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设计要点范文

时间:2024-02-05 17:4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街设计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街设计要点

篇1

关键词:大型商业综合体疏散设计要点

1.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商业建筑在功能和形式上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地相继建成了数量众多的大型商业广场(购物中心),它们不仅功能齐全,而且形式多样。有些大型商业建筑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艺术等消费功能于一体,甚至可同时容纳“主力店”、主题娱乐休闲设施和多样化商品步行街等各种商业形态,成为了大型商业综合体。此类综合体具有面积规模大、人员密集、建筑功能复杂等特点,发生火灾后容易导致蔓延迅速、人员疏散量大、扑救难度及财产损失大等后果,其在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现代消防设施等方面也都具有不同于一般民用建筑的独特性。而目前我国尚无针对此类商业综合体设计的专门规范,疏散设计除依据《商店建筑设计规范》(以下简称《商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外,还要遵循相关功能涉及的众多规范。因现行国家标准对大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所采取的措施针对性不足,有些地方又出台了地方性的设计标准作为补充,如上海市《大中型商场防火技术规定》(以下简称《上海规》)而各规范对类似措施的做法规定也不完全一致。

2. 大型商业综合体疏散设计要点

大型商业综合体安全疏散设计的内容较多,一般情况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总平面布置

大型商业综合体在进行选址和总平面设计时,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便于人员疏散及消防扑救。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外周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当确有困难时,应保证两个长边或不小于1/2周长范围形成消防车道。大型商业综合体与周边建筑之间、综合体内的各幢单体之间应满足规范的防火间距要求,方便消防扑救。

2.2防火分区划分

防火分区划分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环节,目的是一旦某处建筑发生火灾,将其控制在一个分区之内,防止蔓延。其面积大小主要是根据建筑性质、类型以及建筑耐火等级来确定,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耐火等级为一或二级。防火分区最大面积及防火分隔构造要求规范有明确规定。

2.3安全出口与疏散楼梯

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2个,且应设置在不同方向。根据现行防火规范的规定, 楼梯是垂直疏散的唯一通道,确定楼梯数量和楼梯总宽度是建筑防火设计的关键,也是当前设计中的主要难点。大型商业建筑的疏散楼梯间应为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疏散楼梯的合理设置很重要,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在商场四周外墙设置封闭楼梯间,省去前室面积;确实因疏散距离不够而需在商场中部设置疏散楼梯的,可将楼梯成组布置,并尽可能使楼梯让两个防火分区共用,为商业流线设置留出灵活的使用空间。梯段宽度不应小于1.4m,宜结合每股人流宽度的规定来确定,宜取1.8m。充分利用商业建筑层高一般大于5m的特点,将楼梯设计成4跑,节省梯间面积。以层高5m、梯段宽1.8m的楼梯为例,梯间净面积分别为:2跑梯31.8 m2, 4跑梯23.3 m2, 4跑梯可比2跑梯节省约27%的梯间面积;若设置成2跑剪刀梯,则一个梯间位置可设置两部楼梯,梯间节省面积更为可观。

室外楼梯因防烟性能好,是人员疏散和登高扑救很好的垂直通道,还不占商场的内部空间,又可节约造价。

2.4疏散宽度计算

疏散宽度=人数/每百人疏散宽度指标,关键就在于人数的确定。建筑底层外门、楼梯、走道的各自总宽度计算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2.4.1 商场疏散宽度

根据《建规》相关条文,推导出商场疏散宽度计算公式

W= A×B×D×E

其中 W――计算疏散宽度

A――营业厅建筑面积

B――营业面积折减系数,取值为0.5~0.7

D――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 m2) (即人员密度),取值为地下二层0.80,地下一层,地上一、二层为0.85;地上三层为0.77;四层及四层以上为0.6;

E――每百人疏散宽度指标(m/百人),取值为地下层0.75或1(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不超过 10m 时取0.75,与地面出入口的高差超过 10m 时取1),地上一、二层0.65,地上三层0.75,地上四层及以上1.0。

经计算,每100 m²需要疏散宽度分别为:地下二层0.42~0.56m,地下一层0.45m,地上一、二层0.28m,地上三层0.29m,地上四层及以上0.3m。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地上各层所需疏散宽度相差不大;但地下商场比地上增加50%~100%的疏散宽度,相差很大。商场因为人员密度大,所需疏散宽度也大,成为大型商业综合体疏散设计的重点,而解决地下商场的疏散问题也就成为重中之重。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营业厅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2.4.2商场内的通道宽度

商场内的走道设置也是疏散设计的组成部分。通道太宽会缩小营销的范围;通道太窄则会影响使用和安全疏散,为此《上海规》规定营业厅内通道面积不宜小于营业厅面积的30%.。营业厅内的走道宽宜为2~4m,主要疏散走道应直通安全出口,并应符合《商规》、《密管》的规定。

2.4.3其他场所疏散人数

餐饮人数可依据《饮食建筑设计规范》确定:餐厅每座最小使用面积根据餐馆等级的不同取值0.85~1.3 m²,餐厅与厨房的面积比为1:1.1 ;由于物流配送及厨房设备的发展,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餐厅面积的比例。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人数的确定依据《建规》、《高规》:最大容纳人数按录像厅、放映厅为1.0人/m2,其它场所为0.5人/ m2计算,设计中可根据实际座位的排布来确定观众厅等有固定座位场所的人数。

有标定人数的建筑物,可按标定的使用人数计算;对无标定人数的筑物应按有关设计规范或经调查分析确定合理的使用人数,并以此为基数计算安全出口的宽度。

2.5疏散距离

疏散距离是保证人员安全到达安全地段的主要途径。它主要是包括房间内最远一点到门口、门口到楼梯口、楼梯到室外地面等三方面。《建规》、《高规》对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有明确规定,但对营业厅等大空间的行走距离没作要求。考虑到营业厅内柜台对疏散距离有影响,《上海规》、《重庆规》都规定其行走距离不应大于45m。当疏散距离超过时,可在防火墙开设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做为辅助出口,缩短疏散距离。

2.6地下防火隔离区与屋顶避难空间

地下防火隔离区:当地下商场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 m2 时,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选择采取防火隔间、避难走道、防烟楼梯间等封闭式防火隔离区或室外下沉式广场等开敞式防火隔离区进行防火分隔。封闭式防火隔离区及前室应设加压送风系统,在隔间的相邻区域分别设置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屋顶避难空间:《商规》规定大型百货商店、商场建筑物的营业层在五层以上时,宜设置直通屋顶平台的疏散楼梯间不少于2座,屋顶平台上无障碍物的避难面积不宜小于最大营业层建筑面积的50% ;《上海规》对面积的要求为每座楼梯通向屋面平台的出口处设置不少于200 m2的避难区,或在屋顶设置连接相邻楼梯的通道。而《重庆规》则规定避难空间的面积应满足最大防火分区疏散人数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人/ m2计算。相比之下,《商规》按层计算的面积会大很多。若《商规》中的“最大营业层”改为“最大防火分区”,则上述三规范计算出的避难面积大致相同,建议新的国家规范对此作统一规定。

3.应用实例

北方瓷都建材中心改扩建、居然大厦项目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西北角凤凰新城中部,交通便利,未来将成为区域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总部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重要功能区域。建设用地位于建设路东侧,西昌路西侧。总用地29550平方米,用地形状方正,地势平坦。现状为约4万平米的三层居然之家唐山华联店。

本项目为一座综合性多功能高层建筑,主要由商店(本商店均为商业展厅),餐饮、娱乐、酒店、地下车库及设备区等部分组成。地上21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16.90万平方米。建筑由室外地面至天面总高度为98.9米。主楼酒店商务大厦周长230.7米,在主楼南面、西面及东面总计约有边长为101米的落地面,且此范围内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裙楼商业展厅周长为508.4米,在裙楼北面西面及南面总计约有边长为291米的落地面,此范围内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环形消防通道足够通行大型消防车及满足消防扑救的操作区域空间要求。同时本建筑裙楼高度超过24m,整栋建筑按高层建筑主体来考虑,满足周边长度1/4落地的要求。

