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育设计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0: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培训教育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培训教育设计

篇1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社会互作用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提出构建“实践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成员个体既是知识的学习者,又是知识的教导者和创造者,彼此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获得共同体体现的理念和行为。对新手而言,掌握学习首要的一点是要理解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时所使用的特色符号系统和语言词汇,确保沟通无障碍。

二、情境认知理论下的干教现场教学设计

1.课前设计

培训学习技能情境学习重视学员的主体地位,强调学员主动操作探究,要求学员具备较高的学习技能和策略。干教现场教学要在课前开设团队建设课程,使学员相互了解认识,建立起相互支持帮助的协作理念。同时,还要开设自主学习和协作技能培训课程,包括如何寻找所需资源、如何进行协作学习、如何与同伴交流、鼓励学员积极发表意见等,确保学习的质量和效率。②组建学习小组情境学习强调实践共同体的构建,倡导团队学习,启示我们在干教现场教学中必须组建学习小组。首先,教师要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介绍基地概况,并向学员强调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学习步骤、所能获得的学习支持等,帮助学员“预习功课”,使学员先对基地情境和学习过程形成整体的感性认识。其次,结合教学主题和学员特长,在学员自由选择为主、教师平衡调配为辅的原则下组建学习小组,小组最好能最大限度地涵盖各职级和各行业的学员,确保成员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提出多样的看法和建议。再次,小组成员确定后,要求每组学员推选一名成员担任本组组长,负责主持小组学习的相关事宜;最后,还要为小组配备一个理论辅导员,可以是培训院校教师或者教学基地“专家”,用于指导和促进学习。③确定学习任务情境学习主张创设复杂多样的学习情境以促进学习的发生和迁移,这就要求学员首先要确定自己的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才能在复杂情境中区分有关与无关的信息,更好地促进学习。干教现场教学中,教师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引导学员结合现场教学主题、个人实际面临的难点和研究兴趣预先提出若干问题,最终确定小组成员最集中、最迫切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本小组最主要的学习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小组成员既要分散学习,也要集中学习,方便学员自主探究的同时,也使学员能及时与同伴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促进共同进步。特别强调的是,学习任务较繁杂的小组还可以将任务进一步分解,成员再根据岗位特点和兴趣自主选择子任务,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小团队完成。

2.课中设计

①基地场景要真实而复杂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要在一定的情境或文化中发生才有效,强调提供能反映知识实践的真实情境。现场教学虽然已是把教学搬到生产现场、社会实践基地、人文基地、调研场所、纪念馆等现实或模拟场景之中,但由于干教对象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即使是同样的知识,他们运用知识的场景和遇到的问题可能也会不同。基于此,干教现场教学场景设计除了体现真实性外,还要注重复杂性,即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再现或模拟知识运用的实践情境,使学员可以掌握知识在不同情境中的运用。教师要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干教的核心目标、干部工作学习的实际需要和知识特性等要素尽可能设计较多的知识运用现场教学点,为学员创设更为真实而复杂的教学场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再根据学员特征、经费、时间、交通等灵活搭配或供学员自主选择有用情境和信息。②学员活动要多样可参与情境学习强调让学员在学习情境中参与各式活动来实现知识技能的增长。一般来说干部学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参与现场教学活动:一是“看”,可由教师或当地专家带领学员参观考察基地现场,也可将基地形成的特色经验和做法做成专题片在多媒体展示平台反复播放,或者浓缩展示在展览馆,使学员在“看”的过程中获得认知成长。二是“议”,在现场设置研讨交流环节,学员不仅可以提出自己思考的问题,请教师、专家、同伴学员进行解答,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地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问诊把脉”,突破传统的“教师———学员”、“专家———学员”“二对N”的交流模式和仅从基地到学员的单向取经模式,实现学员与学员、学员与专家、学员与教师、教师与专家“N对N”的多向拓扑交流模式和“基地———学员”、“学员———基地”的双向促进模式。三是“问”,教师和专家全程陪同学员的现场学习过程,学员可以随时随地向教师和专家咨询相关信息。四是“模”,组织学员者根据自己的需要互相扮演多种角色,如水利、农业、财政、执法等部门负责人,模仿各种角色在实际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多种形式融入学习情境中,主动观察感悟其中所隐含的知识与技能,并迁移到自己的工作情境中,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是“思”,即反思,教师要引导学员积极反思学习过程,及时调整思考方向,修正不当概念,探究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实现对学习的动态控制。同时,学员要主动采纳吸收小组其他成员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审视和完善自己的问题解决过程,不同小组间也可以用不同的视角和层面相互对比反思,教师和“专家”也可根据基地形成的典型经验提供解决方案,供学员对比,促进各组学员的自我反思和审视。③教师(专家)作用要转变且凸显情境学习中,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员理解和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对干教现场教学来说,这里的教师应包括培训院校教师和基地专家两种角色,其作用一般通过引导参观、解说做法、答疑解惑、组织激励等方式来体现。引导参观,即教师或专家组织引导学员带着学习任务有针对性地参观考察基地,了解其发展历程、活动载体、硬件设施、文化氛围、操作方法等。解说做法,即教师向学员介绍基地形成的典型经验,如典型案例、总结性举措、点评性分析等,使学员充分了解基地的做法。特别说明的是,解说做法很多情况下都是与引导参观紧密结合的,在参观的过程中解说,在解说的过程中参观。答疑解惑,即教师在每个教学点讲解结束和研讨交流环节分别接受学员提问,及时为学员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困惑。组织激励,现场教学中教师不仅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更扮演着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交流研讨的主持人、解决问题的“促进师”、点评总结的发言人等角色。由于现场教学环节较室内教学多,教学过程中较容易出现学员“沉溺”于其中一个教学点“掉队”或“只看不思”偏离“小组任务解决”方向等情况,需要教师控制整个教学进程,必要时引导学员回到问题解决的思考方向上来;在交流研讨环节中,作为主持人,教师需要调动现场气氛、活跃学员思维,激发头脑风暴,适时给学员予鼓励;教学活动结束时,教师要结合培训主题和教学具体情况进行总结性点评。④学习支持要及时而有效情境学习强调为学员提供及时而有效的学习支持。干教现场教学,一是教师要为学员提供适合的便于携带的纸质材料和便于手机阅读的电子材料,方便获得解决问题的资源,促进学员随时随地探究。二是教师在选择教学地点时,事先要在时间和天气的预判等方面多做“功课”。如果现场教学是在夏天的中午,要尽量选择在室内或树荫下进行,且事先要提醒学员携带遮阳工具,避免在太阳直射的地方讲授和交流,还要配备一些防暑消暑药物;如果是寒冷大风天气,则要注意避免在风口处进行交流学习,课前提醒学员注意防寒保暖;如果遇到大雨天气,可将教学地点调整到室内或屋檐下进行,给学员充分的人文关怀。三是教师事前要与基地做好充分的协调,为学员准备好经济实惠的午(晚)餐,让学员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现场学习当中。

3.课后设计①持续深入的提升完善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产生于真实情境,并且只有应用于真实情境才能获得被理解和发展。因此,现场教学结束后,还需要将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收获的知识应用于情境,等待实践的检验。一方面,教师要要求学员提交学习收获文章,并且必须深入解读,深刻理解学员收获背后所蕴含的实际问题与实践意义,并为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帮助学员继续完善和提升对策措施。另一方面,培训结束后,要将学习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难题,且在应用过程中要继续反思和完善学习成果,并及时向教师、专家和学习同伴反馈。②真实全面的学员评价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员评价应该是多面的、开放的,重点是发生在真实问题解决环境中的认知活动过程,要点是知识与技能的灵活运用。学员评价不仅要评价学习成果,还要评价学习过程。结合干教特点,笔者认为现场教学学员评价首先要组建“三合一”的考评主体。建议由组织部门、培训院校和培训学员组成三位一体的考核评价小组,组织部门人员全程跟班或不定时跟班参与现场教学管理,深入了解学员现场教学期间的综合表现的同时,也促使学员更加重视和关注学习;培训院校强化组织员全程跟班管理,全面把握全部学员的培训状态;学员作为班级的主人,要让他们参与到考核评价中来,增强考评的科学性。其次,要完善“全方位”考评内容。科学量化考核学员在现场教学情境中的探究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考评学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观察能力、理解水平、思维品质和行为改进,考察学员对学习同伴、教师乃至整个学习团队的成长与发展影响、人际关系和参与程度等,方式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层面包括教师对学员的评价、学员对学员的评价、小组对学员的评价、小组对小组的评价、学员的自我评价,使考核更客观、全面和科学,更具说服力。对于表现优异的学员,要按照一定比例给予通报表彰,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再次,要建立“培训档案袋”考评管理。从学员开始参加现场教学培训开始,为其建立专门的现场教学培训档案袋,将其培训材料建立台账,归档管理,并长期跟踪,形成考核评价的长效机制。最后,要推行“渐进式”考评运用。考评的结果关键在运用,没有运用就没有任何意义。具体可按照四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是对学员在现场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考核,达到合格者才能发放结业证书,达到优秀者要给予表彰;第二层次是将考评结果反馈到学员所在地组织部门、单位主管部门、所在单位和学员本人,让他们了解掌握学员的学习表现,同时也是将学员在学习过程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提供各相关部门,供其参考应用,推广和检验学员学习成果,扩大现场教学培训的效果和影响;第三层次是培训单位及时跟踪学员的“培训档案袋”,对于综合考评特别优秀的要及时推荐给相关主管部门;第四层次是组织部门和所在单位要切实把干部的培训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年度考核和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于在培训中表现不好的学员,坚决不能给予参加评优评先或提拔晋升。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农村换岗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6―0127―06

一 引言

山西师范大学是一所有50多年历史,以培养合格中学教师为主要目标的大学。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突显教师教

育特色,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学校提出了熟悉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的指导方针。在此方针指导下,从2006年开始探索实践了“顶岗支教实习”这一特殊教育实习模式,首先在农村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目前基地主要集中在吕梁山、太行山一带农村,然后选派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进行“顶岗”实习。这样, 一批农村中小学教师从岗位上被换下来,有了进一步进修的时间与机会。学校根据与当地教育局的协议,对这些教师进行培训。培训时间与学生“顶岗”实习时间同步,为一学期(约四个月) 。培训内容重要的一部分是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教育技术作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交叉领域,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行理论研究,这表现为教师学员既是被重塑提升的客体目标,又是教学过程中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所以教育技术培训不仅是培训教育技术和理念的过程,也是在实施教育技术和理念的过程,在设计培训时, 必须体现系统性、持续性,注重培训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同时,由于教师各自专业领域不同,其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不同,所以教师个体的学习目标应该建立在一定教育技术标准底线基础上,针对不同教师的自身教学需求而确立[1]。

面向农村换岗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一方面要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使其真正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内涵,会进行有效整合,并成为有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的人才;另一方面希望他们回到农村教学生活,去改造、超越和重建农村原有的课程与教学生活模式,以此推动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深入,缩小城乡教学差距,

