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05 17:49: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

篇1

为切实解决营商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各部门服务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创建优质高效的投资、置业和发展环境。按照自治区《关于营高环境相关情况的调研报告》要求,现将我县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新行政审批新模式,

打造高效便民服务平台

1.规范和优化审批服务流程,推进“一门”通办。制定实施《XXXX未划转行政许可事项进驻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大厅集中办理实施方案》,按照“应尽必尽”的工作原则,对我县承担的所有审批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将83项未划转至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审批事项以进驻和代办的形式到大厅集中办理,行政许可相对集中率为96.5%,走在了全区前列。将交通违章处理类、道路运输管理类、人才服务类事项进驻到政务大厅办理,新增工作窗口12个,创新建立“互联网+公安”办事大厅1个。

2.构建“无差别”审批大厅,推进“一窗”通办。将行政审批服务局划分为前台受理、后台审批、行政管理三个模块,合并各科室职能,打造“工厂化”服务流程。优化调整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布局,梳理市场准入、工程建设、社会事务、农林水务4类审批服务事项,推动税务局窗口、不动产窗口、公证处窗口实行综合受理,不断简化办事流程、精简审批材料,106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推进“不动产一契税一不动产”三窗联办模式,纳税人在办理不动产业务时,只需在一个窗口提交-套资料,

30分钟就能办结契税和不动产业务,解决了群众“两边跑,两边等”的问题,经验做法被人民网推广宣传。

3.开展“三减一提升”工作,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对进驻政务大厅的公共服务事项和行政许可事项进行逐项梳理论证,通过“三减”工作,申报材料数量由1342个减少到1050个, 办理时限由法定办结时限3042个工作日减少到1653个工作日, 办理环节由1191个减少到900个, 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梳理审批服务事项申办材料及各类证明,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设立的证明及时取消。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

1.充分发挥制度保障优势。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围绕创建阳光高效的政务环境、便捷优质的服务环境、活跃规范的市场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守信践诺的诚信环境、功能完善的要素环境、清白亲近的政商关系等7个方面,推进创新行政审批模式、拓宽企业公共服务、畅通政商沟通渠道等27项重点工作任务,为激发市场活力,构建诚实守信、风清气正、公平正义、服务高效的营商环境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制定落实《XXXX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损害营商环境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健全损害营商环境行为的投诉、举报、奖惩及巡察暗访等制度,对于破坏营商环境的现象和行为,进行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2.积极发挥“6+X” 部门会商机制作用。针对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可能遇到的用地、建设许可办理等重点问题,县发改局不断加强部门联动,规范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建立项目信息交换机制,破解行政许可环节中制约项目推进的瓶颈,确保项目手续审批有效衔接,缩短项目审批时长,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千方百计促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3.压缩审批流程,减少冗余环节。根据自治区《关于营商环境相关情况的调研报告》,认真开展调研,要求涉及事项的相关部门全面梳理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全力做好落实工作。一是梳理企业办理规划

选址流程,精简前置材料,将办理用地规划许可证需要的6项材料压缩至3项,办理环节和办理时限严格按照文件执行。二是在项目规划报审阶段,调整办件程序,由原来串联办理调整为并联办理。对于招商引资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急需开工项目等特殊项目及时汇报沟通,随时召开程序性会议审查及时研究企业规划和用地事项。需上级自然资源及公共资源交易部门审批的事项,及时转呈,主动为服务单位牵线搭桥,指派专人全程跟踪无偿服务。三是严格执行文件规定的环境评价办理流程,及时掌握重点建设项目相关信息,主动服务项目前期工作,避免项目在环评阶段走弯路、误时机,尽可能让企业在审批之前心中有数、准备充分,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环评服务。四是简化企业投资程序。进一步简化企业投资审批流程,由企业通过在线平台进行申报,材料齐全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不齐全的办结时限由原有的7个工作日缩短至4个工作日。政府投资1500万元以下项目建设方案不再进行概算审核。

4.下放部分审批事项到园区办理。由审批服务管理局牵头,制定《XXXX审批局将部分行政审批事项下放至两个园区办理的实施方案》,在园区建立审批大厅1个,抽调4名工作人员长期驻厅开展审批,审批事项涉及企业登记、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夜问施工审批等28项与企业相关的审批事项。同时结合《XXXX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已起草完成待审议)园区企业可选择代办的方式,在园区提交申请材料,工作人员全程代办,帮助企业解决办证中遇到的困难,减轻企业负担,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5.探索推进园区区域评估工作。由园区管委会牵头,分项细化园区入园企业需要的评估内容。环境影响评价完成,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气候论证方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方案、地价评估方案等。下一步,将积板推进园区区域评估成果转化,对进入区域、符合区域化评估评审结果适用条件的单体建设项目,实现区域化评估评审结果的共享,进一步缩短项目审批时间,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审批服务效率,促进建设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6.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环境。以审批服务管理局为主体,全面推进“证照分离”“一照一码”“多证合一” 改革工作,实现了“23证合一”。大力推行营业执照全程电子化登记,设置“电子营业执照登记自助区4处,做到全程电子化和“不见面”审批。树立“店小二”工作理念,继续推进“保姆式”代办。开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全程帮办。目前,政府投资项目基本控制在86天,企业投资项目在90天办结,积极引进企业征信、中国银行、刻章,环评消防房屋质检等第三方服务机构,为企业开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

