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05 17:49: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的作用日显重要,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为满足社会需求,许多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专业。由于计算机网络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制订专业培养目标、规划课程体系结构、设置实验内容等都必须充分体现以能力为导向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但是,有的高校在开设计算机网络专业时,制订的培养目标、设置的课程体系往往过于偏重理论,没有突出专业技能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导致培养出的学生能力偏差,严重影响就业。因此,高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否正确,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发展前途,关系到培养出的网络技术人才能否为地方经济服务。
1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专业培养目标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计算机网络专业是应用性很强专业,要确定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就必须分析计算机应用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特点。
1.1计算机应用型专业的培养目标
计算机专业可分为偏向理论的理论型专业和偏向应用的应用型专业。对普通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基本是应用型专业,如“计算机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等,主要以培养软硬件开发、经营、维护的工程师为具体目标,人才培养面向计算机应用、生产、开发与经营,着眼于整个社会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提高[1]。如果要进行系统、全面的描述,计算机应用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熟悉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环境,受到系统分析与设计和应用方法的训练;具有一定的工程实施能力、一定的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述培养目标可表述为:理论+训练+能力。即首先要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理论或知识,然后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较系统训练,最后达到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可见,理论和训练是基础,能力才是真正目的。
1.2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专业是一个涉及职业岗位多、专业关键能力多、专业知识面广而深的应用型专业。为了对专业关键能力有所侧重,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本专业通常划分为网络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网络编程两个主要方向。
1.3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目标
把计算机应用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特点结合起来,可把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适应社会信息化需求,成为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网络工程施工、网络管理和网络程序设计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应用计算机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的能力。毕业生应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 具有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
4) 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5)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发展动态。
2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改革
2.1改革的必要性
1) 现行课程体系结构与培养目标不适应。
首先,现行高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材内容严重滞后。计算机的软、硬件升级较快,计算机网络理论和技术发展也较快,与之相比,目前高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材内容要落后3~5年:对等网中主机用的还是Windows 2000操作系统,Web、FTP等服务器还是用Windows 2000中的IIS设置,甚至局域网部分还在讲述NetWare、Windows NT的安装与设置,等等。学生现在还学这些较陈旧的甚至早已过时的网络技术,毕业后很难适应新的计算机网络环境。
其次,教材中的实训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目前,很多计算机网络教材的学生实验主要是验证型实验,实验课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不系统,学生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学以致用[2];另外,很多计算机网络教材缺乏大、中型网络组建和管理的典型案例,加之不少教师没有参与设计、管理大型网络的经验和能力,使得他们在教学中无法培养学生对大型网络形态和网络设备的感性认识,学生毕业后就不能很好适应校园网、企业网等大中型网络的建设与管理了。
2) 现行课程体系结构不完整。
在网络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方向,忽视基础性硬件课程的开设,如不开设或不重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外部设备”等课程,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微机、打印机等设备的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能力较差;由于对这些基本硬件了解不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实际组网和网络故障处理能力。在网络编程课程设置中,忽略网页制作中最基本语言――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的学习,学生缺乏对网页基础结构认识,影响对后续高级网络编程语言的学习效果。
3) 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从目前不少普通高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来看, 普遍重理论轻实践。一方面,在内容安排上理论内容多实践内容少,在课时安排上理论课时多实训课时少;另一方面,缺乏应有的实验设备,无法构建基本实验平台,缺乏配套的实验教材,实验课多流于形式,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真正的培养。
2.2课程体系结构改革方案
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加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组建、管理和应用网络的能力,努力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具体改革方案如下:
1) 使用能够反映最新计算机网络理论和技术的教材。
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术更新周期快,为了使学生能学到最新知识和技术,毕业后较好适应实际网络工作环境,要求教材编写、出版部门尽可能快地更新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跟上知识和技术更新的步伐;要求任课教师尽量选用内容新的教材,在讲课中注意及时加进一些新知识和技术,使学生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2) 加强实训教学。
篇2
1PLC课程改革的切入点PLC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发现
目前高职机电专业PLC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组织形式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解决PLC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阻碍学生能力提高的各种问题。最终以提升学生掌握与应用PLC相关知识和技术为目标。因此课程改革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切入。(1)教学内容的研究。PLC技术在机电控制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因此以PLC技术为支撑或牵引的技术非常多,由此引申出的相关课程也非常多。因此形成了以PLC技术为核心的小型课程体系,然后以这一技术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所有教学内容的实施过程时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等等都是有待于深入研究和分析的。而为了有效提高高职机电专业学生对PLC技术的掌握,能够为今后从事和PLC相关行业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有必要对PLC技术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2)教学方法的研究。PLC技术本身具有比较高的理论深度,而且PLC技术又衍生出很多新的使用方法和控制技术。高职技术院校的学生由于技术相对薄弱,对于这种理论深度相对较高只是涉及面相对比较广,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吃力。而且PLC技术又是一门实践应用性非常强的技术。如果学生对该技术的核心理论掌握的不过扎实,又缺乏时间用用的锻炼机会,那么很难真正掌握PLC技术的核心精髓。因此,为了提高的学生对PLC的掌握程度,需要对PLC相关课程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有一些新型的如,项目式教学,式教学,校企联合教学等等新的教学方法开展深入的分析。(3)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PLC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技术,导致开展PLC相关课程的教学活动时不可避免的需要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或者实验验证等相关的教学形式。然而更有效的组织这些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开展PLC相关技术的实验和实习等过程,各种学习环境中都能够从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使得学生的PLC综合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有必要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深入研究。
2PLC课程改革的方法
针对PLC课程改革的切入点,首先,将对高职机电专业的PLC课程体系进行调查研究,确定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并以此为蓝本选取若干个其他高职机电专业的PLC的课程体系,开展对比性的研究。最终对研究的结果进行汇总形成相对完整,成体系的原始数据汇总。然后对PLC课程体系的改革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查阅当前PLC课程体系改革的教学成果及文献,吸取前人的改革经验和优秀的做法,提出适合实际教学环境和条件的PLC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最终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为检测目标在小范围所选取的班级进行PLC课程体系改革试验验证,通过对学生的试验验证结果完善所提出的PLC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因此,对PLC课程改革可以采用以下三种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目前PLC课程在在我院高职机电专业已经开设了一系列相关课程。而且在其他高职院校的机电专业中也开设了PLC的相关课程。对于这些课程的相关体系的设置的方式,PLC内容的设定,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法都需要开展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为本项目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原始数据。(2)理论研究法。本项目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对PLC课程体系提出切实有效的改革方案和措施。而这些改革方案和措施一方面要依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并结合我院的实际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实践和学生的自身能力基础。因此,在此基础上需要开展深入的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相关理论的研究,从科学的角度对PLC课程的设置进行分析和论证。提出一种满足社会需求且能够相对长久有效的PLC课程体系建设方案。(3)实践验证法。对于本课程提出的PLC课程体系提出的改革方案及措施,最终的效果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检验的。本项目的研究过程中为了能够及时对提出的教学措施和改革方案进行检验,将选取少量的实验班级进行实践验证。通过对实验验证班级进行跟踪分析,进行调查统计和研究实施PLC改革课程体系改革之后的教学效果及学生能力的变化趋势,并根据实践验证的结果对本项目提出的PLC体系改革方案进行完善。