地下室设有自动灭火系统,地下一、二层共设有19个防火分区,地下车库按每个防火分区不大于4000m2设置,设备房及后勤用房按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1000 m²设置;地下各层每个防火分区设至少2个疏散口;地下室共两层,每层建筑面积25727.5平方米;负一层功能为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设备房与酒店商务大厦后勤用房,设有480个机动车停车位,有15个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疏散总宽度为27.1米,按每100人1.00米的疏散宽度可疏散2710人(员工餐厅面积为421平方米,按照一级食堂餐厅使用面积1.1平方米/人计算,厨房人员数按照餐厅使用人数的5%计算,使用人数为403人,相对应实际可疏散宽度为4.9米,满足疏散宽度要求;非机动车库使用面积总计1266.4平方米,分为两个防火分区,按3 m²/人计算容纳人数为422人,按1.00米/百人计算需要4.22米的疏散宽度,实际疏散宽度为4.5米,满足疏散宽度要求);负二层设622个停车位,有14个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疏散总宽度为23.7米,按每100人1.00米的疏散宽度可疏散2370人。汽车库室内最远点疏散距离<60米;设备房、非机动车库及相关后勤用房房间门至最近楼梯间的疏散距离满足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40米,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20米。

建筑物地上部分,每层均设有自动灭火系统,地面层共设有35个防火分区,商业展厅按每个防火分区不大于4000 m²设置,餐饮、 娱乐、美容美发按每个防火分区不大于2000 m²设置;建筑物地上每个防火分区均设有至少两个安全出口;首层层面积13537.8 m²,功能为商业展厅。疏散出口宽度为55.64m,满足疏散宽度要求。首层于外地面高差仅为300mm,各防火分区均利用本层对外安全出口直接对外疏散,商场有22个直接对外出口,酒店有3个直接对外出口。首层与二层合用F5 、F6防火分区。二至五层为商业展厅,二层面积12925.1 m²,三至五层面积14020.5 m²。疏散宽度最大为三层,三层商业展厅面积为12577.28 m², 使用人数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17条第5点商店疏散人数计算,使用人数为12524.8x0.5x0.77=4821人,有25个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总宽度为52.5米。六层部分为部分商业展厅、餐饮、娱乐功能。各功能分设防火分区:其中商业展厅面积为3529.3 m²,疏散人数计算,使用人数为3529.3.x0.5x0.6=1058.79人,需要梯宽10.59米。餐饮参考《饮食建筑设计规范》,按照一级餐厅使用面积1.3 m²/人计算,服务人员数按照餐厅使用人数的10%计算,厨房人员数按照餐厅使用人数的5%计算,使用人数详看平面图;娱乐参考《建筑计资料集》第4集旅馆娱乐配套疏散人数计算,使用人数为659人,需要梯宽6.59米。商业展厅最远点疏散距离<30米;其他房门至最近楼梯间的疏散距离满足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40米,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20米。七层部分为部分商业展厅、餐饮、美容美发功能。各功能分设防火分区:其中商业展厅面积为3529.3 m² ,疏散人数计算,3539.3x0.5x0.6=1062人,需要梯宽10.62米。餐饮参考《饮食建筑设计规范》,按照一级餐厅使用面积1.3 m²/人计算,服务人员数按照餐厅使用人数的10%计算,厨房人员数按照餐厅使用人数的5%计算;美容参考《建筑计资料集》第4集旅馆娱乐配套疏散人数计算,使用人数为336人,需要梯宽3.36米。美发参考《建筑计资料集》第4集旅馆娱乐配套疏散人数计算,使用人数为282人,需要梯宽2.82米。八层至二十一层为客房层;其中:八层至十六层,层面积为1959.1 m²,3间标套房、30间标准客房,2人/间,人数66人;服务人员10人/间,人数3人,共69人。有3个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总宽度为4.5米;十七层及十八层,层面积为1744.2 m²,3间标套房,24间标准客房,人数54人,服务人员10人/间,人数3人,共57人。有3个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总宽度为4.5米;十九层及二十一层,层面积为1348.7 m²,3间标套房,18间标准客房,人数42人,服务人员10人/间,人数3人,共45人。有2个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总宽度为3米,均足疏散宽度要求。房门至最近楼梯间的疏散距离满足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40米。

-2~7层,每层面积>4500,设5部消防电梯,分别设置在不同的防火分区。 8~18层最大层建筑面积>1500且

4.结语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防火设计,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结合实际, 融合规范要求,采用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的新思维,针对大型商业综合体各种业态发展和商场发生火灾的特点,设计合理,措施得当,立足自防自救,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为广大群众营造更多、更好的安全购物空间。

篇2

关键词: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当前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的要点

1、和谐性设计要点

和谐性是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下而从这几个方而进行分析:相似和谐:新建筑和旧建筑所呈现的风格要相一致,同时追求新建筑与旧建筑逻辑上的协调,主要做法是在颜色细部轮廓上使之发生联系,建立统一的而貌;逐变和谐:在新建筑和旧建筑中可以使用中性元素,采用相应的方法促进和谐统一。那么,这类中性元素不仅能起到建筑的延接作用,还能开敞空间绿化自然的水而地势,达到环境连续性的效果;对比和谐:新风格建筑和旧风格建筑之间可以形成明显的对比,以创造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同时还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达到统一。

2、整体性设计

在城市规划中,对城市空间有较人的影响力也是那些大型的商业综合体,大型商业综合体通常都是位于一个城市中心的繁华地段,就其本身渲染力而言,主要是由平而、立而、自然环境和环境等构成的。所以,在规划设计中,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协调好交通空间和城市的建筑环境,考虑到城市的功能建筑和地理环境:在环境上要协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形态上要协调功能与空间风格特色:在功能上必须以建筑为主体,构建城市内外相联系的空间:在地理环境上则与城市文化和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

3、人性化设计要点

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在业态上包含了居住、办公、娱乐等多种功能,而且建筑而积巨人,为人提供的居住体闲工作娱乐的空间,所以在规划设计的过程要本着“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的思想,并以人们生活体验为出发点,全方位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4、开放空间环境设计

开放空间环境设计是城市规划中所特有的,它也城市商业综合体的重要构成部分,与此同时,在现代综合体以卧街区的开发模式,把城市片区划分为若干街区单元,进行组团式的开发,从而获得整体的功能组合效益,以达到更好的满足当前城市发展和开发的需求。

5、经济性分析

城市开发与建设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城市商业综合体作为一种以商业利益为主的经济体系在城市发展当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整体规划设计当中,尤其是在交通空间设计中时更需要对其经济适用性进行深入评估。交通空间作为是城市综合体的辅助空间,虽交通空间不具各收利功能,但是交通空间对商业建筑经营有直接的影响,它能确保每个商铺都能拥有最人的临客流界而,来以吸引更多的人、客流。

二、平面布局设计

设计平面布局的宗旨是,不仅为每个承租户提供平等、互利的机会,还要尽可能地为承租户带来最大经济效益。在实际的设计中具体内容包括:通道的形态、承租户单元的分配及面积大小等。根据平面布局的设计,在施工时选择合适的柱距极为重要,通常选用8米柱距,不但有利于面积分割而且节约了经济成本。

在对区域形状进行设计时,通常不采用圆弧形,因为会减少很多使用面积。因此一定要遵循简单、规整的设计原则,既有利于商铺的分割,又给日后商铺的经营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方便了顾客购物。

