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04-10 15:2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进化心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进化心理学

篇1

1、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Mind)就是一整套信息处理的装置,这些装置是由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其目的是处理我们祖先在狩猎等生存过程中所遇到的适应问题。它是一种综合了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思想。

2、概况:进化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DavidBuss、JeromeHBarkow、Ledaosmides和JohnTooby等人。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Mind)就是一整套信息处理的装置,这些装置是由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其目的是处理我们祖先在狩猎等生存过程中所遇到的适应问题。

3、它是一种综合了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思想的科学。进化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原则和进化生物学的结合,它试图用进化的观点对人的心理的起源和本质以及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进化心理学一出现就赢得了诸如“进化心理学:关于心理的新科学”、“心理学整合的新范式”、“心理学发展的新取向”等溢美之词。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一是进化心理学产生的思想渊源。

(1)科学渊源上可以总结为:前人(许波2003;朱新秤2006;张雷2007)均认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内涵适应性革命,威廉斯以及特弗里斯的理论,习性学和社会生物学为进化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生物科学的理论渊源,为进化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在肯定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朱新秤(2006)进一步指出高尔顿的研究,特别是双生子天性与教养方面的研究也为进化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生物学理论的支持。张雷(2007)则又提出中国的古代生物学思想也对进化心理学产生重要影响。他提到中国古代的《齐民要术》这一著作可能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产生影响,因为达尔文声称他在一本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中清晰的看到了选择机制。

(2)心理学渊源概括为:有学者(许波2003,高申春2010)指出进化心理学的兴起亦有着特殊的心理学理论背景,主要指的是对传统标准社会科学模型的反对以及对整合心理学理论构建的关注。他们提出进化心理学反对传统标准社会模型的白板说;认为学习它不是一般性的能力,也要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普遍的目的机制不能解释人类的行为。关于理论建构上,心理学分裂的原因在于缺乏一种整合的理论,而进化论则能满足心理学理论整合的需要。因为它能够把大脑神经环路与信息处理的加工过程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心理机能。除此之外,朱新秤(2006)王继创,薛勇民(2011)还指出认知心理学为进化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学基础,进化心理学在坚持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同时又从认知心理学中吸取了信息加工的基本观点,二者结合起来研究和理解人类心理的设计。

二是对其范式内涵进行了相关研究。

(1)心理机制。早期有学者就对心理模块问题的探讨,并指出心理机制就是模块,人脑是由这些独立的模块化的心理机制构成,这些心理机制相互作用构成人类的认知(熊哲宏2002)。后期学者均一致认为(许波2004;叶浩生2006;朱新秤2006;张雷2007)心理机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是人类在面临适应性问题的时候产生。心理机制具有多样性,共同组成人类的心理。在承认心理机制具有特殊性的基础上,熊哲宏、朱甜蜜(2012)等人进一步指出心理机制并不具有领域一般性,因为这种一般性的心理机制首先缺乏观察样本,其次并不能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

(2)关于人性内涵的研究。马一波、郭永玉(2005)指出进化心理学以适应性来解释人的本性,人类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类的适应性问题,这种追求生存繁殖需要的动机与动物无多大区别,其实为一种悲观的人性观。

(3)研究方法。熊哲宏(2002)朱新秤(2006)均认为进化心理学的方法从理论上来说是一种追求最终解释的概念工具。进化心理学的方法论追求人类行为的最终解释。进化心理学家从现有的理论中获得假设、检验从假设中得到的预测、根据研究结果证实预测、证实理论并提出范式。Schmitt D P, Pilcher J J.(2004)亦指出进化心理学家向来重视进化假设的可验证性。所用的方法既有心理学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譬如实验法、观察法、问卷法,也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譬如跨物种比较分析法、考古学的方法法、生活史分析法等。然而有些学者并不赞同进化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他们(许波2004;叶浩生2006)认为进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从过去的角度理解现在,以对过去的猜测来推断如今人类心理机制的成因,这种属于推测性的方法必然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缺乏有效的科学性。Huneman P, Machery E.(2015)又进一步提出进化心理学的范式过分重视对个人的研究上,试图通过对个人内部心理机制的探讨来推测整个人类的心理机制,没有分清个体 与群体之间心理的差别所在。

三是对具体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研究。

(1)朱新秤主要对进化心理学本身的研究主题进行了概述和总结。生存机制观上主要阐述人类如何获得安全的居所,食物以及获得食物的方式,譬如狩猎假设以及采集假设等;性心理观上侧重于对男女两性择偶心理机制的研究,并指出男性的偏好与女性的生育能力等方面有关,女性的偏好则与男性所拥有的资源以及对女性投资意愿大小有关;家庭关系上总结了母亲比父亲更关爱后代,并指出内含适应性理论能够解释亲属之间的互助行为。合作侵犯观,他概括指出不论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友谊行为还是攻击行为甚至战争行为,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以满足自己生存和繁殖的需要(朱新秤,2006)。

(2)张雷教授则对进化心理学不同分支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和描述。在进化发展心理学中,他描述了人类进化的心理机制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心理行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个体发育适应和延迟适应两方面,不仅如此,社会环境也会通过心理机制对个体产生影响。进化认知心理学领域,他指出大脑运算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模块共同作用。以此为基础,他加深了对知觉进化和语言进化的研究。在知觉进化别研究了贝叶斯模型在知觉进化中的应用,人类在利用视觉的先验概率知识以及图像的特征的基础上,然后依据贝叶斯概率理论对图像成像作为最有可能的解释;语言进化的研究中,他概述了语言是人类进化过程的产物并指出语言本身就具有一种适应性,因为语言的产生是服务于繁殖这一目的。(张雷,2007)

四是对进化心理学的历史地位进行评价。

(1)贡献,早期高申春(2000)指出进化心理学是一种理论思维方式的变革,它探讨的是全部心理学的根本性的问题——考察在物质的基础上如何突显出非物质的意识现象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换而言之,进化心理学是对心理与有机体之间的功用关系的一种进化史逻辑的探究。叶浩生(2005,2006)也指出进化心理学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它并非心理学学科中一个具体领域的分支,相反它能够适用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不仅如此,他还认为进化心理学吸收了机能主义的基本观点,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认识心理与行为,更多的运用生物学的观点,从而避免陷入了机能主义的工具意识观的困境。在认识论上,并不满足与行为近因的探讨,追求的是心理和行为的终极原因,这具有进步意义。朱新秤(2006)认为以进化的视角来研究心理学,心理学就被拉入到生命科学的范畴之内,与其他生命学科相互结合来探究人的心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科学发展的潮流;在拓展的新研究领域内获得了更多的研究成果;加深人了对心理和人性问题的思索。

(2)局限性。许波(2004)、叶浩生(2006)Dunbar & Barrett(2007)均指出进化心理学具有遗传决定论倾向,把心理学划入到生物学的范畴之内,从人类进化的发展过程中探求当今人类所具有心理机能的生物学根源,夸大了基因遗传对人类心理机能、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而且,许波进一步指出,进化心理学并没有辨别文化进化与自然进化在速度上的差别,文化能够加快自然进化。Confer JC, Easton JA, Fleischman D(2010)亦指出,进化心理学忽视了人类文化具有的解释性以及文化是造成个体之间差异的原因所在。文化进化与自然进化之间的不同不仅表现在进化的速度之上,更表现在文化的进化过程中充满着变异性,不仅仅具有分化性而且也具有融合性。然而在自然进化过程中,一旦新的物种出现就会快速的走上全新的一种进化道路,而且具有不可逆转性。高申春(2008)指出进化心理学还犯有哲学逻辑上的错误,认为人类有机体的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心理的产生和发展,进化心理学并没有认识到人类在进入“文化状态”之间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有其特殊性。Eastwood J.(2012)也指出进化心理学在心理发展的理论犯有过分简化的错误,主要体现一种无理的简化论,直接以有机体进化的逻辑来考察人类心理发展的逻辑,没有考虑到二者各自的发展特征以及二者的区别。

综上所述,前人在关于进化心理学范式是否是一场“范式革命”这一问题上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也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同时也可以发现,前人关于进化心理学“范式”研究的相关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拓展,有待于进一步的商榷。本文提出的问题有:

一、范式思想渊源考察不透彻。前人关于社会生物学以及心理学对进化心理学范式所产生的影响方面阐释的不够透彻,前人并没有从心理学范式的角度来考察其产生的根源,例如进化心理学所认为的传统研究范式的缺陷或者困境在哪里?不止于此,前人亦并没有提及近代哲学的世界观以及实证主义方法论对进化心理学范式产生的影响?