达成教育和谐。为此, 我们对农村换岗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进行了设计和实践研究。

二 农村换岗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前的分析

培训前我们随机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SPSS软件对问卷做了较详细地分析, 初步了解教师的基本情况与培训的现状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本文调查在2008年9月初进行, 随机对4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38份,并对10名教师进行了单独访谈。问卷内容包括:教师年龄、性别、学历、教龄、职称等基本情况,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态度、学习渠道等基本认识问题,以往参加培训的情况及对培训方式、内容等的要求。

1 教师的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教师学员全部来自非重点的农村基层学校,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年龄在26~35岁之间,占到73.7%;学历本科及本科以上占50%;职称集中在中教二、三级。所以这次教师在专业学历上比较高,绝大多数是学校青年教师。

根据国内关于中学优秀教师成长发展规律的相关研究[2],我们依据教龄将教师分成的 五个阶段:无教学经历(职后0~1年); 胜任阶段(职后2~3年) ,特点是已适应新的环境和工作,形成了教育教学最基本的能力和技能,逐步获得胜任感;积累阶段(职后3~5年) ,是为今后工作有质的飞跃而进行等待、积累的过渡时期;成熟阶段(职后5~10年) ,特点是教师开始进入研究和创新阶段;研究阶段(职后10年以后) ,已经成为专家型教师,在教学中有自己的研究和创新成果。数据分析如图1示,本次教师学员在各个阶段都有, 有教学经历的占到78.9%,处于积累阶段与成熟阶段的教师占到55.3%,教师有较强烈的学习需求。

2 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认识等相关问题的分析

从表2教龄分布与对整合的认识的交叉表分析,本次培训中39.5%的教师不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47.4%仅了解。

处于胜任阶段的教师80.0%不知道整合,积累阶段的教师66.7%仅了解,成熟阶段的教师不知道和仅了解的各占46.7%。从表3理解渠道与对整合的认识的交叉表分析,就了解的教师而言,大多通过教育类杂志、书籍和公开课、参观学习来获悉相关信息,从教学实践中了解的只占11.1%,从各类培训中得知的占16.7%; 能理解的教师60.0%进行过教学实践。由此可知,要解决认识、理解问题,在培训中必须注意让教师进行教学实践。表4是对整合的认识与态度交叉表,从表格 百分比看出,不管对整合的认识如何,65.8%的教师持欢迎态度,34.2%的教师持接受态度,没有排斥者;从行百分比来看,对整合的认识在同一层次时,欢迎多于接受; 从列百分比来看,随着对整合的认识加深,欢迎与接受出现了波动。这反映出基层教师对教育信息化下的新教学模式普遍欢迎,但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认识还存在模糊概念和实践中的困惑。由表5数据可分析,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在新课改中的地位,44.7%的教师认为非常重要,52.6%的教师认为重要,这说明大家已经把新课改与课程整合联系在了一起。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学生素质提高的影响上,26.3%的教师认为非常重要,68.4%的教师认为重要; 在课程整合中遇到困难时,68.4%认为应该努力克服。这反映了大家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愿意调整自己的教学技能去努力学习、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3 关于以往培训情况的分析

对教师以往参加教育培训技术的情况分析,31.6%有时会参加培训;50.0%的参加过, 但很少;18.4%从来没有参加过。从表6是否参加培训及级别情况可看出,53.3%的教师参加过县级培训,46.7%参加过其它形式培训, 级别 比较低且次数少。

在参加过培训的教师中,27.6%的人认为培训对其教学实践产生有很大影响,55.2%的人认为影响一般,17.2%的人认为没影响。用SPSS对制约教师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师认为的有效培训方式、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问题的途径等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如图2~图5所示。在图2中,制约培训效果的各种因素一共被选了52次, 其中选培训内容理论强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3.3%,认为接受培训的教师原有素质不高的占40%,认为培训内容不合理的占26.7%,指导教师的因素占20%。这说明在培训时要结合教师原有教育技术水平,选择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内容,并注意指导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问题。由图3教师认为的有效培训方式可分析,83.9%的人选择参与实践式,41.9%的人想听观摩课。这反映了成人学习的特点,喜欢在做中学, 在具体实际环境中观察如何运作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培训时要根据这一规律,必须提供教师实践的机会。图4数据表明,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或研究中遇到问题时,77.4%的教师采用传统的与其他教师交流的方式,54.8%的教师可以上网寻求帮助。所以,部分教师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有了应用技术的意识与态度。图5数据说明,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农村基层学校教学信息化条件相对滞后(80.6%),教师自身技术有限(64.5%) ,使新的理念与教学方式较难实践。另外,由于受传统应试制度的制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也受到较大影响。通过培训,要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4 对培训的希望和要求

在对本次培训希望的调查中(表7所示),71.1%的人要求培训内容有具体整合课教学设计的内容,57.9%的人希望提供视频案例来学习,55.3%的人希望对整合课如何做给予具体的案例分析。从培训方式可看出,无论学习内容如何,86.8%的教师希望有视频案例及观摩课的教学分析,并且给予实践机会。由此,我们知道学员最希望得到的是实效性较强,能让其课堂教学能力确实提高的培训;参与度高,能够发挥其主动性的培训;实践性强,能够做 中学的培训。

三 农村换岗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设计与实践

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教育技术能力有4个能力素质维度: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包括信息需求意识、信息应用与创新意识、对信息的敏感性与洞察力及对信息的兴趣与态度等) ;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基本操作技能、信息的检索加工与表达、信息安全与评价等) ;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等) ;应用教育技术的社会责任(包括信息利用及传播有关的道德、法律、人文关怀等) 。要以“意识与态度”为动力,以“知识技能”为基础,以“应用创新”为目标,以“社会责任”为价值导向。从内容上看,标准并不简单地限于应用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的软硬件知识和操作技能,而是注重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教与学资源和过程的设计与开发、有效学习环境的构建、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以及教学实践创新与教学改革实验研究等[3]。该标准的颁发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提供了依据,我们依此标准,结合学员的特点与需求,对农村换岗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进行了设计与实践。

1 培训目标与定位

教育技术培训的目标和定位, 决定了培训工作整体质量的高低,所以要根据不同对象及社会和教育的不同需要,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培训的目标一般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能够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三是能够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自我提高,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这三种培训目标,实际上就是三种不同层次的定位: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主要是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是核心; 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并使教师能利用技术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进行教学实践创新与教学改革实验研究,这是根本[4]。

根据前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访谈,农村教师传统教学的能力普遍比较高,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自己教学的能力比较低,即使是技术比较熟练的教师,对于技术的应用仍然停留在做课件的教育理念上。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于现代学习理论和教育理念的理解,通常是零星的, 认为所谓理论是一些空洞的说教,可操作性差,对工作没有实际的帮助。不过,参加这次培训的大多数是中青年教师,他们的共同优势是: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对教育理念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对教育的热点问题非常关注。因此,他们能够非常理性的思考新技术和新理念,对于他们认为有用的内容会有很强的兴趣和动机。中青年教师学习精力充沛,正处于教师发展的积累和成熟阶段,迫切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所以我们将培训目标具体确定为前两个方面,希望通过培训,绝大多数教师能达到第二个层次的目标。

2 培训内容的确定与培训方法的选择

根据前文的分析和访谈,我们设计了两个层次的培训内容。第一层次的基本内容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常见应用软件和编辑软件(如常用办公软件、几何画板、Authorware、网页制作软件等) 、网络基础知识和常见的网络交流工具等三方面。通过本层次的学习,使教师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今后的教学应用打下技术基础。第二层次的基本内容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专题,包括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基本理论,整合课案例分析与教学设计,整合课的教学实践。

培训环境选择在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室安装有传奇网络教学软件,同时安装学习时常用的各种软件。在第一层次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结合教师日常教学应用,选取典型案例,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员在真实情境的任务驱动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最终能完成一个融入了技术的可用于课堂教学的产品。以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学习为例,内容设计如下:通过教案编写、审阅作文、通知的制作等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编辑操作;通过制作学生成绩表、个人简历等学习表格;通过班级小报、贺卡制作及试卷模板设计等学习图文混排;通过数学、化学等试卷编写学习公式编辑; 通过论文、书籍编排学习长文档复杂的编辑等等。教学活动可以以协作学习方式展开,采用的具体步骤是:

(1) 欣赏作品案例(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分析案例的制作意图及制作技术。

(2) 学习简单实例,学员掌握最基本的操作方法。

(3) 制作准备。学员分组确定创作案例的主题(以自己所教学科某单元知识为主题) ,将主题和作品构思写成文字材料;收集制作案例所需的素材等。

(4) 制作自己的作品。在制作过程中会发现原有知识和方法的不足,在教师指导下扩展知识,如需要插入艺术字、背景图案、上网查找素材等。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员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以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完成作品。

(5) 作品评价。通过交流展示和讨论,让学员们自己评比,看谁的作品最受欢迎。通过这种方式, 既可以提高学员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和审美能力,又可以客观地评价学员完成的作品。

(6) 完善作品。通过作品评价,学员进一步明确了改进作品的方向,从而开始作品的改进、完善、新的创意等。在这个过程中,学员深化了原有的知识,拓展了许多新的知识,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层次是整合专题的学习,基本理论知识部分与案例分析部分与第一层次内容同步进行,整合课教学实践则在第一层次学习内容基本结束时进行,在该层次学习中主要采用案例培训方式。由于学科不同,教学中使用的信息技术也不相同,这就要求学科不同的教师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学科不同的教师就必须具备不同的信息技术能力,以适应不同学科教学的需要。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我们根据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每门课选取两、三个优秀整合课教学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同时将各学科的整合课教学光盘发放给教师。教师学员以协作小组的形式共同学习案例,总结其中的教学规律,学习信息技术具体应用于教学的方法,并结合自己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时,要求学员运用整合课教学设计的思想,准备45分钟课,在多媒体微格教室进行教学实践,并将讲课过程录制下来。然后,大家一起对教学实践分析评价,交流教学设计思想,讨论各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法知识,并对之进行价值判断。学员本人根据录像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切身体验怎样将理念与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实践中,感悟整合课的核心思想。

培训的方法有多种,各种培训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 达到培训目的,往往需要各种方法配合起来,灵活使用。本培训在学习不同的教学内容时穿插使用了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等不同方法,而且注意运用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设计模式,如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设计、主题活动课教学设计等。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能够改善培训过程,另一方面可以使学员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技术给学习过程带来的支持。

3 培训指导教师的定位

从前文分析中可以得知,在教育技术培训中,指导教师的作用不能忽视。培训指导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教育技术职后培训的设计应该考虑那些因素?依据哪些理论给予支持?指导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促进教师学员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都是培训指导教师必须考虑的。作为培训指导教师应该承担的职能[5]如下:

