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

二、人文教育体系的现代属性

教育体系是一个涵盖了各种教育要素的组合体,不但包括各种教育机构,还包括教育管理体系、课程教材体系、教育人才预测体系、师资培训体系等。所以人文思想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应用不应是独立和割裂的,它应该贯穿于整体教育体系,形教育体系。

(一)人文教育体系重在体系性和现代性

人文教育体系是一种将人文思想融入中国教育体系的整体文化观,体现在制度、管理、教育活动、人文学科设置和各个层次的教育活动中,还体现在社会经济生活和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所有的教育要素应有机关联并构成体系,它对现代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现代教育课程内容的设计、养成教育、现代教育的评价体系建构等方面都起着决定作用。然而脱离具体的国情谈人文思想,既违背国人的心理逻辑,也使人文教育失去情理的基础。因此我国的人文教育体系是基于我国特定的人文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既选择性地融入欧洲人文思想,也传承了我国古代文明精髓,是中外人文思想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现代复兴。

(二)建设中国人文教育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目前,我们逐步建成了堪称世界上最全面的教育体系,上小学前有幼儿园学龄前教育;义务教育以后有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也有大专以上学历的高等教育以及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中国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使教育既重视人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又使人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从根本上体现了教育的精神实质。这种教育本质特征的形成,不是单纯依靠人文学科设置的改变、仅仅依靠高校人文教育的加强等实现的,它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是从人接受教育开始延续到社会生活中。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需要有人文情怀、商业伦理的劳动者,整个教育体系中融入现代人文思想,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培养的要求,具有现实性的意义。

(三)人文思想应成为中国教育体系的基本精神

洛克对科学和人文之间的关系做过如下论述:科学为人文提供了理性的武器,而人文又为科学提供了发展的方向。我们往往把专业教育与人的教育分离开来研究,独立审视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将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进行界限划分,阶段性实施基础性教育和专业教育,而我们恰巧忘记了各个类别、各个层次教育的灵魂都是关于人的教育,起点是关于人性的教育,应将对人的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人文思想应该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基本教育精神。

三、人文教育体系的社会意义

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对人的影响都是深刻的、巨大的。今天,构建我国人文教育体系,使教育重视人性,重视思想和灵魂,重视职业性专业性与人格的统一不仅具有紧迫性,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一)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促进物质文明建设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可持续性的发展,这离不开人,健康的经济运行环境需要人坚守商业规则和底线。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要转移到科技进步上来,更重要的是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培养劳动者,培养什么样的劳动者?应该是有文化、有素养、有人格的劳动者,他们不仅关心个人,也关心他人及社会的利益,这样的劳动者在经济建设中才能形成推动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生力军,见利忘义、急功近利不应是经济活动中人们司空见惯的获利手段,也绝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为模式。我国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人文思想深入融合到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使我们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变成培养既懂专业技术、又有人文思想的经济建设新型人才,这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建设是一个重要保障。英国教育家埃里克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一个没有人文思想的学生,不配做一个好的技术专家。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有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然而没有人文思想的“半个人”不能承载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创新、责任、和谐、多赢的工作,不能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劳动者。人文教育体系将从本质上营造绿色的经济活动模式、建立和谐有序的经济发展新秩序、形成健康的经济运行规则,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将是水到渠成的事。

(二)解决整个民族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很多人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对于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大国古国,一个曾有着世界上最具人文思想的儒家教育理念和诸子百家古代哲学体系的文明国度,被说成没有信仰,这是一种讽刺和可悲。人的精神支柱、经济活动中的精神动力恰恰是保证经济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的制胜法宝,这种民族精神从何而来?教育应担责。这是一个人文主义教育的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适应不同社会背景的,随着社会环境和价值取向的变化而发展,我国的人文教育体系应以人为指向,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于构建社会健康风尚,提倡伦理价值的教育,重视理解与和平、人的尊严、自由与责任、敬重自然等。这种人文教育一定意义上具有哲学或宗教教义的规范作用,在做人做事和从事各类职业活动的过程中,这些人文思想都起着宗教性的约束作用。构建一个系统性、可持续性的人文教育体系将从长远上和根本上解决人精神空虚的社会问题,也将从民族思想素质的提高方面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