在做好市场设计方案后,除了对业态设计和商铺进行分割,还要加大对内部结构形状的修改、调整,直至完善,同时也要遵循简单化的原则。

三、功能设计

1、照明设计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市场照明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对照明进行设计时,要做到“以人为本”。公共照明的光应是大灯,条件允许的,也可设计白天和夜晚两路照明,白天开一组,晚上开另一组,方便的同时也节约了用电量。摊位内部应选用射灯重点照明,更加突出摊位物品。在吊顶照明设计时,通常选用经济实用的铝格栅,也可以根据标高来选择总之,吊顶与照明是紧密联系的,如果设计合理,还会节约用电量。室内照明设计不但要对商品进行充分展示,还要给人以美感。夜间,通道照明度往往低于室内照明度,室外照明要对建筑和停车场重点突出,增强夜间城市的视觉效果。

2、音响设计

为了给顾客营造轻松愉悦的购物氛围,音响系统设计也极为重要。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气氛,播放不同的音乐,对顾客的购物心理进行调节。

3、消防安全设计

合理的消防设计给市场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很多市场建筑存在消防设施不齐全、没有现代消防设施的问题。因此,不但要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消防检),而且要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人们的消防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4、通风设计

在各种市场、商场中,由于人流量过大,甚至有的市场处于全封闭的状态,这就增加了对氧气的需求量因此对通风设计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按标准进行设计。如:增加排风扇的数量等。

5、导视系统设计

的应用导视系统是一种综合传播媒介,是一项信息系统工程,具有营造氛围、指导大众行为的特点。导视系统主要应用于户外与户内。在户外一定要注重标识、做到引人注目;在户内主要应用于显示屏、电梯扶手两侧的广告牌等。一般情况下导视系统的作用不明显,一旦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才能显示其重要性。因此,导视系统的合理设计也非常重要。

6、卫生间的设计

各大市场、商场都必须设置足够的卫生间来方便广大顾客。在设计中除了专用坐便器采用座式(老人、残疾人),一般采用蹲式便器,卫生间冲水设计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建议采用红外线感应自动冲水。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人性化的设施也随之而入,如:增加化妆间来方便女性顾客。

7、防水、排水的设计

地面和卫生间在做排水时,一定要注意下水管道的堵塞,通常要做一个网算子,对某些杂物起到过滤的作用。另外卫生间为了净化室内空气,在设计时还需注意下水气味上蹿的问题。商场一般很少做防水,而市场(大棚、简易平房)上每到春秋季节,树叶飘落,如果防水设计不合理,很容易造成垃圾漂浮的局面。

8、停车场的设计

无论地面还是地下,停车场设计都要遵循交通规则、做到标识明确。如:物流通道进口和出口要分开设立,以免影响交通。

四、商业街的设计

1、尺度设计

“亲切、放松”是商业街的设计理念。商业街尺度的设计应以方便消费者购物为基准,通常消费者会把目光停留在建筑一层,建筑物设计越高,顾客往往会“视而不见”。横向尺度设计不宜过宽,一般在10米一15米,过宽只会让行人留意街道一侧的店铺,对商家生意也会造成影响。因此,商业街的外观设计也很重要,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建筑轮廓线醒目。古今中外,很多著名建筑因其轮廓清晰都给人一种过目不忘的感觉,如:北京天坛、故宫、悉尼歌剧院等。第二,建筑外观元素,特别是中观元素,如:横竖线条的划分等。第三,建筑细部与材质运用的完美结合。商业街外观细部的设计也不容忽视,如:各种门窗的形状、楼梯、扶手的设计等。如果设计师只是一味地追求宏观造型,忽视细部,就无法满足行人对建筑尺度的要求,从而会给人一种空洞的感觉。

2、空间的限定

设计师对商业街道的长、宽、高都有具体的要求。长度没有明确的规定,要根据市场规模来定;宽度也跟市场规模有关,10米-15米为最佳宽度,并不是街道越长宽度越宽,同时也要考虑空间的舒适度;高度的设计除了以行人为原则还要合理利用二次空间。通常情况下,商业街底层是商业区,顶部是住宅,因为很多高层建筑与商业街是在一起的,设计手法也不相同,如果条件允许,可在多层、高层住宅区添加商业元素,更加突出商业街的整体性。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商业综合性将得到飞速的发展。其中的每一个商业综合性也因为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带给我们新的视野。就让我们以一颗赤子之心,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的追求设计商业综合性的多样平面功能和立面造型。从理论出发,从实际出发,创造出独具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的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孟子南,王晨.商业建筑综合防火设计方法浅析[J].门窗,2014,03:221.

[2]陈磊.综合性商业建筑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5:82.

篇3

[关键词]商业房地产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147-01

一、商业房地产建筑设计的特点

商业地产与那些强调居住功能和生产功能的住宅房地产、工业房地产等不同,它主要包括以下形式:餐饮、娱乐、批发、零售等多种,经营模式也不同于其他地产项目。从这一点上看,商业房地产项目的设计就要有自身独特的要求。从外观设计来说,商业房地产建筑设计时应该注意商业化包装,将创意元素加入到形象设计中,从而使建筑成为与众不同的独特标志,同时也将建筑设计的商业广告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在进行经营行为的同时,商业房地产建筑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因此其必须依靠现代设计手段和理念,以或时尚、或亲和的建筑形象,获得大众的认可,最终获得消费的实现。

在人们对商业建筑设计形式越来越关注的情况下,就需要建筑设计师先认清新时期下商业地产项目运作中设计环节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建筑设计师应从项目整体规划开始,从消费者行为心理与品牌资源效益等角度对设计过程加以引导和修正,为地产项目的成本运作、经营模式和价值分析提供科学、可靠的分析。此外,还要坚持以土地价值和项目利润最大化为基本原则,与专业开发团队积极配合,确保项目的成功增值。

二、商业房地产建筑的设计原则

“天时”、“地利”、“人和”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状况。一般来说,“天时”就是指商家把握好投资时机。“地利”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属于是建筑策划的范畴。“人和”是商品在管理上的技巧,涉及到服务态度、促销手段及广告宣传等。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要素中,“地利”能吸引更多消费者促进消费,也是一项长期性的投资,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战略。因此,要选择适当的店址,从而实现经济效益。

为了使建筑形象能真正获得顾客的喜爱和接受,还要求设计师们不仅在建筑的立面结构等外部空间中体现趣味性与独特性,还要综合考量建筑内部空间布置、内外部交通联系、实际功能,以及安全性和便捷性等因素,这样才能使顾客乐于进入建筑,并在其内部中舒适、愉悦地进行消费活动。因此,要求设计师们先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城市基础设置形成聚集效应,费目标人群汇聚到建筑附近,按照客流规范和特点来选址,创造出一个适合经营发展的商业环境。除此之外,还要围绕着目标顾客群体的消费习惯及心理特点对建筑内外部结构与功能进行科学的设计,合理布局消防、交通、景观等建筑不同功能的部分,选用配套的材料及设备。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还要综合考虑到城市发展的总体需要,在满足商业房地产项目开发各项要求的基础上,发挥出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塑造出一个具有功能性和时代文化内涵的商业建筑。

三、商业房地产建筑设计的要点

1、平面布局设计

(1)平面布局设计的内容就是确定通道形态及承租户单元的布局和面积大小,为所有承租户提供一个互利互惠的机会,最大限度地为每个承租户带来通行人流。

(2)平面布局设计中有一些难点需要处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以柱点为自然分界点,便于纵向和横向分割。

其次,为了便于人流分散,应该以电梯的口为中心进行排列通道。

第三,在两条纵横线交叉时,如空间太小,也要交叉,对纵横道路视野有益;而在两条纵横通道交叉时,如果空间太大,则可考虑采用环形或敞开式,使分割与统一标准铺位面积相差不大。

第四,对于边线,尽可能以直线为主,要求两边同时有摊位,忌讳一侧有,一侧无。而边线中如果有不规则的,就应该尽可能拉直处理,尽管这样会导致摊位面积不均匀,但是能保证道路齐整,便于人流贯通。