(1) 为预期行为做示范:根据群体心理学,一个个体本来不具备某些特征,但一旦进入某一群体后就会被这一群体所产生的心理场所磁化,从而产生某些不具有的个性特征行为与情绪,这种效应称场化效应。产生场化效应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群体人群的模仿心理、行为暗示、行为传染、心理感应、从众行为增强、认同作用和统一意向。作为培训指导教师,应该营造一种这样的群体心理场所,首先,在进行培训时就应尽可能的以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为指导,采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模式授课,这样就有示范性, 把新的课程理念和需要传授给学员的知识通过行为暗示示范给学员,利用学员的模仿心理和从众行为,通过行为传染达到认同作用,形成统一意向。这种示范性,正是常说的“言传身教”。这要求指导教师注意:讲授教育技术一定要使用教育技术; 所采用的内容传递方法一定要“对症下药”,要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联系起来,要运用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案例进行示范教学。

(2) 营造民主学习的环境:培训是一种合作, 如果指导教师把握不住这点,就得不到教师学员很好的配合。我们必须对教师学员的反应持兼容并收的态度,本着开放和灵活的原则与教师学员一道发现问题可能的解释或解决方法。如同在教学中我们主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需求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一样,在教师培训中,也同样存在着以教师学员的需要为出发点,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考虑。要以民主的方式进行导学培训,让学员发挥其主体地位的作用,在培训指导教师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采用相互商量、共同研究、共同讨论和共同解决的方式,达到有效的沟通。

(3) 确保实践和演练机会:根据前文对教师学员的分析和成人学习的特点,要学员们接受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技术,并在实际中应用这些理念和技术,必须提供教师实践的机会。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说过“生活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只有经历过才能够懂得”,要让教师学员不断地“经历过”,不断演练和实践, 直到这种行为变成自觉行为。指导教师要担当起“督促者”的角色,确保学员的实践和新的行为的持续演练。

(4) 培训案例库资源的建设: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鼓励与引导教师学员挖掘自己的应用案例,并将这些案例加以整理、完善,组建教育技术培训案例库,与全体教师学员共享,实现教与学的双赢,从而真正促进教师学员充分利用所学教育技术对课程进行整合,全面推动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总之,营造一个平等的环境,以民主的方式进行导学培训以及督促他们形成新的行为应该是培训指导教师重要的定位。

4 培训效果的评价方法

培训效果的评价对培训过程起着控制和指导的作用,也指引和促进培训工作的提高。培训评价的定位是鼓励教师学员、让教师学员参与体验。

在培训过程中,对学员学习情况的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培训采用的形成性评价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培训重视教学过程,强调广大教师的参与和体验,关注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特别是动手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使学员的应用能力和创造性得以体现。另外, 通过形成性评价可以获取反馈信息用以调控培训过程。形成性评价系统的指标参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如学习态度、合作学习情况、培训期间创作的学科教学软件、教学案例,撰写的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设计成果、最终作品展示等。目前,形成性评价系统的指标主要是指导教师通过校园网邮件系统和群体BLOG来获取。我们正在设计学习过程绩效评价网站。培训结束时,要对培训工作进行总结,让教师用自己的作品来进行总结,用绩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评价,并给出评价的结果,确定培训是否达到目标,是否发放证书。

参考文献

[1]乔爱玲,王楠.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新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21-22.

[2]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3]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5,(4):39

[4]刘世清.互映射培训: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方案设计与培训方法创新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4,(2):23-24.

[5]徐力.关于教师教育技术职后培训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Designing and Practising a New Project on Trai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or Rural Area Teachers

LIU Jing-yi

(Teacher’s Education Institute,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Shanxi, 041004, China)

篇3

【关键词】 MOOC培训;学习生态;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5)02―0056―05

一、引言

MOOC(慕课)是当前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其术语最早出现在2008年,用于描述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推出的一门公开在线课程CCK08,此后涌现了一系列与之有关的话题和平台[1]。国际上,2012年,随着Coursera、Edx和Udacity 三大平台的兴起,MOOC热潮迅速席卷全球,2012年被普遍认为是MOOC元年[2]。2013年,随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与Edx签约,引发了中国MOOC时代的到来[3]。一年多来,北京大学MOOC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2013年先后加盟edX和Coursera,并于2013年春季发文,计划争取5年内建设100门网络开放课 程[4]。截止到2014年9月,北京大学建设了33门MOOC课程,在Coursera和Edx平台上进行教学,部分课程内容用于校内翻转课堂和SPOC教学实验,全球选课人数超过30多万人。 开设MOOC课程的工作量很大,而北京大学MOOC建设全部依靠校内资源完成,包括课程建设和开课两部分,在MOOC整个教学活动中,除了课程内容,还涉及教学设计、教学视频制作、在线学习支持、MOOC平台使用等,为此对MOOC的理念研究和技术支持显得格外重要。基于对MOOC相关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前期实践经验,我们设计了MOOC培训课程体系,并在北京大学开展培训实践。本文重点介绍基于MOOC教学生态矩阵模型的培训课程体系设计方法和实践情况。

二、数字时代的学习与MOOC

教学生态矩阵的设计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三大学习理论,然而这些理论都是在非技术环境下提出的,并不完全适用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技术环境下知识结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MOOC就是技术与教育相融合的一种教育形式,MOOC的学习离不开网络、多媒体、Web2.0等信息技术的支持。MOOC带来的影响及对大学校内教学的冲击是以往任何在线教育形式所不能比拟的。究其原因,是MOOC背后的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乔治西门思提出了联通主义(Connectivism)学习理论,也有译为“连接主义”和“关联主义”,指出不仅人们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发生了变化,学习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学习不仅是内化的个人活动过程,也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5]。另外,由于技术的支持,大规模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通过论坛或社交媒体进行沟通交互,知识的获取已经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成为一种群体。

MOOC教学有自己的特点,但多年来,传统教学方式一直在大学占据着主导地位,实际上MOOC教学和传统教学都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当我们面临MOOC对大学传统教学冲击的时候,需要将MOOC教学与传统教学合并在一起研究,进而对MOOC教学涉及的要素进行系统化分析。MOOC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是一种典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分析这个问题时,引入和借鉴学习生态的概念可以比较好地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由于在以技术为支撑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中,不仅技术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要素,学习媒体、学习形式、学习人群也在不断变化,并呈现出多种选择和可能性,为此John Seely Browns在2000年将生态概念引入基于Web的数字化学习领域:“生态是一个基本开放的、复杂的、包含多种要素的自适应系统,这些要素是动态的且互相依存的,让生态系统变得强大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源自其多样性。”[6]由于混合式学了传统学习方式之外,还涉及技术支持的学习方式,因此,将混合式学习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将其中涉及的主要要素放在一个学习生态模型中去考虑,有助于带来一个稳定的整体观,同时兼顾了支持学习的不断变化的技术要素[7]。Mike S. Wenger和 Chuck Ferguson开发了矩阵式的学习生态模型(见图1),本模型作为SUN公司提供整体培训方案的理论基础,应用于分布在全球60个国家的250个授权培训中心[8]。混合式学习生态系统需要统一的教学理论驱动的学习环境体系结构。

本矩阵中,X坐标关注教学内容的传递过程,Y坐标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同象限包含了不同的教学或学习行为,包括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和训练模式、以学生为主的学习和实践环节,教学内容包括从以知识为主到以实践和体验为主的知识的变化。

混合式生态矩阵能够很好地把学习中涉及的不同要素放到一个系统中考虑,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空间、教学方法、教与学参与主体等。基于此,我们从教学生态的视角来考虑和分析MOOC教学相关要素。MOOC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强的关联,相互结合形成了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生态环境,在这个生态环境里,要统一考虑学习环境空间的连接性,参与学习主体的行为变化等。

经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利用矩阵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混合式教学环境下的教与学活动要素。将MOOC教学及大学校园教学的教与学参与主体作为X轴,教与学的环境空间作为Y轴,构建MOOC学习生态矩阵,见图2。在矩阵的不同象限,分别包含有不同的教与学主体行为特征,见图3,每个象限要素组成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和自适应性。矩阵模型将作为我们进行MOOC培训课程体系设计的基础理论架构。

MOOC矩阵模型体现了MOOC教学和传统教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如下:

1. 从传统课堂教学到MOOC教学

从教师教学角度而言,从传统课堂教学到MOOC教学,除了教学空间从物理空间转移到网络空间外,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行为都要发生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要素包括课程大纲设计、评价标准设计、准备课堂讲义(PPT)、教室授课、设计习题、设计讨论活动、答疑、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出考题及评价学生等;MOOC教学要素包括设计课程介绍页、基于知识点设计课程内容、制作MOOC教学视频、设计在线测试题、设计在线论坛话题、课程通告,等等。

2. 从传统学习到MOOC学习

从学生角度而言,从传统学习到MOOC学习也发生了变化,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灵活性大大提高。传统学习中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听课、做作业、参加教师布置的其他活动、参加考试及获得学分等;MOOC学习中学生的主要活动是查看课程介绍、选课、阅读课程通知、观看课程视频、网上自测、同伴互评、网上讨论、网上考试、获得课程证书等。

3. 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是利用MOOC课程资源改造传统教学,重新构造传统教学活动序列,通过分解教学任务,重新设计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任务,引入MOOC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教学任务目标。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 [8]。

MOOC的出现,使得翻转课堂教学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使用MOOC资源,不再单纯依赖授课教师学习知识。教师更多的责任是理解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学过程从以教师教学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度和主动学习的特征。

三、基于MOOC教学生态

矩阵的培训课程体系设计

生态矩阵显示了MOOC教学与校园教学的联系与区别,MOOC教学实际涉及课程建设和教学两个环节,MOOC课程建设涉及的专业知识比较多,如果要教师进行MOOC教学或者与校园教学相结合,就需要对教师开展针对性培训,培训课程体系设计要重点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1)MOOC课程建设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技术能力;

(2)MOOC教学及利用MOOC资源进行校园教学需要具备哪些知识。

经过理论研究和北京大学一年多来的MOOC教学实践,我们提出了与MOOC教学相关的教育技术能力模型,如图4所示,其中1~3层级面向教师建设MOOC课程,4~5层级面向教师在线教学方法及混合式教学法的掌握,其中重点是翻转课堂教学法。

针对该模型并结合北京大学基于MOOC进行教学改革实践的需求,我们设计了MOOC相关教育技术培训课程体系,该体系最重要的目的是帮助教师具备MOOC课程建设和利用MOOC教学的能力。培训课程要能促进教师的实战,所以培训需讲解与操作并重,以参加培训的教师为主体,指导教师在MOOC&SPOC平台上(http://)实际建设1~2周的MOOC课程内容,并鼓励教师将之通过翻转课堂等形式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培训合格的教师能获得教务长办公室和人事部联合签署的证书。合格的标准包括:① 课程介绍页及教师介绍填写完整,且符合MOOC课程设计;② 导航设置完整,译成中文;③ 按知识点划分的3段教学视频,每段10分钟左右;④ 包含5道客观题的测验。