篇3

关键词 祖辈投资;父性身份不确定性;家系偏向;性别偏向;亲资理论;亲缘选择理论:进化心理学

分类号 B849

1 引言

对任何有机体而言,繁衍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Hamilton(1964)的亲缘选择理论(kinselection theory)认为,个体的繁衍成功(reproduction SUCCESS)包括两个部分:通过自身传递自己的基因,或通过亲人传递自己的基因。两个部分相加之和就构成了个体的整体适应度(inclusive fitness),这是衡量个体繁衍成功最终的进化心理学指标。亲缘选择理论预测,除了父母之外,其他的亲人包括祖辈也会对孩子进行投资,因为他们跟孩子之间存在亲缘关系,彼此之间拥有25%的基因相关度(genetic relatedness)。祖辈对孙辈进行帮助和支持,最终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整体适应度,保证自身基因的传递。

祖辈投资又叫隔资(grandparentalinvestment),是指祖辈通过各种形式向孙辈投资时间、金钱、精力、情感等重要资源,从而促进孙辈的生存和繁衍的一种社会现象。研究发现,无论是在高生育率、高死亡率的传统社会(sear&Mace,2008),还是在低生育率、低死亡率的现代社会,许多祖辈的确会对孙辈进行各种投资,包括照料、陪伴、探望、资助,等等。在传统社会,祖辈投资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帮助能够增加女性的生育力,降低孙辈的死亡率。因为他们能够帮助自己的孩子照料孩子,分担家务,进行产后护理,这样使得女性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更快地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为孕育新的生命做好准备。Voland和Biese(2002)对德国某地从1720年到1874年的人口资料进行分析之后发现,该地6个月到12个月大的婴儿死亡率受到这段时期他们外婆是否健在的影响:跟有外婆照料的婴儿相比,没有外婆照料的婴儿死亡率是前者的1.8倍。在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使得婴儿的死亡率大幅下降,也许祖辈投资对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已经大不如前,但祖辈投资对女性生育力依然存在积极影响。许多研究发现,祖辈对孙辈的照料能够增加孩子的父母未来生育后代的可能性。此外,祖辈投资作为社会压力的缓冲器,还能提升孙辈的幸福感,促进孙辈的社会适应。这些发现也许意味着,即使在工业化时代,祖辈在孙辈生命中都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依然影响着孙辈的发展和适应。除了直接参与照料孩子,他们还可以通过帮助支付学费等间接方式支持孙辈的个人发展。而且,对于单亲家庭和继亲家庭的孙辈而言,祖辈投资更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来自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很多研究发现了祖辈投资的重要性,但是这些领域的研究通常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祖辈投资是否存在稳定的普遍的个体差异?即使不同祖辈跟孙辈之间存在相同的基因相关度,他们之间依然可能存在亲缘利他行为的不对称性(王瑞乐,刘汉慧,张孝义,2012;Goetz&Shackelford,2009)。本文试图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将梳理相关的进化心理学实证研究,特别是最近五年的研究,较为系统地阐述祖辈投资的个体差异问题,包括与之相关的理论假设、个体差异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因素。最后,我们将谈及该领域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将为感兴趣的研究者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帮助。

2 祖辈投资差异的相关假设

2.1 父性身份不确定性

根据亲资理论(parental investmenttheory),跟父母双方的亲资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因素是父性身份不确定性(patemityuncertainty)。简单地说,对于体内受精的哺乳动物(包括人类)来说,雌性可以百分之百地确定孩子是自己亲生的,而雄性则不能,因此他们存在抚养其他雄性后代的风险。跟其他的哺乳动物雄性相比,人类男性对于后代的投资非常慷慨。考虑到这一点,如果他们的投资不能有效地使用在自己的亲生孩子身上,无疑会给他们的进化收益造成巨大的损害。研究发现,父性身份不确定性影响男性的投资倾向和投资行为,他们对后代的投资通常都要少于女性。某些文化习俗,比如女性婚后居住在男性家中,可能也具有减少男性的父性身份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他们投资的功能。

从父性身份不确定性这一视角对祖辈投资进行考察,不同祖辈的亲代身份不确定性有着明确的差异。外婆具有两代确定的亲缘身份,她能确定孩子的母亲是自己亲生的,而孩子的母亲(即外婆的女儿)也能确定孩子是自己亲生的。相比之下,爷爷的两代亲缘身份都是不确定的,他既不能确定孩子的父亲是自己亲生的,而孩子的父亲(即爷爷的儿子)也不能确定孩子是自己亲生的。同理,外公和奶奶各有一代确定的亲缘身份和一代不确定的亲缘身份,因此他们对于祖孙关系的确定性介于外婆与爷爷两者之间。考虑到上述的祖辈亲代身份不确定性的个体差异,我们可以预测:在祖辈投资方面,外婆最多,爷爷最少,外公和奶奶居中。

2.2 特定性别繁衍策略

在父性身份不确定性之外,特定性别繁衍策略也有助于理解祖辈投资的个体差异现象。这一假设认为,亲资的差异跟不同性别的繁衍策略有关。男性的生殖潜能远远高于女性,制约他们整体适应度的主要因素是配偶的数量:拥有更多的配偶,他们就可能留下更多数量的后代。而制约女性整体适应度的主要因素是配偶的质量,增加配偶数量并不能明显地增加她们的后代数量。因此,单纯从增加整体适应度的角度来看,男性会更多使用数量策略,女性会更多使用质量策略,而这也意味着,女性相比男性会对后代进行更多的投资。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长女性通过直接生育增加自身整体适应度已经变得不现实了,因此她们更可能通过间接方式(比如投资自己的孙辈)来实现这个目标。而年长男性依然有机会通过直接生育后代的方式增加自己的整体适应度。在一夫多妻制的社会中,跟投资孙辈相比,年长男性更可能把资源投资在自己年轻的妻子身上。因为他跟这个妻子的孩子平均拥有50%的基因相关度,而跟自己孙辈的基因相关度平均只有25%。

需要注意的是,特定性别繁衍策略假设并没有否定父性身份不确定性假设,两者之间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根据特定性别繁衍策略假设,人们可以预测,女性祖辈对孙辈的投资要多于男性祖辈,这一结论在许多研究中都得到了支持。同时,特定性别繁衍策略假设也在外公和奶奶的祖辈投资方面做了进一步的区分。因为外公投资于他女儿的孩子,他可以确定自己的投资会更多地用于抚养和照料自己的孙辈,他女儿不太可能拿这些资源用于择偶。而奶奶投资于他儿子的孩子,因此她的投资不一定都能被她儿子用于照料和支持自己的孙辈。因此,外公的祖辈投资常常要多于奶奶。

2.3 性染色体相关度

性染色体相关度假设认为,孙辈的性别可能影响祖辈投资。这是因为,虽然父母的常染色体会平均分配给他们的子女,因而子女通常拥有父母双方各50%的常染色体基因,但是父母的性染色体基因并不会平均分配给不同性别的子女。母亲的x染色体会平均分配给儿子和女儿,而母亲的X染色体有50%的机会来自外婆,因此外婆跟外孙女和外孙子的X染色体相关度都是25%。父亲的X染色是会100%地传递给女儿,不会把自己的X染色体传递给儿子。考虑到父亲的X染色体有50%来自奶奶,因此奶奶跟孙子的x染色体相关度是0,而跟孙女的X染色体相关度是50%。因此,Fox等人(2010)提出假设,认为外婆的祖辈投资不受孙辈性别的影响,而奶奶会更多地投资给孙女而不是孙子。Rice等人(2010)同样认为祖辈跟孙辈的基因相关度范围是23%到27%,x染色体上发生的性对抗合子驱力(sexually antagonistic zygotic drive)可能会导致x染色体传递的突变。这种突变更多地影响奶奶的表现型,进而影响她们对孙辈的投资。这种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对含有自身x染色体后代(孙女)的偏爱,还包括对不含自身x染色体后代(孙子)的伤害。

