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年龄范文
时间:2023-04-06 02:25: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年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是=0 否=2 可做可不做=1
2.往往凭经验办事
是=2 否=0 偶尔=1
3.对任何事都有探索精神
是=0 否=4 可有可无=1
4.说话慢且罗嗦
是=4 否=0 有时=2
5.健忘
是=4 否=0 有时=2
6.怕烦心,怕做事,不想活动
是=4 否=0 有时=2
7.喜欢计较小事
是=2 否=0 有时=1
8.喜欢参加各种活动
是=0 否=2 有时=1
9.日益固执起来
是=4 否=0 有时=2
10.对什么事情都有好奇心
是=0 否=2 有时=1
11.有强烈的生活追求
是=0 否=4 偶尔=2
12.难以控制感情
是=0 否=2 偶尔=1
13.容易嫉妒别人,易悲伤
是=2 否=0 偶尔=1
14.见到不合理的事不那么气愤了
是=2 否=0 有时=1
15.不喜欢看推理小说
是=2 否=0 偶尔=1
16.对电影和爱情小说日益失去兴趣
是=2 否=0 有时=1
17.做事情缺乏持久性
是=4 否=0 有时=2
18.不愿意改变旧习惯
是=2 否=0 有时=1
19.喜欢回忆过去
是=4 否=0 偶尔=2
20.学习新鲜事物感到困难
是=2 否=0 有时=1
21.生活兴趣的范围变小了
是=2 否=0 有时=1
22.十分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
是=2 否=0 有时=1
23.看书的速度加快
是=2 否=0 有时=1
24.动作不够灵活
是=2 否=0 有时=1
25.消除疲劳很慢
是=2 否=0 有时=1
26.晚上不如早晨和上午头脑清醒
是=2 否=0 有时=1
27.对生活中的挫折感到烦恼
是=2 否=0 有时=1
28.缺乏自信心
是=2 否=0 有时=1
29.精力集中思考有困难
是=2 否=0 有时=1
30.工作效率低
是=2 否=0 有时=1
将各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就可知自己所属的心理年龄:
总分 心理年龄
75分以上 60岁以上
65―75分 50―59岁
50―65分 40―49岁
篇2
1.你认为小红帽迷路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A.诡计多端的狼告诉小红帽,森林里有美丽的鲜花和可口的水果,可以去采摘一些送给外婆4
B.小红帽被远处的神秘花园里美丽的景色所吸引,想想时间还早,所以打算先溜达一圈再去外婆家2
2.美人鱼不用变成泡沫的办法是哪种?
A.在王子沉睡的时候亲吻他3
B.在王子新婚之夜用匕首刺死他5
3.你希望拇指姑娘诞生在哪里?
A.核桃中4
B.花苞中6
4.女巫给白雪公主吃的毒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A.一半红一半绿5
B.全部都是红色6
5.青蛙王子为什么坐在井台上哭?
A.为自己的遭遇不平,内心万分痛苦7
B.为了吸引女孩子注意6
6.你认为被女巫下了咒语的睡美人会梦见谁?
A.疼爱她的父母8
B.前来救她的王子9
7.魔鬼从渔夫捞起的瓶子里出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A.伸了个懒腰14
B.用力呼吸新鲜空气8
8.如果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有着一种不可告人的关系,那会是什么?
A.阿里巴巴是四十大盗的主人11
B.合作关系10
9.童话故事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A.会下咒的女巫13
B.会说话的动物10
10.在你的收藏品里有几本童话书?
A.3本以上12
B.2本以下11
11.你希望天使的翅膀是什么颜色的?
A.白色或银色12
B.鲜艳的颜色13
12.你认为变成天鹅的丑小鸭最后会怎样?
A.不被安逸的生活所束缚,去寻找它的伙伴14
B.安逸地生活下去13
13.神奇的许愿树和会唱歌的铃兰花,你想要哪个?
A.许愿树15
B.铃兰花16
14.报恩的白鹤用自己的羽毛为恩人编织了华丽的布匹,你是不是觉得很感动?
A.是18
B.不是16
15.你希望森林里住着什么?
A.巫师、独角兽、狼人19
B.精灵、仙女、天使17
16.如果你得到童话故事里的一只熊,你希望它可以做什么?
A.陪你逛街16
B.给你讲故事17
17.你喜欢大团圆结局还是悲剧收场的童话故事?
A.大团圆20
B.悲剧18
18.如果有可能的话,你会不会写童话?
A.会B
B.不会C
19.如果你是爱丽莎,为了拯救变成野天鹅的哥哥们,你会去墓地采集荨麻吗?
A.会A
B.不会20
20.如果让你选择,你希望生活在哪里?
A.现实世界D
B.童话世界B
做好题目了,我们来看看测试结果吧!
A.浪漫幻想派 幼稚程度:60%
你是个幼稚的大小孩。或许你并不愿接受残酷的现实,讨厌与人竞争,于是你才选择用童话故事来麻醉自己,安心享受别人的庇护。
B.超级爱美派 幼稚程度:70%
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的你都表现得强势且幼稚!一心放在外表上的人永远都需要别人操心,目前的你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和成熟的思想。
C.直来直去派 幼稚程度:40%
总的来说,你幼稚程度比较低,目前的你思想较成熟,你那勇于面对现实的决心和勇气正是你不断蜕变的推动力。
篇3
【关键词】双基;审美教育;身动;心动
在大纲中对音乐“双基”教学任务的描述:“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视唱能力,发展音乐听觉和增强音乐的记忆力,培养正确的节奏感,获得有关音乐语言要素和音乐表现手段的基本知识。”所以在学校音乐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识谱、基本乐理以及演唱演奏技能的传授与训练,人们普遍认为这是造成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之一。再从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来看,如何要求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训练:必须进行基本乐理的讲授和较系统的视唱练耳的训练等,繁难程度可见一斑。由此可见,广大音乐教师按上述要求,积极开展以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教学为首要的音乐课堂教学。
一、以“审美为核心”的全新教学理念
1.音乐的感性本质和多维度
音乐的多维度有音乐的物质及自身结构方面的,如音高、音色、强弱、长短等;有情绪、情感方面的,如欢快的、悲哀的、抒情的、激越的等;有体裁形式方面的,如声乐、器乐的不同题材和形式;有时代风格方面的,如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等;有内容与形象方面的,如英雄、少年、高山、流水等等。通过上述诸方面的培养是使学生进入音乐王国的必由之路,只有努力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才能让他们全身心的徜徉于缪斯殿堂,充分享受音乐艺术特有的美妙感觉,使情操得到陶冶,精神随之升华。
2.音乐的情感特征决定了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贯穿整个审美活动
音乐是最擅长抒感的艺术门类,是没有国界的人类通用的语言——心灵之声。所以神奇的音乐被舒曼看成是“一种最崇高的心灵语言”,是表现人类情感的最高形式。因此音乐教学中必须注重情感交流,一则要通过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及其用抒情手法塑造的艺术形象来动之以情、感知以形,晓之以理,使学生产生愉快、痛苦、愤怒、兴奋、忧愁、哀伤等情感与精神共鸣,达到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情感交流的目的,从而陶冶情操,激发其乐观向上的精神,特别重要的是知识只有在情感的激发下才能够成为智慧,从而达到审美的目的。再则,教师应根据以情动人的音乐教育规律,以教育活动中学生的生理特点为基础,积极地与学生产生情感交流,以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和激发他们的情感,特别是审美情感,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愿望。凡有成效的音乐教育无不是充满着丰富的情感交流与流露,而忽视情感的音乐教学,不仅不能达成审美教育的目的,反而阻碍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甚至是对其音乐兴趣的扼杀。
二、音乐课的“身动”与“心动”