为配合“实战”,教学内容都以活动贯穿,并通过对具体培训主题的设计,让参加培训的教师体验到MOOC的每个关键要素,并通过实践予以掌握。视频、习题和讨论是一门MOOC课程中比较重要的三个方面,所以在培训中都用了比较大的比重进行讲解和练习。此外,比较重要的是关于MOOC的一些总体认识以及教学设计,所以也分别有两次课程安排。另外,为了让参加培训的教师有时间在课后完成每次培训任务,我们将培训安排为每周一次,跨度一个月,每周都留有作业,作业与最后的合格标准相对应。在四次培训结束约一个月后,还安排有一次沙龙活动,邀请承担过MOOC课程的教师介绍经验,并展示每位教师的作业。沙龙活动时间也是作业截止时间,这对学生也是一种督促。表1为每次培训的具体内容。

四、培训实践

2014年3月,北京大学启动了“北京大学慕课相关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本培训作为北京大学教师发展工作的一部分,由教务长办公室与人事部联合举办。计划从2014年开始,为期5年,每年培训100位教师,旨在普遍提高北京大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同时,遴选优质课程在国际著名慕课平台推出,让全社会分享北京大学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扩大北京大学在全球的影响。

在2014年春季学期,我们一共进行了四期培训,四期参加人数总计95位教师和36位助教,其中教师全勤43人。表2为每期教师参与情况。

这意味着,前三期的培训人数中,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已经综合掌握MOOC相关教育技术,能设计并呈现出至少一周比较像样的MOOC课程。在北大的MOOC&SPOC平台上,已经有至少36门课程是通过培训产出的。在每期的沙龙活动中,都能看到教师对于MOOC有更加深入的体会,并不断展示出一些制作精良的作品。

我们对每期前来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56份问卷。调查问题主要集中于对培训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培训时间的认同度。表3是问卷调查结果。

大多数教师认为培训内容对自己帮助较大,可以促使他们重新考虑和设计自己的课程,即使此刻不开设MOOC,但至少通过培训感受到了MOOC没那么遥不可及,也通过实践有了初步的体验。从问卷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参训教师对于每次课程内容掌握情况总体较好,特别是对于与传统教学相关度更高的内容,接受起来更容易,对于MOOC视频录制的种类、方式和后期剪辑这类平时不太常用或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内容接受度稍差。而对于MOOC的意义、北大做法等宏观方面的认识是比较清楚的。在培训时间安排方面,大部分教师认为时间恰当,能跟上进度,但也有一些教师因学科背景或本身动手能力等原因,认为培训时间还应更多。

通过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MOOC教学设计能力、媒体资源制作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对于建设好的MOOC课程如何在网上开展教学、如何在校园教学中利用MOOC资源等话题,目前采用沙龙形式,以案例讨论形式进行,邀请有实际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与受训教师进行互动,尚没有形成比较结构化的内容,这也是未来培训体系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的地方。

五、结语

基于MOOC学习生态模型构建的培训课程体系在北京大学实施以来,效果良好,60~70%的教师通过培训可以完成建设一周MOOC课程的任务,有些已经成为全球开课的后备教师。随着MOOC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基于MOOC资源的校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深入,MOOC培训课程体系也将不断完善,以帮助更多教师尝试MOOC教学,推动大学教学方法改革,有效支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O2O高等教育教法改革。

[参考文献]

[1] [斯里兰卡] 桑云都・哈瑞・利亚纳古纳瓦德纳,[英] 安德鲁・亚历山大・亚当斯,雪莉・安・威廉姆斯,张永胜译. MOOCs已发表文献(2008-2012)的系统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14,(03).

[2] 蔡文璇,汪琼. 2012:MOOC元年[J]. 中国教育网络,2013,(04).

[3] 李晓明. 慕课对北大的意义[J]. 北京大学校报,2014,(2):25.

[4] 《北京大学关于积极推进网络开放课程的意见》,北京大学校发文2013【42】号

[5] George Simens. 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EB/OL]. [2005-04-05] http://connectivism.ca.

[6] John Seely Brown. Growing up: Digital: How the Web Changes Work, Education, and the Ways People Learn[J]. Change Magazine, pp11-20, 2000.

[7] Mike S. Wenger. Chuck Ferguson. A learning Ecology Model for Blended Learning From Sun Microsystems[A]. The Handbook of Blended Learing,pp76-91, Pfeiffer press, 2006.

[8] Tina Barseghian. The Flippered Classroom Defined, 2011. http:///mindshift/2011/09/the-flipped-classroom-defined/

篇4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体验学习

一、引言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国家教育部于2004年12月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对发展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技能,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标准》的颁布,新一轮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也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笔者有幸参与了由祝智庭教授主编、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初级)》的编写工作。并于2006年1月和7月分别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江苏地区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通过以往参加过的多次培训,笔者深切体会到,中小学教师培训方式的转变已经迫在眉睫,否则势必会造成培训质量和效益的下降,也达不到培训预期的目的。

二、问题的提出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学习者群体,他们具有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也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参加培训,是为了获得实际运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单纯地听一些理论的讲授。再者,从学习过程来看,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只有通过在体验性的学习活动中观察、交流、研讨,或在亲身实践中加以理性化反思、分析,才能有效地将所学习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因此,作为成人学习者,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适合于体验性的问题解决学习方式。

然而,目前的教师培训大多采用大规模的集中讲授方式,,忽视了参训教师的学习特点,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培训的内容不够丰富,与参训学员的学习需求不相适应,知识陈旧,理论性太强,与实践脱节,对参训学员的教学实践帮助很少:其次,培训方式比较单一、枯燥,与参训学员的学习特点相脱离,而培训教师通常一讲到底,缺少与学员互动和交流有研究表明,对于这种“专家说教式”的大班“输血型”的培训,83%的教师持反对的态度,所以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往往一点积极性都没有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往往不能“言传身教”,教授教育技术却不能灵活使用教育技术参训教师要么听到的是高高在上、毫无可操作性的空泛理论,要么进行的是与其教学工作实际脱节、难于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一般操作内容,这往往使得教育技术培训只能流于形式许多看似追求高效益和高质量的“培训”活动,培训者往往没有安排受训教师参与培训过程因而,当前的教师培训在疏离了培训对象直接体验的同时,也弱化了他们作为培训活动不可替代的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呼唤学生主体性的今天,教师在自身继续教育和培训中本应具有的主体性却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尊重,从而导致了当前的教师培训耗资费时却事倍功半的状况。波斯纳(G,J,posner。1989)关于教师成长曾给出这样一个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从中可以看出反思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遗憾的是,在目前的教师培训中它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数培训中都没有安排反思性的活动以上这些问题都造成了培训效益和质量的低下。所以,为了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益和质量,我们势必要寻求一种适合教师群体的培训方式。

三、体验学习概述

什么叫做“体验”?在《辞海》中,解释为“亲身经历,以认识周围的事物”;在《教育大词典》中,解释成“体察、专察,在实践中认识事物”;在心理学中,通常表示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那么何谓“体验学习”呢?体验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参加精心设计的活动、游戏和情境。不断地观察、交流和反思,从而获得新的感受和认识并把它们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学习方式。

美国著名学者DavidKo1b指出,体验学习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它从具体的体验开始,然后对体验过程进行观察和反思,反思被抽象化为概念和普遍的原理,最后概念和普遍的原理被运用到新的情境当中检验这个循环的过程就是体验学习圈,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通过实践与反思相结合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强调个体经验对学习的意义,不是简单地主张在做(实践)中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而是更关注对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强调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不仅能学会知识并进行一定的实践,而且还能从深刻的反思中获得经验的提升,使学习者通过体验与反思的过程来获得成长性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看,我们可以将体验学习看作是“做中学”与“反思中学”的结合。因此,体验学习的引入将为教师培训提供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方式。

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体验学习活动设计案例

根据上述体验学习理论,尤其是Kolb的体验学习圈,笔者在参与全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江苏地区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教材为祝智庭教授主编、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初级)》,以下简称《培训教程》)过程中,亲身参加并总结实施了一些体验学习活动的案例,现与大家分享,也为培训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案例一:

游戏作为能大大调动学员积极性的一种方式,是本次培训的一个亮点。培训中,通过一个个小游戏,让学员亲身参与,进而感受培训的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要学习的知识。在《培训教程》模块三《教学媒体与资源利用》的培训过程中,设计一个“过障碍”的游戏游戏需要三位学员参与,分别扮演三个角色:盲人、哑巴、瘸子,三个人要一起合作跨越事先设置好的障碍。在实际游戏的过程中,当遇到一个障碍时,瘸子向盲人描述障碍的形状以及应该怎样跨越,哑巴帮助行动不便的瘸子和盲人跨越有难度的障碍三个人在游戏中互相配合,用自己的优势去帮助别人,借助别人的优势来帮助自己,共同达到了游戏的目标——跨越障碍游戏带给学员欢笑并活跃气氛的同时,也引起了他们的思考。游戏结束后,培训者马上引导学员切人本模块的主题——媒体的使用。很多学员都讲到,以前也接受过一些培训,培训者总讲“各种媒体应该组合使用,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优化”,但是总是没有什么感觉和体会,直到今天,才切身体会到每种媒体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正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一样,只有将各种媒体组合起来使用才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模块中,没有死板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个实实在在的体验学习的例子,让参加培训的教师感受培训内容,从而达到培训的目的。

案例二:

同样是一个利用游戏来进行体验学习的例子:在《培训教程》模块六《教学实施计划设计》的培训过程中,设计一个“我说你画”的游戏,要求学员5~6个人一组,每组一幅图片,其中一个人负责解释这幅图片的内容,其他人根据解释和自己的理解画出图片的内容,游戏要求学员在10分钟内完成游戏过程当中,所有负责解释的教师都使尽浑身解数,向同组内的其他教师解释图片的内容10分钟后,教师分别将自己画的内容与标准图片的内容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几乎没有人画得完全正确。游戏结束后,培训者要求学员发表自己在游戏后的感想一位教师这样说,在过去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他经常会因为一些学生不能理解自己的教学过程或者自己讲授的知识点而大发雷霆,认为学生很笨。经过游戏后,他才体会到尽管我们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已经设计得很完美,而且自己的讲授也已经很清晰,但是如果缺少了对实施环节的有效设计,没有考虑到各个学生的差异,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别,从而达不到教学效果他深有感触地说,在以后的教学中,不应该再因为学生的不理解去责怪学生,而应该从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等方面寻找原因,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样是一个很简单的体验学习的例子,可带给培训学员的却是理论说教所不能带来的深刻体会试想,哪一位体验过这项活动的培训学员还会在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因为学生对讲授内容的不理解而责怪学生呢?毕竟他们曾经有过这样的一种体验经历

案例三:

这次培训的另外一个重大特点就是使用了大量的案例,因为教材编写者以及培训者相信,案例是体验的一种方式,也是体验学习活动开展的一种依托。在《培训教程》模块一《培训准备》的活动1《感受教育技术》中,提供了一个案例《马老师巧用DVD》,案例中展示了我国一座西部小城的马老师巧妙地利用DVD进行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马老师时而利用DVD中的视频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时而利用DVD中的课堂教学录像片段支持学生的学习,甚至有时利用录像中的学生活动,使DVD光盘中的学生成为她所教学生的“虚拟学伴”,开展双方的竞争学习。课后,马老师把DVD光盘看作是她反思、学习的支持工具。我们知道,培训的过程仅仅持续几天,要让学员在这短短几天内去体验真正的课堂教学,恐怕不易。所以,教材编写者及培训者认为,将案例这一联系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运用于培训当中,可以让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体验课堂教学教师是教育情境中的实践工作者,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类似于医生和律师,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产生专业知识的一种途径就是经验性知识的积累,而教学案例提供了一种典型情境,将教师经验性知识外化,它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这就使得观摩案例、研究案例成为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手段所以,案例是经验性知识向专业知识转化的途径,在教师培训以及专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篇5

关键词:教师培训;实验室;设计;构建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3-0033-04

师范院校的学生和教师的专业成长,都离不开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在师范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中,理论及实践的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经验、渊博的学识,因而使师范教育得到长远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的理论不断丰富和充实,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手段也需要新的实验训练平台,来替代或者部分替代现有的实践平台。根据微格教学、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等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各个教学环节特点,设计并初步建成了教师培训实验室,本实验室为职前的师范生进行教师专业技能训练,为在职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使教师通过网络,得到专家指导、同行帮助。能减少城乡教师培训资源的不均衡现象,对快捷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等均起到良好的作用。

一、教师培训实验室功能及意义

教师培训实验室是以现代教学理论、多媒体教学、微格教学和现代远程教育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设备,把教学实践内容转换为数字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和存储,把师范学生、教师、校长分组进行教学技能训练、教师远程培训、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制作等综合为一体的数字化网络实验系统。

微格教学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教师技能培训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信息时代,微格教学不会因为新的理论、模式和技术的出现而埋没,它的理论精华始终会在教育领域发挥作用。但是,微格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应随着新的教育观念和新的教育技术的发展有新的突破,特别是以网络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在教育领域呼唤有新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在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设计建立了“教师培训实验室”。

教师培训实验室在培养专业人才素质、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学校科研实力和竞争实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培训实验室除包含了微格教学教室所有的功能外,比微格教学教室有明显的优势。

1.实践训练的范围更广泛。微格教学教室主要在于课堂教学技能的反复训练,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而教师培训实验室从选教材、写教案、做课件、课堂教学、课后评价和教学交流等所有与教学技能相关的环节,都属于实验范围。

2.实践训练的内容更细致。微格教学教室主要在于课堂教学技能方面的提高。教师培训实验室不仅在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上,还着重在语言、形态、观察、心理变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实践。还通过远程教育功能,接受网上评论,接受的指导和点评更加细致。

3.观察的对象多元化。教师培训实验室在以教师主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同时,还分别对学生、课件应用、板书等进行个体观察,从而使课堂教学训练更能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如,在实践课堂教学中,我们记录课件以及利用电子白板功能记录板书,除了记录教学者和学习者外,专门设置一路视频针对某一学生或者学生组,做个体研究。

4.应用范围更广。教师培训实验室不仅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促进作用,对于其他许多专业也可以进行实践训练。如:语言类专业的发音训练,通过观察嘴型的不同来矫正发音。还有对于贸易类专业学生。进行模拟谈判等,来训练谈判技巧等等。

5.传播范围更大,接受的指导也更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培训实验室通过远程教育功能,直播或者点播实验内容,在网上接受专家、教师、同学的网络点评和学习,接受的指导和建议更加全面和实用。同时学习他人的成果也越多,选择更加灵活。

二、教师培训实验室的设计原则

教师培训不仅是传授知识和宣讲的过程,也是让知识得到创造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做到使教师得到理论知识的充实。更需要锻炼教师实际授课的水平。作为以训练教师实际上课能力为目的的教师培训实验室,设计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先进性原则

首先在设计理念上。要把技术应用带来的负担减轻到最低的程度,既要减少授课教师的授课及心理负担,又要不增加管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系统使用和管理一定要简单实用;其次在技术上,根据自动化的设计理念,利用自动跟踪技术、控制和切换技术,把数据采集工作从复杂的人工操作变为机器自动完成,以达到人力的解放。

2.系统性原则

实验室的建设要把教师培训的各个环节系统化,整个系统的技术完善,要注重整体使用效果,真正体现先进性的意义;实验室的建设和扩展方便,管理要能够远程集中监控到各个实验室的视频、音频和计算机屏幕,能够整体把握系统的集成和扩展。

3.稳定性原则

系统要稳定可靠,容易维护,即使出现软硬件故障也能快速排除故障,不会耽搁实验室的正常使用。

4.拓展性原则

所有软硬件设计均应采用模块化,对外提供国际统一的标准接口,系统所有硬件设备、软件均应可以向上扩展、升级;不仅整体配套设备兼容性好,而且可以与任何外接设备兼容;系统的核心设备录播主机可以采用标准Intel架构主机,以利于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增加新的实验室单元时,只要在新的实验室单元增加设备,无需系统替换,完成在线扩展。支持跨区域网络管理。

5.实用性原则

系统设计从教师培训需求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状况出发,按照经济实用、成熟先进、持续稳定的原则,确定系统建设的规模和软硬件档次;系统软件操作界面简洁明了,使用简单,效果卓越;系统设计在建设上充分考虑实用、经济的原则,面向实际应用,可以有效做到分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无论用户使用平台、远程教学管理平台和客户端都要为用户提供友好简便的操作界面:在服务器平台方面提供了完备的维护管理系统。具有真正图形化界面,而且具有界面简洁明了、操作方便快捷的特点:客户端软件界面采用图形化设计,使用户能够通过简单操作而获取教学服务。

三、教师培训实验室的技术要求

教师培训实验室是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实践训练的实验场所。学生在选好拟授课教材后,进行教案设计、课件制作、分组试讲、教学反馈等多个实践环节的反复训练,从而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课件制作能力、教案设计等教学技能。因而本系统应该满足以下技术需求:

系统应该支持多个景别的摄像录制,分别用于教学现场教师、学生、师生互动、教师板书等景别的摄录。在录制教师授课画面和讲课内容的同时,还能支持录制授课中用于教学的视频展台、教师授课计算机以及其他媒体输出的声音和画面。

系统支持全自动的录播方式,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各场景之间的自动切换:同时也支持人工干预录制;系统的操作既可由教师在讲台上控制,也可由管理员在主控室控制。主控室通过网络可以对录播教室的主

机进行操作。也可以对各摄像机远程遥控。

在录制主景别摄像机采用全方位自动跟踪摄像系统,跟踪无盲区,无须摄像人员控制。教师能够在教室内自由走动,摄像机自动连续跟踪拍摄,其跟踪拍摄的活动范围不局限于讲台,具有移动平稳性,确保教师图像被牢牢地锁定到图像中央而不会跑到画面之外。

学生景别用学生高速定位摄像系统。进行学生全景、分区特写、个别学生特写位之间的高速切换录制,具有抢答功能,由授课教师来控制学生抢答器的接通与否。

系统能够全自动录制,生成的课件支持SCORM标准的流媒体格式文件,适用于各种学习管理平台。在课堂结束后自动以文件形式保存。

计算机信号兼容性:系统能够支持任意格式电子文件和任何电脑软件。如DVD视频流文件、PDF、Office、各种图片、CAD、Flash等,在教师讲课时可同步录制。

录制好的课件。如果教师需要还可以在后台进行重新编辑,录制文件回放。客户端无需安装任何播放软件在网上即可通过IE浏览器点播收看。视频和计算机屏幕内容可同屏或分屏显示,可单独控制窗口大小和位置。

系统具有网络直播、点播功能,在授课过程录制的同时,实现教学直播和点播。

四、教师培训实验室的设计及系统构成

教师培训实验室要求教师授课的同时对多媒体教室内所有课堂发生的场景做全程录像。全面反映教师教学与学生情景调动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任何课件、板书内容等场景元素。因此需要对教师、学生、板书及全景视频信号进行采集。并进行音视频切换,同时要求分教室和网络上用户能同时以流媒体的方式在网络中观看直播课堂,并能存储在服务器上供课后点播。进行在线学习。根据这些需求特点分类。系统设计构成如下:

首先,根据系统功能设计组成。教师培训实验室由局域网内的示范教室、多媒体制作室、教学反馈室、分组实验教室和基于Internet网的虚拟网络教室组成。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是由微格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和远程教育教学系统有机结合,并集微格教学、多媒体编辑、影视音像制作、多媒体存储、视频点播、数字化现场直播以及教学视频反馈为一体的数字化网络集成系统。

其次,根据教师培训实验室的使用要求,该系统主要有视频信号传输系统、音频信号传输系统、计算机屏幕采集系统、电子白板采集系统、远程教学系统以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几大子系统构成。

在教师录制主机上通过课件实时录制系统,实时接收前端摄像系统采集来的音视频信号和VGA信号。合成图文并茂的符合SCORM1.2标准的流媒体课件。并同时将数据转发至直播服务器提供给分教室、校园网和互联网用户的直播收看,合成并处理好的课件则通过流媒体点播服务器提供给网络用户点播观看。

第三。根据设备技术分类主要有多媒体教学视频系统、视频录播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管理控制系统。其中视频录播系统为主要构成设备。它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录播中控系统集成化程度高,一键开,关系统,一键开始,停止录播,教师无需任何技术培训,即可授课;控制台提供传统的按键式操作,还提供了数字化触摸式操作,可以进行云台镜头控制、可以进行手动导播、可以进行鼠标点击跟踪等等。

智能音频系统主要实现教师授课时的语音信号和学生上课时回答问题或讨论的语音信号通过智能混音器全息地采集下来,并实时传送至课件录制系统完成课件实时录制。

课件实时录制系统,可以简单方便地把整个课堂情景实时录制下来,生成有音视频和电子文档的流媒体课件,并且压缩率高,能够实现动态的捕捉,自动生成文字索引等。

课堂直播系统通过IP网络,例如局域网、互联网、卫星网,将课堂内容直播出去,课堂内容包括音频、视频以及计算机屏幕内容,接收端通过IE浏览器即可收看直播课堂内容。

图像定位系统。图像定位系统分为教师跟踪系统和学生定位系统两个子系统。可以采用红外跟踪技术和图像分析定位跟踪系统。教师跟踪系统具有教师在上课时快速走动或板书时,系统均能准确无误地采用不同策略自动变焦跟踪拍摄,整个跟踪过程连续、稳定、平滑,画面输出稳定。采用无人值守的操作模式,上课的教师只需按照通常的上课模式进行正常教学活动即可,无需佩戴专用跟踪设备来完成跟踪拍摄,从而消除了教师的不适应感,使其更加专注于教学活动。学生定位系统将自动调用学生摄像机对正在发言的学生进行定位并采用特写镜头拍摄,学生发言结束后,系统自动返回教师跟踪系统。