3 祖辈投资的个体差异

3.1 个体差异

研究者通常使用两种思路收集祖辈投资的数据,以便对其进行比较。第一种思路是使用历史记录的或当代的人口统计学资料,考察祖辈是否在世对孙辈死亡率的影响。第二种思路是使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祖辈、父辈或孙辈的自我报告,检验各种形式的祖辈投资的差异,比如接触频率、情感亲密、物质投资,等等。两种思路各有利弊:前者考察的是比较极端的祖辈投资,但数据相对客观;后者则可以考察祖辈投资的不同表现,不过自我报告的数据容易受到社会期望等因素的影响。不过,把两种类型的数据综合考虑,依据不同研究者使用不同数据得出的结果,依然能够让我们对祖辈投资的个体差异提供某些相对可靠的结论。

第一,祖辈投资在影响婴儿死亡率方面存在个体差异。Gibson和Mace(2005)对埃塞俄比亚多个乡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女性祖辈比男性祖辈对婴儿的存活拥有更多的积极影响,外婆的积极影响最为明显。Sear和Mace(2008)对45项涉祖辈投资影响婴儿死亡率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发现女性祖辈对孙辈存活通常起着积极的影响,而男性祖辈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外婆在世对于孙辈的成活率有着最为明确的积极效应。不过,这45项研究涉及的绝大多数都是母系社会,这样的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社会类型并不清楚。因此,Strassmann和Garrard(2011)对17项父系社会的数据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爷爷、奶奶对于婴儿死亡率没有影响,外公、外婆则对降低婴儿死亡率有积极效应,而外婆的影响最大,她们可以降低9%的婴儿死亡率。这样看来,无论是在传统的母系社会还是父系社会,外婆在世对于降低孙辈死亡率有着首屈一指的影响。只不过,母系社会的性别影响更明显,而父系社会的家系影响更明确。

第二,自我报告的祖辈投资在各个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在情感亲密方面,Michalski和Shackelford(2005)发现外婆的自我报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祖辈。其他研究者则发现,要求被试自我报告跟祖辈的情感亲密程度,通常外婆得分最高,爷爷最低,外公和奶奶则处于居中位置。在评价祖孙之间的关系时,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把外婆排在第一位,外公其次,奶奶再次,爷爷最后。在接触频率方面,Pollet和Nelissen等人(2009)发现,要求父母报告祖辈跟孙辈的接触频率,跟孙辈接触最多的是外婆,接触最少的是爷爷,外公和奶奶则居于中间位置。在关心照顾方面,Chrastil等人(2006)发现,回溯自己7岁前跟祖辈的交往经历时,美国人通常认为外婆最关心自己,爷爷最不关心自己,外公和奶奶对自己的关心程度差不多。在荷兰和德国被试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对13个欧洲国家的一项国际调查,研究者发现外婆照顾孙辈最多,其次是外公,再次是奶奶,爷爷照顾最少。Huber和Breedlove(2007)使用了60个不同文化群体的数据,比较婴儿出生时不同祖辈提供的直接帮助,发现了同样的结果。最后,除了这些相对独立的指标之外,有研究者采用综合性的指标,同时考虑接触频率、关心照顾等因素,同样得到了经典的祖辈投资差异类型:即外婆最多,爷爷最少,外公和奶奶居中。

祖辈投资的个体差异似乎存在一个比较经典的模式,即外婆投资最多,爷爷投资最少,外公和奶奶投资居中。换句话说,相比男性祖辈,女性祖辈投资更多;相比父系祖辈,母系祖辈投资更多。这符合父性身份不确定性假设和特定性别繁衍策略假设。

3.2 影响因素

毫无疑问,祖辈投资不只受父性身份不确定性和特定性别繁衍策略的影响。除此之外的许多因素,包括祖辈的居住距离、婚姻状况、年龄、教育水平、跟父辈的关系,以及父辈和孙辈的数量,都可能影响他们的投资水平。本文不追求面面俱到。主要论述涉及较多实证研究的因素。

第一,祖辈的居住距离。祖辈的居住距离越远,他们对孙辈的投资越少。这一因素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研究中没有发现祖辈投资的个体差异,因为他们离孙辈的距离不同。不过,居住距离对不同祖辈的投资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母系祖辈相比父系祖辈,更可能为了看望孙辈而长途跋涉。跟父系祖辈相比,母系祖辈对孙辈的照顾较少受居住距离的影响。

第二,祖辈资源和孙辈数量。祖辈自身的资源越多,他们投资给孙辈的资源也越多。可以预期,祖辈拥有的空闲时间越多,他们就越有可能抽出时间来看望孙辈。此外,祖辈自身的健康状况越是良好,他们就越有可能拥有充分的精力和财力对照顾和关心孙辈。这两个假设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得到了支持。在祖辈资源确定的情况下,他们拥有的孙辈数量越多,分配到每个孙辈身上的投资量就越少。不少研究都发现了这种孙辈数量对祖辈投资的稀释效应。被试拥有的堂亲表亲的数量越多,他们自我报告的祖辈投资得分就越低。

第三,投资渠道。按照父性身份不确定性假设,外公和奶奶各有一个确定的亲缘身份,一个不确定的亲缘身份,两者的投资水平应该旗鼓相当。然而,不少研究发现外公的投资水平高于奶奶,也有研究没有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外公和奶奶的投资差异可能涉及双方不同的投资渠道。在外公和奶奶既有女儿又有儿子的情况下,外公不会更多地把资源投给自己儿子的后代,因为他是这些孙辈的爷爷。可是,奶奶就有可能把更多地资源投给自己女儿的后代,因为她是这些后代的外婆。因此,奶奶比外公投资水平低可能是因为她们同时还是其他孙辈的外婆:在没有这种优势渠道分流的情况下,奶奶跟外公的投资水平可能没有区别。这一假设得到了相关证据的支持。

第四,父权文化。祖辈投资的经典模式虽然经过了跨文化研究的检验,也得出了相当一致的结论。不过,这些跨文化研究要么主要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要么考察的就是极端的祖辈投资影响,比如祖辈如何影响婴儿的死亡率。因此,这样的比较无法告诉人们,父权文化是否影响通常的祖辈投资。不少研究发现,这一因素可能会逆转祖辈投资的经典模式。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希腊,来自城市的被试倾向于认为外婆外公更疼爱自己,而来自农村的被试则认为爷爷奶奶更照顾自己。对中国安徽农村的一项调查也发现,祖辈更倾向于照顾儿子的后代而不是女儿的后代。来自意大利的一项研究也发现,跟母系祖辈相比,父系祖辈会跟孙辈有更多的游戏互动。父权文化的影响可能涉及许多层面,比如孙辈通常在父权社会中跟父系祖辈住在一起,这种居住距离的便利有利于提升父系祖辈的投资。更重要的是,新娘结婚之后通常跟丈夫的家人住在一起,这种安排无疑有助于降低女性出轨的可能,从而增加男性作为孩子亲生父亲的确定性,最终导致对父系祖辈对孙辈的更多投资。不过这种观点只能部分解释父系祖辈投资更多的现象,因为父系祖辈的亲代身份不确定性再怎么降低,也无法跟母系祖辈亲代身份的确定性相提并论。这种情况下,按照亲缘选择理论,依然会是母系祖辈投资更多,这明显跟事实冲突。更可能的一种合理解释是,父权文化下存在“重男轻女”现象,家庭财产和资源的继承通常都是通过男性后代进行。因此,这一文化下父系祖辈投资超过母系祖辈的现象可能主要体现在男性孙辈身上,这一预测跟Pashos(2000)和赵太阳(2012)的研究发现一致。