(三)改变社会功利主义倾向和全民族的思想道德面貌

当前社会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侵蚀着人的灵魂;混淆是非、善恶、美丑,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的不乏其人;不讲信用、坑蒙拐骗成为社会公害;金钱成为有些人狂热追求的人生终极目标;良心、道德、人性、人格彻底为利益驱使。系统性地构建中国的人文教育体系将从本质上浸染人的灵魂、塑造完美人格、规范人伦。人文教育体系以系统性的教育思想、制度管理、现代人文理念为方向,以人的灵魂、人格、涵养、伦理等人文思想为教育体系运作主线,从正确对待自然,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几个方面来塑造完整人格。体系性的现代人文教育使人从最初接受教育开始,便一以贯之地奉行关注世界、社会、他人、自己的追求,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尊重自己和他人,严守底线,在教育领域和社会生活中形环境,最终从根本上和大环境上全面体现国民的人文素养,肃清功利主义的毒害,形成一个清新文明的社会新面貌。

(四)有助于形成传承中华文明、现代的全民人文教育机制

我国的教育体系不仅应该向民众提供知识、专业技术的教育,更要提供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人文思想的教育,使受人文教育体系教育的人能自尊、自立地生活,并不断学习,改善自己的生活,也为国家和人类作出贡献。人文教育体系所遵循的人文思想是适应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现代人文思想,它既有欧洲人文关于人性教育的复兴,也有对我国古代人文思想精髓的传承,还有对现代人文思想的更新与变革,形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中国式融合,它贯穿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全民教育机制。这种教育机制重拾大国悠久文明,融入现代人文思想,它有助于解决教育功利性、经济活动功利性,也可以改善国民在社会生活和国际交往中的不文明举止,这种机制符合世界文明进程,具有中国特色。如果我们的教育体系只重视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而遗忘了人文精神,那么这种严重后果将是任何一个教育阶段都无法弥补的。整个教育体系强调人文教育,其实是强调在科学、专业之外,人们还有共同的东西,就是人性的光芒,自尊同时尊重他人和自然。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建设、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哪一项不以人文精神为根本立足点?构建我国人文教育体系在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出时代的需求属性,它必将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许波宏,季正松.深入研究人文教育的本质与规律,构建全方位高校人文教育体系[J].镇江高专学报,2010(3):1-4.

[2]欧洪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构想[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

[3]王学俭.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高等理科教育,1999(3).

[4]王燕,刘爱东.浅谈对现代人文教育思想的认识[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5]张金亭.现代人文教育目标的探讨[J].教育学文摘.2013(12).

[6]浩歌.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发[J].中国高等教育,2007(9).

篇10

摘 要:继续教育是提高天气预报员岗位胜任力的重要手段,课程体系建设是开展天气预报员继续教育的核心。本文以中国气象局天气

>>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模块化设计研究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 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评估层次分析模型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论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课程设置 山东省建设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模式研究 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模式研究 新形势下石化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建筑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学习监控策略 浅谈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平台的建设 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继续教育制度化建设的思考 努力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提升人才素质 我国建筑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基于心理契约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高速公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探索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创新的途径 基于SNS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发展模式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6-11-10.

[6]Stephen D. Jascourt, UCAR/COMET, Silver Spring, MD,W. R.Bua Opportunities for human forecasters to improve upon model forecasts now and in the future. http:///ams/84Annual/techprogram/ paper_73643.htm. 2006-11-10.

[7]气象学和水文学教育培训标准实施手册,世界气象组织第1083号出版物(WMO-No.1083),2012.

[8]McGehee,W. & Thayer,P.W.Training in Business and Industry[.New York: Wiley, M]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