三、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

1.积极做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制定“双随机,一公开”实施方案以及抽查事项清单,建立随机抽查对象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组织完成对金融、教育培训。医疗美容、环保、知识产权等领域的企业的定向抽查工作,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依法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向社会公示。

2.创新行政审批模式。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制定《XXXX进一步减审批优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优化、审批环节整合、审批材料压缩,创新“互联网+”“并联+”审批新模式,促进全程电子化审批,最短时间完成审批全过程。提高审批服务效率,促进建设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3.完善项目服务机制。坚持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首席服务官”和重点建设项目县处级领导包抓制度,建立“突出以商招商、 探索委托招商、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开展蹲点招商”创新招商方式。做到“一个项目、一位领导、- 个团队、一抓到底”,项目牵头单位、项目落地单位、项目并联单位一条龙全程代办制。

四、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审

批权限下放的针对性有所欠缺,导联企业和群众对“放管服”改革成效感受不明显,比如投共建设项目审批,要经过立项审批。

土地报批、规划审查等,整个审批过程还是很长。二是网审平台“线上”与“线下”审批融合不到位。

目前大厅办事窗口审批平台有22套专网,自治区“政务云”系统上线虽已将各类审批事项统一整合到“一张网”办理,但个别部门仍然强调专网的特殊性,

系统互不兼容,导致窗口受理办件时同样的信息需要录入多次,证照信息不共享,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工作效率。三是公共服务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些窗口中

介服务机构服务意识不强,业务不熟悉,操作不规范,不认真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造成企业、群众多次往返。这些问题和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也表明了在优化营商环境和政府职能转变上,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五、下一步建议

(一)统筹布局,加快构筑政务超市。

一是大力推行联合评审。

加快推动联合评审、联合踏勘、联合测试,联合评估、联合验收等,推行施工许可图“多图联审”、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多评合一”。二是提升代办服务水平。围绕县直、园区、乡镇形成代办服务体系,加强代办人员培训,提升代办队伍素质,积极推行“超前代办、全程代办”等代办帮办方式,为投资者提供精准、高效、专业的“保姆式”服务。三是全面推进“多规合一”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改革。以开展的空间规划(多现合一)改革为契机,会同相关部门全面核理、精简和优化建设项目申批及涉及的公共服务、前置中介服务事项,完善项目策划生成机制,实现建设项目审批方式新转变。针对重大建设项目,由审批服务管理局组织发改、自然资源、

住建、环保等多部门,采用联席会议方式,建立初审办理、一站式服务、联合审批、限时办结、全方位监管的联审联办新机制。

(二)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提升服务质效。

加快构建政务服务“_

张网”,推进各类服务事项预约、申报、办理、查询等全流程网上运行,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证件联用、信息联通、服务联动”。大力推动实体政务大厅、网上政务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综合运用,促进线上线下一体运行,最大程度地便民利民。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改进政务服务平台功能,真正做到让民众通过登录网上办事大厅,可以轻松完成在线审批、网上办证、业务查询等办事手续。

(三)明确责任主体,加强队伍建设。

是加强审批人员配备,保障审批岗位人员设置合理合规,大类事项至少保证有1-2名正式的专业干部进行审批。二是按照“审管分离”的原则,制定部门审批责任清单,明确审批主体,细化职责分工,建立登记注册、行政审批、行业主管相互衔接的监管机制,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避免发生事情相互推诿。三是强化上级部门对审批部门的业务指导,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形成高效、畅通的审管互动平台。

篇2

今年,市场监管局围绕“六稳”目标、突出“六保”任务,把维护安全放在监管首位,把服务发展作为重要使命,深刻把握新时代市场监管工作大方向,着力抓改革、促创新,着力防风险、守底线,着力重法治、严规范,着力讲协同、提效能,着力聚精神、强队伍,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年工作总结

(一)“底线”思维,三大安全紧紧守牢。

食品安全持续巩固。全县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连续*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率先出台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清单,实现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从县级层面向乡镇一级延伸;推进基层食安办星级创建,建成四星级食安办*个,三星级食安办*个,其中鹤溪街道食安办设计的首个基层食品安全LOGO形象,融入畲族符号在全县推广使用,为食品安全宣传代言提供新元素。

*.首推食品抽检分离改革落地,开展抽检分离*批次,查处*批次抽检不合格食品,问题发现率*%;全域推广“浙冷链”,激活重点主体*家,重点主体目标完成率达*%,重点冷链食品溯源赋码*张,扫码*张。*.高效率完成阳光厨房智慧监管*家,完成任务的*%,;高质量完成*家小作坊“*S规范化建设”,完成任务的*%;高标准完成农村家宴厨房建设*家,完成任务的*%。

*.建立食安金融惩戒工程,将县域内的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纳入食安金融惩戒工程实施对象,政策实施以来,采集不良信息*条,*户受限,金额达*万。药械监管严守底线。开展中药饮片专项检查,防疫物资专项整治、高风险植入类医疗器械等各类专项检查,检查涉药涉械单位*家,抽样药械化产品*批次,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例,器械不良事件*例,化妆品不良反应*例;提前完成送药上山便民服务建设,送药单数*单,开展便民服务*次;完成*家*小时网订店送药房建设,完成业务单数*单;建成*家化妆品百千万提升工程示范企业;组织涉药单位*余人开展学习培训,先后在大际、沙湾、大地、东坑、鸬鹚等乡镇开展药械化宣传下乡进村活动。