第五,弧形与环形设计;在正方形楼面积中,多采用环形设计。在交错道路的平面中,有间距大的多采用弧形或环形设计。

2、功能设计

商业建筑的功能设计是为了确保人流、物流等流通的需要,一般来说,在通道设计中将其分为主通道与辅通道,应根据人流量来设计具体区域通道的宽度。目前,市场摊位主要是柜台式、隔断式或房间式。照明的设计应和吊顶联系在一起,考虑到人性化设计。室外要注意地面防滑,室内则要注重标识性,主通道与摊位之间的地面要有所差别,可以地面铺装画来划分空间。商业功能设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剖面(中庭层高)

首先,注意中庭空间的造型及交流,中庭的设计形式可以多样化,根据市场总体形态来把握。在室内设计中庭,不应过分追求中庭的宽大豪华,而应该坚持地域文化特色与经济性相结合。

其次,应注意从不同的层面同时引入人流。注重竖向交通的易达性,以提升商铺的价值。在有高差的坡地地段,设计上可以有意在不同的平面高度设立入口。对于多层建筑来说,每一层都要设立通向停车场的直接通路,将给购物者的出入提供很大的方便。

(2)垂直交通(直升梯、扶梯)

在有限的中庭空间,扶梯层层叠加常常还会激发购物者的购物欲望。扶梯是商业空间人流垂直运输的核心,具有平衡人流动线、引导人流走向的功能。扶梯应设置在险要的位置,并且扶梯周边的铺位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可以在扶梯的周边留有一些驻留空间。

(3)公共照明设计

如果有条件,可设计出两路照明。在白天有日光时自然光开一组;而在夜晚、阴雨天和雾天则再开一组夜灯,这样就能起到节能的作用。在吊顶的设计中,如果标高低,可采用日光灯管;如果标高高,则可降低吊灯的标高。在吊顶下,高度与光扩散更合谐,同时还能节约电能。在摊位内灯光要另分为一组,房间最好设置插卡买电,如果是摊位或柜台式,则可用公用分摊电费的方法,计算时要把电损耗附加在内,市场的室内照明设计既要满足展示商品的功能需要,又要满足美学需要。室内照明的关键点是处理好通道与商店之间的关系。店面照明度要比通道高,而通道的照明也不能对店面产生不良的影响。夜间室外照明要重点突出建筑和停车场,让市场在夜环境中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3、商业街设计

(1)尺度近人

商业街的理想气氛是要使人亲切、放松,给人愉悦消费之感。一般要求商业街的尺度以行人的活动方便为基准。购物行人所关注的纵向范围主要集中在建筑一层,对一层以上的范围几乎是“视而不见”的;而横向关注的范围一般也就在10m―20m之间;对超过20m宽的商业街,行人很可能只关注街道一侧的店铺。

(2)空间的限定

商业街的长度要随着商业的规模而定,没有固定的限制。商业街空间高度方向的限定应遵循以行人为模数的原则,并考虑二次空间的应用。住宅区的商业街经常是同住宅建筑合二为一的,也就是底层商业。顶部住宅,尤其是商业建筑的个性不同于高层建筑的个性,因此,如有可能,多层、低层住宅在尺度和色彩上可适当加以商业特点,以提高商业街与住宅的整体性。

(3)重视非建筑元素

商业街的设计不是简单的满足规模、流量、流程等技术指标,还必须要重视起它给人的心理感受。为了能达到一个舒适、活跃、有新意的视觉效果,在设计上还要充分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和视觉尺度,从装修装饰与景观设计的深度来要求商业街外观的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灾后重建 地域文化 景观

公元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致使震中及周边地区遭受了严重的地震灾害,在此次地震中绵阳市平武县平通镇损失严重,城镇中主要街道损毁殆尽。永通街等主要街道灾后重建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尽快恢复主要街道功能以及街景风貌如何塑造、如何体现地方特色等一系列问题。平通镇为全国羌族自治镇,有浓郁的地域文化,在街景风貌规划设计中必须得以彰显,同时要满足灾后重建生活和生产对功能实用的需求。规划中将平通镇街景风貌定位为具有浓郁羌族文化特色的街景风貌。平通镇灾后重建街景风貌规划包括平通镇平豆路(现称为永通街)1.5km、 纬6路(新规划的道路)0.3km 、老街0.22km等三条主要街道。

1、概况

平通镇位于绵阳市平武县西南端,是从江油、北川进入平武的门户,南距江油市40公里左右,北距平武县城85公里。

平通镇属高山河谷地带境内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海拔最高点为2303米,最低点660米。平通镇位于涪江上游,河道自然落差大,水流湍急。自然灾害主要是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平通镇属地震较为频繁发生的地区。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川北一带8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为惨重的损失。绵阳市“5.12”地震极重灾区覆盖范围,平通镇是全市划定极重灾区的其中之一。

2、“5.12汶川地震”对平通主要街道的影响

林豆公路平通段5公里损毁严重;老街损毁严重,0.22km几乎完全损坏。

3 平通镇主要街道调查分析

3.1现状分析

永通街、老街等街道曾作为平通镇繁华的街道,其两侧的建筑经历5.12地震绝大多数已倒塌,零星保留几栋民房。灾后重建党和政府本着高起点、高标准、彰显地域特色来重建永通街和其他街道。随着灾后重建的深入,本地人民生活水平不仅可以恢复到灾前水平,而且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人们对购物环境和商业形象需求也会提高,新世纪的永通街在获得机遇的同时,面临着长远发展的挑战。

3.2、主要街道功能分析

永通街(1.5km)和纬六路(0.3km)作为日常生活的场所,其突出特点就是大众性,具有吸引各阶层人士汇集的强大力量,且包容任何弱势阶层,成为促进社会交往和城镇居民活动的场所。老街(0.22km)具有悠久的历史,承载着平通镇居民集体的记忆。为使街景风貌设计更符合居民的行为活动规律,满足居民活动的需要,达到通过空间环境设计促进社会交往,设计过程中对居民活动意愿进行了调查,以期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反映居民的行为活动,创造独具魅力的活动空间。

3.3、日常活动目的调查:

永通街、纬六路集中体现城镇的商业经营特色,是多功能综合性消费场所。对于活动目的:购物、行政办公、求学、日常休闲等;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永通街今后仍以购物、行政办公为主,兼有日常休闲和餐饮功能。老街活动目的:购物、日常休闲、观赏旅游、餐饮。

4、建设浓郁羌族特色的文化商业街的意义

平通镇为全国羌族自治镇,有着浓郁的地域文化,这一稀缺的资源必须在街景风貌中的以体现。这种稀缺性是其他物质资源和环境无法替代的。对于当地居民,它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和对地域认同,最终会产生归属感,游人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向往之情。永通街(原平豆公路)位于平通镇区几何中心地带,穿城而过原为过境公路,《平武县平通镇灾后重建规划》将其规划为城镇主要道路,不在承担过境交通功能。永通街是平通镇最繁华的街区,也是镇上的商业主街,全长1.6公里。5.12地震中,永通街受损严重,街道两侧房屋绝大部份倒塌,涉及学校、镇政府、居民小区等,急需重建。随着灾后重建的深入开展,亟待恢复和提高永通街的原有功能和体现地域特色,以满足镇区乃至镇域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这其中也饱含着援建者的对灾区人们的关爱之心。

5、羌族特色的文化商业街建设理念

5.1、符合灾后重建要求

在规划建设中,要充分考虑灾后重建的特点要求,高效高质完成灾后重建任务。

5.2、近、远期相结合

考虑立面改造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协调各方利益,规划采用近、远期结合的原则,近期重建街道主要功能设施和净化清理改造保留建筑立面,规范广告牌匾位置和尺度,远期随着永通街的建设,重建具有羌族文化和商业气氛的沿街建筑立面。