第五,孙辈性别。Rice等人(2010)对已有研究的两项数据分析发现,无论是外婆还是奶奶,她们对女性孙辈的投资都要多于对男性孙辈的投资。按照性染色相关度假设,奶奶跟女性孙辈的x染色体相关度高达27%,跟男性孙辈的x染色体相关度只有23%,因此她会更偏爱女性孙辈,这一假设得到了支持。不过外婆跟不同性别孙辈的X染色体相关度理论上都是25%,她对孙辈的投资不应该受到孙辈性别的影响。Fox等人(2010)对7个传统社会的祖辈投资和婴儿死亡率数据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外婆能够同时降低女性孙辈和男性孙辈的死亡率,而奶奶则会降低女性孙辈的死亡率,但却增加了男性孙辈的死亡率。这一发现明确地支持了性染色体相关度假设。不过,奶奶偏爱女性孙辈甚于男性孙辈的假设没有得到其他研究的支持。此外,奶奶跟女性孙辈的x染色体相关度为27%,高于外婆的25%,因此奶奶应该比外婆更疼爱女性孙辈,这一假设也没有得到相关研究的支持。因此,孙辈性别是否影响祖辈投资目前还没有明确一致的结论,性染色体相关度假设有待进一步的检验。

4 展望

可以看到,祖辈投资的个体差异现象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相关的进化心理学假设经历了许多研究的检验。祖辈投资存在的性别偏好和家系偏好,总体上支持了父性身份不确定性假设和特定性别繁衍策略假设,性染色体相关度假设没有得到明确的支持。此外,祖辈的居住距离、资源数量、孙辈数目、投资渠道和父权文化都会影响祖辈投资的经典模式。鉴于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对中国的祖辈投资现象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单就祖辈投资的研究而言,国内研究较少,研究结果基本上支持了祖辈投资的经典模式。不过,这些研究都是没有发表的硕士论文,样本量较小,通常统计分析中使用的有效被试不足200人。跟国外已有的大样本研究相比,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其实,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独子家庭,以及快速进行的城镇化导致的留守家庭,都给国内研究者提供了某种比较祖辈投资的新视角。比如,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家庭中,孙辈跟祖辈的接触更多,而祖辈对孙辈的生活学习和社会适应势必有更深程度的卷入,这种卷入是否存在个体差异?独子家庭则可以让研究者在祖辈投资渠道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观察和比较祖辈的投资差异,而这种比较将有助于增加研究者对不同社会情境下祖辈投资差异的理解和认识。

我们认为,祖辈投资个体差异方面的研究,未来有必要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孙辈性别的影响。虽然性染色相关度假设没有得到明确的一致的支持,不过未来研究可以继续检验这一假设。已有研究中明确检验这一假设的实证研究不多,得到的结果不一致,因此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结论。除了性染色体相关度假设之外,另一个跟孙辈性别有关、值得检验的理论是Trivers-Willard假设。这一假设认为,自然选择会根据母亲的状况和子女的繁殖潜能而调整母亲对某一性别的偏爱:当母亲身体状况较好时,她会更多地投资于儿子;当母亲身体状况较差时,她会更多地投资于女儿。母亲或家庭的这种“投资”,既包括在婴儿尚未出世之前对他们性别(birth sex-ratio)的操纵,也包括在子女出生之后对他们的照料。这一假设得到了不少研究的支持,不过其他研究者则没有发现支持性的证据。有研究者认为,既然在亲资研究中都没有发现明确证据支持Trivers-Willard假设,也许没有必要在祖辈投资中检验这一假设。不过,在相对富裕的国家没有发现父母对不同性别婴儿投资的差异,并不意味着在其他阶段(比如子代或孙辈的青少年时期)不存在父母投资的差异,也不意味着在贫穷地区不存在这种差异。因此,未来研究有必要更详细更明确地检验孙辈性别是否影响亲资和祖辈投资。比如,祖辈投资在孙辈发展的不同阶段是否具有相似的差异模式?祖辈是否会对相同性别的孙辈进行更多投资?祖辈对孙辈的教育投资是否存在孙辈性别的差异?祖辈跟父辈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对孙辈的投资?祖辈拥有的资源和社会经济地位是否会影响他们对孙辈的投资?孙辈有效利用祖辈投资的能力,以及他们的健康状况,如何影响祖辈的投资意向?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篇4

一、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发展的主要阶段

所谓方法论是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积累和形成的一种研究工作的模式,库恩(T.S.Kuhn)称其为“范式”[2](P167)。自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研究方法论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构造主义的自我观察的方法——对经验的主观主义研究方法论

以冯特为代表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直接经验。所谓直接经验是与间接经验相对而言的,前者是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是意识的基本要素;而后者只是关于某种事物的知识而非经验本身。在冯特看来,心理学既然是一门关于研究人的经验的科学,因而心理学的方法必定是研究如何观察这种直接经验。他认为,一个人只有自己才能观察到自身所体验的经验,所以心理学的方法必然只能是采用自我观察的手段(亦称内省法,Introspection)[3](P273)。心理学研究的这一观点和方法论思想在冯特的学生铁钦纳(E.B.Titchener)的工作中发展到了极端的程度,他认为只有训练有素的自我观察者才能作为心理学研究的被试。

这种研究心理学的方法论及其所使用的研究技术受到了许多批评。因为内省法只强调以被试、而且一定是需经严格训练的被试的自我观察报告为依据,其结果不仅无法达到一致,而且也使得研究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观和偏见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消极的影响往往就是他们所规定的训练产生的。此外,他们还力图排斥同时期出现的其他一些心理学研究方法,例如艾宾浩斯的记忆实验研究方法、动物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这就使得自我观察法不可能得以更新和发展,其结果则必然被新的研究方法论所取代。

2.机能主义的多样化研究方法——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论

构造主义心理学只对直接经验进行自我观察式的研究,因而不能现实地解释人的各种心理现象是如何发生、发展和相互作用的,也不能真正解决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它受到批评的同时,先后在西欧和美国产生了机能主义心理学。以詹姆斯(W.James)为先驱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家们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强调心理学在人类实践中的应用,主张心理学不仅应该研究正常的成人,而且还要研究动物心理、儿童心理、个体差异和变态心理等课题。在研究方法上,他们采用了描述法、问卷法、心理测验法和生理实验法等。虽然机能主义心理学并没有完全放弃内省法,但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强调了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实用性,重视心理活动在操作过程中的特点与规律,探讨心理与生理的关系和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机能主义心理学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应用研究方法,不仅弥补了内省法的不足之处,而且推动了心理学向更为广泛的领域发展,为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临床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到来打开了大门。

3.行为主义的极端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以操作主义为方法论基础

由华生(John.B.Watson)所开创,后为斯金纳(B.F.Skin-ner)所发展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基本上完全否定了对意识的研究,坚持只有能被观察到的、可予以客观记录和定量化的行为才符合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标准和原则。这在实质上就是把布里奇曼(P.W.Bridgman)在物理学中所倡导的操作主义观点作为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并以此指导心理学的研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反叛,在方法论上继承和发展了机能主义心理学重视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的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的原则,彻底抛弃了对意识的内省式研究方法,提出了SR的研究模式,并最终成为一种“没有头脑的心理学”。由于行为主义在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上的极端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偏见,使它无法对行为产生的心理和意识等有关人的内部过程作出完整的、客观的和全面的解释。但是,它所发展起来的一整套能精确控制、测定行为的研究技术和方法,还有它对环境、刺激条件以及行为反应变化的关系所作的客观描述与精确的测量,使心理学彻底脱离了仅仅只能依靠被试的自我报告这一缺乏客观依据的非科学状态,成为一门能为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能对人在各种条件下的行为规律进行测量、预测、控制的实用性科学。诚然,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机械论思想否定了心理学对人的意识和心理活动内部过程的研究,从而最终把自己推到了发展的死胡同里去,但是,它却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和其他一些反对机械决定论的心理学,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4.完形主义的整体方法——以现象学和场论为指导的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