特种设备监察到位。先后开展节后护航复工隐患排查、大型游乐设施排查、机械停车设备排查、叉车专项整治、快开门式压力容器专项整治以及重要节假日期间安全专项检查,检查使用单位*余家次,开展企业特种设备安全分类评价*家,推送发放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资料*多份,发现并消除隐患*个,重大隐患整改率达*%。

(二)“改革”攻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加快商事登记改革激发活力。在“最多跑一次”改革和ZF数字化转型的牵引下,加快推进企业开办注销便利化、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等措施,截止*月,市场主体登记网办率*.*%,企业开办网办率*%,市场主体增速*.*%。完成企业设立*家(注册登记*小时*家),企业注销*家(简易注销*家),证照联办食品经营许可*件。免费为新办企业发放印章*套,减免费用*余万元。

二是加快培育小微企业健康成长。

出台《市场监督管理局服务企业“十百千”行动工作方案》,完成*家小微企业培育库入库工作,完成*户主体小微发展指数编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帮扶工作还被作为县里的最佳实践案例上报市ZF。

三是助力电商经济快速发展。

积极破解电商注册登记难题,探索注册新模式,利用工位号实行集群式注册方式,梳理固化电商注册名称行业、组成形式、经营范围,为市场主体节约了空间成本同时提高审批效率,*年新注册登记*户。

四是自主研发健康证系统实现“零次跑”。

率先在全市自主开发“健康证明自动管理”系统,实现健康证办理市场监管环节“零次跑”,截至*月,在线申领电子健康证*张。

(三)“战略”驱动,创新创优成果显著。

聚焦经济发展大局,紧盯产业品质提升,推进知识产权、标准化、质量强县战略建设,有力助推全县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质量提升“帮扶行动”。结合服务企业“十百千”行动推进农产品加工行业质量提升工作,*家企业通过“山耕”品牌认证,成功立项市级地方标准*项、*项市级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新增*项市级标准化项目,新增农产品商标*件、农产品商标累计有效注册量突破*件。

实施标准建设“领航行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规范》顺利实施,成功立项*项市级地方标准,成功立项*项市级标准化项目,融合服务标准化试点顺利通过验收。实施知识产权“护航行动”。*年全县拥有有效发明专利*件,比*年增加了*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件,补助授权专利*件,共*.*万元。

(四)“满意”导向,民生安全保障有力。

执法力度持续加强。始终把“党WZF关心的、人民群众关注的”,作为我们监管执法的重点。先后开展食品安全百日执法、流通领域成品油、保健食品、野生动物保护、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等各类专项执法行动,共结案*件,罚没款共计*.*万余元。

消费维权能效升级。开展放心消费县创建,新增放心消费单位*家,新建东坑镇放心民宿示范区,*家餐饮单位推出“阳光菜单”,*个经济商圈创成明码标价示范区,建成首个国学体验消费教育基地,全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等*件,其中投诉*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挽回经济损失*.*万元。

农贸市场升级提档。中心菜市场和东坑镇农贸市场均已完成省放心农贸市场创建任务,同时中心市场加压升级,通过“五化”建设,该项工作作为全市唯一的优秀农贸市场案例上报省市场监管局。开放食品检测实验室和畲药展示厅,为需要检验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在浙里检平台*个服务方案,通过“浙里检”为企业免费检测*批次,减免检测费用*万余元。

(五)“攻坚”克难,两手抓确保两战赢。

迅速投入服务复工复产浪潮中,开辟线上销售渠道引导名特优小作坊入驻淘宝“浙”里好吃平台等一系列服务举措,实现企业的曝光率和销售额翻番,推出“畲乡云厨房”为餐饮企业卖出*余单。

开展首批“两直”资金兑付,完成了全县共计*户补助对象的资金兑付,兑付金额*万元,协调落实农贸市场严格减租等复工复市政策,*家农贸市场共减免摊位费*.*万元,办理动产抵押登记*份,抵押金额*.*亿元,是去年一整年的*.*倍,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争取“喘息”的机会;急事急办,为涉及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企业及单位提供检定服务*次,减免检定费用*.*万元,实现抗疫情、保民生、稳经济、促发展。

(六)“党建”引领,队伍建设整体提升。

以“示范型”清廉机关建设为载体,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和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活动成果,强化干部政治思想教育。《党建层级责任制》入选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党建案例,*名干部被评为全市疫情防控事迹突出党员,*名干部被评为全县疫情防控表现突出先进个人;

举办*年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干部参加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法律考试,党建科一名干部所在的小组在机关党务干部技能大比武活动中获得二等奖,药械科一名干部在药品检查员比武中获得二等奖,阅读小组在长三角阅读马拉松大赛中勇夺分赛区第一名,长三角第六名的佳绩,干部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二、*年工作思路