3PLC课程的创新改革
针对PLC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目标。本文从PLC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1)对PLC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规划,以课程理论满足就业要求,重点突出PLC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传统的PLC课程体系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学时间是安排为学生讲解PLC相关理论知识,介绍PLC编程规范程序设计要求。然而,过度的给学生强调PLC课程相关理论知识,未必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一方面,PLC课程本身比较抽象,难度比较高。连续的给学生讲解PLC课程的理论知识,会导致学生在刚开始还能够跟上PLC课程学习的进度,但随着内容变得越来越深奥,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跟上理论学习的进度,从而也逐渐失去了对PLC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根据对当前PLC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调研发现,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应用中对PLC专业知识的相关理论使用的比较有限。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和应用PLC各种操作技能和应用技术。因此,对PLC课程创新改革时,首先对PLC课程的结构进行优化。总结PLC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点,压缩PLC理论授课时间,留充足的时间为学生开设大量的PLC实践应用课程,同时对PLC应用课程中的试验和操作技能进行梳理,确保所开设的PLC实践课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而且通过对PLC课程实践环节的强化教学,也有助于学生学习PLC课程理论知识的动力。让学生体会到各种PLC技术的实践应用方式和学习的价值。(2)结合PLC各种工程实践项目,以学生兴趣为迁移设计科学合理的PLC实践课程内容。学生在学习PLC课程中往往反映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不大,这既有PLC课程自身比较抽象和深奥的原因所造成,也有PLC教学内容不够科学合理所致。然而,PLC课程本身是一门事件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机电控制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空间。一般而言,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不应该过于枯燥。因此,在对PLC课程进行创新改革时结合大量的PLC实践应用工程,以工程应用为引导,让学生体会到PLC课程在机电控制领域中的使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PLC相关技术的兴趣。同时,根据PLC课程在工程实践所需要具备的研究条件构建与之类似的实践应用环境,为学生提供用应用PLC技术解决机电控制关键问题的平台,使得学生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下能够快速将学习和所掌握的PLC关键技能,应用到各种实践的机电控制应用项目中,技法学生深入学习PLC课程相关技能的兴趣。(3)在构建PLC课程体系过程中,重点以贴近实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创新目标,PLC作为高职机电维修专业一门核心课程,其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是要求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提高学生在机电应用行业中使用PLC技术解决各种机电控制的关键问题。因此在对PLC课程进行创新改革时,无论是所选取的教学内容或者所实施的教学方法以及为学生培养的各种PLC操作技能,都必须贴近当前PLC在机电控制领域中的各种典型应用为背景,促进学生掌握当前主流的PLC控制核心技术,提高学生掌握和应用PLC技术的能力。为学生在今后就业过程中提过其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篇3
(烟台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山东烟台,264670)
[摘要]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当前面临着学生计算机知识基础差异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课程内容更新速度快、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优化实验课程体系结构、构建水平递进的实验项目体系、取消纯理论课、创新考核方法、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编写相应的实验教材、引入虚拟现实实验技术的改革方案。经过教学实践验证,此改革方案能有效解决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当前面临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
关键词]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077-03
[收稿日期] 2014-09-09;[修回日期] 2014-10-16
[作者简介] 成桂兰(1965-),女,山东龙口人,烟台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基础教学,物联网技术。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和辅助技能。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既可以获得未来职业必备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又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成长能力,以适应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着很多问题,进行教学改革,解决面临的问题对提高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计算机知识基础差异大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于本省所有地区和外省教育资源严重缺乏的对口支援地区。由于各地教育资源有差异、各地对计算机课程教学重视程度不同等原因,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基础差异很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普遍不高。
(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
近几年高职院校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较以前降低了很多,学生质量普遍不高。很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学生对学习没兴趣,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
(三)课程内容更新速度快
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担当着普及计算机知识的重任,课程内容必须跟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断快速更新。
(四)实验设备不足
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硬件、软件都在不断更新。要想更新大量的计算机实验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教育经费的不足,使设备的更新速度远远不够。“计算机基础文化”课程实验设备很多已经属于陈旧设备,更新的部分新设备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二、教学改革方案
(一)学生计算机知识基础差异大的问题的改革方案
针对学生计算机知识基础差异大的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按学生的基础分班教学。可是原教学班是考虑所有学生综合素质而分的班,如果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重新分班则会影响其他课程的教学,也会给学生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介于以上情况,提出了优化实验课程体系结构与构建水平递进的实验项目体系的解决方案。
1.优化实验课程体系结构
优化的实验课程体系结构建立了三阶段实验教学任务:基础实验任务、知识拓展实验任务、综合应用性实验任务。
① 基础实验任务的内容为每个实验任务容纳的基本知识的了解与使用,基本实验技能及软件使用方法的训练。② 知识拓展实验任务的内容除了继续进行基本功训练外,主要训练学生的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③ 综合应用性实验任务的内容为运用办公软件综合处理实际问题。将Office包含的各个应用软件有机结合在一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课程体系建立在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基础之上,以学科发展内在规律为主线,分层次、任务化开设实验,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与技能。新的课程体系使得实验教学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被动模仿到综合运用,逐渐加深学习内容的深度、广度和综合程度,构建成从基本功训练到全面素质培养的逐步提高、互相衔接的教学体系。教材中的每个任务都提供了3至5个训练素材和要求,基础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不同阶段的实验任务。这样既能使基础差的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学科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又能使基础好的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得到很好的提高,培养这部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 构建水平递进的实验项目体系
依据高职学生的能力、思维、素质及培养要求,按基本型、提高型两层次构建了实验项目体系。
(1)基本型实验主要涉及学科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内容,包括演示性、技能训练性、学科认知性等类型的实验项目。其目的主要是传授知识和方法、训练技能等。基本型实验是所有学生都必须高质量完成的。
(2)提高型实验包括应用性、综合性等类型的实验项目。其功能是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新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型实验要求计算机知识基础较好的学生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对于计算机知识基础较差的学生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与其他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改革方案
高职院校很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学生能力的提高,直接受其学习兴趣的制约[1]。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可以通过取消纯理论课、创新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1. 取消纯理论课
高职院校多数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他们对纯理论课就更是提不起精神。为此,取消纯理论课,所有课时全部在机房上课。将所有理论知识都融于做实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既不感到枯燥,又容易接受知识。可以老师一边讲,学生一边练[2]。或者老师讲完一少部分,学生马上动手做,避免讲多了再练,学生已经将前面的知识忘记了的现象。这样学生基本都能跟上上课节奏,容易达到老师的要求,学生会很有成就感。老师再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 创新考核方法