作为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个对立面,格式塔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走的是与行为主义完全不同的一条路。格式塔心理学在康德(I.Kant)哲学的影响下,强调人的知觉的完整性和组织性,反对去寻找心理和意识中的“元素”,认为应自由、公正地描述人的直接经验,而人的这种直接经验是按原来的结构被接受的。对于这种整体的经验,如果强加分析、化整为零时,其原有的整体性就会被破坏。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坚持1+1>2的观点。这在当时把心理现象分解成基本的组成单位的研究倾向中,能从另一个角度来强调心理活动的整体性并对其规律(如知觉的组织原则)进行研究,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受物理学场论的影响,采用拓扑学的研究方法在格式塔心理学中独树一帜的是勒温(K.Lewin),他提出的行为函数:B=f(E,P)发展了对人的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推动了社会心理学中有关团体动力学研究的发展。

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一种方法论工具,现象学的观点被认为可以用于对人的主观体验进行科学研究,并弥补那些只注重行为的实验数据的不足,它主张对经验采取自然的整体观点,从而获得了知觉研究的大量成果。但是,“现象学的方法是不容易掌握的,对于某一研究者运用这种方法是否取得成功或成功的程度也是很难判定的”[4](P524)。

5.计算机模拟与类比方法——以信息论作为主要方法论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

现代认知心理学主要以信息加工的理论来解释人的心理过程。计算机科学为现代认知心理学探索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它使过去无法“看到”的心理操作过程得以模拟和表达。认知心理学纠正了行为主义否认意识和心理可以加以研究的错误倾向,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对人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对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做出了更好的描述和前所未有的揭示,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用计算机和程序软件的操作和运行来模拟和解释人的心理过程,确实是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一个具有历史性变革意义的进步。但是,这仍然是以机械论的观点去研究人,把社会的人简化为机器的人。因此,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心理过程的研究,仍然不能完整解释和真实反映人的实际心理活动规律。当然,要解决这一问题尚有许多困难。也许是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尚未达到科学心理学所需要的程度,或许未来能制造出完全类似人类的机器人,心理学家也许就能从中破译出人类所有心理活动的秘密和规律。但是,现象学家休伯特指出:没有任何脱离肉体的机器能够赛过人类的意识,因为它缺乏每一个人所特有的那种与世界紧密结合的共同发展的特征,人工智能仍然是不能达到目的的[5](P25)。

二、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现状与问题

纵观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与指导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演化。从研究的对象来看,从意识到行为,又回到了意识,似乎转了个大圈子。但是,通过这一循环过程,研究方法论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冯特的自我观察报告和现代认知心理学有关表象研究的心理操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所确定的研究对象并没有错,但局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没有适当的手段去研究人的内在心理过程,只能依赖被试的自我观察这种原始的方法,显然缺乏科学的依据,效果也不可能理想。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一个学派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给心理科学留下的一大笔财富,即它的研究方法、仪器、测量手段等,今天的心理学家还有不少人在使用着,行为主义的大量研究成果仍是当今教科书里广泛引用的内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在心理过程,而有关人格结构和人格形成与发展的研究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王国。从这个发展历史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技术水平基础之上的。纵然有良好的愿望和确定的目标,如果缺少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仍然是“欲速则不达”。但即使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展研究的技术手段,若不能及时修正和调整心理学研究的目标、对象和范围,甚至在指导思想上“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话,仍然会事与愿违。行为主义心理学就是前车之鉴。

时至今日,心理学的学派之争已基本结束。心理学对感觉研究基本上已经有了较一致的结论;有关知觉的研究正在向更深的层次发展;而记忆和思维的研究则侧重于对信息加工过程的探索;至于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发展看来困难更多一些,正在寻找更有效的测量和评价方法;情绪心理学在几个不同的层面上进行着研究,从认知、生理、环境和社会等不同的角度以各自的特定方法和手段去解开人类情绪之谜。关于动机和意志的研究,似乎仍然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赫尔的驱动递减论、勒温的场论、麦克米兰的成就动机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海德、凯利以及维纳的归因理论等主要流派所占领。但以马斯洛为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更加强调了对人性、人的价值与人的潜能的研究,并力争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马斯洛特别强调了整体分析的重要性,提出了反复研究法(iterationtehnique),即以整体观为前提,通过实验来理解各有关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他还特别重视对个体的研究,认为一般规律不能直接推论个体的特点,而由个体的研究却可以概括出一般的规律。一般规律只能帮助人们去理解个体,但解决个别的问题仍需要用个案法的整体分析手段[5]。

由此可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就目前来说仍尚未达到一致的认识,适用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研究领域的各种方法论及其研究方法和技术共存于当今的心理学研究之中。即使在同一个研究领域中,由不同方法论所指导的各种研究方法也常常同时并存。首先应该说,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是心理学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在对待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问题上,就像对待任何科学一样,不应该也不可能用单一的研究模式去人为地强制性地统一所有的研究工作,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尤其需要如此。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实在是一种最复杂的现象,它有着许多不同的水平、层次、方面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现象,研究决不能简单地以某一种方法去处理。但也不应该用“随心所欲”的态度去对待。如何形成一种更加有效地运用到心理学研究中去的新方法论,是科学心理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科学心理学研究发展中新的方法论构建与整合

无论是否意识到,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总是在研究者一定的方法论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心理学的研究同样也不例外。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决定了的研究目的所需手段的选择。并非任何研究目的都可以找到研究的手段。当技术还不能提供必要的手段时,对原有的目的就必须考虑加以重新选择,寻找某些子目标以现阶段可实行的手段先予以解决,然后再对总的目标进行系统的、整体的、辩证的研究、分析和归纳。鉴于心理学的历史经验,心理学家们已经在探索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论。例如,朱智贤等人曾提出过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构想。在其有关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中,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2)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论;(3)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6](P52-58)。研究心理现象,首先要对人的心理有一个基本的观点,这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的哲学方法论并不能替代具体的研究工作,但是任何具体的研究工作不可能摆脱一定的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和制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过去的许多学派,虽然曾经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都由于他们在哲学方法论上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而在其后为新的理论和方法论所取代。特别是在当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手段时,就更有必要对人们原来习以为常的传统的指导思想进行周密的反思,修正原有理论的错误,弥补不足和空白,才能使研究工作不至于重犯类似行为主义的错误。同时,也能使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有了正确的哲学方法论的指导,还需要形成心理学的一般科学方法论。这个问题的解决取决于科学发展的水平并受到研究工作可能具备和达到的条件的制约。在经历了科学研究的微观阶段——分析研究之后,科学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向宏观阶段——整合研究迈进的趋势。有关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的思想和理论,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香农的信息论和维纳的控制论,即所谓的“老三论”。而在此之后又出现了所谓的“新三论”: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论、哈肯的协同理论和托姆的突变理论。所有这些理论都为现代科学的一般方法论提供了有用的思想。虽然这些理论并非出自心理学,但对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指导作用。而且,正是由于心理学派系林立、众说纷纭的状况,就更需要用像系统论那样的思想方法,来描述和解释人的心理这个本身就具有客观系统性的研究对象。正如哲学方法论不能代替科学的具体研究那样,这些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的思想和理论,并不能代替心理学的一般方法论指导。心理学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需要建构符合心理学科学发展的一套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最后是有关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问题。可以说,心理学现在已经涉及人类活动的几乎每一个领域,因此在具体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上必定有相当大的差异和跨度。具体的方法是与具体的研究问题相联系的。心理学在各个不同的领域中几乎运用了所有各种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其中包括了物理的、生理的、药理的、临床的、数学的方法;心理学本身又有实验的、准实验的、非实验的、思维推论的各种各样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长处,但又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多层次、多元化和动态的;同时又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我们不仅需要在某个局部问题上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微观的分析研究;而且更需要以整体的、系统的和动态的思想理论与研究方法论,归纳和综合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学说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种描述性的初级水平阶段,而应该是可操作的、有预测力并有控制力的。这样才能使心理学成为一间既有自己较完整、较一致的理论,包括研究方法论的体系,又具有更为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作用和效果的现代科学。

