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范文
时间:2024-02-05 17:4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设计的过程必须结合实际经验,体现一定的能动性,设计过程中满足基本的规范要求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需要结合实际施工的情况,考虑到具体的地理及时间上的影响,尽可能保证整个施工的经济性。城镇供水是城市生活及生产的重要保障,也是城市不断发展的保证,一定程度也促进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设计人员必须掌握清楚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及施工中的要点。
1 室内给水管道设计要点
1.1 收集技术资料
在收集相关材料的时候需要考虑具体工程的规模和相关的用途,施工工程具体处于哪一地区,该地区居民的用水有怎样的需求等等。在明确相关的使用范围之后需要结合国家设置的相关技术标准,对输水管线的数量、连续性、新旧管线的结合等问题进行充分的了解,接着结合该城镇的具体状况,提升设计的可行性。
1.2 确定设计方案
具体施工方案的设计在结合相关技术资料之后,进行充分的对比选择更加经济的方案。需要初步画出施工方案图,在设计图中进行一定的技术计算,并选择适合的管材、设备及其他附件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对设计方案具体安装的步骤及需要的技术要求等内容提前明确,做好充足的准备。在相关准备工作做好之后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设计,这就需要相关部分的批准,初步设计合格之后对施工图进行完善,达到技术设计的要求[1]。
1.3 管径和管材的确定
在确定管径的时候除了需要结合远近期,还需要考虑施工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具体涉及对设计供水量级经济流速的确定。对于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及工作用水、消防用水、绿地用水等都需要考虑具体的环境进行相应的设计。
在确定管材的时候首要需考虑其相应的机械性能,保证足够的刚度,避免对水质的影响,另外还需要保证水密性,避免渗透的现象出现。同样还要保证管材的水力条件,对于管材的接口向柔性发展。最后需要对管材的成本进行控制,尽可能降低施工工程造价。
2 室外给水管道的施工要点
2.1 室外给水管的铺设范围
在城镇给水管道的设计有一些严格的规定,主要内容由下表显示:
内容 实际距离
与铁路或者远期路堤坡脚之间的距离 五米
与远期路堑破顶之间的距离 十米
与建筑红线之间的距离 五米
与煤气管低压(中压、高压)之间的距离 一米(一米半、两米)
与热力管道、街树中心之间的距离 一米半
与通讯照明杆柱之间的距离 一米
与高压电杆支座之间的距离 三米
与电缆之间的距离 一米
2.2 管沟沟槽开挖操作规程
对于管沟沟槽的开挖,在具体施工时候首先要对施工图纸进行研究,做好充分的调查,对施工段的地质、地下水位及地下构建物等设置做好充分的了解,当然除了地下,还需要了解施工范围内地上建筑物和周围的施工环境的具体状况。在具体施工之前,要与相关单位做好协商,比如说电缆单位,在保证施工过程不影响地下已有的电缆设置后再进行具体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对槽地高程及宽度的控制要合理,避免槽底土壤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还需要注意推土的距离,一般在槽边的一米外,如果槽边处于下管一边,则需要结合具体的要求决定具体推土的程度,如果在推土的位置在高压线或变压器附近,则需要考虑供电局的要求。另外在房屋或者墙壁附近的推土高度一般需要控制在檐高三分之一以内,与此同时不能在墙壁附近推土,与结构强度较差的墙体之间不能超过一米半。如果挖槽采用机械的方式,则需要机械司机对施工的具体情况有详细的了解,与其他施工人员做好配合工作,严格控制槽底的高程及相应的宽度,避免超挖或者亏挖的现象[3]。
2.3 下管操作规程
(1)对于下管的具体操作需要保证施工的安全,优先选择施工方便的步骤,具体的下管方式需要结合具体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管道的材质及长度的规格要求、沟槽深度、相应的吊装设备等。要严格保证整个下管操作的安全性,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预备,做好具体施工过程的指挥工作。
(2)起吊管运作时其下方严禁任何人员站立,还有在人工下管的时候,下关位置严禁存在任何槽内工作人员。
(3)在实际下管之前首先要对沟槽进行细致的检查,主要检查的内容有槽底杂物、地基、槽底高程和宽度、槽帮、推土等,检查之后不合格的地方需要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
(4)如果是钢筋混凝土基础上下管,除了应该对基础面高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还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5)如果是在高支架上吊装管子,则需要严格保证高支架的安全性,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
(6)对于运输到工地的管子,管件和阀门需要保证其合理的安装及卸料地点,避免现场搬运的可能。在实际下管之前需要对管件、阀门等进行细致的规格和质量的检查,保证使用之前设备合格。
2.4 填砂和填土
填沙的工作如果在配管之前,首先需要把沟底整理平整,对于凸出的石头进行排除,在沟底需要填十厘米以上的沙;填沙工作如果在配管之后,则需要根据原挖方进行回填,另外要注意的是需要在管顶进行填沙,之后在上方继续进行覆土[4]。
2.5 管线试水
在管线安装完成之后需要对管线进行静水压试验,对于试验水压需要控制在工作压力的1.5倍内,一般需要高于0.5MPa,另外要注意试压段长度不能超过一千米;管线的试水需要在自动排气装置的最高点进行设置;试水压的过程需要严格执行具体的施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漏水或者破裂,则需要及时进行抢修,恢复正常之后继续进行试水,保证管线的合格。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室外给水管道工程的设计和具体的施工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这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充分结合施工环境,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安全性及经济性。在设计环节就需要关注管材、管径及相应技术的选择和需要的计算,保证好整个工程的质量,从而为城市的发展做好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萍.市政室外给水管道工程的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6).
[2]邵智勇.浅谈室外给水管道工程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2(15).