一、把牢市场安全底线,坚实监管治理体系。

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一是继续巩固省食品安全县创建成果,考虑参照“杭嘉湖”地区智能化监管方式,通过ZF购买服务方式,引进具备相应资质和监管能力的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在全县范围内推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第三方“智能协管”工作模式,在现有监管力量不足且编制有限的大背景下,有力改变当前人少事多、监管薄弱的现状;二是继续开展智能阳光厨房、农村放心家宴建设和放心餐饮创建等工作,全面提升校园及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三是继续指导和督查第二序列乡镇街道开展食安办星级创建,争取再创四星级食安办(红星街道食安办)*个,进一步夯实食品安全基层基础;四是继续推进第三代溯源体系建设,全面实行系统对接、宣传培训、“一户一码”推广等一系列举措,确保溯源工作真正起实效、有创新、惠民生。

药械质量安全保障方面。继续开展落实民生实事工作,如送药上山便民服务、网订店送药房建设、化妆品百千万提升工程等。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方面。推进特种设备分类评价制度,实现企业自查与监督检查双重防控。继续开展高风险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安全、场车、危化品相关特种设备综合治理等专项行动消除相关安全隐患。继续加强对电梯维保单位NFC刷卡落实的巡查,组织应急救援演练,保障电梯*应联动机制有效运行。

放心消费安全建设方面。深入推进“满意消费长三角”“放心消费在”行动。通过对经营主体动态培训指导,提升服务水平及处理投诉能力,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依据放心消费县创建实施方案,*年争取完成放心消费县创建任务。

二、深入改革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一是继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做好企业开办一件事向企业变更一件事延伸,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发票、电子印章的推广应用。二是全力做好企业年报工作,依托“全省企业信用综合监管警示系统”,建立月度年报工作名单,全面推进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强化落实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管理。三是继续做好小微企业推荐入库和培育工作,开展小微企业发展指数编制,以动态掌握企业最新需求,运用标签体系做精做细小微企业画像,促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增强市场监管效能。

一是继续推进掌上执法及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抽查工作。依托统一执法平台,组织指导对年度报告和登记注册行为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动和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失信主体依法惩治直至逐出市场。

二是继续开展各类专项检查,结合本地传统食品加工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特点,持续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监督抽检、风险检测等工作强化食品安全治理,同时,以冷链食品物防工作为重点,加强高风险冷链食品(进口或来自国内重点疫情防控地区的使用冷链运输的畜禽肉、水产品及其制品)全链条管控,严防、严管、严控安全风险。

三是全面推行“阳光菜单”工作,将已创建的*家“餐饮业明码标价示范店”、一个示范区为基础,以点带面,在景区、农家乐、城区酒店等全面推行“阳光菜单”,助力县高等级景区城创建。

四、强化队伍建设,实现自我增值。

培育崇清尚德的市监文化,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持之以恒抓廉政、千方百计促融合。持续深化智慧党建系统及党建层级责任制,深入推行党员“红黄榜”指数考评管理,升级打造“畲乡红盾先锋”党建品牌。加快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深入推进示范型“清廉机关”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做到明责、履责、尽责。让干事创业、成事成业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五、扛起质量大旗,提升企业发展动能。

*.突出质量优化升级。开展第五届县ZF质量奖评审工作,以青风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为重点,做好市ZF质量奖培育,争取实现零突破。

*.突出品牌培育提档。动态调整“品字标”品牌梯度培育清单,重点推进浩南精密电子、金山道路设施等企业申报《石墨尼龙垫片》《球墨铸铁复合树脂检查井盖》等“制造”标准,加强标准研制工作,争取新增*项市级以上标准,新增*个市级以上标准化项目

篇3

一、降低制度易成本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调整全区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对办事环节、材料、时限等进行再精简。同时,按照省、市统一安排,做好政务服务事项与国家基本目录同步及实施清单调整完善工作。2019年,区级个人事项全程网办率93.07%,六类事项(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裁决、行政确认、其他类行政权力)平均承诺时限1.41个工作日、区乡村三级平均申请材料1.83件。进一步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扩大“多证合一”改革成果,企业只需到市场监管部门办理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不再另行办理社会保险登记证、开户许可证等证件。2017年9月1日以来,共办理企业“多证合一”营业执照2333份(含换照)、个体户“多证合一”营业执照6828份(含换照)。继续开展清单制度建设,涉及行使政府权力的单位由2018年的29家,调整为27家,共对644项权力事项进行调整。调整后区的政府权力事项总数为2532项,较2018年减少了71项。深入推动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目前,32家有政务服务事项的区直单位和水、电、气公共服务单位均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含6个分大厅)。推广使用全市统一的线上审批系统,实现线上推送、数据共享,节约办事成本。同时,围绕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等涉企高频事项,设置综合窗口,实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

2.大力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我区企业设立登记的办理时限在2018年已由原1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2019年持续推进企业开办(含公章刻制、发票申领)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区市场监管、税务、公安和刻章服务统一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线下窗口开设2个企业开办综合服务窗口和1个名称预先核准窗口。全程电子化网站已全面开通,设立了企业自助服务平台,开展免费帮办服务。同时,线下窗口以当面告知方式通知申请人开办企业流程,办事栏内放置详细的全程电子化操作流程图,供办件人浏览学习,申请人可以自主选择全程电子化或者线下窗口提交申请。目前,企业设立登记办理时限已压缩至4个小时,公章刻制压缩至2个小时,发票申领压缩至2个小时。

3.清理规范涉企保证金。严格执行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未发现违规收取保证金现象。《关于转发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实施办法的文件》印发以来,区人社局认真落实农民工保证金差异化缴存办法,对三年以上无欠薪行为的施工企业实行保证金全部减免,两年未发生欠薪的实行部分减免,截至目前,累计减免涉企保证金项目数20个,涉及金额850万元。