创新考核方法,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该从关注终结性评价向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转变[3]。不仅要关注期末的全省统考成绩,也要关注平日成绩,应将统考成绩与平日成绩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平日成绩主要应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即注重考核实验课上学生的学习态度、独立性、协作精神、创新性,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可以每次课参考考核的各项内容对学生上交的任务作业进行评价。每次的评价都是学生的一次平日成绩。在学生上交了作业后,可以当堂就对部分作业进行评价,并允许学生改错后再次提交作业,直至学生认为完美。改错的过程是学生能力快速提高的过程。上课时要将上次的作业评价反馈给学生,对优秀的作业进行展示,对作业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如此的考核方法,促使学生每次课都会很认真地完成任务作业,积极主动地去改正错误,力求提交一份完美的作业。学生每一次课都认真地完成了实验任务,整个学期下来,学生的收获自然颇丰。此种考核方法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应对课程内容更新速度快的改革方案
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课程内容必须跟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更新。针对此问题提出的应对方案是不断调整、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及时编写、出版相应的实验教材。
1. 调整、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
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断淘汰陈旧过时的实验内容,引进反映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注重实验课程的应用性和时代性,增加反映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热点、难点实际问题的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网站上的教学内容也随着课程内容的更新及时更新。
2. 编写、出版相应的实验教材
适用的好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4]。根据省“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内容及要求,同步编写新版实验教材。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设计实验课程体系结构、构建水平递进的实验项目。根据院校专业的设置情况精心挑选与专业相关的实验素材,使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与自己专业相符或相近的素材完成任务,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适应将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解决实验设备不足问题的方案
由于教育经费不足,计算机实验设备的更新速度难以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造成计算机实验设备陈旧,新设备不足的问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通常又安排在设备陈旧的机房中,给上课带来很大的困难,有的实验无法完成。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引入虚拟现实实验技术。
利用虚拟现实系统,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条件、实验设备、实验场地、教学经费等方面的不足[5]。针对真实实验无法完成的实验,可以引入虚拟现实实验技术来完成。例如“组建计算机系统”这一教学任务,既要组装硬件系统,又要安装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由于受设备条件限制,无法利用真实实验完成。开发建立基于校园网的“组建计算机系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学生在这个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上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进行市场调研、提出设计思想,自己选配硬件设备、反复实验研究,最后完成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借助这个平台,学生可以更快更好地认知硬件系统的各个部件,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结构、组装流程及组装注意事项;掌握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安装环境、安装步骤及安装注意事项;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安装方法与卸载方法。在自主实验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能激发学生自觉自主学习与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文化基础”是第一学年的课程,“组建计算机系统”这一教学任务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课。有些新生恰好会在此时有购买微机的计划,那么有计划购买微机的学生可以在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自己动手DIY一台微机,完成“组建计算机系统”的真实实验,进一步巩固计算机系统的相关知识。没有购买微机计划的学生可以和其他同学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任务。
三、结语
随着优化实验课程体系结构,构建水平递进的实验项目体系,取消纯理论课,创新考核方法,更新教学内容,编写、出版相应的实验教材,引入虚拟现实实验技术,学生DIY微机各项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虚拟现实实验技术对解决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困难是很好的方案,今后将加强虚拟现实实验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 董新科.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师生互动方法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88-89.
[2] 杨玫,刘瑜,赵秀丽.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福建电脑,2012(4):199-201.
[3] 黄晓丹,朱国华,齐晖,等.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州大学学报,2009,26(5):94-97.
[4] 李应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福建电脑报,2012(4):35-36.
篇4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专业; 核心能力;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150-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不断加强,并深入拓展到科学研究层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的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目前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的需求、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因有许许多多,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不尽合理,无疑是一重要原因。本文主要对目前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并介绍了我校基于核心能力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践,以供大家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
1.现有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很难实现其培养目标
研究型高校侧重于培养理论型人才,高职类院校侧重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就会计电算化专业而言,应以培养掌握会计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使学生经过三年的系统学习和训练,能够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这就要求在会计教学时应非常注重实践教学。但现实情况是,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研究型本专科院校的课程设置差别不大,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突出。
2.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和教学内容的编排不尽合理
专业课程体系是某专业学科的所有课程按照其内在规律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应当根据高校的实际办学条件,依照学校的学科背景、师资力量、生源素质等情况开发有特色的课程体系。然而国内多数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少有自己的创新之处,这无疑背离了现代高等教育提倡个性化教育和差异化教育的发展要求。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大都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从结构比例上看,一般会计专业课比重较高,而相关学科知识如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讲授太少。从课程门类上看,过于重视会计专业教育,与之相适应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会计法规教育课程和职业发展规划等课程课时较少,师生对此重视不够。从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比重上看,实践类课程比重还是较少,时间安排也不合理。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前两年基本都是理论教学,只有少量的会计模拟实训,但由于受学生人数多、时间短、实践场所的局限,不能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从课程内容上看,相关课程内容重复较严重,如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会计要素、会计核算及报表的编制方面有许多重复之处;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预测、投资决策等方面重复的内容也很多。
3.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难以形成且缺少特色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难以形成且缺少特色。以上问题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培养的学生质量不高,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由于大多数院校的培养模式相似,课程体系相似,导致培养的学生缺少特色。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使学生人数有了大幅度增长,而会计又是一个热门专业,很多院校都纷纷增设会计专业,使得会计专业的在校人数急剧增长,也使得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剧增。这样,大量的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会不断地涌向用人市场,也使得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在不断提高。而会计岗位是一个对实际动手能力、实务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交际能力等要求较高的岗位。通过分析目前大多数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体系,笔者认为很难使学生形成以上必需的能力。由此带来的矛盾是: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
二、对策:根据核心能力要求进行教学改革
1.对接社会需求市场,引入核心能力理念,设计会计专业能力框架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过程中,引入“核心能力”理念,探讨怎样培养学生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体现培养人才的“知行合一、双核协同”这一思想内涵,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核心知识与核心能力协同发展”。那么,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呢?针对我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又应该怎样塑造其核心能力呢?