篇2
【关键词】外观专利;视图规范性;相似设计;状态可变产品
众所周知,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照片中的该外观专利产品为准。因此,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视图是否清楚表达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产品,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保护。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申请人提交的有关图片或者照片应当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审查指南》中对视图提交规范作了进一步解释,规定:“就立体外观设计产品而言,产品设计要点涉及六个面的,应当提交六面正投影视图;产品设计要点涉及一个或几个面的,应当至少提交所涉及面的正投影视图和立体图”。但是,对于实际立体产品而言,其外形往往是迥异的。仅仅用以上法条并不能完全地指导申请人提出外观产品专利申请,即在某些情况下申请人提交的视图能满足以上法条规定,但是却仍然不能较好的体现产品的全部特征。通过长期从事专利审查工作,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以下几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1、关于组件视图提交规范性的探讨
《审查指南》4.2.1中规定:“组件产品,是指由多个构件相结合构成的一件产品。分为无组装关系、组装关系唯一或者组装关系不唯一的组件产品。对于组装关系唯一的组件产品,应当提交组合状态的产品视图;对于无组装关系或者组装关系不唯一的组件产品,应当提交各构件的视图”。
在实际的专利审查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组装关系不唯一或者无组装关系的组件产品,例如图1所示,该专利申请所提交视图中,由于小车的遮挡,轨道的一部分并没有完全体现。就该视图是否满足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笔者认为需要做进一步讨论。单就该视图而言,轨道的一部分的确没有清楚表达,但如果按常理来推断小车所遮挡的部分应与其它未遮挡部分相同,这样也可以认为该视图满足了法规中“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的要求。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在遇到此种专利申请时常常会产生争议。所以笔者建议组装关系不唯一或者无组装关系的组件产品在提交专利申请时应全面的理解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及相关的法律解释,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分歧。
图1
图2
2、关于产品六视图相关问题的探讨
如前文所述“就立体外观设计产品而言,产品设计要点涉及六个面的,应当提交六面正投影视图”。在实际外观专利申请中,立体产品的外观往往比较复杂,仅通过六视图并不能准确地表述产品的全部特征。虽然某些申请所提交的视图满足了审查指南中对视图数量的要求,但却忽略了视图提交的基本要求是要满足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而非视图数量。
如图2所示,在申请文件中该专利申请已经提供了产品的六个视图,但图中的A部仅在图2所示的视图中有所展示,而通过该视图并不能唯一确定这一部分的特征。图中所画的双圆环即可以理解为具有一定深度的圆孔,也可以理解为突出的圆台。这就会对产品特征的判定带来一定影响。
在日本、美国等国家,外观专利申请所提交的视图中往往包含多张立体图、剖视图、局部放大图等以辅助清楚表达产品的所有特征,即便是外形较简单的专利申请也同样如此。所以笔者认为:部分产品有必要提交立体图、剖视图、局部放大图等等以满足清楚表达产品外观的要求。
3、关于相似设计问题的探讨
专利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同一产品两项以上的相似外观设计,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下转第142页)
(上接第140页)在《审查指南》4.2.1中又进一步指出:“初步审查时,对涉及相似外观设计的申请,应当审查其是否明显不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经整体观察,如果其他外观设计和基本外观设计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设计特征,并且二者之间的区别点在于局部细微变化、该类产品的惯常设计、设计单元重复排列或者仅色彩要素的变化等情形,则通常认为二者属于相似的外观设计”。
笔者在实际的专利审查中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在该案例中提交了空调的三个相似设计,并指定设计1为基本设计,其中设计1如图3(a)所示,其上部黄色部分不能伸出,设计2如图3(b)所示,其上部黄色部分向外伸出,而设计3的上部为可伸缩的,其在关闭时外形上则与设计1一致,在打开时则与设计3外形一致。这就导致设计3无论是在打开或关闭的状态下,设计3的外形均已经分别被设计1和设计2所包含,一般消费者或者将其与设计1等同,或者将其与设计2等同,无法加以区别,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设计3好像并不能满足法规中对相似设计的要求。但实际上,设计3顶部黄色部分可伸缩的设计确实包含了设计者的创新,设计3的结构与设计1和设计2的确不相同,为不相同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新,应当给予该类产品相似设计保护。
4、关于具有多种变化状态的产品如何提交视图的探讨
对于存在变化状态的产品,部分申请仅通过简要说明描述产品的某部分是可以打开或折叠的,或者仅提交了部分变化状态视图,并没有提交所有变化状态的视图,这样虽然也能将产品的外观表述清楚,但并没有清楚展现产品的所有特征。如果申请时能在视图中增加产品在其他状态的视图,则更能直观展示产品的所有特征,也更有利于今后产品的保护。例如图3(a)所示的产品,使用时其上部可以伸出,如果没有提交图3(b)所示的使用状态图,则产品的上部结构不能清楚的表达,一般消费者无从得知产品上部结构,可能对产品的保护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笔者建议申请人在对可变状态的产品申请专利时,可以提交产品各个状态的视图,以更好的保护自己的产品。
结 论
本文主要对外观专利申请几种常见的视图规范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个人的建议。申请人在今后的申请中,可以在全面的理解相关的专利法律和法规和基础上,将本文中所提的一些建议作为参考,来提出自己的专利申请,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产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指南2010[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Z].2009.