4.优化消防审批程序。严格执行新修订的《消防法》,将建筑设计审核和验收职能调整至住建部门。于2019年7月22日出台了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精简申请材料,合并了审批环节,优化了审批流程,2019年8月6日正式上线运行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截止到2020年第一季度,共有入库建设项目87个,受理办结企业申请128件。

二、降低企业人工成本

严格落实《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关于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地税局关于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有关问题的通知》、《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关于继续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省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税务局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等文件,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已累计为全区参保企业减免社会保险费2320万元,其中2019年减征1286万元,2020年一季度减(免)征490万元。做好稳岗补贴和失业保险费返还,扩大政策受惠面,将企业申请失业保险费返还裁员率标准放宽至上年度调查失业率调控目标(5.5%),其中失业保险参保职工30人(含)以下企业,裁员率放宽至20%,2017-2020共发放资金130.55万元(其中,2019年发放资金28.93万元,2020年第一季度失业保险费返还资金48.7万元)。

三、降低企业税费负担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主动对接企业实际需求、困难问题,上门讲政策、送优惠、解难题,实行一企一策辅导。2019年,共减免税费10060万元(税收收入9938万元,非税收入122万元),其中,2019年新出台的减税政策6792.16万元(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1191.03万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减税50.82万元、深化增值税改革减税5541.31万元);2018年减税政策在2019年的翘尾减税1973.66万元(调整增值税税率减税275.46万元,调整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税率减税1165.06万元,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减税113.74万元,其他减税政策96.62万元);我省2019年新出台的地方税减税政策1099.18万元(契税适用税率下调至3%减税854.37万元,部分车辆车船税年税额标准调整减税244.81万元),两费减免195万。2020年一季度,共减免税费1703.65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减免1285.08万元,其中,2020年新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减免11.07万元;2019年出台的增值税税率调整政策在2020年翘尾减税1236.38万元;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减税16.17万元,其他减税政策39.41万元。

四、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1.降低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费率。区担保公司严格执行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费率不超过1.2%的规定,注重围绕支持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着力解决小微企业和“三农”行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降低准入门槛和融资费率,广泛推广“政银担”业务合作,对于“税融通”和单笔500万以下的“政银担”业务,将担保费率优惠至年化1%,“5512”扶贫工程贷款担保费率优惠至0.5%,创业贷款担保实行免收担保费。2019年为企业减免担保费48.16万元,2020年以来已为企业减免9.02万元保费。疫情期间共办理担保费率1%及以下企业13户,担保金额共计2800万元,其中,0.8%费率4户,担保金额810万元。

2.疫情期间减免中小微企业租金。印发了《市区关于在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减免中小微企业租金实施办法》,对承租国有企业经营性用房或产权为行政事业性单位房产的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免收3个月(2020年2月、3月、4月)房租;对在疫情期间为承租房屋的中小微企业减免租金的企业,按规定给予一定资金补贴。截至目前,已减免区属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2、3、4三个月房租共计133万元,涉及138家企业,减免租金在年度结算时直接扣减。

五、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1.降低用电成本。继续推进电力直接交易,鼓励企业通过双边洽谈或集合竞价等方式参加电力直接交易,2019年全区直接交易的14户,减少用电成本422.13万元,2020年1至3月,参加直接交易的用户34户,共计减少用电成本115.23万元。落实下调工商业用电价格政策,2018年4月1日起,工商业用户(单一制)每千瓦时降价2.42分;2018年5月1日起,工商业用户(单一制、两部制)每千瓦时降低1.13分;2018年7月1日起,工商业用户(单一制)每千瓦时降低4.11分;2019年4月1日起,工商业用户(单一制)每千瓦时降低1.91分、(两部制)每千瓦时降低0.05分;2019年7月1日起,工商业用户(单一制)每千瓦时降低5.03分。2019年累计为工商业电价的企业减少用电成本581.45万元。

2.疫情期间阶段性降低企业用能成本。一是降低用电成本方面。工业用电价格根据国家政策统一下调5%,减免非高耗能大工业企业电费的5%,预计惠及电力客户42户,减少客户电费支出超过155.62万元;减免非高耗能一般工商业企业电费的5%,预计惠及电力客户9590户,减少客户电费支出超过193.51万元;“支持两部制电价政策”执行期限延长,目前已为40户大工业用户减少用电成本42.75万元。暂不能正常开工、复工的企业,放宽容(需)量电价计费方式变更周期和减容(暂停)期限,电力用户即日可申请减容、暂停、减容恢复、暂停恢复的政策,合计惠及用户22户,降低企业用电成本44.62万元。落实扶持农业发展相关政策,支持在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用电实施农业生产电价,涉及的5户企业全部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二是工业用水价格政策方面。在全区企业优惠政策宣传会议上进行专门宣讲,并由金叶供水公司负责通知相关企业,对涉及中小微工业企业及生活必需品生产企业用水(基本水价)价格,平均下调10%,基本水价由1.9元/立方米降为1.71元/立方米,期限为3个月,预计2-4月涉及220户企业,用水量54万方水,优惠金额达10.26万元以上。三是工业用天然气价格政策方面。我区工业用天然气目前主要由市淮矿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该公司已按照政策降低价格,基本气价2月9日至3月31日(迎峰渡冬期间)由4.2元/立方米降为3.78元/立方米,4月1日起由3.90元/立方米降为3.51元/立方米,期限3个月。2-3月已落实享受政策利益涉及企业2家,用气达2万方,节约成本0.84万元。四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用电、用气、用水等,确因流动资金紧张、缴费困难,实行“欠费不停供、不收滞纳金”措施。对居民、低压非居民用户,疫情期间由省公司统一在营销系统内设置起始延迟计算;对高压客户,疫情期间确因流动资金紧张、缴费困难,用户完成缴费后,即减免电费滞纳金。截至目前,为10户客户减免了电费滞纳金,合计金额为888.76元。