智能导播系统集传统自动录播系统的导播功能和特技切换台功能于一体,主要用于课程录制过程中多个场景及多路视频信号源、视、音频文件和计算机画面之间的自动切换。系统随教学活动的变化智能选择切换策略,并实现带特效功能的智能导播。

五、几点思考

我们在建设教师培训实验室过程中,从设计建设方案到开始实际建设,其中由于设备以及其他一些环境的变化,在建设时走了不少弯路,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共享。

在设备集成商的选取上,由于没有现成的建设案例。因而基本上设备集成商都是熟悉一部分而又不了解另一部分,所以一开始我们同时选择了两家不同的设备供应商,一家是做远程教育设备,一家是做多媒体录播系统的。在建设完成后,分别调试成功,但一合用,就出现了相互干扰情况。后来根据设备特点我们提出新的建设方案,由一家设备供应商全程负责,解决设备间干扰问题。

在设备选择上,为合理利用,避免浪费,我们采用相同设备统一标准,和统一信号接口,达到设备使用的稳定性。在各种功能选择上,选择稳定而性价比高的设备,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实用性。如:跟踪系统采用图像分析跟踪系统。

在实验室用房选择上,我们突破传统的小教室格局,所有模拟训练的实验场所的建设全部按照实际教室的大小为标准,这不仅使实验训练真实化,而且在实验室空闲时全部可以用于其他多媒体教学及远程教育,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

总之,教师培训实验室建设完成后,不仅可以满足教师培训的日常需求,也可以设计一些专业训练实验用于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培训,如外语的语音训练,营销专业的谈判情景模拟实验等,以提高教师培训实验室的利用率,发挥实验室的最大功效。

参考文献:

[1]蒋福良.教师培训网络实验室设计构想[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10):7-9.

篇6

托福培训教学任务型教学法托福考试课程设计

1引言

任务型教学法的理念首次被提出是在在 20世纪 80年代,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完成设定任务的形式来进行语言交流借此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设定任务为教学前提并统领整个课堂,以参与、合作、沟通、交流、协作的课堂学习方式,使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发挥,在语言的应用实践中感知、学习、交流目的语。任务型教学法是先进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融合,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

2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及主要特点

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来自于对语言习得的研究,任务型教学法区别于以往传统教学法在于“任务”,通过制定课堂教学任务并且在“任务”的统领下组织教学,通过完成“任务”来锻炼同学们的自我认知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特点如下:第一,任务型教学法教师所设定的“任务”,具有典型性及务实性的特点并且课堂操作性较强,根据课堂的主旨来提炼任务,同学们围绕任务展开语言交流最后进行语言点强化,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课堂主体作用,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并且提高了同学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时效。第二,任务型教学法着重强化了任务实施的过程,在课堂中将任务予以分解并分步骤完成,以学生的交流参与为原则,进行语言表达的互换沟通。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合作讨论并成为了课堂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使语言应用能力迅速提升。第三,任务型教学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诉求,尤其关注他们的情感特征,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学生兴趣的培养,提高了同学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3任务型教学法在托福培训类课程的设计应用

托福培训类课程的根本性质语言学习基础上的应试类课程,其构成内容主要为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区别于普通语言类课程学习的特性在于其特有的考试模式。因此,实现应试者语言功底和考试成绩的双赢,是托福培训类课程的两大授课主题。笔者在对托福培训类课程进行实践与调研后,认为任务型教学法在托福培训类课程的课程设计方面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下面以托福写作课程为例展开阐述:

新托福考试分为综合写作和独立写作两个部分。对相对要求较高的综合写作而言,它有相对固定的写作特点,具体变现为相对录音观点要么持质疑观点要么反驳了阅读文章,又或者就是支持阅读文章,因此只需要把相关描述质疑(或者反驳)与描述支持(或者加强)的固定语句背下来就可以形成一个大体的论述框架,同时运用优美的文字展开表达,那么获取高分是具有可行性的。结合以上新托福的写作考试的固有特性,在课堂上为了使应试主题更加突出和明确,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课程设计,在制定任务前,我们首先明确课程要达到的目标如下:好作文的三项标准:(1)全面有效的覆盖所有主旨,逻辑性强;(2)结构合理,内容的开展紧扣主题且论证得当;(3)语言准确,句式运用较为丰满。

在以上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将课程设计分为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紧密衔接,使得课程的主题更加鲜明,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在明确应试主题的基础上掌握写作规程,从而学会语言的灵活运用。在任务前阶段,我们会用成功的考试先例对同学进行熏陶,通过对以往的优秀案例的了解分析使同学树立自信心,同时营造积极的心理暗示氛围。通过对任务前的分析过渡到任务细节的制定与明确,首先是阅读笔记的纪录技巧;如何总结阅读主旨,然后用尽可能简介的单词提炼主旨并速记下来;按照阅读顺序用尽量少的词语纪录重要的文章构架,和所有的细节性词语。其次是纪录听力笔记的技巧,听力的观点是相对统一的则直接o录,若听力的观点是提出了另外一种阐释,则提炼并纪录下这种解释的关键词。再次是将笔记要点扩展为句子的技巧,通过句式的灵活运用,长短句的巧妙安排,对提炼的要点进行句式的扩充。最后将主旨性观点,要点以及细节这三个信息要素按照论证关系进行文章阐述,即细节支持要点,要点支撑观点。英语句式有主从关系,为了突出重点表达内容,大范围的运用主句来体现听力和阅读的关键点。在以上应试技巧的支撑下,最后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文章构造:(1)阅读和听力共同探讨话题;(2)听力内容所持的态度;(3)阅读内容所持的态度;(4)听力和阅读的内在关系阐述。在写作的过程中,同学所体现出来的弱项主要是语言表述和词汇量匮乏上面的问题:语言的连贯性,各种句式的灵活应用,词汇的选择,以及语言的规范性。会在任务的分解过程中单独设立词汇与句式的巧妙应用环节,然而,语言的深度应用离不开大规模的独立阅读,我们鼓励和推荐同学通过阅读海外书籍的方式强化语感,提高文学素养。通过课堂任务的分解与实施,同学们在程序与应试技巧上明确了如何操作,在任务后环节,我们将组织同学进行大范围的自主练习将应试写作内容加以巩固。

综上所述,在托福培训类课程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教师通过精炼主题明确课堂培训任务,并在任务的引领下分解成若干个步骤,每个步骤主旨明确,逻辑性很强,既能使同学充分明确每个步骤的学习内容,又能充分突出同学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语言应用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潜力,真正在强化语言功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应试技巧,取得优异的托福成绩。

参考文献:

[1]陈慧.英语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之比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5):97-98.

[2]马笑岩,瞧秀梅.国内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综述[J].新课程研究,2011(10):93-94.

[3]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孟家峰.托福写作类型与思路分析[J].英语沙龙:锋尚版,2015(10):16-17.

篇7

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形成社区精神,促进社区发展,从而最终实现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1.社区文化建设并非单纯指一些娱乐性、群众性文化,而是一种整体的社区氛围,如同企业文化一样,对这个群体的所有人都起着凝聚力的作用。

2.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必须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并以社区文化活动的普及和深化作为切入点,以社区道德规范的提倡和养成作为支撑点,积极倡导社会所认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行为方式,最终使得社区成员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步形成共同的理想目标、价值观、风俗习惯,即形成共同的社区精神。

3.在社区精神的熏染下,不断强化居民的社区意识、凝聚力及对社区的归属感,引导居民自觉、自主地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同时,社区文化建设要着重培养居民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居民文化品位,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东西,充分发挥文化对社区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取向的引导作用。

社区活动完整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

1、快速在社区建立-----学校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加强学校与消费者沟通,让社区消费者更加充分了解----学校品牌,了解----学校课程。

3、课程促销宣传。

4、提升社区文化,促进文明社区建设

       请大家记住:社区要政绩,咱们要业绩

二、活动特点

在这里我们与商业区促销做对此,来对社区活动特点进行对比:

区别       社区活动        商业区促销 

促销对象     固定人群        流动人群 

宣传范围     小           大 

影响效果      小但久、远       大但短暂

促销时间      时间不固定       集中在节假日 

促销规模      小           大 

三、活动内容:

1、少儿英文游戏,少儿英语水平测试。

2、英语水平的测试,口语测试,暑期课程咨询

四、活动流程:

时间

内容

负责人

8:20

开始场地布置,放音乐宣传布置、有奖猜谜(整个活动)

9:00

现场召集小朋友入场

英语水平测试

 

 

 

 

 

 

 

参加所有活动前一率登记(由   负责,登记表参与抽奖)

 

 

 

 

 

 

 

9:05

开场组织,活动介绍

9:10

跟我跳

9:20

跟我学

9:50

家长说明会

10:00

抽奖活动

10:20

引导咨询报名

11:00

结束

五、人员安排:

时间

内容

负责人

月   日

市场调查,日前交结果

月   日

总策划、现场协调

,

月   日

少儿活动方案

月   日

物资配备,人员安排

月   日

英语水平测试方案,人员安排

社区安排前一周

社区联系

活动前两天左右

前期宣传派单安排

活动现场宣传

现场维持秩序

活动宣传设计

六、活动安排:

时间

社区名称

联络人

备注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七、宣传方案:

(1)联系媒体广告:------电视台/-----小鱼社区网/

(2)横幅/KT板海报/易拉宝(学校简介)/社区海报提前五天

(3)猜谜字条/谜底书

(4)说明牌:学习咨询处,英语测试处,奖品领取处,

编号

姓名

手机

家庭

电话

单位

内容

家庭地址

备注

区/  楼  /室

八、活动前期准备:

(1)社区调查:由各个负责调查,-----日全面收回社区资料。

为确保促销活动顺利、成功的开展,制订出适合社区活动活动的促销计划,在开展社区活动前我们要对社区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了解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社区的住户数与人口数 

B、社区的消费情况:如属高档、中档还是低档消费区,消费群体的年龄构成、收入状况、对于单位社区则还应了解单位效益和工资发放时间。 

C、社区的消费人员的活动规律:活动时间、活动地点、上下班时间、人流高峰期期、人流活动集聚区、流动主要线路等。 

D、社区周边环境情况:如有无大的超市、买场、自由市场等,企业产品在这些地方的销集情况与价格。 

E、社区物业的收费情况,活动中与后期的要求等。 

一般上述A、B、C、D四点我们可以通过社区的物业管理负责人进行了解,特别对于收费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施以小恩惠,赠送礼品的方式与物业管理负责人进行沟通,有时不仅可以减速少费用,同时也有可能协助我们选择场地和情况或在活动中给予必要帮助,而对于这一点则需要社区活动负责人亲自了解。 