为此,笔者以我校人文管理系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为对象展开了一系列调查研究。首先,对该专业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调查人数71名。其次,对相关企业单位进行调查。范围包括京津唐地区,分别选取了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企业10家。调查问卷设计了三种:其一是对会计专业已毕业工作的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侧重于以下各方面:工作以来的感受;在校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的吻合程度,在校进行的实习、实训是否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在校形成的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等。此调查主要采取问卷和访谈方法进行。其二是在企业中开展调查。调查对象是企业的负责人、人力资源和财务部门的负责人。调点是企业类型及特点,企业的用人理念、用人偏好以及企业对会计、财务管理等岗位的择才标准等。特别调查企业对我校的印象,对我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评价。调查主要采取访谈方法进行。其三是在河北省高职院校中开展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会计专业的教师,调查内容是不同院校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目标上的认识和做法、对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看法和做法、对现有的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看法和建议等。调查采取座谈和访谈方式进行。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笔者认为社会上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素质方面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健康的身心、坚强的意志力、一定的人文修养;大局意识、协作能力和交际沟通能力的团队素质;正确的道德观,诚实、守信的道德素质;扎实的专业理论水平、较强的钻研和动手能力、准确把握和执行政策法规的能力、协调组织的管理能力等;熟练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学习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思辨能力和驾驭风险的能力。根据以上要求,笔者初步设计形成了一套适合我校会计专业的能力要素体系。根据能力要素,整合提炼形成了我校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能力要素:会计核算与分析能力;财务管理与税收筹划能力。当然,核心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与其他能力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
2.以学生核心能力的形成为前提,修正现有的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新的优化培养方案
以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为前提,以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主线,调整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以此为基础,我校进行了理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及实训与实习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改革,形成了一套具体的、可操作的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2.1理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案。根据原来的会计专业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体系,考虑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形成要素、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会计专业的知识结构等方面,制定出新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一定要有利于学生核心能力的形成,教学计划要详细列出培养核心能力的途径。
首先,整合出有利于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形成的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审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税务会计。以上6门课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以“财务会计”为核心,明确其他各门课程的侧重点及分工,先后多次召开教学研讨会,编制详细的课程标准。在时间安排上体现先行后续、遵循学习和知识能力形成的内在规律,围绕有利于学生形成“会计核算与分析能力”和“财务管理与税务筹划能力”进行了改革安排。同时考虑到毕业生普遍提前联系工作单位和部分学生面临升本压力的现状,我校对以上核心课程在时间安排上适当前移到一至三学期完成。然后进行了有利于综合专业能力形成的课程设计,主要围绕着“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会计人才培养思路,逐步实施主辅修制,优化课程结构,强调学科交叉与渗透,变原来课程设计的“深”、“细”为“宽”、“广”。由此开设了以下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经济法、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公共关系学、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会计、行业会计、会计制度设计、会计信息系统等。
另外,我校是百年师范老校,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我校设计了人文社科类课程,即摄影、人文地理、音乐鉴赏、影视鉴赏等选修课,同时规定每个学生必须选修6个学分的课程。
为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正直的职业素质,我校设计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会计职业道德、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等课程。这样再加上基本统一的公共基础课程,就构成了会计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
2.2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案。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案与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方案基本相同,具体可通过校外社会实践和校内模拟实训两种方式进行。校外社会实践包括参观、观摩和在岗实习等多种形式,主要设计了以下实施环节:感知实践、工商实训、调研实训、文献检索、毕业实习等。这些实践环节内容的设计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与本学期开设的理论课程密切相关,二是有利于学生核心能力的形成。其中,感知实践和调研实训是组织学生到企业、事业、社会中介机构等单位参观调研,了解其经营管理活动、生产工艺流程、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内容。通过参观调研,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其对系统知识的理解。工商实训、毕业实习等是指让学生到实习现场,实际参与实习单位的业务操作。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条件下得到真实的业务技能训练,促使其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以解决实际业务问题,提高职业判断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增强其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实施以上环节,学院和教研室要积极与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等进行密切联系,建立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目前与我校会计专业正式签订协议的单位有8个,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校外实践场所。同时,学校要加强与实习单位的协调配合,强化实践过程中的计划、管理与控制以及实习质量考核,以增强社会实践的有效性。在内容安排上,要涵盖财务会计、审计及理财等方面最基本的会计相关工作。校内模拟实习可通过手工模拟和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两个环节来实现。会计模拟实验主要是利用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对一定时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通过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计算成本与利润、编制会计报表,熟悉会计循环过程和掌握会计核算基本技能。由于模拟实训所使用的经济业务资料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在进行模拟实验时学生可以通过定期轮换实习内容,达到实践的系统全面性,因此模拟实训可以说是一种在仿真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相对真实有效的实践活动,可以取得与社会实践类似的教学效果。
经过几年的实践总结,笔者构建了以多主体(企业、学校、学生)、多平台(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中心、社会实践场所、竞赛、课堂)、多目标(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多形式(军事训练、感知实践、工商实训、文献检索、调研实训、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论文)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些实践环节构成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由浅入深的教学过程,既有对过去已学知识的温习,又有新学知识的引入。这样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一是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配合了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二是使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上有了很大提高;三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技能,整个设计围绕着核心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展开。
三、取得的初步成效
我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自2010 级学生开始试行,并逐步修正完善,现已取得初步成效。根据每学期的调查材料看,近三年来,会计专业学生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满意率在逐步提高;从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反馈情况看,学生在实际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立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同,在用人单位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参考文献:
[1]周宏,张巍,宗文龙.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与会计人才评价研究,会计研究,2007;4
篇5
关键词:核心素养;国培计划;农村美术教育;课程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教师培训的政策,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越发呈现出“需求导向、凸显实践”的动态化发展理念和地域性、体系性、多元化等新特征。教育部2014年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它的实施为发展新时期教育,尽快实现教育为本、教育强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大前提下,必然需要依循最新教育政策,考量农村美术教师内在需求,建立契合度更高的“国培计划”农村教师培训方案。
1现有美术课程体系的问题