5.3、体现特色的原则

改造中发掘现有的优势特色,宏扬并刻化它,建成后的永通街立面要拥有浓郁的羌族文化特色,同时满足商业、生活功能要求,使其亲切感的基础上规范它,美化它,协调它,让永通街、老街、纬六路的形象精致、更具品味。

5.4、商业性性

永通街、纬六路、老街的设计要服务于商业活动,增进商业活动的效率与效益。烘托商业氛围,在不破坏羌族建筑美的同时,合理布置广告、海报、霓虹灯。统一中富于变化,变化中求均衡,力求形成浓郁地域特色的繁华商业街。

6、街景规划设计

(1)街景建筑立面建设要点

永通街西起汽车站,全长约1600米,两侧建筑以2、3、4层为主,现状建筑风格的单一化。老街尚保留古老民居的遗迹;纬六路为新规划道路。基于平通镇为羌族自治镇,提出了以羌族文化为特色的“分区段式”结构处理街景风貌。街景主要建筑风貌以羌族文化为特色,即依据建筑羌族特色分段,使每段内的建筑风格协调,而整条街路风貌富于变化。而每段之间均有规划的休憩广场做为过渡,漫步于此的行人,看两侧街景自然变换,给人以移步换景之感。

永通街商业街:规划结合永通街现有道路为系统基本骨架想。规划将永通街划分为三段。其中,规划汽车站至规划卫生院段长450米,这一区段主要分布汽车站、市场等为入口门户空间,布置居民房屋,自然山体景观。卫生院至纬三路段长660米,这一区段主要布置着小型商铺(结合居住)和公共建筑,规划该路段为精品文化街;纬三路以北路段,这一区段主要分布小型商铺和居住建筑。纬六路、老街结合永通街现有道路为系统基本骨架,街道区段主要布置着商铺(结合居住)和公共建筑。

(2)节点设计

在永通街上为了丰富整个街区空间,增加休憩和娱乐场所,完善其服务功能。规划在老街与永通街交叉口设牌坊,体现城镇的历史延续性。 广场:在沿街公共建筑前设广场,结合绿地设计一处雕塑,展示羌族文化、烘托商业气氛。

7、结语

灾后重建时间紧、任务重,参与者以爱国主义的热情投身其中,克服随时可能出现的困难,担负着光荣的使命和责任,使灾后重建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街景风貌规划做过很多,但灾后重建还是第一次,如何解决灾区人们的困难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但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重建,同时要担负起全国人们的爱心、期望和祝愿。在工作中总结了许多经验和教训,为我们今后工作提供借鉴。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优化提高。

参考文献

1 平武县平通镇灾后重建规划[R]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8,8

篇5

七星街,位于丽江新城商业街的中心位置上,连通民主路、福慧路、香格里拉大道。它与民族路是友善的邻居关系,和福慧路是两条相望的平行线,而与香格里拉大道形成互相垂直的“T”字。七星街,作为丽江新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第一条商业街,是丽江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它集合了餐饮、娱乐、休闲、商贸等于一体,是丽江一条综合性商业中心街道。

除却丽江古城,在七星街那个不很城市的街道上,我们能了解到丽江人生活的另一个侧面,那里是丽江年轻人喜去的逛街的理想之地,因为那里集中了太多他们喜爱的物什。或者是除了古城以外他们年轻的城市梦想,或者是除了古城酒吧以外他们追寻的娱乐休闲场所。多数时候古城是属于外来者的,游客、新丽江人,而本土丽江人他们需要寻求到一块只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壤,或者七星街就是这样一个基地。

时间:四月的某一天

地点:七星街

人物:七八个年轻人

事件:话{

话{,作为纳西族生活并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个月都在农家乐,各休闲场所频繁上演。四月的这一天,这群{友们在农家乐里进过午餐,就邀约来七星街闲逛了。不同于老人或中年人做话{,年轻人更喜欢把时间用到游戏或者闲逛中来,而不是坐在桌前打牌。或者是因为多数是女生,又因为时间的关系,他们没有出去景点上玩,而是选择在丽江城区里的娱乐方式,于是七星街成为了他们的最理想之选。

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最适宜来七星街,因为这个时候街道两旁的海棠花都开好了。《红楼梦》中黛玉有诗云“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可见海棠的美妙仪态,能在逛街的同时欣赏到如此洁净的粉白色花朵也是一种自然的馈赠。在店铺林立的商业街上,还有如此自然的生命,七星街的活力更是彰显无疑。哪怕只是来街上观赏一番海棠,那也是对视觉的一种装饰。那些广告牌也是七星街上醒目的一道风景,应时间不同而不断变化。七星街邻近香格里拉大道的路段较为笔直,这样一来,一整排高高伫立的广告牌越显壮观。一眼看过去整整齐齐的一线,或者会让人觉得凌乱,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是对七星街繁华的一种直观体现。不是古城,这样的设计也搭配街市的定位,不谈广告效应,或者也是一类城市风景。

七星街上集中了最多的品牌服饰店,这一季的流行时装,男装女装,帽子、鞋类……各色服饰琳琅满目,色彩多样,都能不同程度满足了本地人的购物需求。精品店也是多的,女孩子最爱逛的场所就是这里。无论有没有计划要买,都会走进去长时间停留在这些精巧可爱的东西面前。手机挂饰、项链手链、发饰、洋娃娃、居家小玩意等等,太多小物件了,不能一一说出名字。这些店里,装满了女孩子小小的浪漫情怀,一整个店在那时来说就是她们很大的一个世界。也是有包店的,品牌包,休闲包,都能在七星街找到,一排排整齐的摆放着,满是期待地寻找着主人。化妆品店也很多,说是女人街,也是大体合理。可是除了这些可闲逛消磨时间的店铺外,也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宾馆酒店、药店、美发店、超市、商场……

七星街在早晨十点以后的时间里都有人来人往。邀约着来逛街的一两个朋友,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骑着单车或摩托的男子,也是有老人的,七星街不排斥任何人的走进。那一对小情侣手牵手走着,那个漂亮女孩撑着伞边走边观望,打着手机大声说笑着的……无论是事先预计来逛的,还是只是路过,都有各自不同的表情来搭配在这里走过的每一步。

篇6

关键词:坡地建筑,商业建筑,商业价值。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对于坡地建筑而言,一方面由于地形的特殊,它对建筑技术的要求要比平地建筑更加严格;比如在坡地建筑的交通组织方面,为了适应坡地地形的起伏多变,人们常需要采取多个标高复杂的空间变化方法;另一方面,这些变化的空间系统又会成为建筑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如能巧妙利用这些约束条件,其反过来又会成为其鲜明的个性标志,为商业建筑价值最大化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针对坡地特点,进行竖向设计的任务是利用建设用地的自然地形,选择合理的设计标高,使之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同时达到土方工程量少、投资省、建设速度快、综合效益佳的效果,尽可能减少对原来自然环境的损坏,建造适宜人群工作生活的优美环境。

一、坡地商业建筑设计地形处理方法

在商业建筑设计中要想达到商业价值最大化则需要解决好以下几点:交通组织、功能布局、空间形象和灾害防护。根据场地高差的大小,我们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以期达到商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当地形高差小于和接近一层的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1:主干道一边我们一般采用建筑主立面所临逐级下跌的平台通过缓坡、台阶和广场加以连系.可以保证对外拥有独立门面的一个个外铺顺坡从容的均匀跌落,(如图1,图2)

(图1)

(图2)

2:背街面或商业体内部可设计成可直达建筑首层和二层的平台,项目在较高一侧室内街入口广场设计一局部下沉广场,保证人流可以便捷的从一层直接进入从广场内街;这样,购物中心首层、二层都有直接对外的开口,无形中带动了二层的人气;外街可以保证对外拥有独立门脸的一个个外铺顺坡从容的均匀跌落,街得首尾和两个入口广场自然相融合。(图3)