【参考文献】

[1]查普林,克拉威克.心理学的体系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库恩.必要的张力[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3]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荆其诚.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篇5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学;现代化

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教学信息化的实现,对实现教育现代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从培养模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普遍认识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极大地促进教育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的特征,可以为新型教学模式构建最理想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随着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应用,必然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产生巨大的冲击,带来深刻的教育革命,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一、优化教学目标和原则

在推进教学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人本性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出发,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本,以帮助学生获取终身的学习经验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的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开放性原则。教学的目标开放,教学的内容开放,面向学生的经验世界,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面向浩瀚无边的网络资源。

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给学生自主的空间、选择的机会、体验的环境和表达展现的舞台。

整合性原则。坚持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目标,在适宜的时空下,把方方面面的可用教育资源加以合理的组合,不断完善教学系统,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教育环境。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学现代化进程的策略

(一)建设技术性资源 。信息技术资源开发的基本路径是以建设带动应用,以应用促进开发。学校的技术资源开发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益”的目标服务,创建计算机教室,安装多媒体的双向控制教学系统,进行全员培训计算机操作技能和CAI课件的制作培训。组织人员开发了一批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课件和用Authorware集成的知识素材。这些课件和教学素材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对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作了有益有效的工作。

(二)开发知识性资源 建构平等、民主、合作的学习环境,仅有先进的技术物质环境的支撑是不够的。还需要丰富的知识性资源。学校还应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创新,例如:对构建学科教学主题知识库和应用知识库进行教学做出尝试。

(三)优化智能性资源

在各类资源中,唯有智能性的资源――人,是必要的资源。

1.教师培训――智能性资源开发的重要方面

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价值,阶段性的教学过程的质量主要表现在“指导几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法、路径”方面的谋略上,而不在于教师的表演如何。“几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才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写真”。在评价的过程中,尤其不去计较教师在传播中的一时的缺憾,让教师有一个相对比较宽大的自主空间。同时,还应该让教师自己评价自己。学校领导更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因为教师的自主能力和自主意识,是在其自主行为的过程与后来的体验中逐步实现的,是在自己越来越重视自己对自己的价值判断的过程中发展的。从某种意义上看,只有自主意识较强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自主意识的学生。

2.教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能性资源的核心

在网络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改善教学过程,提倡“独立探索”和合作式学习,对于某个具体的学生而言,并不在于探索到什么成果,而在与养成好的习惯。提倡“合作研究”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品质,懂得平等协作的重要性,这是一个人在社会生存和参与构筑未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品质。教学中,教师不仅领着学生一步步走向知识,而且引导学生一步步去发现、探索知识。

三、在信息化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学校提供了各种机遇,给优化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但同时也给学校带来新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技术优化教学的全过程中,都必须认真思考和提前准备,如何在教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教学生在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中学会做人。对中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掌握多少操作技术及网络知识的应用,而是培养他们正确的网络法纪观念,网络责任意识等等一系列信息化社会所必需的非智力的素质。因此,无论发展到多么先进的程度,无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多么广泛,教学生学会做人依然是学校的灵魂,始终是教学的第一任务。

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信息技术越来越好的满足教学的需要将会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是学校教育在信息时代面临的重大抉择,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大胆涉足;但与此同时,不应完全否定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学校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人文和情感氛围,注重教学的优化设计,寻求传统课堂教学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优质高效地培养出能够适应时代要求、适合信息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基于信息技术的科学探究学习[J].教育信息化,2004(2):17-17.

篇6

1. 爱国爱民,增强自尊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由于中国纸的发明,文化读物日益增多,文盲减少,文化科学才日益繁荣起来。黑火药也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发明和运用,不仅具有实际意义,而且充实了化学理论。此外,我国的瓷器工艺、酿造技术、冶金技术都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到了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在世界上最早人工合成了脱氧核糖核酸及结晶牛胰岛素;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独树一帜。这些真实典型的化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在讲“元素化合物”内容时,结合我国的丰富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新成就,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爱国主义素材的有机插入,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和世界上有重大发明的化学家,颂扬他们经历艰辛,百折不挠,搞发明创造的精神。这不仅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益于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用一些名人轶事启发引导学生要克服满足现状的思想,要懂得为人类进步做贡献,才是人生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

在教学中,我们可通过介绍我国在化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介绍化学在生活、生产和其它科学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动机。通过设计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快乐;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3. 以理育情,以情育情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师用爱心和真诚感人、育情,“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教师应该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为此,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调查表明,积极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往、沟通、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例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动情、晓理、端行。教师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语言饱含了对学生的引导,凝聚了对学生的期望。如经常用“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谁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请你来试试,好吗”之类的言语,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总之,要用真情感染学生,激起学生以积极情感投入学习实践活动中。

4. 课外活动增趣添乐

(1) 举办化学晚会。适时安排一次小型化学晚会,可使学生深化运用学过的知识,提高他们学习化学课的兴趣,使大家在欢声笑语中领略化学知识的无穷魅力和趣味。

(2) 组织专题讲座。讲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名人的轶事趣闻,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事。选择举世瞩目的居里夫妇以身殉职,献身化学事业,为人类做贡献的事迹,举办居里夫人生平事迹报告会,使同学们激动不已,深受教育。

篇7

关键词:学校管理;层级制;以人为本;精细化

学校管理层级制主要指学校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管理权限和管理范围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通过细化学校、年级部、班级三层管理主体,注重“每日督查、双周和每月通报”的三个管理环节,深化层级管理,有力地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把我校办成领导放心、教师用心、家长舒心、学生开心的“四心”学校。

一、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夯实层级管理基础

我校在办学中突出“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理念,以人的发展为本,做到人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同步发展。在学生和教师发展中做强我们的学校,学校的发展为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的层级管理激发了教师强烈的发展意识,牢记“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学校的层级管理中注重精益求精、周到细致、精雕细琢,做到管理既注重细节、过程,又重视结果,建构追求卓越、提升品质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一种以文化为特征的管理理念与模式。在校长室、党支部领导下学校各部门统一思想,劲往一处使,积极贯彻办学理念,不断提升教师对学生发展、自身发展、学校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教师乐于奉献的内在动力,引领教职工明确学生发展、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关系。每学年学校都会从各自的角度邀请领导、专家、先进人物等来我校做报告或与教师座谈,在专业发展上对教职工有着深刻的启发,专家们从介绍自己人生发展中不断追求、不断成长的生动事迹,激发了我校教师在不断进取中追求事业发展、追求职业幸福、追求更高人生境界的热情。

在注重“以人为本”的同时,还制定和完善激励发展、管理创新的制度和机制,发挥制度和机制的激励作用、导向作用、保障作用。建立教育教学过程考核制度,对各层级组织的相关活动做好工作考核记载,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优和晋级的重要依据。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建立,促使思想教育和制度进一步融合,教师爱岗奉献的热情得以延续。关注教师的合理需求和制度的建立健全、促进教师的发展成为一种持久稳定的行为,教师为此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