六、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通过鼓励现有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允许按土地使用权的原用途和权利类型,盘活利用现有用地、允许新增工业用地弹性出让、鼓励工业项目分期供地、鼓励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供应土地、积极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等措施。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入驻园区,园区内符合产业导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优先发展且土地利用率、亩均税收高的项目,土地出让底价可按照不低于园区基准地价的70%执行;允许企业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减少企业资金压力,2019年以来按照园区基准地价70%的标准为11家企业供地,为企业降低用地成本1205.8万元,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1406.8万元。

篇4

第二条任何投资者以独资或合营方式在我县建立选矿厂和尾矿库,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尾矿库闭库以及在用尾矿库回采再利用和闭库后再利用等项目工程,适用本暂行办法。

第三条选矿厂和尾矿库实行“采选分离、选矿入园”的环境污染治理和尾矿库集中排放综合治理原则。

第四条为切实加强对选矿厂和尾矿库建设工程审批和管理工作的领导,成立县选矿厂和尾矿库建设工程审查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办、安监局、规划局、发改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水务局、林业局、经济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安监局,由安监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第五条全县境内选矿厂和尾矿库建设项目必须严格履行以下程序:

(一)新建选矿厂和尾矿库在选址前,企业应向县选矿厂和尾矿库建设工程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由办公室协调组织企业所在乡(镇)政府及县安监、规划、国土资源、环保、水务、农业、林业等部门对现场进行初步核查,签署选址意见,按《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下达告知文书,并全程办理相关行政许可事项。初步认可的企业要聘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开展工程地质勘察,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地质初步勘察报告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并填报《县选矿厂及尾矿库建设项目审批表》。

(二)新建选矿厂和尾矿库的选址,经有关部门现场审查认可后,所属企业再办理建设用地规划,开展安全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并办理相关审批、审查备案手续。

(三)新建选矿厂和尾矿库项目完成国土规划、安全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后,将有关资料报发展和改革部门审查立项。发展和改革部门对控制规划区外日处理量低于100吨的选矿厂和库容在50万立方米以下的新建尾矿库不得核准和备案;对无尾矿库的新建选矿厂项目以及选矿能力、选矿企业生产布局不符合规划和产业政策准入条件的选矿厂和尾矿库建设项目不得核准和备案。

(四)新建选矿厂和尾矿库项目通过相关部门审查和立项后,要依法征用建设用地,办理国土、规划等相关手续;同时,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设计资质的机构进行选矿厂及尾矿库初步设计。

(五)新建选矿厂和尾矿库编制完成《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和环保实施方案后,将设计文件报安监部门、环保部门审查批准,方可施工建设。建设单位必须聘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施工和监理。尾矿库库址、等别、坝型、排洪方式等重大设计方案因施工现场发生重大不可预见因素,由施工单位和企业书面提出意见,需变更或修改的,应由原设计单位重新设计并报原审批部门批准。

(六)工程完工试运行前,选矿厂及尾矿库应向审批部门申请竣工验收、环保“三同时”验收、安全验收评价。尾矿库的安全评价(包括预评价、现状评价及验收评价)必须由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承担。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选矿厂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尾矿库企业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七)已经投入运行的选矿厂和尾矿库,必须经整改验收合格,依法取得相关证照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六条选矿厂和尾矿库所在地乡(镇)政府和县直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选矿厂和尾矿库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依法履行如下职责: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其所辖村委会和村民小组,以及依法取得承包土地和村土地的农户,严禁擅自将辖区内土地、林地以任何形式出租、承包用于堆放尾矿或建设尾矿库。各乡(镇)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要及时掌握辖区内选矿厂和尾矿库的安全生产情况,制定和完善修改好相关应急预案,并做好库区下游居民的应急演练工作。

(二)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综合监管,帮助指导企业申办尾矿库安全生产许可证,做好选矿厂和尾矿库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依法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对存在重大隐患的尾矿库,及时立案调查,形成卷宗,并依法按程序提请县政府决定依法予以关闭。

(三)国土资源部门负责选矿厂和尾矿库建设用地的行政审批、管理,负责矿业秩序整治,依法打击非法开采行为,取缔、关闭无证开采的违法企业。

(四)发展和改革部门负责矿山选矿厂和尾矿库建设项目的核准。

(五)经济局负责选矿企业供电监督管理,协调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关停整治危库、险库和病库。

(六)环保部门负责选矿厂、尾矿库的环境监测监管工作、环保“三同时”审批验收,以及对选矿厂、尾矿库环境安全隐患的检查和监管,检查指导乡镇和企业编制完善尾矿库环境安全应急预案。