(图3)

当地形高差达两层左右时,以重庆南坪万达广场为例,该项目位于南岸区商业核心区,用地临城市干道左右高差近六米,前后高差达十米左右。规划布局中,将室内步行街布置在建筑一层和二层,将百货、娱乐和综合楼布置在其上的三层内;远离城市主干道一侧布置住宅和城市商业街;室内步行街入口布置于背向主干道一侧,临近住宅和室外街形成一集中广场,购物中心前后人行交通通过室外大踏步和内部垂直交通相联系。顺主干道逐级下落的平台满足主力店及写字楼入口人流交通要求;通过组合变化,形成多个丰富的城市广场空间。(见下图)

重庆南坪万达广场沿主干道侧广场(3F)

重庆南坪万达广场前后高差处人行梯道(1F)

重庆南坪万达广场主干道侧沿街坡道(2F)

重庆南坪万达广场室外街广场(1F)

当地形高差达三层以上时,一般采用两个商业体的设计界面,首先各自满足每个各自临街方向的商业体的设计,然后再采用垂直交通,连接中庭,或形成不同高差上的商业内街等多种方法结合的设计方式将两个商业体功能有机衔接起来,并合理布置各自不同的商业业态,则整体规划将会显得非常有特色和空间趣味,使得原本在三层以上的商业价值不大的商业空间发挥出了犹如底层商业门面般的商业价值。如重庆洪崖洞,星光时代广场,日月光广场等。

二、坡地商业建筑设计要点

根据地形高差的商业价值设计,我们可以得出坡地商业建筑的几个设计要点:1、充分利用地形,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减少不必要的土方调整;2、商业的两个室内街入口高差保持在商业建筑标准层高的1~2倍,在高差的底层和二层均设计成平街进入,增大商业的临街面,并采用下沉广场或上行大通道等方式将两层均设计成临街商业;3、引导人流,为了增加购物人群的舒适度,在高差超过1.5米室外高差处设置自动扶梯,并采用相关措施保证设备的全天候正常使用;4:高差太大采用两个不同的临街商业界面处理方式再用中庭等有机整合来引导人流。归根及底,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尽最大可能引导商业人流,商业可达人流的最大化就是商业价值最大化的决定因素,当然,山地建筑涉及的技术问题很多,例如坡地地质稳定问题,城市市政配套设施问题、防洪防涝、包括山地建筑的立面造型与空间形态等等,这里笔者只是就商业价值设计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简单的阐述。

篇7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夜景照明;景观设计

1.前言

商业步行街夜景照明应遵从总体的环境设计原则和整个街区及地区的规划思路。除考虑照明的亮度、照度和眩光控制等技术指标外,如果能利用视知觉理论的研究成果,根据知觉过程中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考虑视看时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可以营造出生动和充满趣味性的夜景观及照明效果,为人们提供休闲、购物、游玩、观景的舒适环境。

(1)视知觉理论的基本观点

2.视知觉理论

2.1 视知觉反应模型

现代视知觉理论认为视知觉过程是人脑将进入眼睛的光刺激转化为整体经验的过程。并通过一个简化的模型将视知觉的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属性分类、预测和情感反应。

属性分类包含着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简化、提炼,根据经验所能找到的最高组织原则,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分类,与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一致。

预测过程确定了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联想。符合预测的环境信息,比如建筑中使用鲜明的红色“出口”标志暗示着“紧急安全疏散口”,这类统一使用的设计元素在空间环境成功地满足人对方向感和安全感的心理需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情感反应涉及每一个刺激如何影响人们的情绪,或预测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当出现的环境或行为刺激正如所期待的一样,比如照明环境中的亮度值、光投射方向和色彩与需要的一致,并且是我们所预期的,通过“经验存储器”内的已有经验建立的相关联系被证实,通常会有积极的情绪反应。

2.2 视知觉的特点

1)对环境信息下意识的选择:通过眼睛接受并反映到大脑中的视觉刺激处于一个连续的动态变化状态,那些特别明亮、快速移动、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图案复杂的元素成为突出于背景的特殊元素,这些满足源于生理反应的心理信息需要的目标物成为视觉注意的中心。

2)视知觉过程中下意识的寻求环境中的秩序:知觉过程中总是试图从混沌中找到某种组织规律,寻找环境中各种元素的内在联系和秩序是视觉感知过程中最重要的特征。加强照明环境中各元素的秩序感会减少对视觉的干扰,例如是照明灯具的组织形式更有秩序或排列成易于理解的图形,或是灯具的排列与空间内其他构成要素相一致。

3)对主体的感知需要相关的背景:当视觉信息存在着感知上的模糊性,难以区分图形和背景的关系时,图底关系的不确定性会导致认知上的矛盾和冲突,引起心理的紧张,产生舒适感。

4)视知觉的恒常性:是指视看距离、角度、灯光等物理特征改变的时候,人对知觉对象的大小、形状和颜色属性的认知的相对稳定性。

3.基于视知觉理论的夜景亮化设计

3.1 生理需要与夜景亮化景观设计

生理需要主要包括清晰视看的需要和活动中安全的需要。

商业步行街照明设计的最基本目标是夜晚时在人工照明条件下,保证各种活动清晰视看的需要。要看清目标物和周围环境,适当的光照强度是必需的。

现代光学理论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照明的各类定量指标,国际照明委员会(CIE)颁布的一系列技术文件,如94号文件“泛光照明指南”[2]和92号文件“城市中心区照明指南”r33,其中有关商业区的照明设计要点、道路的安全性照明、建筑物立面照明的物理指标推荐值、标识与广告表面亮度控制等项内容,可以作为我们设计的必要参考。

在夜景照明环境设计中,保证使用者的安全是非常必要的。照明量对于安全的影响是相对次要的,试验表明在晚上0.2 lx的微弱光照就足够防止人摔跤,但有几点与安全相关的情形需引起特别的注意。

由光源在视线内产生的强烈的失能眩光是极为危险的,如果此时地面有高差变化,很容易由于眩光的影响而跌倒。可以通过控制光的入射角和光的分布来减少由于失能光的存在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另外,在刻意追求低照度的环境中,特别要避免错误的光照方向产生的是信息误导。

3.2 心理需要与照明环境设计目标

除了照明环境中的生理需要之外,人的心理需要是光环境中应重点考虑的方面。与生理需要相比,心理需要更强调下意识的需求和对环境感知方面的评估。我们对视觉环境感知的评估,即身在某一空间的舒适与否,取决于这一环境是否提供给我们积极的视觉信息,削弱消极的视觉信息。

视觉感知理论认为体察环境是人在空间中的第一需要,体察环境不仅是一个空间定位的问题,还代表着对环境信息更全面地了解,比如目的地或相关的定位标志、地面轮廓、障碍物以及高差变化的限定、潜在危险的位置等。

心理需求的第二个方面强调了环境中各种结构关系的整体感和秩序感。易理解的、清晰连续、符合逻辑关系的照明环境可以使人在某一视觉环境中感到安全。如果空间环境中的形式与结构通过照明得以清楚的表达,重要区域从背景中得以强调,这种环境会给人带来好感。

4.商业步行街夜景照明设计要素

篇8

关键词:大体积;跳仓法;施工缝

一、工程概况

厦门A汽车站地下商业街位于火车站附件的B路面以下,为一层地下商业街,全长约420m,中间部分约有186m长与A汽车站地下一层连接,共有五个地下通道及四个出入口与周围道路及建筑物连接,此外还有五个可出地面的紧急出入口,该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0.15g。本工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岩,地下室采用桩与抗浮锚杆相结合的方式抵抗水浮力。地下室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式框架结构,其中框架柱均为钢管混凝土柱,地下室底板大多采用无梁楼盖,少数采用纵横向框架梁板体系。