篇3
一、简要案情及争议焦点
201 O年7月26日,苹果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名称为“便携式显示设备(带图形用户界面)”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简称本申请)。本申请的申请号为201030255255.5,优先权日为2010年1月27日。2011年6月1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审查部门驳回了本申请,理由是:本申请视图表达的内容包含产品通电后显示的图案,属于不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情形,不符合2006年修正的《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的规定。苹果公司对上述驳回决定不服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复审请求。
2013年5月2日,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第49596号复审请求审查决定,认为:《专利审查指南》第一部分第三章第7.4小节中规定:“产品通电后显示的图案,例如电子表盘显示的图案,手机显示屏上显示的图案、软件界面等”属于不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情形。本申请涉及一种带有图形用户界面的便携式显示设备,根据本申请的外观设计图片可知,其主视图包含有图形用户界面的若干图标设计,上述图标需要在通电后才能显示,这样的申请属于我国《专利审查指南》规定的“产品通电后显示的图案,例如电子表盘显示的图案,手机显示屏上显示的图案、软件界面等”不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情形,因此本申请不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的规定。因此,专利复审委员会决定:维持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本申请的驳回决定。
苹果公司不服第49596号提起行政诉讼。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根据《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的规定,包括图形用户界面的产品外观设计能够成为我国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客体,专利复审委员会应结合相关授权要件重新进行审查,因此,判决撤销第49596号决定,判令专利复审委员会就本申请重新作出复审请求审查决定。
专利复审委员会不服原审判决,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请求撤销原审判决,维持第49596号决定,其主要上诉理由是本申请不符合《专利审查指南》第一部分第三章第7.4小节的规定,不应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二审程序中的主要争议焦点有: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第68号令施行之前,包含图形用户界面的产品的外观设计是否可以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换言之,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第68号令施行之前,包含图形用户界面的产品的外观设计是否属于《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规定的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客体。
二、明确通电图案的难题
既然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包含图形用户界面的外观设计是否属于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客体,那么从逻辑上就需要明确一个基本事实前提,即本申请中哪些部分是通电后才能显示的图案,哪些部分是产品硬件的形状?但是,从本申请的图片来看,不能确定哪些部分是通电后才能显示的图案,哪些部分是硬件的形状。
本申请简要说明没有给出此问题的答案。本申请简要说明载明:“产品名称为便携式显示设备(带图形用户界面),其可用于显示信息(例如书本),也可用作媒体装置或通讯工具等,分类号为14 01、14 02、14 05;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和图案”。简要说明中没有指明哪些部分是通电以后才能显示的图案。
双方当事人也没有给出此问题的答案。虽然在二审诉讼程序中苹果公司和专利复审委员会对于本申请中哪些部分是通电后才能显示的图案没有争议,但在审查程序、复审程序和一审诉讼程序中,双方并没有逐一明确本申请图片中的哪些部分是硬件,哪些部分是通电后才能显示的图案。笔者在庭审过程中询问,本申请的图片中哪些部分是通电后才能显示的图案?苹果公司和专利复审委员会都答复称,一般消费者都能够知晓哪些部分是通电后才能显示的图案。这样的观点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如果申请日前的一般消费者能够清楚地知道本申请中哪些部分是通电图案,哪些部分是硬件,这样的外观设计是否还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第二,在二审庭审中,笔者指着本申请中设计1主视图下方中间的圆圈问当事人这是通电图案还是硬件的形状,当事人均声称这不是通电图案,但是,在图片和简要说明都没有明确限定的情况下,凭借什么能够这样武断地认为那个圆圈不是通电图案而是硬件形状?第三,虽然专利复审委员会和苹果公司在诉讼程序中对哪些部分是通电后才能显示的图案没有争议,但外观设计专利权具有公示性,即使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专利申请人知道哪些部分是通电后才能显示的图案,相关公众如何清楚地知道图片或照片中的哪些部分是通电后才能显示的图案。
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专利审查指南》存在缺陷。第68号令对《专利审查指南》的修改有两个地方可能与通电图案的确定有关。第68号令在《专利审查指南》第一部分第三章第4.2节第三段之后新增一段,内容如下:“就包括图形用户界面的产品外观设计而言,应当提交整体产品外观设计视图。图形用户界面为动态图案的,申请人应当至少提交一个状态的上述整体产品外观设计视图,对其余状态可仅提交关键帧的视图,所提交的视图应当能唯一确定动态图案中动画的变化趋势。”第68号令在《专利审查指南》第一部分第三章第4.5节第三段第(6)项之后新增一项,内容如下:“(7)对于包括图形用户界面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必要时说明图形用户界面的用途、图形用户界面在产品中的区域、人机交互方式以及变化状态等。”由此可见,按照《专利审查指南》的规定,专利申请人虽然应当提交能够确定动态图案变化趋势的视图,也可以说明图形用户界面的区域,但不是必须明确指出哪些部分属于通电后才能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这就导致包含图形用户界面的外观设计申请文件中没有可以据此明确确定通电图案的信息。