1.重视学生在“心动”基础上的“身动”参与
托尔斯泰说过:“在自己心里曾一度体验过的情感,在唤起这种情感之后同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音调所能表达出这种情感——这就是艺术活动。”可见人的内心情感是需要外在表达的。音乐则以动作、声音等可见、可听的动态形式承担了人类情感表达的重任。因此对于天性好动的学生来说,音乐更多的需要学生的身体动作参与。让学生参与创造,将自己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充分表达出来。但“身动”的参与必须是在“心动”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身体动作是内心体验的真实写照。所以这时学生的“身动”是自发的,不自觉的,而不是表面上的身体参与。
2.加强学生在“身动”时的“心动”
音乐教学强调蹦蹦跳跳、敲敲打打,交流讨论,即兴表演等这些身动的参与,但在某些情况下,更要浮想联翩,心潮澎湃这类心灵震撼的“心动”。特别在音乐欣赏中,表面上表现为一种安静状态,但内心却被音乐所描写的情景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与音乐完全融为一体。这样表面上的“静”,深层的“动”——内心深处的感动,没有游离音乐外的喧闹嘈杂,更没有哗众取宠的虚假表演,唯有音乐浸润心灵的陶然沉醉,这样的“心动”才是音乐中最高层次的动。
三、提倡科学综合,尊重多元文化
音乐新课标提出了“提倡科学综合,理解多元化符合现代教育的趋势。”随着人们对音乐与文化深层关系的日益深入,多元文化的音乐交流也就显得重要起来。通过音乐我们可以感受一种文化,进而去了解一种文化;反之,通过文化,我们才可能真正地去体验一种音乐整体的去认识一种音乐。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参与社区、家乡的节日、庆典、联欢等活动,了解其中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等文化,了解他们与其他地区或民族文化的不同。通过观看或聆听中外音乐作品,综合有关资料,让学生了解相关国家的地理、历史、风俗民情、社会风貌,增进对不同民族、不同音乐风格的了解与尊重。例如:在欣赏《非洲歌舞音乐》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播放电影《我是谁》中的非洲歌舞片段,出示非洲的地图和有关图片,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遥远、古老而又神奇的非洲。通过非洲的服饰风格、建筑风格、音乐节奏型等等,同学们已经大体了解了非洲的音乐风格。然后欣赏《非洲赞歌》,同学们就能够自发的运用击掌、捻指、哼鸣、领唱、齐唱等方式。这样的音乐课不仅教会了知识,而且而培养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真正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篇4
关键词:巧用新理念 用活新教材 灵动新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08-02
《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课堂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上,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 巧用新理念,激发学习兴趣
1.1 趣味性是数学课堂活动的灵魂
《数学新课标》指出:“实践、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趣味性是数学课堂活动的灵魂。”……一系列的新理念,我们要巧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巧妙地将教学内容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并在游戏获取知识,获得发展。如二年级的“炒豆子”游戏,方法是:把学生每2人分为一组,每人准备9颗豆子。活动时,各自手握若干颗,两人同时口喊“炒豆子”后展开手掌,根据各人手中的颗数,立即相乘,报出乘法口诀及积是几,准时、快者得胜。这样反复数次或调换对象再进行,既提高了运算能力,又发展了智力,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会学,并从中领悟到数学知识的奥秘。
1.2 感受学习乐趣,体会学以致用
《数学新课标》指出:“当学习与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相联系、能激发兴趣时,数学教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教师要重视孩子们生活经验,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渗透学习新的知识。因此教学时,应紧密联系实际,从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带到生活中去,点燃学生探究的热情,引学生入悱愤的境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如我在教学《可能性大小》时,我这样引导:先说说自己喜欢什么球?请一个孩子摸一个,这时故意不让学生看到,而是让大家猜他摸到的是什么球,能确定吗?体验事物的不确定性。其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摸球游戏,并做好记录,共摸了几次?红球几次?黄球几次?(盒子里有三种情况:6黄4红;5红5黄;4黄6红)这个环节是本节课最重要的环节。活动后每组出示记录,我没有急于让大家探讨可能性大小,而是先根据记录来猜测盒子里是黄球多?红球多?还是一样多?说理由,然后打开验证。最后大家一起分析每组记录表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大家通过讨论发现哪种球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哪种球少可能性小,两种球一样多,摸到的可能性差不多。这时就有一组反对,他们组的情况和规律不一致。是什么原因呢?通过争论大家认为这种情况是偶然的,如果摸到的次数很多的话就和大家发现的规律一样了。这时教师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科学家做研究要反复实验的原因啊!”课堂到这里达到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让他们感受学习乐趣,体会学以致用。
2 用活新教材,放飞学生思维
2.1 把教材中课堂活动的结果变成“为什么”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创新使用教材,把教材中的内容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一方面要巧换例题,选择学生熟悉又符合认知发展水平的事例,适时、适地、鲜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又能激趣;另一方面还可以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内容,即把教材中的句号变成问号,引导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学习探索过程,把外在的认知结构内化为学生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2.2 巧妙设计活动,把生活渗透入数学教学
课堂上既花了时间让孩子们去活动,教师就要精心设计,利用好活动,否则会降低活动的质量。我在进行“8、9的减法”课堂活动教学时,巧妙设计活动,把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我从市场买回8条金鱼、9只小鸡,一口鱼缸和一个鸡笼,我让学生动手去分,动脑去想,巧妙地把课堂活动中的难点问题形象地解决了,学生影响特别深刻。数学活动不能偏离本节课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要根据主题有效的组织材料。生活中的资源有效利用,化谬为“宝”,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思考。又如在用纸条制作平行四边形的活动中有些组没有制作成功,大家就一起帮助寻找原因,或自己进行反思,并重新修改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对它们的特征探究得就更深入了。
3 灵动新课堂,减负增效