   (2)社区活动点的考察与选定 

主要是根据通过对社区环境的考察后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活动点数量和活动位置,促活动的位置以小区人气最旺的广场或必经之路为最好,并根据促销点位置、大小和方位(如果夏季下午促销制应考虑有无灯光),等来确定促销活动场地如何布置,对于这一点同样也需要社区活动负责人亲自现场走访进行确定、对现场情况可画草图进行标识和规划现场布置。 

   (3)活动计划书的拟定

内容包括:地点、时间、准备情况,其中准备工作主要有:

①社区活动宣传物料的准备:

主要包括以下物品的准备:授带、横幅、展架、宣传册、有条件的可准备VCD、等音响设备扩大影响力。

②社区活动产品的准备:主要包括下列两点:

A、产品品种(根据对社区的了解确定主或品种与辅助品种

B、产品数量

③社区活动人员的准备:主要有以下2点:

A、人员的数量和工作分工(根据社区规模确定促销人员数量和分工)如少儿部活动,现场维护、现场咨询,现场派单等。

B、产品知识的培训、促销活动的统一和促销技巧的培训。

④社区活动工具的准备:包括:

A、签字笔或写字笔

B、包装袋或塑料袋

C、胶带,贴横幅,谜语

D、赠品

(4)社区活动活动的开展要求:

(1)工作人员到位时间:为保证社区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和场地布置,工作人员与货物应提前30分钟到场进行现场的布置,进行前期预热。 

(2)产品的摆放:应确立标准、要求同品集中、整齐摆放,并保持方向一致形成规模,吸引消费者眼球。 

(3)促销点的布置:X展架,遮掩伞、促销台、促销帐蓬要尽可能利用,场面要大有气势和吸引力。 

(4)赠品、说明、海报、清楚、摆放明显防止消费者出现异议。

(5)促销活动开展中有人员要求:

A、服装整齐、干净、不穿奇装异服,全部带工作牌,和授带 

B、形象端庄、姿式端正、语言文明规范。 

C、态度和谒、行为文明、收钱、找钱明细告诉。 

D、口号响亮、敢于喊出来、切忌沉默不语。 

E、事中要服从管理,不得与工作人员或顾客争执。 

F、介绍课程要清晰明了,不得中伤其他品牌和夸大其辞。 

  (6)社区活动活动的结束 

俗话者“行百里者而九十半”社区活动活动的结束,我们仍面临下面二个问题。

篇8

关键词:电子绩效支持系统 教师培训 设计思想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7-083-02

英特尔的创始人戈登曾说,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被称为摩尔定律。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如何搭上信息技术的顺风车,成为了教育技术领域学者们研究的一个课题。笔者试图通过在企业领域已经趋于成熟的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应用到教师培训中,以期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和信息化学习能力。

1 背景分析

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Electronic 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由Gloria Gery在1989年在其文章中提出:在整合了多种技术的电子环境下,每个员工都可以充分利用和自由访问,与其工作相关的信息、软件、建议、支持、影像以及评估和监督。这些在线访问具有即时性和个性化,以达到在最低成本和他人干预下获得最大工作绩效的目的。

美国社会学家Margaret Mead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曾说,我们正从“前喻文化”走向“后喻文化”的时代。所谓的后喻文化,就是年轻人因为对新观念、新科技良好的接受能力而在许多方面都要胜过他们的前辈,年长者反而要向他们的晚辈学习。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下,成人不仅不再比孩子们懂得多了,甚至恰恰相反。所以,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挑战,利用信息技术来培训教师的需求应运而生。

2 EPSS与传统教师培训的区别

与传统教师培训不同,EPSS更加注重针对个人需求的培养方式,最大限度的缩小与目标绩效的差距。同时,EPSS培训与实际教学工作相结合,提供在线即时系统诊断和专家帮助,节约了时间,降低了人力和财力成本,能够高效的使培训教师达到目标绩效。

3 设计思想

3.1 平台定位

它是领导统一部署任、指挥决策、全局监控的统筹管理的决策支持平台;是学校教务处规划部署、工作部署、计划统计分析监控、教学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监控、管理控制平台;是教师信息录入、自我检测、任务监控、信息共享、帮助保障的减负平台。

3.2 功能描述

横向功能:共性教学目标。如日常教学计划,统一目标绩效。

纵向功能:结合教师的不同学科背景,制定因地制宜的教学目标绩效。

3.3 模块设计

分析模块:该模块提供了培训者的学习水平和与目标绩效分析的差距。

学习模块:由系统和专家对目标差距的分析,制定一份培训者的学习计划。

监测模块:跟踪培训者学习进度,判断与主线任务的偏差,实时反馈给培训者。

反馈模块: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寻求系统帮助和专家在线支持。

干预模块:专家通过比较学习结果和目标绩效,找出差距并指导,实时调整学习目标。

管理模块:采用三元管理权限的理念,即管理员、专家和教师。管理员分配给专家和教师账号,拥有最高的权限。专家进行目标绩效和学习计划的制定。提供给教师“增、删、改、查”的使用功能。

3.4 技术使用

基于WEB的B/S模式(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即培训者通过浏览器访问数据库,实现在线学习和即时帮助目的。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如Internet Explorer,服务器安装Oracle、或 SQL Server等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 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

B/S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安装、零维护,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

4 数据库建设假想

企业型EPSS随着技术的革新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然而教师培训EPSS却似乎遇到了瓶颈。本段落的目的不是在于阐述如何建立教师培训的数据库,而是探讨在开发教师培训EPSS时遇到数据贫乏的困境,以求解决良方。

很多年前,有人就曾预言EPSS运用于教师绩效改进领域将会是一个趋势。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硬件价格的下落,软件资源如E-learning、电子书包等等的出现,但是运用EPSS来提高教师培训的案例似乎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出现上述情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教材的变化

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全国范围内有人教版和苏教版,有些发达城市和地区还有自己的教材。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有些教材着重于背诵和记忆,有些教材则以实践为主。这种同一学习领域出现多种版本教科书的情况,并不利于EPSS数据库建设。

4.2 教学内容多且广

以工业革命这一课为例,其背景知识涵盖瓦特、纺织机、侵略主义、航海大发现、科学革命等等,这些内容仅仅是一堂课需要的数据库。

4.3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

随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各个学校因地制宜编写了很多基于地方或者校园特色的教材。同样,这样繁而杂的教学内容不利于数据库的建设。

4.4 经费不足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4%,这些经费大部分投向了最急需领域和最薄弱环节倾斜:校舍建造、西部希望工程以及提高教师待遇等。然而EPSS数据库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持续性投入,这样才会形成系统且权威的数据库。但是在没有专项资金注入,以及数据库建成后的维护和更新工作面临未知难题的情况下,数据库的建设步履蹒跚。

篇9

论文摘要:世界各国为了推进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都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成人教育,从而产生很多大型教育培训机构。归纳、分析和比较中外大型教育培训企业的经营模式,对于科学发展我国社会成人教育培训产业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论文关键词: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经营模式;比较研究

一、国外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经营模式

1.美国阿波罗教育集团的经营模式。美国阿波罗教育集团由约翰-斯波林于1973年创建,是美国营利性教育培训企业的典型代表。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阿波罗教育集团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成就。目前,该集团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在职人员教育产业集团,拥有凤凰城大学、专业发展学院、财政规划学院以及西部国际大学等教育机构。截至2007年,阿波罗教育集团在美国40个州和多个国家拥有102个校园和157处学习中心,攻读学位的学生总数达到313700人,总收入达27亿美元。集团股票每股从1994年的O.72美元增加到2008年78.42美元,十多年增长了100多倍。同时,集团旗下的凤凰城大学在线教育课程遍布全世界。

阿波罗集团的经营之道被誉为阿波罗模式,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实行连锁经营模式,运用连锁化经营成功地实现了教育规模的扩张。阿波罗在发展规模时,不主张圈地式扩展,不建设大而集中的校园,而是采用租用校舍的办法扩大规模,把教学点办到方便学生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集中精力搞好集团的核心业务,非核心部分则充分利用社会化服务。规模效益和连锁经营的紧密结合产生了独特的品牌效应,巨大的品牌认同价值使阿波罗从一个城市扩张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国家扩张到另一个国家。可以说,这种超级品牌是阿波罗的第一法宝。

2.德国职业进修公司的经营模式。德国职业进修公司是德国从事职业继续教育的最大机构之一。该公司由德国工会联合会创建于1953年,占有股价69.3%,按企业形式运作。由于它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公益性培训组织,所以依法免征营业税。该公司共有17个分部,有350多个不同规模的培训场所分布在德国各地。该公司有专职人员近2000人,另有4000名以付酬形式雇佣的培训员,90%以上的课程由专职人员担任,每年提供约4000个培训班,已经培训了200多万名学员。

德国职业进修公司的经营模式比较灵活,每个职业培训分部都有其培训的特长和重点。有的分部以金银首饰品加工培训善长,有的分部则以护理员和治疗员培训为特长,也有的分部以经济与管理培训占优势。总之,所有培训都以实际应用为主,努力提高学员的应变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不仅传授给学员专门知识和技能,而且传授企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帮助学员增强信心,自谋职业,提高就业能力。

3.印度APTECH公司的经营模式。APTECH公司成立于1986年,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IT教育公司,在52个国家拥有3208家培训中心,其开设的课程有100多门,开发教材2000多种。每年培训的学员达40多万人,已累计培养IT人才400余万人。其中,有85%的学生毕业后在APTECH的帮助下找到工作,20%的学生被输出到北美和欧洲大型软件公司。该公司是全球第一个在教育服务领域获得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教育公司,并获得世界经济论坛颁发的“全球最有前途公司奖”,作为世界知名职业培训机构,已在世界IT培训领域居于领先地位。

APTECH公司之所以在短期内迅速发展和壮大,主要得益于它实行的特许连锁经营模式。当该公司创建了强大的IT培训品牌以后,于1999年开始在全球推行特许连锁经营,以传播他们科学有效的教育培训经验。1999年,北京大学青鸟集团与印度APTECH合作成立北大青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北大青鸟APTECH),成功推行了先进的IT培训课程体系。

二、中国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经营模式

1.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经营模式。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于1993年11月成立,2006年9月在美国上市,是中国大陆在美国上市的第一家教育机构。截至2008年底,新东方在全国39个城市设立了41所学校,600多个学习中心,开设6家子公司、19家书店以及5000多个第三方合作书店,拥有6000多名职工,累计培训学员超过700万人次。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经营模式包括:在业务范围上实行多元化经营,从英语培训开始,不断扩大其他语种培训,同时向培训产业的上下游延伸,形成了国内考试辅导、出国考试辅导、基础教育、远程教育、图书出版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规模扩张方式上采用连锁化经营,实行“中心辐射战略”,通过企业核心业务在外地的复制,采用收购、设立分校等形式进行地域扩张,每年增加20个学习中心,报名量和学费收入每年以20%速度递增。其培训特点是大班上课,扩大培训规模,迅速占领市场。