三、明确通电图案的必要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产品正常使用时容易被直接观察到的部位相对于其他部位,通常对外观设计的整体视觉效果更具有影响。《专利审查指南》第四部分第五章第5.2.5.2节规定,对于变化状态产品,应当以其使用状态所示的外观设计作为与对比设计进行比较的对象,其判断结论取决于对产品各种使用状态的外观设计的综合考虑。上述规定均表明,产品使用时所具有的状态也是相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中应当予以考察的重要方面。通电图案作为电子产品使用状态的一个方面,对于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范围具有重要影响。
对于与本申请情况相似的包含了图形用户界面的产品外观设计申请而言,在确定其外观设计的具体内容时,不仅应当考虑非通电状态下的产品整体外观设计,还应当考虑通电图案,因为通电后才能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对整体外观设计有重要影响。国家知识产权局第68号令在《专利审查指南》第四部分第五章第6.1节第二段第(4)项之后新增一项,内容如下“(5)对于包括图形用户界面的产品外观设计,如果涉案专利其余部分的设计为惯常设计,其图形用户界面对整体视觉效果更具有显著的影响”。这表明,产品通电后所显示的富有设计美感的图形用户界面,在同类产品非通电状态下整体外观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往往能够成为吸引消费者并影响其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成为区分相关产品的整体外观设计的重要部分。《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了便于准确确定此类外观设计的具体内容和保护范围,专利申请人应当在图片或照片中,或者在简要说明中,通过恰当的方式指明图片或照片中的哪些部分属于通电后才能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四、明确通电图案的办法
即使在第68号令修改《专利审查指南》之后,《专利审查指南》仍然没有规定如何确定外观设计中的哪些部分是通电后才能显示的图案。因此,无论在第68号令施行之前还是之后,包含有图形用户界面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人都没有专门指出图片或照片中的哪些部分是通电后才能显示的图案,这就造成了包含图形用户界面的外观设计的具体内容和保护范围实际上无法准确地确定。无论是对于在第68号令施行前就提出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申请人而言,还是对于依据第68号令已经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的专利权人而言,后果都有可能很严重。一个连外观设计具体内容都说不清楚的外观设计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怎么让人保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当修改《专利审查指南》,规定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人必须在图片或照片中,或者在简要说明中,通过恰当的方式指明图片或照片中的哪些部分属于通电后才能显示的图案,否则,以外观设计不清楚为由不予授权。
在(2014)高行(知)终字第281 5号“便携式显示设备(带图形用户界面)”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驳回复审行政纠纷案中,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认识到了指明通电图案的重要性,在判决中表示:“所有包含有通电后才能显示的图案的外观设计要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应当以恰当的方式明确指出哪些部分是通电后才能显示的图案。本申请在这个方面存在问题,专利复审委员会在重新进行审查时应当注意此问题。”
篇4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景观;外形设计;景观设施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攀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逐渐提高,继而绿色环保能源的推广应用已成必然趋势。低碳环保的太阳能被各行各界广泛利用,太阳能光伏景观(PV Landscape)的概念从而兴起并得到学界广泛的关注,它的设计与实践对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1 太阳能光伏景观外形设计的意义
从理念层面而言,太阳能景观就是一种由光伏发电技术支撑,将景观要素与光伏要素结合的设计。[1]光伏景观设施的设计,主要以更好地规划人们的生活环境为主要目的,将光伏景观设施与环境相适应,提高光伏景观设施的外观设计美感,加强视觉效果,将便于向市场推广。光伏景观设施的设计不仅仅带给人们一定的美学享受,同时对于光伏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之,光伏景观设施的设计适应当今时展的潮流,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2 目前太阳能光伏景观外观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传统的光伏景观设施都是将光伏光电板隐藏在人们的视线之外,并没有将高科技光伏设备融入装饰领域,没有把它作为装饰的主体。另外尝试将光伏光电板直接暴露在人们的视线焦点上的光伏景观设施,并没有和谐地融入装饰领域,过于突兀,美观欠缺。第二,在全国范围内,把光伏设备运用在景观雕塑、景观小品等设计中的实际工程项目,寥寥无几,景观设计与光伏设备应用设计的道路仍需拓展。国外的光伏设计大多都是针对某一个项目量身定做的,尺寸大,花费也大,这样的设计在中国运用的较少。第三,光电板的功能要求光伏景观设施必须被放置在可以常年接收到阳光的位置,但是在施工不合理的情况下,一些树木遮挡了某些光伏设施使其无法发挥节能的作用,而成为了摆设。第四,光伏景观设施的设计中,往往忽略了背景及周边环境的设计,以不同的设计风格混杂在一起,破坏了整体的视觉效果。
3 太阳能光伏景观的外形设计要点分析
太阳能光伏景观的外形设计主要分为两个设计层次:材料与构件,前者着重体现它的色彩和质感,后者着重体现它的形态与功能。
3.1 色彩与质感的分析
光伏材料分为晶硅和非晶硅,晶硅的基本原色是深蓝色、黑色和深灰色,非晶硅则是灰色、棕色和黑色。光伏材料作为装饰材料在色彩的选择上,若需要改变颜色和肌理,可以通过镀膜技术。在质感上,光伏材料是半透明状的,具有一定的透光性,在光伏景观中可呈现虚实对比作用,若需要加上底板,可以根据设计需要选择不透明、半透明或者透明材料,但要避免眩光造成的光污染。光伏材料在模板中以多种网格状的排列和拼接方式呈现,非晶硅可加工为弯曲形状,其不同的间距、大小、形状会呈现不同的肌理。
3.2 材料的搭配分析
在光伏构建与各种材料进行搭配设计,如何呈现自然美观的视觉效果,笔者从天然石材、清水混凝土、玻璃等六个方面,对光伏材料作为装饰材料与各种材质的搭配后的视觉效果和实际运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归纳,见表1。
3.3 设计原则
太阳能景观设施的外观要与功能相结合,才达到整体视觉的均衡美感,而根据其所处环境的不同对其设计还有更为具体的要求。太阳能景观设施设计的基本原则可以大致归纳为因地制宜兼具美育、保障材料、结构、工艺及形态的安全性、避免光伏构建被遮挡和保证设施的耐久性且方便日后维护等四个方面。设施的造型和功能尽量因地制宜的同时,还的功能。
笔者选取了太阳能景观设施四大分类中的一些主要内容,对这些太阳能景观设施的设计原则进行概括整理,见表2。
4 结语
太阳能光伏景观设计既能达到节能发电的功能,又能提供精美的外观享受,是可持续和低碳景观的必然趋势。设计研究也正在迅速发展,但是仍然出现了许多问题,未来在设计与技术上有待深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徐.太阳能景观的集成设计[J] .中国园林,2014(02):119-124.