3.1 利用情境图,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使用教学素材时,以优美的画面吸引学生又给以启发。小学生的好动、好玩,易调动等特点,就要充分利用书中的情境图或创设学习情境,使课堂教学互动有序,收放自如,活而不乱。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也才会闪现出智慧的火花。例如:在教学《小数加法简便运算》时,我就利用课堂活动中的第2题的情境图(小丁和小胖两人进行一场200米的个人混合泳比赛,你们知道谁有可能获胜?),让学生看图提问题,比谁提的问题多且有思考的价值。孩子们积极思考,努力提问,达到了预期目的。
3.2 探寻数学课堂活动规律,体会编者的意图
数学课堂活动目的就是发现相似点,探究学习规律,用数学语言或符号把它表示出来。教材中很多例题的编排,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教学范例,而是都蕴含着一定的规律和解题方法,所以教学后,还要对其点睛与深化。如,在解决“圆面积计算”时,学生分别把16等份和32等份的圆形剪开,拼成两个近似的长方形。老师提问:(1)拼成的图形是长方形吗?(2)圆和近似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3)把圆16等份和32等份后,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区别?等等,学生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就把此题所蕴含的数学规律找出来了。
3.3 有效开展数学课堂活动
《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孩子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中只有根据目标、内容、学生年龄特点等因素精心设计、有效实施学生喜欢的数学活动,重视活动的有效性,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如我在教学《有趣的七巧板》和《图案设计》后,我安排了活动课,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画“七巧板拼图”然后设计精美图案,通过展示和评比,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课后用所学的“平行线、垂直、45°角、钝角、圆”等内容设计一幅简洁、美丽的图案。结果,每个同学展开想象的翅膀,构思了很多简洁、美丽的图案,如“神州十号、未来城市、卡通人物”等。用活动的方式激发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数学课堂活动联系起来。学生主人意识越强,他的学习参与意识也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大了。
3.4 开展合作学习,体现课堂活动的精髓
篇5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和新课标的实施,新课程提出了很多数学教育的新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性,鼓励他们主动地、个性化地学习,培养和发展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高中数学教师要适应新形势,树立新理念,创立新思维,实现新突破,转换自己的角色。
关键词:数学课改 新理念 新思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和新课标的实施,新课程提出了很多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它的根本宗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下面就高中数学新的课程要求、数学新理念和数学新思维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数学新课改的内容与主导思想
高中数学新课改增删了许多内容,如增加了简易逻辑,平面向量,线性规划,空间向量,概率,概率与统计,数列与函数的极限,导数与微分、算法等;删除了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反三角函数、参数方程与极坐标,弱化了立体几何中的公理体系,强化合情推理,注重知识的螺旋式上升。这些内容的变动有助于扩大学生的数学视野,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它的主导思想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去发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强调学习的实用性。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是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现代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为数学知识的掌握与提高创造了先决的条件。“数学建模”、“数学探究”的学习是学生“有效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增添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它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数学新课改的教学新理念
高中数学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主要目标,所以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层面的学生,必须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把重点培养部分学生变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高中数学教学必须树立个性化的思维,使数学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的创造过程。一方面,使绝大多数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能够找到满足其需要和层次的个性化素材。所以,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随着课程式改革的深入也在不断地深化。师生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学生的师生关系状况。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教学目标是组织学生善于发现、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营造一个和谐的积极奋进的学习氛围;教师又是数学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学习活动紧紧围绕教师设计的方案进行。优秀的设计能激活学生进一步探究数学新理念,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数学学习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是教师适应新课程、新教法的过程,也是学生开拓新理念新思维的过程。
三、实现数学新思维的途径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这是数学教师今后发展的方向。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作为课堂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以及学生在探究性课题上的合作者,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其获得情感体验、知识积累,满足其自我探究的内在需求,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正确的数学论证手段,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最终形成数学思维模式。数学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是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一部分,作为文化,它同样具有文化所具有的脉络性、背景性、故事性和趣味性,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关注其文化的特征与品味,那么,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得到的不仅有数学的知识,而且有数学积淀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味。所以说,数学中的人文思想的贯穿是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数学学习的基础,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展开积极的思维过程。数学学习不是孤立于学生社会生活的“题海大战”和“静态思维”,因此不能在脱离真实情境的“书面知识”的真空中落实。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是实现数学学习的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四、数学教改中教师应实现的新思维