(七)林业部门负责查处选矿厂和尾矿库非法占用林地行为,办理占用林地相关手续。

(八)水务部门负责选矿厂、尾矿库下游居民饮用水影响的监测,尾矿库截洪、排洪设施工程的指导、检查,办理取水手续。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各行政机关应当行使的其它相应职责。

第七条选矿厂和尾矿库所属的企业是安全工作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选矿厂和尾矿库负责人在安全管理中,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选矿厂和尾矿库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善的选矿厂和尾矿库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设置和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

(三)保证选矿厂和尾矿库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根据《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的规定,每年按选厂设计日处理量提取一定的安全费用集中存入县财政专户,用于尾矿库日常监管和隐患治理。

(四)按照批准的设计能力排放尾矿。

(五)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规定报县政府应急办备案,并按预案要求定期进行演练。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选矿厂和尾矿库建设审批环节、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未履行职责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第九条选矿厂和尾矿库在建设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依法责令停止选矿厂、尾矿库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并根据《安全生产法》和《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等法律、规章规定,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一)建设项目没有安全设施设计的;

(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

(三)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未按照批准的设计施工的;

(四)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

第十条选矿厂和尾矿库企业违反本暂行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由安监部门责令改正,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对选矿厂和尾矿库实施停产整顿,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一)未按有关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分配职工上岗作业的;

(二)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

(三)拒绝安监管理人员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隐瞒事故隐患、不如实反映情况的;

篇5

论文关键词:司法公信力 司法裁判 法律权威

一、司法公信力的内涵与现状

(一)司法公信力概念介绍

所谓司法,从其狭义上来理解是指人民法院适用法律规定来定纷止争的活动,是将法律规定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过程,其主要作用在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司法公信力是指社会公众对审判权的运行及运行结果所具有的心理认同感。通俗说就是对人们对人民法院及其生效裁判文书等的信任程度,它能表明社会公众对法院是否信任和尊重以及信任、尊重、自觉服从法院生效裁判的程度。

(二)目前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法院事业发展很快,司法公信力也得到很大提升,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目前司法公信力还不够高的事实。

首先,对我国目前司法公信力得到增强并不断增强的客观事实应当充分肯定。一方面,诉讼范围的扩大和诉讼案件的增多,说明人民群众对司法裁判的信赖性和公正性增强。就从我院来说,从2004年收执行案件1103件到2011年收案4128多件,增长了近4倍。行政诉讼案件则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去年我院共结案行政非诉案件128件。另一方面,人民法院审结、执结了大量的案件,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次,我国目前司法公信力不高也是不容回避的问题,甚至出现司法信任危机。经过多年的法院尝试及改革,公众对人民法院改革成效的反响并不像预期的那样好。目前听到的仍旧系对司法不公的抱怨声,对法院工作不满之声甚至大于表扬之声。尽管社会对法院的评价有失客观全面和公正的地方,但也确有法院自身的问题导致司法公信力下降。

二、影响司法公信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法院公信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法院内部的原因,也有法院外部的原因,并与社会经济、文化及法制环境密不可分。

1.“执行难”问题的存在影响司法公信力。社会诚信意识缺失,被执行人还缺少自觉依法履行的观念,有的甚至还以“赖皮为荣”,能拖则拖,能逃则逃,能躲则躲,能赖则赖,缺少诚信意识,致使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特殊主体难碰,协助执行难求,执行成为老大难问题。“赢了官司输了钱”、“判决书等于一张法律白条”的情况不可避免的时有发生,很多债权人的权利未能完整实现,导致人民群众对法院裁判的执行不满意确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分析,我市执行案件有效执结率在60%左右,当事人到法院打官司,无非寻求司法救济其合法权利,但历经辛苦最后利益却得不到保护,司法公信力当然会受到影响。

2.少数案件审理不公损害司法公信力。有超审限期久拖不结的案件,有上诉改判或发回重审的案件,有再审改判的案件,还有极个别的冤、假、错案。这些案件虽占极少数,据统计不到1%,但其负面影响却是相当大。法院一件差错案件在社会上具有十倍、百倍的放大作用,对司法公信力的损害相当严重。

3.法官自身因素。法官在人们的心目中应当是公正廉明的形象。可以说司法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官群体的人格魅力。遗憾的是法官的整体素质与社会对法官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一些法官作风不佳,形象不正。有些承办法官办事拖拉、案件在手,久拖不审、久拖不执,案件超期。有些法官干警接待当事人态度差,接待中,方式、方法简单,用语不文明。同时,确有少数司法官员违法乱纪,,贪赃枉法,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今年来我市就发生了两起司法官员违反廉政作风事件,法官索要当事人财物、私自侵吞执行款,导致人们对法官抱以希望和崇敬的心理产生怀疑和受到伤害,自然使法院和法官的司法公信力下降。

4.当事人的偏面认识。在基层,当事人多数为文化程度水平较低的农民,属文盲加法盲,法律意识极其淡薄。而当事人置身于案件之中,与裁判执行结果有切身利害关系。一旦利益不能够实现,便盲目认为法官偏袒对方,对法官不相信。有的当事人不管对方有无履行能力,只要其不履行,便误认为是法院工作不力,执行力度不够,把诉讼风险、执行风险全部转嫁给法院。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只有把事情闹大,才会有人重视,才会有结果,于是四处反映,甚至有意制造事端,给法院施加压力。因社会的诚信体系不够完善,当事人的错误看法与认识,导致法院公信力下降。