[2] 秦文展.我国低碳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探析[J].市场论坛,2012(1):9-10.
[3] Refocus . The US PV Landscape:The outlook for solar inthe US appears bright[J] . Refocus,2003(7):20-22+24-25.
篇5
关键词:家用空调;外观形态;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空调作为一个基本的生活电器,能够实现对室内环境问题的调节,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1空调功能和形态之间的关系
1.1功能决定形态,形态服从功能
对于空调来说,其产品形态是最吸引人的因素,它包括了空调的外形和神态两个方面,其制冷功能是其结构和形态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空调来说,其形态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但是其形态和功能是相辅相成的,必须要依附于功能而存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增加创新元素,避免照抄照搬别人的产品。
1.2绿色环保
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得空调成为人们居家生活的必需品,实现室内问题冷热的调节。其功能设计中必须要采用先进的技术,降低能量的消耗,形态的设计也必须要秉承绿色环保和健康的理念,采用比较环保材料,降低产品制造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空调产品设计的影响因素
2.1人的要素
对于空调外观形态来说,人为要素是影响其设计的主要因素,包括了人的价值观、生活意识以及行为等等。空调产品外观形态设计时首先要满足人们的基础生活需求,并且使其富于变化,满足不同阶层人群的需求特征。
2.2形态要素
对于空调来说,形态是反馈产品信息的主要要素,实现对产品组织、结构以及内涵等的体现。一般情况下,产品的形态要素包括了结构、材质、色彩、空间以及功能等方面,同时还包括了功能、工艺,确保空调产品造型设计质量的不断提升,给人营造良好的视觉体验。
3家用壁挂式空调外观形态的具体设计
3.1设计要点
3.1.1结构须便于装卸
壁挂式空调的结构必须要便于装卸。这是因为空调长期工作的室内环境中,会受环境中尘土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需要用户对其进行清洗、除臭和杀菌处理,从而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同时,还能够为后续空调的移机和维修提供可以参考的依据。
3.1.2功能完善
由于人们对空调功能已经不能够满足于冷热调节,而是更多追求健康相关的内容。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引进比较先进的技术,实现其质量和性能的不断提升,降低其与国外先进产品之间的差距。目前,我国空调产品中已经引进了变频控制、降噪、清新空气以及抗菌等技术。
3.1.3材料的使用
传统情况下,空调面板在设计过程中常采用比较传统的塑料或者ABS。随着人们思维观念的不断转换,其面板中逐渐使用亚光塑料材质、红钢镜面以及杂木纹材质。还要考虑其经济性以及加工工艺,降低其材料成型的难度以及给环境造成的影响。
3.1.4产品外观表现
外观形态设计是产品设计人员比较注重的设计要求,实现对产品中包含文化信息的传递,让人们体验到产品中包括的先进理念。通过对市场中空调形态的调查,发现其外观已经从经典的白色向彩色转变,但是其整体形态还比较单一,缺乏创造性。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格栅式或者光面板,从而给人的视觉带来一定的冲击性。总而言之,在外观形态设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其形态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3.2形态构思
方案一:将传统空调中进风口的位置改为上下两个,此方案和人们对空调形态理念具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在其面板中增加相应的图案装饰,为人们提供多个色彩,提高人们的可选择性。
方案二:将传统空调出风口位置由下方改为两侧,且两侧面板能够进行旋转。中间面积较大的面板主要完成其装饰功能,材料可以选择钢化玻璃或者ABS等工程塑料。
方案三:将传统空调面板中使用的ABS塑料替换为不锈钢,并且通过设计实现对其空间的分割,展现其层次感。
通过对以上三种方案的对比和分析,发现方案一和方案二中空调进出风口的位置跟传统空调不同,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壁挂式空调的观念,因此必须要重新对其风道以及结构进行安排,可行性较差。方案三不论是从功能还是形态来说,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可以将其作为空调外观设计的最终方案,其设计图纸如下图1所示。
篇6
因为家里有个小朋友,所以笔者一直比较关注市面上的儿童手表。市场上各种外观设计都有,绝大多数走的是可爱和卡通等儿童喜爱的风格路线。本文的主角Ttio,初次拿在手里也会从其外观设计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卡通风格―手表主体采用蓝色设计,正面设计有可爱的兔子印花和圆点形的点缀,Tito正面中间有一块显示屏,下方有一个语音按键(有何用处,下文详谈)。Tito表带为黄色,上面印有厂家“Tito”的logo,表带材质为硅胶,亲肤性不错,也没有异味。
Tito整体呈方形,大小比成人手表要小不少,主体净重34g,所以小朋友戴在手上,也不会有什么不适感。而与市场上绝大多数儿童智能手表不同的是Tito背部并没有可以拆卸的螺丝,SIM卡内置在手表里,这样做是为了做到更好的防水。Tito的防水级别为IP65,使用过程中,笔者尝试过戴着手表冲洗,完全没问题。Tito背后还设置有充电用的4颗金属触点,充电线与手表接触处采用磁吸设计,将接口轻微对准后盖的触点即能自动吸附,比较方便。除此之外,背部还有一个小小的开机键,可长按3秒开机/关机。
为儿童而生,操作要简单
使用手表之前,我们需要在应用商店下载一款名叫《家乐行》的APP,然后再根据说明书上的步骤通过网络把Tito和手机连接上,方可使用Tito。
Tito的显示屏不大,显示屏上的待机画面上有通讯信号指示、联网状态、星期提示、时间显示、电量显示和日期显示等几个常用信息的显示。虽然所显示的信息不少,显示屏也不大,但得益于布局的合理,日常使用还是能做到一目了然的。
上文提到Tito正面有一个语音按键,那么它有什么用处呢?在待机界面按语音按键即可进入语聊界面,再次点击语音按键,则可以开始录制最长10秒的语音,如果需要发送录制的语音,则需要再次点击一下语音按键。然后手机端的APP就能收到Tito端发过来的语音消息。同样,我们也可以在手机APP端给Tito发送语音消息,Tito收到语音消息后,会在屏幕上显示,只需要点击一个语音按键即可收听。一番体验下来,虽然Tito只有一个按键,但实际操作还是非常方便快捷的,对于主要用户人群儿童而言,也没有什么使用难度。
儿童安全,了如指掌
需注意的是Tito并不具备拨打和接听电话的功能,好在除了通过语音和Tito沟通之外,APP内还有许多针对儿童安全做的措施。
进入APP内,主界面是Tito的定位显示地图,下方是位置、语聊和消息三个功能按键。一开始笔者并没有料想到Tito的定位能这么精准,之前笔者给家里的小朋友购买过几款儿童手表,误差范围都在50米左右,而实测下来,Tito的定位误差都能控制在30米内。
APP内右上角有形似脚丫的图标,点击进入可以查询Tito的历史行走轨迹。点击左上角可以加载更多的功能―家庭成员、安全区域、消息中心、远程关机和设备管理。其中,在家庭成员内可以添加更多管理员,安全区域可以设定Tito的活动范围,超出范围后,会有报警消息提醒,能为儿童安全多添加一层保障。不过需改进的是,Tito不能远程开机,只能远程关机,希望厂家能进一步改进。