篇6
一、“零误差”动态管理的提出
近几年来,随着电建市场的日趋饱和以及工程项目招投标的推行,电建企业一方面要承受工程项目少,市场竞争激烈的外部压力;一方面还要承担招投标后项目概算偏低,施工利润下降的经济压力。面对这两种压力。我公司清醒地意识到,要在市场争得一杯羹,只有依靠优良的施工质量管理,对外树立和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以此来赢得社会信誉。对内则要通过加强企业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减少施工返修和消缺率,以此来降低费用获得经济效益。认识统一后,我们抓住已中标的 500kY邹临线和500kV临-日 -青-潍线的施工时机,在全公司提出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开展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大力推进争创“精品工程”、“样板工程”的活动。
“三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工程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而且使公司的管理、技术、工艺在许多方面有了新突破。 500kV邹临线项目部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一次验收合格率和优良率,首次提出了“零误差”、“零缺陷”动态管理,并在该工程中初步应用;后又在 500kY临-日-青-潍线路工程验证,效果很好。
二、“零误差”动态管理的含义
所谓“零误差”动态管理,既是一种具体的施工管理方法,更是一种管理新理念,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把它应用到施工中,就是使工程的每一个参数完全依照设计值,不考虑《施工规范》允许误差,把施工误差依据设计降到极小极小……,致使消缺率降到极小极小……。
三、“零误差”动态管理的实践
在500kV邹临线工程施工中,按照“零误差”动态管理,对各个工序都进行了施工前控制、施工中调整、施工后检查验收的动态管理。首先使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树立“只有工程设计值,没有允许误差值”的意识。其次是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管理办法。三是研究和探索了相应的新工艺。在基础浇制施工中,按以往的方法,需要有专人多次进行测量,费工费时,有时也不便控制,容易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在铁塔基础施工后面,我们考虑到,如果在基础施工前尺寸控制达不到与设计值一致(即零误差),而控制在《规范》允许误差内即可存在近lcm的误差,随着浇制过程的人为、机械等因素,误差有可能进一步增大。如果在浇制前基础尺寸控制到与设计值一致,并在浇制过程中随时控制设计值进行调整,那么基础浇制后的尺寸误差肯定最小,为下道工序组塔打下好的基础,避免因基础施工误差较大造成组塔困难,减小了组塔误差(如倾斜值、扭转值等)。为此,我们在施工采取了垂球吊线法,对基础浇制过程中的尺寸进行监控,浇制前调整好垂球,在施工过程中可随时观察和发现模板尺度变化,并及时进行调整,始终处于监控之中。严把施工过程,在人员控制方面,先经过现场专责人、分队检验员、项目部级检验员、项目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浇制。浇制过程中要进行队级、项目级检查。浇制结束拆模后,验收合格才能回填土石,均有详尽的施工记录和验收记录,做到有据可查。为后来的组塔打下了扎实基础,真正做到了“零误差”施工。
四、“零误差”动态管理的效果
通过在工程施工中实践,严格推行这种管理方法,公司技术、经济效益等有了显著提高。具体表现在:公司员工在潜意识中树立了“零误差”动态管理的理念,施工人员的工作目标更富具体化,容易控制;工程质量、经济效益有了很大提高。 “抱杆落地一次成优”、“防盗螺栓开口方向一致”均写进了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作业指导书》中,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施工能力。由于采用了“零误差”动态管理, 1998——1999年施工的500kV邹临输电线路,被验收委员会评为“精品工程”,获山东施工质量 “泰山杯”荣誉:1999——2000年度施工的500kV临-日-青-潍输电线路,在业主和监理组织的基础、铁塔验收中,抽检优良率达到了100%,工程参数50%-60%达到了“零误差”、 “零缺陷”,并得到国家电网公司的好评。
“零误差”动态控制——质量管理新理念
近年来,我公司结合施工实施,围绕既要创优质工程,又要降低消耗,获得企业效益最大化,在管理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把我们实施“零误差”动态控制情况介绍如下。
转贴于
一、“零误差”动态管理的提出
近几年来,随着电建市场的日趋饱和以及工程项目招投标的推行,电建企业一方面要承受工程项目少,市场竞争激烈的外部压力;一方面还要承担招投标后项目概算偏低,施工利润下降的经济压力。面对这两种压力。我公司清醒地意识到,要在市场争得一杯羹,只有依靠优良的施工质量管理,对外树立和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以此来赢得社会信誉。对内则要通过加强企业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减少施工返修和消缺率,以此来降低费用获得经济效益。认识统一后,我们抓住已中标的 500kY邹临线和500kV临-日 -青-潍线的施工时机,在全公司提出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开展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大力推进争创“精品工程”、“样板工程”的活动。
“三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工程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而且使公司的管理、技术、工艺在许多方面有了新突破。 500kV邹临线项目部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一次验收合格率和优良率,首次提出了“零误差”、“零缺陷”动态管理,并在该工程中初步应用;后又在 500kY临-日-青-潍线路工程验证,效果很好。
二、“零误差”动态管理的含义
所谓“零误差”动态管理,既是一种具体的施工管理方法,更是一种管理新理念,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把它应用到施工中,就是使工程的每一个参数完全依照设计值,不考虑《施工规范》允许误差,把施工误差依据设计降到极小极小……,致使消缺率降到极小极小……。
三、“零误差”动态管理的实践
在500kV邹临线工程施工中,按照“零误差”动态管理,对各个工序都进行了施工前控制、施工中调整、施工后检查验收的动态管理。首先使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树立“只有工程设计值,没有允许误差值”的意识。其次是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管理办法。三是研究和探索了相应的新工艺。在基础浇制施工中,按以往的方法,需要有专人多次进行测量,费工费时,有时也不便控制,容易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在铁塔基础施工后面,我们考虑到,如果在基础施工前尺寸控制达不到与设计值一致(即零误差),而控制在《规范》允许误差内即可存在近lcm的误差,随着浇制过程的人为、机械等因素,误差有可能进一步增大。如果在浇制前基础尺寸控制到与设计值一致,并在浇制过程中随时控制设计值进行调整,那么基础浇制后的尺寸误差肯定最小,为下道工序组塔打下好的基础,避免因基础施工误差较大造成组塔困难,减小了组塔误差(如倾斜值、扭转值等)。为此,我们在施工采取了垂球吊线法,对基础浇制过程中的尺寸进行监控,浇制前调整好垂球,在施工过程中可随时观察和发现模板尺度变化,并及时进行调整,始终处于监控之中。严把施工过程,在人员控制方面,先经过现场专责人、分队检验员、项目部级检验员、项目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浇制。浇制过程中要进行队级、项目级检查。浇制结束拆模后,验收合格才能回填土石,均有详尽的施工记录和验收记录,做到有据可查。为后来的组塔打下了扎实基础,真正做到了“零误差”施工。