2.北大青鸟APTECH的经营模式。北大青鸟APTECH长期专注于中国IT职业教育领域,到2008年底,该公司在全国90多座城市建立了授权培训中心240余家,合作院校450余所,拥有10000余名职工,年收入21亿元,市场占有率达39.8%。

北大青鸟APTECH的经营模式包括:首先在规模扩张上实行特许连锁经营,通过在全国不断地特许建立“北大青鸟APTECH计算机授权培训中心”,形成了很大的特许经营网络。在业务内容上与印度AFrECH紧密合作,引进、消化APTECH公司的培训课程体系,并且大力开展本土化工作,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培训市场特点的IT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3.朗阁教育集团的经营模式。朗阁教育集团最初是从事出国语言培训的企业,截至2010年,朗阁已经在全国24个城市建立50个校区,总教学面积达8万平方米,每年培训学员超过10万人。目前,该集团已建有朗阁培训中心、欧风培训中心、朗阁国际少儿英语等多个知名教育品牌机构。在长三角地区,朗阁在雅思培训领域是最著名的机构之一,占有市场份额60%以上,被评为“全国优秀雅思培训机构”。

朗阁教育集团的经营模式包括:在规模扩张上采用直营与特许相结合的连锁经营模式,在国内发展众多的合作伙伴。集团为每一个合作伙伴提供完整的标准化《营运手册》,对其员工进行统一管理培训,以保证每个学习中心对学员开展标准化、统一化的优质服务。在业务内容上实行利基战略,着重坚守本国雅思、托福考试培训,其培训的最大特点是实行小班化教学方式,坚持25人小班授课、中外名师联合教学、专业保分承诺、个性化学习方案设计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鲜明的教学特色,使学员的雅思考试通过率超过90%。

三、比较与分析

1.连锁化经营是实现规模扩张的主要模式。在商业领域,连锁经营是大型企业普遍采用的经营模式,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连锁经营的最大特征是可复制性,而标准化是复制的必备条件。连锁经营又分为直营连锁、特许连锁和自由连锁。对于直营连锁来说,培训机构总部直接拥有对下属连锁教育培训机构的投资权和经营权,便于管理并保证教育质量。但是,由于总部控制权过大,可能会削弱下属连锁机构的积极性。而采取特许连锁或自由连锁的培训机构,总部控制程度较轻,下属机构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但可能会出现标准、管理、课程难以统一的问题。据考察,国内外大型教育培训企业大都采用连锁经营模式。但是,具体的连锁方式却有所区别。在国外,美国的阿波罗教育集团、德国的职业进修公司都实行的直营连锁,而印度的APTECH公司更多地采取特许连锁。在国内,新东方和朗阁教育集团主要采取直营连锁,而北大青鸟APTECH则主要采用特许连锁。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06年调查数据,在IT、英语、少儿培训市场中,采用连锁发展的有80%,其中采用直营加特许连锁的占60%。国际上连锁经营已经被证实是非常成功的经营模式,特许经营的成功率高达95%。从中可以看出,在教育培训市场上,特许连锁经营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连锁经营模式的成功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两点:一是满足求学者就近入学的需要。各类求学者分布在不同地域,为了满足求学者的要求,培训场所的设置必须以方便就读为原则。采用连锁经营的方式可以在教育需求量较大的地方建立教育培训机构,以增加教育机会,从而有效地扩大教育规模。二是保证教育培训质量。连锁经营的特点是必须实行统一标准,即使远隔千里,也坚持标准化教学,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可靠保证。

2.多元化经营是拓展业务领域的重要策略。美国阿波罗教育集团,既从事普通学历教育也从事成人职业培训,实行典型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德国职业进修公司的专业设置十分繁多,几乎包括所有职业领域和岗位,也具有多元化经营色彩。可以看出,国外大型教育培训公司业务范围都是十分宽泛的。相比较而言,虽然我国新东方相对专注于各类外语培训,北大青鸟APTECH相对专注于IT培训,朗阁教育集团相对专注于出国英语培训,但每个公司都在开展教育培训的同时,不断向教育培训的上下游产业延伸,下很大工夫从事课程开发,出版教材,甚至开店卖书,开发的培训课程越来越多,出版教材的数量越来越大,教育对象也越来越广,在校学生、在职职工、少年儿童、退休老人等都成为他们的教育对象。从而构成了广大而稠密的教育网络,形成了一条条完整的产业链。

分析实行多元化经营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这些教育培训公司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必然追求经济效益。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利润的获取是紧密相连的。然而,扩大教育规模必须以扩大业务领域为基础,教育培训对象的多元化和教育需求的多元化必然要求业务领域的多元化,这样才能不断地开拓培训市场,抢占市场份额,从而扩大教育规模,提高经营效益。

3.合理化市场定位是找准目标市场的主要保证。市场定位是由市场需求与自身条件决定的。美国是高等教育十分发达的国家,但也有很多从业人员因各种原因在适龄时期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阿波罗集团凤凰城大学的目标市场正是描准了这类人群,其大部分学生并不是18—23岁的青年人,而是23岁以上的成年人,其中80%有工作,大部分还是全日制工作。不仅学生的学术程度比传统学生低,而且较多学生是来自低收人家庭。与凤凰城大学主要从事学历教育不同,德国职业进修公司、印度APTECH公司的目标市场更为明确,就是为在职人员提供职业培训,教育培训的目的不是使学生获得学历文凭,而是获得职业资格。

与国外教育培训公司相比,除了北大青鸟APTECH与印度APTECH比较相似,我国新东方和朗阁的目标市场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针对在籍学生和出国考试人员。中国拥有上千万在校本科生和大量需要通过外语考试出国留学的人,英语四级和六级等级过关考试、出国雅思考试对他们的压力很大,正是这千军万马的考试大军成就了我国外语培训集团。这样的目标市场之所以在中国长期存在,一方面是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开放带来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的教育传统导致的,为了孩子的学业和进步,学生家长不惜成本送孩子参加这类教育培训,尽管有的培训学费高到难以置信的程度。

4.网络化教育方式是实施教育培训的重要趋势。阿波罗教育集团创办的凤凰城大学在1989年就成为美国第一,批被认可的提供学位教育的学校,为网上学生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大量顾问和教师运用电话和E—mail协助学生学习,包括注册选课、缴费、辅导、作业、实习、考试等,甚至毕业典礼也在网上完成。虽然德国职业进修公司主要从事职业技术教育,需要面对面师生互动,但是大规模的教育管理也离不开网络,特别是总部与分部之间用网络相连,以迅捷交流教育信息,随时跟踪教学分部的经营情况。印度APTECH公司本身就是培育软件人才的职业培训机构,更是注重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育培训,不仅降低培训成本,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

我国的新东方、北大青鸟和朗阁都在开发网络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新东方不仅开辟了新东方在线网站,还开设了网络课堂、大师讲堂、学习论坛、资讯中心等栏目,通过网络为学员提供快捷服务。北大青鸟APTECH在网络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利用互联网开办了学知堂网校,聘请众多经验丰富的教师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育教学辅导,提供在线报名、在线客服等一系列优质服务。朗阁教育集团更加重视网络教育,朗阁培训中心网站开设了在线报名,在线自测,多种项目的在线培训,开设的LearLin异365学习在线不仅设有雅思在线培训,而且设有咨询热线,随时解决学员学习中的困难。

四、几点启示

1.科学引导教育培训企业运用连锁经营模式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国内外大型教育培训企业的经营模式大多具有连锁化、多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特点。原先运用于商业领域的连锁经营模式已经相当成功地移植到教育培训领域,这大大地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的实践和理论。但是,我国目前教育培训市场上,存在大量条件差、规模小的培训机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非常困难,为了生存,不得减少投入、降低质量,有的甚至欺骗服务对象。现在不少地方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试验,这对成人教育培训也是值得借鉴的。

2.努力推进连锁教育培训企业规范运行。虽然连锁经营模式在商业领域已相当成熟,但对于我国教育培训市场来说时间还是很短,在教育培训市场上既没有硬性要求,也缺少自律意识。到目前,还尚未见到一部针对成人教育培训企业连锁经营的法规文件,因而导致很多无序现象的存在。商务部为了加强连锁经营管理,先后颁发了《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连锁企业管理办法》等文件。教育部可以借鉴商务部的做法,尽快出台相关文件,用以规范培训市场,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培训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篇10

【关键词】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经营模式内涵分类研究

一、成人教育的概念及内涵

我国的成人教育与普通全日制教学形式不同,成人教育不拘泥、不限于成人的性别和年龄,通过成人教育的过程中来丰富成人的知识、增长成人的能力、提升成人的专业技术资格和能力,使得成人能够更好的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等。成人教育主要有四种形式,其分别是自考、远程教育、成人高考、开放大学。成人教育有其独特的内涵,成人教育是成人学习的过程,是由一些机构为实现某些特定的教育目标而组织的一套活动,它是社会实践的第一领域。成人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也在持续发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二、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经营模式的内涵和分类研究

目前,我国社会上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多是一些民办的培训教育机构,其主要在经营模式的选择上主要是以实现经济效益目标为目的,立足于社会成人教育市场发展战略前景,不断满足企业和社会成人的更高发展需求,提升社会成人教育机构经济利润的经营模式。因此,在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经营模式的角度来看,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是将人力、财力、物力、产品、市场、客户、技术等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总和,建立了全面的培训服务产品和信息,为社会各类成人展开教育活动。与此同时,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是满足给社会成人培训各种技能,运用合理、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来实施社会成人教育,与社会上的同行、行业协会、投资人以及政府部门进行多样化的信息交流,达成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利益协同关系,并在合作共赢的前提和基础上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经营模式主要是以经济价值取向为主,兼顾社会效益价值并存,不仅为更多成人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成人教育机构更好的发展。

三、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经营模式方略探究

1.高素质的经营团队和强大的师资队伍

社会上很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之所以逐渐发展壮大,其具有非常强大的经营管理团队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人才支撑,在成人教育教学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优秀的经营管理人员以培训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且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的所有教职工都必须要爱岗敬业,并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进行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改革,在进行成人教育的同时,也实现了经营管理和教育教学的目标,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完善的经营组织架构

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要明确和完善自身的经营组织足够,完善各部门的管理权限,制定健全的经营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使得成人教育培训机构中的所有教职工能够各司其职,并努力发挥自己的最优价值。

3.针对市场做好经营分析和定位

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在经营管理中,要对人才市场做好定位,并制定出多样化的培训体系,针对社会企业用人标准以及人才的发展需求来调整经营战略,创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略和模式,从而不断提升社会成人教育机构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