二、注重细节和过程的精细化,落实好每日督查制度

学校的日常管理离不开精细化的层级管理,我校建立健全每日督查制度,以过程性的“动态督查”为主,学校、年级部、班级三级管理主体的每日督查各有侧重,逐步细化。

学校的每日督查,注重管理细节。正常工作日期间,学校每天安排一名分管校长和两名中层管理人员值日,他们与少先大队辅导员、轮流安排的各年级部副主任组成校级督查组,重点对各年级部日常工作进行综合量化考核。一是每天检查、监督、记录学生入校、离校情况,学生卫生、纪律等一日常规落实情况,班级物资管理情况等。做到每天一通报,少先大队部及时地把督查的学生常规情况以书面报告单的形式告知年级部和班级,班主任就可以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开展相应的工作,督查的结果纳入班级学期综合考核,并作为量化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依据。二是检查教师上课、教学常规、辅导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导处将对教师的督查情况直接与教师进行交流等,随时发现,及时纠正。三是教科室要通过课前指定听课或上课前一分钟推门听课关注教师和学生的上课情况,重点查看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情况、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等,发现问题反馈给相关教师,提醒整改。

年级部每日督查,突出教学细节。各年级部主任和每天值日教师组成年级部督查小组,要加强对本年级部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和学生日常表现情况进行督查。上课时,悄悄地在本年级部教室外巡视,了解课堂情况。下课时,要巡视所负责的班级,观察学生下课时的文明礼仪养成情况和活动时有无安全隐患,及时反馈给班主任,限令整改。遇到突况,年级部主任要及时将发生的情况上报给校长室。

班级每日督查,重抓行为细节。各班主任和相关科任教师重点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督查和指导。注重规范学生的行为和养成教育,使学生从小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组织全班学生争夺流动红旗。班级每日督查情况分析主要利用十分钟晨会,每天让班级学生自查互评,辅以班主任点评,确保自查到位。

三、及时分析引导和强化考核,抓实两周与每月通报

在每日督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校、年级部、班级三级管理主体的责任意识。每两周我们开一次由全体教职工参加的例会,加强整改落实,提高分层管理效果。每周五上午各位班主任要根据班级周记中所记载的学生一周常规养成情况进行分析,重点找出学生日常行为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其形成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形成班级每周小结,通过网络发送到年级部的主任电子信箱。年级部主任结合各班级每周小结,对年级部一周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剖析,形成年级部每周汇报。星期五下午前由学校督查组将班级、年级部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列出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急需解决的问题,采取单独交流、校讯通短信或现场会办等形式立即解决,对其他一般问题归纳出有共性的内容在学校两周一次的例会(单周一放晚学后召开)上通报,减轻了教师的会务负担。在单周一上午学校领导开会,主要针对学校、年级部、班级三级管理主体所反映的问题集中进行研讨,进一步挖掘问题存在的根源,并拟定相应对策,以此作为下两周的重点督导内容。班级、年级部根据学校例会提出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确定下两周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并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整改措施。各级管理主体跟踪督查,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学校每月还要组织各管理主体进行考核,提高每日督查和双周通报的实效,重点列举月考核分数、表扬对象以及所存在问题和主要整改措施,使本月的工作有结果,下月的工作有目标。学校对三级管理主体制定了具体的月考核细则,并尽量实现量化,使考核工作有章可循。各级考核严格按照考核细则进行,考核过程做到公开透明,客观公正地对各管理主体当月的工作进行评价。对教师侧重于师德考核,选取工作勤勉、有敬业精神的教师作为每月重点表扬对象。对班级的考核侧重于班风建设,每月重点将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班级定为红旗班级。

篇8

【关键词】后进生心理学心理特征后进生转化

1.后进生心理状态分析

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正在尝试着颠覆流传百年的应试教育,旨在为了学生能够均衡发展、健康发展、长远发展。但是按照现在的教育制度以及现象而言,大多数学校仍然笼罩在应试教育的浓雾中,体现在对分数的过分追求,对升学率的高度重视,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上述情况尤其体现在对优秀学生的过分关注,对后进生的漠视以及批评。后进生智力发展正常,表现在学习成绩差、自我控制力薄弱以及学习习惯不好,分析其心理状态,缺少理想,没有进取心,对学习信心不足。对学习没有兴趣,行为懒惰,并且纪律组织涣散,并产生了“反正不受关注,不如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状态。

2.后进生定位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若是对学生设定为“后进生”时,学生对外所留给群体留下的印象便设定成为了“后进生”形象,此时该名学生便产生个人意识认同,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后进生,在他人的孤立以及异样的眼光同时原有心灵创伤的双重作用下,该学生就会自暴自弃,朝着后进生的角色设定发展,走上后进生的“不归路”。人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学生的家庭背景以及生活条件、个人喜好不同。部分学生因为自身性格问题,不愿意与人交流,在课堂上不愿意表现自己,学习成绩也不如意,课堂纪律表现中庸。这部分学生群体一方面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斥责、同学的鄙视,从此陷入了困境与迷茫。由于标签效应影响,学生有可能会造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产生消极的情绪。而表现优异的学生从某种程度上会对“后进生”群体产生孤立,好的只愿意和好的一块学习交友,所以长久以来,好的学生越来越好,而孤僻的学生,越来越孤僻,从而形成“马太效应”。

3.从心理学角度谈后进生转换工作

3.1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值传递正确价值导向

“皮格马利翁效应”心理学指出,教师若是认为某个学生是天才,赋予他更大期望,在课堂上多给予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传达他很优秀的信息,能够对学生产生一个的激励作用,从而取得较好的成绩。这说明了教师的期待不同,则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会不同。期望值会给与学生积极指引,传递正确的价值导向,学生也能按照教师既定的期望值而不断努力,去实现目标。

3.2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学生均有其优秀的一面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每个学生都是有其闪光点的,只是其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同而已。在教育评价中,往往只让“分数”成为了衡量学生优异与否的唯一指标。教师需要归于后进生肯定与尊重,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与他们温暖,调动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以及积极性,从而逐步蔓延至他们生活、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促使其用积极心态告别过去,迎接新的未来。

3.3南风效应———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

有则寓言故事说道,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寒气逼人,大发威力,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拂,春暖花开,行人愉快地脱下大衣。这种以“柔”克“强”的现象称之为“南风效应”。同理,后进生的教育也需要轻风细雨,若是教师在面对后进生行为粗暴,怒对学生,体罚甚至出现肢体冲突,只会令学生更加紧闭心扉,不愿意相信老师,对教师产生疏远感,伤害了后进生的自尊心。若是教师能够充分理解学生的情感,顺应后进生的内心需求,运用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才会令学生放下心理戒备,突破学生的心理防线,达到教育的目的。

篇9

随着城市的扩张,民办学校的兴起,公办学校的扩招,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进城读书。对于这一特殊群体,我们应予以足够重视。孩子带着美好的理想来到城里,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如果不能及时适应这一变化,将会给孩子的生活、学习及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

一、城乡差距造成心理弱势

笔者对本班58名学生的零花钱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是:少数家庭经济优越的学生零花钱每天10元左右,一般学生每天5元左右,农村学生每天平均不到2元,少数农村学生几乎没有零花钱。城里学生由于地域与文化氛围的优势,从小接受比较好的基础教育,养成了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农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差。在班级活动中,城里的学生多才多艺,始终是主角;农村的学生则自信心不足,表现欲不强……以上种种,长时间地压抑着农村孩子的心灵,可能会使他们失去应有的自信,导致他们变得少言寡语,心事重重,学习成绩下降,性格孤僻,心态失常,缺乏青少年应有的生机与活力。个别学生还会出现报复同学、家长、老师、社会的过激举动。

二、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弱势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一个人能否成才、成人,及时修补这一特殊群体心理上的缺陷,还给他们一个健康的心态和应有的自信,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首先,帮助农村学生面对问题,正视城乡差距,让差距成为学习、生活的动力。我常跟学生讲,世界上有许多发达国家,我国与之相比,在科技、文化、社会生产等许多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我们迎难而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掌握自己的命运。此外,我还常对学生进行逆境成材教育。

其次,抓住各种类型的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其树立自信心。运动会是展示农村孩子才能的最好机会,只要参加了运动会,我就表扬他们勇于拼搏、意志坚强。我还经常开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有时甚至把班会开成一个表演会、演讲会、辩论会,鼓励农村孩子参与,及时捕捉他们的优点,给于恰当的表扬。