二、施工方案选择分析

本工程的地下水位埋深0.7~1.5m,地下室底板低于地下水位,因此如果在本工程中使用后浇带法,地下室底板必然会漏水,这样不仅会对施工进程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增加施工过程中的降排水费用。如果能够避免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收缩后浇带,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通过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本工程决定使用跳仓法进行施工,其主要理由如下:

"跳仓法"是根据"抗与放"的裂缝控制原理,运用"抗放兼施,先放后抗,以抗为主"的条件,来解决混凝土在7到10天内温度热应力的释放,在7到10天后,待混凝土基本稳定后,再施工相邻仓位的混凝土,达到"抗"的作用,减少后期的裂缝;它将建筑物基础或大面积混凝土平面、立面机构划分成若干个区域,按照"分块规划、隔块施工、分层浇筑、整体成型"的原则施工,其模式和跳棋一样,即隔一块浇筑一块。相邻仓位浇筑间隔时间不少于7天,以减少混凝土施工初期混凝土的收缩裂缝,相邻仓位施工完成后,即完成整体的"抗"作用,减少混凝土后期的裂缝产生。

由于地下工程在进行施工时,所承受的湿度和温度的变化会比较大,但是在地下回填土之后的正常应用阶段,湿度和温度变化会比较小。所以,在进行地下工程时可以先采取"放"的原则,由此释放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应力。然后待湿度和温度保持稳定之后,采取"抗"的原则,由此利用混凝土本身做具有的抗拉能力对剩余的混凝土收缩应力进行有效抵抗。即在早期6d~10d范围内,当分仓长度在30m~45m范围内时,混凝土已经释放了较多的收缩应力,因此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混凝土的有害裂缝,当各仓已经完全填满,进而构成回填后的超长封闭结构之后,其后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会比较小,而抗力会比较高,因此通常不会形成裂缝。因此,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非常符合跳仓法的基本原理。

本工程工期非常紧张,采用分块跳仓浇筑混凝土方式,施工缝模板采用快易收口网,仓间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短,施工缝清理简便易行,有利于新老混凝土浇筑面的接合,结构整体性好,从而提高了接缝处的抗渗漏性能,避免因留置后浇带给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法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地下商业街总长420m ,两端的宽度为35~38m ,中间段约186m 长与主体地下一层连接。由于地下街范围占据B路的大半路面,施工地下街必将对火车站附近的交通产生较大影响。为尽量减少地下街施工对B路交通的影响,缩短施工工期,地下商业街决定采用倒边盖挖逆作、局部大开挖的施工方法, 长度方向,顶板、底板每仓长度约为40m,地下室侧墙每仓长度约为30m,为了避免南侧施工缝在420m长度方向成一条直线,各仓错开1.0m呈锯齿状。具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如下:

(一)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的位置应尽量避开集水井、电梯坑等结构变化较大部位,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部位。具体留设位置要求:底板施工缝应留在所在板跨的1/4~1/3处,外墙水平施工缝留置在底板(楼板)以上500mm处,竖向施工缝留置在所在跨的1/4~1/3处;梁、楼板施工缝留置在所在跨的1/4~1/3处。分仓缝采用快易收口网进行收口,楼板、梁钢筋预留足够接头长度。

在施工缝施工时,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浇筑完成至少24小时后),用錾子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的混凝土层,并加以凿毛。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前一天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并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从施工缝处开始浇筑时,应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0~1000m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

(二)墙体膨胀加强带做法

由于墙体约束较大,为弥补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在后浇段墙体两端设置膨胀加强带,膨胀加强带宽度为2m,膨胀加强带内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比两侧混凝土高0.01~0.02%。在带的两侧用密孔铁丝网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混凝土分开。本工程采用间歇式后浇带做法。

(三)混凝土浇筑

每仓段内混凝土连续浇筑,不得再留施工缝,不能出现冷缝。为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低于40℃,对砂石料采用搭棚遮盖,水泥提前进料预留散热时间和考虑用冷却水进行搅拌等措施。高温天气,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和钢筋进行浇水湿润及降温,确保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及附近气温不超过35℃。 混凝土的坍落度应及时跟踪实测,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应控制在120±20mm,当个别泵车的混凝土坍落度不满足施工要求时,可以使用外加剂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适度调整。当采用外加剂调整混凝土拌合物质量,搅拌运输车应进行快速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小于120s,符合要求后,方可出料浇筑。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及时清理混凝土表面泌水,以免降低混凝土质量。混凝土振捣必须充分,每个点振捣时间控制在10s左右。并及时排除泌水,在施工缝等裂缝出现概率大的部位,采用二次振捣技术。二次振捣的时间间隔2h;振捣应尽量不触及模板和钢筋,以防止其位移变形。

(四)养护

在混凝土初凝前或混凝土预沉后,在表面采用二次抹压施工工艺,待结硬前采用磨光机打磨压实,剪力墙、柱子中央的混凝土亦同步打磨压实,消除收水裂缝。混凝土的表面二次搓压(能上人)后,及时进行保温保湿覆盖。夏季高温天气,混凝土养护应以保湿为主的养护模式;冬季低温天气,混凝土养护应以保温为主的养护模式。夏季高温天气时,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抹压后,直接覆盖一层土工布(厚度按计算铺设),然后再进行连续喷雾养护;冬季低温天气时,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抹压后,先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覆盖土工布(厚度按计算铺设),接着再进行连续喷雾养护,现场派专人进行浇水。塑料薄膜和草垫要覆盖严实,以防混凝土暴露,这样能有效的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和温度,确保混凝土始终处于恒温养护中,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防止混凝土内部裂缝产生。

参考文献

[1]童庆山.浅谈"跳仓法"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4年22期.

[2]王文明,周剑敏,刘湘平.跳仓法施工原理及工程技术分析[J].上海建设科技,2014年5期.

篇9

【关键词】: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引言】

现代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的主要原则就是实用性以及科学性,这样才能够使得该规划对于城市的环境起到确实的改进作用。城市在前期的整体规划过程中由于对于环境等因素的考虑有所欠缺,导致城市在现今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导致发展受阻的问题。为改善这一情况主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环境的承载量以及缓解生态的压力,还能够起到美化城市的效果,使得人的健康得到保障。

1.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原则

1.1 生态原则

要做好城市道路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增强人们对设计的满意度,就要坚持生态原则,践行可持续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在设计中就要应用多种绿色植物,既能美化环境,还可以净化空气。人类生活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富有生机的城市景观也需要有多种生物做支撑,不仅要有绿色植物与动物,还要有微生物的存在。所以,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就要坚持生态原则,注重城市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为道路景观塑造创设良好的环境。

1.2 协调原则

协调原则也是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需要坚持的原则。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来说,要构成完善的城市道路规划体系,就要妥善处理好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道路绿化与交通组织,做好道路绿化设计不超出行车视线,保证既能满通需要,又满足人们对环境设计的需求。所以,应联系实际情况做好景观建设,保证道路沿线绿化协调统一。

1.3 服务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终极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在设计中应满足人民实际需要,将人类行为纳入设计考虑范畴,联系自然景观与规划景观,做到设计贴近自然,以便在设计中体现自然美、生态美,真正实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不仅让人们更加满意,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为城市居民服务。

2.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构思要点

2.1 分车绿化带设计

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分车绿化带设计是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良好的设计既能够提高行车安全度,还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让坐在车中的人可以欣赏城市环境。要做好分车绿化带设计,就要合理选择绿化苗木,以及经常修剪树木,保证树木枝叶不会过长,影响行车安全及城市美观,同时为林缘线等塑造好形状,力求优美。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应保证不同地点的分车绿化带,采用不同的设计,如对于高速公路的分车绿化带应选择遮蔽性强的常绿植物,并适当的配上开花灌木等,以便为行车创造好环境。而在交通量小的地区,可以选择高大乔木作为绿墙,不仅可以起到隔离效果,还可以为人们营造壮观之感。