5.不健全的法治环境及对司法的过高期望。我国的法治仍不健全,社会法治环境还需改善。由于目前统一的“民事强制执行法”尚未制订,供法院遵循的可操作性规定大部分属司法解释,除上述法律问题外,法院系统与各行业职能部门的工作也时有冲突,例如:新旧产权关系的确认和变更难以衔接,导致抵押物产权手续或抵押登记不完善,出现证照不全、土地转让有限制、房地产权不一致、不可分割的房产、地产分别抵押等现象,使执行难于开展。我院在实践中常碰到有这样的现象,抵押权人已办理抵押登记,并由不动产行政主管部门出具了“不动产他项权证”认可产权人的抵押行为,但在不动产原所有人因无法清偿债务被抵押权人及申请执行后,法院拟依法定程序将抵押物委托评估、拍卖时,却出现了不动产行政主管部门以政策变更或抵押物原产权手续或抵押登记不完善(如证照不全或土地转让有限制等)为由,拒绝为抵押物买受人或承让人办理过户手续的现象,从而导致抵押物无法变价处理,抵押权人的合法权益无法保障,产生法院延期执行甚至难以执行的不良后果。

三、提高司法公信力之对策研究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法官素质

法官是法律的实施者,其一言一行关系着法律的尊严,法官形象在很多场合就是法院形象的具体化。为塑造法官的良好形象,法院领导及中层干部坚持“律人先律己,严兵先严将”的理念,起模范,榜样作用。在工作上,主动多办案、办难案;在纪律上,不该去的坚决不去,不该吃的坚决不吃,从而带动了干警“清清白白为法官,公公正正办铁案”。切实落实好“一岗双责”制度,部门领导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要管好人,履行好监督检查职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令行禁止,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针对法院内部聘用人员管理,部门领导、所属正式干警要负起对聘用人员管理教育的第一责任,把用人、管人和育人统一起来,建立健全聘用人员录用、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将聘用人员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防止出现廉政效能作风问题。

(二)推进司法创新,促进阳光司法

1.外强公开。法院应加强与其他政府机关的联系配合,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在审判重要案件、强制腾空等重大执行活动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等参与执行,认真对待舆论监督,促使外部监督机制逐步完善。在当地外网上公开诉讼案件的立案标准、收费标准、审判过程、执行风险、执行规范、执行听证等信息,推行重点法律文书上网,贯彻阳光司法,推进执行公开。

2.深化阳光司法,将审判执行全面公开。如日前我市某法院创设“执行办案区”,专门用于执行立案、执行接待、执行办案使用,实现执行办公区与办案区的分离,提升执行效果。要求对被执行人进行询问、主持执行和解等执行过程全部在执行办案区完成,实行全程监控录像,增加执行工作透明度。法院领导也不定期通过监控视频抽查执行办案情况,并不定期将执行办案过程及时向群众公开,确保当事人和群众及时知悉法院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司法公开工作,将司法公开作为全局性的日常工作来抓,努力实现“看得见的公正”、“可感受的高效”、“能认同的权威”。

(三)转变司法理念,拓宽纠纷解决渠道

司法理念在执行中体现由单纯抓人促执行,变更为督促自觉履行为目的。而具体到实际执行过程中,每个执行法官都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有完全履行能力的,力求一次性执行完毕;对有部分履行能力的,力求分期和解执行,想尽一切办法做好执行调解工作,力争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促使当事人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同时作为法院我们还应当充分发挥工会、协会、妇联、残联等社会团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劳动仲裁、经济仲裁、民间调解及私了等等化解社会纠纷渠道的作用,建立健全以法院为主导的多渠道的纠纷解决和权利救济机制。这样,纠纷不全部集中于法院,法院自身建设会增强。

(四)健全完善司法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分工协作机制,制定审执实施细则,明确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和审务公开等具体内容,确定范围、责任部门、配合部门、完成时限、工作要求和评价标准,形成“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要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上级法院需加强对下级法院司法工作的指导,院党组要加强对业务法庭的监督,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项检查,督促任务落实。要建立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合理设定各项审执任务的对应分值,科学制定考核实施方案,将司法工作的落实情况纳入法院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和部门业绩考核范畴。要建立健全举报投诉和责任追究机制,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及时办理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反映的司法问题。

(五)加强法治建设,深化司法宣传,优化司法环境

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现有法治威信度不高。如我国现行审级制度和再审制度及上访制度就有待完善。申诉无限制和再审条件过于原则、再审范围过于宽泛之现状,急需通过立法加以改变。同时,各级法院以及社会各界还需要依照法律规律办事,建立健全司法制度,并倡导法律至上、信法守法之法治文化。最后,推行重视司法宣传,深化力度,将宣传工作摆在与审执工作同等位置。提高宣传覆盖面,并向新型网络媒体扩散,通过在网络BBS、开辟执行专栏、网络门户网站等做执行宣传引导舆论方向,营造舆论氛围。增加与新型媒体间合作交流,互进发展,借助媒体力量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法院裁判执行的载体,使之成为法治建设的强大推进力量。健全完善宣传报道机制,加强司法公开的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工作,形成有利于司法公开的外部环境和舆论氛围,维护司法权威,优化司法环境。