近年来,“国培计划”课程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虽有国家持续性和针对性的政策助推和相关配套支持,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从某种角度来讲,最影响培训效果的就是课程问题。为了更深度地认知河南省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实施的现状,更好地推动改革的有效实施,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以近年来所承办的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为研究基础,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社会调研等方式对参培教师进行调研,以明晰当下培训课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有5.9%的学员对“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初中美术)的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研修(培训)课程和活动、研修(培训)资源等方面评价一般;有2.1%的学员认为“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小学美术)在满足学习需求的程度、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教学设施与条件方面评价一般。这说明学员对培训课程的丰富程度、适切性和实践性方面等方面有更高的期待。因此,学院认为当前“国培计划”课程体系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目标定位过高,课程针对性不强,同质化现象严重,与农村教学实际联系不够紧密。(2)针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理念的宣传与贯彻力度不足,针对如何提升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有待加强。(3)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与实操课程安排不足,既没有特别贴合农村的教育教学实际,也没有将最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更大程度的推广传播。(4)与名校以及校外机构如艺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等结合力度不够,需进一步开拓参训教师的视野以及将名校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进行推广。(5)村组及家庭教育模式是农村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内部体系,目前课程体系中针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村组教育结合方面的指导和研究内容相对薄弱。(6)针对农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发展需求方面的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2农村美术教育改革的定位与目标
基于课程凸显的问题以及对近三年“国培计划”的监测和反思,学院认为乡村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以及教学研究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的提升,必然需要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学技能训练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并考量参训教师年龄结构、不同学历等因素的差异性,对现有“国培计划”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现科学化定位,建立多元化、阶梯化的目标体系,整体提升农村美术教师的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和资源开发的能力。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来说,探求美术背后的文化意义是一项重要目标。美术文化的多重含义和价值决定了美术教育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不可分割性。因此,中小学美术教师如何提升核心素养,增强对作品的解读力成为重要目标。其次,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技能训练、审美意识培养割裂的现状,因此,还应设置技能课和美学、艺术概论等融为一体的课程,提升教师全方面地素养。再次,当下是一个视觉文化时代,视觉符号无处不在,如何更好地衔接、解读当代艺术成为重要议题,增设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相关专题也成为必须要考虑的内容。最后,相对抽象晦涩的理论性课程,参训教师更关注创作实践和考察类课程,对主题式和案例化教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五、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发网络精品课程、增强数据库建设,落实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方式,建构多形态的课程体系。如随着各类终端设备的普及和智能化,参培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有明确的要求。总之,需尽可能地增强课程间的衔接性、多元性、前沿性和适配性,以专家、名师、参训教师共同建构“学术共同体”,推动课程结构的科学化。最终,学院将改革的目标设定为以下几个方面。(1)深化对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理解和对学生发展的认识,促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并将之应用到教育教学行动中。(2)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提升教师对《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的理解。(3)系统学习美术学科教学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科研的基本方法,挖掘和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实现高效教学。(4)提高美术教学专业技能,培养具备专业美术理论、娴熟美术技能与良好教学素养并能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骨干美术教师队伍。(5)增强对地区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感悟力,探索开发学校美术与民俗文化、民间美术相结合、适合农村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培训模式,掌握具有地方文化和民间艺术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6)提高农村美术教师整体素质,使其获得自主专业发展知识与技能,提升实践能力,为农村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师骨干队伍。总而言之,改革目标可以简化为:了解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与主要内容;学习基于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掌握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情境的创设与营造、信息技术与深度学习方式的变革等内容。
3农村美术教育改革方案的特色与创新
3.1主题设计
在具体课程方案设计过程中,学院以《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指导思想,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原理和主要内容,强调了改革方案的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农村美术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参考和研究少儿美术教育专项课题———“蒲公英行动”和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办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吸收相关研究成果。(2)深化美术教育基本理论学习,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学习方式进行系统化的重点分析和解读。(3)掌握美术教育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方法。以地方特色和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研究为契机,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反思和评价,使参训教师从实践中掌握课题论证和研究的基本流程。(4)提升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以研修过程中的教材成果为基础,将进行地方文化特色教材和校本课程教材的设计、说课、评课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反思等作为课程主体。改革方案的课程构成如图1所示。(1)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模块包括两部分。师德修养:模范教师师德报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新方向;教师职业倦怠调节策略。专业理念:核心素养时代的美术测评、政策解读与学生艺术实践;教师自身专业发展。(2)专业知识模块包括四部分。教育知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学生发展知识: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诊断。学科知识:核心素养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及其教学;用普通人视角看艺术———美术鉴赏、美术欣赏与美术批评。学科教学知识:艺术教育发展趋势与农村应对策略实践型思考。(3)专业能力模块包括六部分。教学设计:美术教材的分析与内涵挖掘;美术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教学实施:学校美术工作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实践基地校本教研观察;典型美术课例评析;村组与家庭教育。教学评价:中学美术的观课、说课、评课、微课;新课程观下的美术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地域美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及民间美术进课堂的尝试。班级管理:合作方式完成美术作品的策划与实施;美术主题班会的设计与组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之微课与翻转课堂;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3.2培训方式
改革方案坚持实践性、情境性、贴近性、开放性原则,立足于培养农村美术教师的“核心技能体系”,即注重学员在实践与交流的过程或情境中,经过不断地体验、感悟和反思后形成的知识,使之不仅为受训教师的自身发展提供支持,同样满足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要求。具体的培训方式有专家讲座、参观考察、教学研讨、实践探究、集中指导、案例分析、协同创新等多种方式。学院还开展“1+1”系列学术研究项目,即学术+实践,依托河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硕士专业,以自愿报名方式,由硕士研究生联系参训教师形成结伴帮扶,设计系列主题课题,在自媒体平台系列培训研究成果。
3.3考核评价与成果转化
改革方案采取学员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通过问卷调查、过程管理、成果展示等形式进行全面质量监控,以促进受训教师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为其提供开阔的美术课程与教学的视野。此外,受训教师还需提交能体现培训理念、特色的专业论文,经专业评委会评审通过后集结成论文集或针对核心素养教学的研修报告。学院还计划在培训结束后3~5年内,选拔优秀受训教师,联合其所在单位和相关艺术馆等举办“国培”美术成果展览。
篇6
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专业需
求不相适应按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模式进行设置的传统教学体系的课程设置(老三段的教学模式)在没有考虑到职业院校专业学科的特点情况下,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学科要求的课程设置状况。
2、课程的设置与职业技能鉴定相互矛盾
课程体系目前并没有考虑到的一些内容,即国家的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所以,就会出现一些情况,例如授课内容与技能鉴定内容不符,停课集中复习考试,技能鉴定时临时抱佛脚,学得不扎实,最终导致企业不认可等等的各种问题。我们在对企业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对学校的技能等级证认可的企业仅占20%。为了使这种局面得到扭转,为了使课程体系得到新的开发,进而使学生满意,企业认可就必须把职业技能鉴定标准重新定位,让学生的技能掌握真实,让学生培养一种挑战自我的精神与能力,这样来提高自己。
3、单学科的授课方式导致综合知识和应用能力的缺乏
传统的课程体系,只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性与系统性,采用的是并联的学科体系。在现实生活中,老师的授课方式单一,更有一些教师缺乏跨学科的知识应用能力,一辈子只教一门课,只学一本书,对外面的世界不闻不问。而脱离与现实世界。一些纯理论的东西只要脱离了现实,只要脱离了这个社会,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而应用电子专业与各学科的联系和运用却是非常紧密的。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考虑到本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实际意义,形成不了一整套完整的可以运用于现实的教学体系。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就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这样就更加谈不上国家以及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利用了。