再次,放大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学校每月举行一次文明宿舍评比,我经常表扬学生热爱劳动,自理能力强,遵守纪律,心里装着集体,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要求全班同学学习他们这种精神。

最后,指导学生调整心态,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人生。我常对农村学生讲,世界上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谁都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谁都会受到别人的误解。如果我们能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我们一定能从宽容中找到许多快乐,一定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篇10

在初中化学评优课会议上,有一位老师在讲《燃烧的条件》时,当她按教材中的设计进行白磷在水下(热水)燃烧的演示实验时,第一次没做成功,我想她之所以没做成功是因为在水下气流吹的白磷到处移动,氧气与白磷无法充分接触的缘故,她若把通气的导管改成倒扣的小漏斗罩在白磷上,然后再通氧气,实验就能很容易成功。我认为中学化学实验改进、实验创新就应该从这些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

在第九届十省市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讨会上,有很多省市的作品很有创意,我认为这些好的作品对中学化学一线教师进行实验改进、实验创新有很大的启示,下面把我认为有创意并且比较实用的作品分类整理如下:

1.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原创性的作品。如河北邯郸永年二中(乡镇中学)曹治淮老师的《安全环保型气体发生器》,该作品已获国家专利。此装置是曹老师使用优质透明的PVC塑料薄膜、气门、接口热合而成。该装置能用于中学化学实验的十多种气体的快速制取、储存并能进行一些性质的实验,该装置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安全环保,便于携带,很适合农村及老、少、边、穷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学使用。

2.为了节约药品的微型试验。如云南省富源县一中的汤学周老师多年来研制、使用的《中学微型化学实验仪器》,该套装置比较好地解决了富源县一中的实验教学问题,。

3.利用废旧物品的实验。如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的祁有金老师的《用矿泉水瓶解决西部贫困地区开展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创新》,就是为了解决西部贫困地区的初中化学实验能够正常开展而想出的办法。据祁老师展示、介绍,用无毒、无害而生活中到处都有的塑料矿泉水瓶可代替化学实验中的好多仪器,如水槽、试管、烧杯、集气瓶、漏斗等,把大的矿泉水瓶从下半部剪开即是水槽,把小的矿泉水瓶剪开,下半部分即可作烧杯,上半部分可作漏斗,想往矿泉水瓶上安一个支管,利用塑料的热塑性,把一根玻璃管的一端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往矿泉水瓶上一插即可,非常方便。祁老师介绍说:“用此办法可解决初中化学教材中85%的实验。他在大会上用矿泉水瓶制品演示的《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非常成功,赢得了与会专家和参会教师的尊敬和好评。

4.现代多媒体技术与化学实验的整合。如上海市风华中学陆惠莲等老师的《DIS数字化信息系统在化学中的应用——测定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导电率的变化》,以前在中学讲这一部分内容时只是从理论上分析、推导得出结论。而陈老师等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结论,使原来枯燥的理论变得有趣生动,我认为这对中学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是一种尝试和突破。

5.对教材中现有实验的改进。如天津市扶轮中学的梁天真老师的《铝在氧气中的燃烧》。高中化学第二册原有实验中“把薄铝箔卷成筒状,内部裹一纸片,点燃纸片立即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这样做有时纸片引燃不了薄铝箔,为了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梁老师改进如下:先将滤纸剪成条状后用水浸湿,然后在滤纸上沾满铝粉,最后把粘好铝粉的滤纸在阳光下晾干,引燃粘好铝粉的滤纸立即深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滤纸上的铝粉剧烈燃烧,火星飞溅,发出耀眼的白光;再如天津市静海一中的张希彬、李东平老师的《用滤纸做半透膜渗析实验》,他们首先是对半透膜本身加以改进,将胶水均匀涂布在玻璃片上,晾干揭下即可。其次他们对实验装置与程序加以改进,在半透膜两面各放一张滤纸,在一张滤纸上滴加淀粉溶液,在另一张滤纸上滴加碘水,然后用玻璃片夹住,一分钟后将两张滤纸揭开,可以看到:滴加淀粉的滤纸变蓝色,另一张不变色,证明:半透膜准许小分子(碘分子)通过,而拒绝高分子(淀粉分子)通过;再如上海市闵行中学张顺鏕老师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由于原实验反应剧烈,苍白色火焰不便于观察,张老师则用一个针管抽取一管氯气,在氢气燃烧的火焰内缓缓推出注射器中的氯气,这样可明显地长时间观察到火焰的苍白色;还有重庆市巴蜀中学钱胜老师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改进》,原来实验是用木炭粉,实验现象有时不太明显,钱老师把木炭粉改成了激光打印机用的墨粉(粉末极细,价格便宜),实验现象变得非常明显;另外,北京市密云县教研中心任连俊老师的《氯水见光分解实验改进》,就是为了克服教材上的氯水见光分解实验用时很长,一节课的时间根本无法看到明显现象的缺点,而自制了一个强光光源,把盛装氯水的平底烧瓶放到该光源上,反应变得非常迅速,几分钟即可完成此试验,并且实验现象明显,分解后的氧气检验科学合理;还有辽宁省调兵山市第三中学的张艳萍、王崇庆老师的《石蜡蒸汽点燃改进》,教材中采用的是直接点火的方式,由于白烟(石蜡蒸汽与固体的混合态)容易散失,因此,点火时要求火柴离烛芯很近才能成功,这样学生会认为是烛芯被点燃,说服力不强,针对这一问题,张、王老师设计了一个螺旋铜丝圈,当蜡烛熄灭后,马上在其上方罩上这个螺旋铜丝圈,白烟顺着该圈上升,这时在圈的上方点燃白烟,现象明显,说服力很强。

6.改进、创新最基本的实验仪器。如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的王兴中、王伟老师的《复式试管夹》,就是为了克服现有的试管夹一个只能夹一个试管的不足而发明的,他们发明制作的复式试管夹既能夹一个试管,同时又能夹两个或三个粗细一样或粗细不等的试管,这就为中学化学某些对比实验的演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7.课本实验的延伸。如天津市杨村第二中学的任培文、杨士祥老师的《氢气验纯后试管中余焰的检验》。氢气验纯后试管内应有余焰,但是试管内的余焰却很难观察到,任、杨老师为了让学生确信试管中有余焰,他们设计了如下操作:验纯后立即把试管口朝上、微倾斜浸没在水槽中,水进入试管,氢气被排出,在试管口则可以看到剩余氢气继续燃烧的火焰,现象特别明显,该实验赢得了在场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8.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加一些探究性的实验。如北京市牛栏山一中姜璐璐老师的《氯气与乙炔反应的探究实验》。乙炔能使溴水褪色,有的学生提出:“乙炔和氯气发生什么样的反应呢?”姜老师设计的这个实验是用两个针筒分别抽取一定量的乙炔和氯气,针头用胶管连接分别深入到水下,慢慢推动两针管,当两气体在水面下相遇时,立即发生爆炸,有明亮的火球和大量的浓黑烟絮上升,反应原理为:C2H2+Cl2=2HCl+2C+Q;再如北京市昌平区南口学校谷永起老师的《用于演示臭氧的制取及其化学性质的简易实验装置》。氧气不能使品红溶液、碘化钾淀粉溶液褪色,臭氧能使他们褪色吗?谷老师自制了一个简易臭氧发生器,让氧气通过该装置,在放电的情况下使氧气转变成臭氧,再使生成的该气体通过品红溶液、碘化钾淀粉溶液,溶液均褪色;还有四川省江油市第一中学的刘忠心老师的《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探究》。有学生问:“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能迅速反应吗?”刘老师设计了如下实验:用一小团脱脂棉包上少量的过氧化钠粉末,迅速投到事先准备好的瓶底铺满一层细砂的二氧化碳集气瓶中,再迅速盖好玻璃片,在投入的同时即可看到棉花迅速燃烧起来,我认为此设计很成功,它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安全环保。

以上这些作品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有意义的,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创新是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对其他教师以后的实验改进、实验创新也是有一定启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