篇7
关键词:心理护理;不同年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336-01
1 一般资料
200例患者,男110例,女90例。年龄7岁以下40例,7-15岁50例,16-59岁59例,60岁以上51例。
2 心理护理
2.1 学龄前心理护理:学龄前患儿情绪变化和个体差异大,仅仅通过婴儿的感知反应即可了解病情或状态。患病儿童依赖性增强、心理需要增加,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像慈母一样去拥抱患儿。要与患儿多亲近,并经常进行语言交流,这样不仅有利于病情好转,而且还会促进患儿智力的发育,幼儿期患儿突出特点是年龄小,病情变化快,语言表达能力差,不善于表达病情,所以要求护士有高度的责任感,机智灵敏,掌握患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学龄前期患儿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身体发育和变化最大,语言发展较快。在此期间患儿心理较为消极,难以接受新的环境[1]。
2.2 学龄期患儿心理护理:大部分患儿是独生子女,平时受到溺爱,以自我为中心,不配合治疗。生病后家长特别紧张,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分及过高要求。由于家长的心理直接影响了患儿,要取得患儿的配合,很大程度上要先取得患儿家属的配合[2]。对于学龄期患儿,我们要和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儿的安全感和配合度。如得不到患儿的信任,任何护理措施难以实施。对患儿需要语言亲切、耐心,消除患儿因疾病引起的恐惧心理,耐心的和患儿介绍检查和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经常给他们讲故事、做游戏。此外,还要重视家长的配合,家长的配合是做好心理护理的有效保证。我们更容易掌握患儿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等,以便我们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2.3 中青年患者心理护理:中青年患者,自认为年轻力壮,对疾病常有麻痹心理,对于疾病不重视。中青年患者平时工作较繁忙,对于自我感觉不是严重的病,总是拖延时间。青年患者情绪强烈,不稳定,容易走向极端。他们不相信医生的诊治,否认自己患病。中青年是家庭及社会的中坚力量,当他们受到疾病折磨,既担心家庭经济难以支撑,又牵挂老人赡养及子女教育问题。部分青年患者经常来医院,容易产生急躁,往往不能服从治疗。此时护理人员应讲明治疗的重要性及疾病的预后和发展,耐心教育患者。遇有重症也易产生绝望心理,患者则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我们针对这些复杂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把病房变成健康教育的阵地,向病人讲述一些医学知识,阐明不良心理因素可导致内脏疾病的机理,以消除他们优虑不安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部分染上性病的中青年患者,难免产生害羞心理,就诊时羞于启齿,怕见熟人,不敢与医护人员介绍病史。医护人员要尊重患者隐私权,要为患者保密,并开导患者不能讳疾忌医,否则一害自己,二害亲人,三害社会。护士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树立患者克服疾病的信心及树立自尊、自重的道德观念。
中年人世界观已经成熟稳定,对现实具有自我评价和判断的能力,他们对挫折具有比较强的承受力等特点,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配合医护人员尽快地把病治好。
2.4 老年人患者心理护理:老年人各方面生理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机体上,系统的功能状态有较明显的下降,自理能力和抵抗力减弱,记忆力下降,动作迟缓反应迟钝,易生病。固执和任性[3]。老年人对周围反应很敏感,对于疾病急于求成。有的老年患者只凭自己的直观感觉,不容易听医护人员的话,坚持己见。感情脆弱,由于老年疾病折磨,患者心理压力较大,对生活悲观失望,爱独自沉闷发呆,逃避外界的关心,对外界反应淡模,甚至产生自杀念头[4]。有些老年人特别敏感,为了避免加重病情,不敢活动,对于医护人员的治疗也忧心忡忡,不配合护士的护理工作。患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由于老年慢性疾病的折磨,心理压力较大对治疗失去信心。对这类病人,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热情,语言亲切,有礼貌,尊重病人[5]。在生活上多问候,体贴老年患者。治疗中多解释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愈的过程,消除烦躁、悲观情绪。鼓励他们振作精神,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医护人员努力创造一个安静的疗养环境,环境对老人的心理影响很明显。老年患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健忘、耳聋和视力障碍,护理人员要勤快、耐心、周到、体贴。老人的生活方式刻板和单调,除治疗饮食的需要以外,尽量尊重老人生活习惯方式。此外,护士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在病房设置扶手,保持地面干燥,饮食上照顾老人,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6]。适当的安排老人户外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促进老人血液循环,保持精力。护士耐心的向老人解释运动对于疾病的痊愈的重要性,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延年益寿等。
总之,护理人员要根据不同年龄患者,不同特点耐心给予心理护理,改善病人的情绪,使病人感觉亲切,精神上得到安慰。通过心理护理,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机体的抵抗力,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贾玲.不同年龄患儿的心理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8,23(10):231
[2] 李建玲,汤金荣,田红梅.学龄期患儿的心理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4,6(5):61
[3] 宗瑛.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J].西南军医,2007,9(5):132-133
[4] 孙燕,王瑛.老年患者的心理康复及心理护理[J].2001,25(1):51-52
篇8
“观念体现着信仰,信仰在艺术中实现,在不同时间文化环境下以不同形式媒介和语言表达‘智者’对人性社会的‘神性诉求’与表现。”
尽管我们今天距离1917年初的那个春天,已经十分遥远,尽管人们谈论艺术的主题已经从现代主义,漫步至后现代主义,尽管艺术的灵韵,仿佛已在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手中磨灭殆尽,但总有些信念,总有些目光似乎从未发生改变。而我们却无从论断,这是一件好事抑或是一件坏事。