二、目前市场、企业对职业院校人才需求现状
做好本课程体系开发的基础之一是对职业的认知程度,所以,我们在部分地区针对就业需求量较大的一些企业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市场调查,并以问卷的形式去了解一下有关企业对电子专业的学生的情况,例如学生岗位的分布情况和对课程、知识、技能需求程度等等。调研结果表明:在技术难易度中,最简单的为使用电子基本工具,占15.7%;最困难的为程序设计占40.3%。在重要等级中,最高的为使用电子仪表,占35.1%;最低的为辨识及选用电子元器件,占8.9%;在未来需求中,最高的为组装微处理器电路,占32.6%;最低的为使用电子基本工具,占15.2%。
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1、课程设置模式改革
课程目标需要由“知识客体”向“学生主体”转变。教学的目标需要由原来的“教程”向“学程”转化。在课程内容上也要有所改革,改革后相比较改革前更加注重综合化、实用化、精简化。让学生更加具有自由性,让他们自由的发展期个性和发展方向,而不再使用那种学分制,加大限选课和任选课的比重。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自由发展,突破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改革上充实和完善专业课的一体化。让学生在了解这门课时,也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均衡全面的发展。
2、教学方式的改革
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第一,传统教学方法需要大胆的进行,尽量避免老师采用一支粉笔和一本书一直讲一节课的方式,并减少理论课,由过去2000多个课时直接减到1500多个课时。在课程安排上及时的融入和更新、强化现代电子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如开设“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单片机技术应用”等课程。在基础课上尽量采取分层次教学。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采用模板式来教学专业课,在课上积极调动学生的热情来思考、回答问题,用那种老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课下,主动的学习和查看相关的资料。
3、实践教学的改革
调查中,不少学生反映“在学校学习缺乏目的性,不知道为什么学习”。这也就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老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对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讲解;第二,学生的知识面不到位,不知道怎么样去了解一项事物。了解一项事物时,一般最好先了解它在现实社会中的用途和范围,然后再就是它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原理等等。
(1)认真研究国家职业标准
以职业能力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应对企业电子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给予充分考虑同时对国家职业标准加以注重,从而使教师有更加明确的教学目的,使学生有更加明确的目标。
(2)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课教学改革主要围绕着学生的基本操作、技术技能、职业综合素质三级能力平台的设计进行强化;在电子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力求全程教学。
(3)“双证融通、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进行职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之上,实施的“证书、工学交替”,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的方式,从而来使学生能够达到企业的实际工作要求。
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移动应用开发;实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047-02
独立学院虽然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其教学的定位以及与普通本科教学、高职教学的差异性依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独立学院的教学既有别于普通本科(一二本)又不同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定位若太高,学生学习吃力,掌握不牢,教学效果不好;定位偏低,强化实践动手能力,但又唯恐学生在后期发展中基础理论储备不足。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在这方面遇到的挑战尤为突出。《移动应用开发》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培养移动互联网人才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内容与人才培养岗位对应性强、工程味浓、网络知识要求高。经过几年的建设,很多独立学院已经在移动互联网人才的培养方面,搭建了优质的平台,但还存在以下不足。
1.对人才培养规格界定不清,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课程体系的设计都存在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2.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三大人才培养环节缺乏互动和融合,能力素质培养芜杂而泛化。
3.课堂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脱节,以至于能力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相对弱化。
4.课程教学方案雷同现象严重,实事求是不够,针对性不强,创新缺乏。
综上所述,研究如何在独立学院建设好《移动应用开发》这门课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不仅极大地促进学院在教学上紧跟计算机行业和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且对推进独立学院的教学改革,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完善计算机教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改革方案的目标
教学改革方案的目标旨在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理清教学定位,界定移动应用人才的培养规格;紧跟技术发展潮流,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覆盖面,建设并完善《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体系;探索并实践适应独立学院特点的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革新教学观念,建设一支核心骨干相对稳定、团结协作、责任心强、勇于创新的移动应用开发课程师资队伍;着眼于学生的兴趣所在,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活动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加深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直观认识,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教学改革方案的框架
本文就独立学院移动应用开发方向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改方案的框架设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界定移动应用人才的培养规格。进一步认清独立学院与普通本科、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差异性;把握好移动应用课程的教学定位,界定移动应用人才的培养规格。
2.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活动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将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三大人才培养环节互动和融合。建立一个以实验教学、学科竞赛、创新性实验项目、实习环节、毕业设计为主体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移动应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方面,从理论到实践、课内到课外、院内到院外,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一条线,建立一个包括学院政策引导、课堂主渠道、实验实践、支撑保障等多方面的实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也实现了将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三大人才培养环节互动良好的目的。
3.建设适合独立学院特色的具有创新实践特点的移动应用开发课程。①力争做到课程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内容中及时体现教研教改成果和学科最新发展;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恰当。②严密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将《移动应用开发》理论与软件项目实践相联系,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项目思维与意识培养于一体。坚持《移动应用开发》课程实践的重要性,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为3∶2。③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尝试运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通过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锻炼和培养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和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4.完善教师梯队建设,注重教师的培养和提高。依托Android学术合作计划中的师资培训项目,选派部分教师进修学习,更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注重促进教师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及时总结教学改革的创新成果,发表高质量教研教改论文,坚持申报科研课题。将本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为学术水平、教学水平较高,教师风范好的队伍。
三、教学改革方案实施的重要环节
以上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有三个方面的重要环节,这些环节把握得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改革的效果。
1.认真思考,总结独立学院移动应用方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通过调研、讨论、专家指导,深刻认识独立学院的教学定位。
3.建立一个以实验教学、学科竞赛、创新性实验项目、实习环节、毕业设计为主体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实践“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活动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四、结论与讨论
在独立学院的移动应用开发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学改革从内容到方法,都不能再按照常规的大学教学的模式生搬硬套。从目前来看,教学内容要尽快跟上计算机软、硬件发展的形势,教学方法上要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动手,切实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总之,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以及计算机科学都在飞速发展,它们的新颖性、灵活性和多变性,决定了教学方法也要随之变得灵活多样,教学的模式和理念也要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何朝阳,王河江,贾高顺.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改革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03):59-62.
[2]马锦云.论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与创新[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59-63.
[3]肖江淑,苏宇红.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106-108.
[4]张影,朱现平,董华容.强化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建设的基本思路[J].中国电力教育,2008,(13):26-28.
[5]李莹.关于独立学院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9,(S1):98-100.