设备管理中有账户余额等信息,因为手表采用了内置SIM卡的模式,每个月需要花费16元人民币―包含Tito每个月内所产生的流量费。
篇7
【关键词】现代;住宅设计;建筑设计
前言
随着住房体系改革不断深入, 住宅产业化让住宅建筑逐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在生活中。住宅建设由追求短时间内大量开发、建设的粗放型建造模式,转化为注重品质的精细化设计。体现在设计实践中则是突出住宅的适用性、经济性、灵活性等,并以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将自然、文化环境充分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为目标。
一、当代住宅精细化设计理念
1.明确住宅建筑主题
设计主题作为建筑设计的方向,是根据不同的居住群体、地理环境、品质定位、环境因素,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展现设计特点以及理念,从而使最终的设计成果拥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住宅建筑的功能是人的居住需求,所以设计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用精细化设计的概念来说,即锁定服务的目标人群,有针对性地设计。因为目标人群的消费能力、生活习惯不同,住宅的户型大小与户型空间组合设计不同,住宅区的公共空间、景观、小品等的定位也会产生差异。精准的定位使得设计成果更符合使用者的要求。与此同时,精细化设计还需要避免单一的目标人群定位造成的简单化,组合式的目标人群有利于公共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同时更适应购买需求,也具备更多的社会贡献值。
2.基于功能的扩展设计
住宅精细化设计理念的特点之一,就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的优化设计、扩展设计。
(1) 扩展公共功能空间
当代住宅建筑设计不再局限于户型研究,而是将功能优化设计的范围扩大到共享的公共功能上。在保障户型品质的同时,将公共空间的细节设计优化,从另一个层面上提升居住体验。例如,住宅首层空间局部扩大,形成公共门厅,作为一个重要的过渡空间给予精细的装修,能带给住户回家的愉悦感;首层局部架空,形成介于户内户外的灰空间,提供住户更多的活动空间选择;小区入口扩大形成广场,周边布置便利商店,形成住宅与商业之间的双赢局面。
(2)注重室内物理环境
对住宅设计的优化内容,其中之一就是对室内物理环境的控制。如果要打造舒适的室内环境,住宅设计需要在室内小环境与室外大环境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设计的原则不是将室外环境隔绝,而是引导和利用外部环境对于室内的影响。优质的环境要素包括良好的视野、充足的采光、流畅的通风、节约的能源消耗。不同的住宅区应该满足日照的不同需求,在保障平面间距的同时,杜绝无直接采光户型。
(3)强化平面方案设备特征
在住宅建筑平面方案配套中,配套设施一般包括供电、采暖、排水、电视、电话、门禁以及网络等相关设施。一般套内空间设备点位要布置合理,并考虑到一定的预留量。同时注重弱电智能系统设计,结合我国住宅建筑休息、居住、通讯、交通管理、文化以及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优势,确保物业管理自动化、应急防水自动化、水电抄表自动化、路灯电梯管理自动化,保障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3.打造建筑外观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住宅建筑一般以群体的形式展现,而非单体建筑的个体表现。因此,建筑外观设计首先要从建筑整体关系出发,才能保障建筑获得持续的生命力。在设计思路上需要让周围环境及外观设计充分协调,使得建筑形体、立面色彩等不断融入周边空间,从而避免由于忽略周边环境,只有立面效果。
二、套内空间设计研究
1.空间组合。在住宅户型设计环节,无论套型面积的大小,通过空间优化设计,都可以取得提升居住品质的结果。入门部分适当扩大,设置鞋柜,可形成玄关空间;厨房位置靠近入口,方便使用,小户型考虑可打开变成开放式,使得室内空间开阔;卫生间洁具布置考虑干湿分离的可能性,并优化管线布置;餐厅、客厅可分可合,根据户型大小选择最优方式;卧室考虑衣物的存储,主卧室可设置独立的衣帽间,对于三居室或以上的户型,在主卧室增设卫生间是比较好的设计方案;尽量在南向设置生活阳台,北向设置工作阳台。
2.空间尺度。在住宅设计中通常会对每个房间设置最小的面积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对空间尺度的适当优化能更充分地体现空间品质。客厅面宽3.6m到3.9m之间为经济型,4.2m到4.5m就舒适得多;主卧面宽3.6m,靠门一侧能放下标准五门衣柜,而3.3m就难以满足。对于厨、卫这样的小空间来说,其中的管线布置在二次装修过程中改动困难,空间尺度的优化设计更为重要。
3.空间形状。室内各间因其功能要求不同,对形状的要求也就不同,如居室应尽量方形或长方形设置。长方形居室有利于家具布置,但如果太狭长,会影响采光和照度均匀度,导致家具布置欠灵活且令人不舒适。厨房即使相对狭长一些也不影响其使用功能的正常发挥。
三、 节能设计要点
1.总体布局的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取方位
住宅区域要有起码的光线,同时还得确保空气流通性合理。我国大部分地处北温带,选择正确朝向,一般以正南朝向或南偏东、南偏西较小角度为好。
(2)和风速等协调
选择夏季主导风向为导风口,使住区内风速流畅.降低气温;冬季应阻挡西北风的侵袭,使住区气温温和,避免寒风刺骨。
(3)做好绿化等活动
绿化和水面能改善住区微气候,起到调节气温、增加湿度、遮阳庇荫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应该认真的选取植被,要和所在区域的土质以及天气等协调。水面应从地域水资源条件考虑,不应过分的追求规模,不应用市政用水来发挥功效,要通过利用降水等来进行,而且要认真的管控资金。
2.单体设计的节能控制
(1)确保规模符合规定
每户面积标准的提高,应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基础条件相适应。超越当前现实,过分追求大面积的住宅,购房热刺激下的互相攀比,均不提倡。应提倡节约型住宅。合理的使用面积,是当前最有效的节能措施。
(2)合理的平面布置
在住宅设计中,首先要确定卧室、起居室、餐厅、厨卫等功能空间的合理尺度、面积、开间和进深,避免盲目扩大起居室面积,每套住宅设大小几个卫生间、进户过厅和景观平台等的奢华倾向。
(3)合理的提升高度
提高住宅层数与提高居住区的容积率,成正比关系。以“节能省地”为前提,在保证一定的小区环境品质的基础上,可增加中高层楼栋的比例,相同的地块可建造更多的住宅。
(4)设置好窗户和墙体的比例
开展此项内容的时候要结合区域以及位置和房屋的具体的意义来分析,选择好窗户的规模。并非是规模大就是优秀的。要对于各个方位以及各种功效的房屋开展认真地分析,以此来明确窗户的具体面积,严禁随便的设置一些独特的窗形。
结语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住宅作为人们生活所必需的场所其意义不断的加大,同时人们对其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在开展设计的时候要具备非常好的超前能力。住宅发展快速,必须对使用者的需要开展详细的分析,认真的分析社会要素等等的变化,进而对建设理念进行积极地革新,才能获取优秀的设计方案,促进住宅朝着更加有序的方向发展迈进。
参考文献
[1]张志云.住宅户型设计[J].住宅科技,2004.
[2]刘素平.普通住宅户型分析[J].山西建筑,2006,32(120):21-22.