当杜尚随意地在收银处撤下钱币,购置下他对于后世影响深远的小便池之后,达达主义的信念终于被这位杰出的艺术家用种更为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而同时,一种较为崭新的艺术形式也以并不讨喜的面貌再次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以现成品为基本载体的装置艺术,从出生至今就一直在展现艺术自身的矛盾性。《泉》的出现无疑引发了许多有益的争论,对于艺术本质的嘲讽与艺术界限的触碰,都使得那个时代的艺术家、批评家再次陷入了沉思。注入观念的装置,在诉诸视觉表现的同时,也可以成为某种信念的表述工具。更无需提及现成品的使用对于后世现成品艺术的巨大影响。可以说,装置艺术的演进源自西方现代主义的整体发展,由自由的思想根基与形式主义的勇于探索铺平道路,所以尽管它饱受争议,但是最终还是得到了认可。而若论及装置艺术在中国的处境,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或许我们很难想象,直到2013年的冬天,我们才迎来首次装置艺术双年展。正如这次展览的名称“零界”一样,装置艺术在中国还是种“零界”的状态,带着它自身的无限可能性,再次走人人们的视野。
装置艺术本身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并不应感到十分陌生。只是人们对于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冷漠,其原因或许要归结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众多艺术家采取的激进做法。那个时候的装置艺术大多与行为艺术绑定倾销给观看者,由此使观众产生的不良反应,不幸地波及到了人们对于“当代艺术”整体概念的看法。这点一直到今天似乎都没有发生改变,由此便造成了这种在西方已经被艺术家所熟稔的手法,在中国观众的视野里还是个蹒跚学步的婴儿的怪现状。然而这种奇怪的现象,细想之下,似乎也并不奇怪。宋庄距离大洋彼岸的纽约太过遥远,异域的艺术影响,并不能使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聚集地得益。宋庄的地理位置,仿佛某种暗喻,揭示着这种极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在中国遭受的冷遇。它位于中心的边缘地带,且游离在人们的视野之外。作为本次装置艺术展的重要参与者,邓国源先生在谈及这个问题的时候,虽颇为无奈,但也道出了现实。年轻的观众对这种艺术形式缺乏较为完整的认识。年长的艺术家又疲于探讨艺术本质层面的问题,惰性地沉浸在传统艺术之中,而对于这种出现近一个世纪的艺术形式的忽视,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部分艺术创作者的思维上的保守。好在我们还是有批艺术家继续执著于“装置”这种信念。
这次展览采取了两个展馆同时开展的举措,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同时刻下的不同的作品。每位参展的艺术家,都带来了别具匠心的作品,它们大多带有完满的概念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这些作品身上,我们不难看出艺术家执著的信念与勇于尝试的决心。在天津美术馆展出的《形而上的方式诞生I》,已经不是我们第次看到邓国源先生的系列作品了。它的前身,应该是2009年的《以形而上的方式诞生》系列。这一系列大抵都选择使用残缺的树干、试管、镜子等器物塑造而成。采取自然物的载体,加诸人工痕迹明显的试管穿插其间。在透明而密闭的空间中,宛若依然生长的绿色植物,令人不禁为其饱有的生命感而发出声轻叹。在这里我们可以放任自身揣测二,统观作品本身,我们能深切地体会到在工业社会背景之下,人与自然关系步八了另个极端。工业的进步一方面成为了社会助推器,另一方面也在局限着人们自身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将自然推向距离人们更遥远的地方。“形而上”的命名方式,似乎也在影射某种脆弱的生命理念。相较而言,我们看到无论是在天津美术馆展出的作品,还是在北京当代艺术馆展出的作品,创作者最初的理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延展。断裂的树干,以一个更为完整的实体出现。不同之处在于,这次的树干整体为金漆覆盖。与其说这是一棵枯树,不如说这是由金属塑造而出的木质形体,种人工化的自然,不过已足以乱真。树木底座的玻璃与镜面材质,似乎在提醒我们反观自身所处的环境,反观这种形而上的生长的信念。然而与这系列诗意化的表现方式形成对比的是,邓国源先生指出,这件作品最初的创作理念恰恰来自最为真切的现实生活。我们而今已无法想象,创作者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漫步在建设施工的新校区。但丢弃在路边的废弃木材,却在某点上打动了创作者。因此这件作品,无论从创作理念,还是从物质载体本身,都来自我们触手可及的世界。而当它陈列在博物馆时,却又使得源自于生活的事物离我们十分遥远(作为观众的我们,本不该将装置艺术推离我们的视线)。令人玩味的对比,使得创作行为本身也俨然成为件与实物休戚相关的艺术品。
人文性质颇强的另件作品,身处北京当代博物馆外围。由傅中望创作的《偏转南北轴线“9°”》,着实吸引人们的眼球。这件作品脱离了艺术馆的内部空间,而蔓延在展馆外围,实则将博物馆建筑本身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之中。通过红色的椅子,密切了地理概念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使我们更为直观地思考人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当代艺术品的自身定位。除却其本身容易引起人们的误会(误以为这就是展馆的部分),这种跳脱框架之外的思考依旧是十分有趣的。与傅中望不同,另一位艺术家蔡锦则选择在自己的作品中继续延续自身的信念。驻足她的作品之前,也总会使得我们不可避免地沉思,我们在看待件艺术品时,艺术家的身份问题究竟对我们造成多大的干扰?毕竟作品和作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尽管两者不可割裂。但当我们看到位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时,却很难摆脱这种身份的符号。无论是北京现代博物馆展出的《鞋》,还是天津美术馆展出的《美人蕉》,都不难从中寻觅到蔡锦的“美人蕉”。这种隶属于她的符号样式,已逐渐成为她作品的人格化象征。这里的美人蕉,是否依日在暗喻女性艺术家的特殊身份,我们无从分辨。但毫无疑问,专属于她自身的形式语言,不论媒介和表现形式如何发生变化,这些带有象征和隐喻的形象,无不昭示着创作者对于中国女性艺术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尽管每位创作者的表现方式都各不相同,但我们却能在每一件作品中都感受到一种力量。因为作品是思想的承载,艺术是观念的媒介。我们确实需要来自观看者的宽容,但更需要的是来自创作者自身的支持与奋进。装置艺术这种不再崭新的艺术形式,还有待进一步为观者拓宽视野。我们需要用不变的信念,扭转人们尚未改变的目光,而不应该静默,直至看到头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才有所作为。由此可见“零界”本身的可贵,它无疑是近年来装置艺术在国内环境下最为有益与积极的次尝试。
注释:
①此处的引文摘自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秦风为“零界——2013年首届中国装置艺术双年展”宣传册撰写的卷首语。
篇9
实例之二:某女士在企业做管理工作,最近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企业效益不好,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儿子面临高考,父母身体多病需照料,一向身体很好的她突发高血压,心动过速。一时弄得她六神无主,倍感困惑,患了严重的忧郁症不能解脱。
心理学家们发现,近年来,中年白领女性的心理危机绝非少见。这些有成就的人,对自己往往有着比一般人更高、更完美的标准。同时,她们又处于一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之中,故她们一旦遇到某种挫折,就意味着对自己那种“高标准、严要求”目标的否定。而此时所处的高位令她们难以找到可以倾诉和求援的知心朋友,负面情绪难以排解。因而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中年白领女性,更容易发生心理危机。
中年白领女性的心理危机很容易在工作上、事业上铸成严重错误或给幸福的家庭带来不幸。所以,要警惕自己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此时,自我调整就显得尤为迫切。
面对社会竞争量力而行。“人到中年万事休”显得消极悲观,“人到中年万事忙”亦有不妥,忙得有个“度”,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保持一定的弹性,否则超负荷的运作必将导致疲于奔命,结果将会积劳成疾。
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事业与家庭并非不相容,不可以认为自己事业上有成就就可以少承担家庭义务和责任。应该了解,无论在外是多么重要的社会角色,在家庭中仍是普通一员,有责任担负起家庭成员的义务。