篇8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e teaching status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in our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school, it proposes the idea of putting the "engineering and professional" concept into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reform pla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school goal, the school localization and the training model of stud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enhanced the employment rate.
关键词: 软件工程;职业化;实践教学改革;评价体系
Key words: software engineering;professionalization;practice teaching reform;evalu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211-02
0 引言
随着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内高校软件人才的培养数量也在日益攀升。但当前我国软件人才的规模、结构和水平还不能适应软件产业的实际需求,在毕业生就业与企业招聘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企业难以招聘到所需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很多软件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可归结为:①高校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间存在较大的差距;②专业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难以与IT发展同步,专业内容更新滞后;③培养的学生缺乏特点,难以满足企业对IT人才的个性需求;④教师自己本身就缺乏实践工程能力,很难培养出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较高的学生。
那么,如何构建适应企业需求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缩小高校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的差距是当前高校应当研究的课题。面向就业市场的办学定位,实际上就是要求专业教学中应该融入职业技术教育的理念,而实践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则要求改革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融入“工程化”的理念。
1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本文提出一个按“工程化”思想实施实践教学的解决方案,即建立以综合性实验教学与项目型实践教学为主要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对软件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工程化改造,逐步建立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化开发能力和职业素质,进而形成一个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整体化培养机制。
1.1 主要改革内容
①研究现有实验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将职业化、工程化的理念引入实验教学体系中,并依此对办学目标、办学定位与学生培养模式等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②针对专业知识体系,研究综合实验方案及其教学模式。③基于实际工程项目,设计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指导方案。④针对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课程教学内容与模式的改革途径。
1.2 具体实施方案 针对综合实验方案,采用下面的的技术路线:依据最基础的课程教学要求,合理设计最为基础的实验,如果后继课程中增加的知识点需要实验,则向原实验中增加新的实验内容,从而形成实验方案,并制定实验评价标准。在深化理解专业知识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办学目标、办学定位以及特色,逐步构建综合实验方案。在方案构建中,可以针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对实验方案进行剪裁,以便实现个性化教学。在综合实验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贯穿工程化的理念,逐步实施,逐步完善。
针对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基于成功项目案例,结合综合实验方案中所积累的基本技能,设计课程设计等实验教学环节的指导方案,建立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与“双师型”教师的指导队伍,汲取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先进教学模式,引入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构建相应的实验教学指导方案,并逐步实施,不断更新与完善。根据构建的实践教学指导方案形成一定的实践评价体系,通过对方案的评价,不断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2 实施及其应用
2.1 综合实验的具体实现 通过深入分析、研究专业知识体系结构,确定必须进行实验的知识点,依据知识点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设计了涵盖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等9门课程的4个完整实验,使得前驱与后继课程之间的实验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连贯性。同时,按工程化项目的实施与管理要求,完成实验方案的实施,依据改革方案所实现的综合实验,已经应用在我校2008-2010级学生的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在进入课程设计等环节之前就具备相当的实际项目开发技能。
2.2 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本方案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引进软件企业已经完成的成功项目案例或待开发的实际项目。将企业中的项目案例引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应用型创新人才。
由于学生在校已经进行了综合实验的训练,通过综合实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连贯性,以及工程化的实施与管理理念,使学生在进入课程设计等环节之前就具备了一定的实际项目开发技能。这些技能有必要在实际项目中加以检验。为此,我校2007、2008级学生大四一学年都安排在企业进行项目实训,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融入到具体的实际项目中,以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这使得毕业设计题目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增强了毕业设计的实效性和工程性。重要的是合作企业通过指导学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对于实训期间优秀的毕业生,直接就业参加项目组研发工作,节省了企业的再培训费用,降低了毕业生就业成本。学校教师定期跟班,通过在企业进修或培训、共同开发项目等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高实践能力,逐渐形成了一批双师型队伍。
2.3 教学改革效果评价体系 针对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应该形成一个评价体系,依据该评价体系对实现效果进行评价,能够反映教学改革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不断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在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训等阶段,可由教师以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按照学生完成工程项目的功能、性能指标以及在项目组中所发挥的作用等,给出综合评定成绩。在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由于学生脱离学校监管,往往只能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给出教学评价。针对这一情况,评价体系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以实习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工作总结,以此作为部分评价依据,同时,学校教师定期跟班参与项目实践过程,以便给出相对客观的评价。通过企业工程师与校内教师的紧密配合,从多个侧面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3 结论
通过在软件工程专业中引入工程项目实例和职业化理念,以就业为导向,构建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改变了该类专业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如何将课程知识运用于实际应用开发中,有效提升了计算机和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并有效实现了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的无缝对接,更加适合新形势下应用人才的培养需求。通过该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本校2007级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
参考文献:
[1]王俊生,戴云龙.面向企业需求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19):37-38.