篇8
高清PMP虽是当下热门,但未必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需求。最近我们收到不少读者来信,希望能推荐一些具有外观个性、做工精致、功能独到的大屏PMP,并一再强调功能够用就好。就在我们苦于选不到合适产品时,蓝魔递来了新上市的音悦汇imovie2 T9。见到实物,我们便认定这就是读者想要的产品。
与上一代的音悦汇imovie T8相比,蓝魔音悦汇imovie2 T9的外观不再走充满浓郁金属味的“型男”路线,而是一副青春、动感的“阳光男孩”形象。比如采用了镜面屏,经过钢琴烤漆工艺处理的弧形背壳,表面都十分光滑、漂亮。在普通人看来磨砂质感的金属机身很漂亮,殊不知这是整个外观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该部分采用了和苹果MacBook相似的铝合金一体成型技术,需要事先在电脑上模拟出部件的三维结构,通过CNC数控切割机床以每秒1万5千转的转速对大块挤压成型的铝材进行切割,再经过高速喷砂、表面阳极氧化等工序后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当然,若是T9的机身边缘稍微光滑一些,相信手感会更好。
T9的屏幕也很“讲究”。首先,采用了4 3英寸1600万色、分辨率800×480、LED背光屏。经测试试,屏幕的色彩还原比较准确,灰阶过渡自然,尤其是可视角度接近180度,综合表现要优于普通TFT屏,且更省电。之前有用户反映蓝魔RM970屏幕上方的透明塑料面板太薄容易被划破,而T9的屏幕上方覆盖了一层钢化玻璃材质的面板,我们试着用手指使劲按下也未发生形变,可见其安全性得到了明显改善。T9采用了电容式触摸技术,我们试着用手指操作,发现每次触摸屏幕机身都会轻微振动。原来T9的内部还装有一台超小振动马达,配合触摸操作获得振动反馈,这意味着用户以最直接的方式感受到自己的操作。理论上振动马达只有在操作正确的情况下才运行,可实际上用户只要点击屏幕都会感受到振动,看来其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T9采用了具有双DSP解码器的瑞芯微RK2712B-G方案,视频性能相比之前的瑞芯微RK2708等方案提升了不少。经测试,分辨率不超过800×480的RMVB或AVI(包括DivX和XviD编码)影片大多能够流畅播放,这是目前网上最常见的片源,长时间播放没有出现声音和画面异步的情况。
MC点评 凭心而论,蓝魔音悦汇imovie2 T9的外观设计以及产品做工达到了目前国产PMP的顶级水平,和其它PMP放在一块儿,消费者很容易做出选择。比较遗憾的是,如此精心设计的一款产品若采用支持高清解码的方案势必更加完美,但就那些对看高清电影不太感冒的女生而言,一款外观出众、操作酷炫、功能够用的T9照样能讨其欢心。
篇9
在深入了解联想扬天S700之后,我们觉得如果要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它,那么就应该是:商务,时尚,简约、坚固,环保。可以说,联想扬天S700为传统商务赋予了更多的个性化特质,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商用电脑截然不同的一面。
商务
联想扬天S700的商务特色,更多体现在其标配的软件方案上。记得在今年7月份我们测试联想扬天E60001时,曾经觉得其预装的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及配套的扬天应用09版软件有些陈旧,而现在联想扬天S700已经全部更新为Windows 7操作系统和扬天应用10B版软件,不但如此,联想扬天S700还支持扬天云服务,并为此设置了专门的“扬天导读”和“在线顾问”两个快捷方式。对于商务用户来说,通过扬天云服务,可以在―定程度上提高故障排除的速度和业务处理的效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扬天云服务需要额外付费。
时尚
在商用台式机领域谈时尚原本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是面对联想扬天$700我们却无法回避“时尚”这个词汇。联想扬天S700在将“大屏幕,高性能,高舒适度”与“外观简洁、节省空间”等特征完美融合的同时,还着重强调了产品外观的时尚元素。无论是镜面无边框屏幕,还是仅65.7mm厚的超薄机身,以及犀利而刚性十足的底部金属边框和支架,都充分显示了时尚外观的魅力。
简约
与传统商用台式机相比,联想扬天S700将简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纤细机身将传统分体台式机的显示器,笨重的主机完全替代,节省了大量的办公空间。而内置的2.0音箱,麦克风,200万像素摄像头,wi-Fi无线网络模块和电源模块,能够让用户彻底摆脱繁杂线缆的束缚,无论是日常网络连接,还是进行视频通话,都不需要进行额外的网络连接和硬件采购安装。在标配无线键鼠的情况下,使用联想扬天S700的办公桌面将会变得前所未有的简洁。
坚固
体积的缩小并不意味着内部用料的缩减,联想扬天S700依然保持着高端商务电脑的特质――坚固的结构,扎实的做工,合理的散热系统。在联想扬天S700传统黑色外壳的背后,是被厚重钢制框架严密保护着的内存,硬盘,光驱,主板等主要部件。不单单是钢制框架,内部合理且用料十足的散热系统同样体现了联想扬天S700对“坚固”的追求。内部的钢制框架在提供抗震,防撞保护之余,对系统散热也提供了一定的辅助作用。更主要的是,联想扬天S700采用的覆盖CPU与电压调节模块,由双热管散热鳍片及双风扇共同构成的一体化散热系统,让机身内部的散热效果达到较高的水平,长时间满载工作时其顶部出风口也只是温热而已。
环保
篇10
LLPC产品工业设计中需要满足加工效率高、安全性、良好人机与操控、良好维护性等要求。因此,对应地,设计过程中考虑分析加工各个功能模块的布局,获得高效率的加工方式;考虑在设备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的安全性问题;考虑人员操作的易用性,获得良好的精确操作及监视需要;考虑使用后的定期维护需要,需要将控制模块进行独立布局,而不影响其他模块。概括地,该产品的特点有:(1)体量大;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设计方法容易造成尺度把握不当而造成装配误差。同时该产品的人机尺度与交互关系成为设计要点,设计过程中应注重计算机数据对人机尺度的检测与验证。通过分析确定的人机尺寸数据输入前期的模块化设计中,为后期造型与结构设计作重要参考。(2)零件多;大型机床功能较繁琐,实现功能的零件多,设计过程中需要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基于零件的三维数据构建三维模型,佘月明等人对复杂层次关系的造型做了研究,必要时候采用逆向工程方法进行三维数据采集。(3)构造复杂,需要提前进行产品布局设计;大型机床产品功能模块多,因此构造必然复杂,零件装配点多而连接关系复杂,因此,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时,应先构建主体零件,次要零件的尺寸、位置及装配关系。(4)生产方式与材料特性对造型风格影响大;确定功能模块的布局后,则需要导入生产方式的考虑,以建立造型设计的基本工程要求。魏专等人研究的造型比例关系在数控机床造型设计中的应用[6],提供了一定参考。