要注意调整心态。人活在世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矛盾冲突,面对这些冲突,除了努力使自己保持豁达、宽容之心外,还要将内心的失衡加以调整。调整的方式一是通过努力工作、积极生活促进心理平衡;二是通过暂时脱离不良环境(如外出学习或旅游)、开展体育活动等来转移注意力并得到帮助,从而达到缓解内心冲突的目的。
篇10
一、心的两层涵义
中国哲学言心大抵遵循两条脉络:一为“识心”,一为“本心”。“识心”亦称认知心、知识心、思虑心等,突出心的认知功能。中国哲学中,“心”普遍被认为是能知能思的器官,以“思”为心的职能。我们在《论语》或其他儒家著作中常常会看到“知”、“学”、“思”等关于心知的命题和范畴。如孔子认为心的活动功能神妙莫测,“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1](P263)孟子提出“心之官则思”[1](P270)的命题,荀子则认为心有认识能力(“心生而有知”)、记忆能力(“心未尝不藏……心未尝不两”)[2]朱熹则提出:“人心之灵莫不有知。”[3](P7)凡此等等皆表明中国的先哲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人的精神属性中所具有的求知本性,并把这一点看作是人物有别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哲学中,对心的各种活动,分析得最精密、最详尽的可能要数佛学,尤其是其唯识论。例如,佛学中所条列的八识以及七情、六欲、四十六心所法、五蕴中除去“色”以外的其他四蕴(受、想、行、识)、四根本烦恼等皆属于心的情感意向活动。心、意、识是佛教对心所赋予的3个基本概念。心为“积集义”,也就是能够积累种种经验。意为“思量义”,即能够思维。识为“了别义”,即能够对我们所接触的对象进行分别和判断,能够区别高下、善恶、美丑。道家也承认心的认知功能,不过他们所提倡的认知主要是对生命存在的一种体认,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以“静观”为基本特征的直觉、灵感、体验等非理性认知。“本心”亦称“良心”、“道心”、“真心”、“净心”,突出心的本体属性。
严格说来,“本心”是儒家的一个概念,由孟子较早提出,宋明理学又做了发挥。孟子把人人皆有的“四端”之心称为“本心”,陆九渊亦称“仁义者,人之本心也。”[4]“本心”之义在宋明时期颇为流行。此处借用是为了说明心作为精神的本体所具备的特点。“本心”是“心灵的丰满”(mindfulness),是心灵没有受到物欲情绪干扰之前的精神本然状态,丰满而又澄净,其中有爱的种子。儒道佛三家都承认本心的存在,视本心为精神的本体,本心所具备的属性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儒家突出“本心”的道德性。
儒家所关注的心灵即我们常说的“良心”、“好心、“道德心”,以此为基点展开的精神生活主要是道德生活。儒者眼中,心灵纯粹至善、仁爱宽厚、丰满具足,是道德的大清明状态,用朱熹的话说就是“心之全体湛然虚明,万理具足,无一毫私欲之间,其流行该遍,贯乎动静,而妙用又无不在焉。”[5](卷5,P94)如果丧失了道德心,人与动物也就没有了区别。儒家希望通过“穷理灭欲”、“发明本心”、“致良知”等具体方式来强化和提升人的道德心。道德心不仅是人性的依据,甚至是宇宙的依据,心即天地万物之主宰,如果没有人心的这点“灵明”,天地万物将失去它们存在的意义:“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
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6](P124)因此,从而个体的心灵与宇宙的心灵合二为一,所谓的精神修养、精神自由无非就是个体透过心灵的觉解,大心骋怀,超越有限的生命进入到无限之域,洞彻宇宙,安排人生。道家以自然为宗,突出本心的自然和纯真。道家眼中,心灵应该是自然素朴无为的,如婴儿一般纯净无暇,柔软纯真,没有任何虚伪、矫饰、造作的成分。老子倾慕婴儿自然天性,五千言中赞婴儿之辞比比皆是。其言曰:“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7](P140)又:“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7](P178)还有:“含德之厚,比于赤子。”[7](P276),人应保持的就是这样一颗赤子之心,并以赤子之心态来回归自然、拥抱自然,体察天地万物、把握自然与人生,从而进入“道”的最高境界。因此,道家以“自然心”为基点,由此展开的精神活动与精神状态以“自然”为特征,所谓的精神修养主要是尽可能地保持精神原本的自然状态,保持人的自然本性,所获得的体验是基于“自然”基础上的一种“无待逍遥”,追求的是与道合一的精神自由。佛家眼中,心灵应该是清净无染、超绝一切现象和烦恼的涅磐状态。佛教以“清净心”为基点,突出了心灵的澄净与无染,因此,其所要保持的精神状态以“清净”为特征,所谓的精神修养就是克服“习心”、“染心”、“妄心”而发明自性的清净心,所要达到的境界就是“顿悟成佛”的“涅槃”境界。
儒释道三家对“本心”的具体理解有所不同,但都主张本心的先验形上意味,自觉地把宇宙论与人性论融合在一起。无论是“道德”、“自然”还是“清净”,都是作为一种定语来修饰心灵,分别代表三家对于各自所期待的精神生活的向往,对所信持的心灵世界的追求。人的内心应该是宽厚仁慈、自然无为、宁静平和的,而我们所要努力维护的心灵空间就是这样一种平衡、和谐、宁静的心理状态。在心灵问题上,儒道佛三家都主张心灵有“识心”与“本心”两个层次:“感性经验层次和先验的形上层次”[8](P85)。“本心”与“识心”的划分说明人的精神活动有不同的侧面。
一方面,“识心”是心通过“思”而产生的种种思想、观念、知觉、记忆、情感、意向、志趣等心理活动,是自觉有意识的精神活动,属于意识的范畴。另一方面,“本心”虽是人人具有,但并不是人人一开始就自觉或意识到“本心”的存在,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行为。如见孺子入井,人都会产生“怵惕恻隐之心”,这不是人有意识地要去这样做,而完全是一种自然的感情流露,是当恻隐时自然恻隐,当羞恶时自然羞恶,这就是“本心”在发挥作用,因此它的性质完全是一种潜意识的精神成分,需要人反思这种潜在的本性后,才能彰显它、实现它,从而实现自我,这为心灵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可能。而所谓的心灵环保,就是通过种种切剥琢磨的功夫,格去邪思杂念,经常打扫自己的“心灵小屋”,让真、善、美的阳光照射进来,驱除假、恶、丑的阴影,使之恢复本心之清明,还心灵一个本来洁净的天空!
二、心灵何以不澄净?
本心的存在说明人性都是美好而光明的,那么现实生活中,是什么束缚住了心灵的自由,使心灵受到污染、蒙蔽而变得不洁净了呢?桎梏之一,认知的局限,尤其是对德性认知的缺乏。中国哲学有一个重要特点,即总是把人的认知活动与对善的追求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是儒家以“仁智”并举,道家则主“绝圣弃智”。人的认知活动依赖耳目感官,但依靠人们的感官经验只能认识有形的、有限的东西,通过理性的判断、推理、概念等诸方法虽然可以深化我们的认识但并不一定全面。因而在认识中,我们的认知活动及其结果总是具有相对的性质。
囿于相对的认识,人们常常有意无意地也固执于用片面的眼光撷取所欲,由此产生的认知无疑会有许多偏差乃至根本的错误。这种认知主体的主观性,庄子将其称之为“成心”,这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傲慢、偏见、固执、狭隘、自私等负面情绪,其直接后果就是使人越来越执著于自他之别,对他人越来越缺乏宽容和理解,对自己的本真生命越来越麻木,从而影响人的判断力、理解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7](P161)并最终妨碍到我们对心灵的正确认知,造成“为学”与“为道”的紧张和背离(“为学日益,为道日损”[7](P250))。另一方面,作为人类重要的一种认识工具———语言本身也存在着局限性。语言本是一个符号工具,与事物的“本真”并不等值,如果偏执于语言,有可能造成知与言、言与意、真与美之间的对立,无法达到对事物本真的认知,故“知者不言,言者不知”[7](P280)、“知者不博,博者不知。”[7](P361)
道家认为真正的智慧是极其简单自然的,了解它不需要任何言辞和心智,真实的心灵也是极其澄明空灵的,只需通过静观直觉、涤除玄鉴就可以开启内心、自觉观照万物。与道家不同,儒家很忌讳肢解德性和问学,一直主张要“尊德性而道问学”。儒家认为,心灵的随波逐流、不安空虚恰是德性知识的缺乏所致,《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3](P3)儒家希望通过问学开启内心自觉,培养人的德性,教人向善,促使心灵之丰满。其求知的对象和内容倾向于仁义礼智等内在于人的德性品质,这可从“知”的对象中窥见一斑:所谓“知仁”、“知道”、“知命”、“知义”、“知礼”、“知德”等等。道德认知的功能在于以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等方式为中介,及时、有效地将道德规范转化为主体的道德行为,实现知与行的结合,“真知则未有不能行者”[9](P3781),“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6](P42),从而实现道德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来把握世界的目的。