篇9
关键词:面向企业需求;1:1:1一体化教学;机电类工程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224-02
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即是要加强工科类本科生应对工程实际的高等教育。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国内外的强化工程能力的教育相继进行了一些重大改革。进入20世纪的最后几年,德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在保持原有偏重技术为主,实践为主的特色前提下,也更注重工程教育课程的整合与全球化。而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面对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带来的挑战和社会经济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促使我国高等教育要积极面向21世纪改革发展的需要,积极强化工程能力的培养。而课程体系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的载体,因此从企业需求出发,改变教育理念,将工程能力培养需求融入与培养目标相对应的课程目标,强化工程能力培养的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机电类专业是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涉及到多学科知识交叉,专业知识覆盖面广,给本科生培养带来了难度。当前机电类本科生的课程教育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机电类本科生应对工程实际教育目标不够清晰、明确,培养质量普遍不高;②教育模式封闭,实训、实践环节重视力度不够,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也严重缺乏;③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够深入,缺乏长期有效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因此,开展面向企业需求的机电类课程教育改革研究,为当代强化工程能力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学术参考,并为教育课程开发、产学研合作提供实证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模式实施研究
具体基于面向企业需求的机电类课程教育改革方案,主要通过理论知识教学、现场教学和研讨式教学1:1:1学时的设置,贯穿并融入机电类课程本科教育方案,以形成基本理论研究与课程实践相结合、工程实践技术研究与工程科学思维培育相联系、学校工程教育与企业工程实践相承接的当代机电类大学生工程教育体系。
1.第一阶段:本阶段主要安排工程实训教育相关的制图能力培养。图纸是现代工业共同语言,而制图能力更是当代工程师形象思维能力及创造性空间构思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在理论知识教学方面:本阶段侧重加强机电类本科生工程能力所必需的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本阶段的训练项目来源主要是大学生培养计划中的专业课程,主要方式是课堂教学。在现场教学方面:侧重加强机电类本科生制图、计算等基本技能。主要方式是上机操作。在研讨教学方面:侧重加强机电类本科生识图等基本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创新型思维能力。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使机电类学生具备充足的三维实体造型建模及二维工业加工图纸制图能力。
2.第二阶段:本阶段主要安排工程实训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培养及相应的工程实践技能训练。第一阶段的工程教育更多的是培养了学生“由实体到图纸”的技能水平,实际上在当代机电类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中,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知识,因此,在理论知识教学方面:本阶段侧重加强机电类本科生在电工及电子学、微机原理与应用等电子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本阶段的训练项目来源除了大学生培养计划中的专业课程外,还有面向企业需求的实验室项目所需的基础理论体系。主要方式是课堂教学。在现场教学方面:侧重加强机电类本科生基于机电一体化的动手能力。主要方式是基于实验室试验平台的实践操作。在研讨教学方面:侧重加强机电类本科生针对小型机电产品项目的创新型思维能力。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使机电类学生具备完整的小型机电类产品独立设计能力。
3.第三阶段:本阶段主要安排实验室项目的工程实训培养。为了加强机电类大学生工程实践环节的教育,提高机电类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理论知识教学与现场教学方面:将机电类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为基础理论教育与实验室实践教育相结合,有效地利用课程的实验时间,增加实验知识教学和学习的可行性,并结合企业的工程实际应用案例,把所有实验内容归纳为具有机电类行业代表性技术的多个继承性和延续性的实验。在研讨教学方面:以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为实例,在机电类专业课教学环节中设置研讨式教学模式,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散大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大学生工程设计方法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4.第四阶段:本阶段主要安排企业合作项目的工程实训培养。为了培养机电类大学生独立的工程思维能力,提高机电类大学生综合应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加强参与管理现代工程的决策、协调和控制的初步能力与素质,本阶段教学主要集中在现场教学方面:加强与地方企业的深度合作,结合实验室和企业实际,开展基于实验室试验台项目应用实习和企业实际项目应用实习的工程实践训练,在大四上半学期,派遣大学生赴企业参与工程实践实习,以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代替学校有限的工程实践教师,培养机电类大学生的实际工程技术能力。
二、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
经过近几年机电类课程教育教学实践,本研究所推行的改革方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除了具备较强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外,仍需具备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结合对地方企业科技服务的实际,通过企业对机电类大学生工作素养需求分析,进而明确课程教育方向。
2.该方案需专业教师每年更新实验室项目及企业实习项目,以适应社会行业需求。
3.为了明确机电类行业的通用用人标准,预测机电类行业的发展趋势,探求机电类企业对于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方向,需结合院校对地方企业科技服务的实际,深层次探讨地方企业对于机电类大学生工作素养的需求,并逐步优化设计机电类课程教育模式。
综上,本改革方案结合以下几点特色:①结合学院对地方企业科技服务的实际,通过企业对机电类大学生工作素养需求分析,优化设计课程模式;②根据企业工程实际应用需求,按理论知识教学、现场教学和研讨式教学1:1:1学时比例,开展机电专业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③结合实验室和企业实际,开展基于实验室试验台项目应用实习和企业实际项目应用实习的工程训练模式改革。通过课程体系整体结构调整、课程内容整合和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使机电类工程学科的课程体系更清晰地体现企业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红梅,江志斌,郑益慧.强化工程能力培养的高校课程体系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40-144.
[2]蔡晓君,窦艳涛,刘湘晨,刘淑晶,郭炜.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 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1):87-89.
[3]倪敬,吴俊辰,孙.机电专业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20):244-245.
篇10
关键词:电子技术;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电子技术》目前的学科既呈现多元化,同时又呈现出综合化,而目前我们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学习自觉性不强和学习积极性不高,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学好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有针对性地对教材进行选学,适当增减、调整学习内容,改变学习方法和进行总结。注意深入浅出,狠抓基础。
一、《电子技术》简介
《电子技术》是高等职业学院工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目标是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具有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所必须的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强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全面综合素质,为适应职业需求和未来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具有职业定向性的技术性、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鉴于高职类人才的适用性有了较大的改变,而且教育要求也发生了变化,相应的教育教学模式必定要进行改革,要建立一整套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为此,我校高职学院依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针对不同专业的《电子技术》教学,就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了研究,经过几年的研究、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出了大批实用性、多元复合型人才。
二、《电子技术》课程现状
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电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实验,大部分学校采用各类实验箱(或面包版),实验过程学生要完成电路搭建、结果验证,对于一些小型电路,各类实验箱还能应付得了,但稍稍复杂一些的电路就难以对付了,往往由于芯片短缺、电路连接过于复杂、故障难以查找,加上实验箱长期使用导致接触不良等等,实际实验过程中,电路搭建成功率低,导致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下降,影响实际教学效果。现在随着个人计算机提高和互联网的发展,功能强大的电子仿真软件EDA技术逐渐与广大专业教师见面,我们将它逐步地应用到教学之中,出现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教学中应用EDA技术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三、《电子技术》教学课程体系与改革的必要性
《电子技术》是高职教育教学中电类、非电类专业学生所必修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实践性强,要进行必要的实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奠定一定的技术基础。
积极探索和尽快建立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以往的本、专科教育过于偏重理论基础教育,缺乏以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为指导,而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则要按照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实际需求,确定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构建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基本特点的教学体系。我们的研究课题就以为上切入点对课程结构和实验环节进行改革,在教学内容上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立足教材,采用不拘于形式学习的方法
(1)抓基础弄清基本概念,特别是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常用的概念。弄清基本概念是分析计算的前提,是学好《电子技术》的关键之一。首先要学会定性分析,务必防止用所谓的严密学习推导掩盖问题的本质。其次要学会进行定量计算,务必防止乱用公式。
(2)抓规律,抓典型,抓相互联系是学好《电子技术》有效途径之一。《电子技术》内容繁杂,总结归纳十分重要,要注意:重要的不是具体的,个别的知识点,不是各种单一电路的简单罗列,而是要抓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彼此的内在必然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在不同的条件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学习中不断进行总结我们的成绩才会得到提高。
(3)理论联系实际做好课堂实验也是强调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课堂实验可以帮助验证所学理论知识,丰富扩展知识面,而且可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要按照学习和老师的要求,结合实际做好课堂实验,在课堂实验时认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并做好总结,把实验放在重要地位。
五、实验(实训)环节改革方案
《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特别是对高职学生,实践环节尤为重要。因此制定了深入细致的改革方案,从工程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方法、工作方法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我们首先增加了实训环节时间,然后是增加学生动手、动脑、开发创造力的实训内容。
- 上一篇:近现代小学教育
- 下一篇:招商的工作总结及计划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