2LLPC产品的多目标体系构建
针对该产品的多个特点及设计的要求,在产品计划阶段我们对该产品的要求进行目标化,构建出多目标的体系,如图1所示,通过目标体系对产品设计的指导,加强产品的设计的方向和过程控制。图1多目标体系示意(1)整体性:该部门要求产品具有整体感的结构与外观设计。产品的复杂性与零件数量多,要求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对整体结构进行统一规划,避免产生多个零件群的链接关系,及产品设计装配时考虑都与一个共同体进行链接。另外对产品的外观需要保持整体性,避免结构零件的外露而破坏整体性。(2)维护性:该目标要求是产品应具有灵活的维护性,产品构造上可采用模块化装配方式,每个模块相对独立,如果某个部件出现故障需要维修,只需在对局部该模块进行修理和维护,不改变其他模块的链接关系,无需拆解整体结构,这与传统整体式结构相比体现出了高效性、便利性和较低的成本。著名奥运场馆水立方的外墙设计采用了模块化的结构,整体造型的局部每块覆膜都是独立装嵌的,如果某一个模块受损坏,只需要根据该模块编号更换该模块的一个覆膜即可,维护非常方便。这种理念是设计师在整体风格与系统性因素分析所获得的。导入维护性目标,在大型激光加工中心产品结构上,系统分析功能模块与布局。(3)外观品质:该目标要求是产品外观风格设计具有一定品质感,框架式构造与外壳的加工方式对外观风格影响明显,可利用加工方式获得的造型特点进行整体造型设计,通过外观主型面的造型分割形成设备品质感较强的风格。(4)可靠性:该目标要求是研发流程可控性好,风险低;基于框架式构造的产品设计流程稳健可靠,属于比较规范合理的产品设计流程,通过对功能布局、整体结构、框架结构等几个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确定了整体结构后,该产品设计即可定型,后期的可变因素很小,大大降低了设计风险。在产品周期中,如果那个部件出现问题,可更换或者局部改良,不影响其他零部件品质。(5)拓展性:该目标要求产品的更新换代可行性。对于大型机床产品,产品的系列化与延续性对于品牌的战略尤其重要,单一的产品系列势必导致片面的市场格局。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基础上可根据市场细分,基于同一平台拓展出不同功能定位的产品。这一策略在汽车品牌的车型开发中常见。模块化结构形式有助于功能的模块化定义,对于影响终端界面的模块可进行更新换代,而共用的基础部分保持不变,即可根据产品的系列化定位进行基于平台架构的不同功能组合延展,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不同产品系列的拓展。(6)易用性:该目标要求整体产品在人机交互过程中,保证操作人员从尺寸、操作范围、操作过程等方面便于使用。对于体量大的LLPC产品,人机易用性是产品设计重要的目标。
3多目标作用下的产品框架方式创意
在产品设计的工程结构中,一般会采用单体式结构,即每个主体零件都成为结构的一部分,结构上并没独立承重与支持的单体,这种结构方式简单实用。另一种整体式结构是框架式结构,当需要考虑产品的稳定性和扩展性时,可采用这种设计理念,它对产品起整体支撑作用,其他零件则只需设计与它的装配关系。框架式结构的产品具有便于拆卸、维护、更换、重组、升级等优点。LLPC产品设计开发过程将面临着模块布局、人机界面、安全性、操作性、维护性等多个目标要求,多重因素的叠加促使该产品的结构主体成为重要的关键点。提出框架式设计理念对以上目标问题进行整合规划设计,以求获得实用功能布局、友好人机关系、便利功能维护、高效操作性的设计结果,提高产品的品质与形象。
4框架式结构应用的可行性对比分析
基于以上初步讨论,我们需要将两者进行对比性分析,寻找框架式理念的优势与LLPC产品多目标要求的吻合度,同时对比传统单体式结构。大型激光加工中心应用框架式结构设计的可行性是LLPC产品自身的产品特点分别与应用框架式与单体式结构设计对比分析,寻找其多元性系统性的关系,根据对比结果评估其应用的对应情况,见表格1。从上表对比可见,框架式结构理念对于LLPC产品的工业设计具有较好的优势,符合多个目标的要求,此对比情况对于产品开发初期的规划与设计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5设计过程验证———框架式结构的应用过程
基于多目标体系的构建,我们综合了相关的产品设计方法,应用该结构形式对LLPC产品进行了工业设计的过程应用,进一步验证其作用,以多个目标为导向,我们应用了功能定量优化设计、人机交互设计、外观特征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种设计方法,研究过程包括:(1)产品规划设计初期,我们对所需完成的工作作出一个计划性安排,流程的规划主要包括:功能定量优化法优化功能分区与结构机构———基于结构优化的框架搭接———基于布局方案与品牌形象外化的外观造型设计———基于装配与维护的细节设计———基于计算机辅助评价方法———基于基础零件标准化的生产监控。(2)产品结构机构设计在LLPC产品设计前期,以整体性目标导向,导入框架式理念,对产品进行模块化布局设计,根据优化的模块方案,进行了产品框架结构与机构的设计,设计结果见图2。(3)外观创意设计完成产品整体框架构建后,以外观品质、易用性目标导向,导入生产方式与框架式特指进行外观创意设计。主要完成内容有外观造型的风格化、色彩方案、人机界面、观察门的开合方式等。其中重点是在框架范围内根据合理的人机关系进行功能细化的设计;然后根据生产方式及产品风格进行外观造型特征营造设计,设计结果如图3所示。(4)零件标准化完成外观方案设计及三维数据建立后,则进行结构设计阶段。考虑到产品装配过程中涉及到较多的装配位置及装配误差问题,以可靠性目标导向,基于简化原则。结构零件中的连接零件采用统一标准设计,仅在链接孔位预留装配余地,大大减少了零件数量简化了生产工序与装配流程。连接零件的设计采用可调式设计方案,装配时可根据零件尺寸误差进行局部调整。(5)三维数据的评估完成LLPC产品整体外观结构数据构建后,即可基于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零件装配,图4所示,装配的顺序应根据零件的重要性与尺寸从大到小分别装配。完成产品整体零件模拟装配后即可进行结构分析与装配干涉分析,以验证数据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检查过程中,如发现零件的干涉(装配过盈),则根据零件的重要性进行逐级调整参数。(6)设计完成的产品实物将生产完成的产品结构、外观零件根据预先设计的装配流程进行装配工装。完成装配的产品实物如图5所示,最后根据产品实物进行人机操作验证,见图6。根据系列设计方法的指导与辅助,完成了多目标导向的框架式结构在LLPC产品工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有效验证了多目标作用的效果与框架式结构在大型产品机床设备中的应用设计可行性。
6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