儒家认为,真知不仅是一种真实的行为,还是一种真实的信念与信仰,是得于己、信得及的东西,不与自我生命相脱离,“若知之已至,则意无不实。”[5](卷16,P327)依此真诚信念所支配的行为,不是勉强的或他律的道德行为,而是自律的道德行为。就此而言,我们更倾向于把儒家的“知”理解为认识社会、体悟人生的实践型“智慧”,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知识”。如果缺了这种体悟人生的实践智慧,人的心灵必会苍白空虚,其人生的意义价值也就不会崇高。桎梏之二,的侵扰。中国古代有“喜怒哀乐爱恶欲”的七情之说,欲的问题很早就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关注的焦点,并以之作为心灵涵养的中心,如孔子有“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10](P36)之语,孟子有“养心莫善于寡欲”[1](P339)之说。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中,不可能没有情感欲望,但是若放纵自己的欲望,则会被外物如金钱、名誉、地位等等所牵制,甚而导致人的异化,丧失人本来存在的意义与尊严。佛教看来,人类一切罪恶,无非是由贪、嗔、痴等欲望所产生,不择手段地追求、占有名利,人的心灵就会迷失其中而不得安宁,用庄子的话说,“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11]。限制了心灵的发用流行,影响了人的本真生命的充分展开,使人的行为往往不合人的本性,所以必须对欲有所节制。耳目感官的局限、真知力行的欠缺、欲望浮沉的诱惑使人“失其本心”,本心不定,精神涣散犹疑常会导致行为的偏颇,种种精神、社会问题随之而来。
三、心灵的环保“本心”
作为完满自足的精神本体,只是就其潜在性与可能性而言,并不完全是现实的,需要有一个自我实现、自我完成的过程来实现心灵的净化与提升,于此,中国的心灵哲学提出了两种方式:格物与内省。所谓格物,是人涵养心灵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博学笃行、慎思明辨、见诸实践的方式,具体有接物、见闻、思虑、致知、辨名、析理等方法。这种方式要求主体在具体的事上磨练、日常生活中习行,依据既有的道德准则来判断是非,明辨事理,约束欲望,端正思想,规范行为。当然,“格物致知”的认知过程决不是停滞于对既有道德准则的认同和应用,而是要求通过长期的体会和实践积累最终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也即我们通常所谓“意志自由”的境界。“格物而至于物则物理尽者也。物理皆尽,则吾之知识廓然贯通,无有蔽碍,而意无不诚,心无不正矣。”[9](P2114)
通过格致“唤醒”本心,达到“至善”的精神境界,体验清澈明净、自由庄严之美。所谓内省,就是对自我的一种觉知与审视。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10](P39)、“君子求诸己”[10](P166)。如果说格物是通过学做圣人之事的外向方式来促使心灵之丰满,那么内省则通过内心体验、省察克治、直觉交融等内向方式影响和干预心理生活,具有自律、自觉、自主、自省的特点。内省具体有尽心、静坐、寡欲、养气、慎独、直觉、顿悟等方法。内省要求修习者必须最大限度地平静思虑,而造成人思虑纷扰的无非就是对欲望的执著,所以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主张“节欲”、“寡欲”、“无欲”,要求人在欲望沉浮中拨开层层迷雾,平衡自己的精神生活与世俗生活,以此作为保护心灵环境的前提。同时通过反思对自我进行观察、检验,鼓励人们在社会参照系中认识自己,净化心灵。具体说来,儒家称心灵修养为“正心”、“养心”、“尽心”等,自孔子始就开启了格物与内省两种方式。
博学笃行、穷理致知、正心诚意偏格物,尽心知性、居敬涵养、发明本心、寡欲静坐等重内省。道家称心灵修养为“心斋”、“为道”,提倡“虚静坐忘”、“塞兑闭门”、“涤除玄鉴”、“绝圣弃智”、“无所思虑”等方法。这一修养方式要求主体对盘踞在自己精神活动中的一切人为的、有意识活动参与其中的因素,包括见闻思虑、理性概念、世俗名教等等进行“损之又损”的方法,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其非理性的成分很浓,偏重于主体自身对“大道”的反省、审视与回归,当属“内省”。佛家称心灵修养为“直心”、“真心”、“明心”等等。佛教不同的派别之间所持的修养方式相异,但也不外乎格物与内省两种方式。其基本方法是“止观双修”、“”定慧不二”,主张把智慧和修行结合起来。如佛教中的“转识成智”是一种修习佛法、研习佛经、把握佛理的思辨活动;而“止寂”“禅定”、“顿悟”则完全是一种非理性的、直觉式的心理体验。为了入住涅槃境界,修习者必须最大限度地平静思虑,做到非想、无念、无著,才可能最后悟到“真如本性”。总之,格物内省就是通过意识的自主控制达到自知其心的一套训练方法。
这套方法具有多种功能,如集中注意力、调节心理平衡、使心灵摆脱自身的成见、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还能产生智慧,去体悟人生价值、洞悉宇宙与人生的整体真实、实现内在自我超越。它融汇和贯通了理念的探索和体证的功夫。中国哲学中的心灵修养与心灵超越有如下两个特点:其一,意识与潜意识互渗。“本心”是人的精神本性,虽万理具足、本自光明,但隐微难见,不能自觉,是心灵中潜意识的存在。需要借助“穷”、“格”、“致”、“明”、“敬”等自觉有为意识,深入到主体的内心去观察、体认、感悟,从每个人的本能、直觉、潜意识中来捕捉善的踪迹,然后再把它提升到意识的层面,把体验到的价值与感悟作用于自身,努力地加以培养、扩充,从而发现自我、引导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这一过程,把精神心理从外界引向内心,从意识引向潜意识,并最终在潜意识状态下获得一种宗教般的内在体验,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
其二,意志与实践结合。中国哲学所追求的心灵境界实际上是一个“功夫实践”的问题。实践行为是由人的情感意向决定的。儒家追求的心灵境界是仁的境界,是建立在普遍的道德情感基础之上的,这种道德意志决定了儒家的心灵实践是“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的。凭借这种意志,当儒家所坚持的道德价值与其他价值发生冲突时,可以毅然决然地“成仁取义”。道家追求的心灵境界是逍遥境界,主要是建立在审美情感基础之上的,这种审美意志决定了道家的心灵实践是“志于乐”、“志于游”、“志于朴”的。凭借这种意志,当道家所坚持的自由价值与其他价值发生冲突时,可以恬淡明志地“越名教而任自然”。佛家追求的心灵境界是空的境界,是建立在宗教情感基础上的,这种宗教意志决定了佛家的心灵实践是“志于佛”、“志于空”,为求涅槃,可以完全脱离世俗名教。
四、心灵环保的现代意义
心灵是主导人类行为的重要力量,人生的种种烦恼、痛苦、快乐、幸福,都是心灵的独特感受。心灵状态的改善有助于精神世界的和谐并终将影响着世界朝着使人类幸福的方向而改变。一旦我们的内心平和快乐而宁静,一旦我们心中充满仁爱,我们就会用理解、宽容、平等的心态来关照这个世界,对自然万物报以一种人格意义上的情感,这种情感把人与万物联系起来,如同血脉,惺惺相惜,即所谓的“民胞物与”。心灵的和谐宁静可以促使我们去反思自身的行为,重新确立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寻求一种新的更加适合人类生存的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
优美洁净的自然环境同样会陶冶人的性情,激发人对生命的热爱,有助于心灵的健康。中国的哲学家们都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在活泼泼的生命中,在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中,去体验生命之美,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的交融互渗,可以进一步唤起人们对心灵境界的自我提升[12]。乐山怡水,在大自然的美好风景中歌舞郊游,悠然自乐,超越功名利禄、是非得失,物我两忘,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中去感受和体验心灵的充实愉悦。如今大家都在谈环保,但是环保的工作,如只重视自然、物质和生态资源的保护还远远不够,我们还缺乏对心灵的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