2.2 行道绿化带设计

行道绿化带设计是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重要的内容,在行道树的设计中一般安排一至两行左右的乔灌木。在绿化带的种植宽度上要设计合理,为确保树木能够正常生长并吸收一定的营养,最好将绿化带宽度控制在1.5m 左右,做好大小乔木与灌木的结合。对于行道绿化带的种植方式也要做到合情合理,可以选择树池式种植、树带式种植等。树池式种植要保证树基范围合理,并用缘石等做好种植坑,这种种植方法所用于行人较多且绿化带较为狭窄的地方。为了安全和美观,一般树池里使用覆盖物,如嵌草砖、透水砖、粘合石米、鹅卵石、灌木或草本植物等。如果在设计中所选择的是树带式,就要保证有足够宽度,在行人道路与行车道路中留出1.5m左右的种植绿带,并配上一定的乔木灌木或草本植物等,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还可以保证人们出行安全。

同时在行道树树木间距设计上,一定要保证株距合理,并选择规格较大的苗木,更要联系树木生长速度确定间距,如大叶紫薇的生长速度属于中慢型,所以间距最好控制在5m 左右,而大叶榕树的生长速度较快,因此,在间距的设计上应控制在6m 以上,以便保证设计合理。

此外,行道绿化带设计要符合行人与非机动车特点,并做好地面绿地覆盖,在设计过程中,应适当应用一些矮小灌木,以便做好搭配,强化层次感的体现。将小灌木等应用到实际设计中,做成绿篱等,不仅不会影响人们的视线,还具有隔离空间,既增强了安全感,又减少互相干扰。

2.3 交通岛绿化带设计

交通岛的主要作用是为行车指引方向,保证车速合理且装饰道路、提升道路景观,所以,在交通岛设计中就要满足这些要求:设计中植物配置应保证不妨碍驾驶员视线,边缘区域可以选择低矮灌木或草本植物花坛式种植;交通岛中间则可以选择景观效果较好乔木孤植或群植,尽量不选择过于密集的大灌木植物搭配。

2.4 交叉口绿地设计

在交叉口设计中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尤其是特殊地段,一定要保证交叉口有足够的安全视距,让驾驶员可以看清周边的行车环境,确保交叉口没有任何阻碍行车视线的物体。所以,在交叉口处的绿地设计中应选择较为矮小的灌木或用草坪处理,灌木高度不宜超过0.7m。

2.5 商业街设计

商I街也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道路绿化工作,就要提升绿化效果,但要确保商铺可以正常运营。在对商业街进行绿化设计的过程中,不宜使用枝叶茂密的大乔木,避免树冠等挡住商铺名称。在对商业街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选择装饰性强的植物,特别是选择一些矮小开花的灌木,经过这样的设计也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品味。

3.结束语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道路绿化景观设计逐渐成为城市建设核心部分,而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增强景观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要对城市道路生态条件进行改善,借助于道路绿化生态功能进而对生态环境的良好循环加以保证,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更要始终坚持现代化城市和谐发展的基本主题,进而实现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全面发展,在提高城市景观可观赏性的同时,也要将城市景观的品位着重提高。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寒地;寒冷地区;配置原则

一、概述

城市景观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性质与规模。城市景观的设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同时,人们越来越重视一些“特殊”城市如何做好城市景观的设计,比如——寒地城市景观设计。

寒地城市是根据城市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所定义的一个概念,指北纬40°以北的高纬地带,其冬季漫长、气候寒冷而给城市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城市,包括北京、天津、西安、兰州、拉萨、沈阳、哈尔滨等一些省区。论文百事通

二、国外寒地城市景观设计

国外寒冷地区的城市景观设计起步的比较早,如瑞典、挪威等北欧城市通常采用建筑单体精心的围合出形态积极的户外庭院空间,并通过调动绿化、小品、围墙等建筑元素来降低风速等一系列措施,改善了室外局部环境的小气候,从而延长了人们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前苏联针对寒冷地区城市的景观设计问题也提出了,建立气候防护单元、设施布局紧凑、注重街道走向和冬季风向的关系、发展室内景观等理论。

三、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则

(一)地域特色性原则

我国北方地区城市所具有的特定的气候条件及四季分明的景观,是创造北方城市地域特色的重要资源。国内外有许多的城市都善于利用北方特有的冰雪条件开展冬季景观建设及各种文化艺术和节日庆典活动,并相应的发展冬季旅游项目。我国哈尔滨在每年冬季举办各式各样的冰雪节旅游活动,利用松花江的冰面营造城市冬季景观。将冬泳、冰滑梯等冰雪活动汇集在一起,再利用江堤开辟雪橇滑道,建冰雪大世界大型主题公园;在太阳岛公园中举办雪博会、雪雕比赛,从而营造出一个别具特色的冬季游憩空间。

寒冷地区城市景观是基于自然及长期演化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人工建筑及景观形象。一些形式简单,布局紧凑,既利于冬季的防寒,又可以阻挡春季的风沙的城市地区设计形式,比较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模式。其中,封闭的人行系统就是北方城市特有的城市交通空间之一。比如,哈尔滨大型地下商业街、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空中步道都是为适应寒地城市气候而设计的。

(二)利用室内空间表现的原则

北方冬季的寒冷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们从事户外活动和公共交往的需求,而室内环境的室外化则给我们提供了在某种程度上尽量接近室外空间的室内化公共空间,为寒冷季节的室外社会活动提供了一个较为舒适的气候环境。比如设计有玻璃顶棚的街道、庭院、屋顶花园、空中步道及地下商业街等多种形式的室内化公共空间。这种设计方式不但可以引入自然光线与室外环境保持视觉上的联系,还可以在室内种植绿色植物,丰富冬季城市景观。

四、寒地城市植物景观设计要点

寒地城市其冬季漫长寒冷、日照时间短,植物随着气温的降低而进入休眠期,除了一部分植物具有冬季观叶观干等特殊观赏效果外,大部分的树木叶子干枯,呈现出一片灰暗的褐色。因此,寒冷地区城市植物景观的设计应以改变人们对冬季寒冷的感觉、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努力方向。

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选择方面:依据四季景观不同主题的要点选择植物。

冬季枝干形态优美的树种;常绿针叶树;各种风致优雅、婀娜多姿的常绿树树形,如偃卧形、悬崖形、临水形、迎客形、奔月形等。这些树种枝形飘逸,给人以优美的审美享受。如冬季美丽的雾凇景观;落叶阔叶树

落叶树木之美不仅在于其生长季节的叶、花和果,也在于其冬态条件下干的线条结构。除了充分挖掘树冠的自然形成外,还可修剪成各种人工形态,白雪覆盖后也可作为雪雕观赏。新晨

枝干色彩与质地。与春、夏、秋三季比起来,树木的色彩在冬季是比较单调的,枝干多为灰褐色。但有些树种的枝干却具有鲜艳的色彩,如红瑞木、京桃等。应用这些树种可丰富冬季城市中植物景观的色彩,打破色彩单调的冬季效果。

冬季宿存果实的植物。宿存果实是冬季植物的另一景观,若在白雪的映衬下其观赏效果会更好。

结语

寒地城市景观设计的优劣在于能否创造丰富的社会交往活动,是否有良好的视觉空间感受,以及是否能满足寒冷地区城市居民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优秀的城市景观设计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面貌,而寒地城市景观同样有其独特的设计手法,产生有别于一般城市的风景。所以,在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应主要以城市的实际情况为前提,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徐思淑,周文华.城市设计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李雄飞,王悦.城市特色与古建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4]陈自新.北京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中国园林,1998年6期

[5]李绍纲.寒冷地区城市旅馆中庭设计的几个问题.世界建筑,1984年2期

[6]李佳艺.寒冷地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念[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NO.4,Dec.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